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美范文
时间:2023-03-24 04:1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缺陷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晶体 缺陷 固体电解质 半导体材料 掺杂合金
美,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美,让人感觉兴趣盎然。美的事物总是让人更易去接受,更愿去接近。化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化学史的美,化学仪器的美,形形物质的结构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如何更多地去发现美,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感受美,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晶体结构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晶体的完美,完美的晶体确实让人心仪,但实际的物质在结成晶体时往往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实际的晶体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那么,晶体的缺陷是如何形成的呢?缺陷就是不完美,又如何去挖掘晶体的缺陷美呢?
一、晶体的缺陷
晶体的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点缺陷有填隙缺陷、杂质原子、空位等情况。例如:
试题1:已知一种铁的氧化物FeO(富氧体)为氯化钠型晶体。由于晶体存在缺陷,x<1,测得其密度为5.71g?cm,测得其晶胞边长为4.28×10m。
(1)FeO晶体中x=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FeO中Fe和Fe个数比为 。
试题点评:对于氯化钠型的FeO晶体,Fe与O的个数之比为1∶1,当晶体中的部分Fe因氧化而生成Fe时,造成正电荷的增多,在保证负电荷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电荷守恒,晶体中铁离子的总数将减少,使得化学式FeO中的x<1。根据晶体的密度和晶胞边长,可列示:
5.71g?cm=,得M=67.38g?mol,所以,x=(67.38–16)/55.84=0.92。
根据电荷守恒,当晶体中每2个Fe被氧化生成Fe时,晶体中将产生一个空位,因此,晶体中Fe与空位数之比为2∶1,在1mol FeO晶体中,空位的物质的量为(1-0.92)mol=0.08mol,Fe数为0.08mol×2=0.16mol,Fe数为0.92mol-0.16mol=0.76mol,晶体中Fe和Fe的个数之比为0.76∶0.16=19∶4。
二、晶体的缺陷美
晶体有缺陷,但若能善加利用,缺陷的晶体就能散发它的缺陷美。如能导电的固体电解质、半导体材料和特殊性能合金等,都是晶体缺陷的具体应用。
1.能导电的固体电解质
由于晶体中空位缺陷的存在,对不同晶体的导电率产生了各异的影响。因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会通过空位而移动,从而提高了离子晶体的电导率。例如:
试题2: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世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O的ZrO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离子。以丁烷代表汽油,这个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CH+13O=8CO+10HO。回答如下问题。
(1)这个电池的正极反应是 ,负极反应是 ,固体电解质里的O离子的移动方向是 。
(2)人们追求燃料电池氧化汽油而不在内燃机里燃烧汽油产生动力的主要原因是: 。
(3)汽油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产生 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有人估计,完全避免这种副反应至少还需10年时间,正是新一代化学家的历史使命。
试题点评:由于ZrO晶体中部分+4价Zr被+3价Y替换,根据电荷守恒,O离子将产生缺位,在电场的作用下,O离子会通过空位而移动,从而导致了晶体的导电性。
由于晶体的导电是O离子的定向移动造成的,因此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13O+52e=26O,负极反应为:2CH+26O-52e=8CO+10HO。电池正极产生O,负极消耗O离子,故电解质里的O离子应向负极移动。
由于汽油在内燃机里燃烧时能量利用率低,利用率只有10%左右,而当设计成燃料电池后,能量的利用率大致在30%左右,可大大提高汽油氧化时的能量利用率。但由于汽油不完全燃烧将产生碳,能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这是汽油燃料电池的最大障碍。
2.掺杂制半导体材料
杂质对于晶体,特别是半导体材料电学性质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如10亿个正常粒子中有6个杂质粒子存在就足以使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许多半导体原料(如硅、锗等,本身由于自由移动的电子很少,几乎不导电)在制成器件前都要掺杂,控制掺杂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即可得到不同类型的、电阻率氛围各异的半导体材料。例如:
试题3:在锗(或硅)材料的一端掺入少量某主族元素的单质,就变为P型(缺电子型或空穴型)半导体,另一端掺入少量另一主族元素的单质,就变成N型(电子型)半导体。在P型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就形成PN结,在外接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就会产生定向的移动。PN结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基础。试回答下列问题:
(1)P型半导体掺入的是 族元素的单质,N型半导体掺入的是 族元素的单质。
篇2
傍晚与母亲散步在锦河边,一阵阵习习的凉风吹走了我一天的烦恼,顿时间天空和心情都变得豁然开朗了。秋天来了,绵绵的细雨迎来了萧瑟的秋,人们不经意间加上了一件外套,夏天就这样草率地迎来了秋,秋就这样含蓄地送走了夏。偶然抬头,看见银杏树栽在河道旁,这才发现长长的锦河全被银杏装扮着。但,这时的银杏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细看发现,原来,在银杏叶上还有四分之一的枯黄,和四分之三的墨绿。这时成片的银杏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既有初秋的凄美,又有残夏的盛气。那丝丝入扣的黄,那片片清新的绿,集夏的活力和秋的风韵于一身,美不胜收。虽然它绿的不纯正——没有盛夏时它那青翠茂盛的风采;虽然它黄的不美丽——没有深秋它落叶满地时人们将它是拾起时的赞美。它是缺陷的。但这时的它也是一种别样的美,比他日的风采更胜一筹。
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即使她不如完美,但它美的自然,美的真实。正是因为人有了缺陷,才能突出另一方面的完美:失明的人听力会特别敏锐,丑陋的人不会担心被妒忌,消极的人不会害怕自己得意忘形……其实每个人都有缺陷,缺陷是美的印证,如果一个人是完美的,那么他的缺陷就是没有缺陷。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它的芬芳.
