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树范文

时间:2023-03-26 11:4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与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牵牛花多么得意啊!早晨,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它伸伸懒腰,美美地享受着阳光的。夜晚,银白色的月光照射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它是那样的典雅娇媚。有时,一阵风吹来,牵牛花摆动着纤细的身肢,跳起优美的舞蹈,他又是何等的欢乐,何等的无忧无虑。渐渐的,在大树精心地呵护下,它开出了几朵淡紫色的花,宛如一个个小喇叭,是那么可爱,那么纯洁无瑕,花中间还嵌着淡黄色的花蕊,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幽香。牵牛花不断地往大树上攀,它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十分高兴,心想: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更幸运的了。是呀,蝴蝶姐姐,红花妹妹,小草弟弟,它们成天都陪着它做游戏,用笑声包围着它。因此,牵牛花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啊!

要知道,牵牛花长得这样茂盛,功劳都该归功于大树。这棵大树用它那巨大的臂膀支撑着牵牛花,它才能茂盛地生长。但是,大树毫不张扬,默默无闻地为牵牛花奉献着。下暴雨时,它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牵牛花,不让它被大雨淋着。只有在下小雨时,它才让牵牛花与雨打交道。就这样,牵牛花好像生活在温室里一样,什么事也不用操心,悠闲自在。

在这片绿茵茵的草地上,空气清新,时常会有一些人来散步,小朋友在这里打滚、做游戏。一天,人们又来到这片草地上,当看到牵牛花时,人们都赞叹不已:“哇,这牵牛花真是雍容华贵,多么惹人喜爱啊!”几个小朋友坐在一起,把牵牛花的美貌画了下来,旁边还写了一首儿歌:“小小牵牛花,多呀多美丽,身穿紫外衣,我们喜爱它。”牵牛花听着这一句句赞美自己的话,心里美滋滋的。从此,它更加骄傲,不愿和小伙子一起玩耍了,还不时嘲笑他们没有用,显出十分高傲的样子。从此,尽管牵牛花十分美丽,但它已经失去了朋友,谁也不理睬它了。牵牛花渐渐的变得孤独了,整天都静静地爬在大树的身体上。

篇3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消费 现代社会 艺术化教育

土家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居住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边地大山中,在土家族聚居的地区广泛流传着一种特有的织造工艺—土家织锦。土家人善织布,早在汉代以前土家先民所织賨布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其“文如绫锦”,十分精美。唐代,土家人所织“溪峒布”,“溪布”,在朱辅的《溪蛮丛笑》中有记载:“绩五色线为主,文彩斑斓可观。俗用以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家地区开始种棉,织布技艺也进一步提高,乾隆年间修的《永顺府志》记载:“土妇颇善织,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锦或丝经棉纬,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其挑花用细牛角。”从上述记载与现存实物相印证,可以发现:一是土家织锦的起源较早;二是织锦所用材料,曾用麻,后又使用丝棉纤维。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研究土家织锦都是将其作为艺术品来研究,重点在纹饰,色彩的艺术性上着眼。笔者以为,由于土家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大量的民族文化,行为规范,民族历史记忆都是依靠非文本的形式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有两个途径,一是口传文化,即民歌、神话、谚语等等,另一个就是非文字的图像。土家织锦在这种传承中是极重要的一环。大量、古老的民族文化信息物化于土家织锦的图像符号中。来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因此,土家织锦并不像有的学者认为的“是生活的反映和再现”,而是一个具有深厚积淀的民族文化现象,里面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土家织锦的织造中,是以妇女为主体。这一点与鲁西南的情况略有不同,那里有专门的走村串户的男性织布匠,不过供奉的祖师依然是女性织布娘娘。土家族的女孩从7~8岁开始就随着家中的女性长辈学习织锦工艺,繁复的工艺磨练着女子的性情,在自家所织造的最得意的作品,将在她出嫁那天向世人展示出来,而新娘在婆家的地位也会与织锦的多少、好坏有关系。民谚云:“养女不织花,不如不养她。”所以说,土家织锦不仅是生活用品,还负担着对土家女性教化的社会意义,围绕织锦所形成了土家女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例如传说中的西兰姑娘因织造白果花,被其父(一说兄)误杀;而旧时,婆家在挑选儿媳时,首先要考查的就是女子亲手织的织锦,心灵手巧,会织锦,会持家是旧时乡间好女子的最高评价,而社会评价最高的女子也就有较大的机会嫁一个如意郎君,这也就推动了土家织锦的发展。现在许多土家织锦艺人,大多有一种温和而坚韧的性格,对于一个在封闭的、资源贫乏的大山中求生存的民族,也就需要女性这种品格才能承担起支撑家庭的重担。

