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范文
时间:2023-04-08 01:1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明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据了解,当地像王美英这样的“典型文化户”还有很多家,在他们的推动下,近年来,涪城区的“文明在农家”活动火了起来。
过去,因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漫长的农闲时节,农民“憋得慌”。“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喝点筋斗酒,看点歪录像。”这种小富即安的状况一度盛行,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让当地政府很是头疼。从2004年起,针对农民群众迫切追求健康文明生活的实际情况,涪城区提出了易于操作,农民容易接受的以“学、富、乐、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在农家”活动,使之与物质文明建设相融互动、和谐发展。
说起开展“文明在农家”活动,不得不提到金峰镇文化站站长邓乾元。今年53岁的他从1977年起,至今已为农民放映电影、幻灯片3000余场,先后接纳农民观众达120余万人(次)。2005年,老邓获得了他从业以来的最高荣誉――“国家文化部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称号。此外,老邓还是金峰雄狮队的创建者和队长。这个在当地家喻户晓的农民演出队,于1997年由110名青年农民组建而成。多年来,为了让金峰雄狮队发展壮大,老邓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自己编排的《二龙抢宝》、《狮龙腾飞》等节目深受观众的好评。金峰雄狮队在2005年第13届世界拳击运动会、2006年李白国际文化节等多个重要场合有过精彩的表演,还获得了2006年“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演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现在,全队的资产已由原来的10万元增加到30多万元,演员人数达200人。
“计划生育就是好,娃娃不多操心少……”类似的歌谣,在“文明在农家”活动的发源地――塘汛镇时常可以听到。随着生活的富足,村民们纷纷趁着农闲时节以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等节目歌颂乡村生活。老家在跃进村6组的李永富原来供职于涪城区川剧团,后来单位解散了,回村闲不住的他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利用闲暇自编自唱川剧,还不时和曲艺队去各村巡演,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文化人。
篇2
枞阳,我深爱着的家乡。莲花湖畔,绿水荫秀,映照着枞阳县城的发展与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县城区位优势凸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从海螺水泥到东方造船,从工业园区到浮山开发,从上海到枞阳,一条条创新与发展的征程,凝聚了枞阳人的智慧与汗水,展示着枞阳人的气魄与胸襟。
放眼枞川大地,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一条条大道纵横交错,一处处公园广场婀娜多姿,一个个重大在建项目书写着奇迹枞阳!清晨,当您淋浴春风和细雨,徜徉在怡然自得的公园山水间;傍晚,当您带上脚步和心情,沉醉在百转千回的广场旋律里;午后,当您踏着轰鸣和交响,振奋在强劲有力的工业号角中;您,一定和我一样,为枞阳文明创建的新风而感动,为枞阳日新月异的巨变而骄傲,为枞阳争先安庆、崛起皖江的誓言而自豪。
修养是立身之本,文明则是城市之魂。一个巨人的崛起,不仅仅是身躯上的站立,更重要的是精神内质的完美提升。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是县城文明创建的中流砥柱;教育,就是塑造枞阳完美形象的提升工程。
我们是文明创建的宣传者。“枞阳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在这个色彩明艳、生机勃发的季节里,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创建文明县城的倡议,面对这片养育我们的家乡,面对这片我们深沉热爱的热土,全县教育系统迅速掀起了文明创建宣传工作热潮。从校园到课堂,从教室到广场,人人争当宣传员,个个争做倡导者。校园里,文明标语竖起来了,宣传活动开展起来了,文明创建的新风吹进学校,吹进师生们的心田,吹遍枞阳教育的每个角落!
我们是文明创建活动的培育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责任培育好每一位孩子,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一草一木需友爱,一灯一柱当呵护。学校是文明的摇篮,教育是文明的使者,播下一粒爱的种子,就会生长一片文明的绿荫。中考之前,初三毕业生李祥同学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消息传来后,校园纷纷涌起了爱心捐献热潮,大家捐钱捐物,从早点从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一元、两元、五元、十元……爱心滋润着李祥,文明之花在这里悄然绽放。
篇3
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文明之花”开在我们心中。最近,学校掀起了一股“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潮。
各班也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班会活动,弘扬与传播文明。
同学们通过表演节目、观看幻灯片、知识问答等活动,来了解文明,走向文明,弘扬文明。在一片欢笑声中,同学们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也会用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给文明一个完美的答案。
篇4
大家好!
