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19 10: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产品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产品理论

篇1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发展阶段;供给方式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0-01

财政学萌芽到成熟足足经历了300多年的磨练与沉淀,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文章按照阶段的划分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各阶段中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并在文章最后引出了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的最新理论――多元主体互动供给论。

一、思想的萌芽阶段

最早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思想家――霍布斯,他在1646年创作了《利维坦》(亦称为《教会和公民国家的内容形式和权力》)。在书中的第二部分“论国家”中,霍布斯从人性需求和契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自己的公共观。休谟举出了“公共草地排水的”案例来加以论述搭便车现象。。亚当・斯密则主要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论述了自己对公共产品的观点,他在1776年发表了《国富论》。他一方面认为市场应当遵从“看不见的手”的自由主义,另外一方面则认为在公共支出方面,市场是无效率的。在斯密看来,政府应当是“廉价政府”或“夜警国家”,但是也具有三大职能,其中之一就是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二、公共产品理论破土而出的阶段

“公共产品”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意大利学者马尔科的《公共财政学基本原理》在美国翻译出版时,书中首先使用了“公共产品”这个说法。在他看来,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因为人们向政府纳税就相当于支付了公共产品的价格。

瑞典学派在奥意学派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产品理论,他们创立了著名的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该机制有两个假设:1.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参与到政治表决程序中来,而且每一个人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即满足一人一票制。这也就是指每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分担提供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费用;2.信息成本为零。在这些假设下,根据“一致同意”原则,该机制可以保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达到最佳水平。

三、公共产品理论成长阶段

萨缪尔森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和公共产品最有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他提出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他引入了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等经济学工具,建立了纯公共物品模型。该模型假定,人们能够明确的表达自己消费公共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也愿意支付相应价格,其实这些价格也就是税收,这就表明了人们的纳税额是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相对应。在虚假的需求曲线分析下,得出了公共产品定价的原则是:社会边际效用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也等于所有消费者的个人边际效用的总和。除此之外,萨缪尔森还提出了关于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消费者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而且他认为在公共产品市场中,市场配置资源会无效,因而政府应当成为变成这个市场的主要配置者。

四、公共产品理论的繁茂阶段

马斯格雷夫第一次正式引入了“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并指出了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同时明确了混合产品的存在,他认为世界上只存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这种假设是不合实际的,从事实上来讲,现实中绝大数为混合产品或者是“限制性定性公共产品”。

布坎南是公共产品理论的伟大贡献者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将经济学中每个人都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概念移植到了政治决策的领域中。同时他的观点,了学术界中两大学术流派所珍视的观念,一是依据福利经济学政府是能够实现公共利益的,二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会为公众谋得利益。他不仅提出了“俱乐部的经济理论”,还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

五、新枝芽――新制度经济学

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这标志这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后来经过威廉姆森,康芒斯、克莱因和张五常等学者的努力得以逐步完善。他们认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做出选择的问题。而制度安排对人们的交易会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从而应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新制度经济学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并没有给出确定的供给模式,而是将交易理论引入到公共产品供给上,认为公共产品应当有交易费用较低的一方来提供,同时明确了政府应当建立起完善的产权制度,从而解决外部性问题。

六、公共产品理论的最新成果

公共产品的供给经历双主体参与论、三元主体合作供给论和多元主体互动供给论三个阶段。其中三元主体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目前,多元主体互动供给论是作为一种最新的供给方式,引起了理论界的探讨。主要的代表人是斯蒂福斯和丹哈特夫妇。

与传统的政府提供或者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的方式不同,他们认为,社会真正的主人是全体公民,政府是公民授权形成的,因而应当服务于公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上,单纯的政府供给无法满足公民的需求,因而政府不能够只是保证提供公共物品,还应当建立一个机制,使得公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除此之外,政府还必须充当“中介人”,将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主体都集中在一起,进行磋商和谈判,从而建立政府、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战略同盟,在面对公共需求时,三方部门共同协商,以公民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解决公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篇2

    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对外劳务合作

    公共产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财政和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对重新认识和定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业务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是为适应国家干预经济而确立的。它从理论上阐明了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体化。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不具有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7期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一般来讲,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政府承担费用。相对而言,私人产品则是指企业或居民通过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由消费者自己付费。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和服务,则属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不完全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性,或者说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特征。如高等教育虽然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

    在理论上,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当采取政府和市场分担的原则。政府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企业的经营技术优势,有效地生产和提供准公共产品,兼顾公平与效率。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认为,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具备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首先,对外劳务合作是政府特许经营的行业,具有不完全竞争的特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对外劳务合作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境内企业法人与国(境)外允许招收或雇佣外籍劳务人员的公司、中介机构或私人雇主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条件有组织地招聘、选拔、派遣我国公民到国(境)外为外方雇主提供劳务服务并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对外劳务合作涉及国家形象和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经营活动。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必须经过商务部许可,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

    其次,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外部正效应(外部经济)。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经营公司开发国际市场固然需要进行成本补偿并取得一定的回报,但不得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减轻劳务人员负担,政府往往采取限制收费的办法以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这种收入补偿模式近似于水、电、气等公共事业的经营模式,其产品服务具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第三,对外劳务合作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尽管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不断扩大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的建设,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有机会参与外派劳务的选拔,以体现公平原则。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出国渠道狭窄,对外劳务合作只能做到有限的非竞争性,同时通过收费适当排他。在兼顾公平的同时,更多地借助市场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鼓励经营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为更多的人提供出国工作机会。

    将对外劳务合作视同准公共产品,既可以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又能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总之,既然政府反对外派劳务演化为私人产品,又担心公共资源的滥用,那么,将其视作准公共产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保障供给,满足社会需求,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公共机构介入外派劳务便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公共机构和经营公司业务运作的差异

    按照政府规定,运作外派劳务的公共机构必须具备商务部规定的七项条件。由于公共机构是非营利机构,其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外派劳务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与经营公司明显不同。这里以韩国雇佣许可制劳务的运作做比较。

    (一)合同主体和履约责任

    公共机构主要是执行政府之间签署的劳务合作协定,一般不单独对外签约,由政府承担履约责任。而经营公司作为法人,需要与国外机构签订外派劳务合同,独立承担履约责任。

    (二)人员选拔

    公共机构进行劳务人员的选拔,一般采取公平、公开和透明的方式,地方公共机构直接面向所在行政辖区的劳务人员,选拔多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经营公司由于招收规模、范围和地理位置所限,大部分采取外包的办法,委托招收,很难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

    (三)教育培训

    为提高劳务人员的外语水平和劳动技能,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劳务人员的出国教育和技能培训,公共机构向劳务人员提供的培训是免费的。经营公司组织的出国教育和技能培训只能由劳务人员自己付费。

    (四)出国费用

    由于公共机构是指财政拨款在50%以上的非营利机构,在当地直接招收劳务人员,没有中间层次,劳务人员出国基本上是免费的,只需要承担考试、体检、办照、签证和机票等个人费用。经营公司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追逐利润是其主要目的。虽然政府一再要求经营公司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但在出国机会稀缺的情况下,高额收费屡禁不止,加上委托招收、层层加价,劳务人员苦不堪言。

    (五)境外管理

    境外管理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内容。地方公共机构必须派人对劳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处理劳务纠纷和突发事件,管理费用和风险备用金由地方财政承担。同样,商务部要求经营公司在境外设立机构,管理所派出的劳务人员,其管理费用和备用金必须由公司承担。

