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范文
时间:2023-03-24 03:2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格言伴随着我们成长,它是前进中的路标,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则格言是: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和它之间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呢!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我只考了78分,我失望极了!每天都魂不守舍,我的好朋友婷婷看见了,便问我为什么这样子,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了,她什么都没说,只说了七个字:“失败乃成功之母。”那天晚上,我琢磨了这句话。觉得,说得也有道理!人的一生,谁没尝试过失败呢?没尝试过失败又怎能成长呢?失败乃兵家常事。
第二天一起床,我感觉舒服多了,一切焕然一新,这是美好的一天!从那天起,我又重新树立目标,向着目标前进!我每次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懂就问,比以前多下了几倍苦功,每天都坚持练习朗读20分钟课文,把课堂上做的笔记看两遍。回到家里,小伙伴们都在院子里开心的玩,我就坐在书桌前做习题,真想把练习册扔到一边出去玩,但是我的目标还没达到,我决不言弃!
终于,第二次考试又来了,我细心地审题,认真地答卷。到成绩出来那一天,我翻开试卷一看,96分!我成功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说得真棒!从此,我便喜欢上了这则格言。
篇2
的机器人,给老师的毕业赠言,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小我喜欢的一则格言他凉
夕阳的半个脸蛋已经没入地平线,黄昏夹着习习凉风飘然而至。我喜欢的一则格言他凉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下雨了,雨点“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玻璃窗。朝外一面的窗玻璃上立刻聚集起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珠。哥哥在我们村农机队开拖拉机。他个子高高的!身体很魁梧,黑红的脸上有一块块伤疤,每当我抬起头看到这些伤疤的时候,脑海里便浮现出了一位拖拉机手给我描述的动人故事……恩父母,我最敬佩的人,小学生
篇3
一、创设情境法
利用电教媒体,创设种种优美的情境,让绚丽明艳的色彩,赏心悦目的画面,引人深思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活泼地走进课堂教学中。如,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播放长江三峡的课件,让学生了解长江三峡的自然风光,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引导学生走进三峡,再导入课文,使学生有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过程,教师适当插入导语,引入新课,效果明显。又如,在教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歌曲导入法
唱歌、听歌是初中生最喜欢做的事之一,以唱歌的方式导入课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饱满,从而提高听课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唱歌方法可以采用听录音、独唱、合唱等方式。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
余光中的《乡愁》导入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先听一首罗大佑的《乡愁四韵》,会的可以一起哼唱。
播放录音。
听歌完毕。
师:乡愁是许许多多海外游子的心结,也是许许多多海外作家进行创作的不朽的话题,历久弥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罗大佑的《乡愁四韵》蕴含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学生听了这首歌,再结合课文来学习,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而这样的导入就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爱国情感的基调。
三、诗文名言导入法
引用与课文内容有密切相关的诗文,名言警句,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用此法,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一面》的导语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上一位英勇战士的格言。他没有抢,却有一只直刺黑暗社会的正义之笔;他没有万贯家财,却有着一颗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博爱之心,他就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该导语以鲁迅的名言来加强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敬佩这位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伟大学者,之后,再来学习课文,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四、讲故事导入法
讲故事,学生兴趣最浓,也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恰当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故事的来源有多种渠道,可以是历史的典故,也可以是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等,教师甚至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虚构一个故事。
