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1 01:4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郧县从2001年秋季开学便在全县中小学陆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非常值得人们去反思,改进。
反思一重硬件投入,轻师资队伍建设
从2005年起,郧县开始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陆续为中小学配备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的远程教育设备,特别是模式三的实施,使原来老旧的计算机设备得到更换,解决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硬件问题。但是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由于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出现的学科,高素质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农村中小学绝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正规的信息技术专业毕业,一般都是从别的学科转行或者是兼职,只通过短期培训就上岗了,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培训。这种现象导致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不能充分领会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都严重不足。
反思二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只是作为一种考核科目,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1)对信息技术教师选择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领导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件非常轻松的工作,对教师的选择很随意,经常换来换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本来就不是很高,如果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那信息技术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必然会下降,这样就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2)信息技术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每当学校开展活动、迎接检查、各种复习备考需要时间时,总是以信息技术学科作为“牺牲品”,用信息技术的课时来弥补其他学科的不足。
3)很少或从不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别的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经常开展,而信息技术却常常是一个被遗忘的学科。
4)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考核不严。学校对别的学科的教师制订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各个环节对教师进行严格要求。而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师却成了“世外桃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反思三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很高,但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每逢信息技术课,学生恨不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机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看似很高。其实大部分学生的心思并不在教师所讲的内容上,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游戏、聊天、娱乐。每当教师给学生做演示操作时,很多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根本不感兴趣,不是无事可做就是胡乱按键盘和鼠标。一到学生自己操作时,很多学生把教师布置的任务放在一边,不是偷偷玩游戏就是不停地设置显示器的桌面,常常引得其他学生围观。
反思四上完课,机房里一片狼藉
上课的时候教师经常要做一些演示和辅导,或者处理一些临时性事件,维护学生的纪律有一定难度。但最让人头痛的还是下课之后那种让人生气的场景:凳子横七竖八,显示器扭扭歪歪,有的学生只关显示器不关主机,乱七八糟的果皮、食品袋到处都是。
篇2
我先打开"练习"画图文件,里面分别整齐排列着4个一模一样的"小帆船"、"蝴蝶"和"美猴王"。接着,我开始"变魔术",演示"小帆船"的水平翻转等各种变化,并挑战性地问学生"你会变吗",激励学生打开"练习"画图文件,探究"小帆船"的其他魔术变法。"蝴蝶"如何"长大"或"缩小"、"美猴王"怎样大耍"醉拳"......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认真地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的快乐,感悟电脑绘画的快捷与神奇,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然后,我请学生打开"作业"画图文件,里面有太阳、蝴蝶、树、美猴王和绿茵茵的草地等素材,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素材进行组合,创作作品。学生练习时,我要求"越创新越好"。
学生展示作品以后,我组织学生自己品评。其中,一位学生将太阳画成美丽的少女,另一位学生则画成丑陋的巫婆,并且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有创意,看不起对方。争起来没完没了,话也越说越尖刻。面对突然出现的"小插曲",我没有乱了方寸,而是敏锐地抓住矛盾"做足文章":首先,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创意,使他们冷静下来;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哪个创意更好。临了,我幽默地说:孙悟空恐怕也不乐意和丑巫婆在一起,要知道,它可是"美猴王"啊!学生会心地笑了。讨论顺势引向深入:如何评价作品、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价......两位学生一脸惭愧,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全班响起热烈掌声。随后的作品评价出现评者中肯、听者欣然的良好局面。
教学反思:
在教授本课时,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灵活处理。除教材上有的"小帆船"和"蝴蝶"图形外,创造性地增加了学生喜爱的"美猴王"图形,放手让学生探究和创造,尽情地变换自己喜欢的"美猴王"形象。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我则"沉"入学生中间,互相讨论,平等对话,一起探究。我一方面勉励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冷静地理清思路后再尝试,培养、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必要时给予帮助,针对性地请"成功"的学生上来演示,鼓励"能者为师",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精神。学生学习兴致盎然,涌现出不少很有创意的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有的素材未着色,少数学生精心于着色,花费了过多时间,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作品。我未着色的初衷是担心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但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想当然,结果留下遗憾。这也从反面说明"眼中有学生"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这在给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不应为创造而创造、刻意更改教材内容,要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遵循"从知识到技能、从技能到知识"的认知规律:自学掌握知识;动手培养技能;应用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毕竟,未经"必然王国的跋涉与历练",哪有"自由王国的驰骋与翱翔"?
