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居范文
时间:2023-04-11 20:1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皖南民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皖南黄山脚下以及周围的歙县、休宁、黟县等地,古时为徽州所在地,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徽商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各地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徽派建筑和徽州古民居。
关键词:歙县;古民居;皖南
一、皖南古民居的分布模式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梦里江山,更是徽州境内的天人合一。800多年来积淀的徽州主体特征,有着其深厚的文化蕴涵,古徽州建筑,新安医学、程朱理学、新安画派、徽菜徽剧和徽州民俗等都是其突出的载体,可惜其中有的已经渐行渐远了,有的正在逐渐消失,淡出人们的视线,留在人们心中最直接最现实的徽州文化恐怕只有徽派建筑了。在皖南腹地来回,感受到徽州的山水,皖南的徽派建筑就是徽州最大的特色。徽州建筑鼎盛于明清年间。这一时期发展的建筑有两大特点:一是体现了商人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明万历以前,徽州人生活以节俭简朴著称,但随着徽商经营于都市,亲历繁华,激发了他们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致使建筑趋向豪华;另一特点是建筑中渗透了儒学文化――由于这个时期的徽商经济儒学文化,成为徽州物质与精神两大支柱,因此,造成徽派建筑色彩上素洁雅秀、造型上别具一格,布局上紧凑通融,结构上奇巧多变,装饰上精致多姿。
皖南古民居的群落规模一般不大,多是十余户人家,较为松散地分布在某一山间的平地或者山坡上,不像北方的村庄里,房接房,屋连屋,而是各户之间留有一点点距离。这样的建筑特色是山里的地势使然,建造房屋时,必须因山势而建,没有北方的平整地,就不能够建造北方式的村庄;同时留下一点距离还可以防火。也有相当的一部分皖南民居是建在山间的阔地上的。它们一般规模较大,约百余户人家聚居,村庄里的道路较窄,建筑风格依然是青瓦白墙和马头墙,只是平地上的皖南民居,多以水为伴,村里多池塘沟渠,恰好可以用来形容皖南民居的又一特点。
二、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皖南民古居基本上是“白墙、青瓦、马头墙”。白墙,是指皖南古民居的墙壁多是白色的,没有一点杂色。 皖南民居的墙不仅白,而且形状是奇特的,都是采用“马头墙”,所谓马头墙,就是山墙呈方形,高出屋顶,可以把任何相连的两处房屋隔开。这正是皖南民居能够防火的主要原因。青瓦,是指皖南古民居都是采用黑色的小瓦,瓦面青黑,呈拱形,是用泥烧制而成的。皖南古民居的分布是有特点的,它没有固定的朝向,它总是因山势的变化而定,不仅是朝向,连聚居的群落的大小,也是取决于山势。
皖南古民居一般是四合院式的结构,只留一个门。可以从大门进入院内,院内留有天井,天可以采光,增加室内的光亮,又可以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可以晾晒东西,也好让屋顶的雨水流入自家的院内,皖南人相信“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古老的说法。皖南古民居,不论是高大或是低矮,不论是成群或是单独建造,对外一律不留窗户,就是有窗户,也是留在自家的院内,据说这样可以防盗;特别是家境较好、男人长年在外做生意的人家,更是不会在墙上留下窗户,一大家人合住在一个院内,只能从一个大门进出既可防外贼,对内又可以防止“红杏出墙”。
三、古民居建筑中蕴含的“风水”意义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皖南民居俨然成了追忆历史的化石。皖南民居的形成与徽商的兴起密切相关,欣赏民居有不同的角度。单从风水与建筑的关系来看,就有许多妙中之妙,折射着皖南文化和儒商的心态。皖南民居与整个周遍山水的环境很融洽,在村落的选址上古代的规划师和建筑工匠们有着一套秘诀--“寻龙、觅水、察砂、点穴”,比如说,皖南的民居建筑在朝向、开门、天井、装饰等方面有很多讲究--大门朝向忌正南向,在儒商们看来“南方属火、而火克金”; 忌面对大路、恶物(险山、怪石), 于是“泰山石敢挡”、“照妖镜”就应允而生;其他“四水归堂”的天井都成了商人“聚财”的心理写照。人们为了防止“气”随水流散,往往在村口等地的水口重点筑亭、建塔、修桥以锁村气。
皖南歙县、黟县的古民居体现了典型的江南风格。民居比较密集,庭院比较狭窄。城镇中大型组群(大住宅、会馆、店铺、寺庙、祠堂等)很多,而且带有楼房;小型建筑(一般住宅、店铺等)自由灵活。屋顶坡度陡峻,翼角高翘,装修精致富丽。总的风格是秀丽灵巧。
皖南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照之精”,不愧为中国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大片的古民居,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飞金重彩、精雕细镂。巷门幽深、青砖甬道旁古朴的店铺、参天的古树和爬满青藤的庭院墙头,构成一幅完美的“中国画里的乡村”,反映出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体现出几百年前古徽州经济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世风民俗。
四、结语
通过认识皖南的古民居,不仅能了解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更可以了解以古山岳文化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融合所造就的文运繁昌的新安文化。徽州民居建筑艺术带来给我们带来的是美的感受,它们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邓卫华.皖南村落园林与居民庭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18期
[2]胡倩,杨大禹.皖南古村落居民建筑装饰形成因素探析[J].山西建筑.2009年第24期
[3]詹学军.防火功能在皖南古民居村落设计中的意义[J].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陈雪杰.皖南西递古民居建筑环境探析[J].住宅科技.2008年第3期
篇2
中央新闻媒体缘何对开远市推行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
答案是:自2006年以来,开远市紧紧抓住被列为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市、云南省惟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围绕“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权益和机会”的统筹城乡发展核心问题,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求,以超前思维、前瞻视野、卓越实干,强势推进以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为重点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努力构建城乡居民“健康网”,实现了较高层次的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和待遇平等,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开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中国幸福之乡的生动实践。
城乡差距催生“托管”新模式
