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爱看范文
时间:2023-04-12 13:2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读爱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的欲望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学生恋爱现象的普遍存在正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情感需求。老师和家长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爱情教育,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扼杀”自然所赋予的美好情感。对于爱情教育这一“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而且是人们永远关注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爱情的教育》一书中对此问题做了系统的研究,相信能给正在被“爱情问题”困扰的老师、家长和当事人――孩子们一些启发。
一、爱情是什么?
1.爱情是能给双方带来精神快乐的高尚圣洁的情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将爱情置于高于生命的崇高地位上。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也都用尽心中最美丽的辞藻来赞美爱情的神圣、纯洁与美丽。然而,他们之中却鲜有人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是爱情,它缘何如此地高尚。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答案:爱情是能给双方带来精神快乐的高尚圣洁的情感。在他看来,虽然大自然通过生理的需求使男女双方结合在一起,但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属性已经人化,精神心理及道德审美的需要替代生物的本能使男女双方彼此吸引。这种由精神心理因素和道德审美因素产生的相互爱慕的情感就是爱情。除此之外,无论是“追求刺激的爱情”,还是“排除寂寞而去寻找的爱情”,抑或是“盘算他所爱的人能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只看他在晋升的梯上已经爬到第几层了”的爱情,都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道德败坏的结果。其中将爱情等同于是人们常常犯的错误,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爱情不是性本能的产物,他认为“道德审美和精神心理因素应凌驾于生物因素之上”,并使之趋于高尚。一些年轻夫妇之所以婚后很快对彼此失去爱的感觉,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更多的是的满足,而彼此之间的“精神心理需求”“道德审美需求”太贫乏。
因此,青年男女在选择交往对象时,首先应该看重的是对方的精神美、心灵美,而不是外表美。只有那些“精神空虚、贫乏、智力和审美能力十分低下的人”才极力显示外表美,想方设法地讨人喜欢。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美的标准就是健康的身体、崇高的道德、高尚的美感的和谐统一[2]。男女双方在“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的统一,是建立稳定的、牢固的、白头偕老的爱情的极重要条件”;相反地,“迷醉于外表美的爱情,只欣赏面部和身段的漂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失色导致‘性格不合’,婚姻破裂。”[3]
2.共同的崇高的生活目是维系爱情的纽带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爱情,只有除了儿女情长之外还有别的追求时,它才是美好的。”而只有感情的爱情是空虚的,没有崇高生活目的人,不可能体验真挚、高尚的爱情。在他看来,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安于现状、自我满足,是在道德上落后的表现。”当今社会,受拜金主义和权力至上思想的影响,许多人把升官发财当做唯一追求的目标,终日繁忙,生活却不幸福。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生活目的首先要“忠于崇高的社会理想、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只有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个人才能体会到最大的快乐。他说:“年轻夫妻的小家庭倘若脱离社会的精神生活,即使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炽烈和纯洁的,也有被破坏的危险。”其次,男女双方还要以共同提高“智力”和“审美力”为生活的目的。诚然,爱情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再丰富的物质财富也无法使爱情永葆青春。他认为,一起读书,欣赏音乐、美术、建筑、雕刻、戏剧、芭蕾舞等,能“使两人变得更亲近,使彼此敞开心灵深处没有艺术的钥匙就难以打开的最隐秘的一角”。总之,夫妻双方追求一致的崇高的生活目的,无论是对个人和家庭精神生活的丰富,还是对社会的道德进步都有着重大意义。
3.爱情是彼此不断完善的动力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们通常将此解释为是感情使一方把另一方的美放大,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陷入爱情的人也会竭尽全力成为对方眼中完美的人。因此我们可以推之,高尚的爱情应该是能够有力地推动人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恋爱中的双方都要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在精神生活各领域展开一种心照不宣的竞赛”,彼此激励,共同进步。在他看来,夫妻双方如果不注意为爱情之火添加精神的燃料――不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不加强道德修养,“爱情之火就会熄灭,冒出浓烟,不仅污染自己的家庭,也使别人遭殃”。而真正的爱情可以也应该发展成为自我教育、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完善的力量,它甚至可以使一个“不可救药的人”“幡然悔悟”。
4.爱情是平等的,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在封建社会,女性地位是很低的。一般女子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相夫教子,侍候公婆。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不少人的头脑里,女性应扮演传统角色,承担家务劳动并且要服从丈夫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对此,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反对。他认为,女人不是专门用来做家务的,也不是男人的“观赏品”,或者只用来谈论爱情的。她们应该同男人一样接受教育、参与社会劳动,并且无论是夫妻还是恋爱中的男女,彼此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和占有,也不是单向的体贴和照顾,而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基础上的相亲相爱。
二、爱情教育为何如此重要?
