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22 13:4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理论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理论试题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中,《概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国化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之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思考和选择权利的剥夺,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一、专题教学模式的界定

专题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把课程内容整合成系列专题,授课教师围绕专题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由一位教师讲授到底,而是在各领域有研究的教师轮流开展教学,使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专题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从而提炼出若干专题,打破了以前按章节进行授课的内容结构。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专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必须将《概论》课的教学重点由过去单一地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来。学校应该看到现在我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搜集到大量的信息,但是处理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教师要把是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作为《概论》课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标志。专题式教学使教师在相互碰撞交锋的各种信息观念情景氛围中,将相关章节与时政热点问题被教师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切合时代特色的专题,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2.专题化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为教师教学研究创造了条件《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要想把《概论》课讲好、讲透,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的确不容易。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博学的知识,具有精湛的讲课艺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题化教学模式改变了通常是让一位教师从头到尾完成《概论》课的讲授。专题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讲授自己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几个专题,这样教师就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可以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

三、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不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加上高职院校的技术应用型特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排斥心理。怎样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概论》课,提高教学实效,专题化教学模式教学必须进行一些探索,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把《概论》课具体划分为七专题:专题一,中国化;专题二,思想的主要内容;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政外交国际战略;专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专题七,时政热点近年来时政热点问题,包括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等。1.专题教学过程的实施(1)坚持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思想政治课教师就《概论》课专题内容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这一方面能保证专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学习。(2)实行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学校按专题讲授、多个教师授课的授课方式,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讲授。多个教师授课是《概论》课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分担不同专题的教学,如有些教师学的专业是法学,可以专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面的依法治国的专题,有些教师是历史专业的可以专门讲授思想。这样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和透彻地讲解每一个专题。(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概论》课一般是合班上课,上课人数较多。《概论》课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了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效果有所优化。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概论》课程”,依托APP客户端或微信朋友圈的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2.专题教学课程的考核通过本课程教师的努力,学校与该模式配套的《概论》课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过程严谨化授课教师必须在该课程考试前一周将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名单通知学生所在系部。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若擅自参加考试,成绩无效。(2)考核结果民主化班级固定,教师不固定,作业和出勤在判定尺度上有差异。对学生的最后考试和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协商机制,给予学生最终综合成绩。如果有必要,评价通过不同的教师计分,取平均值,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3)考核方式灵活化学生成绩考核上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通过作业、课堂提问、考勤等考查方式进行。期末考查采用开卷考核的方式,主要由开放性试题构成,题目灵活,使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

[2]刘万英.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2.11

[3]刘小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4]陈占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

[5]于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6

篇2

1.1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驱动要素,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居于核心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其它要素。实践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具有导航、定位和驱动作用,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确立了基本的方向。实践教学目标也为教师计划、组织、实施、调控实践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无论是选择实践教学主题,还是设计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都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

1.2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方式,让学生观察、分析、体验、感悟、理解和践行同实践教学主题相关的各种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各类活动。实践教学内容是教学体系的受动因素。它不仅是连接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纽带,学生和教师彼此间交流、相互影响的对象,还与实践教学目标相关联。衡量实践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主要看它是否准确地表现理论教学精神实质、是否能契合学生的需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内容是最具社会性、丰富性和时代性的要素。

1.3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是指服务于实践教学目标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它涉及到确定教师任务、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以及学时、学分、评价、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环节。实践教学管理属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控要素,既要调动实践教学体系中其它要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效能,还要对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和优化,以服务和适应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是否科学、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能否让实践教学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对实践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

1.4实践教学保障

实践教学保障是指实践教学活动的支撑和保障因素,是为实现实践教学目的而提供的精神氛围与各种物质条件。实践教学保障主要涵盖创设舆论氛围、建立组织机构、经费条件、实践基地等。实践教学保障属于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要素。实践教学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实践教学的宣传动员、统筹安排、协调优化、支撑保证。实践教学保障作用发挥的程度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实践教学的运行通畅状况和成效性。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坚持系统的观点,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认真分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相关基本要素,既要发挥出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又要相互协调和整体优化,构建出科学的高效运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1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是参与主体,也是组织管理的主体。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一,重视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育观念;其二,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科专业方面的差异,教学的组织实施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成绩的评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其三,要准确定位师生关系,树立与学生平等、合作的理念,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找到自己的“自由发展区”。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彰显,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能力

实践教学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策划者,应当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教学的方法及规律,同时还能够把实践教学内容予以课题化,以促进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学习和探索。其次,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应当具有一定的宣传动员、组织、沟通、协调以及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并有效地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控和引导。再次,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者,应当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地提出实践教学的新举措。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包括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围绕这个目标精心设计:其一,思想道德目标。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知荣辱、辨是非、锤炼意志、塑造人格、实现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其二,知识目标。通过直观灵活的实践教学活动,把理论与社会实际联系联系起来,加深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并自觉地以它指导自己的行动。其三,能力目标。通过大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2.4创新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及资源实践教学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有三种形式:第一,课内实践教学。包括模拟教学、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课堂讨论、影像作品欣赏等。第二,社会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访问、实地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第三,虚拟实践教学。包括网络通讯、网络论坛参与、网络个人网页制作、网络博客开设等。实践教学要灵活运用这些实践形式,并不断创新出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实施实践教学要以实践教学资源为依托,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区、学生社团组织、科技创新实验室、博物馆、革命等都可以作为实践教学基地,针对性地予以开发建设。第二,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源十分丰富,为开发、利用和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样式。

