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范文

时间:2023-03-27 09:1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修改病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构成句子的主要成分残缺

一个句子,主要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一个句子该有的成分都没有或不完整,就叫成分残缺。例:(1)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受到了深刻的启发。病句分析:是谁“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呢?在这个句子里没有说出来,所以这个句子应该加上“他”或者“同学们”一类的词语。又如病句(2)学校向同学们发出了向雷锋学习。(“发出”的应该是“号召”,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是这样的:学校向同学们发出了向雷锋学习的号召。)

二、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之间搭配恰当,句子才能表达意义的准确,读起来顺畅,反之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间,或主要成分与附加成分之间搭配不当,就会词不达意,表述不准,读起来也别扭。例如:(1)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学习方法。(这里的“克服”与“方法”不搭配。可以说“克服缺点”。但不能说“克服方法”这句中的“克服”应改为“改进”。)又例如:(2)他射击得很正确。(这句中的“射击”与“正确”不搭配。因为射击不能说正确与否,只能说准确不准确。)(3)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事业。(“发扬”与“事业”不能搭配。把“事业”改为“传统”。)

三、修饰成分重复累赘

在一个句子当中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修饰同一个句子成分,就会使句子显得不简洁,不明了,拖沓臃肿。因此应该把多余的修饰词语去掉,使句子变得简洁明了。例如:(1)幼儿园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故事。(“聚精会神”与“全神贯注”意思相近,连着用就显得唆重复,应该删去一个。)(2)李明的英语是我们班“英语”最好的。(这句话中用了两个“英语”,应删掉后一个。)(3)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丝云彩。(语意重复,去掉“万里无云”或者“没有一丝云彩”都可以。)

四、词语的次序排列不当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顺序错了,就会使句子不通顺,词不达意,甚至很搞笑。例如:(1)金黄的圆月,灿烂地放射出光芒。(“灿烂”应放到“光芒”的前面。全句应改为“金黄的圆月放射出灿烂的光芒。”)(2)写作对我非常感兴趣。(这句话中颠倒了“写作”与“我”的位置。应改为“我对写作非常感兴趣。”) (3)学生在静静的教室里明亮的学习(应改为:学生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学习,不然就很搞笑了)。

五、句子意思前后不一致,或者自相矛盾

例如:(1)我们学校各个班级大多数同学都参加了植树活动。(“大多数”指部分,“都”指全部,自相矛盾。)(2)我不喜欢英语老师,因为我语文考试成绩不错。(不喜欢英语老师的原因怎么会是“我语文考试成绩不错”呢?显然不是因果关系)。

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不能正确运用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是指代人或事物的。因此,使用这两种代词时,必须让人知道哪个代词指代的是什么,否则会出现指代不明,造成语意混淆。例如:李晓光的弟弟和他的朋友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应明确指出“他”是指李晓光呢,还是指李晓光的弟弟呢?)

七、不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的使用是有区分的,恰当地使用会使语意连贯。反之就会影响句意的表述。例如:(1)即使我们有了进步,就不要骄傲。(应该为“即使有了进步,也不要骄傲。”) (2)只有大家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胜利。(应改为“只要大家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胜利。”)

八、不能正确合理使用词语

词的色彩有浓淡之分,词意也有褒贬之分,造句时要合理正确使用,不能乱用。例如:(1)爷爷个子不高,身材魁梧,就是腿短了些,像耗子似的。(显然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2)藤上结满了葡萄,零零星星的像几颗小星星。(这里的比喻也不恰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病句很多,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及时纠正,合理引导。修改病句时应注意坚持以下原则:即修改要少(尽量少改);改动要巧(选择最佳改法);原意要保(尊重原句意)。修改的一般步骤为:读、找、想、改。即:读要仔细读原句。找要找出毛病所在。想要想病因。改要动笔修改。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我认为修改病句要遵循一下几个字的原则: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

篇2

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

1.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

如: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1995年高考上海卷试题)

因为用了介词结构“从……中”,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去掉“从”和“中”。

2.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带的宾语较长,命题者便故意丢掉宾语中心词,使句子成分残缺。

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介词“针对”后面有很长的宾语,结果把中心词“情况”给丢掉了,应添上“的情况”。

二、出现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些动词谓语它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因为宾语较长,结果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子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在句末应添上“的时代”。

