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事故范文
时间:2023-04-01 05: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起重事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塔式起重机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长期工程实践经验,对造成塔式起重机功能性失稳,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人为因素、机械因素、零部件质量因素、拆装方案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1.1 人为因素
当前,建筑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操作现象严重,比如超负荷起吊、斜吊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部分的塔吊司机未经过严格培训直接上岗,因操作技术不熟练,遇到突况时惊慌失措,比如直接将塔式起重机从高速档切换到零位,导致起吊的重物产生强烈的晃动,极容易发生重物脱落坠地伤人;此外,部分的建筑企业负责人重视施工进度忽视对塔式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尤其是机械安全装置方面的检修工作不到位,带病作业现象严重。
1.2 机械因素
机械自身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当前,部分的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施工设备的成本投入,往往会购买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往往在质量方面得不到保证。比如塔式起重机设计不合理,缺乏相关的安全装置,国家建设部命令禁止使用的老式塔吊仍在使用;塔式起重机制造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相关配件、组件的生产、制作加工工艺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进行,制造完成后未对整机进行质量检测;塔吊拆装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安装完成后未对塔吊进行有关的技术试验和安全装置试验,存在安全隐患较大。
1.3 零部件质量因素
塔式起重机发生倒塔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缺乏相关的维护管理外,塔吊结构件的焊接质量也是其主要原因。比如,塔吊关键构件的焊接质量达不到国家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塔吊钢结构件在制作装卸运输中外观变形没有及时校正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可能造成倒塔事故。
1.4 机拆装方案因素
塔式起重机拆装方案制定的是否周全对安全作业施工有着决定性影响。目前部分的建筑企业在塔式起重机拆装方案制定方面存在方案过于简单,无法指导施工,具体体现在塔式起重机选择不当,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未到位,如劳保用品未佩戴、塔吊安装不符程序规定、安全技术措施不力、操作技术交底不清、各个工件绑点位置不正确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所以塔式起重机拆装方案的科学合理制定对施工安全影响重大,需全面考虑影响施工安全的各个因素。
1.5 环境因素
塔式起重机安装现场的地面未进行硬化处理就直接搭设塔吊,塔吊周边的空间狭小,进出材料的道路不畅通;塔吊上方电网交错且距离塔吊较近,如果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出于疏忽碰触到电力电线将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将塔式起重机安装在临街闹市或人员活动比较集中区域,一旦塔吊发生机械故障或塔吊司机操作失误有重物掉落将会危机地面人员的人身安全。
2.塔式起重机事故预防措施
2.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国家化企业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加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指导建筑企业以安全生产为企业发展主线,促进建筑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自我约束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将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安全生产评价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对各级各单位的安全性评价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2.2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
目前,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建筑领域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结构方面有一半以上的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基于文化素质的欠缺,安全生产意识一般不高,加之工作岗位变化较快,很难牢固掌握应用的安全生产知识及技能。所以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施工企业首先要抓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塔吊司机、塔吊拆装及信号指挥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技能培训及安全生产教育,待考试合格颁发上岗证才能进行操作施工。
2.3 确保整机安全可靠性
塔式起重机制造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对塔吊整机及零部件、操作系统、电器系统以及液压顶升系统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对于塔式起重机制造加工的原辅材料、零件以及配套件必须要加强质量检测监控,对于那些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零件以及配套件不得入库,从源头上把好整机质量,确保整机的安全可靠性。
2.4 制定周密拆装方案
在制定拆装方案前应认真审阅图纸中塔式起重机的整体结构、连接点、组件数量、绑点以及安装标高;在安装塔吊过程中工程技术员及安装负责人必须要到现场进行勘察,熟悉环境;拆装前应制定周密的技术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塔式起重机各构件的安装程序和方法。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比如拆装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等。
2.5 积极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创建安全文明作业环境
塔式起重机拆装现场,首先要对拆装现场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保证拆装现场无泥浆、积水;对于影响塔式起重机拆装的障碍物应一律清除,保证起重机臂长五米范围内无低压线路,十米范围内无高压线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将塔式起重机设置位置避开人员集中区域;若必须要设置在人员集中区域,需设置警戒区,并派专人负责警戒工作。
3.参考文献
[1]胡修军.浅析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原因及预控措施[J].建筑安全,2006(04).
篇2
起重机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是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未履行职能、错误地履行职能、执行未赋予的分外职能、按错误程序执行职能和执行职能时间不对等;设备的因素主要有重物坠落、起重机失稳倾翻、挤压、高处跌落和触电等。本文从事故致因理论出发,详细地分析起重机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起重机作业安全的提高。
1、起重机伤害事故的形式
1.1重物坠落
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电磁吸盘突然失电、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重物坠落或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件破坏、坠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常见的重物坠落的原因主要有脱绳、断绳、脱钩、吊钩破断、溜钩和车轮脱轨等。
1.2起重机失稳倾翻
起重机失稳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回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因使倾翻力矩增大,导致起重机倾翻;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路面或轨道滑动,导致脱轨翻倒。
1.3金属结构的破坏
金属结构是各类桥架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整台起重机的骨架,不仅承载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而且构架了起重作业的立体空间。由于起重机的金属结构组成不同,金属结构破坏形式往往也不同,例如,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下挠度超标或支腿垮塌等。金属结构的破坏常常会导致严重伤害。
1.4挤压
起重机挤压伤害事故是指人受到挤压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挤压事故经常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回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如桥式起重机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发生的伤害事故;门式起重机的支腿与场地堆放物或其他临时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伤害事故。运行机构的操作失误或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造成碾压伤害等均为挤压伤害事故。
1.5高处跌落
