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范文

时间:2023-03-16 07:3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藕与莼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口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

篇2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较大一点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书爽利。切成片送入口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时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篇3

何为口臭?

口臭多表现为呼气时有明显臭味,刷牙漱口难以消除,含口香糖、使用清洁剂均难以掩盖,是一股发自内部的臭气。一些患者会感觉自己口腔中有一种腥臭的气味,很不舒服,不愿咽下食物,有人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而有些患者,通过他人的反应,才知道自己口臭。

就口臭的味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臭鸡蛋味

2. 酸臭味

3. 粪臭味

4. 烂苹果味

5. 腐腥臭味

为何口臭?

口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口臭在医学上是指因机体失调导致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口臭是身体的一些慢性炎症导致的:主要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炎症,在积极治疗这些疾病的同时,口臭的症状也会消失。

中医把口臭分为三种类型:胃热型、肺痈型、虚热型

胃热则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易引发口腔及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导致口臭,另外,胃热还影响消化,造成肠道无力,使大便不通,废气排泄不畅导致不良口气;肺痈则痰热,热痰久存化脓而生口腔异味;虚热致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斜疾入侵,造成身体代谢紊乱,遂生口臭。一些孕妇或者妇女经期时也有口臭,主要就是此时营养缺乏,抵抗力差造成的。还有一些人因为精神状况不佳导致口臭,其实也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饮食去臭

说到底,口臭的产生说明身体素质差,需要进行调养补给。在这方面,西医用药往往治标不治本,导致口臭病虽小但却症状反复、久缠不去。因此,只有彻底改善身体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去除慢性炎症,才能彻底告别口臭的缠绕。

在古代,一无牙刷,二无牙膏,却少有记载口臭问题,只在野史中有说杨贵妃因口有异味而食荔枝。这是因为,古代人饮食规律,食材天然有机,粗细搭配合理,各种营养比较均衡。

因此,要预防、根治口臭,合理的膳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根据口臭的三种类型,分别介绍几款食疗菜谱。

三型食疗方

胃火型:养胃为主,促进消化、吸收,增强胃动力。

乌梅粥

用料:乌梅30克,粳米12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把乌梅洗干净,加水煎煮片刻,去掉渣滓核仁等,汁液中加入淘好的粳米、冰糖煮成粥即成。

功效:开胃消食。

蘑菇阿胶粥

用料:鲜蘑菇100克,阿胶10克,栗米10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鲜蘑菇洗净摘好,切成薄片;将阿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煮沸,待阿胶完全熔化,保温备用。栗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该用小火煨煮1个小时,待栗米将酥烂时,调入蘑菇片及阿胶汁液,拌匀,继续用小火煨煮10分钟,加入精盐、味精、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理气开胃、补血养血,适用于慢性胃炎、贫血、吸收不良等症。

香菇莼菜汤

原料:香菇10枚,莼菜100克,笋尖1个,清汤、绍酒、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香菇放入温开水中泡透,捞出,切成细丝,放入碗中,备用,莼菜用清水漂洗干净、备用。笋尖剖成薄片,切成细丝,汤锅置于火上,加清汤(或鸡汤)及浸泡香菇的滤汁,大火煮沸,烹入绍酒,加莼菜、香菇丝、笋丝拌合,再煮至沸,加精盐、味精、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养胃利消化,增强胃动力。

肺痈型:养肺、清肺、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蜂蜜丝瓜花茶

原料:鲜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鲜丝瓜花洗净、晾干,放入茶碗内,用开水冲泡,焖20分钟后,倒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生津,补虚止喘,适用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咽喉炎等。

鲜藕萝卜汁

原料:萝卜250克,带节鲜藕2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萝卜、藕洗净切片,用榨汁机搅榨,滤渣,取汁,加冰糖末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化滞,化痰止喘等。

虚热型:补充营养,争抢肌体免疫力。

桂圆糯米粥

配料:桂圆数颗、鸡胸肉50克、紫糯米1杯、鸡汤6杯,盐、味精、白糖各适量。SF2食谱网 福州美食

SF2食谱网 福州美食制法:桂圆剥SF2食谱网 福

皮洗净;鸡胸肉洗净后切丁;紫糯米洗净后用水浸泡两个小时;SF2食谱网 福州美食SF2食谱网 福锅置火上,放入鸡汤与紫糯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放入桂圆,用小火熬煮30分钟。;放入鸡肉丁、盐、白糖,继续熬煮20分钟,加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营养吸收快,利于提高肌体免疫力。SF2食谱网 福州美食

银杏蒸鸭:

配料:白果200克,白鸭1只。

做法:白果去壳,开水煮熟后去皮、蕊,再用开水焯后混入杀好去骨的鸭肉中。加清汤,笼蒸2小时至鸭肉熟烂后食用。

功效:可经常食用,可补虚平喘。

木耳莲子汤

配料:白木耳100克、竹笙2~3支、莲子10~15粒、红枣10粒,冰糖1~2小匙。

篇4

关键词:水生蔬菜;加工现状;产业发展建议

水生蔬菜是指那些需要长期生长于水体中,可资佐食用的蔬菜,其中主要的有莲藕、茭白、芋、荸荠、菱、慈姑、水芹、芡、豆瓣菜、莼菜、香蒲、蕹菜等12种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可作为菜肴,而且许多是重要的药材,且功效显著。水生蔬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 300 a前[1]。据查,我国水生蔬菜的栽培面积已超过 66.7万hm2,产值超过 300 亿元[2]。我国已构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3个现代化水生蔬菜产业带,其中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生蔬菜种植和加工的优势区域[3]。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水生蔬菜产业也随之增强。水生蔬菜作为中国特有的蔬菜(其他国家有少量种植,主要以野生或观赏为主),日益凸显出满足人民餐饮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水生蔬菜大多利用湖泊滩涂、池塘、淤泥坑洼地带,不与陆生蔬菜抢地,具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既能良好利用水面,又能产出美味可口的蔬菜,大部分种类产量都比较高,又可与粮食(水稻)或其他旱地蔬菜轮作[4],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典范。