如,在教学《吾家有女初长成》导入法时,教师:今天,我来讲一个童话:从前有一只鸭妈妈,孵出一群小鸭,在这群小鸭中,有一只小鸭不像其他小鸭一样小巧、美丽,长得又粗又笨,鸭妈妈最后不再喜欢它了。可是孤独的小鸭最后变成既高贵又美丽的小天鹅。同学们,这个童话的名称是什么?学生回答:《丑小鸭》。教师:《丑小鸭》虽是一则童话故事,但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丑小鸭的故事,恐怕你们当中就有几只“丑小鸭”。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里边的女儿就是当今的“丑小鸭”。
篇4
一、新生入学做好摸底、建档工作
接任新的班级,招收新生,为了尽快地了解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可以每人发一张表格,上面印有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兴趣爱好、最喜欢的科目、最不喜欢的科目、人生格言、我的理想等栏目,让学生填好后统一收回,这样便于班主任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建立一份学生档案,对以后开展德育工作很有好处。
二、以“两规”“一则”为标准实施主体性管理模式加强德育工作
学生的可塑性强,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性格、行为、习惯的形成时期,对今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规范》的学习、理解、把握,使学生行为有准则,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和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全面落实好班级德育与管理制度,多年以来,我主要实施了“三制三会”的主体性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制”指“人人岗位责任制”、“值日班长制”和“小组值周制”。
“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当班级管理者,每一位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是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普遍的增强。“值日班长制”就是人人要当一天班长,按学号轮流做值日班长,每天对班级安全、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各方面好的,不好的情况做好班级日记,下午组织放学,表扬好的,批评差的,并对全班同学提出第二天的目标和期望。“小组值周制”即“每周了望”。把全班学生按兴趣相近,自愿组合,四男四女、四好四差组成实力相近,可在同一起点上展开竞争的原则,组成五到七个小组,这些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娱乐小组、劳动小组,同时担负起“每周了望”工作,依据班级情况日报表分析班级一周情况,了解国内、外一周大事,主持好“每周了望”:(1)班内一周工作小结;(2)一周国内、国际要闻;(3)收集稿件。
“三会”指班会、班委会和班级监督考评委员会。班委会由班会产生,一学期两届,由执政班长直接负责竞选产生。“班级监督委员会”是自我管理监督机构。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目标、制度、活动计划等职能。“班委会”是班级“行政机构”,“班级监督考评委员会”是司法机构,它的职责是:审定执政班长资格,审定班委会工作、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规,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协助值周小组做好“每周了望”,组织每周一次的民主生活会,监督考评各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考评委员会成员由全体同学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产生后由向全体同学宣誓就职,任期两个月,期满由全体同学民主投票表决,如信任票不到总票数的三分之二,则当场罢免,同时产生新委员。
这种模式使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逐步由班主任管学生转变为学生依靠集体力量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的工作舞台逐步由前台转到后台,工作效益得以提高,学生人人成为自我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渠道地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工作
(一)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指在班集体中,科学地确定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以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激励和推动班集体建设的方法。通过班主任外在的鼓励刺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促进每个人不同程度地提高,班主任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使学生及集体朝着可操作的目标前进。
(二)创造成功法。
创造成功法指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帮助某些学生在某些方面发挥特长,显示力量并取得成功,增强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例如:对于体育好,而文化学习差的同学,就应在运动会中发挥体育优势,让其成功,同时帮助他分析成绩差的原因,体育取得成功的经验,多鼓励、帮助,使他取得进步。