我是701班的郑一凌,很高兴今天能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这次演讲活动,我演讲的题目是《讲文明,竖新风》。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是以礼仪之邦,文明之国着称,我们的学校也不例外,文明礼貌、尊师好学之风吹遍校园内外。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阳光下也会有阴影,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当你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包装袋、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随口而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为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不要以为抽烟喝酒就是耍酷,染发聚赌就是耍帅,要知道这是你的不良行为,这样的好奇心在催使你背离文明之道,如果不幡然醒悟,你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等到你已经付出了代价想回头时,可到那时才知道悔之晚矣。
通过学习生物,和正在学习生物的我们都知道,细菌和真菌是大自然的分解者。这些生活中的垃圾就像是我们世界的分解者,它吞噬着我们每一寸土地,吞噬着我们每一滴净水,吞噬着那无形的清新空气,而我们正是这些分解者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我们随地丢放垃圾,这样它就可以快速的吞噬我们的土地;我们把垃圾丢到河里、甚至井里,让它贪婪地喝着纯净的水;我们把它扔到四处,可没见谁主动来扫过,食物中的垃圾渐渐发霉了,散发出来的气味恶心难闻,这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该打扫了。
我们的地球究竟有多大?有些人愚昧的认为,反正地球这么大,我扔点垃圾又算得了什么。可他没想到,他这么认为,其他人也都会跟着他。这样,你扔一些,他丢一点,没有人去打扫,哪怕自己都觉得恶心,还是懒得去。对于这样的人,我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无论多大,如果不去爱护它,珍惜它,那受到殃害的只有我们人类,是我们咎由自取。
一花独秀不是春,光靠一部分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这里,我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遇到师长、来宾,主动问好;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注意谦让;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爱护公物,不乱写乱划;乘车时做到先下后上,主动让座,等等。
篇5
大家好。我是1号演讲者,初一(六)班的代表。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那么,文明礼仪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呢?其实,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说难也不难。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多一点耐心,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关爱;多一些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
是的!文明礼仪无处不在,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素以“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训曰:“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守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讲文明,守礼仪是自古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可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人早已渐渐淡忘,让“礼仪之邦”变得名不副实。
记得以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践踏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的回答是:“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之前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时,迎客首日,内地游客在乐园的非吸烟区肆无忌惮地吸烟,随意插队、胡乱吐痰,种种陋习给迪士尼乐园留下了一曲不和谐的音符。大声喧哗,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等在国内已是见怪不怪的陋习,这在外国背景的反差下更显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如今,奥运会即将来临。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像奥运圣火传递一样,在每个人心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还应该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中。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用热情的笑脸,融化心灵的冰川;用和谐的理念,再创礼仪之邦!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优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让你一生都将受用不尽,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优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美。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21世纪新青年吧!
篇6
在激动人心的倒计时中,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拉开帷幕。随着08年奥运会脚步的渐渐临近,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做一名小小奥运志愿者,做一位文明的人。
奥运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支持。电视上热播的奥运公益广告耳熟能详——“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街巷道路旁关于奥运的宣传随处可见。中国人民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神圣时刻的到来。
2008,将有很多的外宾来访中国。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英语。用流畅的英语向来客们问好,与他们没有语言障碍地进行交流,把最美好的中国介绍给他们。不但要让他们认识奥运会,还要记住中国这个名字——一个热情而拼搏的民族,让他们在中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好客。
关于绿色奥运,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要知道奥运赛场的环保节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空,去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树。13亿人民的力量将构造出一个森林国家。为了在奥运会上呼吸到更新鲜健康的空气,为了有一个贴近自然的环境,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少一点污染,多一份绿色。
