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激励范文
时间:2023-03-28 12:0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激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南史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3、个人必须带着其余的人一起走向完美,不断地尽其所能来扩大和增加朝这方面迈进。
4、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5、将人生投于赌博的赌徒,当他们胆敢妄为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认为大胆的冒险是唯一的形式。——茨威格
6、人生的价值不能与商品的价值混为一谈。——佚名
7、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惠特曼
8、我们能尽情享受的,只是施与的快乐。
9、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林语堂
10、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11、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12、成功 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13、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14、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15、人要随时随地利用所有的方法,使用各种手段,在有生之日,尽力为善。
16、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17、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
18、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19、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20、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21、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暮早。——袁中道
22、人生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有时路上的荆棘刺痛了你。——巴尔扎克
23、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
24、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
25、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26、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
27、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28、人生不可无梦,世界上做大事业的人,都是先由梦想来;无梦就无望,无望则无成,生活也就没兴趣。——佚名
29、我觉得,只有人类在由衷的感谢下生出的报效之心,才是地球上最美好的东西。
30、人生包括两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31、人生,这是个庄得的字眼;人生,这两个字的内涵如大海浩瀚。它是权衡一个人身心价值的天平,是轻是重,是强是弱,在它面前,都免不了要受到公正的评判。——佚名
32、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罗曼·罗兰
33、人生必有风险,所以引人入胜亦在于此。
34、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狄斯累利
35、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36、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37、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没有创造的生活,只能叫活着。——佚名
38、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能够屡扑屡起。——拿破仑
39、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时代所做的工作作为尺度。——徐玮
40、人生的长短不是以时间衡量的,而是以思想和行为去衡量。——佚名
41、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42、网络事业创造了富裕,又延续了平等。
43、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年,犹为天也。——何良俊
44、不是每一个都要站在第一线上的,各人应该做自己份内的工作。
45、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比彻
46、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佚名
47、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产。——萧伯纳
48、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49、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0、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51、给予的最需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
52、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串机缘。事件和决定,这些机缘、事件和决定在它们实现的当时是取决于我们的意志的。——科恩
53、人生的道路和归宿,不是享乐也不是忧愁。努力啊,为了每一个明天,每个明天都比今天胜一筹。——朗费罗
54、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5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56、生活有度,人生添寿。——书摘
57、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58、人生不是完全按照舞台上的原则来办事的。——斯蒂文生
59、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60、人生的白纸全凭自己的笔去描绘。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经历填写人生价值的档案。——佚名
61、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63、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64、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刘易斯
65、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66、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佚名
67、真正高宏之人,必能造福于人类。
68、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69、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70、我们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出的贡献。
71、人生不靠运气,而是看下棋的技术如何。——佚名
72、人生到世界上来,如果不能使别人过得好一些,反而使他们过得更坏的话,那就太糟糕了。——艾略特
73、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7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 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75、她们把自己恋爱作为终极目标,有了爱人便什么都不要了,对社会作不了贡献,人生价值最少。——向警予
76、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洛克
77、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78、人生当贵显,每谈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
79、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
80、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81、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卢梭
82、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
83、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84、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佚名
篇2
2、别说自己尽力了,那只是自欺欺人的假话。
3、青椒肉丝和肉丝青椒是同一道菜,关键是谁来炒。
4、拥有自信,努力奋斗,成功就在前方。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人生要策划,要洗涤心灵,洒扫心灵。
7、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
8、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9、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篇3