    三、公共机构介入给外派劳务带来新的突破

    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源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工程承包。尽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存在于一些体制上和制度上的弊端仍难以克服,尤其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境外劳务纠纷更是层出不穷。因此,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要想做大做强,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安排,促进多种对外劳务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公共机构的介入必将冲击原有的劳务运作模式,给整个行业的成长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打破传统格局,拓宽外派渠道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的主体是商务部许可的经营公司,截至2008年底,经营公司已达到603家。这些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原有的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经营机制比较僵化。即使是2005年之后取得经营资格的民营企业,基本上也都是原来为经营公司招收劳务的中介: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按照私人产品的模式运作外派业务的,与准公共产品的要求相去甚远。公共机构的介入,打破了经营公司的垄断格局,拓宽了外派渠道,其非营利性的运作方式将对规范行业的经营行为起到示范效应。

    (二)简化招收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从业务流程来看,经营公司从国外拿到订单后,需要按照条件到劳务培训基地招收和培训劳务人员,其派遣业务和外贸企业类似,实际上具有中介服务性质。由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务选拔中间环节较多,责任不清,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影响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而地方公共机构执行的是政府合作项目,自身拥有当地劳务资源,没有中间环节,直接招收、直接派遣,运营效率大大提高。

    (三)地方财政补贴,减轻劳务负担

    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劳务人员负担一直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所致力的目标。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公共机构利用公共资源,为劳务人员提供公平的出国机会,符合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商务部要求地方公共机构的财政拨款必须在50%以上,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收费,这就使得公共机构介入外派业务后,劳务人员的出国费用大大降低。目前,公共机构运作的韩国雇佣许可制劳务的收费标准只有4980元。过去,虽然政府也要求,经营公司对韩国劳务的收费不得超过2.5万元,但劳务人员实际缴纳的费用都在五六万元。公共机构介入派遣业务后,外派劳务行业的高额收费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四)借助政府公信,提高合作信誉

    国际劳务合作涉及公民出入境、非法滞留和跨国移民等敏感问题。作为企业,经营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的导致其信誉是有限的。而公共机构运作业务的前提是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对外履约,其国际地位和声誉是任何经营公司无法比拟的,这就为外派劳务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四家公共机构首批组织劳务人员参加韩国外派,就有7232人被录用,过去几十家经营公司一年才派出四五千人。

    (五)扩大公共服务,增强社会责任

篇3

关键词:公共产品理论;铁路客运;运营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15-02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13年3月10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国铁路实行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分别承担原铁道部的行政职责和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最后“堡垒”被打破了,意味着中国铁路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

铁道部改革前,铁路部门实行垄断的运行机制。在政企合一的模式下,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搅在一起,责任不清,安全监管与企业利益角色冲突,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同时,铁路企业资不抵债,2012年上半年税后亏损额达88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1%,铁路行业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不能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因此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铁路客运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铁路客运的运营机制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公共产品理论与铁路客运产品属性

(一)公共产品的理论与分类

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相较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向全体成员提供,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供给上的非竞争性。增加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消费者对同一消费品的减损,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

根据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又可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的物品是纯公共产品,只具备其中一个特征的是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还可再划分为两类:拥挤型准公共产品和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拥挤型准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当消费者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消费上的竞争性。俱乐部型公共产品使用者范围之内,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多增加一个使用者的边际成本是非常低的。

(二)铁路客运产品属性的界定

铁路客运是这样一种产品,它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但是拒绝购买火车票的人不能乘坐火车,并且在火车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一个人乘坐火车可能就排除了另一个人乘坐火车的机会,这决定了其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由于铁路的运输能力较大,未达到铁路的拥挤临界点时,增加一个旅客并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边际成本很小,这是其非竞争性的体现。同时,铁路客运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特别是高速铁路作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对于改变国家产业布局、优化综合运输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意义重大,尤其在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更加明显。

三、铁路客运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客运铁路的运营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

近些年来,在公路和航空的竞争下,不少旅客列车客源严重不足,市场占有率严重下降。如今高铁票价高机票的例子常有,这样大多数人选择坐飞机也就不足为奇了。乘坐飞机不仅时间缩短很多,而且还有提供餐点和饮料的服务。而客运铁路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导致高铁上座率低,亏损严重。本应按照客流的需求将空着的一等座和商务座及时降为二等座,但却宁可空拉空跑,这是不符合市场调节机制的。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高铁要突出其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速度上,服务上,更主要的是要体现在价格上,此种价格应该是以上座率取胜,多坐一个人就多一份效益。高铁的定价还应多考虑来自公路和航空的竞争,可再灵活些,淡季价低,旺季上浮,按客流的需求将空着的商务座和二等座及时降为二等座,以提高上座率。

(二)严格的管制使铁路客运票价脱离市场供求

在政府对火车票价的严格管制下,火车票的价格被管制在市价之下,火车票的名义价格跟不上实际价格。当市场对车票需求增加时,政府管制使车票不能涨价,所以出现了客流高峰时期“一票难求”,“批条子”及黄牛党泛滥的现象。铁路客运量的季节性很强,地域性很强,政府对铁路票价的严格管制,运输部门无法根据运输供求变化及时调整票价,行使行业管理的职能,使票价不能适应市场供求关系,不能应对季节变化、物价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制约了铁路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三)政府过渡干预使铁路客运难以盈利

铁路票价长期由政府制定,铁路局作为市场主体在定价方面基本没有自可言。从1996年以来,铁路的票价就没有上涨过,因此存在定价较低,长期亏损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如物价、铁路机车一切设备材料价格、铁路职工工资、铁路信号投入资金等都相应上涨。铁路的成本支出都来源于铁路客运票价与货运收入,然而旅客列车的“提速不提价”让铁路的成本增加不少,收入却还是提速前的水平,从而影响着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使得整个铁路行业处于大业务量但却低收益的不良状态,阻碍了铁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铁路客运市场化供给的方案比较

(一)完全市场化模式

完全市场化模式通过国有客运铁路通过股权出让的方式,把铁路的运营管理权交给私人公司,票价完全市场化,政府仅起到监管(服务质量)的作用。此种供给方案的优点是大大减轻了政府负担,提高铁路建设、运营的效率,铁路买票不再难了,服务态度也会好起来。但是铁路客运如果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模式,企业就可以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期抬高票价,去建设一些赢利性强的好线路,路线差的公益性强的没有好处就不建设,企业没有义务亏损以考虑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此时就忽视了铁路的正外部特征。

(二)特许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即政府将铁路的垄断性特权给予某一私营企业,并在政府价格管制下,由企业在特定领域内提供特定的服务。这样可以产生与合同外包相同的效应,且由于政府仅进行价格管制,由消费者直接付费给生产者,可减少中间支付造成的成本增加,且更能够调动私人企业的积极性。但是,特许经营对政府公共定价的合理性要求较高,铁路票价制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特许经营的效果。同时,特许经营也具有与合同承包一样的缺点,容易滋生腐败,有的政府部门并不真正实行公开招标,而是与投标商串通;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往往缺乏对被委托者的监控,造成管理的失控。

(三)政府补贴私人运营模式

政府向私人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从而降低铁路票价。政府补贴有利于发挥铁路的外部正效应,尤其是对落后偏远地区的铁路建设进行补贴,能够促进该地区发展,体现再分配的效应,降低当地铁路票价。但政府对提供的补贴缺乏监管,一般政府提供补贴后对企业的定价要有一定的管制。会存在政府如何代表消费者选择最有效率的私人生产者的问题。

