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树范文
时间:2023-03-23 00:3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油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种植方法采收充分成熟的种子,采种时间一般为11月初,部分熟果在树上开裂时即可采种。 油茶的营造过去基本上是采用直播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成活率与保存率较低,管理困难,出苗不整齐,密度控制难且浪费种子。因此,要实现油茶早实、丰产、高产和稳定,就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选择优良单株和品种,利用良种壮苗进行植苗造林。
形态特征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粗毛。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楔形,长5-7厘米,宽2-4厘米,有时较长,上面深绿色,发亮,中脉有粗毛或柔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中脉有长毛,侧脉在上面能见,在下面不很明显,边缘有细锯齿,有时具钝齿,叶柄长4-8毫米,有粗毛。
花顶生,近于无柄,苞片与萼片约10片,由外向内逐渐增大,阔卵形,长3-12毫米,背面有贴紧柔毛或绢毛,花后脱落,花瓣白色,5-7片,倒卵形,长2.5-3厘米,宽1-2厘米,有时较短或更长,先端凹入或2裂,基部狭窄,近于离生,背面有丝毛,至少在最外侧的有丝毛;雄蕊长1-1.5厘米,外侧雄蕊仅基部略连生,偶有花丝管长达7毫米的,无毛,花药黄色,背部着生;子房有黄长毛,3-5室,花柱长约1厘米,无毛,先端不同程度3裂。
蒴果球形或卵圆形,直径2-4厘米,3室或1室,3爿或2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粒或2粒,果爿厚3-5毫米,木质,中轴粗厚;苞片及萼片脱落后留下的果柄长3-5毫米,粗大,有环状短节。花期冬春间。
繁殖方法油茶以种子、插条或嫁接繁殖。为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多采用插条或嫁接育苗,然后进行栽植造林,最适造林季节是立春到惊蛰,也有在10月份进行的。直播造林以冬季最好。
1、播种育苗:油茶的播种育苗工作在冬季和春季都可以进行,比较适宜采用条播的方式。一般水稻土、重粘土、以及碱性反应土等不适合作为油茶的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质地肥沃、且保水与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分布区。在播种前做好苗床并施足基肥,然后在播种后要覆盖上一层细肥土并在其上盖上一层薄草,以便保持土壤的湿润,使种子尽快发芽、出土。当种子发芽出土后,需要在阴天或者是傍晚的时候揭开薄草,并及时进行除草和松土工作。
篇2
油茶树在11月中旬开花。
油茶树简介:
油茶树,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油茶花开花时间在11月中旬,油茶花因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油茶,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 ,也可作为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优良品种;油茶栽培;技术试验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95-03
1 引言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cl)属山茶科茶属。为常绿小灌木,叶椭圆形,先端渐尖,圆柱冠形。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福建省安溪县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为南方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
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在丘陵、山地、沟边、路边均能生长,不与农作物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油茶喜光,幼龄期耐阴,萌芽力强。其树主根发达,属深根性树种。油茶能耐干旱,在瘠薄酸性的黄红壤里生长,也可在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红壤生长。油茶是福建省安溪县荒山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其树涵养水源高,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也是营造护林防火林带护林防火的优良树种。
为发展油料基地,安溪县在尚卿乡尤俊村手巾仑营造良种油茶杂优闽1,面积10hm2。油茶杂优闽1生长树高可达2.5~3.5m,地径8.0~10.0cm,冠幅生长宽阔。果皮红色,果实球形,全果含油率7.15%,是当前油茶中的优良品种。笔者根据优良品种油茶生长特征和生活习性,对油茶的栽培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发现油茶杂优闽1栽培苗木成活率高,树木生长快,林木生长良好,产油量高,年产油能力1046kg/hm2。现将优良品种杂优闽1油茶栽培试验总结,技术简介如下。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的选择
试验地选择于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手巾仑。此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暖和,雨水充足,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800mm,空气相对湿度81%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13℃,极端低温-1℃,7月份平均气温26℃,极端高温36℃,大于10℃活动积温7000℃,年均无霜期338d。试验地的海拔高度383~406m,坡位下,坡向东南,坡度为23°。植被芒萁骨、五节芒、山红、乌饭树、盐肤木。土壤为酸性黄红壤,土层腐殖质层一般,肥力中等,pH值5.0~6.5,属Ⅲ类立地级。适宜良种油茶的栽培,栽培面积13.3hm2。
