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功效范文
时间:2023-03-27 06:4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甘蔗的功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益脾胃。甘蔗汁加热后饮用,能益脾胃。甘蔗汁有助脾作用,古人称之为“脾果”。
3、呕吐反胃。民间常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混合服,早晚各一次,对治疗慢性胃炎、反胃呕吐有很好的疗效。加少量姜汁效果更好。
4、止虚热咳嗽。以甘蔗汁700毫升左右与高粱米约半斤煮粥,每日食用2次,有润心肺,止虚热咳嗽之功效。若是把甘蔗烤一烤再吃,不但更甜,而且润喉效果卓越,是保护嗓子的食疗佳品。
篇2
我感到,要做好老干部工作,至少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责任感问题。干事业,首先就是要解决责任心问题。责任是什么?责任是品格、是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包括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等。老干部过去是大庆发展建设的功臣,而且大庆未来的改革发展稳定仍需他们的经验和参与。市委对做好老干部工作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我们的肩头承载着党和政府的重托,我们的行动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老干部心中的形象。作为老干部工作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关心好、照顾好、爱护好这些老干部,落实好他们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我们的思想中就是要树立“一切为了老干部,为了老干部一切”的服务理念。我们老干部工作者官不大、权不大,但身上责任大;人不多、钱不多,要干的事很多。我们的责任大在哪儿?一句话就是按照市委的指示要求,努力使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老干部的政治负责、生活负责、身体健康负责。
第二,感情问题。老干部工作是一项以服务为主的工作,没有感情做不好。大庆巨大的物质财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老一辈大庆人战天斗地、呕心沥血、艰苦创业取得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在碧水蓝天下,在富足而美丽的大庆,享受丰硕的成果,憧憬更加美好明天的时候,想想他们当年无私无畏的牺牲、不计报酬的奉献,想想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安排、照顾好这些有功之臣呢?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存在决定意识”。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服务的质量就不一样,老干部的感受也不一样。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就是要有对老干部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象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为老干部服务。没有感情基础,做不好老干部工作,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最深的体会。
第三,本事问题。本事是一个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光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拿什么做好工作,又何谈创新和提升。本事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谋事、成事、干事的能力。老干部工作政策性很强,多涉及老干部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偏差。另外,老干部的身份、地位、职务、经历、资历各不相同,没有一定政策水平,没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干好工作吗?老干部工作牵扯组织、人员、财务、社保、医保、卫生等多个部门,没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没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办成事吗?来的这段时间,我也接触了几位老干部,接触了几件具体事,我发觉许多老干部还是很懂政策的,而且也比较了解省内、省外的信息,所以作为我们具体工作的同志,要在学习上下点真功夫,掌握点真本事。做好老干部工作,就是要对老干部政策了如指掌,对老干部的情况如数家珍,还要学习一点老年心理学、老年保健常识,研究点老年活动规律,努力使我们的工作让老干部们满意。
篇3
[关键词] 可膨胀髓内钉;肱骨干骨折;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b)-002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of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 system(EINS) in the treatment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from October 2012 to March 2014, 64 patients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EINS. There were 37 males and 27 femals with a mean age of 47 years(range 17~63 years). All of the cases were fresh fractures. According to AO classification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 there were 43 cases of type A, 21 of type B, and 0 of type C.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he averaged blood loss was 74ml and the averaged time of surgery was 93 min. All of the 64 cases got fracture healing and the time for fracture union was 12.6 weeks in average. 64 cases were assessed according to Neer shoulder function score system, 41 cases were excellent, 17 good, 6 fair, 0 poor.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as 90.6%. There was no patient who was complicated with injury of radial nerve or brachial artery during surgery.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humeral shaft fracture with EINS is a effective method, with the advantage of convenient manipulation, high ratio of fracture healing, and less possibility of radial nerve injury.
