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范文

时间:2023-04-12 01: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句修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构成句子的主要成分残缺

一个句子,主要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一个句子该有的成分都没有或不完整,就叫成分残缺。例:(1)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受到了深刻的启发。病句分析:是谁“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呢?在这个句子里没有说出来,所以这个句子应该加上“他”或者“同学们”一类的词语。又如病句(2)学校向同学们发出了向雷锋学习。(“发出”的应该是“号召”,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是这样的:学校向同学们发出了向雷锋学习的号召。)

二、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之间搭配恰当,句子才能表达意义的准确,读起来顺畅,反之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间,或主要成分与附加成分之间搭配不当,就会词不达意,表述不准,读起来也别扭。例如:(1)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学习方法。(这里的“克服”与“方法”不搭配。可以说“克服缺点”。但不能说“克服方法”这句中的“克服”应改为“改进”。)又例如:(2)他射击得很正确。(这句中的“射击”与“正确”不搭配。因为射击不能说正确与否,只能说准确不准确。)(3)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事业。(“发扬”与“事业”不能搭配。把“事业”改为“传统”。)

三、修饰成分重复累赘

在一个句子当中用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修饰同一个句子成分,就会使句子显得不简洁,不明了,拖沓臃肿。因此应该把多余的修饰词语去掉,使句子变得简洁明了。例如:(1)幼儿园小朋友们正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故事。(“聚精会神”与“全神贯注”意思相近,连着用就显得唆重复,应该删去一个。)(2)李明的英语是我们班“英语”最好的。(这句话中用了两个“英语”,应删掉后一个。)(3)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丝云彩。(语意重复,去掉“万里无云”或者“没有一丝云彩”都可以。)

四、词语的次序排列不当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顺序错了,就会使句子不通顺,词不达意,甚至很搞笑。例如:(1)金黄的圆月,灿烂地放射出光芒。(“灿烂”应放到“光芒”的前面。全句应改为“金黄的圆月放射出灿烂的光芒。”)(2)写作对我非常感兴趣。(这句话中颠倒了“写作”与“我”的位置。应改为“我对写作非常感兴趣。”) (3)学生在静静的教室里明亮的学习(应改为:学生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学习,不然就很搞笑了)。

五、句子意思前后不一致,或者自相矛盾

例如:(1)我们学校各个班级大多数同学都参加了植树活动。(“大多数”指部分,“都”指全部,自相矛盾。)(2)我不喜欢英语老师,因为我语文考试成绩不错。(不喜欢英语老师的原因怎么会是“我语文考试成绩不错”呢?显然不是因果关系)。

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不能正确运用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是指代人或事物的。因此,使用这两种代词时,必须让人知道哪个代词指代的是什么,否则会出现指代不明,造成语意混淆。例如:李晓光的弟弟和他的朋友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应明确指出“他”是指李晓光呢,还是指李晓光的弟弟呢?)

七、不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的使用是有区分的,恰当地使用会使语意连贯。反之就会影响句意的表述。例如:(1)即使我们有了进步,就不要骄傲。(应该为“即使有了进步,也不要骄傲。”) (2)只有大家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胜利。(应改为“只要大家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胜利。”)

八、不能正确合理使用词语

词的色彩有浓淡之分,词意也有褒贬之分,造句时要合理正确使用,不能乱用。例如:(1)爷爷个子不高,身材魁梧,就是腿短了些,像耗子似的。(显然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2)藤上结满了葡萄,零零星星的像几颗小星星。(这里的比喻也不恰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病句很多,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及时纠正,合理引导。修改病句时应注意坚持以下原则:即修改要少(尽量少改);改动要巧(选择最佳改法);原意要保(尊重原句意)。修改的一般步骤为:读、找、想、改。即:读要仔细读原句。找要找出毛病所在。想要想病因。改要动笔修改。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我认为修改病句要遵循一下几个字的原则: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

篇2

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

1.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

如: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1995年高考上海卷试题)

因为用了介词结构“从……中”,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去掉“从”和“中”。

2.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带的宾语较长,命题者便故意丢掉宾语中心词,使句子成分残缺。

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介词“针对”后面有很长的宾语,结果把中心词“情况”给丢掉了,应添上“的情况”。

