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姐妹范文

时间:2023-04-11 00:5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们是姐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

杜菲菲在市“我爱我家”征文中获得特等奖的消息风一样在校园里传播时,我的心仿佛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挫败感油然而生。内心的闷气像疯长的蔓藤一样纠缠,堵得我心慌,也抽空了我所有的力气。

我颓然坐在靠窗的位置,想充耳不闻,但前来道喜的同学还是一波又一波围过来,那些恭维话,想不听都不行。我隐忍满肚子的怨气,绷着脸把目光转向窗外,天空灰蒙蒙的,连一朵白云都看不见,一如我此刻黯淡的心情。

“杜婷婷,你姐得特等奖,你怎么满脸不高兴呀?其实你也不错啦,三等奖,至少比我们都强,你们姐妹都超级厉害。”后桌的杨威说。平日里,我们关系不错,但那天我像是吃了火药一样,顿时就爆发了。我转过头冲他吼:“谁告诉你她是我姐?谁说的?我高不高兴跟你有关系吗?”

所有人都愣住了,杨威更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尴尬得不知所措。一时间里,没有人再说话。我瞥见坐在身边的杜菲菲脸色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恐慌,心里更是厌恶,一切都是因为她,装什么受伤呢?真正受伤害的人是我。

B

杜菲菲是大伯的女儿,我的堂姐,比我大一个月。她一直生活在闽西乡下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父亲的老家。

虽然我在父亲的强制下回去过几趟,但我不喜欢那里,贫穷、落后,连一条街道都没有,每次回去,没住上两天,我就直吵着要回省城。省城多好呀,哪是那个破烂小村庄可以比的?我也不喜欢父亲在乡下的亲人,他们都脏兮兮的,而且很贪婪。特别是大伯,每年带一些不值钱的菜干、地瓜来省城,住上好几天,天天吃好的喝好的,临走了,还要带上满满一大袋价值不菲的东西回去。说是带回去给爷爷、奶奶,谁知道呢?从小我就不喜欢他,也不喜欢堂姐。

回去老家时,堂姐总爱跟着我,她想亲近我又很害羞。我知道她羡慕我,也知道她对我的友善,但我不喜欢她,不愿意和她套近乎。在她面前,我从来就是高高在上的。我淘汰的衣服,妈妈转送给她,看她一脸开心的样子,我就想:乡下人就是爱拣便宜,见省城回来的东西,什么都要,什么都好。我觉得她特别虚荣,穿我穿剩的公主裙就以为自己是公主了,走起路来,还一蹦三跳的,十足的乡巴佬。

老妈也不喜欢那里,泥泞的路,陌生的人,手机信号也不好,如果不是老爸强制,她肯定也不愿意回去。特别是我出生时,爷爷、奶奶因为在家照顾早我一个月出生的杜菲菲和大伯母,大伯母是孤儿,由爷爷奶奶收养带大的,再加上他们都会晕车,所以没到省城来照顾我和我妈,只让大伯带了很多东西过来。虽然爷爷奶奶一再抱歉,一再在其他方面做努力,但我妈还是生气了,说他们当长辈的太偏心,说他们几个才是一家人,对他们意见很大,连带着也不喜欢杜菲菲。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远远地各自生活,我可能还是会不喜欢杜菲菲,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她视为“眼中钉”。她的优秀我早听老爸说过,可是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了,乡下中学的学生,再优秀又能优秀到哪里去?或许只是她的对手都太平庸。我有我的骄傲。

可是一场意外的车祸改变了这一切。那场车祸中,爷爷奶奶、大伯伯母全都一起丧生,杜菲菲成了孤儿,我爸把她从乡下接来了我家。

C

杜菲菲刚来我家时,我对她还是比较客气的。虽然她来后,共用了过去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房间,分享了应该完全属于我的爱,还有很多的不方便和别扭,但我一句话都没反对,我同情她的遭遇。

在她面前,我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副同情的面孔,摆出我的慈悲心怀,同时也在炫耀自己的富足和见识。我让老爸帮她转学到我们学校,和我一个班,还安排成同桌。

老妈没得选择,虽然一下子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她很不喜欢,但为了一个家的安定,她还是在老爸面前表现出满满的爱心。杜菲菲来家的第一天晚上,老妈就把我淘汰的那些衣服全都整理出来给她,还说以后会帮她买新的。杜菲菲平静地接受我们的安排,没有一句拒绝,她的脸上也看不出欢喜和悲伤,淡淡的,木然。

如果放在过去,老妈一定会嫌弃她没礼貌,但那次老妈说,她刚经历了那么惨痛的创伤,不能跟她计较太多。老妈还向老爸承诺,会把杜菲菲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老爸很激动,杜菲菲却依旧没有什么表情,连声“谢谢”都没有。

杜菲菲刚到我们家时,很拘谨,从不主动说话,我们问一句,她应一句,连走路也是低着头。她的局促不安,我们都感觉到了,但想想,她刚从乡下来,一时间里还不适应省城的生活,也就没放在心上。

老爸是把杜菲菲当成女儿看待的,他对她比对我都还要好。以前老爸很少在家吃饭,杜菲菲来后,他几乎不在外面吃饭了,对于这一点,老妈虽有醋意,但还是乐于接受。我最不满意老爸的一点是,他对我说话,从来都是大呼小叫命令我,对杜菲菲说话时,却都是商量的口吻,征求她的意见。但想到杜菲菲的遭遇,我也就理解了老爸,一起同情她。

或许是从小在农村长大,杜菲菲很能干,她来家后,每天都会帮我妈干活,洗衣、拖地、洗碗,后来连炒菜也是她掌勺。老妈刚开始很过意不去,每次都会叫她不要干了,但杜菲菲很坚持,后来老妈也就习惯成自然。只是她的勤劳却让五谷不分,从来没干过家务的我显得特别突兀,时常被老爸批评。连一向不喜欢她的老妈也开始帮着她说话,说她是个苦命的孩子,说她惹人疼爱。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她的对比,我在父母眼中从来都是优秀的,做家务那根本不需要我沾手的事,现在也成了我的缺点。我隐忍着这些,虽然心里很不舒服。

杜菲菲和我一样高,堂姐妹的缘故吧,长相也有几分像。她虽然穿我的旧衣服,但班上的同学都说我们像双胞胎,很漂亮。刚开始,我热心帮助她。我想,她成绩再好,那也是在乡下,要赢过我,根本不可能。但她太让我意外了,第一次考试,她就以和我一样高的总分并列全年级第一名。老班像拣了个宝,对她赞不绝口,虽然也表扬了我几句。但她是从乡下来的,凭什么一时间里就抢走属于我的风头?我心里开始憋屈,对她的好也就渐渐淡了。

杜菲菲不明白我的想法,依旧像过去一样整天跟在我身边,那是我刚开始时要她这样做的,说是有个伴在身边就不孤单了。可是后来,我越发感觉到,她在我身边,我却成了她的衬托。大家说她长得比我漂亮,性格也更好,反倒我,原来并不显眼的缺点也日渐放大了。我开始想要躲避她,她却依旧影子一样跟着我,每天形影不离。我痛恨这样煎熬的日子,在别人面前,我还得装得一副关爱她的样子,我不想被人说成冷漠无情。

我暗自努力,想赢过她,但她却愈来愈好,适应了省城中学的教学方式后,有几次考试,她的总分都超过了我。我竭尽全力了,人很疲倦,心很累,每一方面我都输给了她。

一种叫“恨”的因子在我心里悄悄萌芽。

D

我写的作文一向都是语文老师选读的范文,我还在许多的校园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班上的同学都尊称我为“才女”,说我“才貌双全”,叫我“美少女作家”。

“我爱我家”的征文比赛成为了导火索,我再也无法忍受杜菲菲居然得了特等奖,而我只是三等奖这样讽刺的结果。在大家一波又一波围过来向她道贺时,我已经快要爆炸了,后桌杨威撞在了枪口上,我一下子就把所有郁积已久的愤怒爆发出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杜菲菲脸色苍白如纸,眼中闪过的恐惶却是让我更厌恶。我嫉妒她,怨恨她,凭什么她遭遇了不幸却要搭上我的幸福和快乐。她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之前,我过得那么开心,我高高在上,我独享父母的宠爱,倍受大家的爱戴和羡慕,她来了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让我力不从心,让我自己都讨厌自己。

我歇斯底里的愤怒把我的嫉妒面孔暴露在大家面前了,我不管不顾,只想宣泄。半年了,我一直在隐忍,我也一直在努力,但我处处都输给她,输给一个我曾看不上眼,甚至是我的同情对象。

背脊如芒。那些嘀嘀咕咕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我知道,他们都在指责我,杜菲菲又没有错,错的人是我,是我狭隘的嫉妒心。可是我又怎么能不嫉妒呢?我可以输给别人,但不能输给她。

一放学,我就逃了出去,甩开了影子一样跟着我的杜菲菲。徘徊在公园幽深的小径,直到暮色四合,我还是理不顺自己的思绪,我不想回家。我坐在凉亭边的长椅上,望着游人稀少的偌大公园,不远处的树木郁郁葱葱、影影绰绰,树摇风吟,窸挲声阴沉,我的心里莫名恐慌,还好,公园里的路灯很快就亮起了,像一朵朵盛开在黑暗中的花儿。