篇3
*应加强高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来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支持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传统。高校也并不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只有当基础教育真正提高了,高校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源,才会有德才兼备的学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年来,一些高校苦于学生道德素质太低,不得不从最基本的文明礼貌等道德修养抓起。
高校的优势是科研和人才,而这两点恰恰是中小学最需要的。另一方面,高校目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材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大多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都是由高校教师来承担。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许多编写中小学教材的高校教师并不十分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只有深入到基础教育第一线,才有可能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真正发挥作用。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高校应发挥更多的作用。除更多地肩负起中小学教师培训重任的同时,还应更广泛地参与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中。比如在中小学建立实验基地等。当然,这方面也需要国家能推出更多的激励措施。
*应加强和提高师资培训效率,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做好准备工作。
对教师的培训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各地教育部门也开始实施各种师资培训计划。也正因为此,信息技术师资培训被业界看作是有巨大利润空间的市场。打着师资培训的幌子、实则为了赚钱谋取利益的各种培训机构和培训名目蜂拥而至。一些教育部门也卷入到了这种利益之争中。其结果是,钱花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拿出宝贵的时间甚至不远千里到外地参加专门的培训,却发现要么内容枯燥陈旧,要么脱离教育实际,收效甚微。更多的培训则停留在非常浅的层次上。
在硬件普及狂潮过后,师资培训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更好地进行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关教育部门应在此方面发挥更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对那些反响较好的师资培训项目应帮助进行更好的推广,比如“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计划”等。
*应加强信息技术课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面的理论研究,以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和国家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技术的融合性,要求在教育软件的开发中有一个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分工合作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是技术的不断分化和融合的过程,如多媒体技术就是集数据处理,声音、图像的接收、处理和网络连接技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这就需要有计算机技术人员、美工、媒体制作人员、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内容专家、教育心理学、教师、管理人员、评价人员等各方面专家的合作。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伴随课改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这一角色的定位也在不断变革中。通过对厦门市某区全体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殊性、所处学校实际发展水平、管理者治校理念及教师个人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困扰,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学科“先天不足”,缺少国家层面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周课时数少导致学科教师需求少、总体规模小,管理者提供的学习观摩和竞赛展示的机会也极少,易被忽视。信息技术学科及任课教师在学校普遍不受学校管理者重视,得到的关注不够,教师工作安排繁杂,总体地位不高。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缺少同伴的互助,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成效。有的教师学习反思意识薄弱,对专业发展缺乏目标和方向,不知如何发展等。为此,需要采取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来帮助信息技术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鼓励自主,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学校应在小学阶段的三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周任课时数都无法满足工作量要求,学校在安排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将信息技术教师作为“补缺者”去填其他学科的缺,致使任教学科多、事杂、任务重,从而影响专业性。对此,学校管理者和信息技术教师都应当遵从自主性原则,有意识地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1)培养教师教育自主力。所谓教育自主力,指从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出发,遵循教育普遍原理和学生实际,自主营构教育操作系统,调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姜勇教授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专业核心素养就是教师的自主力,即能否真正做一名自主自由的教师。当前学校在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工作安排过程中难以满足老师们的意愿,“杂事”过多牵扯了信息技术教师太多的精力。学校管理者应当遵从信息技术教师个体的意愿,不强加过多与学科教学无关的事务给他们,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有所选择,从个人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对于不合理安排大胆说“不”。
(2)落实课程实施自主。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双重性,从培养目标上来说要培养学生“双素养”(即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从学科教育价值上来说要实现“双价值”(即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当前学校课程安排不利于信息技术学科作为综合实践领域内的工具性作用的发挥。从专业发展角度看,信息技术教师不应只管传授信息学科知识技能,而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自主选择,创造课程整合的舞台,让教师进行实践和展示。这种教育自主力的培养,可使信息技术教师专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互助学习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受学科和学校发展水平因素制约,在校内常常处于“形单影只”的状态,不仅专业学习活动是一个人的事,甚至连办公室都只有自己一个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群体性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好同伴的作用异常重要。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非常倡导同伴交流,形成1+1>2的合作共进方式,因此,互助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共建区域学习共同体。研究表明:群体互动发展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信息技术教师虽然在学校内是单独的个体,难以与本校其他综合组学科教师形成发展团队,但可以通过本学科跨校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如师徒结对、片区研究小组、QQ群、博客圈、工作室等,改变单打独斗的现状。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推进了校际间教师资源的主动交流,给参与教师创设了一个更为开放的引领与互助的学习交流环境。同伴互助,可以帮助教师个体在个人知识、教育信念和教学行为方面发生改变,并在个体的量变到质变过程中同时促进整个团队成员创造、运用和转化新知识,强化团队创新能力。
