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本土化范文
时间:2023-04-06 16:1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国公司本土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跨国公司的SWOT分析
(1)优势。
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创新机制,这极大的有利于扩大他们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对于那些具有较强规模和资产的跨国公司,他们可以利用其品牌竞争力来冲击中国市场。
(2)劣势。
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使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发展战略面临不利因素。
(3)机会。
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当进入世贸组织之后,给跨国公司提供全世界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和最多的消费者,从而有利于他们获取更高的利润。
(4)威胁。
跨国公司正面临着来自于中国的国内企业和外国的竞争对手的双重威胁。由于很多国内企业已逐渐掌握了部分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使跨国公司不再占据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而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来自发达国家且依靠资本实力和品牌为依托,因此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2、中国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环境
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理论。高语境文化指包含在语言中的信息要低于低语境文化所传承的信息,且大部分信息隐含在沟通过程中。因此,中国(高语境文化)和西方国家(低语境文化)在商务沟通中的价值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差异。
3、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政治监管和经济风险压力
跨国公司面临着法律和贸易壁垒的限制。如根据反垄断法,中国政府在2008年9月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集团。在经济风险方面,由于商标和版权的侵权问题日益严重使跨国公司不得不遭受利润和公司形象的双重损失。
二、根据中国环境和文化的战略调整
1、文化敏感度确认及价值维度分析
跨国经理应意识到中西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他们必须具有文化敏感度以及避免狭隘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通过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可以分析,首先,中国是一个高权力距离的国家,因此组织内的权利的等级制很明显。但在西方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是低权距国家,因此上级和下属之间地位是平等的。第二,中国是一个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中国人民厌恶风险,因此终身雇佣制很常见。而西方国家的不确定性规避较低,人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并从事流动率较高的工作。第三,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国家,更重视集体主义,因此,员工较重视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而在低语境文化的西方国家,员工之间的沟通非常少,员工更注重个人空间及个人主义的实现。第四,中国是一个高度的男权主义国家,这意味着女性的家庭观念更重,而在西方很多女性从事高层次的工作并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
2、建立基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的竞争机制和领导战略
规避政治风险的本土化战略:
(1)关系本土化。
在中国,“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能帮助其赢得中国民众和政府的信任。例如,大众汽车公司是最早在中国开展本土化研发的汽车厂商,通过与中国政府的密切合作,将桑塔纳打造成几近100%的中国汽车。
(2)产品本土化。
产品本地化意味着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都在中国生产或在本土采购原料,这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最优合作伙伴关系和供应链体系。例如,家乐福,作为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原材料在当地的采购比例已经接近90%。
(3)人力资源本土化。
跨国公司发现当地的优秀员工和经理更易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如在2004年4月,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将以往的外派高级经理调整为当地人,这在推动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营销本土化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制造企业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纯粹的利润关系过渡到战略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如IBM和联想之间的合作,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PC)活动,同时IBM持有部分联想的股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IBM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并通过联想获得在中国的销售渠道,联想也可以增加品牌认知度并拓宽发展空间。
(5)研发本土化。
跨国公司不仅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而且也重视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例如,微软、诺基亚、摩托罗拉和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都受益于技术研究的本土化。从1998年到现在,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究机构已经达到了120家之多。
3、建立独特的激励政策和领导策略
如果跨国公司想在中国取得成功,他们必须调整其激励制度和管理模式,因为激励政策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根据霍夫斯泰德的四个价值维度,中国是一个高权距的国家,因此经理和下属之间应建立层级清晰的等级制;高不确定性规避使跨国公司应实行长期就业制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感;集体主义说明人们更强调团队合作的激励机制;男权主义意味着应建立基于传统分工的激励机制。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投资效益
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成员共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假定、期望、态度和道德规范。在企业追求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企业文化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本原因。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它已经被公认为影响企业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企业投资效益(SiehlandMartin,1990;KotterandHeskett,199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成为跨国公司。在实践中,所有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高额回报的跨国公司都面临着如何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社会、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视这种差异,而照搬母公司的全套经营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戴维•利克斯所说:“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相反,那种完全抹去母公司的一切烙印,一味地迎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也是不可取。跨国公司一方面需要保持母公司的经营特色,分享母公司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融入到当地的本土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的本土化,从经营理念到经营方式都要适应所在国的国情、制度和传统。无数事实证明,跨国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投资目的地选择在中国。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其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并不断加快步伐。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拓展业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更多学者从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和国内竞争伙伴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从文献方面看,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价值判断和伦理层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还是本土化的利弊之辩,其研究思路大体如此。
本文不同于以往关于企业文化简单价值判断的逻辑,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各种技术因素视为一类,它们都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正如企业管理实践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不仅发挥着理念、信仰和道德规范作用,而且是一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因子,可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投资效益。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企业文化的技术含量在母公司和东道国之间存在差异。本土化实际上是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在东道国的一种技术转化。这种转化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企业中的“人”来实现。这就是企业文化本土化中的人力资源同化现象。本土化是一个长期、渐进而持续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除非实施本土化的跨国企业完全不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而纯粹把本土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文化因子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像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准则一样可以被企业经营者或员工掌握的实用技术,本文称之为文化因子。文化因子扎根于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无论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多大差距,作为实用技术的文化因子始终与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这种核心价值观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的具体决策和经营行为。实际上,所有有实力拓展海外业务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说有一种体现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身上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行为,比如如何对待顾客,如何确立规范,如何创新等,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一)文化因子的度量
文化因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等方面加以观察,如图1所示。
由于与文化因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因素具有可测性,因此,文化因子是可以度量的。第一,市场拓展能力的衡量。对待客户的态度和方式可以看作是衡量企业市场拓展能力的一把标尺。第二,内部凝聚能力的衡量。对待企业内部员工或人力资本的态度和方式又是一把衡量企业内部凝聚能力的标尺。第三,经营标准化能力的衡量。对待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态度和方式可以被看作衡量企业经营标准化能力的一把标尺。第四,全面责任能力的衡量。以负责的态度对待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以负责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利己又利人,这是企业具备全面责任能力的表现,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全面责任能力的标尺。
(二)文化因子的特征
以上四个方面是衡量文化因子这种实用技术的几个维度。另一方面,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文化因子本身还存在一些可以观测和评价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由文化因子作为可操作的实用技术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
寄生性。文化因子可以看作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的体现,它不能孤立存在,只能通过企业中的经营者和员工来体现;兼容性。在一个企业组织中不同的文化因子(如文化因子A和文化因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时共存;滞后性。文化因子的效用只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的投资效益来证明,而不能以现有的会计数据直接反映出来;差异性。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由于它们的渊源、规则和实践者(即它们的寄生体或宿主)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可比性。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事后的效用的不同,它们对投资效益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长效性。和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因素一样,文化因子也可以产生投资收益,只不过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比较显著的效果。
在文化因子的上述几个特征中,寄生性和兼容性是文化因子的基本存在形式;差异性和可比性是文化因子所以能够度量的前提条件;滞后性和长效性则是文化因子生命力的表现。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公司与东道国之间不同文化的兼容性。这种文化兼容,使得文化因子得以顺利跨越输出资本的母公司和吸收资本的东道国之间的障碍。
