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永恒范文
时间:2023-03-21 07:37: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瞬间永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冻结你的刹那芳华
像绚丽的流星滑落天际
只为那美丽的心愿
雨花石的故事
你的温度
刻画在那紧握的瞬间
二
绽放的是你绝美的芳颜
昙花一现
勇气和决心在此刻显得那般壮烈
幽谷清泉
只待你回眸的瞬间凝泪
眷属一段红尘
三
野草一般顽强
枯萎的瞬间
只为来年的春晨
为你千世轮回
篇2
太阳越出水平面的一瞬,火红火红,人的心都要跟着跳动,追着它跑.好美!流星划过天际的刹那,闭上眼睛,满心都是虔诚的祝福,希望明天会更好.好美!
母亲节那天,妈妈捧着一束夹着女儿得意的成绩单的康乃馨,泪流满面时,我只想世界在这一刻定格。
达芬奇好厉害,她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的美丽,我却用心灵的照相机捕捉住了人间的美丽。
(二)
生命,是个奇迹,也像个瞬间。
有的人,他们让瞬间成为了永恒,像叶欣,像王晶,像鲁迅,像小平,像恩来,像桑兰,像......他们让山河为之骄傲,让大地为之自豪,让人民为之感动。
就如拿破伦说的那样,"天才注定要像流星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所处的年代"。
踏着伟人的足迹,我多想也用青春和激情来诠释生命的意义,让瞬间创造出永恒。
(三)
爱情,始于心灵瞬间的撞击。
于是,心口清泉丁冬。
平静/含蓄/温和成为爱之弦为之拨动的主题,细水长流.......
"我知道的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收集点点滴滴的欢笑,等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老到哪儿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
是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美!
篇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小演员》、《北方姑娘》等一批肖像作品问世以后,杨飞云先生不经意间成为了新世纪中国承袭西方古典艺术传统的集大成者。而《十九岁》、《唤起记忆的歌》等一批作品的诞生,更丰富了他肖像艺术里的精神内涵。近年来,他对于其人物绘画里的灵魂精神,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体认。听他谈艺,如同清风掠过心灵,于循规蹈矩间激发了许多人对于艺术的热情,看他作品,更能感受到造物的勃勃生机。
贺文庆:(以下简称贺)
一般来说,许多的人都是从肖像入手,进入人物画艺术殿堂的,那么,它们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还是分属于绘画是那个的不同领域?从严格意义上怎样去界定一幅作品是一幅肖像作品?
杨飞云:(以下简称杨)
我自己认为肖像画和人物画是没有严格区别的,只是题材内容所着眼的点稍有差别而已。如果说《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笔下一个市民的形象,而德拉克洛瓦的《自有引导人民》不也可以说是19世纪真气自由的法兰西人民的集体肖像吗?硬要去取分意义不大。
但是从艺术分类学上看,人物画的内容承载的信息要多一些。它本身也是包含了除肖像外的所有的人物绘画领域,如风情画、主题性绘画等等,人与物、人与人在画面上发生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组合有的是一个特定的情节,有的是一个生活的片段。当然,无论是肖像还是人物画在创作中都会注入画家个人的情感,个人的审美指向。它如果说一定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认为肖像画更多的是挖掘对象本身。在创作过程中,画家更强烈地强调了其个人独特的感受。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将对象从某一特定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挖掘热的本质特性,强化天然属性、个性和精神性,不强调情节性,然后以其独特的视点学养能力和艺术水准将其升华,画家将情感深度、心灵品质赋予了肖像或者通过肖像反映出来。其实,许多德画家在画肖像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而这种近距离的观察,画家更能贴近的感受对象本有的气息。所以,我认为一件肖像作品是更能反映一个画家的心灵,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直接体验。
贺:谈到油画肖像,首先想到摄影,人像摄影在今天无论是从材料上看,还是从手段上看,都是发展了,那么,您觉得一个画家用油彩这样的材料去画肖像,它在当下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杨:对这个问题从一点上看就已很能说明问题,在人像摄影盛行的今天,仍还有人在画油画肖像,社会也还需要它。
艺术是和现象打交道,但现象不是艺术的本质,照相机消除了作品与现实间的距离。工业化时期,当有了照相机之后,就写实艺术的前途问题,一大批人有过激烈的争论,但肖像艺术还是因其超越现实的功能而生存了下来。记得吴冠中先生在开放初期,曾在一次美院的讲座上说:“伦勃朗在某种意义上起了一个照相机的作用。”暂且不去评价他这句话的片面性。他的这句话明显是针对17、18世纪欧洲的肖像艺术传统,有两点却被他说中了。其一,那时候,肖像画主要是有钱有位的人请画家所作。因为人都有一个追求永恒的内在需要,而画一张自己的肖像,这种影像的留存也部分满足了人的这一目的。其二,没有一个人不是希望被画家美化,画家如果能够抓住定购者美好的一面在画面上加以升华,这又同时满足了人的另一种内在审美的需求。
从情感的切入点上看历史上大师或当下纷呈的肖像画面貌,是否能说明一个肖像画创作中的风格问题?