2.5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良性运行要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第一,建立组织机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二,制定规章制度。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可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第三,确保经费支持。要建立专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金,以确保实践教学有充分的经费和财力保障。第四,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建立和健全一支相对稳定、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是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

2.6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及考核体系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1.要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观念

分析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活动组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2.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探索性学习方式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也起到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氖的效果。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一些探索性问题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因而恰当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旧时还要求教师要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应运于教学过程之中。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承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4.利用学科整合多方面优势培养促进教学

发展的社会需要发展式的人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问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个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篇4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36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nto lif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This is the theory of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concept. Chin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facing the teache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book knowledge, teaching syllabus, negle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practice.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th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the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 find new ideas and method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China, find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tual effect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理念及主要思想

1.1 “生活教育” 理论的理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有别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遵从“书本第一”原则,信奉书本,教学方式及内容过于死板,不利于学习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其中部分脱离实际的内容极易引起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质疑,进一步动摇传统教学中书本与教师的权威性,使得教育效果难以尽如人意。生活教育理论从教学根源上改善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陋习,教学内容不拘泥于书本,教学地点不束缚于课堂,教学方式不局限于灌输。其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来源和理论印证,极大的减轻了学习负担和压力,使教学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研究。

1.2 “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思想

1.2.1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生活具有时代性与地域性的双重特点,并且伴随着物质与精神的进步而不断的改变。生活与教育是共同存在的客观现实,每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都在接受教育,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受坏的教育,而生活无是不变,因此教育也要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可见,一个人受怎样的教育是由个人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在好的生活环境中,接受到的教育就会相对更为优秀,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接受到的教育质量通常都会良莠不齐。生活对于教育处于并不完全处于支配的地位,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教育也是会对生活起到反作用力的。

1.2.2 社会是最好的学校

社会不能等同于实际意义上的学校,它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授课,也没有固定的教室,而它们的共同点则在于达成了教育的目的,两者在这一点上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陶行知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工具、教育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要进行实践必须要回归社会,必须让学生离开牢笼的枷锁,只有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才能将教育的目的以及效果达到最优化。

1.2.3 教学做的统一

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做”的相互统一以及“教、学、做”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明确的解释,他认为这三者体现不同的方面,在实际的生活中,生活要求我们怎样做我们就怎样学,将学习的过程教给别人,从做到学的过程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是环环紧扣的。这三者相互配合,使行动与思想同步,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与最优状态。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

2.1 重主体,轻客体

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传授课堂知识的前提条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现状是老师讲自己的,学生不愿意提问,不愿意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立思考以及提出疑惑的自我意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环境中的主体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学生接受知识的整个过程变得被动,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停留在教学表面,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

2.2 重理论,轻能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青年人通过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为系统的掌握与了解我国的政策、方针,学会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目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完全本末倒置,教师热衷于让学生熟记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对于学生在课后的反思与知识实践却并不是很关心。

2.3 重书本,轻社会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普遍的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模式。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单方面的传授以及强制性的说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严重的阻碍。教师的授课基本上是以书本为主,对于课外知识的补充,社会现象的分析,社会实践的举例等方面基本上是没有的,翻开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本,我们发现笔记做得十分完整,重点标得十分到位,但是谈到社会实例分析与例证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处于“失语”的状态。

2.4 重教学,轻实践

高校的思想理论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教案时常常会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初衷,造成内容与实践脱节的状况。教师由于和学生缺乏沟通、互动的环节,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教案时往往会远离生活,脱离实际,使得教案内容往往过于“高、大、上”,富丽堂皇的表面之下和学生没有切实关系。这种教学教案无疑是失败的。积极上进的思想是高校学生学习其他知识以及最终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造成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启示

3.1 关心学生,重视个性培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每一个学生对政治课提起兴趣。高校青年处于思想文化接受的活跃时期,细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教师必须担起相应的教学责任,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了解、负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尽可能的制定合理的、全面的、结合实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渐具备举一反三和联想的学习能力。

3.2 换位思考,发展学生社团

生活教育的理论认为作为一名良心教师必须和学生融为一体,时刻关心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自己成立的社团,教师必须抱着支持的态度,尽可能的参与到学生社团中去,在学生独立运作的同时适时地扮演思想顾问以及行动指导的角色,既让学生充分展示以及发挥自身的领导组织才能,挖掘出了未知的潜能,教师也能通过与学生的共同实践,更好的了解青年人的思想及想法,更好的推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3.3 立足生活,加深理论层次

青年人正处于探索欲与求知欲十分旺盛的时期,常常会受到各种价值观以及社会风气的感染,这也是为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屡屡开展却实效不佳的原因之一。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就应当与时俱进,书本知识必须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在理论的基础上增加社会例证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以正确、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3.4 格物致知,丰富实践教学

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室基本上是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课本上所提出的教学内容也是十分有限的,而我们最终面临的不是教室也不是学校,而是社会,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做的统一”才是最终的目的与方法。学习源于实践,实践作用于教育,教育与学习之间相互递进,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主动的参加社会实践,如利用假日打工,志愿者行动,以及义务劳动等方式,真正的了解社会,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将社会问题带入课堂,这种带着问题上课,用课堂所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才是理想的教学状态。

4 结语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学校以及国家三方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彰显青年人的政治面貌,更是肩负着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责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8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罗双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

[5] 毕扬,郑海峰.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M].才智,2008.

[6] 王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04-107.

[7] 项贤明.论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逻辑关系[J].教育研究,2013,08:4-9.