爱情教育在我国一直不受重视。我国学校教育中只有性教育(亦称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性教育),而没有爱情教育。早在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就联合颁布文件将性教育列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个必学内容。[4]性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的生物课、生理卫生课以及体育课中均有涉及,有些学校还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性教育。相比之下,爱情教育则极少受到关注,更别提进入学校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排斥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但他认为要以尽量淡化他们对性的兴趣为准则。在他看来,两性关系的内容中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很有必要。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情教育对道德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品德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与爱人交往是交往中重要的一种,因此许多道德品质――如“自尊”“同情心”“人道主义”“奉献精神”等――会在这种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将爱情比作衡量道德的“最灵敏、最精确的天平”。他说“人以对自己和对心爱的人的态度仿佛向人们高声宣布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常情况下,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会自然形成,爱情教育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一交往中的道德因素进行正确的引导。“毫无疑问,如果能使爱情符合道德规范,不仅能巩固家庭的道德基础,而且能巩固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自觉地维护爱情的至高尊严就会使全社会的细胞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在社会上就会立起的新风尚。”[5]就爱情教育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来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在他看来,许多不良现象(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对爱情采取轻率、市侩的态度)的出现与爱情教育的缺失有关。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些现象之所以如此普遍,是爱情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的。如果孩子们在学校时有人教导他们面对婚姻和性要深思熟虑,那么这样一些对自己及他人不负责的轻率举动就会较少出现。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希望通过爱情教育改变家庭中夫妻地位不平等的现象。他写道:“下述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妻子和丈夫同时下班回到家里来,丈夫坐下来休息,或读报,或看电视,而妻子却要在厨房里忙碌,要收拾房间,等等。”其实,这种场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是常常能够见到的。有一些男人的眼中,家务活就应该是女人干的活。夫妻之间常常会因这样的事情闹矛盾,日积月累的不良情绪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情教育能使这一切得到改善。如果人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爱情教育,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会知道爱情是平等的、是建立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样,轻率的态度会少一点,彼此理解、尊重的态度会多一点;受到的伤害会少一点,幸福的家庭会多一点!
三、爱情教育如何开展?
既然爱情教育如此重要,那么下一步应该思考的自然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爱情教育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爱情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男女青年懂得,人类真正的爱情不是性本能使然,而应把它理解为能够给双方带来精神愉悦的高尚而圣洁的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许多原则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爱情教育要及早开始
