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动我心范文
时间:2023-03-23 23:3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牵动我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身为“正宗小书迷”的我,可真真不是吹牛皮,基本是手不离书呢!来分享一下小书迷的阅读经历吧,很是精彩勒!五六岁时,天真的年纪自然是不少有色彩:而于我而言,连环画便是其中一抹亮色,它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加上多颜的插画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之中的战斗机!而我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了解书里面的大大世界;十二三岁了,花儿一般的年纪,随着年龄成长的我也不再仅仅局限满足于几本小小插画图,渴望求知的神经一步步牵引着我向更深的层次探索……“永无止境”
我认为阅读是为了自己有更深层次的升华,有愉悦的心情。每当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夜晚,我会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默默地品味。打开一本书,我从书中,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会随着主人公波涛汹涌的命运而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可以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渐渐地我进入书的世界,一天学习的疲劳和一些生活琐事的烦恼便顿消大半。此时,我便拥有了一份绝美的愉悦心情。
我个人是比较热爱课外书籍的,就好比说罗贯中同志写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阴险狡诈,关羽的豪迈霸气. . . . . . 每一个人物的刻画都是那么与众不同那么色彩鲜明,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那么跌宕起伏,都是那么让我如痴如醉,沉浸到无法自拔。阅读里面的世界大的无法可想,只要用心去体会,其中乐趣并不像表面理解的那么难,自会体现其中,而我就正享受.它像毒罂粟一样,一旦沾上了,便食之髓味再无法戒掉了。
阅读!这个神圣而庄重的词汇,多么美妙哇!
篇2
小时候,母亲是最疼爱我的。那个时候,我还不懂的孝敬父母,脾气可大了。隔三差五晚上不好好睡觉。不过温柔贤惠的母亲总是没有责怪我,她用她布满茧子的大手掌,抓起我这只白嫩的小手,在月光的辉映下,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嘴里哼唱着我喜欢的儿歌。母亲是不善于五音的,但她为了我却陪我一起看电视,学儿歌,再用她那温柔的嗓音唱出来,很快,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这个声音牵动了我的内心,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每次,我在月光下漫步时,我都会想起,曾经有一个女人,在月光下唱着歌,是那么的婉转悠长,动人心弦。
长大了以后,母亲渐渐开始对我严厉起来,那时候的我有着诸多的坏习惯,而母亲也是用她那慈爱而又严厉的声音来纠正我的错误。有一次,我又忘记了饭前要洗手这件事,母亲先问我洗手了吗,从小被母亲养成不撒谎的我摇了摇头。母亲又问道:“那你在学校洗手了吗?”我回答道:“当然啊!学校的老师都和我们说过了,哪敢不遵守啊!”接着母亲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来教育我。每次母亲在教育我、纠正我的错误时那声音就成了牵动我心的声音,因为这种声音不仅仅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让我的内心一步步的成长。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而牵动我心的声音变成了母亲欣慰的笑声。我开始慢慢懂事起来,母亲的笑声也渐渐多了起来,在我深夜苦读的时候,在我得到荣誉的时候,在我和母亲一起做家务的时候。母亲年过不惑正在渐渐老去,而我还在成长。在母亲的笑声里,我得到了学习的动力,以及她对我的肯定。我明白了母亲的声音便是牵动我心的声音。
篇3
曾经的我认为学校像一个大笼子,把我们困在这里,每天就是学习学习。可是,现在我不那么认为了。
上次星期一,在生国旗的时候,我的肚子疼痛难忍,经过班主任批准,我回了家,回到家中,由于爸爸不在家,邻居阿姨便带我去小诊所里去。医生说我是阑尾炎,让我先挂几瓶吊水消消炎。我睡在洁白的病床上,看着好看的电视剧,惬意极了。我心里想:如果能多住几天好了,这比上学轻松多了。也许是应了我的这句话,挂了三天的吊水还是不见效。于是爸爸把我带到二院进行治疗。医生诊断出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动手术。手术进行了一二个小时,我又躺在了洁白的病床上。此刻我的脸也苍白。在病床上居然有想念学校,每一次听见二院旁边一校的铃声,我的心也跟去了,看着孩子们上体育课,想起了我们班今天也有体育课。今天曹老师有没有教怎样打排球?你们今天有没有跑步?你们今天累不累?……
我每天早晨和下午徘徊在窗口旁,看着那些孩子在玩耍,想起了曾经体育课在靠近逸夫小学的那个操场。我们在做操,那群孩子在学着样子做,老师一动他们全被吓跑了。我们在下面哈哈大笑。有一个小男孩在沙坑那儿用手刨沙子,弄得沙子到处都是,老师被逗笑了,不用说我们了,早已笑的捧着肚子。又想起了八年级上册的那一次运动会,我们团结一心,为那些运动员们和彩。慢慢地才发现校园内有着这么多值得我留恋的啊!
