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19 06:3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们身边的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们身边的科学

篇1

我们身边科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 金港中心小学四(2)班 陆筱烨 前几天,我在家里洗澡,浴缸里放满了水,我在里面舒舒服服地泡着,嘴里哼着小曲。正高兴的时候,突然一滴冰凉的水珠掉在我的鼻子上,吓了我一跳,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抬头望了望天花板,发现上面有好多小水珠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有几滴正在往下掉。我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把我爸爸请了进来,因为我爸爸他什么都懂,问他一定知道,爸爸说:“这天花板上的水珠是浴缸里散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天花板受凉就会结露,而且天花板表面又是很光滑,所以就会越聚越多,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掉下来。”

“哦,原来是这样的道理,我明白了。”我一边洗一边就想:天花板上掉水珠会让洗澡的人感觉到不舒服,怎样才能让天花板不掉水珠呢?我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要是把卫生间的天花板做成拱形,这样一来,在天花板上形成的水珠就会乖乖地顺着拱形流到底下,然后再在拱形的底部做一个小水槽接上水管连到下水道,这样就完全能消除洗澡时天花板掉水珠的现象。对,就这么办。

晚上,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后,说:“今天我带你洗桑拿好不好?”“可我已经洗过了呀,明天吧?”“不行,就今天一定要去,去了你就会明白的。”我不知道爸爸葫芦里到底装着什么,只能跟着他去了,可到了桑拿中心以后我明白了,因为他们那里的天花板就是拱形的,上面的水珠顺着那美丽的圆顶往下流淌,我挠着头笑着说:“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爸爸一拍我的肩膀说:“聪明!这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科学道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你更加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来迎接新的挑战。”

真没想到,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科学啊。 指导教师:杜雪珍

小作者真是个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思考,然后请教爸爸解决问题。文章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文笔生动,字里行间渗透着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推荐给朋友] [显示打印]

篇2

师:自从在春晚看过刘谦表演的魔术之后,我就对魔术特着迷。还特地学了一招呢,瞧,我能控制手中这面普普通通的石英钟。走——停——我还能把魔力传给你们,谁想试试。

生:走——停——

师:石英钟可真听话,大家猜猜这是为什么呢。(生议论纷纷)

师:其实老师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魔力,只是用了手中的吸铁石把石英钟磁化了。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只包含了很简单的科学知识,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身边的科学吧。(板书课题:身边的科学)

点评:“控制石英钟”这一魔术,快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观察与体验中他们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与无处不在。让科学走进了生活,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

二、聊科学家,命名分组。

师: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很多很多,你最喜欢哪一位科学家?为什么?

生:爱迪生,因为他发明了很多东西,例如电灯。

生:我喜欢莱特兄弟。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

师: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科学家你认识吗?让我们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吧!(课件依次出示部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图片)

生:张衡。

师:能测试地震的地动仪就是他发明的。

生:牛顿。

师:他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由此发现了地心引力。

……

师:今天我们将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作为每一个小队的队名,你们想用哪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各小队商议队名)

师:请小队长们上来挑选队牌。带领队员们大声说出队名,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最有气势。

生:我们是“爱因斯坦”小队。

生:我们是“张衡”小队。……

点评:“聊科学家”,孩子们是交流已知,获得新知。用科学家为小队命名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参与性、自主性与合作性,让孩子们的“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成为可能和必然。

三、魔幻城堡,发现科学。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快乐科学岛进行一次有趣的旅行,(课件出示快乐科学岛)我们乘坐的智慧飞船出发了。(课件动态展示飞船出发)第一站,咱们来到魔幻城堡,(课件出示被图片遮挡的魔幻城堡)城堡外有五道障碍,障碍中有些不太科学的现象,只要你用智慧的眼睛发现它们,并用科学知识攻破它们,我们就能走进城堡了。请自由选择图片来说说吧。

生:小男孩不能用湿抹布擦开着的台灯,因为水能导电,所以他这样做非常容易触电。

师:你用上了关联词“因为……所以……”。(板书)让我们来看看障碍有没有被攻破?(课件点击障碍图片,城堡显示部分)我们将掌声送给第一位勇士。(生依次指出图片错误:不应该吃太多的糖,在烈日下不应该穿黑色的衣服,不应该空着肚子喝牛奶,向日葵不应背对着太阳开放)

师:(课件点击障碍图片,魔幻城堡出现)我们用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攻破五道障碍,终于看到了真正的魔幻城堡。让我们继续乘坐智慧飞船出发。