2.2 规划整地
2.2.1 规划
2007年11月下旬开始规划,营造优良品种油茶杂优闽1,株行距2.5m×2.5m,穴规格50cm×50cm×40cm,每公顷栽培1605株。
2.2.2 整地
2007年12月上旬开始整地,采用挖明穴回填表土,每穴施0.5kg过磷酸钙,与土壤搅拌均匀,在一定时间里,使穴中土壤发酵,能提高土壤肥力,让种植的油茶苗木在穴中可及时吸收到营养和水分,提高苗木成活率。
2.3 苗木来源
优良品种油茶杂优闽1,由福建省宁化县苗圃调入。其苗木规格平均高60.0cm,胸径粗0.5cm。其苗木合格,符合国家林业苗木标准化。
2.4 造林时间与方法
2.4.1 造林时间
2008年2月上旬,在下雨天后,穴中土壤湿润,由宁化县苗圃当天起苗,直接运输到达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并打黄泥浆(黄泥浆是用94%的黄红壤细土,5%的黄牛鲜大粪和1%的钙镁磷肥搅拌均匀后,加水而制成的泥浆),于第二天造林。
2.4.2 造林方法
油茶植苗造林,根据苗木状况,苗木栽培一定要栽紧踏实,采用“三埋二踩一提” 栽植。在栽植时,将原来的苗径在地面上增加2~3cm,要把穴面松土壅成面包型,这样可预防长期气候干旱穴面干燥,苗木枯干,或长期下雨穴面积水,不会造成苗木根系腐烂死亡。
3 结果与分析
3.1 苗木成活率分析
油茶杂优闽1引种栽培,油茶苗木种植后,林地套种农作物大豆、木薯,地瓜,其苗木成活率高,在当年的10月份,按三角形设3个(A、B、C)标准地,在每个标准地抽查100株,计算成活的株数平均值,结果表明,油茶苗木成活率平均达98.7%。
3.2 苗木生长状况分析
几年来,根据对油茶杂优闽1的经营管理,于2010年3月份下旬,对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在试验地里观察林木生长均匀,林相整齐,树木高低,树冠宽幅大小差别不大,按品字型设3个标准地,其面积均匀20m×20m。在每个标准地里各抽查10株,检测油茶,树高、冠幅,取3个标准地里的平均值。结果表明,平均树高1.05m,平均冠幅1.22 m。
4 幼林管理
4.1 除草
油茶栽培的当年,在8~9月份进行垦复,把穴面的杂草除掉,扩穴到60~70cm,松土一般深度8cm左右。然后把除掉的杂草放在穴傍边,在气候干燥时,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使穴中土壤湿润,尤其杂草腐烂后,能提高穴中土壤肥力,促进油茶幼树生长。随着油茶树木的生长,扩穴面积逐渐加大。每年除草扩穴1次,连续除草3年。
4.2 施肥
4.2.1 间种施肥
油茶栽培后,二月份,在油茶幼林中种植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以种代管,可促进幼树生长,待农作物成熟后,将梗、枝、叶放在油茶幼林穴面上,在一定的时间,农作物的梗、枝、叶腐烂后,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油茶幼林生长。随着油茶林木的生长,1~3年林地套种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以耕代抚。3年之后,油茶林木郁闭,林间就不宜套种农作物,避免影响油茶林木生长。
4.2.2 施无机肥
油茶栽培抚育后,在油茶树傍边,距幼树25~30cm处挖一个半月弯型,每个施0.2kg的化合肥和0.2kg的尿素,并将细土把肥料覆盖,预防肥料蒸发,减少肥力,避免影响油茶幼树的生长。每年施肥1次,随着油茶林木的生长,施肥量逐渐增加,促进林木生长。
4.3 补植
次年的春天1月份下旬,在下雨天后,油茶幼林地的穴中土壤湿润,将原来假植的苗木待未萌芽,移植到个别死亡的苗木穴位上进行补植,避免浪费林间空地,使整片幼林树木能整齐生长。
4.4 病虫害防治
油茶幼树病虫害主要有软腐病、茶梢蛾、象鼻虫等危害较为严重。因此,应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及时防治,就可彻底消灭。
4.4.1 病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病害症状。油茶软腐病又叫油茶落叶病、叶枯病。主要发病症状,受害叶片,初期在叶尖,叶缘或中部出现圆型或半圆型水渍状斑点,阴湿天气斑点迅速扩大为土黄色的大斑点。边缘无明显隆起带状。斑内叶肉腐烂,只剩表皮,病叶在2~3脱落。
防治措施。清理病叶,对生长过密的油茶树枝叶要进行修剪,使林内通风透光。用1%溶度的波尔多液喷洒,或用0.8%波尔多液内加0.5%塞力散喷洒;或用50%可湿性退菌特的600~800倍液喷洒。也可施1:10的塞力散或西力生、石灰。
4.4.2 虫害危害与防治措施
(1)虫害危害。茶梢蛾为主危害油茶的春梢和叶片。油茶一般被危害春梢占萌发梢的30~40%,严重植株达70~80%,甚至会造成整株死亡。
(2)防治措施。在茶梢蛾成虫开始羽化前,组织人力剪除虫梢,集中烧毁。保护天敌寄生蜂,利用生物防治,用寄生蜂来消灭茶梢蛾幼虫。或用千分之一的敌敌畏乳剂300倍溶液喷射,消灭叶片中的幼虫。或用趋光性,在茶梢蛾羽化盛期,夜间8~10时,在受害区较高的山坡上,设置诱虫灯诱杀,把茶梢蛾消灭。
4.5 修剪
油茶杂优闽1经过3年的抚育管理,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油茶树木生长迅速,林木生长良好。油茶树木基本长高1m以上。对一些油茶树木枝条较密应修剪,让整株的树冠枝叶均匀,枝条展开成扇型,且通分透光,有利油茶开花结果。
5 结语
优良品种油茶杂优闽1,在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引种栽培,林地套种农作物大豆、木薯、地瓜等农作物,其苗木成活率高,平均成活率达98.7%。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抚育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油茶生长树木枝叶茂盛,林木生长良好。油茶林木平均树高1.05m,平均冠幅1.22 m,预测2010年就能开花结果,适应福建闽南地区的生长。优良品种油茶杂优闽1产油高,油茶油质量较好,是一种食用油,其营养丰富,胆固醇少,又耐贮藏。优良品种油茶杂优闽1栽培技术简单,林木生长快。优良品种油茶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6.903~921.
[2] 余新妥.福建主要造林树种培育技术[M].福州:福建省农林大学出版社,1992.179~183.