三、反问句中出现否定词的句子要注意

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命题者往往在反问句中增设否定词,结果把意思说反。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1998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这一肯定的意思,套在反问的句式里,最终表否定的意思。应删除“不”。

四、出现表“设法阻止”意思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一些词,譬如“避免”“防止”“谨防”“忌”等词,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等意,其后加上否定词,结果把句子的意思说反。命题者也常用此法设置语病。

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199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中“防止”有“预先设法阻止”之意,后面又加上否定词“不”,结果把意思说反,应删去“不”。

五、出现带“否则”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

“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向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语病。

如: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句中“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重复,应去掉后者。

六、出现双提(单提)与单承(双承)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些句子中,前面有“能否”“是否”“要不要”等表双提的词,后面却跟“能”或“否”表单承的词,或者前面单提,后面双承,结果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置的语病。

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前面有“能不能”表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是“根本任务”单承,前后不一致。

这种类型还有一些特例,修改病句时要注意。

如: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1997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中有表双提“高低”一词,后面是单承,表面看前后表达不一,其实储蓄所无论吸储多还是少,都会带来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七、出现并列短语做成分的句子要注意

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要防止命题者设置搭配不当的语病。

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1999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的主语是由“消防车、消防官兵”这一短语构成,谓语是“放弃”“坚守”,这两个谓语动词只能与并列短语中的“消防官兵”相搭配,而与“消防车”不搭配。

八、出现“和”一词的句子要注意

“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词性不同,在句中作用不同,如果理解不同,会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了。

“和”如果作连词,就表示两个人上课都说话;如果“和”为介词,则表明张义上课说话,这样句子容易产生歧义。

九、出现判断词“是”的句子要注意

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往往表示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不能乱用判断词“是”。

如:摆在我们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2003年高考北京海淀二模卷试题)

这一句的主干是“任务是问题”,显然判断不当,可将“任务”去掉。

十、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语病。

如: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三千万元以上”是一个概数。

篇3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一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辨析句子的正误,即是否合乎语法习惯、句意表达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运用修辞是否正确等,还要能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把错误的修改过来。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修改题目。中考句段中涉及的语言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搭配不当

【例1】(2012年重庆市卷)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2年湖南省娄底市卷)中考将近,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献给党的十胜利召开。

思路解析:词与词的搭配有固定形式或有一定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或习惯,会造成语病。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以及主宾搭配不当等,要特别注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

答案示例:(1)可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2)“献给”与“召开”搭配不当,改“献给”为“迎接”。

二、成分残缺或重复累赘

【例2】(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卷)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卷)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思路解析:在一句话中,如果把不能省略的成分省去了,就会造成成分残缺,为了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我们必须把这些残缺的成分补上。若有语意表述重复的词汇也要删去一个,力求简洁。第一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补足语;第二句词语重复。

答案示例:(1)缺宾语,句末加“的物质”;(2)“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三、语序不当

【例3】(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卷)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2012年湖北省孝感市卷)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思路解析:为了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句子的意思,符合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就必须把词语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第一句的语病是语序不当,“首台”在句中是“可去除PM2.5的空调”的修饰语,应该放在之前。第二句的语病是成分颠倒且不合语境,根据所学的课文可知这句中“许多酒店的人”中“许多”应该修饰的是“人”而不应该是“酒店”。

答案示例:(1)语序不当,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2)“许多”与“酒店的”位置互换。

四、结构混乱

【例4】(2011年福建省福州市卷)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012年湖北省黄冈市卷)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

思路解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杂糅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这就犯了结构混乱的毛病。第一句的语病是意思重叠混乱;第二句是结构上词语重叠,“原因”和“造成的”都是表示理由的词语。

答案示例:(1)应把“的作者”或“的作品”删去其一;(2)可去掉“而造成的”。

五、表意不明或前后矛盾

【例5】(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卷)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2012年湖南省株洲市卷)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思路解析:此类语病表现在词义含混、有歧义、句子意思前后不一致等。第一句表意前后不一致,影响句意表达。“良好的学习态度”这一面难以和“学生成绩能否提高”意思的两面进行准确呼应;第二句中“基本上”和“全”相互矛盾。

