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05 16: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人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写人的文章

篇1

一、弄清文章所写的事情

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是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中心思想的基础。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是通过一件件事表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因此,阅读写人文章,首先要弄清全文,围绕中心人物写了几件事。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周晔是在伯父追悼会上的回忆,通过“谈《水浒》”、“谈‘碰壁’”、“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阿三”这四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这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者的高贵品质。

二、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它们像一面镜子,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从中看出人物的美丑善恶,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阅读时,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品质,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如在肖像描写中,对相貌和装束的描写,常常结合在一起运用,它的作用是相同的――刻画人物的内在特征。如《孔子拜师》一文:“……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架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又如《夜莺的歌声》一文:“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皮。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周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这两篇课文分别对一老一小的外貌进行了描写,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读者很想知道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的?读下去就迎刃而解了。

三、了解选材特点,抓住关键字、词、句子

篇2

JJ?不知是谁,但是我的文章被他发表了。而且还是一字不变的发表出来了,我看到我写的文章被他发表的时候,我已经是非常生气。不知他为什么要把我写的文章拿来发表,你们如果看到他,千万别相信他啊?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我的文章就是被他拿去抄的,而且还有许多人评论。可——可——可那是我写的文章啊?他为什么会这样啊!!!

我此时的心情难以想象,我希望JJ?看到这篇文章时,能改正。别拿别人写的文章发表了,你这种行为是什么,是抄袭啊?我真的希望你别在这样了。如果你的文章被别人发表了,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那天,我开起了小学生作文库,我看到本月热点有我写的文章,我打开一看。令我惊讶。那明明是我写的文章,结果上面的名字是JJ?。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啊啊啊!!我的心情从顶落到了底。

…………

篇3

关键词:动人;文章;情感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深入生活,感知生活给自己带来的酸甜苦辣。学会体验,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体验生活的滋味。只要自己多留心,多动笔,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写出来,让人感到真切、具体、感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让人难忘,让人动情,让人认同。比如:施耐庵写《水浒传》吧,尤其是写武松打虎那一段最精彩: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撩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施耐庵为了写好武松打虎这一节,曾多次独自上山观察老虎,有好几次差一点被老虎给吃掉,一边观察,一边用笔描写老虎的生活习性,所以,在他的笔下,把老虎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写人物武松真的跟老虎搏斗一样,更能突出武松的打虎英雄的形象。

总之,我觉得我们要想写出好文章来,一定要写自己有真实经历体验的,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真切感受倾吐出来,才能感人

篇4

记人的文章是记叙文的一种,它是以人物为主要记叙对象、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内容的文章。

怎样才能写好记人的记叙文呢?

要写人,首先要观察人。生活中的人,是各有特点的,这些特点表现在外貌、言行、心理等各个方面,不了解这些特点是写不好人的,那样只会使人物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特点,更不是活生生的。而要了解和掌握人的各自特点,就离不开观察,并且要仔细地观察。所谓观察,就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来获取直接经验,认识事物,这是人的一种心智技能。观察,不但要用眼看,用耳听,还要亲身去接触,去感受,而且要细看、详审、考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深化认识,从而深刻了解人物的特点,把握人物的个性,这是写好人物的前提。

观察了解了人物后,就要用适当的方法去描写人,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叙述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要想使笔下的人物具有活脱脱的新鲜样儿,就一定要抓住人的主要特征来写。

我们常用的写人方法有:

1.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即描写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肖像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地位、身份、教养、性格、气质和习惯等特点。鲁迅在《故乡》中对闰土的容貌和神态进行了前后对比的描写,就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和生活变化活生生地展示了出来。

2.写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也能鲜明地反映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人物的身份、职业与性格不同,往往能从他说话的口气、语调、词语上反映出来。例如《刘胡兰慷慨就义》中刘胡兰说的话就充分表现了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3.写人物的行动。这是动态描写,就是对人物一举一动的描写。通过对人物行为举止的描写,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例如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不但写了他的外貌,写了他说的话,也写了他的许多特殊的动作与神情,如他怎样站着喝酒,怎样排出九文大洋等,都显示出他的性格特点。