手机铃声又一次响起,之前杜菲菲打来了两个,我都摁了,实在不想跟她说话。看了一下,是爸爸打来的,我不得不接起来。老爸没有骂我,他说他马上过来。爸爸的语气难得的温柔,或许他也想到了我正处在矛盾和难受当中。

E

爸爸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他眼神倦倦地望着苍茫的夜色,然后第一次向我说起了他和大伯、大伯母之间的故事。

大伯大爸爸三岁,爸爸说,如果当年不是大伯主动让出机会,回到家里帮忙干活、挣钱,他又怎么可能有机会继续读书呢?大伯母比爸爸小两岁,她虽是爷爷奶奶收养的孩子,但他们两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得很……“他们两个都早早缀学,帮助你爷爷奶奶撑起了一个家,并且供我上学。那些年月里,如果没有他们,我又怎么走得出大山……”爸爸说。那天他说了很多我曾经并不知道的往事,有些苍凉,却也很感人。兄弟姐妹间的情感那么真挚,听得我泪盈满眶。“一夜间,他们四个人就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我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哥哥妹妹,这个事实,我怎么都接受不了。在家里,翻看那些已经泛黄的旧照片时,我都恍然如梦。婷婷,你能明白我的想法吗?我知道菲菲来家里后,你的变化。你的努力我也看在眼里,但你把输赢看得太重了。你大伯原来的成绩就比我好,他辍学回家,只因为他是兄长,他要让我。想想菲菲的经历,想想这世间事,不都是一场梦吗?唯有爱和亲情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平静地述说,他的表情寂寂的。在他发出一声轻叹时,我才注意到,他早已泪流满面了。

篇2

杜菲菲在全市“我爱我家”征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的消息风一样地在校园里传播时,我的心仿佛被针狠狠地扎了一下,挫败感油然而生。心中的怒火像疯长的藤蔓一样纠缠,堵得我心慌,也抽空了我所有的力气。

我颓然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想屏蔽这个消息,但前来道喜的同学还是一波接一波地围过来,那些恭维的话,想不听都不行。我隐忍着满肚子的怨气,绷着脸把目光转向窗外,天空灰蒙蒙的,一如我此刻黯淡的心情。

“杜婷婷,你姐得了特等奖,你怎么满脸不高兴呀?其实你也不错啦,三等奖,至少比我们都强,你看,你们姐妹都超级厉害的!”后桌的杨威说。平日里,我和杨威的关系不错,但那天我像是吃了火药一样,顿时就爆发了。我转过头冲杨威吼道:“谁告诉你她是我姐?谁说的?我高不高兴跟你有关系吗?”

所有人都愣住了,杨威更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十分尴尬。一时间里,没有人再说话。我瞥见坐在身边的杜菲菲脸色苍白,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慌,我一看心里更厌恶,一切都是因为她,装什么受伤呢?真正受伤害的人是我。

围在杜菲菲身旁的人都散开了。她看了看我,欲言又止,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勇气后,她才开口说:“婷婷,你怎么了?”我怎么了?她还问得出口?于是,我愤愤地回应:“特等奖了不起?要不要用高音喇叭宣传,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呀?”听了我的话,杜菲菲涨红了脸,低下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我郁闷死了,她为什么要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她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在学校里,她抢走了我所有的风光,成绩比我好,长得比我漂亮,就连人缘也比我好;在家里,爸爸大事小事都想着她,动不动就要我向她学习,就连一向都讨厌她的妈妈也开始帮着她说话了。我很讨厌她,我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让她离开我的生活,或是超越她,找回那已经倾斜的重心。

B

杜菲菲是大伯的女儿,是我的堂姐,比我大一个月。她一直生活在闽西乡下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是爸爸的老家。

虽然我在爸爸的强制下回去过几趟,但我不喜欢老家。那里贫穷、落后,连一条街道都没有,每次回去,没住上几天,我就直吵着要回省城。省城多好呀,哪是那个破烂小村庄可以比的?我也不喜欢爸爸在乡下的亲人,他们都脏兮兮的,还很贪婪。特别是大伯,每年都带一些不值钱的菜干和地瓜来到我们家住上好几天,天天吃好的喝好的,临走了,还要拿走满满一大袋价值不菲的东西,说是带回去给爷爷和奶奶,可谁知道他给了谁呢?从小我就不喜欢大伯,也不喜欢杜菲菲。

回老家时,杜菲菲总爱跟着我,她想亲近我又很害羞。我知道她羡慕我,也知道她对我的友善,但我不喜欢她,不愿意和她套近乎。在她面前,我从来就是高高在上的。妈妈把我淘汰的衣服转送给她,看她一脸开心的样子,我就想:乡下人就是爱拣便宜,见省城带回来的东西,什么都要,什么都好。我觉得她特别虚荣,穿着我穿剩的公主裙就以为自己是公主了,走起路来,还一蹦一跳的。

妈妈也不喜欢回老家,泥泞的路,陌生的人,手机信号也不好,如果不是爸爸强制,妈妈肯定也不愿意回去。特别是我出生时,爷爷、奶奶因为要在家照顾早我一个月出生的杜菲菲和大伯母,这件事更是让妈妈不高兴。虽然那时爷爷奶奶让让大伯带了很多东西来,还一再道歉,可妈妈还是说他们当长辈的太偏心,说大伯和爷爷奶奶才是一家人,由于这一系列的事,妈妈也不喜欢杜菲菲。

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远远地过着各自的生活,我虽然还是会不喜欢杜菲菲,但绝不会像现在这样把她视为“眼中钉”。她的优秀我早听爸爸说过,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了,乡下中学的学生,再优秀又能优秀到哪里去?或许只是她的对手都太平庸了,我如此骄傲地想着。

可是一场意外的车祸改变了这一切。在那场车祸中,爷爷、奶奶、大伯和大伯母全都去世了,杜菲菲成了孤儿,爸爸把她从乡下接到了我家。

C

杜菲菲刚来我家时,我对她还是比较客气的。虽然她来后,要与我共用过去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房间,分享应该完全属于我的爱,但我一点儿都没反对,因为我同情她的遭遇。

在她面前,我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副同情的面孔,摆出我的慈悲心怀,同时也在炫耀自己的富足和见识。我让爸爸帮她转学到我们学校,和我一个班,还和她做了同桌。

妈妈没得选择,虽然一下子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但为了一个家的安定,她还是在爸爸面前表现出满满的爱心。杜菲菲来我家的第一天晚上,妈妈就把我淘汰的那些衣服全都整理出来给她,还说以后会帮她买新的。杜菲菲平静地接受着我们的安排,没有一句拒绝,她的脸上既看不出欢喜也看不出悲伤,表情很木然。

要是放在过去,妈妈一定会抱怨杜菲菲没礼貌,但那次妈妈说,她刚经历了那么重大的创伤,不能跟她计较太多。妈妈还向爸爸承诺,会把杜菲菲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爸爸很激动,杜菲菲却依旧没有什么表情,连句“谢谢”都没有说。

杜菲菲刚到我们家时,很拘谨,从不主动说话,我们问一句,她便答一句,连走路都低着头。她的局促不安,我们都感觉到了,但想想,她刚从乡下来,一时间里应该还不适应省城的生活,也就没放在心上。

爸爸真的把杜菲菲当成女儿看待,他甚至对她比对我还要好。以前爸爸很少在家吃饭,杜菲菲来后,他几乎不在外面吃饭了,对于这一点,妈妈虽有醋意,但还是乐意接受。我最不满意爸爸的一点是,他对我说话,从来都是大呼小叫命令式的,可对杜菲菲说话时,却都是商量的口吻,征求她的意见。但想到杜菲菲的遭遇,我也就理解了爸爸,一起同情她。

或许是在农村长大,杜菲菲很能干,她来我家后,每天都会帮妈妈干活,洗衣、拖地、洗碗,后来连炒菜也是她掌勺。妈妈刚开始很过意不去,但杜菲菲很坚持,后来妈妈也就由她去了。只是杜菲菲的勤劳却让我的懒惰显得很突出。于是,我时常被爸爸批评。连一向不喜欢杜菲菲的妈妈也开始帮着她说话,说她是个苦命的孩子,说她惹人疼爱。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她作比较,我在爸爸妈妈眼中从来都是优秀的,原本爸爸妈妈是不会主动要求我做家务的,现在不做家务倒成了我的缺点。面对着这些变化,我心里很不舒服。

杜菲菲和我一样高,又因为是堂姐妹,我俩的长相有几分相像,再加上她穿着我的旧衣服,班上的同学都说我们像双胞胎。刚开始,我热心地帮助杜菲菲。我想,杜菲菲成绩再好,那也是在乡下,要想赢过我,根本不可能。但让我意外的是,第一次考试,她就以和我一样高的总分与我并列全年级第一名。班主任虽然也表扬了我几句,但像拣了个宝似的,对杜菲菲赞不绝口。我不服气地认为,她一个从乡下来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抢走了属于我的荣誉和关注,我觉得很委屈,对杜菲菲的感情也就变淡了。

杜菲菲不明白我的想法,依旧像过去一样整天跟在我身边,这也是她刚来的时候我要她这么做的,因为我觉得有个伴在身边就不孤单了。可是后来,我越发觉得自己成了杜菲菲的陪衬。同学们说杜菲菲长得比我漂亮,性格也更温和,在与她的比较下,我原本不显眼的缺点被放大了。我开始躲避杜菲菲,她却依旧像影子一样跟着我,每天形影不离。我痛恨这样的日子,可在别人面前,我还得装出一副关爱她的样子。

