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15 05:5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烧伤
应为烧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日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儿童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六、中暑
儿童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皮肤出血等。
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
2、设法降低室温。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七、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儿童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家长应为昆虫进入耳道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八、眼内有异物
家长应为眼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九、鼻内有异物
儿童鼻内有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呼吸发生困难,甚至窒息。
家长应为鼻内有异物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动物性异物进入时,可能1%地卡因将其麻醉后再用鼻钳取出。
2、较大异物进人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急救。
十、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家长应为休克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十一、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
家长应为惊厥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让患儿平卧,头恻向一边,以防舌后坠和口腔分泌物反流而堵塞气管。
2、在上下牙齿间可填垫毛巾或手帕,防止咬破五义。
3、给予头部物理降温。
十二、误用药物
篇2
教学地点:东南大学礼堂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在二年级“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它的准确性、简洁性。
2.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体验数学创造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初次见面,能告诉我,哪个班的?
生:五(2)班。
师:噢,是五年级的二班,对吗?
生:对!
师:那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告诉我,是五年级二班,而非要说“五(2)”班?
生:这样比较简洁。
生:说五(2)班,别人一听,也就知道是五年级二班了。
师:既然这样,那我觉得还可以更简洁一些呢。别人要问我,哪班的――二班!
生:不行!不行!
师:怎么啦,不是更简洁了吗?
生:光说二班,别人怎么知道是哪个年级的二班呢,这样不准确。
师:那行,要别人问我,哪班的――五!这回总算行了吧。
生:还是不行!这样说,虽然别人知道你是五年级,可到底是五年级哪个班,别人还是不清楚。
生:而且,你光说五,别人还不知道这究竟是五年级呢,还是五班,所以还是不行!
师:看来,生活中,我们不能为了简洁而简洁,简洁的同时,还得注意什么?
生:准确!
师:说得好!(板书:简洁、准确)
二、尝试探索
师:其实,数学上也一样。比如,二年级时我们已经研究过用“第几排第几个”来确定位置,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下面的照片中,哪一个才是张老师的儿子呢?大胆猜一猜,并用二年级学过的方法确定他的位置。
生:我猜是第3组第2个。
师:嗯,你是竖着看的。第3组――第2个――小伙长得挺帅哦!(生笑)有不一样的猜测吗?
生:我觉得可能是第5组第1个。
师:你也是竖着看的,觉得是他,对吧。一看就很聪明!(生笑)
生:我觉得是第3行的第2个。
师:你是横着看的。第3行――第2个――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我觉得还可能是第4组第5个。
师:这样看来,光靠猜,要一下子确定张老师儿子的位置,感觉怎么样?
生:有点困难。
师:那就给点提醒吧,看看会不会好一些。他呀,在第4组――(师板书:第4组)
生:我知道了,是第4组第3个。
生:不一定,还可能是第4组第5个。
生:第4组有两个男生,光说第4组还是没法确定,还得看看在第几个。(师继续板书:第3个)
生:找到了,是他!
师:看来,二年级掌握的方法,还真能帮助我们很快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不过,换个角度看看,除了第4组第3个以外,还可以怎么确定他的位置?
生:第3排第4个。(师板书:第3排第4个)
师:无论是第3排第4个,还是第4组第3个,能确定张老师儿子的位置吗?
生:能!
师:既然这样的方式已经能够确定位置了,那我们今天还来研究什么呢?
生:我觉得是不是有比像“第3排第4个、第4组第3个”更简洁的方法,也可以用来确定位置。
师:了不起!和数学家想一块儿去了。那么,到底有没有比它更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如果有,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的时间,我把这一任务留下给四人小组,看看能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在“第3排第4个、第4组第3个”的基础上,创造出比它更简洁、准确的方法。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别忘了,把研究出的方法,记录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如能找到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记录下来!
(五分钟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教师巡视,并将学生中出现的典型方法记录下来。板书)
①4排3个
②43
③4.3
④竖4横3
⑤43
⑥3-4
⑦4,3
三、交流建构
师:这是从同学们中收集到的部分方法。看看每一种,似乎都挺简洁。到底该选哪一种呢,还是请大家来作评判吧。
生:我觉得第二种方法不好,很容易混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43这个数呢。
师:嗯,颇有同感。看来,光简洁是不够的,还得注意准确,不能引起别人的误会。
生:我觉得第三种方法也不行,它很像一个小数,也容易引起误会。
生:我觉得第一种方法也不太好,就省了两个字,其他没什么区别。
师:那会不会引起误会?
生:误会倒不会,但弄了半天就少了两个字,等于没弄。(生笑)
师:看来,准确倒是有了,可惜又不够简洁。至少在大家看来,简洁得还不够,对吧?不过,听了半天,老师听到的似乎都是批评的声音。难道,刚才被批评的方法,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都没有吗?
生:不对,它们好歹都比原来要简洁一些。
师:这就是一种进步!不过,除了简洁,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哦,它们都有4和3这两个数!
师:多善于观察!那剩下的几种方法里呢?
生:也都有这两个数。
师:既然每一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这两个数,说明――
生:这两个数一定很重要。
生:缺一不可!
师:说得好!那这里的4和3究竟各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每个人都简化成一个圈。(出示右图)
生:这里的4应该表示第4竖排。
师:数学上,我们把竖排叫做列。通常,确定列都是从左往右。现在你知道,这里的4表示张老师儿子在――
生:第4列。
师:那3呢?
生:3表示第3横排。
生:3表示第3行。
师:没错!数学上,横排就叫行。猜猜看,哪儿是第一行?
生:最下面的是第1行。
师:是的。确定行,通常都是从前往后、从下往上。现在,确定了第4列,又确定了第3行,能最终确定他的位置吗?
生:能。
(教师利用课件,用两条直线表示相应的行和列,并相交于一点,以确定相应的位置。如右图)
师:试想,如果只给你第4列,行吗?
生:不行。因为只给第4列,它上面有好几个人,不知是哪个。
师:只给第3行行吗?
