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范文
时间:2023-04-02 01:5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准备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体育课准备活动是学生进入良好运动状态的重要引导,是教师完成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的基本前提,是创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必要环节。本文将从正确认识,合理安排等方面,探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以引起体育教师们的重视。
关键词:准备;活动;体育课
1.前言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体育运动中,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运动,会感到不适应,如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无法充分发挥,运动成绩达不到正常水平等等。且这种“惰性”现象必须在延续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步消除。如果准备活动充分则能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而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需要。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慢跑几分钟、压压腿应付一下就算准备完成,在学生机体尚未进入工作状态时就开始主体教学,进行大强度练习。这既不符合运动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术,还容易引起学生不必要的损伤。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认真对待准备活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同时养成学生激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2.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是在体育课、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比赛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和心理暗示,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整个体育任务的完成。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克服自主神经的惰性。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使各种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同时,准备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常识和运动心理兴奋性的干预和指导,从而使运动参与者的参与具有科学性,其心理状态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挥,从而取得最好效果。
2.1生理作用
运动生理学表明:准备活动使血液循环加快,使机体代谢加快,使体温升高,从而使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
2.1.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经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会在大脑皮层相应的中枢留下痕迹,可以使一般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使各神经系统区间的联系得到迅速地接通;可以提高大脑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使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得到增强,并对新的技术技能迅速建立起运动动力定型。
2.1.2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能对人体的循环和呼吸系统起着良好作用。准备活动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工作效率加强,心输出量增大,肌肉中血流量增加;同时使呼吸加快,肺活量增大,肺部气体交换加快。这些身体器官机能性的适应,可以使内脏器官功能预先得到增强,植物性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体内新陈代谢水平得到提高,这样肌肉活动时就会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使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惰性因子迅速地排出体外,使运动能力得到加强,有效地防止了机体过早产生疲劳,避免了因运动量过大而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不良现象。
2.1.3提高体温,防止运动损伤
准备活动后体温的提高可以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神经传导的速度,加快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从而防止学生在体育课的主体练习过程中因强度过大而发生各种运动损伤。
2.2心理作用
在准备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特别是组合新颖、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身体活动,学生就能在心理上由感觉到知觉,由注意到记忆,表现出愉快兴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成为一股正能量,成为行动的推动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能力,为体育课基本部分的主干教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
3.准备活动的内容
根据参与性可将准备活动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形式。主动性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专门性和混合性准备活动。被动性准备活动包括透热疗法、按摩、热水淋浴和其它一些没有练习成分的手段方法。但由于被动性准备活动通常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是很少采用的,所以下面我们主要谈谈主动性准备活动。
3.1一般性准备活动
作用是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全身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活动,使学生的物质代谢能力、体温、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能力得到加强,使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兴奋性得到适度的提高。活动方法可以采用走、跑、跳、持轻器械、徒手操、舞蹈和运动量较小的游戏等。
3.2专门性准备活动
作用是根据体育课中应完成的基本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将与之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以及各系统的机能做充分准备,增强专项运动技能,调整运动性和植物性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活动应符合专项动作的特点。活动方法可以采用一些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等。
3.3混合性准备活动
这是指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转门性准备活动溶入在整个准备活动部分,使之具有两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在专项教学的体育课中教师们多采用这种方法。
篇2
关键词:体育课;准备活动;认识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首先,体育课开始前进行一定强度的准备活动,可以加强新陈代谢,使肌肉温度升高,从而提高肌肉力量和韧带的伸展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夏秋气温高,人容易感到困倦;冬春气温低,人体肌肉粘滞性高,人不想动,对比赛和训练兴致不大。但做完准备活动以后,人的情绪往往发生显著变化,会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是因为准备活动可以加快神经冲动传递,增强神经受体灵敏性,可以使肌肉粘滞性减弱,减轻疲劳,延长肌肉高效的工作能力,增强生理机能,提高机械效率,从而为训练或比赛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次,做好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以适应身体剧烈运动的需要。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特点是生理惰性大,不能与神经系统的活性同步。为了让内脏器官在正式运动时能达到较好的工作状态,适当的准备活动是必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预先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同时也可避免因突然剧烈运动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的危险,还能减少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损伤,调节生理状态,减轻运动后内脏器官出现的不适感。