点评: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教者巧妙地将此次口语交际转化为乘坐智慧飞船遨游快乐科学岛的探险之旅,孩子们怎能不趣意盎然?攻破障碍的闯关挑战,孩子们既要仔细观察画面,又要调动已有经验,每说一条,障碍就被攻破一道,魔幻城堡的面貌也就愈发清晰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表达观点中他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四、智慧飞碟,补充能量。

(课件出示飞船电量不足动画)师:飞船能量不足,这可怎么办啊?(课件出示录音:各位小科学家们,你们的科学知识就能为我补充能量,快把你知道的科学知识告诉给你的队员们吧!)科学知识要成为能量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呢,一起来读读条件。(课件出示成为能量的条件)

生:成为能量的条件,一要是你们身边的科学,二是介绍的科学知识要让大家能听得清楚、明白。

师:想让你的科学知识成为飞船的能量吗?那就赶快交流你们的科学知识吧。(生交流搜集的科学知识,教师巡视指导)让我们来为飞船补充能量吧。瓦特小队。

生:我知道为什么不能关灯看电视。因为……你们觉得我的科学知识能成为能量吗?

生:我觉得瓦特小队说的科学知识非常有道理,是身边的科学知识,以后我看电视的时候一定开着灯。

师:这条科学知识能为你的生活带来健康,你们听得也非常清楚、明白。

生:这条科学知识能成为能量,就是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以后我也要留心身边的科学。

师:我们看补充能量是否成功?(课件点击飞船的电池充电,画外音:能量补充,非常感谢。)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瓦特小队。谁来补充第二节能量?(小队代表说科学知识并生生互评补充,能量得到相应补充)

师:飞船终于补充了足够的能量,让我们起飞吧。(课件点击飞船起飞。)

点评:“通过讲述身边的科学知识为飞船补充能量”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情境创设。课堂也因此形成了活跃的交流氛围。每位队员都为飞船的再次起飞而努力,成为能量的要求为孩子们进行表达指引了方向,也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否成为能量要求其他同学评判,这又培养了注意倾听的习惯,提高了恰当评价的能力,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得到发扬。

五、实验室里,解说实验。

(课件出示科学家实验室)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科学家实验室,科学家将为我们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可是这位科学家的语言我们听不懂,他想请一位小助手来帮忙介绍实验过程,你想帮助他吗?让我们先来看实验。(视频“瓶子吞鸡蛋”实验)

师:请大家先自己试着说说实验的过程,争取做好科学家的小助手。(生练说实验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篇3

关键词:高中生;身边的化学;课堂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113

化学是一门历史十分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学科,它隶属于自然科学,帮助人们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化学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为高中生我们善于发现生活、学会体验生活,要学会利用身边隐藏的一些化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化学这一门学科。

1课堂学习的意义及特点

课堂学习是现阶段我们高中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知识,进而可以学习到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课堂学习有四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课堂作为一种集体学习方式,老师进行一对多的教学,面对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授课效果也会存在差异;其次课堂学习是我们高中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课堂时间占据了我们学习活动的80%以上的时间,因此知识也就在日积月累的进入我们的脑海;然后课堂学习还是一种在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导下的连续学习的学习形式,每一节课早知识、技能和能力上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最后课堂学习是以课本知识为主的,通过老师的备课、逻辑性讲解、形象示范等能够提升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因此,课堂学习是我们高中生增长知识,学会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目前为止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学习也就对化学学习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而化学又隐含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因而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化学辅助课堂学习。

2利用身边的化学辅助课堂学习的方法

将身边的化学带入到我们的课堂学习中,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课堂氛围,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我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1利用身边的化学辅助课堂学习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的目的在于上课过程中能带着问题听课。上课前要先认真阅读化学课本,熟悉课本所讲内容,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同时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化学课本中所讲的知识点与我们身边的哪些现象有关联。比如在学习化学物质时,我们会接触到氯化钠(化学式NaCl),那我们要联想到我们身边有哪些物质中含有氯化钠,首先想到的是食用盐,食用盐中含有99%的氯化钠;接着我们还要思考氯化钠有哪些特性,如是一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接着联想食用盐的确是遇水溶化的白色颗粒;还有我们可以从厨房找出一包食用盐,观察其包装,我们又会发现包装袋上要求食用盐密封贮藏,这便验证我们对氯化钠特性的说明。另外我们在课前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化学物质特性,然后与课堂老师所讲的内容相联系,验证我们的想象。

