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手抄报范文

时间:2023-04-05 22:3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秋的手抄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秋的手抄报

篇1

1、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 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副副班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3、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我最开心的一件事

东江源小学六(4)班朱祺艳

在这次寒假生活里,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是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的手抄报。

2009年1月18日上午,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唐海露同学家制作“魅力中国节”的手抄报,这时孙琪同学也来到她家。我们根据昨天下午查的资料和四年级下册的品德书上的资料来制作。孙琪把手抄报分成了三份,用第三份的上方作为标题,然后在分隔线上打好十字架和小圆点。开始分类了:我们先用彩笔写好标题,再用其他彩笔或荧光笔来点缀一下,能使人感到走进了公园看见五颜六色的花朵;标题的下面,可以写中秋节的资料,我们可以根据中秋节习俗来画,我们可以画一张桌子,桌子上有很多的月饼以及一杯茶,用彩笔来画一个月亮姐姐,月亮姐姐的上面有七颗星星来陪伴,让人感到中秋节的温暖,我看到这个月亮姐姐,就满怀大笑;中秋节的下面,就是重阳节,也就是老人节,老人必须要如一样,所以我们就在下面画了几朵,让人感到老人的和蔼可亲;接着第二份,第二份的上面,就是端午节,我们画不出粽子和龙舟,就用一朵白云来表示;下面就是新年,用两个气球来装点,气球里写着新年,资料下面,画了一串鞭炮,鞭炮旁边还写了一排字呢!我一看这串鞭炮和这排字就喜欢;第一份的上面,就是七夕,我们画了两颗星星代表牛郎和织女,在它们的中间画着一个拱桥,拱桥上面有几只小鸟,我一看见就觉得非常的喜欢……下面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地介绍了。

通过这次制作手抄报,我觉得特别开心,因为这是我在寒假生活当中最开心的一件事。

篇3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临沂涑河实验学校决定开展“祝福祖国,放飞梦想”迎国庆庆中秋“六个一”系列活动。

活动安排

一、主题班会

各班级召开迎国庆庆中秋主题班会,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国富民强,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

二、主题演讲

9月17日中午12;30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录制视频在各班级展播。各年级组精心筹划,组织学生排练,人数控制在2-6人,ppt音乐或配套视频,着装体现主体性,以年级为单位参加,前两名本年级的所有班级量化加3分,3、4名加2分,5、6名加1分,不参加本年级班级量化扣1分。

三、巧手绘画

迎国庆庆中秋演讲比赛手抄报评选:1-3年级主题为庆中秋手抄报,4-6年级主题为中国地图绘画比赛,每班一张,周三13点前上交年级主任,一等2.5分,二等2分,三等1.5分,优秀奖1分。

四、重温经典

各班级观看《开国大典》经典片段,重温历史经典时刻,感受国家沧桑巨变,励志发愤图强。

五、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走访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对残疾学生开展送温暖送爱心活动。

篇4

一、联系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我们的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利用其它信息资源。叶圣陶先生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会生出许多鲜花。

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从书中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内容中,有千万个点是与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获得了综合性的知识,即不仅有社会常识,更有大量的自然常识(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学生课外阅读越多,就越有利于将课内知识巩固、加深和系统化,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而且有利于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课外阅读越多,学生作文材料更丰富,思维更活跃,表达起来有选择的余地,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丰富写作素材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们开展的漂流书活动、古诗诵读、手抄报展评、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保护环境,爱护母亲河”的倡议活动,等等。在这些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多了,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加深了,也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就拿办手抄报来说,每人办一期手抄报,学生都要根据确定的中心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大量阅读、摘抄、分析、筛选,然后还要编辑、设计、抄写。一张手抄报,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涉猎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也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台。

鼓励学生写日记和随笔,注重在随机性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料。比如:家长会前学生会写些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老师外出不在校时,会让学生写一写老师不在时班级里发生的新鲜事,既锻炼了文笔,又起到了沟通交流的效果。每逢节假日、纪念日我总会让学生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三八妇女节时替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将过程写下来;六一儿童节时让学生写一写过节的体会;中秋节写一些全家团圆赏月的喜庆气氛等等。

