儿童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16 23: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吃饭前要洗手。
2、挂好就餐标志,不得混假,上楼后按指定的餐桌就餐,对号入座,不能抢坐别人的位置,要互相谦让,关心照顾小的。
3、各班排成一排,有序进食堂,不得奔跑,上楼不得争先恐后,不得插队。
4、错时就餐,要按规定时间准时进食堂就餐,在食堂就餐的同学不能私自到外就餐,如有特殊情况不去食堂就餐,要向老师说明。
5、同学之间不争抢饭菜,只能吃自己桌上对应的一份,菜不够吃不能私自到旁边的桌上拿菜,同时不将饭菜拿到食堂外吃(生病的同学除外)。
6、汤类食物必须由班主任负责领取,低年级学生不准私自打汤类食物。
7、就餐时保持安静,文明就餐,不得大声喧哗、打闹,敲打碗筷,不得离开座位,随意奔跑走动,注意安全,防止相互碰撞或烫伤。
8、就餐时要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也不要含饭说话,以免发生意外。
9、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厌食,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浪费。
10、尊重工作人员,适时对他们为大家的服务表示感谢,如果对餐厅有意见时,须通过老师向其提出,禁止与食堂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11、保持食堂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准随处乱倒饭菜。
篇2
一、预防:创设环境,鼓励交往
社交焦虑是一种因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越来越严重的心理疾病,它表现为大多数儿童都会有的一种危险的体验———孤独感。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要小或是比预期的不满意而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孤独感会造成儿童相当大的痛苦,使儿童找不到社会归属感,从而导致自尊下降等后果[4]。而礼仪教育的互动性可以很好地舒缓这种情绪体验。文化知识是一个人自身去吸取而习得的,而礼仪知识是面向其他人应用学习、与他人互动的知识。在礼仪教育中,教师鼓励儿童尝试在人群中反复练习各种礼仪用语、礼仪行为,更多的是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练习,面对模拟的各种性格的人、各种特殊或常见的情景,练习如何稳定自如地进行应对。在这些互动合作中,会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思考应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他人,并且与他人交往,从而大大减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礼仪教育同样会指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则和道理,让学生理解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社交的成功率以及收获更多善意。成功的交往则会进一步对儿童后续的主动与人交流或接受他人发起的交往起到促进作用。社交焦虑往往是在有一定缺陷的生理基础上慢慢形成,或在外界刺激下逐渐形成的,如果在儿童最初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加以干预,还未成形的社交焦虑就会减缓甚至消失。但是寻找这种微弱的焦虑太过困难,所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一个有着良好礼仪习惯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以礼待人,用善意的心态去与他人交往,这样的人会在无意中充当干预的角色。缓解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儿童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置身于一个温馨且充满善意的环境,使其得到感动和满足。
二、疏导:引导学习,形成习惯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分支,所以在教育理念上和道德教育相似。礼仪教育讲“明礼”而后“循礼”。也就是说礼仪教育要将“礼”变成“习惯”,学生们先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的指导,熟悉并理解各种基础知识,然后进一步掌握和遵循,最后将礼仪教育转换到日常生活中来,让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自动自觉地遵守相应的礼仪,从而改掉一些生成自卑感的行为习惯。早期创伤性事件会导致个体心理发育障碍,是社交焦虑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障碍多表现为自卑、容易紧张、害怕、回避等。而这些障碍表现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一般有这样表现的儿童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接收信息。但是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礼仪教育具有趣味性和渗透性,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礼仪知识,唤起其学习礼仪的自觉性。而礼仪教育的案例导入法便于学生理解以及课堂内容联系实际,集中精力去接受信息,学会接受而非逃避。礼仪教育是实践课与理论课并行的课程,所以需要进行特殊的考核。例如将学生分组,进行剧本的编写、排练及表演的训练和考核[5]。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场景性的知识,有利于引起儿童的兴趣并激活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儿童有意愿去了解和学习。而礼仪教育的渗透性则会有意识地疏导儿童,使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教育中逐渐变成一种在礼仪约束下的自动行为,以养成习惯性的礼貌、习惯性的高尚道德。渗透性不是强迫性地去灌输一些深奥晦涩的知识去命令儿童遵守,所以不会因为儿童的抵制心理而产生负面作用。而渗透所养成的这些习惯会帮助儿童克服自卑和紧张,引导儿童与他人交往,更会吸引其他人与之交往。优秀的礼仪习惯会使交往的双方感到愉快和尊重,产生愉快的情绪,并在潜意识中留下趋向性,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儿童能够感受到身边的人与环境带给他的善意,从而走出创伤性事件的阴影。