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都是文化因子的生命载体。其中,企业经营者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或所有者,而企业员工则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它们是企业具体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就投资战略而言,企业经营者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在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文化因子对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影响力。不过,就一般规模的企业而言,员工在企业总人数中占大多数,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都需要通过他们来实现。从这些方面来看,他们是企业文化因子的主要载体。为了研究方便,在本文中,我们把文化因子看作寄生在跨国公司员工身上的一项特定技术,简称为“文化因子-技术”。员工掌握了文化因子-技术之后,在投入生产活动过程中,可以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间接地促使企业经营者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相反,缺乏文化因子-技术的员工将面临企业的淘汰。借助这个淘汰机制企业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跨国公司本土化分期模型
本文假定,跨国公司已经决定将资本投资在中国(东道国),它需要在中国的劳动市场找到能够实现其投资战略的具有“文化因子-技术”的员工。由于文化因子的兼容性和差异性,跨国公司内部需要在母公司企业文化和东道国企业文化之间寻找一种和谐共存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包容不同的文化因子。
许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并不是选择一步到位的方式来实施企业文化的本土化,而是采取分步到位的本土化策略,让不同文化因子分期进入。假定在一个投资周期中,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企业文化主要是母公司文化,可以称之为“文化因子-技术A”;第二期,企业文化由母公司文化向东道国文化转化,即本土化,本文称之为“文化因子-技术B”。在本土化过程中,寄生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文化因子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在不同时期将有不同表现。
(一)第一期
t=1,跨国公司实施母公司企业文化,本土化还没有提上日程。这时期,跨国公司的文化因子与其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跨国公司在本国雇用员工,将他们外派到公司投资目的地中国。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跨国公司外派员工未必都很熟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对母公司企业文化很熟悉,则可以认定他们掌握了“文化因子-技术A”;不熟悉者,自然就不具备这种文化技术素养。假定那些来自本国而没有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的劳动可以创造的收益为R,而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所创造的收益就是r+ΔA,且ΔAf0。显然,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能够创造更多投资收益。
2.如果跨国公司鼓励边干边学,那些已经受雇而没有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本国员工就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素养,并最终成为“文化因子-技术A”的拥有者。假定他们的努力水平为a∈[0,1],则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概率为s-(1-s)a,其中,s是当a=0时本国员工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自然概率。
3.在人力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某种甄别技术来识别那些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假定跨国公司不允许外派员工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那么,对于那些即使通过努力也无法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企业将不得不淘汰他们。因此,在这个时期,跨国公司通过淘汰机制确保那些来自本国的员工具备企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
(二)第二期
t=2,跨国公司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这时期,跨国公司文化因子与其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跨国公司在投资目的地中国雇用本地员工,这些中国员工可能熟悉跨国公司业务又熟悉当地情况并拥有“文化因子-技术B”,也可能不具备这一文化技术素养。假定那些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中国本地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为R,那么,那些拥有“文化因子-技术B”的员工(或者称本土化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为r+ΔB,且ΔBf0。
2.跨国公司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前提条件是本土化较之非本土化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掌握“文化因子-技术B”的本土化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大于拥有“文化因子技术A”的母公司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即r+ΔBfr+ΔA。或者ΔBfΔA。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来自母公司的员工可能有一部分将要被本土化员工所取代。
3.在这个时期,由于人力资源比较充裕,跨国公司对于母公司员工和本土化员工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就业竞争促使所有希望获得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入职前就应该完善自己的职业技术条件,而不是在入职以后再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其文化技术素养。这样,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跨国公司将能够获得它所需要的本土化员工,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
4.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差异程度。假定跨国公司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和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员工。找到前者的概率是Pr[Am]=s,找到后者的概率是Pr[Bm]=s+(1-s)sμ。其中,s是员工入职前已经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文化技术素养的概率,μ是衡量跨国公司母公司文化与本土化文化相近程度的参数。如果μ的值较大,则意味着两种文化较为接近,此时,母公司员工也能在本土化文化中表现出色;相反,如果μ的值很小,则意味着两种文化差距太大,母公司员工将不能适应本土化文化。
为了方便起见,假定每个员工入职后都可以得到一份固定的工资w,那么,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要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必须使每个员工创造的收益大于其工资成本,即使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条件的员工也不例外。因此,跨国公司雇用的员工创造的收益必须满足最低条件rfw。在此前提下,那些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本国员工和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中国员工自然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更多投资收益。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条件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其投资策略,而不是相反。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时,对于母公司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从来都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以企业的战略利益为导向的。
首先,本土化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放弃其从母公司所传承下来的企业文化,它所放弃的仅仅是那些不利于实现其战略利益的文化技术形式。其次,本土化也不意味着跨国公司迎合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它只是利用东道国的便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来达到最大化其投资收益的目的。最后,本土化也不意味着跨国公司接受东道国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它所奉行的仍然是母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宁可把本土化看作是其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向东道国的一种“技术转化”,这种转化的范围和深度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投资策略。
根据前面的假定,本土化员工之所以受器重,是因为他们承载着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向东道国转化的“文化因子-技术B”,而且,ΔBfΔA,他们所创造的投资收益比单纯拥有“文化因子-技术A”的母公司员工要多。假定跨国公司以同一标准支付每一个员工的工资,无论是来自母公司的员工还是当地员工,他们得到的工资都是w,而且除非被雇用,否则他们的工资为零。那么,一个母公司员工给企业创造的净收益为(r-w)+ΔA,而一个本土化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r-w)+ΔB。所有母公司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其中,N是母公司员工总数;所有本土化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其中,M是本土化员工总数。
本土化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
跨国公司的目标是要追求更多的投资收益,本土化战略也要服从这一目标。因此,本土化的实施必须获得超过其成本的收益。假定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成本为C,从员工本土化中获得的总收益为R,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条件是:
R-Cf0
或者,
上述必要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满足这一必要条件,跨国公司才会采取本土化策略。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也不得不实施本土化,否则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跨国公司本土化优势与投资效益
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实践来看,本土化的优势是中外不同文化因子在企业经营中的比较、适应和选择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因子必然能够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因而更符合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的利益。
在跨国公司本土化分期模型中,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的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的概率为Pr[Am]=s,包括在本土化第一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其概率为s-(1-s)a]在内,具备母公司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为:
LA=Pr[A]+Pr[A]×Pr[Am]
=s+(1-s)a+(1-s)(1-a)s
=s(2-s)+a(1-2)2
如果跨国公司不采取本土化策略,而是完全依靠母公司员工以及母公司文化,那么,到第二期,跨国公司的总收益为:
ΠA=(R-w)+LAΔA。
如果跨国公司采取本土化策略,它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本土化员工的概率为Pr[Bm]=s+(1-s)sμ,而母公司员工和本土化员工在企业所占比例为:LB=s+(1-s)sμ+(1-s)2sμ+a(1-s)3μ。跨国公司的总收益为:ΠB=2(R-w)+[s+(1-s)sμ+LB[2-s-(1-s)sμ]ΔB。
根据ΔBfΔA的假定,显然,ΠBfΠA,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创造的投资收益更大。如果把本土化员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考虑在内,修正跨国公司对本国员工与本土化员工的同工同酬假定,那么,本土化的投资效益将更加明显。
结论与展望
篇3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品牌 本土化
一、跨国品牌本土化的涵义
跨国品牌本土化指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沿袭当地文化传统,建立适应东道国经营环境的生产体系和经营模式。跨国公司正在以中式思维加速品牌本土化过程,品牌本土化适应了中国的市场环境的需要,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消除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融入中国民族文化,树起良好企业形象。
二、跨国公司在我国本土化品牌扩张的方式
跨国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十分注重适应中国独有的国情,主动根据中国消费者需要、习惯和支付能力等因素,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其品牌本土化策略:
1.品牌特许经营
特许人向受许人提供统一的品牌、技术、管理经验等,受许人要向特许人支付一定费用,作为受许人的国内公司借助同一品牌,在相同经营模式下运作品牌。特许经营是很多成功的大型跨国公司所采取品牌运作方式,它不但可以节约费用,降低风险与成本,还可以借他人之手宣传自己的品牌,提升自己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企业形象。但该扩张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国内企业在运作品牌的过程中可能操作不当。或者跨国公司对于国内企业的操作品牌的手段失控,降低跨国公司品牌的价值,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实施品牌特许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当数麦当劳,目前,麦当劳在国内的加盟店已有500多家。
2.兼并中国本土知名品牌
由于品牌效应及由此带来的高利润使品牌的价值倍增,而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品牌越来越值钱,因此创造和树立一个品牌形象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个陌生的市场树立一个新品牌更是是长期功夫。所以树立一个新品牌不如买一个老品牌,买一个好品牌就等于买了一个市场,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举两得。跨国公司利用其品牌所有权优势,选择中国商标知名度高、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将其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作为投资额进行合资或并购,然后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掌握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利用国内企业的知名度、销售渠道,以中国品牌为跳板,逐步将跨国公司自己的品牌打入中国市场,在时机成熟时,并以自己的品牌取代当地品牌;或者保留所购买的当地品牌,将其化为己有,成为跨国公司自身品牌组合中的一环。
3.把洋品牌做土