[8] 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12-17.

[9] 高伟.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5-42.

篇5

【关键词】时政专题讨论法 思想政治 课程教学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61-02

一、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课程之间存在着巨大联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习实时政治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课程这一学科的主要特点包括实践性、社会性、政策性以及时代性等,以上特点决定了这一学科不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还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现阶段社会中存在的实证问题来讲解思想政治课本中的相关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根据思想政治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这样才能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1.2学习思想政治课程能够提高学生们解读时事政治的能力

目前,我国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时事政治。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充分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时政专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分析能力,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3时事政治是政治课教学的载体和补充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一课程标准的提出明确要求政治课教学要以社会生活为载体来理解和运用学科知识。一种理论如果不能和现实紧密联系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那么时事政治便成为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必要的载体,有了这一载体就像鱼儿获得了水的滋养一样能茁壮的成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时政专题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时政专题讨论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传授式教学方法,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所以很难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这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可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不高。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科目的考试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考查一些理论型的知识内容,而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们的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考试内容中加入了很多时政分析题。这就需要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加入时政材料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只有对社会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得心应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时事政治等内容进行思想政治内容的讲解,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加入一些互动形式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对这一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用性

思想政治教材在编订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固定性,所以一般在编订好之后就很少在进行改动,即使进行修订,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改变,例如增加一些图片或者是案例等。这就导致课本中的一些内容无法及时的反应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尤其是一些时代术语以及实时政治方面的知识。但考试中的问题往往是围绕实施政治方面的热点问题而编订的,如果同学们连里面出现的专业术语都不懂,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对最新的时事政治与相关术语等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在备课的过程中将当今社会上的一些重点事件进行归类整理,在课堂上帮助同学们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轻松应对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就过于抽象,如果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时政专题讨论法,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就会有效地提高这一课程的使用性。

2.3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引入时政专题讨论法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由于我国传统观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这种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也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环境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引入时政专题讨论法就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降低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给学生们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并结合其他人的观点进行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4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过于注重考查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少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在考试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将一些理论知识背熟,就能够的高分。所以,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以及重要理论进行死记硬背,根本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而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内容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时政讨论专题,刚开始可能会让那些对课本内容进行死记硬背的学生们无法适应,可是这种方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让同学们真正的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才能够灵活运用,不仅带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利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时政专题讨论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时政专题讨论法是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应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影响教学效果。

3.1教师在选择时事政治案例的过程中要避免随意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无论是我国还是国际上的其他国家,随时都在发生着各式各样的时事政治,内容广泛,其中包含了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时间进行整理与归类,找到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可是现阶段的部分教师整体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所以在进行时事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往往过于随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所讲内容没有进行整理与提炼。这就导致其在课堂讲了很多的时事政治案例,可是缺乏针对性与概括性,学生们很难抓住重点,教学效果不佳;第二、知识的更新较慢,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平时很少看新闻或者是报纸,知识的更新较慢。在进行时事政治案例讲解的过程中,经常将很早之前发生的案例进行反复使用,这就是时政专题讨论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过于注重个人喜好,部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感兴趣的时事政治,而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案例就避而不谈,这就导致学生们的知识面不够全面。

3.2学生在选择时事政治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时政专题讨论法,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往往让学生们在课下自主进行时事政治的选择,之后在课堂上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这一方法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能力,可是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由于学生有巨大的毕业压力,各学科教学都抓的十分紧,特别是班主任的战略决策影响。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极力倡导学生要着重抓主修科目。因为专业科目以及其他主修科目在每学期考试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是决定“挂科”和通过学期测试的重要部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是在大一阶段为公共课程,需要考试和相应的检测,大多数学生到了大二阶段都会选择放弃这门课程。第二、在选择时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具有局限性。现在的大学生猎奇心理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吃穿的名牌,明星之类的内容。其学习没有用心和刻苦,让他们去关注时政材料并不是他们愿意和感兴趣的,如果找到了与教材相关的时政材料都是不假思索和整理的加以呈现在课堂上。

四、时政专题讨论法引入思想政治教学的表现途径

4.1举行时政专题讲座

在现代教学中,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手段、资源。而就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看教材的滞后性特点明显的有不足之处,这也需要教师很好的处理这一对矛盾。学生每天所接触到的社会、他们的所听、所闻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和感到很多困惑的事件,这些困惑在一段时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但如果伴随而来的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兴趣的培养。如果我们能够按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一个重大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介绍事件的经过阐发其多方面的意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把握事件,并能在教师的分析讲解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习时政的兴趣和激情,营造良好的政治学习和讨论的氛围。

4.2以时政专题讨论为主组织班级内部分组讨论与互动学习

在班级内部组织学生们对有关时事政治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且能够通过讨论进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首先要给学生阐明教学的要求和考试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其要求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运用时事政治内化为自己的所必须做的自觉行为。第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相互探讨和合作中相互帮助互相进步,可以是在课堂政治课上运用,也可以在课下在其它学科中运用。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一旦融入了一个团队那团队的力量是远远大于个人力量的。

4.3时政专题视频教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结合视频播放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和鲜活的真实感人的场景,让学生内心掀起一阵波澜,然后乘机结合不同的画面场景,步步设问,引出教材知识中的知识: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等等问题。让学生在画面、图片、视频的帮助下真正理解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整个课程显得思维连贯、逻辑性强,在巧妙的层层设问中不知不觉地落实了教材知识和相关考点,这种方法可以用同一事例从不同视角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提问,使整个课堂张弛有度,活动与思考并行,思维与能力得到提升。但是这种方法要达到效果的最大化,选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选题后的加工设问环节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一堂课的成败和效果的好坏。

参考文献:

[1]祝国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行为化的初步探索和实践.湖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15-20.