起重机的机体高大,一般车间作业的桥架型起重机的主梁离地高度都在6m以上,室外作业的主梁离地高度都在10m以上,有些门座起重机甚至高达几十米。为了获得作业现场清楚的观察视野,司机室往往设在金属结构的高处,很多设备也安装在高处,起重机高处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以及安全检查测量,这些需要人员登高的场所和作业环节,都存在人员从高处跌落伤害的危险。
1.6触电
大多数起重机都是电力驱动,或通过电缆,或采用固定裸线将电力输入,起重机的任何组成部分或吊物,与带电体距离过近或触碰带电物体时,都可以引发触电伤害。
2、 起重机伤害事故的特点
起重伤害事故有如下特点:
(1)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
(2)事故后果严重,只要是伤及人员,往往是恶性事故,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
(3)伤害涉及的人员可能是司机、起重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起重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文化素质低的人群是事故高发人群。
(4)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起重作业中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起重作业中发生的事故最多。
(5)事故高发行业中,建筑、冶金、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部门较多,这与这些部门起重设备数量多、使用频率高、作业条件复杂有关。
(6)起重事故类别与机种有关,由于任何起重机都具有起升机构,所以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此外还有桥架式起重机的夹挤事故,汽车起重机的倾翻事故,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的脱轨翻倒事故以及大型起重机的安装事故等。
从安全技术角度看:起重机械通常结构庞大、机构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所吊运的重物种类多,载荷是变化的,吊运过程复杂而危险;大多数起重机械活动空间范围较大,一旦造成事故影响的范围也较大;与吊运人员直接接触的活动的零部件(如吊钩、钢丝绳等)较多,存在潜在的偶发危险因数;需要多人配合作业,存在较大的难度;作业环境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输电线路、强磁等危险因数对作业人员构成威胁。
由于上述工作特点、特殊功能和特殊的结构形式,使起重机和起重作业方式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从而国家将起重机定为特种(危险)设备。因此研究事故的致因理论和预防理论,进而预防起重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3、起重机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业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加以追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征兆和管理缺陷的反映。只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
3.1起重机伤害事故的发生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者应该懂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加强安全管理中的控制,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3.2起重机伤害事故的发生的基本原因是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等;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的使用方法以及温度、压力、湿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蒸汽,通风、噪音、照明、周围的状况(容易滑倒的地面、障碍物、不可靠的支持物、有危险的物体等)等环境因素。
3.3起重机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发生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这一直是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基本原因的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预测及发现这些作为管理缺欠的征兆的直接原因,采取恰当的改善措施;同时,为了在经济上及实际可能的情况下采取长期的控制对策,必须努力找出其基本原因。
4、起重机伤害事故的预防
4.1提高安全管理是预防起重机伤害事故的最根本的措施。管理者应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加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4.2人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安全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日常使用中,操作人员不仅要注重设备的质量、性能及安全防护装置,更要从自身出发,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
4.3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是预防起重机伤害事故发生的最基本的措施。在起重机作业中应避免存在不安全因素的人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的起重机。
篇3
关键词:起重伤害;事故预防;管理对策
Abstract: public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ssued the crane accidents occurred in absolute numbers has topped the list of the eight kinds of special equipment, for the common safety problems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hoisting operation risk in the process were analyzed, in strengthening the hoisting machinery use, inspection, repair, maintenance based on summarized,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lifting injury safety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of the accident.
Keywords: lifting injury; accident preven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起重机械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危害程度非常突出,通常是损失惨重,影响极坏。本文对常见起重伤害事故进行了罗列,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可以发现,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事故风险固然有技术和设备原因,但管理因素在整个起重机械作业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为此,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这些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办法作了一个初步的浅析,提出了几点起重伤害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一、常见起重伤害事故
1)挤伤事故
挤伤事故,是指起重机械作业时,作业人员被挤压在两个物体之间所造成的伤人事故。其原因是起重机械现场缺少安全监督人员,吊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或进行了严重违章、野蛮操作等人为因素。发生挤伤事故的多为吊装作业人员和从事检修维护人员。常见的挤伤事故有以下几种:
①吊具或吊物与地面物体间的挤伤事故。
②吊物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的挤伤事故。
③起吊、翻转作业中的撞伤事故。
起重机械挤伤事故,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最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严重。
2)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操作和检修作业人员由于触电遭受电击所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起重机械作业经常处在有电或靠近电源的环境作业状态,触电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最具普遍性的就是所接触的电气设施漏电导致触电事故。
3)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主要是指从事起重机械作业的人员从起重机体等高空处发生向下坠落至地面的摔伤事故,也包括工具、零部件从高空坠落使地面作业人员致伤的事故。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中:
①检修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系安全带)而发生坠落。
②检修作业等人员跨越起重机时坠落。
③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
4)高处坠物事故
高处坠物事故,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吊物、吊具等重物从高空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常见的吊物(具)坠落事故有以下几种:
①脱绳事故,是指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
②脱钩事故,是指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口脱落而引起的重物失落事故。
③断绳事故,是指起升绳或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5)吊钩破断事故
吊钩破断事故,是指吊钩断裂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造成吊钩破断事故的主要原因:
①吊钩材质有缺陷;
②吊钩因长期磨损,使断面减少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
③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破坏以至于断裂破坏。