相识:青梅竹马的纯真童年
1982年4月的一天,张小平出生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的党政大院里,在张小平四个月大的时候,他遇见了自己的“小冤家”刘楠楠,那时候楠楠刚刚满月。“平平,你看妹妹长得是不是很漂亮啊?将来给你做媳妇好不好?”大人间的玩笑话,那时的张小平还不懂,他在意的只是妈妈经常因为楠楠而忽略了自己,每次只要妈妈看见小妹妹就会把自己放在一边,又是逗她笑又是亲她的脸,还带她玩虫儿飞。面对眼前这个小小的入侵者,平平只能用哭声和“无理取闹”来“争宠”,“小冤家”让他平生第一次尝到了嫉妒的滋味。只是当时的他没有想到,这个“小冤家”会和自己“纠缠”一生。
张小平和刘楠楠两家早在几十年前关系就很好,当时张小平的爷爷和刘楠楠的爷爷都是同事关系,又因为住得近所以相互照顾的比较多,后来刘楠楠的舅舅迎娶了张小平的阿姨,使得两家关系更近了一层,两大家在一起聚会便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
对楠楠的嫉妒一直持续到四岁以后,逐渐懂事的张小平猛然觉得楠楠真的很可爱,他开始和她一起分享自己好吃的糖果,把自己的玩具给她玩,还带着她和一帮小男孩去疯玩,下河抓鱼、打游击战,而楠楠也开始“哥哥”、“哥哥”的叫小平了,看着眼前这一和睦的场面,张妈妈和刘妈妈相视一笑。
1989年,楠楠父亲因为工作调动,六岁多的楠楠不得不跟随全家迁移到秦皇岛,童年的时光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分开并没有给他们各自年幼的心灵造成太大的忧伤,渐渐的他们找到了新伙伴,开始新的快乐。他们都没想到,那段欢乐的童年会成为长大后深深地怀念。
1998年,16岁的张小平因为在摔跤上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被选入内蒙古体工大队。不久他被内蒙古拳击队教练朝鲁相中,朝鲁和弟弟曾先后参加过奥运会,但是都与金牌失之交臂。几经周折后朝鲁将张小平拉到了拳击队,他认为张小平身高臂长,练拳击非常适合,只要加以练习迟早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拳击手。自从那一天起,张小平开始背负两代人的奥运冠军梦想。
2002年,张爸爸和张妈妈一起去秦皇岛探亲,和楠楠的见面让他们分外的高兴,看到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张妈妈一把搂住了她,“楠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有出息了,要是有你这样的闺女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自打见了楠楠后,张妈妈心里的想法越加急切了。当天晚上,在张妈妈的怂恿下,刘楠楠第一次和张小平通上了电话,两颗曾经熟悉而后陌生的心再次碰撞在一起。初次的谈话总是显得很客气,但就算是三言两语的问候也能把他们带回到童年的欢乐时光。
妈妈心里的想法不用点破张小平也清楚,她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暗示,楠楠就是自己相中的儿媳妇。所以她经常在儿子面前提起楠楠,但处于避嫌年龄段的张小平从不敢过多地打听对方的情况。
楠楠也只能从父母的聊天中得到关于张小平的零星消息,听说张小平开始练拳击了,楠楠就会刻意关注一些拳击方面的事情。听说他得奖了,她暗地里为他高兴祝福,但从不刻意表现出来,她总是做得恰如其分。
2004年,张小平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国家队。2006年,张小平赢得了全国锦标赛81公斤级的冠军,这是张小平训练拳击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刘楠楠打心底为他高兴,但是一直都是暗地里关心着,从来没有表露出过分的亲密。她知道当年的小平哥哥已经变强了,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粉丝,也许某一天他会成为拳击界闪耀的新星,但是她愿意一直默默的做他最忠实的粉丝。
重逢:让他战胜心魔走出低谷
2007年5月份,张小平全家迁往秦皇岛,双方父母至少每周都会聚会一次。楠楠通常都在,唯独缺少一直忙于训练和参赛的张小平。
2007年10月底,张小平参加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锦赛,对于一直梦想着进奥运的张小平来说,这次比赛的意义重大,只要打进8强就能顺利拿到奥运会的入场券。但是由于由于太过看重这场比赛,心理压力比较大,张小平最终输给了对手,止步前八强。这个打击无异于晴天霹雳,浇灭了张小平燃烧了十年的心,使他一蹶不振。比赛后,他不想见任何人,甚至萌发了卷铺盖走人的想法,他想逃避这一切,逃开十几年的梦想,教练和亲人们的安慰让自己更加的无地自容……
楠楠主动的关心让张小平很感动。电话里她总是讲一些开心的事情,渐渐地张小平心理平静了许多。当张小平提及赛事时,楠楠告诉他其实自己一直都在关注拳击,一直都在关注他的每一场赛事,作为一个“职业”观众,她用毫无置疑的口吻告诉张小平:“你不比别人差多少,你需要的只是一颗平常心,一次失败不算什么,你还有机会。我会永远支持你!”
2007年 11月份,回到内蒙古武川训练基地的张小平接到了刘楠楠的电话,时隔18载,这是自1989年分别以来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楠楠早已不是当初的假小子了,1米7的个头,柔顺的长发,显得很有气质而又落落大方。
得知楠楠到武川看望张小平后,张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她在电话里再次暗示儿子该表白了,张小平红着脸答应了。当天晚上,张小平约楠楠散步,一向豪爽的他突然在楠楠面前变得有些扭捏,万不得已,张小平趁着吃夜宵的时候要了一瓶白酒,想要借酒壮胆。可是喝下去七八杯还是面红心跳,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楠楠有些费解,以为他还在为比赛的事情失落,“你别喝那么快,吃点菜,我陪你喝点吧。”还没等话讲完,张小平又对瓶吹了一大口,回过脸来满脸通红的望着她说:“楠楠,我喜欢你!我们能不能不做兄妹?”楠楠怔住了,久久没有回答,取而代之的是羞涩的低眉……
楠楠羞涩的沉默让张小平觉得很兴奋,因为他知道楠楠的态度就表示她已经默认了。张小平没有想到自己在事业上失利时,却意外的得到了美人的芳心。如果自己上次顺利晋级的话也许楠楠永远也不会主动的站出来关心自己,有可能他们之间就会这样的错过。
和楠楠关系的确定让张小平充满了感激和自信,而楠楠的鼓励也使得他信心倍增。“用平常心对待比赛,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楠楠的话他紧记心里,过去的阴霾一扫而过,剩下的只有甜蜜与幸福。张小平感觉有使不完的力量,他迫不及待希望自己重返战场,他要为爱而战。
2008年1月底,张小平参加了在曼谷举办的奥运拳击比赛亚洲区资格赛,只有赢得仅有的两张入场券中的一张,张小平才能跻身北京奥运会。以平常心对待比赛的张小平这一次果然不负众望,最终遥遥领先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晋级北京奥运会。回到北京后,楠楠主动来看他,张小平很感动,两人久久地拥抱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为了备战奥运,几天后,张小平随队回到了内蒙古武川训练基地。
远离:为了他能飞得更高远
2008年7月中旬,张小平随队提前进驻北京。8月13日,张小平在为第二场拳击赛做准备,但是他始终挂念着另一件事,14号就是楠楠的生日,由于备战和比赛期间管理比较严谨,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和楠楠见面,更别说给她过生日,送她生日礼物了。
思前想后,一个计划浮现在张小平的脑海中。趁着休息时间,他给楠楠打电话邀请她来观看自己的比赛,谁知电话那头楠楠一阵沉默,“我怕会影响到你比赛的心情,我怕自己会紧张。”“楠楠,答应我,不会有事的,你一定要来啊”
挂掉电话,张小平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给父母和楠楠家人又打了一个电话,希望他们帮忙劝说让楠楠过来观赛。
爱人的热切希望和家人的劝说让刘楠楠进退两难,相识这么长的时间,自己从来没有亲自到场观战过,她害怕心理素质本来就有些薄弱的张小平会因为自己在场而产生过多的压力。因为8月14日,张小平要遭遇的,是他通往奥运梦想路上的第二个对手,也是81公斤级拳手中最被看好夺冠的俄罗斯选手阿尔图尔别特比耶夫。对于张小平来说,这是一个重量级别的关卡,楠楠不清楚自己该不该去。如果因为自己而影响到小平的发挥,她会内疚一辈子。
最终在双方父母的劝说下,刘楠楠来到了比赛现场。14日下午15点半,坐在亲友拉拉队中的楠楠在万分焦急中等来了张小平出场。他向观众举起拳头的时候,全场一片惊呼声。那一刻,楠楠也激动得站了起来,张小平朝亲友团的位置挥了挥手,他看见了楠楠,仅仅是几秒钟的对视,张小平眼中的喜悦之情却早已传达到了楠楠的心中。
整场比赛,刘楠楠都是咬着牙看过来的,紧张得连手心都出了汗。直到最后一刻,刘楠楠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张小平赢了,全场沸腾了。没有人看见,楠楠微笑的脸上那双饱含泪水的眼睛。
当刘楠楠还沉浸在感动中时,电话响起了。接起电话,是心爱的人打来的,“楠楠,生日快乐!原谅我没有来得及给你过生日,之所以让你过来观战是因为这场比赛是为你而打的,我想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你,无论输赢,按你说的我努力了。谢谢你楠楠,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听着张小平的话,泪水再次淹没了楠楠的双眼。
剩下的比赛,张小平一路晋级,赢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81公斤级的拳击冠军,媒体纷纷聚焦这个最大的黑马。群情激动的粉丝们喊他是“中国最帅拳王”。当裁判宣布张小平战胜的那一刹那,他那激动的一跪,让自己和亲人们泪流满面,只有那些陪伴他的人们,只有那些十年来一直为自己默默呐喊的人们才知道他成功路程上的艰辛,才懂得这枚金镶玉的来之不易。
相爱: 欠她的我会一一补回来
奥运结束后,队里给“拳王”放了一个长假。张小平牵着楠楠的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锡林郭勒草原,抛开十几年为伴的拳击,抛开得来不易的荣誉,抛开了十年如一日的梦想与压力,那一段时光,他只属于爱情,只属于深爱自己的楠楠。
张小平带着楠楠住进了毡房。阳光明媚,躺在宽广无边的草原上,他们像小时候一样数着天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追赶着草原上欢快奔驰的骏马,嬉笑打闹着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抓小鱼。