灵泉办事处南路村委会红星村村民李自发,今年50岁,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肠粘连”入住乐白道卫生院。这次已是他第四次住院做手术,手术难度也较大,以前他都是到大医院治疗。而这次,乐白道卫生院在托管方——第59中心医院原副院长金文山的指导下,邀请该院外科和麻醉科等科室主任为李自发成功实施了阑尾炎切除术和肠粘连分解术。李自发这次的住院费用是2896元,他自己支付了659元,新农合补偿了2237元。“这次住院太让我意外了,我才付了600多元住院费,而前3次手术的费用都比这次高。”李自发愈后出院时感慨万千。
“大病拖、大病扛、危重病等着见阎王。”这句话曾在农村广泛流传。“大病不敢医、大病医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曾在开远农村普遍存在。
开远市城区有着令人艳羡的医疗资源:拥有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两家,2005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12个、病床2626张、卫生技术人员1665人。而占全市总人口60%的广大农村却仅有病床234张、卫生技术人员87人,农民群众得了稍重点的病,就只能到城区综合医院诊治,经济负担大大增加。
为强势推进以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为重点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2011年1月,开远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分析后,启动实施了城乡医疗机构新型委托管理模式:保持卫生院所有制性质、职工身份、财政投入、卫生政策、收费标准、职责任务不变,让城区医院委托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以技术协作、设备资源共享、转诊转院、会诊查房、信息互通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运行机制,着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
全市辖区内的部队医院、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全体总动员,纷纷“托管”各乡镇、办事处的卫生院。托管期间,城区医院向乡镇卫生院重点提供管理、技术、设备、培训4项支持。城区医院派驻医护骨干分别担任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和总护士长,常年轮流派驻3名以上医师到相关科室开展诊疗工作。
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师带徒”模式,指导卫生院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城区医院根据当地群众常见病和多发病情况,调配相关检查、治疗设备到卫生院开展诊疗工作;实行委托管理双方医院部分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农村患者到城区医院检查给予不低于10%的优惠。派驻卫生院的业务副院长每月组织一次医疗管理和质量培训,总护士长或其他专业技术骨干每半个月开展一次专业培训,城区医院分批、分期接收卫生院人员进修学习。
在委托管理过程中,市卫生局负责卫生院院长、业务副院长的任命,并对委托管理双方实行严格的“一年一小考,两年一大考”制度,奖优罚劣。
新“托管”模式带来新变化
自新型委托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开远市的乡镇卫生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曾经死气沉沉的卫生院如今是人来人往,生机勃勃。过去,农村群众得了重病,只能跑城里的大医院,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实行新型委托管理后,城区部队医院、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派驻医疗技术骨干全方位进行指导,充实了卫生院的技术力量,使各卫生院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实现了“政府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大转变。卫生院关闭多年的科室和“零”空白的业务,城区医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按照“差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支持卫生院发展,在较短时间内使卫生院职工活力得到激发、诊疗技术更加规范、服务范围再度拓展、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在第59中心医院的帮助下,乐白道卫生院的X线机重新启用。3月16日,第59中心医院麻醉科、肝胆外科主任联手,在乐白道卫生院为患者实施了阑尾切除术并肠粘连分解术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并腹腔内血块清除术各一台,结束了该院不敢在大手术上“动刀”的历史。
大庄卫生院妇产科从2008年年底关闭后一直停诊,州第四人民医院下派产科主任吉云担任大庄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并坐诊,此后,该院妇产科恢复就诊。近5个月来,共接诊患者近1000人次,实施产科手术200余例。
在新型委托管理中,城区各医院科室主任、骨干医生为乡镇卫生院填补了一项项空白,培养了一批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医务人员。
开远市充分整合调动各方资源,初步形成了部队医院、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齐心协力共促基层医院发展的良好格局,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农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赋予了开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医疗保障的待遇,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受到了城乡百姓的欢迎与称赞。
“滇南医疗城”辐射作用显现
今年3月,投资近3亿元,占地80亩,并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建筑设计风格的开远市人民医院东城新院正式投入使用。群众在这里就能享受到与发达地区一样的就医环境和技术……不仅市人民医院焕然一新,开远所有乡镇卫生院(所)和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站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通过改扩建,房屋面积变大了,医疗设备变好了……让人民群众“有地方看病”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开远市按照“健全村级、强化乡级、提升市级”的思路,积极推行市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一体化,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龙头”、“龙身”、“龙尾”的保障作用。