(2)加强交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效的专业引领不仅可以促进问题的高效解决,而且可以实现引领者和被引领者的共同发展。在合适的时机,由教研员牵头,可以跨区市邀请高级别的学科带头人到本区学校作经验介绍、公开课展示、研讨课点评等活动,促进本区的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上级部门“请进来”的同时,教师个体也要有“走出去”的意识。除了争取一切机会外出学习、培训、观摩外,开放的心态也很重要。在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体,秉持开放的心态,多浏览学科相关网站,多参加网络教学技能竞赛。
三、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科研的过程中接受培训、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学科在教研分组时被划入“综合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由于组内人员构成学科繁杂,组内教研过程往往流于形式,一无所获。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主动改变教研方式,从课题入手,层层深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发展。
(1)校内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师在校内属于单独的个体,承担区市立项课题研究能力不足,但可以从最低层级的校内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开始。小课题研究不需要上级部门的立项审批,而且选择的点都是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都比较自由,非常适合信息技术教师在校内开展小课题研究。
(2)校际组建信息技术课题组申请立项课题研究。经历过校内小课题研究的洗礼,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尝试跨校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共同申请更高级别的立项课题开展研究。立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从申请立项开始,到拟定实施方案,再到课题结题活动,每一步都需要参与的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持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行为。经历过课题组研究活动的教师,在自我回顾与反省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策略,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和科研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过程。
(3)学校层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研究。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也是学校发展的目标追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一领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作为研究者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探究课程整合的实施,思考和实践信息技术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各种问题,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慢慢提升,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四、以我为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调查发现:信息技术教师个体自身也存在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深入反思的意识薄弱的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自身的问题还得从自己入手,增强自我发展意识,以我为主,提升专业发展。
(1)认清自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两大构成群体中,转岗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的保障,新手教师没有长时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不同类型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不同,但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定下发展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目标导向,学习行为能够更强烈和持久。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教师需要先认清自我,分析自身条件的优劣,知道哪些因素可以挖掘,如何获取专业信息,什么机会可以争取等,自主合理规划,先从当前最需要的部分做起,通过自我学习来完成短期目标。一般来说,教师的发展都要经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著名教师――专家教师”这一过程,处在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才能避免学习的盲目和发展后劲的缺乏,保证自我学习的高效。
(2)自觉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信息技术教师要以研究者的身份摆脱目前被动的状态,反思不应是学校和管理者的要求,而要内化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批判性地考察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解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正方案。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标杆持续地来审视它,勤于动脑动手,利用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学课例等形式进行研究,将反思作为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智慧的基本手段。
(3)自我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评价是一个难题。鉴于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与生存状态,自我评价可以减少外部评价带给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也可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原来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以我为主,自己发现问题、诊断原因和作出调整,可以帮助信息技术教师增强内在自觉性,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要善于自我批判,保持开放心态,正视自己的缺点,承认问题和不足,找出困难和优势,发现挑战和机遇,通过学习借鉴他人优势来改善自身。自我评价尊重了教师对评价的主动权,强化作为评价主体的合理地位,促进教师吸纳他人的长处和意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专业自信,让教师专业发展回归自主。
改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局,需要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本人多管齐下,从理论学习、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着手,打破大多数教师相对封闭的心理状态,督促他们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小萍.中小学校本研修区域合作研究[J].辽宁教育,2008(10).