土家织锦由于工艺本身的限制,不能如丝绸、刺绣、印染那样随心所欲的安排图像,对物象做精细的、自然主义的描绘,因此,其纹样多简洁大方,只保留或采用其最强的特征,犹如“戴着镣铐的舞蹈”,在工艺条件的限制中,将土家织锦的美学特征发挥到极致。但是这种极度简化,意象变形的图像,也为我们研究其纹饰带来了困难。比如说:台台花的纹样。这是一个由水波纹、船花、虎头纹(一说人面纹)所组成的纹样,按特定格式组合成二方连续,宽10~13cm,长约40cm,镶饰于小孩摇篮盖帷边上,以大红、桃红、浅黄、浅绿等粉嫩色为主色,间以少量黑色。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两种争论,一种认为是人面纹,描绘的是土家始祖神,另一种则认为是虎头纹,代表的是土家族的白虎图腾崇拜。由于织锦的纹饰形象极度简化,要从其表面看,确实难以区分,但只要与其用途相映证,就不难发现其有图腾保护的意味,民间艺术最大特点就是趋利弊害。在这里即是如此,还有另一种纹样:勾纹,现在的争议也较大。勾纹有多种,单勾纹、双勾纹、12勾、24勾、48勾等,纹样通常一反一正、一阴一阳成对出现。织造者的解释说法较多:一说是描摹春天里的腾勾、新芽;一说是蜘蛛脚。根据笔者的比较、观察,每种勾纹的中心都是一个万字纹,一层层的纹勾围绕着层叠盘旋,在这里,万字纹是一个太阳符号,这个符号不仅在织锦上,还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这个观点详见何新先生的《诸神的起源》,笔者不再多论。一层层的勾纹所表现的是太阳向外辐射的光芒。土家神话中很早就有对此的认识,称太阳妹妹怕羞而撒下了金针。笔者设想,这个纹样可能经过两个时期,前期纹饰中的万字纹为主体,勾纹只是其附属装饰;后期产生变化,万字纹不断缩小,而勾纹一层层逐渐扩大,并在配色中追求一种色彩的对比,朱红与草绿,橘黄与深蓝,黑色与淡黄,以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加强勾纹的虚实相生、阴阳对比的艺术效果,而作为民族记忆的太阳神崇拜被逐渐淡化,至于土家人所解释的:春天的腾勾新丫、蜘蛛脚或是民族歌中唱的“48勾勾小姑,土家被盖巧功夫。郎若看着新式样,陪装嫁奁中意不?”都只是因形释义,是在发展流变中的符号信息内涵的转换,所以研究土家织锦纹饰一定要注意这种转换与丢失。笔者将土家织锦纹饰形象与名称相比较发现:以花作为形象主体的极多,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土家人在劳动生活中之所见而又将其搬上织锦,对某些花样可以这样解释,而在某些传统古老式样中,所反映的却是采集经济下诞生的花树崇拜:梭罗树、梭罗桠、六乔花、玉簪盖等等。《太平广记》中记载:战国之时,“李正,学道……正身死,家人埋之于武陵,坟上生花树,高七尺,有人遇此花树,皆聪明,文章盛。”在现在的黔东南苗族中,依然有这种祭花树的盛大节日。可以设想,在几千年前,织锦女在创造纹饰时,一定是选择她观察最仔细的印象最深刻的物象。这就是韦雷泽爵士在《金枝》中 所描述的:狩猎部族不会用随手可得的鲜花,绿叶而是用兽牙,兽骨,兽皮等东西来装饰自身。只是纹饰发展到后期即以农业为主的时期,织锦者才会发现自然界中植物、花卉的美,从而将其搬上织锦。体现在纹饰中,不仅有对生活的观察,还有民族历史的记忆。一直以来,人们都以白虎为土家族的图腾,但是人们忽略了一个崇拜蛇的部族也曾是土家人的先祖。织锦纹饰中与蛇有关的特别多:大蛇花、小蛇花、蛇皮花、小龙花等等,在恩施,称蛇为小龙,民间故事中有《黑蛇大哥》,《向王与青龙》等,古籍有所载的、巴蛇吞象之说,现在民间还有禁忌:家里来蛇,谓之家神,焚香送之;女子梦蛇为身有喜之兆等等,可见作为土家祖先之一的蛇部族虽然被人们所淡忘,却忠实的保存在织锦纹饰中。

作为土家织锦的纹饰中所蕴涵的信息极多,是土家族口传,非文本文传的物态化形式,而与纹饰紧密结合的色彩,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外来文化对土著文化的强烈影响。土家族神话中虽然没有产生如藏族、蒙古族、纳西族那样明确,强烈的色彩观和神话中的神灵色彩系统,但是在土家织锦中却反映出强烈的色彩现象,呈现出较成熟的民间色彩体系。这种色彩体系独立于汉文化圈主流色彩体系之后,但又与南方楚文化的风格极相似,特别是战国,汉代的漆器更是惊人的相似。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的鹿角立鹤,通体饰错金纹饰,背部、翅膀、腹、尾的边缘镶一周绿松石;湖北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中的漆器:《云豹纹漆扁壶纹饰》、《凤纹漆盒盖部纹饰》、《凤纹漆耳环纹饰》均以大面积黑色为底色,绘以朱红、金、蓝、银、黄等色,图象随器形变化,多曲线,圆弧线,物象所作c形。而土家织锦中也是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其色彩浓艳、富丽,忌用大面积白色,以黑为底色,以黑、白线条分割图案,用色呈秩序排列,使对比色调调和,同时,在连续的图案中,寻求不同的色彩变化,一首配色三字经式的歌诀道:“黑配白,哪里得;红配绿,选不出;蓝配黄,放光芒。”这里已有意识的运用了互补色的原理来配色。鲜明热烈的色彩与丰富饱满的图案互为作用,色彩的冷暖与图案的分割相互依存,组成一个整体。土家织锦中虽然没有如刺绣般清晰的图象,却是以色彩统率整体,而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当然,在强调楚文化影响的同时,所不应忽视的,还有土家织锦本身所产生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使楚文化与土著文化结合与产生流变的重要原因。土家人世代生活在大山之中,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即使在冬季,也是满目绿色,所居的杆栏式建筑以木为材料,木料经多年烟熏火燎(因土家人的火塘就在堂屋内),无论是建筑外壁、内墙都呈现出一种古旧的颜色,在这种色彩环境中,作为嫁奁的土家织锦所追求的必然是一种鲜亮的,能在大面积的冷、灰色调中跳跃而出的喜庆的色彩,通过视觉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慰籍。其次,还有工艺的问题,由于织锦材料多是自纺、自染,染料多是植物、矿物类,在长期使用后,易产生褪色,因此,加强其色调、色相、纯度的对比,使其长期使用后,依然鲜艳、富丽。所以说,土家织锦的色彩又与楚汉漆器纹饰色彩有所不同,后者强调的是大面积的黑色底上强烈的朱红、蓝、黄,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另一个世界的神秘与浪漫,而前者是以红色为主调,以黑为底色,以黑、白线分割图案,努力营造一种温暖、喜庆、热烈的色彩感受。因此,笔者认为,楚文化在早期对土家织锦产生过强烈影响,但是土家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革新和创造,从而发展出一种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需求相一致的色彩系统,虽然没有如藏族、纳西族那样在口传文化中清晰的表露出来,但是却以一种物态化的存在在土家织锦中世代传承。