张小平明白因为自己的职业原因,他和楠楠一直都是聚少离多,相爱三年来,一直都是楠楠在将就自己,他都觉得亏欠楠楠,他希望楠楠给她弥补的机会。而这得来不易的假期也使他倍加珍惜。
作为奥运冠军,张小平参加了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也使他再一次错过了与家人欢度除夕的机会。大年初一凌晨,张小平连夜赶回秦皇岛,当他踏进家门的那一刹那,母亲把他拥入了怀中,张小平看见了站在门后的楠楠,当着双方父母面,两个人都显得有些羞涩。
两个人的关系应该定下来了,张妈妈问楠楠有什么意见,楠楠红着脸点了点头,张妈妈把楠楠一把楼在怀里,比自己的亲闺女还亲。刘爸爸端起酒杯,宣布两个人订婚。虽然没有特殊的仪式,但在亲友们的见证下,两个人终于将手牵到了一起。
篇4
容国团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相信所有人都听过,几十年来,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们为了理想去努力拼搏。
李鸿嘉也很喜欢这句话,也最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所以就把这几个字当作了自己的座右铭。
相对其他棋手而言,李鸿嘉的学棋之路相当平坦,甚至一点挫折都没有遇到。1977年7月,李鸿嘉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一位只会看,却不太会下的“真棋迷”。凭着这一点点家庭熏陶,在他6岁时,便追随在父亲的左右,开始迷恋起那具有神奇魔力的32枚棋子。
由于李鸿嘉聪明好学,反应机敏,很快就成为了一方小霸王。父亲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便把他送到张浩强老师那里学棋。刚开始时,他自然不敌比他大的棋友,可是在张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没过多久,附近的业余高手便鲜有匹敌者。
1990年,李鸿嘉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首次参加广东省运动会便技压群雄,斩获冠军。正是这个冠军使他轻松地跨进了“梦之队”的大门。
也许是年少时幸运女神太过于垂青他,使他夺冠、进队一路平步青云。但一旦成为专业棋手后,情况也就不比从前了。众所周知,广东队是一个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集体,他上有吕钦、许银川两位特级大师,周围还有被庄玉庭、宗永生、黄海林、朱琮思这些师兄弟,要想出头谈何容易。
从1995年参加比赛至今,李鸿嘉在乙组已经游荡了五年,这其中除实力原因外,主要是心态摆不正。吕钦曾这样评价过他:“李鸿嘉是一个比较认真刻苦的队员,只是心理素质不太好。有时下得非常好,有时在下得不顺的情况下,会连输好几盘,翻不过身来。”
赢得人们尊敬和支持的最好方法就是令人叹服的业绩。李鸿嘉深知进入广东队,既是他的幸运,又会给他带来压力。他现在急需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2000年个人赛便成了他最好的舞台。
“前六轮,我下得比较顺利,积4分,处在第二集团。这时比赛已经进入到白热化,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七轮我的对手是陈启明大师。那盘棋开始时,我的形势不太好,但我稳定住心绪,没有再犯以前的老毛病,终于在劣势下取胜。这盘棋是我的转折点,胜了之后,我非常有信心,以后越战越勇,连胜两局,直至最后夺冠。”
熟悉棋坛掌故的人都知道,全国个人赛自1995年改为甲乙组后,由于只有前六名方有资格晋级甲组,因而争斗异常激烈,就连1998年亚军阎文清大师在1999年掉入乙组后,也未能在次年重返甲组。毫不夸张地讲,李鸿嘉这次夺冠的艰辛绝不亚于胡荣华第14次捧杯。
李鸿嘉同大多数想成名的少年一样,十几岁就身背棋盘背井离乡,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想家总是难免的,每个梦醒时分,都会有种思乡的情愁。队里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个故事:八点半开始训练,中午休息,下午两点再训练,这就是他的全部。为了出成绩,他也会在晚上加加班,不过闲暇之余,也会听听音乐、看看小说,尤其是踢踢足球,饶有趣味的是,与他喜攻好杀的棋风相反,他踢足球时喜攻后卫的位置。
采访他时,他刚刚参加完今年团体赛的选拔,令人遗憾的是,他这次又败给师弟黄海林,而不能代表广东队出征了。在广东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是吕钦、许银川,还是其他人,只要在上一年度的全国个人赛中未打进前六名,那么必须得参加每年一度的团体赛选拔战。
在记忆中,他只是在1995年代表过广东队,那一年广东队获得第三名,他坐镇四台,个人成绩是五胜四和。但从那以后,就再也无缘了,这也是他心中的隐痛。
“好几年都败在师兄弟的手下,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棋风太过刚猛,求胜欲望太浓。而黄海林的棋风稳健,细腻,对布局的把握也要好一些;跟吕钦、许银川这样超一流棋手的差距相对大一点,虽然对布局的了解差不多,但对棋的理解、大局观和算度上都不尽人意;再加上这个光荣集体给予我的重压实在太大了。”
所有这些都是摆在李鸿嘉面前的问题。在1999年和2000年个人赛中都爆出了两个不大不小的冷门,从乙组刚晋级的孙勇征、聂铁文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四名而晋升为大师,李鸿嘉能续写这个神话吗?我们衷心地期待着……
生日:1977年7月10日
身高:181CM
体重:75KG
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生难得几回搏
篇5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有人的群体存在,就会有人际交往,从而产生人际关系。人到老年,由于脱离了工作岗位,生理、心理、社会角色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多年的工作岗位和周围的人群,又回到了“人之初”的活动场所,随着人际交往的减少,寂寞、孤独、惆怅之感油然而生,这种状态如不及时改变,势必影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往往发生各种疾病。我的朋友老王,原是卫生局的一位处长,退休前工作很忙,经常有人找他批条子、办事情,应酬的场面天天不断。忙得不亦乐乎。去年退休后,没有人再去找他办事,心中产生的“失落感”很强,不好意思再见熟人。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不愿和家里的人说话,成天在家沉默寡言,抽闷烟、喝闷酒。由于孤独造成的心情不好,不长时间就患了抑郁症,后来又患了高血压、冠心病,最近因心肌梗死不幸去世。我的另一位朋友老张,和他完全不同,虽然退休前是环保局的局长,但他很爱交往,退休后经常和老朋友、老同事见面畅谈,每天早晨到公园里和同龄人在那里一边走路一边聊天,逢年过节还到亲朋好友家串门,逗逗朋友家的孩子玩。虽然现在已经80多岁了,还和年轻人一样爱说爱笑,身体非常健康。难怪心理学家常说:“孤独是比疾病更可怕的疾病,交往是比良药更有效的良药。”
人老后退休,因工作建立的人际关系逐渐减少,这是人之常情,不必烦恼,不必忧伤,人人都要经过这“一道坎”。故老年人平时要想开些,进一步去适应新的角色和新的环境,重新调整人际关系。首先要加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以获得家人特别是老伴和儿女们更多的关心、爱护与帮助。其次,要主动与同龄人交往,培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最后,还要加强与邻里、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以便密切关系,加深友谊。新的人际关系和谐了,老年人的生活就会过得充实、愉快、幸福和美满。
据古今中外医学专家的研究,加强人际交往有利养生。第一,能防止大脑过早衰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衰老的速度逐渐加快,每天要死亡许多脑细胞。与人交往时,首先要动脑子思考,大脑在思考的过程中便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如与谁交往,说些什么话,带些什么东西,停留多长时间等。思考时大脑的血液循环增强,得到的养料和氧气增多,使脑细胞的生命力增强,神经传导加快,思维更加敏捷,脑细胞死亡的数量减少,大脑衰老的速度减慢。大脑是身体的主宰,大脑衰老慢了,身体也就衰老得慢。第二,能解除孤独:老年人喜欢与人说话,最怕自己孤独。特别是丧偶的老年人,听不到老伴的唠叨更感觉孤独。而通过人际交往,能广交朋友,从中得到知己朋友。古人云“得一知己足矣”,与知己朋友交往,能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寂寞,消愁解闷,忘掉自己的忧愁和烦恼,分享对方的欢喜和快乐,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第三,能够开阔视野:通过与周围的人交往,能够开阔视野,看得远,听得广,知道的事情多。什么国际国内新闻、省市新闻等,都可在交往时得知,从而了解到国际发展的新趋势,国内要进行哪些改革。省市有什么活动。再与个人关系密切一点说,哪些超市促销,哪里有健康讲座,哪个公园已经建好开放,哪个影院剧场演什么电影戏曲,哪里举办美术或摄影展览等,这些信息有时从电视里、报纸上看不到,却能在与人交往时得知。如果成天憋在家里不与人交往,则如同井底之蛙,什么也不知道。第四。能够丰富晚年的生活:老年人的生活是比较呆板和单调的,会压抑老年人的情绪,降低老年人的交际能力,有损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想过好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需要不断扩大交往,拓宽社交领域,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情趣,提高适应社会需要和有益身心健康的能力。学会跟不同类型的人们打交道、交朋友。在家庭中,夫妻能和睦相处,与子女关系融洽,与亲朋好友常来常往,经常聚会交谈。有业务专长的专家教授,可在科技界朋友的帮助下。潜心搞科技开发、技术咨询、社会办学、著书立说。与爱旅游的朋友交往,可以天南海北去旅游,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没事干的人们,还可以集聚在楼前楼后和街头巷尾,或谈古论今,或拉家常、“侃大山”,或交流养花种花、养鱼喂鸟的经验,或评论戏曲影视中的主要人物,或交流养生保健方面的经验体会等,这样一来,生活便过得丰富多彩。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能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强体质,延长寿命,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一环,不可等闲视之。
