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范文

时间:2023-04-11 15:0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子道德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子道德经

篇1

在孩提时代的我就曾经接触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大家可以轻而易举猜到当时懵懂孩童的我,对于这本书可谓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对老子以及《道德经》的初步认识还得追溯到我爷爷跟我讲的故事。爷爷跟我讲了很多的古代传说,其中就有关于圣人老子的传说——相传老子一夜间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而去,成为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小时候听着这些传说比较神秘、玄奥的东西,都是和老子相关的,但是老子是谁,什么是老子的学说,他所著作的《道德经》讲述的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却知之甚少,而且那时根本看不懂。

读懂一本书,首先读懂一个人。这是我阅读书籍的座右铭,若光看一本书所讲的内容,而不去深入了解作者为何做此书的种种原因,那就与作者做此书献于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书纯粹是为了赚取稿费或者立名,那样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强称为写作工作者罢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广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代造英雄,时代也会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称《论语》为做官必学,《道德经》为做人必学,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说法那样的片面。一本《道德经》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为人等多方面的内容。换一种比较概括的话说可算为一本百科全书,但是《道德经》真正的分类还得算为哲学著作。

老子道家的学术充满着辩证法,从探讨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为本,直接从关注明民生,关注社会弱者,弱势群体出发,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对社会人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德经》揭示宇宙万物、自然天地、社会与人等及其运动规律,因而是一个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黑格尔曾经感慨: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

在老子《道德经》诸多哲学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处世这方面知识。下面简单的叙述一番。

修身为本的主张在《道德经》中有诸多名句:“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细细体味一下老子对人生修养和处世的见解,我觉得他的很多话语,句句启迪心灵,不时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复醒,感到好像在痛饮千年陈酿,愈久愈香。

篇2

1 道与德的含义

要想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性,首先我们就应该弄清何谓道、何谓德?首先,今天人们提起道与德时,经常是合二为一的称作道德,主要是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人品修养等,但是在诸子百家时期,不同学派对二者之间的含义进行过较多的阐释,例如“天道”、“商道”等,在《道德经》中明确的给出了道与德的含义,并且是最为全面以及系统的。在这之中,“道”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道”可以称得上是宇宙最高的规律以及法则。其对宇宙的看法是亘古不变的,并且也是对宇宙最高规律的整体概括。又比如道的本源性是万物之源,是所有事情循序渐进发展的基础,失道而行是万万不可的。在“道”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然界的崇尚,按照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而发展,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必将会失败。另外,“道”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层次性的要求,不同人才处于不同的层面上,并且按照不同的角度理解“道”的本质,这样才能遵循其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比较崇尚重德积善,因此在对德的阐释中,主要是指人的规范,是位于道之下的一种表现方式,与道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只有道的出现才能存在德,而道的实现途径之一也是德。在我国古代,一些具备高尚思想与道德情操的人都被称之为道德之士。并且德同样也是一种思想与行为,处在道的框架之中,德与正、善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通常所说的仁义礼智信等包含在正、善的范畴中。在长时间的修炼中,德是可以不断积累的,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强求,积德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而不应该故意为之,所以通过这一含义可以表明,德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唯心之物。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道与德之间的关系,在这之中,道是先于德而存在的,人类在不断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探索与进取,直到今天。

2 道与德之间的关系

2.1 从“天道”看“道”与“德”的内涵及关系

人们常说天命难违,是因为天道是客观的自然世界,是人为因素无法改变的,在天道中主要涵盖了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是万物本源,第二层是万物养生,第三层是万物运行,在本源上来看,宇宙的起源来自于道。有和无构成了万物的本源,二者可以说是“同出而异名”,那么如何理解这一道理呢?实际上就是看似无实则有的过程,从无到有是可以转化的,因为无并不是空洞的,也不是空无的,同样,有也不是显而易见的事物,在有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预设,最终会成为“道生一”中的“一”,由此可见,有与无之间的关系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道”=“无”,“德”=“有”,道是万物起源,是宇宙最基本的准则,所以二者是相生相成的关系,在提出道时,就一定会对德有所涉及,但是二者并不会以本体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有与无的形式出现。

在万物生养上,“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老子十分强调“道”先于万物,并生成万物。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道德经》中直接表明“德”养育万物的只有一处,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道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只有“有”(即“德”)才能?B育万物;作为无形的“道”只有通过“德”才能作用于物,“道”一旦作用于物就已经变成“德”了,因为“德”为“道”之用,是“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

在万物运行上,“道”主“返”,“德”主“弱”。“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万物出生环节,“道”主“生”,“德”主“养”;在万物进一步生长发展中,“道”主“返”,“德”主“弱”。“返”是“道之动”,是“道”本身的运行方式,“弱”是“道之用”,是“道”在万物中的显现,也即是“德”按照“道”的运行方式作用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运行方式。

2.2 从“人道”看“道”与“德”的内涵及关系

一般认为,形而上的“道”一旦落实到人生层面就被称为“德”,但世界总是人的世界,“道”无论多么形上、多么客观,它中会落入人的世界才会被认识、被构建。因此,按照前面已经形成的思路,在这里仍把“道”与“德”作为一个不可分离的矛盾体,放到“人道”层面进一步划归和梳理。人总是自觉地创造历史,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为”字,承接前面已有的分析并结合老子在人世层面关于“道”与“德”的论述,可以看出:在“人道”层面,“道”体现为“无为”,“德”体现为“有为”。

在“天道”层面,“德”主“有”、主“动”,所以在“人道”层面,“德”主“有为”。人们常常偏重于老子思想中“无为”的一面,而忽视其中“有为”的一面。其实,“无为”和“有为”是辨证的矛盾体,二者相生相伴,不可分离。特别是在“人道”层面,“有为”的特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其一,“有为”是人的显著特性,“无为”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要从“有为”上升或退隐到“无为”,必须依靠“德”涤去“求功”、“争利”等私心杂念,只有通过“德”的这种“有为”方式,才能摒弃世俗的“有为”,从而达到“道”的“无为”状态。其二,除了“德”按“道”的“无为”要求而进行的“有为”方式外,世俗中一些较好的“有为”方式似乎还是得到了老子的认可。

篇3

关键词:老子;道德;史学智慧

有一个人,两千年来一直被称为老子,大家又没什么意见,这人一定有过人之处。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智慧长者,曾做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智慧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而其思想中古老的智慧,也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新的精神家园的理论源泉。

老子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是史官出身。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史学智慧最大的特点就是冷静理智。为什么呢?西汉班固《汉书o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兴衰成败存亡祸福,然后知清虚以自得,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术也"。最熟知古今天下存亡兴衰、人情真伪消长之事实非史官莫属,他们从这些历史事实中中总结出规律,因此更能从中吸取到大的智慧。也就是说,班固认为老子这种史学智慧是使人能获得最大成功的智慧。

二是他的行为。老子理智的离开没得作为的地方,据说在函谷关富有智慧的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在秦地终南楼观台讲经传道,这些或史实或传说,都体现着一个智者的行为。关于老子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一直有人以道可道非常道来诟病他,甚至有人说这是尹喜的勒索。其实,老子恰到好处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并非什么也不说,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为深刻的道理。