我暗暗努力,想在学习上超过她,但她在适应了省城中学的教学方式后,有几次考试,她的总分都超过了我。即使我用尽全力还是输给了她。

妒忌的种子在我心里悄悄萌芽。

D

我写的作文向来都会被语文老师当做范文来讲评,我还在许多的校园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班上的同学都称我为“才女”,说我才貌双全,还有同学叫我“美少女作家”。

而现在,“我爱我家”的征文比赛成为我彻底爆发的导火索,我无法忍受杜菲菲居然得了特等奖,而我只得了三等奖这样的结果。在大家一波接一波地向她道贺时,我已经气得快要爆炸了,而后桌的杨威正好撞在了枪口上,我一下子就把郁积已久的愤怒爆发了出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杜菲菲的脸色苍白如纸,眼中闪过的恐慌却让我更厌恶。我嫉妒她,怨恨她,凭什么她遭遇了不幸就要夺走我的幸福和快乐?她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之前,我过得那么开心,我独享爸爸妈妈的宠爱,拥有大家的喜爱和羡慕,她来了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让我力不从心,自己都开始讨厌自己了。

我歇斯底里的愤怒把我的嫉妒面孔暴露在大家面前了,我不管不顾,只想宣泄。半年来,我一直在隐忍,我也一直在努力,但我处处都输给杜菲菲,输给了这个我曾看不上眼,甚至是我同情的对象。

此刻,我的背脊骨直发凉,那些嘀嘀咕咕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我知道,他们都在指责我,杜菲菲又没有错,错的人是我,是我狭隘的嫉妒心。可是我又怎么能不嫉妒呢?我可以输给别人,但绝对不能输给她。

一放学,我就逃出了教室,甩开了像影子一样跟着我的杜菲菲。独自在公园幽深的小径上徘徊,直到夜色降临,我还是理不顺自己的思绪。

我坐在凉亭边的长椅上,望着游人稀少的公园,不远处的树木郁郁葱葱、影影绰绰,树摇风吟,声阴阴沉沉的,我的心里顿时生出了莫名的恐慌。还好,公园里的路灯很快就亮起来了,像一朵朵盛开在黑暗中的花儿。

手机铃声又一次响起,之前杜菲菲打来了两个,我都挂了,因为我实在不想跟她说话。这次是爸爸打来的,我不得不接起来。爸爸没有责骂我,他说他马上过来。爸爸的语气难得地温柔,或许他也想到了我正处在矛盾和难受当中。

E

爸爸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他眼神倦倦地望着苍茫的夜色,然后第一次跟我说起了他和大伯、大伯母之间的故事。

大伯比爸爸大三岁,爸爸说,当年如果不是大伯主动让出读书的机会,回到家里帮忙干活、挣钱,他是不会有机会继续读书的。大伯母比爸爸小两岁,是爷爷奶奶收养的孩子,他们仨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得很……“你大伯和大伯母都早早辍了学,帮助爷爷奶奶撑起了一个家,并且供我上学。如果没有他们,我怎么走得出大山……”爸爸说。那天,爸爸说了很多我从不知道的往事,那些感人的故事让我第一次觉得兄弟姐妹间的情感可以那么真挚、那么深刻,我听得泪盈满眶。“一夜间,他们四个人就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我没有了爸爸妈妈,失去了哥哥妹妹,我怎么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每每翻看那些已经泛黄的旧照片,想起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我都觉得这是一场梦。婷婷,你能明白我的心情吗?我知道菲菲来家里后你的变化,你的努力我也看在眼里,但你把输赢看得太重了。你大伯原来的成绩就比我好,他辍学回家,只因为他是兄长,他要让着我。想想菲菲的经历,输赢还那么重要吗?唯有爱和亲情才是最重要的……”爸爸平静地述说着,我低着头安静地听着。在他发出一声轻叹时,我才注意到,爸爸早已泪流满面了。

我的心里波澜起伏,爸爸说,世事无常,谁知道最后会如何结束,但活着时,要好好爱身边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亲人,谁知道我们还能与他们一起走多久呢?

篇3

我们的出生没有给家人带来任何欢乐,只有对家人的折磨和心痛。每时每刻潜意识都带着复仇的记忆来报复每一个人。前世的不甘和今生的愤恨,一天一天。

终于,有一天。有了属于自己今生的记忆。但每天午夜脑海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复仇。前世,生存在压迫和煎熬中,没有尊严、没有自由。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前世结束。我们期盼着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可是,没有人会怜悯和赏识。不管我们怎样去帮助别人,得到的只有冷漠嘲笑和折磨。最后,冻死在荒凉的街巷。没有人会替我们收尸。

然后我醒了,被两个人拖着前进。正当我为自己没有被冻死而遗憾的时候。前方出现了类似与唐代建筑的隘口。上面好像写着3个字。好像是“鬼门关”,啊,原来我死了啊!多少人为死亡而哀叹。可当时觉得死对于我来说是多少高兴的事啊。想着就糊涂了。不知道过了奈何桥了没?不想了,走着看吧。就这样,我一直被拖到一座宫殿里头。我抬头看看,这就是传说的阎罗殿吧。应该是了。不知道我下辈子又转世成为什么了。坐着最高位置的那应该就是秦广王吧。看着也没有画像上那么凶神恶煞。阎王问了我好多问题,我都不知道自己回答了什么。只是觉得好累,好渴。之后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我再次醒来,又倒在刚刚路过的桥。桥边守着一个看着慈眉善目的老婆婆。一霎那,我想那就是孟婆吧!据说喝了她的汤忘了前世的种种。我绝不可以,绝不可以忘了前世的记忆。可在世的时候听说不刮刮喝下孟婆汤的将会受很大的刑。于是我求孟婆,让我带着记忆转世。孟婆笑而不语,只是喂我喝下了孟婆汤。之后说;你会带着仇恨转世重新做人。也许你重新经历来生。可以放下仇恨。可以让自己解脱。我对孟婆说;谢谢您,不过我想我不会放下仇恨的。我要报复那个世界。等我话说完的时候。只见四周什么都没有,一片静寂。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可怕和无助。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随着呱呱婴儿的哭声,我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是来报复这个世界的,尽我的全力,除非我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的体会到。报复这个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报复一个人也很难。某天夜里。我梦见了在奈何桥边,孟婆对我说的那句话。希望我可以放下仇恨,让自己解脱。

我想我懂了,我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东西只有我自己。我报复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希望自己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尊重。

于是,每一天。我都在奋斗,都在努力。做每一件件事。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很多属于我的尊严和待遇都被蹂躏。不过我想,迟早有一天,我会的。我会放下前世的仇恨。解脱自己!

篇4

作为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审美经验的结晶,古典诗歌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中亦占有一定分量。但由于语言和语境的相对隔膜,当代人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尚存在一定困难。古典诗歌教学往往停留在古汉语知识的传授上,而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体认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强调阐发诗歌的“意旨”时,却又难以明示把握的门径,尤其不易掌握好读者的主观性和诗歌文本客观性之间的关联度。其主要原因,或在于对古典诗歌的美学结构和审美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遇类似困惑,读陈伯海先生《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会有醍醐灌顸之感,这是学界许多朋友的看法。

陈先生是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出版六种唐诗系列专著,近九百万字,包括关于目录版本的《唐诗书录》,三种互为补充的研究资料集《唐诗论评类编》《唐诗汇评》《历代唐诗论评选》,二种理论研究著作《唐诗学引论》和《唐诗学史稿》、这些学术积淀使他对中国诗学的认识独到而深刻。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主体部分有三:上编“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中篇“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下篇“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涵盖了古典诗歌构成的各个层面。与陈先生其他著述一样,该书思虑绵密,环环相扣,体现出宏观的理论视野和出色的逻辑思辨力。如对“情志”“境象”和“言辞体式”及其关系的论述,勾勒了诗歌生命活动的完整流程,揭示出其美学结构各层面的相互关联,为我们鉴赏古典诗歌作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门径。

面向现代,立足传统,遵循内在的美学结构,是该书阐释古典诗歌的成功法则。比如“意象”和“意境”,是诗歌结构的重要组成,也是讲授古典诗歌时无法绕开的话语,但又很难解说明白。现代学者试图用逻辑的语言予以准确界定,甚至常引西方文论加以比附,结果歧见杂出,更让人难以捉摸。陈先生擘肌分理,察微知著,细致辨析它们与西方文论中相关概念的异同。在“释意象”一章,从诗歌“言一象一意”的基本结构入手,深入揭示“意象”的性质、功能、生成机制、构成原则,梳理“意象”的起源、演变及其美学价值;“释意境”一章则从“境”“境界”“意境”的考辨开始,讨论“意境”的生成及其内涵、思想渊源、民族根基、历史发展与近代变革等重大问题。这些清晰地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的特殊蕴涵。

篇5

当空气中飘溢着越来越浓的康乃馨的芬芳时,每个孩子心中思念的弦又被拨响。母亲节,一个诠释爱与被爱的节日,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了。