篇6
关键词:班主任;激励;工作;运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69-01
心理学家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的能力的方法就是对他(她)进行赞赏和鼓励。”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学生更是如此。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对学生加以激励呢?下面结合实际,总结一些班主任激励学生的方法。
一、采用具有个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激励
写出好的评语,不仅家长高兴,而且学生喜欢。但是如果光说好听的,学生的缺点就不能及时指出来,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如果批评过头了,家长、学生难以接受。学生是有个性的,评语不能千人一面,要因人而异,因此,学生评语既要正确评价学生,把握好尺度,又要体现个性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累评语的素材。平时鼓励学生用周记反映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自己的思想状况;自己认真记好《班主任手册》、《班级日志》;充分利用读报课和政教活动时间开展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课上、课下注意观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2、热爱学生,给予热情、真诚的评价。对学生应该有一腔真诚的热爱之情,记得有位作家说过:“要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没有对学生真切的热爱之情,是很难对他们做出热情评价的。
3、语言细腻、真实、感性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真切的感性化的语言,而不容易接受抽象、理性的评价。一份发自内心的以欣赏与激励为基调的评语,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又能满足学生被肯定、赞扬的需要,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一份诚恳而适度的赞赏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赠以鲜花的双手。
二、师生共同“协定”评语,以有效地激励学生
每学期期末,师生面对面地坐下来,师生共同就学生在这一学期内的进步与问题、优点与不足进行商讨总结,并“协定”学生今后努力的方面、方法及实现的阶段目标,共同商讨写出评语。而师生共同协定评语,之所以可以更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是因为:
1、师生面对面坐下来商谈,协定评语,可以充分体现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它渗透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信任,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真诚与期待,从而使学生倍感亲切和鼓舞。“感人心者,莫大于真情。”
2、面对面的坐下来商讨协定,要学生自己总结并通过教师的启发,自己提出近期的奋斗目标、具体行为措施,这无疑是一个学生自我加压的机会。这样做就使外在教育要求的“协定”能很快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进而转变为一种“我要进步,我要发展”的动力,时时激励着每一位学生。
虽然师生“协定”评语可以有效激励学生,但是要想写好“协定”评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具有比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要想写好“协定”评语,首先就要具有比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因为写“协定”评语比平常的个人单独评语所花的时间要多,且要求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去聆听每位学生的“心声”,而后商讨协定,全班逐一进行,实非易事。
2、善于启发和调控。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会做调控工作,以避免评语所提出的期待与要求或高或低,而失去其激励作用。
3、注重发挥学生积极的比较心理作用。在写好“协定”评语后,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变化情况,对于有发展、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比较对象,鞭策他人,发挥其整体效应。
三、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注重鼓励“待优生”
教师要爱孩子,要相信孩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闪光点’,做到使孩子在他最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所能达到的卓越成绩。”
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创造利于学生树立优秀品质和行为的环境;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可单独谈心,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对考试进步大的学生,可以发笔记本或钢笔以示奖励等等。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微风细雨去对待“待优生”,用爱心、耐心拨动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的自爱心,让他们在充满爱意与平等的氛围中挺起胸走路、抬起头做人。这样,当他们在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在不注意的一瞥中他们或许获得意想不到的动力和勇气。
总之,班主任要善于激励学生,善于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对学生加以激励,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班级管理能够沿着预期的目标发展,形成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参考文献:
[1] 魏常翠.激励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2] 周彦青.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才智,2012(33).
篇7
目前残疾人事业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方面呈拉大的趋势;大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根据调查统计,湖南省300万残疾人中,就有90多万能够康复的残疾人得不到康复和训练,有30多万残疾人需要配置辅助器具而无法得到;约有30%的残疾儿童少年没有入学,残疾人的生活靠家庭和亲属供养的占60%以上,全省未脱贫人口中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占70%;成年残疾人中有半数以上没婚配。残疾人的这种生活现状表明,他们仍然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特殊群体,需要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为我国残疾人、残疾人工作和残疾人事业迎来了春天。同时也把广大残疾人推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市场经济实行的是竞争机制,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绝大多数残疾人只能在低收入职业岗位上就业。残疾人哪怕找一份收入低微的工作也是很难的。
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被经济学家称为“无形的手”,这“无形的手”也是无情的手。这“无形的手”是不会偏爱残疾人的。人权保障首先是保障生存权。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对现代残疾人观念、理论、法规、政策的实践和完善
如何看待残疾人?如何看待不平等?这是两个影响确立残疾人观念、理论、法规和政策的主要的认识问题。正是在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上,往往容易发生主客观脱离或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情况。
“残疾人”3个字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残疾人是人;第二层含义,残疾人是受着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受着外界障碍的人。如果只注重第二层含义,而忽视第一层含义,就会产生歧视,压抑残疾人的潜能和精神;如果只注重第一层含义忽视第二层含义,就会产生误导,使人们不能充分认识残疾人的困难。这两种倾向,都属于偏见,都会造成对残疾人的伤害。
“不平等”3个字有着多种情况。以群体而言,健全人比残疾人强,这是事实上的不平等,健全人因此歧视残疾人,这是由事实上的不平等导致理念上的不平等。强者面对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能做到理念上平等善待弱者,正体现了强者对自我的完善和精神的升华。