二、旁敲侧击,引领写作方法

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模仿,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写作方法,是为着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语言和写作方法。如果教师让学生机械模仿,就会阻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主题生活作文教学中,采用旁敲侧击法,教师可巧妙引领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跳绳比赛真有趣!随着一声哨响,同学们快速地甩动手中的绳子,飞快地跳起来。你看李颖,挺直了腰板,手不停地甩绳子,脚不停地跳,活像个脚下装了弹簧的机器人。旁边的同学都在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再看看那边的小东……

读完此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了哪些人的表现?抓住这些人的哪些方面来写?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总结写作方法。最后才进入主题,组织学生体验夹玻璃球,再把刚才活动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你可以围绕一个中心句,抓住重点人物和观众的表现来写,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感兴趣,写起来言之有物,得心应手。

三、鼓励为主,拓宽评价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面对学生多元化的理解,作为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我们应该把这种多元的空间留给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空间抒发自己的情感。

人性评改,鼓励为主。评改作文时,对学生在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有创新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引导自改,超越自我。作文修改,教师应重“批”,让学生重“改”。教师写评语,一忌指责,二忌笼统。应多用肯定型评语,商量型评语,交流型评语等启发学生自己认识作文的优点,发现作文的不足,然后自己动手修改。自改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独立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篇5

一、布置作业要有目的性

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消化已学的知识。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服务。因此,布置的作业应围绕该节课的重难点。以强化“双基”与重点内容相关的作业为主,对于难点内容,教师布置的作业侧重放在浅化知识。突破难点。

新人教版第二册(上)Unit3和Unit4重点是掌握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我设计了一项书面作业:以四人小组的同学为比较对象。运用所学的比较等级的知识写一段文字。可以比较身高、年龄、体重等方面。字数60~80之间。这项作业既贴近生活。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一箭双雕。

二、布置作业要有趣味性和思考性

教师应尽量设计和挑选有趣味性和思考性的作业,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而达到提高作业效果的目的。

例如:新人教版第二册(上)Unit3AutumnFestivals这个单元主要是介绍中国的中秋节。那么我就围绕“节日”这个主题,列出了多个中西节日(如National Day,Teachers'Day,Thanks-giving,Christmas等),再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资料。然后各组出一份手抄报进行比赛。

实践证明以上作业。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小组的成员通力合作,收集有关信息,制作出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大部分都是全英的。实在令教师们叹为观止。

三、布置作业要有差异性

要“因能分层”布置作业,一方面使后进生通过做一些相对较易的作业,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从而使他们更认真地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将成绩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使高层次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如,就“如何预习新课单词”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一致认为抄单词比较机械、无聊,抄完之后只可以勉强记住拼写方式和意思,至于如何运用还是一窍不通。可见单纯的“抄”是不能满足多数学生的“胃口”,更不能达到预习的理想目的。于是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A:抄写生词。包括中文意思及词性。

B:用每个生词造一个句子。

c:运用所有生词写一段文字。(每个学生可以任选一种来做)

如此一来,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B作业,而部分拔尖的学生也会选c作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两项作业具有挑战性。一旦不懂生词的用法,便马上查字典,了解清楚就可以运用了。这项作业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四、布置作业要注意全面性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驱使,由于现阶段初中会考暂不具备条件考口试,致使相当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说”能力的培养,甚少布置口头作业,布置的几乎都是笔头作业,这不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篇6

1、收集假期特色作业、小制作以及成长手册,表彰优秀作业。

2、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二三四年级完成手抄报,五六年级完成观后感。

3、利用安全宣传月,结合《小学生守则》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常规管理,渗透校园反欺凌常识,突出安全、行为习惯、卫生教育。

4、召开值周生、播音员,小交警、队干部会议,保证新学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5、教师节:利用手机,集结几个同学一起录制祝福视频,无论煽情还是搞怪,表达自己的心意即可。教师节前发送到指定邮箱,教师节当天学校LED展播。

6、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

7、完成黑板报、每月一事、主题班队会、班主任及队干部例会等常规工作。

十月

1、中秋节:微视频征集比赛:学生录制关于中秋节的微视频,可以是讲故事、朗诵诗歌,演唱歌曲等,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集体。评选、表彰优秀作品.