校园牵动我的心
篇4
——题记
那年的风
秋姐姐拿着一把蒲扇,扇动了枝叶,花草。秋风轻轻的,正如那轻轻的一句“添一件外套吧,天气慢慢变凉了”拂过我的心间。六岁一过,还是有稚嫩的天真无邪伴随在左右,事事都要妈妈提醒,手把手来教。就像天凉要添衣,妈妈都要重复上好几遍,但妈妈从没有厌倦过,而是很耐心地一遍遍教导。
那年的风,很柔和,妈妈的教导,很柔和,就像风,飘荡在我的心田,包容了我。
那年的雨
日子一天天流逝,我也一天天长大,妈妈却老去了许多。那一根根银丝挂在妈妈头上的,是妈妈对我的操劳啊!长大的我不再像从前那样乖巧懂事,常常顶撞妈妈,伤透了妈妈的心。我还记得那次,我把妈妈气哭了,妈妈一个人关在屋里小声的哭泣,滴水不进。猛然间,抬头看见前几日妈妈照的相片和摆在一起的前几年的全家福,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刻着岁月的痕迹,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了一下,瞬间懂得了妈妈为我拼搏的不易。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每一滴落在地上的声音和妈妈的哭泣都那么清晰
那年的雨,很沉,妈妈的哭泣,很微小,却很重,就像雨,滴在我的心里,敲醒了我。
那年的云
雨过天晴,白云被天边的彩虹映的好耀眼。仰望天空,那朵云,是妈妈对我的牵挂和思念,因为要住在学校,一星期才能和妈妈见上一面,而那句“妈妈,我想你。”却始终没有勇气说出口,妈妈毫不吝啬对我的想念,每次见我都会说她想我了。这是放学路上最精美的礼物吧,妈妈送到我的耳朵里,呼唤着我,软软的,很暖心。
那年的云,很软,妈妈的呼唤,很软,很暖,就像白云,轻轻的,软软的,填满我的心灵。
我的世界因为有了妈妈才能铸造辉煌,我的心也是因为有了妈妈的驻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妈妈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也是能牵动我内心的声音。
篇5
小时候,我总以为挣钱非常容易,不用花多少工夫就能挣到很多钱。可最近,有一件小事却令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挣钱的不容易。
那是个星期六,家庭作业比较少,我的心情很愉快。吃完了饭,我想:反正今天没事,干脆给爸爸妈妈“打工”,挣点“小费”吧。于是,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听后很高兴,说:“那你就把今天洗碗的任务全包了吧,洗好了就给你钱。”我听了,心想:嘿!真不错,洗几个碗,就可以挣到钱,这太简单了吧。于是,我愉快地答应了。
妈妈也很高兴。妈妈把所有的碗呀、盘子等都排整齐,放进水池里。我一看,心凉了半截:怎么这么多呀?堆了那么高,全都要洗啊!妈妈说:“那可是,我每天都要把用过的锅碗瓢盆收拾干净,要干好长时间呢。”啊,真是太多了。可既然已经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任务,想抱怨也没用,只好硬着头皮干吧。于是,我挽起袖子就开始洗起来。
我先在第一个碗里接上点水,再倒上点洗洁精,用洗碗布开始洗。5分钟过去了,碗虽然已经用洗洁精洗了一大半了,可我的手已经冻得麻木了。因为这两天深圳的天气非常冷,电视台都已经挂出黄色信号了。我这时才体会到洗碗的不容易。又过了5分钟,碗已经全都用洗洁精洗完了,还得洗那些盘子、锅铲之类的,好麻烦哪。等洗完了所有的东西,就剩下冲干净了,我想这应该比较容易了吧。妈妈说,冲洗过程中,也要用手帮忙的,这样既洗得干净,又省水省时。我打开水龙头,冰凉的自来水向我冲来,我的手了像被冰冻住了一般。这时,感觉到自己的腿也站酸了,两只胳膊一直那么架着也很累。这个时候,我才真真地体会到了挣钱的不容易,别看这只是洗碗,可干起来太困难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妈妈。妈妈平时真的不容易,因为她还要干许多其它的家务事。我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减少玩的时间,帮妈妈多干点家务事。
好不容易,我把碗全都洗好了,而且还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消毒柜里消毒。我向爸爸报告,爸爸说:“不错,给你两块钱的‘小费’。”“两块?”我差点晕倒。这么多的碗,这么凉的水,花了我这么多时间,才给两块。
爸爸说:“怎么了,嫌少?”“我洗了这么久才两块呀。”我不满地说。
篇6
赵浩博
“轰隆”随着一声巨响,瞬间成千上万的高楼如同奄奄一息的老人,突然坍塌,数万个中华儿女在废墟下发出凄惨的求救声,这是雅安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我为雅安人们祈祷,为他们捐款捐物,这件事牵动着我的心。
抚慰受伤的“母亲”
黄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母亲”,现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水由清澈见底变为浑黄一体,是因为黄河注入渤海时,都要流经黄土高坡,因为黄土高原的土壤松散,黄河水奔腾而来,卷入大量泥沙,现在国家号召人们植树造林,我也特别关心这件事情,积极投身植树绿化中,大大减少了黄河污染速度。
东方“雄狮”鼎然挺立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古人说的一句话。早在盛唐时期,国家非常发达,都是因为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国家割地赔款,任人宰割,遭到外来的侵略,圆明园就是那段沧桑的历史的见证。我们应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但现在中国这只东方雄狮鼎然挺立,神州九号升空、航母下海、工农业生产捷报频传……我作为一名华夏子孙,为此感到自豪!
篇7
论文摘要:劳动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中国的改革能不能最终取得成功,社会能不能保持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劳动就业问题。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探讨增加就业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的劳动就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劳动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制度已基本形成。
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在国家统筹规划的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突破了政府统包统配单渠道安置就业的劳动就业制度,开辟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等多条就业渠道。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机制基本形成。企业、事业单位有了用工权,突破了过去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由国家承包下来,只进不出,单位无辞退职工的权利的局面。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突破了改革前“一纸定终身”的只能在一个单位就业的体制。双向选择模式的建立,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劳动合同制得到恢复。过去我国的用工制度以固定工为重要形式,现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雇用者与被雇用者、双方订立劳动契约,双方权利义务明确,受到法律的保护。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有利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优化劳动组合,也给劳动者压力和动力,促进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基本形成。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政府计划安排的就业人数只占总数的15%,而市场调节就业的已达85 %,说明我国市场竞争就业已成为就业的主要方式。政府主要运用政策、法律和经济的方法,对劳动力的市场供给与需求进行结构性或总量调节.不再用行政手段过多干预单位用工。我国的劳动市场体系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失业保险机构、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得到大力发民,为企业与劳动者相互选择的市场机制建立创造了条件。