[Key words]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 Humeral shaft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下方2 cm至肱骨髁上2 cm之间的部位发生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大部分的肱骨干骨折是由直接撞击、高处坠落等直接暴力所致,小部分是由肘部以下传导而来的间接暴力所致。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悬垂石膏固定等,适用于稳定的骨折类型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而对于不稳定的肱骨干骨折常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该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3月,采用FIXION可膨胀髓内钉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6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整群选取肱骨干骨折64例,排除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以及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排除肱骨干骨折累及肱骨近端和肱骨远端的病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21~81岁,平均47岁。跌伤42例,交通事故致伤19例,高处坠落伤3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按AO分型,A型43例,B型21例,C型0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全麻或臂丛麻醉,取仰卧位,取肩关节前外侧切口,从肩峰前外方纵行切开皮肤4 cm左右,依次切开皮下组织、浅筋膜,顺着三角肌纤维纵行切开显露肩袖,选择大结节内侧、结节间沟后方为进钉点,将肩袖切开1.5~2 cm;开口后插入复位器golden finger,牵引患肢、手法复位骨折端并使复位器贯穿肱骨干骨折的近端及远端;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端复位满意后,维持骨折端对位,拔出复位器以髓腔扩大器扩髓至7 mm或8 mm,插入直径6.7 mm或7.4 mm的FIXION可膨胀髓内钉,插入可膨胀髓内钉时屈曲肘关节并向近端施加对抗力量以防止骨折端分离;用配套器械向髓内钉内加压注入生理盐水使髓内钉膨胀以达到抗旋转目的,C臂机透视确认髓内钉膨胀充分,在配套定位装置辅助下于近端拧入2枚锁钉,取下定位装置,拧入尾帽;术野充分止血、冲洗后缝合肩袖切口及各层组织。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4~48 h,给予消肿、止痛等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颈腕吊带悬吊患肢,术后2~3 d开始行患肢肩肘关节被动功能锻炼,2周后嘱患者逐步进行主动功能锻炼。术后1 d、4周、8周、12周、16周、半年复查肱骨全长正侧位X线片。
1.4 评价标准
以X线片评价术后12周、16周、6个月骨折愈合情况;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术后半年、1年的患肢肩关节功能。
2 结果
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该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74 mL(50~150 mL),平均手术用时93 min(70~130 min);64例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其中2例老年患者术后4个月时未骨性愈合,术后半年时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12周~6个月);64例患者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肩关节功能优41例,良17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90.6%。肩关节功能评定为可的6例均为未能坚持功能锻炼的老年患者;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中桡神经损伤、肱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发生内固定物断裂的病例。典型病例(42岁男性)见图1、2、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折的治疗手段远比以前丰富,肱骨干骨折的患者也对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尽量减轻痛苦,提高骨折期间的生活质量,保留患肢的良好功能,而保守治疗常常难以满足以上要求,所以肱骨干骨折的手术疗法变得愈发重要。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操作简单,可无需C形臂等辅助设备,能够一期在骨缺损处进行植骨,但手术过程中有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并发症的风险[1-2]。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一般可在闭合复位下完成,骨折端血供保留良好,髓腔中心性固定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但因为肱骨下段前后方向变扁形成内外侧缘,造成远端冠状位锁钉置钉操作困难、易发生医源性肱骨髁上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创伤小,也可在闭合复位下完成手术,但外固定架常影响患者穿脱上衣,易发生钉道感染、钢针松动,对患者的社会心理也有一定影响,目前除严重开放性骨折病例外已较少应用[3]。
FIXION可膨胀髓内钉是一种新型的髓内钉,其设计上不同于普通的交锁髓内钉,2000年意大利的Lepore S等[4]报道了应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而后Jovanovic A等[5]在肱骨干骨折中应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膨胀髓内钉横截面呈四棱形,且带有4个径向辐条,在加压注水后径向辐条可在骨髓腔内张开与骨质紧密贴服而产生抗旋转稳定性,并且具备良好的轴向稳定性和足够的力学强度。可膨胀髓内钉的设计特点使其无需在骨折远端置入髓内钉远端抗旋转锁钉,从而减少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并明显降低了术中桡神经损伤及医源性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5],故该研究中平均用时93 min即可完成手术,0例发生术中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该组病例随访结果64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骨折愈合率高,是由于无远端锁钉的存在,可膨胀髓内钉在骨干轴向上非绝对稳定固定,在上臂肌肉收缩下可动态加压,骨折端的微动有利于骨折愈合,可膨胀髓内钉可在闭合复位操作下完成内固定手术,骨折端血运破坏少,利于骨折愈合,Zhou ZT等[6]在股骨干骨折中应用可膨胀髓内钉亦取得类似的骨折愈合效果。未注水膨胀的髓内钉直径较髓腔直径小1~2 mm,插入髓内钉时不易导致肱骨骨质劈裂,而且插入时不会使髓腔内压剧烈升高,故可降低脂肪栓塞的风险。张晓瑞、王彦科、黄钿锋等[7-9]采用闭合复位可膨胀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无医源性骨质劈裂、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与该研究相似。