(三)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代表性的榜样具有鲜明性、生动性、感染性等特点,与学生思想的上进性、行为的模仿性相吻合,可达到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目的,作为班主任,要着手去发现那些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典型,把他们不同的成功经历和成果作为榜样,使班级的言论有一种向上的氛围,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在潜意识中不断向上。
(四)系统活动性。
篇5
如果ISON彗星不负众望,成为一颗万众瞩目的耀眼明星,那么公众和媒体无疑会问:这般明亮、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多久会出现一次?以前也有无数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人会给出各不相同的答案。
当我在少年时代刚开始涉足天文时,最喜欢的书中有一本是Hubert J.Bernhard、Dorothy A.Bennett和Hugh S.Rice合著的《新编天空手册》。在其中的彗星表部分,作者写道:“每世纪至少有15至20颗彗星可以被普通人看见,而非常壮观的大彗星平均每百年出现4颗。这些天体会令目睹的人们激动万分,因而永难忘怀。”
但是在1974年的一本天文学文集中,著作等身的伊萨克·阿西莫夫却给出了相当悲观的估计:“20世纪对于彗星观测而言相当不走运。1910年我们看到了哈雷彗星回归,当时异常壮观。可是自此以后,几乎没有出现过一颗肉眼可见的彗星,更不必说壮观的大彗星了。”
George Lovi是《天空与望远镜》杂志的长期专栏作者,在1990年5月的《天空漫游》专栏中,他对于看到亮彗星的可能性提出了非常乐观的预言:“在哈雷彗星上次回归(1986年)期间,我曾经告诉人们,它不会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成为一次壮观的天象。然而,我当时还大胆做出了一则安慰性预言: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我们就将看到一颗非常壮丽的彗星。每十年就会有一颗亮彗星到来,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经验。”
到底多久就能看到一颗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呢?ISON彗星的出现已可计日而待,在预报它的过程中,我决心也尝试着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答案。
何谓“亮彗星”?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我调查了20世纪伊始至今出现过的所有彗星。下面就是我定义的两类彗星:
普通彗星以肉眼观看时非常暗淡,或只能用光学辅助设备看见。大多数周期性彗星——人们清楚地知道它们的轨道,并曾多次观测到它们——都属于这一类。这类彗星悄无声息地来临又离去,仅为一些发烧友级的业余爱好者所知,这些爱好者必须通力合作,用高品质的双目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才能捕捉到这些彗星。它们通常在人们眼中非常平淡无光,不过像是一些暗弱的绒球,即便在大望远镜里也是如此。
而那些大彗星则以其惊人的亮度和迷人的结构在众多彗星中出类拔萃,它们伸出的巨大彗尾或许会横贯全天的四分之一以上。这类彗星堪与最明亮的恒星或行星争辉。在极少数事例中,大彗星是如此明亮,以至于短期内可在白天目睹。
只有大彗星可以确凿地被称作亮彗星,但反而言之,许多明亮的裸眼彗星未必够资格被列入“大彗星”。在这项调查中,我将设定非常高的标准,以免ISON彗星被牵强附会地“拔高”以迎合炒作。
光的干扰
另一个不利因素就是光污染。过去40年中,它不仅改变了地面的景观,还破坏了本来纯净无瑕的夜空。如今,要想在多数大城市及其近郊目视发现一颗彗星,那么其彗头和彗发的亮度就必须在2等(这相当于北极星和猎户座腰带三星的亮度)以上。遗憾的是,今天的城市居民必须前往远郊的观测点,才能充分领略一颗大彗星的雄姿。而在城市天光的映照下,它常常被压制成为一团暗淡的光斑,拖着一条模模糊糊、若隐若现的彗尾。
此外,人造卫星告诉我们,有些彗星在通过近日点时会短暂爆发,亮度可达0等以上。近年来,“太阳风天文卫星”(Solwind)、“太阳极大使者”卫星(SolarMax)和SOHO卫星已经发现了一些这样的彗星。但此时它们正在非常接近太阳的距离上奔向或离开太阳,而太阳光太强烈了,因此通常很难看见它们,故而我不打算讨论这种情况。
本文末页的表格列出了20世纪伊始至今的亮度至少曾达2.0等的所有彗星。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彗星观测家John E.Bortle所编纂的《亮彗星年表》和Gary W.Kronk创立的Cometography网站(http:// )。
过去112年中,曾出现过25颗亮彗星,平均约4.5年一颗。当然,它们出现的精确间隔并不是4.5年。实际上,1911年10月中旬,Beljawsky彗星和Brooks彗星曾同时现身于西方天际的薄暮余晖中。想象一下,两颗彗星同现天际!而在1927年的Skjellerup-Maristany彗星和1941年的de KockParaskevopoulos彗星之间,则有14年的空白期。
彗尾带来的变化
在25颗样本彗星中,有11颗的亮度曾达到负星等(这意味着很亮了)。然而,即便很亮的彗星,如果其视位置的地平高度很低,也可能最终无法看到它——在地平线上几度以内,永久分布着一层雾气,彗星的光芒会被这层雾气严重地吸收。当彗星处在晨昏的明亮天光中时,它的外观看上去也会显著缩小,特别是彗尾。
彗星的外观和行为,就像人的外貌和行为一样变化多端,没有哪两颗是一模一样的。决定一颗彗星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或许就是它的彗尾(一颗彗星可能有多条彗尾)。由于彗星所含物质的多少以及与太阳、地球的最近距离的不同,彗尾有可能会接近消失,或者根本就不出现,而有些彗星则会生出硕大的彗尾。
我至今仍然记得,在1986年1月初,一个星期六的寒冷冬夜中,有数万人聚集在纽约州长岛的琼斯海滩上。当地的天文俱乐部在那里布置了许多望远镜,以便公众观赏哈雷彗星,当时,它正身处西方的低空。我也带着我的10英寸(25.4厘米)多布森望远镜来观测,我使用的是低倍率,以便获取较大的视场。人们耐心地排成长长的队列,等待用望远镜看一眼彗星。当他们透过目镜,只看到一块小小的星云状光斑及其恒星状的核心时,每个人都会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彗尾在哪里?”一名困惑的妇女高喊着,似乎在质问所有人:“要是彗星没有尾巴,它有什么好看的?”