6)过卷扬事故
过卷扬事故,是指吊钩冲顶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其主要原因是:
①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失灵,使吊钩继续上升直至拉断钢丝绳;
②起升机构主接触器失灵,不能及时切断电源。
二、 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管理性原因
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事故固然有上述的技术和设备原因,但主要还是管理原因,属于管理原因的主要有:
①对起重机械作业有关人员缺乏安全教育,无证操作或技能不够。
②管理不严格,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违章作业现象屡禁不止。
③维修保养不及时,带病运行现象屡见不鲜。
④对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维修等,缺乏系统安全管理。
三、起重伤害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
1)重视安装与检验
①起重机械的安装队伍必须是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
②安装队伍在安装前务必做好专门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安装程序、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③安装过程中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按照规定做好自检报告。
④安装完毕后要请监理及其他监督单位进行复检,按规定运行试验、载荷试验合格。
⑤检验机构进行统一验收,检验工作必须由取得资格的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并取得了《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才能投入使用。
⑥由于起重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国家规定必须对此类设备进行定期检验,通过定期检验,可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实际安全状况,提高各使用单位对设备管理、使用的重视程度。
2)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建档是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设备档案应包括:
①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包括出厂日期)、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②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③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对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因产权交接过程中资料损失或不全的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实物测绘,尽量使档案资料完整、准确。
3)提高基层起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该设备的重大决策。基层设备管理人员对能直接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奖惩制度,每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各自所管理的起重机械设备综合评定一次,确定相应的等级,然后确定对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奖罚,对那些优秀的负责任的设备管理人员应重奖,相反,则应重罚。
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驾驭者。作为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每天的运行记录、交接记录;应爱惜自己的设备,认真做好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健康正常的运行。
4)起重机械设备日常使用要严防故障和违章
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发生故障,尤其是预防事故损坏(非正常损坏),即指人为的损坏。造成事故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麻痹大意,或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不良,或运输和保管不当;施工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挥错误;气候和作业条件的影响等。为杜绝故障和违章,必须严格按以下要求执行,:
①施工任务要做到高效、优质、低耗;
②要做到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工作性能达到规定要求,随机工具部件及附属装置等完整齐全;
③要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制度,做到合理使用,原始记录要齐全准确;
④要认真执行保养规程,做到精心保养,随时搞好清洁、、调整、紧固、防腐;
⑤要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无机械事故。
只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定,杜绝违章行为,就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5)加强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维修和保养是决定起重机械设备能否保持后续生命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起重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易损部分的维护保养:传动部分应有足够的油,对易损件必须经常检查、维修或更换,对机械的螺栓,特别是经常振动的零件,如塔身连接螺栓应经常进行检查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则必须及时拧紧或更换。
②安全装置的维护保养:应每班要检查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等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开关是否完好、螺栓是否紧固。每月应对力矩限制器和起重量限制器进行一次吊重检测,检查该两种安全装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超载,应立即进行调整,检查调整方法见说明书。
③制动机构的维护与保养:各机构的制动器应经常进行检查及调整制动瓦和制动轮的间隙,保证灵活可靠,其间隙保证在0.5~1mm之间,在磨察面上,不应有污物存在,遇有污物必须洗掉。
6)强化安全监察力度
各级安全监督部门和人员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①对起重机械制造厂家的制造资格,进行审查评价,对其生产的起重机械产品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把好起重机械出厂关。
②对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企业进行安装、维修资格的安全质量认证,不具备专业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能力的企业不能承担安装工作。
③对新安装或大修、改变重要性能的,要进行技术合格验证,对有定期常规检验的,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使用。
④对起重机械作业中违章现象要严肃处理。
篇4
一、塔式起重机事故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造成塔式起重机伤害事故有人、机械、零部件、拆装方案、环境5个方面因素。
1、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中心环节
目前,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由于缺乏安全知识,违规操作,超负荷、斜吊、吊运埋在地底下物体造成事故屡见不鲜。有的塔吊司机技术不熟练,遇到特殊情况惊慌失措,操作柄一下子就从高速档直接回零位,产生吊钩和吊物制而不止,强烈的晃动和冲击,发生吊物坠地或撞人。有时塔吊在超重、超力矩的状况下运作,使各机构和部件都处超常状态,会发生制动失效,钢丝绳拉断、甚至倒塔事故。工地负责人在经济承包过程中,只顾效益不顾安全,不但起重机械设备得不到维护保养,安全装置失效甚至违章指挥作业酿成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起重作业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占80%以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中心环节。
2、塔式起重机自身原因
塔吊成年累月屹立在风雨中,历尽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在恶劣环境中运转,不但寿命短而且常带病作业,造成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1)设计不合理:国家建设部明令禁止使用的塔吊,即属于设计不合理安全稳定性差,操作不方便,安全装置不全的。必须坚决淘汰危及安全的起重设备。(2)粗制滥造:原、辅材料、外协件进厂没有经过理化实验马上投料制作。生产一线工人为了自己一时经济利益抢任务,争工时,不按生产工艺要求加工,加工产品质量检验部门没有严格把关,让不合格的零件出厂留下隐患。(3)安装不合格:塔吊拆装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安装后没有按有关试验规程进行技术试验和安全装置试验,或者敷衍了事。(4)缺乏维护保养:塔吊使用单位平常缺乏维护保养工作,致使运行机构、吊具、索具、滑轮组等存在故障得不到及时修理和排除,运行时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事故。综上所述,违反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设计不合理、粗制滥造、安装不合格、管理不重视的塔式起重机是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重要根源。
3、零部件质量原因
2004年1月31日,福清诚丰世纪园工地向山东烟台市建筑机械厂购进一台起重量为4吨塔吊,使用不到2个月塔吊底座焊缝开裂。4月6日,7名工人修理塔吊油压操作柄时,塔吊底座突然断裂,整个塔吊轰然倒地,7名工人随塔吊一同倒地,都有不同程度伤害。之所以会发生倒塔事故,一方面由于修理工作失误,另一方面塔吊结构件焊接质量也有问题。
