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落范文
时间:2023-04-01 18:4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空坠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典型病例】 一天下午,急救中心突然接到紧急呼救,告说某工地一建筑工人不慎高空坠落。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到达事故现场,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性工人躺在工地宿舍的床上,病人神志清楚,表情痛苦,不断呻呤。
经医生体检,发现病人上下肢已不能活动,呼吸急促,用针刺病人皮肤无感觉。临床表明,该病人已出现高位截瘫,预后恶劣……
据现场目击者叙述,这位工友从二楼高的脚手架上坠落,头着地,当时病人手脚乱动,自诉颈部剧烈疼痛、两上肢麻木感。其后,几位工友扛头扛脚将病人搬到床上,此时病人手脚却不能动了,并且出现了呼吸困难。这是一例典型的由搬运不当造成的高位截瘫病例。
从医学上分折,脊柱受到外伤后临床上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骨折后碎片直接损伤脊髓,导致伤员发生截瘫;二是骨折没有损伤脊髓,但伤员可出现暂时性截瘫,医学上称脊髓震荡;三是骨折后没有马上损伤脊髓,但由于不适当的搬动,从而引起脊髓发生损伤,而导致截瘫。脊柱损伤多发生于颈椎,其次是胸椎和腰椎,主要引致脊椎损伤的原因有高空坠落伤、交通事故、跳水、运动创伤和脊椎部位的刺伤等。
从这个典型病例中可见,病人高空坠落,首先受到冲击损伤的是颈椎。病人临床症状可证明,当时病人颈椎已受损或骨折,而错误的搬运即刻使颈椎损伤或骨折加重,从而损伤了脊髓,切断了支配肢体的神经通路,造成高位截瘫。
所有高空坠落伤病员,在还未证实有无脊髓受伤时,一律按脊椎损伤处理:
1.整体翻转应当把伤员作为一个“整体”翻转至仰卧位。即一定要遵循“滚动”的原则,将伤员同向同时翻动(图1 ),切忌“扭麻花”。如怀疑颈椎有损伤,一定要保护颈部,严禁头部前倾后仰,左右旋转。可用颈托固定颈部,一时无颈托,可用沙袋置于颈部两侧制动。
篇2
【关键词】小儿高空坠落伤;急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目前医院常用急救护理干预、传统护理等方式对高空坠落伤患儿进行护理。本次择取80例患儿进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护理方案对其急救情况、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所获颇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空坠落伤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损伤类型中腹部脏器损伤、颅脑损伤与多发伤分别为6例、14例、20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352.16)岁。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6.292.21)岁;损伤类型中5例患儿为腹部脏器损伤,13例患儿是颅脑损伤,22例患儿为多发伤。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在伤情评估时了解患儿病史、伤后表现、损伤部位与伤后处理。对患儿实施初步处理后,观察其呼吸、气道、体表出血等症状,严格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测试患儿瞳孔、神志、肤色与皮肤温度有无异常变化,然后将评估结果交予医生。遵医嘱实施急救治疗,协助医生为患儿完成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必要时可通过相应检查将患儿转入相应的专科治疗。实验组采取急救护理干预。医院针对顾客自来水患儿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与就诊流程。在分诊过程中,在患儿手上系着紫色丝带表示高坠伤,然后送入抢救室。由抢救室的护理人员评估伤情以及检伤,同时通过对讲机联系创伤急救小组(该组成员为胸外、神外、骨外、普外医生与ICU护士),在多科会诊后稳定患儿生命体征,行CT或X线诊断,对病情濒危的患儿直接实施抢救措施[1]。如果科室尚无极为危重的病患,应优先检查系紫色丝带的患儿。深化“白金10min”与“黄金1h”等重要理念[2]。脱掉患儿的衣服,及时完成全身检查,必要时可行气道通畅维持、开放气道、心肺复苏术、体表大出血止血等对症处理[3]。根据多科会诊结果判定患儿是否转入专科治疗与手术治疗,可在必要时通知多科医生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护理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包括:①急救情况:指会诊时间、开始急诊治疗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等相关指标。②护理满意度: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中设置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以及不满意等项目,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急救情况比较
两组急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急救情况分析(x±s)组别(n=40)会诊时间(min)开始急诊治疗时间(h)转入专科治疗时间(h)实验组4.27±2.354.09±2.152.16±1.55对照组10.38±2.416.82±3.125.16±1.7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40例高空坠落伤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空坠落伤就诊时临床表现常与实际伤情不相一致,复杂性高,而且受伤部位需要经过多科诊断,否则容易出现延误诊断以及威胁患儿生命安全[4]。多科会诊是急救护理干预的一大创新,能够有效的节省会诊时间、治疗时间,可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5]。由上述结果可知:①采取急救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高空坠落伤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采取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提示这种护理方式能够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可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患纠纷的减少。②经急救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会诊时间较对照组少,开始急诊治疗时间与转入专科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快,说明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高空坠落伤患儿的急救情况,可发挥出传统护理无可媲美的护理优势。由此表明,给予高空坠落伤患儿应用急救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可明显缩减急救进程,还可为患儿赢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亚娟.急救护理干预对儿童高空坠落伤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05(06):91-92.
[2]王俊玲.探讨腹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3(21):178,183.
[3]龚晓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4(35):219-220.
[4]陈海涛.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8(157):1241-1242.