(四)凭单制补贴的优点与弊端

即政府向特定消费者提供补贴。通过向特定消费者提供凭单式补贴,可保证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促进私人生产者的竞争。此种模式保障消费者有自由消费的权利,且可通过特定消费者政策的制定,体现社会救助等福利政策。但铁路线路规划、建设和运营都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消费者的“选票”可能无效,且特定的消费者福利补贴存在核实、管理成本高的难题。

五、对未来铁路客运运营机制的思考

(一)运管分离

运管分离即对铁路客运实行统一的管理和分区段运营。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基础差异大,应尊重铁路客运市场的客观差异。运管分离可以现有铁路局为基础,按大片(东北、华北、华东等)铁路网分布与生产配置的状况,组建地区性铁路公司集团,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管理,,根据各个地区客流的大小来安排火车的车次,这样能够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不但能够增强效率,还能节约成本,各个地区性铁路公司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多种运营模式并存

中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也不一样。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铁路客运的运营以国有运营模式为主,铁路票价由政府管制,在落后地区铁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或是已初具竞争规模的线路,铁路客运可逐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私有化,并对特殊人群建立凭单制的补贴机制。

(三)加强政府对运营的监管

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建立合理的监管机构,防止中国铁路总公司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侵害其他铁路运输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法律地位、经营责任、权利义务、与其他铁路运输企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作出规范。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深化改革力度,通过对其内部铁路企业的重组与结构调整,形成能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新铁路运输企业集群,在内部形成相互间的协作与竞争态势,逐步过渡到行业内外的市场竞争。当中国铁路总公司内部铁路企业集群适应了市场化竞争后,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特殊时期的过渡性安排将完成历史使命,而全新的铁路运输市场主体格局将为中国铁路未来的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斌.中国铁路改革的分步实施思路[J].综合运输,2005,(11).

[2] 王平.中国铁路改革之“怪圈”[J].中国改革,2006,(3).

篇4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垂直专业化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1、产品内分工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国际经济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创造了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新兴经济现象。

传统的国际经济学者用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来解释;管理学者用外包(outsourcing)、价值链的切片化(slicing the value chain)、模块化生产网络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来描述;区域经济学者发现在生产非当地化 (delocalization)、生产的分散化(Production fragmentation)、全球经济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的同时,产品内贸易导致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曹宏成,2008,P8)

以上概念中,笔者认为“产品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两个概念最具有代表性。

1.1 产品内分工

产品内分工的概念由Arndt于1997年最早提出,认为产品内分工具有提高效率、增加产出、促进贸易发展、增进世界福利的作用,与技术进步的作用相类似。他认为优惠贸易协定消除了某些贸易壁垒,并在此基础上引起了两国的分工。这时如果仅对中间产品减免关税而维持最终产品的进口关税不变,国家福利既有可能下降也有可能上升,无法确定其变化。但如果同时减免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关税,则将增加一国福利上升的可能。也就是说,在存在关税扭曲的贸易条件下,中间产品贸易自由化不一定能增加一国的福利。

1.2 垂直专业化

Hummels,Ishii和Yi在2001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首次系统地界定了“垂直专业化”的概念:“垂直专业化”指一个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在该国再生产加工增值后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国家的出口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垂直专业化”产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1)一个商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连续生产阶段;(2)在该商品的生产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提供了价值增值;(3)至少一个国家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进口的投入品,并且用此投入品生产的产品至少有部分被出口。

垂直专业化关注的是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投入品,由此,Hummels等人还对“垂直专业化”的计量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完成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重要转变。由于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阶段的数据无法直接取得,于是采用根据投入产出表数据来核算进口投入品、增值、总产出和出口的方法,避免了对中间产品的分类统计,解决了困扰垂直专业化相关研究中界定中间产品的主观性问题。

2、产品内分工的内在机制

产品内贸易是一种与以往贸易形式不同的新兴贸易形式,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构成了挑战。西方很多学者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产品内贸易的特点,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丰富和扩展。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研究:一条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扩展;另一条主线是以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进行的扩展。

2.1比较优势

较早对产品内贸易建立理论模型的有Sanyal和Jones(1982)。其在经典李嘉图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利用商品谱来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的模型。他们在模型中引入了半成品商品簇的概念,用[0,l]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其中x代表生产过程的某个阶段,如果在生产过程x中,国家A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国家B,那么国家A将专业于[0,x]阶段的生产,国家B专业于[x,l]阶段的生产。在这个模型中,比较优势由国家的相对单位劳动需求决定。

Jones(2000)、Findlay和Jones(2001)在假定存在要素流动和产品内贸易的前提下,扩展了李嘉图模型,利用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产品内贸易。传统的李嘉图模型是2*2*1模型,即2个国家2种商品1种要素。扩展后的模型假设一种商品由单一要素劳动力生产,另一种商品由劳动力与资本或中间产品生产,劳动力在国内产业间可以流动,资本或中间产品可以跨越国界在同一产业内流动。在没有中间品贸易的条件下,假定初始资源察赋差异使A国的投入品价格低于B国的投入品价格,但A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B国,只要B国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小于中间产品的价格差异,产品将由A国生产。这时如果现实情况改变使中间产品贸易可以发生,则将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中间产品价格,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优势成为决定生产模式与贸易模式的唯一基础,产品将由B国生产。

Deardorff(2001)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与劳动投入量的比率来表示比较优势。假设一个作为国际市场价格接受者的开放小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国家贸易,在劳动生产率不变且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的条件下,中间产品的市场价格将成为决定生产与贸易模式的主要条件。若中间产品价格较低,该国就会将这一阶段的生产放到国外;反之,该国将会专业于投入品的生产;如果价格适中,则会将上下阶段并在国内一起生产。

2.2 规模经济

作为新贸易理论所强调的重点,很多西方学者都利用规模经济原理对产品内贸易进行解释和分析。其基本逻辑是:有效规模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中是不同的。通过产品内分工,把对应不同有效规模的生产阶段分离出来,并安排到不同空间场合进行生产,可以达到节省平均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

Ethier(1982)认为产品内贸易发生的基础是产品零配件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增和自由贸易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IShii与Yi(1997)认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产品内贸易。不同的生产阶段可能存在规模经济,也可能存在要素投入比例差异,对不同阶段国别分工结构起决定作用的是后者,前者则强化了这种分工。

参考文献:

篇5

工业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功能特点不同,但在色彩设计上有着共同设计法则。

1.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

色彩设计与产品的形态、结构、功能要求达到和谐统一,是色彩设计成功的重要标志。

例如,消防车都采用红色为主体色调。这是因为红色让人联想到火,红色有很好的注目性和远视效果,使消防车畅行无阻。同时红色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因此,消防车采用红色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作用。

家用空调、冰箱等工业产品,其功能是降温和保鲜,宜采用浅而明亮的冷色。卫生用具和医疗器械采用浅色;军用产品采用隐蔽自己、欺骗敌人的迷彩色和绿色;工程机械为了安全和引人注目,采用明度较高、纯度较低的黄色和橙色为主色调等等,都是从产品的功能特征和色彩的功能作用相结合起来的选择。

2.满足人机协调的原则

色彩设计应使操作者心情愉快、有安全感,不易产生疲劳,这样才能达到操作准确,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

例如,一般机床设备的底座、床身等,宜采用沉重的颜色,给人以安全感;工作台、滑块等宜采用浅色,消除沉闷感;满足操作准确、人机协调的要求。

3.满足环境的要求

色彩设计不应囿于产品本身。而应着眼于整个环境。使产品的主色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成为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色彩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工作愉快、安全生产、提高效率。

