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5 03:2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跆拳道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社会中要求培养出各种行业的新型优质人才。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就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我们要从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出发。体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近些年来深受大学生喜爱、风靡世界高校的运动――跆拳道,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使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精神理念紧密结合。
关键词:跆拳道;教学;大学体育
一、以礼始,以礼终
跆拳道运动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经常在不同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礼的教育,一种由外而内的自律、修炼的过程。因为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学习动作技术,还要更加的注重对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礼仪是跆拳道运动的精神体现。其中,鞠躬是最为基本的礼仪形式。
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仁义道德、尚武尚礼的气氛和精神为主导,这种精神逐渐转化成人的情感基础,培养出人的尚礼崇德情感和对跆拳道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崇拜。通过向国旗、长辈、教练、老师、队友、同学鞠躬施礼,使学生养成行礼习惯,以具备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互相学习的作风。而在比赛对抗的前后双方互相敬礼则充分表现了互相尊重、谦让宽容的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竞技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强调武德是非常必要的。
二、跆拳道精神理念培养
跆拳道运动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注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礼仪”只是其中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跆拳道练习者除了要有文明的举止行为以外,还应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在跆拳道的评价体系当中,基本技能并不是全部,思想道德修养也是很重要的考查部分。如果你的品行没有得到教练或是长辈们的认同,晋级是没有希望的。
跆拳道教学中,都会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条。有明文规定的,也有约定俗成的。其中,约定俗成的东西占大部分,而且大都是由教练或者前辈们言传身授(这是习武之人的一个特色)。这些教条大多是从具体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诚信、仁爱、谦让、克己的习武者。从不恃强凌弱,不歪门邪道,不随意动武,不心生恶念等,就能充分体现“廉耻”的精神要求。
一个有涵养的跆拳道练习者是能做到忍耐、克己的。无论任何场合,克制自己确实是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在与别人发生争执时,还是与队友实战对抗时,面对对手,若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加以攻击,将会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不谦虚不节制,没有尺度的生活,也将会失去作为武道人的资格。强者不是战胜对方的人,而是战胜自己的人。强者要自胜自强,要知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跆拳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百折不屈”的精神品质,任何竞技体育项目都是残酷的,何况跆拳道这种实战对抗项目,如果运动员不能有好的心理素质和坚毅的意志品质,将不能把跆拳道的精神气质传承下去,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无论在生活还是训练中,我们都应教育学生拿出跆拳道的精神来强大自己、武装自己。使学生在挫折中成长,从而继承跆拳道“百折不屈”的精神品质。
跆拳道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练习前后静坐冥想,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做一番总结。目的是对照跆拳道的精神“礼仪、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屈”来反思自己的得失,为今后的训练明确方向和目标。
三、跆拳道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贯穿跆拳道运动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在跆拳道的练习中,不论是初学,还是高水平修炼,教师都十分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只有对自己充分信任,才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打击。一个有自信的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就一定能战胜对手,比别人做得更好。这种心态,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考验,激励人历尽艰辛去追求和争取达到最终目的。
在跆拳道练习和比赛中,运动员习惯在做动作时,发出叫喊的声音,这种发声叫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大喊能使自己兴奋起来,使自己的大脑运动中枢振奋,刺激自己的肌体迅速进人兴奋状态,稳定情绪;第二,叫喊能分散对方的注意力,震慑对方;第三,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在跆拳道的练习过程中,这种自信心激励学生进取,勇往直前,成为具有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反过来,修炼中形成的统率力和胆识,又能使其充满自信心,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其无论面对任何困难,也不易动摇其信念。这种贯穿跆拳道修炼过程之中的自信心,是激励学生勇往直前、支持学生达到最高目标的精神支柱。
总之,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能够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与精神理念相结合的体育运动。这项备受广大学生亲睐体育运功,已经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丰富了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它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心;它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在意志品质和精神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而且还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身心协调发展;它体现了体育由肢体运动转向身心兼顾,重在育人的教育理念;它赋予现实社会安全教育的实际技能;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精神教育。随着跆拳道课堂教学的普及和完善,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功用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在跆拳道运动的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跆拳道;高职;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09-01
一、跆拳道运动的教学特点
跆拳道虽然有一定运动量,但是并不超过负荷,是一项高校大学生都能够承受的运动项目,主要特点如下。
(一)身心教育性
跆拳道的“跆”主要用脚踩、踏、踢,“拳”主要是用拳打;“道”是指一种精神,也就是指“礼义廉耻,忍耐克已,百折不挠”等。练习者从列队集合起,到运动结束之后都向运动场地所悬挂的国旗敬礼,在训练前后和训练的过程中,队员之间要互相敬礼。在跆拳道武道精神之中,一是要有忠于祖国之爱国心,要有爱国家、爱民族的热情,要有正义感与扶助弱者的献身精神。跆拳道运动的实质,是指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砺与道德品质的完善。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之中,要使人达到谦虚、恭敬、纯朴、坦诚的思想境界。因此,跆拳道运动对于学习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教育性。
(二)健身性
跆拳道运动具有健体、防身等特点,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品势教学、实用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等方面。品势是跆拳道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与我国的武术套路相似。练习跆拳道要先从品势开始学,学习中应当以意设敌,掌握最主要的技术动作。在品势学习的基础上,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练习者开展“道”的教育,使其从开始就通过对技能的逐步掌握与熟练,展示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与一往无前的意志品质,进而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在跆拳道比赛中,双方同场对抗,以腿技为主,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主要依靠于步法的移动在应用基本技术,并以下肢的有效踢击得分取胜。基本技术包括抡踢、下劈、后踢、勾踢、旋踢等等。在复杂、快速、多变的对抗过程中,不管哪种技术,其踢击的效果都在于运动员踢击部位的准确性和踢击力度。要通过持续训练,运用速度、力量、耐力与柔韧性、协调性等,提升人体的生理机能水平。
(三)观赏性
跆拳道运动十分符合现代国际竞技和大众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品势的练习和表演,尤其是人数众多的集体表演,整齐划一、气势宏伟,在表演的过程中,运动员的专注、动作的力度和意境,运动员所体现出来的礼仪与境界,都十分感人。竞技跆拳道主要是双方在规定的12米见方的场地内同场对抗。在比赛场上和练习中,因其技术特有的柔韧性与爆发力所体现出来的力与美,再加上竞赛的激烈和多变,具有十分高的观赏性。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思路
(一)加强跆拳道礼仪教育
跆拳道运动十分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以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礼体现道德修养与人格品质。礼仪教育能够使人具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应当将其作为一种指导的精神,融入到教学训练的各大环节之中,力争将礼仪形式转变为心理的动力,成为大学生学习跆拳道技术与促进身心健康的抓手。比如,在训练中,要注重完成好旋转、腾空、跳跃等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动作,这就需要练习者加强自身身体上各部位的协调与平衡,这就需要保持心态的平和。在实战比赛之中,当裁判偏袒对方或出现误判时,也要教育参加训练的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