现代残疾人观念、理论、法规、政策注重开发残疾人的潜能,注重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权利,注重激励残疾人的自信和自强精神,注重鼓励残疾人奋斗人生,奉献社会,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但没有充分阐明残疾给残疾人造成的种种困境;没有把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摆在首位;没有在市场经济才起步时建立起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现在提出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对现代残疾人观念、理论、法规、政策的完善。
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残疾人工作的开展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事业存在这样一种状况:法律上地位高,而社会地位低;政治上地位高,而实际工作地位低;理念上地位高,而事实上地位低。
造成“三高三低”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对残疾人问题认识上的原因,有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不正的原因,有残疾人状况、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事业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大局制约的原因,也有残联工作上的原因。
基层残疾人的组织机构还不健全,力量薄弱,以至工作目标很难落实,残疾人很难从残联的工作中直接得到利益或得利不多。
实事求是地说,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是指一部分残疾人的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生活现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前进了一步,落下了两步。这就是说多数残疾人的生活和自己的过去比,前进了一步;但是和全国奔小康的大潮流比,反而落下了两步甚至三步。
多年来,残疾人上访甚至闹事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中的确存在着残疾人强烈的正当需求和这种需求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的矛盾。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可以缓解这种矛盾,有助于国家大局的稳定;可以密切残疾人与政府、与残疾人组织的关系,增加残疾人对政府、对残疾人组织的信赖;可以改善残疾人工作环境中“三高三低”的状况,提高残疾人工作的地位,并使工作落到实处。残疾人工作的对象是残疾人,残疾人组织“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集中体现到一点,就是为残疾人谋福利。建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有利于形成政府保障残疾人权益,并关心支持残疾人组织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这样一种新的工作格局,从而更有利于残疾人工作的开展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应该单列
我们认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应该单列。
一、残疾人是社会中长期存在而又最不具备竞争力的最困难的特殊群体,再也没有其他弱势群体可以在困难程度上、受困时间上与残疾人相提并论;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方式和下岗失业人员(临时保障)、灾民(一次性保障)、孤老(老年期保障)、弃儿(找到抚养人之前给予保障)等的保障方式应有很大的区别。不加区别地把农村残疾人列入扶贫对象一起进行扶贫,达不到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目的。事实上,开展扶贫工作几年来,残疾人中的脱贫率很低,返贫率却很高,连《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中安排的低息扶贫贷款也很难落实到残疾人。因为实际掌握着贷款发放权的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它考虑的是贷款能不能收回,担心的是残联没有担保能力,残疾人没有偿还能力,所以不愿意把贷款投放给残疾人。这也说明,仅仅以扶贫方式不足以保障农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不加区别地让城镇残疾人按失业人员一样的规定享受社会最低保障也是不妥当的。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要点
――以《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条例》的名义,作为法规文件由政府施行。
――以月供现金方式给城乡每个残疾人发放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重度残疾人加发50%,轻度残疾人减半发放。
――每个残疾人每月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发放标准和计算公式:当地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城市职工平均月收入(在农村为农民平均月纯收入)乘以25%。重度残疾人的这个乘数为37.5%,轻度残疾人的这个乘数为12.5%。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由各级政府财政分担,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为国家财政0.1,省财政0.1,地级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财政各0.2。县以上(含县)政府可从收取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拨出50%作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村和社区财政困难的,可在当地进行募捐,解决一部分。粮食等主要生活物资可以折合现金抵发基本生活保障金,但不得强迫残疾人接受。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原则上应直接发给残疾人本人并告知《保障条例》。残疾人不方便领取的,也可以代领,由残疾人本人和当地村或社区的负责人商量确定代领人,要求直接用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先由残疾人本人填表申请,报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或残联审批并管理。残疾人在生活费来源有所改善时,可以申请停发或由原审批机关决定停发,在基本生活再度发生困难时,也可以重新申请发放。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只和残疾人本人发生关系,不牵连残疾人家庭成员的收入和生活,也不对其家庭的收入逐月追踪考察,更不要规定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残疾人家庭只能过最低水平的生活。
篇8
关键词:残疾人大学生;学生权利;权利救济
“权利是规定或隐藏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在走向权利时代的今天,学校和学生之间已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关系,更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虽然我国法学界早已就“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而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达成了共识,但漠视甚至扼杀学生权利的现象仍时有出现。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由于残疾人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和残疾人群体中的极少数,他们的权利保护往往不能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以致成为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因此,做好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工作,对于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现状