篇7
关键词:学校;德育;改革
在一所学校,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校园中垃圾到处飞扬,食堂里插队随处可见,学生嘴里脏话连篇……那么,即便这所学校具有很高的升学率,它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它不能让学生真正成“人”。
感到幸运的是,我工作于一所真正“开朗明亮”、真正重视学生品德素质发展的学校。在2015年,我校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德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影响、德育的魅力。下面,将我校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一、总结教训:学校德育现状分析
在进行正式的改革实践之前,我对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德育现状进行了一些调研,发现并总结出了很多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想,正是因为前期对德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及时地了解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让我们在后来的改革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1.德育现象:虚假繁荣
走进很多学校,我们会感受到浓重的德育氛围,教室里的黑板,校园里的展板,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德育宣传。甚至,很多学校花费大量的精力开展类似“感动校园人物”“孝心少年”等大型评选活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校还是很重视德育的,也能帮助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学生的内心。但是,仔细想想,真正的德育难道就是校园里的横幅标语,就是赚足眼泪的各种活动吗?答案,否也。真正的德育不是形式化的作秀,而应该是从细节入手,立足于学生的真正需要,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2.德育主体:意识淡薄
教师,教书育人者,育人为先,教书次之。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非常专业,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相处,给学生以精神的引领。好的教师,应该做“人师”,让学生在每一个人生的拐角都想到我们;应该做“贵人”,让每一个生命都发挥他应有的光芒。但是,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育人意识淡薄。课堂中,他们只管教好自己的课,而忽视了把握好学科知识里每一个德育的契机;课堂外,他们对学生的不文明表现一概不管不问。甚至有些教师不能真正做到“身正为范”,语言不文明,个人卫生不讲究等,用自己的不雅举止给学生树立了反面的效仿对象。
3.德育形式:以“堵”为主
为了保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很多学校制订了完善的卫生值日制度,还选派一些专门的教师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逐项检查;为了让学生遵守学校制度,很多教师会在学生犯错后进行急风暴雨式的严厉批评,甚至还会采取一些残酷的惩罚措施让学生“记住”自己的错误。诚然,完善的监督和严厉的惩罚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帮他们变得看似很文明。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在监督之下,学生言行举止文明了,监督之外呢?在惩罚之下,学生不敢犯错误了,但是他内心真正认同老师的批评吗?那些及时见效的“监督”和“惩罚”,在我们看来,其实难以真正取得教育的实效,学生内心根本没有明白和认同一些规章制度,更谈不上自觉地将这些规章制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了。其实,德育的重点在于“疏”而不在于“堵”。
二、大胆尝试:学校德育改革实践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最终确定并实行了“顶层设计―全员参与―协调行动―逐层推进”的全方位的德育改革。
1.思品学科――促进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
我们深知,要想引导学生自觉地变得更加文明,首先必须促进其道德认知,激发其道德情感。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是非善恶”,才能促进其在“文明”和“不文明”间进行正确的选择;只有激发了内在的知耻心和责任感,才能促进其“向善求好”之心,不用扬鞭自奋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决定以思品课为抓手,充分利用思品课帮助学生改变认知、激感。
随后,在思品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摒弃了按照课本顺序上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现实需要和学校德育要求自主编订校本式学科教学内容。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我们注重针对性、专题性和系统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说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全部是根据某一阶段学生的现实成长需要“量身订制”的,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所谓“专题性”,就是说我们的课程设置按照专题进行,围绕每一个专题帮助学生多角度的认知;所谓“系统性”,就是说我们的每个专题内部以及专题与专题之间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递进性,避免只是针对每一个主题的“蜻蜓点水”式的教学。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希望思品课的教学能真正促动学生的内心,真正引导其有所思、有所悟。
例如,面对很多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我们确立了一个“文明教育”专题课程,在这个主题之下,根据需要,又将其细分为“文明素养”“礼仪礼貌”“节约资源”“遵守规矩”和“担当责任”等课题。在每一个课题的教学中,我们通过资料的展示,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通过中外文明的对比,激发学生内心的羞辱感和责任心;通过焦点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班级学校――引导道德实践,形成道德习惯
品德教育重在“知、情、意、行”,通过思品课,学生有了道德认知和情感,但这种认知和情感最终还要落实到行动中,以此帮助学生将文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惯,而行动的促进和习惯的养成则主要依靠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的引导。