杨:这不是是否可以说明的问题,而只能这样去分析。
人的独立价值是西方神学和文化学的重要内容,是不容抹杀的。简单地说,这世上肯定找不出一个性情、志趣等各种精微情感绝对相同的两个人。体现在绘画活动中,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从一个画家的主观方面看,他的审美趣味、生活经验、文化教养、艺术修养和个性等都对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画家展示出的风格面貌,乃是其全部人格的具体体现。从客观方面看,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倾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传统的态度也对一个画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虽说画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有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反过来对画家的创作也会起指导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它具有那种把一个画家的个中才能引导向一个既定目标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促使一个画家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时候有其独特的视角,然后,用这一独特的视角形成的话语方式构思或完成一件作品。
一个画家作品的风格是它的一个在艺术上真正被客观化、社会化的自我,也因此而有可能以艺术的名义获得社会的认可,其作品也会因其独特秉性所赋予的独创性而成为人类文化传统中的一部分。
我始终认为,画家是身处历史之中,画肖像也好,画其他也好,都不能回避或多或少要受到社会思潮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当这种影响使得一批画家的作品呈现出相似的特征时,就形成了所谓的流派,或者说流派意义上的风格。比如说古典主义和象征主义,无论是在形式、内容,还是价值取向上就不难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而同样古典艺术里即使是同时代的艺术家因其个人的独特性,在面貌山也是有较为明确的差异。而当画家的个人风格和某一流派的风格如果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就承上启下,成为人类美术历史发展过程中独立的环节。
一个人个性风格的形成是有一个必然因素的。我们今天看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荷尔拜因和丢勒的肖像,他们都是人类自有绘画以来所建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可你让伦勃朗去画丢勒的那样一种感觉的画,他肯定也画不了,画得了也画不出水平。不是因为别的,因为伦勃朗就是伦勃朗,丢勒就是丢勒。
贺:人追求永恒的本质和肖像艺术的产生有必然的联系吗?谈的时候,您可否从艺术史这个点切入并有一点拓展,这样不仅理解起来清晰一些,对晚学者也会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杨:你问它们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我认为有,这点是绝对的。我们现在知道,西方有史可查的人物画是从古埃及开始,在这个被我们称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地方。当时人人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他们相信“灵魂不灭”,认为肉体死后,只要尸体保存的好,灵魂就可以得到永生。他们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和陵墓上。在对其进行装饰美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墓室壁画。其中人们也发现了大量画在棺木上的“肖像”。它的制作方式今天许多方面人们不得其解。但有一点是可知的,从史料上看,他们绘制肖像的目的是服务于死者对永恒存在的期待。
古希腊时期,其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古希腊式的古典美学价值推动了肖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对永恒存在的渴望和追问中,在对神灵的顶礼膜拜中,肖像和人体艺术成为探究宇宙神圣秩序,寄托人们理想、思想的重要工具。
与希腊人的有限、静止而神圣的宇宙观截然不同,基督教的宇宙观是一种超绝的宇宙观。所谓超绝(Transcendent)是指宇宙本身被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从虚无中创造出来,在被创造物(宇宙和人)与创造者(上帝)之间,有一种超然而断绝的关系,后者绝对优于前者。