土家织锦作为一个活态的文化现象,曾在土家族日常生活和婚俗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冲击,土家织锦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使其陷入了困境。与之相比较的鲁西南的家织花格布,通州的家做千层底布鞋却走出了另一条路。花格布是鲁西南家织土布中最重要的品种,纹饰多以条带状图案,分割、调节、过渡、统一,强化大面积视觉分割的功能,图案有:斗纹、骨头节、错节、山芋花、砖纹等,若以纹饰与色彩而论,花格布远没有土家织锦繁复、精美、富丽、浓郁,但却已形成了产业化。从纺、经到织成成布再到进入市场已形成一条产业链。通州千层底步鞋也已经进入市场。土家织锦曾在20世纪80年代红火过,但是随产品质量的下降,用途的单一,民间生产逐渐萎缩。虽然现在研究土家织锦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在做产业与保护兼顾的工作。2002年,武汉纺织学院曾推出过一系列的土家织锦为设计原素的服装设计作品,但由于其着眼总仍是在民族服饰上,影响虽大,却不可能进入市场。对于土家织锦来说,保护与发展都需要现代设计和市场的介入,而怎样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是研究者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辛艺华,罗彬.土家族民间美术〔M〕.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

篇4

迎春

记得小学时,每到阳春三月,迎春垂下的绿丝绦上就挤满了金色小花,灿烂得无以复加。密密挨着的花儿,好像瀑布流淌的光点一般。有时只是远远地看着,就能轻易觉出嫩绿叶片下,麻雀摩擦羽毛的热乎音节。晨曦由雀子们衔来,淡蓝天光底下漫开一片叽叽喳喳。睡在土里的昆虫和池子假山缝里的红鲤渐次醒来,地里,水面涟漪轻漾。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映着迎春,她的髻梳得青碧,珠花是点点鹅黄,明艳活泼。人走近,就听到无数热闹新鲜的啼鸣低语蕴在花儿甜甜的笑底。那时的春天,即便再慵懒,也禁不起迎春的,只好早早来临。远来的风穿过迎春的青丝,也只余薄而暖的柔情。

到高中之后,我发现似乎只有2号楼下的栏杆花圃种着迎春。不过有点儿稀疏,花开得也零落,唯一精神的就是四季青绿的叶子。早春料峭的风吹着它们,花儿收敛起姿容,低头落下小小的叶。一片又一片。教学楼电铃常急急响起,脚步也不得不一快再快。多少次掠过,却没有耐心认真欣赏。

待时间终于洗去三年的忙碌,剩下的,也仅仅只是一团模糊的绿影。隐隐感觉到,回忆里待在这个角落的它们,安静得落寞。

三角梅

小学年代,三角梅算得上是最“亲民”的一种植物了。每个班窗外的方形苗圃里都种着一棵三角梅,开着或浓或淡的红花(后来才知道那红色的三角形瓣片其实也是叶子,真正的花藏在中间细弱的茎柱顶端)。那时大家最在意的是哪个班三角梅开的“红花”多,天天数天天比,恨不得把绿叶给染红。记得为了给我们班的三角梅补充营养,每个人早餐都省下一口豆浆来喂它。三角梅当然没有办法吸收人类的“营养早餐”,差点溺毙在豆浆里一去不复返。然后,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事情最终以全班集体悔过并承诺科学爱它的“三角梅之特别班会”作结,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稚气中充满温馨。潘老师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请大家顺其自然。相信有天空保护,不需要多久,定会繁花满枝。

真是成长里不经意触碰到关于生命的童话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第一次明白语言苍白,就是那一眼的邂逅。九岁的初春,雨丝绵密。在清明,我无意撞到一树的烂漫瑰丽。愣愣地望向桃树嫣红的花瓣,我忍不住抚摸它瘦骨嶙峋的枝干,觉得上面原本别扭难看的木疙瘩也顿时可亲起来。闪着光的水滴从蕊上坠下,掉在手臂上清清凉凉的。眼前的一切都像镶了梦境特有的迷蒙边框,在饱胀的水汽里生动着,又好像在怅惘着。多年后我终于找到“胭脂哭”一词去描述那一天所见的桃花,心有戚戚。仿佛所见是模糊了红妆岁月的嫁娘,终究没有等来执戟归来的良人。即使人迹渐稀,岁月风干泪滴,她却还在这约定好的一隅,守着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听不到他战场的鼓声,耳畔年复一年的是春雷滚过天际。而滚过田埂上孕着雨的暗灰卷云的雷声,将她凝固,刹那便成永恒。