[2]钟鸣.政治课结合时事进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科教文汇.2009.10:14-16.

[3]王立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0:25-30.

[4]叶霜.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情景教学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3:10-15.

篇6

摘 要:财政税收管理是财政税收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创新性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有利于财政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当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当前财政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如何创新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财政税收 管理 问题

前言

作为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税收管理对于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加快财政税收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能够确保财政收入的稳步提高。但是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进行,有些地方的财政管理力量不断的减少,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已经成为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1、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我国独具特色的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成熟,近年来,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一定基础上保证了我国的财政需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出现了一些上清下乱和上访频繁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民主管理制度需要相应的完善,很多地方的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普及和发展,民主管理部门的职务执行力太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第二,对财政税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增加,有些管理人员不根据相应的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很多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常发生一些违法违纪的现象,第三,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很多财政管理工作岗位的流动性太快,对于监督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第四,因为资金效益有待进一步的增加,在一些改革措施实施的时候带有一定的过渡性,规定的管理方法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最后,是因为资金管理不到位,由于我国实行了机构改革,导致财政税收管理机构的成员逐渐减少,出现一些消极怠工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财政税收管理出现问题。因此,下面对如何创新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进行介绍。

2、如何创新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2.1 建立和完善新的财政体制

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之下,进行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的前提是建立起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所谓分级分权,指的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实行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税收的调节,在分级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增加我国中央政府的收入比例,使中央政府的支出力度增加,减少财政管理问题的出现,对财务进行统筹管理,同时要切实的缓解地方政府财务管理自身所带来的压力,对于行政改革过程中的人员精简所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支出权限,保证地方政府具有充分的财政权力的前提下对地方财政的自由进行相应的控制,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管理改革,实现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

2.2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对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搭配有条件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以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些资金分配方法比较合理的省市要提升一般性转移支付自身的比例,整合专项转移支付,使移动支付资金的来源愈来愈稳定。同时对转移支付的分配方式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公开、科学、透明和合理的资金分配体系,保证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

2.3 以制度创新保证管理体制的创新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对于我国政府改革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制衡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效的推广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降低农业生产工具的成本,相应的农业生产成本也会降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免除农业税等一些税收项目,还要及时的调整税收结构,同时正视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这是发展我国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合同制是完善我国地方财务税收管理分配职能的重要创新手段,因此将合同制纳入到我国的财政税收体系之中,既能提升我国地方财政税收的自主权,还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人们一直在倡导进行体制改革的进行,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因此,为了开展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就必须要以加强中央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配合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2.4 注重国税和地税的协调

国税和地税,都是国家的税务机构。其中国税归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而地税归省(市)地税局垂直管理。两者最重要的区别是税务征收的范围不同,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我国税务机构的作用,必须协调好地税和国税之间的关系,健全地税和国税的协调机制和配合机制,由于我国近年来不断的进行分税制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我国的相关省份已经设立了相应的税收征管机构,这些机构是将地税和国税分开的,地税机关和国税机关之间要进行充分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当地税和国税对政策的理解出现不同时,两种结构应当进行充分的探讨,尽力的解决问题,以实现地税和国税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的。同时,政府要将相应的财政关系进行规范,对我国的财政体制进行健全,对于我国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支出所具有的责任进行明确,对于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充分的完善,以事权和财权相互匹配为重要原则,健全省级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对于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履行好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责任,对于地区性的公共服务支出要由地方政府来负责,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跨地区性质的公共服务,必须分清楚这些服务的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协调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的支付规模,增加对财政困难的城乡建设力度。

3、总结

总之,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下,应当充分参考国内外的财政税收管理经验,做好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工作,以保证我国改革发展的稳定进行,在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加快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新的财政体制度的同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在制度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的前提下协调好国税和地税的关系。使财政税收管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应文.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J].商,2013,32(11):56-58.

篇7

从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主要以知识为重点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基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课程上师生之间缺少相应的沟通以及交流。随着传统教学弊端的显现,使得人们开始逐渐反思教育理论以及教学模式,并且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深入改革,使得教学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形式。但是针对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应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创新,是现阶段仍然有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对于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育对象分析

党校教育的主要对象通常是党政领导干部人员,他们都已经具备了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党校进行教育的实际意义就是对党政干部进行相应的教育,其中主要包含的教育内容就是指党政领导干部的实践工作管理中应必须具备的政治理论知识。目前,在党校进行教育的对象其主要的特点包括党政职务职称较高、社会见识相对广泛、学历较高等,基于这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对象,从事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的教师应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论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做到熟悉掌握并且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应用中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除此之外,在党校接受教育的人员其本身的专业背景以及文化素养较为不同,甚至差异较大,因此党校教师应在这一基础上向学员们充分介绍政治理论的学科前沿,或者采用一定的方式逐渐引导学员充分对学术前沿进行充分了解,这已经成为党校政治理论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任务之一。

二、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

1.采用互动式政治理论教学

互动式教育方式,其具体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员能够以较为平等自由的方式对相应的教学主题展开交流以及热烈讨论,进而逐渐实现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实践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课堂的进一步创新,是现阶段受到广泛教育学者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适用于所有值得进行谈论的开放式课题。在实际课堂教学应用中,师生之间较为融洽的关系能够推动学员的良好发展,并且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由于党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因此党政教育的实际教育目的就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从而逐渐提升党政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由于教育对象相对较为特殊,使得在进行党校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开始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党校内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员本身具备的工作实践经验,逐渐将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与学员的工作实践经验相整合,使得各自展示相应的特长,进而将优势进行互相补充。

