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8 12:0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常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超常教育

篇1

关键词:超常儿童;教育公平;少年班

中图分类号:G6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249-03

超常儿童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如何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来帮助超常儿童更好的发展是专家学者正在探讨的问题。教育公平分为教育内部的公平和教育外部的公平。教育内部的公平即保证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外部的公平即保证所有人都应该获得平等受教育权的机会。

一、“少年班”的非合理性分析

根据罗尔斯正义论的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异原则,设立“少年班”存在着不公平性。与普通学校相比,“少年班”占用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多,普通学生与“少年班”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未平均分配。并且笔者在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社会上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并未得到很好的保障,部分落后地区的儿童受教育权利都无法保证,部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极度缺乏,在这一前提下仍将教育资源更多地倾向于超常儿童这一优势群体将会制造更多的不公平。

1.过于关注儿童的智能而忽视其身心发展健康。作为被选的这些超常儿童,他们在某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智能,而“少年班”的设立就是在于尽可能的发展这些智能,所以课程的设置与编排更倾向于适合他们智能的发展而非适合他们年龄的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儿童,他们有普通儿童所具备的一切特点。课程内容的编排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倾向于逻辑与抽象思维的形成,而超常儿童的心理则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认知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将会给超常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可能在他们发展的初期较为隐性,但用一生的发展来衡量则会渐渐体现。

2.无法满足艺术、体育等特殊超常儿童的特殊需要。超常儿童的超常智能体现在各种方面,“少年班”课程的设置固然多种多样,德智体美劳都有所涉及,但是因为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少年班”的课程可能更多的仍旧注重在传统智能(数理化语文等)方面,而对于手工,艺术,体育等较为特殊的智能的课程设置上可能并不完善,并且开设手工、艺术、体育课可能更多的目的在于帮助拥有传统智能的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文理兼备,全面发展,而非是为了在这写方面有超常智能的超常儿童的更好发展。虽然结果是有用艺术类智能的超常儿童得到了比普通学校多的发展,但是“少年班”的课程安排实质并非如此。并且与传统智能的教育资源相比,艺体手工类的教育资源较少,这是违背罗尔斯平等自由原则的。同样的教育资源对他们的最佳匹配程度不同,即是部分拥有特殊智能的超常儿童没有得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资源,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涵义。艺体类的超常儿童可能处于较为弱势的群体,而如何做到兼顾“传统智能”的超常儿童与“艺体类”超常儿童,在“少年班”内部做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是有待思考的。

3.选拔机制的不公平性。西安交大“少年班”选拔机制是从面试、笔试和心理测试三个方面,比重较大的是面试环节。面试的专家组由工科、人文社科、心理、中学教师、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等5~7名专家和学生组成,从而对面试者做到更为综合全面的考察[1]。在这一环节中还有对百科知识的检测,来判断学生的综合知识。然而,该选拔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超常儿童更多的是在某一方面存在着超常智能而非全才,西安交大的选拔方式更多的在于选拔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这一选拔方式将更多的选拔出多方面努力的特长生而非具有潜能的超常儿童。韩寒的语言文字功底很好,普通学校教育制度无法适合他,而他似乎也与立志于培养超常儿童的“少年班”无缘。从选拔机制这一角度来看,相对于接受多种培训的综合实力很强的特长生而言,只具备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特殊智能的超常儿童是处于弱势群体的,罗尔斯的差异原则便是允许对弱势群体提供额外帮助,但是如何甄别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并且给予他们正确适当的帮助,如何完善选拔机制使其能够真正实现选拔的目的,仍值得我们探索。

4.“少年班”的设立违背了儿童教育的目的。关于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一个真正的目的和从外面强加给活动过程的目的,没有一点不是相反的。从外面强加给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固定的、呆板的,在教育上,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也即是说教育是为了让每个受教育的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非是将教育变为一种达到功利目的的手段[2]。而今部分人认为“少年班”的设立并非仅仅是服务于超常儿童,也是给从小注重发展的孩子提供机会。笔者不同意此观点,假设“少年班”的设立是公平合理的,它是为了帮助超常儿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之更好的发展,完善其人格。而对于全面发展的“特长生”来说,家长、培训机构培养他们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一种功利性,是为了让他们进入某类学校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一做法违背了教育的目的,它使教育成为了成器的教育而非成人的教育[3]。

5.部分“少年班”的设立是变相的“培优教育”。《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而现今所反对的培优教育,一个重要表现便在反对分班制度,反对学校依据学生的水平强制将学生分配到特定班级就读,反对每类班级的整体师资水平不同,即反对学校开设重点班与非重点班。而“少年班”的选拔便是从众多学生中选出的在这个年龄阶段表现突出,综合实力强的学生,“少年班”的师资便是从众多教师中选拔出更为优秀的教师;为高水平学生配备高质量师资不正是我们所反对的培优教育吗?作为普通学校尚不允许进行培优教育,那还有什么理由全国性的、公开性的、大范围的开设“少年班”来进行培优教育。

6.“少年班”无法促进每一个超常儿童的发展。在谈到“少年班”成就时都是以“大多数”而非全部,每个“少年班”的超常儿童成才比例并非为100%,那么这些数据中不包含的、那些未成才的儿童放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能否成功?对于“少年班”的超常儿童个体来说,他们中的每位都是比较优秀的,但是对于超常儿童班来说,按照每次的评价结果,他们中注定有较平凡普通的,与表现优异的超常儿童相比,表现平凡的超常儿童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度较低,教师对其的期望较小。而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关注度与期望与学生的发展成正比。若这些平凡普通的超常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他们获得的关注度和期待较高,也许将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少年班”的设立对没有突出成就的超常儿童来说,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发展好,也即“少年班”的教育不是最适合他们发展的,而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内涵。

二、教育公平视角下的超常儿童教育模式的建构路径

虽然“少年班”的开设可以促使很多超常儿童的才能发展,但它无法满足每一个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转变超常儿童的培养路径,从“少年班”的特殊学校或特殊班中转变到普通学校普通班,对超常儿童进行融合教育,能够更有利于超常儿童的身心发展健康,也能够促使其特殊才能的发展。

(一)教学编排的多样化

1.普及小班精心教学。借鉴贺淑曼教授提到的英才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在普通学校实行“精耕细作”,选拔优秀的老师,普及小班精心教学(最好30人以内),从而达到因人施教、开发潜能的目的[4]。“少年班”对超常儿童选拔机制的不合理性,选拔年龄的束缚性,将一些大器晚成型的“潜”天才和只具有某一方面超常智能的超常儿童拒之门外。针对这一问题,普通学校的“精耕细作”不仅能帮助超常儿童超常智能的发展,给予超常儿童更多的发展空间,帮助超常儿童在心理与智能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还能给常态学生一个更好发展的机会。小班进行教学实际上给了每位常态学生一个自己属于大器晚成型超常儿童的信念。同时,在普通学校进行学习极大地舒缓了超常儿童的压力,减少了心理疾病出现的比率。