三、塑造: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解释偏差是个体对言语或非言语的歧义信息作出正性或负性解释的偏好,大量的研究证明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6]。而这些歧义信息大多来自于生活中的常识而非教育规定学习的文化知识。要正确解释和处理这些模糊的信息,就要教导儿童对于他人思维的理解和把握。社交焦虑的儿童较正常儿童敏感多疑,容易被激怒。礼仪教育会对儿童灌输中国传统礼仪,而中国的传统礼仪多为互助、仁爱、团结、同情、孝慈、自律等,这是对儿童“根本”的塑造培养,其对儿童的积极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意义的。礼仪教育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提升基础素养。这些经典知识的灌输会让儿童理所当然地去遵守这些传统美德,并一步步地塑造孩子,使其拥有平和善良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和心境能让儿童学会理智地思考和比较,而非被激怒或过分沮丧。并且礼仪教育会指导学生在各种场所面对不同的人处理各具特色的事件,也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人的想法和所要表达的意图,正确解读他人的行为和话语(模糊的歧义信息),更要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回复他人,学会留给他人好的印象。解释偏差一类的问题很难被人们从心理医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但它们严重时引起的社交焦虑会带来攻击等严重后果。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并呈低龄化、恶性化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纠正儿童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容易给他们日后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社交焦虑在儿童中非常常见,与其用药物,各种生理、心理手段去治疗,不如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渗透。礼仪教育是预防、疏导,并塑造儿童社交的根本。因此,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应该重视礼仪教育。
作者:张文霞 赵灼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爷爷、
女:奶奶、
男:叔叔、
女:阿姨、
合: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女:六月的**,气候宜人,鲜花盛开。
男:六月的**,草长莺飞,生机盎然。
女:伴着花的芬芳,披着节日的盛装,
男:“六一”,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又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女:在这欢乐、美好的日子里,
男: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带着关怀和希望,同我们欢聚一堂。
女:我们少先队员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礼!
齐呼:谢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男:祝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齐呼:祝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女:大会进行第一项,少先队员向领导敬献红领巾。(播放进行曲)
男:大会进行第二项,少先队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女:大会进行第三项:市领导给我们送来了节日礼物,让我们用热烈的
掌声感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
男:大会进行第四项:请市委**爷爷讲话。
女:大会进行第五项:**小学庆“六、一”“我做合格小公民”诗歌朗
诵会现在开始。
男:有一个节日在六月,
女:在我们眼里,它是一只新鲜的苹果;
男:它采集太阳的颜色,汲取大地的汁液,
女:切开它吧,让蜜汁淌进我们的心窝。
男:有一个节日在六月,
女:在我们眼里,它只是一只小小的鸟儿;
男:鸟儿的鸣叫斟满酒杯,
女:快分给我们吧,让我们痛饮这新鲜的欢乐。
男:请听五年级全体同学的诗朗诵《六月的鲜花》。
第二篇章:敬礼!祖国妈妈
主持人:
甲:有一种时刻总让人热血沸腾,
乙:有一种时刻总让人泪花滚滚,
合:这就是奏国歌、升国旗时的情景。
甲: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
乙:心中就有热血沸腾;
甲: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乙:用我们真诚的童心向国旗宣誓,
合:我们永远跟党走。
甲:请听四年级全体男同学的诗朗诵
第三篇章:勤奋学习、自强自立
主持人:
甲:当我们步履蹒跚地走入学校的大门,
乙:担心的父母总是用焦虑的目光等待;
甲:当我们用秩嫩的小手拿起铅笔,
乙:疑心的老师总是目光专注。
甲:放心吧,爸爸、妈妈!
乙:放心吧,老师!
合:我们会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描绘灿烂的蓝图。
甲:请听一年级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字宝宝的故事》。
第四篇章:少先队员的足迹
主持人:
甲:一次次实践,我们学会了学习,迅速成长
乙:一回回体验,我们学会了自我完善,成长健康
甲:实践中有苦有甜,体验中有酸有辣
乙:然而——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甲:请欣赏二年级全体同学带给我们的诗朗诵《少先队员的足迹》。
第五篇章:为成长鼓掌
主持人:
甲:我们自豪,我们拥有未来,
乙:我们骄傲,我们拥有明天;
甲:明天的蓝天更瑰丽,明天的蓝天更灿烂,
乙:明天的梦儿更甜美,明天的生活更愉快!
甲:拥有明天,便拥有一块神奇的画板,
乙:让我们写下最美的文字,画下最美的图案,
合:留下光彩照人的成长足迹!