塔吊的关键件和重要件焊接质量达不到国家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拆装顶升修理过程最容易发生倒塔事故。塔吊的钢结构件在制作装卸运输中外观变形没有及时得到校正,在高空安装过程既费工又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对塔吊所有的零部件、液压顶升系统管接头、电缆电线、安全装置等在出厂前或在总装现场地面上都要进行认真检查,做到万无一失,才能确保安全。
4、塔式起重机拆装方案原因
2002年,全国塔吊在拆装过程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5起。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没有预先制定作业方案和安装队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安装拆除资质,没有按说明书要求作业造成的。拆装方案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制定拆装方案,或者方案过于简单不能具体指导施工。盲目进场、隐患丛生、空间窄小、地质松软、障碍未除、起重设备选择不当、工具、劳保用品没带好、安装无程序、安全技术措施不力、交底不清、工件绑点错误等随时都会导致事故发生。塔吊拆装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拆装方案各方面都要考虑很周到,稍有疏忽便会发生机毁人亡事故。
5、环境因素
塔吊拆装现场地面未经硬化处理,道路不通、排水不畅,到处积水烂泥;电网交错,一旦碰上电力电线轻则伤,重则亡;各种障碍物未除,塔吊安装于临街闹市、人员密集处不利的地理环境;拆装时遇到高温酷暑、寒流袭击、刮风下雨、大雾迷漫、风沙、光线暗淡等恶劣气候均是引发事故重要原因。
二、塔式起重机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
国家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责任主体,并强调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推行安全性评价活动,在安全性评价活动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自觉遵章守纪。
2、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随着农民工进城,在建筑领域人数越来越多,工地第一线作业工人中,外来务工人员或新工人约占40-60%,他们短期使用多,工作岗位变化也多,很难掌握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坚持三级安全教育,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不准参加生产和独立操作。从事塔吊司机、拆装作业、信号指挥人员属特殊工种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对于地面上和施工面上挂钩,绑扎工也必须进行经常性教育,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坚持少而精、注重实效,使受教育者感到每次讲安全都有收获,铭记在心,在往后实际工作中能起到举一反三作用,避免同类事故重新发生。由教育部门牵头举办起重作业专题培训班,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全体职工预防起重作业伤害事故本领。
3、加大更新改造资金投入,及时淘汰危及安全起重机械
国家实行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建筑业属国家重点行业,应不断地加大更新改造资金投入,引进具有高新技术安全可靠的塔吊。引进后应委托具有拆装资质,人员经过专业训练有一定实践经验队伍安装。安装后必须按JGJ34-86《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和有关安全标准规定,进行技术试验和安全装量的检验。经检验检测合格办理后方可投入运转。塔吊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经常组织安全检查,查塔吊四限位二保险(力矩、超高、变幅、行走限位装置,吊钩保险和卷筒保险装置)、附墙装置等,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塔吊的损坏和零件磨损规律,规定定期保养和计划修理的间隔期项目和要求,把机械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使塔吊经常保持着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而杜绝了机械事故和随之产生的一些人身伤亡事故。
4、确保整机安全可靠性
国家对塔吊整机及零部件、操纵系统、电气系统、液压顶升系统等都制定了严格标准和要求。因此,制造单位必须强化安全质量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产品质量工作。
加强原辅材料、零件、配套件、外协件的检测监控工作,凡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零件、配套件一律不得入库,从源头上把好零件质量关。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塔吊内在质量符合国家规定范围和技术条件规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加强塔吊结构件的检测工作,对重要件和关键件的标准节、塔身、塔峰、起重臂、配重臂、拉杆等制作、焊接型式、焊条、焊接工艺等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测和质量管理点监控。对标准节踏步和拉杆进行射线探伤,保证产品的强度和安全。
5、制定周密拆装方案
在制定拆装方案之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1)认真审阅图纸,包括整体结构、连接点、组件重量、数量、绑点、安装标高。(2)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会同安装队负责人到现场实地勘察熟悉环境。为架空输电线路,现场可提供安装电源配电柜位置,必须向施工单位了解并索取塔吊基础施工合格证。当地质条件达不到要求时,应由建设设计部门设计桩基。(3)配备拆装各专业人员数量、选择起重机、行车路线、应随带工具、索具、劳保用品等。(4)在拆装过程中应采取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各零部件拆装程序和方法。制定出周密拆装作业方案。方案必须做到能够指导施工,既经济又安全。方案应该提交有关领导审批后认真贯彻实施。
篇5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建筑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5-007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35
起重机械是项目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器械设备,其本身具有质量大、高度高、结构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威胁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给项目开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起重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便成了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加之在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对其管理不到位,增加了起重机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各种角度出发去详细分析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1 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伤。笔者就起重机械设备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从人为和设备两方面进行分析。
1.1 设备因素
1.1.1 企业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不到位。起重机械设备在我国属于特种设备,是利用间歇性动作来进行施工人员或工程货物的搬运工作。其自身结构十分复杂,保险和限位装置也很多,在使用期间应经常对其进行维护、检查和保养工作。以便于清除起重机械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使起重机械设备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发挥其最大的性能。
1.1.2 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复杂。起重机械设备的作业环境是较为恶劣的,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且起重机械设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其设备本身各部分零件共同进行配合运作,而不是进行单一而又重复的运动过程,如此复杂的运作过程增加了操作人员对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难度,使起重机械设备即便是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它的周围环境也是十分危险的。
1.1.3 起重机械设备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由于我国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生产管理还没有详细系统的规定,导致很多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租赁或生产价格低廉、质量较次的起重机械设备。而使用非标机械零件生产的起重机械设备,更容易导致限位装置的灵敏性低、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差等问题,其相应的配件也达不到标准要求,不利于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等工作的进行。
以上情况均说明了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极容易酿成安全事故,如发生重物的突然坠落、重心的改变、限位装置和安全装置的失灵等情况。
1.2 人为因素
起重设备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但更多安全事故发生的起因多来自于人为因素。起重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1.2.1 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只重视对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而忽略对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