2、完成国旗队、红领巾广播员、值周生等新队员的选拔。

3、建队日:<厉害了,我的国>每个班级代表一个中国的省、市、自治区,以舞蹈、歌曲、乐器、手工作品等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每班完成一个作品册。

4、跳蚤市场:买卖二手图书、文具等,好书推荐。

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6、完成黑板报、每月一事、主题班队会、班主任及队干部例会等常规工作。

十一月

1、完成队报队刊、杂志的订阅统计。

2、召开班主任及队干部例会。

3、感恩节:《护蛋行动》:早晨到校时,每位学生带一颗生鸡蛋,一天内鸡蛋不能离开自己方圆五米,保护鸡蛋不破损,体会父母照顾子女的艰辛。

4、班主任沙龙: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5、完成黑板报、每月一事、主题班队会、班主任及队干部例会等常规工作。

十二月

1、冬至(12月22日)前,邀请家长代表和学生一起包饺子过冬至。

2、班队活动总结评比、各中队年终考核。

3、少先队工作总结,资料归档。

篇7

[关键词] 节日 资源 写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不仅影响了学校教学,也影响到了校外教育。在校外的写作活动中,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结合传统假日开展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更在写作活动中感悟生活。

一、设计原则:立足实践,提升素养

1.增强情趣性

实践活动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活动的情趣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体现在内容要新奇、有趣,活动的形式也要突出趣味性,要有生活气息。

2.把握综合性

实践活动主要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要把语文学习融入到活动中,把写字、词语、积累句子、阅读和习作等方面的练习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体现实践性

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直接接触写作材料,通过观察、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实践活动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让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

4.突出自主性

实践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加,自主解决活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生活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自主学习,从而有所体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5.落实操作性

组织好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制订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所设计的活动必须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绝不是只有几个“人才”来表演,多数人在看“戏”,要真正地让每一位学生亲历研究、展示的过程,一起“活”起来、“动”起来。通过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主题选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做足节日文化

在春假、秋假中,包含了许多节日,这些节日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感受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熏陶和感染,体验到写作活动的快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如下表)

节日类型节日名称节日时间开展活动现代节日劳动节5月1日劳动者之歌儿童节6月1日我们的节日国庆节10月1日共和国之恋传统节日清明4月4日或5日缅怀先人立夏5月5日或6日走进立夏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话民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月到中秋分外明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向老年人献礼冬至12月21日或22日漫长冬至夜国外引入节日母亲节5月份第二个星期天献给母亲的歌。

2.挖掘地方资源

地方资源包括各地区的节日庆典、文艺活动、民间工艺、民间习俗等,是学生生活的有机部分,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文化生活。如杭城秋假,恰逢杭州西博会,就可以引导参加各种活动,如动漫节皮影周,原创动漫展等。杭州市东园小学就因地制宜开展了“争做品质少年,共享七彩童年”的系列活动,有“共建共享品质生活,少先队员献言献策”、“品质少年大家评”、“亮眼睛搜品质生活”、“多彩动漫大家画”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感受无比美好、幸福的童年生活。

3.享受自然风光

春假,一个让孩子们徜徉在春天里尽情享受春光的假期,大自然将一个最丰富和生动的课堂展示在他们面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认识课本以外的世界,开展“我爱春天”“找春天”等活动,让更多的笑声回响在和煦的春风里。

三、活动组织:精心设计、把握流程

1.起始阶段(放假前)

教师要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开展“龙门廉洁故事”活动前,我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龙门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一直为后人所敬仰的清官廉吏有许多,现在龙门古镇将申报浙江省第一批廉洁文化建设基地,到时,游客将可以在游览龙门时感受‘龙门孙氏廉洁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作为古镇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一次申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我也讲了几个廉洁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说说在假期中怎样开展好活动,学生也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2.实施阶段(假期中)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围绕主题根据活动提示,去发现、去钻研、去查阅资料,广泛涉猎与这一主题有关的各方面知识。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或自己动手实践,或去查阅资料,或去向有关专家请教,或去找同学相互探讨,以便实实在在地完成作文。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必须的,教师在活动中要给学生授之以渔,导之以法,要当学生的参谋,及时指导、点拨,帮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3.展示阶段(返校后)