跆拳道运动可以分竞技跆拳道与大众跆拳道,其中竞技跆拳道运动是为了克敌制胜,主要包括基础礼仪、身体素质与实战站位、步法腿法、防守技术等。要坚持竞技性、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原则,加强腿击的练习,使比赛更为紧张激烈。大众跆拳道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和娱乐交流,重点是由品势、竞技、特技表演、功力测试、文化修养、自卫技术等为主要内容构成,以培养大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及尊师重道素养。大学生学习跆拳道的最直接兴趣是跆拳道的健身效果与具有观赏性的腿法技术。要从学习跆拳道技术出发,引导大学生学习好腿法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大学生要有目的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而避免素质练习的枯燥乏味。同时,更要注重跆拳道品势的学习,很多教练对品势教学不够重视,觉得学习跆拳道品势并不重要。其实,跆拳道品势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而且有助于跆拳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逐步领会到攻防的意识,所以,加强跆拳道品势学习,是更好地跆拳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大学生参与跆拳道运动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思想问题十分容易暴露,这不但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开展训练,而且要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位参训学生按照自己的观念,对跆拳道的认识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区别地对待每位学生。要通过加强跆拳道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学习,按照学生自身特点的差异和对跆拳道各方面感兴趣程度的差异,引导学生们去发现自身优势与弱势,并且努力在优势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与他人一起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也是高校跆拳道运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总之,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十分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不仅将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意志品质、性格等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等都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如今,众多高校大学生都非常喜爱此项运动,因此要因势利导,运用各种方式,将跆拳道运动引入正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与认识跆拳道,让跆拳道运动在大专院校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跆拳道,创新意识,互助交流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任何先进的课程体系必须以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为基础,只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和更新,高等体育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跆拳道运动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体系建立和实践的改革,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学常将课本作为教学唯一依据,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教学形式。论文参考网。这种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了个体差异和能力的培养。
互动式教学法又称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模式,即不再只有“老师讲,学生听”,还要有“学生讲,老师与学生共听”或“学生讲,学生听”,互教互学,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动式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营造一种民主、自主、偷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激起他们敢想、敢问、敢说的自信心.而且,在互动式教学为学生所提供的时间与空间,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06级跆拳道普修课学生共46人。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07年3月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06级跆拳道普修课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有关指标进行测试,条件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教学实验法,对照组以教材为教学唯一依据,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最后测验考试的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实验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以优化单元教学过程为切入点,强调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授课,课时量均为32学时,教师严格按照计划教学,中途教师、学生不得请假,如若请假需及时补上或缺课时数。实验后由3名专业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跆拳道技术测试评定。
3互动式教学法在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
3.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练一定要放手,对学生的学练情况多肯定、多表扬,鼓励学生自觉的进行练习,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向上”的心理氛围,变教学目标的压力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养成在遇到学练中的困难时去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跆拳道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共同训练和互助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和激情,消除学生胆怯、依赖的心理,同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老师的技术并与自己的技术对比,从而发现自己技术的不足加以纠正。
3.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传统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对整个跆拳道运动项目的认知和运动特点的把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必须正确把握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投人学习、启发、点拨、解疑等教学环节上,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多一点活动余地,生与生的交流,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变主讲为主导,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边互动的教学关系。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自信、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跆拳道中的横踢技术教学中,学习前老师可以讲解和示范整个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动作的角度和顺序与发力,再通过生与生的探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先让学生评判练习的效果(主要是发力、动作的正确度),接下来再由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兴趣是学习竞技知识、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发展能力的直接动力,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我们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切入点。在学生对练习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当“最高裁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客观公正,对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应指导学生培养听、说、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述自己的见解,学会尊重别人,要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信可亲,从而在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学提出质疑,使情、知的互动推向更深的境界。
3.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直至最终“不教”。论文参考网。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重视让学生“发现”知识,重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例如,根据跆拳道比赛每年在改变特点采用分组讨论教学,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反馈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使跆拳道课成为知识生成和师生共同探索及经验总结提高的过程。
再例如,采用(各小组有主讲人)分组辩论、专题质疑、创设角色等方法来实施教学.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或提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把他们身上蕴藏着的独特的个人潜能挖掘出来,不断地用科学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和创造世界,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互动教学法在跆拳道课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钻研教材教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教学真正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互动教学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在专业知识、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才能.学生在互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讲,更能体会到教师的艰辛,从而加深与教师的感情,配合教师更好地搞好教学。
3.4注重师、生与外校的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主动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积累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避免出现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一讲理论就滔滔不绝,一联系实际就一带而过的尴尬局面。而在学生方面可以走出去或请进来进行交流、探讨。这样不会局限于老师的知识、经验中,可以更加的激发学生的对比性,完善、提高自身的水平。
4.结果与分析
4.1互动式教学对专项技术教学效果的影响
图(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专项技术教学效果对比图
从图1数据显示,实验前学生在专项成绩与专项素质两方面并不存在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两组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组各项指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互动式教学对学生专项技术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4.2互动式教学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影响
表(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评价能力情况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
组限(分)
N(人数)百分比(%) N(人数) 百分比(%)
0—6522 1670
9—101878 730
合计 23100 23100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与互评性。从表1学生对常见错误动作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大部分同学对专项动作评价赋值分都在6~10之间.而对照组大部分同学对专项动作评价赋值分都在0~6分之间。按照满分10分计算,6分为正确率的60%。可见对照组大部分同学在对动作的评价能力上都还处在不及格的等级内。对动作评价能力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它对今后从事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指导都具有重要作用,说明互动式教学对学生体育评价能力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4.3 互动式教学对引导学生运动参与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表(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评价能力情况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
组限(分)
N(人数)百分比(%) N(人数) 百分比(%
课下练习人数 22 95.79 39.1
与同寝室合作 21 91.3 14.34
与好友合作 18 78.3521.8
与学习好的合作 18 78.3 417.4