2.中小学开设选师制度。超常儿童无法在普通学校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适应特定的学科老师的教学方法。尽管“少年班”的教师水平较高,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被更多的学生接受,但是仍旧有不能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学生。所以笔者认为,中小学可以借鉴大学的选课(师)机制,虽然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是必修课,但是老师并非必须是指定老师。在每学期开学之初,让学生自由选择教授的老师,相互比较,选出最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科老师,从而更好地获得知识,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实行选师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便是有充足的师资,这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有相应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的丰富性

1.对普通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有关超常儿童知识、技能的培训。有关专家学者呼吁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普通学校的师资并不能够开发超常儿童的超常潜能,而师资力量不够的原因便是普通学校领导与教师对超常儿童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针对这一原因,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对普通学校领导、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每所普通学校还可以聘请相关的专业老师,从而更好地为特殊儿童进行服务。

2.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课业发展指导教师。作为班主任或某一学科教师,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若要求他们在照顾到全班上所有学生外,还要关注超常儿童的发展,无疑是给他们增加负担。每个班级配备一名课业发展指导老师便是很好的解决方式,课业发展指导老师并不教授特定的某一学科,而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任务的。他们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较于其他老师,也会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课业发展指导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超常儿童,并且他们接触超常儿童的机会更多,这极大地促进了超常儿童的发展。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部分超常儿童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趋于普通或是弱势,学校的仅以学习成绩总排名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极大地不利于他们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突破单一的笔试成绩定能力的局限,参考平时表现,用平时表现与笔试成绩比例分配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将会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主观感受,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学生课堂的互动、举手的次数、完成作业情况、学习的态度等都可以作为参照的标准。对于偏科较为严重的超常儿童,学校可以适当倾斜学科的评价比例,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少年班”开设这么多年,确实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使部分超常儿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开设“少年班”这一行为违背了罗尔斯的公平正义原则。同时忽视其正常年龄,无法公平地顾及到拥有特殊超常智能的超常儿童,选拔的不合理性以及对少年班未成才儿童的不公平性也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地方。在关注早年便显露出某方面天赋的超常儿童之时,也应关注到大器晚成型的超常儿童,如何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各种“潜在”的超常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红霞,杨鹏,唐飞.少年班大学生招生改革与精英培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1).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刘铁芳.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是扩大公平还是制造不公平――与刘彭芝先生商榷[J].学术争鸣,2010,(2).

篇2

关键词:收入;支出;班级教育;学与玩

一、抓好“收入”――在勤奋、踏实中专业不断成长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是最讲究规律的,艺术是最注重修炼的。所以,教师要胜任教育教学,得在平时抓好“收入”关,才能在教育教学时显现艺术。

1.抓好“收入”,要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年龄小,离开父母,依赖性特别强。所以在日常活动中要用和蔼的态度,耐心指导幼儿,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慢慢消除陌生感。如我第一次带小班时,我们班上有个周玉鑫小朋友,胆子很小,他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甚至吃饭、喝水也不愿意,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和搭班老师和保育员老师经常耐心的帮助他,刚开始给他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他自己吃饭、喝水,在组织活动也特别注意他,渐渐地使他对我不再陌生,后来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开朗了。这样也可以让我们教师走入理想的工作状态。

2.抓好“收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1)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管理一类书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中。在生活中细心照顾每位幼儿,做幼儿的朋友。在学习上努力成为幼儿学习中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在幼儿的心目中树立威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2)领会《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幼儿的行为。在设计教案时不照搬照抄,要有所创新。适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让每位幼儿都学得轻松、快乐。同时自己要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

(3)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吸收别人的经验,使自己成长进步的速度快。

3.抓好“收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1)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不断提炼自己的基本功,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抓好“收入”,积极地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1)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培训,让学习开阔自己的眼界,让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平时多阅读幼教书籍,不断反思,不断提高。

(2)积极争取与师傅或名师交流的机会。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二、优化“支出”――在细节中完美“学与玩”

1.优化“支出”,要优化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发展,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全体教师和幼儿,教学活动的精髓是以教师和幼儿为本,教学活动的支柱是优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1)备好课

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的过程就是上课的过程,这样有助于预料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幼儿可能会有的反应,有助于预料活动本身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及时在备课方案中尽可能地避免这样那样的失误,尽可能地设想周全。

(2)上好课

在我们总以为设想周全的情况下往往还会有许多我们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活动中,当幼儿没有意愿也无相关活动知识经验、不知应该如何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时,我就以活动组织者的角色身份,引领幼儿进入活动情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提供事宜的支架,引发其自主的参与学习。

当幼儿由意愿参与活动但缺乏能力时,我便调整角色,转变为类似“推销员”的角色来推进活动。同时,我勤于运用表情、动作、嗓音等相关要素,以点头、微笑、等来邀请、建议、倡导、认可、支持、鼓励、暗示、提醒,引发幼儿在适宜的心理唤醒状态下,舒适自如的参与活动,积极自主的开展学习。

(3)勤反思

在每次教学活动后,我会在幼儿园同伴的帮助下,不断地审视细节: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否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活起来?哪个环节教师说得太多?哪个环节缺乏参与和互动?哪个活动幼儿不感兴趣?在细化的过程中,我和同伴进行思维的碰撞、观念的洗礼,从而在反思中学习和提高,在实现细化的专业上共同成长。

2.优化“支出”,要优化游戏活动

幼儿的一日活动究竟是以游戏为主还是以学习为主?开始我总犹豫不决。教得多些、学得多点既怕领导责怪又怕孩子痛苦,自己还吃力不讨好;多一些游戏,多一些自由活动,又怕家长有意见。在一段时间内,我都为此苦恼。

直至再次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游戏理论》,我才下定决心,不仅要进一步了解“游戏”与“学习”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要正确的认识游戏与学习,优化游戏活动。

(1)妥善处理游戏和教学活动的关系。首先,我正确理解了游戏的精神实质,那就是把游戏还给幼儿是我们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为我们依法治教提供了依据,而幼儿教师是守法又执法的卫士,怎么样使用这一“大法”与个人的理解、教育理念、经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为幼儿的更好发展而努力求索。

(2)把握好游戏与学习的内在关系,使它们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互为依托,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掌握好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的尺度,其本质在于使学习游戏化,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3)克服“游戏教学”和“教学游戏”所带来的问题。当我们过分地夸大游戏的作用,将游戏功能无限扩大后,游戏的享乐功能

就渐渐地消失。扼杀幼儿游戏的最好办法就是为游戏设立外在

目的。

(4)为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和适宜的材料。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的,而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材料、空间、玩伴等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它诱发、支撑和发展着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游戏水平的提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对幼儿的学习水平的提高同样起作用。

“收入”和“支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有足够的“支出”。当然“支出”也不能乱支一气,要支得科学、合理,要支在“刀刃”上。这样“收入”和“支出”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机制,让幼儿教育工作超乎寻常。

参考文献:

[1]郑益乐.我国幼儿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析[J].教育导刊,2011(07).