再次,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前进入到体育锻炼或比赛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下,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准备活动之所以能够使有机体对外界环境产生适应性,在于它可以提高肌肉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疲劳程度,并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最后,准备活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的温度,使肌肉收缩和放松速度加快,减弱粘滞性;使血红蛋白分解加快,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加速新陈代谢。
二、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
1.以体温上升为主要标志。体温的适度升高,能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氧的供应。气温较低时,准备活动的时间可适度延长一些,量可稍大一些;气温较高时,时间可短一些,量可稍小一些。准备活动的运动负荷一般以感觉身体发热和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教材性质、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
2.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逐步上升。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象和环境的特点而定。由于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需要一段时间,因此,组成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的强度应逐步提高,运动量由小到大,中间稍有起伏,最后适度下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运动最激烈的时候,不能突然停下来,否则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瘀积于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因此,开始应安排用力较小、速度较慢的练习,然后,动作的速度、幅度逐步提高,最后,进行有节奏、较放松、能调整呼吸的练习。
三、准备活动的形式
准备活动内容多,大致可归纳为三项。
1.课堂常规练习。作用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奋情绪。可以把学生迅速组织起来,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排除一切杂念,使课堂上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把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2.一般性准备活动。全身各部位都要活动,通常有徒手操、舞蹈和游戏等。要求动作规范,节奏感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姿态,为进入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作好生理上的准备。
3.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在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基础上,做一些持器械或徒手的模仿练习,相近技术动作的练习、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规定内容的教学比赛等。为准确掌握所要学的技术动作创造条件。
四.准备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准备活动时长的现象;有的教师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应付了事。
2.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在准备活动内容安排上,要生动、有趣,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甚至感到乏味、厌烦。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
3.只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在练习中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篇3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 准备活动 内容 形式 时间 强度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87-01
准备活动是在体育课开始阶段或比赛前有目的的进行的一系列肌肉活动,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做好承受计划负荷的准备,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利于迅速投入课堂的学习中去。本文从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的作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学校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职学校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专业书籍等,通过查阅以上相关文献了解当前国内其他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的情况以及影响其开展因素。
1.2.2访谈法。对中职学校体育老师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这些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实施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 对准备活动的作用的分析
在现今的中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这一原本非常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忽视,长久以来也没有得到过大的改变。在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课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所组织的准备活动基本都是简单枯燥的慢跑,三年一套的徒手操,让学生感到十分乏味、厌烦。走过场般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对这一重要环节思想上远远不够重视,毫无积极性可言。教师也没有深入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存在轻视准备活动的现象,有的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只有了解并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才能真正积极得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去,才能完整,高质量得完成一节体育课。
2.2 对准备活动内容的分析
中职体育课准备活动一般分为课堂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
2.2.1课堂常规练习是指教师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比如队列、队形练习,负荷较小的游戏等,预热学生身心,这样可以让后面的教学内容能够快速顺利地进行。
2.2.2 一般性准备活动是使身体各主要的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伸展。形式内容可以多样化。如手持器械的练习,游戏等。做这些练习要求动作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身体姿势。