篇3
【关键字】幕墙施工、高空坠落、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高空作业、作业工种多、交叉施工等特点。而在幕墙施工过程中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了一些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针对这些事故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才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
安全管理是建筑幕墙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相比有许多的相识似点,但由于其施工技术管理自身的特殊要求又决定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1、高空、临边作业
幕墙是建筑物的护结构的一种,因此从其功能上就决定了它这种建筑物外立面临边施工的作业环境,施工过程从预埋件的施工到龙骨、面材的安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楼层高空临边和露天作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成为产生坠落事故的最大隐患。
2、依靠脚手架作业
一般高层玻璃幕施工预埋件、龙骨安装使用脚手架进行,但脚手架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 搭设时间的增长其稳定性会逐渐降低,幕墙施工是建筑外立面施工的最后一步,工程中使用的外脚手架在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和前面多种工作的施工作业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事故隐患,如脚手板损坏、架体与建筑结构的拉结松脱或失效、架体内和架体与建筑物之间的封闭失效等,从而使上部作业人员产生坠落隐患。
3、使用高处作业吊篮进行施工作业
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往往使用高处作业吊篮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但在外幕墙施工作业中使用吊篮施工的风险较大,从吊篮机械的日常检查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管理、正确操作、监督这一复杂的管理程序来讲,每个环节都存在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高处作业吊篮施工作业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强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4、交叉作业
建筑施工是一个多专业相互配合的行业,过程中的交叉作业不可避免,而幕墙施工从埋件放置、龙骨安装、面材就位的整个过程都会与主体结构施工、水电安装、室内装饰、智能控制、弱电消防等各专业出现交叉作业现象, 各专业在加紧各自工期的情况下会形成各自为战,为争取各自的作业面而破坏部分防护设施并疏于恢复,从而对失去了高坠后的最后一道安全线,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严重隐患。
三、高空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
1、由高空作业自身特点决定
门窗幕墙装饰工程施工, 绝大多数都属于临边的高处作业, 而且贯穿于幕墙施工的全过程。
因此, 高处坠落事故是主要生产危害。 根据近年来建设部对高处坠落事故的分析, 主要的原因是:在临边洞口处作业, 无防护设施或防护不严, 不牢固; 在龙门架 (钢井架) 安装、 拆除时发生意外; 违章乘坐吊篮时, 钢丝绳断裂和断绳保险、吊盘停靠装置失效、 失灵; 搭设脚手架时, 采用钢竹混搭或竹立杆材质过细、 立杆间距过大、 拉结点不足、 不牢固、 基础不平整坚实、 以及脚手板无满铺、 出现探头板、 架体防护不严密等; 自
钢丝绳粗制滥造容易造成断裂问题,制悬挑式脚手架或吊篮脚手架缺乏相应的设计计算资料; 模板支撑体系无设计计算资料、 支撑杆件钢竹混用、 无设剪刀撑、 缺少纵横拉杆和斜撑、 立杆间距过大、 排列混乱, 造成整体失稳; 塔吊、施工电梯、 钢井架等设备在安装、 拆除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在使用中超载造成倒塌;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违反规定, 攀爬外脚手架;悬空高处作业时, 不戴安全带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带, 使用中安全带断裂, 造成失足坠落。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单位对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建筑幕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属于高空作业,也属于安全风险较大的施工作业,大部分建筑幕墙的相关施工单位并没有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对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管理。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只下达生产指标,而没有提供相应施工安全保障,如果出现施工事故也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只是将施工安全中的风险转移到分包单位和施工人员,从而降低施工单位的安全风险。
3、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相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现有的相关法规都比较抽象化,可操作性不强,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要求。此外,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许多的新型施工技术的涌现,使得许多建筑施工技术标准没有制定。比如,建筑幕墙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是否存在有毒气体进行检测,这是因为建筑幕墙中用于清洁的二甲苯容易产生有害气体,但是现今的相关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并没有对此提出明确的相关标准,使得检测机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4、生产的管理机制缺乏
相关的建筑幕墙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跟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不能相适应,这是因为这些施工单位将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市场中,而疏忽了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的管理。现今,仍有许多城市的相关建筑幕墙施工单位并没有对建筑幕墙的安全生产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以及配备专业的监督人员,从而使得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并不了解相关的建筑安全技术法规,导致其无法根据相关的法规来进行执行。
四、治理高空坠落的综合措施
1、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针对幕墙作业的整体特点提出以下建议:凡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 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 作业前后要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做到: 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戴好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帽, 并要系好帽带, 防止脱落, 以防坠落物体把帽子打掉致伤头部; 凡在 2m 以上悬空作业, 必须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带, 有的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如: 行车梁的上部, 吊装屋架上弦等), 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杆等; 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 若无外架防护设施,必须在高度 4m 至 5m 处设一层固定安全网, 每隔四层楼设一道固定安全网, 并同时设一层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凡外架、桥式架、插口架的操作层外侧, 必须设置小孔安全网。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是防患于未然、 未雨绸缪, 避免安全事故的基础。 门窗幕墙施工单位要开展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 提高其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施工从业人员、 特别是新进场人员和零散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内容必须有针对性, 使高处作业人员真正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并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地管理纪律, 懂得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克服野蛮施工、 冒险作业的习惯。
3、建立安全生产评价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做到可操作性、可量化、可评价, 这样才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和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 定期对生产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逐项逐条对照检查结果打分, 将其归入安全评价体系。安全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安全指标构成的, 如当月事故率、人身及财产损失率、整改完成率、整改合格率等等。通过对各个安全指标的量化考核来综合评定安全指数。安全指数可以通过对各个分项安全指标加权 (根据安全重要度)确定, 各单位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虽然具有较强的现代化气息,但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不容小觑。综合笔者的论述我们对高层建筑的幕墙施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加强幕墙施工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空坠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外部异物 高空坠落 跳闸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故障前运行方式
故障前运行方式如图1:1DL、2DL断路器运行带全站负荷(重合闸投入)。I、II段母线并列运行,1DL给I母供电,带4DL、5DL,2DL给II母供电,带6DL、7DL、8DL。110kV母差、故障录波器投入运行。
图1 故障前运行方式
二、故障跳闸情况
故障发生后,运维人员发现II母出线6门形架与#1塔之间靠近门型架侧B相导线断裂,变电站侧引线掉落至变电站围墙处,如图2掉落导线位置,图3门形架侧引线断裂情况。
图2 掉落导线位置
图3 门形架侧引线断裂情况
三、故障分析
1.故障原因
此110kV变电站西侧200米为一铁合金冶炼公司,一台500kW风机因内部故障导致风扇扇叶断裂,断裂扇叶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冲击风机外壳,造成外壳破碎,其中一块外壳残骸击穿该厂房房顶后在重力及加速度的作用下飞落到6出线开关门形架与#1塔之间的B相导线上,致使B相导线断裂,线路残余引线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弹起,弹起后与门形架钢梁安全距离不足放电,造成B相接地故障,保护动作出口,6DL开关跳闸。其放电部位如图4所示,落入变电站内的风机机壳残骸如图5。
图4 门形架放电痕迹
图5 变电站内风机机壳残骸
风机机壳残骸尺寸:580*280mm;重量大约为15Kg。出线6的门形架与#1塔之间的B相导线残余引线在弹起后与门形架钢梁安全距离不足放电后,将部分引线烧断。
2.故障扩大原因
故障110kV出线6的B相导线断裂后,其中一根断裂的铝导线飞溅至110kV 6DL开关CT B相进线端(与门型架钢梁直线距离约10米),搭接在CT进线导线引流板与CT金属膨胀器之间,导致CT电流发生突变,在大电流高温的影响及作用下,该部位的铝导线在瞬间溶解、汽化并在空气中形成局部导电铝气团。在铝导线不规则熔断的同时,由于电场的作用引起电弧放电并引燃了含有导电铝粒子的局部空气(铝的燃点:550℃、熔点660.3℃、沸点:2467℃),高温金属蒸汽使CT金属膨胀器外表面(进线侧)有明显的高温灼烧伤痕迹见图6。
图6 CT外表面高温灼烧伤痕迹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6DL开关B相CT一次接线方式发生变化及电弧放电,引起电流突变,该故障点处于母差保护范围内,致使110kVII母母线差动保护启动,110kV2DL、3DL、6DL、7DL、8DL开关跳开,造成事故的扩大。
此次故障经分析确定为一起由变电站外部异物高空坠落至输电线路上,导致导线断裂,引起单间隔事故扩大,致使110kVII母失压的跳闸事故。
篇5
关键字:高空坠落安全措施 存在问题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it is often seen. High occurrence of falling accidents. High altitude operation belongs to a high risk of occupation, because the accident rate is the highest, so the number of mortality rate has been high, but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lways a threat to the life safety of personnel who work high above the ground, review is also a variety of reasons, such as a seat belt wearing is not standard, safety measures for lifting when not in place and so on. How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igh incidence of fall accidents, away from your focus, become a major topic. In this paper, from a variety of causes of the accident, we analyze preventive safety measures falling.