篇3

关键字:超长预应力;张拉;钢绞线

中图分类号:TU75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张拉法预应力结构桥梁日前在桥梁施工中非常重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目前一般采用控制应力和伸长值,双管齐下的控制方法。规范中虽然给出了计算伸长值的公式,并给出了初应力的参考范围为10%一15% cm,但在实际施工中对超长预应力钢绞线的实际操作,因为孔道长度较长,钢绞线自重较大等因素,往往导致测量出的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大,误差较大。另外由于对公式中各变量参数的理解不同,及施工中伸长值的量测方法差异较大,常常导致不同的人计算的伸长值与量测的伸长值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本文就咸阳机场T3A航站楼高架桥上超长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施工,相关实践就箱粱预应力钢纹线施工中的预应力张拉质量的控制进行论述,以及对波纹管质量、孔道灌浆等施工环节质量控制进行简要介绍,以供箱梁预应力施工参考。

预应力钢绞线即高含碳钢盘条,表面经处理后再冷拔成钢丝,按钢绞线结构将适宜数量的钢丝绞合成束,再经过消除应力的稳定化处理过程而成。一般由2、3、7或19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绞合钢缆,并经消除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或类似用途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特点是高强和松张性能好,此外展开时较挺较直。常见抗拉强度等级为1860 兆帕,还有1720 、1770 、1960、2000 、2100兆帕等。此类钢材的屈服强度也较高,在多数后张预应力及先张预应力工程中,光面钢绞线是最广泛、采用最多的预应力钢材。模拔钢绞线主要用于提升工程,也用于核电之类的工程。镀锌钢绞线适用桥梁的拉力构件及室外预应力工程。涂环氧树脂的钢绞线与镀锌的用途类似。

施工工艺流程

2.1预应力施工流程

锚具及钢绞线检验铺装箱梁底模绑扎箱梁非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坐标及高程焊接波纹管定位支架安装波纹管及排气管安装锚垫板及螺旋筋钢绞线下料编束预应力钢绞线穿束预应力工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并养护至设计强度拆除模板张拉设备及仪表配套校验清除钢绞线上及承压板内外混凝土及杂物安装锚板及夹片安装千斤顶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张拉质量检验预应力孔道压浆切除多余长度钢绞线支模浇筑封锚混凝土并养护至设计强度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2.2钢绞线下料

在此步骤之前必须仔细核查图纸, 计算核查下料长度,按计算值用无齿锯下料, 下料误差需要控制在-2~+5cm。钢绞线长出锚垫板90cm ,并用彩条布或其他材料缠绕保护, 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受污损。

2.3 钢绞线穿束

由于每段钢绞线下料时尺寸较长,采用人工配合穿束机YCS(3.65)穿成束。为避免钢绞线在穿束时波纹管壁被损坏,可预先将锥形护帽套在钢绞线束头部上,然后再穿入波纹管内。

2.4 波纹管定位安装

图纸中给定孔道中心线时,应考虑波纹管直径,以波纹管底为基准,管道的定位钢筋应每隔50 cm安设。波纹管接长时用同型大一号的波纹管,接头管旋入并使之居中,然后用密封胶封堵管的两端。波纹管伸出锚垫板长度值应大于20cm,并同时采用胶带封裹。预应力钢绞线束最高点处应设预埋波纹管排气孔。钢绞线穿束完成后,检查波纹管是否完好,对不影响工程及使用的轻微破损用胶带缠绕修补即可。

2.5 混凝土灌筑

采用自动配料强制式搅拌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到位。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振捣棒触及到波纹管,避免波纹管受到震动破裂导致漏浆和堵塞孔道。

2.6 预应力束张拉

张拉前必须标定千斤顶,并配合压力表使用,根据标定的结果值计算需要油泵的压力。按照制定方案的顺序和程序组织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张拉过程。梁部两侧同时进行张拉,压力同步缓慢提升,逐级进行,在10%压力位置点和锚固应力位置点测量钢绞线在此过程的伸长量;张拉力以应力作为因变量进行控制,对伸长量进行矫正。采用105%超张拉持荷2分钟,以减小由于钢绞线松弛和管壁摩擦力对最终实际应力的影响。事先检查钢绞线伸长量测量值与理论值的误差是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然后再进行应力锚固,若不符合要求则需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以达到规范要求。应力锚固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滑丝,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压浆施工。

2.7预应力孔道压浆

压浆用水泥采用 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对钢绞线无腐蚀作用,水泥浆的配合比需要经实验室试配才能最终确定。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以满足压浆工艺要求,水灰比应在0.4左右,3h泌水率小于等于2%,水泥浆稠度 15~18s。水泥浆须用机械搅拌,专用压浆机制浆。压浆前24 h需要用水泥砂浆进行封锚。压浆顺序为应先压注下层孔道,在压注上层孔道。压浆由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出浆孔(排气孔)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平衡时,封闭出浆孔(排气孔)并保持灌浆压力达到0.5~0.7MPa。使其充分泌水后再关闭进浆管节门。每一班次留取3组水泥浆试件。

施工质量控制

3.1 影响因素确定

对已建的类似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桥的张拉工序进行了认真分析将收集到所有不合格信息进行总结、归纳、整理,通过应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归纳出造成张拉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个:张拉伸长率、管道坐标、断丝滑丝数、管道间距、张拉应力值及其它原因。其中伸长率和管道定位在提高连续钢构箱梁超长预应力钢绞线束张拉合格率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3.2制定对策

3.2.1 由于箱梁设计要求采用一次浇筑成型,之前的浇筑均采用从腹板下浇筑混凝土,通过振捣腹板混凝土来完成底板浇筑,这种做法能很好的控制底板厚度及混凝土用量,但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对腹板重复振捣,造成应力集中,该处的波纹管易于破损漏浆。