还记得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想“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是让大家刻骨难忘的。灿烂的色彩与迷人的舞姿融为一体,令人如痴如醉.演员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有如进入了仙境一般。而这一切都是由聋哑人表演的,这是多么震撼哪!他们是缺陷的,他们不能像健全人的生活那样自如。但正是这种缺陷造就了她们的完美,敢问:有那位健全人有这样的能耐?因此,虽然她们的身体的缺陷的,但她们展现给观众们的又是无与伦比的完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的许多缺陷也是与生俱来的, 譬如相貌、身材、脾气、秉性、智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一经形成后 , 就很难改变, 甚至根本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去适应它,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它的另一面就是完美。
篇3
痕,多少成功与失败的身影,多少兴奋与苦楚的结晶,多少惊喜与失落的脚印。
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落在满是灰尘的地面,流下了它可爱顽皮的笑脸;泪水流过沮丧的脸,留下的却是茫然的双眼;大雁掠过蔚蓝的天空,留下不仅是振翅的余音,还有奋斗的剪影……我不禁畅怀大笑,既然万物都不会完美,我又何必追求过多,留下的就剩我斑驳泪痕的脸颊。
月痕,让月亮更美,泪痕,让我们学会坚强;伤痕,见证曾经的辉煌。为什么世人都讨厌痕,难道它不完美?我漠然,如果世间万物都追求完美,那么,我们还是现在真实的我们吗?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还未长出翅膀的天使,背上已有翅膀的印记,只是我们并不懂得该怎样让自己打破痕的束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罢了。
痕,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可能约束我们的一生,因而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面对可怕而又可爱的痕。我知道,只要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痕在世间最为可贵。
月光照亮了黑夜,痕却因此而打破了这份完美,出现了无奈的痕,参差斑驳的树影,泥泞坎坷的小路,破旧古老的房屋……仿佛又呈现了一幅幅画面,渴求的双眼,期盼的眼神,急切的心情……难道这些就仅仅是痕,就再也没联想到什么吗?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缺陷才算美,才能叫做完美。
其实,痕无过,有错的是我们,只缘我们的心太过倔强,缺少自信,缺少勤奋,缺少对痕的关注,对痕的理解,对痕的关爱。万物相依相存,只因有痕。
鸟啼蝉鸣,给生机昂然、恬静幽雅的田野增添了几分天籁,繁星闪烁,变幻莫测,给无垠的天空增添了几分辽阔,树影、小路、房屋……给大地增添了几分神秘。
篇4
每个人都不是没有缺陷的完美者,只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多少,不是天生的不公,每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或是——缺陷越大,上天对你的眷恋也就越大,每个人都是上帝面前的一个苹果,因为你散发的芬芳太吸引上帝,所以他在你的身上重重的咬了一口,
缺陷可以成为奋发的助力,成功的垫脚石。
在完美主义的熏陶下,缺陷被认为是无法构成完美产物的绊脚石。但在事实上并不如此: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她先天失明失聪,但用她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去谱写她的奇迹人生,她的巨大缺陷没能使她在她的传奇之路上畏缩止步,反而成为了她的完美,如果她没有了缺陷,那么她还能有完美的事迹吗?