《圣经》认为凌驾于世界之上至高无上的美是上帝,他是一切美的源泉。但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圣经》在开篇“创世纪”中说神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了人,之后就从来不提及上帝的形象,而总是用旷野上、在云端中的声音来代替。但是,人类追求永恒的愿望与上帝和人类超绝的鸿沟,却被耶稣基督这一人神兼备的形象接续,这就是“道成肉身”。上帝之“道”通过耶稣基督化成了人类的“肉身”,而人类也能够通过信奉耶稣基督重领上帝之“道”获得拯救。于是在西方艺术中,渴望表现上帝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后来,为了顺应人赞美上帝的心声,在基督教史上,制定于公元325年的尼西亚信经明文规定可以用人的形象表现基督,它的理论根据其实是“道成肉身”的观念。从而打破了希伯来宗教中“不可制作偶像”的绝对戒律。也由此我们才能理解西方的肖像艺术甚至是整个西方艺术史的独特面貌和发展轨迹。一方面,制作圣像的传统与希腊古典美学的“形式”观念合流,作为条件之一促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方面,在寻求象征性地表现上帝神圣力量的过程中,西方艺术杰出地发展了光和色彩,油画肖像至此才是有血、有肉、鲜活的面貌。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研究、学习西方从文艺复兴这个阶段切入就大体上能承上启下对西方艺术有所了解。因为在文艺复兴的肖像艺术中,是将人赋予了一种神性的光辉,有了肯定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肖像艺术也是在此时有了空前的发展。
贺:从历史上看您指出了肖像艺术的起因和存在的意义。那么,您反复提到的“神圣价值”它有什么样的属性,它又是怎样具体地在画面中体现出来的?
杨:我认为之所以被称为“神圣价值”,它是有一个至善至美的标准的。人只能仰望,努力地去接近这个价值目标,但永远也不可能具有这样一个完备属性的境界。
“神圣价值”不是人定的,《圣经》里将圣灵的果子是圣洁、温柔、善良、公义、信实、节制、宽容......这些我理解就是人身上神圣的品质,在模特儿身上发现并赋予在自己的画面上就是找到了这个“神圣价值”,至于欣赏,那是观众的事。但是,一个人穷其一生去追求也不可能这样完全,因为人性的罪恶感,所以人才有一种希望借助艺术提升自己形象、完善自己人格的原动力。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期的艺术都是服务于一种超然的、神性的事业。在后来,艺术家把人的形象理想化,去渴望接近那完美的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仰望、赞美的志趣。发展到近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热的审美视域有了更大的拓展,从仰望神到关注神的创造。肖像艺术也就逐渐成了一个独立的门类。文艺复兴时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赞美了人身上的荣光之美。无数优秀的艺术家也从人身上发现了神性的光辉,在表现的过程中间接地赞美了全能的上帝。
贺:您早期的肖像作品里,能看出您是深受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而在您后期的作品里,似乎又更注意从源头上去追寻,是什么促使您关注的点发生了转移?
杨:这有点说来话长。上大学的时候,通过一些画册对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了粗浅的了解。1984年在国内有看了一个《罗浮宫二百五十年》的展览。第一次见到了一些大师的原作,很喜欢、也立下志向去追随。1986年我到非洲去给吉布提总统画像,回国的时候我想办法绕道经过了巴黎,第一次系统地见到了罗浮宫贺奥塞博物馆等地的藏品。其中有许多文艺复兴大师们的精品,我一下就将视线锁定在了这一区域。因为从视觉上我更喜欢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古典艺术里那种富有理想、结构严谨、切实可信、深入精微的样式。回国之后,在这方面就做了一些研究。《北方姑娘》、《十九岁》、《抱玩具的姑娘》、《静物前的少女》等都基本上是顺着这一思路完成的一些作品。
1989年第二次出国是先到的美国,回国之前,也是顺道去了欧洲,这次的时间充分一些。欧洲的一些大博物馆也几乎全看了,长了不少见识。这个时候,我受到自己内心和一些外在环境的影响,也希望在画面上有一点改变,希望自己在古典的样式里面揉进一些和自己贴近的、现实性的因素。因为那种单纯样式上的东西已不能使我激动了。同时,它也很难唤起我对于绘画的热情。带着这种思考,这期间我画了《唤起记忆的歌》、《瞬间的静止》、《夏》、《那时我们正年轻》等一批带点探索性的作品。其实我一步步地走到今天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我从没有刻意去求变求新,一切都是顺应自己的内心。而每当我在艺术上寻找新的支撑点时,我没有放弃自己前面的积累。所以经历了1989年的第二次出国,我在关注文艺复兴绘画的同时,视线也拓展到了印象派、印象派以前和后来的象征主义、结构主义的作品。不再封闭自己,而是比较注意从其他的流派里寻找滋养自己的养分。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1990年回国至今,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我系统地对西方美术史和西方绘画所走过的历程作了一些研究之后,我似乎找到了支撑西方绘画和我今后要走的道路的根基。
贺:在您的肖像画里,你今天更看重什么?