1 水生蔬菜加工现状

1.1 水生蔬菜加工有较大发展,但发展缓慢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水生蔬菜加工有较大的提升,主要集中为保鲜(主要为莲藕[5,6]、莼菜[7]、鲜莲籽)、罐头(主要为马蹄[8])、调味(藕带[9])、饮品(荷叶茶[10]、藕汁[11]、马蹄汁[12]、马蹄爽[13])、淀粉(藕

粉[14]、马蹄粉[15]、菱角粉[16]、芋头粉[17])等,这些加工产品为水生蔬菜产业发展扩大了市场和利润空间,使农户和企业都从中受益,特别是农户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免除了后顾之忧,种植积极性有了提高。然而,我国的水生蔬菜加工业却还非常薄弱,相比陆生蔬菜,水生蔬菜加工业发展缓慢,其加工品种多年来仍徘徊在少数几类,虽然近几年出现了以藕带为代表的新加工品种,但仍然改变不了水生蔬菜加工制品种类少的局面,在这些种类中,有相当一部分进行加工出口,内销主要以季节性鲜销为主。随着我国水生蔬菜育种水平的提高和植保技术的加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其零售价格却迟迟不能够跟上我国经济的增速,有些年头有些种类(如干莲籽)甚至出现了价格倒退的现象,这其中有投机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加工环节的薄弱所造成。

1.2 初级加工为主

我国的水生蔬菜一般采取一次性加工,加工方式以保鲜、干制、罐头、淀粉提取、调味制品为主,这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有限,导致上游农户种植积极性还不够高,直接影响整个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壮大。大部分水生蔬菜都具有保健功能,其保健成分含量也比较高,虽然在我国一些地区长期以来也是作为保健食品进行食用,但是很少有企业涉及功能成分提取、生物营养等方面的开发,这一方面与其投入大、市场不成熟有关,另外还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存在问题有关。

1.3 企业生产规模偏小

目前纯粹加工水生蔬菜的企业较少,有相当一部分的加工企业只是把水生蔬菜作为其辅助产品,没有作为其主营产品进行加工。水生蔬菜加工量受地域、物流的影响一直不大,与其他食品类加工相比,其加工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我国的许多水生蔬菜具有地理保护标志,有些还进行了有机食品认证,但是很少有企业把其做大做强,这样使水生蔬菜的推广受到限制。

1.4 劳动强度大

由于水生蔬菜大部分生长在水中,可食部分形状不规整,无法采用机械去皮、去壳,相比陆生蔬菜,其采摘与加工手工操作占有比例高,需要较多劳动力且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又由于水生蔬菜季节性生产明显,到了加工季,存在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年龄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水生蔬菜加工业的发展。

1.5 科研力量不足

我国的水生蔬菜虽为特菜且科研及加工水平在世界领先,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生蔬菜科研还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及将来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健康化、速食化的要求。我国现有的水生蔬菜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自有的科研体系,由于历史原因,大学及科研院所中专门从事水生蔬菜品质与加工的研究人员不足,科研经费还不能满足持续化、精品化的要求,还不能大规模、较深入地开展研究。

2 水生蔬菜加工建议与展望

2.1 加强政府引导、支持与保护

水生蔬菜作为农产品来讲,终归还是土地经济,由于水生蔬菜种植的特殊性,用于土地整理与开发的投入要大于陆生蔬菜,单靠农户和企业来进行投入建设,很难形成规模,且速度较慢,这需要政府提前进行规划,建设好引水排灌等设施,达到成片规模种植,减少无序的种植和竞争,这样既易于管理,又易于形成规模效益,还节省物流及保鲜成本。同时,要做好水生蔬菜水质、原产地的保护。由于水生蔬菜的种植地一般临近湖泊,风景秀美,但由于多年的土地开发,使一些适合水生蔬菜生长的水域水质发生变化,其种植区域大大缩小,失去了原产地特有的生长环境,使其产品的口感及品质都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水生蔬菜作为美食的吸引力,同时水生蔬菜品牌优势逐渐丧失。

2.2 做大做强初级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

水生蔬菜目前大都为初级加工产品,这是现阶段水生蔬菜加工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现阶段水生蔬菜加工的品种还较少,增加水生蔬菜的产品系列是快速做大的一个途径,水生蔬菜根据加工部位可分为根部、茎部、果实、叶等,其同一种部位加工方式相同或相似,可根据加工的类别不同,配置不同的生产线,使其产品达到多样化、系列化,在此基础上做好产品分级、延长保质期,使其做到外观、口感更佳。由于大多数水生蔬菜具保健功能,这为水生蔬菜向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优良素材,这一方面需要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的创新精神,形成水生蔬菜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的有机结合,才能做到水生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加快研制水生蔬菜加工专用机械

由于水生蔬菜生长形状不规则,如菱角、马蹄等,还有需要人工剥皮的如莲籽、茭白、芡实等,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对原料进行处理,非常耗时、耗力,且生产安全管理管控难,这些是阻碍现代化机械化生产的瓶颈,研制针对水生蔬菜加工的专用机械非常紧迫,所研发机械应该快速、加工量大、无需人工二次修整且产生废料少。