keyword: falling safety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凡是高度高于2m,而且容易产生高空坠落的作业,统称为高空作业。而我们要说的电力公司的高空作业,一般的高度都是大于4m的,有的甚至高达数百米,可谓是高空作业中的最高领域和最危险的工作。高空作业一般具有危险因素多、危险系数高、容易坠落等一些很致命的特征。作为高空作业最危险的电力建设,一方面要防止坠落,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被电击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影响作业的各方面危险因素。如果施工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伤亡事件,不但让伤亡者的亲属痛苦,而且还影响电力公司的整体形象,影响整个作业的进程。由此可见,安全这个问题,成为电力高空作业的所有前提。安全工作都需要做些什么?安全预防措施都有什么?出现问题如何解决?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生的原因、安全的预防、安全的管理等几个方面,为大家深度剖析电力高空作业的安全预防措施。
一、原因分析
高空作业发生坠落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了作业者自身的问题、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失误的作业方法导致的问题和高空作业管理能力的缺失等。
1、自身的问题。①因为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极高,如果作业者没有很到位的安全保障,那么在工作的时候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比如说高空作业悬挂时没有正确地使用安全带,或者就是安全带并没有固定在一个很稳定的地方。②高空作业者自身的身体素质问题。比如说有一些先天性的心脏病、高血压等,在工作的时候都会造成安全隐患。③高空作业者高度疲劳的精神状态,这个原因会影响作业者的情绪,进而刺激到不灵活的反应速度,正确的思维判断都会受到影响,容易造成误判酿成惨剧。④高空作业在操作的时候,因为不当的转身和弯腰,触碰到流失的电流,容易造成电击的危险。
2、操作不当的问题。高空作业的人员在操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的操作,也是影响高空坠落的主要因素。比如说在修理电线的时候,用力过猛或者踩空,都会造成高空坠落的危险。还有就是在环境和气候方面,大雾天气或者夜间操作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提高事故的发生率。具体的违章行为如下:①高空作业人员在上下基坑的时候,有的人会选择直接跳下基坑或者直接爬上基坑,而不利用相应的工具。②进入电力施工区域的时候,没有及时佩戴安全帽。③当一些带电线路需要停电的时候,没有按照标准就进行验电和停电的工作。④在放线的过程中,张力机和牵引机都没有有效的接地措施。⑤在导地线附件安装完毕以后,当工作人员没有完全撤离导地线区域的时候,就已经把临时的接地线工作区域拆除了。⑥在安装间隔棒的时候,所使用的牵引绳和传递绳都不是绝缘绳。⑦在高空作业的时候,使用不合规格的验电器和绝缘工具等。⑧当放线工作需要长时间停留或者过夜的时候,导线没有及时的临锚而让线路出现跑线的情况。⑨在闹市区作业的时候,夜间没有安放很明显的警示标志。⑩一些设备的转向和制动系统出现失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维护和修养。
3、安全检查的问题。高空作业前,都会进行一定的检查工作,确保问题出现的节点、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但是根据国内的电力安全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电力公司,对于高空电力问题的检查问题一直不重视,都是直接进行检修。无形之中隐藏了许多安全隐患。其中包括:电线路的检查、安全设备的检查、问题的检查和人员的检查等多个方面。电线路的检查目的是检查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在那个地方出现漏电的情况和电路回流。安全设备的检查目的就是放线滑车、检修工具等硬件设施的检查。问题的检查目的就是只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没有细化到点的范围,推迟了工作的进度和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人员的检查就是有些身心疲惫的人员依然在高空作业,而且大部分公司根本不过问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直接工作,这样会导致检修的时候出现错误的判断和不合理的行为发生。
二、安全预防
1、高空坠落的预控策略
第一点:全体人员进行统一的体检,加强对高空人员的管理措施,有高血压和恐高症的工作者,严禁从事高空作业。而且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非常娴熟的专业技能,对于刚刚参加的高空作业人员,严禁独自一人从事高空作业项目。第二点:高空作业项目必须设定一位到多位的安全监护人员,时时刻刻负责提醒和监督高空作业人员的工作。第三点:施工人员在上下基坑的时候,必须使用规定的梯子,不可以直接攀爬或者跳跃,也不能利用模板斜撑。第四点:在高空作业的时候,作业的正下方不能有任何无关的人员停留。第五点:高空作业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应该放在工具包内或者是设立专门的防坠吊绳。在进行物品传递的时候,禁止直接抛掷,而是选择正确的绳索。第六点:这一点也是最基本的,进入电力施工区域的时候,必须佩戴特定的安全防护帽。第七点:高空作业的时候,避免出现双层作业的情况。如果是多人同时进行作业的情况,塔上面必须配置一名专业的安全监护人员,全程负责作业的监督和安全预防。第八点:安全的佩戴方法,必须使用“高挂抵用”的方法,不能使用“低挂高用”的方法,而且安全带不能打在活铁上面。第九点:高空作业人员在攀爬铁塔的时候,应该用爬梯或者脚钉进行攀登,不可以沿着单根的构件上下滑动。
2、电力伤害的预控策略
第一点:在靠近带电线路的时候,要谨慎防止导地线的来回碰撞和摇摆触碰到带电线路。第二点:在安装间隔棒的时候,如果地面和飞车有可能接触在一起的时候,必须使用绝缘绳进行牵引和传递。第三点:在附件安装的区域两端,必须安装保安接地线,还应该在作业点的两侧加设部分的接地线。第四点:当工作接地线拆除以后,我们就视为这条线路已经带电,就禁止任何人再登上铁塔进行任何的工作。第五点:当导地线经过跨越架的时候,必须用绝缘绳进行牵引。第六点:在跨越没有停电的线路的时候,杆塔两侧的滑车必须接触地面。第七点: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通讯的畅通,如果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那么作业也必须立刻停止,其中包括紧线和牵引。第八点:如果安装附件的时候,经过了公路、铁路等一些重要的交通渠道的时候,应该选择防止导线坠地的举措,提前做好感应电的预防措施。第九点:飞车在通过电力线和通讯线的时候,应该放慢速度前行,保证了和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地面负责监督的人员必须时时刻刻观察这个距离是否符合规范,如果出现距离上的不达标,就禁止再前行。第十点:在测量带电线路的垂直距离的时候,不能使用线尺或者皮尺测量,因为这些工具中间略微带有部分的金属丝等。应该采用测量仪的方法进行测量。第十一点:在临近带电梯吊装的时候,起重机必须很好的接触地面。第十二点:起重机在装卸的时候,起吊臂禁止直接跨越电力线。第十三点:高空作业的通讯必须到位,旗号也必须明确可靠。如果每个铁塔之间有一处出现异常的信号,就应该停止放线的工作,直到查明原因为止。
3、跑线预控策略
第一点:高空锚线的时候,必须设置二道保险,否则不能正常进行工作。第二点:导线的尾绳部分在线盘上的缠绕圈数,最小圈数是7圈。第三点:在平衡挂线的时候,禁止在张塔的两侧的同一条到线上进行其他的工作。第四点:当高空出现断线的情况,工作人员不可以站立在滑车上直接操作。而且隔断后的导线必须在当天挂线完毕,不能在高空中过夜。第五点:导线穿越导线网套的时候,必须准确到位。而且网套夹持的导线长度必须大于导线直径的35倍。网套尾端必须使用铁丝进行捆扎,而且圈数不能小于25圈。第六点:在牵引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牵引绳或者导线跳槽的情况,必须立刻停机进行紧急处理。第七点:当有必要让牵引绳或者导线过夜的时候,必须采取到位的临锚措施。
4、安全管理策略
健全高空作业的管理制度,是一种从思想上直接控制作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并且围绕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备的监督制度,让每一位高空作业人员有人监督、有人负责、有据可查。一方面,加强班组的管理。现场是有效控制事故的阵地,执行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如果出现没有完全交底的工作时,工作不能继续进行,并且惩罚相关的监督人员和工作人员。工作的时候要以班组为单位,现场的负责人为第一负责人,以此保证每个节点都是在安全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监察的力度。每个项目都必须责任到个体。执行严谨的奖惩管理制度,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严厉打击。对于每个班组的薄弱环节,加大力度盘查。
总结: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冲锋军,科学规范的合理化管理措施和安全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电力行业的行事效率。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方面,直接关系到电力的直接输出和经济效益,有效的保护高空作业,是电力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对于高空作业的安全预防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对安全带的分析、电力线的分析、电力伤害的分析等全面的剖析,可以大大提高电力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磨佳良 .高空作业安全预防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110-112.