篇4
关键词:油茶贵州发展种植步骤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食用木本油料树种。贵州是全国油茶主要产区之一,油茶分布遍及各地州县。贵州气候温和湿润,光、热、水因素组合良好,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优势。但是贵州耕地资源缺乏、坡耕地比重大、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因此提高油茶生产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贵州油茶的发展概况
贵州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油茶的栽培和经营历史悠久。全省现有油茶面积17.7万hm2,其中投产油茶林面积6.85万hm2。但油茶林经营粗放,低产林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低,仅为全国平均产量的1/2。资源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有天柱、黎平、玉屏和册亨4个县。玉屏是贵州省油茶生产历史悠久的县份之一,现有油茶面积0.8万余hm2,年产茶油150吨,1958年总理为该县题名“油茶之乡”,2001年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油茶之乡”。天柱是贵州省油茶资源面积(1.23万hm2)最大的县,年产油茶籽2000余吨,年产茶油700余吨,产值达3000余万元。黎平县现有油茶面积0.97万hm2,全县绝大部分乡镇均有分布,产量和面积均居全省前列。根据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油茶基地建设规划》,在“十一五”末至“十二五”期间,营造油茶林10万hm2,其中改培3.3万hm2,新造6.67万hm2。
二、种植步骤
1.选用良种壮苗
良种是达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是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还有少量的杂交子代。其中优良家系和杂交子代是一年生实生苗;优良无性系是芽砧嫁接二年生裸根苗。苗木规格达二级苗以上(一年实生苗高20cm 以上,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 以上,地径粗0.3cm 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推广一年生营养杯嫁接苗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效。
2.选地整地
油茶既可在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也可大面积栽植集约化经营。造林地立地环境必须与油茶造林学、生物学特性相一致,达到适地适树,发挥油茶的优良特性,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 值为4.5~6.0的阳坡,要求坡地较平缓,坡度在20°以下;低凹地、阴坡水湿地不宜油茶生长。
3.油茶抚育管理
在油茶幼林阶段,每年中耕除草2~3次,以栽植点作为中心,锄去周围杂草,防止杂草同幼苗争肥、光与水等,保证幼苗良好生长。追肥应以氮肥为主,每株施尿素100g左右,分4~5次施入;一般开环状沟放入,约距苗10cm。在成林阶段,应在油茶初结果至结果时期每年夏季除1次,同时每隔3年还应在冬季深翻1次。施肥以氮钾磷的混合肥为主,一般比例控制在3:1:2,每株每年施肥量约250g,并分2~3次施入。在油茶生产时期需肥料较多,一般在2月每株施尿素200g,5月每株施硫酸钾肥100g,7月施钙镁磷肥150g。追肥方式可选择沟施,延树干四周距其20cm位置挖开深度为10cm的环形沟,均匀将肥料撒入沟内并盖土。
4.油茶修枝培育
在油茶幼苗期,应将顶芽及时摘除,以促进幼苗萌发侧芽形成数个侧枝,再选留不同方位优良侧枝为主枝。在形成主枝基础上,选择距树干20cm主枝做进一步摘除顶芽处理,以促进主枝萌发侧芽形成优质侧枝。对成年树主要进行整枝修剪,保证树形通风透光,进而促进其丰产、快生。另外在培育阶段还应经常及时将枯枝、病虫枝剪除。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对油茶生产有一定危害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和白绢病等。病害应以防治为主,加强园地经营管理,清洁园内环境,保持园内通风透光,减低园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病区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射1. 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初次侵染。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125%~0. 2%溶液或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2)虫害
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尺蠖、茶毒蛾、象甲虫、茶袋蛾、油茶蛀茎虫和油茶蓝翅天牛等。防治上可采用的措施有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措施是油茶虫害防治的方向。药物防治只有在虫害大面积发生成灾时才使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
6.授粉
油茶的花为两性花,自花授粉不孕或受孕率很低。异花授粉主要依靠昆虫来完成。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由于近年来农药化肥的滥用,导致一些重要的益虫日益减少,油茶授粉昆虫明显不足。为此必须加强引虫授粉工作,可在林地周围放养蜜蜂,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满足油茶授粉的需要,提高结实率。
7.果实采收
篇5
关键词 油茶;种植管理技术;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207-01
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一次种植收获期达100年以上,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是一种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还可增加油源,提高森林覆盖率。茶油是人类优质高级食用油,易于人体吸收、消化,耐贮藏,可用于烹制食品、加工罐头、制造人造奶油,还可制作凡士林、机械油、生发油以及青、链霉素油剂。
兴宁地处山区,山坡地多,大面积发展油茶生产大有前景。兴宁市于2009年被国家定为全国油茶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04万hm2,有15个规模较大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拥有标准化示范基地,专用于油茶加工和利用。近些年来,省市有关部门将多家油茶种植公司培育为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强化名优品牌引导和带动能力,推进油茶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代林业的根本转变,推动区域油茶快速健康发展,以基地产业化为试点,探索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道路,提高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全市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兴宁市林业生态建设,为实现绿满梅州、生态梅州起到推动作用,现介绍油茶种植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 选用良种壮苗