音乐巨人——贝多芬,作为以音乐为滋养心灵的伟大音乐家,他的最痛苦、最不幸又最无奈的悲剧发生了——他居然失聪了。但未能将他击垮,反而他却创造了《命运交响曲》,达到了他艺术与人生的顶峰,并发出了人生最强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缺陷是包裹物,亦是完美的结晶,绝多数人不能发现里面的别有洞天,但极少数人可以挖掘到里面的珍奇,而命运抉择卓越或平庸亦是以此为最重要的法则之一。
茫茫的成长之路上,绝对是有缺陷,或多或少、或明了与众目睽睽之下、或隐于不料之处,为何把它们当做生命的阻拦与缺陷,亦可换作为能否有能力得到成功眷恋的测验,任他黄沙漫天,就当是成功的前奏与伏笔
完美的缺陷……
篇5
月亮上的黑斑比月光更醒目。(作者:《礼记.学记》)
你老虎口大,我野牛颈粗。车夫的脚,律师的嘴。瓜无滚圆,人无十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最洁白的布上,污点最显而易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国际银行业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缺陷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4-035-03
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风险管理成为众矢之的。客观地看,造成金融危机的成因很复杂,监管缺位、政治干预、外部欺诈、银行家的贪婪、利益冲突以及传导效应,都是产生金融风暴的重要因素。但银行业风险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确应检讨。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银行风险管理是造成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危机也是检验银行风险管理的试金石。对于号称已经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的西方银行而言,本应发挥“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转移风险和管理风险”四大职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际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西方银行界已经提出质疑,在风险管理演变了数十年后,在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投向风险管理数据和软件、各方面风险管理专家层出不穷、各种模型日趋成熟的前提下,为什么仍不能避免危机的爆发。
从实际效果看,全面风险管理还有很多漏洞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谨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体系、度量和管理四个角度入手,对欧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试图对国内银行业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建议。
一、理念:形式上的风险管理
表面上重要的风险管理在实际银行经营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危机前的风险管理,西方学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橱窗装饰(WINDOW DRESSING)。很多银行总裁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潜在价值。风险管理被更多的当成对监管者的应付,或者是“最佳实践”清单中的一项,是获得投资者认可、提高股价的要件。
总体而言,风险管理部门在银行的地位并不高,风险管理人员的待遇也是相对较低的。银行CEO普遍是从业务绩效好的部门产生,而不是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也很难介入到日常业务决策中。
二、体系:“不全面”的全面风险管理
从危机中银行业的表现看,貌似全面、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完整,在现实经济冲击面前有些不堪一击。
(一)割裂的处理各类风险,忽略了风险之间的联动性
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分别进行度量和管理,并将各类风险汇总形成银行的总体风险,并相应计提资本。但金融危机的事实是,各类风险之间存在很强的联动性和相关性:
1.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之间的联动性。以交易账户为例,在市场普遍看空银行持有的证券化产品时,这些产品的流动性基本丧失,导致盯市价格(MARK TO MARKET)急剧下跌,银行账面损失惨重。
2.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之间的联动性。在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前提下,银行对客户收紧银根,并进而导致客户违约率上升,使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
3. 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趋同。一般意义上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处理是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紧密结合的。但由于危机后交易账户的损失也通过信贷利差、信用等级迁徙等方式估算,二者的会计处理趋于接近,风险的实质趋同,二者区别变得模糊。
(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够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个误区,即把流动性缺口、流动比率等各类分析当成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实际上这些方法是对流动性的日常业务管理,而非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则是对各种可能危及银行流动性的事件进行识别,并通过各种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分析对银行产生的影响,进而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或把损失降至最低。