因此可以说,当普通人评判一颗彗星的壮观程度时,就看它的彗尾了。
彗星的等级
综合考虑彗星的亮度、彗尾的外观、在天空中的高度,及其相对于晨昏天光和黑暗夜空界限的远近距离,我将25颗样本彗星分为三个级别:
精彩级:一颗非常夺目、令人震撼的彗星,自身便极具吸引力,即使碰巧看到它的人也会止步,并惊呼:“天哪,快看那里!”
典范级: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赞誉,但不及精彩级那么强烈。
普通级:亮度衰减得很快,或者与前两者相比不显得“突出”,在这种意义上可谓普通。上述的精彩级和典范级都可被视作“大彗星”,而普通级则不然。
还有两颗彗星差一点入围榜单:1961年的Wilson-Hubbard彗星和2007年的霍尔姆斯(Holmes)彗星。2007年10月23日至24日,后者曾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出人意料地爆发,亮度从17等飙升至2.5等。裸眼观测时,它看上去更像一颗新星或英仙座里的一颗中等亮度的黄色恒星。
一些读者或许不同意我对于其中几颗彗星的归类。有人可能认为,池谷—关氏彗星不配被称作精彩级彗星,因为从中北纬地区观测,它的地平高度一直很低,而且由于持续的大雾天气,在密西西比河以东很难看见它。但是在1966年1月的《天空与望远镜》上,Leif J.Robinson这样评论池谷—关氏彗星:“这是自1910年以来,全世界的业余天好者第一次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彗星景象。”
有些人可能认为,海尔—波普彗星和Bennett彗星应被归入精彩级,而非典范级。我的年龄让我恰好有机会在最佳条件下看到了这两颗彗星以及West彗星,我一贯认为Bennett彗星比海尔—波普彗星更壮观。海尔—波普彗星只在一个方面优于Bennett彗星:前者出现在傍晚便于观测的时间,拥有非常巨大的观众群;而后者美中不足地出现于黎明前。因为海尔—波普彗星曾经被如此之多的人看到,它就应当被列入精彩级吗?你尽可以如此想,但若是这两颗彗星在各自最壮观的时刻联袂现身,我认为Bennett彗星拥有压倒性的优势。West彗星则是一柄悬于天际的“五色宝剑”,它绚美得惊心动魄,可以轻而易举地将Bennett彗星和海尔—波普彗星挤出精彩级之列。
最后,我不得不这么说,每个人的偏好都是主观的,无法以对错评判。恰如一句拉丁文格言所道:“众口难调,无须争论。”
正确的时间,错误的地点
有些情况下,即便一颗彗星展现出了壮观的雄姿,你也有可能看不见它,因为其可见带可能局限在赤道以南或以北的很远地方。例如在1996年,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的观测者彻底错过了百武彗星那条令人震惊的长尾,但是在2007年1月末,当麦克诺特(McNaught)彗星的壮观巨尾在傍晚时分统治着西方的天幕时,南半球的观测者正处于最佳观测位置,而此时北半球的人们却或多或少在观测带之外。
实际上,1917年、1927年、1941年、1947年和1948年彗星的最佳观测位置都主要在南半球。所以,从1912年到1956年,对北半球来说是壮丽、明亮彗星的空白期。凑巧的是,毗邻这段时期的1911年和1957年恰是两个以亮彗星著称的年份。
Bortle说道:“看来,的确存在着没有壮观彗星可见的漫长空白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彗星不会来临。彗星出现的时间是诡异而漫无规律的,等待彗星的到来简直可以说是痛苦的。”很不幸,彗星常常就是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最终的估计
让我们回到前文所列的三个答案上,审查一下这些回答者对亮彗星出现率的估计与1900年以来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新编天空手册》认为,每世纪平均有15至20颗可见彗星,其中有4颗堪称“壮观”。在20世纪,有23颗亮彗星出现;如果我们将“壮观”一词限定在精彩级彗星上,则有5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这两个数值都相当接近《手册》给出的数据。