抓好“龙头”。市人民医院东城新院的建成,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与此同时,开远结合“东扩西盘,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了新的规划调整,全面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市皮肤病防治院、市卫生监督所等医院的迁建、改建项目。目前,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第59中心医院、州第四人民医院也在加快新一轮的扩建,开远城区医院的整体实力,特别是城区医院“以城带乡”的龙头带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抓好“龙身”。为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强化三级医疗网的重要枢纽作用,开远采取统筹规划、逐步实施的方式,自2007年开始,便大步迈开了乡镇(处)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07年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国债)项目,全市6个乡镇卫生院完成改、扩建业务用房4250平方米;2008年总投资780万元,开工建设乐白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以来,先后开工建设灵泉街道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羊街中心卫生院、中和营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及3个卫生院的廉租房建设项目……
篇3
摘要:本文以徽式建筑中天井这一建筑元素为例,分析其定义、分类、特征、功能与文化内涵,倡导现代设计群体深入研究传统特色建筑元素,积极做到创新性传承。
关键词:徽派建筑;天井;采光
通风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为中华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徽派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特征,是徽州文化一项重要的载体。徽派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特色空间是天井,故有“有堂皆井”一说。天井是传统皖南民居中一个重要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它不仅是建筑中的交通联系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蕴含“好运祈福”等美好的寓意。在当今现代设计中我们应该通过分析民居中天井这一特色空间的构成及功能特征,合理借鉴其设计手法,以期在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道路上找到发展创新的途径。
一、天井的特色
所谓天井是指通过几面房屋和几面围墙围合所构成的中央空间,有时是四面房屋围合或三面房屋与一面围墙围合或者两面房屋和两面围墙围合,是皖南民居房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房屋进深的前后正间中,两边由厢房包围,相对地面的空地用青砖铺砌。天井整体的面积不大,因高屋围堵光线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天井”。徽派皖南民居的外墙很少开窗,为让室内的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天井就担负起通风采光的基本功能。传统的徽式天井主要分为入口天井及内院天井。天井依位置及布局形状、院落的构成大体可分为“凹”字形、“回”字形、“H”字形和“日”字形四类。“凹”字形:以毗连的多层正屋、两侧厢房共同合围形成三合式天井的基本单元。这种“一明两暗”是徽州古民居中最典型的空间组成形式,也称一条龙式,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组合,七开间、九开间组合在徽州地区也很多。“回”字形:以独立的三合天井与门厅或门廊围合成四合式天井单元,又称“上下厅”。“H”字形:在回字形天井的基础上演变的由两组三合天井单元背向串联而形成的两进院。这种民居常拥有前后两个天井,中间两厅合一屋脊,也称“一脊翻两堂”。“日”字形:由两组三合天井正向串联形成的两进院,此种组合可以多单元延伸,如三组三合天井单元组合即为“目”字形院落。徽派建筑中的外部街道空间与室内空间正是通过天井内院串联形成了一个开放与围合的空间,而室内空间又借助丰富多样的花窗、漏窗与外界的自然天空相呼应,如通过宅内人造的山石植物与宅外自然山水呼应,营造出一个个复合而有变化的室内外空间。这内院天井也是自然与建筑的过渡特征空间。
二、天井的功能
最常见的徽州皖南民居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间两进的宅院,天井是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空间。高耸严实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封闭的外观,建筑群中布满的各式天井则是建筑内部与外界空间的交流通道。徽州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时间较长,室内的通风采光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民居内的建筑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封闭,高墙小窗避免了室内阳光的直射,但也影响了建筑整体的采光系数,这时天井便成为建筑采光通风的主要构造。阳光通过天井反射到室内形成了柔和的光线,避免了室内出现炫光和室内外亮度差较大的问题。同时,厢房多以镂空雕花门,也增加了建筑的采光性能。皖南大部分地区,春秋季多雨,夏秋季闷热潮湿。为避免气候的潮湿,民居中的天井起到风道的作用,它和廊道厅堂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风系统。白天,天井和室内的空气在太阳直射下温度升高快空气上升,致使天井内气压降低,同时室内由于有屋顶的遮挡,温度上升慢,空气压力大,这时室内空气最终汇集排出流向天井。夜间,天井上空散热较快,气温较低,空气会沿着天井下沉,而室内散热较慢,温度较高,空气压力小,形成由天井流向各室的风,而天井中常内设水池或水缸,也助于经过的空气降低温度,使通风更加凉爽,整个系统如同一个天然空调。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而言,天井是一个外封闭、内开敞的独立空间,而相对于内部环境而言,天井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在冬季,有些居民会将天井顶部用透光的有机材料制作成封闭的顶棚,不仅隔绝外界寒冷的气候,也使中庭成为一个阳光房,吸收太阳的辐射。温暖的空气又可以流通到四周的房间里,提高了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到了春秋季节,敞开顶棚,将舒适的空气及阳光纳入建筑内部。到了夏季,在开场的天井处外加遮阳的格栅,既保证气流通畅,又能够遮挡日晒。总之从建筑的构造来看,天井的出现对于整个建筑的小气候调节作用明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生态原则。
三、天井的文化解读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天井作为徽派皖南民居中建筑的核心,除了承担基本的采光通风建筑功能外,还有一些封建礼制思想和传统风水文化的表达。经商发达的徽州人多在家中修祠堂,凸显家族的等级制度,宅中设天井,渴望“天人合一”的灵气和“顶天立地”的傲气。天晴时阳光从天井直泻堂前,意为“洒金”;下雨时雨水自天井汇入地面,意为“流银”,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也称四水归堂。皖南民居中的这种天井空间的营造体现了对文化的诠释,表达了徽商以水为福的传统风水文化思想。
四、结语
天井作为传统皖南民居的特色空间,承担着重要的居民生活活动,体现着瑰丽的徽州文化。在当今温室效应等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设计者应对徽派民居的特色天井进行深入的研究,借鉴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平衡传统建筑元素与当前需求,与时代同行。这在节约建筑设计成本,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又不乏是建设绿色生态建筑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修然.对于徽州民居中天井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2(2).