甲:请欣赏三年级全体同学的诗朗诵《为成长鼓掌》。
主持人:
庆“六、一”我做合格小公民大型诗歌朗诵会到此结束,请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参观我校《中国画》《剪纸艺术》《书法》校本课程组同学的现场展示(此时,参加书法、绘画、剪纸现场表演的同学在领导观看后可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各位领导。必须提前对学生进行礼仪训练),并参观我们美丽而可爱的学校,让我们再一次感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我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节日。
篇4
实行计划生育后,孩子成了每个家庭的金枝玉叶。因此,溺爱已经成了每个家庭残害孩子的糖衣炮弹。由于中国传统中对孩子的溺爱,没有与时俱进,也就是说,计划生育是实行了,但相对应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索,如今一些独生子女的恶习逐渐暴露出来了,由于儿童少年本身所具有的天真幼稚,心理发育不完善等特点,致使儿童少年癔症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癔症性朦胧状态,情绪暴发,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假性痴呆,以及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等转换性症状,也包括躯体内脏障碍等躯体化症状。各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伤。它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家庭有密切关系。目前如何减少及预防儿童癔症的发病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儿童癔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八月收治的23例儿童癔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7例,女16例,男:女=1:2.29,发病年龄8岁
-16岁(13.5±2.78)。病史3年―4年(0.47±0.19)。
1.2 教养方式 教养严格子女感到压力过大5例(21.74),对子女骄纵、过分溺爱16例(69.57%),缺乏教育2例(8.69%%)
1.3 发病诱因 受批评4例(17.39%),外伤或受惊吓4例(17.39%),吵架5例(21.74%),父母不和者6例(26.09%),竞争父母宠爱3例(13.04%),躯体疾病1例(4.35%).
1.4 治疗 23例患者均进行心理治疗,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暗示治疗13例,环境治疗14例,行为治疗4例,抗焦虑治疗16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1例。
1.5 疗效 痊愈20例(86.96%),好转2例(8.7%),无效1例(4.34%)。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儿童少年是发育中的机体,正处于变化之中,尚未定型,这与成人相比,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儿童少年除了情绪之外,也开始有了比较复杂的情绪体验,他们喜欢与亲近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但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儿童少年的心理发育很大部分是通过学习模仿而来,某一行为即使是异常的,如果没人指出,他们是不知道正确与否,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再者,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多被溺爱,久而久之养成自私任性妒忌,如发脾气、性格急躁、情感脆弱、受不得委屈和批评,致使在负性精神因素下发病。针对这些因素护理应以亲切、和善、真诚、支持、理解、温和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技术操作,让患者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使患者感到自己是被接受、被关心。如当患者主诉躯体不适时,应做到确实的体格检查,进行客观评估,即使有时找不到器官的病理性证据,来解释症状的存在,也应解释其主诉的不适是真实存在的,护理人员应以一种接受的态度倾听解释,鼓励和安抚转移其注意力,以消除其症状,护士在与儿童少年交流时,根据其年龄特点,理解力稍差的特点,声音应平和,速度宜慢,字句要简明,使他们易于接受。
2.1.2 针对患儿的年龄、病情轻重和文化程度等不同,实行分组活动,首先详细了解患者个人发展史,个性特点、社会环境、家庭关系、重大生活事件,将患儿分为三组:大组( 小学四年级到初中 )小组( 未入学到小学三级 )重病组病情重,暂时不能合作者,每组由专人执行任务。大组上午进行课程作业学习,定时上课,以语文、数学、时事等为内容,时间以40分钟为限;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开始试图、识字、简单计算、朗诵、适句等。在组织学习时,既要考虑到病情,照顾到病情,又要照顾他们的特点及所长,以及身体状况,不能强求一致,要求过多,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对作业产生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下午开展娱乐活动,如做游戏、看电视、听音乐。总之,内容多样化,激发患儿在积极活动中对生活产生兴趣,转移他们对病症的注意,消除他们对病态的体验,亲切和周围人的关系,癔症的患儿热情高,喜显露自己,在组织活动时,必须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同时严格要求他们,消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培养儿童的良好情感,克服一些不良情绪,如虚荣、嫉妒,增强自觉克服困难、坚持行动的毅力,我们坚决做到淳淳教导,克服乱对患儿发脾气的习惯,使他们真正信任我们,这样他们才能对治疗理解配合。
2.3暗示治疗
是治疗癔症的经典方法,用于急性发作而暗示性有较高的患者,机智的暗示治疗常可收到戏剧性的效果。为使患儿症状得到缓解防止复发,护理中首先消除周围环境的不良暗示,如家属或亲友对疾病的惊慌、忧虑,对患儿过分照顾或暗示性关心等,避免在患儿面前谈论其发作的表现和经过,以免在暗示下发病。对此,我们加强了探视者的管理,规定定期定时定点的探视制度,采取患儿与家长暂时脱离接触的护理方法,以及让患儿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内心冲突,并录音录像以备用,学会全身松弛后开始脱敏,最初一般脱敏,最短时间播放精神刺激的场面,当患儿稍感紧张不安时,停止播放,或让患儿抹去想象,全身放松,如此多次重复,由于交互抑制的原理,这种刺激不在引起患儿的紧张不安,然后逐渐增强刺激量,直至完全沉浸在精神刺激的录音、录像或想象之中,均无明显的情绪反应为止,最后在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使患儿逐渐适应,充满精神刺激的现实生活,正常的学习及生活。
2.4 家庭指导