马湘毅等[10]报道了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病例中,髓内钉尾帽高出骨面、术中肩袖损伤造成部分病例肩关节功能不佳。该组病例手术前均测量对侧肱骨的长度及髓腔宽度以预估术中使用的髓内钉规格,术中注意髓内钉主钉尾帽勿高出肱骨近端骨面,以防肩峰下撞击影响肩关节功能,术中尽量精准定位进钉点,以免过度切开肩袖组织,置钉完成后注意修补肩袖,以保证远期的肩关节功能,因此该研究中90.6%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
当然,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的应用有其适应证,该髓内钉的远端无锁钉设计决定了其若要发挥有效的抗旋转功能,髓内钉远端需超过骨折线远端5 cm以上,故肱骨干下段骨折中应用此内固定物容易因稳定性不足而失效。
总之,可膨胀髓内钉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除钢板、交锁髓内钉之外的又一选择。在适当的骨折类型中,在注重各种操作要点的前提下,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Ashutosh Kumar Singh, Nidhi Narsaria, R. R. Seth, et al. Plate osteosynthesis of fractures of the shaft of the humerus: comparison of 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s and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J]. J Orthop Traumatol, 2014, 15(2):117-122.
[2] 冯涛.髓内钉和钢板置入修复成人肱骨干骨折:桡神经损伤及骨不愈合发生率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19(13):2086-2090.
[3] 周伟. 肱骨干骨折治疗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 39(6):573-575.
[4] Lepore S, Capuano N, Lepore I, et al. Preliminary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with the Fixion intramedullary nail: an inflatable self-locking system for long bone fractures[J]. J Orthop Trauma, 2000, 14(1):135-140.
[5] Jovanovic A, Pirpiris M, Semirli H, et al. Fixion nail for humeral fractures[J]. Injury, 2004, 35(11):1140-1142.
[6] Zhou ZT, Song YC, Zhou XZ,et al. Femoral midshaft fractures:expandable versus locked nailing[J].Orthopedics, 2015, 38(4):314-318.
[7] 张晓瑞,高长城,乔永军. 可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对比研究[J]. 河北医学,2015, 21(3):419-422.
[8] 王彦科. 可膨胀髓内钉在24例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3, 11(13):120-121.
[9] 黄钿锋,陈昆,郑文忠,等. 选择运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上段骨折60例[J]. 临床军医杂志,2015, 43(8):817-819.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给予系统心理干预。结果 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围术期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相对稳定,焦虑值较对照组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肠蠕动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早(P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心理干预 效果观察
子宫是女性的重要器官。子宫全切术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术式之一[1].全子宫切除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子宫疾患,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身心保健亦倍受关注。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接近中老年,她们担心术后过早衰老,影响夫妻感情,更因为担心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感到心理压力。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6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按护理程序实施心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年龄34-55岁.既往无精神病史及其他重大疾病史。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和术前准备,拟定2天后实施手术。1.2 方法
1.2.1 评估心理问题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 [2],该量表含20个条目,各条目按1-4分4级评定,累计得分>4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术前1-2天,由责任护士对两组病人进行个别交谈,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SAS。然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归纳并制定干预计划。
1.2.2心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1天向患者介绍手术时间,术前准备的内容,麻醉方法,术后按常规巡视病房,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指标。