在运动场练习 22 95.7 834.8
在寝室练习 15 65.228.70
晨 练 14 60.9417.4
晚 练 19 82.6521.7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多于主动,师生间及同学间的互动很少,大部分学生课堂以外的其它时间,很少主动练习甚至从不练习。但由表2可以看到,实验后实验组学生无论是课下练习人数,还是人均练习次数,主动参与活动的互动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在与他人合作方式方面的比率实验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与同寝室和学习好的同学合作机会多,对照组只与学习好的同学合作机会多些,而与同寝室合作比率为“4.34”。说明互动式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通过合作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练活动。
另外由表2还可以看出: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部分同学仍把运动场作为课后练习的首选场所,但实验组课下与人合作、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条件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能将晨练、晚练与课堂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化了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又增加了教学的互动过程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5.结论
5.1.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5.2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5.3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论文参考网。
5.4在跆拳道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俊涛.互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河南:天中学刊,2008年10月
[2] 苑高兴.篮球普修课教学互动模式的实验研究[J].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3年12月
[3] 张 宁.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北京:北京教育 (高教) 2006.12
篇4
摘 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再只是注重学生各项成绩,对于学生身体方面也非常重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开始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其中就包括了跆拳道教学。跆拳道教学不同于其它科目,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如果还是采用以往教学方式是很难取得好效果的。为此,本文主要对跆拳道教学中协作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跆拳道教学 协作教学法 应用
跆拳道作为一项单人运动项目,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进而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协作教学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现象,将其应用到跆拳道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协作能力,进而就能改变以往较为枯燥的训练模式,激发学生对跆拳道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保证协作教学法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笔者主要对协作教学法进行了相关概述,并对其应用在跆拳道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用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协作教学法相关概述
协作教学法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引领各个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的成员需要密切的配合、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就能更好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跆拳道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安、恐惧等情绪,但是,在应用协作教学法之后,就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进而就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总的来说,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协作教学法其价值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学生专业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1]。
二、协作教学法应用在跆拳道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会得到明显的增进,这样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就能得到显著的提升。除此之外,学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就能对其进行更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写作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过程,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保证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友好和谐相处。
(二)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其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指导,而学生则需要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这个过程就能够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
(三)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其教学活动能够满足教学目标,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教师在协作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配合和训练,同时还需要小组内成员自行安排自己训练的时间以及训练内容,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以往下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进而就能更好的促进跆拳道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四)能够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身体各方面机能以及其反应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地提升。学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跆拳道学习的动力以及积极性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这样学生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而学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中,如果长期以往进行协作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明显的发展,而其综合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拓展和提升。学生在经过长时间协作学习训练之后,毋庸置疑的是学生各项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也肯定会随之而提升[3]。
三、跆拳道教学中协作教学法的应用
(一)协作教学法在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中的应用
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柔韧性、速度、力量等方面的训练教学,这几个方面属于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学生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在进行各项跆拳道动作的时候灵活、协调,同时,学生踢腿高度以及击打精确性也会受到其基本素质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基本素质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合理的应用在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中。
在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需要对学生柔韧性、速度、力量等方面进行一个考察,这样才能明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才会更加的合理。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身高、体能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可以将其分成两人或者是多人一组,让其进行相互牵、拉、压、摆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肌肉痛感对其进行适度训练,避免学生受伤[4]。
2.学生在协作压腿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对方肩作为拉杆,然后按照学生柔韧性对其进行高度以及难度的调整。
3.学生在进行协作速度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速度存在差异性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让速度较快的学生在前面拉着橡皮条前端,速度较慢拉着后端奔跑,这样就能让速度慢的学生跑的更快。
4.学生在进行协作力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一组,共同配合进行保护开展练习。
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柔韧性、速度、力量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在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基本素质训练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柔韧性主要是通过静力性控、动力性压、拉、摆、外力施加等途径达到这一目的,而学生速度的提升则需要通过加大其步幅、步频,提高学生的反映速度等途径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很难,而协作教学法的应用就能让学生互相合作、互拉,这样学生基本素质就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并且学生在互相配合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进而就能及时对其训练难度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训练效果,还能避免学生受到损害。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基本素质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柔韧性、速度、力量等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属于一种较为有效地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在传统跆拳道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其训练程序十分单一且枯燥,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失去兴趣,因此,但是协作训练法就能够提高教学的乐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
(二)协作教学法在跆拳道专项素质教学中的应用