玉兰,紫罗兰

春夏之交的院子里,玉兰蒸腾开脉脉香气。骤雨将碧玉一般的大叶子洗刷得近乎透明,清爽了整株玉兰。地面淌起小溪,流动着浅浅的不均匀的灰色。迎着台风尾巴招来的冷风,我听见玉兰花瓣一簇一簇掉下的细微声响。地面很快积了薄薄的一层,叹息般的轻。我捡起了新鲜的花儿,一只红蚂蚁从蕊腔里慢慢爬出来,迷路似的横冲直撞。不由莞尔,慢慢将它放回原先的地方。抬头,沿着漏下的那道细长干净的阳光,眸底灿然。白玉花朵隐在青碧的叶子间,仿佛裙裾上纯棉做的褶皱,干净温软。闭上眼,香气里仿佛吟唱着一首《原野之声》,遥远的,幸福的。

紫罗兰向来都不起眼,虽然它们很茂盛地铺满了小学校最大的废园。废园传说曾是墓岗地,阴森森的,极少人去,因此它们灿烂的年华无人欣赏。一次放晚学,我和朋友去捉自然课上要讲的蜗牛,才进到园里。枯叶铺满了废园,一片寂寂里,竟活着开花的紫罗兰。在深紫的茎叶簇拥下,偏于嫩粉娇艳的小花开得怡然自得。什么阴冷僻静,全不以为意,就照着一季的风一季的雨抽叶、含苞、吐蕊、凋零。我于是才了解到,紫罗兰原来是会开花的,与我们知不知道赞不赞美无关,花儿自顾自地美丽。废园的春,如此安静,似乎只在紫罗兰花的萼底留下痕迹。

后来念的初中高中也都种着它们,全在光线足的位置,生得很是茁壮。我却总觉得,它们在废园里的同类,倒更有一番可爱的骄傲与高贵。大约以那些寂寞为底,更能见美的风骨吧。

石榴

最喜欢的一株是低了枝条轻挨红木窗格的。开花时,纯色的艳红花瓣犹如火蝶憩在窗棂,连带着周围的空气都灼热起来。 石榴蕊瓣将谢尽的时候,引起我们这帮馋娃儿向往的,却是它腹中要成熟的果粒。那时单个的大石榴卖得贵,因此常有人偷摘长得矮的石榴果。可惜学校栽的都是观赏石榴,结的果子个小水寡,淡而无味。于是我见惯了同龄的“皮猴子”偷吃后失望的撇得特开的嘴。孩子总是热衷于新鲜事的,转个身就丢开淡淡的石榴籽。但我却坚定地站在偷吃队伍里多年。作为最胆小的一个“分赃者”,自己那时也并不明白为什么要一次次尝试,虽然知道每次都会失望。直到长大才了解,真正放弃不了的是,那永远满怀希望等着季节变换的心情。只是,早已不知它遗落在哪个盛夏无意间走过的花园长椅。

七八岁的某天午后,吃到一半的红青石榴敞在桌上。饱胀的果粒满蕴着透明的汁水,在泼下的灿烂阳光里弥漫开淡淡的香。屋子里细细的尘埃翩翩起舞。夏,永远有点燃一切的魔力。几声清脆的呼叫,就勾走正在一粒一粒嚼石榴的孩子。三五顽童穿着扣了一半的凉鞋,奔向沙堆,奔向五颜六色的画片和弹弓玻璃珠。他们蹦得老高的笑声一直传出很远。桌上的石榴渐渐褪色为背景,最后消失。

篇5

一、数字影像艺术舞台上的数字皮影动画实践——以《桃花源记》为例

数字皮影动画《桃花源记》是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在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手段的数字皮影艺术,就其表现形式、造型设计、元素库模、空间安排及镜头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通过将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应用于皮影作品设计,用数字艺术接续传统文化,进而挖掘数字皮影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桃花源记》推出后所获得的各项大奖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数字皮影艺术所独有的文化魅力。可以说,这不仅是数字艺术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整合与重构的一次良好实践,更为发展中的皮影艺术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参考与借鉴。事实上,《桃花源记》在创作过程中因数字动画技术的融入所展现出的创新与突破是其后期备受推崇的关键所在。在表现形式方面,针对当前传统皮影艺术传承困境及操作复杂问题,《桃花源记》皮影动画在科学借鉴传统艺术操作原理及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动画技术的优势,便于创作者通过从数据库所提供的角色形象、局部或动作,进而配以剧情,并借助于三维效果展示,实现全新的数字皮影,为皮影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桃花源记》中的人物形象在动画线条及传统的五原色调搭配下塑造出生动形象、夸张幽默且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其中的花草树木等环境元素,为使效果更为逼真,创作者运用PaintEffects的技术手法制作花草树木,进一步增强了画面整体层面的缤纷多彩;在元素库模方面,传统的皮影制作工序因极其繁复会给皮影表演者带来较高难度,《桃花源记》通过采用分解与组合、拼贴与摆放的方法,有效提升一次制作完成的数字素材的重复使用率,甚至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数码合成进而生成新的人物角色,便于皮影动画的批量操作和拍摄;在空间安排方面,《桃花源记》利用表演和绘画的语言及构成原理,运用数字动画设计平台操作皮影动画,根据表演需求按照三维视角合理化地安排空间。由此,《桃花源记》中所创作的人物角色是在空间与时间中展示动作与冲突,从而给予观众新奇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使得观众充分感受到皮影表演艺术的自身魅力;在镜头运用方面,《桃花源记》有效借鉴了影视镜头语言,模拟实拍手法,镜头表现在为皮影动画创作者拓展创作空间的同时,也为欣赏者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实现了皮影动画表意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造诣。显然,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的制作技术助推新的舞台艺术的产生,通过汲取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构成要素,辅之以现代化的艺术设计工具,为传统文化艺术的接续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空间。