除此之外,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师生应该将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其具体的表现为:其一,教师应将传统教学中传授知识的角色进行转变,逐渐成为党政教学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实现师生之间互相平等、自由交流,从而充分调动整体学员的创造性学习、积极性学习以及主动性学习;其二,学员应改掉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直接变成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对各种专业理论知识都进行主动学习,并且应积极在教师与其他学员身上学习相关知识,并积极的为教师与其他学员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进行互动教学的模式下,应促进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以及沟通各自的学习经验,学习心得以及学习情感,从而实现各自优势互补。

2.方法论教育的推行

对方法论教育的推行是政治理论教学重要的实现目的之一,方法论教育作为现代化教育中较为关键的教育理念,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其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主要推行对知识学习的实际应用方法、应用技巧以及应用视角进行传授,教师对课堂进行开展教学的一项重点教学目标是有效增强学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等。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应以较为客观的角度推动政治理论专题教学,由单纯的向学员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强化学员的知识能力为转变点,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强化了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

基于方法论的教育理念下,党校教师应在讲解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对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利用,教师应重点把握几点基本教学原则:其一,在进行政治理论知识检验阶段,应以平等的身份进行,经过深刻的对事实进行检验、批判以后,才能进行改进;其二,在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中,应进一步指导学员采用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对政治理论专题的疑点难点进行相应的探讨;其三,针对一个问题,教师应鼓励学员引发几种不同的思考,并且进行充分的对比分析,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其四,在进行政治理论的推论过程中,应尽量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性较强,逐渐构建出事实与理论进行相互对接的知识框架。

篇8

关键词 工作化知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整合;理论基石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8-0034-05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对系统化、理论化学科知识学习的解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究竟应该吸纳什么样的知识?其知识选择标准和特点是什么?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名分来指称这种知识才更具逻辑必然性、合理性?成为人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什么样的知识是高职教育最有价值的知识

19世纪中叶,面对知识的激增,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命题被广泛认同。斯宾塞曾提出“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的世纪之问。回答是科学知识。今天,面对知识增长的爆炸趋势及高职生学习时间和能力有限性的逻辑前提,我们有必要套用“斯宾塞之问”,进一步追索“什么样的知识是高职教育最有价值的知识”?回答是:与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知识。落实到课程改革形态上,就是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紧密联系的“工作化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当下课程改革的主导样态,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课程向工作和理论知识向工作过程知识的转化。课程向工作的转化意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边界比较明晰,转化相对容易,只要选取合适的工作任务和项目,让学生有序完成即可。从理论知识向工作过程知识转化意在传授支撑能力培养的职业理论知识,纠结度高,转化难度大,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换言之,倘若在课程改革中不能将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整合与转化成职业理论知识,那么重构的课程内容或体系就是不彻底的,而将学科知识理论改造成职业知识理论,或者说以工作为核心重构职业理论知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对改革者的知识水平、整合能力、创新智慧构成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工作化知识”这个核心概念可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逻辑抓手。

(一)工作化知识的内涵

工作化知识是指由职业技能、技术工作及其过程所连带和负载的特定知识。这种知识包括工作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两方面。工作知识侧重指与工作相关联的“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指工作过程所负载的、并与之融为一体的程序性知识。关于“工作化知识”,国内专家曾提出过一些相近的概念。赵志群认为,“工作过程知识是指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所特有的、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知识”[1]。笔者认为,这样的界定只顾及到工作过程知识,而忽略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是有失偏颇的。徐国庆则提出了“工作知识”的概念,认为“所谓工作知识,就是关于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工具材料、工作诀窍的知识,人们用它来表达工作过程中具有实践功能的知识”。按照邦德和西蒙斯的观点,工作知识是“一种能提高生产力、更为有效、更能满足劳动过程需要的知识”[2]。这一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但忽略了工作知识生成与转化的逻辑过程,忽略了“化”与“整合”的过程。“‘化’是一个动名词,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意思。”[3] “‘化’字缀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4] 这一转变是必须的。因为工作知识融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不是自发融入和客观绑定的,而是一个选择、提炼、转化、融合的过程。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工作知识都要纳入课程体系,必须要加以淘滤筛选,只有那些必须的、典型的、经过改造易于施教、并能取得好的成效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工作知识,整合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之中,没有这样“化”的过程,纯粹的工作知识,是不宜盲目与课程挂钩,纳入课程内容视野的。因而可以称这种以工作过程为逻辑纽带吸附与转化的工作知识或工作过程知识为“工作化知识”。

(二)工作化知识的特征

理解和把握工作化知识的特征,可以借鉴徐国庆对“工作知识”特征的三点概括:一是工作过程所使用的知识;二是工作行动所表征的知识;三是工作任务所组织的知识[5]。这一概括从知识使用、知识表征、知识组织三个角度出发,寻求知识在与工作联结过程中表现出的特质,诚然是思路清晰和见解独到的。但我们也不妨再换一个角度作些思考与概括。