爱情教育的第一阶段即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的开端亦即爱情教育的开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的成熟应在性成熟之前。也就是说要及早培养学生具备一系列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是他们拥有纯洁爱情的基础。一个人成年后对待爱情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在成年期以前接受了何种教育:如果从小受到的是“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教育,那么长大后选择对象自然是以财富的多寡为标准;如果自小接受的是“心灵美胜过外表美”理念的熏陶,那么长大后令他心醉的自然会是对方的心灵美。一个人心田里的真挚、深切的爱是靠父母、学校和全社会的多年辛勤劳动培养起来的。而作为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责任同学生们的家长一道,通过施加教育影响或以每日的生活方式来有明确目的地培养这种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旦爱情的念头“在年轻人的思想和感情上撩拨和引起不安”,即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开始蒙发对异性的喜爱之情的时候,爱情教育就该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和家长们要和孩子们多沟通,应当给他们讲讲爱情是什么。他曾在《给女儿的信》中给女儿讲述了一个从前他祖母讲给他听的故事,故事用上帝和天使的见闻和对话,以少年能理解地语言,简单而传神地解释了什么是爱情。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道理不一定要非常深刻,关键在于讲解要能深入年轻人的内心,使他们在心中燃起关于爱情的高尚思想和情感,从而使他们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越发坚定。
2.爱情教育要遵循“尊重、关怀、细心、掌握分寸”的原则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年轻人尤其如此。“一个人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这种喜悦感情(爱情,引者注),如果发现有人体谅他,更多的人是嘲笑他,那么他就会感到极端痛苦”,有些人甚至把不尊重他们感情的视为仇敌。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年轻人的感情,绝对不能抱以冷漠、轻蔑或是不关心的态度,更不能够让他们感到这是件可耻的、不体面的事情。因为如果这样做,一方面会使年轻人也以同样的态度看待爱情,另一方面会“激起不健康的好奇心,使男女同学更加疏远,对交往产生一种难忍的恐惧症。”总之会使年轻人形成对待爱情的错误态度。
尊重体现在哪里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校中必须杜绝不知分寸地、毫无必要地谈论学生之间的恋爱。关于谁爱上了谁这样的话只字也不要说。不要有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使一个15岁的少年感到有人‘带着铁手套在触摸人心’。爱情在人的一生中应该永远是最灿烂的、最隐秘的、最不受侵犯的。”[6]
面对青年人的爱情,教育者还要“善于掌握分寸,要有敏锐、体贴入微的态度,以便让爱情作为一种能使人高尚的珍贵情感进入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中去。”
3.爱情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
说起爱情教育,我们的头脑中不免闪现出这样熟悉的场景:老师严密监视学生是否“谈情说爱”,一旦某男与某女最近“走得很近”,便会给予他们警告,而后告诫他们:谈恋爱还为时过早,这样下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这种‘道德说教’的危害,不仅在于扼杀了个别学生心里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芽,而且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精神采取如此粗暴的态度致使他们对爱情逐渐产生一种错误观点,他们头脑中关于道德标准的概念被歪曲了。”爱情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对方在这种或那种场合需要怎样做。“教师如果想给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开一张现成药方(例如,列举在不同的场合,姑娘需要怎样对付小伙子),那就大错特错了。教师不需要训练学生怎样谈情说爱,而需要培养他们在集体里(包括在家庭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关系,要教育他们珍惜思想丰富的友谊。”“爱情,不仅属于情感生活领域,也属于美的领域。教师不能漫不经心、无动于衷地谈论爱,正如教师不能冷漠地、枯燥乏味地谈论大自然中的美或行为美一样。”教育者应该更多的倾听孩子们的苦恼,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正确的对待爱情的审美态度。
4.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具体到爱情领域亦是如此。父母之间的关系好坏会对孩子将来的爱情观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之间如能保持“高尚、纯真、美好的爱情”,“互相尊重、彼此信任,互相关心,以诚相见,体贴入微,共享欢乐,同分忧伤,在任何情况下――幸福时刻或遭受苦难,形影相伴或孑然一身,都忠于爱情,信守不渝”,孩子将来也会追求这种高尚的生活;相反,“一般说来,那种庸俗下流的年轻人多半出自这样的家庭:在这里,爱的神圣感情遭到了玷污和践踏,其原因不外是父母互相背叛,或者是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低级庸俗的情趣,或者是一味追求物质享受。”[7]。
苏霍姆林斯基常常通过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的故事来说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一道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每天清晨都要到花园里摘一枝玫瑰花,妻子床头的花瓶里,孩子们长到稍大的时候也开始同父亲一起,每人每天往妈妈的花瓶里插上一枝玫瑰,玫瑰花也渐渐地由一枝,变为两枝、三枝……七枝。[8]尼柯莱•菲力普诺维奇用玫瑰默默传递着对妻子的爱,而孩子则从父亲的行动中感受到他对母亲的爱。这一故事告诉了我们父母数十年如一日彼此相爱的点点滴滴便是对儿女最好的爱情教育。