1.2.2.1术前干预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入院后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先进的医疗条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及麻醉师,让病人感到受重视,增加对手术的信心。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并启发其将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倾诉出来,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通过连续性护理活动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关心患者疾苦,使患者感到亲切感和安全感。邀请子宫肌瘤术后的患者介绍自己手术过程中的感受和配合经验,从而帮助患者解除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猜疑等不良心理,并把这些不良心理变为手术的内动力以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手术。
解除忧虑心理:根据其焦虑不同的因素,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护士除耐心安抚病人外,应劝其丈夫消除顾虑,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给病人予以心理支持。向患者及其丈夫解释全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通过图片、文字及影像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纠正错误认识,并鼓励丈夫对妻子表达爱意和关怀。向患者解释子宫切除后月经不再来潮,但对夫妻性生活不会有影响,待术后2-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性生活[3],以解除其精神负担。明确告知子宫切除会有暂时的不适,会引起绝经和丧失生育能力,但不会影响性生活和女性形态,以消除心理障。
做好未生育小孩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她们解除顾虑,不断从各方面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生活,从而协调加深夫妻感情。
1.2.2.2术后干预
根据术中麻醉方法安置,术后每30分钟观察病人,待其清醒后,立即告知病人病情稳定,以减轻心理负担。术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切口疼痛及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很容易产生急躁、焦虑和恐惧心理。6小时后根据病情调整,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疼痛,并配合镇痛措施减轻疼痛应激反应。鼓励其勤翻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肠蠕动,预防腹胀,促进血液循环。告知术后7-14天为肠线吸收期,应卧床休息,阴道可能有少许出血现象,若出血多应及时就诊。6周前禁盆浴,防逆行感染。3个月内禁性生活,让阴道断端伤口愈合良好,并让其丈夫陪同听讲,以取得丈夫的理解和认可。
1.2.3评价方法
1.2.3.1 心率,血压评价:分别于入院次当日,术前晚,术日晨及入手术室后30分钟测量。
1.2.3.2 SAS 评分:于术前晚采取访谈的方式再评分
1.2.3.3 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排气,下床后活动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不同时段平均血压的比较(见表1),两组病人不同时段平均心率的比较(见表2)
表1 2组病人不同时段平均血压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入院当日
术前晚
术日晨 入室后
实验组 30
107.4/68.3 118.6/73.5 128.3/74.6 136.7/75.1
对照组 30
107.6/67.9 109.2/68.9 112.4/69.5 116.8/70.3
注:均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2组病人不同时段平均心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入院当日
术前晚 术日晨 入室后
实验组 30 75.1
82.1 87.8
95.1
对照组 30 75.4
75.6 77.1
82.3
注:均与对照组比较p
2.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入院当日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随着手术的临近,对照组心率血压显著升高。
2.3 两组病人SAS评分平均值及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平均时间比较(见表2)。
表3 2组病人SAS评分平均值及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平均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前2d 术前晚 排气时间(h) 首次下床时间(h)
对照组 30 42.1 49.3
42.6
39.7
实验组 30 42.5 32.9
33.8
30.3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4 从表3可以看出,两组病人干预前的焦虑值均超过40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均有焦虑存在。经心里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明显降低。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许多妇女错误地认为子宫是保持女性特征和产生性感的唯一器官。因此,子宫切除手术易引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焦虑以术前最明显,抑郁以术后最明显,产生的原因有:生育问题、性的问题、家庭问题等,子宫全切术后,月经不会来潮,其主要是心理性因素,即心因性性功能障碍,原因可能是对手术的恐惧、术后身体不适感及盆底结构的改变,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顾虑而导致性功能下降。实际上,手术3个月后,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的性生活。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显示,子宫全切术还可能使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高[1],心理干预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使病人了解术后尽早适当活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为此:
我们在患者入院当天即开始主动、有计划性、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并根据患者内心的想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以保证患者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经过心理干预帮助后所者均能正视自己的疾病,.很好的接受治疗及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李巧燕,大众卫生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2007,11,27.