第一,工作化知识是围绕工作过程而生成的结构化知识。工作化知识不同于学科化知识,学科化知识以体系建构为目标,展开宏大的叙事,形成严密的、系统的理论“包装”,是陈述性和叙述化的知识。工作化知识并非教材上静态存在的符号化知识,而是围绕工作过程重新选择、组织和重构的结构化知识。表现在:在结构的主线上,由工作过程作为逻辑主线贯穿,提挈和统摄知识的存在,形成“一线穿珠”的结构格局。在结构的手段上,由工作任务作为结构载体整合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为完成任务而临时组合到一起的知识交集。在结构样态上,解构和颠覆学科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打乱系统的、符号化的、显性的知识组织方式,变身为依附于工作的、去符号化的、情境性的职业化存在。

第二,工作化知识是与能力培养结合最紧密的知识。高职教育是“能力本位”的教育,同时,高职教育又是短学制的高等教育,“学生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学习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形式的知识。这就决定了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对知识作出取舍”[6]。王逢贤认为,人的接受能力的局限性,使教育过程不可能把多而博的东西都拿过来,人类是自觉地从多而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中选择少而精的东西,通过重构而编制成课程。没有少而精,就没有课程[7]。海德格尔也曾说过,学习就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与向我们言说的本质的东西协调一致的有为和无为的聚集[8]。对知识的取舍和“有为”、“无为”的选择,应该以是否有利于能力培养为标准,并将具有这一属性的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因为学习的本质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而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培养有自身的特性,其是由工作成果所负载的一种职业本领,而能力是基于行动和实践、并依赖于工作过程知识而有机生成的。工作化知识就是具有这一属性、并与能力培养结合最紧密的知识。一方面,其是由工作过程直接派生或衍生出的知识,其本身就是工作过程的组成部分。如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的程序性知识就是如此。另一方面,职业能力的本质就是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而工作任务是与能力培养直接挂钩的,所以工作化知识是与能力培养在根本上是息息相关的,是与能力培养结合最紧密的知识。

第三,工作化知识是对能力培养最直接有效的知识。高职课程体系最重要的两块是能力和知识。当然也有很多人提到素质。但笔者认为素质是养成的,其是在能力和知识积淀的基础上生成的一种人格素养和精神质地。所谓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内隐,能力和知识是素质的外化。而对能力培养最有效、最有价值的知识,则是工作化知识。工作化知识不同于未经筛选和提炼的理论性知识,这种符号化的、陈述性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是疏离的和边缘化的,它们是脱离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被表征,因而并不能构成对能力培养的直接援手,只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所以,高职教育必须走职业化、工作化的知识路径。工作化知识是在工作情境中生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例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行动所涉及的概念与原理知识、实际加工过程的经验与操作标准知识、企业的工作价值观及相应的工作文化知识等。由于其直接与能力培养发生关联,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更为直接有效。从专业能力看,工作的过程或“做”的经历,使学生直接感悟工作化知识的重要与不可或缺,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因,并在工作过程和职业情境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取职业能力。从方法能力看,六阶段的每一环节都与特定的方法和能力密切相关,都能实现对学生工作思维和方法能力的训练与开发。从社会能力看,工作过程必然要应用相应的工作化知识与人打交道、与环境互动,这一过程就培养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工作的社会能力。

二、工作化知识:高职课程体系整合的重要一维

(一)工作化知识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

任何课程都不能没有知识的加盟。但高职课程体系的内容因教育类别、性质的不同,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其以学科为原点,在知识体系层面导向了课程与专业,“课程,是高深学问的一种具体形态”[9]。高等职业教育则是能力、知识、素质的加合,能力是根本,知识是基础,素质是关键。其中知识是所有课程体系必不可少的板块,是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石。高职教育绝不排斥也不能没有知识,那样学生的知识底蕴、人才的高端性、教育内容的完整性都无法体现。但高职课程体系的知识构成部分,又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知识,其是“工作化知识”,即由职业工作所连带的、支持能力生成所需要的“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本身所负载的程序化知识。工作化知识突出工作在知识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以工作为核心来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其所生成的是典型的职业本位课程。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职业属性和能力本位的知识,高职教育课程只有建立在这样的知识基础之上,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

(二)工作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到完整的工作过程(程序性)知识

工作化知识不仅包括工作展开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化归纳知识,而且包括内置于工作过程之中的程序性知识。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工作进程。正如德国的劳耐尔教授指出的,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0]。工作过程知识是完成这一完整的工作进程直接需要并运用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从学科知识中引导出来的第二手知识,其有自己的品质,隐含在具体的实际职业工作中。这样的知识只有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训练,才能感悟、积淀、熟悉、了解、把握。如前文述及的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工作过程的六阶段模型,就是工作过程所负载的,或者说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程序性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调研获取信息、独立制定计划与决策、独立实施计划与调控、独立评估工作绩效这一系列流程,就能全面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转化为经验和能力。

(三)工作化知识有助于破解传统课程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

传统课程的分析框架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二元对立的视野的。在这一框架下,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是平行并列、二元对立的,前者是游离于工作过程之外的独立的价值要素,不愿低就于技能、实践,融入工作。虽然人们一直在寻求二者的科学整合,但如何有效地使知识与理论有机地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学科化知识与教学方法始终徘徊在课程领域,如影随形,导致在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中,学科化倾向依然较为突出,“教学内容指向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抽象的专业技能,而工作过程知识没有被考虑到”。充其量“仍然是在学科体系框架下寻找与工作世界的联系”[11],学生“所学会知识实质上只是一种书本的、‘形而上’且与解决实际问题无关的重在储备记忆的知识”[12]。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受传统学科化课程“路径依赖”的影响,也与对知识、理论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内在关系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处置不当有关。认识不清表现为,并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知识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有着特定结构与性质的特定形态的知识。理解不透,即没有理解职业教育知识来源路径的复杂性,其既可能来自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应用,也可能来自经验的建构和实践智慧,还有可能来自书本上没有的、但实践中用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该如何统整融合?缺乏统一的知识框架,依然沿用普通教育内容的分析视角,会造成错位失当。工作化知识概念的提出,将有助于化解传统课程二元对立和整合不力的困境。因为其以工作化知识的概念统合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分析视角,“有利于开发出与工作实践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知识体系,形成职业教育课程所特有的课程内容;又有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因为其不在区分理论与实践,只要与完成工作相关的知识,均属于工作知识的范围”[13]。