当我们蓦然回首之时,惶然间发现,记忆中母亲的年轻身影已经被流水般的斑驳岁月刻下了深重的痕迹:青丝何时染上了点点白霜,挺拔的身材又是在何时日渐疲乏,不变的是那双天下最美的手日日为我们做出可口饭菜。

在这样一个节日,母亲,请解下您的围裙,静静享受儿女的祝福和感激,让我们精心准备的健康美食,替我们说出深藏在心底的爱。

小贴士

牡蛎适宜不同人群食用,但要注意,不宜与糖同食。

萝卜丝炖牡蛎

备食材:潍县青萝卜250克、海蛎肉200克、花生油15克、盐5克、文蛤精5克、海鲜汤300克

跟我做:a.将潍县萝卜切丝,带壳海蛎子稍烫一下取肉,洗净备用。

b.锅中加油,放入萝卜丝煸炒,然后加入海鲜汤及海蛎肉,炖至汤白味浓即可出锅。

私房话:素有“海底牛奶”美称的牡蛎肉肥美爽滑,营养丰富,含18种氨基酸、肝糖原、B族维生素、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而潍县青萝卜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蔬中最有利者”。鲜美的牡蛎配上翠绿爽口的萝卜丝,不仅有益阳补阴,安神通气,治疗虚汗、失眠、头疼的功效,也会让妈妈们胃口大开。

小贴士

海鲜贝类一定要食用新鲜的,过敏体质和甲状腺机能亢进者食用要适量。

捞汁海四宝

备食材:虾6只、北极贝8个、蛰头150克、鸟贝100克、美极鲜15克、生抽10克、文蛤精5克、白醋5克、鸡粉3克

跟我做:a.将几种原料加工去净杂质,分别煮熟,去壳取肉备用。

b.取玻璃煲一个,里面放入黄瓜丝,把煮好的原料依次码在上面,然后把几种调料兑成汁水,淋在菜上即可。

私房话:很少能遇到一道菜品之中包含如此众多的海中美味,堪称一个小型的“海鲜集结号”。此菜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并含有可抑制胆固醇的成分,不仅有益健康,而且非常适合妈妈们尝鲜。

银丝杏香球

备食材:美国杏仁片100克、鳕鱼肉150克、鸡腿肉150克、海鲜粉5克、盐3克、鸡酱20克、色拉油500克、粟粉25克、蛋清适量

跟我做:a.将鳕鱼和鸡腿肉洗净,剁成肉茸,加粟粉、蛋清和调味品上劲,然后挤成丸子,在杏仁片中滚一下,使丸子外表均匀粘满杏仁。

b.起锅上火,加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后,下入杏仁丸,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另配一碟鸡酱即可上桌。

私房话:香甜的杏仁富含维生素 E、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三者共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另外,杏仁还有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的美容功效。此菜搭配鳕鱼肉和鸡腿肉,使营养更全面,妈妈们常吃,润肺止咳,消积食,助消化,有益于心脏健康。

小贴士

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尤其要注意。

木瓜养颜芦荟

备食材:木瓜1个、芦荟125克、冰糖30克、蜂蜜15克

跟我做:a.将木瓜用刀一分为二、去籽洗净备用,芦荟去皮切成方丁去掉黏液,用开水烫熟,捞出,放入冰糖水中浸泡。

b.把木瓜上笼蒸15分钟至熟取出,捞出泡好的芦荟丁放入木瓜内,淋上冰糖蜂蜜水,加热即可食用。

私房话: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微量元素,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不仅是美容佳品,而且常食能平肝和胃、舒筋活络、延年益寿;芦荟所特有的美容护肤成分芦荟多糖、酚类化合物使其具有良好的美容护肤作用。巧手大厨使两大养颜佳品联手,为我们的妈妈量身订制了一款美容与养生兼具的甜品。

小贴士

虾肉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砷,如遇到维生素C,容易生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三价砷,所以虾肉不宜与辣椒、花菜、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搭配食用。

参草上汤虾圆

备食材:海参草200克、清汤400克、鲜虾仁250克、蛋清1个、橄榄油10克、鸡粉5克、盐3克

跟我做:a.将海参草洗净备用。

b.虾仁洗净用刀背砸成颗粒泥状放在汤碗中,把葱姜剁成茸加入虾泥中,掺入蛋清、橄榄油,上劲,挤成丸子备用。

c.锅中加清汤,放入虾丸煮至熟,再放入海参草稍煮,加入调味品即成。

私房话:海参草不仅含有多种降压物质,在降低胆固醇、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方面均有不俗表现;而虾肉营养丰富,其富含的镁对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本菜品将二者完美结合,有壮阳益肾、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功效,非常适合我们的妈妈食用。

南瓜土鸡汤

备食材:土鸡500克、牛腿老南瓜300克、大蒜30克、姜25克、盐8克、味精5克、啤酒20克

跟我做:a.将土鸡斩块,用水冲净血污,然后用开水汆透,再用凉水洗净备用。

b.将老南瓜去皮,改刀成大块备用。

篇6

【关键词】传播/媒介/人/数字媒介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传播是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传播的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自有人类开始,就有传播。

人类传播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人使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如图片、手势、姿势等)进行传播。同时,传播还需要通过媒介(Media)进行。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传播进行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从最古老、最原始的口语媒介,到文字媒介,近代的印刷媒介,现代的电子媒介,直到今天的网络媒介。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获取、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都为之一新,信息越来越丰富,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笔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睛的延伸,电话、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和耳的延伸。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而今天的数字媒介延伸了人的心智,它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全面延伸。随着媒介功能的增强,人也被延伸得越来越远,延伸得越来越强。借助媒介的延伸作用,人类不再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域里,而是生活在地球村中,整个地球变得像一个小村庄一样。

然而,我们在获得延伸的同时,又要受到媒介的限制。日益发展的媒介,在不断扩展了人的能力的同时,又裁截了人本身。我们的手,我们的足,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在被延伸得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们本体的功能却在退化。

媒介是人的延伸,又是人的裁截,媒介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延伸呢?人的生存有赖于媒介,那么,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介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思考。

二、媒介与人

媒介所传递的是信息。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指出,个体的心灵处在一个由模式、秩序、共鸣所构成的世界,是某个大的有序系统的子系统。心灵固存于这个较大的有序系统的各路径所携带的信息中。心灵也固存于传递信息的路径中。“信息是一种能够造成不同的不同。”落在你身后的雨点不含信息,滴在你鼻尖的雨点则含信息。信息是一种“效果”的度量方式。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有赖于对信息的感知,从植物到动物,从最原始的草履虫到高级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对外界的环境信息的感知。人,作为最高级的生物,更是时刻离不开信息。人类对信息有着天然的渴求。

如果说,其他生物对信息的需求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对信息的需求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有为了心灵的慰籍。当信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互动,我们从中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获得了满足。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克劳德·香农与沃伦·韦弗两人写一本书《传播的数学理论》,书的开头这么说:“凡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均称传播”。人们的心灵渴求信息的慰籍,而信息的获取有赖于交流和传播。

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为延伸。人类发明电子科技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心灵——便从身体内部向外在世界延伸了。有了因特网和万维网,我们为自我创造出新的延伸。恰似180年前出版的《科学怪人》书中,法兰根斯坦博士(Dr.Frankenstein)把自己的创造物拼接出来。我们现在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现在的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们几乎可以获得梦想的所有东西。

人与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媒介,就没有人。心灵本是人力促成的外在延伸,现在变成了我们的环境本身。运用媒介,我们不断地延伸,延伸,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心灵。有了媒介,才有了社会。媒介即社会,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了语言媒介,人才成之为人,但人类社会还处在落后的原始社会。文字和书籍推动了文明和社会的发展。直到有了电子媒介,人类才进入现代社会。

数字媒介正在给我们带来全新的社会,我们由原来生活的物质的、原子的、有形的社会,转向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社会。在虚拟社会里,我们有着多重身份、不同的化身,亦如我们在现实社会的不同角色。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是劳动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庭里,我们是成员。因特网作为全新的媒介,将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无可限量的变化。全球网络的发展将成为塑造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三、人需要什么样的媒介?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过着一种社会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条件是其进行社会生活的生物性基础;同时,人的自然存在、自然需求及其满足都被打上了社会的和文化的烙印。人的生活世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主要性和人性化。首先,生活世界是一个主体性的世界,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人性化的世界。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是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

人所需要的媒介,首先要具有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体现和尊重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

媒介应用造成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就积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增强了人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能力,推动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分工与经济结构的变革。媒介是人的延伸,通过媒介,人们拓展了认识空间,扩展了自身的主体性。

就其消极性方面而言,媒介在延伸人的同时也裁截了人本身,使人本体的某些功能退化。其实质是破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征,即损害了生活世界作为主体性世界和人性化世界所具有的特征。尤其是现代的电子媒介和今天的数字媒介,它们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其发展与技术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技术具有某种非主体化与非人性化色彩。例如,作为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的电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电子媒介,却未能体现人的主体性特征。在电视面前,人只是受众,只能接受,无法选择。虽然我们可在有限的频道里选择收看节目,但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人们无法参与,即使不满意也只有被动接受,从而使人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在机器面前的被动地位。

媒介,尤其是大众媒介,同样消解着生活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在大众媒介看来,人是一群没有个性的平均化的人。大众媒介通常都是尽量吸引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大多在内容上是中庸的,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大众媒介以同一副面孔,面对所有的人。