例如,通常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信贷质量问题(如贷款质量急剧恶化)、操作风险事件(如重大内部案件、高管层犯罪事件等)、业务模式出现问题(如当年出现巨额亏损)、以及其他对银行信誉构成重大损害的情况。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应及时跟进了解上述情况,在弥补的同时评估对银行流动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筹措资金、与市场沟通等方式积极化解。
从危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显然对流动性风险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北岩银行、贝尔.斯登等机构的迅速倒闭。
三、度量:有破绽的模型工具
危机中的表现说明,风险定量模型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实验室”的产物,在危机的现实面前破绽百出。美洲银行在2008年年报中总结教训时,把过于依赖定量模型摆在了首位。在本轮危机中,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定量模型都暴露出很大的缺陷。
(一)市场风险模型基本失灵
银行在度量市场风险方面基本采用的是“在险价值”模型(VALUE AT RISK),其基本原理是:以银行在过去一定期间损失数据为基础,构建交易损失的概率分布,并以历史数据估计未来在某一置信区间下的损失。
由于本轮危机实属百年不遇,危机中很多交易性产品的流动性几乎丧失殆尽,因此出现了远远高于历史数据估计的严重损失。对此,理论界的解释是“厚尾”(FAT TAIL)及“内生风险”(ENDOGENOUS RISK)。
所谓“厚尾”,即:实际损失的概率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小概率的尾部分布损失高于假设的损失程度。所谓“内生风险”,即:由于各银行采取了类似的VaR模型,在出现类似的风险信号时,采取了相对一致的判断,同时抛售相关产品,导致市场出现一边倒的单边市,市场流动性丧失,进而加大了损失。
(二)信用风险模型效果不佳
模型在度量预测危机中的信贷风险的效果并不好。以美国次级贷款为例,商业按揭贷款证券协会(COMMERCIAL MARTGAGE SECURITIES ASSOCIATION)调查显示,2006年获得美国次级房贷的借款人中间,61%获得了很高的信用评分,完全符合申请正常贷款的条件。
事后研究表明,美国次级贷款违约率表现出如下特征:
一是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借款人的违约率高于平均水平。很高比例的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南美移民)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符合信用评分条件,但最终贷款降级为次级贷款。
二是可调节利率次贷的违约率高于平均水平。截至2008年末,可调节利率次贷(ADJUSTABLE RATE MORTGAGE)的违约率为33.02%,远高于次贷平均违约率22.37%。
三是2001年至2005年发放的次贷质量恶化最快。
四是印第安纳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违约率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五是次贷违约率与贷款抵押率正相关,即:抵押率越高,违约率越低。
遗憾的是,在当初发放次级贷款时,多数美国银行的模型都没有发现上述规律,所以也没有运用这些规律。此外,信用风险模型应该是动态的,并随着经济周期变迁中的利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不断调整相应违约率及违约损失率。但实际上多数银行的信用风险模型缺乏这种动态调整功能。
(三)系统性风险的压力测试
对于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违约率陡升、交易账户损失扩大的现象,前已经论及,这里不再赘述。而银行基本未能在对模型进行压力测试时,引入各类风险系统性问题的压力测试,而停留在对个别指标变化的测试,对现实中可能造成的损失严重低估,并导致在面对实际危机时措手不及。
(四)早期预警问题
本轮危机中暴露出多数银行的一个致命缺陷:缺乏对宏观经济风险的早期预警(EARLY WARNING)。多数银行在危机到来之后才仓促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而高盛、汇丰等金融机构则受益于相对健全的早期预警模型,及时退出高风险领域,把损失降至最低。
对于模型失灵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各类模型都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指望某个模型能永远对风险做出精确的度量是不现实的。
第二,风险管理是艺术,不是科学。模型工具是决策的辅助,而不是决策的替代。
第三,银行决策者应以模型和数据为基础,对业务经营和风险形势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并相应调整模型的参数。这样模型的结果才更有预测力。
因此,模型失灵的问题不仅仅是模型自身的问题,更是决策失误的管理问题。
四、管理:最大的短板
管理风险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最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业务模式的管理,二是对风险的管理。
(一)业务模式管理
业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业务战略规划。如UBS、花旗等银行在对风险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大量持有次贷和结构性产品;房利美、房地美大量持有次贷证券化产品;RBS在对荷兰银行损失情况不完全了解的前提下,贸然收购荷兰银行,都属于业务战略规划的问题。
二是业务模式。例如本轮危机中,部分证券化产品在多次包装重组后,业务已经复杂到连专业投资银行专家也不能理解的地步。
业务战略和业务模式的问题,靠风险管理是无法解决的,其根源在于战略风险和业务模式合理性。
(二)风险管理
对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包括:道德风险问题,风险管理与业务模式脱节,风险管理不能体系化,风险管理被模型取代,风险管理缺乏前瞻性等方面。
1.道德风险。由于发放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广泛实行“发起并转让”(ORIGINATE AND DISTRIBUTE),自身并不最后承担违约风险,导致放贷机构急功近利,漠视贷款的实际风险,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2.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脱节。在很多金融机构内部,做业务是做业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二者完全不相关。同时,各种风险管理依附于不同的业务条线和产品,自身未形成体系,更谈不上自上而下地对各类风险整体把握和联动管理。