在学校层面,我们重视整体德育氛围的营造,利用各种契机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方向性的引导。比如,校园里,某个学生在操场上见到了数额较大的钱物,将其交给了班主任,我们便利用这样的机会表扬这位同学的行为,称其为“清开好人”,并引导学生也努力成为“清开好人”。这种方式弘扬了正能量,能让学生感受到善与美,能够让文明在学生之间悄然生息地传递。再比如,某个班的学生自发将喝完的矿泉水瓶回收,我们便借机在学校成立“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由学生自主经营,并且在每个班设立部门经理,提倡所有同学将矿泉水瓶回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又给他们创设了实践活动的平台,一举两得。
在班级层面,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工作:(1)跟班听思品课,了解情况,借机教育;(2)根据班级实际,组织活动,形成规范;(3)学生自我管理,责任明确,系统完善;(4)落实包干任务,管理到位,长效保洁;(5)自主组织活动,倡导公益,乐于为善。基于这样的工作要求,很多班级设立了更加有效的制度,开展了很多创意性的活动。比如,为了让班级每日卫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很多班级确立了“卫生包干制度”,每个学生专门负责一项劳动任务,真正实现了劳动的专业化和高效化。再比如,某一个住校班级为了改善师生的住宿环境,在住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倡议文明行动,并且撰写创意文明标语张贴于宿舍的每个角落。这些活动由学生自主开展,激发了其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
体性。
3.全体教工――率先垂范,学科渗透,随机指导
每个教师都是育人者,因此,我们还特别重视全体教工在德育改革实践活动中的全面参与。他们需要做到:(1)注重文明礼仪,尊重学生和家长,自觉示范;(2)形成卫生习惯,关注校园环境,为人表率;(3)培养节约美德,用餐时杜绝浪费,先行身教;(4)使用文明语言,对学生循循善诱,和颜悦色;(5)增强育人意识,教学中渗透德育,学做人师;(6)展现主人态度,对问题敢于管理,当仁
不让。
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每位老师都能自觉率先垂范,给学生做了很好的榜样。比如,为了让学生更讲卫生,我们老师首先要保持自己办公室的整洁;为了教学生讲礼貌,我们老师也要做到能主动跟学生打招呼;为了让学生节约粮食,我们老师在食堂吃饭也要做到不浪费。
三、初见成效:学校德育效果明显
在进行“文明教育”系列课程的活动中,我们不断跟踪调查学生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改变,能够明显感觉到这样的德育实践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从以下几件事情可以看出:
一次,一名学生在跟我聊天的过程中无意中说道:“以前,我自己卫生习惯不好,总是乱扔垃圾,但是现在意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危害,不仅自己不在学校乱扔垃圾了,甚至在家里的小区里看到别人扔垃圾还会上前阻止。”
经常会有外校老师来我校参观学习,基本上所有来参观的老师都能明显地感受到清河开明的学生非常有礼貌,见到老师都热情地会喊声“老师好”。这虽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但却能体现学生的礼仪素养。
篇8
所谓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在班内开展以文化活动为中心的建设,建立班级特色的文化教育,而文明班风则是指班级富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生活习惯、道德意识以及全班同学认可的目标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要做到这一些,在班级管理中我积极做了如下几点。
一、出好班级黑板报
班级黑板报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始终将出好黑板报作为班级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因而为此要倾注大量的精力。
1.精心培养板报小组的成员
从选材、排版到动手抄录,耐心地指导,逐步使小组成员形成自能出板报的能力。
2.固定出黑板报的时间
一般两周一次,重大节日或特殊事件可经班委会讨论适当增版。
3.严把板报质量关
黑板报力求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布局美观,既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
4.开设两个专栏
在我班的黑板报中开设了两个固定的栏目:一是每日格言,运用格言、警句时刻启迪学生心灵,鼓励学生奋进;二是“班级快讯”,通过班级快讯,及时把班内量化考评加以通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二、组织一个文学社
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高,他们也有发表自己作品、倾吐自己心声的需要。因而我着手组织以团支部为核心,广泛吸收喜欢阅读、爱好写作的同学,成立了班内的“竹青”文学社。本社以“我思如风,青春如梦”为主题,通过读书、采风、思维训练等,为同学们敢于展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创社之初,我和全体社员共同出版了第一期《竹青》报刊,并确立了文学社宗旨:“学习的良师,生活的益友,感情的家园,舆论的阵地,专业快讯,文明的窗口。”在以后活动中,由我指导,学生自愿组合出版。现在,“竹青”文学社的成员已扩展到24人,报刊已出至13期,而且还组织了2次全校性的征文活动,“竹青”她像翠竹一样常年青绿,茁壮成长,充满青春活力,她已枝繁叶茂,成为我们班级文化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三、设立一个图书阅览角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如是说。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在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中学生扩充知识面,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熏陶日益显得非常必要。我在进行了广泛的民意调查后,利用学校闲置的书架,采用班里买一点,班主任出一点,学校借一点,同学们凑一点的办法,筹办了我们班的第一个图书角。书刊的录用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大都是文学名著、科普著作、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体育文艺、报刊等,既多姿多彩,又高雅严肃,坚决杜绝低级趣味的东西。同时我读书时间不失时机向学生推荐书籍,对读书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和因势利导的作用。另外,我们以文学社为依托组织了读书心得体会征文和读书交流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读书使人明志,读书使人智慧,读书使人高尚,班内浓厚的读书气氛,净化了班集体的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四、唱好一首歌
从开学之初,要求全班每学期必须唱好一首歌,为此班内购置了录音机,由文艺委员教,音乐教师指导,晚点时间学,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共同唱过了许多美好的歌曲,如《男儿当自强》、《中国人》、《少年壮志不言愁》、《好人一生平安》……这歌声激励着我们,既活跃了气氛,也培养了同学们音乐爱好,还丰富了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一举多得。我们还利用晚点时间评出了班内“十大歌手”,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锻炼,一批音乐爱好者也脱颖而出。班级在全校合唱比赛中也获得一等奖。
五、过好每一个生日