2.4 副产物综合利用

水生蔬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一般在20%~50%,如果都进行还田处理,不仅加剧环境污染,其价值也大打折扣,更会加剧企业的负担。水生蔬菜的副产物一般都具有食用性或功能性,很具开发价值,只要加工适当是完全可以变废为宝,为企业和农户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5 加强科研力量

近些年由于水生蔬菜的快速发展,水生蔬菜加工现在处于一个暴发增长期,然而相对于市场需求而言,科研力量的投入还不能满足其需求,这需要大量的科研创新为其打开一扇扇新产品的大门,需要我们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与大量好的灵感,也需要政府在起始创新上加大投入,不断为企业进行引路与指导,这样才能把水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总之,水生蔬菜现在正在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我们要及时准确地抓住历史机遇,让水生蔬菜走进千家万户,让其产业走向全国,奔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万福祥,袁尚勇,孙治平,等.湖北水生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11(19):1-3.

[2]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等.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J].绿色科技,2010(6):91-93.

[3] 周火强,王日勇,谭放军,等.湖南水生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制约因素及对策[J].辣椒杂志,2014(1):33-36.

[4] 徐蝉,胡美华,郭得平.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长江蔬菜,2009(16):106-109.

[5] 顾茂才.莲藕贮藏与加工技术[J].长江蔬菜,2010(14):81-84.

[6] 许金蓉,叶开飞,童自有.莲藕天然保鲜剂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2):418-420.

[7] 周志,莫开菊.莼菜护绿技术及其过程中质量控制研究[J]. 食品科学,2004(10):130-132.

[8] 鲍智鸿.荸荠罐头加工技术[J].保鲜与加工,2003(3):22-23.

[9] 关健,陈学玲,薛淑静,等.藕带成分与质构特性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8):69-71.

[10] 张蕾,吴华勇,邓丹雯.微波辅助干燥荷叶茶的新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4):295-298.

[11] 张家骊,夏文水.莲藕汁饮料[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工艺,2000(4):22-23,29.

[12] 张莉,陈从贵,刘进杰.荸荠汁澄清工艺[J].食品工业,2003(2):4-6.

[13] 尹华.荸荠果肉饮料生产工艺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262-264.

[14] 陈胜阳,陈和平.藕制品的种类及其加工工艺[J].江苏农业科学,2004(2):87-88.

[15] 李正涛,张文武.荸荠淀粉的生产及其利用[J].农牧产品开发,1999(4):11-12.

篇5

这本书在封底的醒目位置写着:“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十分凝炼地道出了这本书的主旨。

第一次拿到《谈故乡》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卷首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因为这是由冰心、巴金、季羡林、牛汉4位著名作家对故乡论述的精华“组合”。

冰心欣然写到:“对于我,故乡的‘绿’,最使我倾倒……”巴金感激地说:“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这22年来你养育了我。”季羡林思念地说到:“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牛汉留恋地写到:“故乡现在也许没有绵绵土了……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恋情。原谅我吧。”

打开书的目录,我十分惊讶,因为在目录里,大部分是我熟悉的著名作家的名字,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许地山、林语堂、郁达夫、茅盾等,这是各位大家用思乡之情写就的一道道“精神大餐”:《故乡的野菜》、《想起东长安街》、《梦里的故乡》、《小桥流水人家》、《故乡的风采》、《家乡情与家乡味》等,这些故乡的乡情民俗,是我们心灵的依托。走一走《故乡的桥》、《小城大街》、《老北京胡同》、《小巷人家》;看一看故乡的《江南的冬景》、《黄浦江》、《乌篷船》;听一听故乡的《乡音》、《乡曲的狂言》;说一说《家乡话》、《故乡近事》、《蛇的琐事》,还《说乡情》、《说扬州》、《说笋之类》、《说说故乡平原》;唱一唱《故乡的戏曲》、《社戏》、《元宵戏》;闻一闻故乡《北平的“味儿”》、《乡土》、《家乡味》、《绵绵土》、《故乡的泥土》;吃一吃故乡的《藕与莼菜》、《故乡的烤红薯》、《故乡的山梨》、《佐茶的鱼》;喝一喝故乡的《酒》、《闽南功夫茶》、《鲜鱼浓汤》;这些都是我们的愿望,不由得勾起了《故园之恋》,感受到了《乡土情深》。

《谈故乡》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读了《谈故乡》后,我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思维深处在众多著名作家的笔下纵横驰骋,一会儿,把我带到了鲁迅的《故乡》,鲁迅回忆起:“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一会儿,把我带到了叶圣陶的故乡,叶老回忆说:“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学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

读了著名作家柳青的《在故乡》,我内心深处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引起了思想上的强烈共鸣,柳青写到:“我离开这美丽的故乡,渐行渐远;但却时而回转头来,依恋地看看那些山水,树木和人家……”

著名女作家萧红又让我进入了《失眠之夜》:“为什么要这样失眠呢!烦躁,呕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吧。”

著名作家邹狄帆写道:“忘不了家乡,忘不了祖祖辈辈在那儿生活过的人,忘不了家乡味......”