当国内企业热心于把名字起得更洋气一点,把牌子弄得更有洋味时,国际跨国巨头们却正悄悄地致力于品牌营销本土化,伊莱克斯就提出把“洋品牌做土”的口号。这种本土化包括营销策划人员、策划思维和操作手法的全面本土化,尤其明显的是广告宣传也根据中国消费者的接受习惯定位包装。从实际运作看,这些营销策略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国际跨国公司品牌营销本土化给中国民族企业上了一课―――如何结合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创造出真正的世界品牌。
4.品牌规模扩张
品牌规模化战略是企业的某种品牌在规模经济理论指导下与品牌发展等级战略相结合实现品牌的规模化。品牌规模化以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品牌纵向扩展,是将原品牌产品通过资本积累或资本运营,在目标市场不断扩大生产和市场占有率,而不改变其产品线的宽度。另一种即品牌横向延伸,是指企业将其某一种著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展使用到新产品或改良产品上,从而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
5.品牌多样化扩张
企业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或生产同一类型的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品牌名称,在大品牌的支持下进行的品牌延伸策略,我们称之为多品牌营销策略。在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企业都采用了这一品牌策略,例如宝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等。与传统的品牌延伸相比,多品牌营销策略有着明显的优势。多品牌营销有助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发展多种不同的品牌还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各个事业部之间、品牌经理之间开展竞争,提高效率,强化企业的竞争力;采用多品牌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防止将公司的美誉度维系在一个品牌的败败上;最后不同品牌能定位于不同细分市场,以占领更大的市场。
三、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的启示
跨国品牌通过本土化达到加快品牌扩张、增强赢利能力及全盘控制能力、消解国内品牌成长的目的,因而国内企业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强品牌建设,进行正确的品牌定位,重视技术创新、质量、服务与信誉,提升品牌形象,培育高价值的自我品牌,以增强与跨国品牌竞争的能力。
1.结合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创造出真正的世界品牌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企业在创立合资企业过程中要根据国情,实施正确的品牌战略。国内企业应该最为熟知中国本土市场,对文化历史、人文背景、消费习惯等应该比跨国公司更为了解,可以轻车熟路地去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为国内消费者认同的品牌。
2.注重宣传保护品牌
企业的产品要想深入人心除了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外,还要注重对产品的宣传,把品牌尽早灌输给消费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和扩大产品的销售。创建品牌中要注意保护品牌,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商标,是企业保护自己品牌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都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自己的驰名商标,注册是保护品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避免企业花费巨资和巨大精力培养起来的品牌被别人加以利用。
3.扩张品牌
实行品牌扩张,要注重品牌的优先效应。品牌优先效应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影响,使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牌就是某类产品的替代物或代名词,这时的品牌已成为某种独特产品的代表,在消费者心目中,只有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才符合他们心目中品牌的界定。实施品牌扩张的关键在于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能否扩展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完全不同的新产品上,如果品牌扩张战线拉得过长、过宽,将会削弱了品牌的内涵,丧失品牌的优先效应,结果会危及到品牌自身。
在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密切之际,必然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创造自己的知名品牌,不仅关系到国内企业怎样在本国市场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也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此,学习和借鉴国外品牌成功经验,打造自身强势品牌,通过品牌战略增强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将关系到国内企业和中国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荣:跨国公司对华品牌扩张的模式[J].企业活力,2006,(01)
篇4
关键词 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品牌;本土化
Abstract The brand localilzation developmental strategy takes the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China market localilzation strategy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s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opens the Chinese market the powerful weap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the Chinese market implementation brand localilzation reason's analysis, proposed to the present implementation brand localilzation developmental strategy's Chinese Enterprise the strategic ponder,it has the very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ultinational company;Chinese market;Brand;Localization
一、研究品牌本土化的意义
1.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意义。跨国公司欲屹立于世界之林,需要制定许多竞争战略,如产品战略、区位战略、融资战略、管理战略、人才战略等。然而,当代跨国公司已深刻地认识到品牌本土化战略是其赢得当地市场竞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运用品牌本土化战略,才可使跨国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在当地更具可信力和号召力,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2.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战略具有经济意义。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战略确定下来后,如何实施其战略并获得市场的认可是极其关键的。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不同的。这是品牌发展战略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也是跨国公司在当地经营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3.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日益意识到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中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知名度低,尚无鲜明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应虚心地学习跨国公司是如何重视品牌、品牌的发展、品牌的营销等一系列贯穿品牌战略各环节,在东道国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原因
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个: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如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各个国家都要采用本土的文字。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曾沿用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推销制作糕点的原料,结果损失数百万美元。原因是当时日本家庭与美国家庭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没有烤箱。这家公司的失败明显就是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2.树起良好企业形象。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在中国投资项目,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例如芬兰诺基亚大举雇用中国员工,在中国本土投资项目,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其在移动通讯行业中知名度极高,现在,一提起手机,人们就会想到“诺基亚”这个牌子。
3.融入中国民族文化。跨国公司为实现经营全球化,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利用中国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激烈的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促进管理变革的实施。
4.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能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减少总成本,提高总效益,以至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5.适应企业市场环境的需要。很明显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面临的市场环境跟自己的东道国肯定不一样,消费者的人文环境和消费观,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自然条件的差异、原材料的供应、市场替代者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跨国企业只有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进而盈利。
三、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途径与对策
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需要充分对当地市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地研究,了解当地市场的语言背景、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俗、购物需求,特别要研究的是当地人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在引入原有品牌或在当地创立新品牌时取得成功,为品牌的当地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品牌定位本土化
品牌定位是为市场确立并塑造品牌内外全部形象,以进入目标消费者心智并存留于特定位置的全过程。品牌定位以市场细分为前提,同时以目标市场为着眼点。品牌定位是品牌运营的前提,也是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的前提,成熟的品牌定位对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起到导航作用。如不能有效地对品牌进行定位,以树立独特的消费者可以认同的品牌个性与形象,必然会使产品淹没在众多同质性很强的产品之中。
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应力求在品牌个性和形象风格上与竞争者有所区别,即区别于竞争对手定位。否则,消费者很难对后进市场的品牌产生信赖感。
百事可乐刚进入市场时,使用“Me Too”的定位,可口可乐借机推出“只有‘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的战略进一步提醒消费者,可口可乐才是原品,其他皆为冒牌货,给了百事可乐迎头痛击。因此,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特色并与竞争对手分开,是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前提。
品牌定位的过程为企业通过市场调研,选择目标顾客群或引导潜在顾客群,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确立自身产品的定位。通过定位,产生差异,引发联想,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或为新品牌定位以适应中国目标顾客群的需求,如宝洁公司。随着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品牌的竞争日益激烈,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成为主导,国外品牌充分认识到品牌定位地方化的重要性。品牌定位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也为了实现品牌差异化。
例如,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赛欧S-RV选型和定型前,把中国目标用户群和消费群定位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都市人群上,这些消费者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少了很多历史负担和生活负担,他们自信而充满激情,努力工作也努力放松,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懂得享受生活,是自信、自立和生活形态多样化的现代人。因此,“外型精致”、“内部宽敞”、“功能实用”成了赛欧S-RV满足这类消费者的品牌定位。
(二)品牌命名本土化
品牌命名即为特定的产品标以特定的名称,使之区别于其它同类或异类的产品。品牌名称应能暗示产品的功能优势、产品特征;品牌名称应与众不同,易于辨别。好的品牌名称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提高商品档次和品位,同时便于塑造品牌形象,最终有利于品牌资产的迅速提高。
与中国品牌喜欢起洋名相反,跨国公司则偏爱给自己的洋品牌起中国名。命名本土化是跨国公司进行品牌传播时的一种工具,本土化的名字可以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取得心理上的认同感,而且也易被中国消费者识记,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能够迅速走红,与其中国化的名字是十分相关的。可口可乐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大显神威,和它成功的中文译名是分不开的。为了能使可口可乐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可口可乐公司在产品的中文译名上着实花了一番功夫。当年,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公司特地聘请了一位在伦敦任教的中国人蒋先生设计中文译名。精通汉语文字、谙熟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蒋先生不负重托,苦思良久后灵感顿来,写下了“可口可乐”四个字。该译名采取了双声叠韵方式,音意双佳,读来朗朗上口,同时又显示了饮料的功效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该命名商标投放到市场后,果然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自此,可口可乐中文译名也成为了广告史上的命名经典之作。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Sprite在译为中文时,也独具匠心。Sprite在英文里是“魔鬼”和“小妖精”的意思,为了能使产品为中国人所接受,公司将其译为“雪碧”,体现了饮料的清凉、纯洁的特点。在炎热的夏季里,想到纷飞的白雪和一潭清澈的碧水,有谁不为之动心呢?