生:还是不行,第3行上也有好几个人,同样无法确定。
师:看来,行数和列数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无法确定他的位置。既然如此,我觉得剩下的几种方法似乎都不错呀。哪种更好呢?
生:我觉得第4种肯定不行,既有数字又有汉字,看起来就不简洁。
师:可是,他们小组明知加上汉字不够简洁,为什么还要添上这两个字呢?
生:我知道!如果不添上这两个字,那就不知道这里的4和3哪个是行,哪个是列了。
生:如果这样,那我觉得第6和第7种也都不行。虽然他们都保留了4和3,并且也很简洁,但是,由于它没有说清楚哪个是行,哪个是列,所以很容易让人混淆。(该生的观点得到了全班多数同学的支持)所以,我觉得还是第5种方法比较好。竖着的箭头表示列,横着的箭头表示行。连在一起就是第4列第3行,而且也很简洁。(不少同学频频点头)
师:那这样,同意这位同学观点的请举手。(绝大多数举手表示赞成)这么多同学都赞成啊?那你们不是成心要为难老师嘛!
生:为什么?
师:因为数学家们最终采纳的方法,已经被你们给否定掉了!
生:啊?!
师:猜猜看,他们最终采纳的可能是其中的哪种方法?
生:不会是最后一种吧?!
师:真被你给猜中了。那现在,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我还是觉得不行,你不说清楚哪个表示列,哪个表示行,别人还是要混淆的。
师:这么说,连数学家们的观点你们也敢反驳?
生:当然了,因为他们的观点是错的!(生笑)
师: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数学家就是这么定的,你们又不同意。别的方法,你们觉得又不行。
生:我觉得就可以用第5种,既简洁又准确。
生:用第7种也行,但必须得加个规定。
师:什么规定?
生:得规定哪个数是行数,哪个数是列数,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按照这样的规定。
师:真是太棒了。你绝对和数学家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家们选择第7种方法时,也发现了它的漏洞。怎么办呢?后来一讨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它来个规定:以后凡是像这样用行数和列数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我们通常都将列数写前面,行数写后面。现在,还会引起误会吗?
生:不会了。
师:按照这样的规定,哪个数写前面?
生:4。
师:后面呢?
生:可以写上3。
师:中间还得加个逗号隔开。后来,为了进一步作出区分,他们干脆又在列数和行数外面加上了一个小括号。(教师边介绍边板书)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所组成的一个数对来确定位置,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生:我发现,用数对确定位置时,通常都是把列数放前面,把行数放后面。
师:说得挺好,想不想试试?
生:想!
(出示如下画面)
师:小邓和小白是张老师儿子最要好的朋友,你能用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
生:小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1)。
师:为什么?
生:因为小邓在第2列、第1行,所以用数对表示是(2,1)。
生:小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因为她在第3列第4行。
师:真不错。儿子还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小路,他的位置如果也用数对表示的话,应该是(5,3)。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生:他在第5列第3行。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因为数对前一个数表示列数,后一个数表示行数。
师:掌握得确实不错。瞧,今天,咱们的座位也排得整整齐齐的,如果让你用数对来表示你自己的位置,行吗?
生:行!我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2)。
师:第5列、第2行,她说得对吗?
生:对!
生:我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5)。
师:嗯,第4列第5行。
生:我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1)。
……
师:看来,自我介绍并不难。能用这样的方式介绍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吗?
生:我最好的朋友,她的数对是(4,2)。
师:让我也来认识一下你的朋友,第2列、第4个。认识你很高兴!
生:不对,弄错了,我说的是(4,2),不是(2,4)。
师:(4,2),(2,4),不都是这两个数吗,怎么就不对了呢?
生:前面的表示列数,后面的表示行数,所以谁在前谁在后很重要。交换位置后,相应的点就不同了。
师:看来,以后用数对确定位置时,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师重新找到(4,2)处)真正的朋友原来是你啊!
生:我的朋友是(7,1)。
师:有谁愿意帮我找找她的朋友。
生:她在第7列第1行。
师:是你吗?(是。)认识你很高兴!
四、练习巩固
师:下面,我想再提高要求,我直接报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迅速起立,看谁的反应最快。(3,1)(3,2)(3,3)(3,4)(3,5)。
(相应的五名学生一一起立)
师:奇怪,怎么就齐刷刷地站起来一队?
生:因为你报的数对有规律。
师:是吗,说来听听?
生:这五个数对列数都是3,说明他们都在第3列,当然就站起来一队了。
师:说起来挺容易,如果也让你来出几个数对,你有本事也让一队同学站起来吗?(能!)谁来试试?
生:(5,1)(5,2)(5,3)(5,4)(5,5)。
师:不错!不过,有点依葫芦画瓢的嫌疑。有没有谁能说出点不一样的?
生:(1,3)(2,3)(3,3)(4,3)(5,3)。
师:发现了什么?
生:这回站起来的是一行。
师:有变化了。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这回的五个数对虽然列数变了,但行数没变,所以站起来的自然就在同一行了。
师:真不错!不过,张老师觉得这还不算什么。说五个数对,站起来一排。要是我说,我只给一个数对,就可以请一队同学站起来,你们信吗?
生:不信!
生:不可能!
师:口说无凭,要不试试?(屏幕显示数对:(4,x))符合要求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4列同学陆陆续续站起来,教师面对第一名学生)
师:奇怪,我上面写(4,1)了没?
生:没有。
师:那你站起来干嘛,还不坐下去?(生笑)
生:不对,(4,x)中的x是一个未知数,既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等,所以我们都站起来了。
师:是这样吗?
生:是!
师:瞧老师厉害吧,一个数对,就让一排同学站起来。
生:不厉害。我也会!
师:是吗?谁来试试。
生:(x,4)。
师:换了个个儿,真能站起一队吗?来,符合条件的站起来。(第4行同学很快便站了起来)还真不赖啊!
生:老师,我还可让全班同学都站起来。
师:是吗?!越来越厉害了。试试?