阿西莫夫的悲观估计又如何呢?他在书中提出的个人观点是,自1910年看到哈雷彗星以后,缺乏肉眼可见的彗星——无论是光彩夺目的,还是刚达到肉眼可见程度的。
实际上,尽管我们所提及的《阿西莫夫论天文学》一书出版于1974年,但它是以阿西莫夫写于1959年至1966年的一系列文章纲要为基础的。1910年的哈雷彗星被我列入了精彩级,但是下一颗精彩级彗星直到55年后才来临,那就是池谷—关氏彗星。此外,我已在前文中提到,在这段时期的很长时间中,北半球缺乏可见的亮彗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阿西莫夫的悲观估计。
至于George Lovi,1990年,他说在自己的一生中平均每十年就至少出现一颗好看的彗星。如果我们同时考虑精彩级和典范级,那么至少按照Lovi的看法,20世纪共有13颗彗星可被归入“良好”(如果不只是“壮观”)的彗星。这平均为每7.7年一颗,完全符合他所划定的每十年至少出现一颗良好彗星的频率。
令人叹息的是,1993年2月Lovi离开了人世,而他在1990年所做的预言不久就得到证实:1996年,百武彗星就上演了一场恢弘壮丽的天象。
彗星的密集期
在确定亮彗星的出现频率数值的过程中,我们只能够根据平均值的规律来进行尝试。但由于彗星的出现是无规律的,所以两颗亮彗星之间的等待期可能显著短于或长于平均值,有一个波动范围。
在20世纪,精彩级彗星的平均出现频率是每20年一颗。但是,就像前文所述的,曾有55年我们没有看见过精彩级彗星。相反,在过去48年中,我们幸运地看到了不少于4颗精彩级彗星——平均12年左右一颗。这看似不可能,但是我们的确生活在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明亮、壮观彗星的密集期。
现在是ISON彗星的登场时间了。它能否称得上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五颗精彩级彗星?几个星期内,我们就能得到答案。请大家跟我一同期待吧!
1901年以来的最佳彗星
1910年的“一月大彗星”
亮度:2.0等或以上,1月13日~27日
1月17日,这颗彗星白昼可见,看上去是一颗尾巴长达1度的雪白色天体。
1910年的哈雷彗星
5月6日~27日
通过近日点后,它演变成了一颗巨大而壮观的天体,出现在清晨时分的东方。5月19日黎明,月亮落山后,人们看见其彗尾长达120度——全天的三分之二。
1965年的池谷—关氏彗星
10月15日~31日
这颗彗星是克罗伊策掠日彗星的一员。它是20世纪最明亮的彗星,白昼完全降临后,人们也可以在太阳近旁几度的地方看见它的身影。日本的观测者说,它看上去“比满月还要亮10倍”。在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它伸出一条长长的扭绞彗尾,就像东方地平线上的一道细长的探照灯光束,延伸出至少25度。它的彗核分裂成了三块碎片。
1976年的West彗星
2月18日~3月8日
2月25日过近日点,此后,在下午较晚的时段可以用肉眼看见。随着它转入黎明前的天空,伸展出了一条壮观的彗尾,到3月8日,这条彗尾至少有5道分支,最长的是一条约30度的尘埃尾。在1976年5月的《天空与望远镜》杂志上,它被描述为“一眼迷人的彩光喷泉”。彗核的分裂产生了4块碎片。
1996年的百武彗星
3月19日~4月4日
3月25日,它来到了离地球仅0.1018天文单位的近处,这是自1556年以来,飞抵如此近距离的最亮彗星。在黎明前的数小时内,几乎可以在头顶正上方看见它以0等的亮度闪耀着,在黑暗天幕的映衬下,伸出一条长达100度的巨大彗尾。John Bortle称之为“千年来最壮观的彗星之一”。
2007年的麦克诺特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