选择良种是达到丰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兴宁市林业局分别在林科所和红利丰油茶种植发展有限公司专门培育了当地选育的良种壮苗、营养杯育苗供应各公司及农户种植。引进推广经过试种适合当地栽培的良种,如赣无系列(江西)、湘林系列(湖南)、长林系列(亚林中心)、桂无系列(广西)等。
2 林地选择
林地位置以南坡和东南坡最好,其次是东坡,北坡、西北坡也可以。油茶林的坡度以<15°为宜,不宜超过25°。海拔高度以100~500 m为好。林地须避开有西北风和北风侵害的地段,并且可通过人为措施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如在北脊、山顶特别是北坡、西北坡种植防风林带,创造有利于油茶开花结实的环境。油茶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能耐较瘠薄的土壤,为达到高产一般选择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pH值为4.5~6.5的酸性、微酸性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为壤土、轻壤土或轻黏土为好[1]。
3 整地
9—10月进行翻松土壤,挖穴做好备耕工作,挖穴规格为长40 cm、宽30 cm、深30 cm,穴内施足基肥,并以表土填穴,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后以心土覆在穴面,待穴内土沉实后种植[2]。在山坡地栽培条件下,整地应与水土保持相结合,防止水土流失。
4 种植
一般11月至翌年2—3月,选择阴天或小雨天种植,种植时要做到细土回填,分层压实,种植深度要适宜,不能埋叶或露根,苗木的根系不能触及肥料,要做到苗正、根舒、里紧、表松,种植时要将多个无性系打乱顺序或进行有间隔的种植,有利于提高坐果率[3]。
5 油茶林管理
5.1 幼林管理
5.1.1 追肥。油茶幼树期主攻春、夏、秋3次梢,以施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施稀薄的人粪尿,或施尿素(或油茶专用肥)25~50 g/株,也可以不施肥。从第2年起,3月新梢萌动前约15 d施速效氮肥,11月上旬施越冬肥放土杂肥或粪肥5~10 kg/株。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5.1.2 整形修剪。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 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 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油茶在适宜的条件下,栽后2~3年有一部分能开花、结果,但是为了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好,形成高大饱满的树冠,要防止其过早开花结实,应及早抹去花蕾。
油茶幼树的修剪时间为12月至次年3月,修剪要从轻,除对脚枝、病虫害枝要全部剪除外,密生枝、细弱枝、交叉枝、重叠枝、徒长枝要根据情况进行修剪,一般修剪原则是多留少剪。对下层枝条和内膛枝条,应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步往上修剪,促进树冠往上横向发展。
5.2 成林管理
全面清除林内的乔、灌、茅、刺等和油茶老残病虫株。在每年的冬春季进行。垦复抚育,一般采取全垦、带垦和穴垦等方式,3年一深垦,1年一中耕。深挖深度20~50 cm,树冠投影部外要深挖,最好在树冠投影部浅挖,以防伤害油茶的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
6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危害可致蕾、果、叶脱落或干枯,甚至全枯死亡。因此,防治油茶病虫害,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增强树势,减少病源、虫源,并抑制其发展。对于病虫害比较严重且蔓延速度较快的情况,应采取药物防治。
6.1 油茶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在3—11月,一般在3—4月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防,每10 d喷1次,连喷3~4次。6—7月用1%波尔多液加2%茶枯水隔15 d喷1次,连喷3~4次,10—11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5 d喷1次,连喷2~3次[4]。
6.2 油茶烟煤病
在5月上旬绵介产卵期和8月中旬若虫期用松脂合剂12~20倍液或50%三硫磷乳剂1 500~2 000倍液喷杀介壳虫,在林间放养黑缘红瓢虫消灭绵介壳虫也是防治油茶烟煤病的好方法。
6.3 油茶毒蛾
可在幼虫3龄之前用100~200倍肥皂液或晶体敌百虫500~1 000倍液喷洒。
6.4 油茶尺蠖
可结合垦复灭蛹,2—3月捕蛾刮卵,对2~3龄前幼虫喷50%二溴乳剂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500倍液防治。
7 果实采收
油茶采收时间应严格掌握,不能过早,过早采收的茶果没有成熟,出油率低。采收过迟,茶果势必脱落失散,造成损失。一般寒露籽系列品种以寒露节后3 d采收为宜,霜降籽系列品种以霜降节左右1 d采收,效果好。除了掌握季节外,还应当注意观察茶果成熟的特征。茶树叶片已经发红或者发黄,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便已成熟,应及时采收晾晒。
8 参考文献
[1] 聂晓平.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要点[J].科学种养,2011(4):18.
[2] 杨新国.油茶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1):206.
篇6
关键词:那坡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油茶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在广西那坡县,油茶也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可经济效益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因为一些老油茶林不断增多,加上林农大多实行粗放式管理,油茶林产量普遍不高。如何综合改造这些低产油茶林,已经成为广大林农的当务之急。
1 油茶的功能价值
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这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茶油不仅可以提高人体酶的活性,提高新陈代谢功能,还有减肥的效用。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这些维生素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延缓衰老。长期食用茶油还有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作用,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该多食用茶油。
除了食用功能以外,茶油还有药用价值。长期食用茶油有抗癌的功效,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同时还可以预防治疗慢性咽炎、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疝气腹痛、便秘等疾病。茶油还能抵抗紫外线,防晒去皱效果也不错,甚至还能防止脱发、头屑。