(四)工作化知识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建构高职课程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高职课程改革缺乏属于自己的、统一的概念表征系统。在与学科化课程并不成功的整合过程中,其关键就在于缺乏与职教体系相统一的理论知识概念,而是一直沿用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概念,与职业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格格不入。所以,只有引入“工作化知识”概念,才能使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理论知识的概念内在统一起来,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有机整合。从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看,课程体系是由课程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课程门类的构成与组合。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力、知识、素质、智慧的四维整合,其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是能力和知识两维,但长期以来这样的体系一直是“职业能力+学科理论知识”的模式,严格来说,这样的课程体系不是纯粹的职业教育体系,而是杂凑拼合的内在分裂的课程体系。原因在于理论知识之维还是学科体系中挑拣出来的知识,还是两个体系的杂糅,并没有匹配成职业教育的完美体系。而只有引入工作化知识的概念,才能使工作化的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匹配成和谐一致、逻辑自洽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整合也才能实现有机统合,达臻圆融境界。所以,工作化知识是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维和必然的逻辑基石。

三、工作化知识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以工作化知识(而非学科化知识)加职业能力整合而重构的课程体系,究竟该如何实施需要进一步探究。这里不妨借助职业教育熟知的“应知”、“应会”两个概念来谈。所谓“应知”,就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与工作过程或从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工作化知识。所谓“应会”,就是学生应该掌握职业技术、核心技能。同时还需要厘清“应知”、“应会”的三重关系,即何者为先?何者为重?何者为本?

(一)坚守“应会”为先的职业教育底线

工作化知识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坚持“应会”为先的职业教育底线。这是区分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泾渭分明的界域,也决定了其实现培养目标的两种完全不同路径。职业教育是“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是以“会”为先,并且由“会”粘连和驱动知识学习,彰显能力的教育;学科教育则正相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应会”为先、先会后懂(知)的培养路径,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本然要求的致能教育。而问题在于,“应会”为先说来容易,真正践行落实并非易事。一是观念上虽然认同了“应会”为先,实践上往往还是“应知”为先,而且还多以实践条件跟不上为借口,冠冕堂皇地滑行在致知教育的老路上。二是传统观念的颠覆并非易事。比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被奉为职业教育的优教模式倍受推崇,其实它的排序依然是“先教、后学、再做”的学科化路径,应该颠覆为“做学教合一”模式,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经典范式。但事实上,“做学教合一”的提法却远不及“教学做合一”流行、深入人心。由此可见,“应会”为先,工作化知识课程体系的真正确立,尚需假以时日。

(二)以“应会”为原则处置“应知”内容

当下职业教育面临着“应知”的东西太多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课程门类繁多、课程内容超载的严重问题,形成了“知识的巨大发展和人的领会吸收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13],这就需要寻求课程及知识的整合与简化的策略原则。显然以“应知”为原则,只能导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事与愿违;只有以“应会”为原则、以工作为纽带处置课程内容,才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前提和依凭根据,才能做“减法”,才知道“减什么”、“为何减”、“怎样减”,从而达到对课程门类及知识内容“减负”、“治超”的目的。以“应会”为原则处置“应知”内容,就要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取舍和精选“最有价值”的、服务于“应会”的工作化的知识来学习,这样就能将大量与能力培养无关的冗余知识排除在外,达到应知“瘦身”、应会凸显的目的。

(三)变“应知”知识为“应会”知识,进行建构学习

职业教育一直存在着“教非学生所愿意学,学非企业所愿意用”的问题。关键在于其所传授的知识多是脱离实际的、与工作过程无关的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而职业教育则要求教授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工作化知识,这种知识是以“应会”为逻辑纽带所吸附、联结的知识。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应知”的知识)只有转换或变身为这种工作知识(“应会”的知识),才能彻底颠覆学科知识的教学体系,重构真正隶属于职业教育的逻辑自洽工作知识体系。这样学生所学就不再是空疏无用的去情境化知识,而是与职业情境紧密相连的去符号化的、实用有效的知识。同时,从教学过程来看,以“应会”统领“应知”,其教学就不会“空对空”,以“应知”援手“应会”,其能力掌握就不至“地对地”,从而达成“应会”与“应知”的高效统一,能力习得与知识建构和谐双赢的教学目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职课程改革理论知识教学实施方略研究》(zlgc2013013),主持人:张健)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6.

[2][5]徐国庆.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新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11):59-63.

[3]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个性向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2.

[4]王彦明.本土的抑或本土化的——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路径抉择[J].教育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1(4):82.

[6][10]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46.

[7]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38.

[8][美]马克·莱索.我们仍然需要面向思的教育——海德格尔论技术时代的教育[J].蒋开君,译.教育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1(6):27.

[9]王建华.高等教育学的建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0.