三是思想,汉朝史学家班固将其概括为"清、虚、卑、弱"四个字,并认为这是取得最大成功的智慧。我们先以《道德经》为蓝本解释一下这四个字,然后再加上"反、本、无"三个字就全面了。

第一个字"清"意为水静犹明,是说我们的心应该象一泓清水般清澈宁静,才能产生智慧,水不干净或动或乱,即使天空中有一轮美丽的月亮也没法映现于水中,所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清净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正如憨山大师注曰:"此诫君人者,当知轻重动静,欲其保身重命之意也。然重字指身。轻字指身外之物,即功名富贵。" 人只有真正的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脱离出外界的纷纷扰扰,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样也变拥有了真正的智慧。

第二字是"虚",是说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自《尚书・大禹谟》就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有欹器警世,水满则覆。而老子则更深刻的发挥了这个思想,第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流传千古的名言。 "致"的意思就是达到、做到。真空无象曰"虚"。"致虚极",就是要做到没有任何一点私心杂念,没有任何污染杂质,要空明、清澈。"守静笃",空寂无声,没有任何响动就是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要修炼内心,保持内心平静不乱,一心不二用地"守"住自己的心。

第三字是"卑",是说要像道路啊,水啊一样善于处下。这样才能善利万物而不争,所谓"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社稷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就是说只有能受国之垢的人,才能成为江山社稷的主人。老子又说"大国者下流"(《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因为"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只有像水处在下游一样才能汇集成江河湖海;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第四字是"弱",即柔弱胜刚强。老子以水为例说明这个道理:"夫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水再柔弱的了,但是能攻克坚强之物的事物中却却没有哪个能比得上水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替代它。水利用它柔的特性而战胜比它强大的事物,这就是柔弱战胜刚强最好的例证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这句话也很好的表明了同样的道理。

第五字是"反",对《道德经》核心的总结以第四十章最为精辟,有三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中"反者道之动"。是说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它衍生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有无相生,尤其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淮南子・人间训》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这句话的注解更是影响深远。

第六字是"无",无是清静无为,所谓无为而天下正,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核心意思都是不占有,不干预的大道情怀和不妄为,有所不为的合理哲学。

最后用一个字是"本",这是上面讲的道理的概括,老子说,吾独贵食母。母为本,本即道。这一是说上面说的道的理是根本的道理,二是说道是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种哲学智慧,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的道法自然,无神理性的根本世界观。

老子思想中的智慧主要体现了他清、虚、卑、弱的人生智慧。现代社会,人们对老子思想的研究极为重视,主要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高速发达,而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发展却无法与物质发展相平衡,从而出现了很多矛盾,如人被物质所奴役,是个体情感、精神、情趣被淹没等等。老子的人生智慧可以让人们得以借鉴,用来超越种种利害与得失心,以平淡、自得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扰。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撰,曾宪礼.汉书(卷三十)[M].岳麓书社,2008:786.

篇4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现代教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尽管他的思想更多的表现在哲学方面,但其对现今教育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的自然观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不管我们将老子的“自然”理解为“自然界”还是“人文自然”,抑或是一种自然状态,其背后都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永恒规律――“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认识论、宇宙生成论只居次要地位,老子思想的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法自然、宗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法自然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自然观念,体现了老子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对此,老子强调说:大德之人的行为,都是遵循大道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他的自然观念,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讲,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和人法自然两个方面。

从《道德经》看,有许多是反对教育,反对学习,甚至主张愚民。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富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第三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而老子是真的反对教育,反对人民素质的提高吗?其实不然。

就从老子留下《道德经》这本书而言,表面上是为了出关而作,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当然,老子完全可以不写,不写就是无为。然而,他还是写了,虽无法身教,但仍以自己的言辞教育后人。老子还做过孔子的老师,孔子曾“适周问礼”与老子,并对老子的训教佩服备至,认为不枉此教,而并非其所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实际上还是为了教育后人,从而达到其治世的目的,而不是真正的要人无知。二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兼容并包的今天,老子的思想也有着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倡导自然教育,顺从自然规律,顺应人的本性,对社会、施政者、个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倡导各行其志,改变简单的衡量人的标准

儒家思想“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索”,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关系)非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儒家形成的是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以授道德、教“六艺”为核心,尽管教育的内容很广,但贯穿其中的就是以仁治国,根据“仁”的标准,传授统治理论和统治方法,训练统治技能。何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是统治管理者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用性成为儒家最大的特点,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这种教育思想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中,人才这样的概念也越来越单一、简略,越来越向是否对社会有用,能够给社会创造多大的实际价值这样的标准靠拢。教育制度也随之越来越完美,清一色的教育让越来越多人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变得越来越简单,也泯灭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张扬,甚至失去了自己的思考,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向往这样的生活,竞争力的加剧,致使许多人扭曲自己来获得荣誉,如一个仪表堂堂的大学教授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界的悲哀,而学术造假的大学教授仅有他一人吗?然而,在目前社会所倡导的人才衡量标准之下,教授的行为似乎又不全是他的错,没有权威的论文、没有权威的研究成果,他又怎样在这方热土立足,又怎能登上人生的高峰,而自己又没有这样的实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只能铤而走险。能都潜心研究学术,不在乎名利的又有几人。因此这说明社会的风气和大环境会影响着很多的人。

“希言自然”道法自然要求的是顺应自然规律。这个自然规律应该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是人为的规定的准则。社会所要倡导的应该是顺应每个人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提倡的应该是全方位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为无为,则无不治”,让人们形成一种自愿自为的观念总比硬性的规定要好的多,从行为上改变一个人并不难,而从内心深处改变人的观念则困难的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道德经》第八章)。老子以水喻得道之人,由于与世无争,所以才不遭到怨恨,也正是因为无争,遵循着本性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才能像水一样至善,所谓“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二、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何谓“自然”?“自然”即是“本来如此”、“自己如此”、“应该如此”,它表现为规律性和存在性的统一,老子认为,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先于天地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独立不改,同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但老子并没有把道看做一切事物的本原,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将天、地、道德本原归结于自然。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说:“法,谓法则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这是对于“道法自然”的一个很好的解释,道法自然并不是道即自然。如陈鼓应说:“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自己如此”。虽然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法”的意思却被不适当的删除了,“道”就是“一切”,“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法自然”,王弼所谓的“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便是对这很好的解释。“道法自然”便是遵循天地间万物的规律,听任其是,任其自然发展。落实到教育者身上,其实老子是倡导一种少说多做的教育方法,这其实是与儒家的言传身教是相辅相成的,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重要的补充,老子的思想也有着其不可替代的意义,给我们以许多积极的启示。