学生恋爱历来为家长、老师惧怕并严令禁止。他们能列举出一堆理由来反对孩子恋爱:浪费金钱、耽误学习、过早发生两性关系,甚至会导致出走、自杀、犯罪等悲剧发生。然而,尽管禁令和威慑长期存在,但学生中的恋爱现象却从未消失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可见,一味地禁止是不行的。毕竟十几岁的青少年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因此,对青少年的恋爱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将爱情教育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提出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爱情观。相信他那丰富、深刻的爱情教育思想能给老师、家长和青少年们带来许多启发!
参考文献:
[1]操小山.早恋学生平均初恋年龄13.58岁[EB/OL].省略/php/prtime/temp_news.php?ArticleID=128388, 2009-09-16/2010-06-11.
[2][3]B.A.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8、51.
[4]孟静静.“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样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2、13.
[5]杨广让.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思想评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2).
[6]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34.
[7]苏霍姆林斯基.关心孩子的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123.
篇2
一、杜十娘的爱情选择
作为青楼女子,杜十娘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她自尊,自爱,性格刚强。但在爱情的选择上,我们来看看十娘将自己的爱情甚至生命托付给了怎样一个人。
1.李甲对十娘的情谊
李甲看似对十娘情深意重,不离不弃,其实不然。他“终日延捱”是因为“迷恋十娘颜色”。李甲在向孙富介绍十娘时说:“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他甚至没有把这个与他生死与共的女人当作自己的妻子,而说她是“名姬”!恐怕李甲除了想向孙富炫耀外,更说明他根本没有把十娘放在心上。毫无疑问,李甲是爱十娘的,否则他不会“撒漫用钱,大差大使”,不会到三亲四友处去借赎身银,更不会“心中割舍不下”。但我们的问题是,李甲爱十娘的什么?对,李甲爱十娘的美,而不是爱她的德。在耳鬓厮磨的一年中,李甲连十娘的德行品操如何都一无所知。否则,为什么柳遇春都可以看出“此妇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而他却不能?为什么孙富说“‘妇人水性无常’,况烟花之辈,少真多假”,“兄留丽人独居,难得无逾墙钻穴之事”,他就“茫然自失”了呢?究其原因,李甲爱色不爱德。
2.李甲的生活能力
让我们来看一下李甲遇到棘手之事是怎样表现,怎样处理的呢?首先,李甲害怕父亲,不敢回家,这本无可厚非。而李甲既不放弃十娘,又不敢“背叛”父亲,徘徊其中,这就表现出他的毫无主见。其次,老鸨因李甲“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将言语触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而李甲呢,“性本温克,词气愈和”。什么“性本温克”,这根本就是脸皮厚,连做人最起码的尊严都丧失了。第三,李甲外出为十娘借赎身银,走遍了三亲四友却“分毫无获”,他不去想其他办法也不回去告诉十娘,做事不成,不去面对,一味逃避,是胆小鬼的、懦夫的表现。
通过以上对李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十娘所托非人。
二、杜十娘的理想追求
篇3
关键词:语境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鲍小姐 方鸿渐 李先生
杨绛女士在《记钱钟书与》里写道:“钟书曾听到中国留学生在邮船上的故事,小说里的方鸿渐就受了鲍小姐的引诱。鲍鱼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小姐姓鲍。”[2]可见,钱钟书对鲍小姐的态度是否定的。虽然方鸿渐与鲍小姐之间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爱情,但却是方鸿渐进入“围城”前的一次预演。
一、鲍小姐巧施手段,方鸿渐甘愿上钩
对一个有未婚夫的女人,其他男人是不应该有非分之想的。身为前清举人方翁之子的方鸿渐不可能不懂得。但是,明明知道却又为何与鲍小姐发生这样的不正当关系呢?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鲍小姐的手段是方鸿渐坠入“温柔乡”的重要原因
鲍小姐是一个的女人,“她自信很能引诱人,所以极快、极容易地给人引诱了。好在她是学医的,并不当什么一回事”。[3]12可见,与其说她对方鸿渐的引诱是一种偶然倒不如说是一种必然。鲍小姐的出场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3]4这样的打扮在当时的中国人眼里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以至于出国留过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见识不可谓不广的苏小姐也“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3]4但这样的打扮却给了包括方鸿渐在内的中国男学生一个“心头起火”、“口角流水”[3]4的机会。小说中对鲍小姐这次出场的描写虽然是发生在鲍小姐已经成功勾引了方鸿渐之后,但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在鲍小姐勾引方鸿渐之前,一定还有很多次这样的出场。这可以看做鲍小姐勾引方鸿渐或者说是在挑选对象时的第一步。而对方鸿渐的进一步试探则是鲍小姐的那句“方先生,你教我想起了我的fiancé,你相貌和他像极了”。[3]13这种试探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已经对鲍小姐的肉体心头起过火、口角流过水的方鸿渐没能抵挡住鲍小姐的诱惑,“既害羞又得意”[3]13地被鲍小姐勾引了。
(二)方鸿渐所处的环境是其被鲍小姐引诱的原因之二