在跆拳道专项素质教学过程中,协作教学法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法,其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专项素质。在专项素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跆拳道基本素质,其在专项素质训练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才会更好,而协作教学法应用在基本素质教学之后,学生基本素质就会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学生跆拳道专项素质教学质量也会明显上升。协作教学法应用在专项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2人或者是以上为一组,其中,有一人属于主练方,而陪练方则有一人或者是一人以上,之后学生之间就可以进行互相摸肩训练,而这一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反映、步伐移动、变化速度。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1对1,或者是1对多的自由靶训练,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踢靶的速度、准确度,进而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跆拳道专项素质教学质量[5]。
(三)协作教学法在跆拳道专项技战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跆拳道专项技战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1对1,或者是1对多相互无接触式攻防训练,也就是实战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专项技战术水平,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击打时机、空间、距离、效果的把控能力。在跆拳道专项技战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跆拳道专项技战术水平和能力,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四)协作教学法在跆拳道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有实际训练,也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协作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其主要是将跆拳道理论知识作为一项较为重要的考察指标,以此来对学生跆拳道动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在跆拳道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各组成员的思维碰撞,这样学生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在跆拳道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组内成员可以针对自己训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共同寻找解决方式,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让学生对跆拳道相关动作以及知识有一个更好地了解,这样就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动作单一模仿现象的出现,而学生一旦掌握好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就能知道什么动作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这样在实际操作训练过程中,就能有效地避免失误,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应用协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应用协作教学法,将其合理的应用到跆拳道基本素质、跆拳道专项素质、跆拳道专项技战术、跆拳道理论知识等方面教学活动中,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跆拳道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红卫.跆拳道教学中协作教学法的研究[J].运动.2011.32(1):112-113.
[2] 沈翔.协作教学法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25-26.
[3] 梁丽.跆拳道教学中协作教学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1):58-59.
篇5
关键字:跆拳道教学 三生教学理念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a)-0000-00
实际上,开展体育运动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帮助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恰当地释放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但是我国目前的跆拳道教学的竞技性太强,使学生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跆拳道教学必须遵循体育运动的初衷,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教学计划,使学生学好跆拳道。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三生教育”理念是当前对跆拳道教学来说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三生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并且学生利用该理念更能理解好学习跆拳道的精髓,也为跆拳道教学提高了效率。那么笔者将针对三生教育理念,浅谈其在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
1 跆拳道教学与三生教育理念的关系
三生教育理念中的“三生”指的是生命、生活、生存,这三个元素是支撑着人一辈子发展的根基,任何一项的缺失对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然而在跆拳道教学中,由于强大的竞技性的存在,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就极大地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从某种程度来说,很多人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直接不参与跆拳道学习,或者教育机构为了避免责任直接不开设相关教学课程,使跆拳道教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阻碍。而自从三生教育理念的出现,让学生意识到跆拳道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跆拳道的精髓,来有效地降低或避免事故带来的伤害。所以三生教育理念是使跆拳道教学实现长远发展的保障,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跆拳道教学中,是有效解决现阶段跆拳道教学中的问题的有效措施。所以,对于跆拳道教学来说,缺少了三生教学理念,就如船失去了船帆,不能朝着胜利远航。
2 在跆拳道教学中融入三生教学理念的策略
2.1 注重精神的改变
深入三生教育理念的研究,不难发现,三生教育与跆拳道教学有很深的联系,更准确的说,三生教育其实和跆拳道教学所蕴含的精神实际是一致的。跆拳道教学帮助吸收三生教育中的优秀品质,如对生命的珍贵、艰苦奋斗等高尚品德,而三生教育帮助更好地学习跆拳道,学会避免伤害。但是将三生教育融入到跆拳道教学中,绝不是简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应该是对其共性进行发扬,冲突矛盾点要进行磨合,合理地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共性,三生教育理念传播的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生存的理念,跆拳道教学的宗旨就是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拥有更好的资本享受生命。所以二者都体现了尊重生命的观点,让学生更好地享受生命的旅程。至于冲突,三生教育理念是直接地表现对生命的尊重,而跆拳道教学则是一个间接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又特别容易的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二者的冲突就是要如何规避风险,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提高身体素质。举一个简单例子,要想有效的规避风险,那就是在教学中适当地根据需要降低竞技性,或者把人体对抗换成与较柔软设备的训练,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安全。
2.2 实现师生角色的认知
笔者根据大量的研究材料发现,如果希望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跆拳道教学中来,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全面的、具有完全人格的灵魂来对待,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机器人。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该实现对自我角色的认知,教师绝对不是站在道德高地,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主导者,学生也不是完全由老师支配的学习机器,进行着被动机械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二者处于同一层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与帮助,学生则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掌握着学习的进程。所以要想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以往教学的格局,不让师生关系成为限制教学的阻碍。实现这一点,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日常课余生活,教师要多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不单单是传授跆拳道教学的知识,关于如何进行有效锻炼、运动对于生命的意义又是怎样的,都是学生和老师很好沟通的话题。既帮助二者关系的优化,还使学生的精神层次得以提升。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家长希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才把学生送到教育机构进行相关培训,并不是学生真的有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而学生对跆拳道学习d趣低迷的主要原因则是:很多学生总觉得跆拳道看起来就像打架,害怕自己受到伤害,于是并不想学习跆拳道。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学生把跆拳道的负面影响过于放大,从而产生学习跆拳道的消极情绪。那么有效地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合理地融入三生教育理念,使学生不再认为跆拳道是一个打架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跆拳道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介绍一些跆拳道的发展历史,历史中有趣的小故事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兴趣。也可以举行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的教授,让学生先学到一些基础知识,一点点萌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而不再是以往害怕学习跆拳道,害怕受伤。久而久之,学习跆拳道的学生就多了,跆拳道教学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4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
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有所收获。模式化的教学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产生比较大的消极的影响,同时模式化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存在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好三生教育理念的价值。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针对男生和女生、能力不同的学生、认知不同的学生等进行不同的教学,只有结合学生的制定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个性能够得到理想的发展,这样现代跆拳道教学过程中才能够真正的贯彻好三生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好三生教育理念的价值。
3 结语
总而言之,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到跆拳道教学中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教学是值得借鉴的,未来中国的体育教学也离不开三生教育理念。那么广大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方式渗透三生教学理念,并且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做适当地调整与改善,使之发挥更大的优势。但是将三生教育理念发扬光大的这条路还很漫长,需要广大教学同仁刻苦研究、大胆实践,谋求最适宜时展的运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罗华玲,刘寒雁.云南特色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之路――高等学校“三生教育”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09(06).