现代社会简单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着教育制度,死板教条式的教学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言传身教式的教学可以更直观的教育学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的内容。但在正统教育的思想中,师道尊严、师说神圣,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满堂灌输、全盘接受成为更有效、更便捷的方法。八股教学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重言教,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但现在很多地方的应试教育却进一步把满堂灌输、全盘接受当成了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学生被一味的牵着鼻子走路,没有一点独立自主的精神,主要原因正是教育者言之过甚,教之过甚。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少说多做是育人最好的方法,但这种至高的境界很少能有人达到,所以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学习并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施教者以身作则,少说多做,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通过一次次测试分数、评比等指标压着学生学,要以“不言之教”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和效果。儒道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

三、返璞归真、淡泊名利

人法自然从个人学习的角度来讲便是返璞归真、淡泊名利,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统一。作为万物的灵长,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要以“无为”促使自然更加和谐的发展,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强调“无知”、“无为”、“无欲”,与其将其看做是老子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不如将其看做老子对现实的反击。老子向往“小国寡民”的理想王国,正是对现实最大的逃避,对人欲最大的抨击。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认为人若顺其自然发展,不必勉强,则自有社会的、道德的生活,道家虽未标明主张性善,而实则是极端地主张性善者”。顺应自然,不必勉强,本真的活着,应是人类最佳的状态。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即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效法于自然,讲到底,就是人要效法自然。怎样才能效法自然呢?就是学习不违背他的本性,用柳宗元的话说:“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则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郭橐驼》)。如同自然的生物一样,气候、土质、湿度不同,环境和物种也不同。各个物种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充分生长,适其本性,改变它就一定会变味,橘逾淮则为枳,口味不一样。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莫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在强调,人的心本来就是虚名,宁静的。但是人往往会被欲望所控制,因此观察其物而不得其正,万事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本。就如现在的家长和老师一样,根本就不管孩子的爱好和想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看到别的孩子多才多艺,唱歌跳舞,也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各个辅导班学习,殊不知孩子想的是自己的画作。特别是大学以前的教育,学生被完全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完全放弃自己独立的自由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考出高分成为唯一的目标。

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以“法自然”等卓越理念确立了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在随后较长的儒、释、道教育思想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不断得到延续和发展,从魏晋玄学到唐宋禅宗佛学到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再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家王守仁、戴震,直至近现代启蒙思想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绵延不息。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道法自然,在兼容并包的今天,借鉴老子自然思想的教育价值,儒道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使国民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己本性而成长。

参考文献:

[1]司马迁.老庄申韩列传・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李泽厚.中国古代化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

[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5

关键词:道德经;深度翻译;文化内涵

1.引言

《道德经》是影响中华民族2500年的道家开山之作,也是中国传统典籍的经典之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物,既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其影响之深远不仅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各国的宗教、哲学、艺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前,世界性的“老子热”正是老子道德文化真理的现实再现。因此,翻译界对为什么要翻译典籍达成共识之后,产生争议较多的则是《道德经》英译版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道德经》英译的时候,应当选择最接近原著本来面貌的文本为底本,采用深度翻译策略,在传递原文书面意义和语言形式的同时,来再现原文文本的作品风格和文化内涵。

2. 选择《道德经》英译底本应遵循的原则

编辑出版有多个不同文本的古代文献,应当选择最接近原著原来面貌、最少受到后人篡改的文本作为底本,这是版本学最基本的一条原则。翻译古代文献,也应当遵循同一原则。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译者同时也是编者,面对不同的文本或同一文本的不同释读,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世传《道德经》版本繁多,流传较广,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这两个注本的传本,世传本经过多次传抄、刻印,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祖本的原貌,导致世传本中多解、难解和无解之处比比皆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甲乙两种抄本出版后,海内外掀起了一阵《道德经》研究热潮。帛书本《道德经》与世传本相比较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帛书本《道德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与世传本相比,它更加严格地恪守语法规则,保留了许多语法虚词,这些虚词为《道德经》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解决了前人在校释时解决不了的一些难题;之后,《道德经》研究进入了相对稳定期。然而,1993年考古学家在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出土的竹简《道德经》又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掀起了一阵研究热潮。竹简本与世传本和帛书本相比,在内容篇幅、篇章结构和用字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虽然竹简本是《道德经》现存最早的版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内容却远不如帛书本丰富,不可取代帛书《老子》。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以帛书本作为现代注释本的底本或译本的源本,同时,就帛书本和竹简本两个版本的重叠部分而言,应该将更古老的竹简本作为源本,订正帛书本中的讹误,才符合版本学的基本原则。

3. 文化翻译策略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其中必然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首先体现在语言作品的内容上,如中国传统典籍《道德经》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翻译通常被看做是跨语言的活动,即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笔者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文化之间的交流。

美国翻译理论家奎姆·阿皮尔(Kwame Anthony Appiah)提出了“深度翻译”的理论。所谓“深度翻译”是指一种学术翻译,即通过注释将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使源语文化的特征得以保留。作为一种翻译方法,深度翻译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各种注释,帮助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笔者以英国汉学家亚瑟·威利(Arthur Waley)的英译本为例,分析深度翻译方法的应用。为了能更好的理解《道德经》原文及英文译文,笔者选取了梁海明《老子》的中文译文以供参考。笔者对于英译文本的研究主要从数字方面进行分析。因为在《道德经》中,老子多处使用数字,这些数字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关系,其中还隐含着古老的中国文化内涵。

· 数字“五”的翻译

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

梁: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五味杂乱让人胃口败坏,五音纷杂让人听觉失灵。

Waley: The five colors confuse the eye. The five sounds dull the ear. The five tastes spoil the palate.

中国读者在阅读此译本时能够明白这三个“五”的所指,但是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西方读者看了这个翻译会困惑不解,不知道“five colors” ,“five sounds”,“five tastes” 是指哪五种颜色?哪五种音符?哪五种味道呢?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音”指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为了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使西方读者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字魅力,笔者认为应在此处对这三个“五”进行进一步的解释“The five colors refer to blue, yellow,red,white and black. The five sounds mean Gong,Shang,Jiao,Zhi and Yu. And the five tastes are sourness,sweetness,bitterness,spiciness and saltiness.”

例 2. 数字“六”的翻译

原:六亲不和,有孝慈。(第十八章)

梁: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睦,于是才会提倡孝慈。

Waley: It was when the six near ones were no longer at peace that there was talk of “dutiful sons”.(“the six near ones” refer to father, son, elderly brother, younger brother, husband and wife)

在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关系中“六亲”是表示家庭成员及其关系,指父、子、兄、弟、夫、妇。东方看重家庭人伦,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西方注重个人主义,西方的家庭伦理关系比较简单。如果没有此注释,西方读者看到此处会感到费解。Waley的注解让西方读者一目了然,在领悟这句话含义的同时能积极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例3. 数字“一”、“二”、“三”的翻译

原: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梁: 道产生原初混沌的元气,这原初元气生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和阳气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

Waley: 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 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 three things, up to ten thousand.