(三)广告本土化
广告是广告主以促进销售并强化品牌形象为目的,付出一定的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传播品牌、商品等有关经济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广告是一门带有浓郁商业性的综合艺术,它可以使默默无闻的企业和产品名声大振、家喻户晓,从而创造出极大的市场效应。广告是世界众多知名品牌在实施扩张中所必须采用的重要营销手段。但在成功的实施全球营销中,有关广告的决策却最容易受不同文化差异的影响。消费者的反应受其文化、风格、情感、价值体系、态度、信仰和理解力的制约。把国际广告活动与各个市场文化的独特性结合起来是国际或全球公司所面临的挑战。
在广告策略上,跨国公司从广告模特的挑选、广告诉求点的确定、主题词的设计到媒体的选择等都做到本土化,不用“洋人”,不带“洋味”,不显“洋气”。在可口可乐铺天盖地的广告中,选用的模特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谢霆锋、林心如、张惠妹、张柏芝、伏明霞等华人明星。其拍摄的广告片,也是迎合中国文化和风格的题材。如1999年春节的“风车篇”、2000年春节的“舞龙篇”以及2001年的“兄妹篇”等,可谓广告本土化的绝妙之作。在广告主题词的编纂上,跨国公司对中国语言的应用之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如日本丰田汽车的“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人头马的“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等。
(四)销售渠道本土化
追求本土化营销,树立品牌本土化的营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针对中国市场塑造中国本土的形象,使其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1.根据中国市场环境,进行渠道模式革新。要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状况,跨国公司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根据中国市场特点设计适合本地的渠道模式,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营销渠道。许多跨国公司没有对中国市场进行调研,将在国际其它市场采用的渠道模式搬到中国,但由于受政府政策、各地区经济状况影响而不能得到推行,最终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丧失了品牌尽快进入市场的时机。著名的安利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将全球统一的直销模式带入中国,但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并付出极大的代价。1998年7月安利公司配合政府政策,开始转型,以“店铺+雇佣推销人员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开业,将全国的分销中心转变为超市或柜台式的店铺。其次,它允许经销商开设的零售渠道直接销售安利产品,全国有近450家经销商。2001年,安利公司的产品进驻大型百货公司。几年时间,安利公司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已经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2002年,安利公司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开通了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系统――复合电子商务,不管是用电脑、电话还是手机上网,都可以很方便地订购产品,并能很好地解决商业信用、支付方式以及配送体系这三大制约网络销售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支援了安利营业代表开展事业。安利公司在中国的渠道转型为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指导。
2.通过多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培训,把国外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国内的经营伙伴,与本地经销商形成战略性合作伙伴。1995年,IBM开始全面在中国推行其“种子计划”。首先,对其合作伙伴进行筛选,然后与精选的商共同合作,结合各自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共同发展。2000年,IBM又推出了加强和深化商合作的“IBM增值商计划”,此计划以培养和扶持增值商为宗旨,结合IBM和增值商各自的技术及市场优势,双方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本着支持中国的民族产业、重点扶持和培养本土化的增值商队伍的宗旨,IBM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增值商支持体系,从资源组织、市场信息、技术培训、市场推广、软件开发、销售奖励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支持计划,IBM在中国已吸收1,000多个战略合作伙伴,其中认证与授牌的达到500多家。
四、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成功的跨国公司在进入新的市场时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实施本土化战略。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全面提升本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其关键就是如何实现品牌在各区域市场及不同国家的本土化而带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因此实施品牌的本土化发展战略是他们必须采用的战略措施之一。我们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中得到以下启示:
1.重视研发,发展适用技术,构建企业专业化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增值部分主要源于技术的创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低,出口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为主,因而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时,国内企业若与跨国公司比拼原创性的科学技术总体上仍处于劣势。国内企业必须重视研发,学习先进国家跨国公司技术开发的经验并加以创新,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有比较优势的适用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研究院,发展高新技术,力求核心技术自主化,致力于提升产品档次,降低成本,从而形成专业化优势。
2.利用本土优势、积极培育本土品牌。国际上许多知名企业落户中国后都积极培育本土品牌。日化巨头联合利华从1986年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至今成功地实施着公司的品牌经营战略。联合利华正是在引进世界品牌的同时,大力培植中国本土品牌,从而巩固并扩大了公司的市场份额,为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从1999年开始,联合利华就注入大量资金,从技术、生产、营销、宣传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华”牙膏、“老蔡”酱油和“京华”茶叶三大本土品牌,从而使“中华”不仅保持了中国牙膏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而且不断开发出牙膏新品牌。由此看出,跨国公司在经营国际品牌时,应大力加快国际品牌本土化进程,使国际品牌无论从价值观念、语言文字习惯,还是从民族传统上都更加靠近本地消费者,从而吸纳更多的忠实顾客。广为人知的国别文化是人们认知品牌的基础。人们对某种品牌的认知基本上和国家文化契合,充分体现和贯彻国家文化精神的品牌最为人们所熟悉。因此,跨国公司在当地市场上经营国际品牌时,不管国际品牌在国内是否与国家文化密切接触,在当地应把宣传品牌特征和国家文化精神有机结合作为开拓市场的重点工作来抓。
3.有效整合当地资源。我国企业要从国外优秀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中深入借鉴学习,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来开展生产与经营,特别要充分整合目标市场国家(地区)在技术、人才、市场及产品品牌等方面的资源,扩大品牌及企业在海外的影响力。海尔集团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采取的做法是通过加快出口,促进本土化设厂来创造本土化品牌。通过创造本土化品牌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资源,然后整合更多的资源,如寻求加工、创建全球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工厂),在全球结成一个整体生产运作经营的网络,并进行品牌运作,通过出让品牌使用费等手段,提升海尔品牌本土化的影响力,进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
4.宣传和保护品牌。品牌应有个性,通过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并使其逐渐得以强化。企业的产品要想深入人心除了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外,还要注重对产品的宣传,把品牌尽早灌输给消费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和扩大产品的销售,综观众多驰名商标成名的历程莫不如此。创建品牌中要注意保护品牌,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商标,是企业保护自己品牌的主要手段。跨国公司多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自己的驰名商标,注册是保护品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避免企业花费巨资和巨大精力培养起来的品牌被别人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2]龚世文.浅议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品牌战略[J].市场周刊,2004(8).