二、出现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些动词谓语它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因为宾语较长,结果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子谓语动词“进入”带了一个很长的宾语,结果命题者故意把宾语部分的中心词丢掉,在句末应添上“的时代”。

三、反问句中出现否定词的句子要注意

肯定的反问句表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肯定的意思。命题者往往在反问句中增设否定词,结果把意思说反。

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1998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这一肯定的意思,套在反问的句式里,最终表否定的意思。应删除“不”。

四、出现表“设法阻止”意思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一些词,譬如“避免”“防止”“谨防”“忌”等词,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等意,其后加上否定词,结果把句子的意思说反。命题者也常用此法设置语病。

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199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中“防止”有“预先设法阻止”之意,后面又加上否定词“不”,结果把意思说反,应删去“不”。

五、出现带“否则”一类词的句子要注意

“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向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语病。

如: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句中“否则”和“拿不出新软件”重复,应去掉后者。

六、出现双提(单提)与单承(双承)词的句子要注意

有些句子中,前面有“能否”“是否”“要不要”等表双提的词,后面却跟“能”或“否”表单承的词,或者前面单提,后面双承,结果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这也是命题者常设置的语病。

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199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前面有“能不能”表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是“根本任务”单承,前后不一致。

这种类型还有一些特例,修改病句时要注意。

如: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1997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中有表双提“高低”一词,后面是单承,表面看前后表达不一,其实储蓄所无论吸储多还是少,都会带来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

七、出现并列短语做成分的句子要注意

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要防止命题者设置搭配不当的语病。

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1999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这一句的主语是由“消防车、消防官兵”这一短语构成,谓语是“放弃”“坚守”,这两个谓语动词只能与并列短语中的“消防官兵”相搭配,而与“消防车”不搭配。

八、出现“和”一词的句子要注意

“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词性不同,在句中作用不同,如果理解不同,会使句子产生歧义。

如: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了。

“和”如果作连词,就表示两个人上课都说话;如果“和”为介词,则表明张义上课说话,这样句子容易产生歧义。

九、出现判断词“是”的句子要注意

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往往表示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就不能乱用判断词“是”。

如:摆在我们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2003年高考北京海淀二模卷试题)

这一句的主干是“任务是问题”,显然判断不当,可将“任务”去掉。

十、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命题者常在此处设置语病。

如: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三千万元以上”是一个概数。

篇3

句子又长又短,在特定的情况下,又是一个词也能构成句子,但一般的句子都比较复杂,中小学生一般不要求掌握语法方面的术语,但应该能够凭借生活实际和对词语的理解来判断简单的句子是否正确。在中小学阶段,教者应加强修改病句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服务,为进入高一级学校打下基础。

在专项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如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校教科室曾经组织教师对此进行专项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

病句产生的范围,有的是词汇问题,有的是语法问题,有的是修辞问题,还有的是逻辑问题……教会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对学生识别、判断有毛病的句子是很有裨益的,在中小学阶段常见病句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搭配不当

如:①“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优美的舞。②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①句中动词“唱”与临近的“歌”搭配恰当,与较远的“舞”搭配不恰当,应把“和”去掉,加上“跳起来”,此处还应该注意要加上“,”这个标点,不能马虎。②句中“能否”一词包含“能”与“否”两个方面,明显与后文搭配不当,改法一,可以把“否”删去与后文相对应;改法二,是在“取得成功”前添加“能否”一词与前文相对应。

2.成份残缺

如:①读了《高玉宝》这本书,受到了教育。②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使我的成绩有了提高。①句中缺少了主语,是谁受到了教育,加上主语“我”即行。②句中误用了“通过”和“使”,因而缺少了主语,两者任意划去一个。

3.词序颠倒

如:①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善于解决并发现问题。②李老师介绍了许多雷锋的先进事迹。①句中“解决并发现问题”不符合逻辑,违背了我们认知事物的规律,应是先发现问题后再解决问题,很显然词序颠倒了。②句中“许多”一词应放在“雷锋”之后,雷锋只有一个,他的先进事迹才有许多。

4.用词不当

如:①这次清洁大扫除进行得很完整。乱贴的标语被揭去了,堆积的垃圾被拖走了,堵塞的小沟也被疏通了。②他那认真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①句中“完整”应该为“彻底”,这样改意思更准确。②句中“效尤”色彩暗淡,应改为“学习”。因为“效尤”的意思是“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它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一个词语,用在这个语境中很不合适,修改后词语的感彩切合文意。