二、数字动画设计助推皮影文化传承的理性展望

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同。如何为传统皮影开辟成功的生存之路,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字动画作为动画制作界的一颗新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与影响。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的局限性,将技术引入设计领域,成为设计的重要工具。作为二维软件的平台,它有效地将二维事物和技术连在一起,跨越了由于技术落后所导致的文化断层。数字皮影动画正是这一个技术优点的鲜明体现。它在渊源上吸纳了传统以及各种艺术的构成要素后,逐渐形成了当代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质,《桃花源记》便是对上述艺术特质的最好阐释,既传承了历史经典,又融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思维。实践表明,充分利用以数字动画设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优势,可有效促进皮影文化的历史性传承,而传统皮影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保护中去,为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而,这项工作所体现的意义和影响将是重要的、历史性的。

作者:周娜

篇6

关键词:生态习性;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5.99 文献标识码:A

1 生物学特性

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Japonica var. chinesis Fang),又名山荔枝、石枣子,为山茱萸科四照花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嫩枝被白色柔毛。叶对生革质。卵形卵状椭圆形,长4.5~12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疏被白柔毛,下面粉绿色,在脉叶有时簇生白色或黄色髯毛,侧脉4~5对,叶柄被毛。头状花絮近球形,具4大型白色花瓣状总包片,花萼筒状4裂,花瓣4,黄色。雄蕊4。花盘垫状,子房下位2室。果序球形肉质。聚合果可生食和酿造,花大而美且繁多,是一种极其优美的观赏树种。

2 生活习性

温带树种,产于长江流域诸省及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多生于海拔600~2200m的林内及阴湿溪边。喜温暖气候和阴湿环境,适生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寒、旱、瘠薄。性喜光,亦耐半阴,喜温暖气候和阴湿环境,适生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寒、旱、瘠薄,耐-15℃低温,在江南一带能露地栽植。夏季叶尖易枯燥。在小陇山林区多为散生灌木,少见乔木。常生于林中或林缘。

3 培育技术

3.1 播种育苗

3.1.1 种子采集

在小陇山林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可用园林剪或高枝剪截取果梗,采下头状果实集中堆沤,果皮沤熟后装入竹篮或竹筛,用力搓擦淘洗,反复用清水漂洗去除果皮果肉等杂质,取出种子阴干,装进布袋或麻袋备用。

3.1.2 种子处理

种子收获后随即播种或低温层积120d以上翌年春播。用淘净河沙按种子与沙1:3堆积120d左右。播种前20d取出种子,淘净沙粒,用7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24h去蜡及软化种皮,然后保持25~30℃的室温催芽15d左右,待种子裂口达30%时即可播种。

3.1.3 圃地的选择

四照花幼苗喜光怕涝。圃地一般应选择在光照充足,排水方便,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不大于15℃的沙土地。

3.1.4 圃地的整作

入冬前用步犁或旋耕机将选择好的圃地深翻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有:可冻死越冬的虫卵,减少来年圃地虫害的发生;通过一冻一消使圃地土壤变得疏松,利于苗木生长。第2年3月中旬,用旋耕机把铺地再翻一次,检尽草根、石块等杂物,耙平圃地然后做床。为了便于圃地管理,苗床应以1×10m2高出地面0.1m、苗床与苗床间距0.5m为宜,这样的苗床利于排水,有利于四照花幼苗生长。

3.1.5 播种

四照花种子育苗一般在春分或清明节前后进行,宜采用条播。播种前将裂口的种子检出,4人一组,1人开沟,1人点种,1人覆土,1人洒水,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沟深5cm为宜,行与行间距10cm,每行点籽40~60粒,覆土厚度3cm。一般阔叶树育苗不需要搭建温棚,只要做好勤观察,勤拔草、施肥即可。

3.2 扦插育苗

四照花种子繁育简单易行,产苗量高,苗木后劲足。扦插育苗只是一种补充。

3.2.1 扦插时间

南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小陇山林区多在春季3月中下旬发芽之前进行。

3.2.2 插穗采集

选择生长旺盛,花果整齐优良,无病虫害的健壮20~40a生植株为采穗母树。早春在母树萌动前,剪取母树上生长壮实、没有受冻害、1a生的新鲜枝条作插穗条。剪截之前,把整个枝条放在5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0.5h杀菌消毒。

3.2.3 插穗剪取

插穗条剪截时要用锐利的剪刀剪截,每个插穗剪成10~15cm长,上有2~4个芽,要从插穗的下端节下0.5cm处,芽的反面下剪刀,剪口向芽下方剪成马蹄形。因节间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便于大面积伤口的愈合,又利于插穗生根。插穗上端离上芽0.5cm处剪成平口,既减少水分蒸发,又利于伤口愈合。为保护插穗两端剪口,立即蘸草木灰处理。然后用生根粉溶液将其浸泡12h即可扦插。

4 绿化苗木栽培

选择半阴或西侧遮荫条件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平地或坡地(不大于15°)作为培育基地,面积可大可小。来年3~4月,土壤萌动后,耕地、耙做整理圃地,将3a生高80~120带土球30cm×30cm的四照花幼苗从圃地起出后运至培育基地阴凉处,按1.5m×2.0m三角形配置将幼苗栽入穴中,派专人管理,及时除草、打药、浇水、施肥,并做好圃地记录。