[3]韩光军.品牌策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卢泰宏.跨国公司行销中国[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中国;策略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必选之地,众多外资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充分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的时期,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外资企业便开始纷纷将“本土化”视为应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法宝或者说是对策。
不同的外企对本土化的理解也不同,因此选择的本土化策略也不同。总的来说,跨国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本土化策略:
一、生产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本土化实质上包括了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分为采购本土化和生产制造本土化。
(1)采购本土化
采购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在当地国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活动。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的采购比例越高,说明其采购方面的当地化比率越高。提高在东道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当地采购比例,可以大幅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强经营效率。
(2)生产制造本土化
跨国公司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生产本土化进程,中国加入WTO以后,引发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又一轮热潮。这些跨国公司的到来,雇佣中国的员工,使用中国生产的装备,基本上完成了生产本土化的过程。
二、产品本土化
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问题是值得每个外企深思的问题。为此外企需要了解他们在中国的目标消费者的特点、偏好、需求等。
跨国公司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采取亲情营销,以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人力资源本土化
经济学中把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要素统称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而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它具有流动性、时效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企业的跨国经营,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经营,它体现在企业必须能够引导、协调和组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多元员工,使多元的人在企业内部能够聚合成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这种跨国企业内聚力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共同的企业文化平台,而且依赖于企业在共同文化平台基础上全面整合内部员工关系。
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首先有助于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其次,利用当地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再次,人才本土化增强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信任感,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化形象,而且有助于保持经营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四、营销本土化
营销本土化其目的和宗旨是满足本地顾客需求,培养顾客忠诚度。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跨国文化顾客需求的过程,文化始终是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时最难以捉摸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领域,传统文化与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充分调查和研究本地消费者的特点,并根据这种需求推出对应的产品,制定符合当地购买力的价格,同时根据当地文化风格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促销和宣传,是对跨国经营销的最基本要求。
五、研发本土化
随着技术密集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不断升温,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新亮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了研发本土化的竞争,为了巩固其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跨国公司把研发活动定位于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从而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研发中心是企业的核心部分,将企业核心本土化,有针对性地开发技术产品,无疑是在为它们大规模地进军本地市场研制强有力的进攻武器。
六、企业文化本土化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过程是公司原有文化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将文化差异最小化的过程。
首先要进行文化差别识别,通过各种workshop活动,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员工加强沟通,增加认同感,从而增强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其次,就是组织一系列的跨文化培训活动,旨在有效地打破每个人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更好地找出不同文化的共同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和战略需要,建立起共同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文化的融合。同时,我认为在企业文化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中,要保留原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在地的文化环境,创造新的企业文化。
小结:跨国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中国,首先实施的是生产本土化和人力资源本土化,然后是营销和研发的本土化,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是本土化诸多要素中最顶级的活动,它需要整合前面所有的要素。当然,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存在交叉进行、相会推动的情况。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的核心,所有本土化管理思想的贯彻都离不了人。另外跨国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本土化战略有不同的方法和着重点。成功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总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步伐一致,当宏观经济形式、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时,它们也会及时的对本土化战略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郭毅.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
[2]谭军华.我国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6
一、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新趋势
随着近年全球经济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企业不断扩大某一产品甚至多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了进一步提供品牌影响力,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管理者们先后走出国门,进行国际投资和经营,跨国公司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
跨国公司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计划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国拥有从事生产经营等增值活动的分支机构的企业。
根据数据记载,跨国公司和跨文化管理概念首次出现于1986年,当时世界上只有7300家跨国公司。截至2005年,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数量已经增长至77000家,是原来的十倍。证明了过去20年间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趋势,人们在国门之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尤其那些新兴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如中国,韩国,智利,新加坡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需求、良好稳定的经济发展势头以及优惠政策等优势不断吸引国外投资商前来投资。
全球跨国公司数量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投资报告,1989―2006单位:万
二、本土化战略与品牌认可度概述
所谓本土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增值活动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大市场利益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适应当地文化、平衡当地需求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决策活动的总和。
品牌认可度指由于某品牌和其它品牌的差异使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主观肯定和信任的现象。消费者对于某个品牌的认可度直接影响其产品的被接受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在东道国能否成功立足、抢先占据市场份额,以及成功进行下一步市场扩张。
三、本土化战略与品牌认可度的关系
(一)本土化战略与品牌认可度相互影响
本土化战略必须根据当地消费者喜好需求来制定,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文化和需求决定。只有当消费者真正认可一个品牌,消费者才会持续购买该品牌产品,企业才会具有稳定的客户群,进一步推进本土化战略并且盈利。因此,公司越了解东道国的文化习俗,就越容易在目标市场竞争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赢得顾客忠诚度。
家乐福和乐购两家跨国公司就是证明本土化战略和品牌认可度之间关系的一个例子。家乐福是法国最大的国际化零售企业,全球第二大连锁零售商,500强企业中排名33位。乐购是英国第一大零售商,全球排名第三。两大企业于1996年和1999年分别先后进入韩国市场。然而不足十年,2006年家乐福官方宣布在韩国经营失败,从此退出韩国市场。相较而言,当时乐购在韩国已拥有66家大卖场和72家生鲜店,而且是惟一一家在韩国成功运营的大型外国零售商。从本文的角度分析:通过比较两大零售企业在韩国的本土化战略,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两大企业的品牌认可度大相庭径。正是消费者对两大企业品牌的不同认可度是导致其最终命运悬殊的最大原因。
家乐福和乐购品牌战略对比图
上图揭示了家乐福与乐购公司在销售战略上的不同。比较二者背景:首先,乐购最初进入韩国时就选择与当地有名的三星集团合资,韩国消费者当初没有听过乐购这个牌子,但是“三星”在韩国国内的知名度减小甚至抵消人们对乐购这一外来品牌的抵触,使其迅速赢得了韩国民众的肯定。相较而言,家乐福没有消除这一劣势,韩国消费者宁愿去自己熟悉的小商店也不愿尝试这个新开的外国商店。
其次,家乐福在新鲜食物比例和生活习惯上与韩国消费习惯不符,降低其品牌认可度。韩国消费者习惯去商店购买当天所需的新鲜食物。家乐福卖场中的新鲜食物比例比乐购少。而且家乐福门店里只有卖场,相比之下,乐购既有卖场还囊括了许多娱乐设施如餐厅、服装店、花店等,满足了韩国人购买生活所需以外的娱乐与休闲的愿望,赢得高度的品牌认可度。
最后,在人员的管理上,家乐福在韩国设立分公司,从法国外派职员从事高层管理,但是法国高管不了解韩国文化习俗,并且存在语言障碍,在处理问题方面时常引起韩国职员的不满。根据韩国劳工部的统计,2004年7月1日共有5600名韩国家乐福员工由于工资待遇问题集体罢工,致使韩国家乐福所有门店关闭一天。不仅影响了家乐福的正常运营,而且给当地消费者形成消极的品牌印象。相比之下,乐购大胆启用韩国员工从事管理工作,将经营与决策的权力分配给韩国管理团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营成果和品牌认可度。
综上所述,家乐福失败在于其单纯采用全球化经营模式,忽略国家差异和本土化战略。而乐购根据韩国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及生活习惯制定相应的本土化战略,最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由此可见,本土化战略的制定必须以赢得当地消费者认可度为中心,只有满足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合理整合利用当地资源,才可能赢得东道国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本土化战略和品牌认可度之间相互促进
第一,品牌认可度的提升促进本土化进程发展
品牌认可度的提高促进了产品本土化。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认可度提高了,就会产生品牌忠诚度。在有很多同类商品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消费者更趋向于选择品牌认同度高的产品。随着消费人群和产品需求量增加,企业不得不在加强设备扩大生产。为了保证货源稳定利润增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一部分原料需要在销售地获得,产品包装等也在当地完成。为了保证上述活动正常进行,企业必须进一步了解、开拓当地市场、完善本土化战略,但是前提是企业先行提高品牌认可度。