答案示例:(1)将“能否”改为“的”;(2)“基本”和“全”删去一个。

六、不合逻辑

【例6】(2012年湖南省郴州市卷)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减少两倍。

(2012年四川省凉山州卷)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州中小学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思路解析:第一句中人口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一般“……的几倍”多用于量的增加;第二句中“避免”和“不再”实际上是双重否定表肯定,即意为“为了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不合逻辑。做这类题应注意语言意义层面的逻辑是否符合日常语言表达和逻辑。

答案示例:(1)将“减少两倍”改为“少一半”;(2)将“避免”一词去掉或将“不”去掉。

【解题指津】

1. 注意规范地使用语言,努力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是提高辨析能力的基础。

2. 熟悉语病题目的类型特点及辨析方法,加强训练,逐渐摸索规律,提高解题技能。

篇4

一.归纳梳理,分清类型,典例联想

根据所做作业与检测题目,对病句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与梳理。归纳梳理时一定要注意在诸多病句中选择典型的一、二句作为归类联想句,让学生了然于胸,以便在修改时及时联想,类比运用:

1.用词不当

(1)感彩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的意思,属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不合适,应改为“学习”。(2)关联词用错。归类联想句: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分析:“品质”是不能“浮现”的,把“品质”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分析:“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把“队伍”改为“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分析:“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归类联想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2)缺宾语。归类联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分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分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2)关联词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A句,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B句,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1)前后不统一。归类联想句: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分析:“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2)否定多余。归类联想句: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分析:“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3)范围不清。归类联想句: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分析:“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罗嗦

归类联想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分析:“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

归类联想句: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分析: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认识了病句的这些基本类型,我们也就为正确识别、修改病句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掌握方法,正确修改

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掌握一些正确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检查病句,联想典例,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再想想了然于胸的典型例句,进行对应式联想,通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毛病的发现,找到病因,做好修改准备。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加以修改。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然后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最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对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分一一加以改正。

篇5

一、分类修改练习

(一)成分残缺:

1、始终艰苦生活。

2、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3、开展学雷锋,学赖宁活动。

4、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5、班主任组织大家参加。

(二)前后矛盾:

1、这次春游,同学们基本到齐了,没有一个缺席。

2、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3、家里人都去看电影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4、五颜六色的红旗飘扬在*。

5、我们大概用了整整一学期,把小花圃修好了。

(三)指代不明:

1、张老师把陈力和许清喊到跟前对他说:“以后上课要认真听。”

2、张老师和李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3、小丽和小红是好朋友,她常帮她复习功课。

4、谁来这儿都会赞叹不已。

5、李老师和小丽到我家来,我借了一本书给她。

(四)词序颠倒:

1、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

2、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3、春天里,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4、近来,全班同学普遍的语文成绩提高了。

5、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会的成语。

(五)重复罗嗦:

1、他仔细端详这位老奶奶。

2、他告诉了我过去一段愉快的往事。

3、下课了,校园里顿时就一下子沸腾了。

4、他的心情十分激动的很。

5、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不贫乏。

(六)不合事实:

1、皎洁的圆月边聚集着无数小星星。

2、春天来了,桂花香飘十里。

3、少先队员轻松的干着重活。

4、小孙子摔倒了,老奶奶飞快的奔上去。

5、小船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乘风破浪前进。

(七)归类不当:

1、妈妈买了香蕉、苹果、梨子和水果。

2、姑姑买了许多食品、巧克力、蛋卷、羽毛球、果冻等等。

3、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材。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干部等。

5、奶奶家养了许多家禽:鸡、鸭、马、牛等。

(八)用词不当:

1、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2、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3、小明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4、江辉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5、大海在沸腾怒吼。

(九)搭配不当:

1、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

2、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3、家乡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篇6

一、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忽视,导致了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所花费的课时就更少的可怜。有的老师在讲语法时,直接拿着练习习题上的例子讲解,一带而过,只是停留在表层,并不深人,不告诉学生这个错误在哪,为什么错的,只是习惯性的读答案,让学生课后去自己学习,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云里雾里,模糊不清的就过了辨析与修改病句学习的课时;有的老师更是奇葩,在考试之前,给学生恶补一把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学习,挑取考试常考的几种类型,有针对性的学习修改病句,对于学生培养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非常不利,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迫不得已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内容

1.辨析病句

病句的辨析是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综合考察,它涵盖了语法,逻辑、修辞等几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多,细节复杂。学生又麻痹大意很不容易发现病句的存在,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塔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表达意思不明、不符合逻辑、结构混乱等。例如:“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这个句子读上去明显不顺,感觉别别扭扭的,仔细分析,它属于成分残缺病句里的一部分,属于缺少宾语,在“固定氮”后面加上能力或功能,这个句子就完美了;