5.前后重复

如:①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②在公交车上,王蒙拼命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①②句中“不少”与“许多”,“拼命”与“殊死”语义重复,两者应该任意划去一个。

6.前后矛盾

如:①我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好了。②我猜想他肯定不会来了。①句中“基本上”与“全部”矛盾。②句中“猜想”与“肯定”前后矛盾,两者任意划去一个。

7.用错关联词

如:①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②这部小说内容精彩,但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误用关联词,即该用甲而用了乙。①句中“即使”与“但”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者把“但”改为“也”。 ②句中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把“但”改为“也”,并调至“语言”一词的后面,或者将其删去。

8.滥用否定词

如:①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不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②为了防止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交通局积极开展了交通法规的宣传。①句中“难免”一词本身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意思,具有否定意味,而在其后又加上一个否定词“不”,明显违背了句意,改法是将“不”删去。②句改法与①句改法相似(改法略)。

当然,病句的类型还有许多,如句式杂糅、歧义等。有的病句的复杂程度也远不止如此,但在中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类型不外乎以上几种。学生只要认知和掌握了这几种类型的病句及改法,他们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教者在教学中,注意了这方面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别、修改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口头表达及作文也会很有帮助。

二、掌握“读”、“找”、“改”、“验”四字诀

在修改病句的训练中,教者要自始至终贯彻“四字诀”,确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说来,这“四字诀”就是“反复读”、“认真找”、“仔细改”、“改后验”.

1.反复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对于发现问题是很有帮助的;多读,对于看看句子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与句子结构形式是否统一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朗读中如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就可以找出病句所在。

2.认真找

医生治病救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见其效。修改病句正是如此,在朗读明义之后,要认真分析病因,才能进行修改,否则盲目找,只会越改越乱、错上加错。教者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病句属于哪个类型,还要知道常见的改法;不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上,而且要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忽视。

3.仔细改

找出病因后,修改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修改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为基础,合理利用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使句意表达的清楚、完整,符合实际情况。

4.改后验

修改完后还要认真校验,看看还有没有其它问题,标点符号丢没丢,句子是否通顺等,不能因马虎而出错。如常见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所举例句①的修改,就需要在改后注意标点问题。常见病句类型6前后矛盾所举的例句②在改法上“猜想”和“肯定”前后矛盾,两者任划其一,但按这种改法如删去“猜想”一词,结果这个句子就不通顺了,细心检验后,可以把“猜”或“肯定”任删一个,表意才准确无误。

篇4

一.归纳梳理,分清类型,典例联想

根据所做作业与检测题目,对病句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与梳理。归纳梳理时一定要注意在诸多病句中选择典型的一、二句作为归类联想句,让学生了然于胸,以便在修改时及时联想,类比运用:

1.用词不当

(1)感彩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的意思,属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不合适,应改为“学习”。(2)关联词用错。归类联想句: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分析:“品质”是不能“浮现”的,把“品质”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分析:“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把“队伍”改为“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分析:“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归类联想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2)缺宾语。归类联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分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分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2)关联词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A句,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B句,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1)前后不统一。归类联想句: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分析:“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2)否定多余。归类联想句: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分析:“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3)范围不清。归类联想句: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分析:“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罗嗦

归类联想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分析:“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

归类联想句: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分析: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认识了病句的这些基本类型,我们也就为正确识别、修改病句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掌握方法,正确修改

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掌握一些正确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检查病句,联想典例,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再想想了然于胸的典型例句,进行对应式联想,通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毛病的发现,找到病因,做好修改准备。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加以修改。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然后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最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对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分一一加以改正。

篇5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的考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些辨析及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常见病句类型例析】

1.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少主语

例1: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本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或是“对”。)

(2)缺少谓语

例2: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少宾语

例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的后面加上“的精神”。)

(4)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例4:“珍惜生命,远离”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本句缺少了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5)成分赘余

例5: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去一个。)

2.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6: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动宾搭配不当