茶油在化工、化妆品行业也有比较广泛的用途。茶油是生产肥皂、人造奶油、剂等工业产品的原料。许多化妆品生产也离不开茶油做原料和基质油。另外,油茶饼粕和油茶果壳都可以进行深加工,提取工业原料,或者做饲料,用途也是相当广泛的。
2 广西那坡县种植油茶现状
那坡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云贵高原六韶山南缘,与越南接壤,土地总面积为222787.7hm2,有北石南土的特点。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受极地气团和赤道气团的影响,天气变化无常。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海拔高度,全县可以分为低山、中山、高山3个气候区,低山和中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7~20℃之间,日照比较充足,降雨量丰沛,非常适合油茶种植。
油茶是那坡县主要油料作物。全县林地面积为178647.8hm2,现有油茶林面积8000hm2,主要分布于南方乡镇的土山地区。由于林农大多实施粗放式管理,导致油茶低产林不断扩大。油茶林出现连年减产甚至绝收现象,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迫在眉睫。近年来,那坡县政府非常重视低产林改造,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油茶产业。建立了德隆乡良种软枝油茶嫁接苗(岑软)百亩苗圃,作为全县发展油茶产业的良种壮苗基地,现已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2666.7hm2,为当地群众改造低产油茶林带来便利条件。
3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油茶低产林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首先要对低产林进行科学评估,找到其低产的原因,然后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造措施。
3.1 嫁接换冠
油茶低产大树适合采用嫁接换冠的方法。嫁接换冠是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常用技术,有更新迅速见效快的特点。选择品种低劣、树龄合适、长势比较旺盛的油茶林进行嫁接换冠更新,效果会更好。嫁接后2a就可以恢复树势,3~5a挂果达到丰产。具体做法是:每株选择2~4个分枝角度好的,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主枝作为砧木,在离地面40~80cm处截断,并保留2~3个主枝作为营养枝。选用优质油茶树,在树冠中上部选择健壮当年生发枝条作穗条,采用撕皮嵌合的方法嫁接。就是在砧木嫁接部位用接刀剖成“门”字型,深到木质部,宽与接穗粗细相当,自上向下撕开皮部。将穗条削成长2.5cm左右,芽两端成马耳型,嵌入撕开皮部的砧木槽内,再把撕开的砧木皮覆盖在接穗的上面,包扎紧密。采穗不同品种和无性系要分开放置,分开贮藏,一时用不完要放阴暗处保湿贮藏。这种更新方法比较麻烦,但时效性强,适合补救性更新。
3.2 更新造林
那些老幼油茶林,品种杂乱、树势衰老,适合采取更新造林的方法。为了减少损失,可以采取预栽更新的方法。就是在油茶林地选定更新区域,栽植新苗,凡是不在等高线栽植点上的油茶老树,先暂时保留,凡是影响新苗栽植生长的老树一律伐除。在幼树没有结果之时,那些老油茶还能够带来一些收入,当幼树大多开始开花结果后,老树再全部伐除,全林更新完成。
3.3 截干更新
对那些老化油茶可以采取截干方式进行更新。油茶采收后的冬季或早春,用锯将油茶树干距离地面10~20cm全部伐除,注意锯口要平滑不能有撕裂。其他灌木也要一并伐除,还要结合复垦一起进行,这样对尽快恢复树势很有帮助。待春季萌芽长到5~6cm时,每蔸选择2~3条作为主枝,其余枝芽全部剪除。如果有缺株的地方,可以选择大苗补栽。油茶截干更新之后,一般管理到位,经过3~4a即可开花结果。
3.4 剪枝整形
有些油茶林疏密不均,株枝常常有互相交错挤压现象。不仅林间透气性透光性差,还会形成相互争夺空间的“拉锯战”,一旦枝条垂直向上生长,生长过旺势必占据大部分养分,挂果就要受到不良影响,产量自然就会下降。所以,及时对株枝进行整修,疏剪过密枝条和枯枝病枝,可以有效改善油茶自身生长条件,对提升油茶产量也是有促进作用的。疏剪后,油茶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最为合适。
3.5 清林复垦
油茶林内杂草丛生,其他灌木寄生植物和其他混生树种常常夹杂其间,对油茶林进行彻底清园行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清园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铲除杂草和其他灌木藤蔓,还要对油茶的老残枯枝和有病虫害的植株进行砍伐,提高透光透气性能,减少病虫害。
复垦当然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一般在冬春进行,以滴水线为界,靠近树根浅挖,滴水线以外深挖。翻上来的泥土要覆盖在杂草上,保留大土块,让林地高洼不平,这样有利于保肥保水。复垦有全垦、带垦、穴垦、鳞垦等多种方式,具体需要用那种方式,还要看具体立地条件。
3.6 肥水管理
有些低产油茶林根本就没有施过肥,这也是其不高产的重要原因。施肥可以结合复垦一起进行。油茶幼树要以营养供应为主,当然要增加氮肥的比重,而结果期油茶树对磷肥钾肥需求量比较多,这时就要少施氮肥,多施钾肥磷肥。大树、结果多的要多施肥,小树、结果少的要少施肥。冬季要多施基肥,春夏多施追肥。春季油茶抽梢发叶前要多施速效肥,以氮肥为主,夏季油茶花芽分化旺盛,果树消耗加速,应多施磷肥钾肥。一般情况下,尿素15~30kg/667m2,磷肥30~60kg/667m2,钾肥15~25kg/667m2,有机肥每667m2要施用400kg以上。
施肥方法要考虑地形条件,一般在上坡位沿着滴水线挖半圆环状沟,沟深、宽在25cm左右,把肥料均匀撒在沟里覆土淋水。
3.7 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害种类很多,危害较大的有油茶炭疽病、煤病、软腐病金龟子、天牛、油茶毒蛾、油茶尺蠖、油茶绵蚧等。油茶病虫害防治措施也可以分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
3.7.1 农业防治
营造油茶林时,要选择优良品种种植,以增强其抗病性。也可以根据油茶林生长情况,适时调整种植密度,通过清园、复垦、疏剪、施肥等方法,都能够有效减少抑制病虫害的危害。
3.7.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是施用农药防治。油茶炭疽病,可以用波尔多液喷施数次。油茶软腐病,可以用波尔多液150倍液或者可湿性退菌特800倍液喷施。油茶尺蠖,用3%敌百虫粉剂3kg/667m2,或90%敌百虫晶体0.5 kg/667m2按5000倍液喷杀,对4~6龄幼虫灭杀效果好。
4 结语
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必由之路。广西那坡县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方面已经做出积极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更是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相信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低产林改造必定会继续深入开展下去。那坡县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颜春兰,黄罗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的探究[J].科技与生活,2012(10).