生:(x,x)。
师:来,符合要求的请起立(全班同学都站了起来)。嗯,让我来看看,当x等于1时,该谁站起来?(数对为(1,1)的同学举手示意了一下),不错!当x等于2呢?
数对为(2,2)的同学也示意了一下,此时,有部分同学开始犹豫,也有同学重新坐了下来。
师:奇怪,有人开始坐下去了。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又不站了?
生:一开始我觉得(x,x)应该包含所有人,但现在看来,我不算。
师:不是说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吗,你怎么就不算了呢?
生: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但我发现,当x等于1时,只有(1,1)可以站,同样,当x等于2、3、4时,只有(2,2)(3,3)(4,4)等可以站,所以其他人都不能站。
师:说得有没有道理啊?
生:有!
生:我还有补充。虽然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但两个相同的字母只能表示两个相同的数,这样的话,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站起来了。
(此时,剩下的同学陆陆续续都坐了下去,只有符合要求的6位同学站着)
生:我知道了,可以用(x,y)。
师:这一回,符合要求的请站起来。(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其实,有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对问题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篇3
[关键词] 城市儿童; 预防接种; 知晓率; 现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为了解博乐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评价预防接种宣传效果,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促进儿童计划免疫工作,2010年6月笔者对博乐市部分儿童家长进行了预防接种知晓率现况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在博乐市预防接种门诊、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及公共场所随机抽查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400名,其中男114名,女286名。
1.2 方法 统一制定调查方案,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对所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基本情况、有关预防接种知识、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及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城市家长对预防接种基本知识的了解 城市家长对预防接种基本情况的总的知晓率为71.2%(1429/2000),家长对每次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每种疫苗所对应的疾病比较熟悉,但是有近63%的家长对全程接种的情况不清楚或是不知道。
2.2 城市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 有24%的家长不能按时给孩子接种疫苗;由于某种原因没能按时给孩子接种疫苗,93.3%的家长会给孩子补打;98.7%的家长即使是忙时也会请假或是托亲戚朋友等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城市家长对预防接种总的重视程度为90.8%。
2.3 城市家长对疫苗知识的知晓程度 97.5%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发热时不能接种疫苗,对麻疹、乙肝、水痘及糖丸的口服方法熟悉程度比较高,但是对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等疫苗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
2.4 对预防接种的影响因素 1)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对五苗(卡介苗、糖丸、麻疹、百白破、乙肝)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预防接种作为预防保健门诊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儿科临床和公共卫生保健的基础,是计划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计划免疫,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对预防接种的关注已从过去担心孩子是否患传染病,转移到如今的是否会因为预防接种引起孩子健康危害。
调查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熟悉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文化程度越低知晓程度越差,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家长能认知这些疫苗能预防相应传染病未达到50%。这说明部分儿童家长不了解某些疫苗的作用,不能认知这些疫苗能预防的相应传染病。所以,在今后的卫生宣教工作中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家长。宣教可通过简单的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强化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帮助其解决儿童接种的实际问题,对免疫决策加以选择,以确定他们自己的目标。
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家长对每次预防接种的时间和预防何种疾病比较熟悉,但是有近63%的家长对全程预防接种的情况不清楚或是不知道,所以有关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全程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以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78.7%,但对卡介苗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不到60%,说明有关卫生部门在结核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疫情仍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结核病有出现抬头的趋势。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儿童结脑、粟粒性结核的预防和成年后续发性结核的预防起重要作用。所以应加强对结核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结核病的认识,加强结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配合,减少结核的发病率。调查显示,有24%的家长不能按时给孩子接种疫苗,原因可能是孩子发热感冒不能接种或是没有接到通知等,并且大部分家长会给孩子补打,可见家长对预防接种是比较重视的。本次研究发现,家长性别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儿童家长对卡介苗、百白破等疫苗知识的了解较少,文化程度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建议在以后的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中应进一步宣传预防接种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家长不太熟悉的疫苗;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者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各层次群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的主动性,使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本院就诊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调查表,对本院就诊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占55.09%和44.91%。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因素包括户口类别、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及母亲的职业特征。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职业、流动人口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普及。
【关键词】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牵涉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儿童家长,他们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需求、满意度等直接关系到预防接种的顺利开展。为了解本院就诊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2010年1月~2010年5月对600名本院就诊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0年5月600名本院就诊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一般情况、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及其获取途经等。调查了600名儿童家长,除去不合格问卷30份,共回收570份,有效应答率为95%。问卷根据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采取一对一询问和自填式两种。
1.3 统计方法
将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给予赋分,即知道一种疫苗或一种疾病赋值一分,反之为0分,将所有分值相加得到预防接种知识总分,本表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8分。所有调查资料,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1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在570名儿童中,年龄为一月龄~11岁,其中男308人,女262人分别占54.04%和45.96%,有湛江市户籍的397人,暂住>3个月的173人,分别占69.82%、30.18%。家庭月收入1000<元的占6.40%,1000元的占32.80%,3000元的占28.80%,>5000元的占32.00%。
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见表1
表1 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特征表
构成比(%)
父亲
母亲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2.4