3.风险管理外包。风险管理外包的问题在证券化产品中最为突出。由于有评级机构对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放贷机构忽视对借款人实际还款能力的把关,导致对借款人的实际风险并不掌握,骗贷问题突出。
4.以定量模型取代管理。风险管理是艺术,而非科学。模型对风险的定量化,并不能取代对风险的判断和实际管理。危机前,很多金融机构沉睡于模型产生的乐观的数字结果上,忽视了对现实风险的把握,最终形成巨大损失。
5.事后管理而非前瞻性管理。大多数银行注重风险发生后的事后管理,忽视对风险的前瞻性预测,不能做到主动行进行风险管理,未能采取措施先于市场周期有效退出。
五、启示和建议
欧美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教训告诉我们,建立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西方银行已经在完善风险管理的道路上走了数十年,其风险管理体系在现实经济危机面前仍然功亏一篑。
目前国内各银行都在致力于打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吸取西方银行业的教训:
一是应把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业务与风险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在进行业务规划和拓展的,应注意与风险管理偏好、战略和措施相结合,防止出现风险管理的真空。
二是应积极培育风险文化。培育风险文化不能停留在口头,而应着重机制建设。1.确保风险管理在各业务环节的作用发挥。2.针对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小概率、大损失”的特点,加大惩罚力度。3.实现风险管理垂直化,确保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三是加快风险管理模型开发,提高风险管理的数量化水平。
四是加强宏观经济早期预警,建立覆盖国别、地区、行业、客户的全方位早期预警体系。
五是加大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力度,尝试对各类风险联动性的压力测试。
六是提高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自上而下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篇7
【关键词】 铝镁合金管 焊接技术 缺陷防治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和新材料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广泛使用,其中铝镁合金因其独特的耐腐蚀、低温强度高、质轻、持久耐用等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工业应用上的关注,尤其是在石油化工和低温工程的应用上备受青睐,广泛应用于管道制作和其他强度高、耐腐蚀工业制造的需要。但由于铝镁合金质坚量轻却壁薄,的特点,因而使得在其焊接时容易出现气孔,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满足铝镁合金材料使用的前提下,消除焊缝中的气孔是铝镁合金焊接工艺质量前提保证,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1 气孔形成及其主要因素
1.1 气孔形成
气孔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焊接时在熔池凝固形成过程当中,尚有部分未来得及逃逸的气体残留在焊接金属之中,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可能是空气、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等等;铝镁合金主要成分是铝掺入少量的镁而制作出来的材料,加入镁是为了保证铝美合金的硬度,其中不含碳,因而没有一氧化碳的形成;同时氮气与铝及其合金不能相溶,故也没有氮气气孔形成的可能。我们常说的铝美合金焊缝的气体就是氢气孔。探究氢气孔的来源,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是水分解而来,其中空气中的水分、焊接材料以及母材表面氧化膜吸附的水分等,都是有可能造成氢气孔形成的原因,因而在实际过程当中水的因素可以间接的理解为气孔形成的因素。
1.2 影响气孔形成的主要因素
1.2.1 材料特性
从化学性能上分析,一方面氢在高温时能大量的溶解于液态铝之中,一旦温度下降溶解量减少,导致在铝镁合金焊接完成以后,有大量的氢气析出;由于熔池快速凝固,致使部分氢气或者其他混合气体来不及逃逸而形成了大量的气泡。另一方面铝镁合金散热性好、密度低对气体的析出产生制约;加上在焊接高温下,铝镁合金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镁和三氧化二铝覆盖于焊接体表面,其中氧化镁吸水性很强,这也是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用TIG焊也不能有效地去除其水分,因而使得铝镁合金焊接气孔在所难免,这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应该引起重视。
1.2.2 氩气的流量与纯度
从操作上看,氩气的流量是影响熔池保护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参数;如果氩气的流量较小,冲击焊接环境中空气较少,相对保护熔池能力较差;氩气的流量大,一方面造成生产成本加大,另一方面有可能使得强气流在熔池周围停留时间过短,造成大量空气的介入,造成保护区失去保护的意义,更易使得焊缝产生气孔。氩气的纯度也是主宰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纯度低,意味着杂质多,也就增加了弧柱气氛中氢的含量, 从而降低阴极雾化效果,这也是不利的因素。在实际焊接工艺当中,由于操作人员知识的有限,不懂得其实际性的理论和知识,对氩气流量与纯度的影响产生忽略,造成焊接质量的缺失,这是我们要防范的。
1.2.3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讲究步骤和流程的合理性,其中包括坡口准备、组对方式等等,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正确性;如果坡口位置不对或是焊件组对存在缝隙,很容易造成空气的涌入。焊接参数要调整和变化,也对气体逸出和溶入熔池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焊接速度过慢,无疑使得氢气的容量较大,造成氢气气孔的产生。焊接速度过快,容易在工程质量上不能得到保证。在实际过程当中,操作人员应该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摸索铝镁合金焊接经验,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用较快的焊接速度加上较大的焊接电流可以有效的阻止气孔的产生。