二、目前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就业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人同样的资本,能够吸收的劳动力就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使社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扩大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范围、领域,出现一些新的工业企业、新的服务业领域,这将吸收一部分劳动者就业,拓宽劳动就业渠道。
2、人口因素。任何国家、人口的多少,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因素。人口众多在我国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人口的数量大、会制约我国再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影响劳动就业。人口多还会影响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劳动就业的选择,不利于劳动者寻找就业门路。
3、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商品经济讲求经济效益,因而在用人的选择上十分慎重。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伴侣。面对竞争的压力,企业自然会高度重视职工的素质,对那些低素质的劳动者,难进人企业,就业的人员也会感到压力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企业会经常调整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结构,从而经常调整就业人员的进出。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会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为缩短工作日、增加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为劳动者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4、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状况。不同的产业结构、所有制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多种所有制的发展有利于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者。
5、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者的就业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者素质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6、政府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经济萧条时期,各个国家都把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重要的甚至首要的一项工作,在我国,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不仅政府要重视,而且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帮助劳动者就业,如制定各种有利于劳动就业的政策,发展劳动力市场,规范劳动中介机构,加强对失业者的培训等。
另外,国家政局的稳定程度,世界局势的变化也会对劳动就业产生影响。
三、我国目前劳动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首先是新增劳动力的压力。据测算,“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91万人,“十五”末期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年增长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其增长的绝对数仍然很大。其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农村有剩余劳动1.5亿左右,由于过去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解决了将近1亿的劳动就业问题。1988年以来,又变成“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常年流动的农业人口约为6000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再加上农业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和农村劳动力新增,必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等待就业。再次是城镇和下岗分流人员,集体企业有600万富余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可以从现有岗位分流出500多万人员,这些人员都需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第四是我国经济的增长将很难保持高速度,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率变小。最后是部分离退休人员再就业和一些未实现充分就业的人员需要从事第.二职业。由此可见,我国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2、我国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不足。我国正从粗放型向集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再吸收劳动力,反而会裁减劳动力。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高新技术的采用.新开办的企业所需投资很大的资本,吸收的劳动力有限,要求劳动者的素质较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劳动者素质不高,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严重不足。
3、大量低素质的劳动者重新就业的难度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水平落后,人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掌握 的技能单一,影响了他们重新获得就业的机会。劳动力素质低,再就业选择的局限性大,从而制约着就业规模的扩大。