人既是一种身体的存在,又是一种心理的存在。人的身体存在规定着人的存在和生活。人的身体存在又构成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作为活动的承担者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媒介应以身体存在为中心,接受身体存在对于媒介发展的导向作用以及对媒介应用的限制作用。从心理层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以自身身体认同为基点的独立的社会心理主体。人的意识生活的中心是其个体存在。自我注视与自我关注是人与人交往和在其环境中开展活动的起点,并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主体性要求。这包括要求有一个稳定、有序和人性化的环境,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媒介环境。

以人为中心的、体现人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特征和人性化特征的媒介,才是人所真正需要的媒介。

四、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数字媒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媒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介,即因特网。未来的主流媒介将是互动式媒介——不是光盘,不是互动式电视,而是因特网上的互动性。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数字媒介,指的是数字网络,即今天的因特网。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媒介的变革,并将成为媒介的中心。网络媒介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介的新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具有流动性。传统媒介如报刊等,以及介质数字媒介是将信息物化在原子上,尽管轻巧、便携,但信息的传输依赖于物理意义上的位置移动。因特网是将信息存放在网络主机上,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方式(有线或无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具有流动性,这是其与介质媒介本质不同的地方。

信息就其本性来说,即具有流动性。将信息物化在介质上,信息的使用离不开原子,这是工业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与信息的本性是不相符的。在人类社会尚未步入信息时代之前,这种技术和方式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在信息时代还未完善的社会中,它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扮演着信息传输的重要角色。信息有其天然的流动性,信息会选择满足其流动性的媒介,这就是因特网这种网络媒介,而不是光盘及在此层面上开发的更多更好的物化在原子上的媒介。在因特网上,信息不再是需要被运送的物品,而能以光速传播。传统形式的信息运送方式,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到了数字世界,它们所承载的信息可以立即向外传送。通过因特网,只要手指在鼠标上一点,世界那一端的信息,立刻化身为一群数位精灵,通过光纤、电缆或电话线来到荧屏前。

其次,网络媒介具有交互性。与大众媒介传播方式不同,网络传播不是媒介向接收者传递信息的单向传播,而是二者之间的交互性传播。不仅媒介作用于用户(传递信息),用户也作用于媒介,如用户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等。对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用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看或不看,而对网络信息,用户不仅可在较大的甚至近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还可通过计算机操作改变传输内容和传输形式。比如,就传统报纸而言,受众不能对它有任何加工和直接交流,但网络报纸则允许用户通过信息检索等功能,只向用户展示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形成个人化的报纸;或者通过反馈等功能,发表他们对新闻的意见。实际上,交互性常常表现为用户利用网络媒介的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成为操作这些信息的主体,而传统媒介则不提供这些功能。由于用户参与了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就不仅仅由媒介控制了,在一定程度上,用户的主动使用也控制了传播效果。

再次,网络媒介是多媒体的,在因特网上可以实现多媒介传播。多媒介不仅能向用户显示文本,还能同时显示图形、活动图像、声音和视频。网络传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同一条信息由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传统媒介只是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介,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介所具有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就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交互性。多媒体与交互性传播,是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

在图书时代,对语言的控制是私人的事,而电子媒介则使我们对语言的支配变得社会化和口语化。现在,随着因特网的出现,我们拥有了第一流的媒介,它既是口语化的又是书面的,既是私人的又是公共的,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

因特网从技术转向媒介,它的媒介特性一展现,人类即紧紧地依偎在因特网上。因特网第一次向人们提供了一种丰富且有趣的媒介,人们可以主动地选择我们的心灵需求的信息。而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

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它能够即时传送信息,同时,网络上的信息也极为丰富,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寻找与自己的心灵互动的新鲜事物。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更能尊重人的需求,在人的心灵需要时送来人们所想要的信息。

使用媒介如同使用交通工具。我们运用口语,就如同是在散步,轻松自如,但走得慢,即获得信息的速度很慢;运用纸和笔,就如同骑自行车;使用广播和电视,就像是乘公交汽车,尽管方便,并且越来越方便,但主动权在公交公司,用户只能定点定时去乘车。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就如同私家车,我们可以方便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虽然只有这一点小小的变化,但主动权转移到我们手上,人成了传播过程的中心,权力从媒介转到了我们。我们再也不仅仅是受众,我们同样是创造者,是参加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数字媒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数字媒介飞速发展的美好图景。这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媒介是以人为中心的,它尊重人的主体性;同时,它又是人性化的。可以说,数字媒介是我们的所需要的媒介。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那么数字媒介是人的理想媒介吗?

当我们尽情地讴歌数字媒介的时候,也许,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这片蔚蓝的天空是否会飘过乌云?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除了显而易见的负面的因素,如政治、商业利益、黑客等,数字媒介本身也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

——当我们数字化了一切,我们是否会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比特,我们将无所适从?

信息是人与事物互动时产生的一种东西,而人对信息有着天然的需求,以满足人的心灵。现代的每一天,我们接受大量的信息。有时,我们茫然地注意着无边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是与我们的心灵产生着浅层次的互动。

“信息崇拜”导致“信息爆炸危机”。人加工和接收信息的有限能力,与现有大量必不可少的信息发生矛盾,同时大量多余的信息又妨碍了有用信息的利用。现代社会,生存离不开信息,但无边的信息会将人们淹没,使人们手足无措。

设想我们生活在平静恬然的农业社会,当我们从田边走过,我们可以潜心去体会一朵花的开放、凋谢,认真地注视小鸟的飞翔、蜜蜂的辛勤,这些非现代社会的信息,它们会带给我们以娱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感应。从这些简单的信息里,我们所获得的,难道不比从现代大量的信息里所获得的多吗?

——当数字媒体发展成为一种人人唾手可得的媒介时,数字媒介是否会丧失交互性以及今天人人欣赏的不同于电视的新特性?

——数字媒介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它与技术的结合更紧密。

当我们把数字媒介当成我们的私家车时,我们是否会想到,也许我们所接受的数字媒介,只是技术精英们所提供的出租车,也许我们可以方便地要求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我们得向技术精英们付出代价——“出租车费”。我们的自由也许仍然只能由技术精英来把握。

对于媒介的使用,也许如同我们的交通工具,它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快,却发现我们越来越忙乱。如何才能做到回归:我们对媒介的使用,真的胜似闲庭信步?

人是否重新成为技术的奴隶,为无边的数字化信息所驱使?……

南非大主教图图在形容非洲在殖民统治下的噩梦时说,“……我们相信了白人,接受了《圣经》,然而我们却失去了家园……”

五、设计数字媒介

数字媒介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它正处在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同时,因特网这种数字媒介,是技术推动下的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网络媒介的成熟;而网络媒介的成熟,又将产生新的应用,对技术形成新的需求。由此而形成的技术与网络媒介的互动,彼此促进,从而加速向前发展。由于每种技术都延伸了我们的一种官能并超越我们的身体限制,所以它激励我们去获得对自身身体的最佳延伸。如何获得人的最佳延伸呢?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是让媒介设计我们,还是由我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媒介?我们选择:设计我们的数字媒介!

要设计我们需要的数字媒介,就必须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技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的媒介。以人为中心是指在设计和应用媒介时要顾及到人的身心双重需要,力求使媒介适合人的身体存在并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而避免强迫人去适应媒介,避免让媒介变成一种对人的专制力量。

我们的理想媒介,应该是:

1.最好的交互性——网络与人的互动。

因特网是和电视不一样的媒介,它是互动式、多方向、含有几百万个交点的媒介。

网络是互动的、参与性很强的,好比坐在餐厅里谈话,而不是把东西从印刷成的报纸中往外乱撒。一来一往的对话及其流动性,使得网络生趣盎然。网络的灵魂在于人与网络的互动。

网络是基础性的,从根基发展出来的。网络属于多面体球形结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直接相连,不是分层负责的结构。

在因特网上,用户可以接受内容,同时也希望自己给别人的,能和所收到的一样好。人们希望主动地“拉过来”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主动地“送出去”自己的思想。

网络科技最根本的作用,是它打破了现行的传播基础结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设立站点,可以立即向百万人出版他的东西。网络这种传送的环境不需要大型传播媒介的基础设施。

因特网上的互动式业务,即将跻身于主流之列。未来的互动式经验要能跨越娱乐、信息、交易、沟通、教育等多种范畴,同时也要能跨越不同技术,跨越通讯网络和取得内容的装置。这样,我们所选择的数字媒介就与人产生了多层次的互动。

2.更多地体现个人性——个性化服务盛行。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这个著名论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媒介即按摩”。享受媒介就如同享受按摩。大众在享受按摩的过程中,被大众传播媒介通通没收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大众中每一个人的自我,即个人性。电脑用户伸出自己的双手敲击着键盘,与电脑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由于因特网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性,在与因特网的这种交往过程中,用户获得了自我,重新找到了失去的个人性。

因特网将充分体现出尊重用户的个人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一种各取所需的媒介。

3.越来越人性化——媒介与人的融合。

数字化时代,电脑和网络将越来越人性化。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计算机和网络,将不再是一堆单调和呆板的硬件,而是会说话、根据人的语言、表情和手势做出相应反应的智能化器件。同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将会如同和人打交道一样方便。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数字媒介将不再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事物,而是善解人意的精灵,它了解人对信息的特定需求,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适时为人们送来信息。