[2] 姜志娜.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篇7
摘要:根据笔者近年来在昌宁县进行的红花油茶容器苗木培育的实践,从选择苗圃地、配制营养土、采种、种子处理、播种、砧木的管理,嫁接,嫁接苗的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红花油茶容器苗出圃率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红花油茶;容器苗;培育
中图分类号:S685.1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2302
1引言
红花油茶(Cameiiia reticuiate L.)又名腾冲红花油茶、滇山茶,为昌宁县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在昌宁县天堂山、田坝山等地海拔2 200m以上天然分布较多。在20世纪前,群众主要以观赏树种种植,果实利用主要采摘天然生长的油茶果实榨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油茶油优良性状的进一步了解,油茶油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产品供不应求。红花油茶开始规模化种植,到2011年年底,昌宁县已种植红花油茶0.16万hm2。根据市场前景分析情况,昌宁县规划将红花油茶发展到0.67万hm2。今后一段时间内,昌宁县需要大量的红花油茶优质苗木,对此,根据近年来的苗木培育经验,对红花油茶容器苗培育措施进行总结,供今后的苗木培育作参考。
2材料与方法
种子在昌宁县漭水镇沿江村进行采集,育苗地点在昌宁县田园镇勐廷村昌宁县林业局中心苗圃临时租用的田地上进行。
2.1育苗方案
观察不同种子采集时间、不同种子处理方法、不同贮藏方式、贮藏时间和苗木培育模式所得到的效果。红花油茶种子正常采摘脱壳后采用湿沙藏后育苗。自然成熟掉落种子后采集并采湿用沙藏后育苗。果实成熟后采摘青,正常脱果壳后,在日光下暴晒种子2d,再沙藏后育苗。正常采集种子,干燥处贮藏30d后育苗。正常采集种子,干燥处贮藏60d后育苗。正常采集种子,干燥处贮藏90d后育苗。正常采集种子,采用湿沙藏后,于冬末春初芽砧嫁接后直接移入容器。正常采集种子,采用湿沙藏后,于冬末春初芽砧嫁接后先集中假植,后再植入容器。正常采集种子,采用湿沙藏后,于冬末春初将发芽种子植入容器,一年后冬末春初嫁接。
2.2育苗过程
2.2.1制种
果实采集后先捡出果皮开裂果实脱粒,再将未开裂果实集中堆放在干燥通风处3~5d,使其后熟,人工刀刻脱去果实外壳,适当风干种子,混湿沙层积储藏。育苗中,捡拾3kg自然成熟开裂落果做对比育苗。
2.2.2播种
除干燥贮藏对比外,进行秋播(10~11月)。
2.2.3种子消毒
用多菌灵1 000倍液浸泡种子12h,在泡种前捡去霉烂的种子,泡种中捡去空瘪的种子。
2.2.4种子催芽
用干净的湿沙进行层积催芽,层积高度30~60cm,上面用薄膜覆盖或搭建小拱棚,在拱棚上应进行遮阳处理,遮阳度70%。
2.2.5播种
做1m宽的高床基,用竹片拍实,上面铺一层10cm厚的无菌疏松红心土,用一根直径20mm的钢筋或实心竹,以5cm的行距,用力按出2cm深的播种沟,以2cm
收稿日期:20120319
作者简介:段梅玉(1978—),女,云南保山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种苗工作。
5结语
尽管我国林业当前发展状况还不容乐观,但笔者认为,只要我国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强化育种与应用,调动社会上一切积极因素,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真正做到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从而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篇8
关键词:油茶造林;成活率;丰产;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096-01
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 m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 000 m。在江西主要分布在宜春、上饶、抚州北部及赣州部分地区,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生活食用油,同时也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笔者针对油茶成活率不高的现状,结合多年的调查、实践,探讨了油茶成活率及新造林丰产的的技术特点。
1油茶造林成活率提高的技术特点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 000 mm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油茶造林成活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笔者从多个山场及多年的实践经验,栽植最为重要:栽植要点,苗放正、根舒展、不窝根,做到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后不提苗,做到根土密接,上覆松土,做成龟背形。为保证山场排涝,后壁必须开挖排水沟,使其雨季排水,旱季截水。栽植覆土一次性回填泥土,然后用锄头或脚打紧,促进苗木返青,提高成活率。2年生芽砧嫁接苗的根系十分发达,其主侧根明显,须根很多,如不采取分层压实,细土回填,或种时用力提苗,用锄头打实回填土,则大量拉断、拉伤
须根。
2)栽植季节与天气:油茶栽植季节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率。应选择在新芽未萌动前,每年的1~3月为最佳栽植季节,以阴天或傍晚种植的成活率高。也可视土壤类型而定,轻粘土宜阴天栽,沙壤土宜阴雨天栽,壤土雨后晴天栽。土壤过于干燥、潮湿、冰冻、大雨、烈日天气均不宜栽植。种植油茶只要措施得当,可以提高成活率,增加苗木的年生长量,提早进入结果期。
3)施基肥:施基肥时,应与回填的表土充分拌匀,回填后上部应填上一部分表土,避免根系直接栽在基肥上,造成“烧根”。具体回填深浅应根据穴的深度和苗根长短决定,但回填土不宜少于10 cm。
4)切主根、顶端与整枝:对主根超过30 cm的部分应切除,但尽量不要伤及须根。对苗高超过50 cm的应切除顶端。可适当剪除部分侧枝、去除部分叶子,以减少水分蒸发。
5)定植与浇水: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舒展,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土密接,最后再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 cm左右,以防松土下沉积水。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应适当深栽,将苗木地上部分的1/3~1/2栽入土中。栽植时,有条件的应浇透定根水。遇久旱天气,也应浇水。
6)防渍水:种植后的壕、穴、坑应回填满,高出地面成龟背形,避免土壤沉降形成小坑,雨季坑内积水,使苗木因水渍而窒息死亡。
2油茶新造林速生、丰产的技术特点
新造好的油茶林,要管理得当,才能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良种油茶进人盛果期限一般为8 a ~10 a,经济收益期限长达40 a ~50 a。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分,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改良: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结合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施肥时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40 cm ~50 cm;为避免过量伤根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 a ~3 a完成一周期。深翻时要保护粗根。
2)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 cm ~50 cm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 cm ~30 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在培养树型时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幼树3a前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3)修枝整形: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油茶成年树多只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 cm ~4 cm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
4)肥水管理: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2O5、K2O比例为10:6:8。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 kg ~2 kg,有机肥15 kg ~20kg。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适当增加一些适量的叶面喷施,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分,长江流域一般是夏秋干旱,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水涝。
5)油茶采收加工:油茶一般10月逐渐成熟,寒露籽类于上旬寒露节、霜降籽类于下旬霜降节前后进行收摘。过早采摘14 d,鲜果出油率低1/3。采收后拌上少量石灰,在土坪上堆沤3 d ~5 d,完成油脂后熟过程,再摊晒脱籽,凉干作种或再暴晒干燥后用于榨油。
3结束语
油茶树耐瘠薄,经济价值高,不占用其他农作物耕地,其油茶籽含油量一般在30%左右,经过加工可成为色佳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优质食用油,可见油茶产业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在发展能力的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经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为“茶油的品质优于橄榄油”,从油茶中提取的优质山茶油等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因地制宜发展油茶和优质山茶油产业,对培养区域特色产业、优化当地林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隆升,陈永忠,马力.油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1,01.