篇6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肿瘤首位。胃脘疼痛是胃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早期往往不明显,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或重压感,或隐隐作痛,常被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疼痛加剧或持续不缓解。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食欲减退、进行性消瘦、腹泻等。晚期因肿瘤消耗及畏食等,常出现恶液质,患者极度消瘦。后期在上腹部能触及包块、压痛,肿物可活动也可固定,坚硬有时呈结节状。

胃癌患者宜多吃能增强免疫力、抗胃癌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苡仁、金针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鸽蛋、牛奶、猪肝、猴头菇、鲍鱼、海参、牡蛎、乌贼、老虎鱼、黄鱼、海马、甲鱼等等。

患者宜多吃具有高营养的食物,防治恶液质,如乌骨鸡、鸽子、鹌鹑、牛肉、猪肉、兔肉、蛋、鸭、豆腐、鲢鱼、刀鱼、青鱼、黄鱼、乌贼、鲫鱼、鳗鱼、鲳鱼、泥鳅、虾、淡菜、猪肝、鲟鱼等等。

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杨桃、无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乌梅、莲子等等。

患者伴有便血时,宜吃淡菜、龟、鱼翅、马兰头、金针菜、猴头菇、蜂蜜、荠菜、香蕉、橄榄、乌梅、黑木耳、羊血、蚕豆衣、芝麻、柿饼等。

患者伴有腹泻时,宜吃扁豆、梨、杨梅、芋头、栗子、石榴、莲子、芡实、青鱼、白花等等。

患者伴有腹痛时,宜吃金橘、卷心菜、比目鱼、海参、乌贼、黄芽菜、芋头。

防治化疗不良反应的食物有猕猴桃、芦笋、桂圆、核桃、鲫鱼、虾、蟹、山羊血、鸭血、海蜇、香菇、黑木耳、鹌鹑、薏苡仁、泥螺、绿豆、金针菜、苹果、丝瓜、核桃、龟、甲鱼、乌梅、杏饼、无花果等。

肠癌病人的营养与膳食

肠癌是指发生于肠道的恶性肿瘤。有大肠癌和小肠癌之分,大肠癌又有直肠癌和结肠癌之分。主要临床表现是肠出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大便质和量的改变等,还可有里急后重、坠痛、进行性消瘦和贫血等症状。晚期因转移还可出现肝肿大、黄疸、腹水、肿块、肠梗阻、尾骶部持续性疼痛,排尿不畅或尿痛等。

患者宜食清淡、容易消化而营养丰富之饮食,如奶类、蛋类、鹅肉、鸭肉、酸乳酪等等。

患者宜多食高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有防癌作用。

篇7

关键词: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091-03

1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目前我国大多数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其污染主要是由于富营养化、重金属含量超标及农药残留含量超标等。据报道,我国富营养化和超富营养化湖泊占总量的66%和22%[1] 。我国污染水域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90%以上是因水体中N、P过高引起的[2]。

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难度大且成本高,我国投入了910亿元治理“三江三河”,但成效不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利用植物治理或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的工作已开展多年,治污效果较为明显,但由于许多水生植物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易产生二次污染以及管理维护难等原因而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集成技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直接推广应用。

大江大河水体的污染是由于其支流的污染物流入后引起的,如果消除了支流的污染物,使其流入大江大河的水是洁净的,可从源头上控制大江大河水体的污染。控制支流的污染物必需有农民的参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农民也只有在其中取得经济效益才会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种植水生蔬菜既让农民受益,又能消除了支流的污染物,是一举两得的事。

我国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菱白、慈姑、水芹、菱角、荸荠、芡实、蒲菜、莼菜、豆瓣菜、水芋和水蕹菜,共计12个种类,除豆瓣菜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外,都属于我国原产,是我国的特色蔬菜[3]。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县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中发现了莲、菱、香蒲等水生植物的花粉化石,经测定,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在古代民间食用蔬菜种类中就有了莲、莼菜、芋、香蒲、荸荠、香菱等的记载。

科学研究表明,水生蔬菜具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美容养颜、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美化环境、排污能力强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我国水生蔬菜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调查统计,我国的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产值超过300亿元,是世界上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区。水生蔬菜也是我国出口创汇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之一,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和更大的发展。

2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案例分析

(1)文辉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水生经济植物净化水质。结果表明:在5月~10月间,水蕹菜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32 %和71.34%;在11月~3月间,水芹菜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2 .77%和94 .77%。经重金属检测分析,水蕹菜和水芹菜茎叶部分的Cu、Cd、Pb和Zn含量均处于可食用范围内。结合现场试验结果,轮种上述两种经济植物,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

(2)王旭明研究表明,水蕹菜对污水中的N、P、COD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分别87.36%,76.4%,50.6%。水蕹菜生长迅速,产量高,一般在7.5万kg/hm2左右,经济效益可观[5]。

(3)余俊任等以凤眼莲、水蕹菜和生菜作为供试植物对经过稀释后的厌氧发酵水做后续处理,考察3种植物对污水的耐污性及净化能力。试验表明:在170~230mg/L梯度下3种植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能力及高降解率。水蕹菜对污水总磷降解率达91%,对污水氨氮降解率达98%;生菜对污水CODcr降解率达到64%。在400~450mg/L梯度下,凤眼莲逐步枯萎直至死亡,而水蕹菜及生菜生长良好,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污能力。水蕹菜对污水总磷降解率达95%,对污水氨氮降解率达99%;生菜对污水CODcr降解率达到80%[6]。

(4)王其超研究表明,在低浓度或高浓度的SO2污染环境中,莲藕的生长发育无影响[7]。

(5)皮宇等研究发现,水芹在10℃左右时对含银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能;水芹对离子态银的净化富集能力大于对络合银的净化富集能力[8]。同时探索了冬季低温净化水体。

(6)孙湘宁等通过对有明显污染地区的莲藕进行多次分析表明,对所测定的六种金属元素Fe、Mn、Cu、Zn、Pb、Cd,都能被莲藕吸收和富集,富集的规律是藕节大于节间。在有明显污染区域,藕节和藕间对Pb的富集分别达到104%、85%,对Cd的富集分别达到460.8%,-23%。莲藕具有一定的耐污染和抗污染的生理功能,在城郊排污水面,种植莲藕对环境是有增益效果的。若在有毒金属Pb、Cd严重的水面种植莲藕,仅能发挥其环境效益,其藕不可食用,应引起注意[9]。