人机界面不仅是由生硬到友好,而是向无界面发展,从而最终把其纳入人的本体。未来的方式将是借助已在发展中的仿生工程,把电子途径直接与我们的生物神经网络连接起来。这一思想将隐去界面以便取得直接联系。

媒介技术的人性化,从而最终体现出自然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4.媒介即人——这样的未来不是梦。

数字媒介以它的人性化角色,不断与人融合。在未来,完善的媒介,是由人控制的,各个独特的,正如口语媒介、手势语、体态语,这些都因人而异。

未来,媒介即人,数字媒介方便、易获取,人人都可以拥有。我们运用数字媒介,正如我们的一举手、一抬足,自然端庄;犹若我们的思想,一任其驰骋千里,收放自如,忽急奔,忽漫步。

人类创造出工具,然后依工具的形象塑造自我。17世纪钟表被发明,语言中便出现了有机械含意的比喻:“心脏如同一只泵。”20世纪中叶自控式工程装置问世,控制论式的比喻也出来了:“人脑如电脑。”这些概念初提出时很难接受,现在却已是过时的比喻。

今天,我们创造了因特网,并使之成为我们日益依存的媒介。未来,我们可以说:

我是网络。我是万维网。我是媒介。我是信息内容。未来,媒介将是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

[1]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2]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敬礼.科学危机、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

[4]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5]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陶德言.知识经济浪潮.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7]约翰·布洛克曼著.未来英雄.汪仲,邱家成,韩世芳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8]珍尼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学习的革命.顾瑞荣、陈标、许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0]ciw.com.cn中国计算机报媒体全文。

篇7

2013年9月,我随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导师团来到了美国,参观了举世瞩目的哈佛大学,美丽而静谧的校园古色古香。虽然没有豪华霸气的校门,没有高大而雄伟的现代化大楼,但校园内青青的草坪和草坪上随处可见的桌椅,三三两两的师生在草坪上或自由地享受着阳光,或看书或聊天或激烈地讨论争辩,这种风景着实让我们惊叹和羡慕。我在哈佛看到了推荐给学生的“通往成功的十大阶梯”名言,然后在一所中学听课,在教室里也看到了它。于是,把它照下来,现推荐给大家,与大家分享。英文原文如下:

10 top steps of success

1.try.

2.try again.

3.try once more.

4.try ita little differently.

5.try it agtun tomorrow.

6.try to ask for help.

7.try to find someone who’s done it.

8.Try do determine what is not working.

9.Try do determine what is working.

10.just keep trying

回国后我反复琢磨这段话,又请教了一些英语老师和我的一位博士毕业的大学教授,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尝试进行了翻译。译文如下:

尝试,再次尝试,多试几次,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第二天接着尝试,尝试着寻求帮助,尝试请教过来人,尝试做出放弃什么的决定,尝试做出坚持什么的决定,继续尝试。

人,特别是竞争激烈的现代人,谁不想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谁不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如何才能成功?中国人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鼓励人们不怕失败,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把失败作为通往成功的阶梯。但是,失败总是给人一种挫败感,甚至极大地伤害人的进取心。失败之后再失败就容易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而美国人推崇的成功的十大阶梯就非常好,鼓励我们在确定目标后,不断地去尝试,但是又不能盲目地、机械重复地尝试。而是应当在多次失败之后去寻找帮助,去请教那些有经验的过来人,不断反思总结然后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思路,修正自己的做法,如果还不能成功就要尝试着决定放弃一些东西,果断地放弃,正确地坚持,只有这样才能通往成功。 今天,我们很多年轻教师都行走在通往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上。我们怎样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同样的方法,那就是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有了这种目标、追求之后,除了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之外,就是要靠正确的方法,不断去尝试适应现实、改变现状,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然后调整自己的思路,沿着理想所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最终必将获得成功。

由此,我想起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1986年,我21岁,大学毕业后来到一所乡镇职业中学任教。由于我大学学的是物理教育专业,来到职业学校教电子技术。职业学校重视技能培养,要教学生如何修理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而我自己在大学里装一台收音机都没有成功。不说成为优秀教师,就是合格的职业中学教师我都不够条件。怎么办?只有学,现学现教。购买大量的理论书,同时经常到学校的实验室去做实验,不断地去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虚心向他们请教,还常到镇上的修理门市部去取经。在修理电视机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时好时坏的软故障,特别难以修理。还有一些疑难杂症,市面上的一些师傅都修不了的电视机,送到我这里来。怎么办?是拒绝还是迎接挑战?如果是拒绝,当然简单,但是就失去了提高的机会。我果断地接收,了解情况,观察故障,反复分析,然后再动手尝试检修。有时,各种可能的原因似乎都排除了,但是仍然修不好。怎么办?我继续查找资料,向书本学习,向专业报刊学习,反复地检查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哪里没有想到,然后再逐一试验。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一放。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时就在山穷水尽之际,突然灵感一来,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记得有一次,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台大彩电送到我这里,当时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彩电就是家中的贵重物品了。我当然知道,这台彩电对它主人的重要性,也知道主人的期望。我熬过了一个通宵也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还烧坏了好几只贵重的元件。每当自己感到无路可走的时候,就暂时放一放,再思考,再分析,再调整思路,就这样苦苦地修理了几天,终于解决了故障。当主人看到色彩斑斓的电视图像,听到悦耳的音乐从电视机里发出的时候,自然是欣喜若狂,而我这里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通过这种坚持、努力、尝试,我三五年时间就成了当地修理电器的高手,也成了学校该专业的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也赢得了学生、同事和领导的尊重。我把自己的经验得失及时地总结出来,经常在《中国家电维修报》《家电电器》《家用电器检修》等报刊发表,把自己的经验与同行们分享。同时加入了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还被聘为特约编委。1994年,还参与了劳动部组织的全国技术工人等级考试教材的编写。1996年,在我工作十年之际,破格评为了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32岁时就破格评为了中学特级教师。

篇8

1、好姐妹就是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吃喝一起唱反调。

2、不管多艰难,一定要一起走,因为我们是姐妹!

3、你说我很笨但是知道知道我不忍心姐妹还是比恋人懂我。

4、那个跳动的双人头像象是跳动的音符,让我的心也一起跟着跳。亲爱地姐妹,有你们相伴的日子,我每天的笑容都很开心、很灿烂。

5、别挑衅,动我姐妹全放倒。

6、谁敢折了我姐妹的翅膀,我定毁了他的整个天堂。

7、一声姐妹大于天。一声姐妹大宇宙。

8、在我们说的好姐妹的时候,我就了解你了。

9、就算我忙恋爱,把你冷冻结冰,你也不会恨我,只是骂我几句。

10、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相信朋友比情人还死心塌地。

11、好姐妹,是不需要对不起与谢谢。

12、当好姐妹有了更好的姐妹于是你被冷落了对吧。

13、谁要折了我姐妹的翅膀,我定废了他整个天堂。

14、我有个爱我的夏瑶,有个很珍惜我的咸美慧,一声姐妹一生姐妹。

15、当被社会慢慢磨练老也想和好姐妹去海边码头奔跑。

16、姐妹,就是互相可以欺负。那欺负又是有很温馨的感觉。

17、姐妹虽多,但我在乎的就你一个,你即我命。

18、都说一声姐妹,一生姐妹,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19、你若折了我姐妹的翅膀、我定废了你整座天堂。

20、姐姐是咖啡,妹妹是杯子,姐姐永远都在妹妹心里。

21、我尊重你的选择,我只是想让你明白,曾经说过的姐妹。

22、曾经我那个好姐妹,你现在怎么了?

23、要问姐妹做多久,心跳多久就多久。

24、喜欢我们打打闹闹的小日子{一声姐妹大过天。

25、天若有情天亦老,动我姐妹死得早。

26、好姐妹的我们,可不可以不要再犹豫彼此的决定?

27、姐妹我不介意你再多爱我几辈子你给的感动我一直记得。

28、有一种情感叫做隐身对其可见。

29、在你失恋的时候往往是姐妹替你擦泪。

30、-一声姐妹大于天,你的爱情,算个P。

31、我们是姐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我心里你永远是第一。

32、姐妹儿、在咱们各自结婚之前也要拍套婚纱照。

33、都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么我们就是,万年修得姐妹花,做一辈子的双生花。

34、姐妹,就是互相可以欺负。那欺负又是有很温馨的感觉。

35、谁要折断我姐妹的翅膀,我定会废了他整个天空。

36、亲耐地姐妹们!不许忘记我们的约定哟!

37、因为你是我的姐妹,所以我可以在你面前肆无忌惮。

38、茫茫人海,我们相遇,一种缘,一种分。彼此形影相依,我们永不分离。有甜一起享,有苦一起担。同舟共济那些年,是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39、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40、敢欺负我姐妹的女的,我诅咒你每次来大姨妈都痛经痛到死。

41、我只想跟你。一直走下去。姐妹。

42、一声姐妹大过天丶姐妹永远肩并肩。

43、亲爱的女孩,你们都不在,我要幸福给谁看。

44、姐妹们就算天塌下来也没关系我来扛。

45、暖心姐妹知心姐妹真心姐妹。

46、我有两个好姐妹,颖子和萱萱,我们说好要做一辈的姐妹。

47、开学了,还怎么跟兄弟姐妹快乐的玩耍啊。

48、没什么好说的,一句话,姐妹的男人你没资格抢。

49、为什么我们说过的好姐妹,就这样分开了。

50、最好的姐妹也会无情的拒绝你的挽留。

51、在你失恋的时候往往是姐妹替你擦泪

52、遇见一个人然后生命全改变,原来不是恋爱才有的情节。

53、女孩说姐妹是最好的,男孩说哥们是最铁的。

54、一声姐妹大过天——做一辈子的姐妹好不好?