(1)自然环境是设计师首要考虑的产品色彩基调的主要因素。在炎热的工作环境下,产品色调应给人以清凉、沉静、安定的感觉,宜采用纯度低、明度高的冷色为主色调;在寒冷的工作环境,产品色调应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宜采用纯度高、明度低的暖色为主色调。

(2)工业环境

①作业环境要求工业产品,如在户外工作的运输、建筑等工程机械,为了能在环境色中显现出来,使其具有很好的视认度和关注感,宜采用纯度和明度高、与背景色有强烈对比的色彩(如黄、橙、红)。另外,还可采用对比强烈的复合色彩,或添加必要的装饰色带,以增加动感。至于在室内使用的工业产品,例如,医疗卫生设备,宜采用浅淡、明快、柔和的冷色调或暖色调,能及时发现脏污,进行清洗,同时也使病人感到安全、亲切。

②照明环境

作业场所的照明环境有自然光和人工照明。产品的本色只有在自然光的条件下才会不失真的显示出来。而人工照明环境中,产品的色彩会因光色的效果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设计师应考虑照明光源的显色性、色表及照度对配色的影响。只有将产品色彩与照明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才可以获得预期的色彩效果,更好的发挥色彩的功能。

③噪声环境

为了给人以宁静、柔和的感觉,宜采用纯度低、明度适中的冷色调。绿色工作环境能"降低"噪声的效果,保护工人的听力。所以,噪声较强烈的工作环境里,墙面宜采用浅绿色调。

4.符合美学法则

①色彩设计的对比和调和

色彩的对比可以使两个要素的质或量被特别强调,使其显示各自的特质和生命力。但是,产品作为一个整体,不允许色彩的混乱、相互割裂。要注意色彩的有机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产品充满生气、稳健、亲切的感觉。

②色彩的均衡与稳定

配色的均衡感和稳定感,是达到视觉的均衡和稳定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形体结构不对称、不稳定的产品,利用色彩的轻重强弱感,达到视觉上的均衡与稳定。例如,配置明色在上,暗色在下则安定,反之则有动感。

③配色的节奏与韵律

利用色彩的节奏与韵律使造型获得动感,是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色彩的节奏、韵律与线或形的变化相结合,或产生流畅而连续的运动效果,或产生间断、突变的跳跃式运动效果。

④配色的比例与分割

配色的比例和分割是随形状及其组合而产生的。利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配色的比例和分割,以及色彩的功能作用,可以强调造型形式的比例美特征。

5.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也随之变化。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地区甚至世界范围里,某些颜色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广泛流行,成为“流行色”。流行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而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广泛使用的颜色。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也应充分考虑使用流行色,以符合时代性要求。

6.注意色调的选择、重视着色工艺和经济效果

一般,工业产品的主色调为一色或两色。主调的选择与着色工艺和经济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主色调愈少,着色工艺愈容易,经济效果好;反之。着色工艺复杂,经济效果差。

7.注意色质并重

现代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还与材料的质地、极色与光泽色的应用有关。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大量采用油漆的着色工艺方法。油漆可以赋予产品各种绚丽的色彩,但也应充分考虑并应用新材料的本身色质和材料加工处理后的色质,以起到丰富色彩变化、显示产品现代特征的效果。

篇6

我国民间食用以及药用苦菜已有2000多年,最早开始记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苦菜无毒、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止咳、凉血明目、消肿、和胃,能治黄疸、下痢、痈结、疳积等症,苦菜的这些功效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9]。

1.1抑菌作用苦菜中因含有蒲公英甾醇等成分,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董艳等采用平板打孔药物敏感法、琼脂培养法测定10种细菌对于苦菜的药敏反应,根据测定的抑制细菌圈半径和最低抑菌浓度,表明苦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苦菜的作用下抑制较强;苦菜对其他5种杆菌如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及1种球菌如肺炎双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程敏等采用超声波协同乙醇技术提取苦菜抑菌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苦菜提取物对其的抑菌作用较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在苦菜提取物作用下抑制明显;而对青霉、黑曲霉等代表霉菌的抑制作用弱。因此,对于由细菌引起的一般性疾病,如细菌性腹泻、咽喉疼痛、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炎、扁桃体发炎等症,苦菜均有一定的疗效。

1.2抗氧化、抗炎作用苦菜中由于含有甾类、黄酮类等活性化学成分,而具有抗氧化、抗炎功能。McDowellA等采用自由基的清除法来测定苦菜叶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证明:苦菜叶的提取物因富含多酚物质而具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蓝莓花色苷等抗氧化能力强的物质相当,且对正常的干细胞毒性小,表明该提取物可作为对人身体有益的保健品。韩阳阳等研究结果显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提取苦菜根、茎、叶、花,获得的提取物各不相同,抗氧化能力与各部位的提取物中总黄酮及总多酚的含量密切相关,苦菜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性大小依次为:花>叶>茎>根。卢新华等通过计算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含量观察苦菜对心、肝、脑、肾离体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苦菜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明显抑制大鼠心、肝、脑、肾四种器官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苦菜对这四种器官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9]。卢新华、唐伟军等采用二甲苯涂抹、腹腔注射醋酸、角叉菜胶诱导等方法致使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染料渗出、大鼠后足爪肿胀来观察苦菜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得到结果:苦菜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与抗氧化作用相关联、并且与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如IL-IB和TNF-a的生成、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降低都有关系[5]。VilelaFC等利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爪水肿、腹膜炎,脂多糖诱导大鼠发热,纤维组织皮下植入棉球以研究苦菜提取物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抗炎活性,表明苦菜提取物中的姜黄素有明显的抗炎作用[15]。

1.3心血管保护作用蒋惠娣等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和洋芹素分别对心血管和平滑肌的解痉挛具有一定作用[16],而这两种化学成分在苦菜中都有发现,提示苦菜也具有此功效。牟艳玲等采用小鼠耐缺氧、耐饥饿时间测定、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电刺激诱发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等方法,观察苦苣提取物的心血管药理活性,结果表明,苦苣提取物明显地改善血管微循环、抗心肌缺血,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张有林等人研究发现苦菜中具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改善心肌缺血调节微循环、抗击心律失常、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此外,苦菜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胰岛素和甘油三酯(TG)。

1.4防治癌症ConfortiF等研究证明,苦菜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对人肿瘤的增殖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采用美蓝脱色法测定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氢酶活性,发现苦菜的乙醇提取物无论是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还是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氢酶均有明显的抑制[5]。苦菜的水煎剂还具有防治宫颈癌、直肠癌的功效。3.5其他功效苦菜除具有上述主要生理学及药用功效外,还能提高机体的适应及应激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具有保肝护肝、抗凝血、利尿等功效[9]。苦菜中还含有膳食纤维,经常食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及消化,同时还能吸附排解体内有害物质[7]。苦菜提取物可减轻草莓果实腐烂生菌,减少经济损失,使果实保持较新鲜完好的外观,是制备天然防腐剂的原材料[20]。如何改造传统的烟草薄片浆料,改善烟草薄片口味,也是人们一直热衷的课题,研究发现预处理的苦菜浆料混入后,可使烟气更细腻,且口有津润感[21]。