2.2.3专门性准备活动是为完成学习目标所做的专门性练习。体育教师应在某些学生较难掌握的体育技能的课程上多采用这种联系,为掌握所要学习的特定技术动作创造条件,以保证体育课的效率、质量。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内容,最多采用的是跑步;较多采用的是徒手操;很少采用的是游戏。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练习内容的一成不变,如从小学做到中学,使学生对准备活动提不起兴趣。因此,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内容单调,是学生反感准备活动又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一般都只采用简单的走跑练习,缺乏变化与创新。如现代体育教学中新兴的体育舞蹈,虽各学校都有配乐使用等条件,但是基本上没有采用过这种新兴的准备活动形式。
2.3 对准备活动组织的分析
准备活动的组织教法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也可分组进行,既可定位做,也可以行进间做。准备活动的内容既要有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走、跑练习,又要有保持学生正确体态、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练习。我市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所教授的准备活动存在盲目,呆板等问题,并且很多时候没有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准备活动的负荷量。
2.3.1 诱导性准备活动。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如“跳高”学习之前的原地起跳练习,就是跳高的诱导性准备活动。它可以降低动作的难度,增强学生的信心,加快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3.2 兴趣性准备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围绕主要学习内容,以游戏、循环练习、竞赛的形式安排的准备活动。兴趣性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
2.4 对准备活动教学设计的分析
2.4.1 常规的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
常规的准备活动都是教师带,学生跟着做,这样的准备需要在组织形式和内容上作一定的创新。
2.4.1.1增加游戏,活跃气氛。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乐于尝试新的身心体验,游戏也是一种身体练习,许多体育项目又起源于民间游戏,本人采用游戏做准备部分有两个意图,即代替了枯燥的慢跑,可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拓宽知识面。如在篮球场内线,两篮球架间进行足球(交通规则)的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如何运动,便于欣赏。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身体的直接对抗,而且效果较好。
2.4.1.2形式多样的准备操。
做好准备操的目的在于活动关节,并非要掌握动作。所以,在准备操的内容上要多样,非固定化,要更多地采纳韵律操动作,注意克服刻板陈旧的做操方式,丰富准备操的队形变化。
2.4.1.3增加知识教学。
在进行常规准备活动前,进行诸如体育知识抢答,调节课堂气氛等。
2.4.2以学生为主的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开展探究性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然而在准备活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却是始终如一,即:教师讲解、示范、口令,学生练习。而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设计一些准备活动,或让学生带准备活动操的教学却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都怕学生带不好准备活动操,或者不放心让学生设计的准备活动质量。在准备活动的设计中比较缺乏学生主体参与。学生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及将来从事身体锻炼,都要做准备活动。所从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项锻炼身体的方法,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
2.4.3 采用多种的新的准备活动的形式
2.4.3.1是队形的变化。变化队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分队走、合队走、蛇形走、交叉跑等,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感觉中完成走跑任务。做操的队形可采用圆形、半圆形、矩形、菱形、双圆形等队形,使学生觉得新颖、有趣。
2.4.3.2是口令的变化。在一套操中采用多种形式口令效果较好。如集中喊口令,小组喊口令,师生接口令,音乐、哨音代口令等等,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喊口令的能力。
2.4.3.3是动作的变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身体姿势、动作的方向、幅度、路线、速度、节奏等方面不断进行变化,同时渗透美感教育。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妙趣横生,活力无穷。
3.结论
3、1 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将锻炼者的心理状态调整到体育锻炼的情景中来,同时接通各运动中枢间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之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准备活动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备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机体对剧烈运动的适应性,还应包括心理准备(兴奋、兴趣),为上好课做好充分身心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5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准备活动 认识与实践
面对新课程标准改革,我们上体育课的模式和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及内容和教法,都受到各位体育同行的关注。但是,根据调查,学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形式与练习内容单一,致使学生对体育准备活动感到枯燥无味、厌学,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谈对体育课准备活动改革的一些认识。
一、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意义
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地、有兴趣地进入体育课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和学生的思维启动问题,这个部分的机动性较大,学生和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以往的准备活动,都是教师安排,学生处于较被动的位置,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发展。实际上,这部分最适合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准备活动是课的引子,兴趣的前奏,是一节课学生身心锻炼的开端,这就是这部分的绝妙之处!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教学及准备活动现状分析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既为学校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并且学好、用好《课标》,研究教材,发掘教材的内涵,转变教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要切实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它是落实水平目标的主渠道。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明确,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变学生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和态度。
三、我校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积极探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学生上体育课,先从准备活动开始,新课程理念也应是在准备活动中得以体现。
1.引进“超市”经营理念,发挥学生主体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聪明的商家推行了新型的购物方式――“超市”。它是把顾客放在一个主体的地位,顾客置身于“超市”之中,可以任意挑选自己需要或喜爱的商品,我们尝试把“超市”这种经营理念引进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开放的、充满着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或许有些老师认为,既然学生当了主体,那教师就不太重要了?不然,“超市”虽然自由选择,但还需要商家根据顾客的需要来选进一些物品进行经营。这就反而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