[2]张国军.高空作业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152-156.
[3]田洪.电力建设安全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2,(11):196-198.
[4]仇军.构筑物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5):123-126.
篇6
关键词:高空抛物;正当性;规则原则;公法救济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121-0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商品房住宅也逐渐呈现出了高层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事件频发。诸如重庆的“烟灰缸”案件、辽宁东丹的“花盆”案以及济南扔菜板致人死亡案等。针对此类案件,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后文中简称《侵权法》第87条)首次对此类案件进行了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侵权法的这条规定使得此类型的案件有了确定的裁判依据,即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者,除了可以证明自身不是侵权人的,均应对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此亦即可能加害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文将围绕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辨析、《侵权法》87条规定的正当性、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最后从私法与公法衔接的角度展开研究讨论,为高空抛物侵权中的受害人的救济渠道进行设想,以期达到法律上的公平与正义。
一、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概念的辨析
要对高空抛物的侵权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必须先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概念进行探讨。目前我国学界对于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存在“肯定说”与“反对说”。持“反对说”者从根本上否认了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构成一种独立的侵权责任,或者说应当将其列为一种侵权行为的新类型;而持“肯定说”的学者对于何为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王利明教授认为:“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是指高层建筑的所有人或者其他居住人从其住所抛出物件致受害人损害,但不能确定真正的行为人。”而杨立新教授则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抛掷物的说法也是值得研究的,是不是必须使用抛掷物的说法呢?事实上,对于一座建筑物上坠落下来的物,不管是投掷的也好,倾注的也好,悬挂物坠落或者搁置物坠落也好,其实都是建筑物中的物体坠落所致损害。我们所讨论的案件,难道能够确定烟灰缸就是抛掷物吗?如何确定是抛掷物的呢?或许就是坠落的呢”。杨教授进一步认为:“所以还是不要去管造成损害的物中是不是有人的支配因素,就说物是坠落,坠落的物致人损害,就由物的占有人承担责任。这样是最清晰,最准确的,并且包容性宽,更容易解决具体问题。 所以,建筑物的坠落物致人损害,就应该由坠落物的占有人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以看出,杨立新教授实际上将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完全纳入了现行民法规定的建筑物的悬挂物、搁置物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责任范围当中。
王利明教授将高空抛物行为空间限制在建筑物中,这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高空抛物可能性的场合并不局限于建筑内,其他场合,比如:高架桥、高空缆车等都可能出现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情形。而建筑物是指在土地上建筑的供人居住、生产或进行其他活动的场所,例如,商场、住宅、工厂等。显然,建筑物并不包括高架桥与高空缆车,将高空抛物的场合局限于建筑物,是不妥的。杨立新教授之所以将高空抛物致害纳入现行民法规定的建筑物的悬挂物、搁置物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责任范围内,目的在于适用我国《民法通则》第126条关于建筑物责任的规定。在侵权责任法上,存在着行为致害与物件致害的区别。行为致人损害,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情形。所谓物件致人损害是指因为物件的脱落、坍塌以及物件的坠落而致人损害。杨立新教授将高空抛物责任纳入建筑物的悬挂物、搁置物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责任中,有悖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因为高空抛物是侵权人的一种作为,由此造成的侵权应当是行为侵权。悬挂物、搁置物的脱落、坠落致人损害中不存在行为人积极的作为,应当是属于物件致人损害的责任。杨教授的这种做法回避了行为致害与物件致害之间的区别,将行为致害与物件致害置于一个范围内进行规定,在法理上是行不通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因此,笔者认为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是一种行为责任,将其认为是物件责任或者将其纳入物件责任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不能将高空抛物责任纳入建筑物的悬挂物、搁置物脱落、坠落致人损害责任重的观点也是行不通的。
二、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责任成立的正当性探究
《侵权法》87条规定的侵权案件的责任主体是“可能的加害人”,即同一栋建筑内无法证明自身非侵权人的建筑物居住人或其他占有人。依照此法条规定,即使没有实施抛物行为的建筑物居住人或其他占有人,倘若无法证明自身没有实施相应的侵权行为,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这一规定的正当性是源自于哪里?学界的理由归纳起来有:公平、正义论、同情弱者、行为推定论等。这些论断都有待于进行解析。
首先,关于公平与正义论,侵权责任法属于民法范畴,民法属于私法范畴。私法应当是更关注于对于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而不过多地对社会主体的个人财产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进行再分配。对于社会上强弱不平衡的纠正应当更多地交给社会性立法进行规制。工伤保险制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制度体现的是分配正义,因而从传统的民法规制转而成为现代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侵权法》81条,它将高空抛物受害者的利益填补肆意强加给了“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身上,高空抛物的受害者在此种案件中已然饱受损害,其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相对于受害者而言固然是属于“强者”的地位。侵权责任法因此,为了填补二者间强弱不平等地状态,将赔偿责任加诸于无法证明自身为非致害行为人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身上,据此实现“局部的公平与正义”。诚然,这种做法受害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填补,但是为了实现这一局部利益,却使得社会上的整体利益受到了损害。因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往往不是致害行为人,因此,强求他们承担责任是极为不公平的。这种为了实现局部公平与正义却牺牲整体平等与正义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仅仅以是否受到损害为标准,以同情弱者为理由,借助过错推定将风险转移到未受损的一方,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受到损害的一方,相对于未受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而言,其经济实力是不确定的。甚至会出现受损的一方经济实力远高于未受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这种情况。
其次,侵权责任法中责任的分配应当主要以过错为归责原则,基于一定的社会政策的无过错原则应当有法条的特别规定,而不应当以损害为标准进行强弱界定,并依此规定责任的分配。此种做法不仅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趣旨相悖,且与私法上的平等、正义亦不相符。由此,此处的侵权责任法确立了“有损害则必须有救济”的法理,只要有人遭受了人身、财产的损害,处于不利的状态,侵权责任法即需要发挥填补损害的功能。即使不能确定真正的加害人,侵权责任法也设法找到分散损失的责任主体以转移危害,实现损害填补的功能。但现实生活中,“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从来就不是有损害就有救济的,有些损害是没有救济,有些损害是通过保险来分担,主张有损害就有救济是错误的”。
最后,具体到实践生活中,《侵权法》第87条的正当性可否得到证实?该法条将举证责任分配到了各个建筑物使用人的身上,而在民事诉讼中,建筑物使用人有大致两个这样的途径。一是有两个或以上无利害关系人的证明,抛物致害行为不在家。二是由第三人提供其在家的全程录像资料。试问对于一般人,“有两个或以上无利害关系人的证明”这种情况如何实现。正常的家庭有无利害关系人在其家中都实属不易,更何况在高空抛物之时要求这种条件,可以说是一种强人所难。三是普通民众家庭中,安装摄像头的实属少数,况且还要求有第三人进行摄像。如此苛刻的要求无异于是将建筑物使用人推向了败诉的边缘。而对于一栋高层的建筑物使用人来说,其住户数量是庞大的,这将会使“万家败诉”情况极易出现。由此,生活在高层建筑的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小心,稍不留神,则将承担败诉带来的恐慌――当建筑物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实施抛物行为时,将导致无辜的个体无故身陷是非,官司缠身,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这将极大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存在障碍
首先,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是一种作为侵权,而不是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类型。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是指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6 条规定,此种情形下,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但是,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有如下不同:
第一,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的行为,即加害人从高空抛掷物品的行为; 而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所有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如果依据《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款确立的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三分法,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属于因行为造成的损害,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属于因照管之物件造成的损害。
第二,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制度规范的是作为,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制度规范的是不作为。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属于作为侵权,即行为人积极地实施了某种本不应当实施的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的发生。尽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属于物件侵权,但物件侵权实际上是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作为所致。《民法通则》第126条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6条规定,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可以通过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免责。此种关于不存在过错的免责,意味着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已经实施了某种积极的作为,因此,不存在过错。在不能免责的场合,则证明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该有某种作为而没有作为,即存在不作为。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民法及判例都规定或者认为,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不适用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规定。由作为这种行为引起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归纳,但根据我国民法学界的通说,侵权行为人的加害行为必不可少。可以说,由作为这种行为引起的侵权责任,在没有替代责任的情况下,任何人,没有实施加害行为,就没有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
其次,侵权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应当是一种单一行为的侵权,与共同危险行为、共同侵权行为有着根本的区别。共同危险行为中,共同危险行为人都实行了危险行为,虽然最终无法确定实际的侵权人,但是由于所有的行为人都存在道德上的非难性,法律据此规定所有人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真正的侵权人。关于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明显与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不符。既然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是一种单一的侵权行为,在无法找到实际加害人之时,要求所有的建筑物使用者对损害结果承担责任――仅仅是基于他们空间上的相近。这于情于理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再者,侵权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适用的原则不是无过错责任,也不是公平责任,而是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仅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的侵权行为,这些侵权行为必须是法条所特别规定的,诚然,侵权责任法中并未将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纳入无过错责任的范畴,因此,此类侵权行为是不适用无过错责任的。而对于公平责任,其适用的基础是行为人和受害人对损害的造成都没有过错。而对于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中,行为人实施了高空抛物的行为,行为人是具有过错的,而其他的建筑物使用人对于这个行为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更不能说是对此有过错。因此,此种类型的侵权行为是完全不适用公平责任的。
最后,在责任的分类上,《侵权法》第87条也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我们知道,根据责任承担主体和侵权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来分,侵权民事责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责任,另一种是替代责任。自己责任就是责任主体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或自己管理的物件致人损害而需要承担的责任。责任主体本身就是侵权行为的实施者或是物件的所有者、管理者。责任主体承担的结果是自己的侵权行为所致的结果或者自己所有的物件或所管理的物件侵权所致结果而产生的责任。我们暂且将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看做是适用自己责任。此时,如果按照《侵权法》第87条的规定,则由所有有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者承担责任,但大部分的建筑物使用者是不存在自己责任的,即他们并未实施侵权行为,其所有的或所管理的物件也未对他们产生侵害结果。
替代责任就是责任主体对他人的行为或者他人所管理的物件致人损害承担的侵权责任。在替代责任中,责任主体不是侵权行为主体或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但是根据侵权法的规定,责任人与侵权行为主体或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是存在特定的关系的,如: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关系、法人与其员工的关系。在这种特殊的关系背景下,责任人为实际的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的物件致害的后果承担责任,是基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所作的特殊考量。然则在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中,实际加害人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间除了在空间上的毗邻外,一般并不存在其他特殊的关系。此种空间上的临近性并不能产生侵权法上的替代责任。因此,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亦不能适用替代责任。
由此看来,在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中,侵权法中的自己责任与替代责任均是不适用的,那么,该种责任究竟是何种责任呢?《侵权法》第87条所规制的这种责任显然是存在法理与逻辑上的矛盾。由此看来,在侵权责任方面,该种侵权行为是无法确定的。
四、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侵权需要私法与公法相结合来救济
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侵权事件中,由于侵权人的主观心态是难以考察的,因此,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由此观之,该种侵权行为可能已经超出了私法调节的界限,转而由公法和私法相结合来调整。
(一)高空抛物侵权的私法调整
高空抛物往往是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然则还是有很多方面是需要私法进行调整的。根本原因是高空抛物侵权还是属于一种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固然是需要侵权行为法来调整的。《侵权法》第87条的规定在法理与情理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笔者认为此条应该废除。高空抛物侵权既然是属于侵权行为中的一种,其规则应当满足侵权行为法体系的要求,而不能游离于体系之外。该种侵权行为的归责应当遵循过错原则,而非无过错原则,行为在实质上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侵权行为,只是由于其发生的地点具有明显的现代气息――高层建筑,这种空间上的特殊性所引致的结果应当仅是难以找到侵权行为的实施者,而不能在侵权行为构成上进行特殊化,因为这些特殊化都是毫无根据,没有正当性的。
然而,这种民事侵权案件往往是难以找到实际侵权人的。如上述所言,我们不能在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上做太多文章,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实践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我们就需要在私法之外需求公法与社会法的救济了。
(二)高空抛物侵权的公法调整
高空抛物致人损害完全是可以构成刑事犯罪的。高空抛物行为的实施者,在抛物之时的主观状态是有多种可能性。既有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是放任的,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关于前两者,在刑法上其心理主观状态是具有可责性的。高空抛物的这种行为是具有危害公共安全之嫌的。因此,高空抛物行为是完全有可能按照“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处理的。当该种案件的侦查工作转而由公安机关进行刑事侦查时,其在侦查专业性与力度上是会增强的。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抛掷物的力度、角度、指纹等进行深度研究,通过排查,起码是可以实现嫌疑人范围的缩小的,在嫌疑人范围缩小的情况下,再进行进一步的走访与勘察,完全是可以锁定最后的犯罪嫌疑人的。既然如此,为什么高空抛物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想找到最后的嫌疑人是如此困难,这究竟是人为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呢?