职校生在初中大都属于在校学习成绩较差,缺少老师关心、关怀。在进入职业学校大门之后,为了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同学们的关注和老师的关心,用一颗感恩的心处理人际关系。坚持给班内每一个同学过生日。过生日的仪式比较简单,首先由班级给这位同学在校广播站点一首歌,然后在晚点时间让大家共同为他唱“生日祝福”歌,中、英文各一遍,其次由该同学讲几句话或表演一个节目,再送给他一首喜欢的歌,最后该同学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目的在于让每位同学找到属于自己的日子,并使他们明白生命的可贵,懂得去珍惜时间,孝敬父母。我还在每个人生日之际及时表扬这个同学的优点,并送他一句话。这些小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他们在生日来临之际真的仿佛长大了许多。
六、让墙壁会说话
篇9
一、文明校园,感染你我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因此,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充分挖掘队员们学习文明礼仪的资源,让队员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为培养队员们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电子滚动屏、班级黑板报等,引导队员们熟悉、理解“八礼四仪”的基本内容。学校可以让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比如,在教室里开辟一个“文明礼仪”主题墙,队员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有关“八礼四仪”的故事、古诗、名人名言等都放在这里,与同学们共学、共享。制作“文明礼仪专题”板块让队员们把有关“八礼四仪”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绘画、剪纸等形式表现出来,提醒他们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仪规范。在楼道口布置“文明得体,从我做起”等文明礼仪宣传标语。通过美化校园,让队员们在整洁、优美、文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净化心灵,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言传身教,感幽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队员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凡是要求队员们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比如,看到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时,教师自己带头捡起,比训斥队员们“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好得多。某些队员不注重仪表之礼,衣服脏了不换,指甲长了不剪,老师反复劝说也不见效果。老师应亲自帮助孩子剪剪指甲、洗洗脸、理理发,让队员看到仪表整洁后的美好形象,也让其他队员看到仪表改观以后的变化。用教师的爱心、同伴的夸奖督促队员注重仪表之礼。这样的细节,体现了对队员们的尊重,让队员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开展活动,感化你我
在班级里,教师可以带领队员们逐条对照“八礼四仪”的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行为公约,大家集体承诺,共同践行。除此之外,学校根据年段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低年级的“文明礼仪”漫画创作活动,队员们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周围文明的人和事,再结合丰富的想象力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向他人传递文明礼仪的种子,这不仅使“八礼四仪”深入队员们的内心,更是把文明之花献给了孩子们身边的人。中年级的“成长礼”活动中,队员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不仅体验了庄严的仪式之礼,也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孝”有了自己深刻的感悟。高年级的“讲礼仪故事”活动、“身边的礼仪”演讲活动和“文明礼仪习作比赛”等更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作品呈现都在提醒着大家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仪规范。
活动的开展,使每位队员感受到身边处处皆榜样,让“八礼四仪”的内容牢记于心,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加深对礼仪规范的认识。
四、家校互动,巩固成果
英国教育家洛克有一句名言:“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
在营造校园环境、言传身教、开展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抓好家校互动。学校在对本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的基础上,利用家长QQ群、微信群等要求家长身体力行,教育孩子从小遵守文明规范,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的实际表现。同时广泛听取队员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介绍“八礼四仪”,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另外,各班级以“家长讲师进课堂”为契机,邀请家长参加队员们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开展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体验中受到教育。
五、深入社区,扩大成果
除了学校,社区也是与队员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另一个教育基地。社区成为引导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践行“八礼四仪”最接地气的平台。队员们在社区通过绘制海报、宣传画,并在橱窗张贴的方式,使“八礼四仪”深入人心。另外,队员们将自己在学习“八礼四仪”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及感悟讲给社区群众听。不知不觉中组建了一支“八礼四仪”宣传队,把成果拓展,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并带动身边人做文明人。
综上所述,在积极开展“八礼四仪”的活动中,强化礼仪教育,开展礼仪活动,促进了队员们了解、践行礼仪知识,培养讲文明、讲礼仪的习惯,最终促进队员健康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10
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文明之花”开在我们心中。最近,学校掀起了一股“讲文明,树新风”的热潮。
各班也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班会活动,弘扬与传播文明。
同学们通过表演节目、观看幻灯片、知识问答等活动,来了解文明,走向文明,弘扬文明。在一片欢笑声中,同学们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也会用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给文明一个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