篇5
【关键词】护理干预;宫颈癌;放疗;效果
【中国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91-01
目前放射是治疗子宫颈癌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该方法占了主导地位[1]。但是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或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患者放疗过程中护理干预,以减轻对患者的损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本文对42例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放疗患者的影响,取得较好效果,现陈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治疗的42例宫颈癌放疗患者,年龄在38-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2.6)岁;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鳞癌有28例,腺癌有14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4)分期:Ⅰ期有1例,Ⅱ期有16例,Ⅲ期有23例,Ⅳ有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
1.2护理方法:①入院开始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测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定,同时介绍科室环境,如科室医疗护理人员的配备,科室对肿瘤患者治疗的技术,如化疗、放疗、γ刀等治疗手段,同时给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瞩患者放疗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少渣饮食,不吃易产气、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饮水、多吃香蕉等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②心理疏导,肿瘤患者较易产生焦虑、抑郁及恐惧心理,特别是女性患者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2],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热情接待患者,温和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然后选择适宜的时机与患者交流肿瘤放疗的效果,及宫颈癌放疗治愈率明显提高的报道,进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促进形成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瞩家属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并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③放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放疗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明显的失血性休克状态,需要及时报告管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阴道压迫性止血;宫颈癌的放疗较易损伤直肠,放疗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因此术前应瞩患者排空直肠、并用填塞物填塞阴道以使直肠尽量少的受到射线的照射,术后对患者需进行合理营养及饮食指导,以减轻对直肠的刺激;放疗后对阴道的损伤较重,较易产生坏死、脱落组织,因此需要对阴道进行冲洗,以较好的清除受损组织,减少感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提高局组织的氧供,利于组织修复[4];④放疗部位的皮肤护理,照射部位皮肤较易出现红肿、干燥、脱皮及溃烂等,放疗前应做好积极的保护措施,瞩患者保持照射部位划线的清晰,切勿自主划线,治疗期间瞩患者穿宽松、柔软、全棉的衣物,避免产生摩擦而损害皮肤;照射部位用温水及湿毛巾轻轻沾洗,切勿用碘酒、酒精或肥皂水进行清洗,切勿挠照射部位皮肤和用手撕裂脱屑皮肤,保持外阴及腹股沟区皮肤的干燥[5];⑤出院指导,保持阴道清洁,合理饮食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注意休息,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定期随访。
1.3观察指标:放疗前后焦虑评分变化(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放疗后胃肠道反应及阴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所有数据均由专业人员完成。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采用均数加标准差及百分数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42例子宫颈癌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情况。
3.讨论
宫颈癌是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有报道成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的发病率,而在发展中国家中该病的发病率位居首位[6]。该病的发病原因不明,但是其发病率与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有关,该类群体的发病率较高。宫颈癌发生后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积极进行治疗。放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较好,特别是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虽然那放疗方法能将肿瘤控制,但是对于患者生存质量及人文关怀同样也需要重视[7]。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准确的判断力,同时还需要更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放疗副反应的影响。
本文研究42例经放疗的宫颈癌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胃肠道反应及阴道流血发生较少。患者均能积极的面对治疗。
综上所述,宫颈癌放疗患者治疗工程中,加强放疗前后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应羽.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11,7(33):86-88.
[2]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
[3]路虹.宫颈癌术后妇女的性生活状况调查.护理研究,2004,18(10):1808—1809
[4]谢永银,蔡军红,何丽敏,等.健康教育对三位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8,14(1):l32—133.
[5]王荣英,邵燕.子宫颈癌放射治疗94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5(1):115-118.
篇6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102-01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妇科中比较多见,该病特征为经期紊乱、子宫出血量及性质改变[1],受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在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我院将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资料和护理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属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35例患者。
对照组:年龄范围19~49(36.72±3.54)岁。其中未婚16例,已婚19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0~50(36.76±3.58)岁。其中未婚15例,已婚20例。
纳入标准:①与WHO制定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相符合。②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③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③存在精神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④患有恶性肿瘤疾病。
对照组和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
1.2护理方法
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对照组),护理人员定时清洁和更换患者的床单和衣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实施护理操作,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将患者出现的发热、腹部疼痛等症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便后使用温水擦拭会,使患者的外阴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具体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未充分认识疾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精神抑郁以及入睡困难等心理状况的几率较高,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积极的心理排解,将该病的有关知识和治疗成功病例向患者介绍,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2)用药指导:在患者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按时、按量,叮嘱患者不得擅自在症状稍有改善后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停药。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性激素治疗本病的作用和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教导患者掌握正确使用性激素的方法。对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及时的处理。
(3)饮食指导:叮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纠正贫血症状,增强患者的体质,若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则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反复出血率和贫血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反复出血率和贫血发生率,以(n)%形式表现,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出血停止时间,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两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为(5.34±1.27)d,反复出血率为5.71%(2/35),贫血发生率为11.43%(4/35)。
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为(8.75±2.02)d,反复出血率为22.86%(8/35),贫血发生率为34.29%(12/35)。
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反复出血率以及贫血发生率相比较差别较大,统计学具有意义。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更年期的发病率为50%左右[2],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主要病因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3]。止血和调节内分泌是临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手段,在患者治疗的同时辅以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基础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不足且无规范性,不能根据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灵活改变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得不到改善,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可弥补基础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具有全方位、细致等优势,应用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治疗,进而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积极的心理护理是改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有效措施[4],有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用药指导有利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防止患者因擅自更改用药时间、停药等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和病情反复;饮食护理有利于患者体质的增强,防止饮食不合理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应激性反应,促进贫血症状的改善。
我院将收治的7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观察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反复出血率和贫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纠正贫血症状。
参考文献:
[1]万婷娥.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4):3794-3795.