事实上,实践中许多基层公安派出所在接收到高空抛物的相关案件后,往往以无法查找到抛物人为由,建议受害人直接向法院,以此来逃避侦查的义务。如果办案人员切实履行公务,对案件进行彻查,找到最终的嫌疑人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公安机关查找到最后的嫌疑人,这种类型的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就会迎刃而解了。
五、结语
《侵权法》第87条的规定显然是在法理上与情理上都站不住脚的。高空抛物行为实质上就是一种普通的侵权行为,只是由于其发生的时空上的特殊性导致了侵权人确定的不易性。只需在公法上对侦查机关提出高规格的要求,进行一系列侦查即可确定最后的侵权人,进而运用侵权行为法对其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对受害人的救济。笔者对于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论述是浅薄的,只希望能给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带去一些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抛掷物致人损害的责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6).
[2] 谢哲胜.高层建筑坠物致人损害的责任[c]//.王文杰.侵权行为法之立法趋势,2006(4).
[3]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 鲁晓明.论民事侵权行为的推定及类型化―从抛物行为展开[J].法律科学,2008(4).
篇7
关键词:自贡电业局;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电力企业属于高危行业,而高空作业存在的风险性更大,现将自贡电业局近年来发生的高空作业人员坠落伤亡事故逐一进行分析。
案例一、电力综合服务队1995年7月21日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
1事故名称:电力综合服务队“7.21”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
2事故单位名称:电力综合服务队
3事故发生时间:1995 年7月21日15时01分
4事故类别:人身死亡
5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6事故发生经过及原因
(1)事故发生经过:110kV燕子山变电站主控室至35kV刀闸间已经锈蚀的金属天桥改建为混凝土天桥的工程由自贡电力综合服务队(集体企业)承建。
事故当天的工作是拆除10kV开关间屋顶至35kV I段刀闸间的金属天桥。拆割前,服务队搭设了金属管脚手架。
15时许,高国宗(男,37岁,大集体职工,木瓦工,本工种工龄17年)在完成了自己的木工工作后,主动协助拆割天桥。天桥割断后,高站于跨搭在金属管脚手架的跳板上,以金属管脚手架为支点,用钢钎撬拨天桥,企图使天桥脱离水泥支柱。此时,天桥重量270公斤相对集中于金属管脚手架的左侧扣件上,该活动扣件的连接销子铆帽被强行拉脱,跳板随金属管脚手架的钢管倾坠,高从4、7米高处摔下,头部右侧着地。现场人员立即将高送往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抢救无效,高于17时35分死亡。
(2)事故原因:
1)操作方法不当,未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601条“禁止在脚手架上放置超过计算荷重物体“。而工作人员却将其作为起重装置,将其作为受力支点。
2)脚手架搭设多处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3.7条的规定,如: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过大,未加设剪刀撑、斜撑,操作为单板作业,且未对脚手板进行绑扎。
3)搭设脚手架应该使用十字扣件处,却使用了不能承受重力的活动扣件,且该扣件使用年久,严重磨损,已不合格。
4)工作人员未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584条“在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和“上下层同时作业,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的规定。
(3)、事故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
1)多经集体企业的管理关系没有理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奖惩制度不健全,极个别集体企业的安全管理基本放任自流,无章可循。
2)主业与多经集体企业之间关于工程的关系含混,无施工资质的队伍进入我局施工没有得到控制,合同签订程序不符合部有关规定;合同不规范,双方都未能尽到自己的安全责任。
3)服务队管理混乱,领导安全意识淡薄,竟然没有编制工程的施工方案、三大措施,工程开工前不作工程交底。现场负责人由队长临时指定,甚至开工一段时间后,才指定负责人。
案例二、送电工程公司1997年11月6日高空坠落人身重伤事故
1事故名称:送电工程公司“11.6”高空坠落人身重伤事故
2事故单位名称:送电工程公司
3事故发生时间: 1997 年11月6日16时58 分
4事故类别:人身重伤
5事故伤亡情况:重伤1人
6事故发生经过及原因
(1)事故发生经过:
220kV向苏南、北线开接工程园湾站出线#1至#5塔的组装由送电工程公司线路一处二队承担,施工前组织了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三大措施并进行了技术交底,组塔的工作任务单上设立了工作负责人、指挥人。
16时58分,工作人员徐云华在固定704内斜材与809联板一端时(另一端已固定),安全带系在了尚未固定好的704内斜材上(一端以金属冲子穿入819联板和704内斜材上),当在拉闪扇面时,金属冲子从819联板眼孔弹出,致使704内斜材脱出,徐云华顺势从距地面13米处坠落,在铝合金内抱杆的兜绳上反弹了一下,用手抓住了机动绞磨的牵引绳滑了2m左右,侧身坠落于地面,造成左胸3~9肋骨骨折。
(2)事故原因:
1)造成此次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作人员徐云华违规违章,没有将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架上,违反了《安规》(电力线路部分)第5.3.4条“安全带必须系在电杆或牢固的构架上,在杆塔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之规定。
2)工作负责人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塔上作业人员的违规违章行为,而是成为了一名地面作业人员,失去了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监护。
3)在此次组塔施工中,班组的安全体系没有运转起来,对安全措施的现场检查存在漏洞。
(3)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1)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不规范,习惯性违章禁而不止。
2)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监护不力。
3)施工班组人员的安全职责没有得到落实,相互之间的安全行为缺乏监督和纠正。
4)对职工的安全学习教育有所放松。
(4)针对以上事故采取的预防措施:
1)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相互保护意识,在全公司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提高全体职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
篇8
关键词:高层施工;BIM;施工安全;安全预警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以其大容积率和低占地率的优势,成为了城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难度大,危大工程多,高空作业多,也使得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成为建筑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利用BIM技术和Navisworks和VisualStudio等软件,将建筑模型和实时监测融合在一起,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及时排查和消除,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及时做出预警。降低高层施工中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建筑在高层施工中的安全性。
1高层施工中的主要危险源