例7: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动宾搭配不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把“的生活”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例8:秋天的香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香山”不能是“季节”,应该把“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9: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聪明”不能修饰“手”,应该去掉“聪明”一词。)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0: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能否”和“关键”不能搭配,把“能否”改成“想”,或把“要”改为“能否”。)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11: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是“部分承认”,基本是承认了,即“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与要表达的本意相反。因此,删去“完全”“没有”,在“出”后加“了一些”。)

3.语序不当

(1)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

例12:为了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建议。(应该先“听取”建议后再“研究”,所以这两个词语应该颠倒一下位置。)

(2)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先时间后处所;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词前。

例13: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交谈。[正确的应该是: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关联词位置不当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

例14: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在主语前面,即“不管”应移到句首。)

4. 句式杂糅

简单地说,句式杂糅就是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表意不清。

例15: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5. 关联词使用不当

(1)错用关联词

例16: 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尽管”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此分句是条件关系,“尽管”改成“不管”。)

(2)滥用关联词

例17:有的同学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对打篮球很喜欢。(“由于……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

(3)缺少关联词

例18: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用了“不仅”,后面应该在“体形”前面加“而且”与之相呼应。)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同“语序不当”中的第三种情况。

6. 不合逻辑

指在表述中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果、主客倒置的情况。

(1)自相矛盾

例19:他是多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难”与“幸免”相矛盾。)

(2)强加因果

例20: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上根本还是旧的一套。(没有因果关系,去掉“因为”。)

7. 表意不明

(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

例21: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以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

(2)停顿歧义

例2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指代不明

例23: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大会。(“其他局领导”是指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指代不明确。)

(4)修饰两可

例24: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可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的词语。)

【病句辨析的方法与技巧】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这部分知识,现总结病句辨析“七不放过”: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25: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病因诊断: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应将“经过”放在“主任”之后。

例26: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病因诊断:此例中“和”可做介词,也可做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在这里造成表意不明,应将“和”改为“与”。

例27: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病因诊断:“在……中”用在句中表意不当,应将“在”改为“从”。

2. 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28: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病因诊断: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不能搭配,将“它每年的发电量”改为“它每年发的电”。

例29: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将“质量”改为“时间”或将“拖延”改为“影响”。

3. 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特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例3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病因诊断: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重否定表肯定,造成语义矛盾,应将“所缺乏的”或“不足”“不当”删掉。

4. 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31: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病因诊断:“质量的好坏”说的是两方面的情况,但“重要条件”只强调了“好”的一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将“的好坏”改为“过关”。

例3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病因诊断:“能不能”指两方面,而“关系到”指的是一方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将“我们能不能”“出”去掉。

5. 看到关联词不放过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例33: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跟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应将“和”改为“还是”。

例34: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病因诊断:“不但”放在主语“他”之前,淹没了主语,“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例35: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并列宾语“发现和进展”中“发现”不能和动词“取得”搭配,将“重大发现和”去掉。

例36:引进新技术后,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病因诊断:此例的并列主语“质量和数量”中,“数量”不能和动词“提高”搭配,将“和数量都”删掉。

7.看到有表达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例37: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病因诊断: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可将“都在”和“以上”都删掉。

篇6

一、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忽视,导致了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所花费的课时就更少的可怜。有的老师在讲语法时,直接拿着练习习题上的例子讲解,一带而过,只是停留在表层,并不深人,不告诉学生这个错误在哪,为什么错的,只是习惯性的读答案,让学生课后去自己学习,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云里雾里,模糊不清的就过了辨析与修改病句学习的课时;有的老师更是奇葩,在考试之前,给学生恶补一把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学习,挑取考试常考的几种类型,有针对性的学习修改病句,对于学生培养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非常不利,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迫不得已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内容

1.辨析病句

病句的辨析是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综合考察,它涵盖了语法,逻辑、修辞等几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多,细节复杂。学生又麻痹大意很不容易发现病句的存在,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塔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表达意思不明、不符合逻辑、结构混乱等。例如:“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这个句子读上去明显不顺,感觉别别扭扭的,仔细分析,它属于成分残缺病句里的一部分,属于缺少宾语,在“固定氮”后面加上能力或功能,这个句子就完美了;

2.修改病句

能把句子的错误找出来,它的下一步就是对它修改了,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要觉得只要把病句找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书面文字加以修订,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缜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