此处,Waley译出了字面意义,把“一”、“二”、“三”译为简单的数字,并没有体现出《道德经》的哲学内涵。本句中的“一”、“二”并非通常所说的数字,在道学中有特指意义。“一”可以理解为道是天地未分时的原初混沌的元气; “二”的含义是“阴和阳”。译者若能以注解的形式对其加以阐释,其间的文化内涵才能被西方读者领略。这句话不妨译作:Tao gave birth to the One — the source of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the One gave birth successively to two things — yin and yang, then another new things, up to all things of the world.

数字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以上数字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方面采用深度翻译的策略,能将原语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很好的达到文化交流传播的目的,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5. 结语

面对一部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典籍作品时,译者的责任不仅仅是翻译,他还必须在校勘方面下功夫。译者须对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选择最早、最接近原著本来面貌的版本作为源本。源本一旦选定,译者在进行《道德经》翻译时,应采用深度翻译策略,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忠实传递中国文化的意、韵、味。

来稿属于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从英译《道德经》看典籍翻译的文化传真和应采取的翻译策略,项目编号:2011YF071.

参考文献:

[1] Appiah, K. A. Thick Translation [A]. In Lawrence Venuti (ed.),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C]. London: Routledge, 2000

[2] 老子著.Arthur Waley 译.道德经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篇6

一、 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管理:

1、 企业的战略规划:

对一个企业来说,战略规划相当的重要,换句话说您的企业未来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完成,也就成了计划、执行、修正、再执行的问题。而大多数的老板对规划只是初级的幻想或者是梦想,总是人云也云,根据一时的喜好,不断的更改自己的决策,调整自己的产品,朝令夕改也就成了大多数企业老板显示的权威所在。因为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老板更加关注的是短期利益。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使企业陷入了非良性的市场运作。试想一下: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没有导航会使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企业在行业之中处于风口浪尖,短期利益的追求会使企业逐步的丢失市场,直到最终现金流的短缺葬送企业的前途。所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么作为老板们,根据企业的状况制定合理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理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 市场竞争策略:

有人说市场就像是染缸,根据颜料的颜色而改变。但是各位企业家们,其实颜料的色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那就需要我们根据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行业的趋势、市场的容量、环境的优劣、地方的消费习惯和风俗、消费群细分、渠道的差异等等来制定市场竞争的制胜策略。而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依旧是以低成本策略为主,其次是差异化策略。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一轮一轮的产品失败来宣布告终,还美其名曰产品策略是第一策略,试想一下你的产品市场存量到底有多少,放量的机会有多大?几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汇源果汁进军西安市场的时候,“容氏果汁”在96年就已经红遍了整个西安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汇源安排人员深入市场做调查,发现容氏主要是集中在KA、B类大型买场和传统的批发渠道,学校和传统的零售店的份额较小。经过决策利用人海战瞬间将汇源的产品免费铺到学校、士多店的所有柜台,利用渠道差异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占据了西安的市场份额。只是考虑短期的市场利益我相信汇源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敢问一下各位老板们,你的营销团队有没有这种洞察力,你们自己又有没有这种判断力和决策力?

3、 战略实施程度:

每一次战役的胜利都是指挥官和士兵努力的结果,每一项策略的实施同样需要团队来完成。您的团队有没有这种作战力和执行力呢?估计大多数的老板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根本就没有流程来定位责、权、利的问题。途中有非常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当时中央政府下令要用一天的时间走完200多里的山路,当时的夜以继日的赶铺泸定桥,最终获得了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没有形成石达开那样的悲惨结局,都是因为当时执行决策的结果。我们呢?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认为,结果的好坏都在营销,其实不然。整个企业的供应、生产、财务、内勤、销售是一个链条,随便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终都会对结果形成影响。笔者曾经服务过一家快销品企业,企业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责、权、利基本上没有明确,部门之间没有协调,最终都是以老板的喜好来安排工作,来决定一切。大家可想而知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据调查中小型企业的营销之外的其他部门领导都是老板的亲戚、朋友,因为和老板的这层关系导致执行力较差。反正结果的好坏都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位和薪水,各位老板们更是司空见惯。试想一下你企业的状况,没有基本的执行力,企业还会有机会吗?   二、 员工的文化素质:

对于中小型企业,员工的组成无非就是老板的亲戚、朋友、左右邻居,外加一层就是廉价的当地的生产工人。企业没有基本的文化理念,没有适合市场的人员淘汰机制,没有人员的培训机制,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甚至没有合适的责权利的划分。各位老板们,等待你的结果也只能是失败了。当时张瑞敏接掌海尔大权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员工的洗脑,最终让海尔飞向了世界,这一切的一切还不能让诸位吹响员工改革的号召吗?

三、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技术、设备改造创新和产品创新:

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型企业没有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没有设备改造的创新能力。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都是在市场上跟风,依据行业内较强、较大的企业产品为标竿,进行模仿,没有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短期的利益驱动最终战胜了企业将来市场的定位。所以说最终技术的创新、设备的改造、产品的创新,都会直接形成生产力的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而生产力的提高、质量的稳定,最终会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的胜利。河南正龙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牛面、大骨面来塑造营养型油炸食品,最终通过产品概念的创新赢取了整元面的市场份额。而广东新锦丰食品有限公司,一味的跟风白象的牛面、大骨面,甚至连名称都是一样的,最终呢?不单是迎来了和白象的一场官司,连自己味之家的市场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您说这样的低级错误还不能因以为借吗?

四、 企业的融资环境:

篇7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中国道教源头老君山参观。在参观期间有两个小小的要求:第一,请不要吸烟,因为老君山是天然林海,一级防火单位;第二,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不要离开登山盘道和休息台,因为老君山地势险峻,并有野兽出没,以免发生危险。谢谢合作。

第一项:老君山的得名

老君山旅游风景区位于西岳华山之阳,地处秦岭东南段北端的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在该地有一历史非常久远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名曰老君洞,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内溶柱林立,姿态万千,错落有致,特别是与道教传说中的神物酷似的系牛柏、炼丹炉、圣君卧榻、天门、豆腐坊、仙塔、玉柱、青牛等溶柱景观更是引人入胜,令人神往。相传太上老君从周国赶往秦国途中,在河南灵宝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拦住,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太上老君迫不得已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

太上老君对受制于人的尴尬处境深感关切,发誓要修得正果,他便来到洛南老君山潜心修炼。时年正月二十三,太上老君在老君洞终于功德圆满,修炼成仙,玉皇大帝亲驾相迎,也到此处与太上老君切磋仙道,遂成道教一统。后太上老君到达秦都西安,又降至终南山楼观台讲道,至此,道教传统才深深的扎根于中华大地。故民间人士在这陡峭的山崖上建造老君庙、玉皇殿以志纪念,老君庙、玉皇殿那历尽苍桑、饱经风霜的铮铮风骨,浩立于峭崖绝壁之巅,俨然向世界宣告中华道教在这里诞生。遍布山间的秦砖汉瓦、古迹遗存,承载着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先民们虔诚的神灵崇拜,民国八年,这里的乡民又勒石树碑,记载着这一史迹,于是,老君洞所在的群山峻岭也就叫起了老君山,老君山也就成了中华道教第一山。