全部23例都存在教育方式问题,其中16例对子女过分溺爱,易使之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另有6例因父母不和导致子女发病。关于上述两大主要原因,我们对患儿父母讲明家庭教育的严重性,家庭指导的必要性,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方式,指导家长督促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要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经常表扬鼓励肯定孩子,使孩子快乐中健康成长。当患儿做错事情时要不急不躁,摆事实讲道理,不要武力解决或不管不问,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能够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关于父母不和的问题,向家长共同沟通探讨,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避免在患儿面前争吵及出现紧张情绪,促成亲密无间融洽的家庭气氛,使患儿感到家庭的安全性、亲密性及和谐性,是患儿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2.4 生活及饮食护理
篇5
一杯水分多次喝比一次喝完好,经常喝水会把口腔和咽部的病菌冲洗到胃里,胃酸会把病菌杀死。漱口也可以,但病菌吐到外面会污染环境,而冲到胃里则可把病菌彻底消灭干净。
饮料虽然也能冲洗病菌,但饮料会使呼吸道上留有营养物质,滋生病菌。而喝盐水也不行。盐水本身并不杀菌,而且会使无机盐进入消化道,会影响身体的水电平衡,对口腔黏膜的细胞会产生破坏。
2.少吃凉东西,如果吃了凉的要及时漱口,多喝温开水。
儿童感冒时如果吃凉东西会造成口腔黏膜抵抗能力会降低,病菌容易繁殖;刺激胃,易导致食物反流,增加感染机会;易使气管痉挛,使人咳嗽或哮喘。
3.保护小孩少接触病菌传染源,少去人多的地方。
超市商场等人多的地方,空气不流通,孩子很容易染上病菌。特别是上感流行季节,更要注意。上学的小孩在上感高峰期,建议带口罩,课间尽量到室外活动。但幼儿园特小的孩子不建议戴口罩,以防咳痰吐到口罩上,误吸入口中。
4.平时要让孩子经常出去活动,锻炼身体,孩子感冒时要卧床休息。
到户外锻炼身体是增强孩子体质、增加疾病抵抗力的最好方法。但孩子感冒时则要多休息。
5.小孩在外面玩时,家长应该随身带干毛巾或手帕。
孩子玩耍时经常出汗,被风吹就容易着凉,孩子出汗后赶快擦掉,就不容易感冒。
6.儿童感冒发烧时要经常试体温,尤其是后半夜。
与成人不同,小孩感冒经常伴随有发烧,而孩子发烧晚上比白天的几率大,后半夜比前半夜的几率大。所以小孩发烧急性期,家长应该轮流照看孩子,及时观察体温,半小时到一小时试一次体温表。体温一旦超过38.5℃,就应及时做退热处理,吃退烧药或物理降温。
7.减食是小孩治病的首选方,小孩生病时,要减少孩子的进食量。
小孩生病,首先要适当减少饮食量,避免孩子过饱。发烧感冒期间,消化功能减退,如果再吃得多,增加机体脏器负担,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篇6
1 儿童潜意识里的艺术创造力
儿童的潜意识里就存在着尚未开发的艺术创造力,他们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他们眼中,天空是纯净的,他们总是怀着一颗好奇的、激动的心去看世界,总觉得天空是那么的蓝,树叶是那么的绿,树是那么的高,房屋是那么的大,看到什么都觉得既好奇又惊喜,总是不自觉地产生许多的幻想,从而也激发了很多创造性表现的欲望。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童年时代,仰望天空,看到一朵白云飘过,就能联想到许多的画面,从云彩中幻化出无穷无尽的图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种种现实的欲望充斥着头脑,对现实世界变得麻木不仁,世俗中事物和利益充塞着头脑和心灵,各种利益和目的成为目标,蒙尘了原来清纯的心灵和敏锐的观察力,将儿时的梦想,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精神丢失掉,在对自然现实性的认识上,再也找不到那种惊喜好奇的神情。
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孩童阶段过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仍然保持住孩童的天性。”许多人在看儿童画时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以成人的喜好去指导儿童画,这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儿童有儿童自己的绘画语言,需要你去读懂,而不是让他们来迎合成人的口味。儿童画有着纯粹、朴拙、率真的语言,失去这种绘画语言,就会显得做作,没有真情的表露,作品就不能感动人,打动人。
当然,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能画出好画,关键是引导,而不是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接受了一点所谓的“专业训练”后,再画创作画时就会被限制住思维,不敢放开来画,生怕形画得不准确,画不像。其实,这里有一个艺术的认识问题,多年来,在我们的观念中,我们把艺术的真实再现性与现实性混淆起来,从而导致艺术作品必须像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如果不像,不真实,就认定艺术性不高。从而把艺术最本质的内涵—艺术创造力抹去。绘画变成了对自然的模仿,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护的恰恰是艺术的真实,挖掘儿童的创造力。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经过所谓“专业训练”的学生,比较放得开,作品想象力丰富,画面也有丰富内容。所以我们在进行专业指导时,千万不要把学生的思想禁固住,尽可能地发挥儿童的想像力,让儿童展开幻想的翅膀。
2 儿童艺术个性的培养
艺术创造不是复制对象,而是把客观对象在头脑中物化了的形象再现出来。物化对象,就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反映,每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同,这跟人的经历、见识、理解力的程度不同,每个人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表现也不一样,由此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
我在教学中曾让同学们利用几何图形说出自己想象中的形象,如圆形,让同学们说出许多关于圆的形象来—苹果、脸蛋、太阳、篮球等等。不同的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都可以组合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同学们以自己己有的生活经验,画出不同感受的画面来。在添加练习中,面对同一个画面,同学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画出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感受的画,体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在儿童画的教学中,对个性的培养应放在第一位,技巧的训练应放在第二位。先挖掘培养出儿童潜在的艺术天赋,再来完善绘画技巧。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受到技法的束缚。由于有了艺术创造的经验,那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就可以把艺术创造力的经验迁移过去。
3 利用多种手段开拓儿童思维