4.写人物的心理。人的思想是客观生活的反映,随着客观环境和情况的变化,人的思想、心理也在变化。心理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绘,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作者先写了一家人在于勒未回来之前对于勒的盼望心理,又写了一家人在于勒回来之后的恐惧与绝望心理。两种心理动态交相对比,更尖锐、更鲜明地反映了一家人的丑恶内心。

5.写人物的环境。人物的环境,主要是指人物活动的场所、时间、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对环境、景物的直接描写,可以具体展示人物生活的画面,烘托特定的氛围,从而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为更鲜明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例如丁玲的《果树园》就着力描绘了苏醒的大地、薄明的晨曦、果园的色香味和清朗的笑声等。这些环境与景物的描写,既真实地再现了秋天早晨的果园景象,又衬托了翻身农民第一次自己收获硕果时无比欢乐的心情。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通过对比和衬托写人,通过事件写人,通过片段写人,通过细节写人等等。

篇5

平江实验学校 惠兰

《我的老师》《我忘不了她》《妈妈,你真好》《记一个熟悉的人》??相信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写过这样的作文。现实生活中,人,各具特点,千姿百态,我们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写好人、写活人呢?

明确所写人物的特点。

写人最要紧的是把人写活,要写出每个人的特点,之所以你要写他,是因为他与众不同,比如,我要写我的表妹,就可以用一个“急”字来概括她的生活。她似乎永远处于着急之中。肚子饿了,急着要吃饭,厨房里到处是她的喊声;要买衣服,答应了星期六去商场的,她星期五傍晚就会急着给她妈妈打电话;得到一本好书,急着当天就要看完??她还有另一种“急”。要上学了,她开始急着找钥匙;要上课了,她开始急着找本子;要回家了,她开始急着找体育课上脱下的毛衣??很多同学写人的时候,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做人和写人混淆起来。他们不知道做人强调品行,而写人强调个性。他们以为写人就只是写人的品行,写人的优秀。于是,要写班里的同学了,他们就写劳动委员或大队长,因为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同学;要写爸爸、妈妈了,他们就写爸爸的忘我工作和妈妈的勤奋求知。写人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求你用文字描绘出一个生动的人物,把他们的个性和特征描写出来,而不仅仅写他们的品德。品德是要写,但更要写个性,写真实自然的人。唯有个性,唯有真实,才能使人物可信、鲜活。老师建议大家写父母的文章不要总是歌颂,就应该选择最能表现他们特点的情节,写出他们的个性,写出属于他们的真实生活。这其中,当然包括那些有趣的洋相或“丑态”。写老师也不要总脸谱化地表现“无私”和“辛劳”,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除了教书育人外,老师就没有自己的个性生活了吗?他们爱上网,爱看书,他们也为流行而疯狂??写出你笔下人物最真实最有个性的特点,只要是真的,善的,就是美的。

明确写人和写事的联系。

以写人为主的作文,要写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而这些必然通过人所做的具体事例反映出来,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事写人”。“以事写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表现这个人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另一种是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有些是集中表现人物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有些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要写好人,关键是要选好事,写好事。要选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的事来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代表性的有感染力的典型事件。老师建议大家在明确所写人物的特点后,要对能表现该特点的事例进行筛选重组或提炼,把最具代表性、最有感染力,最能抓住读者心灵的事例“亮”出来,让事例为人物形象说话,让人物“活起来”。

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描写人物,最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老师想重点和同学们谈谈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首先,外貌描写要细腻中见真实。细致的描写往往给人以如见其人的真实感。第二,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我曾经写过班里的一个体育委员:“江露奇天生一副好身材,体育老师见了没一个不夸的。特别是他那两条腿,几乎占了他身高的一半以上。远远走来,就像一只鹤似的,光看见两条腿在晃荡。”这一段描写,就写人物的腿长这一个特征,其它内容一概不提。第三,外貌描写要画活眼睛。写人的文章,往往少不了“画眼睛”。通过眼睛,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眼睛是开掘感情的泉眼。感情不同,眼睛的变化也多种多样。不要一写眼睛,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社会身份,就给他的脸上安装上“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或者“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样的眼睛岂不成了一件多余的小摆设?