1、受教育权。早在1985年,原国家教委、计委、劳动人事部、民政部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高等教育招收残疾青年和毕业分配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从残疾考生的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部考生德智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而不予录取”。《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二条、《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九条等条款中也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有利于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各类高等院校接受残疾学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从1990年至2000年普通高校招收近万名残疾人大学生,仅2003年进入普通高校的残疾人大学生就有3072人,进入特殊教育院校的有827人。尽管绝对数字有较大增长,但占当年高校新生的比例仍很低,不足千分之二,这与残疾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的比例极不相称。仅以湖北省为例,据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资料显示,“入学残疾考生由1996年的0.06%下降到20O4年的0.028%”,3J另外还存在残疾考生被降格录取或高分低就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有的高校甚至将残疾考生拒之门外。这表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物质帮助权。残疾问题是人类社会不能也无法回避的,对残疾人的重视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残疾人群体是最困难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大学生是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顽强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幸运地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的大学生涯更加充满艰辛。许多残疾人大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他们有的父母也是残疾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生活境遇可想而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资助残疾人的工作已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像广西北海、辽宁鞍山等市已先后启动“扶残助学金”工程,但这项工作还不够普及;大多数高校对残疾学生都给予了一定的生活补助,或把残疾学生等同于贫困生在经济上给予适当的援助,但却鲜有高校针对残疾学生的特例政策;此外,各高校在为残疾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还很欠缺,如很少或没有专门供轮椅通行的坡道、聋人交流所需的助听设备、可触摸的盲人标识和残疾学生的康复设施等等。
3.就业权。“一路蹒跚的残疾人大学生终于大学毕业了,但路却似乎更难往下走了,于是,在我们为他们举杯时,竟不知道是该庆贺、祝福还是无奈的安慰。”他们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迫切想得到一份工作,一个就业岗位,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实现自身价值,回报社会。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Et益突出,残疾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试想同一个工作岗位,身体正常的毕业生还挑不过来呢,哪儿还会轮到残疾人大学生?应该说我国在解决残疾人就业,特别是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从法律体系的建立到组织依托再到政府的主导作用,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高校特别是特殊教育院校一方面在设置专业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学习特点和身心优势,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职业技能培养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重视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合作,通过举办专场人才招聘会等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帮助残疾人大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但是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层次低下,专业对口率较低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通过对武汉高校2004届15名残疾毕业生的就业档案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除两名残疾人考上研究生以外,其余13人中只有4人找到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另外9人一出大学校门就成了“无业游民”,而在已经找到工作的4人中,有3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够理想,所找的工作和自己当初理想中的职业相去甚远。
除了上述权利外,残疾人大学生容易受到侵害的权利还有隐私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等等。残疾人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加上自身生理上与正常大学生的差异,他们承受着强烈的自尊与极度的自卑相冲突的心理压力,害怕遭到别人耻笑,但有的老师和同学却不分场合“指指点点”、甚至“津津乐道”,这实质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他们在获得公正评价权、优先权等权利的享受方面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二、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途径
有救济才有权利。“救济,包含救助和接济的意思,一般指为陷入危难之中的人提供物质、精神、道义上的帮助。”残疾人大学生的生活境遇是如此的不尽如人意,残酷的现状让人忧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法治社会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终极关怀的理想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建立完整、统一、有效的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保障体系。
1.拓展教育救济形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也Et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渴望得到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党和政府也一直关注着这一特殊群体,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含特殊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但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残疾人求学的限制,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呢?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结合社会需求和残疾人的特点,将远程教育引进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不失为一种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当然,残疾人远程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来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面授为辅。平时学生在靠近的学习点或在自己家中,利用文字教材、录音录像教材、VCD光盘、CAI课件以及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向教师提问,并得到课程辅导教师、网上义工或智能答疑库的辅导答疑;定期或不定期地参加网上BBS课堂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实现教学互动。采取远程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开由于身体和生理缺陷给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带来的制约,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比较灵活、便利的接受教育及终身学习的机会。通过网络,残疾人可以真正实现足不出户接受各种类型、各种层次教育的愿望,进而有可能满足重度肢残、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视力残疾等残疾人的不同学习需求。
2.拓宽物质救济思路,积极采取有效政策。一年一度的“助残Et”活动,让残疾人大学生“暖在心里”,但长效不足。由于大多数残疾人大学生本身就是贫困生,他们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注和扶持,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多管齐下,积极采取有效政策,进一步拓宽物质救济思路,切实维护残疾人大学生群体的物质帮助权。政府应给予在校残疾人大学生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学校及社会公共机构要建立残疾人大学生特例奖学金、助学金,甚至可免除其部分或全部学杂费用,此外还要在保证物质帮助权实现的司法途径方面提供可能的帮助。另外,由于高校残疾人大学生总数少、分布零散,且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在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做到全面照顾,政府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或者是设施专项投入,让残疾人大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学校的关怀。