3.2.2 严格把住波纹管原材料进场关,保证波纹管厚度,强度及咬边的搭接长度。

3.2.3 对振捣工人进行细致入微的培训。

3.2.4 箱梁浇筑时,用5t手拉葫芦每3小时对钢铰线逐束抽动一次,直至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再对确有进浆的管道用高压水进行冲洗。

3.2.5 制定钢铰线采购、试验、存放、发放管理制度。仔细筛选一家钢铰线厂作为本工程的供应单位,同时严细施工计划,使钢铰线按计划逐批进场,保证每批钢铰线只用到同一联,同时对每批钢不同炉号的钢铰线,分别检验弹性模量伸长值并与计算参数相比较,保证在编束时同一束钢铰线有相同的弹性模量。

3.2.6 测算超长束张拉预应力损失及管道摩阻系数。为了准确地测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应力超长张拉施工过程中各预应力钢束由于曲线配束导致金属波纹管道对张拉力的摩擦损失值,并推算出各预应力束的摩阻系数,采取现场试验的方法为张拉施工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应用实例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T3A高架桥丁程t线桥桥梁伞长674.694米,连接桥全长207.329米。主桥桥宽35米。引桥与下桥垂直桥宽由11.5米变化至35米。高架桥上部结构均采用现浇满堂支架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箱粱。桥梁最大跨径为26.5米,最小跨径为18米,箱粱梁高均为1.5米,采用弧形悬臂。预应力孔道使用中直径70mm和直径90mm两种金属波纹管预留管道,预应力钢筋采用的钢绞线,最大张拉长度97.10m,最小张拉长度也有33.56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95%以上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压浆。最后浇注封锚混凝土。

参考文献

[1]张剑威. 超长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施工. 广东建材, 2012, 5:85-88.

[2]谢 李. 浅析提高连续钢构箱梁超长预应力钢绞线束张拉合格率的工程措施. 科技风,2012,3:142

篇4

关键词:B超引导下 PICC置管 常规肉眼穿刺 效果 比较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87-02

所谓的PICC,其全称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它是一种由患者的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从而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技术。有效的利用PICC技术可以直接将药物输入到患者血流量大、血流速度快的中心静脉中,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由于长期输液而为其血管带来的损害,从而极大的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的静脉穿刺而带来的痛苦。PICC技术具有简便、安全、易学、易掌握、带管时间长、保护患者外周血管以及方便各种输液等独特优势。然而,在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却未真正的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我院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查的100患者运用了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查的10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8—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岁。按照穿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PICC导管均采用来自美国巴德公司所生产的单腔三向瓣模式的PICC导管,其型号为4FR,长度为60cm。在为患者进行置管之后,运用相同的导管固定方式及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护理方法。运用X射线片证实患者导管的位置和走向以备日后使用。

1.2 方法。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肉眼穿刺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运用B超引导下PICC穿刺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其具体的穿刺方法如下:穿刺点选为肘上深静脉处,置管放置于患者肢体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角处。B超引导下的PICC穿刺技术的第一步便是将导管钢丝由针芯慢慢的导入至患者的15—20cm处,再将穿刺针退却,并沿导丝放入待扩张器置管鞘,进而撤去扩张器和导丝,最后从管鞘中置入导管。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穿刺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50例患者中,显效的为32例,有效的为16例,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显效的为27例,有效的为15例,总有效率为84%,对比P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穿刺效果对比

3 讨论

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PICC穿刺技术能够安全、有效的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此外,该项技术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药物外渗而导致患者出现的局部组织坏死状况的发生,它不仅提高了现今治疗的安全性,更加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可靠、安全、且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运用这项崭新的技术来为患者进行输液,不仅能够使患者在输液期间活动自如,减少痛苦,更加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能够让操作者在进行相关的操作之前清晰看见患者上肢血管详细解剖结构,从而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血流及其血管内径、管壁厚度、管壁距体表的距离等来确定将要穿刺的静脉通道是否存在着堵塞或狭窄的情况,从而极大的增大了穿刺血管定位的准确性。合理、有效的选择穿刺静脉,能够更好的避免过去根据解剖标记进行插管所带来的失败,从而更好的维护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减少医患矛盾。尽管在B超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PICC的置管技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然而,它却具有定位准、损伤小以及并发症少等其他穿刺技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此外,B超引导下的PICC穿刺技术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导管—血管的密闭性,所以,该项技术有其适用于外周静脉状况较差的患者,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卫尹,王蔚,乐音,施美丽,龚怡.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与常规肉眼穿刺的比较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7):3323—3325

篇5

自6月20日全国集中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以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治理工作进展顺利,严重超限超载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出现个别地区车辆排队等候检测、检测站交通严重堵塞等情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国务院领导同志也高度重视。此外个别地方还出现治超工作人员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为确保全国治超工作期间公路交通畅通和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现就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超限超载检测站的管理,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提高检查站内的运转效率和检测速度。对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检的检测站,要及时增设称重检测设备。对于交通流量大、超限超载车辆多的路段,可对检测站附近的公路进行加宽,增设一定长度的辅道,专供超限超载货车分流和停放,以缓解主线公路交通压力,避免交通堵塞和车辆排队等待检测等情况。

二、各检测站的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执法工作,对于客车和持有交通部制发的《全国治理治理超限超载应急运输保障车辆道路运输特别通行证》的车辆,不得随意拦截和检测,确保合法运输车辆的正常通行。

三、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公安部门,维持超限超载检测站、卸载场地以及周边公路的交通、治安秩序,防止出现严重交通拥堵情况以及集体闯卡等暴力抗法事件。对于工作任务繁重、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反映,适当增加警力,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在全国集中治超工作期间,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特别是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和巡查力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公路完好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公路交通畅通。特别是当前已经进入汛期,一旦出现公路水毁等自然灾害造成公路交通中断等情况,要立即组织抢修并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要修筑便道、架设便桥,或制定切实可行的绕行方案,尽可能保证公路交通畅通。

篇6

美国一项最新医学研究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的产妇相比,肥胖产妇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患自闭症和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症状。

这项研究以加利福尼亚州1004名年龄在2岁至5岁之间的儿童为对象,发现517人患自闭症谱系障碍(即广义自闭症),172人生长发育迟缓。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中,48人的母亲患妊娠糖尿病,111人的母亲体型肥胖,148人的母亲有高血压等疾病。发育迟缓的儿童中,20人的母亲患妊娠糖尿病,41人的母亲体型肥胖,60人的母亲患有高血压。研究人员推断,儿童患自闭症与产妇有妊娠糖尿病之间关系不大,而产妇体型肥胖或高血压与儿童患自闭症相关,婴儿生长发育迟缓则与产妇肥胖、妊娠糖尿病和高血压问题有关。