篇6

76、工笔细描法

【特点】

工笔细描不进对人物的肖像进行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同只描绘大致的轮廓。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也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采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具体的刻画,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

77、画龙点睛法

【特点】

鲁迅说过:“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会传神的心灵窗户。在人物肖像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描写人物的眼睛,可以用细描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联想的方法,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采用画龙点睛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并不是说描写人物只能描写眼睛。这里含有抓住重点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东西写具体,把人物写活。

78、人物特写法

【特点】

特写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是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其特别放大。人物特写法就是围绕人物的最显着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采用人物特写法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先抓住人物的最突出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个特点,把有关部分写具体。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79、动态速写法

【特点】

速写是绘画的一种方法,即一边观察,一边用简单的线条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勾画出来。动态速写法就是把人物动作过程中神态和表情的最主要的特点写下来。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求抓住人物动作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一个镜头进行描述,好像是作者用照相机拍下的一张彩色照片。采用动态速写法描写人物肖像时,既要用简笔勾勒出人物神态和表情的特点,还要适当地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

80、动静结合法

【特点】

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肖像既要写出人物静态时的身材、衣着、外貌,又要写出人物动态时的神情、姿态和气态。采用动静结合法描写人物时要注意围绕人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和动态,做到静态特点和动态特点的统一。描写人物动态时,要在平时观察的基础上,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来写。描写人物静态,可以从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等方面选择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点的地方来写。

81、展开想象法

【特点】

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的过去,进一步说明人物具有这些外貌、衣着、打扮的原因;也可以根据人物外貌的特点,想象他未来,进一步塑造人物的形象。采用展开想象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合理地想象,即作者的想象要有依据。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信服。

82、比较描写法

【特点】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所以比较是反映人物特点的一种好方法。采用比较描写法,可以写出人物外貌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注意客观地进行比较,不要故意贬其他人。

83、人物漫画法

【特点】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来达到尖锐的讽刺效果。在描写人物肖像时,有时对人物的某一特点进行夸第描写,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采用人物漫画法时,要注意夸攻得适当、合理,这样读者看了有真实感。人物漫画一般用于对人物的贬斥或讽刺。

84、自我介绍法

【特点】

要描写自己,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自我介绍时,就能做到实事求是描写自己,做到既不吹牛,也不自卑。要正确认识自己,还要知道别人怎样看自己,因此在平时要经常留心老师、父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议论。其次,描写自己要抓住自己的最主要特点写。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回忆,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写。

85、结合时代法

【特点】

时代不同,人物的外貌特点不同。例如清朝的男子,脑后都有一根长辫子;现代的男子一般是理西发或小平头。时代不同,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不一样,旧社会的人穿着长袍、马褂;现代人穿中山装、甲克衫等等。描写人物的肖像,要反映时代特色。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一样,外貌、衣着、打扮也不一样。少数民族的打扮与汉族的打扮就大不一样。所以描写人物的肖像还要注意地域性。采用结合时代法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把人物最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外貌、衣着、打扮、形态描写出来。

86、步步深入法

【特点】

步步深入法是肖像描写中的一种动态描写,也就是要写出人物外貌的发展、变化。因此采用步步深入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注意前后联系,做到前后描写,同中有异。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步步深入法是在记叙人物活动时对人物的肖像进行描写,因此描写时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不协调的感觉。步步深入法是分成几次描写人物肖像的,而且每一次的描写均有变化,因此在描写外貌前,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地说明。

87、连续动作法

【特点】

连续动作法一般用于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过程,如跳高、跳远、游泳、切菜、烧饭、钓鱼、挑水等。描写连续动作时,要按动作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样文章才能通顺、连贯。其次描写连续动作,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