第二项:道教文化艺术碑林

道教文化艺术碑林是老君山旅游开发项目的一个人文景观,将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线,辅以各界名流和游客的诗词、散文、观感、题词,全面、系统地再现道教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道教文化在老君山发扬光大的不朽历程。如果那位来宾有兴趣,我们可以给您免费提供一块碑位,永久留下您的人生足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光臣先生游老君山的观感诗。

第三项:老君山生态旅游与老子文化

老君山和太上老君联系在一起,就有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太上老君的学名叫老子,他的著述叫《道德经》,是道教始祖和中国的哲学之父。

黑格尔把老子的思想和欧洲人的老祖宗的哲学相比,认为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黑格尔尊崇老子哲学,把它同希腊哲学一样看成人类哲学的源头。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伟大的代表,他的宏大的思辨哲学体系的建构终结传统的古典哲学。哲学就是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中诞生的。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要慢慢地将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动,否则就使鱼破碎得不成样子了。美国前总统里根很欣赏老子的这一智慧,深知其三味,他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这句话,用这一理念来指导其经济政策,引起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这一团紫气,是飘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祥瑞,带来智慧的,这一团紫气不仅在中国飘了几千年,又飘出了国门,给世界带去了智慧的芳香。

因此,当老君山生态旅游与老子文化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洛南老君山就成了世界顶级的旅游资源,我们又成功地在旅游服务领域注册了老君山商标,开创了我国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先河。

篇8

关键词:自然;无为;天道;人道;治道

    《道德经》的最高概念是道。道是天道、人道、治道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渊源和基本理论问题。而《道德经》一书中的“自然”与“无为”两个概念则是道(政治理论)的本质属性和政治行为的根本要求。

    这两个重要的概念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老子政治理论体系、理论渊源的本质要求,是理解老子政治思想之本源及其体系结构的两把钥匙。有学者认为,老子的“自然”是事物的初始状态,原始遥远却有源可寻;是事物的纯朴本性。笔者认为,老子讲的自然是一种状态,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属性,它是指万事万物按照自己的存在形式,通过各自的运行方式,排除外力的干扰而自我存在、自我发展、自我完成,既包含了自然世界,也囊括了人类社会。这里讲到的自然,是侧重于自然世界的,体现了老子遵循自然的思想。他从自然宇宙万物中体会出“道”的思想,正如《广雅·释诂》:“然”,成也。而“无为”则是自然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寓于自然之中,更侧重于人本身。“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也不是指无所作为,它是指不乱为,不要胡乱干涉。正如老子的弟子文子在《文子·自然》中引用老子的话,对“无为”作了解释:“老子曰:‘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夏渎冬陂,因高为山,因下为池,非吾所为也。’”[1](p368)文子是老子的弟子,他的解释很显然有一层不对万物横加干涉,顺物而为的意思。《淮南子·修务训》对“无为”也有一个相当明确的解释“: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焉,故五谷得遂长……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2](p728)这段话的意思是,所谓“无为”,绝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什么事该做就做,什么事不该做就不做,也就是文中说的“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这才算是“无为”。

    一、天道无为:“自然法”与老子政治思想之理论渊源老子从自然宇宙之道中总结出“无”的特征,与他对自然界的崇拜是分不开的。“老子考察出万事万物———包括社会价值层面———均是相对而存在,并无永恒与绝对;他认为,产生万事万物的那个‘有’(存在),也应该是相对的,不足以代表永恒绝对。”[3](p“)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王弼注为“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因此老子赋予了“无”为“道”(政治理论)的永恒与绝对。“如果说老子‘道’的理论起点是自然宇宙,那么,‘道’的运行和作用的发挥就是以‘有’和‘无’相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4](p143)。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提出“人文自然”的概念。刘教授指出:《老子》书中的五处“自然”都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自然。“道法自然”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根据,而这个总根据是以自然为效法的对象。“‘道’是老子的终极关怀符号,而‘自然’则是这种终极关怀所寄托的最高价值”[5](p143)。

篇9

[关键词]爱心意识 责任心意识 老子道德经 德性教育

大学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也应有相应的德性教育,力争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研究性人才。《礼记》教学篇中记载:教也者,长善救失。所以,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如何在授业,即传授技术基础课程的同时,将道德教育,做人教育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科技人才,使学生能够适应高度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值得探索的课题。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尝试,在此做一简单总结,希望引起同仁的更多关注与探讨,推进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一、培养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尽职尽力意识

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一个集体就像一台机器,如果机器的每个零件正常工作,那么这台机器就运转良好并能充分发挥机器的功效;如果我们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作好,那么我们的集体就生机勃勃,团结进取,同时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和内耗。

一台机器的核心部件对整个机器的输出动力的大小和功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集体的班干部就是一个集体的核心。笔直发现一个班的班风与班干部本人的做人态度(爱心意识,团结意识)、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班干部上课认真听讲,班干部具有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工作尽职尽力,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就好;相反,班干部不起好的带头作用,班级像一盘散沙,班风、学风差。因此,班干部的爱心意识、团结意识、工作尽职尽力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直接影响集体的生命力。针对这一特点,笔者给学生进行了耐心的启发和引导。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恩始太上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目前在校的学生,未来都会任职于各个岗位,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项目的负责人,甚至只是一名普通的从业者。但我们中的每一位从业者肩上都担负着各种责任,而这些责任不仅关系到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且也将关系到周围人的利益和幸福,同时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我们每个人应该从现在身边小事中,就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做事尽职尽力意识,这样才能“修心、齐班,近而才能齐家、齐厂、齐国”了。如果我们人人能够在工作中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意识,工程责任意识,未来也就不会发生“三鹿奶粉”类似的事件了!

“三鹿系列案件”为牟取非法利益,42天赚4756万元昧心钱,丧失做人的基本道德――爱心、良心和社会责任心,使无辜婴儿遭殃以致丧命。见图1,愿董事长田文华以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张玉军、高俊杰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耿金平犯生产、销售有意食品罪,被判处死刑……“三鹿系列案件”值得每一位科学技术人员深思。

国家安全审核员黄钢汉曰:“利益,谁都喜欢,但不能让利益冲昏了头脑,不能让良心在利益中丢失。所谓的有道德,就是有良心,讲道德,也就是讲良心。良心是什么?良心就是平等、公平、公正、诚实,良心就是将心比心,良心让我们注意他人,关心他人,如果失去良心,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死活。”

总理9月27日在出席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时谈到:“最近我们出现的问题奶粉事件。这从一个方面暴露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生产监管环节还有许多问题,也暴露出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企业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个问题还没过去,但请各位企业家相信,我们会迅速提出振兴中国整个食品业的规划。不仅是食品,更不仅是奶制品,使整个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人放心、世界人民放心、有信誉的产品。我在位一天,我一定能和我的政府一起带领人民走过这段艰难的历程。”