从活动计划、形式、练习方法及组织措施上看,学生的活动可谓五花八门,创新十足,打破了以往呆板的机械的准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确实动了脑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方法措施适当,有些比我们教师还强,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过去,学生在学习中根本不去思维,机械被动地学习,而现在,学生能主动问老师,积极地讨论学习。
通过改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能力,采取各式各样的活动方式和措施自己去进行活动,使课堂教学形成了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风气。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下大量阅读了有关的体育资料,电视、互联网都用上了,这就是自主学习!它大大地扩充了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知识、运动生理卫生知识,等等,使课上课下得到有机地结合,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加强了,使教师彻底“解放”了,从主角回到了配角,还给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习兴趣,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学生好奇心强,对体育课具有浓厚兴趣,在上课的准备活动时,就应该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具体的方法有:
(1)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
在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分成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
在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3)分层次教学的分组形式
在准备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3.全面评价,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的过程,是信息纵向沟通与人际言行的多向互动过程。对教师来说,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与学习水平,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方案的依据;课后要积极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而作为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要积极地与教师沟通,及时地把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问题反馈给教师。
据此,在准备活动阶段,我采用了学生自评和教师等级评价,并记录到成绩总评处。每次活动结束后,师生认真总结,讲评每个小组的内容、练习方法、组织措施,今后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全面、中肯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新课标的推广实施,既需要教师“换脑”,又需要教师“动脑”。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使体育课更加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教育并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强大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篇5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都知道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运动生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他们深知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尽量注意:
1、准备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主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2、准备活动要具有小学特点。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小学的准备活动应具有起独特的特点。但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区别不大,小学成人化,中学公式化,一套操,一个游戏,小学用,中学也用,甚至把高级运动员的专门性练习也拿来用。这种毫无区别,毫无特点的准备活动,违反了教学规律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的准备活动应根据身体发育特点,以游戏或简单易学动作为基本,再结合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3、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准备活动不只是做个游戏,做几节基本操。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因此要有的放矢,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机能得到充分活动。它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因此上课时必需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
篇6
一、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与主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更好地、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在设计、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就必须要依据主教材的内容来确定。如果安排针对性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体育游戏,将对完成教学目标起到铺垫和桥梁的作用。如,在学习前滚翻技巧时,教师安排“不倒翁”的垫上前后滚动游戏,就可以让学生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和团身紧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胸前传接球时,教师可以安排“头顶、胯下传接球”作为准备活动,这样带有游戏性质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手感,发展传接球的意识。
二、准备活动的内容要对主教材内容具有正迁移性
学习之间的影响有促进和干扰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尽量引导正迁移,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迁移就是准备活动运用的可持续性、灵活性,把准备活动用活,结合主教材的内容去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为自己的课堂服务。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与主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重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拓展等方面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的。我认为,合理的准备活动内容,可以加速学生对主教材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作用。如,在教学“小足球双替拉球”技术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模特走“猫步”的游戏作准备活动,学生在模仿模特走“猫步”的过程中提高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只要稍稍要求学生加大双脚的交叉幅度,双替拉球中的交叉步技术就能很自然地引入进来了,学生学的自然,学的轻松。又如,在教学“单跳双落”技术时,教师在准备活动时可安排学生进行“兔子舞”的韵律操,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前脚掌发力蹬地,屈膝缓冲和单脚跳跃,双脚落地,那么后续主教材的教学也就可以顺利地引入和完成了。
三、准备活动要服务于主教材的教学目标