充分利用儿童活跃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开拓、发展创新思维是当前艺术教育的任务。在儿童时期,要注意发展儿童的发散思维,注意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音乐的芬围中,展开想像的翅膀,引导学生把对音乐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见识不同,所要表达的方式、角度也不一样,画出来的画也就千差万别,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有一百种表达方式,有一百种表现形式。
让学生诵读诗歌,通过对诗歌的理解,产生诗情画意,升华意境;在看画册时,不仅能看到画面里的东西,而且能看到画面外的内容,联想到与画面有关或无关的场景,并能延伸自己的想象力。
儿童画在表达上,能够体现出最大的随意性,单纯性、夸张性和大胆无忌,不受规律的制约,在传达中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纵横驰骋,展现出最大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大胆的创造性表达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来引导儿童创造力的发挥。在艺术表达上,通过音乐听觉的刺激,视觉感官的刺激,来激发创作热情,艺术创作要有激情,没有激情,画面就没有生命力。要鼓励儿童自由地表达,创作时不受外界的干扰,一气呵成,最好是能达到创作中忘我的地步,越是这样越能表达真实。
艺术创作不同于其他学科,就在于它必须要求艺术家的精神和心灵在一种绝对自由和无功利性的表达中,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品味,虽然说儿童绘画按照专业眼光来看有很多缺点,比如说造型上的不准确,比例上的不协调和色彩上的胡涂乱抹。但是,当我们自己的艺术观念发生转变后,这些表达便不再被看作为弱点和不足。在胡涂乱抹的造型比例上的不协调中,反而体现出更具表达特色和艺术魅力,也更加真实。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儿童;癔症;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9.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221-02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精神障碍性病症[1]。常突发起病,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儿童癔症临床报道较少。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升高,且群体癔症时有发生,临床容易误诊。现将本院收治的12例癔症患儿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门诊诊治的12例儿童癔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癔症诊断标准。12例患者中,女9例,男3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4岁。其中,独生子女为11例。
1.2 起病形式与诱因
急性起病10例,亚急性起病2例;病程最长7 d,最短3 h。发病诱因:挨老师、家长训斥7例,预防接种4例,原因不明1例。病前性格:内向11例,中间型1例。
1.3 临床表现
①躯体感觉障碍:头痛、头昏9例,胸闷、气促6例。咽喉梗阻异物感3例,呕吐、腹痛1例;②运动障碍:肢体麻木、两下肢无力3例。③12例患者均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4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12例患者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片、脑电图、头颅CT、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均正常。
1.5方法
对12例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5.1 治疗方法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①心理治疗:医师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患儿叙述,解除其恐惧心理及不安情绪,帮助患儿找出发病诱因,讲明该病可以治愈,使患儿建立治病的信心,克服不适当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②暗示治疗:A语言暗示:告诉患儿经过治疗会取得良好效果,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转移、分散其注意力;B药物暗示:注射用水肌内注射或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并告诉患儿为特效药物,让患儿心理有一种放心、满足感。③物理治疗:如吸氧、按摩等治疗。④催眠镇静:必要时给予小剂量安定,短期应用。⑤针灸:针刺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穴位。
2 结果
经过治疗,一周内12例全部治愈。随访无一例复发。
3 典型病例
患儿,女,10岁,因“头昏、胸闷、双下肢无力半天”来诊。学校当天组织接种“甲流”疫苗,因患儿胆怯,安排其在班级最后接种,当时无不适。下午放学途中突然感到头昏、胸闷、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而摔倒被同学送来急诊。就诊时无意识障碍,否认外伤史。查体无阳性体征。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片、脑电图、头颅CT、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均正常。反复询问病史,该患儿平素身体健康,但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当日接种过“甲流”疫苗,接种部位无红肿。诊断患儿为癔症。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并告知患儿为特效药物,保证一针见效。在暗示治疗及按摩配合下,患儿症状消失,能自行走路。半小时后其2位同班同学头昏、胸闷、双下肢无力就诊,如法炮制均取效。
4 讨论