3.开拓就业救济途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对残疾人大学生来说什么最重要?不是同情,而是一条路,一扇门,一个能真正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亟须完善;残疾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需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亟待改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可操作性。《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其中的“按一定比例”弹性过大,不利于具体执行和监督,削弱了应有的保障作用。另外,法律规定的制裁措施较少,执法措施不力,程序性立法不完备,相关的法律责任难以界定。因此,应由国务院以执行法规的形式制定实施细则,并进一步细化有关部门的义务,加强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例如:山东省泰安市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方面就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录用残疾人和残疾人大学生的比例,一般应在1.5—7%之间,并规定少录用一名罚款多少,多录用一名奖励多少,执行情况就较好。
篇9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1;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57-01
作者简介:闻建兴(1974-),男,江苏江阴人,高级讲师,从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与研究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职生这一学生群体一直是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难题,家长与学校老师有时心力交瘁,整个社会的认可度一直不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如何迎难而上,实现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呢?目前社会发展迅速,举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针对新时期中职生思维活跃、富有个性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若仍采用旧的教育观念、模式,这样的教育成效不会显著。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方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生缺乏限制条件。一些中职学校随意降低招生“门槛”,有些地方招生几乎不设任何条件,只要交够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成为一名中职生。这样的招生方式让一些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存有厌恶之情的学生抱着逃避的心态或是在父母的强压之下迈进中职学校的门槛。这样,中职学校很难拥有素质高的、成绩相对优异的中职生。若对学习兴致缺乏还被强制性地安排在教室听讲,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煎熬,这样的教学状况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服从管理者的教育。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奉献精神与社会交往能力、反叛、我行我素等,这是有些中职生身上最为常见的行为,成为职教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障碍。
(2)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育作为时代精神产生的重要源泉,只有保持时代性与先进性,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学习者的自身需求。能够培养出新型人才,需要学习知识的更新,教学管理制度的变更。若只停留在以旧知识来教新人的阶段,一系列的需求矛盾问题、管理教育问题就会不断产生。而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管理传统化,是现时期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当代中职学生接触到许多新事物、新观念,让他们产生新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观念,这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一定的决定性。对于他们来讲,以往的教育就是历史的存在,无法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需求。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水平若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这本身就会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限制。有些中职学校的激励机制较为落后,激励与鞭策的不足使管理者积极性缺乏,创造性更为缺失。若学校的进修培训经费不足,管理者的自身能力更是不能及时得到提升,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管理效率低下。旧的管理制度都难以执行,新型的管理模式更是无望实现。学校的一些管理工作若是在做表面文章,则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3)忽视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多是指知识的教学,同样的原理,遵从“因人管理”的管理原则对中职学生进行管理才是明智之举。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没有顾及到学生这一主要客体,就算是强制性的处罚措施,有时也只会让学生口服心不服,若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更是产生适得其反的管理效果。
三、针对以上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1)制定必要的招生制度。只要过了收费这一关就可以上中职的招生体制,无异于是没有原则的存在。虽然这样的体制扩大了生源,增强了中职学校的经济实力,表面上是为一些学生提供了能够继续学习深造的契机,但对于那些确实没有学习愿望甚至厌恶学习的学生以及对于学校自身长远目标来讲,都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举措。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应考虑明文规定学校对入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审查入校学生的档案,对有过重大违纪违规现象的学生应慎重审核,考虑其若入校可能对学校与其他学生产生的影响。制定实施一定的招生准则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学生的素质,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
(2)与时俱进,创新教学。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倡导全员育人,教师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取得的效果定然会超过班主任的孤军奋战。育人之道不仅仅在于教书,环境影响不容忽视,管理制度的实施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品德与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品德高尚的人才,教学与管理都应切实站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角度采取措施。教学者应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持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好学态度,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共同研讨先进的班级管理制度,共同学习,促进所有学生成长与进步。
(3)优化环境,改善关系。网络时代的各种社会信息,学生随手可得。若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保守封闭,显然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形势,自然也不会起到有效管理中职学生的作用。学校要不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教学环境,建立起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全面性的学校管理机制。要切实结合学生特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善师生关系,这样,管理的有效进行便是指日可待。
四、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中职学生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贯彻,新思想、新措施的生成与实施。参考文献:
[1]张威,于文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
[2]莫小卫.从多元智能的角度谈中职学生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5(01).