三、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方法

1.总结相关语法的规律进行教学

理论是指导实践正确的基础,高中语文的辨析与修改病句也是一样,也需要理论作为指导。老师要对高中语文中适合学生语法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方便学生学习。老师在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前提下,总结出的语法规律一定要浅显易懂,并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2.语感质疑法--朗读教学

语感质疑法是通过我们日常积累的经验,找出毛病并改正。一般情况下,大声朗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并让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深处的病句,例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啊。”这个句子乍看上去不会发现毛病出在哪里,但根据我们的常识就可以发现了,因为月朗星稀,怎么可能在“明月高悬”的天空中,又出现“繁星满天”的景象,要是我们不重复地读,还真难发现这个句子的病理所在。在平时的作文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体会其中的用词、用语是否恰当,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换修改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3.提取句子中心思想针对长句病句教学

对于字数过多,语句过于繁杂的句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取句子主谓宾的游戏,看谁提取的又快又准,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否正确,在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进行排査,先整体,后局部,很容易就能找出病因所在了。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病理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去掉“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使句子比较完整。

4.逻辑分析教学法

有的病句病理藏得很深,光靠语法是找不到的,这是就得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运用逻辑分析句子的病理在哪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建筑物的设计要从内部的通道、设施和外部的交通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在这个句子里,在反复通读几遍之后,还是发现不了句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推断词语的运用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前后的顺序、其中的关系是否合理,当学生从这些角度,全方位的推敲之后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了,“设施”和“通道”在词义上有重叠和涵盖的成分,只要去掉“通道”就可以了。

篇7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小学语文修改病句都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呢?我们来学习有关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吧。

1、词义混淆。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2、词类误用。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如:今天气候晴朗。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3、成份残缺。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城楼。(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少宾语)

4、搭配不当。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篇8

下午,老师在对昨天做的试卷。突然我看见一个修改病句的题目:火红的枫叶在春风中摇晃着。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枫树不是在春天变红的!”听他们一说我就纳闷。

心里想:怎么回事呢?我家院子里不是有一棵枫树吗,现在是春天它怎么就红了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一直在想:难道我家院子里的那一棵树不是枫树吗?不可能啊,爸爸都跟我说了很多次了,肯定没错。难道是同学们都做错题目了吗?也不可能呀,老师都“一票通过”了,怎么可能是错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我跟同桌方文彬说了我心中的疑虑,可他死活不相信,说:“哼,谁相信呀,除非你家的枫树是基因突变,怪树一棵!”我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又找不到很好的理由回敬他。我再次陷入深思。听着老师分析试卷,我几次想举手提问,可都没有胆量,就这样等啊等,终于挨到了放学。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里,把这个问题一骨脑儿的说出来。爸爸摸着我的头说:“我们家的枫树是红枫,它与一般的枫树不一样。红枫是经过嫁接,除了落叶,一年四季都是红的,而一般的枫树都是春天生长,只有到秋天才正式变红的。”听完爸爸的话,我恍然大悟,心里暗暗一笑:原来自己家里也有很多同学不知道的“宝贝”,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丰富又神奇的大自然,我才真正体会天什么是“百闻不如一见,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

心中的一块大头终于落下来了,我突然发现动脑筋真是有意思,不但让我明白了很多,还让我想起了一句: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就算挨打也值得!

篇9

关键词:修改病句 现代汉语语法 语文教学

语法知识虽然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没有系统的教学要求,但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还是很有必要掌握字、词、短语、句子等基本的语法知识。语文《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类型,涉及语法与逻辑两个方面的病句。因此,在修改病句中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又该如何教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一、如何辨析病句?

修改病句应首先检查毛病在哪里,然后再加以修改。就跟治病一般,要查出病症所在,而后对症下药。由此看来,修改病句的第一步是检查毛病的所在。怎样辨析病句呢?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语法分析法: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按语法规则组成的。不按语法规则组成的句子就是病句。因此,划分句子成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检查出这一类的病句,如成分残缺、成分位置不当、结构混乱等。如:过去几万名地质队员经过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资源卫星几天内即可完成。这个句子不容易看出毛病在哪里。进行语法分析就能检查出毛病来。主语“资源卫星”的谓语动词是“完成”,“完成”的宾语从逻辑上看是“事情”。这样一检查,可知“完成事情”不能搭配,应把“完成”改为“做完”。