社会公德意识包括了社会责任意识、爱心意识,即良心意识。

中国文化教育注重“内趋力的教育和约束”――即强调人类善的本性的恢复,注重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只有来自人内部道德力量的约束,才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根本。古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好的制度,如果用“魔心”之人来操纵,也一样会钻空子、出问题的。其解决的关键,是要把人的利欲熏染之心,化归为道德仁义之心。因此,如果我们教育从根本的“爱心、尽职、务实、责任”教起,发挥人善和爱的本性,人会变得更加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就会变的更加和谐,我们身边就会避免很多灾难和事故。

笔者樊百林是崇德基金会“甘泉目”特聘教育专家,为崇德基金会“甘泉目”捐增书、光盘等物品,如《弟子规》、《弟子规》讲解光盘、《德育课本》,《大学》,《论语》,《三字经》,《蔡志忠系列漫画》,《水知道答案》,《脑内革命》,《素描技法》,《老子道德经》等书籍。同时热心捐助贫困山区家庭儿童上学,捐助孤寡残家庭钱和书,如江西省石城县琴江镇仙源村人尿毒症患者张超群,江西省石城县琴江镇大人米畲村恶性骨肉瘤患者温小芳,江西省石城县小别乡小别村温集良肾病患者,见图2,江西省宁都县田埠乡金钱坝村余兰英的两个孙子7岁和9岁的(孤儿)等,热心捐资贫困山区修桥,如江西省石城县罗口大桥(见图3)。以上共计十几万元。做这些公益事业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从书中汲取精华,培养爱心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和谐社会尽一份微簿的力量。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笔者樊百林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社会责任心的体现。这与三鹿系列案件中田文华等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会需要更多的像樊百林见图4这样无私奉献、关注青少年德性教育发展的教育专家、企业家和普通公民。

二、教学总结

笔者樊百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德性教育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以点带面”,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为基点,激发学生对于德性教育的思考、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从而达到双重教学目的,即:掌握科学专业技术的同时,达成学生对于德性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作为德性育人的“点”,责任意识的培养应从爱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尽职尽力意识三个方面诠释,以便使受教育者有一颗真切的责任心,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广泛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爱心意识、责任意识、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的教育和培养,事关学生的前途与命运,事关集体企业的前途与命运,事关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事关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探讨做人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具有真才实学、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大学生,使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与大学生畅谈公平正义与责任感.新华网.2008-5-5.

[2]唐文忠.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3]震阳子.老子道德经.大连出版社,1994.

篇10

近代以佛学诠释《老子》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沿用传统的方式,以佛学与《老子》互证;另一种方式是用哲学的名义进行思想解读,间以佛理。在传统的诠释中,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代表作。例如被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在1920年撰《老子注》,指出“以老子义印合般若方等,于禅则与洞山为近,触言玄会,亦似通途寥廓,无有塞碍”,通篇以佛理解《老》。如释《老子》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诸法实相,缘生无性,以缘生,故可道;无性,故非常道。一切言教,假名无实,以假名,故可名;无实,故非常名。真常之体,不可名邈,可者,许其暂立,实无可立。非常者,责其终遣,亦无可遣。”佛教认为一切存在皆出于缘起,从本体上看则无自性,这一思想正可印证老子的可道常道、可名常名。又释“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语:“常无者,会极之深谈;常有者,随流之幻用。色不异空,故常无;真空不碍幻有,故言妙。空不异色,故常有;幻有不碍真空,故言徼。妙即空观,徼即假观。”以般若学之空对应老子之无,以真空幻有释老子之常无常有,显得圆融贴切。再看第6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之注:“三界虚伪,唯心所作,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但依阿赖耶识变现而起,了相无妄,当体即是妙明真心,故天地出于玄牝。玄牝即是谷神,但就随缘出生义边说,名似别,究竟唯一真如,不可变异。”佛教的无性、真空、阿赖耶识、真如都是指本体而言,所以此注同样是从本体论上证明佛老是相通的。可惜的是,马一浮的《老子注》只注了《老子》前32章,但对研究近代的佛老会通思想仍足资借鉴。

丁福保注佛经多种后,又注《老子》,书名《老子道德经笺注》。据此书《叙言》,他在注《老子》以前,已收集多种古注读之,其诠释宗旨各异,就某一宗旨来说,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非老子思想之全部,正如《涅?经》载盲人摸象之喻,盲人所说非象之全体,但论其一肢一节,则未尝不近似。丁注则甄择各家注解,参引《庄子》、《抱朴子》等道家经典,又以佛典证之,意在全面阐明老子之学,并强调其注的一个特殊之点是“引《抱朴子》之说,发明老子所谓道与一也”。可见,丁福保作为一个佛教学者,十分尊重道家之说。因此,他虽也是以佛解《老》,但能够突出道家的特点,这与马一浮《老子注》纯以佛理解释不同。丁福保说,历史上不乏高僧注《老》,据隋唐各书《艺文志》载,罗什、慧琳、慧观、慧严、义盈、文傥法师等,皆撰《老子道德经注》,至明末憨山大师亦著《老子道德经解》二篇,最为精核。他决心注《老子》,也是效法上述各位高僧之意。或有人疑其所注《老子》,采纳《抱朴子》道即是一的观点,又多引道书中回光返照、凝神于玄关一窍等学说,以佛学家眼光视之,皆为外道。他解释说:所谓外道者,因释道二家名词之不同耳,若论其理则一也。《大智度论》曰:“初学系心缘中,若眉间,若额上,若鼻端。”智者大师《小止观》曰:“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即凝神于玄关一窍也,在佛家谓之禅定。”唐圭峰大师曰:“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定。离此无门,离此无路。”明陶望龄曰:“常无,空观也。常有,假观也。同谓之玄,中道观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思议三观也。”知此则于释老二家得其圆融之道矣。故曰名词虽异,其理则一。第十三册,143认为佛学不仅与老子思想相融,也与道教教理尤其是内丹学说相通,此点反映出丁福保的学术眼光确有过人之处。具体到《老子道德经笺注》,解释全面,佛道圆融,是其基本特点。试看第1章“常无欲以观其妙”之注:习常之时,谓之常有。常既习成,不可执着,立即遣去,谓之常无。《大宝积经》曰:“文殊师利言,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发箭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处,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案:系心一处,即常有之时也。习成既久,无心得定,虽得定亦无所执着,无所分别,即常无之时也。《庄子•大宗师》:“颜回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是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宋怀禅法师曰:“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今时人学道至此,方有少分。”案:悟此方知老氏此句之妙。第十三册,145先引佛典《大宝积经》之“系心”与“无心”解释老子常有、常无的基本含义,突出常无乃心无执着之意,继引《庄子•大宗师》“坐忘”以证,再引宋代高僧义怀之禅语,点明老子的“观其妙”即为无分别心,不起妄心,是学道所追求的境界。所解佛、老、庄融会贯通,义理贴切,富有意蕴。