1.2.4 焊接操作技术
焊接操作技术无疑也是保证铝镁合金焊接质量的保证之一;由于现代工程具有较为复杂的操作环境,因此对焊接操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焊接操作技术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密切相关,这是内在的要求;而外部空间的局限有可能会造成实施焊接操作时不当或者难度加大,焊接枪口与工作表面不能保持正确的角度,角度大小的变化有可能使得氩气挺度不足,造成缺陷。钨极伸出长度过长、电弧过长或不稳等,都有可能使得焊缝产生气孔,造成焊缝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焊接操作者需要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分析和探讨;一般来说在约束环境下,水平管仰焊接头部位可采用交叉接头法,有利于焊缝质量的保证,避免气孔的产生。
1.2.5 其它影响因素
焊缝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除我们阐述的材料特性、氩气的流量与纯度、焊接工艺、焊接操作技术原因之外,还有环境温差、湿度的变化以及工具保养、焊丝产品质量都是影响操作质量结果的重要方面,在实际操作之前或之中,要保持常态戒备状态、加强质量保证意识,维护铝镁合金焊接的工程的完美质量结果。
2 铝镁合金管焊接技术例举
工程:10000Nm3/h制氧工程冷箱内铝镁合金管道;材质:AlMg4.5Mn;材质规格:a616mm×8mm~a150mm×4mm等;焊接数据:管壁厚6mm,间隙:4~6mm;焊接层数:2层3道。
2.1 焊前准备
2.1.1 坡口加工及焊件清理
如图1所示:坡口采用机械加工而成,为了方便焊接一般采用V形坡口,。焊件坡口周围需要进行清洗工作,在焊接操作范围内一般采用钢丝刷焊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膜,必要的时候采用丙酮清洗,直至污垢和氧化膜消除,为焊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焊丝通常采用丙酮预先清洁,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清洗,再用清水漂洗;工序完成后再用硝酸(浓度为25%~30%)进行钝化处理,最后用热水清洗干燥后放入烘箱。
2.1.2 焊接组对与定位焊
焊接组对看似简单学问很深;组对时可参照焊接工艺参数:操作:手工钨极氩弧焊方法;钨极直径:3.0~4.0mm;钨极伸出长度:3.0~4.0mm;焊丝直径:3~4mm;喷嘴直径:14mm;氩气流量10~12L/min来进行。组对时先将衬环与左端管段的内外壁进行定位点固焊,然后将右端管子套入衬环点固焊。
2.1.3 焊接预热
焊接预热是正式施焊前必须要准备的工作之一;一般方式采用气焊枪加热,火焰温度不宜太高。
2.2 焊接工艺规范
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发现选用较大的焊接电流和较高的焊接速度能有效的保证铝镁合金焊接的工艺性,实际操作采用电弧电压在22~28V,焊接电流控制在210~240/A;多层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层填充,而不是一次性填满。具体操作可采用先焊管的一端,而后再焊另一端的角焊缝,最后采用中间填充。应当注意的是焊层间需要及时的清扫,防止残渣的余留。(如图2)。
2.2.1 操作要点
操作要求一是要有进行堆焊试验,条件具备时在正式开始;二是引弧操作需要先进行稳定前的尝试引弧操作;三是焊丝送进时角度的选择,一般与焊缝表面的夹角为15度左右,使焊丝端部始终处于氩气保护中;四是针对钨极触及焊丝或熔池的现象,应该操作停止,进行清理后再次实施。
2.2.2 其他相关要求
一是环境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若是在恶劣天气下或者大风天气,应该注意氩气的保护;二是氩气纯度要保证,注意气瓶内压的高低,若太低应停止使用。
3 结语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铝镁合金管道,气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及时在工作中查漏补缺,从焊接工艺、操作、内外部环境上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到影响气孔形成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对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重结合,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保证焊接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10月23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了三季报。从业绩上看,3家上市影视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实现持续增长。其中,华谊兄弟净利4.12亿元,同比增长206.86%;光线传媒净利2.39亿元,华策影视净利2.09亿元,增幅分别为75%和31%。3家公司将业绩增长主要归功于电影票房和电视剧所产生的收益。
另外,投中集团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文化传媒行业共披露9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规模6633万美元;过去一年间,A股传媒板块公司5000万元级别的并购案例40多起,显示中国传媒产业进入了第一波并购浪潮。
高华证券报告称,传媒产业当前处于横向集中度提升、纵向一体化启动、跨产业链运作逐渐成形的阶段。在这个期间,细分行业内经过第一轮竞争涌现出来的领导者,为了巩固地位,追求持续增长,从而展开横向或纵向并购。
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传媒行业整合的脚步刚刚开始,筛选有野心和能力来整合行业的管理团队,是行业龙头实现价值的发展路径。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5年时间内,传媒公司之间的并购将持续处于,已经上市的传媒企业可谓占据了有利条件。
虽然文化传媒行业在今年前三季度成为A股市场最迷人的一道风景线,却在第四季度伊始遭遇大幅回调。10月份以来,文化传媒指数下跌幅度将近6%,华策影视、华谊兄弟等个股纷纷大幅下跌。
兴业证券分析师盛海分析认为,传媒板块大跌一部分是创业板下挫引发的恐慌所致;另一方面板块内多数个股在经历高歌猛进的上涨之后,令人望而生畏。
万德数据统计,传媒板块平均市盈率达到了56倍,高居A股各行业之首,导致获利盘和解套盘的兑现意愿非常强烈。
篇9
关键词:都市报 节假日 停减刊 广告依赖 发行量
传播链主体视野下的原因分析
都市报传播链的主体构成包括:读者――报社――广告商,在这样一个利益相关的主体链条中,到底是谁,制造了都市报在节假日市场的缺席?