篇4
一瞬间的感动,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呵护,当然还有一瞬间的悲痛……
痛,到底是什么?次次难受,默默流泪,声声怨恨?还是内心的波折,那片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痛,是伤人的?还是感人的?
永恒是真实的?还是假意的?
痛跟永恒之间到底会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因为痛,所以才会刻骨铭心;因为痛,才会成为永恒的记忆;因为痛是在那一瞬间产生的,所以痛是属于一瞬间的。
痛是伤人的,永恒是真实的,就好比那一克拉的眼泪,不管用怎样的修饰词,泪永远是属于真实的
我的心是痛的,不管我怎样掩盖,不管我怎样隐瞒,那记事本是可以改变任何幻想的,那字里行间痛,那墨香的痛,痛的好难过,痛的泪止不住的流。
痛够了,哭烦了,留下的是什么?一串串悲怜的痕迹,还有呢?没了,或许还有昨天那回忆,但,
那是回忆时所能感受的的幸福吗?
篇5
只不过,那样简单,还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你的敌人和对手,同时也是你的朋友,在挫折和磨难中,一次又一次地突飞猛进。
我们都不记得,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坚强力量,也许他们不喜欢,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太一样的道理。
他们所利用的每一次机会,都显得那么刻意,又经不起推敲。
只要时间长了,我们都会清楚,这到底是一种让人清楚地,还是导致别人迷茫的错误事迹,这些都是没有太大的道理。
如果,我一直都在这里,思考着那些不被自己想起的回忆,哪怕这个过程,经理起来,太难,也都是义不容辞的。
篇6
——题记
今天整理我的书桌,不经意间,碰掉了一本书,一张纸片从书页中飘落下来,是一张照片,我愣了愣,拾了起来。一张笑脸如花般在我眼前绽开,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
那张在我记忆深处的笑脸,永远都是那么明亮灿烂。
这张照片上的人是妍。
那年夏天,我去乡下度假。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也有点不知所措。那时,妍就来了,她拉起我的手,咯咯的笑声传得很远。她问:“你是从城里来的吧?”我木纳地点点头。她没有说什么,就拉着我朝林子里跑去。
我俩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妍带我到林子里采野果子吃。她在树上面摘,我在下面捡,结果不过瘾,我也爬了上去。于是我和她一起做在树干上吃,吱溜吱溜的,津津有味。
妍带我到小溪边去捉鱼虾蝌蚪和小螃蟹。卷起裤脚,把脚丫子浸入冰凉的水中,结果捉得浑身湿透。然后妍带我到田间奔跑,她说要追寻风的足迹,让风把我们的衣服吹干。
“你喜欢什么?”我问她。“摄影。”她开心地答道。
妍说,摄影可以保存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是免费的;妍说,摄影可以从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角度把美好的事物留下来;妍说,摄影可以让瞬间完成永恒……
我俩玩累了,坐在树干上吃着龙眼。“如果你有一部照相机,你会拍什么?”我问她。
妍说,她要拍下火红的枫叶,因为它的飘落是一种凄清的美;妍说,她要拍下彩虹,因为它的出现是一种梦幻的美;妍说,她要拍下流星,因为它的滑落是瞬间的美,她再次说了,她想让瞬间完成永恒……
让瞬间完成永恒……我喃喃重复。
“我还要拍下你。”妍突然笑着对我说。“为什么?”我惊异。“因为我想留住你,”她天真地笑着说,“因为你在我生命里并不是匆匆过客而已,你在我心中是永恒。”我愣了,而妍却笑了。
那天下午,我要回城了,妍来送我,她给了我一张照片,那是她生日的时候在照相馆照的。后来,她哭了,在我面前,她第一次哭了……
篇7
很多同学家里都有数码相机,出游前一天一定要检查一下存储卡是不是在相机里、存储卡的空间够不够、电池是不是充足电了等。我的习惯是先试拍一张,确定相机没问题了再放进要带的包包里。如果等别人都摆好了姿势你才开始翻包包,最后还一脸苦笑地说“相机忘在床头柜上了”,那多浪费别人的表情啊!