2.修改病句

能把句子的错误找出来,它的下一步就是对它修改了,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要觉得只要把病句找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书面文字加以修订,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缜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

三、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方法

1.总结相关语法的规律进行教学

理论是指导实践正确的基础,高中语文的辨析与修改病句也是一样,也需要理论作为指导。老师要对高中语文中适合学生语法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方便学生学习。老师在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前提下,总结出的语法规律一定要浅显易懂,并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2.语感质疑法--朗读教学

语感质疑法是通过我们日常积累的经验,找出毛病并改正。一般情况下,大声朗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并让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深处的病句,例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啊。”这个句子乍看上去不会发现毛病出在哪里,但根据我们的常识就可以发现了,因为月朗星稀,怎么可能在“明月高悬”的天空中,又出现“繁星满天”的景象,要是我们不重复地读,还真难发现这个句子的病理所在。在平时的作文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体会其中的用词、用语是否恰当,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换修改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3.提取句子中心思想针对长句病句教学

对于字数过多,语句过于繁杂的句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取句子主谓宾的游戏,看谁提取的又快又准,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否正确,在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进行排査,先整体,后局部,很容易就能找出病因所在了。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病理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去掉“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使句子比较完整。

4.逻辑分析教学法

有的病句病理藏得很深,光靠语法是找不到的,这是就得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运用逻辑分析句子的病理在哪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建筑物的设计要从内部的通道、设施和外部的交通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在这个句子里,在反复通读几遍之后,还是发现不了句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推断词语的运用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前后的顺序、其中的关系是否合理,当学生从这些角度,全方位的推敲之后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了,“设施”和“通道”在词义上有重叠和涵盖的成分,只要去掉“通道”就可以了。

篇7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小学语文修改病句都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呢?我们来学习有关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吧。

1、词义混淆。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2、词类误用。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如:今天气候晴朗。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3、成份残缺。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城楼。(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少宾语)

4、搭配不当。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篇8

下午,老师在对昨天做的试卷。突然我看见一个修改病句的题目:火红的枫叶在春风中摇晃着。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枫树不是在春天变红的!”听他们一说我就纳闷。

心里想:怎么回事呢?我家院子里不是有一棵枫树吗,现在是春天它怎么就红了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一直在想:难道我家院子里的那一棵树不是枫树吗?不可能啊,爸爸都跟我说了很多次了,肯定没错。难道是同学们都做错题目了吗?也不可能呀,老师都“一票通过”了,怎么可能是错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跟同桌方文彬说了我心中的疑虑,可他死活不相信,说:“哼,谁相信呀,除非你家的枫树是基因突变,怪树一棵!”我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又找不到很好的理由回敬他。我再次陷入深思。听着老师分析试卷,我几次想举手提问,可都没有胆量,就这样等啊等,终于挨到了放学。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里,把这个问题一骨脑儿的说出来。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我们家的枫树是红枫,它与一般的枫树不一样。红枫是经过嫁接,除了落叶,一年四季都是红的,而一般的枫树都是春天生长,只有到秋天才正式变红的。”听完爸爸的话,我恍然大悟,心里暗暗一笑:原来自己家里也有很多同学不知道的“宝贝”,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丰富又神奇的大自然,我才真正体会天什么是“百闻不如一见,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

心中的一块大头终于落下来了,我突然发现动脑筋真是有意思,不但让我明白了很多,还让我想起了一句: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就算挨打也值得!

篇9

关键词:修改病句 现代汉语语法 语文教学

语法知识虽然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没有系统的教学要求,但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还是很有必要掌握字、词、短语、句子等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文《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类型,涉及语法与逻辑两个方面的病句。因此,在修改病句中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又该如何教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如何辨析病句?