1.2.2 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1.2.3 企业缺乏对起重机械设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1.2.4 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很低,对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都不是很了解,导致操作人员在对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上经常出现违规操作或是操作失误等现象。
1.2.5 缺少对起重机械设备相应的管理章程和维修体系,造成对起重机械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做得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
1.2.6 对起重机械设备使用超出其本身的负荷,限位和安全装置使用调整不符合标准。
2 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对策分析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高起重机械设备作业安全性的有效手段,下面我们就针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2.1 针对设备因素进行安全管理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所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其自身的质量问题,所以其生产使用企业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
2.1.1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从对起重机械设备的采购和租赁上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采购或租赁质量较次的起重机械设备,防止其进入到生产施工现场,从而提高起重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
2.1.2 从对起重机械设备的选择到使用,再到后期的检查、维修和保养,都应严格对每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由起重机械设备自身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为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生产施工活动中提供安全保障。
2.2 针对人为因素进行安全管理
篇6
关键词:吊钩滑轮组;脱槽;未检验
1.事故概况
2014年某公司一台通用桥式起重机,在空载起吊的准备过程中,钢丝绳从吊钩滑轮组中脱出,吊具掉落在下方正在焊接作业的工人头部,致使该工人头部受创严重,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2.设备概况
事故起重机为通用桥式起重机,规格为QD10-16.5A3,额定起重量为10T,跨度为16.5M,工作级别为A3。起重机属于安装调试阶段,没有安装单位的自检合格报告,没有经检验机构安装监督检验的验收合格报告。
3.现场情况调查
现场发现,事故起重机上的钢丝绳直径为14mm,滑轮为半封闭双联滑轮。钢丝绳完好,并没有折断迹象。所以可以推断钢丝绳是从滑轮组中脱出,发生钢丝绳脱槽事故。致使滑轮组掉落造成起重机下方的工人死亡。钢丝绳脱槽一般是指钢丝绳在滑轮组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从一个滑轮的绳槽中滑脱到滑轮一侧或轮缘与挡板之间。
该厂的工人普遍没有佩戴安全帽,没有接受公司相关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不强。起重机操作工没有接受正规的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没有持证上岗。该厂共有多类型特种设备三十多台,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没有规定对起重机的日常检查项目,无保养单位,无日常自检记录和故障维修记录。没有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岗位,没有建立特种设备台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紊乱。
4.事故原因分析
(1)单位负责人没有将未经安装完毕、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断电封存,任由工人使用,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钢丝绳要发生脱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钢丝绳与滑轮出现了松弛,二是钢丝绳脱离了绳槽位置,处在轮缘附近。起重机操作工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无证操作。在钢丝绳和滑轮组松弛的情况下,继续起升作业,导致钢丝绳松弛后,钢丝绳滑至轮缘及滑轮组侧板间;引起滑轮自身总量下拉,致使钢丝绳与滑轮分离而坠落。可见这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3)起重机使用的吊钩滑轮组存在缺陷。根据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出绳槽的装置或结构。在滑轮罩的侧板和圆弧顶板等处与滑轮本体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公称直径的0.5倍。”“对可能摔落到地面的滑轮组,其滑轮罩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该装置可以是钢板钢条、圆钢滚套或者专用压板;但从现场来看,该滑轮组并没有设置钢丝绳防脱装置而且该滑轮组轮缘与防护罩的间隙过大 ,不足以阻止钢丝绳从中滑出。这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4)该厂对安全生产没有落实到位,员工连最起码的安全帽都没有佩戴。对特种设备的规章制度没有执行落实到每个工人。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在违章作业的同时,没有意识到潜在危险源,在有人的地方操作起重机,且预先没有发出警示信号。
5.事故教训
(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二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未经特种设备检验部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投入使用。”但是该单位使用了未经检验合格的起重机,并造成了事故。企业除了要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还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该使用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导致其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特种设备。
(2)第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该使用单位操作人员没有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资格,作业时没有意识到钢丝绳已经脱出了滑轮槽,依然起吊,违反操作规程,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未经检验的特种设备表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被排除,使用单位应该将其封存,待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到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使用登记手续。
(4)第十九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该滑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当吊具下落时,落到位后继续下落,导致钢丝绳比较松弛时,或吊具发生了偏斜,仍猛速提钩,会导致原本在滑轮槽里或在轮缘上的钢丝绳脱槽,滑入滑轮罩壳中。生产单位须对其生产的该型号滑轮进行改进,加强或增设钢丝绳防脱装置,以消除安全隐患。
(5)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要对该钢丝绳脱槽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作业中要注意吊具下落时钢丝绳的松紧度,确保钢丝绳不滑出或至滑轮轮缘上;当必须放松钢丝绳时,在钢丝绳拉紧时必须先确保钢丝绳在滑轮轮槽内;操作中避免起升过程中急停、猛速旋转甩动吊具或主副钩缠绕钢丝绳,若出现以上操作一定要在安全区域检查各滑轮组是否出现滑槽。
参考文献:
[1]特种设备安全法.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钢丝绳夹;安装不当;事故;分析
中图分类号:TH215 文献标识码:A
1 事故简述
2013年3月,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型号为QE150/50+150/50-30A5的通用桥式起重机用双小车抬吊一台重约280t的容器罐体。当罐体吊离承重支架,离地面300mm左右时,突然钢丝绳夹碎片四处飞溅,导电侧小车钢丝绳端部固定一处绳头脱落,随之载荷重量落在该小车的另一组钢丝绳上,造成钢丝绳绳端固定处钢丝绳断裂,主钩钢丝绳连同吊钩一起下落,导致罐体坠落,罐体承重支架处地面有明显下沉,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经查验罐体虽无明显损伤,但事故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 事故设备基本情况
事故起重机主要技术参数为:型号QE150/50+150/50-30A5,额定起重量150/50+150/50,跨度:30m,工作级别:A5,起升高度(主/副):20/22m,钢丝绳直径(主/副)34/24mm,起升速度(主/副):0.26~2.6/0.62~6.2 m/min,小车运行速度:25 m/min,大车运行速度:53.3m/min,取物装置:吊钩,操作方式:司机室操纵。该起重机于2008年7月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2012年7月起重机定期检验合格。
3 现场勘查情况
1)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上装有2台额定起重量为150/50t的小车,起重机总起重量为300t,小车起升机构采用两根钢丝绳缠绕系统,导电侧小车钢丝绳固定绳端一处绳头脱落,另一处绳端钢丝绳断裂,脱落、断裂的钢丝绳缠挂在近旁钢丝绳上,吊钩滑轮组靠在罐体侧面,罐体无明显损坏,罐体承重支架处地面下沉30mm。(见图1)
2)吊装作业有吊装方案,有吊装作业指挥人员,操作人员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起重机吊装的罐体自重为280t,未超过额定起重量,起重量限制器显示有效,检查罐体设备周边未见其他设备挂连,起重机无超载使用现象。