[2]叶正丽.护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心理情绪患者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4):498-500.
篇7
【摘要】 目的 调查颅脑损伤(TBI)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MCMA)及自我效能干预对TBI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41列TBI患者,采用MCMA问卷调查及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干预,以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作干预前后比较。结果 本组TBI患者的医学应对得分为:面对(3.31±0.42),回避(2.70±0.35),屈服(2.30±0.34);干预2个月后,患者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颅脑损伤;医学应对;自我效能
颅脑损伤(TBI)是外科常见病,由暴力作用造成的意外损伤,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我国TBI年发率为783/10万,其中中至重型占10%[1]。重型TBI存活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者遗留终身,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和恢复功能,使患者回归社会,这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也是临床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从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对141例TBI患者,采用MCMA问卷调查,并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141例均为颅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11例,女30例,年龄20~52岁,平均36.3岁。纳入标准: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为TBI、病情8分、神清和病情稳定、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及心理情绪障碍、小学文化以上、愿意配合者;排除标准:既往患严重心脑血管病、痴呆及精神病史、活动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等。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自设患者一般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烟、文化、经济情况、心理健康水平等,共发放调查表141份,回收141份,回收率达100%, 经筛选不合符要求5份,实得有效调查表136份,有效率为96.5%。136例中,闭合性损伤56例,开放性损伤42例,颅骨骨折38例。(2) MCMA问卷表[2]。该问卷共有20个条目,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种应对方式,每个条目按1~4级计分,由3种应对方式的条目组成,每种应对方式的总分范围是1~4分,得分越高,使用越多;(3)FCA评定量表[3],共有18个项目,每个条目按1~6级评分,分为运动功能(13个条目)和认知功能(5个条目),得分越高,综合功能越好。
1.2.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熟读每个评定量表的指导语,指导或帮助患者填写,入选时填一次,2个月末填一次,填好直接收回,集中进行累计得分和分析、比较。
1.2.3 自我效能干预 根据自我效能来源(亲历性经验、代替性经验、言语劝说、生理和情绪状态)4种方法进行。责任护士每天干预不少于3次,其他护士在治疗、护理、康复中进行。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TBI患者MCMA得分情况
TBI患者采用的应对方式以面对最常用,为(3.31±0.42); 其次为回避,得分值(2.70±0.35);屈服得分值最小,为(2.30±0.34)。
2.2 TBI患者干预2个月后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2个月后,患者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应对是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机制,是个体对现实环境的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从调查显示,本组的面对分值最高,可能是由于本组患者较年轻,精力充沛,敢于面对,敢于与疾病作斗争。面对也称为积极应对方式,它能调动患者内因,缓冲应激造成的压力,可有效应付疾病造成的负性压力,有利于疾病的稳定和康复。本组屈服得分最低为(2.30±0.34),患者表现心理压力较重,对治疗失去信心,加之部分医疗费自负,患者的承受力低,情绪低落,增加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影响疾病转归和预后,不利于病情康复,为消极应对方式。本组的回避分值为(2.70±0.35),高于屈服而次于面对,这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否认机制,分为真正的否认和情感压制,前者可降低疾病的压力,有减轻负性发生,属有用的防御机制;而后者是进一步恶化心理环境,虽然不是屈服,但也不敢面对,故属于消极应对方式,所以护士要不断地给予交谈、沟通、指导、启发患者应用积极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思想和方法,它的来源是以经验或信息,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本研究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以介绍病因、治疗、护理、康复方案及达到效果,使患者积极参与,并在行动中不断评价自我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介绍同类康复病例,借助康复患者成功经验,促进自我效能提高;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家人、朋友多与沟通、交谈、鼓励、建议、提供言语判断去改变低的自我效能;医护人员引导:患者躯体不舒服时,予讲解、引导、不因暂时出现的疼痛、疲劳和紧张作为判断自身无能力或功能失调,心理或情绪不舒时要多开解、疏导,从认知组织和记忆提取,使之引发积极情绪而增强自我效能。由于患者较年轻,接受能力强,并为首次得病,没有病情复发体验,对伤后出现的健康问题,能坦然面对,以积极应对方式认识自己,重建信心,对疾病持乐观态度,对治疗、护理、康复有信心,积极配合,干预2个月后,患者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P
参考文献
[1] 马智群,田芸,付功莉,等. FCA量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与护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2):165167.