品牌认可度的提高促进了市场和品牌的本土化。随着某个品牌认可度的提高,产品销量的增大,跨国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张在东道国不同地区开设分公司或者连锁店,吸引投资,同时为产品准确定位不遗余力地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增加品牌的文化投入,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产品,得以扩大品牌消费群体,进一步促进了其本土化的进程。
第二,本土化的进展对提高品牌认可度的促进作用
本土化越深入,公司在当地拥有的店面和工厂就越多,供货渠道则广泛、货源充足,从而避免缺货,充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这保证当地消费者对跨国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随着本土化的深入,跨国公司就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当地消费能力,根据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购买力研制生产符合当地消费现状的产品并且合理定价。
由此可见,品牌认可度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进程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站在本土化战略上才能充分考虑品牌认可度,跨国企业在当地才有可能站稳脚跟;而提高了品牌认可度,消费者才会考虑购买某品牌的商品,企业才能实现盈利和下一步本土化战略。
篇7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核心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刻,直接表现在带动了全球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同时将其进入的东道国纳入了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加强了各国的经济往来。世界各国在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求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跨国公司进入中国20年,形成了只有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在中国长远发展下去的共识。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更好的规范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同时对中国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投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 、生产经营本土化
1、生产运营本土化
生产运营本土化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最直接的表现。跨国企业实行本土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降低成本。在世界贸易中,关税壁垒日益减少,而非关税壁垒日益增加,生产的本土化作为规避各种壁垒的最佳办法,被跨国公司广泛应用着。而且跨国公司为了贴近市场,也会最先考虑在目标市场进行生产。
摩托罗拉公司是在中国进行生产本土化程度较高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手机、对讲机、无线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截至目前,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已有26家分公司,投资总额约为35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摩托罗拉公司于2004年8月在天津签约,投资160亿人民币建立起中国最先进的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运营带来的规模经济已经成为跨国经营的重大优势,并有利于推进全球一体化战略。
2、生产采购本土化
采购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要求,权衡境外采购和当地采购利弊后的一种策略选择。跨国公司由国外采购国内生产向国内采购国内生产的转变,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和提高生产的应变能力。
在中国进行采购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和制造业,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百安居等。这些跨国零售集团在中国的采购,主要以快速消费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各种产品,如服装、鞋帽、食品等为主。还有一类是如通用电器、福特汽车、西门子、联合利华等,这些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主要是为了支持在中国及全球生产。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的速度增长相当快,年采购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并逐年递增。2000年摩托罗拉从中国采购了将近14亿美元的产品;2002年则高达38亿美元;2004年,摩托罗拉的本土采购金额累计达156亿美元。
3、生产配套本土化
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初期,主要将中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加工组装基地,零部件主要靠进口,在中国制造和增值的比重较低,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国内产业的关联度较低。近年来,跨国公司生产配套国产化的比例越来越高,与中国国内产业的关联度明显提高。
例如,为了给上海大众汽车公司配套,德国大众在全球的配套企业中已经有100多家来中国投资,投资总额高达22.3亿美元;重庆与五十铃公司合资建立了庆铃汽车公司后,吸引了其原有的国外配套企业来重庆投资,配套投资的数量和比例都很可观。目前,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超过一半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给在中国生产整车的合资企业配套。
二 、研究开发本土化
研究与开发是跨国公司的核心职能之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使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本土化成为必要,跨国公司正在不断加强对中国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的投资,在中国建立了一批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1、研究开发机构本土化
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重要的垄断优势之一,在跨国公司有效利用中国的科技资源的同时,会小心避免技术的外部扩散。因此跨国公司会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就某项课题进行联合研究开发,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如为了建立和增强与高等院校及其知名学者或研究人员的联系和合作,每年IBM公司都会成立由高级主管和资深技术人员组成专门的执行委员会,从著名高校中挑选和确定出具有研究意义的科研项目,与高校共同进行研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个项目采用的就是这种合作形式。
2、研究开发人才本土化
研究开发人才本土化主要是通过与中国国内的科研院所和大量网罗中国本土化的高科技人才等形式进行。科技论文。如通用电气研究开发中心通过签约项目和人员培训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开发和推广运用;罗克韦尔自动化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有签约项目或建立合作实验室;惠普中国软件研究开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进行合作,寻求设备支持和技术指导,都是有效利用中国的科技人才资源。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机构的人才本土化指数都超过了60%。
三、 人力资源本土化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获得的经营优势,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真正转移到中国,而人力资源本土化是保证转移来的优势能持续下去的保证。科技论文。
1、外籍人员的本土化措施
语言障碍是外籍人员进行跨国管理的关键所在,所以使外籍人员本土化,首先是使外籍人员掌握中国语言,然后逐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中国的处世方式,这将有利于外籍人员对中国工作人员的管理。
三星公司为外籍人员本土化所做的努力最显著,每年都从总部将高级管理人员派往中国进行学习,内容主要是学习汉语,并了解中国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风土人情。在学习期满后,参加学习的管理人员要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在中国收集整理到的有关中国的信息,并在公司进行宣传学习。
2、有效利用本土人力资源
跨国公司在中国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重点是吸纳中国本土的有用人才。中国本土人员相对外籍人员较为稳定,可以增强跨国公司在中国战略的连续性,能够充分发挥其低成本和市场知识、关系资源未来的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与顾客、员工、政府和行政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跨国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如诺基亚在中国已经拥有员工近40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90%以上;联合利华中国区工作的外籍员工人数也已减少了80%,目前90%的高级管理职务已由中国人担任。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员工的本土化,其中国公司16000多员工中有99%来自当地。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12名总经理/总裁级管理人员中有9名是中方员工,25名部门总监中有21名是本土人才。科技论文。
四、营销本土化
1、渠道本土化
渠道的作用是完成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是弥合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和信息差距。一个良好的渠道不但可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节省交易费用,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资源配制,提高绩效。由于渠道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跨国公司选择国内的商利用自己已有的渠道销售产品,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运用商的优势,达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2、品牌本土化
跨国公司从品牌名称的设计到品牌的宣传推广等方面,都致力于与中国的文化、社会习俗及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相适应,努力创造本土化品牌。其中最典型的是“Coco Cola”品牌的中文翻译“可口可乐”,即朗朗上口,又能形象地向人们传达关于产品特性的信息。Coco Cola公司在宣传推广方面,在深入了解中国过年贴春联的传统后,通过向顾客发送春联提升自己本土化形象。春联上联为“新春新意新鲜新趣”,下联“可喜可贺可口可乐”,既宣传了产品的品牌,又适合中国人的习惯,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贯穿在中国的生产、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只有从方方面面切实落实本土化战略,才能立足中国。面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中国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本土和国际市场上开辟属于自己的市场,具有与跨国公司相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研.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论[M].上海:中信出版社,1992(21)
[2] 王志乐主编.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200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黄葱萍、王营.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化竞争战略[N].国际贸易,2001-8-15(8)
篇8
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用了中国本土的优秀经理人。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在未来的几年中,跨国公司将会在中国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造就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本土经理人,以及如何更大地发挥中国业务部门的作用,为提高公司的全球竞争力作贡献。
以前在中国工作的总经理的任务相当简单:把跨国公司的产品销往中国,或者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帮助总公司在中国生产产品。但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波士顿咨询公司上海办事处的资深副总裁和董事林杰敏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业务经理人的要求正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一方面,中国业务的经理人仍然要抓住中国不断增长的内部需求,以及应对在中国这个巨大而艰难的市场中来自中外企业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解决客户的全球流动问题。