报社及其产品联系着传播主体的两端,分别对读者和广告商负责,而停减刊的决定也是由报社作出,因此,本文以报社为切入点,分析停减刊的原因。
报社。报社方面的解释是:每逢节假日,读者减少,特别是公费订阅读者退出读报队伍――广告商能够通过报纸吸纳的注意力减少导致广告投放锐减――在传播链条两端反应冷淡的情况下,报社如果坚持日常出版,必定导致亏损――因此,以广告收入为经济依赖的报社无奈选择停减刊――问题指向读者的节假日症候和报社运营背后的经济指挥棒。
1.负定价损失与广告依赖。都市报是典型的市场报纸:为市场服务,从市场获利。报社收入来源于两大板块: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从都市报经营现实来看,前者在报社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后者,实质上,发行收入的作用不在于获利而在于补偿部分成本投入。单一依赖发行经营的直接后果是发行越大,损失越大。只是比起赠阅发行,零售或订阅客户毕竟能够带给报社部分收入,而且毕竟是衡量报纸从数量到质量的一个客观数据,相对而言,赠阅发行所引发的数量泡沫难以作为考量报纸的参考指数。另外,在与广告商的业务洽谈中,售价发行量是吸引广告投入和保证广告价位的重要砝码。因此尽管存在负定价损失的压力和风险,报社仍然不放弃发行市场,只是在实际运作中,随行就市调整发行,节假日的停减刊就被报社解释为这一策略的运用。
在发行与广告两个市场中,报社更加依赖广告市场。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实践着单一盈利模式,即广告盈利。因此,广告的这种决定性意义普遍适用。广告收入对于报社的意义不仅在于补贴剩余成本(实际成本-发行收入=剩余成本),更重要的是,报社整体经营状况的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广告收入的多少。
2.节假日出报成本上扬。一张报纸从前期的采、编到后期的印刷、运输、发行都意味着人力劳动,而人力成本在节假日期间要高于平常工作日的几倍,这在相关法律中有明文规定,《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坚持节假日照常规出报,报社必须为节假日坚守岗位的员工支付数倍于平日的工资,将这笔开支计入成本,节假日的出报成本就会明显提高。
3.节假日资讯获取难度增加。节假日期间,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大都放假关门,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是,第一,新闻来源主体相对减少。各大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其员工通常是新闻聚焦的核心,而平日这些主体也是报纸要闻版、社会新闻版、国内新闻版的主要信息来源,由于放假,消息渠道不畅,造成部分新闻主体缺失;第二,新闻权威的印证机构缺席。新闻报道通常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核实或解读,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而节假日这样的采访要求难以实现而导致报道困难。如果要获得与平日相当的信息,报社在节假日的投入必定增加。
读者。读者在节假日的流失被报社转换为两层意义:一是读者少了,即使照常出报也没多少人看;二是读者少了,相应的,看广告的人也少了,广告商因此减少投放。但问题是:读者为什么少?节假日的读者不再需要信息了吗?
普通百姓在节假日中的生活安排与工作日有所不同,最大的特点是丰富性、随意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度假方式的直接影响是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常见的度假计划包括外出旅游、探亲、亲朋聚会、聚餐、睡觉、上网、充电、锻炼身体、逛街购物等,如此丰富的安排占据了节假日的大半或全部空闲时间,为读报留出的闲暇所剩无几。同时,节假日因为无需工作,人们愿意随心所欲、悠闲自在地度过假期,那种需要付诸专注和一定费力程度才能有所收获的方式,比如读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和放弃。
节假日期间,读者呈现出与工作日不同的心理特征:轻松、娱乐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诉求。工作日中紧绷的神经和繁重的压力需要得到调节和缓冲,因此,人们更希望通过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放松来满足节假日的特殊心理需求,体现在信息期待上便是倾向于非功利的“软”性资讯和生动活泼的编排形式。
在报纸接触方式上,表现出与平日大相径庭的特征:订阅和零售是接触报纸的两种途径。订阅又分公费与自费两种,公费订户的接触路径被节假日隔断,因为“人报分离”;自费订户也因为丰富的度假计划和节日报刊的内容空洞、版面停减而降低有效接触。从零售读报队伍来看,两种因素影响着报纸接触的通畅,一是老生常谈的报纸内容和版面问题,二是零售摊点在节假日期间或关门或流动,难以保持买报读报习惯。由此,从传播链条分析,节假日的报纸接触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
显然,当前都市报停减刊的处理方式回避了读者在节假日的特殊行为与心理特征,而并未进行相应调节与这些特征适度对接。当特别的信息需求不能得到特别的关照,当接触通道受阻,报纸读者自然会转向其他途径寻求满足,比如看电视、上网甚至听广播等,调查显示,节假日中受众对媒介的接触率并未降低,并且稳中有升,只是在媒介构成的分配上重新洗牌,最大的趋势是报纸读者流向其他媒介领域。如此看来,节假日中,读者的信息需求依然存在,由于报纸没能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导致读者忠诚度下降,数量减少。
广告商。广告商投放广告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发行量背后的读者数量。上文分析表明,节假日读者数量锐减是个不争的事实,确切地说,主要是两个读者群体的数量减少:一是公费订阅读者,报纸留在单位收发室“休假”;二是零售读者,停刊或减刊都会对他们的读报兴趣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虽然还有庞大的自费订阅人群不能自动退出读报队伍,但是如今明智的广告商还有一个重要的投放参照,就是读者的质量,即购买力。公费读者被认为是强势消费者,也是广告商最器重的投放对象,这个群体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击退了广告商的热情。还有一个因素动摇了广告商的信心,如前分析,各种因素导致的留守读者的有效接触率降低,即有报不看、看报不专、传阅次数减少等现象,由此带来广告的千人到达成本增加、收益降低,这同样作为不利因素阻止了广告投放的脚步。
质疑停减刊的合理合法性