4.4
初中
18.4
23.8
高中/中专
33.2
36.6
专科
20.8
19.6
本科
23.2
14.2
硕士及以上 2.0
1.4
职业
个体经营
32.5
18.9
公司职员
31.0
24.6
行政干部
13.2
13.5
工人
14.0
8.0
家务/待业
0.8
23.3
其他
8.5
11.7
2.2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
将本院就诊<7岁儿童常规接种的8种疫苗分别列举,儿童父母知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乙肝疫苗(82.60%)、卡介苗(82.30%)、口服脊灰糖丸(81.50%)、百白破联合疫苗(80.46%)、麻疹疫苗(71.68%)、流行性乙脑疫苗(70.58%)、脑膜炎疫苗(63.20%)、甲型肝炎疫苗(58.92%)。13.86%的人完全不清楚儿童在<7岁接种疫苗的种类。
在调查上述8种疫苗所预防的10种传染病时,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脊灰(81.08%)、结核病(69.14%)、百日咳(68.30%)、麻疹(67.00%)、乙型肝炎(63.10%)、白喉(59.20%)、破伤风(57.40%)、甲型肝炎(53.20%)、乙脑(52.8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1.50%)。本组儿童父母知晓度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为314人和256人,分别占55.09%和44.91%。
2.3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来源
儿童父母获取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途经,主要是计免人员告知(73.50%)、预防接种告知书(56.58%)、自己了解(38.70%)、各种宣传活动(35.35%)、同事或朋友(30.10%)、广播或电视(25.40%)。
2.4影响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的的多因素分析
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因素包括户口类别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及母亲的职业等特征与其预防接种知识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改善居民对预防接种服务的认知程度,从而提高对预防接种服务的主动需求。必须加强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当地居民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通过改变居民的认知来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对本院就诊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知识展开调查,以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种类及所针对预防的传染病作为预防接种的知识,表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8分,中位数得分14分。考虑到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得分的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分布,因此以中位数得分做为分界点,将得分划分为高分和低分俩组,得到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为314人和256人,分别占55.09%和44.91%。说明居民预防接种知识较好,对于常用的疫苗,应是今后宣传和推广的重点。
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因素非常复杂[1]。本次调查显示,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主要因素包括户口类别、儿童父亲的文化程度及母亲的职业等特征。父亲的文化程度高、湛江市户籍人口、来湛江时间越长和母亲职业等与其预防接种知识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预防接种知识掌握程度越好;湛江市户籍人口和来湛江时间越长的居民预防知识接种越好;以行政干部作为参照职业,行政干部和公司职员预防接种知识较好,个体经营、工人、家务/待业、其他职业的预防接种知识较差。提示我们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时,应多关注和评估上述情况,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职业、流动人口的特点,采取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篇5
【关键词】 外来儿童; 计划免疫疫苗; 认知情况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42-02
根据我国疫苗管理法律条例可知疫苗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疫苗是政府免费向公民供给的疫苗。对于这类疫苗公民应该根据相关规定接受疫苗接种。这类疫苗的范围包括国家计划免疫中规定的疫苗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当地人民政府和卫生主管单位组织的群体性预防疫苗和应急接种疫苗。第二类疫苗主要指由公民自费和自愿接种的疫苗。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的外来人口数目急剧增加且流动性非常大[1]。据统计外来人口数目前已远远超过了本区的户籍人口数。在这种环境下,加强对外来人口免疫计划的管理成为了本区卫生免疫工作顺利开展的难点和重点[2]。外来人口儿童家长是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直接接触的相关人群,对这些人群开展预防免疫接种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对顺利开展外来儿童预防接种的免疫工作和外来儿童的健康入学等事项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4]。本文围绕对本区外来人口儿童家长的免疫知识和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为依据人口结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强化对外来人口的健康教育、改善外来儿童的免疫和健康现状提供参考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区1~2岁的外来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这里对外来儿童的定义是指在本区居住但是家长和儿童本人没有本区户籍的儿童。具体要符合以下规定:儿童在9个月前随着家庭迁入本区;儿童在本区的居住时间大于3个月,如果中途出现离开本区的情况,离开时间要小于1个月。以此来和本区的户籍儿童进行区别(在本区居住并且具有本区户口的儿童)。
1.2 方法
从2012年2月起对本区家庭进行逐个拜访和调查,记录每户的家庭构成中符合以上描述的家庭情况,同时对该类家庭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活动持续了6个月,主要由本中心的计免人员完成。在进行调查前对参与调查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统一的专业培训,调查中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表格。由本区的疾控中心对本次调查进行整体监督和指导。将调查收集到的信息统一输入电脑数据库系统并由专业统计分析人员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
1.3 儿童免疫判断标准
凡符合以下描述的儿童属于接受了合格的接种过程:儿童有准确的出生和接种的时间记录信息;儿童初次接种的月龄正常;儿童隔次接种的时间间隔正常;儿童在1岁前就完成了基本的免疫过程。如果儿童不符合以上标准被视为非合格接种。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本区外来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1024例儿童,其中本地户籍儿童176例(17.2%),外来儿童848例(82.8%),在本区中由省外流入的外来儿童高于省内流入的外来儿童,分别为本省占44.5%,外省占56.4%。省外的外来儿童主要以四川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为主。外来儿童的父母户口组成为农村户口占86.6%和79.5%,城镇户口占13.4%和21.5%。外来儿童的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的占69.5%和74.3%。外来儿童的父母的职业主要以农贸市场小商贩、加工厂工人、技术工人为主,人均月收入为1200~2100元,平均为1574.2元。
2.2 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了解情况
91.3%的家长知道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接种疫苗。对于国家规定的必须接种的9类一类疫苗,8.7%的家长全部知道,79.0%的家长部分知道,12.3%的家长完全不知道。在和疫苗的作用和防御疾病的相关问题中,回答准确率最高的是“乙肝疫苗的作用”(86.4%);完全知道百白破疫苗可以防疫的疾病的家长占10.3%;对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流脑等疾病的预防的回答准确率在56%左右。
2.3 社区不同户籍儿童免疫接种情况
根据对本区儿童的调查显示,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DPT(百白破三联苗)、MV(麻疹)、四苗的总体覆盖率分别为58.4%、49.5%、56.3%、65.8%和60.0%。所有户籍儿童的接种率均比外来儿童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外来儿童不同性别的疫苗接种情况
848例外来儿童中男430例,女418例。二者的疫苗接种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可知本区外来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和户籍儿童相比偏低,反应了本区对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这方面的薄弱环节[5-6]。通过调查也反应了外来儿童家长在计划免疫中的问题,如来源复杂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比较浅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强对外来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今后的工作要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外来人口的特点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建华.社区外来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疫苗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22-123.
[2]孙美平.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2002,8(2):91-94.