常吃洋快餐,抑郁风险高

研究表明,经常吃洋快餐或批量烘焙的食物(甜甜圈、蛋糕、羊角面包等)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的风险。

科学家收集了8 964个受访对象,他们以前都没有被诊断患有抑郁,也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物。评估时间平均为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493人被诊断出抑郁或者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洋快餐的人,患抑郁的风险比极少或没有进食该类食品的人要高出51%。该研究负责人指出,两者的联系非常紧密,就是说“吃得越多,越容易抑郁。”另外,那些吃洋快餐和批量烘焙食物最多的受访对象,除了饮食习惯糟糕(水果、坚果、鱼、蔬菜和橄榄油摄入较少)外,普遍存在吸烟和每星期工作超过45个小时的情况。

多种名牌茶叶被指农残超标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先后在北京、成都和海口对9个茶叶品牌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递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调查涉及9个品牌的18种茶叶,共检测农药种类29种。吴裕泰、张一元、天福茗茶、御茶园、中茶、日春等9个茶叶知名品牌都在其中。在调查的18个茶叶样本中,12份茶叶样本被检测出灭多威、硫丹及氰戊菊酯等违法违禁农药残留,14份含有多菌灵、苯菌灵、腈菌唑、氟硅唑等残留农药。据了解,这几种农药可能影响生育能力、胎儿发育或损害遗传基因。

该机构呼吁茶叶公司尊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立即着手建立完善的茶叶供应链追溯体系,对茶叶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杜绝高毒剧毒农药的使用,并切实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二氧化碳增加令人发胖

丹麦研究人员提出一项大胆假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人们越来越胖。不过,这一理论尚需更多实验证明。

丹麦学者在一项数千名丹麦人参与的,名为“监测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及决定因素”的研究中发现,不论胖瘦,参与研究志愿者的体重在过去22年间均以相同比例上升。科学家在寻找导致人们变胖的因素时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幅度与人们体重增长的幅度基本相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大脑荷尔蒙食欲肽,而它的分泌受二氧化碳浓度影响。食欲肽又称食欲素,是下丘脑神经元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除了通过延迟饱腹感来增加食物摄入外,还对睡眠与觉醒有重要调控作用。研究人员推测,人们吸入更多二氧化碳,致使血液酸度增加,继而影响食欲肽的分泌,增进人的食欲,使人更容易发胖。不过,运动减肥者不必因此而担忧,因为跑步会促进血液循环,让人呼出更多二氧化碳,实际上进一步证明了运动有益健康这一说法。

辣椒可预防心脏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辣椒和胡椒中的辣椒素能够起到降血压和血胆固醇的功效,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脏病。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正是这种化合物让我们吃辣椒时产生灼烧感。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为两组仓鼠提供高胆固醇食物,而后为其中一组提供含有数量不等的辣椒素的食物,为另一组提供不含辣椒素的食物,随后对影响进行分析。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够通过减少堆积以及加快分解和排泄的方式降低有害胆固醇水平。此外,辣椒素还能抑制一种导致动脉收缩的基因的活动。动脉收缩导致流入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的血量减少,通过抑制这种基因的活动,肌肉能够得到放松和扩张,进而提高血量。

不过,专家并不建议人们过量食用辣椒,因为辣椒并不能代替经过临床检验并证明有效的处方药。

常食反式脂肪酸使人攻击性变强

美国研究人员调查945名男女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和行为变化,结果发现,不论年纪大小,那些常吃含有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攻击性。研究人员询问研究对象的攻击历史、攻击手段、自我评价、易怒程度等信息,采用“外部攻击行为”评判标准,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等因素后得出上述结论。研究带头人指出说:“我们发现,更多的反式脂肪酸与更强的攻击性之间存在明显关联”。

反式脂肪酸又称反式脂肪、反型脂肪,一些使面点酥松的油脂、人造黄油和用于油炸的食用油均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大豆油等植物油经氢化处理也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

常吃巧克力,身材更苗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调查超过1 000名成年人后发现,平均每周吃5次巧克力的人比不吃的人体重轻2.3~3.2千克。研究人员认为,巧克力中的抗氧化物质儿茶酚能促进肌肉生长。另外,对保持身材而言,摄取次数比摄入量更重要。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巧克力有利心脏健康的概念。先前研究显示,每天食用6.7克黑巧克力能有效地促进心脏健康,可减少罹患心脏病几率。但尽管如此,因为热量较高,专家还是呼吁食用巧克力需适度。

非转基因大豆将迎来机遇

今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在其官网公布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意见稿的出台,一方面意味着转基因食品或将受到国家政策的遏制,另一方面使非转基因粮食,特别是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再次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数千年来,中国人都以大豆作为主要的优质蛋白质摄入来源。与国外普遍的转基因大豆相比,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因营养结构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拥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几千年的食用历史证明其安全性也更加可靠。

篇7

一、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幼儿期抓起,从幼儿教育入手。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是,人们提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因为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它的对立面是应试教育。幼儿教育谈不到考试、升学,所以很多人不重视幼儿素质教育,致使素质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基础。从幼儿发展的特点来看,人的很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等。学前期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智力启蒙有重大作用,也是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如在一项对超常儿童55人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超常儿童在素质上固然有一定优异之处,但主要是由于较好的早期教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促使他们智力发展较好,并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没有教育和环境这个条件,超常是难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超常儿童不只是天生的。遗传素质的优异只为超常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即使遗传素质好,也不可能成长为超常儿童。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中等以上的智力,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如果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个性特征,就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超常儿童。超常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或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培养,早期发展超常的儿童也会丧失其优势,成为平平庸庸的人。古代的"伤仲永"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适合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都是极端重要的。

二、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就学校而言,我国教育处于世界前列,获得连续多年的中学生奥林匹克大奖就是见证。而我们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发明、创造、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家不是知识教育第一,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第一。我们相反,知识教育第一。知识再多,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能力,它只是知识而已,不会再生。不会再生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知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不能传授的,这是一种个性素质。这种素质当然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源泉。但决不是知识越多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就越强,只要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它就与知识的多少不成比例。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智力是它的支撑点。

篇8

超前艺术

校长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是率领学校全体教职工前进的人。他的职责是确定目标方向,领导下属向着未来目标前进。他处理的问题主要是变革的、非常规的、前进中的问题。所以,校长要抬起头来向前看,把视线放向未来,注意事物发展的战略前景,对客观事物的思考,也要具有超前的特点,这可称之为超前艺术。