2苦菜产品及开发

苦菜资源较丰富,但传统中对苦菜的利用却主要局限于:新鲜或腌制食用、药用植物、饲料。由于苦菜医用功效及保健价值高,开发价值和潜力大,将其加工成现代人们需求的各类产品已成为众多学者及企业研究的热点,开展苦菜加工工艺的研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苦菜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1苦菜饮品以苦菜为原料的饮品主要有苦菜茶、苦菜啤酒、苦菜汁饮料、苦菜复合饮料等。苦菜茶,是将鲜嫩的苦菜叶运用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制得,其特有的成分及苦寒,适合饮用,具有清热、保肝,明目等功效,久服可宁神益气,空腹饮用健胃,是广大消费者的理想饮品[10]。苦菜啤酒,在啤酒发酵过程中添加苦菜原料,其产品色泽清黄透亮,具有啤酒的清香味道,色泽青绿,口感清爽,可起到独特的苦菜保健功能同时兼具啤酒的营养功能[9]。苦菜汁饮料,以苦菜为原料,经浸提成汁,调配加入蜂蜜浆、柠檬酸、蛋白糖,过滤,杀菌等工序制成,可依据口感配制成高糖清爽型和低糖浓香型等类型[17]。苦菜复合饮料是将苦菜与其他原料相互结合配制,如苦菜沙棘饮料,苦菜糯米酒,它们以苦菜为主原料,添加复合原料及其他添加剂,经过浸提、过滤等工艺制得。

2.2苦菜罐头苦菜罐头的最大优点是克服了苦菜的季节性生长问题,可随用随取。工艺流程主要是:原料选择和分级清洗、沸水烫漂、分装、注汁、排气、封罐、杀菌、冷却[9]。在制作过程中需注意烫漂参数及护色,以保持苦菜的原有风味、口感及良好感官品质。

2.3苦菜化妆品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化妆品已从奢侈品行列逐步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化学制剂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其生产工业引起的环境问题令人十分担忧,因此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自然、健康、无毒、无污染、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且又具有多方面保健功效的植物化妆品。苦菜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抗炎消肿等功效,可作为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制备出毒副作用小,无刺激的纯天然植物化妆品。此外,苦菜的开发产品还有苦菜挂面、苦菜干粉、苦菜泥、袋装苦菜等等。

3结语

篇7

关键词:感性工学;产品设计;家用理疗产品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3-0128-03

Analyses the Kansei Engineering Theories on the Use of Physical Therapy Products in the Home

SONG Chong-chong,WANG Yi-m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000,China )

Abstract :"Kansei" is used by Kenichi Yamamoto made a speec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6 when "Kansei Engineering" design philosophy, and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Kansei Engineering aims to impact on consumer sensory research products, make products designed to better meet the user’s emotional appeal, Ther- efore, by visual, auditory, tactile factors analysis, grasp the perceptual design of household physiotherapy products, can design assignment of all aspects of the user feel comfortable home physical therapy products.

Key words :Kansei Engineering; product design; home therapy products

Internet :.cn

一、引言

伴随着物质时代的结束、感觉时代的来临,消费者、使用者看重的已不再是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是与自己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自我满足感;他们追求的也不只是停留在商品的某些特殊性能上,而是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①。因而,在家用理疗产品的设计上,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功能上的享受,还更应注重感官上的享受。

二、感性工学理论体系

对于普通人群来讲,他们对于“感性工学”的概念并不是那么熟悉的,但是我们手里用着的电子产品甚至是我们周围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受到其理论的影响。“感性工学”这一词,是由日本山本健一于1986年在美国发表演讲时提出“Kansei Engineering”设计理念时出现的,并广泛引起了汽车界的关注。此后,日本的学术领域以及研究机构也渐渐开展了对感性工程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关注。感性工程学是将人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因素翻译成具象的设计要素的一种理论方法,其主旨在于通过剖析使用者对使用物品的心理感受与意象,根据人们的喜好来设计生产产品的。简单来讲,感性工学就是通过对使用者本身真正的需求和反应,即使用者自身的生理层面(即形,色,味,音,触等)感受上的把握,从而设计生产出符合使用者情感需求的产品,从本质上来讲,感性工程学理论是指导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技术手段。

如今,我们可以借助感性工学来改变现今原有的设计过程,而这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的重点。感性工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控制论,从结构上来讲,构建感性工学系统程序应用于产品的设计过程其实非常简单的,沿着“确立目标―构建语意转译系统库―分析评定―逆向应用―反馈”的大循环进行,通过对构建起的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反复分析,使整个控制系统趋于稳定,这样我们就建立起来了完整的感性工程系统。

三、感性工学在家用理疗产品中的设计应用

现如今科技的日益发展,新的家用理疗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在更新的速度上也在不断地加快。近年来,尽管“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观念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设计理念被经常提及,但是在理疗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在家用理疗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从功能和形式方面上的考虑,很少能够顾及到消费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家用理疗产品具有携带方便、易于操作以及节省储藏空间等特点,能够让人们在家里随时使用,但是人们现在对于家用理疗产品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功能上的满足,更多的期望产品能够符合自身情感上的预期,让人们消除为了使用而使用的消极心理,使人们产生喜爱之情。不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治疗使用的工具,而是将其作为身边的一个伙伴,可以让使用者用起来更加贴心如意。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将感性工学作为其理论指导,分析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各种情感因素,然后在开发设计家用理疗产品中加以应用,从而真正做到从消费者需求的这个出发点来进行开发设计。

设计是能够实现情感因素的最难环节。在感性设计的研究上,其并不仅仅体现在感性设计的流程上,而在于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流程。家用理疗产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其感性的体现可以归纳为3个过程,4个步骤:

1.确定情感基础,选择目标消费群(即确定家用理疗产品的真实使用者)进行产品的情感测量,收集用户对现有的家用理疗产品在造型设计描绘上的感性词汇,剖析造型因素同感性要素之间的联系。

2.形成消费者的情感认知轮廓,即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阅读、情境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头脑风暴等,了解目标消费群对家用理疗产品的情感预期,与第一步主要是分析产品的特征、了解使用者与家用理疗产品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个过程即为感性的“读出”。

3. 设计实施,包括产品的设计定位、方案筛选以及模型制作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前期关于消费者对家用理疗产品情感需求的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同时还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这个过程,即感性设计的“写入”过程。

4. 设计评估,该过程是让用户对新的设计方案进行测量评估,看设计的产品是否达到用户在情感方面上的要求。这是感性设计的“验证”过程。

四、通过感觉要素把握家用理疗产品的感性设计

感性工学所追求的是来自于用户自身真正的需求和反应,但这样的反应是非常细微、不易察觉的,因而,“感性工学”实施的关键在于:1.如何根据人机学和心理学的评估来捕捉顾客对产品的感受;2.如何根据用户的感性来定义产品的设计特征;3.如何将感性工学建立成一种人机学的技术;4.如何调整设计来满足社会的转变以及人们的喜好倾向②。

(一)通过视觉要素把握家用理疗产品的感性设计。对于家用理疗产品来说,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它的颜色与外形。色彩具有唤起人们生理某种体验的特性,也是人们在欣赏产品时最为直观的方法,色彩是产品形态构成中重要的部分,大多数的产品各个部件之间都是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功能上的区分,以此可以达到良好的识别性与易用性。而在产品设计中,其最为直观、重要的体现即为产品的形态要素,家用理疗产品的外形是功能以及性能的外在呈现,在设计理疗产品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功能、技术以及环境的需求外, 还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形态与使用者之间的关联性。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看家用理疗产品的造型语言,当不同品牌的产品其内在质量差别不是很明显的时候,在市场竞争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即为产品的形态设计。因而在选择理疗产品的时候,除去产品的功效因素,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外形符合自己审美要求的产品。所以,只有家用理疗产品的形态满足了功能和情感两方面的需求时,其才能有拥有较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通过听觉要素把握家用理疗产品的感性设计。目标消费人群在选择家用理疗产品时,声音也是影响他们做出选择不可或缺的一项判断标准。家用理疗产品使用是出现的声音总体来讲可以分为提示正确操作的声音和内部结构发出的噪音两种类型。提示性的声音是提示性的声音是需要让使用者来做正确判断的,每一个提示都把理疗产品的信息反馈给了用户,让用户在操作时做出正确的下一步操作。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我们不需要的噪音的产生,其实很多噪声来源于产品本身,例如按摩椅工作时,内部马达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声音,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声音的话,就会影响人们使用产品的效果。因而在理疗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如使用开始时的提示音、某一部位运动时发出的声音等等。还要考虑到产品自身的和谐感,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能够发出恰当的声音来安抚使用者的情绪,让使用过程变得更为轻松。