从法国坐轮船回中国,面对几乎不变的大海,遥遥旅途可谓枯燥、无趣,而方鸿渐买的又是二等船票,受到了买三等船票的同是中国留学生们的敌视,同在一条船上的大学同学苏文纨高傲得让人不可接近,方鸿渐孑孓一身孤独不已。更重要的是,求学阶段的方鸿渐没有真正享受过“男女风味”,甚至为了追求男欢女爱曾写信要求解除婚约,他那位毫无感情可言的未婚妻又很“知趣”地英年早逝。恢复“自由之身”的方鸿渐,不需要对某个女人负责,这成为他可以追求爱情而没有任何顾虑的条件。旅途的现实环境以及内心对于爱情和性的渴求,促使方鸿渐在被称作“熟食铺子”和“局部真理”的鲍小姐面前毫无抵抗力可言。
(三)李先生是方鲍二人能成为“露水夫妻”的原因之三
李先生在方鲍二人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至少有三点:
1.李先生的经济状况是促成这场邂逅的首要条件
李先生经济能力能够供鲍小姐出国学医。这就为方鲍二人在船上相遇创造了条件。试想如果李先生没有能力供给鲍小姐出国,方鸿渐就不可能在船上遇到鲍小姐,如果鲍小姐不是学医的,恐怕也不敢随便与人发生。
2.李先生的相貌在鲍小姐勾引方鸿渐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于方鸿渐的相貌,我们认为至少是不难看的。这从鲍、苏、唐、孙四位小姐都看上了方鸿渐可以推测出来。但对李先生的相貌,方鸿渐是不知道的,这正好被鲍小姐利用。一句“方先生,你教我想起了我的fiancé,你相貌和他像极了”[3]13带给方鸿渐的,是对李先生基于自己相貌的不切实际甚至带有美化色彩的想象。这种想象与现实的不吻合而产生的语境差,不仅使方鸿渐对自己的外貌充满自信,同时增加了自己与鲍小姐交往的胆量。更实际的是,他可以“享受她未婚夫的权利而不必履行跟她结婚的义务”。[3]13
3.李先生的不在场状态,提供了绝佳机会
整个旅途中,李先生虽然被鲍小姐当做勾引方鸿渐以及方鸿渐故意鲍小姐的工具,但是在整个旅行过程中他始终处于不在场状态。这恰恰给了方鲍二人极大的空间环境,促进了二人情与肉的发展。
用图呈现如下:
二、遥遥旅途终结束,露水夫妻各自飞
自从鲍小姐成功地勾引住方鸿渐之后,二人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地生长”[3]并最终以的发生而走向冷淡及至最后分道扬镳。导致二人关系由最初的热烈到最后的冷却,各种语境因素都发挥了不同作用。始作俑者当属侍应生阿刘。
方鲍二人后,由于疏忽大意把三只发卡落在了床上,不幸的是,它们被狡猾的阿刘捡到并以此做筹码来向方鲍二人索要钱财。鲍小姐对此大为不满,二人矛盾开始显现。从此以后,二人先是“坐洋车拉错了地方”,[3]16然后“买东西付错了钱”,[3]16甚至品尝了口味与正常食物截然不同的西餐。二人的矛盾激化,以至于鲍小姐在病愈以后不再理会方鸿渐。雪上加霜的是,“鬼魂似地出现了”[3]21的阿刘又拿着发钗前来勒索,这使得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可以说阿刘的出现给方鲍二人带来了坏运气,提早结束了二人的关系。但是轮船不日到香港,鲍小姐即将下船,才是鲍小姐不得不把“身心收拾整洁作为见未婚夫的准备”[3]18的客观原因。而收拾身心首要的就是要与方鸿渐断绝关系,于是,方鸿渐就糊里糊涂地被鲍小姐冷落了。
主观上,以鲍小姐的性格,她不可能对萍水相逢的方鸿渐有真感情。对她而言,方鸿渐只是自己打发寂寞旅途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而已,当工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时,弃之如敝屣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李先生在方鲍二人结束这段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也很重要。
首先,是方鲍二人关系恶化的催化剂。
方鸿渐在请鲍小姐吃了“没有一样东西可口”[3]16的西餐之后,对医生大发了一通议论,出于对未婚夫的维护,加上自己也是学医的,鲍小姐采取了与方鸿渐针锋相对的措施,并且之后“虽和方鸿渐一起玩,不像以前那样脱落形骸”。[3]18这是方鲍二人在经历了阿刘的敲诈后关系冷淡的开始。
其次,其相貌是对方鸿渐无言的嘲讽。
方鸿渐对李先生相貌的错误理解是促成他被鲍小姐成功勾引的原因之一,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李先生竟是“一个半秃顶,戴大眼镜的黑胖子”。[3]21这无疑是对方鸿渐的极大嘲讽。见到李先生以后,方鸿渐才明白自己被鲍小姐玩弄了。至此,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最后,在心理上对鲍小姐存在一定的威慑作用。
下船后即将见到的未婚夫,在心理上对鲍小姐来说是一种威慑,也是在船即将靠岸时急于摆脱方鸿渐的原因之一。
表格呈现如下:
三、总结
可见,鲍小姐的加上方鸿渐的心猿意马是二人情与肉发展的主要原因。旅途的寂寞、李先生不在场、阿刘的捣乱以及轮船的靠岸等客观因素对二人关系所起的作用,都只是建立在主观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二人一个是封建卫道士一个是贞洁烈女,我们认为,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参考文献
[1] 祝敏青.文学言语的多维空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
[2]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第二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41.
篇4
谁是门罗?恐怕在2013年诺贝尔奖颁奖之前,广大中文读者只知晓她是《逃离》的作者——这也是她现如今唯一一本被翻译成中文并正式出版的作品。
《逃离》是我们观察和倾听爱丽丝·门罗的一扇门。从这扇门里,我们可以看出门罗的声音从克林顿镇门罗和她的第二任丈夫格里·佛兰米林住的家中传出。这里是门罗写作的地方。辛西娅·奥兹克曾经说:“她是我们时代的契诃夫,她将会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长久地被读者记住。”门罗全然没有某些著名作家的炫耀或者自夸,这正如她平实的声音……
18岁离家出走,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的拉卡;放弃学业,毅然投奔只是在火车上偶然遇见一个乡间男子的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却突然消失的佩内洛普;已经谈婚论嫁,但却一念之间与未婚夫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的格雷斯……8个女性的故事构成了《逃离》这本短篇小说集。