[2] 刘勇,马锦.高校创新实“三生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的思[J].昆明学院学报,2009(05).
篇6
摘 要 虽然,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是,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在群众中日益受到青睐,由此,跆拳道教学在各大学校中也逐渐开展起来,对于跆拳道教学来讲,需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把学生的主观能够性充分调动起来,针对此,本文对职校开展跆拳道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升、对学生腿部爆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柔韧性素质的提升这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影响。
关键词 职校 跆拳道教学 学生 身体素质 影响
一、对学生健康水平产生的影响
学生经常性的进行跆拳道运动,能够使得自身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以及技能产生比较好的适应性,从而有效把人体的工作能力大大提升。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讲,需要有的不仅仅是速度,而且要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耐力,从本质上来讲,它是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的有机结合。学生如果长期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话,能够促使学生在安静的时候,其心率得到减慢,从而心脏的运动性大大增强;能够促使学生在收缩时候的射血能力得到强化,从而使学生的体力负荷大大增强。不仅如此,跆拳道训练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心血管机能得到大大改善,从而使得学生每一分钟的输出量大大的增大,进而把学生的有氧工作能力提升。
在跆拳道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外以及上下相结合,周身实现协调,以及动静相结合,这一特点能够使得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得到相应的扩散,从而使得学生的胰岛素分泌因子变得活跃,能够对学生焦干血管中枢神经的紧张活动产生抑制,这样一来,通过在学生脑垂体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抑制,可以促使学生的甲肾上腺素激素进入到血液当中,进而对学生血液循环有着有利作用。
举个例子来讲,对学生心血管系统功能进行测试的有效方式就是台阶实验,不仅如此,还能够培养学生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我们知道,台阶的高度都是固定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受试者来讲,都是在固定的时间里面把固定的符合完成,而测试的时候,主要是根据恢复的快慢程度来进行评价的。所以,学生在参加了跆拳道训练之后,能够使得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对学生腿部爆发能力的提升产生的影响
跆拳道项目的另一大主要特征就是对抗,也就是时候,在跆拳道比赛当中,学生最主要可以采取的得分手段几乎全部都是在腿部的技法上,我们对运动员的髓关节以及下肢柔韧性进行衡量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横叉,所谓的横叉,它是学生动作质量以及动作的灵敏度的一个基本保障,只有横叉做好了,才能够提升动作的质量和灵敏度。我们对运动员速度进行衡量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就是20秒提膝。在具体的跆拳道比赛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具备非常快速的攻击、防范以及转换能力,很多的技术动作都是在一瞬间就得到完成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必须要具备瞬间的速度能力,才能够真正把跆拳道学好。
举个例子来讲,体育训练当中的立定跳远,这一项运动最主要体现出来的是学生的爆发力,尤其是学生下肢的爆发力,而在学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跆拳道训练之后,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男生的立定跳远能力和以前相比较起来要高出很多,但是女生却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在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的这一过程中,男生腿部踢击的力量十分大,所以,男生下肢力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女生之所以没有显著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女生往往存在胆怯心理,在具体的训练过程当中,腿部的发力还是不够,所以,下肢的力量发展比较缓慢。
总的来讲,在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的时候,不管是什么训练都会有腿部力量以及腿部速度的专项练习,所以说跆拳道能够使得学生的腿部爆发能力大大提升。
三、对学生柔韧性素质产生的影响
对人体的柔韧性进行衡量的最主要指标就是横叉,这里所说的柔韧性所指的就是人体把关节动作、肌肉动作、肌腱动作以及韧带的伸展能力等等,对于学生的柔韧性素质来讲,它总是和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生柔韧性的不断提升,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从而把学生的力量以及速度等等的素质更好地提升,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学生的运动创伤。
举个例子来讲,八百米跑步是对学生耐力的一种最好反映,在具体的跆拳道比赛当中,总是有着这样的规定:每一场比赛实行的是三分局,没有局的时间为三分钟,一局与一局之间休息的时间为一分钟,从这样的规定当中就可以看出,跆拳道比赛对学生的耐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跆拳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训练学生的腿法以及训练学生的品势,真正的教学比较却是很少。上面提到学生的柔韧性素质和学生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学生柔韧性素质的不断提升,能够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力量以及速度等等发挥出来,进而对学生创伤的防止有着有效地作用。
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参加跆拳道训练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比较好的柔韧性素质,但是,在练习跆拳道之后,几乎每一堂课中都会涉及到关于柔韧性的练习,所以,通过跆拳道的训练,学生的柔韧性素质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讲,其关节活动的幅度比较大,其运动量也比较大,加之学生在每一次出击的时候,都必须要进行大声气合,所以能够使得学生的肺活量大大的提升,能够使得学生的柔韧性以及腿部爆发力大大提升,从而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学跆拳道教学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跆拳道是体育比赛里面的一种搏击类型运动,最近几年受到许多人的广泛关注。在27届奥运会里面跆拳道成为一种正式的比赛项目,之后跆拳道的活动不断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发展和普及,许多国家都开始对跆拳道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我国,跆拳道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20世纪的90年代末,我国的体育界对跆拳道给予了更多关注,开始不断发展跆拳道的运动。最近几年我国的各学校在不断开展跆拳道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格斗、腿法及防守等动作,对中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对抗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习跆拳道中的顽强奋斗和拼搏精神,通过学习跆拳道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力和精神的熏陶。
1.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
1.1学生理论知识不足
无论哪一种体育的运动都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让学生学会跆拳道基本理论的知识是学生掌握跆拳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重要的前提。可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许多学校没有跆拳道正规理论的知识体系,缺乏该方面的人才,学生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很难掌握跆拳道基本锻炼的原理,没有办法运用跆拳道进行安全防卫。同时有些学校跆拳道课时非常少,但是跆拳道是需要长期练习和探索的一项运动,没有充足的锻炼时间,没有办法达到锻炼标准。
1.2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
有些高校因为教学条件限制没有办法给学生提供正规、标准的跆拳道训练场地,大部分跆拳道训练都只是在室内进行,甚至是在操场上进行,没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会对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在开始的时候学生会因为好奇与新鲜将精力投入进去好好学习,但是时间长了学生会将此看成一种娱乐。并且学校教学的设备有限,如果缺乏有些重要的跆拳道训练工具,学生就不能够完成一些专业训练,跆拳道训练枯燥并且学生身体上面出现的疼痛感会让跆拳道学习难度不断增加。