拍好照片的第一个要求是拍清楚。好多人在拍照时只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相机,就像在“秀”京剧旦角的兰花指。动作虽然很优雅,但却很难拿稳相机,容易把照片拍虚。正确的做法是双手握住相机,保持机身稳定,然后先把快门按下一半,注意观察屏幕上的对焦标志。当标志由红变绿时,相机会发出“滴”的一声,这就代表对焦成功了。这时再把快门按到底,保持不动,一直等到“咔嚓”声结束,一张照片就算拍摄完成啦!
光把照片拍清楚是不够的,还得把照片拍漂亮,所以照片的构图也是很有讲究的。你拍“班花”的时候,如果照片中她的头上“长”出了电线杆,估计你得吃她一记粉拳。拍照的时候要注意变换角度,避开不必要的景物。拍合影的时候要注意别把某人的半张脸、半个头给“切”掉了。咱是拍快乐的郊游大片,可不是拍恐怖片呀!拍别人奔跑的姿势要注意在前方留一定的空间,拍往上跳的姿势要在画面上部留一些空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更协调。
篇8
并不为了与其永恒。
因为寻求瞬间的震憾,
然而并无值得经意,
一切都顺理成章。
其实叶那飘亦富哲理,
瞬间的脱离,
永恒的孤寂,
孤寂本不真切,
只因掺进了情,
变得无可厚非。
我已语无伦次,
生命——瞬间及永恒,
瞬间?永恒?
篇9
——题记
我班转进了一个“傻子”
小学二年级,我班转来一个总爱“傻笑”的同学。大家从那刻就开始议论他是不是脑子不正常。一开始,我还阻止同学们这么说;可后来,他自己也说:“嘿嘿,你们说我傻,我就傻呗!”无奈,既然他已经“承认”了,我又有什么借口替他辩解呢?
往后的半年学习生活中,他的行为虽然纯朴,但在我们心中,那些都是没有头脑的人才会做的事:随便哪个同学让他打扫卫生,他都会立即去拿劳动工具,把地板扫得一尘不染,默默为班级付出;无论何时同学向他借钱,他都会二话不说借给别人,可那些钱却很少再回到他手里;儿童节班级同学合照需要一个人来帮忙拍摄,他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班中又传来了嘲笑声,笑他放弃合影的那股傻劲;照片洗出来挂在后面的墙上,里面唯独没有他的影子,但又有几双眼睛发现了呢;老师早班会课上表扬他不拘小节、热心坦诚,讲他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我们私底下却仍然叫着他“傻子”……
我知道他其实并不傻
后来,老师把我和他安排为同桌,两人的交流渐渐多了,我知道了他其实并不是真的傻。当我问起他为什么每次都一口答应同学做这做那时,他笑着说:“我父母离异了,但爸爸走之前,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做个好人,做个能使身边人快乐的男子汉!”我知道,爸妈分手就是因为妈妈觉得爸爸这个人太老实,老实的有点儿傻,和他在一起完全没有生活的乐趣。尽管妈多次提醒我别学爸,可我认为爸爸啥都没做错,也许从妈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傻傻的”,但周围人都很喜欢他呀!所以我一直记得爸爸离开前说的话。”我被感动了,原来在一切之后竟深藏着这么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年的圣诞节我硬拖着他拍了张照,“咔嚓”,留下了他傻笑时的瞬间。交给他照片时,我说,你一定要记住这个花季许下的承诺,要做个好傻人!他使劲点了点头,片刻,我觉得他一点儿也不傻了……
我不会忘记傻傻的他
来年的阳春三月,不知道因为是么原因,他突然跟我说要转学。我刹那间惊住了,嘴巴不由自主的动着却没有说出一个字。半晌,他拿出了那张在学校拍下的唯一的照片,把它交给了我,我问他这是干吗,他说不带走它有两个缘由:一是想给我留下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纪念;二是怕看到这照片又会怀念这所校园和同学,老师。“你真傻耶!”我挤出勉强的笑容,“都要走了,还编个那么不像样的理由让人只会记住你的……”说到这儿我有些哽咽,完全说不出口那个字。“说呀,怎么停啦!”他仍然像若无其事一样的追问我。“傻!”说完后,泪水终于抑制不住迸涌而出。“我知道你会这么说的!但我傻得可爱,能使大家开心,对不对?千万别忘记我呦,傻傻得我呦!”他好像毫不在意,脸上依然保持着招牌时的笑容,但我却依稀看到从不轻易落泪的他两颊有了几滴透明晶体。我后悔以前骂他“傻”了,有点舍不得他离开……
篇10