[3]徐慧琳.外来民工学校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7):45-47.
[4]徐虹.哈尔滨市流动人口聚集地儿童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9):112-113.
[5]张丽萍.民工学校学生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60-61.
篇6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知识,态度,实践;饮食习惯;儿童;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06-02
Nutrition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of Rural Area in Guangdong Province/LIU Huan-ying*, HU Gui-song, WEN Ai-di, et al. *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51018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eft-behind children'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of rural area in Guangdong,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A KAP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among pupils of three primary schools in Baitang town and two primary schools in Guangzhou. Result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scores of nutritional knowledge,dietary attitude,dietary practice(F=102.99,42.63 and 146.86,P=0.00) among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rural non-left-behind children and urban children. There were als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score of KAP among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nutrition education to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for their poor nutrition knowledge.
【Key words】 Nutritional sciences;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Food habits;Child;Rural population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随之部分或全部丧失,教育培养孩子的重任落到了祖辈和临时监护人的身上,使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学习和成长出现了诸多问题,而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显得更加突出[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将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合理的营养不仅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也能预防成人期的各种疾病[2]。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的调查,并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进行比较,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基本营养知识掌握程度、膳食态度和膳食行为的差异,了解留守儿童的饮食习惯和膳食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留守儿童营养干预提供基线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1月,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内2所小学及惠州市柏塘镇3所小学三~六年级学生931名,获得有效样本923例,其中农村留守儿童214名,农村非留守儿童204名,城市儿童505名。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项目参考国内有关文献,并经过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儿童的基本情况及营养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等,均为选择题,错选、漏选均不给分。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方式,答完后当场收回,随机抽取一部分问卷进行电话回访核实。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用方差分析比较多组均数间的差异,用SNK和Dunnett法进行两两比较,百分率之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KAP得分比较 KAP的总分为33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为(20.59±5.50)分,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得分为(17.94±4.41)分,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为(17.68±4.16)分,城市儿童得分为(22.99±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25,P=0.00)。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同源,农村非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
2.2 营养知识得分比较 营养知识总分为13分,学生平均得分为(7.56±2.53)分,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得分为(6.40±2.25)分,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为(6.44±2.18)分,城市儿童得分为(8.75±2.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99,P=0.00)。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同源,农村非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不及格、及格与优良率农村留守儿童分别为66.8%,26.6%和6.5%;农村非留守儿童分别为68.6%,25.5%和5.9%;城市儿童分别为29.1%,34.3%和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1,P=0.00);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饮食态度得分比较 总分为10分,学生平均得分为(5.65±2.22)分,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得分为(5.15±1.92)分,农村非留守儿童得分为(4.77±2.13)分,城市儿童得分为(6.24±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2.63,P=0.00);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同源,农村非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农村留守儿童不及格、及格与优良率分别为55.1%,33.6%,11.2%,农村非留守儿童分别为60.3%,32.4%,7.4%;城市儿童分别为31.7%,36.2%,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4,P=0.00);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饮食行为得分比较 总分为10分,学生平均得分为(7.37±1.78)分,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得分为(6.38±1.71)分,农村非留守儿童得分为(6.47±1.68)分,城市儿童得分为(8.17±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86,P=0.00) ;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同源,农村非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非同源(P<0.05)。农村留守儿童不及格、及格与优良率分别为29.4%, 44.9%,25.7%;农村非留守儿童分别为25.0%,47.1%,27.9%,城市儿童分别为4.2%,24.6%,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6,P=0.00);两两比较,农村留守和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儿童少年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饮食行为不但可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成年,甚至一生的健康。本次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农村非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营养K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K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农村家庭教育,尤其是健康知识教育十分滞后。祖辈或临时监护人一般年老体弱、思想保守、文化程度低且农事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家庭教育几乎处于完全缺位状态[1-2]。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的营养知识与文化程度有关,而孩子的营养相关行为又与营养知识有关,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比城市儿童家长低(χ2=208.85,P=0.00)。造成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KAP得分低的原因一般与家庭状况、学校教育和个人因素有关。小学生的生活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其行为和习惯的形成一方面受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从家庭因素来看,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儿童营养知识和行为的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城市的差。从学校教育来看,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比城市教师要低,且教学资源较局限。从个人因素来看,农村儿童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相对来说比城市的儿童要少。
一般认为,人们的饮食行为与营养知识及饮食态度呈正相关[3-5]。本次调查显示,当地的留守儿童营养知识十分缺乏,饮食态度不正确并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在低年级表现得更为突出。要改变此种情况,需要加强儿童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改变其饮食态度,从而指导其饮食行为,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渴望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并意识到营养知识的重要性,留守儿童希望通过课堂教育和讲座来获得营养知识的有81.9%,希望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获得知识的有56.7%,表明应加强课堂的营养教育,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营养知识讲座,利用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来加大营养知识宣传的力度。但要想获得改变其行为的效果,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
4 参考文献
[1] 余文盛,钟昭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四川文理学院报,2008,18(1):96-99.
[2] 蔡澄.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教育职能的转变与扩展.思想理论教育,2006(7-8):17-21.
[3] 孙吉萍,何陆宁,林旭光,等.健康教育结合治疗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中国健康教育,2001,1(3):179-180.
[4] ERNST ND, MAGARET WU, FROMMER P, et al. Nutrition education at the point of purchase: The food for health project evaluated. Prev Med, 1986,15:60.