[2]林辰松,戈晓宇,邵明,葛韵宇.徽派建筑中天井设计的功能及原理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7).
[3]喻洪都.小议建筑物天井[J].大众文艺,2012(5).
[4]杨兰英.关于徽州“天井”建筑空间设计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篇4
论文摘要:皖南传统建筑装饰千变万化,实用兼艺术的构件处理,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恰到好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风格。
置身于徽州古村落中,那里风光秀美,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它们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题兰名匾额,创造了幽雅的生活环境,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般在皖南古村落的村子入口,祠堂前的广场,建筑的大门,室内的厅堂等,这些人们的视线最易停留的地方都作重点装饰。如款县棠越的7 座牌坊群,径县茂林的14 座牌坊群等,它们都以赫然醒目的姿态立于村口,形成独特的村口标志,同时也张扬着本村曾有的荣耀。另一些则利用门楼、古村及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来构筑村口空间。如径县桃花潭镇的万村,以“义门”门楼、彩虹桥和溪边古杨树,形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还未进村,以浓浓感受到家的气息,村的灵秀顿显无遗;而水东翟村的“踏歌岸阁”门楼屹立于桃花潭东岸,与古道石阶、大夫第和银杏古树相拥而成的空间则气势磅礴,异常突出。牌坊群、门楼这些具有装饰性的建筑物所营造的各种氛围的空间不单纯是为了界定村落的起始点,更重要的还是村落个性最好的反映。
逢时过节,祠堂前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人最多,人们逗留的时间也最长。所以皖南的祠前广场常设有高大的旗杆石、万年台(古戏台)。人们在古树的浓荫下看戏聊天,形成一个较开阔的集会场所。万年台是广场的中心建筑,多用重檐翘角,相当耀眼醒目。舞台又是戏台的中心,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都采用各式的藻井装饰,来突出演员的活动空间。如祁门珠林余庆堂的戏台,正中为弯隆式藻井,台面前檐斗拱、额仿上精刻有人物、花卉图案,装饰性极强。还有则在梁仿和檐拄撑拱上雕刻戏曲图文。
大门是出入的咽喉,它对宅第的规模、气势起着不可忽略的暗示作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论贫富,大门都是装饰的重点。皖南民居喜在门洞上方饰以立体的砖雕门罩。门罩雕饰繁富,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历史故事、地方风情等,但都突出吉祥寓意的主旋律。它不仅美化了大门,而且表现了主人的情趣;同时,门罩本身又是一幅奇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地区喜用满饰有纹理的磨砖贴面来装饰门墙,以衬托门头所镶的反映不同门第的嵌方。这种简洁的装饰手法更突出了大门的雄丽、威严。作为集会的重要场所— 祠堂,它的大门是采用石鼓、阀阅、铺首和匾额来装饰。
皖南居民的厅堂,是接待亲朋好友和办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作为居住空间序列的,更是重点装饰的对象。用屏风、匾联和天棚界定了一个面对大门、天井的半开长敞空间,是其大而敞,堂而正。在屏风前八仙桌坐定的宾主目及的地方,如厅堂大门的墙背面和天井左右的侧墙,讲究的都用磨砖拼花贴面。如径县茂林的滋树堂其天井即采用有暗八仙纹理的花砖侧墙。稍次的也用砖墙粉白,再饰以墨线彩画。厅内的柱础、石墙裙和石踢脚通风口,都有表达主人情趣的雕刻。花好月圆、五富捧寿、松鼠葡萄等表达美好生活寓意的是寻常人家喜用的装饰。而文人雅士则多用能表达自己情操、气节的图案,如琴棋书画、鱼樵耕读、梅兰竹菊等。每户带堂名的挂匾,更是主人的家风和志向的直接表露。今天,一些厅堂条案上还摆着“老三样”:东瓶西镜,中间自鸣钟,寄寓着家人对外经商亲人“永远平平静静”的希望。
交通性质的街巷,辅质的廊厢,从属性质的边屋杂院,在装饰及加工上都大大减化至适用的程度。如街巷铺地的石材,只是中间推独轮车的一条,选用较大的条石或卵石,根本不像天井铺地那样割拐拼缝;廊厢的石柱础也是最简单的复盆础或方形刻线础;厨房边屋的梁架,更见不到月梁和雀替,就是檐口撑拱,也是形式最简单的,绝对不会使用复杂精美的木雕;杂院围墙更不见装饰性的檐口砖雕或墨线彩画……正是由于这些辅装饰的简化,衬托出主体空间中重点装饰的细密与精致。如街巷平铺的卵石,与民居前有各种吉样图案的卵石铺地形成对比,使得人口更加突出。主次空间的不同装饰,不仅加强了空间性质的区分,也在加工时省工省时,节约了开支,真正做到了装饰的有的放矢、恰倒好处。
人们的视线容易停留和挑剔的地方是传统建筑中空间的转换处。如径县桃花潭镇“踏歌岸阁”门楼,既是渡口的交通要道,又是接连村内外空间的人口标志。它高大的体量形态在宽广的水面显得格外醒目,透过二层明间的雕格漏窗观桃潭风光,碧波烟云,如临仙境。每户厅堂和卧室厢房之间的天井横门,如今门头上还存有垂挂珠帘用的桃形吊钩或石雕的凤颈钩眼,这种今日看来装饰性极强的横门,过去十分有效地界定了每户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进一步是闺中绣房,退一步是会客厅堂。不论是主体的屋顶、屋身和台基,还是地面局部的梁、柱、拎;抑或是檐口、门窗洞及墙的转角,都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如屋顶与屋身之间用雕刻精致的撑拱和柱间坐斗作过渡;屋身与台基地面则以石雕柱础和浮雕墙裙来连接;室内地面和窗洞四周都饰以圈边。屋面檐口的瓦则做成云头和滴水状。不同材料之间的过渡所作的装饰处理,其细微考虑更是令人叹服,如木柱落在石柱础上的柱脚底端,其垂直交叉的中心线上,都挖了一个如意头形的孔槽,看上去十分好看。实际上每个柱脚底端垂直交叉的四个孔槽,是施工时校正柱子垂直度用的标记,同时也是防止柱脚受潮腐烂的通风孔。只是匠人们将其艺术化了而已。这种兼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装饰处理,很值得现在借鉴和学习。