2.2将身边的化学带入课堂

将身边的一些常见现象带到课堂学习中,有助于我们直观的感受化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加深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授氧化实验时,我们可以将一个苹果带到课堂,将苹果切开,不用多久就会发现苹果果肉会变黄。其实我们早就了解到是苹果被氧化而导致的,但在课堂上我们则可以进一步验证。我们可以将一个苹果在真空情况下切开在观察其变化。如要进一步探究是空气中哪一种物质将苹果氧化,我们就可以利用化学工具做多项比较试验,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利用身边一个非常常见的化学现象学习了氧化反应,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3利用身边的化学检验课堂所学

课堂学习过程总是十分紧张,老师讲授内容多,老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清清楚楚的讲一遍,一般都是对化学知识中最主要最精华的部分着重讲解,引导我们自主学习,因而课后总结复习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我们消化、吸收和巩固课堂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整理化学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学会用身边的化学来验证课堂所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学习完钢铁制品生锈之后,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钢和铁较铜易生锈,还学习了防止特制品生锈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比如铁锅的确比一些铜制品易生锈,而且一些常用的铁制物品一般都会刷上油漆防止生锈;妈妈在用完铁锅后都是清洗干净再擦干水分的,原理就是防止盐分和水分导致铁锅生锈。通过这样的联想,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3。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含“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选选认认”是让学生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可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字卡,学生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是让学生读句子,积累比喻句。可安排以下环节。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繁星比成宝石)

4。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请说给大家听。

“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1。读名言,想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可以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大家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这一项活动也可与下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过程建议

1、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2、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宽带网

本组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下,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学生自读,了解短文介绍的内容。

2、谈话:你们还了解哪些我国古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他们的成就?试着在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适当整理,向全班汇报。

篇5

一、让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学生是学习科学的探究者,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方法。通过引导、激励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1、联系生活,巧导妙问,激发学习兴趣,为科学教育提供动力。

在教学《热胀冷缩》的时候,我先给学生展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再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后,瘪了的乒乓球神奇地恢复了原样,这些简单的科学应用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通过瘪了的乒乓球恢复了原样的现象,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热胀冷缩的概念;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并没有认真地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引入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

2、创造良好的课堂生活环境,为科学教育开展奠基。

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如:《声音》这一单元,我没有像以前一样,规定学生用指定的几种实验物品进行实验,而是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物品,以学生的个人喜好为标准,自己愿意用什么实验就用什么物品实验,结果,有的学生用锣鼓,有的学生用皮筋,还有的用吉他,学生的兴趣被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实验的效果也非常好。

二、让“生活”蕴育科学教育

1、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科学。因而,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如:蛋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食品,小朋友很熟悉它。于是,我选择了这个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活动内容“鸡蛋的秘密”,让学生在旋转中兴奋的发现了熟鸡蛋会旋转,生鸡蛋不会旋转的秘密,激起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还有科学活动“种子的世界”、“蚕宝宝”、 “我奇怪 、我发现”“四季的变化”等。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真正的教育。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因此,我们不仅应选择学生的生活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要通过学生的生活来进行科学教育,既把生活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又把生活当成科学教育的途径。

(1)抓住偶然的教育契机,随机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例如:在一个雪后的早晨,孩子们到校后便高兴地跑到雪地上去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等回到教室时,有些孩子的鞋子已经湿了。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马上帮他们换好了鞋子。这时有个孩子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我不在水洼玩水只在雪地上玩雪,鞋子也会湿呢?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随机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

(2)抓住学生兴趣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学生科学教育在一日生活之中,随机生成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敏锐的察觉到学生随时出现的探索兴趣和关注的事物,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想探究的问题扩展为学生的科学教育内容,生成系列的不断深入的探究活动或科学教育活动。

3、利用大自然进行科学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

(1)善于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科学事物和现象。

我们尝试着充分利用和有目的地整合学生园的自然资源和本地文化,为孩子们创设温馨、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常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看、去触摸、去聆听、去观察、去探索。

(2)创设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学校的科学活动应原于生活本色,创设出生活的、又是蕴涵科学的探索环境,让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问题。如:我们发动孩子共同创设环境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请进来”,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科学事物和现象。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学生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大社会、大环境。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应把学生的科学教育融入社会大环境中,与家庭、社区密切联系,让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感性资料。