5 病虫害防治

四照花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蚜虫类和蛾类等。防治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为方针。

5.1 叶斑病

可喷洒苯菌灵或代森锌防治。

5.2 蛾类

主要有刺蛾、大蓑蛾啃食四照花的叶片和嫩枝,可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000倍注解及时防治。

5.3 蚜虫类

篇7

记不清何时,花盆边突然长出了一棵小草,开始还没多注意,随着愈来愈快的长势,竟然变得葱翠起来,有人认为它会与玉树花争水争肥,影响玉树花的成长,建议把它除掉。余以为它虽是一株杂草,但毕竟还是一条幼小的生命。兴许只要管理得当,亦能成长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呢。生活中,不就常有许多坏好事的例子嘛,关键看你是否运用得当?于是它得以幸运的保留下来。

随着小家伙一天天长大,虽与玉树花相比,看起来非常小、也柔弱得多,但它浑身上下却始终透出一股勃勃的生机。网上查知,它叫三叶草,学名苜蓿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是优质豆科牧草,既可放养牲畜,又可饲喂草食性鱼类,目前在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它耐寒性强,抗有害气体污染和抗病虫害能力强。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主要有白花三叶草和红花三叶草两种类型。而我花盆中这株则属于红花三叶草。它白天开出五瓣紫红色的小花,晚上花朵收拢成一束。虽没有牡丹、君子兰之类娇艳珍贵,但却透露着几分难得的朴素、清淡和雅致,让人爱怜。细观赏,三叶草的存在并没有对玉树花的成长带来多少影响,反倒成了花盆里不错的点缀呢。

据说,最为有趣也最特别的是,在十万株三叶草中,你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因此“四叶草”是国际公认为幸运的象征。它的每片叶子中包含了人生梦寐以求的四样东西:名誉、财富、爱情和健康,倘若同时拥有这些东西,那就是幸运了。它的四片叶子各有含义。一片叶子代表祈求,一片叶子代表希望,一片叶子代表爱情,最后的一片叶子,代表着财富(也有说是幸福)。

篇8

我国民间有食用榆树钱的习惯,榆树钱是榆树的种子。说道“榆树钱”的故事,尽人皆知。相传很久以前,在东北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对善良的农夫,老两口仅靠着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苦,但老两口却非常乐善好施,看到别人有困难总是倾囊相助,是远近闻名的好人。有一天,农夫出去打柴,看到路上躺着一位衣衫褴褛、饿的奄奄一息的老者。农夫又动了恻隐之心,就把老者背回了家,老伴赶紧把家里仅有的一碗米煮成稀饭给老者吃,老者吃饱了,有了精神,看了看农夫的家,叹了口气说:“你们日子过的这这样苦,还把仅有的一点米给我吃了,真不知怎样感谢才好”。农妇说:“快别说感谢,天下穷人是一家,家里人不帮还有谁能帮”。老者听了农妇的话很受感动,从怀里掏出一粒种子,递给了农妇说:“这是一棵榆树的种子,把它种到院子里,等到长成大树时,如果遇到困难,需要钱时,就晃一下树,就会落下钱来,切记不要贪心”。说完老者就走了。

农夫把这粒种子种到院子里,果然长出一棵树来。老两口精心侍候着,浇水、施肥,几年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更奇怪的是树上竟结出了一串串的铜钱。虽然有了这棵树,老两口还是靠种地维持生活,只是遇到非常困难或者帮助别人的时候,才到树下晃下几个铜钱来。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开来,被村里的一个恶霸地主知道了,他带着打手,气势汹汹的来到农夫家,把农夫赶了出去,霸占了这棵树。老地主来到树下,看着树上结着一串串铜钱,抱着树就晃了起来,树上的铜钱像雨点一样哗哗地落。老地主一边晃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喊:“我发财了,我发大财了”。老地主从早晨晃到中午,最后老地主和他的打手都被铜钱埋了起来,压死了。从此以后,这棵树就在也不落钱了。

结果是年,天气大旱,地里寸草不生,村民们眼看都要饿死了。村里几个淘气的孩子来到树下玩,看到树上又结出了一串串绿乎乎的东西,孩子们感到好奇,就爬到树上,看到一串串像铜钱一样的绿东西,忍不住摘下几片放到嘴,还微微的有点甜,很好吃,孩子们高兴的告诉了大人。饥饿的村民们纷纷来到树下,吃这种绿东西,奇怪的是人们吃了后,就不感到饿,还浑身有劲了。全村人就靠这棵树度过了荒年。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这棵曾经救活了全村人性命的树,又因为她长的像一串串的钱,就给她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榆树钱”。这样“榆树钱”就成了榆树的种子,它随风飘下,不论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多年以后,这个村子的周围就长出了一片片的榆树。从那时起一遇到荒年,人们就吃榆树钱来充饥。因为这个村子有这种奇怪的树,远近的村民都搬到这里来住,成了很大的村子,人们就把这个村叫榆树村,由于人口越来越多,村子规模不断扩大,就成为了榆树县,直到现在的榆树市。

榆树的花朵开放得早,在树的母叶长有核桃糊大些的时候。榆树宁静地生长,宁静地芳芳。榆树虽然开花,繁花簇拥,但她开放得并不张扬,她不像迎春花那样黄得刺眼,使人心慌;也不像海棠花那样吵闹,没有分寸,肆意张狂;更不像玉兰花那样艳压群芳,出尽风头。榆树之花朵在人们的不经意中渐渐地长大、膨胀,她用一簇的翠绿提示着春天的到来,并默默地和着春天的风在大地的舞台上载大自然的怀抱里动情歌唱。