她们的日常生活细节是当代小说中失落已久的,但就是这样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在无法预知、无从招架的情况下让你记住那个瞬间。正如《逃离》的译者李文俊说:“她擅长写作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是能够写出平静生活中藏着的苦恼。”
短篇小说并不能说明不费功夫,对爱丽丝·门罗来说,她写30页短篇所用的心力,如斯迈利女士所言,足可抵得上某些作家写出整本长篇。
不论是《逃离》还是其他作品,爱丽丝·门罗常常把相互矛盾的词放在一起,Peter Englun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引用了她的句子:“这是奇迹,这是灾难,这是她的梦想,这是她不想要的。”她对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有着细腻而敏锐的洞察。
在门罗居住的社区,她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用门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平时她是一个和善的邻居,而当邻居阅读她的小说时,却被里面布满暗流涌动的冲突所惊吓,以致邻居们常常怀疑自己就是门罗书中的主角。
篇5
关键词:歌舞片;《爱乐之城》
众所周知,在十几种传统影片类型中,歌舞片一直不属于受观众待见的类型。2000年以后的歌舞片中除了《芝加哥》和《艺术家》尚在好莱坞主流奖项上大放异彩,其余歌舞片的存在感相当之低。在歌舞片衰败多年的当下,有一部歌舞片却风光无限:它是74届金球奖的最大赢家,七提七中平金球奖记录,堪称现象级电影,它就是《爱乐之城》。本文拟从传播学角度,着重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三个方面对该电影进行解读。
一、传播者分析
(一)“名导”和“名演” 效应
《爱乐之城》导演是年仅31岁的达米安・沙泽勒,这部《爱乐之城》仅仅是他导演的第三部长片。他的上一部作品《爆裂鼓手》在去年的奥斯卡上大放异彩,入围六项提名,并斩获三项大奖,达米安也因此声名大噪。
强大的明星演员阵容是该片的又一大看点和票房号召力量。拥有超高人气的两位主演瑞安・高斯林和艾玛・斯通此次是第三次合作出演情侣,他们互相了解又默契十足,还一起进行了为时数月的歌舞乐器培训,这些经历使他们的默契比从前更甚,化学反应相当出色,能够将米娅和塞巴斯汀安之间的爱情诠释得更加完美。
(二)有效“编码”--好剧本
在传播过程中,传者需要把其想要传达的意义转化成声音、图像等符号,进行有效的编码才能传达信息,而受传者需要对接收到的各种符号进行解读,进行有效地解码才能理解所传达信息的意义。导演达米安能将《爱乐之城》要传达的意义有效地进行编码,同时担任编剧,更有助于本人准确地抓住剧情的精髓,将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准确地编码,有效地传达了影片的爱情和梦想元素。
二、传播内容分析
故事主要讲述了梦想成为演员的咖啡厅女招待和郁郁不得志的爵士音乐家在追梦路上的爱情故事。目前观众对《爱乐之城》的差评主要集中在“故事俗套”上。诚然,它的剧情不够复杂,但“爱情”和“梦想”的主题本就是俗套的,故事性上的化繁为简从来都不能和“俗套”一词划等号。单将故事从电影里剔出来,一个“男孩遇见女孩,然后他们相爱了”的故事确实难以让人共鸣,但电影绝妙的表现方式却和相对简单的故事达到了一种平衡,俗套的故事通过完美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来以后就一点也不俗套了,况且它的故事结构相当完整,把细节性的交待巧妙的融合到了音乐本身,再配以充沛的感情和思想,让它没有沦为重形式而轻内容的电影。
三、传播受众分析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之一即是提供娱乐。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具体形式之一,它的娱乐功能就更加明显。在现代社会中,电影已经成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可以通过观赏影片来放松身心,暂时缓解现实中的压力,逃避生活中的琐事,或者消磨闲暇时间,最终获得娱乐。
在《爱乐之城》这部影片中,充满了浪漫的元素。男女两位主角的动情演绎使得剧情更加动人,在歌舞中让观众体验了一把电影的魅力。作为一部歌舞片,最难实现的恐怕就是如何将歌舞日常化,在这一点上《爱乐之城》做得很好,它将歌舞真正参与到了叙事中,包括营造氛围与呈现人物情绪,充满灵性极具情感。歌舞作为心情和情绪的宣泄,把握得恰到好处,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电影开头《Another day of sun》就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歌舞场面长R头,将近5分钟的开场,几百人在高架桥上载歌载舞,镜头完成的干净利落,不得不让人佩服导演和摄影的场面调控能力。立交桥歌舞虽和电影无直接联系,却极具代入感,让人感受到他们由衷的快乐和伤心,令人大呼过瘾;男女主人公的“处女舞”《A Lovely Night》,男与女走在浪漫的夜晚,男的唱:我俩没感觉,浪费这个可爱的夜晚,女主唱:这得我说了算。两人边跳边唱,既逗趣又浪漫,夕阳下,月光初露,场景设成漂亮的蓝紫色,浪漫的一塌糊涂。
好莱坞的歌舞片曾经风光无限,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科幻片兴起,歌舞片产量日渐减少。特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影技术日益发达,赋予电影全新的视觉效果,科幻片、魔幻片、动作片、灾难片等类型,皆将视觉效果做到极致。相比之下,往昔依靠歌舞来营造视听享受的歌舞片,愈渐落寞,近十年值得一提的歌舞片,恐怕只有《艺术家》和《悲惨世界》了。《爱乐之城》在自身电影类型已江河日下的时代之下,放慢了自身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了一次极富意义的怀旧,为现在的电影市场注入一股充满活力、色彩斑斓、又不失感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黎民.电影《一九四二》的传播学解读[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75-77.