[2]张润生.福建省宁化县发展油茶的前景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
篇9
关键词:油茶;轻基质;容器育苗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种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武汉市黄陂区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茶油品质好。目前,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精品茶油出口已超过25美元/kg。群众发展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目前油茶优质种苗不足,严重制约油茶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为尽快解决这一制约油茶发展瓶颈问题,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和黄陂区林业局已先期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2002年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引种长林3号、4号、18号、23号、27号等油茶新品种,经过7年的栽培和管理,目前表现出适应性强、结实量大、丰产、稳产、抗性强等优良特性,已被证明是适合湖北省发展的优良品种。现建有长林系列油茶良种采穗圃133hm2,为油茶嫁接育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油茶嫁接育苗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芽苗砧嫁接育苗,为了培育优质嫁接苗,提高造林成活率,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决定采用容器育苗[1],并选择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进行试验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武汉市青山严西湖。
武汉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具有典型的南北过渡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15.6~16.4℃,≥10℃的年有效积温为5 222℃,极端最低气温-13.7℃,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年平均日照1 996 h,平均日照率45%,无霜期244~256天。
年平均降水量1 100~1 135 mm,多集中于4—7月,约占全年的51%。
严西湖育苗基地位于严西湖畔,两面临水,距离新火车站5km,距湖北省林业局约30 km,交通方便。
土壤为棕壤土,肥沃疏松,pH值在5.5~7.0,苗床坡度在5℃左右。
1.2 试验材料
轻基质网袋育苗容器是由轻基质网袋容器机自动连续生产出来的圆筒肠状容器,内装轻型育苗基质,外表被一层薄的可降解无纺布,再经切段机或人工切成的整个容器。根据油茶幼苗对土壤的要求,配置的原材料为草炭土、珍珠岩、过磷酸钙、黄土、稻壳等。草炭土肥沃、疏松、质轻;珍珠岩蓄水保水能力强;过磷酸钙满足土壤中磷的要求,并可调节土壤的pH值;黄土是育苗的最佳土壤;稻壳也可起到保水的作用[4-6]。
试验营养土配置设计4个组合,分别为组合A,草炭土65%+珍珠岩20%+稻壳5%;组合B,草炭土60%+珍珠岩20%+稻壳10%;组合C,草炭土55%+珍珠岩30%+稻壳5%;组合D,草炭土50%+珍珠岩30%+稻壳10%。其余10%为过磷酸钙2%,黄心土6%,其他2%。
轻基质容器口径设置4.5~5.0 cm,长度设置为6 cm、8 cm、10 cm、12 cm,测定根系平均长比较效果。
1.3 试验方法与设计
油茶苗木繁育全部采用芽苗砧嫁接[1-3],穗条在黄陂和新洲良种采穗圃采集,现采现接。苗木嫁接好后栽植在轻基质容器内。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轻基质配方设置4个组合,4个重复,每个重复栽植1 000株,随机抽取100株苗木调查。
1.4 指标调查方法
2009年12月下旬调查。调查的主要指标有苗木保存率、地径生长量、苗高和根系生长情况。
苗木保存率=保存株数/调查株数。
统计100株中嫁接成活株数、实生苗和死亡数量,然后计算嫁接保存率。
地径和苗高分别随机抽取100株测量,每株调查。地径用游标卡尺测,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苗高用卷尺测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保存率根据调查4种组合的平均嫁接保存率为67.5%~80.5%。其中B组合的保存率最高,即草炭土60%+珍珠岩20%+稻壳10%+过磷酸钙2%+黄土6%+其他2%,平均可达到80.5%。嫁接保存情况见表1。
表1 油茶轻基质不同组合保存率调查/%组合嫁接成活率实生苗率死亡率保存率A 67.5 10.0 22.5 67.5B 80.5 7.0 12.5 80.5C 77.0 7.7 15.2 77.0D 70.0 12.0 18.0 70.0
为了分析4种组合的保存率差异,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组合间差异显著,说明不同的配方对苗木保存率影响大。因此通过试验,选择最佳配方非常有必要。
2.2 苗高和地径生长量
对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4个组合苗木抽样每株调查,结果见表3。依照湖北省育苗技术规程标注Ⅰ级苗和Ⅱ级苗。技术规程1年生苗木标准:Ⅰ级苗高11 cm以上,地径0.25 cm以上;Ⅱ级苗高7~11cm,地径0.2~0.25 cm。分别统计结果见下表。4种组合中B组合的平均苗高为8.34cm,平均地径为0.233cm,Ⅰ级苗为22%,Ⅱ级苗为42%,最大苗高为23 cm,最大地径为0.32 cm。其他几种组合的数据相差不大,差异不明显。综合比较,B组合效果好。
篇10
关键词:油茶;良种;选育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油及其副产品(茶饼、茶壳等)在护肤、医药、化工等方面有重要开发价值,茶皂素是良好的生物农药,具有杀菌、杀虫及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作用。