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于14岁以下女孩。此病的特征是症状多样,具有明显的暗示性:起病突然,症状消失快,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患者大多有癔症性格特征,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儿童癔症的发生,可能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父母的教育方式、伙伴关系、学校氛围、师生关系等外在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育过程,都有阶段性的影响。当今社会,儿童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只重视智力开发,常忽视儿童的个性塑造及心理教育,养成其有缺陷的个性人格,成为癔症的发病基础,儿童具有天真幼稚,自控能力差,情绪反复无常,易受暗示等特点,如果过分骄纵,易养成自我为中心,受不了挫折和委屈,当出现精神刺激时,易引起癔症发作,并通过引起周围人的关注而获益。本症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且女性多见(本组女性占75%),女性儿童较男性儿童青春期开始早,情绪多变、胆小、情感脆弱,故易发生心理异常。总结本组12例患儿有如下临床特点:①学龄前儿童,女性,性格偏于内向,胆怯、害羞,与人沟通困难,发病时以躯体症状为主;②发病前有明确诱因;③症状多样易变,其余辅助检查结果正常;④有目的性,通过发作释放受压抑的愿望得到部分满足;⑤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有效。儿童癔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同时还需家长配合,避免不良暗示。首先要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态度和蔼,用肯定的语言暗示,投其所好,帮助患儿树立信心,心理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学龄前儿童癔症的诱因主要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故老师和家长教育时要注意照顾到孩子的承受能力,避免训斥过度而导致癔症发作。给儿童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是避免本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对于已发病的儿童,除积极治疗外,还应消除周围环境的恶劣气氛和不良暗示影响,避免不良刺激,对患儿的躯体感觉障碍不要过分关注,减少不必要的询问和检查,否则会加重病情。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纠正父母不良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帮助患儿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正确对待各种冲突和挫折,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彻底治疗本病和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2-3]。本病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对儿童个性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故值得广大同道重视。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3.
[2]彭海珍.转换型癔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65-166.
篇8
1、在生活当中要做到均衡、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针对儿童生长过程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元素要适当的进行补充,或根据微量元素的检查给予补充,针对维生素D一定要进行补充,或者每日进行适当的阳光日照,有利于维生素D吸收,有利于钙吸收。
2、可以应用中医的疗法,如中医的穴位敷贴治疗以及中医的穴位推拿、按摩疗法等,都很好。在提高免疫力时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年龄情况,以及口服药物的接受情况,进行具体针对性的治疗。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癔症或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病症[1]。儿童癔症临床报道较少。其发作形式多样,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可能与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2],且易误诊。现将我院3例癔症患儿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儿,女,9岁,因“间断抽搐3天,加重1天”来诊。患儿3天前开始间断出现全身抽搐样发作,为非节律性抽动,抽动时呼吸急促,双眼紧闭,双手握拳,四肢肌张力增高,每次持续时间约10 min左右,无大小便失禁,无意识障碍。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查血电解质正常,行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查无异常;脑电图、头颅CT、心电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患儿发作期间将面临学校期末考试。诊断为儿童癔症,予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患儿症状消失,痊愈出院。例2,患儿,男,8岁,因“反复发作心悸 、胸闷15天余”就诊。患儿15天前因贪玩电脑受父母体罚,其后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曾以“病毒性心肌炎”治疗15天,症状好转。本次因考试成绩差受父母责备,再次出现心悸、胸闷,无关节疼痛,无大汗淋漓,无面色苍白,无意识丧失,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查三大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均正常,行X线胸片、心电图、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患儿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史,且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考虑儿童癔症。给予暗示治疗及心理治疗1周余,患儿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例3,患儿,女,11岁,因“双下肢无力半天”来诊。患儿半天前放学途中突然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而摔倒。无意识障碍,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毒物摄入史。查体无阳性体征。急查三大常规、血电解质、心肌酶谱、头颅CT、心电图、X线胸片均正常。追溯病史,患儿发病前与同学激烈争吵,大哭过后行走过程中突然摔倒,继而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被同学送来急诊。分析病情,考虑到患儿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反复询问病史,该患儿平素性格内向、成绩优秀。诊断儿童癔症。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在暗示治疗配合下,患儿症状消失,能自行走路。
2 讨论