(三)通过触觉要素把握家用理疗产品的感性设计。人与理疗产品的接触中感受最多的一般是对产品表面、工作部位、操作面板的触摸,触觉因素相对于视觉以及听觉因素显得更为重要。触觉,它可以辨别事物形状、大小以及表面的肌理等等,这是它的生理意义所在。材质是影响触觉的最大因素,当人们接触到产品的表面时,会唤醒人们大量的触觉记忆。在和家用理疗产品的直接接触过程中,使用者有了触觉上的感知,如果这种感知能够唤起人们记忆中类似光滑、温暖等舒适的触觉质感,必然会使人感到亲切。在家用理疗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其接触最为频繁的主要是理疗产品功效作用部位,每次接触它们,都会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感官感受,不同使用者有着不同的需求,我们有必要将各种需求汇总形成数据统计,进而设计生产出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情感诉求的理疗产品。

五、结语

以感性工学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家用理疗产品的设计,那就需要设计者来分析消费人群与家用理疗产品之间的感性因素,从而应用在实际的设计之中。对于研究感性工学来讲,其研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设计师从方方面面去进行研究总结的。以前产品设计生产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上,去推测左右市场的走向,是小众群体决定着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感性工学的运用是真正的从用户出发,从消费者的角度使产品的设计更加贴合使用者内心的需求。从消费者的生理学层面、心理学层面以及使用的环境出发,让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更符合用户的情感诉求。

注释:

篇8

物流管理论文2400字(一):精益物流管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要在农产品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精益物流的管理工作支持。对精益物流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此种全新物流管理模式,主要为降低资源损耗,缩短不必要环节带来的消耗。而农产品作为现代精益物流重要环节,不仅是探索农产品供应链主要环节,更能提升客户满意程度,逐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农产品与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益化与个性化农产品服务。

关键词精益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应用策略

农产品为大众生活必需品,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销售量,推动国内农业发展。在农业运输行业不断发展变革中,全新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出现。此种全新农产品供应模式,不仅能降低农产品生产盲目性,更能最大限度减低生产所带来的风险,不断提升农户效益空间。国内农产品行业迅速发展,这也意味着,农产品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行业发展能力,应从农产品供应着手,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带来的损耗,实现精益化管理,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价值,获得更多利润。

1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不足

1.1供应链流程相对复杂

对当前农业供应链结构加以分析,就国内农产品供应链来说,在供应链系统中包含生产、供货、物流与客户等不同环节[1],这些环节之间联系极为紧密,任何农产品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农产品供应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正是这些不同环节要求,导致国内农产品供应相对复杂。再加上,在农产品实际运输过程中,对运输时间、存储以及保鲜技术要求较高。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体农产品运输质量,最终在运输途中增大农产品损失,难以达到农产品客户需求。

1.2以往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较为传统

在以往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多采用传统农产品供应模式,此种模式相对落后、单一,不仅难以满足迅速发展农产品行业,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行业资源整合[2]。对当前农产品供应进行分析,依旧采用分散供应与经营模式,在此种模式中,农产品供应商占据重要位置。但是,传统农产品供应商,整体水准并不高,难以推动农产品供应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单一、落后农产品供应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大众对农产品需求,更会由于农产品行业资源整合方式不当,导致供应链不同环节出现利益冲突,最终降低农产品质量。

1.3农产品供应链先进技术难以得到应用

对当前农产品供应工作加以分析,由于农产品供应环节相对复杂,供应过程涉及诸多环节,都会增加农产品供应系统复杂程度。其中,在部分农产品供应过程中,需要应用技术方式之处农产品供应,确保农产品供应各大环节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就国内农产品供应链加以分析,这一环节体系并不完善、成熟,很多客户并不了解农产品运输关键信息,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全面,极易影响农产品整体销售。这些关键信息不畅通,势必会影响农产品整体供应环节稳定性,导致农产品供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2农产品供应链应用精益物流管理有效策略

2.1应用标准化农产品精益物流管理工作

对于当前农产品供应工作加以分析,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整体供应能力,降低供应过程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农产品供应精益物流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标准化、精益化物流管理方式,并以标准化精益物流应用管理为基础,做好精益化管理工作。例如,在精益物流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在物流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标准化物流管理意识。其次,应做好农产品人员培训工作,以精益化、标准化供应链为基础[3],及时检查农产品供应各个环节工作,并考察供应落实程度。最后,在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应培养工作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并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而以更为严格、标准管理方式,最终实现精益化物流管理工作。

2.2应用信息化建设精益化物流管理

在当前农产品供应链运行中,应当以物流管理方式与供应为基础,在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方式,并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农产品精益物流管理平台,借助平台实时更新农产品最新供应效益。作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环节,应结合信息化工作,不断调节农产品生产情况。借助信息化平台,农产品运输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物流信息,并在平台上,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益物流管理,不仅能维护农产品稳定运输,更能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

2.3不断简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流程

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越烦琐,所带来的农产品损耗越大。因此,为解决农产品供应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传统农产品供应流程,做好农产品供应流程删减工作。首先,在供应流程删减过程中,应结合先进技术,构建农产品专业平台,并做好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以此删减农产品不必要环节[4],做好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其次,应结合不同城市农产品供应环境,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及时了解不同农产品供应需求,最大限度避免农产品浪费问题出现。而对于农产品供应商来说,为避免供应环节农产品浪费问题,应结合农产品运输要求,做好农产品供应简化工作,最大限度提升供应效率,使精益物流管理工作开展得到充分落实,并为供应企业设置良好形象。

3结束语

对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问题进行不断研究,要想进一步简化供应环节,降低农户与运输企业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并做好精益物流管理工作,对传统物流供应方式加以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打造专业信息共享平台,使供应链各个环节能够掌握更为精准、时效性信息。只有这样,不断简化供应链流程,以标准化流程体系,开展农产品供应工作,才能实现农产品资源整合与实践,做好农产品物流服务,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实现精益物流管理,为农产品行业发展带下坚实基础。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探索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的实施途径论文

【摘要】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是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现状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具体的管理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绿色物流管理先进技术

前言: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较为突出,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注重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其中,使之适应当前绿色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管理者对绿色物流的相关知识掌握不透彻,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只做表面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物品的运输以及包装上,而忽视质量问题。责任意识不强,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工作积极性较低。第二,技术水平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绿色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支持,以此保证绿色物流链的完善性,针对在物流数据数据采集以及传输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忽视对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绿色物流管理质量,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物流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涉及方面较多,包括运输、加工以及包装等环节,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限,经常出现岗位职责不明晰的现象,各部门参与工作积极性较低,不利于保证物流供应链的平稳发展。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