[2]董玉琦,包正委.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变革空间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0(282).
[3]高俊霞.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河北省遵化市小学教师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3).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29-02
1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十分频繁,其中尤其是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多。然而从实践经验上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层次仍然较为低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一些简单的教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补助工具阶段,而未能上升到更高的应用层次。正由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二者之间的整合程度较低,致使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为此,有必要针对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原则及模式进行探究,促使二者整合教学尽可能实现有效化、高效化。
2 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在对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之前,要先把握两者之间的整合原则。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的总结中得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原则应该有以下三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性原则 所谓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指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二者整合需循序渐进,依照一定的操作步骤和规定才有可能达到,并非一蹴而就。也就是说,二者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数学教师在推进二者整合时,可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有序地推进。
1)开展以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式整合。在此阶段中,信息技术一般是充当教学工具的作用,起到辅助教学演示和促进教学交流的作用。
2)开展以教学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整合。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不再是充当教学辅助工具,而是成为认知工具,通过将数学学科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实现资源深化,进而提升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度。
与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相符合的原则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既要进行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教学,又要进行数学知识应用及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等的教学。结合这一要求,则可以窥探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要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等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应当立足于数学课程教学核心概念、学生思维方法及能力等的培养,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与运用,以此来促使学生培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践教学原则 无论是对于数学也好,其他学科也罢,教学的主要基石和最终目的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切合实践且成功运用到实践之中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才能够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够促使课程教学不断完善。对此,基于这一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之中,方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3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大致归纳为获得式、探究式以及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合作式这三种教学模式。
获得式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获得式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对数学相关概念的归纳,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为简单、直观,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思维,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获得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主要遵循以下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要先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的,利用信息技术独特的图文、声音、影像等要素进行情境创设、课堂导入等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假设与检验。
2)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将数学概念运用充分的数学案例进行解析和阐释,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与归纳。
3)提出概念假设,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案例进行命名。
4)二次呈现概念相关的案例。
5)进行归纳总结,并成功形成概念,包括对概念本身属性的掌握及概念的规范性表述。
6)理解巩固,应用概念。
7)归纳反思,对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归纳和反思,并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体而言,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获得式教学模式中,其对信息技术的总要求较低,只要具备了计算机和投影设备便足以实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采取获得式整合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之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数学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材料等,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探究式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开展讨论与研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等的理解,并成功运用其来解决数学教学实际问题,同时培养起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规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建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
1)明确课堂要讨论和探究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信息技术对探究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建立起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的兴趣。
2)针对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并对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有机提取。
3)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探究,同时猜想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4)方案共享,评价筛选。教师将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共享给全班学生,集全班之力,对成果、方案进行评价、论证,并筛选出最佳方案、最优成果。
5)利用信息技术对成果进行验证。
6)总结汇报并反思。
在该阶段,教师通常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过程演示和解决方案的梳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探究式教学模式计算公式等进行反思。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解决数学经典概念和知识等非常有效,如经典的方程问题、相遇问题等,就可以利用此模式进行教学。在创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究式教学时,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是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诸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若学校未能具备这些设备条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也为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合作式整合教学,需依托生活实际这一“土壤”,因为不仅是小学数学知识的来源,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为了满足解决生活实际的需要。故而,创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合作式教学,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以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为目的,围绕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该模式的实施也有七步。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入,并提出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动画、文本、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将其引入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创设出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挖掘、探索和发现情境中所设置的数学问题,开启合作式课堂教学第一步。
2)问题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结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条件,引导他们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规律,并最终真正确定。
3)分组合作进行信息查找,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网址、信息记录表等查找所需信息,为之后的合作互动开展铺好资源。
4)交流各自信息。这一步骤是合作式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重中之重。教师在学生小组查找好信息之后,就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5)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证明。在此步骤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结果的验证,并从不同的解题方案中评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6)汇报成果。当小组意见达成共同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各自的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7)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过程进行反思。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以及Word、PowerPoint等文字处理工具。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时,既需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三个原则,又需要基于三个原则创建出获得式、探究式以及合作式等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二者整合的实现。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应用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一种颠覆和创新,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必然是大势所趋,对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学以及促M教学改革深化等方面,必定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11(8):46-49.