[2]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1999: 124127.
篇8
关键词:脑中风;吞咽功能障碍;护理干预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患者大多存在高血压,突然发生、头部脑血管破裂压迫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1]。部分脑中风患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易发生误吸、呛咳,继发肺部感染,甚至窒息死亡;也可因吞咽障碍造成水、食物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加强治疗和护理,改善脑中风患者的吞咽功能。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4月,对脑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脑中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15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脑中风病史,发生误吸、呛咳3个月以上。将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42~83岁;平均(52.7±4.15)岁。吞咽功能障碍病程3~7个月,平均(4.2±0.98)个月。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42例,女34例;年龄47~85岁,平均(60.2±2.47)岁;病程4~8个月,平均(5.1±0.13)个月。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患者安排于安静通风的病房,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1.2.2.1心理干预:脑中风患者大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受限;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影响,和家属及护理人员交流发生障碍,因此患者常产生焦虑、消极、甚至绝望感,有的患者甚至不愿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给患者真诚的关爱,告之患者负面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会加重症状,鼓励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和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治疗康复的信心。
1.2.2.2饮食护理: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因误吸、呛咳而害怕进食,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心理积极疏导,告诉日常饮食不可或缺。从饮水开始尝试,从小容量(5ml)开始,逐渐加大容量,如无异常,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日常安排少食多餐,温度适宜,不可太烫。饮水进食后清洗患者面部嘴周,及时清理洒落的食物,以免刺激患者。
1.2.2.3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做吞咽功能锻炼。用冰块刺激患者咽部,促进本体感觉恢复,减少误咽;按摩患者咀嚼肌,嘱患者自己转动舌头,指导扣齿动作,以锻炼唇、舌、颊部力量;练习吸吮和发声,锻炼吸吮力量;指导患者作深呼吸,刺激咳嗽反射,减少呛咳。康复训练2~4次/d,30d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误吸、呛咳、感染、窒息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3]评定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包括正常(患者5s内吞咽≥1次)、减弱(5s内吞咽1次,感觉困难)、功能消失(5~10s吞咽1次或无吞咽,饮水呛咳严重)。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合并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误吸6例,呛咳5例,继发肺部感染3例,无窒息发生,合并症(18.42%)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吞咽功能正常(82.89%)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消失(1.32%)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脑中风患者常因脑血管破裂出血,压迫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导致患者饮水及进食发生影响,营养摄取不足,抵抗力下降,甚至因误吸、呛咳等引发肺部感染或窒息,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要加强脑中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早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恢复。
对于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中风患者而来说,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脑中风大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且大部分患者对于康复训练或多或少存在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对突发脑中风情感上难以接受,对于后遗吞咽功能障碍感到无奈、自卑,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4],因此加强对脑中风伴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康复训练就显得成为必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文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发生误吸、呛咳、继发肺部感染等合并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王延蕾[5](2012)也通过对比研究证实这一观点。由此可见,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脑中风伴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合并症,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凤媚,邝志强,陈卓铭,等.系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40-41.
[2]韩莉.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161-162.