篇7
【关键词】 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掌握;需求
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涉及到对儿童的影响,只有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掌握程度及重视性均较高才能使儿童能够有效地实现免疫接种,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因此我们认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的调查非常必要,以为其干预提供依据[1-2]。本文中我们就本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社区的460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名,女性398名,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7.3±2.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8名,高中和中专202名,初中和小学180名;其中常住人口385名,流动人口75名。所有家长均本着知情并自愿的情况参与本调查研究。
1.2 方法 将所有儿童家长根据文化程度及居住情况等进行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并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其中文化程度分类主要分为大专及以上、高中和中专、初中和小学三个组别,而居住情况方面则分为常住和流动等组别。
1.3 评价标准 ①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调查采用指导家长进行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的内容包括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所有内容总分范围为0~100分,以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总优良率为优秀率与良好率之和。②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需求程度也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上包含三个选项,分别为对计划免疫知识需求较强、需求一般及需求较低。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包选用SPSS16.0,分别将数据进行计数与计量资料分类后再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文化层次及居住情况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调查数据显示,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及常住儿童的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其他家长,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2.2 不同文化层次及居住情况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的需求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对计划免疫知识的需求程度以高中和中专、常住儿童家长高于其他家长,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文化层次及居住情况家长的计划免疫知识的需求情况比较[n(%)]
与高中和中专家长比较,*P<0.05;与常住家长比较,#P<0.05
3 讨论
按时进行免疫接种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前提,而家长对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儿童按时正确进行免疫接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认为对于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非常重要,只有对其掌握程度有明确的了解才能为其干预计划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然后针对性进行干预,从而改善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性[3]。
本文中我们就本社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及居住情况的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大专及以上家长对于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好于其他患者,分析原因与其文化程度较高,接触到相关知识的方式较多和程度较深等有关,且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更强,所以接受程度也较佳,而常住人口相对稳定,其对此方面的精力也更好,接受范围也更广,接受概率也更高[4],所以掌握程度也更好;而高中和中专家长对知识的需求程度更高,与其对知识重视性程度较高,而接触方式相对较窄有关[5],常住家长的需求程度较强则与其重视程度更高有关,家长对此方面的精力也相对较充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本社区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对计划免疫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有一定影响,在干预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德春,崔骊,李胜玲.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评价[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8):739-741.
[2] 王丽娟,郑晓燕.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0,8(7):16-17.
[3] Pereira A,Pietro Pereira AS,Silva CL,et al.Antibody response from whole-cell pertussis vaccine immunized Brazilian children against different strains of Bordetella pertussis[J]. Am J Trop Med Hyg,2010,82(4):678-682.
[4] 韩晓军,陈士华,朱江,等.社区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干预效果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0):9-12.
[5] 张莉萍,许慧琳,金宝芳,等.民工学校学生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60-61
篇8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0-6岁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开展预防接种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526名儿童监护人进行调查。 结果 调查的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考核满分28分,最高得分27分,最低8分,中位得分21分;居住属性、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与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有关。 结论 本地区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与居住属性、家庭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措施,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预防接种 知晓程度 影响因素
为了解儿童父母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评价本地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效果,提高接种工作质量,本地区于2010年对辖区526名0-6岁儿童监护人进行预防知识问卷调查,先将有关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在本辖区居住超过3个月,0-6岁的儿童监护人526名。
1.2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全区八个街道办事处,计划每个街道办事处抽取60名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为中心,随机抽取近、中、远三个社区工作站,每个社区工作站抽取20名儿童监护人,预计全区共抽取480名儿童监护人,实际抽取526名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方法: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所有资料均采取双输入的办法,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526名儿童家长,去除不合格问卷23份,共回收有效问卷503份,有效应答率为95.63%。
2.1 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在503名儿童中,年龄为2月龄~6岁,中位数年龄为14月龄;男290人,女213人,分别占57.7%和42.3%;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4.3%。有深圳市户籍的146人,暂住3~12月的168人,暂住≥1年的189人,分别占29.03%、33.04%、37.57%。家庭月收入< 1 000元的占2.98%,1 000~元的占18.3%, 3 000 ~元的占26.04%,5 000~元的占20.0%,10000元及以上的占32.8%。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分布见表1。
2.2 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将儿童父母的预防接种知识给予赋分,即正确回答一道问题赋值1分,反之为0分,将所有分值相加得到预防接种知识总分,总分为28分。最低分为8分,最高分为27分,中位数得分21分。考虑到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得分的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分布,因此以中位数得分做为分界点,将得分划分为高分和低分两组,最终得到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为289人和214人,分别占57.46%和42.54%。将可能影响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各变量的赋值见表2)。
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见,儿童的年龄(X2=131.28,P
3 讨论
要形成健康的行为,除了需要以良好的态度、信念作为动力,还需要以正确的知识作为基础[1]。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宣教,提高辖区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认知水平,从而促进辖区免疫预防工作的开展。本次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及所针对预防传染病及及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作为预防接种知识,总分28分,中位得分为21分。总体来说辖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
影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因素非常复杂[2]。本次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家长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居住属性。母亲的文化程度高,预防接种知识掌握程度好;深圳常住人口和来深时间长的居民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好;家庭收入水平高,预防接种知识掌握好。有研究表明,所有监护人中,父母最关心儿童的预防接种[3],儿童的母亲在儿童的预防接种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化程度高的母亲,有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健康意识较强[4], 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也较高。在深居住时间>1年的家长,通过预防接种医生、媒体、宣传资料等途径可获得相关知识,而流动频繁的儿童家长,生活的不稳定性使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关注减少,预防接种认知水平较低。家庭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家庭的社会地位,资源获得的多少及相应的社会认知水平[4],低收入人群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劳动时间较长,没有条件和时间关心小孩衣食住行以外的事情,而且文化程度低,不利于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健康意识淡薄[5],本次调查也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对家长的认知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今后,本地区应重点加强对收入水平较低的、流动性较大的儿童家长,特别是儿童母亲进行预防接种的知识的宣教和普及,以提高各层次群众积极参与免疫接种的积极性,对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和增加家长的接种主动性和依从性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9,52-54.
[2] 周玉清,孙印旗,马玉杰,等.贫困地区目标人群计划免疫知识、态度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4):247-250.
[3] 郑志刚,蒋玉燕,杨仁聪,等.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7,12,13,(6):336-338.
[4] 陈敬玉.北海市社区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1):33-35.