55、你用本人忘我的言行,与我独特演唱着岁月间悠然的咏叹,让我的记忆划过哀伤苦闷的大门,再次浮现出对性命的浓浓迷恋。在节日的礼花行将满天的时刻,我在心里由衷的祝贺,祝我敬爱的姐姐,生命中永远充斥欢喜,永远阳光快乐!

56、友情比爱情可靠,姐妹比男人可靠。

57、不分享,无姐妹,不姐妹,不快乐。

58、哪怕有风,哪怕有雨,你还有我们这些姐妹。

59、一声姐妹,一生姐妹。一声闺蜜大于天。

60、你说我们的姐妹情谊要一代传一代就像传家宝一样。

61、爱情,把友情折腾的散伙就不是姐妹。

62、姐妹,还记得我们说过的不离不弃吗?

63、如果我是姐,那你一定是妹,这世上又多了对绝佳姐妹。

64、男人有屁用还不如姐妹呢。

65、有些人口头上说姐妹说的很甜,其实是虚伪的表现。

66、嘿嘿。其实闺蜜就是姐妹,比姐妹还要亲近的姐妹。

67、别叫我姐妹媳妇,()我没同意她敢嫁吗。

68、你拖我离开一场爱的风雪,我背你逃出一次梦的断裂。

69、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

70、在你寂寞的时候往往是姐妹让你欢笑。

71、姐妹儿就是那个跟你认识了连你自己都记不清多少年的人,偶尔的闲聊提起初次见面的不顺眼,才反应过来彼此刚见面时原来看对方都不顺眼,才知道已经认识好久好久的我们开始一起苍老了。

72、宁愿和以前一样,穷的只剩姐妹。

篇9

姐妹,在我心里占狠重的地位。我是狠珍惜每一段友谊。可自己不太会说话,脾气又不太好,常常让人误会。其实我心里是狠珍惜,狠珍惜的。

我知道你跟我一样,是个任性的小孩,不会轻易向人低头。所以我试着去了解你,从三年级我们就一起发誓,要当一辈子的好姐妹。现在已经过了三年了,虽然我们还是每天上下学一起回家。但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已经不会以前那个我们了,我们之间不会说心里话。每次我问你问题,你总说要你管,管家婆。虽然我表面不在意,心里其实在意的狠。你对我若即若离,使我总是搞不懂,你到底把我当成什么,是姐妹,还是只是个过路的!

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真的像你所说的吗?姐妹只是个刺眼的文字而已嘛?姐妹真的可以随便吗?每次你叫我出去玩,我心里总是狠开心,但就是妈妈管太严,不让出去玩,她总说成群结队的。你在我面前总是跟别人说悄悄话,那是我最最最忌讳的事,那样我会认为你在说我坏话,有时总是摆成一副狠不耐烦的表情,但我心里是非常非常的在意。其实你的生活很好,我很羡慕你有那么好的姐姐,我也很羡慕你姐姐有那么好的姐妹,那就是我想要的,所以,你可不可以不要每次说违心的话,不要让我为了不真实的话来伤心,我知道你每次说的任性的话只是气话,不是真心话,对不?

一起上学,一起下学,三年来我永远都没有变,我一直一直地把你当姐妹,下午所要写的题目是 姐妹不过如此。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恨姐妹,但我想对你说:姐妹永远不会变,姐妹永远会在你身边支持你。

我一直把你当姐妹,你知道吗?你心里有把我当姐妹吗?我希望回答是:有。好吗?

篇10

35年前,

定下每年合影

黄丽丽等“八姐妹”都是平阳县昆阳镇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们就是同班同学。1977年7月,“八姐妹”面临初中毕业,多年的友情,已让她们情同姐妹。想着毕业后每个人将步入社会各奔东西,用什么形式能够留下一个美好的纪念?黄丽丽是八人里的“小头目”,她提议大家去拍一张合影照,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其他七个女孩的响应。

7月17日,八个女孩嬉闹着拥进了平阳县“北门”照相馆。年轻的照相店老板林敬录朝她们仔细打量了一番,微笑着问:“你们是不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呀?”性格活泼开朗的黄笑平立即回答:“没错,没错!我们是初中同班同学,马上就要毕业了,想拍一张合影留作纪念。”“我们8个人是同一个镇上的,从一年级开始,就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也是玩得很要好的姐妹。”一向显得比较沉稳老练的金锦丽接过黄笑平的话。

林敬录爽朗地大笑起来:“对!以后各奔东西,想见面就很难了,是该留张合影的照片。”几个女孩纷纷点头。林敬录叫她们梳妆准备一下,八个女孩立刻如麻雀般唧唧喳喳炸开了:“我再梳一下头发,刚才被吹乱了!”“丽丽姐,你帮我看看我的领子皱不皱?”“我怕照的时候要是刚好闭眼睛,你们说该怎么办呢?”……等女孩们准备妥当,林敬录就把她们领到一座砖瓦房旁,叫她们排成两排,并侧向照相机这个方向。

青瓦、矮绿树、花衬衫、麻花辫,还有正好的阳光,八个女孩听着照相师傅“三、二、一”的口令,在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绽开了纯真灿烂的笑容。镜头里,八个少女衣着朴素,笑容甜美。合影就这样留下了。林敬录忙着为女孩们登记照相信息,他很认真地记下每个女孩的名字。女孩们纷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张皱皱巴拉的毛票凑在一起,然后递到林敬录手上。

临走的时候,黄丽丽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她问林敬录:“师傅,您可以在照片注上日期吗?”“可以,没问题!”林敬录很爽快地答应了。

一个星期后,女孩们相约去照相馆取照片。接过林敬录冲印好的照片,八个女孩又叽叽喳喳地聊开了,都说拍得不错。可看着看着,其中有几个渐渐沉默下来,神态变得黯淡。林敬录不解地问:“怎么了?”“我们今天虽然还能在一起看照片,但以后就要分开了,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黄丽丽伤感地说。每个人手中拿着的照片都觉得有点沉重。

“要不我们来个约定吧,以后每一年都挑一个时间聚会一次,并在这里拍张照片,怎么样?”黄笑平脑筋一转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提议。

“这个提议好啊!”黄丽丽立刻拍手称赞,其他几个女孩也纷纷赞同。她们当场约定:明年的正月初三聚会,在照相馆不见不散,可万一人到不齐怎么办?不知是谁提出要订个处罚措施,“八姐妹”于是商定:哪个人缺席就罚款200元,否则从“八姐妹”队伍中开除,除非碰到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嚯!你们这个措施倒蛮严厉的。”林敬录在一旁插嘴道。女孩子们一副认真的样子令他感动,他自告奋勇地说:“那今后我就当你们的见证人吧。”

很快,1978年的春节到了,姐妹们在照相馆集合时发现姜小飞还没来。正在焦急等待时,眼尖的金锦丽用手一指说:“那不是姜小飞吗?”大家瞧见姜小飞正柱着腋拐一瘸一拐走来。一问才知道,她前几天被压伤了脚。姐妹们心疼极了,纷纷责备姜小飞怎么不说明情况,这个时候还来。姜小飞先是感动得直哭,然后又咧开嘴笑:“那哪儿行,缺了我一个,队伍就不整齐了!”这一年,在八姐妹的合影中,大家同时看到了姜小飞的肿眼和笑容。后来姜小飞道破“天机”,她是偷偷从医院里跑出来的,几个姐妹听后非要送她回到医院不可。

坚守约定,

互帮情同手足

时间一年年过去,八个女孩也渐渐长大,有人结婚了,有的已经订婚,还有几个经商做起生意,黄笑平成了“八姐妹”中的大学生。唯一不变的是,她们每年都会相聚一次,并按照当年同样的队形,在照相馆留下一张张八个人靓丽的合影。

1985年的国庆节,“八姐妹”聚会时除了姜小飞,其他人都已名花有主。结婚最早的金锦丽和蔡桂莉还各自抱来了一个胖娃娃。当黄笑平开玩笑说不许两个宝宝破坏八人队伍合影时,金锦丽和蔡桂莉频频点头:“谁敢破坏这个规矩啊!”在场所有人都被她们逗得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大家关切地问起姜小飞的终身大事,因姜小飞的性格比较内向,别人给她介绍了几个对象,由于她不太主动,结果一无所获。为此,姐妹们都替她着急。这时,姜小飞红着脸透露了她心中的秘密。原来,她和初中时的一个男同学彼此有意,两个人到现在都还没对象,那个男同学也有些腼腆,不愿主动捅破这层纸。

听姜小飞说出了心事,黄丽丽埋怨道:“你这个闷葫芦,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呀?”黄笑平提议说,以同学聚会的名义把那个男生约出来吃顿饭。大家又为姜小飞准备好两张电影票,让姜小飞和心仪的男生看场电影,给两人表明心迹创造机会。定好计划后,黄丽丽鼓励姜小飞:“小飞,幸福要靠自己争取的,你既然爱他,胆子就放大一点。”姜小飞含羞地点点头。姐妹们的计划很成功,那个男生这次主动向姜小飞表示爱意,从此他们成了恋人,不久步入了婚姻殿堂。