四、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1、保持国民经济较高速度的健康持续增长。经济增长好似增加就业机会的长久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八五”期间,我国的GDP每增长1%,可以新增7404万个就业岗位。可见保持国发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关键环节。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第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的优势,特别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吸纳不同素质的劳动力的特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大量下岗、分流人员的主渠道。
3、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使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深层开发,促进农村非农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向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控制人口出生率,而且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事业,可以从总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学习可以替代或延迟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就业的压力。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各类失业人员构筑一道“安全网”。失业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应为那些没有正常收人来源的人员提供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避免对社会造成大的震荡。
6、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再就业机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国家、地方、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多渠道并存在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为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篇8
金融创新,对社会经济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内部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也就是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金融产品、金融组织、金融市场或金融体系、金融工具等所进行的创新和变革活动。作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金融创新无疑是金融我国创新的关键。
我国的金融创新起步较晚,还不成熟。西方金融创新活动蓬勃发展,金融创新理论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技术推进”理论、“自由一管制的博弈”理论、“约束诱导型”理论、“货币促成”理论等。西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实践活动正是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这些理论对我国银行业务创新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一)金融市场环境变化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和改革的主要动力
金融创新需要适宜的金融环境,对于金融核心一银行来说更是如此。银行业的发展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时期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是不一样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货币制度促进了银行的金融创新。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给银行的金融创新带来新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为新产品的出现提供了特定的获利机会,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也刺激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主动性和自发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国内各种金融机构的增加对银行有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已逐步开展人民币业务。2002年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爱立信公司凑足巨资提前偿还19.9亿元中资银行贷款,转向花旗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起因是中资银行难以提供“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业务。这次中外银行的较量足以使中资银行感觉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西方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环境比我国环境宽松。相比之下,我国在金融管制、经济环境、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金融创新的障碍。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所受到诸如利率、外汇管制等政策限制非常多,而国际上运用多年且实践证明是非常成熟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互换、期指、远期等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还没形成气候。在外资银行的逼迫下,我国银行必须适应全球的金融环境,大力发展金融创新。
(二)银行为追逐利润同时规避风险对金融创新有需求驱动
金融创新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廉价资本的减少,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再加上竞争及利率政策的调整,引起银行利息收入下降,服务成本支出增加,尤其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具有绝对的本外币产品优势,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被挤压。2009年上半年。由于存贷利差缩小、议价能力减弱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减少,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4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8亿元同比下降19.3%。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利润增长,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的浮动汇率制让很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都感受到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的存在。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我国银行业要想在外资银行的冲击下继续发展壮大,必须在经营过程中尽可能地开发和使用具有保值和避险功能的产品,通过一些金融工具帮助银行、借款人和投资人规避利率和汇率风险等,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三)为规避管制而进行金融创新