为解决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迫切急需高产优质良种的困境,选育我省特殊高原气候环境条件下孕育的优良资源,2009~2011年,文山州林木种苗工作站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研究所在文山州辖区内开展油茶选优工作,主要目标就是在现有林分中,通过初选、复选、决选等程序,选出产量大、含油率高、皮薄、果大、抗性好,适应我省特性高原气候、立地条件种植的优良新品种,为推进我省油茶高效生产,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大幅增收提供优质良种保障。
1 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路线
根据林木良种选育技术规程的相关技术要求,由文山州林木种苗站组织制定了《文山州油茶良种选育工作方案》,并对参选技术人员统一培训,使每位参选人员熟悉选优方法和掌握相关表格的填写;然后根据熟知情况人员推荐和实地考查,按照油茶优株选择标准开展优良单株的选择工作,并对初选优株的生长性状和经济性状详细调查测定分析,筛选出复选侯选优株;对复选择侯选优株调查测定分析后筛选出决选的油茶修选优株;再对决选选侯选优株相关指标调查、含油率及内含物测定后筛选出稳产高产、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油茶最佳无性系;品种审(认)定申报确认为良种后推广使用。
2 优株选择标准
首先,选择长势较好,分布相对集中的林分内进行选择。其次,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或病虫害危害较轻,枝叶繁茂,树冠面积大,树龄30a以上。再次,选择结实好,产量稳定。然后,要求果实外观好,种壳光滑油亮,果实饱满均匀。最后,要求干籽含油率≥50%。
3 优株选择方法
3.1 油茶优株选择范围
在文山州内现有21666.66hm2油茶自然和人工林分中,根据油茶林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油茶产业重点,确定广南、富宁、砚山县为重点调查选优县。
3.2 油茶优株选择
3.2.1 初选。在符合条件的林分中选择树形好、生长健壮、结实好的单株作为侯选优树,实测侯选树的树龄、树高、冠幅,以标准枝法调查单株产果个数,实测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根据测定果实的各项指标,筛选出油茶复选侯选优株。
3.2.2 复选。对油茶侯选优株的树龄、树高、冠幅等因子进行复核,实测单株产果个数及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根据测定数据并结合选优标准筛选出油茶决选侯选优株。
3.2.3 决选。对油茶侯选优株的树龄、树高、冠幅等因子再次进行复核,实测单株产果个数及每m2树冠投影面积,产籽量。根据选优标准筛选出37份样品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内含物检测。
3.3 优株编号
对所选优株按县—乡(镇)—编号(四位数),进行编号并登记,登记的优树用红漆在树上编号标记。
3.4 样品采集测定
分东、西、南、北4个方向,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随机采集20~30个鲜果样品,测定鲜果重、果径、鲜果出籽率及干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
3.5 优良母树的管理
经过选择为优树的母株,实行登记挂牌使用制度。由当地林业部门负责制定管护措施加以保护,优树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保存期内严禁砍伐和修枝。
3.6 档案管理
外业资料及时汇总整理,建立优树档案,拍摄优树照片,描绘优树位置示意图。做到原件保存,分类编码建卡存档,设专人管理,以便查阅和应用。
4 油茶良种选育成果
根据对决选出的37份样品内含物检测数据,选出稳产高产、出籽率、出仁率、出油率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综合指标明显优于其它油茶样品的2个优良单株,并按照品种审(认)定程序上报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认定,分别定名为云油茶5号、云油茶6号,可在适宜种植区作为良种推广种植(检测数据见表1、表2)。
云油茶5号:种子实生繁殖,树高3.2m,地径18cm,冠幅18.9m2,坡向东北、中坡位,生长地海拔1250m,土质为黄色壤土,土层深厚,微酸性,树龄30年。树冠自然圆头形,叶深绿,披针形,先端钝圆,细锯齿或钝齿,果实球形,红色;树势强,枝条直立,连年结果能力强,大小年不明显,平均每枝结果数为4~5个。果实较大,三径平均值为3.60cm,单果种籽数平均3粒,种籽单粒平均重3.56g,平均单果重25.98g,冠幅产果量1.91kg/m2;鲜出籽率为53.06%,种仁含油率53.80%,平均产油量687.09kg/hm2,无病虫害,耐瘠薄,抗逆性强。
云油茶6号:种子实生繁殖,树高3.5m,地径10cm,冠幅17.55 m2,坡向北、中坡位,生长地海拔1260m,土质为黄色壤土,土层深厚,酸性,树龄30年。树冠自然圆头形,叶深绿,椭圆形,叶尖渐尖,细锯齿或钝齿,果实球形,红色;树势强,枝条直立,连年结果能力强,大小年不明显,平均每枝结果数为4~5个。果实较大,三径平均值为4.04cm,单果种籽数平均7个,种籽单粒平均重3.75g,平均单果重26.86g,冠幅产果量1.98kg/m2;鲜出籽率为53.06%,种仁含油率56.25%,平均产油量712.29kg/hm2,无病虫害,耐瘠薄,抗逆性强。
5 结语
通过严格按照林木良种选育技术规程,连续3年初选、复选、决选,最终选育出云油茶5号、云油茶6号2个油茶良种无性系,为下一步建立油茶良种采穗圃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缓解了当前油茶产业发展中良种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钰,郎南军,徐德兵等.云南省油茶优树多指标综合选择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