篇6
“妈妈,我恨你,爱你,念你,呼唤你在每个宁静的夜晚。然而,你可曾回忆起这个女儿?”我深情地读着,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女儿的妈妈,她不爱女儿,可女儿仍然念着她,她不忍心看到她伤心、落泪,可是又为妈妈的冷漠而恨。与作者相比,我则幸福多了。从6岁开始,就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只用安心读书,不愁吃,不愁穿,还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回到家里,面对着香喷喷、热腾腾的丰盛的饭菜,我还要横眉竖眼,挑三拣四,动不动就给家人“吊”个脸。但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到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实在没理由埋怨家庭,埋怨父母,父母在尽最大的可能照顾我,满足我,我的生活是温馨而甜美的。相较之下,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就太对不起这一切了。
“当我在青春期身体发育万分惊恐时,您不认识我;当我第一次收到情书,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时,您不认识我;当我生了重病,提着点滴瓶独自走在漆黑的夜晚,您不认识我……”作者那可怜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那凄凉的情景像一支利箭戳人心碎,使人心如刀绞。早上,外婆悄悄得把我叫到跟前,特别嘱咐:“蕾蕾,清晨记忆好,读书。”妈妈见状,拽了我一把,刻意关照:“蕾蕾,早上时间紧,晚上学踏实。”爸爸听了,又将我拖了过去,认真叮咛:“蕾蕾,晚上要早睡,最好下午学。”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弄得我左右为难,手足无措。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大声问他们:“你们说到底什么时候学习最好?”我这一发脾气,还真灵,三种劝告戛然而止。现在想来,他们也是好心相助呀。和作者比起来,我是多么幸福呀!
慈父慈母的爱,像一瓶芳香四溢的蜂蜜,让我精神焕发,顺风。我会从父母的爱中汲取力量,使自己不断前进。
篇7
在配合特效膏药的同时,同时改进了治病的中外手法,使其疗效更加显著。看似很简单的方法,他擅长风湿骨病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疼痛,在几十分钟内有着立即减轻显著的独特疗效。除了山西本地,近到石家庄、重庆、贵州、成都,远到、浙江、山东、广州、海南、天津、内蒙古,全国各地都有读者慕名前来就医。这对于当今饱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范俊宏承诺本刊读者一律免费治疗,分文不收。
本刊很多读者在山西读者俱乐部免费治愈风湿骨病后,纷纷致电本刊编辑部,颂扬他们心中的贴心人,在山西期间不仅被范俊宏精湛的康复技术所折服,更为他几年来义务为本刊读者治疗风湿骨病,直至痊愈分文不收的良好品德所深深感动!他们纷纷致电杂志社,称颂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下,像范俊宏这样有良心有善心有责任心的读者俱乐部分会负责人真是全国少见!常言道: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范俊宏2008年推广项目之初就立志为读者服务终身,至今6个年头,记者拖过数据每个月都有十多名读者去山西分会免费治病,每年近200多名读者去治病,6年间粗略计算也近千名读者,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开销啊!范俊宏不为名不为利实实在在为读者服务,实在难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范俊宏创业成功了,学习他技术的读者受益了,读者感恩寄来信件纷纷而致,记者打开其中一封桂林读者寄来的信件,决定把它刊登出来。
杂志社的编辑你们好:做骨病康复项目三个月了,时间过得飞快,这三个月中有许多的收获有许多的感概,创业不再是想像中的那么难,只怕认真,目标触手而及,在这三个月中我盈利了近2万元,收获财富的同时,更加欣喜的是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在我把当中几个比较有心得的病例与各位老师朋友们一起分享,分享我的喜悦。
病例1:一位45岁,姓陈的患者,离我这百里之遥,每次坐车来回三个小时的路途,收费600元。其口诉症状为腿疼、腰椎有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形成时间已有四年,这两年腿疼得特历害,走路一拐一拐。晚上睡觉腰胀腿麻,严重影响其生活与工作。在桂林三甲医院名医看过 ,也吃过3000多元中药都没有好转,打听得知我的事情后抱着试试看看的态度来此就诊,经检查后的实际症状为骨骼严重错位,腰椎曲度变直,腰椎三、四、五有增生并伴有放射疼痛。理疗方案:校正骨骼,改善增生生长环境,解除痛点。时间三至四天理疗一次。第二次理疗前检查就有以上情况就有好转,第五次痛点已不在,但另生新一痛点,其增生部位不再胀痛,曲度变直位置也在快速恢复中。病情一天天好转,这个疑难患者脸上的笑容多了,与我交流的话题也多了还主动给我介绍病友,推荐其他患者来。
病例2:一位55岁,姓谢的患者和我同乡不同村。理疗时间为一个月,收费1000元。当其老伴慢慢扶着他走进门的时候我足足观察了他半小时之久,因这样严重的病例我也是头一次遇见,故谨慎应对。其口诉手脚无力伴有胀痛且略带颤抖,走路困难,行动不便不能翻身起床,凡事巨细需人照顾。此症状有已有几年时间。家中老伴及家人为他的病弄得心力交瘁,苦不堪言,经仔细盘问后来终于才告知有过中风病史,以上所诉情况都是中风所留下的后遗症。我之所以要仔细寻问是因为我发觉他的症状并不是一般的病情所引起的。后来与其家人谈心原来才知他是担心我拒绝为其治疗 才不敢说有过中风史,因为医院以前各个门诊看到他的症状都告其没有好办法,所以才不敢言之。我明白病人家属的心情,也非常同情。看着病人殷殷期盼的眼神我斟酌了许久答应为其理疗一个月,但必须听从安排,前期每天都要求过来理疗,收费一千元。第一次足足做了将近做了四个小时之长,想不到第二天过来症状减轻了许多。说话声音明显大声多了手麻腿麻的现象也没有了。当晚睡觉也没有再听到他说手胀腿胀的问题了,睡了这几年来第一个不安稳睡了,当其老伴诉说这些好转的情况时都激动万分。第二次理疗过后背部温度上升了,肌肉松驰了,患者能自己翻身了,第三四次治疗手能抬起来了,能自己慢慢起身慢慢穿衣服了。到现在写文章至此已为其治疗了第八天了,每天都有很好的疗效,现在病情好转了八成,每天身体都有新感觉。