建筑工程施工都是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复杂工序的长周期的建筑活动。加之施工过程中人员与物资的巨大流动性,种种因素不仅极大地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的管理难度,而且为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以下三个最主要的危险源。1.1高空坠落。高空坠落在建筑施工中的所有伤害事故中的比例中高达50%左右,每年因高空坠落的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已成为建筑施工事故损失中最大的来源。由于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的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比例高达90%以上。通过减小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率对减少高层施工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意义。1.2坍塌事故。高层建筑因其本身巨大的荷载,相比于中低层建筑,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使用过程中坍塌事故发生率都远高于中低层建筑,而且基本上所有的高层建筑都需要大量的脚手架和模板。而脚手架和模板坍塌也是施工事故发生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年因脚手架和模板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已成为继高空坠落之后的主要事故来源之一。减少坍塌事故的发生也能明显减小工地事故的发生频率。1.3物体打击。高层建筑在建筑过程中因其巨大的高差和较为紧张的施工周期,造成施工过程中人员密集、施工机具多、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多,就使得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极大增加,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物体打击事故成为仅次于高空坠落和坍塌事故的第三大事故。降低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率对于减小高层施工事故发生和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效果。
2高层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识别与预警
利用BIM和传感器结合,在施工现场的洞口临边,脚手架,塔吊附近三个区域附近安装多个实时传感器并建立BIMNavisworks可视化预警系统。①利用UWB超宽带技术,实现现场作业人员的实时定位,可以将人员实时位置信息及时上传到预警系统中,一旦现场作业人员距离洞口过近,系统经过数据分析确认后,就会触发系统警报和安置在现场的警铃,对系统操作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警示,提醒作业人员与洞口保持距离,以避免坠落事故发生。②通过在塔吊上安装倾斜仪和载重传感器,实时分析塔吊自身状况及载重变化,将信号实时上传到预警系统中,利用系统分析塔吊的工作状态,在塔吊工作监测过程中,结合UWB技术实现降低塔吊倾覆以及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率。③通过对脚手架和模板附近布置传感器,结合UWB技术,实时监测作业人员是否处于设定的危险区域中和脚手架以及模板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降低坍塌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几率。
3以BIM为基础的高层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3.1BIM模型的建立。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三类事故的发生,建立以危险源识别为基础,利用BIM建立仿真施工模型,来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BIM模型的建立就是利用现有设备和软件,将施工现场发生的相关信息作为数据传输到预警系统中,经过计算和分析后被人利用,BIM模型构建是建立预警系统的基础,主要为建筑物和相关设备建模,首先利用BIM对图纸中设计好的建筑物进行建模,根据实际工程进度不断增加相应的构件和楼层,并且还要对诸如脚手架和模板等危险区域进行重点建模。3.2系统工作流程。首先利用BIM系统根据所在工程的图纸建立相应建筑模型,并且跟随建筑施工进度不断更新,根据施工中各种机械实际位置和建筑模型施工进度,在系统中要划定危险区域。接着根据相应建筑规范等,在系统中实现对机械和人的危险区域和危险源的识别。接着利用人员定位技术和相关设备对人员和机械位置和所处状态相关数据实时采集,接着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送到系统中,与系统中的预先设定好的危险状态参数进行匹配,从而做出是否发出预警的判断。系统工作流程图见下图。
4工程实例
大连某高层住宅小区项目,第二期7#楼主体工程自主体建造开始,建立监测系统,使用时间约为6个月。根据工程需要,自工程首层完成时开始布置系统,包括使用带有UWB定位标签的安全帽、定位基站、倾斜仪和载重传感器等设备,系统随着施工进度不断对设备位置进行调整。自系统运行后,六个月时间内共监测到预警共158次,大部分预警均为洞口和临边过近报警,且绝大多数预警都集中在工程建设初期,而且预警的发生集中于少数几个施工人员,在针对性地进行专门教育后,预警次数明显减少。经过对工程的监测和预警,本系统在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上有一定效果,对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有很大帮助。减少了因高空坠落、坍塌、物体三类事故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对于工地安全管理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BIM技术及相关软件编制的高层施工预警系统,经过在实际工程应用后表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了高层施工中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在高层施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同时也利用比较新颖的管理方式,提高现场施工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通过利用预警系统,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三种事故隐患得到有效的降低和管理,增加了高层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较于其他的预警系统,以BIM为基础的高层预警系统,对于高层施工实现了可视化、实时监测,使施工过程中更加直观、透明,能实现高层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更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明超.基于BIM和WSN技术的施工安全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杨志鹏,孙健,贾剑伟,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156-157.
[3]罗陈.BIM环境下基于本体的建筑施工危险源自动识别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
[4]姜玉婷,彭英健.BIM技术在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5):93-95+103.
[5]方俊,胡军,韦卉,等.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人因安全风险关键因素识别[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0,42(05):409-413.
[6]坍塌事故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中国招标,2019(42):32.
[7]孙世梅,邱升恒,耿晓帅,等.基于“2-4”模型的建筑施工物体打击事故原因分类与统计分析[J].建筑安全,2020,35(05):55-59.
[8]季璇.基于BIM的楼盖模板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9]张洋.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
[10]张莹莹.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9.
[11]蔡梦雅.我国建筑设计行业BIM技术应用浅析[J].安徽建筑,2020,27(12):146-147.