因癔症可模拟许多疾病的症状,容易误诊,故必须在充分了解癔症的病因、症状特点、病情经过的基础上,经详细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后,全面的分析,最后才能作出诊断。3例癔症患儿均有如下临床特点:(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2)均为学龄期儿童;(3)多表现为躯体症状,症状多样化,有充分证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中毒所致的类似症状;(4)症状妨碍社会功能;(5)暗示治疗及心理治疗明显有效。当今社会,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的过分溺爱、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等原因使得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自私、疑心重、暗示性强、好感情用事,富于幻想,好表现自己的性格等,缺陷性格在当不利于自我的情感体验出现时,如受到惊恐、委屈、愤怒等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易引起本病发作。且儿童情感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情感调节能力弱、应变能力低、心理稳定性差,故易发生心理异常。儿童癔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同时还需避免不良暗示。本病大多数预后良好,但反复发作对儿童个性发育可造成不良影响,故值得广大临床医师重视。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根据我院2008年7月~9月的1 160例门诊患儿的退药处方,统计分析退药原因。结果:1 160例退药中,家长要求退药的为394例,占退药总数的33.97%;因药品不良反应而要求退药的为203例,占17.50%;因住院治疗而要求退药的为160例,占13.79%;因治疗方案改变而要求退药的为123例,占10.60%;因医生开错药而要求退药的为115例,占9.91%;因家里有药而要求退药的为85例,占7.33%;因依从性差而要求退药的为35例,占3.02%,因其他原因退药的为45例,占3.88%。结论:制定和实施退药干预,协调门诊与住院系统机制,改善医患关系,重视打印纸质处方的必要性,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 儿童;退药;分析;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drug repercussion and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 Methods: A total of 1,16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volved in drug repercussion from Jul. to Sep. in 2008 in our childrens hospital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respect of the cause for drug repercussion. Results: Of the 1,160 prescriptions, 394 (33.97%) returned drugs on account of parents request, 203 (17.50%) on account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160 (13.79%) on account of hospitalization after further diagnosis, 123 (10.60%) on account of therapeutic schedule alteration, 115 (9.91%) on account of doctors wrong advice, 85 (7.33%) on account of the medicine already prepared at home, 35 (3.02%) on account of poor compliance, and 45 (3.88%) on account of other reasons. Conclusions: Systematic intervention of drug repercussion should b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coordinating outpatient and inhospital mechanisms, improv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medical staffs and patients,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print prescriptions and reinforcing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Children; Drug repercussion; Analysis; Intervention
2002年1月21日卫生部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七章第二十八条明确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1]。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退药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于各家医院。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儿科医院,特别制定了“门诊药房退换药品管理制度”和“门诊药房退药标准操作规程”,规定了退药流程和退药要求,目的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笔者就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7~9月共1 160份退药处方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药房2008年7月~9月咨询窗办理的退药案例共1 160例(不包括双休日以及平时工作日的中午和夜间窗口处理的退药例数),对其退药原因进行系统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退药原因构成比
1 160例退药案例中,家长要求退药占33.97%,出现药品不良反应而要求退药的占了17.50%,因住院治疗要求退药的占了13.79%,因治疗方案改变而要求退药的占10.60%,因医生开错处方而要求退药的占9.91%,因家里有药而要求退药的占7.33%,因依从性差而要求退药的占3.02%,还有其他多种原因,具体见表1。
2.2 退药原因分析
2.2.1 家长要求 家长阅读药品说明书后,由于缺乏相应的医药学专业知识,对适应症表示怀疑或对不良反应恐慌、对儿童用药疗效的不明确性难以接受等等不愿使用;对疾病及治疗方案的认识和理解与医生的诊治有出入;与市售其他厂家的同种药品相比,感到所配药价昂贵;医保病人不愿使用丙类自费药品;医生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家长却觉得医生开药太多;家中有未使用完的药品但已距离药品配发日一定时间;不愿说明原因,执意要求退药。
2.2.2 不良反应 引起退药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 表1 退药原因构成比敏、输液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等。其中95%以上为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阴性但使用后发生过敏以及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2.2.3 住院治疗 因病情加剧或一时没有空床位先予门诊治疗,待住院治疗后用药方案发生改变。调查发现有一部分患儿住院后所用药物并未改变,但住院部把患儿在门诊所配药物都退掉,即便是当天刚刚配发的。