篇9
关键词: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1年8~9月来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计划免疫门诊进行免疫接种的1~6岁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每名儿童调查一位家长。共调查1021人,有效问卷942人,有效应答率为92.3%。在被调查的942名家长中,父亲224人(23.9%),母亲672人(71.3%),祖父母/外祖父母46人(4.8%)。被调查的儿童中,男490名(52.0%);女452名(48.0%)。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一般人口学指标,主要包括家长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和儿童的性别、户籍等;②免疫接种知识,共10道题,答对1题计1分,知识量表得分范围为0~10分。由1~6岁儿童家长进行自填调查表,调查员负责向家长解释、核对信息并当场回收调查表。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13.0,通过t检验、单方向方差分析及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口学指标中家长免疫接种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按照调查人群分为父亲、母亲、外/祖父母,在被调查的942名儿童家长中,有86.6%知道预防乙肝最好的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76.0%知道预防麻疹的最好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65.8%知道患小儿麻痹症的后果是下肢麻痹,只有27.6%知道新生儿破伤风常见原因是使用生锈剪刀剪脐带。母亲知道乙肝疫苗接种次数的比例多于父亲,也多于祖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一般人口学指标与家长免疫接种知识得分 对被调查家长家庭情况进行分析,被调查父亲、母亲和祖父母的免疫接种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5.50(±2.67)、6.13(±2.43)和5.67(±2.75),母亲免疫接种知识得分高于父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四苗”免疫接种知识得分多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儿童的性别、出生胎次、出生地、儿童户籍、在京居住时间、照看人、父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年龄、父亲籍贯、母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年龄、母亲籍贯、家庭月均经济收入和居住变更情况为自变量。免疫接种知识得分0~5分为不及格,6~10分为及格。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是否及格为因变量(分别定义为0和1),采用Forward法做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情况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提示: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和父亲年龄进入最后的方程。结果显示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父亲的年龄越大,知识得分越高(见表3)。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1~6岁儿童家长“预防乙肝最好的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知晓率是86.6%,这与李燕茹等[1](82.7%)报道的结果相近。我国各级政府以及卫生部门一贯重视乙肝的防治,经常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对群众开展卫生宣教。2002年7月1日后北京市全面实行包括外市人口在内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策略,极大地普及了乙肝疫苗的接种以及相关知识的推广。本调查还显示,“新生儿破伤风常见原因是分娩时用生锈剪刀剪脐带”的知晓率仅为27.60%。而李燕茹等[1]的研究显示,只有9.1%的家长了解白破二联疫苗预防破伤风的知识。反映出目前家长对破伤风疾病预防知识缺少了解。可能与白喉和破伤风现在的发病率较低以及宣传知识缺乏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家长对于部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及50%,说明在该地区人群中免疫接种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免疫接种知识得分越高,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2-3,5,7-12]。被调查父母不同年龄组,免疫接种知识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实际宣传免疫接种知识工作中需要针对不同年龄组人群,采取不同的策略。
调查发现,调查对象的免疫接种知识得分高低受到儿童户籍,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年龄,家庭经济收入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其它研究中影响因素主要是家长文化程度和儿童户籍[1,[4,6,10-11]、家庭收入[13]的结果一致。通过多因素分析,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父亲年龄是免疫接种知识得分高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本调查中,18.4%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因此儿童大部分时间由母亲照看,也是母亲这一职业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可能性之一。
综上所述,母亲的免疫接种知识非常重要,制定日常宣传教育策略在考虑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着重加强对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的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燕茹,罗致宁.城乡结合地区父母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3):214-216.
[2]张荣,曾红,王君等.乌鲁木齐市儿童看护人计划免疫相关的知识和态度调查[J].疾病控制,2009,13(2):170-172.
[3]肖慧洁,季平,刘淑君等.新生儿家长计划免疫知识、态度调查及需求分析[J].疾病控制,2007,11(6):641-643.
[4]陈晓艳,张淑芳.社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与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96-398
[5]李小帆,赵悦友,陈慧林等.关于社区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5):403-404.
[6]魏宏妮.儿童父母计划免疫知识认知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812-813.
[7]郑志刚,蒋玉艳,杨仁聪等.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6):336-338.
[8]戚小华,李倩,陈耀荣,等.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调查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8):90-91.
[9]陈敬玉.北海市社区儿童父母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1):33-35.
[10]杨丽娜,唐静,窦靖,等.2078名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05):2703.
[11]唐申,韦巧燕,陈建锋,等.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现状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06):13-15.