由于榆树耐干冷、生长快,木材纹理直,结构稍粗,所以一直被建筑业、家具业、农具所使用。除此以外,树皮纤维可代麻用;根皮可制糊料等等。更令人们称道的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当中,榆树的花朵和嫩叶与所有能够充饥的食品一样,担当着挽救人们生命的重任。

记得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在那特殊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年代,春天的时候,为了弥补食物不足,小孩子们带上自制的工具,寻着榆树的踪影攀爬跃下将花朵、嫩叶一起捋下。回到家,母亲将其与玉米面做成菜窝头;再将其放入快要煮熟的玉米粥里。晚饭,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每人端起一碗热气腾腾有着榆树特有味道的菜粥,啃一个菜窝头。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平凡而幸福地结束了。

虽说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但每年的春天还是有人食用榆树的花朵和嫩叶。其实,如果说食用是当今的时尚倒不如说是对那时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回忆更加贴切。

在北京市境内的京石高速公路西道口桥南三公里处,有一个叫榆树庄的村子。而这个村子为什么要与榆树沾上边我无法考证。不过要是让我猜测的话,也许是与那个年代有关吧?《本草纲目》介绍: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诸证宜之。本草十剂云,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属,盖亦取其利窍,渗湿热,消留著有形之物尔。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气。

在五六岁时,由于长得小,灵巧又顽皮,和同龄的小伙伴经常攀墙爬树,我们也经常爬到榆树上去够榆树钱,有时用衣服袖子做兜子,把榆树钱带到家中,母亲再做粥做菜做菜饽饽。现在,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对榆树钱有种特殊的眷恋恋,对榆树钱有种难忘的记忆,对榆树钱更是有一种心底的期盼:不只是吃了榆树钱好,而且是榆树保命保生活,还有一点点文化底蕴的人都懂得,榆树钱,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有鱼,年年进钱。

榆树钱的品质无与伦比,它的论文充裕富足的文化传统,它的精神及其可嘉,它的美丽和舞姿令人回味无穷。榆树不只可使用可药用,还是绿化环保的精品中的精品。

篇9

关键词:樱花;嫁接;管理

中图分类号:S641.1 文献标识码:A

1 樱花简介

樱花(Prunus serrulata Lindl)是蔷薇科樱桃属樱桃亚属的一种植物,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樱花为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花叶互生,边缘有芒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花每支3、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有缺刻,花多为白色或红色。是早春开花的优良观赏植物,花色幽香艳丽,以浓艳取胜。樱花的常见变种有重瓣白樱花、红白樱花、垂枝樱花、重瓣红樱花、瑰丽樱花、毛樱花,山樱花等。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和东北南部,朝鲜和日本均有分布。樱花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酸性壤土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冬季可耐-10℃低温,对烟尘、有害气体抵抗力较弱。

2 樱花的繁殖培育

樱花的繁殖培育以嫁接繁殖为主,播种、扦插也可。嫁接一般选用樱桃、山樱桃实生苗作砧木,以优良品种樱花作接穗。

2.1 嫁接苗圃地选择

嫁接樱花的苗圃地一般选择向阳背风交通便利且排灌方便的地块,肥沃通透性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为佳。苗圃地整地一般分3个步骤:

2.1.1 耕地

可使土壤疏松,提高持水能力,改善通透性,促进土壤风化和微生物活动,使土壤养分能及时被苗木吸收,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耕地时将土壤翻耕35cm左右。粘性土壤的地块可在冻土前先行耕地,使土垡在越冬时受冻融作用而松散,早春到作床前连续浅耕耙地,使耕作层土壤充分细碎;沙壤在排砧前耕地即可。耕地时施足基肥,长效有机肥较好,如用化肥,氮磷钾的比例一般在5﹕1.5﹕3.5。施肥方法是耕地前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地表,翻耕时便被均匀地埋进耕层中。

2.1.2 开挖排水沟和作床

樱花喜湿忌积水,为便于苗圃地集约管理和排灌,多采用高床植苗。耕好地后沿地周边开挖深35cm左右的排水沟,较大的地块还可以顺水流方向开挖中沟,用水沟将地块分割成畦。再按与水沟垂直方向做成苗床,苗床宽约1.5m,苗床之间留35cm左右的步道,床面比步道高10~15cm。

2.1.3 耙地

用钉齿耙将耕好的土地梳理几次,疏松土表,粉碎土块,平整土地,清理杂物和杂草。

2.2 排砧

排砧一般在2月上旬进行,避开冻土期,砧木处在休眠期,在砧木萌动前2~3周进行。常用樱桃、山樱桃实生苗作砧木,地径1~2cm即可,要求根系发达,无较大损伤、健壮的小苗。排砧前,先将砧苗主根过长部分剪掉,主干保留30~50cm,除去下部侧枝。植砧时要求树根舒展,深度适宜(覆土至原土痕处),不可露根,压实根土,砧苗挺直。株行距一般在15cm×25cm左右。一块地排砧完成后浇灌1次透水。

2.3 嫁接

樱花树于2月中下旬开始萌动,接穗可随采随接,也可以短时间保鲜保湿储藏。采集接穗时选择健康母树顶端一年生壮枝,枝条表皮无病斑,无损伤,断面无异色。一般只用枝条中上部分去掉枝梢花芽备用。嫁接工具和辅料有修枝剪、嫁接刀、塑料薄膜条。嫁接分枝接和芽接。嫁接成活的关键是尽量扩大砧木和接穗形成层的接触面和紧密度,其要领是削面平滑,形成层对齐,绑扎牢固。