导读:7月19日,“瞬息・永恒――卡地亚时间艺术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展览以制表工艺为主题,邀请了国际著名设计师吉冈德仁先生担任策展人,通过跨越一个多世纪的180余件珍贵时计杰作,全方位呈现了东西方文化艺术在时间领域对美的无尽追求。
“瞬息・永恒――卡地亚时间艺术展”为大众呈现了一场时间与艺术的盛宴,贡献了跨文化间的艺术交流与对话,旨在为大众呈现分秒瞬息间的艺术创造力,传颂时计艺术品普世永恒的价值。正如当代馆馆长龚彦女士所说:“当我们望向宇宙时,我们正在望着它的过去。这是时间让我们感受到的世界。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计时器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这是‘时间艺术’展将为我们揭开的谜团。”谈及策展人吉冈德仁,龚彦女士赞赏有加,“他来自一个能够将纯粹物化到极致,将时间化入劳作的国度。他对时间的解读和阐释,平添了我对这个展览的好奇。”
作为卡地亚典藏展览的一部分,“瞬息・永恒――卡地亚时间艺术展”是其全球艺术之旅的第28站。自1989年首次展览以来,卡地亚典藏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大权威文化艺术机构,曾先后受邀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大皇宫等地展出,为法国艺术文化在全球的交流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曾分别于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展出。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卡地亚典藏再度来到中国,希望在引领中国观众享受时间艺术的同时,探索西方时计艺术品的演进历程及跨文化影响,从而推进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如同一次跨越时光的旅行,“卡地亚时间艺术展”是对公众开放的规模最大的时计艺术品展之一。其首场展览于2011年在制表业诞生之地――瑞士苏黎世的贝勒维博物馆举行,随后移师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此次首度来到中国,“瞬息・永恒――卡地亚时间艺术展”通过卡地亚典藏作品、大师工艺、制表精粹、复杂机芯、创新技术,以及多媒体影像和制表师、工艺师的现场演示,从历史传承、风格演进、美学设计等多个角度,为广大观众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探索制表领域艺术与工艺的演进发展与文化影响。
作为一个公益性艺术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简称当代馆)在收藏、研究与展示当代艺术品的基础上,为众多年轻策展人与新锐艺术家提供了实践和操作的平台,同时为公众接触、欣赏和理解当代艺术提供了时尚化的空间场所与友好界面。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先生说道:“此次卡地亚时间艺术展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与文化交流,通过艺术的形式对时间进行解读与阐释。尤其是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这次展览作为一场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对话,迸发了跨文化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从法国远道而来的卡地亚形象、风格及传承总监皮埃尔・雷诺先生则表示:“我们很高兴受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邀请,也非常感谢吉冈德仁先生为此次展览所做的特别设计。这场关于时间艺术的展览仿佛一段时光之旅,呈现了卡地亚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制表领域的丰厚传承、设计哲学与美学造诣。希望所有有兴趣的观众都能亲临展览,感受时间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