2.2.4 治疗方案改变 (1)医生因素:医师根据患儿病情变化改变治疗方案,因不同医生诊治水平不一,所定的治疗方案不同;(2)家长因素:求治心切的家长认为所配药品使用后见效不明显而要求换药;(3)药师因素:家长和药师交流沟通中,药师按患儿实际情况建议其换药。
2.2.5 医生开错 医生开错药、重复开药,或医生把病人磁卡弄混,将A病人的药开到B病人上。医生开处方时电脑操作不当导致录入错误,比如药品名称、规格、剂型、剂量、数量、用药频率等。
2.2.6 家里有药 患儿家里已有该药,由于门诊现未实行打印纸质处方,患儿家长拿到该药品后才发觉家里已备有该药,从而导致退药。
2.2.7 患儿依从性差 儿童依从性差,表现为惧怕肌注或是在输液时不配合,有一部分确属输液困难;口服药因为缺少儿童专用剂型或口味,部分家长在喂服婴幼儿时缺少耐心和方法;多数家长都比较迁就小孩,经不住患儿的哭闹,经济上又不愿受损失也造成部分退药。
2.2.8 其他 (1)患儿病愈或病情好转;(2)医保问题:挂号室把公费病人的费别错输成自费,事后家长发现来退药再转公费;(3)由于患儿身体状况临时变化不宜手术使得手术暂时不做;(4)部分家长为了方便带药回当地输液,而当地医疗机构不接受,家长只得在当地医院重新配药,事后再回我院退药;(5)一些需要冷藏的药品,由于部分患儿家里没有冰箱,或是外地来院就诊的,暂无冰箱存放;(6)药物禁用或用药不适宜且门诊药师处方审核时未及时干预。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的原因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退药现象是可以避免的。为减少部分退药行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制定和实施退药干预,减少家长要求退药的行为
3.1.1 建立退药干预标准,规范退药手续,做好退药记录保证药品的可追溯性 对需在冷处(2~10 ℃)保存的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拆零分装口服药、包装上的封条被开启或外包装有污损等药品不予退药;为保障药品质量,退药时需要仔细核查退回药品、退药申请单内容和发票所列是否一致;仔细检查药品的包装、规格、数量、批号效期、密封性等;每次退药都要专册记录,包括退药时间、患儿姓名和门诊号码、所退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效期、开方、退方医生和办理退药手续的药师与复核药师签名。
3.1.2 限定退药原因干预 由门诊办公室填写退药申请单,要有原处方医生的签字,只有证实出现不良反应、所用药无效必须改变治疗方案等客观因素才能予以退药,降低家长要求退药的主观随意性。
3.1.3 实施退药限期干预 限定退药期限[2],按照从药品配发之日开始起算,制定退药限期统一标准或按药品类别制定退药限期分类标准,遵照执行。
3.1.4 实行退药首问负责制 医生对家长针对用药说明书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疗效疑问而要求退药的需进行诊疗用药解释;对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强调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并告知即使发生应如何处理,这样避免了患儿家长产生恐惧心理要求退药[3];同时在诊疗开具处方时,对医保患儿用药和药品价格尤要注意把握,若要使用自费药、贵重药时,应征得患儿家长同意,避免日后退药[4],对已开具的处方应予以解释,减少主观随意退药的发生。药师应对医生开具退药处方的行为依据进行监督,对医生在处理退药时不闻不问不答随意同意退药的行为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对多次出现不规范退药行为的医生上报相关部门。
3.2 建立门诊与住院诊疗、药品供应系统的协调机制,减少因住院治疗而发生的退药
因门诊与住院药品单独核算,针对部分患儿住院治疗后在治疗用药方案未改变的情况下把门诊所配的药品退还门诊药房的情况,有必要通过建立门诊与住院诊疗、药品供应系统的协调机制,增加或开发系统功能,在住院医师开具用药处方后,住院系统可选择药品和金额自动与门诊系统相互划拨的方式达到内部协调,减少不必要的退药发生,既方便了患儿家属,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加强医生、药师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处方错误,提高患儿依从性医师在开具处方前应加强与患者或患者家长的沟通,仔细核对患儿信息与诊疗用药方案,保证准确无误,避免开错,同时还应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根据诊断和患儿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品,并告之患儿家长,尽量按照患儿的年龄和性情特点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药师应严格按照“四查十对”的要求审核处方,仔细询问,有疑问的处方应及时告知患儿家长到医生那里进行复核。充分发挥药物咨询窗口的作用,为患儿家长提供正确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用药教育宣传,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提高顺应性。医院应制定处罚制度,规范医师行为,对确为医师原因的退药应由医师承担经济责任[5]。
3.4 实行医生打印纸质处方,让家长了解诊疗用药方案
二〇〇七年二月十四日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药师核发药品时,应当核对打印的纸质处方,核对无误后发给药品,并将打印的纸质处方与计算机传递处方同时收存备查[6]。医生开方同时打印纸质处方的优点:医生可对纸质打印处方进行书面核对,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病人在付费之前对医生的医嘱一目了然,根据打印的处方知道哪些药家里有,知道处方所需的费用以及每种药的价格、医保费别,一些已知有过敏史的药物都可以在患者付费之前就能与医生沟通更改,避免了事后大量的退药案例。这样既能提高门诊工作效率,又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更有利于门诊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因此,门诊医生打印纸质处方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制定和实施退药干预、协调门诊与住院系统机制、加强医患沟通、实行处方纸质打印、减少门诊退药现象、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需要医院管理者、医生、药师以及患儿家长的共同努力,从而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2, (5): 309311.
[2] 蒋 军, 王晓杰, 钱爱而. 门诊退药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11): 14301431.
[3] 张克敏, 张君莉, 贾亦芊. 儿童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J]. 儿科药学杂志, 2007, 13(4): 3536.
[4] 王玉梅, 高向波, 王 珏. 1651例门诊患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J]. 儿科药学杂志, 2008, 14(3):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