假期结束返校后,一定要进行写作,然后展示汇报。可以是口语交际式“说作文”的,让学生谈谈感受;可以是文字汇报式的,如摘记、作文、调查报告等;还可以是艺术汇报式的,如手抄报、贺卡、小册子、表演故事等。例如在《龙门廉洁故事》展示课上,第一组的同学讲了孙濡的故事,还表演了孙濡的事迹,让同学们再一次走进了历史;第二组的同学朗读的是他们写的作文和创作的孙氏宗祠长廊部分的导游词;第三组的同学做了两张手抄报,引来了同学的啧啧称赞;第四组的同学讲述了他们采集的《新龙门廉洁故事》,讲述了新时代龙门人的廉政故事。

结合传统假日开展作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功给予了我们一个启示:只要我们教师处处留心,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写作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随手可得,学生也必定能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得到写作能力的提高、文学素养的提升,对生活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悟,最终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长林.观察激情创新.中学文科教学》2000,(12).

[2]陈光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福建教育,2000,(4).

篇8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学期我们班在十一月份开展了“孝道感恩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班级的管理,改变班级面貌。学生进入九年级学习浮躁,遇事容易冲动,甚至顶撞老师。于是我乘着“孝道感恩教育”的东风,以此为“契入点”,对此类事件进行放大和辐射。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学习状态好了很多,同学间也变得和谐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苦读”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发奋学习,这几次班级考试成绩不断提高。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教。

一、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孝心”观念和意识

“孝心”教育首先要从培养孝敬父母的“孝心”观念和意识入手。没有孝敬父母的观念和意识,也就没有孝敬父母的“孝心”行为。为此,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别人用呆板的形式、枯燥的语言进行道德说教,所以我在班会课上举办了故事会, 逐步建立起孝敬父母的孝心观念和意识。

二、开展孝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孝敬

孝心教育不能只重说教,停留在口头上,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只有把孝心和孝行结合起来才是目的。于是我将每周日、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定为全班学生“孝心日”,要求学生在每个孝心日至少用1个小时做一些体贴父母的事,让孩子在与父母共同谈心和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同享甘苦。

三、家校携手,共育孝心氛围

篇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非常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纵观当前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情况,停留于表面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无从考查,不够重视。二是有些教师虽然懂得语文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但在教学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供参考,于是干脆来个“包办代替”———所有的活动过程由教师设计好,学生象征性地照着做一做。三是确定了学习主题,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搞,“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试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指导策略。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指导策略

(一)适时布置学习任务,确保活动有条不紊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教学经历:当教学进度到了综合性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提前布置学生准备,缺少学习主题或内容;当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却又因为要赶教学进度,只好在学生兴致勃勃之际草草收场。其实,教师在新学期拿到教材后,首先要了解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根据目标与内容备课,拟定活动的方式方法,逐步布置任务。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准备工作在开学之初就要策划好。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在开学之初,我就给学生布置了活动的第一项任务:让学生利用本学期节假日外出游玩的机会留心观察,把有特点的汉字拍下来,以便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与大家分享。等到该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式开展时,学生们展示了积累的、丰富的学习素材:有的是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献上的汉字,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还有的是古建筑上挂的匾额……因为学生年龄小,如果一次性布置太多的任务,学生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贪多嚼不烂的现象,因此布置任务必须分梯度逐步进行。这样,开展活动才能有条不紊。