不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形式、内容如何变化,目标都是为了完成主教材的教学任务服务,为了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高涨的情绪下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圆满达成教学目标。准备活动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预防运动损伤,更应该为主教材的教学目标服务。如,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准备活动环节安排适当的跳绳练习,因为跳绳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踝关节的力量及腿部的弹跳能力,而且和跳跃类项目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前脚掌发力、屈膝缓冲的技术动作相似。安排这样的准备活动,就能更好地为主教材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四、准备活动要有利于巩固基本技术
准备活动不但可以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动员学生,逐步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缩短他们对于运动的适应过程,因此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内容,把主教材中的技术教学内容适当融入到准备活动中去,达到巩固学生基本技术的作用。如,在教学小篮球原地运球技术时,学生对原地拍球的手型和节奏的技术要求有所了解了,因此,教师就可以安排“开开停、跳跳停”的准备活动。在“开开停”的准备活动中,学生利用单手将球及时按停,在按停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和巩固了“五指分开,手指弯弯”的技术要领。而在“跳跳停”的准备活动中,学生在球自由落地反弹的过程中感受并强化了球的自然弹跳节奏。这样的准备活动,既活动了学生的身心,又起到巩固复习基本技能的作用。
篇7
关键字:体育课 准备活动 健康
一、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坏处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准备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一堂体育课的基本教材安排得是否成功,一次田径比赛的成绩是否理想发挥,任何一场球赛技术发展得是否淋漓尽致,以及在比赛中90%以上的伤病,大都体现了准备部分即准备活动做得是否充分。事实证明,准备部分做得不充分,使参加激烈比赛的运动员,由于赛前未做必要的机能动员和心理准备,在开赛的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出现气喘、反应迟缓、动作僵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下降等,有时还可能出现一些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挫伤等外伤事故,长此以往还可能对运动员的心血管部位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出现不正常的心电图和动脉心压的不正常升高等。
运动生理方面的最新研究已经揭示,准备活动使流经工作肌肉血流量的增加以及肌肉收缩本身产生的热量能提高体温,而体温升高可以加强对运动器官的氧供应,减少运动过程中对无氧供应的依赖,因为较高的体温使血红蛋白向工作肌肉中输送氧和排出代谢废物的速度加快,因此体温升高可使细胞的代谢过程加强。经专家研究:体温每升高一度,细胞的代谢率增加13%,能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张力,增强肌肉的收缩力量和速度,并且有助于减少肌肉组织的外伤事故,因为肌肉的弹性依赖于肌肉的血液饱和度。
血液饱和度高的热肌由于粘滞阻力的降低,弹性和张力的提高,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收缩并且不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撕裂。克服神经系统的机能惰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在较高的体温时会增加生物化学过程),能使大脑皮层对即将参与运动活动和各中枢的兴奋性达到适宜的水平,从而使运动员反应敏锐、动作协调。准备活动机体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适应即将开始的激烈比赛的需要。
二、适当的准备活动与健康
1、准备活动的量和强度应适应,大小要使体温提高到最合适的水平,太大则会出现疲劳。准备活动的强度应该是逐渐提高的,阶段的强度一般应低于比赛的强度,通常以引起排汗和提高体温1-2度为宜,此时脑神经可充分地调动到兴奋点。此外准备活动的时间要充裕,一般不少于20分钟,最后在开赛前10分钟逐渐减量,开赛前5分钟结束准备活动。体育课一般8-10分钟,田径比赛一般30分钟,球类比赛一般20分钟。准备活动要充分,使关节活动面达到全方位位伸,肌肉的热量提高。这既可以避免氧债和疲劳物质的积累过多,又不会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
2、使身体发热微汗时,应做一些下肢和腰腹等部位的伸展练习(柔韧性),以进一步提高肌肉弹性和张力。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然快速起跳、急停急转、猛然冲撞、用力起跳快速摆腿、劈髋、踢腿等,运动器官所承受的负荷量是相当大的。如果比赛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那么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器官尤其是代谢率比较低的肌腱、韧带的撕裂和关节的挫伤很难避免。
3、各种辅助练习,接近比赛形式的对抗性比赛练习,是赛前准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使运动员更快地适应比赛活动,因为这种准备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和专门的肌肉群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一步步地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4、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内容和方式等都是因人因队而异的,取决于本人本队的特点习惯。此外准备运动还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因为作为一个队的赛前准备运动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应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被逐渐确定下来。经过专家分析,通过主动的肌肉活动所达到的肌肉血流量比各种方式的按摩高出三倍,主动的赛前准备是提高运动成绩、防止受伤、增加体能必不可少的阶段。为此说明,准备部分是各项活动的重中之重
三、准备活动的必要性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训练课以及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首先是人为地通过肌肉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使机体进入正式活动时发挥较大的工作效率。做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使新陈代谢的加强,保证肌肉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除,从而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实际上,即使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比赛之前尚未开始运动,也会由于条件反射,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起变化,以适应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这种生理变化叫赛前状态。但赛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教学训练与比赛产生不良影响。准备活动后人体体温提高,可减小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减少阻力),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以减小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这些变化可以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等,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的各种练习,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各种器官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是集体排好队形整齐划一地进行,这样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由于准备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或比赛中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环节。
[参考文献]
[1] 曾纪荣,肖锋,黎冬梅.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6).