对报纸订阅者利益的侵害。老百姓似乎习惯了节假日停减刊的现实,但是谁赋予了报纸这样的自由和权利,是报纸的管理部门、读者,还是报业集团本身?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报纸停办,应由其主办单位提前30天向登记机关提交书面报告及主管部门的证明文件,办理停办手续。报纸出版过程中,若报纸的主管部门没有承担或通过正式文件表示不再承担相应责任,则该报即自行失去继续出版的合法权利,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注销该报登记……”;第三十七条:“正式报纸需变更刊期、开版和发行范围的,由其主管部门向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中央单位的报纸,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地方单位的报纸,由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变更,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由此可见,停刊和变更刊期、开版都不是草率的自行行为,而必须提供充足的理由,经由上级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对停减刊的批准是建立在保障读者权益前提之上的,而不是唯报社利益是从。
读者,是报纸的消费者,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对象。读者与报社之间通过订阅或购买建立起合同关系,同时受到《合同法》的保护。订户预定了报纸,在法律上就与报社达成了合同关系:订户有权利获得、而报社有责任和义务为其提供保质保量的报纸。《消法》的《法律责任章》中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但节假日报纸的停减刊却使约定无法兑现,订户的权利也无法实现。目前,我国的双休日及年节纪念日已达114天,接近全年天数的1/3。如果报纸每逢节假日就“瘦身”、就“停工”,那意味着订阅合同的1/3将不能得到履行,报社既有欺诈的嫌疑,同时,也是对读者知情权的一种损害。
媒介功能缺席,有损媒介信用。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必须承担新闻机构所应具有的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引导舆论等社会功能。而在节假日期间,社会众多部门放假、停工,导致社会肌体的部分功能缺失,特别是信息传导、社会协调的作用滞后或失灵。而与此同时,节假日集中出行和集中消费形成了社会的盲动与混乱,报社作为新闻机构的监督、协调与引导功能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报纸在节假日中实行停减刊处理,不仅不利于报纸社会功能的实现,同时必定有损报社的公众形象和媒介信用,谁愿意信任一个在紧要关头缺席的媒介呢?
设置报纸竞争的自身障碍。在大众传播的横向链条上,与报纸共同争夺受众市场的还有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接踵而至的各种新兴媒体。在节假日注意力争夺战中,由于能够与节假日特殊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相对接,电视和网络是报纸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事实证明它们也的确比报纸更具优势。电视的优势在于消费回报高于报纸:1.电视以声音、画面为载体的视听符号相比报纸的文字符号更加生动、形象,读解轻松、简单。2.电视的传播方式为多频道、全天候,并且“上门服务”,使得电视的接触途径直接、简单并且廉价,这是报纸缺乏的优势。3.电视的接受方式是家庭共享,便于营造阖家团圆的节日氛围,同时符合节假日欢乐、祥和的心理诉求,而报纸个人阅读、静心阅读的接受方式恰恰相反。4.节假日的电视节目精彩纷呈,在内容提供上恰当地关照了受众心理。而报纸的不作为处理与电视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以理解同样是大众传播媒介,同样在节假日,为什么一边是欣欣向荣,另一边则惨淡经营。网络对报纸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迅速及时、多媒体性、海量内容、交互性、无远弗届、个人化、便于存储……网络被称为“活力传媒”,在青年一代中,缺少网络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的人,往往会产生资讯焦虑,并由此敦促他们尽快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客观地讲,报纸正面临着横向传播竞争者的强大攻势,而报纸坚持节假日的消极作为――停刊或减刊,将影响报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使得消费者将目光转向其他竞争媒体。最终,负面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节假日的报纸,久而久之,非节假日的读者市场也可能受到牵连,报社自身的利益以及整个报纸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莉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英]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2.喻国明:《从“一老”满意到“三老”满意――我国报业生存法则的变迁》,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3635。
3.张立伟:《报业压缩成本三大杠杆》,《新闻战线》,2006(3)。
篇10
——题记
喜欢梦中的意境,见了不曾见过的景,走了不曾走过的路。
梦中走过古老的绍兴。
独自走在小桥上,带着一份美好的心情来欣赏风景如画的绍兴。江南的水乡,青瓦石墙,抚摸着小桥栏杆上精致的雕刻,看着那古老的房屋,不禁想起儿时的鲁迅。来到百草园,仿佛看见童年的鲁迅在这里玩耍,捕鸟。一代文学巨匠,世代永留心中。民族魂,国家的栋梁在这里出生。
梦中走过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我有幸能来到这个“地上天宫”,进入故宫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对白玉狮子,又先后到达了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乾清宫。故宫总体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都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梦中,还走过好多好多的路,走过长安街,看到繁华的北京,走过布达拉宫,重温那历史的辉煌。心有多宽,天就有多大。梦中的脚步走得很远很远………
走过的地方,携一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