篇5
关键词:护墙体 热工性能 民居建筑
0、引言
皖南地区处于我国夏热冬冷的气候分区带,该地区建筑外墙应当达到夏季隔热与冬季保温的要求才符合我国节能要求。民居围护墙体热工性能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室内热环境状况,从而影响居住的热舒适度。
1、测试对象分析
皖南地区传统建筑墙体主要采用青砖空斗墙,其建造方法是在墙体的上部采用“空斗法”砌筑,下面采用“实砌法”砌筑,即先用大石板做垫层,然后平砌一层青砖(图1,2)。该类墙体多在明清代木构架建筑中存在。
新建的房屋已经很少用木构架结构,农民自建房大多采用混合结构,墙体材料主要使用水泥砖(图3)和水泥砌块,也有新开发的项目开始使用煤渣砖空心砌块(图4)实砌墙体。
根据材料和砌筑方式的不同将当地墙体主要分为四类:青砖空斗墙、水泥砖空斗墙、水泥砖实砌墙及加外保温砂浆的煤渣砖空心砌块墙护墙体。本次测试在皖南黟县的宏村及屏山分别选取这四种墙体的测试点并统一编号。屏山清代空斗墙编为1号,屏山农民自建水泥砖空斗墙编为2号(图5),宏村某农民自建的水泥砖实砌墙编为3号,开发商新建徽派“水墨宏村”墙体(图6)编为4号。具体墙体构造及测试现状见表1。
2、温度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根据《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l 32-2001),选择热流计法进行温度测试。测试时间为12月19~26日。
测试时在内墙和外墙布置三个温度测试点,最后取三点平均值,以减少测试误差,12月19~26日室外气温在-5℃~15℃之间,温箱加热温度设定为35%。实验连续测试一周时间且没有间断,最后根据温度计算出墙体的热阻Rn(m2·k/W):
由于墙体的热惰性,墙体达到稳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排除安装和卸除仪器这两天的数据,取中间21~25日比较稳定的数据进行研究,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
由每天测得的每种墙体的平均温度数据,再根据热阻计算公式,得出每种墙体每天的平均热阻,最后得出墙体热阻的平均值大小排序:1号墙体(R=01384)>2号墙体(R:01205)>4号墙体(R=O.199)>3号墙体(R=0.128)。
根据墙体导热系数K=I/(R1+R+R0),R1为内表面换热阻,根据国家标准选用0104m2·k/W,Ra为外表面换热阻,根据国家标准一般选用Oillm2·k/W。
围护结构热阻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则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青砖空斗墙的保温性能最好,水泥砖实砌墙体的保温性能最差。
根据水泥砖空斗墙和青砖空斗墙体在同一天中的实测温度,绘制墙体的温度及热流逐时变化图(图7,8)。青砖空斗墙一天中内表面温度变化范围在25.7℃~26.6℃,平均温度为26.13℃;外墙温度波动范围为22℃~8.5℃,平均温度为7.64℃。水泥砖空斗墙的内墙温度变化范围是23%~24℃,平均温度为24.02℃;外墙温度变化范围4℃~12℃,平均温度为7.64℃。
在室外温度条件相同,墙体内表面温箱加热温度均为35℃条件下,青砖空斗墙的墙内表面温度比水泥砖空斗墙墙内表面温度高2.1℃,并且墙体内表面温度的波动更加平缓。对比两者的热流密度,青砖空斗墙在52~60W/m2之间变化,曲线比较平滑;水泥砖空斗墙的热流密度在70~91W/m2之间变化,曲线波动比较明显。可见同样空斗砌筑法,青砖空斗墙要比水泥空斗墙的热稳定性好。
3、结语
篇6
本文从地域性的生活习俗、地域性的生产方式、地域性的文化形态、地域性的价值观几个方面探讨民居建筑的地域属性问题。
关键词:民居建筑;地域;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
民居建筑是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对地域性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应对地域性所包含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感受不同地域的人们用心血和智慧垒砌出来的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这样才能够全面透彻地建造符合当地人们需要的民居建筑。
地域性的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生活习惯。中国古谚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现在人们越来越容易被城市同化,但是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还是在特定的地域下跟随着各个地方的人们。我们举几个因地域不同导致生活习俗不同、民居建筑不同的例子。像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是以放牧为主,哪有草就在哪安家,民居建筑是蒙古包。蒙古包建筑是游牧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的知识和技术。两三个人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就搭建或拆除一个蒙古包。它外面是用羊毛毡包在简单的木架上,平面和屋顶都做成圆形,材料都做成装配式的构件,为了方面随时迁徙,可以随意拆卸和安装,方便四处游走放牧,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民居,使我们感受到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