[2] 梁婉勤.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探讨[J].体育科技,2005(3)
[3] 杨连岗,宁淑平.试论大专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3.
[4] 于军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及对策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2.9.
[5] 胡爱武.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篇8
摘 要 体育体操课的准备活动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研制进行探索。
关键词 体育体操课;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59-02
1 进行初中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研制的目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很好的改善。虽然现在的青少年很少会有缺少吃穿的现象出现,但是他们的健康状况却并不理想,这与他们平时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身体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再加上丰富的营养供应,导致许多青少年出现肥胖的症状。与此同时,青少年的视力状况也让人担忧,许多青少年戴上了近视眼镜。
想要提高全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重视并加强体育锻炼。作为教育工作者,则要给予学校的体育体操课程足够的重视。体育体操课是学校体育课的基础课程,而体育体操课的准备活动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却常常忽略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是正式进入体育课程学习之前的一个很好的铺垫,能够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从文化课的学习状态中进入体育课的学习状态,还能预防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教学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的大量运用,研究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的多媒体课件,以供初中体育体操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1],可以提高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教学质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基于此,对研制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进行探索[2]。
2 初中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及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的设计、课件页面设计和课件脚本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其实就是在互联网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和表现方式,反映了互联网课件的架构和基本的风格。利用网络课件,学生可以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课件的整体框架就像是一本书的目录,学生只需进行简单的点击鼠标的操作,即可学习想要学习的知识及对页面进行转换。
课件页面设计通常包括布局设计、导航设计、色彩搭配设计等内容。页面设计是将屏幕上的不同种类的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排列组合来体现个性化思维的,是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许多教学中的信息都在课件的页面中有所体现,所以教师在对课件的页面进行设计时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样才能设计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件页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还能够增强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脚本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依据,在制作课件之前要尽量写出详细的脚本,这样能够让后期制作课件的过程更加方便。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应该尽量与课件制作结合起来考虑,能为日后制作课件提供很好的依据,就像影视剧的剧本为日后的拍摄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一样。详细的脚本制作过程不仅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条理清晰,也便于日后在制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改和整理[3]。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整个课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件制作的主要内容是按照脚本的要求,把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的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最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文本进行编辑和添加,设置课件的声音、视频和动画效果,人机交互和链接的设置,调试修改和打包,等等。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调试与 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件的调试与,可以预防课件在制作之后、使用之前各种意外的发生,还能够让多媒体课件更加完善,让教师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更加流畅。教师在制作完成初中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之后,还需要对课件进行整体的浏览和检查,以保证课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正常播放。
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调试完成后,就可以课件了,课件的主要由本机和网络这两部分组成,就是将多媒体课件打包成在脱离课件制作平台之后能够独立运行的软件。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将课件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容进行压缩、打包、存盘,若是对课件进行本机,则只需将课件到本机的硬盘,需要时还可对其进行复制,在其他的计算机上使用;而对课件进行网络,则需要在专门的服务器平台上完成,先获取准确的上传地址,然后对课件进行打包上传,最后即可生成课件地址。
3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和未来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很新颖,专门针对体育体操课程日常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制作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对其进行描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的内容的重要性。
2)体育体操课的准备活动在操作上简单易行,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首先,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在服务器上运行,学生需要学习时只需要进入浏览器即可。其次,课件的结构很简洁,便于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学习时,只需点击左侧导航区的黑色字体部分,右侧的内容区即会出现和导航区相应的学习内容。
3)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素材非常丰富,课件将理论和实际的课件相结合,将文字、图像、视频这些素材等因素很好地组合在一起,最后将教师想要表达的教学重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更新和改变,能帮助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之前做好热身准备,还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根据现在广泛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原理来制作,内容基本包括了准备活动的全部内容,而且操作简便,便于学生进行操作和学习。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实现准备活动学习内容的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还有利于知识的更新。