88、交替叙述法

【特点】

运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动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比赛,如乒乓球比赛、下棋、摔跤、打羽毛球等。另一种是描写人和动物的争斗,如打虎、捉蟋蟀、钓鱼等。采用交替叙述法描写双方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动作合拍,即防守一方的动作与进攻一方的动作对应。其次,要注意各自动作的连贯性,即每一方的动作都是连续的。

89、概括描写法

【特点】

连续动作法和交替叙述法一般是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概括描写法则并不把每一个动作过程都描写出来,而是抓住动作的特点进行概括描写。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动作,要先对动作的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然后通过分析,总结出动作的特点,再进行描述。采用概括描写法描写比赛过程中的双方动作,要注意有总有分,有详有略。

90、天女散花法

【特点】

天女散花法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活动场面中的动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即每一个人的动作都要与确定的中心有关。其次所选择的动作要有代表性。这样,全篇文章才能有整体感。采用天女散花法描写人物的动作,一般采用先总后分法。先介绍动作的起因,再分述不同人物的动作。

篇7

关键词:描写人物;小学;作文

一、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增加描写的生动性

外貌描写是描写人物的一种常见手法,外貌的描写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点,才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有利于烘托人物的精神品格,塑造人物的灵魂。例如,“我的同桌是一个很可爱的姑娘,她的鼻子小小的,耳朵也小小的,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透着一种小聪明的感觉。红彤彤的小脸,总是鼓成一个包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很喜欢哇哇大哭,有时候真拿她没办法。”这段描写从“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喜欢哇哇大哭”可以看出她有点不讲道理、怕挫折、怕困难。又从“炯炯有神的眼睛”里看出她十分的水灵和可爱,抓住了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出小女孩有点野蛮却又十分可爱,让人感觉文中的小女孩实在让人爱恨不得。其实,从侧面去表达一些事、一些情,更添生动。

二、把握人物语言的描写,增加文章的立体感

把握语言的描写,更能直接反应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背景、地位、品质和性格等等。如,

在庭外的大树下,爷爷总喜欢跟邻家张爷爷“杀”一局。

“老张,快快快,别磨蹭了。”爷爷摸着胡子,兴奋地说。

“偏不,我就不行,你这就赢了。等我想一步,再杀你个片甲不留。”张爷爷瞪着眼睛,愤愤不满地说。

从对话就可以一眼看出,爷爷和张爷爷都是属于老顽童的一类,孩子气的爷爷十分热衷于象棋,而且,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最好让人物“自己说”,完全没有必要去加上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样,笔下的人物才更具立体感,文章显得真实而不做作。

三、注意人物神态的细节,才能形神结合起来

神态可以更加突显人物个性,给人一种真实感,使文章生动、形象。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恨,多多少少都和神态有关。所以说,神态的塑造,是描写人物的重点。如,“她双手紧紧抓着他的衣服,脸色白得如纸一样,额头上的冷汗一滴接着一滴,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眶都红了,却忍住泪水,迟迟不让它落下。”这写出了女孩的悲伤和疼痛,从神态上描写的悲哀,更触动人心。

教师在教导小学生描写人物的作文时,必须让他们学会从外貌特点、语言、神态上入手,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这样才能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篇8

现实生活中,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中心。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主要就是反映人。记叙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写人。写人可以写一个,也可以写几个。所谓写好人物群像,就是指围绕一个中心,描写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物:

1、在事件的选择上,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

2、在人物的性格上,要注意内在的联系;

3、在详略的处理上,要注意主次分明主题。写好人物群像,不能忘记写人的基本要求,即注意通过实实在在的叙事和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我们在文检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大都是对签名笔迹进行鉴定的案件。如取款单上的签名、欠条上的签名、协议书上的签名、经济合同上的签名等等。

