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范文
时间:2023-03-24 01:0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原子的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原子时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时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原子可以再分为更小的离子。我们通常难以看到原子及其内部结构,因此,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利用动画,发挥想象,在头脑中简历一个形象的原子结构模型时至关重要的。所以,本课题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达到如下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并知道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
(2)知道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1)充分利用动画、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激发学生对微观师姐的探究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师姐的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这一个内容,本来就是比较抽象,难懂,难掌握的。但同时,这也是初中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这是让学生步入微观世界的基础课程。掌握的好与坏,将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因此,我的备课中,我的要求比课程标准和考纲都要深入一点。尤其,在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内容中,我想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内在的来龙去脉,所以,我设计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一公式的由来的这一节的内容。
但是,同时,这个班的学生的基本能力不高,尤其是针对一些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低,需要好一长时间来慢慢消化和理解,除此,对之前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一般,基础不够扎实。所以,要理解好这一节课的内容有点难度。但由于,我深信他们会慢慢理解的,所以,我还是坚持了之前的课堂安排。这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他们懂的知识,会积极地配合,敢于表达,相反,假若他们不明白的话,会不说话,同时,面无表情的。
这堂课刚开始,对原子的构成的这一个内容,还是可以容易的掌握,因为通过动画的观看,和一些图表的对比,他们还是容易地接受了,在小结阶段和练习阶段还是能顺利地完成。至于,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这个主要是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互相抵消的原因,但是他们也不好接受,于是,我通过举例、形象的比喻和数学的计算相融合,还是经过两三次的讲解,让他们也明白过来了。但是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一部分,由于这是一个除法的计算,是一个比值,不是真实的原子的质量。他们开始就难以接受了,到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个公式讲解,他们就更加不明白了。
原本,我以为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个公式,因为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主要是通过图表的归纳、总结而得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得出,我没有好好地解释的。于是,我就以为解释了原因,他们会更好地掌握。于是,我就解释了原因。怎么知道,一解释,整个内容就更加难懂了,他们听得就更加懵懂了。所以,这一个内容,课后,老师的指导就是情愿不说,因为,本来就不太掌握的再说难懂的知识点,他们会更加不明白。
1、本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内容,从教学要求来看,只要求基础学生掌握知识就可以了,明确了本节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2、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3、这节内容虽然是认识原子的构成,但不能局限在原子上,应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印象,能整体全面地看问题,而不能局限于一点
4、习题的内容和形势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意层次性和开放型,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掌握好度的把握,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介绍不同的程度,假若学生的能力比较强,基础比较扎实,可以多说一点,多解释清楚事情、真理的来龙去脉。但相反,能力一般的,基础比较薄弱的话,我们应该避免这些更难掌握的内容继续说下去。
篇2
关键词:分子;原子;心智模型;半结构访谈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7-0007-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02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学化学时,大部分学生都在“物质的构成奥秘”这一单元学习遇到困难后化学成绩开始逐渐出现分化,跨过分子、原子这一难点的学生,后面的化学学习都比较顺利,中考的化学成绩也相对较理想;相反,若跨不过这一难点的,此类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会转化为化学学习的学困生。它们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请参见表1。
表1数据清晰地显示第三单元“物质的构成奥秘”测试成绩80以上的学生,中考成绩都可以考到80以上;而“物质的构成奥秘”测试59分以下的学生中考成绩都不理想,而且很多还成为九年级化学的学困生。
经查阅文献资料后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如“力”、“光”、“热量”等都有自己的解释,其中有些解释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且不一定符合科学的意义[1]。此类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解释”被称为学生的“心智模型”。由于化学是主要研究物质的分子转变规律的科学[2],而Vosniadou又指出“心智模型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表达方式,即类比方式,由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3]。化学教师如果充分了解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心智模式,将有助于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完善学生的已有认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对于原子、分子概念的正确理解的程度,关系到他们能否深入并正确地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本质,进而准确地认识到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个别访谈法进行研究,访谈问题的设计是半结构化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并确定了4组问题作为访谈的基本内容。这些问题均随具体情景呈现,以便能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简单重述课本中的定义。访谈的主要内容和程序如下:
(1)出示1块铜片和1颗锌粒。
“原子有生命吗?”
“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所有物质都含有原子吗?”
“原子能否看得到(如在高倍显微镜下)?”
(2)出示6种原子结构示意图(见图1)。
说明:
①太阳系模型 ②轨道模型 ③多重轨道模型
④轨函模型 ⑤电子云模型 ⑥球形
请被访者选出其心目中最符合、较符合、较不符合和不符合的示意图,并说出原因。
(3)出示2种水分子结构模型(见图2)。
“哪一个能更好地表示水分子的实际结构,为什么?”