校长之所以要掌握超前艺术,首先是由他的职能性质所决定的。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一定要有远见,不仅要了解团体过去发展的轨迹,更重要的应该知道未来的航向,能从今天预测到明天。唯此,才能保证前进方向的正确。否则,就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因此,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上,校长必须瞻前顾后,更多地考虑未来的发展,规划出本校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形成本校的远景、中景、近景的规划。

校长的未来意识是战略观念的重要部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教育从来都不是脱离社会大环境的世外桃源。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胸怀全局,心有大计,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超前意识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和改革。

超常艺术

超常指校长要将本校办成有特色的先进学校,就必须敢于标新立异,弃旧图新。不拘泥于传统,不囿于常规。超常并不是反对常规,而是要不断更新常规,创新常规,突破常规向前进,使工作有所改革,有所前进,使自己超出一般,有所作为。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常常运用计划管理、常规管理两个重要手段。计划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计划,在检查总结的基础上实现有序有效管理,并不断提高的过程。常规管理则是在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常规管理是计划管理和管理改革的基础。校长的“超常”管理,就是要超越常规的一般模式,力争有所创新,即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搞改革,突破常规,实现“超常”,从而形成新的常规管理制度。当然,这种“超常”是带目的性的,即必须有利于教学与管理,并非为求新立异而随意更改旧有常规。显然“超常”和“常规”这对矛盾中,“超常”是主导方面,是校长要着力去抓的重点。而“常规”是次要方面,可以让中层干部分工去抓。同时,校长要把具有改革性的“超常”管理与具有保守性的“常规”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抓“超常”求提高,抓“常规”求普及,抓“超常”求创新,抓“常规”求巩固。使学校办出特色,不断进取。

校长的“超常”还表现在要有与传统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魄力。一个雄才大略、富有战略眼光的校长,必须理直气壮地带领全校师生,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而不慑于任何压力和挫折。敢于“超常”,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方向,树立高标准的办学目标,开创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超脱艺术

“超脱”艺术是指校长善于在繁杂的行政事务及种种压力的困扰中解脱自己,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重点,高屋建瓴地把握工作的主动脉,把主要精力用在主要工作上,真正发挥领导作用,使自己的全部智能充分释放出来,产生最大的工作功效。

工作繁忙是校长领导工作的客观现实,但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出现乱忙现象。乱忙会使校长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产生焦头烂额之感,其结果事倍功半。校长的工作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即做好决策,编排好下属工作程序等具体工作,善于放手发动群众,做到张弛有度。这样就避免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做法。具体讲,学校是个行政机构,校级、中层、广大教职工处于不同的领导层次,具有不同的角色功能。对处于不同层次的人,校长必须让其明确职责,恪尽职守,而不能混淆角色。不越级越位是学校管理的一条管理原则。校长是学校管理中的最高层次,他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办学目标,审定规章制度,做好用人分工,检查、监督和协调各部门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等。而大量具体工作,均应通过中层领导去完成,在中层领导积极工作的时候,校长切忌随意插手干预,甚至越级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校长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主要职责上,提高工作效能。

校长领导的超脱艺术还表现在善于授权,把本属于校长自己手中的权利尽可能地分给他人,以便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大是大非”上。这是节约领导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另外,校长的超脱还要体现在精神上的超脱。由于校长的工作位置所致,加之改革必会有阻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校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压力和情绪上的干扰,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的存在,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对此,校长应有超凡的气度,学会解脱。有时要泰然处之,不为烦恼所困扰。

超己艺术

超己艺术就是指要当好校长这个角色,还必须时时能超越自己。校长对集体影响力最强,校长应当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在集体中最具感召力。校长要想在胆识、品质、智能上使大家心悦诚服,就必须加强修养,使自己成为政治上成熟,具有觉悟高、事业心强、对新事物敏感、富有创造精神并随着时代脉搏不断前进的人。特别是在加快改革的今天,校长要率领下属不断改革不断探索,使学校各项工作具有活力,并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校长应当在善于解剖别人的同时,更善于解剖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超越自我,大胆向自己挑战,使自己“苟日新、又一新、日日新”,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篇9

省评估验收组全体成员,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翁同志、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等出席会议,黄同志、陈同志、林同志、张同志、黄同志、何同志、陈同志等县领导,县“双高普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修学校校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全体人员、县教育局各股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教育局副局长余同志主持。

会上,省评估验收组许同志、吴同志、黄同志、李同志、许同志督学分别就“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管理与质量”五个项目的评估验收情况逐一作了反馈,充分肯定了教育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省评估验收组组长、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处处长陈同志代表省评估验收组对我县实施“双高普九”工作情况作了总体的评价反馈。五天来,省政府评估检查组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核对台帐,实地察看,个别走访,对“双高普九”有关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总计44项评估验收指标中,42项达标或基本达标,2项不达标,未发现“一票否决”项目不达标情况,评估组确定评估结果为达标。根据有关文件要求,评估结果必须报省教育厅审批后,呈报省政府确认。

评估验收组在综合反馈中以“领导重视”、“超常规”、“全社会”为关键词,总结了教育亮点、成效和宝贵经验。检查组认为,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确保教育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大力教育,办大教育,城乡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资源配置变化突飞猛进,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教育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表现为政策措施超常规,发展变化超常规,资金投入超常规,决策优先考虑教育需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发展教育,深层次动员部署,创造性组织实施,加强宏观分析和微观研究,建立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挂钩学校制度;全面实行“乡镇党委书记担任辖区中学名誉校长、乡镇长担任辖区中心小学名誉校长”,进一步明确了县乡两级政府教育职责。部门职责到位,形成管理层的良性循环。政府行为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头良好,外出就读学生出现回流,标志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能及时抓住典型经验全面总结推广,掀起社会各界捐资办学热潮,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

同时,评估验收组也对实施“双高普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要求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以推进“教育强县”建设为目标,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检查组提出了五方面的整改意见,一要抓紧解决城区学校班生额过大问题;二要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要进一步强加中等职业教育;五要持之以恒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篇10

[关键词]“超常儿童”;幼儿心理健康;调适;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28-05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思维敏捷,智力发展突出,在某个领域或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的才能或优势,常被教师看作是“超常儿童”。与普通幼儿相比,他们更为好学,具有积极上进、充满自信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由于这些“超常儿童”智力上的优势表现,他们常常受到教师、家长的赞赏和同伴的肯定,成为幼儿园、家庭关注的中心。然而,令许多家长和教师感到困惑和担忧的是,这些“超常儿童”身上常常存在着诸如以自我为中心、固执、敏感、焦虑、易怒、无法承受挫折等不容乐观的心理失调现象,而这种心理状况如果不加以调适,很可能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6岁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每个儿童又有其不同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这些特点均反映出他们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及时观察与发现儿童的不良情绪与行为表现,并探寻其心理成因,进而寻求有针对性的调适策略,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超常儿童”不良心理状况的主要类型及表现