一、签名笔迹的特征

因为字数少,无疑给我们文检人员增加了鉴定的难度。这类案件的检材主要特点是:一是检材的字迹数量少,一般都只有两三个字;二是字迹中所能反映出的个人书写动作习惯的特定性程度有限。因为字迹数量少,特征相对也少,书写人的书写习惯暴露不充分;三是笔迹特征的价值难以评断。由于检材中的字迹数量少,一个字重复出现的机会少,即便是重复出现偏旁部首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检材又只是一份签名字迹,不易抓住有规律的书写习惯特征。因而能体现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特征主要是:

1、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一般的签名字迹可能反映笔迹的熟练程度、字体书写特征、字形特征及字的倾斜笔迹抑压力特征等。但由于签名字迹有一般伪装,因而所反映的这些特征变化程度也很大,检验过程中难度就更大,有相当一部分签名与书写人的特征不符。

2、书写局部特征。对于签名字迹能够体现书写人书写习惯的主要是这部分特征,与书写人样本符合,而与其他嫌疑人样本可能差异的特征常见是运笔特征,笔画的交叉、搭配、连接特征,字的结构特征和笔顺特征;尤其是运笔特征,伪装和变化程度较小。

3、 签名字迹的布局特征。各个单子的距离、排列方式、连接方式等,能较好地反映出个人地签名习惯,但容易被他人摹仿,因而价值不是很大。

二、签名笔迹特征变化规律

从签名字迹可能是伪装笔迹这个角度讲,它的特征变化规律受书写动力定型的原理制约,所以签名字迹的科学理论基础是很充分的。具体讲有:1、书写习惯的整体与系统性。2、书写技能的迁移与干扰的规律性。3、意志对书写活动控制的有限性。4、注意的多种矛盾规律。这一系列心里规律决定了伪装签名的书写活动是不完全以书写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伪装的程度是不可能彻底地。在笔迹上,这些变化规律主要是:1、笔画多、结构复杂的字,特征较稳定,在细微处的特征难以变化。2、摹仿人的书写水平高于被摹仿人而书写的签名与原样相似程度高。反之,则低。3、复杂的笔顺特征难以变化,一般一个人的笔顺特征尤其签名中的单字笔顺,最能体现书写人的书写习惯。所以要很流利地摹仿而不出笔画抖动,笔顺紊乱或缺少笔画现象地可能性很小。

影响签名字迹变化即伪装签名字迹与真实签名产生差异地主要客观条件有:

1、书写人地文化水平与书写技能;

2、书写人对书法学、笔迹学地知识了解的程度;

3、伪装练习的时间。

组成签名的字迹数量很少,组成形式一般比较固定,往往有比较独特的个人风格。如果签名是摹仿形成的,那么这些个人特点也很容易被摹仿。

三、签名笔迹的鉴定要点

1、全面、客观、深入了解案情,是鉴定这类案件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就必须了解检材材料的形成与案件的关系及在案件中的地位,被鉴定人的书写能力等情况。特别是在那些特征价值不高,检验条件差,笔迹样本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嫌疑人(双方)再多写一些笔迹样本材料。当然,正确运用案情的前提是细致的笔迹特征分析,只能是案情跟着特征分析走,而不能是案情决定特征分析。

2、样本材料要充足。签名案件因字数少,特征少,难度大,如果样本材料不充足,鉴定人员就可能用一个人书写习惯的一面去否定另一面,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送检的样本材料要充足,才能印证检材出现的特征。

3、检材必须是原件。以防在看复印件时,有些字的笔顺无法判明,笔画的细小特征难看准,造成选择特征不准,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4、要收集不同时期、不同书写速度的样本材料。人的书写习惯具有多样性,而且人的书写水平越高,这种多样性表现的就越明显。对于签名的鉴定,应收集嫌疑人不同时期及不同书写速度书写的样本材料,这样才能将其书写习惯全面反映出来。