3)检查起重机吊钩滑轮组完好无损,起重机小车底部金属结构件无损坏、变形现象,因此起重机不存在吊钩滑轮组冲顶事故。小车起升机构电气控制系统、电机、制动器、卷筒、减速器等部件完好无异常。
4)钢丝绳在事故前两个月由使用单位维保人员进行过更换,钢丝绳规格:34NAT 6×19W+FC-1770(GB/T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钢丝绳在无张力的情况下,用带有宽钳口的游标卡尺测量钢丝绳,钳口的宽度跨越两个相邻的股,在相距至少 lm的两截面上,并在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取两个数值。四个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钢丝绳的实测直径,主起升机构钢丝绳直径实测为33.8mm。钢丝绳的选用和钢丝绳直径符合要求,钢丝绳磨损未超限。
5)查看断裂的钢丝绳夹,见图2,夹座从中间部位断开,断裂面与夹座相垂直,断口为新鲜的脆性破坏,四周有明显剪切唇,中间部位纤维区、放射区明显。经确认钢丝绳夹规格为36dr/mm,夹座的绳槽表面与钢丝绳的表面和捻向一致。
6)检查脱落的钢丝绳绳头,只有安装4个绳夹的痕迹,绳夹间距大小不等,最小间距只有135mm,且钢丝绳夹在钢丝绳上交替布置。图3为该起重机另一小车上钢丝绳夹安装位置的图示,经检查发现有部分钢丝绳夹固定螺栓松,未紧固到位。
4 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起重机钢丝绳直径为34mm,起重机绳端固定安装了4个规格为36dr/mm的绳夹。36dr/mm的绳夹适用于公称直径为32~36mm的钢丝绳,钢丝绳夹的选用符合GB/T5976-2006《钢丝绳夹》标准要求。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总则》和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标准规定钢丝绳夹连接时的安全要求,见表1:因此,公称直径34mm的钢丝绳,钢丝绳夹安装4个不符合要求,按标准要求钢丝绳夹最少应安装5个。
2)事故起重机钢丝绳夹安装间距不符合标准要求,固定绳夹最小间距只有135mm,按标准要求每两个钢丝绳夹的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对该起重机而言,钢丝绳直径为34mm,绳夹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04mm。
3)事故起重机钢丝绳夹固定采用了交替布置方式,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要求钢丝绳夹夹座应在受力绳头一边,即安装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钢丝绳夹安装时不得在钢丝绳上交替布置。因为长绳侧钢丝绳工作时受拉伸载荷,而短绳侧钢丝绳不受拉伸载荷,绳夹夹座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宽度比U型螺栓的接触面宽度大,因此按标准规定方法夹紧有利于减少钢丝绳的应力。如果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受力边,绳夹U型螺栓与钢丝绳接触面小,增大横向挤压应力的值,长绳侧受力时钢丝绳在绳夹处易产生疲劳,出现钢丝绳断丝现象。
4)从起重机另一小车上钢丝绳夹的U形螺栓松,螺母未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情况来看,事故小车应该也存在此现象。具体钢丝绳夹需用多大的拧紧力矩才能保证钢丝绳端固定连接符合安全要求,可根据《钢丝绳绳卡的拧紧力矩》一文中螺母拧紧力矩进行计算确定,文中通过受力分析与计算、实验验证,得到钢丝绳夹螺母固定所需的拧紧力矩:M=K N d ,式中,M为螺母拧紧力矩, N为螺栓所需预紧力(N=0.08232T,钢丝绳拉力T=85%钢丝绳破断拉力),d为钢丝绳夹U形螺栓直径,K为常数,K=0.287。以该事故起重机为例来计算钢丝绳夹固定螺母所需拧紧力矩。规格为34NAT 6×19W+FC-1770的钢丝绳 ,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标准要求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675KN。规格为36dr/mm的钢丝绳夹,GB/T5976《钢丝绳夹》标准规定钢丝绳夹U型螺栓为M24,通过公式M=K N d,计算得到事故起重机钢丝绳夹螺母拧紧力矩应为325.32N·m。
基于以上对起重机钢丝绳夹安装不符合要求现象的分析,可见该起重机钢丝绳端部连接强度明显不足,大大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85%。当起重机吊运重载容器罐体时钢丝绳绳端固定处受力结构失去平衡,钢丝绳间产生相对滑移,导致绳夹受力失衡,U形螺栓与夹座之间形成撬棒关系,因应力集中最终导致绳夹夹座从中间断裂,钢丝绳端部固定失效,一绳头脱落。因小车起升机构采用两根钢丝绳缠绕系统,当一钢丝绳缠绕系统突然失效,另一固定绳端承受瞬时冲击载荷,原本由两组钢丝绳承受的载荷由一组钢丝绳承载,再加上钢丝绳夹安装不符合要求使绳夹处钢丝绳产生疲劳、断丝,导致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受力边的钢丝绳出现断裂,吊装的罐体和钢丝绳、吊钩滑轮组一起出现下坠事故。
5 案例分析结论
1)起重机钢丝绳夹安装不符合要求,钢丝绳夹安装数量缺,每两个钢丝绳夹的间距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钢丝绳夹固定采用了交替布置方式,螺母未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更换起重机械钢丝绳的维保人员技术水平差,导致钢丝绳夹固定连接不符合要求,导致起重机钢丝绳绳端固定处绳夹连接失效。
3)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起重机械日常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未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未在日常使用中发现钢丝绳端固定连接处存在的安全隐患。
6 事故预防措施及建议
1)加强对在用起重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健全维护保养制度,做好日检、月检、年检工作,并完善维护保养记录,还需通过定期培训学习,提高维保人员作业技能,对维保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能及时处理,排除事故隐患。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
3)钢丝绳夹连接时,除了符合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总则》和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规定的绳夹数量、间距、布置位置外,还应注意钢丝绳夹的紧固,紧固绳夹时须考虑每个绳夹的合理受力,离套环最远处的绳夹不得首先单独紧固,离套环最近处的绳夹(第一个绳夹)应尽可能地紧靠套环,但仍须保证绳夹的正确拧紧,不得损坏钢丝绳的外层钢丝。
4)起重机用钢丝绳夹端部固定钢丝绳时应保证连接强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5%。安装钢丝绳夹时,要把U形螺栓拧紧,直到钢丝绳被压扁1/3左右,达到钢丝绳夹螺母拧紧力矩所需值。由于钢丝绳在受力后产生变形,绳夹在实际使用中,受载一、二次以后应作检查,在多数情况下,螺母需要进一步拧紧。
5)事故起重机钢丝绳端部固定位置设计不太合理,采用钢丝绳夹固定时,由于受小车结构空间的限制,维保作业人员安装紧固钢丝绳夹时不太便利,建议可改成用铝合金套压缩法或用楔块、楔套等方法连接。
参 考 文 献
[1]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总则[S].
[2]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S].
篇8
关键词:塔机、事故原因、安全使用、预防和控制管理对策、安装、使用、检测验收、使用登记备案、拆除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高层甚至超高层、结构和工艺复杂的多功能公用民用建筑兴建,塔机使用日趋频繁和广泛。塔机具有起升高度高、覆盖面广等特点,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替代的机械设备,担负着主要的运输任务。塔机在装拆、顶升加节以及使用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违章蛮干或者由于技术方面等原因,易导致塔机事故的发生,此类事故社会负面影响大。如何保障塔机的安全使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是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结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管理经验,对塔机事故发生原因、如何预控及安全管理谈点个人的看法,以期更好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塔机事故发生的原因
很多事故的产生都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所引起的。
1、人的因素:塔机安装单位良莠不齐,装拆人员对所装拆的塔机性能技术了解不够,无证上岗,违章作业和指挥,冒险蛮干。装拆前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核审批,无针对性。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只讲效益,忽视安全,任由无资质安装单位(或借用别人资质)进行安装。塔机安装完毕后不经过验收、检测和使用登记备案便投入使用。现场无专职的司索信号工,塔机司机技术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
2、物的因素:为了节省费用,多数塔机在找到下一个工地之后才进行拆除,塔机不能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易造成带病运转。塔机的连接件重复使用次数频繁,不进行探伤和检测。塔机附墙装置设置不符合说明书要求,附墙装置无合格证件等。塔机制造质量差,关键部位错用材料,结构件焊接质量差。
3、管理的因素:相关企业未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来约束企业行为。不按塔机的安全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施工,在恶劣的外部作业环境中蛮干。在成片开发的小区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不能对施工现场的塔机进行合理的布置,造成施工现场多塔作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二、塔机的安全使用和预控塔机事故的管理对策
要充分认识到塔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危害后果,要有一定的力度来预防和控制塔机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使用管理措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减少和消除塔机事故隐患。
(一)建立健全塔机安全技术档案