2.3.1 枝接

小苗枝接一般用切接法,方法先将砧木沿出土线上8cm左右出水平剪去,修剪时要断面平整,不能损坏砧木表皮。接穗总长度一般5cm左右,上端保留2~3个芽,下端削成一个2cm左右长的平滑长削面,在此削面背面削一个长1cm左右的短斜面,削好接穗后在砧木一侧树皮内部略带木质部垂直下切1刀,深度和接穗长削面长度相等,然后迅速将削好接穗长削面向木质部插入砧木切口中,使形成层相互对准,最后用塑料薄膜条包扎紧,包扎时从砧木的切口由下向上压边包扎紧密,防止雨水进入嫁接口。

2.3.2 芽接

樱花芽接采用带木质砧芽接,操作简便,成活率高,且不受离皮与否和季节限制,还有愈合快、接合牢固和利于嫁接苗生长的优点。方法是从接穗枝条芽的上方 1~1.5cm处下刀,带木质部直向下平削,至芽基以下1~1.5cm,再横向切1刀取下芽片。然后在砧木上距地面6~8cm迎风面平滑处,从上向下削1个与接芽片长宽均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向切1刀去掉削片,随即将接穗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削面对准形成层紧贴于砧木削面上。再用塑料薄膜条一道压一道地缠严缚紧,露出芽。当新芽成活并抽出新枝时,从接口上2cm处剪去上部砧木。

3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10d左右要检查成活率,一般接穗上的芽变小变黑枯萎的嫁接失败,可以及时补接。萌芽后枝接的要在接穗上选1个壮芽保留,其余的摘除。同时摸去砧木上的萌芽,摸芽要在3~5d进行1次。在接穗抽条至15cm左右用刀片割断包扎薄膜去绑。樱花生长较快,为防止风折可在接条生长至50cm左右可截稍定杆,促进愈合口生长,形成下粗上细的枝条或用1m左右的竹杆插在树根旁,用细绳将枝条竹杆固定做成支架。

篇10

教师要善于观察,多为幼儿提供艺术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有趣。

2.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创编歌曲。

3.体会创编的乐趣,对艺术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关于歌词的一些卡片。

2.头饰:红太狼一个,灰太狼数个;

头巾数条。

3.道具:纸花,红太狼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灰太狼求婚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当亲友团吧!

(二)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第一段。

教师:听听我是怎么夸我红太狼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图文标志)

2.男女对唱和集体唱,加深印象。

3.教师询问幼儿唱歌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

教师:你们在唱歌时有没有遇到困难?哪一句?(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指导)这首歌曲名字叫做《掀起你的盖头来》。

4.幼儿集体歌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幼儿创编歌曲。

1.幼儿互相讨论并自由创编歌曲。

教师:亲友团来想想红太狼的脸袋还有什么地方美丽呢?(脸袋,嘴巴,鼻子,皇冠。)

2.根据图谱创编歌曲。

教师:真是太感谢你们啦,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地方,我们来试着唱进歌曲里吧!

3.集体学唱创编好的歌曲。

教师:嘿嘿,到底人多力量大呀!准备好了么?我们出发吧!(最后红太郎答应了。)

(四)听音乐进行律动,结束离场。

教师:哈哈,我的求婚成功拉!我们一起跳舞庆祝吧!!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表演并且演唱。

区域活动:在区角内提供舞台,让幼儿自行表演。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3重点难点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

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

(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

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

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

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

7.幼儿自由创作

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

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

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朋友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手、脚、面部表情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教师用语言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我们的各种情绪)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小朋友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请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师画出1-2种表现形式。

2.小朋友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手拉手……),请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师画出1~2种表现形式。

三、交代要求,引发绘画欲望。

师:小朋友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树、花、草、楼房……)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

大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欣赏并讲述大公鸡的外形、色彩和各种不同的姿态,感受神态各异的造型变化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2、大胆表现大公鸡的生动造型,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转版、制版和拓印的方法进行创作。

3、能与同伴合作共用操作材料,保持共用材料的干净和整齐。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大公鸡的图片或欣赏资料。

2、白板纸两张,复写纸,笔,油墨,胶滚,宣纸等。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创作并转版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大公鸡的造型、色彩。

教师:你见过的大公鸡是什么样的?有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各种动态的大公鸡形象,发现变化规律。

(l)教师:你喜欢哪一只大公鸡?它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用动作模仿)

(2)教师:观察一下大公鸡动态的变化主要与哪一部分有关。

(3)演示身体和头部的位置变化,了解动态的表现方法。

3、幼儿创作并进行转版。

4、作品评价。

互相交流、评价,积累有益的经验。

第二步:制版

1、观察自己设计的丽稿,讨论制作方法。

(l)教师:你觉得应该怎么设计公鸡?鸡冠、眼睛、肉垂……怎么做? (剪灰版、贴白版)

(2)教师:怎么做才能不遗漏? (从上到下有序剪,剪一块贴一块)尾巳怎么剪?怎么贴?(间隔法或三层拼贴)翅膀怎么剪?怎么贴?

2、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l)提醒幼儿有序地制作。

(2)连续纹样用间隔的方法拼贴,第三层作为背景存在,将主体做好后贴在背景上。

3、集体欣赏、交流、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制作的独特之处以及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拓印

1、欣赏、评价幼儿的上次作品,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教师:你是怎么印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怎样保持画面的干净?

2、指导幼儿进行小组拓印活动。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学习一些有关公鸡的歌曲和舞蹈,领会公鸡傲然挺立的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