“这些来自全球的各种因素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变中国总经理的角色和要求。”管理专家贺莫林说,“现在,中国业务的管理者必须像剧院经理或者乐队指挥那样,具备更复杂和完善的管理技能。如果你的公司是像通用电器这样的大公司,那你可以坐享你拥有的巨大资源库,找一个人做中国CEO指挥监督整个流程并不困难。但对很多公司来说,他们的中国总经理或CEO就很难面对如此高要求和复杂的变化了。”
倾斜中国市场
波士顿咨询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旨在找到跨国企业在中国运作的最佳做法。调点从集团总部的全局角度考量了14家跨国公司如何管理他们在中国的运营。研究发现,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企业至少在10个方面对中国业务采取了特殊措施:
1:中国业务在公司全球层面有一位非常高层的负责人。以三星为例,其中国CEO是集团三位最高职位的总裁之一。
2:公司内部设有非常明确和大胆的目标,有时也是对外的指标。以通用电器为例,它的目标是2005年在中国完成50亿美元的销售额和50亿美元的采购额。
3:管理过程中不断得到来自最高层的推动。戴尔电脑的迈克尔・戴尔和其他CEO每年至少访问一次中国。
4:跨国公司愿意改变其全球运作的惯例和重点,使其更有利于中国。柯达就把它的亚洲总部迁至中国。
5:开发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所有主要的跨国企业实际上都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制造的产品。
6:跨国公司积极向中国引入包括研发机构在内的产业价值链。三星在北京建立了一个300人的手机研发实验室。
7:把培训经理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执行。摩托罗拉大学在中国长年开展管理课程项目。
8:政府关系和公共关系备受关注。百事逐步建立起其政府关系,相比起省级政府,它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建设上。
9:中国业务的运作机构被赋予真正意义上的“附加值”角色。柯达中国公司有一项跨越6个业务领域的综合性战略。
10:在一些关键的职责上,中国承担起了全球或者地区性中心的任务,有时还身兼双职。耐克表示其中国公司将在准备2008年奥运会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办事处副总裁戴维・马克(David Michael)说,研究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跨国公司是自上而下发展其中国业务的。“自上而下是因为如果你确实想在中国长远发展,你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重新分配资源以及调整经营活动。”马克表示,“欲使在中国的投资尽早取得成功,公司必须学会对陈规进行改变。你必须能够把更多的人才、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中国,更多地考虑长期的投资,而非短期的财务回报,使中国成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并非所有公司都能跨过这个门槛。”
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是:跨国公司成功的关键是把产业价值链引入中国,并且从长远角度发展中国业务。“仅仅有一个小小的销售队伍在这里是远远不够的。”马克解释说,“必须不断改进你的产品以适应中国市场。你还需要足够多有附加值的活动,比如研发,这样就能和本地供应商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让中国客户看到公司对这个市场的承诺。”
中国经理人挑大梁
外国人仍旧在中国占据了大多数跨国企业CEO以及其他高级职务。但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任命中国人担任中高级职务。一方面是因为本地经理人具有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天然优势;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外派经理人到中国产生的一系列开支太高。
波士顿咨询公司亚太区主席约翰・王说,一个典型的外国经理每年的底薪约为20到30万美元,每月还有1万美元的住房津贴。公司可能还会为他的孩子上当地的私立学校支付每年2至4万美元的教育费用。此外,公司每年还承担2至4万美元的交通补贴供他回国探亲。不仅如此,公司还为他支付个人所得税。王说:“在中国你可以花上比这少得多的钱找到非常出色的经理人。”
“跨国公司现在越来越少依靠外国人了,”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马歇尔・迈尔表示,“我发现有的公司只有一个外籍经理。有一个公司,连CFO都不是外国人。”
多年来,跨国公司往往派出外籍经理人前往中国工作一段时间,也许是三年,然后再把他们调走。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笨拙的做法,因为当外籍经理刚刚开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时,他们就被调离中国。“跨国公司把中国当成了培训基地,”王说,“外籍经理确实能带来很多价值,但是每三年一换并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然而有的公司会说,流动性对于经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公司为了能让他们去中国,惟一的方法就是许诺在任期结束后给他们更高更好的职务。”
马克认为,聪明的跨国公司已经发现了这种“一满三年就走人”做法的弊病,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大的跨国公司已不再拘泥于短期更替人员的政策。他们在寻找能够逗留更长时间的人选,他们更依赖于中国本地经理人,或者那些愿意在中国工作更长时间的外国经理人。事实是,要想管理好一个企业,你不能简单地每两到三年就把人都换掉。
现在,外国经理人的角色日益狭窄。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发展得相当庞大和复杂。这就需要更多的依靠本地经理。在大多数主要的跨国公司里,外国经理人只是承担了一个特定或者相对狭窄的职责。那些刚开始在中国起步,或者仍处于探索阶段的跨国公司主要还是由外国人领导。但那些已经在中国有成熟业务的公司则明显地依赖于本地经理人。
本土优秀经理人供不应求
现在,中国本土受过良好教育,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优秀经理人相比毫不逊色,非常称职。跨国公司争夺中国人才的竞争正在愈演愈烈。
中国优秀的资深经理人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如今,很多20到30多岁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年轻人在顶尖的大学获得商科、工科和理科学位,很多人是跨国公司一手培养出来的,有5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工程或商业院校毕业生非常多。
也许这些年轻的经理人来得正是时候。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10~15年前颇不情愿地来到中国的经理们可能无法应对目前的形势。跨国公司对中国业务经理的要求要比以前高很多。波士顿咨询公司亚太区主席约翰・王认为:“跨国公司的经理们10年前来到中国时,未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们可以挂上块牌子,建立一个中国公司,然后总部会说:‘你从零开始,增长了10%,干得不错啊。’而现在,销售额已经增长了很多,新的经理需要在前任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所以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现在看到的年轻人在更高的起点上加速前进。而在以前,人们对错误和亏损要宽容得多。”
篇9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选用上,主要选择子公司所在国的人员担任。而当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成为一种趋势,其优势就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战略避免因不同文化带来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减少了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损失。跨国公司拓展海外市场,,这就必然要解决好文化差异带来的一些摩擦和冲问题,如若不能正确理解并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必然使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障碍。比如在管理本土员工时,因为文化差异会极大地打击到员工积极性,引起对工作的抵触情绪;又比如,跨国公司会定期不定期于政府部门进行公关活动时,由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这会使公司的社会关系不能够正常的进行,而且甚至会对公司的战略战局造成影响。但是,我们如果实施本土人才战略这一重大措施,就会很容易改变这种局势,我们有很大的先天优势,同时在跨国公司的西方教育大背景前提下,他们都身兼两长,所谓技多不压身,这就很容易的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对于本土的交涉效率能够大大的提高。这样对于充分的领悟我们公司的总战略的同时,还能够把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行我们战略的实施。第二,利于跨国公司更快更好的熟悉本土的经济法律制度以及市场情况,以便更好的拓展市场。如不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本土化,我们不能够熟悉当地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这些宏观环境,这将大大的制约跨国公司的发展,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本土人才的加入势必有助于跨国公司掌握这些制度,从而能够如鱼得水,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这对于提高公司的竞争运营效率是事半功倍。第三,本土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力资源使用成本降低。由于跨国公司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而在中国子公司使用本土的人力资源成本往往低于使用跨国公司的外派人员成本,这就使得跨国公司瞄准了本土化的人力资源。再加上近些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自由流动,这些都为跨国公司聘用本土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第四,降低了公司管理人员的流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所谓入乡随俗,跨国公司能够使用当地的员工,这就充分的体现了它对当地市场的信赖,同时对当地的人民也是相当的尊重,这对当地人民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为以后树立自己的形象创造条件。相信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的进程中,会有很多的当地人加入进来,人才的加入会使得员工的发展更加的顺畅,对于人才的渴望,可以使整个本土员工队伍更加的稳定。在现在这个人才流动如此频繁的市场,员工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职业公司去发展自己,他们希望看到希望,人员的流失不仅不能收回跨国公司对其的培训成本,还可能对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将极不利于公司的向前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的局限性
其实,在跨国公司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战略上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跨国公司的管理层是由多国的领导成员组成,所以在管理上面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之间的差异都会使得沟通间存在阻碍。2.跨国公司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与协调。我们想要实行人类资源管理本土化,就要有效地解决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谐调工作。它主要表现在:由于距离的限制,想要保持联系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样子对于总公司跟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层就会产生一些断带;由于语言和思维、文化教育和背景上存在差异,使得沟通协调存在很大的问题。3.跨国公司是由两个或多个国家的员工共同组建的企业,很难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企业缺少长久的凝聚力。4.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一般多数跨国企业是由总公司高层管理者做出巨大的战略决策,但是本土主管则主要负责日常营运管理,这样使得企业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难以渗透。高层管理者不能够理解,也不能够了解最真实的市场,所以,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进程造成障碍。5.在跨国公司里本土人员的薪酬和职业前景有限。首先在薪酬方面,如果跨国公司不能够平整对待,当同一职位既有外派人员又有本土员工担任时,工资方面存在着差异,会使得二者不能够和平相处,当这种不满情绪达到饱和程度,这不仅会大大的打消员工的积极性,还对在管理方面造成很大问题,可想而知,本土化进程将大大受阻。在职业前景方面,由于本土人员缺乏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其发展就会被限制在本国以内,这样本国经理最多只能升到子公司的最高职位.反而会士气大跌,也阻碍其下属的晋升,导致整个团队不和谐。综上所述,跨国公司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必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本土化可以减少当地社会对境外资本的危机和抵触,本土化衔接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双方的利益,也因此成为跨国公司解决异国环境障碍的核心举措。
三、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的优化举措
篇10
一、不同阶段手段各异
国外学者就这一问题作了大量的。90年代以后,维农的跨国产品周期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推崇。他认为根据贸易、投资状况的区别,国际产品周期可以划分为高期、成长与国际化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 Adler & Ghadar (1990)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阶段划分,即国内生产阶段、国际化阶段和多国经营阶段,此外,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国际企业经营的第四阶段-全球经营阶段。根据这种阶段划分,企业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程度的:
1、国内生产阶段-生产导向
产品技术和工艺占据了管理者的主要注意力,产品销售主要在高度专业化和有限的国内市场范围内进行。国际市场很小、产品的独特性及缺乏竞争者的市场环境,使企业采用民族中心型的态度,即使存在产品出口,企业通常也完全忽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母国人员对国外商只是偶尔进行商务访问,基本不使用外派人员。
2、国际化阶段-市场导向
由于竞争者的加入,企业重心集中于扩大市场和产量,企业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国际化经营。企业开始通过出口输出产品,随着市场培育成熟,逐渐将生产职能向消费市场转移。在这一阶段,改进生产手段和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企业突出的管理任务。公司出于一般管理、技术转移和控制的目的大量使用外派人员。同时由于生产与营销均需考虑文化差异因素,来自东道国的管理人员往往被招聘安置到销售、营销或人事部门,人员本土化初显端倪。
3、多国经营阶段-价格导向
此时产品市场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产品标准化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的加剧则要求企业将生产转移到要素价格低廉的国家。文化差异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在下降。价格、生产成本替代市场位置成为决定广商选址的重要因素。因此公司处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将减少外派人员,尽量使用东道国人员,从而出现管理本土化的,但并不是说没必要继续维持外派人员,只是其比例和重要性在相对下降。
4、全球经营阶段-战略导向
产品既要满足全球成本竞争的需要,又要区分当地市场的偏好和特定要求。“思想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成为这一阶段的典型写照。这一阶段企业的经营将同时在生产、市场和价格等多个角度进行全球化竞争,而经营中对差异性和全球化的共同关注,使得文化差异因素在此引起管理者的注意。企业从全球范围内获得产品创意、要素进行生产,但在最终产品的生产和建立客户联系上则强调对当地市场的了解。
与此同时,管理强调为有潜质的管理人员提供成长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并在整个企业中建立持续的环境。这时,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高层经理人员配置将以全球为导向,注重于选择最合适的人才担任最合适的职位,管理人员的国籍则逐步淡化。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同阶段,特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及其战略选择。Adler & Ghadar提出了国际化经营阶段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Adler和Ghadar的模型从产品国际发展的角度将公司战略和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起来,从而给我们理解跨国公司海外经理人员的管理本土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二、人员配置的几种模式
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跨国公司人员配置有以下几种模式:
1、第一种模式,母国化。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把跨国企业母国人员安置在海外各分支机构中主要职务上,现实中许多企业选择这一模式以显示其国外分公司中母公司的“存在”。以美国公司为例,很多美国跨国公司愿意任用母国公司人员担任分公司的总经理或总师。特别是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早期阶段,使用母国人员作为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最有效的人事安排。
2、第二种模式,本土化。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任用东道国的人员管理当地的公司,以当地利益为前提,开发当地人才资源;总公司则由母国人员管理。
3、第三种模式,全球化。
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决策主要从公司的全球利益出发,一般不分人员国籍,只要能胜任工作,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就可以,目的是组建具有国际性的管理班子。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既然跨国公司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利用资源、财政资源和技术,就没有理由怀疑它能在国际市场上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随着经营的国际化,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全球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同时相应地造就和涌现大批世界性管理人员。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会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人员配置方式。在国际化经营的阶段I和阶段II,一般采取的是母国化模式;阶段III,即多数跨国公司所处的阶段,一般采取当地化模式;而阶段IV则多采取全球化模式。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母国化和全球化,都属于母国人员外派的范畴;人员本土化则是更多的开发利用东道国人员。
不论是实行人员外派还是启用东道国人员,都有其有缺点。在不同的阶段跨国公司采取的不同模式,无一不是能在当前的国际经营背景下化解其缺点,同时又充分体现其优势的。
三、目前阶段及人员配置特征
目前绝大多数的跨国企业都处于第III阶段,即多国经营阶段。在此阶段中,不论是从长期的组织建设、研究开发,还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人员本土化是势在必行的。事实上,近年来跨国公司人员配置本土化趋势已日趋明朗。这不仅是由于国际化经营阶段的需要,也和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及氛围有关。从本土化程度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以及不同的东道国在人员配置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从母国角度看,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在人员配置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美国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人员本土化程度最高,日本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依然倾向于使用外派人员,欧洲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程度差别明显,但基本上居于美日两个极端之间。
美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的绝大多数高层主管职位都是由东道国人员担任,在所考察的44家中,高层管理人员本土化比例超过一半的企业达到33家,只有1家公司在高层主管职位上没有雇佣东道国人员。而在所考察的19家日本跨国公司中,有15家公司(比例高达78.9%)在高层主管位置根本没有聘用任何东道国人员。相对而言,欧洲跨国公司国外机构高层人员本土化比例虽然不如美国跨国公司,但显著高于日本公司。
2、从东道国角度看,设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分部人员本土化程度普遍高于设在家和地区的分部。
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包括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四个国家)、西欧、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东道国人员担任跨国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总经理的比例明显高于拉丁美洲、非洲、远东和中东地区。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东道国人员担任总经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达85.4%;西欧次之,为67.3%;而非洲、远东和中东地区的本土化比例仅分别为41.5%、39.8%和33.3%.东欧地区的本土化比例则出人意料的高,达到61.5%.还表明,跨国公司设在亚洲的分支机构雇佣母国人员的比例最高,设在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国家的分支机构其次,而设在欧洲和美国的分支机构在高层位置上雇佣的母国人员相对较少。
3、从发展阶段角度看,处于多国阶段的跨国公司倾向于使用本土人才,而处于全球阶段的公司更倾向于忽略国籍差别。
世界上的跨国企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其人员配置的本土化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现在世界上处于在第III阶段,即国际阶段的跨国公司和日常生活最为接近。此时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对当地市场的反映相当灵敏。由于跨国公司在不少国家均有分支机构,因而其经营重点必然存在地区的分类,从而体现出多国国内战略,奉行这种战略的行业包括饮料、餐饮业、服装、食品和造纸等。这些行业中的跨国公司更倾向于聘请本土人员进行管理。而对于一些处于第IV阶段,即全球阶段的跨国公司来讲,其经营的重点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成本减少的最佳点,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看待,在节点的安排下寻找最佳生产、销售点,从而使整个行业获得最大利润。处于此阶段的行业一般有飞机制造业、化工、机、家用电器和汽车制造业等,其经理人员日益呈多国籍趋势。
大部分全球阶段的行业、如计算机、化工、家用电器、石油天然气以及汽车业人员本土化比例都比较低,尤其以汽车业为典型。而大部分处于国际阶段,实行多国国内战略导向行业人员本土化比例都高于平均水平,如食品和造纸行业。业管理人员本土化程度最低,其原因可能在于跨国公司希望通过母国人员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控制,而当地市场知识的重要性则促使跨国公司在广告、商务和管理服务业大量启用东道国人员担任管理职位。
4、从人员配置的层次上看,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高职位上使用母国外派人员,同一级别的不同职位的人员配置也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跨国公司在高级管理职位上总是大量地使用母国外派人员,在中级管理职位上更多地使用东道国人员,而在低级管理职位上则主要是启用东道国人员,基本上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外派人员。
同一级别的职位表现出来的本土化程度也不相同。根据Harzing (2001)年对2689家跨国公司人员本土化的考察数据,总经理职位由东道国人员担任的比例为59.2%,本土化程度最低。而在级别相同的职位中,东道国人员担任财务总监的比例为82.8%,担任营销总监的比例为89.9%,担任人力总监的比例最高,达到97.8%.人事职能是本土化程度最高的职能,因为人事工作需要遵守当地的雇用和规章制度,并且还要适应雇员的不同文化背景。营销职能也是以当地市场为导向的。相对于前两种职能,有关当地情况和偏好的知识对财务职能而言重要性是最低的,而且,许多跨国公司认为就外派人员一般说来,跨国公司在高级管理职位上总是大量地使用母国外派人员,在中级管理职位上更多地使用东道国人员,而在低级管理职位上则主要是启用东道国人员,基本上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外派人员的控制功能而言,财务总监和总经理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财务总监的本土化比例相对较低。
四、目前状况及其启示
1998年,国内学者许罗丹教授等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广东省内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涉及技术、管理、筹供、本土化等方面,并最终获得415家企业的有效数据,其中281家是港、澳、台投资企业(下称华资企业),45家是欧盟企业,36家是日资企业,53家是美资企业。根据这项调查,我们可以出在华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几个显著特征:
1、外派人员在外商投资企业总体雇员人数中所占比例相对于企业建立初期呈下降趋势,其中美资企业甚至出现了外派人员绝对数量的减少。
2、中方职员担任中高级管理职位的比例相对于企业建立初期有所提高,但目前该比例仍然偏低。
3、专业技术人员本土化比例相对于企业建立初期都明显提高,其中美资企业甚至出现了外派技术人员绝对数量的减少。
4、日资在华企业严重依赖母国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美资企业则比较多地依赖第三国人员,第三国人员在外派人员中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母国外派人员,而欧盟企业中第三国人员在外派人员中所占比重则居于美资和日资企业之间。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日益与国际紧密接轨,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从事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活动。与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大型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第II、III阶段,在人员的任命上更多地使用外派人员。我国企业的国外分支机构急需一大批既懂经济又懂技术,既懂贸易又懂的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和完善经贸高等院校,增设能适应跨国经营的课程,提高经贸院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二是加强海外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充实和更新他们的业务知识和外语水平,使其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
另外,可以采取必要的人才地化策略。就是直接聘用当地的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外的高人才,一方面获得人才的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这些人熟悉经营环境、了解市场需求、善于同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打交道,能力较强。
- 上一篇:伦理学与经济学
- 下一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