篇9
1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安全隐患
1.1高空坠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中,高空坠落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隐患类型。高空坠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施工人员高空坠落伤亡,其二为高空坠物所造成的安全威胁。前一方面,高层建筑中高空作业环节较多,施工人员常常需要在高空中进行施工操作,一般在高空作业过程中,会通过搭建高架并为施工人员装配安全绳索等方式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但在一些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由于施工平台搭建质量问题,以及安全绳索经磨损、腐蚀、变质后性能下降,也会造成高空施工人员坠落,导致人员伤亡。后一方面,在高空作业中一些设备、工具、零件、施工材料、建筑结构剥离物等如从高空中坠落,将极有可能造成对地面施工人员的伤害,并且高空坠物所造成的打击伤害致死率往往较高,这对与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是极大的威胁,而造成高空坠物的原因除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外,多数与人为因素有关。
1.2机械设备伤害建筑施工中很多设备都对施工人员有人身威胁,如塔吊、搅拌机、挖掘机等,如操作不慎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如塔吊容易松动砸伤人、搅拌机容易将操作者卷入等。
1.3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倒塌所造成人员伤亡往往是十分严重的,一般规范施工建筑物倒塌的发生几率较低,但如在施工中因施工质量较差,施工设备使用不当等,也会导致建筑物的部分倒塌,无论对高空作业人员或是地面施工人员而言,都是巨大的威胁。
1.4火电隐患施工现场大量施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随着施工的推进而进行设备转移,这一过程中设备电线往往在现场杂乱放置,如出现操作不当或电线老化造成短路,极有可能造成现场施工人员触电,或引发火灾,威胁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造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分析
2.1施工设备因素在一些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施工成本,会使用较为老旧的设备,这些设备可能存在性能上的缺陷,并且设备的安全性也相对不高,这就会造成施工人员操作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操作失误,而设备性能如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也可能会造成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施工企业对设备的安全检查不到位,导致设备带病运行,也是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出现的主要原因。
2.2人为因素导致施工安全隐患出现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缺乏系统的培训,无法保障施工中的规范到位操作,也容易造成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其次,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在施工中出现疏忽大意,造成高空坠物或操作失误。
2.3不良环境影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露天高空作业较为普遍,这就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气候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在台风、暴雨等较为恶劣的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就会大大增加施工的危险性,易导致施工人员高空坠落,或造成高空坠物,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2.4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安全管理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如安全管理存在缺位,就极有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都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管理观念意识薄弱所造成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重视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会导致安全管理的失效。
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施工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首先要加强对安全风险管理各项相关制度的建设,应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与各项操作进行规范。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可行性,要确保其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指导和约束作用。此外,还要建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机制,明确在工程施工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归属,通过责任的约束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自身行为,并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溯提供依据。
3.2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施工企业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包括对各类安全隐患因素的排查,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的配置的检查,对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查,安全防护标志的检查,安全绳、安全网等各类防护设备与装置的检查等,并且要在施工前注意对施工人员明确安全施工的要点。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施工人员各项操作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也要进行抽查,对于施工中发现的各类违反安全施工规范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避免由此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3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施工企业首先应加强对施工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自己的安全施工技术骨干,以不断提高企业施工队伍的安全施工能力与水平,应该加强对具有较强专业素质与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的引进,利用他们的专业素质与经验带动队伍其他人员的素质提升,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其次,要在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与教育,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术,并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中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有能力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自觉遵守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从而更好的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最后,要对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紧急逃生救援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一定事故应急逃生救援技能,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正确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逃生自救或伤员救治,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 城市 高空坠物 预防
高空坠物问题是目前常见的城市病,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改善居住环境坠物安全性能的呼声日益高涨。在高空坠物的预防设计中大致可以从教育、管理、法学和人居环境等多个学科入手研究,并且通过各领域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应用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做到有效的预防效果与要求。在过去的高空坠物研究中,多数都基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的领域入手研究,而忽略了环境和建筑领域。随着近年来各种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与普及,人们认识视野的不断开拓,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日益全面。在高空坠物的预防研究中,逐步从行为环境的角度入手,揭示了高空坠物的本质,提出了高空抛物的特点与防坠设计模式。
一、高空坠物现象
近些年,高空坠物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生命财产威胁的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达,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高空坠物、高空抛物等危害性新闻,这些新闻事件不计其数,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算。同时,由于高空坠物所造成的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更是有以下类型:最为严重的即死亡受伤、心理伤害等、同时还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其他方面的破坏。高空坠物所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高空坠物所造成的损伤十分严重,一旦有人员被高空掉下的物品杂种,非死即伤,而这种事故后果在整个高空抛物所造成的后果中占据了16.5%和46.5%的高额比例。
2、除了给人员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的同时,高空坠物不但会给经历着和目睹着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有可能导致精神失常和产生精神病状,而且还会对伤员家属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3、高空坠物还会在成严重的财产损害。
在现阶段的高空坠物分析中,造成坠物伤亡事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人为因素的建筑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了居民素质、物业管理等方面,这方面目前不是我们所探讨的重点,我们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二、事故的建筑设计原因
除去诸如居民素质不高,举动不文明,有向窗外吐痰、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等住户人为因素,不少建筑设计上的缺陷或漏洞,也为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亮了绿灯,甚至可以直接导致事件的发生。下面就以城市住宅建筑为例,从户内功能、建筑体型与构配件、建筑质量、建筑外装饰材料以及整体规划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1.户内功能设计缺陷
住宅户内功能不完善,导致室内空间不能满足住户的日常行为要求,住户的一些行为通过阳台、门窗等渗透到室外,严重的还会导致住户任意堆放、搭建等情形的发生,为高空坠物留下隐患。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前些年设计建造的小户型住宅所提供的使用空间,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如缺少必要的室内储藏空间和养花草的空间等,导致住户见缝插针,随意搭建平台以堆放杂物、花草等。由于住户自己搭建的平台,多半是几块砖,几条木板凑合而成,整体性和稳定性极差,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2.建筑体型与构配件设计缺陷
这类缺陷涉及的面比较广,且都是很具体的问题。譬如空调板、晾衣架、养花架、窗户窗台等都是与住户日常生活行为紧密相关,并起到联系住户内向与外向居住行为的建筑构配件,如果设计不当往往成为高空坠物的罪魁祸首。
三、预防措施
针对住宅高空坠物问题研究设计对策时,必须从政策法规到建筑设计,从单体设计到群体规划;从保证儿童和行人安全等方面着手深入研究。
1.设计以人为本,完善住宅功能空间
设计者必须树立对高空坠物问题的安全意识,在设计住宅套型时多从住户利益考虑,深入研究住户行为;在追求住宅套内面积的同时,更要深入推敲各功能用房的面积配比问题,特别是客厅、卫浴、储藏等空间与整套住宅空间面积配比的问题。只有功能搭配合理的套型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心住户生活行为还需考虑和研究住户的拓展行为对空间的要求。例如近些年出现住宅入户阳台和入户花园的做法就是在当前建筑向高空发展,人们日益远离地面绿色植物的形势下,满足高空住户对绿色植物的热爱而提供住宅空间的一次很好的实践。
另外,设计者需进一步关注住宅空间的剖面设计,在平面不够的情况下争取让竖向来弥补,设计出尽可能完善的室内空间组合;
合理利用结构空间,组织卫生间、厨房以及储藏空间等住宅的辅助使用部分,也可让住宅套内使用部分的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为设计出“小而全”、“中而全”以及“大而全”的住宅套型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2.推敲建筑体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对于没有设置空调板等构件的建筑应尽可能统一设计,规范安装,可以采用新技术措施以增加支架与墙体的锚固牢度,例如新近在上海问世的双体不锈钢建筑锚栓等。
第二,对于新设计建造的建筑,要真正做好空调板、养花架、晾衣架等构件的设计,保证构件有足够的尺寸和牢固性;可以采用加宽空调板或者采用防护栏等措施预防大风、震动等原因可能导致室外机、花盆等搁置物倾倒坠落等问题的发生。空调板的设计还需进一步考虑室外机安装操作的安全性与方便性,避免在空调安装的过程当中出现坠物和安装工人坠落等情况发生。
3.比较构件品质,设计适当留有余地
设计者在设计时一方面必须深入比较不同形式的建筑材料、构件等的质量稳定性,然后做出选择;另一方面,在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留有余地和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4.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材料安全性能
设计时避免使用容易坠落的建筑装饰材料,或者是日久容易脱落的装饰材料,也是防坠落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可以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相关材料的咬接技术,例如,日本等国家在外墙砖背面采用碶形突起咬接技术,而国内采用凸字形技术。
5.考虑整体规划,切断“坠物”伤人途径
在规划布局考虑建筑间距和通路设计问题时,除了考虑消防、采光、通风、日照间距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将避免坠物伤人作为一条重要指标来考虑。一方面,严格控制道路与建筑控制线的距离;另一方面,注意区分通行区域和不通行区域的区分,通行区域避免坠物的威胁,不通行区域避免或控制居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