朱芾煌的《老子述记》也是一部佛老会通之作。据该书《述老缘起》,1936年春,朱芾煌完成《法相辞典》后,漫游至杭州西湖附近的黄龙洞,洞中玉皇殿上有扁题“玄之又玄”,便问洞中道士此语之义,道士答曰乃“高之又高”,继之曰“深之又深”,再问则语塞,可见道士并不明白“玄之又玄”的真正意思。道士反问朱芾煌此语何解,朱曰:“观上文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则所云玄者,恐是上说常无有两门。常无,即止。常有,即观。此玄之又玄,恐即止后修观,观后修止之意义,非谓高深。”第十五册,1道士不能理解本教最重要的经典,确是对道教的一个反讽,而朱芾煌的解释无疑比道士要高明得多。也许道士的无知对朱芾煌产生了某种激励,并在王云五的劝说下,他很快撰成《老子述记》。与丁福保之解类似,朱注在广引道家典籍如《庄子》、《列子》、《淮南子》等的基础上又征引佛典以申述老旨,但朱注基本上不涉及道教典籍与教义,此其与丁解相异处。仅以止观二义释《老子》首章为例,如用止观的方法解释“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曰:“两,谓前说常无常有,即是止观二法。同出者,同出于一。……或止,或观,皆是心一境性故。而异名者,谓初亦名惚,后亦名恍;初亦名静,后亦名虑;初亦名止,后亦名观;初亦名定,后亦名慧;初亦名奢摩他,后亦名毗钵舍那;初亦名无分别影像所缘,后亦名有分别影像所缘。如是等别,故曰异名。……诸静虑者静虑境界,皆非寻思所可思议,是故同谓之玄。”第十五册,5又用止观修习的次第与结果解释“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曰:“上句明修之次第,次句名修得胜利也。或止或观,皆不可思议,同谓之玄。然初业者,必唯修止,或唯修观。止后修观,观后修止。如是轮转,串习纯熟,最后方得止观双运,故曰玄之又玄。……由此止观逮修习故,最后证得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神通,说为众妙。即此止观,是彼能证所由,故曰众妙之门。”第十五册,6由于佛教的止观二学与老子玄理确存在相通的地方,两者的互相激发,自然有助于阐明老子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道。

从《老子》合于佛理并可互相释证这点来说,晚清佛学界著名人物杨文会的《道德经发隐》亦很有特色。杨著虽然只注解了《老子》第1章、第6章、第50章,但每章解释都颇为有见。第1章、第6章之注主要援引佛理说明老子之道的本原性意义,如认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相当于华严宗的“理事无碍法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相当于华严宗的“事事无碍法界”;“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含义“与释典佛说如来藏以谓阿赖耶同意”第十一册,527,等等。第50章之注则是杨文会关于老子思想中生死问题的新看法。关于该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的解释,历来存在分歧,其中的关键是对“十有三”的理解,如韩非子《解老》认为指“四肢与九窍”,河上注亦认为是“九窍四关”,即不离十三之数;王弼则把“十有三”解释成十分之三等等,杨文会认为“各家注解无一合者”,而以佛理释之,顿觉通畅。他解释说:生之徒三句,最难发明,须用华严十世法门释之,则句句有着落矣。一切释典皆论三世,独华严论十世,于过去世中说三世,所谓过去过去、过去现在、过去未来。于现在世中说三世,所谓现在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于未来世中说三世,所谓未来过去、未来现在、未来未来。共成九世,摄归一念,则为十世。此之一念,非现前刹那不停之念,乃是无念之念,不生不灭,元清净体,所以能摄九世而为十也。此中生之徒十有三,即是三世未来,死之徒十有三,即是三世过去,人之生动之死者亦十有三,即是三世现在。第十一册,528讨论生死问题是佛教的长处,杨文会以华严宗的十世说解释老子所言出生入死过程中的“十有三”,并以不生不灭、元清净体的“无念之念”证成圆满之十,以说明老子之道具有超越生死的性质。这一解释,自然属于杨文会的创见,在老学史也是有价值的。

西学视野下的以佛解《老》

近代以来,由于受西学的影响,用哲学、政治学等专科的方式研究《老子》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有别于传统老学的重要表现,佛教老学也不例外,如梁启超的《老子哲学》既有西方哲学的视野,又释之以佛理,大同法师的《老子哲学》同样如此。由于梁启超的《老子哲学》笔者已有专文论述,故这里重点分析大同法师的《老子哲学》。该书受到梁启超《老子哲学》的明显影响,不仅书名相同,一些解释的思路相同,如以佛教之真如释老子之道,而且书中肯定梁启超对老子思想的评述:“梁启超先生亦谓:‘老子说什么人,才能够把自己所有的贡献给天下?非有道之士不能了。老子要想奖励这种为人贡献的精神,……这几句话极精简又极简易,我们如果专务发展创造的本能,那么他的结果,自然和占有的截然不同。’”大同虽为佛教人士,但没有门户之见,“以新见解,新思想而发挥老子之哲学,使佛家道家融会贯通,新学旧学合而为一,此为该书之特长也。”白圣序该书以哲学的方法提炼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老子哲学与佛家相通,因为佛教与老子都以说明宇宙真理为目的:“所有一切经论,皆以指破人间黑暗,诠明真理之最高学说,故佛经可谓纯粹印度哲学与老子为纯粹中国哲学正同。因此二者皆为哲学,同以指破人间黑暗,诠明宇宙真理为目的,其间不无相通点。”对于佛老相通之处,该书分为道与真如、寡欲与去贪、无身与无我、玄同与应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道与真如。这是从本体论上看佛老的相似性。老子的道“乃为宇宙之本体,人生之实性”,有种种异名:“约数目而言,谓之一,……约功用而言,谓之无,谓之虚,谓之谷,谓之神,谓之不死,谓之玄牝。……约能生万物为万物之母而言,谓之母,谓之大象,……总之,无论道之名字如何多,皆不离一道体,同其体而异其名而已。”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都是为了具体说明道之本体与妙用。真如也有许多异名,大同列了三十四种,如法性、法界、实性、实相、真谛、真空、自性等等,并列表说明了异名、得此异名之原因、常见经论。这些异名之间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怎样去说解,善解说者处处圆融,不善解说者处处碍疑。大同认为老子之道与《起信论》的真如一致,并从道体、道相、道用三个层面比较。如关于“道体”的比较:其论道体则曰:“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故其所谓道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不可认识之物,无异佛教之言真如之体,“非前际生,非后际灭”,亦超越时间与空间,犹若“以色身见我,以音声闻我,是入邪道,不能见如来”之不可认识,此所谓我,即法身之代名词,因佛之法身,非凡人所能见能闻也。老子言道“其上不?,其下不昧”,平等无二,无异佛教言真如“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之“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且老子谓道体不可说不可名之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似真如之体,“离言说相,离名字相”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此执古之道,不似诸佛之证真如理乎?道与真如都为本体概念,具有永恒性、超越性、平等性等特点,可以相互融通。而从“道相”来看,老子言“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正与真如之相,不可见不可闻相类似,而至道之相,若日之光,若月之明,又与真如之相,有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一致。关于“道用”,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真如能生世间善因果法;老子言道“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论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皆以道为体,可见天地万物人类禽兽之实体,有情无情离之,即不能生长,此意等于佛教之真如为一切法之实体,为一切有情之本性。“是故老子所言之道,与佛教所言之真如,极端相似。”大同还指出老子与佛教的不同:“惟老子证无为之道之方法似太简单,不过教人‘无欲以观妙’,‘少私寡欲’,‘为道日损’而已。此皆消极法门,虽有‘常善救人’,‘常善救物’之积极救世界之语,然终不如佛教之行六度万行,所及广大。况佛教证真如理,必经三大阿僧祗劫,五十二位,而老子于此,未予说明,但教人行无为之事,不言之教,则又似佛教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顿悟法门焉。”这当然是属于见仁见智的看法了。