按照“一机一档”建立塔机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2、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3、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二)加强塔机装拆前的安全检查
1、严格执行塔机使用淘汰和报废制度,塔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不得出租和使用:①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②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③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④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⑤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2、塔机装拆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塔机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前必须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分工合理、岗位明确、统一指挥。
3、加强对塔机进场安装前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对塔机的金属机构、焊缝、连接件、滑轮组、钢丝绳、吊钩、吊具、起升机构、变幅机构、顶升机构、回转机构以及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需维修、更换报废的零部件,必须预先进行处理,并应有相应的检查和检修更换纪录。
4、塔机装拆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许可证”的队伍进行,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5、塔机安装前必须完善对塔机基础的联合验收。塔机基础是影响塔吊整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塔机基础选址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以及外电线路的影响,塔机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执行; 塔机基础及其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基础周围应有排水设施。当施工现场无法满足塔机使用说明书对基础的要求时,可自行设计基础,并依据规范对基础进行设计计算,按照设计计算要求进行施工。做好基础浇筑前的各项验收、钢筋隐蔽和材料复试等记录工作。
6、当现场存在多塔交叉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方案,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①低位塔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机的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②高位塔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与低位塔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三)加强塔机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检查
塔机的安装拆除是事故的多发阶段。因拆装不当和安装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
1、安装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塔机基础的位置、标高、尺寸;基础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混凝土强度报告等相关资料;安装辅助设备的基础、地基承载力、预埋件;基础的排水措施等项目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安装。
2、塔机装拆前在施工现场划定安全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负责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区域。
3、装拆作业时,严格按照拆装程序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作业,安装所使用的钢丝绳、卡环、吊钩和辅助支架等起重机具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业人员现场监督。
4、当遇风力超过4级要停止拆装,风力超过6级塔机要停止起重作业。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有足够的照明。
5、特殊情况下当安装作业不能连续进行时,必须将已安装的部位固定牢靠并达到安全状态,经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可停止作业。
6、塔机需进行顶升加节时,顶升加节的顺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顶升过程中,不应进行起升、回转、变幅等操作;塔机加节后需进行附着的,应按照先装附着装置、后顶升加节的顺序进行,附着装置的位置和支撑点的强度应符合要求。附着装置应有合格证明文件,预埋装置应进行隐蔽验收。
(四)加强塔机安装后的检查验收和使用登记备案工作
1、检查塔及钢结构,各结构部位安装准确,无变形、裂纹、开焊,所有连接螺栓、销轴均紧固可靠,符合技术要求。
2、塔机安装到基本高度时,在空载无风状态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侧向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4%;附着后,最高附着点以下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2%。
3、各传动部位机械连接紧固可靠,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各制动器灵敏可靠。液压传动装置压力正常,工作平稳可靠、无泄漏。
篇9
随着农六师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的加快。在农六师范围内主要的特种设备有锅炉、电梯、压力容器、塔式起重机等。尤其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我们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是塔式起重机(机电类特种设备)是我们监检的主要对象。今年我师塔式起重机的显著特点有如下几点:1、数量特别大密度特别高;2、小型塔式起重机被逐渐淘汰;3、全国各塔机厂家生产的塔机在六师百家争鸣,但是质量良莠不一,需区别对待;4、塔式起重机的管理者对安全管理还只停留在嘴上和书面上,而塔式起重机的操作者大多数是刚刚取得塔机操作证书,经验不足安全意识不到位、不能有效的识别复杂建筑工地的危险源;5、农六师的塔式起重机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行。(经现场核查、计算,大多数情况下按标准起吊一般是700至800千克,但是实际上建筑工地一般起吊重量为1000至1350千克,超重200至650千克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1.1 从小安全(由于设备本体发生问题或管理使用不当而出现的事故)的角度出发,纵观农六师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问题(包括锅炉、电梯、压力容器、塔式起重机等特种设备)。现在塔式起重机为代表,可以反影出一些我师特种设备所具有共性的问题。(当然由于特种设备的使用方式、基本结构原理、设备用途及使用者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2.0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基本情况概述
2.1建筑工程工地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复杂,人、机流动性大,生产条件恶劣危险源多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土建施工项目中,由于塔式起重机施工周期长,具有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比一般的施工过程有具有更高的风险。虽然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施工,力求零事故率。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标准。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对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安全管理多属于“经验控制型”和“过程控制”重经验,重事后处理,尚未形成较完整的塔式起重机事故预防体系,不能抑制事故苗头,防范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0塔式起重机风险评价思路
3.1为了实现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就必须实现塔机的安装、塔机的使用、塔机的拆卸全过程的安全。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步骤:不仅与安装、拆卸、使用安全有关。还与塔式起重机结构设计、焊接与材料、安全附件、人员操作、监督管理等因素有关。怎样评价各个因素对塔式起重机安全的综合权重是多少是我们所需解决的问题。
3.2引入
3.2.1层次分析法(AHP)简介。层次分析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eaty创立,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系统分析方法和运筹学方法。对多因素、多标准、多方案的综合评价及趋势预测相当有效。面对由“方案层+因素层+目标层”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决策分析问题给出了一整套处理方法与过程,AHP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处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问题。由于它在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他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与管理、能源政策与分配、行为科学、运输、农业、医疗、教育。现在我试着把这种方法引入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评价(机电类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和管理)这个领域。