早期的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主要是抵御敌人,所以看到的藏族民居都是用乱石垒砌,三四层高,因外观很像碉堡,所以称作碉房。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民居建筑占地过大会增加施工的难度,所以一般民居都是平面占地面积较小,向上延展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藏族民居多是采用木石或土木结构。深入藏区的地方,他们意识里有着对外部影响的抵制,偏爱封闭、安静的生活习惯,他们用方形墙围起平房。而居住在靠近汉族地区的藏民,生活习惯照完全藏区的人有所改变。他们喜好外部事物,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敏锐,喜欢与人交往,喜欢开敝流动的空间,重视生活形态的时尚,他们的民居建筑窗都开的很大。以上可以看出生活习俗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
地域性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不同地域的生产方式不同,造就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民居建设上有着很好的体现。东北地区生产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质量最好的耕地。农村较多,主要以耕种为生,经济不发达,民居建设的就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花样;南方沿海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工业化,经济开发较快,人们生活富足,在民居的建设上注重外观形式,山墙、屋檐、屋脊式样很多,装饰也很繁琐。
地域性的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文化形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生活的微观缩影。地方文化的特色是经过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的人的生活积累下来的。有的地区是由于共同的生活习俗,有的地区由于共同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
地域性文化形态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渗透着,几乎不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影响而改变,这种文化形态也影响着地方民居的建设。东北农村住宅一般都要设有宽敞的院落,除了生活上需求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家有喜事的时候方便搭台请大家观看二人转地方戏。在东北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这种文化形态在人们的心里占有多重的位置。
而皖南民居建筑村落的空间布局紧凑合理,寓意深刻。民居建筑外墙高大而封闭,对外窗户很少,即使有窗洞也开得很高,室内的通风采光全由天井解决。皖南民居建筑形式凸显了徽商的“财不外露”的观念,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含蓄内敛的气质。高耸的马头墙,整片的白墙仅镶以黑瓦墙檐,大片的留白,以黑、自、灰的层次变化组成单纯、统一的建筑色调,将平淡自然的美渗透在民居建筑艺术中。皖南民居建筑外部简洁素雅,而室内装饰极其讲究,建筑中大量采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建筑手法和装饰艺术水平。
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气质,使民居建筑散发出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
地域性的价值观
价值观可以影响和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可以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地域性价值观可以理解成不同地域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里,我们享有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并不一致,这样环境下价值观就不会一致。如果我们只把一种价值观当作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和形式特点将会在一种价值观的指引下逐渐消失。
信奉宗教是藏族人民的生活价值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虔诚的信徒去朝拜。这种价值观促使藏族民居建设中都要设有经堂,并且一定要设在房屋最好的位置上。山西商人儒贾相通、义利相合的价值观,使晋商闻名天下、富甲天下。为中国的民居留下了如乔家大院(现为民俗博物馆)、王家大院(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人称“三晋第一宅”)的建筑瑰宝。如果我们所有人都是同一种价值观,那么全国各地的民居建筑将是同一个模样,毫无特色而言。
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都对建筑的形式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影响下形成风格不一的建筑特色。
参考文献