[2]苗逢春.解析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及其实施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03(6):73-77.
篇6
学校设备的完善、个人电脑及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教学较过去的微机课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也从过去只有在学校接触计算机转变成处处可以接触计算机,家用电脑普及,网吧的随处可见,游戏的非凡感受,这些都对信息技术教学构成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但也有负面的。下面就如何提高机房教学效率有几点想法,希望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环境建设
1.硬件建设,保证投入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几年来,从我校的变化就能看出国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重视,原来我校只有一个机房,40台机,学生上微机课(信息技术课的前身)只能两个星期上一次机,其他都在教室上理论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把程序设计好了,上机课时在机上运行调试,因上机时间有限,学生作业好多不能按时调试完成,严重影响教学进度。为改变这种僧多粥少的状况,从2003年开始,省市县装备室陆续给我校装备机房,如“校校通”工程,不但装备机房,还多次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我校从一个机房40台机,到现在的3个机房200台机,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在机房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可以每节课都在机房上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教学最佳环境是机器先进,软件稳定,人手一机。我校机房经过几次更新换代,已经基本满足上述条件,机器性能能满足课本要求;机机上网,可根据教学要求链接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学科在硬件投入上有别于其他学科,设备需要维护,需要升级换代,如键盘鼠标等易损件的更换,这些都需要资金,因此要有资金保障。机房硬件维护好了,设备运行正常,信息技术课正常开展才有基础保障。
2.软件更新,满足要求
教学软件需要定期更新,虽然信息技术课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软件就是Windows Xp,Office2003,Flash8等常用软件,但是用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单操作系统Windows xp就需要不断补补丁,另外还有Office2003的补丁,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更新等。大家都知道微软的补丁是不定期的推出的,但我们综合各种软件的更新就必须对机器进行定期的更新。
软件定期更新是为满足教学要求,在教室上课有黑板粉笔,在我们机房上课也需要有类似的工具,这就是电子教室软件。经过多种电子教室软件比较,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的功能能满足机房教学要求。从上课前的点名签到,到教师广播讲解演示,学生示范练习,下发练习,上传作业,功能全面实用。能实时监控学生机的任何动作,可实现网络辅导,让学生坐在自己机器前听老师的单独讲解。有了电子教室软件,教师能方便实施教学活动,而学生的一举一动也尽在掌握。虽然软件功能强大,但也需防止个别学生在开机之后即禁用网卡,这时电子教室就无用武之地了。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组策略来实现禁止学生禁用网卡。
在对软件进行定期维护时,也需要对一些无用的小软件进行清除,比如Windows自带的游戏,一些动态屏保等。另外,需对硬盘上数据区文件进行辨别,如有非教学用文件需及时清理。让学生不受这些非教学用软件的影响,心无旁骛认真学习。
硬件软件的维护需要管理教师不间断的监控,遇到情况要能及时解决。最好可以做下软硬件维护记录,下次再遇相同情况可速查记录,缩短维护时间,记下问题机器号,重点维护。在上课的过程中,观察学生上课用机的情况,及时调整机器下次维护的安排,如需要禁用哪些服务,需要开放哪些服务,针对优盘问题,是否需要禁用USB口等,实时做出响应。如同微软补丁一样,对软硬件的维护就是对机房打补丁,只有最大限度的补全补丁,才能保障信息技术课正常正确有序的开展。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刚开始兴致勃勃,可几节课下来后就意兴索然,认为信息技术课枯燥无味,不如玩玩小游戏有趣,于是一门心思想着安装游戏,偷偷摸摸玩游戏,并且他们之间还交流怎样才能玩游戏。如果能将学生的这种热情引导到学习信息技术上来,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个人魅力都将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1.紧扣大纲,认真备课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初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导入的设计技巧,在导入时如引用一段视频或动画,还可以是一个小的游戏,这样的开始能吸住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兴趣。接着要注重任务的设计,围绕一根主线设计若干任务,任务之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一个个任务按要求做完的时候,也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时候。任务设计需要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针对学生结构合理地设计任务,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现象。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作业,不要设计太难的练习,让学生在稍动脑筋的情况下即可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养成学生能自主学习的习惯。
2.围绕学生,组织教学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围绕学生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去除学生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探索新知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必需的知识传递之后,尽可能地少讲,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做来回巡视。如遇困难学生,可适当指导,但不能替代学生角色完成学生的任务。可在率先完成任务的学生中指定“小老师”,让学生指导学生,在指导前可以给“小老师”说明,任务中的哪些重点必须由学生完成,哪些可以提示等。在“小老师”的指导过程中,可以让“小老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出发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个别辅导等方式,为一部分具有特殊兴趣与能力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
可以设计多种学习方式,如兴趣小组活动、主题活动、电脑制作比赛、程序设计比赛等。班级以组为单位,评选出好作品;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评选出好作品,最终评选出校级佳作。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可使同学领会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3.注重评价,客观全面
信息技术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发展,应围绕课程基本目标展开。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因此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要有所侧重,不宜过于复杂。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收集、学生活动过程记录等形式完成过程性评价。还可以采用考试的方式完成总结性评价,试卷设计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的考核,更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
通过以上手段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诊断学习过程,促进自身发展的作用。
4.教学反思,经常记录
一堂课上完了,还有下个班级下一堂课,信息技术课一般都是上七八个班的课。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完善教学活动,找出教学活动中的遗漏,分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想法,也为能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可以有多种形式,可在一节课上完后反思,也可在上课的过程中反思。不管哪种反思都应该及时记录,以便课后总结。反思可以个人反思、个人回忆总结;可以跟学生交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在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听取同事的想法学习同事的方法。