3.2.2引入专家分析法。专家分析法简介是指利用塔式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检验等各方面的专家以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为目的进行两两比较,并设立1~9的标度。评价出相对重要性。
3.2.3 引入分解树法(WBS)。根据塔式起重机的施工特点,利用分解树法(WBS)将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全过程,分解为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使用、拆除3三个施工阶段。根据塔式起重机的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对塔式起重机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可以归纳为结构设计、材料与焊接、人员操作、安全限位附件、管理监检5各方面。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及隶属关系,将各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模型。
4.0建立分解树关系结构图(如图1)
图1(塔式起重机层次分析结构图)
其中,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安全为目标层,塔机使用、安装、拆卸构成准则层。结构设计、焊接和材料、安全限位附件、人员操作、监督管理为指标层。
5.0 确立1-9的标度,建立判断标准进行两两比较
每一层次的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的单排序问题,可以简化为一系列成对因素两两比较判断。引入1-9的标度(如表1)并写成矩阵形式,即构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本层次上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表(1) 比较标度
aij=1 表示ai与aj相比较 相同重要
aij=3 表示ai与aj相比较 略重要
aij=5 表示ai与aj相比较 较重要
aij=7 表示ai与aj相比较 非常重要
aij=9 表示ai与aj相比较 绝对重要
aij=2;4;6;8;分别表示重要性介于上述判断的中值
6.0建立判别矩阵并计算权重及特征向量
6.1根据专家对各个风险元素进行比对权衡建立判别矩阵
6.2检验层次排序的一致性并计算矩阵权重值特征向量(Wi)
6.2.1经HPA(yaahp)计算得最终结果
7.0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结论
7.1经过上述分析计算在1-9的标度中各准则层对总目标的权重为:A1B B
7.1.1经过上述分析计算在1-9的标度中各因素层对总目标的权重为:A1C{0.2051 0.1602 0.0274 0.3328 0.2745 }
图表(1) 图表(2)
由图1可知在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中拆卸安全的权重为47.18%安装安全的权重为31.62%因此在塔式起重机施工中安装、拆卸尤为重要特别是拆卸安全。由图2可知在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中人员操作站总的安全的权重为33.30%监督管理为27.47%因此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操作人员的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危险源的识别上和监督管理上。
8.0案例分析
8.1案例1农六师五家渠市恒大集团建设项目中,QTZ80广西建机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在顶升过程塔基倾倒。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在顶升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把顶升油缸与标准节之间的销子没插好而脱销所造成塔基倾倒。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8.2案例2昌吉市由于塔机在起吊钢筋时。防脱钩损坏钢筋滑落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究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正确识别危险源而造成的。
8.3案例3农六师五家渠市某团建筑工地,由于建设项目多安装的塔式起重机也多。造成两个不同项目之间的塔式起重大臂相撞险些造成严重后果。究其原因为: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单位没有做好群塔方案所造成的。
篇10
【关键词】起重机变频器;调试与维护;常见故障
前言
起重机变频器故障已成为起重机电控系统故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起重机变频器故障主要有硬件与维护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就是要求工作人员经常对变频器进行检测,对有故障的硬件应进行及时修复或者更换。在维护方面,主要以变频器自诊断功能与保护功能为主,对电气原理图与相关图纸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变频器检测手段修复故障。
一、常见故障分析
1.1电动机不能正常升速
起重机电动机不能正确升速主要是由于变频器输入信号不正确、交流电源或变频器输出缺相以及变频器参数中频率或电流设定值偏小三种因素造成。
1.1.1变频器输入信号不正确
电动机不能正常升速主要是由于凸轮以及调速电位器触点接触不良,导致相关变频器元件损坏或者变频器端子松动出现断线现象,变频器给定值不能正常提高。
1.1.2交流电源或变频器输出缺相
变频器输出缺相会导致输出电压低,造成越重机电动机电磁转矩小,无法加速驱动负载。这种情况应及时检测熔丝是否断了,导线接头是否由于松落发生断路,逆变桥晶闸管有无触发脉冲或者损坏等现象。
1.1.3变频器参数中频率或电流设定值偏小
变频器频率参数设定值偏小,会使频率受到限制,导致电机无法正常高速升高。如果变频器电流设定值偏低,当进行最大转矩时就会被限制,造成电动机无法加速。若变频器电流设定值为最大值,则会使变频器容量变小,需要更换容量大一些的变频器。
1.2过电流故障
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过电流故障,应从变频器、负载量、电源设置以及振荡干扰等方面寻找原因,然后进行调试。
1.2.1电源电压超限或缺相
由于无源电压缺相或者是变频器缺相,都会造成电动机转矩减小而发生过流现象,所以电源电压应严格按照变频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
1.2.2负载过重或负载侧短路
判断是否变频器负载过重还是负载侧短路,通过检测机组是否出现振动、杂声以及卡滞问题,判断是操作方法或工艺条件造成超负载。
1.2.3变频器设定值不准确
变频器的设定值可能由于电压频率曲线中频率提升小于电压提升,破坏了电压频率比例值,导致发生低频率高压而过流。变频器减速制动时间设定大于加速时间,造成加速转矩过大机组发生中间回路,导致中间制动回路过流或者回路电压过高现象。
1.2.4振荡过流
变频器在运行时由于转速频率容易发生振荡过流现象。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是机械频率与电气频率发生共振现象,造成变频器振荡过流。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降低载波频率,减小机械频率与电气频率共振。首先要找出共振的频率范围,利用跳跃频率功能使变频器跳过共振振频率现象;②是由于电气回路造成变频器功率开关受到时间控制,造成中间直流回路电压电容发生波动,电动机电流发生滞后影响外界干扰源等。
1.3过电压故障
在起重机变频器在机构减速制动时容易发生过电压故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是由于电源总电压过高,超过正常电压的十分之一以上,使制动电阻阻值过大,电压过大,造成变频器损坏;②由于检测电路故障或者中间回路滤波器容量小,这种时候应仔细检查电器是否有故障,如检测电容器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位置,电容器是否有发生变色或有异味,箱体是否发生漏液或者变形现象;③是由于起重机变频器设定时间大于减速时间等。
1.4变频器接地故障
变频器接地故障主要是由于变频器输出时,变频器与滤波器不匹配,导致输出侧容易发生高频短路现象。或者是由于起重机进水或受潮,使接地线路受损,造成起重机接地发生短路。
1.5机构运转不稳
变频器发生机构运转不稳都是无规律性、短暂性。主要原因是电压电源为临时电源,且工作环境中有多种设备同时进行无规律工作,造成电压不稳,机构工作也不稳定。
二、调试维修
起重机变频器在实际的应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问题,需要经过调试与维修,提高变频器的使用效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变频器调试后无输出电压
当变频器经过调试与维护后,通电后各种数据显示正常,但却不显示输出电压。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检查主回路通道电源的情况是否完好,通过对回路有效控制,可以使中间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当检测出是由于继电器故障导致变频器控制端子接线发生错误连接,而再查后发现继电器原理图已经被修改,根据原继电器原理图对新继电器原理图进行修改,排除继电器故障。
2.2采用多功能机组大车无法启动现象
工厂采用多功能机组,通常大车都是使用两个11千瓦的电机驱动,变频器的型号选择是CIMR一G5A4022。由于厂房的磁场强度为50特斯拉,对大车造成较强的吸附力,当大车经过厂房门口时,由于大车轨道受到较强的磁场吸附力,导致变频器低频力矩不足,导致大车在经过厂房门口时无法启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提升变频器处于低频时的输出电压,有效改善变频器的运行效果。若单纯的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可能会使变频器处于低频时输出力矩变小,造成变频器无法正常工作。若要调试变频器的电流,使变频器电流最大值化,会使变频器容量变小,而需要更换较大容量的变频器。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起重机变频技术的普遍应用,起重机变频器故障也成为常见的问题。因此,本文根据起重机变频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试与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实际操作经验,研究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起重机变频器的使用效果,对起重机变频器操作人员与设计人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豫强,伍丽君,孟志可.起重机变频器调试与维护中常见故障分析[J].冶金信息导刊,2013,165(01):140-151
[2]陈寿文,唐先敏.起重机变频器调试与维护中常见故障分析[J].重工与起重技术,2013,118(115):141-146
[3]黎新民,赵荣华.起重机变频器调试与维护中常见故障分析[J].河南建材,2012,268(20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