修改病句应首先检查毛病在哪里,然后再加以修改。就跟治病一般,要查出病症所在,而后对症下药。由此看来,修改病句的第一步是检查毛病的所在。怎样辨析病句呢?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语法分析法: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按语法规则组成的。不按语法规则组成的句子就是病句。因此,划分句子成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检查出这一类的病句,如成分残缺、成分位置不当、结构混乱等。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这个句子不容易看出毛病在哪里。进行语法分析就能检查出毛病来。主语“资源卫星”的谓语动词是“完成”,“完成”的宾语从逻辑上看是“事情”。这样一检查,可知“完成事情”不能搭配,应把“完成”改为“做完”。

审读法 :就是通过审慎地阅读,去发现句子的毛病。一般说来,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处,就要仔细分析判断,查清别扭的原因,然后加以修改。例如:后来,弗莱明对泥土中进行了分析和提炼,找到了消灭葡萄球菌的青霉素。读一下上面的句子,就不难发现,读到“对泥土中”这儿时,一定会觉得别扭,毛病正在这里。因为只有“从……中”或“在……中”这样的格式,没有“对……中”这样的格式。找到了别扭的原因,就可以修改了。把“中”去掉,读起来不别扭了,那就证明修改好了。

类比法:当对是不是病句拿不准时,通过类比的方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如:①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英雄的”对不对呢?因为“英雄的工人”,“英雄的农民”,“英雄的侦察员”,都不妥,所以“英雄的”也不妥,应把“英雄”改为“英勇”。②他有浓厚的虚荣心,不愿埋头苦干,不愿做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浓厚的虚荣心”,对不对呢?由于“浓厚的上进心”、“浓厚的爱国心”都不行,可见“浓厚的虚荣心”也不行。“虚荣心”只能说“有没有”、“强不强”,不能说“浓厚不浓厚”,应把“浓厚”改为“很强”。

二、如何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一定要尊重原句的意思,切忌大删大改,一定要做到:原句有的意思不要删,原句没有的意思不要添。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训练,了解造句时常见的错误,更好地培养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就各种不同病句的语病该如何修改做详细分析。

(一)成分残缺:这种语病常见的有缺主语、谓语、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例如:①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百色城的空气更加清新。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词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删去“经过”或“使”。②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缺谓语,删去“使”。③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缺宾语,在“突击速度快”后加上“的特点”。④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缺必要的限制语,在“有利于”后加“培养”或“增强”等,也可去掉“的意识”。

(二)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楚,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语法成分重复、语意堆砌。例如:①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语意堆砌,删掉“最多”或“不超过”。②“美尔雅”牌西服,无论在款式、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堪称全国一流。句中“堪”的意思就是“可、能”,所以“可”字重复多余,必须删去。

(三)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①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这是主谓搭配不当,在“一不小心”前面加上“我”,或把句中的“我”移到“疼得”的前面。②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将为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这是动宾搭配不当。把“开端”改为“基础”。③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或将“成功”改为“成败”。④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被它们迷失方向。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句中“被”,应该为“使”“让”等。

在学习修改病句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检查语病还是修改病句,都时刻渗透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修改病句的解题思路,即首先要读懂原句,弄清句子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其次要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句子在表达上的毛病,弄清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再次,要针对病因,对病句进行修改。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加以掌握,毕竟修改病句在中高考中的出题目的不只是解题得分,还是希望学生能掌握好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将其投入到阅读、写作等运用中去,只有明确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修改病句的真谛,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语”字。

参考文献:

[1]高敏华.莫让“玫瑰”在新课改中凋零――谈加强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有效教学[J].现代语文,2011(03):98-99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一点在中考中的体现为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从题型上看,病句的辨析以选择题为主,语言材料基本出自教材、时事和现实生活。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语言材料出自教材,但是命题者会加以改编。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出自教材就一定没有错。病句的修改以语段题为主,即给一语段,要求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并改正。语段材料基本出自时事和现实生活。解答好此类试题,首先,我们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和示例如下:

其次,我们要熟悉辨析病句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查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②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乎语言习惯。③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④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是否合理。

最后,我们要掌握病句修改的方法。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修改病句可采用下列方法:①增。对成分残缺的句子,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的成分;②删。对重复多余、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的句子,可删去多余的字词。③调。对词序、语序不当的句子,可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理。④换。对搭配不当、不合事理、指代不明、有歧义、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更换。

二、真题解析

1.(2011·四川眉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解析:考生如果熟悉病句的常见类型,就不难选出它的正确答案C。A项,“防止”和“不再”都是表示否定,否定加否定就等于肯定,应将其中一个词语删去;B项,成分残缺,“增强”后面缺少搭配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意识”一词;D项,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2.(2011·浙江杭州)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③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