反思后需总结实践,实践后再反思,不断循环,不断完善,力求完美。反思不是全盘否定,更不是全盘肯定,而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将多种教育理论、教育策略、教育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如何学习”,这句话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会信息技术,会学信息技术”,这将会影响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效率。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
学生如何学习,每个学生各有方法,有的主动接受知识,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我们应该更多地设计自主型学习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发扬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借助于辅助手段(可以是教师本人、学生、投影、其他学习工具等)帮助启发学生学习。分组学习活动,“小老师”指导等都是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现在网络普及,虽然内容良莠不齐,但不能否定它是一个大字典、大百科全书,它就如同一个随时能解答问题的老师,只要你有问题,稍加筛选,就能得到答案。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四、排除干扰兼顾德育
在当前信息极速膨胀的时代,学生初步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技能之后,会认为信息技术课内容乏味,从而兴趣不在。于是开始将精力转移到游戏、聊天、小说等内容上,将上机课想象成网吧,这些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或许刚开始玩只是为了炫耀,但学生模仿跟风的速度是很快的,一旦发现需立即制止。可采用谈话和技术手段并用的对策。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重视程度,讲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举例说明此阶段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的危害,将思想品德教育融会于信息技术教学。技术手段则可以通过屏蔽、监控等手段加强管理,堵住游戏、小说的来源,可禁用U盘;按需开关网络;可将课堂资源先下载到教师机,让学生机访问教师机;可在学校网站上建立本节课学习网站,关闭外网等技术方法达到目的。
篇7
一、做为一名教师深感光荣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与奉献”。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建设者光荣使命。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矢志不渝的走下去,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往情深和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不仅为了生存而教育,更是为了教育而生存,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精神财富。
二、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提升了自身素质
各位专家在专题讲座中,阐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的探讨,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我对新课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认识。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在平常的教学中,自己思考的太少,只注重上好每一堂课,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通过学习我转变了思想观念,与其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不如帮学生找到水源,学生找不到方向时,与其告诉他方向,不如给他们指南针,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每个学生,让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大家通过学习交流相互进步
通过本次研修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培训中,解决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还了解到各地新课程开展情况,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从而做到了教学相长。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专家授课,我明白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大甸子中心小学 张文博 李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素养提升
一、信息技术及其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着老师们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对新挑战的能力,纯粹依靠原有的教学资源已经远远不够,并且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师继续教育,效率不高,而网络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日趋显现。掌握这些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好的学习者与时代同步的过程。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而言是一个新的要素,对教师个体而言,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认知的工具。而从根本上利用这些技术,驾驭这些技术最终将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教师生活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辛苦的,因为信息技术不能自发的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才有可能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作为时代的主流技术,它在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哪些呢?概括地说有以下三点:⑴是适应时展的必备素养;⑵是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⑶是有利于培植和维护新型的学习环境。总之,信息技术作为素养来说是一种目的,同时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但有一点必须说明,信息技术的实际成效取决于正确的技术应用观。
二、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的追求。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指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探究、总结、反思、创新;在教育理念上树立正确的事业心、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在知识结构上能掌握精深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技能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创新达到一定的层次;在教育规范上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学术规范、言行规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信息技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就是在这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比如随着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解的深入,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期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正是专业发展所要帮助解决的。