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未来 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笔者因初次制作初中体育体操课程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尚处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在素材的搜集、整理和修改等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没有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课件的制作。而且因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有许多地方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件的制作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日后不断的学习和更新。想要把课件真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很好地应用,还需要大家做出很多的工作和努力,根据课件在使用中的反馈,及时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达到资源共享。
4 结论
这种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后也能方便地学习到准备活动的知识。现在大多数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地方缺少多媒体设施,因此建议学校增加一些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施,便于学生的学习。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技术上的不太成熟,本文中的一些研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将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彭可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1(1):59-60.
[2]陈建安.论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合理应用[J].职业,
篇9
体育课共有三大部分组成,准备活动是其中之一,也是第一个需要做的,虽然这会令你付出更多的时间,但是相对于因准备不当引发肌肉拉伤去看医生,这样做是划算的。一般在运动前应慢跑三五分钟,让血液加速循环,再伸展一下全身的肌肉和关节,使它们为后面要进行的运动做好准备。
【关键词】
体育课;准备活动
一、准备活动的定义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二、生理机理
通过预先进行的肌肉活动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了兴奋性提高的痕迹,这一痕迹产生的生理效应能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但痕迹效应不能保持很久时间,准备活动后间隔45分钟,其痕迹效应将全部消失。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与正式运动或比赛的时间间隔等,都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一般认为,准备活动的强度以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为宜。此外,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通常以微微出汗及自我感觉已活动开为宜。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时间的间隔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一般性教学课中准备活动以2-3分钟为宜。
三、伸展肌肉
(一)颈部肌肉的伸展
学生站立或跪立,低头,仰头,分别向左右侧头,最后是头分别向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绕环。
(二)上肢肌肉的伸展
两臂上举后振,两臂下垂后摆,两臂上举,两手交叉,手掌上翻向上伸展,单臂上举向异侧方向振动。
(三)躯干肌肉的伸展
体前屈或下蹲屈体团身,上体分别向左右侧屈,上体后仰,腰分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绕环。
(四)下肢肌肉的伸展
可跪撑在垫子上慢慢向后倒体使得大腿前群肌肉伸展;做体前屈的动作,但膝关节应该微屈向下压可使得大腿后群肌肉伸展;在伸展小腿后群肌肉时,要采用屈膝体前屈,一腿前伸勾脚尖,重心放在后腿上的姿势,左右交替进行。
四、走
通过走一段距离,可以使被牵拉肌肉的弹性得到恢复,学生走的时候可以先是随意走,然后是用脚后跟走,前脚掌走,脚外侧走以及脚内侧走等,走的速度由慢到快。
五、慢跑
学生慢跑时场地不限,时间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确定,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慢跑的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反之,在夏季或气温较高的时候慢跑的时间可以相对短一些,慢跑的速度也是由慢到快,由全脚掌逐渐过渡到前脚掌。
六、伸展韧带
1.伸展肩关节韧带
由于上臂可以任意向前运动,而向后的运动幅度却受到限制。但在运动中往往出现许多上臂向后的运动。因此,应该适当拉长前部的韧带,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幅度。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扶墙压肩,双人相互压肩以及振臂等练习。
2.伸展躯干关节韧带
伸展躯干关节韧带也就是伸展脊椎前后、左右的韧带,我们可以采用体前屈、跪撑后倒体、俯卧两头起、向后下腰以及题侧屈等练习。
3.伸展髋关节韧带
伸展髋关节韧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跑步动作的幅度,可以采用侧劈腿、横劈腿、正压腿、正踢腿、侧踢腿、前后踢腿等练习来伸展髋关节周围的韧带。
4.伸展膝关节韧带
伸展膝关节韧带主要是伸展其关节后面的韧带,以使大小腿在膝关节处能够充分伸展。在训练时可以采用正面压腿的练习来进行,在压腿时应该注意勾脚尖,这样能够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5.伸展踝关节韧带
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踝关节的韧带最容易受伤,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踝关节韧带的伸展,可以采用脚内翻压,脚外翻压,脚后蹬压等练习。
七、一般性活动
由相对比较激烈的运动所组成的,目的是使运动员的内脏器官得到充分的活动,为将要开始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和主要的训练做好准备。如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跑的专门性练习,加速跑,一般性的跳跃练习等。
八、专门性活动
专门性活动的内容与所要练习的专项接近,其目的是为专项练习做好准备。如跳远的起跳和远程助跑跳,三级跳远单足跳和跨步跳、篮球的传球和带球跑动等。
九、怎样做好放松活动
(一)慢跑
训练结束后要立即开始慢跑,一般应跑10~15分钟,跑的快慢应该控制在两人能够边跑边轻松地聊天的速度为宜。这样一方面使运动员的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有利于运动员的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有氧的运动,使在训练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乳酸得到排除。慢跑的方式不仅能够达到身体放松的目的,而且可以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二)拉长肌肉
牵拉肌肉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慢跑结束后进行,牵拉的部位重点在背部、臀部、大腿前后肌群以及小腿后群肌肉。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用力小一些,然后逐渐加大用力和动作的幅度,牵拉背部和臀部肌肉时最好采用体前屈和下蹲屈体团身的姿势,牵拉大腿后群肌肉时也是采用体前屈的动作,但膝关节应该微屈,这样效果更好一些,在牵拉大腿前群肌肉时可以双膝跪在垫子上,然后慢慢向后倒体,在牵拉小腿后群肌肉时,要采用屈膝体前屈,一腿前伸勾脚尖、重心放在后腿上的姿势,左右交替进行。
篇10
【关键词】准备活动;习惯;终身体育
【Abstract】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 warming-up status and to help students’to take the habit that always doing warming-up before exercise.Building students’the correct conception of self-exercise up and laying the fundation of exercise for life.