西方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规避管制会促进银行金融创新。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间必然存在着目标冲突和博弈。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存贷款利率、名义利率与市场利率缺口加大等都会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南于通货膨胀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引发了银行业活跃的金融创新。我国也在经历相似的背景。2007年央行10次调升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为了保持内外均衡和压制通胀,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17.5%。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市场信贷产品供需矛盾加大。而银行间市场交易利率保持相对平衡-名义利率与市场利率的缺口为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这部分资金收益与成本呈现明显倒挂(17.5%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为存款总额承担0.98%的机会成本)。为了降低机会成本,商业银行根据利率变化,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从单一存贷业务为主的传统银行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为核心的现代银行业务转型。
(四)市场价值增加的可能提供了创新的动力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存在交易成本。它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进行金融创新,使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消费,使投资者能够实现更好的风险分担,使更多的支付价值可观察等。当市场不完全时,企业选择复杂的融资结构可以增加市场价值,正是增加的这些价值提供了银行创新的动力并且弥补了创新的成本。
三、对策建议
(一)树立金融创新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起步较晚,且主要以传统业务为主,要想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获得长足发展,特别要树立金融创新观念。提倡金融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业务,而是对传统业务加以改造。我国银行的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因此在改造、巩固老产品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使之符合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健全金融创新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银监会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及时修订不适应金融创新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对监管规章和政策定期跟踪评估,及时更新,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针对金融创新活动,银监会应简化审批程序,转变监管方式,制定各类新业务的审慎监管标准和监管操作规程,强化持续性监管,注重对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定价机制及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全程风险控制,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能力相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很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金融创新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加快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大在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内部控制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
(三)积极开发网络银行,进行金融科技创新
信息时代依靠电子信息技术进行金融创新是当务之急。快捷、方便的信息网络系统是现代化商业银行的重要标志,电子银行为银行节约了大量成本。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人才十分缺乏,产品技术与网络信息结合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网络安全问题也屡屡出现。只有加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电子化的现代科技成果,以科技促金融,才能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
篇9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体验 生活 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感受,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精神。
一、采取多种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校在教学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这种方法对于新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我校的《认识人民币》《滑子蘑的种植》这些案例可以说为全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
三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生活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社会调查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策略。是学生走近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比如,我校前面有条贯穿全镇的大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可现在河水变黑了变绿了,虾儿鱼儿全跑了,河边上有很多垃圾,河面还有很多漂浮物。针对这一现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河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通过这种社会性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多年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大连市教育学院.