(2)寡欲与去贪。这是从证道之法门来看佛老之相同点。大同说:“老子谓人皆各有其大道,惟吾人终日在欲乐之中,故不能证得。欲证此大道,必须知足,少私,寡欲,即为证老子无为之道之法门,犹如佛教欲证真如之理,必须不贪五欲,不染六尘,去除烦恼也。”大同又说:“佛教注意去贪,不贪五欲,不染六尘,保守天真,保守本性,正与老子以寡欲求道相似。” “是故佛教之教人知足去贪,亦正如老子之教人少私寡欲,同出一辙,并无出入,夫二人者,实同为示吾人以正道,破世途昏迷之伟人矣。”大同既注意到佛老求道方法之同,也注意其异:“佛教六尘,均极具体,而老子则颇含糊。”佛教主张禁欲,要求断绝一切欲念,是出世的,老子则只主张少私寡欲,实际上是入世的,所以两者的差别其实不在具体与模糊之别,而有关出世与入世之殊。

(3)无身与无我。这是就解脱方法上比较佛老之同。大同认为老子教人无身以解脱世俗之累,与佛相似,他说:“试思吾人何为而终日贪求欲乐,要富贵,争名利耶?无非欲养一色身而已。为欲养一色身,而卒至丧身失命,岂非弄巧成拙?故老子教人轻视自身,不厚养其身,进言之,即谓人若无身,遂亦无忧患。……人因有此色身,故众患毕至,诸苦咸集。佛教云:‘身为苦本’,亦此意也。”认为老子不厚养其身,这是符合老子本意的,但说老子主张无身,则是误读,因为老子是主张贵身的,朱熹对无身之说也有批评。应该说,大同抓住了老子思想的一部分,即老子的不厚益其生与佛教的色身为苦是一致的,就这点来说,接下来的分析有其道理。大同指出,人身之苦不外乎内心发生与外界侵迫两途:内患———生计之苦,如衣食住;生理之苦,如老病死;心理之苦,如贪嗔痴。外患———法律之苦,如秦王之法律;习惯之苦,如腰缠万贯;知识之苦,如日知月忘。“此等忧患,虽有内心发生与外界侵迫之不同,然皆以有此色身之故,如无此色身,又何有忧患?老子谋根本解决,故教人无身,一切忧患自无矣。”大同继而指出:“老子之无身,非如佛教小乘之了知我空,乃如佛教大乘之无身,故云‘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其意谓以己身寄托于天下,不以为己有,如能不以其身为己有,则无一切忧患。”把老子之无身与大乘佛教之无身比较,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

(4)玄同与应机。这是就对待他者的态度而言佛老之相通。大同认为,玄同与应机的含义相似:“老子所谓玄同者何?乃为无人我之相,与物齐同之意。佛教所谓应机者何?乃随类化身,应机说法之意。”重要的是,佛老都有平等的精神:“老子与佛教,伟大之处,在同以人物两类,平等看待,……二人悉抱与万物玄同,以百姓之心为心,普度众生之宗旨,其伟大之精神,为儒家所少有。”大同说:观此所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等于佛教随类化身,“彼为猫犬,彼为婴儿,吾亦为婴儿”之意。老子之“常善救人”,“常善救物”,等于佛教“尽虚空,遍法界,我皆令人无余涅?:胎卵湿化,无量众生,我皆救之,共成佛道”。老子之“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等于佛教不分怨亲,平等普济之意。故老子之玄同,以人与我,乃至人类与万物,一律平等看待,而佛教应机转化身,亦不限于人类,四生九有,人物禽兽,无有不度者。指出佛老都具有平等的思想,包括人与人平等,人与物平等,可谓抓住了佛老相通的一个关键。大同把老子的平等思想称为平等主义:“农与农战,工与工战,商与商战,党与党战,族与族战,国与国战,转战不已,皆不平等所致也。老子测知此情此景,心伤意悲,故大声疾呼,提倡平等主义。”众多的社会流弊,都源于不平等,故老子欲矫世之弊端,使高下皆平,有余不足均等,无分贵贱贫富,无分智愚巧拙,无分强弱大小,去一切之不平等,而各种战祸可止。大同还分析了佛老平等思想之根由,一是从本体言:“老子以为天地万物皆以道为本体,佛教以为天地万物皆以真如为本体,既同为一道,同一真如,故无贵贱高下之分别。”一是从功用言:“因人有人之功用,物有物之功用,物虽有长短,高下,贵贱,美恶之别,但其各有所能,各有所用。……在形式上论大小,必无结果,从根本上论其功用,则天地万物,自能与人玄同平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佛教人士的大同,能够用平等会通的眼光看待其它各家学说,值得肯定。他在《老子哲学•自序》说:“夫释道儒墨,各有所长,彼此非无可增益也。真学者,应以真理为目的,苟有真理可求,虽赴汤蹈火,亦所不辞。盖取彼之长,补我之短,蜪假以成一家之言,乃能有益也。故吾研求佛学之余,乃兼治老子也。”主张各家要取长补短,平息学说的门户之争。因此,大同不仅以佛解《老》,又撰《佛家以出世为入世,道家以无为为有为,孔子推己及人,墨子视人犹己,有无异同,试会通比较论之》一文,附于书后。该文先论及学说与时代的关系:“夫学说之起,莫不与时代有密切之关系,莫不为时代救弊补患而产生,佛道孔墨四教,岂能出乎此时代范围之外哉?……因时代之不同,佛家则以出世为入世,道家则以无为为有为,孔子则推己及人,墨子则视人犹己,四家目的无异,其所处之时代环境,其所用之方法有不同耳。”又论四家之同:“四家之同者,其出发点同,其救世爱人同,令人离苦得乐同也。……又此四家,自度度人同,由体起用亦同,由小我而大我亦同。”继论四家之异:“然所爱之方法则不同,佛家以慈悲,道家以无为,孔子差别之爱,墨子平等之爱也。”最后总结说:“吾爱此四教,吾敬此四教,去门户之见,谋团结之方,组织救世救人之团体,光大圆融之教理,建设人间净土,创造人间天国,以淑世救民,敦风易俗,补政治之不足,此则吾对此四教之热望也。”倡导宗教平等,融合儒、道、释、墨诸家之学,重建中国文化之主体,用学术与宗教救世,这既是大同法师的希望,也是时代的要求。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