3 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技术

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技术是一种通过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而去除其中污染物的技术,该技术不需要大量投资,且生态恢复基地建立后,还可适用于其他类似污染水体的治理。因此,该技术受到了社会的欢迎[10]。

污染水体生态工程治理的主要技术类型有――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10]。如能将三种类型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环境效益,将达到理想效果。

3.1 生态浮床技术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改善污染水体的水质,同时减少传统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处理(如底泥疏浚、机械捞藻、化学杀藻等)所带来的投资大、操作难、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生态浮床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营养化水体的修复研究中[11]。

生态浮床技术是一项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兼顾的实用技术。其内涵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栽培种植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陆生物种种植到自然水域水面,并能取得与陆地种植相仿甚至更高的收获量与景观效果。该技术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根系和浮床基质等对水中悬浮物的吸附作用,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释出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从而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随着部分水质指标的改善,尤其是DO的大幅度增加,为好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通过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营养物的进一步分解,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最终通过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N、P等营养物质以及吸附积累在植物体内和根系表面的污染物搬离水体,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大幅度减少,水质得到改善,从而为高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创造生态环境条件,为最终修复水生态系统提供可能。生态浮床技术具有造价低、供试植物和载体材料来源广,结构组装方便,刚柔兼备,较好抗风浪能力,载体可移动拼装等特点[2],提倡推广应用。 3.2 水生植物滤床技术应用

秦雁芳采用的水生植物滤床是借鉴日本的一项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基质型人工湿地系统,主要靠水培植物的根系吸收、吸附过滤及共生生物的降解作用对水质进行净化,主要用于净化富营养化自然水体。研究了水生植物滤床系统净化太湖入湖河水, 结果表明:冬季水芹床、黑麦草床能有效去除TN、TP及高锰酸盐指数;夏季空心菜床对污染有净化效果,八月份去除率最高;营养物质浓度对水质净化效果有很大影响,是造成冬季去除率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茭白、睡莲床对污染的净化效果高于冬夏两季接茬时空心菜、水芹菜床;夏季对空心菜床系统中生物链进行扩展,放养大型底栖动物螺蛳、泥鳅,系统污染净化效果有所提高,其中螺蛳床效果最好。对水生植物滤床系统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合计水生植物收益、底泥、植物残留物堆肥技术制成的成品有机肥及水产品的收入,水生植物滤床的净效益可观[12]。

4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

(1)实践证明,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是可行的,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在科学研究、政策和投入上进行扶持。

(2)农民应成为应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主体和受益者,只有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这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事业中去,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才能富有成效。

(3)要科学决策,在了解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状况、水质和底质状况后,选择适宜在该条件下生长的生物种类,将整个需要治理的污染水体纳入区域规划、发展管理方案中,进行总体设计和考虑,并大力开展生物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10]。

(4)要对收获的水生蔬菜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安全性,对广大消费者负责。

参考文献:

[1] Linfeng Li, Yinghao Li, Dilip Kumar Biswas, et al. Potential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treating the eutropHic water: Evidence form Taihu Lake of China[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7:1~8.

[2] 陈荷生,宋祥甫,邹国燕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J].中国水利,2005(5):50~53.

[3] 江解增,曹碚生.水生蔬菜品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9):21~24.

[4] 由文辉,刘淑媛,钱晓燕.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99~102.

[5] 王旭明.水蕹菜在污水净化系统中的作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1):33~34,48.

[6] 余俊任,林 聪,张新平,等.水生植物在猪场废水净化中的耐污性研究[J].猪业科学,2006(12):64~66.

[7] 王其超.荷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8] 皮 宇,陈志强,戴全裕,等.水芹菜对含银废水的净化功能[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1(1):14~28.

[9] 孙湘宁,施克俭,袁俊华.莲藕对金属污染物的吸收与富集[J].水生生物学报,1987(3):282~283.

[10] 由文辉.污染水体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技术[J].上海建设科技,1999(3):26~27.

[11] 唐静杰,周 青.生态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2):24~26.

[12] 秦雁芳.水生植物滤床净化太湖入湖河水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Suggestion on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Water by Aquatic Vegetable

He Jianjun1,2,3,4, Chen Xueling1,2,3, Guan Jian1,2,3, Zhou Ming1,2,3, Wang Jun1,2,3, Gao Hong1,2,3,

Shi Defang1,2,3, Hu Zhongli4,5, Zhou Mingquan4,5

(1.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Subcenter of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Wuhan 430064; 2.Research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Nuclear-Agricultural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3. National R&D Center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 Wuhan 430064; 4.Hube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Lotus Root, Wuhan 430072;5.Department of Biology, Wuhan University, 430072)

篇8

既然何绍基在条幅中提到了金黄色的橙齑,本文就说一说“金齑玉鲶”的故事。

据考,“金齑玉”一名,乃隋炀帝所赐,历史很是悠久了。其实,“金齑玉”并非是一道菜,而是鲈鱼与莼羹的组合。莼菜作羹滴翠冰紫,配以雪白的鲈,再配以各种色彩的作料,鲈莼羹便成了典型的文人菜。历代文人中最善食“金齑玉”者,据说就是北宋诗人梅尧臣了。秋后,梅家庭院中养有鲈鱼,鲈莼羹是他招待文友的拿手菜。梅家的鲈鲶,须配以橘、橙与熟粟黄。取其金黄之色。以突出“金齑”。现在我们也明白了何绍基为什么要以“新橙配作齑”了。