篇10
论文摘要: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已成为目前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金融创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建议。
金融创新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全球银行业的大力追捧,并逐步发展成为各银行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商业银行。他们通过对金融制度、金融产品、交易方式、金融组织、金融市场等的创新和变革,以重新优化组合金融领域各种要素,同时实现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金融创新亦已成为金融体系促进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我国商业银行不仅需要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化过程中同时还要应对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巨大风险,所以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金融创新的现状,找到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当代金融创新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到80年代形成,到了90年代,金融创新理论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并成为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格局的创新及其定价机制方面;而宏观角度来看,则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的影响。而金融创新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动因理论、运行(传导)机制、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其中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本动因:追逐利润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逐利的动机,那么商业银行就可能进行金融创新。例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筹集和分配资金,所有的资金运用都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和执行,充其量就是政府的出纳,丝毫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资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时,由于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经济实体,还带有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金融创新的欲望也不足。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入世5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机构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利益性的经营模式也逐步成为银行金融业发展决策重要目标。
(二)规避金融管制
无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业一般要较其他行业受到更为严格的管理,当政府的金融管制妨碍了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下降和经营困难时,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千方百计地通过金融创新,绕过金融管理当局的法规限制,努力把约束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便赢得竞争优势。比如:具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欧洲美元(1958,国际银行机构)、欧洲债券(1959,国际银行机构)、平行贷款(1959,国际银行机构)、自动转账(1961,英国)和混合账户(60年代末,英国)。这些金融创新都能够较好解释该时期商业银行与市场拓展相关联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商业银行的“逆境创新”、快速增长的财富对金融资产创新需求所引致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管制措施越多的国家往往更容易成为金融创新的集中地等现象。
(三)转嫁风险和高科技的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与两次石油危机所促成的为防范和转嫁风险的金融创新。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以及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也构成该时期的背景的一部分。这个时期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嫁市场风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有浮动利率票据(1970,国际银行机构)、联邦住宅抵押贷款(1970,美国)、外汇期货(1972,美国)、外汇远期(1973,国际银行机构)、浮动利率债券(1974,美国)和利率期货(1975,美国)等。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汇率、利率反复无常的波动,使投资回报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励各商业银行不断创造出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新的金融工具。
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高科技的应用。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引发金融领域内一场改变历史的“技术革命”,使得以往无法实现的交融服务得以实现,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费用,使得金融机构提高了扩张区域性业务的功能。这也是一个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
(四)金融自由化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爆发,西欧各国普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显着增强。此阶段金融创新产品大多以银行表外业务的形式出现,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有货币互换(1980,美国)、利率互换(1981,美国)、票据发行便利(1981,美国)、期权交易(1982,美国)、期货交易(1982,美国)、可变期限债券(1985,美国)、汽车贷款证券化(1985,美国)等。由于金融管制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迫使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这一时期的银行表外业务得到空前创新和发展。同时各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出了相应要求,使得银行采用诸如贷款出售(证券化)、备用信用证、互换交易等表外业务形式将资产转移至表外,以减轻资本充足性的压力并获得较高收入。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品种单一
消费信贷、网上银行、租赁、个人理财业务等只是少量开办,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等方面,尚有可观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在银行的整体业务规模中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整体规模还十分小。
(二)金融创新数量扩张快、质量低
由于金融创新主体素质不高,创新的内容显得比较肤浅。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的科技含量较小,深度不够。我国金融所依托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还很落后与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务电脑化、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还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网络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也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业务创新不均衡
资产业务是指运用货币资本来获得利润的业务,主要由部分组成,即现金资产、放款、证券投资和其他资产。从金融创新的动因来看,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因有所偏差,金融机构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中间业务主要是指那些银行不需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仅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和佣金的业务它具有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强等特征。近年来,中间业务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业务,其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传统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等业务。
(四)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不利于金融创新。另外,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过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
另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户群。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识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较弱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但长期以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淡薄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助长了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没有也不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零售业务。
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立足市场及客户
金融创新是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每一项金融品种的创新,都要与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需与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结合起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创新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要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
(二)坚持原创和高起点
在确定金融创新主攻方向时,商业银行应选择技术原创型创新为突破口。其依据是:第一,技术原创型创新代表着当今国际潮流,以此为突破口,可以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后发优势,保持技术上的高起点。第二,在我国还存在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的情况下,技术原创型创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因此比较切实可行。
(三)加强创新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创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创新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金融的服务触角,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四)平衡业务间创新比重
加大存款业务创新。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产品和业务手段的创新,要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稳定现有的客户群。一是要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要迅速增加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四是要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