审读法 :就是通过审慎地阅读,去发现句子的毛病。一般说来,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毛病的所在。找到了病处,就要仔细分析判断,查清别扭的原因,然后加以修改。例如:后来,弗莱明对泥土中进行了分析和提炼,找到了消灭葡萄球菌的青霉素。读一下上面的句子,就不难发现,读到“对泥土中”这儿时,一定会觉得别扭,毛病正在这里。因为只有“从……中”或“在……中”这样的格式,没有“对……中”这样的格式。找到了别扭的原因,就可以修改了。把“中”去掉,读起来不别扭了,那就证明修改好了。

类比法:当对是不是病句拿不准时,通过类比的方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如:①任何困难也挡不住英雄的。“英雄的”对不对呢?因为“英雄的工人”,“英雄的农民”,“英雄的侦察员”,都不妥,所以“英雄的”也不妥,应把“英雄”改为“英勇”。②他有浓厚的虚荣心,不愿埋头苦干,不愿做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浓厚的虚荣心”,对不对呢?由于“浓厚的上进心”、“浓厚的爱国心”都不行,可见“浓厚的虚荣心”也不行。“虚荣心”只能说“有没有”、“强不强”,不能说“浓厚不浓厚”,应把“浓厚”改为“很强”。

二、如何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一定要尊重原句的意思,切忌大删大改,一定要做到:原句有的意思不要删,原句没有的意思不要添。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训练,了解造句时常见的错误,更好地培养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就各种不同病句的语病该如何修改做详细分析。

(一)成分残缺:这种语病常见的有缺主语、谓语、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例如:①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百色城的空气更加清新。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词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删去“经过”或“使”。②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缺谓语,删去“使”。③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缺宾语,在“突击速度快”后加上“的特点”。④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缺必要的限制语,在“有利于”后加“培养”或“增强”等,也可去掉“的意识”。

(二)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楚,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语法成分重复、语意堆砌。例如:①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语意堆砌,删掉“最多”或“不超过”。②“美尔雅”牌西服,无论在款式、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堪称全国一流。句中“堪”的意思就是“可、能”,所以“可”字重复多余,必须删去。

(三)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①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这是主谓搭配不当,在“一不小心”前面加上“我”,或把句中的“我”移到“疼得”的前面。②宜万铁路和沪蓉西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将为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这是动宾搭配不当。把“开端”改为“基础”。③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或将“成功”改为“成败”。④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被它们迷失方向。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句中“被”,应该为“使”“让”等。

在学习修改病句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检查语病还是修改病句,都时刻渗透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修改病句的解题思路,即首先要读懂原句,弄清句子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其次要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句子在表达上的毛病,弄清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再次,要针对病因,对病句进行修改。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加以掌握,毕竟修改病句在中高考中的出题目的不只是解题得分,还是希望学生能掌握好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将其投入到阅读、写作等运用中去,只有明确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修改病句的真谛,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语”字。

参考文献:

[1]高敏华.莫让“玫瑰”在新课改中凋零――谈加强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有效教学[J].现代语文,2011(03):98-99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一点在中考中的体现为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从题型上看,病句的辨析以选择题为主,语言材料基本出自教材、时事和现实生活。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语言材料出自教材,但是命题者会加以改编。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出自教材就一定没有错。病句的修改以语段题为主,即给一语段,要求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并改正。语段材料基本出自时事和现实生活。解答好此类试题,首先,我们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和示例如下:

其次,我们要熟悉辨析病句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查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②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乎语言习惯。③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④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是否合理。

最后,我们要掌握病句修改的方法。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修改病句可采用下列方法:①增。对成分残缺的句子,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的成分;②删。对重复多余、句式杂糅、前后矛盾的句子,可删去多余的字词。③调。对词序、语序不当的句子,可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理。④换。对搭配不当、不合事理、指代不明、有歧义、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更换。

二、真题解析

1.(2011·四川眉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解析:考生如果熟悉病句的常见类型,就不难选出它的正确答案C。A项,“防止”和“不再”都是表示否定,否定加否定就等于肯定,应将其中一个词语删去;B项,成分残缺,“增强”后面缺少搭配的宾语,应在句末加上“意识”一词;D项,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2.(2011·浙江杭州)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③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