三、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立足课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课堂是教师的最重要的“战场”,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对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思想上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只有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和磨练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2、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 教师 专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237-01
1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农村小学已历经数载,但就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来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一个人教全校的信息技术课,没有可以请教学习的人,造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只靠自己摸索,使得许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发展十分缓慢,有的甚至停滞不前。
1.1 年龄和教学水平偏低
现阶段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年龄普遍较低,都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在专业水平上比以前的信息技术教师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结合,单纯只是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专业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用科学的理念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1.2 工作繁杂
农村小学一般规模较小,信息技术教师一般还兼职教授其他课程。此外,信息技术教师一直以来面对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打字出卷、成绩分析、维修机器、课件制作、网络维护等杂事占据了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工作时间。从技术教学到综合实践;信息技术教师一直以来找不到发展的定位,疲于应付各种参观、检查和评比……
1.3 培训机会少
由于地域和经费等原因,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即使参加了培训,也学不到任何可以提升自己专业水症的实质性的东西,不能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1.4 专业发展不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单独的职称系列,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极其不顺畅,在学历、工龄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相同的职称升迁,往往要比其他学科教师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在很多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几乎被剥夺了专业发展权。
2 制约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2.1 角色定位不明确
根据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现状,可以大体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划分为:学科教学、研究开发、维护管理三大类工作。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是各种工作集于一身,只要与信息技术有关就有信息技术老师的活。这使得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迷茫,找不到方向。
2.2 信息技术学科不受重视
传统考试观念阻碍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不是考试科目,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学科教师和校领导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自然会把非考试科目的信息技术作为“副课”对待,相对应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的发展也就不被重视。
3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3.1 角色定位
要寻找发展的动力,首先要找准前进的方向,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化素质,还应该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不要只是辅助别人,也要注意本职的发展,要寻找到自己教研教改、技术提高、研究开发的源动力。不要因为工种太乱太杂就消极怠慢,失去动力。
3.2 制定计划、加强学习
教师应制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对影响专业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因素有效地加以统合,使职业发展的道路更为顺畅,成功的机会更大。制定自我发展现划的步骤:(1)认识自我及所处时间与空间环境。(2)审视发展机会,确定发展目标。(3)制定行动策略并按目标逐步执行。(4)评价发展计划。
3.3 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交流
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教师必须与来自不同地区与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扩充个人的专业内涵。
3.4 学校应在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
(1)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录用严格把关;(2)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为信息技术定好位;(3)建立积极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评价体系;(4)在政策和经费上加强支持。只有教师自身逐步认可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才能成为教师继续学习的重要方式。
4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
4.1 博学多读
教育学、教学设计、心理学、经济学、哲学、历史、传统文化以及一些信息技术专业的书籍,都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使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有所提高,做到厚积薄发。
4.2 敬业专心
有自己的计划和设想;有自己的安排和实施;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与研究;名利基本较为淡薄,吃苦耐劳。
4.3 学以致用
善于多学科的联系与思考,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与教研相互结合;善于反思与积累。
4.4 交流协作
能发现和抓住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多种途径提炼和保握自己的发展方向;都有一帮圈内的学者指导,如惟存教育中一帮信息技术教师,柳栋就是大师哥。咱们这个群里也是高手如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5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漫长而复杂一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实践与磨练,追求与付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相信通过我们不懈努力,一定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带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薛博,董玉琦,刘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一项质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3).
[3] 李锦晖,缪蓉.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4(7).
[4] 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5] 曲天立.教育科研:境界要提升[N].中国教育报,2003-3-2(4).