1.3学生心理素质和体质不合格
跆拳道是讲究对抗和力量的一种体育运动,训练学生基本功的时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体力及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同时在心理上要树立好坚持和学习的信心,但是现在有许多学生在该方面没有接受过许多体育的锻炼,不能够承受过多体育的负荷,并且因为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良好生活条件里成长起来的,没有吃苦意识,有一些学生会害怕吃苦,会产生抵抗跆拳道的情绪,学生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难掌握跆拳道的基本功,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会有动作不规范、不连贯的现象。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带来的疼痛会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学习跆拳道产生动摇,在现在实际操练的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了事,不能够在心理上将学好跆拳道的决心树立起来,觉得学校的体育科目相比较文化课没有那么重要,学生在思想上就有一定误区,最后一定会对学习的情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学生在考试时采取各种蒙混过关的方法,该种因素会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2.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2.1加强跆拳道理论的教学和学习
跆拳道精神和礼仪是跆拳道学习的重要环境,一定要将传统跆拳道教学中重视技巧轻视理念的观念给摒弃。学生刚开始学习跆拳道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系统礼仪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跆拳道中礼仪的精髓。尽管跆拳道是双方格斗的一种形式,但不论跆拳道比赛多么激烈,参赛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磨炼意志及提高技艺,因此在比赛双方的心里面一定要有与对方学习切磋的心理。要通过跆拳道理论的学习加强学生忍耐和克己的精神,对学生不屈不挠精神进行培养,实现跆拳道的精神学习目标。
2.2优化跆拳道教学的条件
在教学的条件方面学校要充分重视起来,如果没有标准教学的条件以合适跆拳道的训练技术和场地,那么即便老师再怎么专业也很难将外界困难克服,因此各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学校训练场地和相关机器的设备进行优化,给学生配发统一训练的衣服,学生在专业化学习的氛围中才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3活跃教学课堂的氛围
因为跆拳道的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并且相关技术要求很高,不一样的学生接受的能力也不一样,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差异照顾,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接受的能力较强、学习的效果显著的学生要提出更高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不同水平上不断走向进步和成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采取适当教学的方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尽管跆拳道的学习很辛苦,但是非常快乐。必须让学生通过跆拳道的学习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让跆拳道变为学生的体育爱好。
3.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大,许多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体魄,跆拳道学习能够培养和锻炼人们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跆拳道,学生不但可以将其自身身体素质提高,而且可以塑造学生坚强、刚毅的性格,为克服未来生活过程中将会遇到的苦难和坎坷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各个高校还有许多困难要解决,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使跆拳道教学的理念优化,让学生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感受到跆拳道的精髓。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训练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然后又从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以及灵敏素质训练几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希望对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跆拳道 身体素质训练 高校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是确保运动员的技战术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的基础因素,因此,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同样也应将身体素质训练作为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说,虽然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有所侧重,但却是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切不可有所疏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身体素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方面的欠缺,势必会对其它素质的发展造成影响和制约。反之,各项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则能够相互促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因此,在训练中一定要重视全面性的基本原则。
(二)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时一日之功,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追求教学训练成效盲目安排过大的训练负荷或是训练的量,很容易导致过犹不及的情况,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极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训练效率,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跆拳道教学时,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问题,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主要指的是任课教师在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水平、个人的优势特长等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安排,以尽可能的让每个人都通过教学训练让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有所提升。
二、高校跆拳道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具体来说,在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以及灵敏素质训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对身体素质训练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力量素质训练
在开展高校跆拳道运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力量素质训练,是提升学生跆拳道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训练以及持久力量训练三个主要的部分。其中爆发性的快速力量训练是跆拳道力量素质训练中,最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而且,由于跆拳道运动的运动特征为以腿法为主,以拳法为辅,因此,对于跆拳道运动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水平尤为重要。在开展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在确保学生力量素质发展全面性的前提下,还要注意重点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通常来说,在开展力量素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立定跳远、跳绳或者是蛙跳等多种方式来开展训练;为了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则可以通过俯卧撑或者是爬杆练习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训练;而为了发展学生躯体各个肌肉群的力量素质,确保力量素质发展的全面性,任课教师则可以通过负重体前屈或者是仰卧起身练习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训练。
(二)速度素质训练
因为,在跆拳道运动中非常讲究“以快制胜”,因此,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和提升学生的速度素质训练同样非常重要。