篇10
关键词:儿童认知思维;自我中心性;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图形语言
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生机勃勃,商机无限的消费市场。儿童食品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动着包装市场的发展。有人曾言,儿童食品市场的锦上添花不得不归因于“非常6+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人集宠爱与一人)[1]现象的出现,独生子政策,让儿童食品市场锦上添花,活力更加四射。我国现有的儿童食品包装已从原来的不尽人意发展为整体水平有大的进步,“人性化”的儿童包装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上。
包装设计是以视觉的形式,通过刺激人们的视觉系统,将产品的内容传达给消费者。在刺激视觉系统过程中,人们会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接受。作为包装设计中重要元素视觉传达要素――图形语言,其表达必受儿童认知思维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设计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之前,应充分了解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运转特性。
1儿童认知思维特性
儿童认知思维是指0~14岁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当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刺激感觉器官时,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过程,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核心。儿童的认知思维和成人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儿童时期,其认知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注意力多被写实性的形象所吸引;其思维天马行空,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是任何成年人都无法比拟的。近代最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感知运算阶段,他们应用身体动作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前运算阶段,其认知具有“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的思维和不可逆性思维等特性;具体运算阶段,认知过程开始着眼于抽象概念,有着敏锐的直觉和超强的概括性;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摆脱了现实的影响,创新思维迅速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特性。
1.1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儿童的认知停留在具象实物的真实写照上。儿童时期,儿童的思维理解能力偏弱,认知还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只能从表面的特性去辨认。因此儿童对于周围事物的理解大多数来源于具象的图形,只有真实可靠的图形才可能带来正确的认知。在儿童的感知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活动主要通过身体和动作的方式利用事物的表象建立事物的新格式。[2]前运算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譬如,苹果从外面看是苹果,如果切开看剖面,苹果不再是苹果。受这种认知思维的影响,儿童的学习亦倾向于表象的图片,“3~6岁的儿童喜欢用图片了解世界,7~12岁的小学生通过有着大量的浓缩的彩色图片、素描图、摄影作品、示意图等图片学习。”[3]
1.2自我中心性
在儿童的视界中,一切皆有可能,被其感知的表象,经过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被减化、被压缩、被“添油加醋”成新的形象。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特征不是什么都与外界事物相符合。”前运算阶段,“儿童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4]
1.3游戏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游戏和儿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儿童在游戏中娱乐,游戏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练习新的运动、社会性、智慧和情绪方式”。[5]游戏是形成和扩大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主导着幼儿的认知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2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语言的特性及其心理归因
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媒介和载体,作为设计师的表现语汇,越来越多的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成为人们沟通的新语言。这是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传播的“非言语性符号”,不同于“语言符号”,诉诸人的理性思维,准确无误的陈述。图形语言是感性的,但又不是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一种惯性的识别,文化的积淀,经验的积累。它承载着一定的信息量,各个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在这种语言中,按自己的方式解读出图形的内涵。[6]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语言,就是利用图形要素自身的直观易读性、简洁性和趣味性特征,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迅速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强烈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由心理反应引导购买行为,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的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图形语言的快速沟通能力无疑使得图形语言备显举重轻足。特别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由于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图形语言的表达被寄予更高的要求。这种向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媒介和手段,必须具备相当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设计是为人的设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好的图形语言的表达必定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和思维逻辑特性。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设计者应按儿童的思维出发,以儿童的认知思维为导向。
2.1具体形象思维――具象与写实
写实性即对自然物、人造物的形象用具体的描绘手法进行创造表达,具有直观的艺术效果且能够逼真地反应形象特征。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常采用一些动物、植物或者人物形象替代繁琐的解说性文字,通过最易记忆和识别的图形元素将商品信息传达给儿童。这种写实性语言一般通过摄影或者绘画予以表达。摄影是利用构图的远近、虚实、动静、留白、特写等手段产生具体形象的不同印象,利用不同角度、强度、色彩的光线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光色氛围与情调意趣,[7]从而诱导顾客心理,促进购买行为。绘画则是运用也或素描也或色彩也或速写等不同形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塑造。不管是摄影捕捉到的逼真,还是绘画描绘出的写实,这种图形语言都符合儿童认知特征和审美偏好。在这个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下,谁的儿童食品包装设计能在儿童认知思维和视觉传达之间找到契合点,谁将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方面赢得先机。
儿童时期,其认知和理解有限,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识别包装设计上的繁琐文字信息,图形语言正好弥补了文字解读的繁琐;其思维发展,首先通过表面特性的把握逐渐开始,其对事情的认知和把握多来自于写实性的形态,因此具象性的形象更容易吸引儿童的眼球。
2.2自我中心性――抽象与概括
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具体的图形言语外,还有抽象的图形表达。抽象即运用无意义的点、线、面和色彩进行组合搭配也可以是对具体实物的进一步萃取,根据自然界中的形象做大胆的提炼、取舍、夸张的加工,是具象在视觉上的折衷。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经常看到圆形或者方形的元素和色彩的搭配,一般圆形或者棱角转折光滑的造型图案,传达软、温的感觉。而刺激性大,口味厚重的食品包装则采纳方形或者三角形,表达出硬,干、脆的特性。尽管有人认为抽象的造型会让孩子们不知所指,尽管图形和包装内置物没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孩子们的想象不是你能所想象的,对于这种“无意义”,儿童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丰富想象力解读图形的内涵。
形象事物的变形、扭曲或者夸张,是为儿童创造了想象的空间,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天真幼稚的想象思维。譬如,旺仔牛奶包装上的头像,以夸张的手法对人物的眼睛和嘴巴变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由此旺仔成为孩子们的新宠。任何设计都是为人的设计,满足消费群体的心理需求符合认知习惯方可大行其道饱受欢迎。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亦是如此。
2.3游戏心理――装饰与故事性
不需要语言只凭借单纯的视觉形式,来满足人们交流和获取知识的需求的图形语言越来越被人们需要。这种图形语言的表达可以是具象写实的,可以是抽象概括的,也可以是具有装饰意味的故事情景再现。装饰性故事的叙述一般表现为人物主体和场景的搭配,人物也不是片面的有生命的人类,在儿童的世界中,“泛灵论”作祟,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太阳公公”、“大树爷爷”和“花儿姐姐”就是最好的诠释。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带有情境意味的包装设计,主体形象融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食品不同的口味。一个图形,儿童看云是马,让儿童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一个故事性情境的世界,儿童置身于故事情景中。设计者多用游戏心理去吸引儿童的注意,因为儿童的时代就是游戏的时代,儿童的思维就是游戏的思维。[8]
3结语
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特性和成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儿童的认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大量信息作用于其感觉器官,有限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具象实物信息首当其冲被接受,儿童用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事物新的生命和内涵,以游戏着的心态去认知世界。图形元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既丰富了包装的视觉语言,为消费者迅速传达商品信息,又添加了儿童食品包装的艺术魅力。从儿童的认知过程和思维发展特性探究儿童食品包装的图形语言,有助于我们解剖出图形语言在儿童食品包装中的规律和手法,找到图形语言和儿童食品包装的契合点,创造出更多既符合儿童心理特性和审美规律又实用的食品包装。
参考文献:
[1] 李小茹.论趣味心理要素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苏州大学,2012.
[2]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13.
[3] 佟秀丽,等.国外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的最新研究述评[J].心理学科,2006(3):225229.
[4]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15.
[5]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142.
[6] 宫六朝.视觉传达艺术设计[M].石家庄:花山文出版社,2002:24.
[7]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22.
[8]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