篇10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1.对心理健康成长的好处。每个人都有情感和心理的需求,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作为年青人的大学生尤其是这样,健康的人际交往可以打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通过情感的交流得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撑,远离心理问题的烦扰。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也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良药。
2.在学习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同学、同事之间的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环境。
3.一个孤独的、不擅与人相处的人是得不到同伴的认可,也得不到集体的支撑力,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学生自然会学习那些优秀的人,不自觉地接受他们的思想、做法,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通过人际交往,有利于学习他们各方面的长处,培养积极的心态。
5.增强自控力,培养健康的情绪状态。缩短坏脾气运行周期,给脾气加个“度”。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而善于控制不好的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专注的工作上来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青年大学生受外在事物影响较大,情绪波动强,易受干扰。但是在学校里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会逐渐学会去关心他人,理解和认同他人,学会自控,学会自我疏导。自觉的学习把脾气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不把坏脾气带给他人,学会宽容、理解。
二、不良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一些人不好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易感情用事,缺乏辨别力,受到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如:抽烟、酗酒、打架、赌博、沉迷网络等等。
2.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没有良性的疏通渠道,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渠道,就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支撑系统,这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是不良的交往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和加重;二是由于长期情绪、压力无法排解,没有形成正确的疏导渠道,而使心理疾病产生和加重。
3.有可能形成小团体,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小团体一般都具有封闭性和排外性,思维固化性。在团体内的人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习惯和方式,对外来的人和思想有一定的抵触性,直接导致了思维的固化性。关心团体内的人多,和外界交流少,无法形成正常健康的沟通交流渠道。这种小团体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如老乡会。
4.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人际交往具有泛指意义,它不仅仅指学校、同学之间的交往。我们的校园同样不是封闭的,人际交往还包括与社会人员的交往和网络交往。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浅,容易被社会人员利用,陷入网络陷阱。
三、大学生良好的、健康的人际交往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支撑运行系统,它包括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
(一)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学、社交礼仪、语言学、形体学等课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2.充分发挥班级和寝室的引导作用。做好班级氛围的营造,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带动学生交流交往的欲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班级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心理习惯和班级精神。通过班会、座谈会、班级活动等打造良好人际交往的平台。
寝室是大学生交往和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合谐团结的寝室氛围有利于培养友谊,促进大学生的交往。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卫生、健康的寝室氛围,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寝室活动,对大学生的交往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学生活动和社团建设。高校应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多开展一些形式内容多样的活动,如专业活动、就业指导、体育文艺等,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增强交流交往。
大力加强社团建设。社团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和一定的开放度,社团活动会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拓展视野,建立团结协作的和谐关系。为保证社团运行的规范性和活动的有效性,高校应强化对社团的考核管理,同时配备指导老师。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有效桥梁。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也可以通过实习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和社会的交流,增进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5.建设规范、科学的心理辅导体系。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开展规范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通过心理辅导体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讲座、座谈、调查问卷等,针对不同情况,可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方式。
6.网络交往。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网络沟通的自由性、开放性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受大学生欢迎。通过网络,使大学生增加了一个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多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但是网络同时又具有隐蔽性和虚假性,大学生涉世未深,容易被虚假的信息所迷惑,感情较为感性化,对网上交流的人缺乏辨别力,易陷入网络陷阱。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交流,而忽略了现实交流,对人际交往反而起了反作用。高校应强化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开展网络防范教育,对网上信息加以甄别;针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时政问题通过开展时政教育课、班会、讲座座谈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正确理解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合理分配好上网和学习生活的时间,辨别虚拟与现实的区别;寻找学习和上网的结合点,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的契合点。
7.异往。通过与异性的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成熟人格的形成。大学生渴望同异性的交往,但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拘束,不自然的现象,或者出现说话做事大大咧咧的现象。要教育学生与异往是正常的,没必要紧张。要以正常的心态去和异往,展现真实的自己。要尊重异性同学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相互理解。在追求恋爱的过程中,以尊重理解他人为前提,以关心爱护他人为前提,理解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更不能把对方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有正确的恋爱观。高校应正确面对学生的异往,不回避,加以引导,加强对学生“异往”的教育,开展“恋爱观”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性格、人格的成长。
(二)家庭给予的人际交往情感支撑
父母恩爱、和谐幸福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富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乐于与人交往,充满自信,阳光,抗负面情感能力较强;父母不和、离异、单亲或有重大变故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较敏感,戒备心理较强,对外信任感弱,抗负面情感能力弱。要促进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家庭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告诫我们为人父母者,要关爱家庭,努力促进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这是父母能给予子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三)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作用
社会媒体等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散布一些社会负面、人性丑陋的消息,避免将一些偶然现象绝对化、放大化,要正确分析一些社会现象,防止资本主义腐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腐蚀;多颂扬阳光的、乐于奉献的正面人物,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个人努力
年青大学生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1.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信心和决心。人际交往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每个人不断的摸索前进。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打击,但是只要你理解这是每个人成长所必经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提升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
2.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感情的付出的,只有你真心尊重别人,关心别人,才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友谊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