[6] 陈方.近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中小学管理,2005(2).
[7] 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4.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人类逐渐步入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变革传统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从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1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这里所提到的整合指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是以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教学辅助工具,并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它不仅仅是策略和内容上是简单的交叉、渗透、组合和综合,它更是一种方法。其中包含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学会使用信息工具以及信息手段来分析和处理有效信息,为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做准备。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作用
2.1实现了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将信息以图片、文字、声音、视觉、动态、色彩等效果为一体来进行表现,突出其综合表现力强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官,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学习印象。
2.2丰富了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使用音频、视频、PPT等形式进行教学,通过音频播放让学生感知文章所散发的气息,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通过视觉效果了解文章大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能够让学生多元化的接触所学内容,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
2.3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整合,有效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不仅包括课本所学内容还可以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详情、文章写作背景等,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4节省了教学时间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文章的一些内容还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讲解能力有限更不如视频效果来得直接。文章当中许多细节描写可以通过视频观赏显现出来,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方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系统训练体系,主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相关知识,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为我国的课程改革带来了希望,在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最佳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的进行整合,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下面是本文提出的相关方法:
3.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根据课文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凭借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当然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规律,合理制作教学课件,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3.2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和学生间的交流
在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反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的工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重视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重点时,可以利用校园及身边资源作为例子进行讲解,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反思
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已经较为普遍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4.1应当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要加强网络技术的运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地域无限性的特点,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工具。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在课堂上快速的找到所学内容的拓展,降低教师教学难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完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当代网络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于网络论坛、QQ、邮箱等,专门针对小学堂语文教学方面的技术还未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当完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软件,同技术手段相结合,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5总结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发展的要求。结合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巧妙的整合,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雪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10):12-14
篇10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专业素养;初中数学教师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反思。任何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信息化更加强调教师积极主动的自我反思。本研究通过了解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状况,结合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新要求,探究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理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力图促进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发展现状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理念等。教师十分关注数学教学及应用知识,在知识发展方面做得较好。但对提升自身修养、与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等不足重视。年龄的差别使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率呈现较大的差别,这一方面与教师所掌握的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有关。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知识的更新,技术的提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数学教师们要从知识、技术、理念等多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求。大部分教师期望得到教学能力、理念、思想方面的发展;部分教师希望得到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有一部分教师希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他们认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遵循职业道德对于教育教学非常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理念落后
大部分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主要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偶尔的谈话等方式,而这远远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教师自我发展的认识不够,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发展,不能认识到发展的深层内涵,也就不能采取恰当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自我发展。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
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丰富了教育资源,也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大大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需求。但大多数数学教师依旧选择自己原有的教学习惯和教育方法。学校内部也开展研修活动,但缺乏理论的引导,教师们学习到的教育实践知识,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加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都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数学教师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思,即便是有利于提升专业素养的知识经验,也不能内化,也无法建构成自己的专业素养。相比较而言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又缺乏熟练的教学实践经验,仍然遵循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自身专业素养也得不到提高。
三、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发展策略
信息化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式,合理利用,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实际过程中没有引起数学教师的足够重视。以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外环境,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
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为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突破原有地域的限制,如网络视频、博客交流、教师论坛等。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各种渠道为教师建立个人学习网站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为教师管理教育资源提供了的平台,另一方面,又为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提供平台。数学教师可以足不出户的与外界同行互助交流,实现与同行、专家、名师的交流与学习,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背景下更注重以教师为中心和教师的自我学习。例如,博客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博客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专业反思、更好的与学生、同行、专家进行合作交流。[1]
(二)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数学教师首先要有自我专业素养发展的意识,马斯洛提出,“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他使他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予潜能或智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2]外界环境只能是外因,教师没有主动进行专业素养发展的意识,外因即使起作用也是十分艰难的。数学教师转变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应该具备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非常擅长提出问题。同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有解决和回答各种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育目标之一,教师是否具有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师要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尊重数学教育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础,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专业素养发展方向。
(三)构建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
完善教师专业素养评价体系,注重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体验。构建合理的教师专业评价制度,树立教师评价为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服务的大局意识,利用评价监督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检查并反馈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信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潜能。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善于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教师的专业素养方法与模式绩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