(一)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一,定期开展绿色物流相关主题培训大会,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针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要对绿色物流管理的流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充分认识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绿色物流管理质量。第二,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型人才,尤其是在人才招聘的环节中要对应聘者的绿色物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操作,在此之前提供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并由专业人员带领操作,定期对人才的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态度以及能力进行测评,以此为依据制定长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原则,物流企业要积极鼓励物流管理人员到优秀的企业开展实践交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并将优秀的管理经验应用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以此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完善人才竞争机制,针对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与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

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是保证低碳环境下绿色物理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此环节中要发挥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力度研发先进的技术,以此为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积极与先进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完善自身的物流配送技术以及运输技术,尤其是在物流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其中,有助于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从整体上提升绿色物流管理效率。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实现绿色物流自动化、绿色物流网络化以及绿色物流信息化,在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借助绿色物理信息技术结合物流企业的经营以及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集中优化与升级,在企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优化物流企业工艺流程,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此环节中可以将信息监测技术应用其中,实时对绿色物流的运行流程进行监测,并及时收取运行数据信息,针对在监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实施一体化物流管理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绿色物流管理要逐步实现一体化绿色物流管理,在此环节中要对绿色物流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尤其是在包装、运输以及装卸上,注重完善绿色物流运行链,对其进行集中管理。第一,从包装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安排工作人员对包装的质量进行检查,质量合格之后方可进入运输环节,保证包装的严密性,以此符合运输的实际需要。第二,从运输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运输环节中,可以将一贯制的运输方式应用其中,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配送机制,由物流企业统一调度,以此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第三,从装卸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將机械设备装卸方式应用其中,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坏,也有助于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集中实现绿色物流的一体化管理,将装卸、集装箱装卸和公路汽运等核心业务进行协同规划,实现了商品从高能耗高成本公路运输到低能耗低成本铁路运输的转变,在此环节中加强与生产、物流、贸易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提高物流绿色发展水平,为物流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运输选择。

三、结论

篇9

关键词:农村 公共产品 优先序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047-0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国财力有限,使紧缺的农村财政向农村最紧迫的公共产品倾斜,确定各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先后顺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公共产品做出价值判断,分阶段、分区域地排出优先顺序,以保证供给的公平与效率。

一、研究的进展

在西方有关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著作中,已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公共产品理论体系。国内外对于农村公共产品或服务体制的研究,如农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问题,在世界银行的工作报告中有所涉及,但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

西方国家对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认识源远流长,但形成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种产品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则应该由公共部门来提供,市场机制在产品的提供上是失灵的,因为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人们普遍认识到,政府在有效克服原有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无效、低效等问题,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揭示的政府失灵问题。由于政府垄断了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公共产品在质和量上难以预测,再加上监督机制不完善,最终导致公共机构提供公共产品低效率或官僚机构低效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领域兴起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新公共管理理论,并以此指导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其核心问题是变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和方式。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诸多流派和主张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多中心理论”。“多中心”是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制度分析学派提出的概念。“多中心理论”指出政府并不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在政府之外还存在其他成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和供给形式[2] 。但是该理论仍存在很多缺陷,例如私人部门、社会组织过多介入公共产品供给势必会影响其社会效益发挥,而这又违背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宗旨。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国内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对目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相应对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姚轶蓉指出,在目前官员考核存在压力型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出现了严重的政绩化倾向,出于政绩的考核,工期短、见效快的公共产品被大量提供。在这种提供模式和官员考核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了严重问题[3]。陈强、黄微指出,中国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仅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而且偏离了农户的真实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供需失衡[4]。

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付贵生、郭锦墉将农村的社会产品分成了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私人产品,按照每种产品的特性确定相应的提供主体,纯公共产品由政府完全提供,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提供,俱乐部产品由利益相关者提供,私人产品完全由私人提供,以此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数量[5]。显然,这种说法的漏洞和“多中心理论”一样:如果公共产品过多由市场和私人供给,便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说又是公共产品的主要价值取向。

二、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

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是指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和供给价格应确定在何种水平上,如何在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生产之间最佳地配置资源,如何在社会不同成员之间分配税收负担,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达到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这一理论不但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科学分析了政府干预市场的界限。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是确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和供给价格理论依据之一。

庇古均衡:如同购买一般的私人产品一样,消费者如果用交税或缴费的方式购买了公共产品,那么必定是因为这一产品能给他带来一定的效用。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关于税制规范性原则的讨论中,庇古分析了社会资源在公共产品与个人产品之间的最佳配置问题[6] 。政府提供公共工程的原则是“最后一笔钱所得到的边际社会正效用恰等于为支付这最后一笔钱的公共工程的生产所必须缴纳赋税的边际社会负效用”[7] 。庇古启发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将个人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偏好进行汇总。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笔钱得到的边际社会正效用要大于等于同样多的钱用于农民个人产品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其实质就是相同数量的资源公用与私用的效用比较。庇古均衡的缺陷也启发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汇总农民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而达到或接近农村公共资源的最佳配置。

局部均衡:我们知道,在纯粹私人产品的局部均衡分析中,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与收入是已知的,假定每个人都准确说出他愿意为公共产品的产出所付出的成本 [8],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公共产品分析中是不存在任何免费搭车者或投机取巧者的。再加上其他一些限制条件,就能确定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向每一个人要求的公共产品价格应由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边际价值的评估来确定,而不能由市场来统一定价。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后,逐步加强了对农民农业的补贴力度,其中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关键。由于中国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区农民偏好也各不相同,要做到有效供给,依据只能是各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切实需要。

一般均衡:关于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分析,是萨缪尔森在1954年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完整地提出的。萨缪尔森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将产品划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则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对两类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两类产品的边际转换率[1] ,这就要求: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应处于其边际成本等于社会上个人愿意为这边际公共产品支付的税金的总和,否则,公共产品的供给就不是最优的。

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9]

按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要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离开了对需求的考察,就无法达到供求均衡点,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研究农民的需求和一般消费者的需求一样,需要借鉴需求层次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俗易懂为中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指明了方向。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只有在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在中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现状下,我们只能考虑该理论提出的前两个层次,即生理、安全需求层次。生理需要中涉及人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都属于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只有能够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可能有其他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讲,农村公共产品的最优先供给应该首先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生存权,在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权的前提下,满足其基本发展需要并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为农民提供最紧迫的公共产品

国家财力的有限决定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必须分阶段、分区域地进行,合理安排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笔者以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农村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了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村医疗卫生,三是农村义务教育,四是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五是农村社会保障,六是农村环境保护。

以上排序只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具体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优先发展顺序。但总的来讲,应首先保障农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后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农民发展;先保证纯公共产品,后提供准公共产品。参考文献:

[1]Samuelson, Paul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11).

[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11.

[3]姚轶蓉.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政府创新[J].农业、农村、农民,2005,(7).

[4]陈强,黄微.后税费时代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4).

[5]付贵生,郭锦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创新探索分析[J].经济透视,2004,(8).

[6]A. C. Pigou, a Study in Public Finance, Macmillan,1928.