(1)走进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社会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亲自感受体验,获得广泛的感性经验。例如:动物园、博物馆、食品厂等都是学生科学教育的课堂。

(2)挖掘家长潜力,有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篇6

一、活动背景

我们中班上学期园本课程有一个主题活动是《我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主要让孩子在主题活动中接触身边的科学,了解身边科学,把他们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本主题旨在让幼儿在游戏、实验和操作中了解科学的奥秘,同时主题活动中涉及天文、卫生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所以说,只要我们愿意用眼睛去观察、用脑袋去思考、动手去实践,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有学问,原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感受到科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惊喜,从此爱上科学。我从本次主题活动中挑选了一节科学活动是《谁需要电池》,活动目标是这样的:

1.认识电池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用途。知道电池有“+”“-”两极。

2.知道哪些物品需要安装电池,感知电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危害。

3.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的分析

本次科学活动的重点是幼儿需要认识电池的外形特征,知道电池有“+”“-”两极;重、难点是学会安装电池。电池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电池,它的用途也各不相同。从最早手电筒、遥控器所安装的干电池,到发明手机后的电板(包括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动车的蓄电池等。在幼儿的生活中,他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干电池了,在他们所接触到的遥控器、电动玩具等都是干电池。短短一节活动二三十分钟幼儿需要了解和做到这么多的东西是不太现实的,区域游戏中的科学区就是这样一个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并解决疑惑的地方。在科学区,他们可以用感官触摸、感觉、品尝、嗅闻和观察。他们可以动手做一些事,然后观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继而由表及里,激发幼儿对现象的疑惑。

三、区域游戏实录

中班幼儿的思维主要依赖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对它们的联想,还缺乏通过词语逻辑来思维的能力,更多的是在动手玩乐中进行思维。因此,精选材料、及时投放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积累,我们提前一周在科学区域中为幼儿提供了空的手电筒、台灯、电动玩具、刮胡器、遥控器、闹钟、手表、手机等物品和各种型号的干电池、锂电池若干,供幼儿实验,并为幼儿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

区域活动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给幼儿设置疑问“哪些物品会需要用电池?怎么样装会让这些物品好用呢?”然后让幼儿自己操作,他们有的拿探索的物品,有的拿电池,一起合作装电池。通过观察、自由讨论、自由探索,并及时将探索出的答案记录在表格中,幼儿得出了自己的发现。幼儿在假设猜测、不断探索中,了解了哪些物品需要电池,而且知道电池不能装反了,否则不好用。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不仅体验了发现的乐趣,也逐渐形成了积极思维、乐于探究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科学活动实录

经过提前一周的区域游戏对哪些物品需要装电池的探索,大多数幼儿已经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实践上的经验,这种非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幼儿获得直接的科学经验,发挥幼儿学科学的潜能,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但还没有升华到理论的层次上。在科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这两个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科学活动有机结合,精心制作了关于电池的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幼儿理解了电池的外形特征和“+”“-”两极,知道了电池除了给人们带来便利外,还有一定的危害,我们要加以重视,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同时我突出主体,给幼儿多次实践探索的机会,两人合作给手电筒装电池,层层递进,运用操作探索法、多感官参与法、观察记录法等学法。这些教法和学法起到了优化学习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目标,激发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提升了实践操作的能力。

五、科学活动与区域游戏相结合反思

科学活动和区域游戏有机结合,我们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好处:

1.巧妙地将科学活动渗透到幼儿区域游戏之中,节省了教师的工作量。我们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量很大,除了要认真备好集体活动的课外,还要为幼儿下午区域游戏的开展准备很多的游戏材料。现在将上午的科学集体活动中需要准备的相关游戏材料投放到下午的区域游戏中,合二为一,区域游戏材料的选择不再是随意的,而是教师根据科学活动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选择。这大大节省了教师的工作量,而教师可以将省下的时间用来观察幼儿,去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2.将科学知识生活化。《指南》中实施强调教学要以幼儿为本,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思想。我们科学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幼儿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对科学产生亲切感,对学习产生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篇7

早上好!我是六(1)班的王润龙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雷锋从身边小事做起》。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们是否能把每天都当做学雷锋日呢?让大家发现原来“雷锋”就在自己的身边,“雷锋”就在我们的学校。

我们可以试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一、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在班级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干好份内工作。在班级事务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一份热就应该发一份光。学雷锋日学生演讲稿范文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第二、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待身边的同学,要有爱心,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争当爱心小使者。