(二)适时指导探究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一项完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学习主题制定学习方案开展学习活动成果呈现和拓展”四个阶段。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实践经验不足,又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怎样制定活动计划,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适当引导。如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家乡环境”这个主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我布置各小组按制订好的计划表开展探究活动。但是,在检查“探究增江河环境”这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时,发现所有的资料是从网上下载的。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引导:“孩子们,你们知道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吗?‘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这样,要亲身参与实践。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做呢?”他们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在下一次的小组交流课上,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与上一次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有的说:“周末,我去增江河边采访那些正在健身的爷爷奶奶,知道了现在的增江河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把采访过程全记录了……”有的接着说:“周末,我和爸爸沿着增江河两岸骑自行车,发现有不少垃圾……”听后,我心里暗喜,这群学生终于懂得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贯穿着“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学生不仅收获了环保方面的知识,还在活动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适时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建立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以此达到促使学生发展的目的。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乡民、对长辈以及家长进行采访,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我们及时组织了“中国传统文化”探究活动汇报课。由于各个小组探究的内容不同,活动方式也不一样,各个小组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有的以写文章的方式赞扬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采用摄影作品的形式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有的把探究成果做成精美的手抄报,还有的学生现场教大家学唱客家山歌等。在汇报过程中,看到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倾注了这么高的热情,我时而报以一个满意的微笑、时而投以信任的目光、时而做出一个亲切的手势,还不时说上一两句赞扬的话,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及时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各小组汇报完,我紧接着问“:哪一个小组的汇报最吸引你?”此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发言,有的说:“探究传统节日小组介绍的内容太精彩了,声音响亮,演示文稿制作得很精美,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对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来历及传说更了解了。”有的说:“听了客家山歌探究小组唱的山歌,我更爱我们的家乡话了,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自豪。”……课堂上,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一句句真诚的评价,给予各小组极大的鼓励。在活动结束后,我还把同学们的优秀文章、优秀的摄影作品和精美的手抄报等在班上进行展示。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深、更远,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分享成果的乐趣,能激励学生更好地、更自信地开展活动。课堂上,教师评价应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适时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每次开展综合性学习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如:通过本次活动,你学会了什么?哪些方面自己做得不足等。

三、总结

篇10

精选节日,明确孝德主题

中华传统节日颇多,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感念祖先、尊老敬老等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孝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从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挑选出“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这三大节日,重点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我们充分挖掘每个节日的孝德教育因素,围绕孝的重点明确节日教育主题,如春节以“承传统、扬美德、喜迎新、庆团圆”为主题;清明节以“承传统、扬美德、新祭扫、忆先辈”为主题;中秋节以“承传统、扬美德、望明月、庆团圆”为主题。

细化要求,了解孝德之行

细化学生行为要求。我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孝德教育,本着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易于操作的原则,细化教育要求,从文化和行为两个方面制定教育行为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知识,实践孝德行为,传承孝德文化。如在“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年”活动中,我们从文化和行为两个层面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层面要以传统文化为重点,如知来历、习俗及有关诗词、对联等;行为层面要求学生在说好“三句话”、做好“三件事”的基础上,设计并动手布置家庭过年环境、参与过年活动等。

明确家长教育要求。家长是孝德教育的指导者和受益者。家长的重视程度和指导方法决定活动的效果。因此,学校通过讲座、下发资料等多种形式,指导家长为落实教育要求创设情境,同时制定了“家长教育行为要求”便于指导家长落实。如在“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年”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明确提出:低年级,向学生介绍家谱,指导学生给长辈拜年;中年级,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各地过节的习俗,指导学生行好拜年礼,说好拜年话;高年级,指导学生参与过年活动,布置过年环境等。总之,明确家长教育指导要求,使家长在家庭指导中重细节、导言行,让学生充分了解孝德教育的行为要求。

夯实活动,培养孝德之心

传统节日重实践体验。我们在每个节日主题下,每年都推出行为实践小主题活动。如2013年春节,以“争做文明孝敬星”为主题活动,中秋节以“孝敬长辈我能行”为主题开展活动;2014年春节,以“我和父母一起做,争做文明好家庭”为主题开展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倡议与家长的指导下,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活动中实践感悟,不断培养孝敬长辈的美德。

主题活动重行为强化。主题活动课是深化孝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上好主题教育活动课,要求家长全员参与,且每个学段都有侧重点:低年级重语言,中年级重行为,高年级重情感;低年级召开的“我爱爸爸妈妈”,中年级召开的“做父母的好孩子”,高年级召开的“让我走近您”等主题活动课,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通过主题活动课强化学生孝敬长辈的行为,同时也使家长有意识地按照行为要求指导学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