[1]陆覆鼎.《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于金富.《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王其钧.《中国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篇7
此次“微电影”训练营,由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由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韩丛耀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宏村的实地创作就由他亲自带队。位于安徽黄山西南麓的宏村,始建于南宋,整个村落依山伴水而建,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雕梁画栋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也是徽派古建筑的代表。围绕此次皖南风光和民居的特点,学生们的微电影剧本也大多以此展开,内容为有关民国或者江南乡村为背景的短剧情片或者MV。学生们分组明确,每组都安排有两位专业老师担任拍摄指导,除了亲自带队到拍摄现场,并给予拍摄技术上的支持。微电影中的演员既有参加此次训练营的学生,担任自己参与前后期制作的微电影的演员,对于他们是一次难得的体验,能从制作人员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演员应该如何配合摄像机的拍摄。同时老师们也从南京请邀请了几名专业演员,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学生们体验到如何指导演员与其在片场进行良好的沟通。
早晨7点30分从南京大学乘大巴出发,虽然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但是同学们并没有觉得疲惫,经过了此前在南京大学里为期一周多的微电影创作理论和技巧学习,对于下一阶段的实地拍摄都充满了期待,跃跃欲试,把所学在这一阶段的微电影前期拍摄中付诸实施。微电影作为近两年来一种新兴的影像形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群体的喜爱,同时对于影像或者传媒专业的学生,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学习影像语言的训练和创作形式。南京大学这次的暑期学校特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虽然最终报名参与的以新闻传媒专业的学生居多,但是也有来自其他专业对于影像感兴趣的同学参与,这一次的拍摄对于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微电影拍摄。
到达住下的宾馆,放下行礼、匆匆吃完午饭,下午就已经安排下计划,去宏村踩点,为第二天开始的拍摄进行准备。这次学生的拍摄,除了带上了各自的单反相机作为拍摄辅机,更为主要的拍摄工具是由佳能公司提供每一组的佳能EOS C100摄像机。当然训练营的学生们还从南京把三脚架、滑轨、小摇臂、独脚架、手持稳定器、灯具都带了过来。
第二天的拍摄,为了赶上清晨游人较少,同时也是光线最佳的有利时刻,同学们很多4点多以后就起来了,按照前一天的分工和计划,以组为单位,在宏村按照前一天所踩景点进行拍摄。看得出来,每一组成员都很认真,按照剧组的制片模式,有条不紊地以之前写就的分镜头脚本进行拍摄,一条不行就再来一遍。在宏村大部分是游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写生创作的艺术院校美术学子的人丛中,这群在这里进行微电影创作的年轻人显得与众不同。晚上每一组在宾馆宿舍还会开碰头会,老师们会帮着指出观察到的问题,同学们也会自我总结,回放白天拍摄的素材,对白天的进程进行总结,然后对于不满意的素材都进行记录,利于第二天的补拍工作。
篇8
所幸,我还有我的画笔,可以择取皖南山中的某一片风景,令我在我的斗室中怀念质朴和自然的气息。或者,不如就背起画囊,一路向南而去,去寻访陶渊明的诗意,去探求似水流年的真境,去山水澄明之处洗净我的心灵。
宏村,隔着一潭琉璃般的静水,与我相望。尘世的喧哗悄然淡去,一切都静了下来。初秋时节,远山的颜色苍翠中透着明净,山色连同云朵拱桥,村落纷然跌落在潭中,云影天光交相映衬。青草与木叶的气息逐渐浸润了身边的空气,风的语声是那样地从容,一切恍如梦中。我走过湖堤,从拱桥上拾级而下,风声细碎,拂过接天的莲叶,摇曳着远山的竹林。那一刻,仿佛是穿过时光的结界,行至仙境之中,岁月自此永久地停留。
湖那一边,是白墙黛瓦的徽州古村落。
幽深的古巷,窄处仅容一人存身。蜿蜒的石板路在细雨中闪烁清冷的微光。层层跌落的马头墙,是最具符号性的景致,如黑白构成一般富于变化莫测的动感。那墙头的黑瓦是这幅水墨中最为浓重的一笔,而那瓦下的自墙不是白墙,是“无画处皆成妙境”。
最为难忘的是清晨与黄昏,如同时光停滞的梦境般阒寂无声。乳白的晨雾迷离着,桨声消失在水巷的尽头水边廊下尚且没有人迹,在这离尘隔世之地,没有人在为紧张繁忙的生活而奔波烦恼,沮丧。片刻间,云层中透出了微弱的阳光,那阳光也像被秋寒中的溪水洗涤过一般清冷。水面上泛起明亮的水光,拱桥的倒影如同描画过一般清晰,粼粼波光慢慢摇碎了这清晰的倒影,那是穿着蓝布衣裳的船家缓缓地行过了水巷。
天井真的如古井般深而幽暗,向上望去只见片四四方方的天空。靠墙的一边往往是小小的一池清泉,使得阴凉的空气更加润泽了。堂上是古老精致的家具,老藤椅的全身都有着古玉般的包浆,光线从方小小的天窗外穿入,投射在雕刻精美的冬瓜梁上。向晚的庭院里空无一人,雨后金色的斜阳照在斑驳的墙上。深深的庭院,寂寂的流年,这一幕宁静如太古,有似曾相识的意味。
隔着月沼,宏村的黄昏扑面而来,如同一个重复千百次的梦中场景。骤雨初晴,水气尚未散去,金红色的夕阳却穿透了云层。水雾反射着蜂蜜色的光线,如虹彩如幻梦所有的颜色,所有的工具和技巧,在这般景色前都无能为力。令人唯有痴痴凝望,借用李商隐的诗句,可谓“此景可待成追忆只因当时已惘然”。我只有凭回忆勉强描摹着,而在那一刻,唯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造就此景。
其实,何止是我所能描画的这些,皖南的山水,民居、风土人情,似乎天生是为绘画的人们而存在的。