[7]庇古.福利经济学:上卷[M].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

篇10

【关键词】公共产品 定价 新进展

随着公共产品需求的增加,公共产品定价问题受到许多经济学者的关注。探索公共产品定价问题成为经济体制转轨条件下推进价格深化改革的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在我国转型时期,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公共产品的定价存在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公共产品的定价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使我国公共产品的价格更趋合理,从而促进我国公共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公共产品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关于公共产品定价的研究首先应明确公共产品的界定和分类,因为不同类别的公共产品的定价方法是不同的。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公共产品”一词最早由瑞典人林达尔(Lindahl,1919)在其博士论文《公平税收》中正式提出。1919年产生的林达尔均衡是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1954)在《公共支出纯理论》中将公共产品定义为这样一种产品: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这一描述成为经济学关于纯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 最常见的公共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萨缪尔森定义的纯公共品,如国防、公共安全、消防;另一类是具有拥挤性和可排他性的准公共品。在萨缪尔森等人研究的基础上,1965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俱乐部产品”。所谓俱乐部产品就是这样一类产品,一些人能消费,而另外一些人被排除在外,如日常生活中的收费路桥以及公共游泳池、电影院、图书馆。还有一类与俱乐部产品相反的共同资源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排他的产品,如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渔场、公共牧场。俱乐部产品和共同资源公共产品共同称为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当消费过一定的限度时,会出现“拥挤”问题。

此外,公共产品也可以分为混合产品和公共中间产品。混合产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具有较大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如教育、卫生、科技。公共中间产品是指未被最终消费,而是被用作中间投入,进入生产过程的公共产品。也就是说,公共中间产品的消费主体是生产者,更具体地说一般是厂商,而非普通的消费者。公共产品还可以分为整个社会消费的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概念的界定和分类为我们探讨公共产品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近年来,不少外国学者都对公共产品的定价和供给理论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纯公共产品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常由政府亲自经营并采用免费的提供方式,即使允许收费时,支付的费用也常常很少,并且几乎不变动,而准公共产品如果不收费就会造成过度消费,所以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准公共产品的定价问题,并针对准公共产品的定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Rajat Deb 和Laura Razzolini (1999)提出了一类可以用于公共产品战略防护供给研究的类似拍卖机制,并且可以直接连接到维克里拍卖理论中。他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如公园、游泳池等产品发生拥挤时就属于这一类别。由于公共产品的排他性,他们直接使用了非贝叶斯拍卖理论,并根据私人产品和排他性公共产品的主要差异,为划拨准公共产品定义了战略防护的类似拍卖机制。

Yoshitsugu Kanemoto(2000)及Nizar Allouch和Myrna Wooders(2007)则主要针对俱乐部产品定价方法进行研究。Yoshitsugu 等(2000)研究了不同供给者关于两部定价法的价格和数量竞争在俱乐部产品、地方公共产品等中的应用。这种广义的两部定价模型不仅提供了多种模型的合成,并能在均衡价格时获得几种新的结果。 Nizar Allouch等(2007)模拟了一个个体可能属于多重俱乐部并且俱乐部大小是任意的俱乐部经济,介绍了均衡价格和核心理念以及交流成本。这一理念考虑到背离特定的结果会产生小的通信成本。其认为在给定通信成本时,对于所有足够大的经济体核心是非空的,并且采取平衡价格的结果集合是和核心相等的。

Peter Norman(2004)、Martin F. Hellwig(2005)等学者侧重研究了个体参数是私人信息的排他性公共产品的定价和供给的相关问题。Peter Norman(2004)在使用私人信息的模型中研究了排他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这种供给水平是渐进确定性的,使得提供固定数量产品和收取定额的准入使用费有可能近似最优机制。一般来说,固定收费涉及三级价格歧视。Peter Norman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了在价格歧视能力没有外在限制时,可以证明在大的经济体中简单的价格方案,三级价格歧视和平均成本定价是合理的。Martin F. Hellwig(2005)研究了大的经济体系中,关于个体参数是私人信息的排他性公共产品的功利主义福利最大化问题。指出如果不平等的反感很大时,最优分配涉及使用入场费,以使资源在从公共产品中受益多的和受益少的人中重新分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研究成果不是相互排斥、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同理论的结合能够为公共产品定价和供给的分析提供更好的方法。

三、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近几年,随着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公共产品定价问题正在成为许多国内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姚力和张宗新(2002)指出公共产品的垄断性供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公共产品定价之所以陷入“价格陷阱”,根本原因在于供给的国家行政垄断。因此,在借鉴当代西方国家最新管制理论的基础上,只有打破政府垄断机制,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才能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增进国民福利水平。孙钰(2003)在给出中国城市公共物品定价原则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价格的合理构成,以期通过确定社会边际成本来解决定价问题,为价格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

部分学者尤其关注对公用产品的定价机制、定价模型及效率分析等问题的探讨,如王俊豪(2001)讨论了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下产生的低效率的“A-J效应”,分析了在经济发达国家最具典型意义,又有较大差别的两种价格管制模型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提出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模型,并对其作了理论分析。任俊生(2002)提出由于垄断行业具有特殊的技术经济特征,其价格形成和运动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一般来说是在政府管制下形成的;价格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也与竞争性产品有明显区别。周勤(2004)指出在转型时期政府无法形成一个能够兼顾政府、管制机构、被管制的企业与享受公共产品的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等各个利益集团利益的价格均衡机制,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管制路径,将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与公共产品经营权的拍卖相结合,将原有公用产品经营中事后补贴总成本差额的机制转化为事前最低补贴或最高的上缴利润竞标机制。张国兴(2005)从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出发,分析准公共物品定价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准公共物品定价的前提条件,提出了社会边际成本的定价方法,并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及公园这两个准公共物品进行了验证,为其他准公共物品的科学合理定价提供了参考。

还有一些学者总结和分析了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如于立和于左(2003)及刘安萍(2007)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的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的问题,通过对普遍实施于欧美国家的两种价格管制方法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构建了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改革的思路。

四、结束语

公共产品定价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理论与实证的文献越来越多。理论文献主要探讨公共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定价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实证方面则主要关注于公共产品定价模型的开发与改进。国外学者的文献主要是研究不同类型公共产品的定价模型和方法,从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准公共产品的定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公用产品的定价机制、定价模型以及定价原则和策略分析上。可以说,国外学者关于公共产品定价问题的研究已进入不断深化阶段,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且在实践中发挥了理论先行与实践指导作用,对于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纵观这些文献可以发现,要改进公共产品定价机制和效率,结合我国公共产品定价的现实,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要健全价格管制的法律体系,用法律形式明确价格管制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人民对价格管制者进行监督的方法和权利,作为广大消费者监督政府价格管制行为的法律依据。二是政府定价行为公开化,使人民有知情权,从而可能监督政府的公共产品定价行为。也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定价行为成为“白箱”操作。三是价格监管要到位。对适宜放开的领域, 政府应加以严格管制,防止垄断经营者勾结行政权利、利用垄断高价损害公众权益。要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职能比较完备的价格监管机构。四是要为消费者参与创造条件。当前比较现实可行的做法是组织专业性的消费者协会。协会中不仅要有消费者和用户代表,还应该有技术人员、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参加,与政府价格管制机构保持经常联系,反映消费者意见和要求,甚至可以派代表直接参加价格决策会议。

【参考文献】

[1] Buchanan J.M.,“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 Economica, 32,1965(1).

[2] Nizar Allouch、Myrna Wooders,“Price taking equilibrium in economies with multiple memberships in clubs and unbounded club siz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22,(September 2007).

[3] Norman,Peter,“Efficient Mechanisms for Public Goods with Use Exclusion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71 Issue 249, (October 2004).

[4] Paul A. 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 36,No. 4.(November,1954).

[5] Rajat Deb,Laura Razzolini,“Auction-Like Mechanisms for Pricing Excludable Public Good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Volume 88,Issue 2,(October 1999).

[6] :公共产品定价的法律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7] 任俊生:论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监督[J].长白学刊,2002(4).

[10] 孙钰:公共物品定价与市场化配置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