(一)孤僻固执型

有研究指出,孤僻是一种因过多自我否定或不信任而自惭形秽,进而封闭自己情感的消极情绪体验。通常情况下,孤僻型的幼儿由于对自身的能力、品质等因素评价过低,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多愁善感,不敢甚至不愿与人沟通,遇事谨小慎微、瞻前顾后,缺乏安全感。他们最明显的行为特点是退缩,多数时候喜欢独处,在活动中常因担心自己出错或自认“处处不如人”而处于被动状态。然而在一些“超常儿童”身上,我们也能发现“孤僻”的影子,表现与前述的有较大反差。他们往往因某一方面有特殊的嗜好或天赋而自负、执着,常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喜欢独来独往、离群索处,他们集体观念淡漠,缺乏与同伴交往的主动性与合作意识。例如,我园一名女孩灵灵(化名),天资聪颖,她在小班入园时的识字量已达3000以上,几乎能顺利阅读任何少儿读物。据她的妈妈反映,灵灵自打识字起,每天睡醒后的第一要事就是看书,哪怕不吃、不喝、不玩游戏也不能不看书。然而入园后,她只认同自己班的两位教师,对园里其他教师及同伴不理不睬,看到其他教师来上课,她会哭着喊着躲进午睡室。别人都去玩游戏了,她却喜欢一个人架着小眼镜端坐在图书柜旁看书。属于她的物品她坚决不让别人碰,自己也从不向同伴求助……于是,一年下来,灵灵只与班上一名乖巧柔弱的女孩关系还不错。

(二)脆弱敏感型

以往的心理学研究认为,脆弱是由于个体缺乏自主、自信造成的。一般来说,脆弱的幼儿缺乏独立性,在生活中没有成人的帮助很难对事情作出决策或开展计划。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不愿意也不能够适应新环境,当他们到一个他们认为陌生的环境中时,很容易产生害怕、恐惧等心理。从“超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来看,脆弱似乎应与之“绝缘”,然而,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超常儿童”对周围事物及现象异常敏感,情绪复杂多变,多愁善感,且心理承受能力弱,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喜欢一个人生闷气,还会长时间放在心上,不能自拔,继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情绪低落,且常伴有啃指甲、厌食或拒食、睡眠不良、痉挛等身体不适症。例如,我园一名男孩聪聪(化名),在思维、记忆、想象及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均表现出色,常被同伴和家长视若“天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干的孩子,时常会因为丢了一包纸巾或吃过一次小亏之类的事而长时间沮丧,甚至不吃不喝不睡觉。在一天午睡起床后,当邻座的小女孩从他身边走过时,聪聪突然伸腿将她绊倒。问及原因时,他低头抽泣并强调这名女孩前些日子曾经抓了他的脸。在教师将这些情况与他的家长作了交流后,聪聪便每天寻找诸如身体不适等理由逃避入园,并连续几日出现早上一进活动室就呕吐、哭闹着要回家的情况。

(三)骄横任性型

有些“超常儿童”表现得骄横任性,他们往往随心所欲、目中无人,情绪变化无常,自制能力弱。他们坚信自己的感觉,否认别人的意见,感情用事,争强好胜,当他们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某些事不合意愿时就会大发脾气,轻则哭闹不止,重则出现攻击。因此,他们常常显得难以相处,与同伴疏离。例如,我园一名男孩能能(化名),他体格健壮、思维敏捷,但因自恃聪明能干,事事均要胜人一筹,不甘示弱。在一次结构游戏中,由于一名同伴比他先拼搭完了一头恐龙,他就一边嚷着“你搭的雷龙不像,雷龙不是这样的”,一边把同伴的恐龙推倒、拆散,当同伴奋起还击,并将其尚未成型的霸王龙也推倒时,能能气急败坏地把桌上的所有玩具砸向地面,还猛咬了同伴一口。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同伴们都不愿意和能能一起玩耍。

三、“超常儿童”产生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分析

上述发生在“超常儿童”生活中的片段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我们深入上述案例中三名“超常儿童”的家庭,了解其生活经验和家庭教养情况,以此来分析与判断造成他们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 孤僻固执――源于唯我独尊意识

由于“超常儿童”智力上的突出优势,他们在活动中往往不需要成人的帮助或同伴的协作,就能独立胜任,获得成功。成功的体验多了之后,造成了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事事优越于他人的唯我独尊意识,并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排他情绪。而这种情绪的存在往往让同伴感觉到他们不够热情、友善,从而产生隔阂,难以形成情感交流。同伴也会疏远他们,慢慢地使他们陷入孤立。这时便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不愿与同伴交往。前文案例中的女孩灵灵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对同龄伙伴的游戏、活动似乎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兴趣,宁可选择独自看书,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排解因其孤傲而被孤立的心理压力。

2 脆弱敏感――源于对挫败的恐惧

焦虑是幼儿内心缺乏安全感或内心期待拥有安全感的外在表现。“超常儿童”的求成欲望过强,希望什么都超过别人,什么事都能做得尽善尽美。但由于年幼且生活经验贫乏、认知水平粗浅,他们的理想与现实或实际能力之间往往脱节。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便会不知所措,担忧成人和同伴的负面评价,产生对“挫败”的恐惧。这就使他们处

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导致行为上的偏差以及生理上乃至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前文案例中“小天才”聪聪故意绊人、寻找理由逃避入园、条件反射性的呕吐等行为的出现,表明孩子的心理已经亮起了“红灯”,他正承受着因挫败、焦虑造成的难以摆脱的心理压力。

3 骄横任性――源于过度优越感

由于“超常儿童”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众,屡屡受到教师、家长的褒奖,他们习惯了笑脸、掌声与赞美,只看到自己身上的光环,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缺乏应有的认识,久而久之形成了过度的优越感。随着这种优越感的膨胀和扩散,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高调的姿态和强势的行为。一旦有同伴超越他或对其行为态度表示不满,其内心的优越感就会受到强烈的冲击。由于应对策略的匮乏,为了维护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他们选择攻击对他们的“权威”形成挑战的同伴,于是便出现了前文案例中能能砸玩具和咬人的一幕。