[3]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其中的58例剖宫产分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8±2.25)岁。初产妇19例,所占比例为65.52%;经产妇10例,所占比例为34.48%。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为(32.48±3.16)周;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4±2.16)岁。初产妇15例,所占比例为51.72%;经产妇14例,所占比例为48.28%。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为(32.22±3.14)周。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包括:
(1)、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
(2)、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之前对可能产生疼痛情况、疼痛能够持续的时间,镇痛的方式等对患者进行详细地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到手术的具体情况,才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
(3)、剖宫产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梳理,另外还需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精神鼓励和心理支持;
(4)、指导手术后的患者正确地,这样能够让患者的腹部肌肉得到放松,减少疼痛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1级疼痛的有12例,所占的比例为41.38%;2级疼痛的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27.59%;3级疼痛的有9例,所占的比例为31.03%;对照组疼痛级别在中上度以上的患者有17例,所占比例为58.62%;观察组患者1级疼痛的有23例,所占的比例为79.31%;2级疼痛的有5例,所占的比例为17.24%;3级疼痛的有1例,所占的比例为3.45%;观察组组疼痛级别在中上度以上的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为20.69%,两组患者护理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X2=8.72,P=0.003,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对护理满意程度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对护理满意程度详细情况比较表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妇产科剖宫产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剖宫产患者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较高【1】,并且对疼痛的耐受力较低,如果没有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了手术的质量,甚至还会出现伤口恶化的情况,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2】。
妇产科剖宫产患者在住院期间除了家属之外,最为亲近的就是护理人员,因此,想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疼痛综合护理干预,首先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患者护理的依从度【3】,顺利开展日后的护理工作。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患者心中真正所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综合护理需要将患者作为整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从取得患者的信任入手,对其心理、身体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术后疼痛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4】。
篇10
的本科住院患者112例,根据自愿原则,其中,A组6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B组5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固定后两组患者均行同样的术后护理及治疗。治疗8个月后,统计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比较看出,A组与B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术后并发症方面,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及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肱骨干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3.4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a)-170-02
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地发展和患者对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的更高要求,手术治疗成为主流[1]。自Kuntscher设计并使用了第一枚带锁髓内钉以来,带锁髓内钉以其适应证广、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扭转应力强、应力遮挡作用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长管骨骨折,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练已成共识[2]。本科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骨折与通常采用的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2008年1月~2009年10月经X线明确诊断为肱骨干骨折的住院患者112例,其中,交通伤56例,跌伤25例,重物砸伤12例,机器绞伤9例,高处坠落伤5例,刀砍伤5例。按照骨折部位,肱骨上段骨折26例、中段骨折53例、下段骨折23例、多段骨折10例。骨折分型按照AO/ASIF分型,A型48例,B型39例,C型25例。所选资料中,男58例,女54例,年龄21~72岁,平均51.6岁。骨折后至手术所间隔时间为2~28 h,平均8.3 h。以上患者根据自愿原则,6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为A组;5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为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结构、骨折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分型、骨折后至手术间隔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固定后两组患者均行同样的术后护理及治疗。
1.2.1 带锁髓内钉治疗A组60例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臂丛或全身麻醉后,取沙滩椅位,肩峰外角纵行切口,约3~5 cm,顺三角肌纵行纤维钝性分离三角肌,显露肩峰下滑囊,切开后显露肱骨大结节,于大结节顶点内侧、结节间沟后方5~10 mm,用开髓器开口,闭合复位肱骨干骨折后维持,依次扩髓。选择合适型号带锁髓内钉,通过导向器锁入近端锁钉,C臂X线光机透视下徒手进行远端固定。远锁钉由前向后、近锁钉由外向内锁入,清洗后逐层缝合伤口。
1.2.2 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52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臂丛或全身麻醉,取三角肌前侧入路或肱骨前外侧切口入路。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或肱肌-肱桡肌间沟进入,牵开桡神经,清除局部血肿后行骨膜下剥离。骨折复位后,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型号加压钢板,于肱骨干前外侧固定,要求远、近折段至少各3枚螺钉固定。
1.3 治疗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8个月后根据Neer评分标准[3]:①90~100分为治愈;②80~89分为显效;③70~79分为有效;④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8个月后,根据以上标准将治疗效果统计并分析,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各项治疗效果评价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带锁髓内钉固定组(A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好于钢板内固定组(B组)。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8个月后,根据以上标准将治疗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障碍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肱骨干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骨折,随着近几年交通事故的增多,肱骨干骨折患者也随之增加。对于肱骨干骨折外科治疗通常采用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多能达到解剖复位,在粉碎性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同时,可通过拉力螺钉将蝶形骨折块固定,促使骨折端愈合。加压钢板强度硬,承受力大,能起到一定的坚强固定。但是其缺点是:手术切口大、感染率高以及桡神经损伤概率增大[4]。交锁髓内钉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其近远端的交锁螺钉设计可有效地控制远、近端的旋转移位,其手术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牢固,术后无须石膏外固定,更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与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避免了大范围的软组织剥离,避免了骨折端血运的破坏和桡神经的损伤[5]。有关文献报道,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3.3%[6]。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带锁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总体效果,要好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且带锁髓内钉治疗比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能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临床工作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将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作为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宋宝东,李贵宾,黄德军,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21):2586-2588.
[2]熊昌盛,吴峰,陈希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3):343-345.
[3]Neer CS Ⅱ.Displ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Part I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70,52(6):1077.
[4]王敏,张斌,刘登生.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82-83.
[5]张波,黄克,李林.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