在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速度素质而言,主要强调的专项速度素质主要是反应速度、步伐移动速度以及动作击打速度三种。而要提升学生的跆拳道运动速度主要采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则主要有利用信号或者靶子来进行的反应速度训练、利用行进间各种步伐练习来进行的步伐移动速度训练以及利用单个动作或者是组合动作的快速训练而进行的动作击打速度练习等方式。
(三)耐力素质训练
跆拳道运动的比赛时间较长,因此,对参与者的耐力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任课教师可从有氧耐力素质训练和无氧耐力素质训练两个角度同时开展教学训练工作,且注意将耐力素质训练将跆拳道专项技术进行巧妙的结合,以实现学生专项耐力素质提升的目的。
(四)柔韧素质训练
由上文所述可知,腿法在跆拳道运动中的重要性。而对于跆拳道运动员来说,其柔韧素质的水平是影响腿法的关键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量。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柔韧素质训练也是日常教学训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开展柔韧素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十分多样,例如:正压腿训练、弓步压腿训练、虚步压腿训练、分腿侧压训练以及坐位体前屈训练等等均可有针对性的运用于学生的柔韧素质教学训练中。
(五)灵敏素质训练
灵敏素质是跆拳道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迅速、准确、灵活的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运动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灵敏素质,才能在运动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时,同样应将灵敏素质训练纳入身体素质训练的范畴。常用的教学训练方法则有技术组合练习、急跑急停练习以及快速变化方向练习等。
参考文献:
[1] 马波.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量指标与评价标准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01).
篇9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过程中,跆拳道课堂教学方法作为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跆拳道技能不断提升的手段,学校跆拳道教学方法的选用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学生跆拳道技能与跆拳道意识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因此,跆拳道教学过程中,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的跆拳道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方法的选用为研究对象,结合跆拳道教学实际,就跆拳道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校跆拳道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跆拳道课堂教学中,一节完整的新授课,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其中学生作为跆拳道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以学生状况作为基础,教学方法虽不是万能的,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跆拳道教学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创新高校跆拳道教学方法,对于提升跆拳道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跆拳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益低、高校的跆拳道活动氛围有待于进一步的构建,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高校跆拳道教学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于校园跆拳道的普及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高校跆拳道教学工作现状为研究的基础,对高校跆拳道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跆拳道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
(一)讲解示范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跆拳道教学的过程中,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在上新课之前,直接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跆拳道课堂开门见山式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晰要学习的跆拳道内容。因此有助于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其次,能够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因此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新课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技能,加强了新旧知识技能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二)迁移教学法的使用
跆拳道学习内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布鲁纳提倡的螺旋式编制,其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且跆拳道知识、技能本身的特点就是系统性比较强,新旧技能的关系练习较为密切。因此,一个新知识技能的出现总是在旧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演绎或推导出来。学生对新知识技能的接纳也是借助旧知识技能为跳板去领会新知识技能。“复习引入”这种教学新课的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技能作为迁移,因此在跆拳道这一知识技能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在教学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师设“疑”的最重要环节。
(三)情境教学法在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跆拳道课的内容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本堂新课的教学情境,使新课教学开好头。创设情境,教学新课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故事教学,创设情境。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跆拳道内容在教材上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在跆拳道课堂教学中不改进教育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将在几分钟之后散化,更不用说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将教材上教学内容趣味化,让情境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的主动地学习,让快乐成为学习的情境。因此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用情境教学,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跆拳道知识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的形式去更好的学习跆拳道技术。
(四)游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促使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将学生的跆拳道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跆拳道教学的实践中更应该将学生对跆拳道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由教师的灌溉转为学生的自我练习,“寓教于乐”是让学生将外部刺激与内心相互作用共同结合的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游戏教学教学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天性,激发学生跆拳道学习与锻炼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在跆拳道运动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向着多元化的角度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跆拳道教学时应围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跆拳道基础与发展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发现的教学方法。同时,要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和选择权,使学生能在新课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与状态,从而有利于后续跆拳道学习与锻炼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养成良好的跆拳道技能和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孙丽.浅析跆拳道教学中动机、意志两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4).