5、辨别真伪,去伪存真。首先要仔细观察,看有没有摹仿或者伪装,由于字迹数量少,往往会出现反常迹象,它们并非都是伪装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文检人员来结合案情和字迹的特点作出正确判断。这也是签名案件检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篇10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到寿敬吾先生的朗读,其实这是古人传承几千年的读法,现代人却觉得迂腐可笑,很少有人去践行。当然,我们不是要所有人对所有文章都这么去读,但是,一些情感真挚强烈、抒写性灵的文章,必须要考虑如何朗读。笔者有时在教学中就提倡像古人那样朗读,有些同行很不理解,认为不需要这么“夸张”。其实,这不是夸张,而是有没有真正理解,有没有进入意境,有没有与作者同感受,有没有与作品产生共鸣的问题。譬如,在读《离骚》时,节奏就该是拖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读古诗文和现代诗歌时,一定要有情感、有节奏,这样,才能获得情感的熏陶。情感或悲凉凄恻,或激越愤慨,或欢娱轻快,读出来很不一样。都用一种语速、一种音调、一种情感去读,怎能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呢?笔者曾在淮安中学上过一课,朗读了李瑛《一月的哀思》《办公室的灯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就义歌》,整整一堂课,学生备受感染。很多届学生毕业很多年后总爱问笔者“:老师您还记得第一课上的什么吗?”然后他们就提醒,上的什么什么。这说明,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意境,体验到作者的那份情感。真的,笔者有时觉得讲解就是一种多余。

    情在赏中

    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法、教案目标意识很浓重,是带着很强的任务性、目的性去教学的,结果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如在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很差。譬如,笔者曾在某省重点中学听讲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27年之下写的,流露的是一种前程渺茫、极度郁闷悲苦的心境和寻求解脱的希望。很感人的文章,教者不是让学生反复诵读体悟,偏偏找来很多注音、用词、段落阅读理解的练习。读两句,做一做、读一段、练一练、学生被牵着鼻子忙碌,听课教师也不知教师在讲些什么。评课时专家委婉地说道,这节课就像遇到一个精明的上海人吃螃蟹,一路吃,一路抠,还带着个小袋子把吃剩的蟹壳带回家汆汤。语文教学是一种整体感知,关键是要把握情感、美感、文感,而不在于学了这篇文章马上能解决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接受的东西慢慢消化,成为滋养。如果我们在孩子吃苹果前就吩咐,赶紧吃了,吃过之后,我要测试你体内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和营养均衡情况。试问,这样孩子还会想吃苹果吗?还会乐滋滋地接受吗?再如,看到一位美女,也是整体感知,体会她的性情、内涵、素养。如果非要弄清身高多少,体重多少,各部分比例如何,那还有真切的美感吗?这不是几乎在做解剖吗?语文教学,多么残酷幼稚啊,难怪课程中唯一有较多乐趣的语文课,学生也越来越不感兴趣,越来越反感了。

    情在写中

    千写万写,写人性情。千古名篇佳作,都离不开写人,写人就要写人的个性、写人的性情。稍有一点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其实写作主要就是一种驾驭语言的功夫,而语言的表达需要思想、情感、理智的牵引驱使,没有积淀,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自己的想法,怎么能流畅清新地输出呢?平时很多学生写作时都苦于没有材料,写不出。其他不论,就是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文章也不少呀。我们说,即使其他没看多少,哪怕把学过的文章进行抽取、扩充、延伸、嫁接、聚合,也会写出不错的文章啊。为什么写不出?因为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从来就没有认认真真地读。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没有强烈的感染,自然没有深刻的印象。都是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怎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强调只有深刻而广泛地阅读,才能促进自己的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纯真感情的熏陶,对学生的个性、品性、做人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而忽视这些,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语文学习,造成情感教育的严重缺失,最终,还会反馈到学生的写作中来。不少学生在写作时胡乱虚构,捏造事实,以一种伪情感来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有一次,笔者把在全县统考中作文得高分的试卷集中在一起,竟然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写的不是父母罹难,就是父母离弃,或者同学罹患绝症死去。笔者提议将他们的原作都寄给家长看,结果遭到教师们全票的反对,弄虚作假的文风由此可见一斑。愿语文课多一些情感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