【Key words】warming-up;habit;exercise for life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是当前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人们常说“运动是把双刃剑”意思是说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健康水平,而不科学的运动不仅起不到健身作用,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准备活动作为体育锻炼的开始阶段是提高体育锻炼质量和效果,避免伤害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但长期以来体育锻炼的准备活动经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被放在一个“有也可,无也可”的位置上,使体育锻炼达不到预定效果,甚至对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学会做有效的准备活动,养成准备活动的习惯对于终身体育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分析其原因,采取措施:
1调查分析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
对07级入学的新生(07级护理班、07级临床班、07级药剂班)148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做准备活动有必要的学生占13%、认为准备活动影响运动能力,浪费体力的学生占61%、认为准备活动可做可不做的学生占28%。通过访问座谈了解到学生不做准备活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1学生认为做准备活动消耗体力。这种认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约占74.2%。从学生这种认识来看说明学生缺乏对人体活动规律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合理的准备活动对人体器官的良好影响,同时也说明学生缺乏准备活动对自己心理和生理良好的亲身体验,没有真正体会到准备活动的好处,这就决定了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错误认识。
1.2学生不知如何做准备活动。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不知如何做准备活动约占67.4%。教师若是要求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会发现有的学生就是随便活动一下关节,有的学生跑几次就完了,根本没有掌握准备活动的方法,不知道准备活动的内容,活动的量和活动的时间,更不会做专门性的准备活动,学生缺乏独立做准备活动的能力。
2针对调查的结果采取措施
2.1明确有效准备活动的标准: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锻炼的项目,内容,气候变化和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有所区别,一般使身体发热或做到出汗为宜,心率上升到130次/分~160次/分,使内脏器官,肢体的活动幅度和肌肉力量等方面达到适宜的工作状态。与正式练习之间有2~3分钟的间隔较为适宜。准备活动活动关节的顺序是:头、颈、肩、肘、腕、腰、胯、膝、踝、趾。准备活动活动肌肉的顺序是:上体(包括胸、腹、背、上肢等)、下肢(包括臀、腿、脚掌、趾)。准备活动力量练习的顺序是:由小、中、大循序渐进进行为宜。教学准备活动还应包括一些与基本练习相似的动作。
2.2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和体验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要使学生做到主动自觉地做好准备活动,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深刻认识到准备活动对提高运动效果和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真实意义。为此应向学生讲解有关准备活动的作用及对人体良好影响的生理、心理知识,讲解人体运动的生理规律,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目地。这些内容除了在理论课上讲解外,还应在实际练习活动中讲解,可边做边讲也可在准备活动前讲解对后续活动的作用、目的、好处,并且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的意识中形成要运动就一定要先做准备活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自觉地做好准备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也为做好准备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使自己的准备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
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只有理性认识还不够,应使学生亲身体验准备活动的好处和作用,使其感觉到准备活动后全身放松,精神振奋,有信心。我校新生入学都要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对调查的班级我们采取第一次测试不做准备活动,第二次测试教师认真领做准备活动,其结果表明做好准备活动测验的成绩明显提高。50米平均提高0.3秒,铅球平均提高0.25米,立定跳远平均提高0.08米,仰卧起坐平均提高3.2个,800米平均提高9.27秒。在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考试都采取两次测试一次不做准备活动,一次做的方法。结果表明,有做准备活动不仅成绩有显著提高,而且动作技术发挥比较稳定,失误较少。这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准备活动的好处。通过让学生谈体会,大部分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后,心理比较放松,不紧张自信心加强,动作更灵活、协调、便于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这就使学生对准备活动有了感性的认识,真正体验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2.3明确准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创新,激发兴趣。准备活动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各种走、跑、跳的练习、徒手操、活动肢体各关节等。这些都是一些简单易学的准备活动形式,稍加指导即能掌握其要领。另一种是专项准备活动:如在打排球前先做垫球、发球、传球等练习,在长跑前先慢跑一段,在打篮球以前先做投篮、传球、运球等练习。相对来说这些都是针对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准备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应以一般准备活动为主,专项准备活动为辅的方法来安排,内容形式多样化,积极创新,创造出学生喜欢的,针对性强的,覆盖面广的形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采用“体育游戏”寓于准备活动之中,或把音乐舞蹈寓于准备活动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安排既可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认真完成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长久以来准备活动就是慢跑、做操这种枯燥、单调的形式。最终提高和激发学生做准备活动的兴趣。
2.4要求学生在课中自带准备活动。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我体育锻炼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中自带准备活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我们把体育课程的最后一个学期的每堂课均由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每班分为若干小组,一组10人左右,由教师安排名单和顺序,提前通知给出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时间15分钟左右,课前要求准备好教案,上课前交给教师。学生在带完准备活动后进行自评、互评,再由教师讲评并给出得分(20分制),期末总评时计入总成绩。这个任务在入学的第一次课上就布置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早准备,早积累,通过观察与访谈得知学生为了完成好这一任务,都积极地做准备。不仅平时课中认真学习而且在课后还看书,上网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各种有关准备活动的资料。为了完成好自己设计的内容还反复多次的练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还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并且让学生真正具有独立设计、完成准备活动的能力。这对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也是非常关键的。
3结论与建议
3.1要明确培养学生的准备活动习惯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明确准备活动的标准、形式、内容、意义及作用等理论知识还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准备活动的好处和作用。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自觉程度和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
3.2为保证学生在最后一学期具有自带准备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在前几学期的教学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应和学生一起认真完成每次课的准备活动注意穿插讲解理论知识,多介绍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胆量和口才,还应向学生展示准备活动的教案。
3.3体育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而实用的体育健身方案和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准备活动习惯的培养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大海等.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