第三、学习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要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在学校里,要自觉爱护公共财物,不在课桌椅、走廊等涂抹刻画。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自觉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纸屑赃物需弯腰捡起,不带零花钱,不买零食。

第四、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主动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字迹端正,符合规范,遇到疑难问题能向老师请教,争当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好学生。学雷锋日学生演讲稿范文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篇8

科学,一个家喻户晓的词。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比如:人为什么会走?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电脑为什么能运作?等等。许许多多的科学连我们人类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如果今后科技发达了,外星人会不会光临地球?地球会怎样灭绝,今天,让我告诉大家,为什么青蛙只吃移动的苍蝇,而面对死苍蝇却视而不见?

原来青蛙素有“千里眼”的美称,它的眼睛对远处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比如蚊子苍蝇等从青蛙的眼前晃过,它就会射出它那似箭的红舌,把猎物捆起来,收回口中品尝“大餐”,完成这个动作,只需要短短一秒!青蛙捕捉昆虫时具有“百发百中”的本领,它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双眼有一种能对运动的物体做出反应的细胞,这种细胞是可以根据物体连续运动来判别的,可是对静止的物体,它却视而不见,不管怎么样,面对静止的物体,它就是看不见!如果是一只死苍蝇的话,只要把它捆绑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反复逗弄,这样青蛙也会乖乖地把死苍蝇给吃掉了。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趣事有很多很多,就等待着我们的慧眼去发现。你看,科学多有意思啊,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啊!看来我们要用功读书才行,多了解一些身边的科学知识。

啊!我喜欢科学。

四年级:董璐璐

篇9

在生活中,有着许多科学小常识。脱毛衣时为什么会噼啪作响?扁的乒乓球为什么用开水烫就会变的完好无损?······现在,让我讲给你们听吧。

我想大家在冬天晚上睡觉时,一定会脱下毛衣吧,当你脱毛衣时会发出噼啪的声响,可别以为这是什么怪物在作怪,其实这是摩擦产生的静电放电了的放电现象,我们白天穿着毛衣的时候,由于不停地运动,毛衣与衬衣,衬衣与身体之间不断的摩擦,使得身体和衣服上都带上了电荷。这些正负电荷中和,产生放电现象,于是我们就会听见“噼啪”的声音,并且带有白色的闪光。

小时候,我在家玩接乒乓球,一不小心乒乓球掉在了地上,又被我踩到,本来完整的乒乓球瞬间没有了弹力,扁了。我很着急,便找妈妈:“妈妈,我的乒乓球扁了。”妈妈接过乒乓球就找了个锅,倒上水,把乒乓球煮了起来,我看见了:“妈妈,乒乓球不能吃!”妈妈便说:“孩子,把乒乓球煮一煮能恢复原状。”我很好奇:“为什么呢?”“因为热胀冷缩的原故,将乒乓球放进热水里,球体里的空气胀了起来,乒乓球就会重新鼓起来。”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小的科学方法,包含着科学道理,只要肯动脑,方法一定比困难多。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篇10

鸭暖中学六年级(4)班李天凯

探究是一切的基础,是生命的本质—我们应该善于探究身边的科学,科学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变化莫测:科学就像一个五彩的万花筒,千奇百怪:科学就是一位多艺的表演者,向我们展示着科学的火花……

小时候,我看见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自己也想像小鸟一样飞,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姑姑家有一对鸟的翅膀,我想鸟儿是因为有翅膀才会飞,我用翅膀不就可以飞起来。可是,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便想知道鸟儿为什么会飞。

通过询问,观察、上网……我知道了鸟儿为什么会飞。

首先,鸟类的身体外面覆盖着轻而温暖的羽毛,羽毛不仅具有保温作用,而且使鸟类外型呈流线形,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翔,飞行时,两只翅膀不断上下扇动,鼓动气流,就会发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其次,鸟类的骨骼坚薄而轻,骨头是空心的,里面充有空气,解剖鸟的身体骨骼还可以看出,鸟的头骨是一个完整的骨片,身体各部位的骨椎也相互愈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钩状突起,互相钩接,形成强固的胸廓,鸟类骨骼的这些独特的结构,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支持飞翔的能力。

另外,我认为在鸟类身体中,骨骼,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机能的构造,都趋向于减轻体重,增强飞翔能力,使鸟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