[11]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4):5-10.

[1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

Working Knowledge: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Jia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篇9

【关键词】中考政治 辨析题 支架式教学

辨析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侧重考查学生的判断、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然而,初中生往往缺乏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试中这类题型失分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辨析题主要有两大难点,一是“辨”,即判断;二是“析”,即分析,理清思路。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两个难点搭建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辨析题的解题策略。

一、“支架式”理论概述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通俗地讲,“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现有水平)与在跟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搭建“支架”,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支架”的原意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这里的“支架”是指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建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能力增长时要撤去“支架”。

二、辨析题解题障碍分析

解题时,学生往往出现“答不全”的现象。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在解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障碍:(1)审题能力较弱,对题干中所隐含的辨析点把握不准,造成“错辨”。如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评析“实现个人的成才梦想在于个人奋斗”这一观点时,很多学生将辨析点放在“奋斗”上,实际上这道题的辨析点在“个人”上,因为成才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因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2)缺少辩证思维,不能辩证分析题干中的观点,把辨析题做成了是非判断题。如有人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中心”,请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典型的“不科学”题型,但很多学生看不出题中的正确部分,会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3)答题时,不注意问题设问的角度。比如,评析“只要艰苦奋斗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多学生没有看到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相关知识”,而运用了九年级“艰苦奋斗”的知识。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障碍,一方面是知识能力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转型期,心智能力、思辨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基于“支架式”理论的辨析题解题教学策略

要做好辨析题,关键是要找到试题所考查的对应知识点,并进行分析。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就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问题进行正误判断、具体分析、说明理由、得出结论。

1.分析题意,寻找“落脚点”。

学生在解题时,首先要审读题意,找出问题的关键字词,概括出问题的中心;然后根据关键字词找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找到辨与析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同时也是支架搭建的起点。一般而言,“辨”是学生现有水平能做到的,在找出问题的落脚点后,学生能根据关键字词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描述判断的结果主要有“错误”“片面”“不科学”等。例如:运用八年级课本“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找出关键词“只要……就……”就能判断出观点是片面型。

2.搭建支架,构建“突破点”。

从辨析题的呈现形式来看,既有观点式也有情境式,且两种呈现形式都有“话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但是对学生而言,把“书外的话”和“书中的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搭建支架,构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仍然用这个例子,评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先要让学生知道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哪些条件呢?题中讲到了艰苦奋斗,当然是要的,但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教会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要真正实现民富国强,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航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可靠保证),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节约和保护资源,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等等。通过搭建支架,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就能联想并寻找到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3.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

一般情况下,辨析题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论证正确、纠正错误、补充不足上。解答题目时,通过支架寻找出的书本上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多,有些知识点与辨析的问题密切相关,有些知识点则与所辨析的问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还是刚才的例子“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我们找出了很多,是不是全要作答呢?我们题中涉及的艰苦奋斗是需要的条件之一,那原因呢?课本上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理由有很多,是不是都要写呢?怎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呢?这就需要及时撤出支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提炼,扣准“得分点”。此时这些知识点还比较凌乱,在逻辑上还不成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站得“高”一点,扣准问题的得分点。通过观察问题的设问角度,选择相关知识理清思路作答。对于观点里的合理成分要充分肯定;对于观点里欠妥的说法或错误的说法,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对于观点里的片面性,要补充不足。

这道题中的设问角度是运用八年级“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来分析。那么指导学生作答时就要思考刚才的知识点中有哪些是“复兴中华”部分的,做好提炼,如要坚持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要节约和保护资源等等。

支架式课堂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支架”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提供的一种暂时性的、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学习潜能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因此,支架的搭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根据自身探究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关于问题的认识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兴.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98(6).

[2]姚莉.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科技信息,2010(4).

[3]高稳.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刊,2005(12).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

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教育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出台了“05”新课改方案,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思政教师必须依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规律,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体验式教育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它通过受教育者对所处环境的感知理解,产生与环境相关联的情感反应,并由此生成丰富的联想和领悟,在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更深层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成长中的价值;体现了人才的成长与经历的辩证关系,为学生的成长实践拓展了广阔的行为空间。因此,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体验式教学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式学习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使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二 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做法

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实施。

1 选好问题、案例,让学生“金石开口”。现在学生的思想很活跃,自我表现欲强,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点题外话,老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而体验式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提供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情形的真实再现,让学生能够融入一个具体问题的教学环境中。为了使学生“金石开口”,教师需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人生到底有何意义?作为一名班干部如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如果知心朋友欺骗你怎么办?上课时把学生最普遍关心的话题抛出让他们去思考、讨论。学生的热情就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之后,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2 精心设计实验课,激发学生去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部分学生一直都认为比较枯燥,如果再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为了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可以像生物化学课教师一样来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验课。如讲到《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这两节时,可以做以下实验:把一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水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奋力一跃,竟然跳出水锅,安然逃生。然后再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在锅下给水慢慢加热,青蛙仍没有察觉,待得青蛙感到水温升高足以危及生命,试图逃出苦海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让学生细心观察,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同学们在沉思中领会到,人在顺境下,不能像凉水中的青蛙那样,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应居安思危,不断进取,这样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之际,应像锅中的青蛙那样,顽强拼搏,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 把教学目的蕴涵于“小品”,激活课堂。小品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在思想政治课中利用小品,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如:在讲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时,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编写有社会公德的台词,并让他们推荐有表演能力的人来表演,小组展开竞赛。通过此活动不仅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其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