齑。是一种很古老的菜肴。是用细切的腌菜、酱菜。或将原料在臼中用杵捣碎,再加调料拌和成的。多用蔬菜制作,也可以用动物原料制作。齑出现在先秦时期。据《周礼》“醢人”郑玄注:“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齑。”当时的名品为“五齑”,即用昌本(菖蒲根)、脾析(牛百叶)、蜃(大蛤)、豚柏(小猪肩胛肉)、深蒲(蒲齑或桑耳)细切腌渍而成。

汉魏时期,齑的制法有所发展。除将原料细切拌和后腌渍外,还出现了将原料捣碎再加调料拌和腌渍的方法。如汉代《四民月令》中有“八月收韭菁,作捣齑”的记载。北魏《齐民要术》中有“八和齑”,是将大蒜、生姜、橘皮、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在臼中捣碎,然后加醋调匀而成。历代名齑都见记载,如:“韭讲齑”(见《晋书》),“菊苗齑”(见唐《云仙杂记》),“琥珀瓜齑”、“脆红藕齑”、“暴齑”、“忘忧齑”(见宋《山家清供》),“相公齑”(见元《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瓜齑”(见明《饮馔服食笺》)等。唐宋后,齑的发展变化不大,但有时将齑做汤,称为汤齑,也有将一些细碎原料油炒后成齑的。齑的冷食居多。也可以作面条的浇头。像陕、甘的臊子面,或作为鱼鲶的专用调料。

说完了齑。再说说脍。脍也是一种菜肴。原指细切的肉丝、鱼丝,后来也指切薄的鱼片制成的菜肴。可以加调料拌和后生食。也可以加调料烹煮后食用。以鱼为料的脍写做。

我国食脍的历史也很悠久。有记载者可见于先秦时期。《诗经・小雅》中有“炮鳖脍鲤”,《论语》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中也记有牛脍、羊脍、鹿脍、鱼鲶等,说明食脍有据可查者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对脍的记载很多,如,“金齑玉”、“海鲵干脍”(见隋《大业拾遗记》),“缕子脍”(见五代《清异录》),“水晶”见宋(《事林广记》),“羊头脍”见元(《饮膳正要》),“鱼生”(又名生鱼),(见清《广东新语》)。

古时食单,最重鱼。鱼的制作。要经过刀工切割、调料拌和、选配器皿、装配成菜几个环节。其中鱼肉的运刀切割最具观赏水平,最具心理魅力。从先秦始,切皆用带响铃的鸾刀,直到唐代。历代诗人们在观看厨师手持鸾刀切时,都看做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写下不少诗篇。曹植在《七启》中说:“西海之飞鳞,(肉)江东之潜龟。”《涪翁杂说》:“燕人鲤方寸,切其腴以留。所贵腴鱼腹下肥处。”鱼之料,要求既肥又嫩,洁白透亮。鱼鲶又贵在刀功要达到又细又薄。恒鳞《七说》:“鲤鳖之鲶,叠似蚋羽。”形容其薄到蚊虫翅膀的程度。古时候切生鱼片为“斫鲶”。斫,是削的意思。《尔雅・释器》:“肉曰脱之,鱼日斫之。”斫,先要将鱼肉削成薄片,有霍叶刀与柳叶刀之说。霍。是豆叶的古称,是要薄到豆叶柳叶的程度,然后再细切为丝。唐代的《酉阳杂俎》说:“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鲶,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形容其刀法。切下的鱼片若透明之薄纱,合着节奏,飘飘欲飞,如此薄的鱼片,如蝴蝶翅膀,所以称“化蝶”。杜甫因此有诗:“豉化莼丝熟,刀鸣鲶缕飞。”黄庭坚也有诗曰:“萧臼方看金作屑,鲶盘已见雪成堆。”

鲶所用之鱼,早时最佳者为鲤。所以有“脍炙人口”之说。炙,指的是烤猪里脊肉,脍,指的就是鲤鱼。秦汉时,以鲤为鲶,“切葱若韭。实以醢以柔之。”醢是肉酱,调料除葱、酣外还有芥酱(类似今天之芥菜泥)。西晋巨富石崇爱吃,用一种私家配制的调料叫“韭齑”。另一巨富王恺羡慕得很,于是。挖空心思买通了石崇的下人,才打听到那个神秘的齑,不过是用韭菜根杂以鲜麦苗,捣烂制成的。晋以后,鱼的调料就更丰富了。有蒜、姜、葱、韭末、苏子、胡芹,有梅、橘、粟。雪白的鱼丝,配以金盆,还点缀有鲜绿的香蒿和艳红的枸杞。因此有诗曰:“冰盘行族青红”。到了唐时,就不能以鲤作了。因为鲤与皇帝李姓谐音,鲤被封为“赤鲤公”。皇帝下令,严禁捕捞,有出卖者,杖责六十大板。因此,到郑望的《膳夫录》中,已是“莫先于鲫,鳊、鲂、鲷、鲈次之,鲚、鲐、黄、竹五种为下,其它皆强为。”根本就不敢再提“赤鲤公”了。

鲤不兴了。用鲈鱼作鲐又火了起来。说起来鲈鱼火了还在于晋代张翰的一段话。张翰在齐王手下任职,后齐王将败,张翰又“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自此“秋思莼鲈”,鱼就与鲈鱼、莼羹连在一起了。张翰抬高了鲈鱼的声望。诗人们又不断以“秋思莼鲈”为题,加以各种吟颂,鲈鱼便一跃成为进献皇上的贡品。《太平广记》说:“吴郡献松江鲈鱼干六瓶,瓶容一斗。”“作鲈鱼,须八九月霜降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浸渍讫,布裹沥水会尽,散置盒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亦鲜洁可观。”鲈鱼,古松江府为多。故又称松江鲈鱼。《松江府志》;“天下鲈鱼皆两腮。唯松江鲈鱼四鳃。”四鳃鲈产地。一说在今之松江县境绣鞋桥下,一说则在今苏州境内宝带桥下。《十驾斋养心录》说:“唐人诗人称松江者。即今吴江县也,非今松江府也。”然而不管苏州还是松江。今日已不见四鳃鲈矣。也有人说,所谓“四鳃鲈”并不是真有四鳃,只是多了两道裂纹而已。