患者心情好了,患者家属脸上笑容多了,我也收获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慰的感觉。理疗还在继续中,我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笑容出现在面前。在众多病例中,以上的两个病例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写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我不是想证明我比别人强,我只是想说我坚持了自己当初的信念,遇到困难我选择迎面而上,在这回家的三个月中有过喜悦有过挫折,有过沾沾自喜,有过暗自伤神,但更多的是得到了收获,现在的我依然每天用功学习范老师寄来的新教材,经历了大量临床,经验与技术大大提升,我对自己的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力量。
感谢编辑老师鼓励我踏上去太原学艺的征程,感谢我的恩师范俊宏老师,是他让我从此走上了骨病理疗的朝阳行业,是他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医者父母心。衷心感谢杂志老师在我回家这段时间,在我缺乏创业经验的时候,对我的一对一精心辅导与帮助,才使我今天患者盈门,事业小有成就。
篇8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书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我爱读书,因为它让我快乐,让我增长见识。
书和我情同姐妹,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吃饭的时候“在一起”,上厕所的时候也“在一起”。记得有一次,我在上厕所的时候津津有味地看着漫画书,看得忘记了时间。爸爸妈妈以为我出了什么事,便又敲门又喊。因为我沉浸在了书的海洋里,所以茫然不知,继续看着令人发笑的漫画书。过了一会儿,爸爸把门撞开了,我终于反应过来,吓得屁滚尿流,于是把书藏进了衣服里(担心被老爸发现)。父母进来一看,我安然无恙,也没多追问,都匆匆离开了。我也只好转移基地——到我的卧室去看了。
不光是我爱读书,我的父母也特爱读书。有一天中午,我正在看《笑猫日记》,爸爸也在看《历史的天空》,妈妈到姥姥家去了。我俩都看得很认真,我看得忘记了上学,抬头一看表:天哪,两点半了!于是急忙穿上鞋,迅速跑到了学校。可惜,已经上课了,跟老师解释完,却挨了老师的一顿批评。爸爸呢,比我还惨,因为迟到而被罚款。真不知道,书带给我们的到底是福还是祸。
我爱看作文书,因为它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我爱看漫画书,因为它让我捧腹大笑;我爱看文学名著,因为它让我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我爱看青春励志小说,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青春期的美好。我在读书时,会先找到这篇文章的中心,然后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遇到一些好词好句,我会把他们摘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尽量把它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最后,我会写上读后感,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杜甫曾经在书中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就像太阳,能照亮世界每个角落;书就像一粒种子,能结出亿万枚硕果;书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让我们一起来静心阅读,体味书香吧!
篇9
在这个学期里,我扔掉了一个坏毛病,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先说说我扔掉了一个什么样的坏毛病:
以前,我很爱浪费粮食,但自从这个学期,我学过第十四课——“七颗钻石”以后,我知道了要爱惜粮食,因为粮食是生存的一部份,没有了粮食,就等于没有了生存的希望,所以,我从这个学期开始,就没有浪费粮食了。
再说说我养成的好习惯吧:我从小就爱看书,常言说“书是精神的食粮”我们要读好书、爱读书、多读书呀!我爱读书,我要永远保持着这个好习惯。
篇10
湖北省黄州区考棚街小学四(五)班 郭冕
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读书,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它丰富多彩,知识全面,我读书只要钻进去了,就忘记了周围发生的一切,仿佛它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每当我翻开它时,它就把我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相当于高级的营养液,让我的内心变得无比充实。读书,它也是玩耍,但胜似玩耍。它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我感到十分得快乐。它是让我进步的阶梯。我在里面能丰富眼界,了解历史,寻找自然界的奥秘。
爱读书是好习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养成这个习惯,热爱看书和学习。它会丰富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有些人认为时间太紧,没时间读书。其实,时间是靠人去挤出来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只要你愿意读书热爱读书,时间到处都有。
如果有更多的人热爱读书,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明白,读书,是快乐的。它的知识永远也看不完,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的奥秘,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