篇10
一 高校组建跆拳道俱乐部的意义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完善,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途径更广。而高校体育教学是根据国家现行的标准而开设的体育课程,紧靠课堂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体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一弊端,但是学生的管理措施和运动场地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学生进行自主体育锻炼的效果不佳。而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是一种创新的体育教学形式,在管理、场地、器材、时间、内容和师资方面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教练或专业运动员的指导下,能够合理选择锻炼内容和方法,从而促进了大学生有效锻炼身体。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学生对一种运动能否坚持下去,关系到这项运动的作用。因此,学生保持对跆拳道的兴趣,并把练习跆拳道作为一种习惯,就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跆拳道是一种攻击性较强的武术,进攻方法多,蕴含着智和勇,观赏性较强,运动的魅力大。特别是跆拳道中的腿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喜爱。而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形式的出现,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得到的体现和发展,因此长期地锻炼下去,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并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运动奠定基础。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高校跆拳道俱乐部通常是集体在一起训练,这样就需要大学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遇到问题要善于分析,并合理解决各种问题。在俱乐部中,通过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在集体中经过一段训练和交流后,就会形成对体育活动的正确态度和控制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压力,调节心情,从而使大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教学效果受各方面的影响,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也受制于教学设施、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的参与度等。随着高校跆拳道俱乐部的基本设施能够满足学生建设的需求,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中,我们把培训的等级进行了初级、中级、高级的阶段划分,但是日益增多的人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学生的闲余时间比较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等,人员过多,这样会使教学效果难以把握。
2 师资力量有待补充
师资力量也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没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就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由于我国体育运动只注重了传统运动的开展,一些引进的或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不受重视,这就导致了这方面的体育教师严重缺乏。跆拳道运动是从韩国引入的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喜爱,而学校体育教师还是以传统体育运动为主,这使跆拳道运动的开展受到影响,因此,跆拳道俱乐部的教学人员有待补充。
3 体育场馆需要建设
一部分高校开设了跆拳道课程,但是教学设施简单,训练的场馆有限,只是有这些基本的设施,但是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样就难以发挥跆拳道育人的优势,有些高校已实施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但是场馆建设不足,这样就导致开展不乐观,这就形成了只注重行而忽视道,这样背离了跆拳道运动教学的宗旨,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的质量的严重缩水。
三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对策研究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效果不好控制。但基于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以及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有效开展是以学生兴趣投入开始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有学习动力和持久的毅力,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跆拳道运动也是一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持久运动的毅力。首先,在教学中,对于刚接触到跆拳道的学生,跆拳道教师要在体育课中,进行动作示范,让他们真切了解这项运动的魅力,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为他们讲授其蕴含的武术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让他们领悟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让学生真正认识此项运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其次就是,进行跆拳道俱乐部建设的宣传,学生只知道这项运动是在体育课中的项目,现在学校专门开展俱乐部运动,为喜爱这项运动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坚持锻炼的欲望。最后,就是利用教中等级评价,把运动的级别分为高、中、初,以对参加运动的学员进行肯定和认定,让他们体现成果的乐趣,从而吸引他们进行此项运动。学生对跆拳道运动只有真正产生兴趣,才能为他们今后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也为跆拳道俱乐部增添了活力。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不仅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其关键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锻炼提升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学生终身体育运动奠定基础。基于这一教学任务和目的,跆拳道俱乐部教学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既要注重跆拳道的基本技巧,又要让学生体验跆拳道的运动过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安排不同训练内容,也就是教学内容。初级层次学生,安排他们学习基本步法和简单的套路;而中级层次学生,安排他们学习腿法的组合练习,再逐步转入高级层级的全面的攻防技战术中;高级层次学生大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跆拳道理论知识和技战术基础,因此教学重点在于熟练应用基本的技战术,增加实战能力。这些不同层次学习和训练,我们首先要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安排教学,有的大学生以前练习过这项运动,就可以直接进入中高级的训练,没有接触过的学生只能一步一步地练起;还有一些学生是悟性比较高,刻苦训练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相对来讲学得也比较快,那么就可以提前晋级。总之高效跆拳道俱乐部教学要以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为依据,让他们学习任务和目标适合,并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精神,从而促进学习的效果。同时在加强训练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利用跆拳道赛事和教学片,让学生讨论跆拳道的基本要领、打法和套路组合等,评价各自运动员的优缺点等。学生结合在自己的学习和训练,然后再投入训练当中,从而优化学习的效果。
3 采用综合考核机制
一般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到学期末,将学生的考勤情况和学生的技能水平测试作为最终考核的结果,而这种情况往往只是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好的身体素质,如果对动作要领掌握,再加上练习,在考试中就能取得高分,而对于体质差的学生就很难出效果,若不合格,对他们也是种打击,这样不符合学校教育的终身体育的要求。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把学生的自身的特点考虑进去,把评价体现在过程之中,考虑学生在俱乐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专项素质、专项技能、专项理论和进步程度等多方面,进行阶段性测试和评价,特别是阶段的变化与进步的情况要纳入考核范围,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这项运动的兴趣,建立学生的信心。
4 引导学生课外锻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课外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广阔。对于跆拳道的训练只在课堂上或俱乐部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也要加强联系,特别是自己的体质方面,比如耐力、速度、运动要领等,可以在课外参与其他的运动,从而加强体质训练。这也是学生自主体育练习的需要,运动需要灵活、多样的方法,这样更能让学生自觉训练,激发练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俱乐部教学的不足,学生也可以弥补自己在体质方面的缺点,从而提升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功效。
5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高水平的运动员需要高水平的教师,跆拳道运动也是一样,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学的水平。因此,跆拳道俱乐部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并对这项运动有兴趣。俱乐部的管理和教学人员要以服务俱乐部学员,提升学员的技术水平为任务,主动提升跆拳道方面信息素养和技能。通过自学、查阅资料,下水实验,定期参加培训和交流。因为体育运动是年轻人的天下,在队伍中,要加强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同时也要招聘高素质、高技能跆拳道教练和运动员,参与俱乐部教学,充实教师队伍,充实和改善教师的年龄、知识、专业和职称结构,以适应高校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总之,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跆拳道运动的功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习惯,并为跆拳道成为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起着促进作用。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结合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以及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从而推进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自身需求的运动项目的发展。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刘远航,喻瑜.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究[J]. 搏击,2013(1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