中国传统制作鱼的原料,主要选用的是鲤、鲂、鲈、鲫、(鱼免)、鲟、鲇、鳢、鳟等十来种鱼。东北的大马哈鱼与挪威的三文鱼同属鲑科鱼类,但鲜见将鲑鱼做鱼的记载。关于调味的记载。却是很多。战国时,鱼春天用葱,秋天用芥。三国时用姜齑。南北朝时用蒜、生姜、橘皮、白梅。隋唐时用香柔花叶或金橙丝。宋元时用葱、姜、椒等制成“醋”,或用萝卜汁、姜、香菜、芥辣醋调味,或用香菜、蓼子、芥末、炒葱、盐醋调味。清代用传统调味法较多,但也新增了用盐花、麻油、姜葱拌和之法。现代的鱼脍调料在不断创新,不但有日本的刺身调料,还有东南亚的各种香型、味型的新调料,不断给人以新感觉,这就是鱼的魅力之所在。

有人说,你说的鱼不就是日本的刺身或者叫生鱼片吗?不错,日本号称“国菜”的刺身就是我们的鱼。日本人学习了中国鲶的制作方法。发展成为有魅力的刺身。

作为美食的鱼鲶。从时间上来说。大约已经跨越了三千多年。从空间上说,中原的河南、西北的陕西、西南的四川。都有食鱼鲶的记述。至今在黑龙江的赫哲村。吃“刨花鱼”或生拌鱼丝,那都是上等的“鱼宴”。然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鱼名品,如“金齑玉”、“鲈鱼”、“鲨鱼”、“鲇鱼”、“飞鸾”、“海(鱼免)干”、“缕子”、“咄嗟”、“三珍”、“白刀”、“鱼生”等,皆出自江浙闽粤,这与当地的水产海产丰富有关。

篇9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 有效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准备过程,课外阅读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过程,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密不可分。如果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语文的素质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梳理教材归类课文,让课外阅读的选择有针对性

虽说课外阅读不应该有框架的限制,但是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在书海中漫游,也许最后的结果只是两手空空,因为当我们面对摆在面前的丰盛午餐的时候不是不知道怎么吃,而是不知道从哪开始吃。当今打着“学生课外阅读”旗号的课外读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便利条件,但是读物一多,难免会泛滥会有鱼目混珠、美丑同在的现象,所以一定要认真审慎地选读品位高、质量好的书,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新基础教育论》提出在教学中应该打散课文,按类进行教学重组,其实阅读也是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将课本中的课文进行分类重组,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苏教版文章,按体裁可以分为小说类,如《船长》、《爱之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等,以此为点让学生向小说领域展开拓展阅读。除了小说类之外还有抒情散文类,比如《桂花雨》、《我和祖父的园子》、《月光启蒙》、《姥姥的剪纸》这几篇课文可以归为一类,因为这类文章均有共通之处——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通过对某样事物、某段生活的回忆寄托作者深深的情思。针对这类寄情于物的散文,推荐的课外阅读将是运用寄情于物方法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荷叶与红莲》及叶圣陶的《藕与莼菜》等。还有就是诗歌、剧本类,比如《负荆请罪》、《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及古诗系列。这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类书籍培养学生对人文、历史的探究兴趣,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抒发爱国之情的古诗,并寻找共同主题的课外读物,一起感受作家心中的爱国情怀。

2.留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探求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最主要的阵地,如何利用好这块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学有多得,甚至学有所求就需要老师下一番苦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比较贴近儿童的生活,适合小学生阅读。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时,便可及时推荐书目,引导他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是从好老师的引导开始的,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激起阅读兴趣,其实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比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在教学白骨精的奸诈,她第一次变成了一个村姑时我就幻灯出示《西游记》原文: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一变,变为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若莺啭林……让学生形容这是怎样的一个美貌女子。然后学生说,我就话锋一转说道:“名著有很多人去研读,并在旁边批注,《西游记》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注本,在妖精第一次变少女的文字后面他批注了一个‘妙’字。你想知道李卓吾老先生为什么写这个‘妙’字吗?另外告诉大家,其实原著中也有对白骨精后面两次变为老者有着精彩的描述,想知道吴承恩是怎么写的吗?课后自己好好去读读原著。”这样的课堂问题,并非教师无意为之,而是故意留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一定会很好奇,课后也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进行阅读,以完善自己的知识库。