你看那跌宕错落的民居宅院,沿着曲折的小巷而高低倚侧,变化有致的山墙,分明是幅幅最具创意的黑白构成图。那墙头层层叠叠的瓦片、蜿蜒蔓生的藤萝同那古铜色的木篱笆,与大片的白墙相对比,不正符合线描里“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古训?若是你登上附近的山丘,山下密密麻麻的山墙与一大片澄净的天空,或者你去哪水塘边,半亩寂静的水面与一角繁密的荷花,又是完美的疏密对比,天造地设,几乎无需剪裁取舍,就是一幅天生的好画。
同样是面对一堵斑驳的白墙,油画家看见了一万种微妙的颜色变化,而国画家眼中却分明是一片氤氲的水墨。到那烟雨蒙蒙的天气里,屋宇背后的小山翠流,山头隐没在白云之中,或是那晨雾迷蒙的清晨,水面上像是笼罩着一片流云,这时的画境,又分明是一幅用湿画法画就的水彩了。
篇9
今年的“十一”长假,爸爸带我回老家,顺便游玩了景色如画的皖南山区。
皖南山区风景优美,尤其是山景特别雄伟壮观,一眼望去这里山连山,山环山,山抱山,我仿佛置身于山的怀抱之中。我们顺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而上,低头望去山间一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山下一条条小溪环抱着大山静静流淌……大约开了近两个小时时而上时而下的山路,我们来到了安徽省著名的自然景点——西递。
远望西递,它依山傍水。整个村落非常有特色,一眼望去都是白墙灰瓦,墙的两头成牛角状微微向上翘起,据说这有防火的用处。听导游说,西递古名西川,又名西溪,取溪水西流之意。因古代此处设有传递邮件的驿站,遂称西递。顺着青石板路,我们走进西递小村参观了几座古民居,。这几户人家的房屋都大致相同,门头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房屋里素色原木,凝重端庄,厅堂很窄小,四壁无窗,光线很暗,只有一个小小的天井。每家的厅堂两侧都立有两个大梁柱,梁柱上都刻有对联,其中有一对对联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据说西递的族人很会做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但读书并不放松,他们把读书放在首位因此出了很多成功人士。
一路参观着西递的长廊、庭院、祠堂等古建筑,听着一段又一段的文化古传说,使我感受到了西递的神奇与美丽,这次的长假之旅真令我难忘。
篇10
时间:2007年4月初
出行者:肖杨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当都市人厌倦了钢筋水泥森林的时候,去农村走走成了一种心灵的召唤!廊桥、灰瓦白墙、油菜花、徽派建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就成了我此行的终点。
从南昌出发,在大巴座上煎熬了五个小时,终于在下车的一瞬间,所有曲张的经脉得以舒展。眼前美景让人的脑神经也变得简单直接:“油菜花、油菜花”,除了知道映入眼帘的是油菜花以外再没有别的。
江西婺源是镶嵌在黄山――景德镇――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生态与古文化明珠。她位于赣东北,东临国家历史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国家旅游胜地黄山,索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婺源古属皖南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中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从宋到清,整个婺源县共考取进士552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珍藏着由商至清的各类文物达万余件。
到达婺源的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一路直奔这座静谧的明秀之村。司机大哥热情地介绍着他的家乡,行程间,只见黎明的雾霭渐渐散去,阳光悄悄唤醒了整个村庄。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远远望去,民居、梯田、缭绕云雾的相映成趣,极其入画。
我原以为婺源的油菜花就足够表达其最美乡村的韵味,然而越了解婺源,才越感受其独特的乡村气度。
百柱宗祠,实为九十九根主柱,犹如深藏民间的“金銮殿”。建造于康熙年间的百柱宗祠,坐落于婺源古坦乡黄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的学者在参观完百柱宗祠后曾这样写到,开了锁进了百柱厅,出乎意料的是这祠堂竟是五开间,规模宏大,构架壮丽……祠堂的轴线不偏不倚正对着一座干净利索的圆锥形小山,叫“金字面”,这正是风水上的文笔峰,以它作为宗祠的朝山,有利于宗族在科第上取得成功……我是在这此逗留良久的,想说草根出身,多少也能沾些皇家之气回去。
彩虹桥,建于南宋1137年,全长140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刚到这里我却怎么也没法相信这就是“中国最美的廊桥”了。整座桥没有雕梁画栋,做工电显得粗糙、不精细。仿佛只要是木匠出身,都能做成这样厚重、结实、耐用的廊桥。然而斑驳的红漆廊柱,青苔蔓生的桥墩――现今的彩虹桥依然与两岸默默青山相伴,在盈盈碧水里倒影低回。
婺源上千年隶属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筑、民俗、菜系等都属徽州范畴。从古村落看,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婺源当地的小姑娘会很乐意当你的导游,只是被问及徽派建筑时,她们也只是含糊而过,没办法说个明白。也许这只能怪这徽州文化太悠远,听到八十岁也听不完!
旅游攻略
交通:营运班车可直达上海、杭州、深圳、广东、温州、宁波、金华、常熟、南昌、九江、黄山等地。从县城大型停车场到各景点有公交车,时隔20至30分钟。
精品范文
1皖南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