(二)外部因素

1 期望过高导致紧张焦虑和性格孤僻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很多家长产生“育儿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超前,甚至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制订培训计划,使孩子的大部分游戏时间和交往空间被名目繁多的兴趣班所替代。而对于“超常儿童”,家长的期望值就更高了,这种高期望往往集中于识字、数数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孩子身体、心理、意志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期望效应中,孩子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家长为其创设的教育环境。被动迎合家长的期望目标,久而久之便滋生出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心理状态。灵灵和聪聪的家庭背景就与之有些类似,他们的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产生了负面效应。

2 过度保护致使交往机会缺失

由于“超常儿童”在认知能力方面超前发展,他们受到家人的关注更多,呵护更细,甚至到了过度保护的地步。从很小开始,他们就习惯了呆在家里,在被冠以“安静的”“安全的”环境里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家长重视的只是孩子认知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很少关注认知以外的东西,导致孩子与外界交往的时间和机会严重缺失。即便外出,家长也是寸步不离地守候身旁,圈圈点点,指手画脚:“这里太脏,不能碰!”“那个玩具有危险,不可以玩!”“××小朋友太凶,离他远点儿!”……孩子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局限,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游戏与玩伴。因此在入园后,当他们面对群体的人际互动时,就缺乏交往的经验准备,缺乏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尽管智力超常,也难于摆脱类似聪聪这样脆弱、敏感与焦虑、挫败情绪交织的窘境。

3 他人认同导致自我中心

认同感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很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超常儿童”的认知优势使得他们很容易赢得成人的认可与褒奖。而许多家长尤其是祖辈家长会因此对孩子表现出无原则的溺爱和迁就,致使孩子在潜意识里产生无比的优越感,滋长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意识,从而使孩子承受不了他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的事实。承受不了任何成人对自己的批评。如前文案例中的能能,当他发现同伴超越他时,心理严重失衡,就出现了言语和身体攻击行为,试图以此来否定同伴。重塑自己的地位。

四、调适“超常儿童”不良心理的策略

基于对“超常儿童”上述种种不良情绪与行为表现的成因分析,教师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调适、疏导策略,以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

1 运用“良言”按摩,丰富情绪体验

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超常儿童”,教师应善于观察与揣摩他们的心态和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激励他。

当灵灵在娃娃家感到孤独沮丧时,教师立即客串邻居好友去做客:“妈妈,你看爸爸在忙什么呢?”“娃娃饿了,爸爸妈妈一起喂娃娃吃饭。”……教师适时地用热情的语言激励灵灵参与结伴游戏活动,引导她感受同伴间的团结协作,体验互助、友爱带来的成功和愉悦。

当聪聪因未得到礼貌小红花而感到挫败和失落时,教师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帮他找找“闪光点”,让他重燃自信心:“小红花告诉老师一个秘密,它今天看到一个小朋友非常有礼貌,会用英语向老师问好,相信他也会把有礼貌的样子带给其他小朋友的,请大家帮老师一起去找到这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当能能在结构游戏中出现攻击,情绪无法自控时,教师则以平静、严肃的语调介入双方的冲突中,公正地进行评判:“雷龙、霸王龙都在抗议刚才乱发脾气的孩子,它们愿意和讲道理的小主人做朋友。谁愿意来给雷龙、霸王龙疗伤?”教师不当众揭短,保护孩子的自尊,也给能能改正过错的机会,以化解双方的冲突,让同伴看到能能的改变,帮助能能回归到集体大家庭的和谐氛围中来。

2 寻找合适途径,宣泄不良情绪

教师在察觉到“超常儿童”的不良情绪表现后,可以寻找合适的途径创造机会帮助他们释缓情绪。

当灵灵在课间觉得孤独无聊,又不愿与同伴一起游戏时,教师就引导她到美工区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当聪聪因觉得同伴冷落他而郁闷、脆弱时,教师就引导聪聪到“悄悄话屋”与玩偶说说悄悄话,以减少和转移其情绪困扰。

当能能因跑步比赛未获胜而生气发怒、脾气暴躁时,教师则引导他到运动器械区,提供拳击袋、射击靶等游戏器械,引导他捶击或瞄靶,以达到转移注意力、释放愤怒情绪的目的。

3 巧用游戏媒介,学习交往策略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表达媒介。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源于情感张力的自我疏导,儿童通过游戏缓解张力、降低焦虑,获得欲望的补偿性满足。因此。儿童的游戏可以体现出儿童自身所承受的情感压力和焦虑、以及未满足的欲望等心理异兆。儿童通过游戏,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呈现在成人面前,成人则可以通过敏锐的观察来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问题,诊断并适时帮助其习得必要、有效的交往策略。

当发觉灵灵不愿交往、不愿玩玩具,宁愿独自守在书柜边的行为后,教师便将图书角改成“娃娃图书馆”,请灵灵担任馆长,为大家介绍新书,还鼓励她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带来借给大家阅读,在游戏情境中发挥灵灵的优势,帮助她摆脱孤傲心理的困扰,品尝到为同伴服务带来的乐趣。

当聪聪表现出报复同伴的敌意行为,并因受到指责而感到挫败时,教师特意设计了一个名为“对不起,没关系”的表演游戏,设置冲突情境,引导聪聪扮演“警察叔叔”,让他为调解冲突出谋划策,从中寻求恰当的交往方式,获得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的有效策略。

当能能在结构游戏中出现攻击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他在角色游戏“恐龙展览馆”中扮演“管理员”,除了让他向同伴介绍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外,还鼓励他用插塑、油泥等材料来制作各种各样的恐龙,使他和同伴之间紧张的关系得以缓解,并让他获得表现欲、领导欲的补

偿性满足,从而帮助他在游戏过程中重新振作,并学习一些与同伴合作、互助的基本方法。

4 形成恰当评价,升华积极情感

成人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帮助“超常儿童”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并帮助他们明确努力的目标,改变自己,战胜困难。

在“健康宝宝”“友爱小天使”“环保小卫士”等活动中,教师鼓励灵灵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学习分享别人的意见,帮助灵灵逐步摆脱自负、固执、集体观念淡漠等不良心理状况,促进其团结、友好、合作、关爱等积极情感的发展。

在“小红花找朋友”活动中,教师建立了面向全体、机会均等的评价机制,让所有幼儿明白小红花是对有礼貌行为的肯定与奖励,以此为契机帮助聪聪找到努力的目标并树立信心,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通过故事欣赏、情境表演等活动,教师引导能能真切地去感受同伴间要友好相处、谦让合作,体会“以人之长比己之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帮助能能逐渐形成恰当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消除特殊化与优越感,从而快乐地融入到群体活动中。

5 立足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内外环境,而家庭是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早期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教养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