3.建立长程阅读,做好课外阅读的前沿后续

篇10

[关键词] 故乡;情感;童年

【中图分类号】 I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33-2

一、解读萧乾对故乡的回忆

很长时间以来,对故乡的追寻,对“失落的美”的探寻,似乎只是那些走出农村的乡土田园作家,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专利,学术界似乎也更乐于亲赖这些作家所“隐现着乡愁”的作品,却很少触及甚而冷眼旁观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作家所传达的隐隐乡愁。更有作家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说这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但笔者以为,对他们,应该放在同一天平上、同一文学高度进行审视,作家萧乾的许多回忆北京城的作品即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二、美好的故乡形象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习惯思维中总令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的故乡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有着不同的样貌。叶绍钧回味着家乡甘美清淡的雪藕和鲜嫩爽滑的莼菜,回想起那个在新秋早晨有许多乡人经过的故乡,“从不恋故乡”的他也不禁从心底升起一股浓浓的乡愁,觉得故乡“可爱极了”。而“赤足走草坡,入涧淘小虾”的乡景乡情也是在林语堂客居台湾时回忆起来的。汪曾祺和孙犁也都十分关怀故乡人物的命运,喜爱故乡的风俗,描叙过不少故乡的山水草木和瓜果菜蔬之美,这些都容易叫人想起齐白石老人画的白菜南瓜种种,有一种泥土的清香。台静农提供的羊镇世界,是一个把一个封闭性与内在完整性、丰富性统一起来的乡土世界,他不仅描绘了羊镇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而且刻画了丰富的生活场景(菜馆、更房、井台、油盐铺、街市、送殡、拜堂等等),提供了不同阶层人物形象(小商人、叫花子、农民、市井无赖、恶霸、寡妇、更夫、乡镇知识分子等等)。台静农热爱故乡质朴、善良的人们。沈从文,这位从湘西凤凰走出来的乡下人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向读者展示了古朴的人性、边城的月色和长河的落日。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把贫瘠和严寒的东北小城写得细致而微,在小说中有一段描写火烧云的细节:一个喂猪的老头子看着自己的小白猪被火烧云照成了小金猪,就笑盈盈地说:“他妈的,你们也变了……”易卜生在《荒原》中则写道:在荒原之巅的他时时回望故乡:“邻居老人已把家里的灯燃亮,我母亲的窗户上突然发光,它们奇怪地把我诱惑。”萧乾对故乡的情感也是颇值品赏:“说起北京的魅力来,我总觉得‘吸引’这个词儿不大够。它能迷上人。”“在我的童年,庙会是我的乐园,也是我的学堂。”“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北京城杂忆》)“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阕动人的交响乐。”(《老北京的小胡同》)由此,我们能明显感受不同作家笔下有着相同的情感,即故乡是温馨、亲切而美好的,让人依恋难以割舍。

三、分析故乡作为“回归原点”的特质

美好的事物只存在于思想观念中。其实,“故乡”一词本身已传达了这点提示:故者,旧也。一个“故”字就给语词界定了时空上的内涵。既然是旧地,自然相距甚远,如同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音容笑貌虽历历在目,但毕竟是镜花水月,不可触及,它只是一种印象。所以故乡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理位置,而是带有强烈情感、情绪色彩的识记痕迹记忆。柯尼洛夫在《高等心理学》中把记忆分成四类:运动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我们这里的分析就属于情绪记忆的范畴。鲁枢元教授在《创作心理研究》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我国音乐理论家赵风在北京居住了许多年,头脑中总是摆脱不了对故乡开封地理位置的错误记忆,他总觉得北京的东是开封的北,北京的西是开封的南,明知道这种方向感是错误的,却总是无法改变头脑中的固有程式。他自己也迷惘了,他说:“啊,故乡!在我理智之外,有习惯的;不,情感的;不,下意识的;不……反正我说不清楚。”这个例子很给人启发――故乡是非理性的,与现实无关。我们平时常说“我的故乡在……地方。”这类话中的“故乡”其实是“出生地”的代名词,是一个纯介绍性的地理方位,是物质性的。而在文学中,“故乡”则悬浮于物质之上,是心理层次的印象,这种印象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往往为主体的经验,情绪,态度、兴趣所左右,它显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而是染上了个性色彩的“心造幻影”。于是,即使出生于同一个地方的人对于故乡的描述也绝不可能相同,因为人类的心理系统是一个奇妙的筛子,它总是把注意力指向的事物留下,而筛去那些不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东西,而注意的指向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们当时的情绪,本身的兴趣,个人的经历等非理性因素决定,于是不同的人就会在各自的“记忆匣子”里装上不同的东西,当他们需要把“匣子”里的东西往外掏时,结果就各不相同了。比如:同住过北京的萧乾与冰心对北京的记忆就不一样,在萧乾笔下的北京是一座充满人性温情与人文色彩的城市,他在《东直门》中写道:“菊儿胡同出口是一座院坪……在读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时,我心里想的就是那片草坪。我们在那里玩过各种游戏,也斗过蟋蟀,排队举过莲花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在那里听到一位穿月白色上衣黑裙子的女士的演讲,她还教了我们一首我至今还会唱的《自由歌》。那是一支曾影响了我一生的歌。”甚而连贩夫走卒都透出款款的温情光辉。而冰心笔下的北京则如《寄小读者》通讯二十里所记述过的那样:“北京只是尘土飞扬的街道,泥泞的小胡同,灰色的城墙,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我的生长故乡,我的北京,是一无所有!”在《读了》中则写道:“总起来说,我对北京的印象,并不像萧乾那么好,因为它和我童年住过的海阔天空的烟台,山清水秀的福州,都比不了。” 但实际上两个人心中的北京与现实都不相符,至少是片面的,在这个例子中,对故乡的记忆明显受到了个体经验的影响。所以故乡就是一种情绪记忆的产物,我们用文学的语言将之定义――故乡是不同人各自的心绪。对于这种心绪,鲁迅先生给我们作了极好的描述:“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于是我们可以大胆地下这样一个结论:故乡本该存在于人们各自的心中,“故乡”一词本身就应该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人们对故乡的回忆相对于现实而言是一种带有个性差别的错觉。

在千百年来“故乡”一词所沉淀的文化内涵、童年的美好经验和有意无意的理想化共同作用下,“故乡”就成了回归的原点,人类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