“八姐妹”中结婚最迟的是张静,家中除父母外她只有一个哥哥,因哥哥和嫂子都在国外做生意,结婚之日无法赶到,张静的父母正为女儿结婚的喜日娘家人去得少不够体面而发愁。知道这个情况后,黄丽丽与李爱月来到张静家,对她的父母说:“叔叔、阿姨,张静结婚那天,我们姐妹就是她的娘家人,一定让张静风风光光做新娘。”“哦,那可好啊!”张静的母亲拍着双手,笑得合不上嘴。

张静出嫁那天,姐妹们一大早来到她家,帮她梳洗打扮。上午10点,夫家的迎亲队伍来了,七姐妹各自骑上崭新的自行车,车头挂着大红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把张静送到了夫家。

“一开始是我们‘八姐妹’聚会,后来就成了八对。”姐妹们之间的友情,也让各自的家庭成了“通家之好”。接下来,各自有了孩子,但都还小,聚会也要带在身边,所以,聚会成了“三口之家”大联欢,那个时候最热闹了,姐妹们都笑逐颜开。那些年常常要拍三张合影,一张“八姐妹”、一张“大联欢”,还要再拍张孩子们的合影,“真是快乐极了!”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有了各自的生活,“八姐妹”的聚会也就不参加了。不过,他们彼此间却成了好朋友,有了新的“兄弟姐妹”,母亲们之间的友情在子女身上得到延续。

一个家庭夫妻间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一次,李爱月出去逛街,路过陈亚芬的家,便买了一袋苹果上楼去看望陈亚芬,敲开门见陈亚芬面容憔悴,李爱月不禁吃了一惊。追问之下,陈亚芬才向李爱月说出实情:她丈夫未经她同意把钱借给一个好赌博的朋友,她与丈夫大吵一顿,为此两人正在怄气。陈亚芬已经两天不吃饭了。李爱月心疼地说:“你丈夫虽然理亏,但你千万别气坏了身体。”边说李爱月走到厨房给陈亚芬下了一碗面条,看着她吃完才放心离去。

李爱月把陈亚芬家的事告诉了其他姐妹,黄丽丽召集大家去做陈亚芬夫妇的工作,她还把陈亚芬的丈夫邀请到家里,叫自己的丈夫陪他喝酒聊天。陈亚芬的丈夫被姐妹们的精神所感动,主动向陈亚芬道歉,夫妻俩重归于好。

“八姐妹”中金锦丽在北京经商。她感叹:想念的时候,就拿出照片来看看,就会体味到姐妹们的一份真挚友情。“有些心里话,我们不和家里的姐妹说,却一定要和‘小姐妹’聊。”“ 那时候没有电话怎么办?写信。一封信,六七个人的笔迹,你一句我一句,讲着身边发生的小事,夹杂着想念的情丝。”金锦丽说,当自己在北京收到信时,看着看着就哭了,一边拿起照片,一边想着哪一句话是哪个姐妹写的。

她们每年轮换召集人,“八姐妹”中无论轮到谁,都会在一个星期前将聚会地点通知到每位姐妹。黄丽丽幸福地回忆:“头几年大家都是单身,住得也近。后来,我们各自有了家庭,接着怀孕生孩子,还有人到了外地工作,想凑到一起确实不易。不过,一年一次的聚会大家从来没有缺席。”如果哪个姐妹碰到特殊情况有事耽搁了聚会,牵头人会通知大家更改时间。难能可贵的是,到了约定日期,即使有人身在北京、广州,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赶回来。

岁月作证,

“八姐妹”抱团取暖

时光飞逝,“八姐妹”每年一次的聚会从未间断。大家感到最幸福的是姐妹们的患难与共。2000年“国庆”聚会合照时,大家发现做生意的金锦丽垂头丧气。原来,这半年多来她运气特别不好,不仅生意接连亏本,还被骗子骗去一大笔钱。七个姐妹非常同情她的遭遇,毫不犹豫地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给金锦丽,黄笑平把准备买彩电的钱也拿出来,大家一下子凑了七千多元,可金锦丽死活也不要。黄丽丽打趣说:“就叫投资吧,等你生意好起来,要给我们分红哩!”金锦丽含着热泪收下了姐妹们的一份心意……

2006年春天,蔡桂莉得知陈亚芬突然患病住院,她连忙通知黄丽丽等在平阳的5位姐妹赶到医院看望。当时陈亚芬脸色苍白躺在病床上,她住院已经三天。看到姐妹们出现在面前,泪水“唰”地流了下来。黄丽丽“责怪”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告诉我们呀,我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好姐妹,别难过,你只管放心治病。”

陈亚芬的女儿在东北上学,丈夫工作又很忙,照顾妻子时常顾了这头丢了那头。黄丽丽等五姐妹排好轮流值班表,保证陈亚芬病床边不寂寞。已经内退在家的李爱月主动承担给陈亚芬的送饭任务。虽轮流值班,但姐妹们只要有空就会来医院,陪陈亚芬说些开心的话。

陈亚芬生病住院的消息传到北京,金锦丽每天一个电话问候,她说路途遥远不能赶来看望,就寄了2000元钱过来。陈亚芬坚决不肯收,让丈夫退回去。哪知电话里金锦丽生气地说:“在家的姐妹们出力,我出点钱给你买点营养品不行吗?如果你退回来,我今后再也不理你了!”陈亚芬只得收下。在姐妹们的精心照料下,陈亚芬很快就康复出院。在这一年的合影中,“八姐妹”悄悄变了队形,众星捧月般地把陈亚芬围在了中间。

转眼到了2010年春节,“八姐妹”聚会在黄笑平家吃中饭,她们猛然发现,大家都已进入天命之年,儿女们也都长大了。边吃饭大家边说着各自的儿女,张静却闷闷不乐,一脸愁容。经姐妹们再三追问,她才说出实情。

原来,张静的女儿阿娟大学毕业连续找工作受挫,索性躲在家里当起了“宅女”,整天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睡觉,无聊地打发日子。张静与丈夫几次催她再去应聘找工作,女儿就摔东西发脾气,还威胁父母:如果再逼她找工作,就离家出走,张静两口子慌了,再也不敢开口,但看着女儿的消沉,夫妻俩心里又非常着急。

张静家的问题让姐妹们既同情又焦急。黄丽丽沉思了一下说:“从现在开始,姐妹们都要把阿娟的事放在心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道’,尽快帮阿娟找份合适的工作,不能让她这样天天待在家里。”众姐妹点头称是。

一个星期后蔡桂莉打电话给张静,说她丈夫有个朋友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眼下正在招聘幼儿园的老师,是不是让阿娟去试一下。蔡桂莉约了黄丽丽来到张静家,一道劝说鼓励阿娟去幼儿园应聘。阿娟也觉得去企业打工没意思,如果能当个幼儿教师,倒是很合自己的心思。于是答应去试试。蔡桂莉丈夫事先跟园长打过招呼,经面试,阿娟被录取,很投入地开始了幼教工作。

相约到老,

将友情进行到底

时光来到了2011年底,这八个曾经青涩的少女每年聚会合影的举动竟持续了三十多个年头,相册里的合影也从四五寸的黑白照片变成了7寸彩照。一次在平阳的几个姐妹聚在一起,陈亚芬随口提了一句:“每个项目都有世界纪录,不知我们‘八姐妹’连续合影三十多年,创下了世界纪录没有?”“对!亚芬说得有道理。”一番议论后,黄丽丽决定让丈夫打听此事,向世界纪录协会申请一下。

一个星期后,黄丽丽的丈夫找到香港一家“世界纪录协会”的网站,并提供了申请资料。没想到一个多月后,香港的“世界纪录协会”还真的给她们颁发了证书。拿到证书的当天晚上,黄丽丽立即打电话召集就近的几个姐妹聚到一起,公布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世界纪录协会真的给我们颁发了证书——“连续每年合影时间跨度最长世界纪录”!大家用手摩挲着烫有金字的大红证书,一只只手都微微颤抖。这本证书是无价之宝呀!她们约定:2012年元月合影时,一定带上这个证书。

2012年元旦,是八姐妹第35年相聚的日子。她们陆续来到老地方——平阳北门照相馆,这一次,“八姐妹”个个意气风发,精神十足,看上去要比她们的实际年龄年小很多。照相前,林敬录戴着老花眼抚摸着证书感慨万千:“35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亲眼见证你们从少女到成人,从妻子又变成妈妈,估计有人都当了奶奶、外婆了……真是难得啊!”

“八姐妹”年年相聚合影,恪守见证了一条真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是完全可以凝聚和坚守的!35年的漫长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曲折和不顺心的事情,然而不管哪个姐妹碰到困难,大家都会争先恐后伸出友情之手,给犯愁的姐妹送上温暖和安慰。

更令人动容的是,“八姐妹”中有两人被评为“温州市杰出母亲”、三人被评为“平阳县十佳母亲”、六个家庭被名命为“平阳县爱心和谐家庭”。“八姐妹”的真挚友情已经成为街坊邻里羡慕的对象,成了众人处理家庭与邻里关系的道德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