(4)受访者120人,分别来自增城区石滩镇第一中学九年级7个班,从中各选60名男生,60名女生,其中优生40人、中层生40人、学困生40人。访谈按照统一格式记录,以便数据的汇总与分析。访谈在学生学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并完成测试后开始进行。具体受访对象人数类别见表2。
三、结果分析
访谈结果可概括为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对原子模型的认识与对原子、分子的描述。
1. 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对原子模型的认识
从6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自己心目中最符合、较符合、较不符合的模型。此研究中将男生、女生、优生、中层生、后进生对6种原子模型做出的选择分别统计在表3、表4、表5、表6、表7中。此外也将这5个表中的“最适合”和“最不适合”那一列的数据整合在一起转换为折线图(图3、图4)。横坐标上的数字1到6分别与图1的标号相对应。
结合表3、表4、图3、图4,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初中男生、女生对原子模型理解与认识都比较接近,各种模型选择的人数都相差不大,如对太阳系模型的看法,男生选择最符合的占8.3%,最不符合的56.7%;女生的选择最符合的也是8.3%,最不符合的选择是55%。相差不大,比较接近。而从图3、图4得知男生、女生最符合模型与最不符合模型的曲线都靠得很近,有部分曲线还重叠在一起。
另外,优生与中层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与认识差异不是很大,但与学困生差异较大,而且学困生几乎都是随意选的,就凭他们各自的理解与认识去看问题,对课本的分子、原子的模型,教师讲授的分子、原子的模型应该没有理解好,才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综合①至⑥的模型中,不论男生、女生、优生、中层生、学困生,大部分都选择①是最不符合原子模型的,从而可以推知这些学生已经认识到微观世界物质的运动与宏观物质的运动是不同,微粒观在他们的思想里已开始萌芽,并逐渐建立。
此外,九年级学生在最符合模型的认知上比较接近,从图3的曲线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但在最不符合模型的选择上,就差异较大,可见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还是相对比较分散。
在这些样本中,优生偏爱电子云模型(约55%),他们的看法是电子绕着原子核在高速地无规则运动,但他们因受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对轨函模型等的认识不足,他们都觉得④模型都不准确。
中层生也相对偏爱电子云模型,但很多无法准确描述出来,他们对原子模型的认识比较分散,他们表示还未完全理解与理清分子、原子的模型结构,这导致他们在对分子、原子模型的认知难免会出现一些混乱。
学困生选择最多模型是⑥球形,至于原因,很多都说不清,其中一些看法是f这个模型是6个模型中最小的,也是最圆的。他们对很多原子的模型的最不符合与最符号都是比较混乱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凭感觉,凭喜好去选,而不会考虑书本分子、原子的模型以及教师为同学讲授的相关知识。
2. 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对分子、原子的描述
(1)能主动提出原子的,男生(36个,60%),女生(40个,66.7%),女生偏高,但差距不大。但优生、中层生与学困生差距就比较大,优生与中层生对概念的理解都应该比较到位,而学困生很多已经将这个概念忘记了,或者需要提示才可以回答出来。
(2)原子有无生命与大小的问题,有学生感到回答此问题比较困难,但因为受到课本硅原子图的影响,很多学生都选了可以看见。在回答看到的学生中,他们觉得显微镜可以看到电子在绕原子核高速运转。
(3)物质的构成与原子的形状男、女同学都基本可以将它们正确地描述出来,优生与中层生在这方面都描述得很清晰,但学困生在这方面,跟优生与中层生有较大的差距。
(4)电子层与电子云,调查发现,能提到电子层的男生、女生都相差不大,优生(40人,100%)与中层生(40人,100%),他们基本可以将电子层、电子准确地描述出来。
(5)对于分子模型,整个九年级的学生,都偏爱球棍模型,这可能受分子、原子间有间隔影响,觉得原子不可能如比例模型一样,球与球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城乡中学学生原子、分子心智模型的探查研究发现:
1. 对于分子、原子心智模型的认知,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男生、女生差异性并不大,有很大一部分还相同或者相似。可见,性别并不影响知识的建构。
2. 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偏爱分子的球棍模型,他们普遍认为球棍模型便于观察,而比例模型没有那么直观,不便于观察。
3. 大量学生对于“电子云”、“电子层”和“原子轨道”的理解不够清晰,甚至就此形成了错误观念。
4. 该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偏爱简单、具体的原子、分子模型。此外,学生建构的心智模型具有不完整性、不准确性和不稳定性。
5. 接近80%的城乡中学九年级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原子构成,优生可以很清晰地将分子、原子的模型建构起来,中层生也勉强可以,但学困生就相对比较困难。对原子的形状、核外电子的运动形式的认知与理解都是比较多样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关键在于通过一些分子、原子反应的动画,或者分子、原子的Y构模型去协助学困生们逐步建立起原子形状、核外电子运动形式的心智模型。
参考文献
[1] Driever,R.et a1.Making sense of Secondary Science[M].London:Routledge,1994
[2] 唐敖庆等主编.科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7-10
[3] Vosniadou,S.Capturing and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1988:4,45-69
[4] 麦裕华,杨健萍,何庆辉.高中生化学可逆反应心智模式的诊断和分析[J].化学教育,2012(5):19
[5] Gentner,D.,&Stevens,A.L..Mental Moels[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2
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 资源转型 唐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立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2005年9月,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河北省被正式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2008年河北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大变样”加快了河北各地区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目前,唐山市已经迈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
一、资源型城市唐山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唐山市是河北省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钢铁、水泥、陶瓷等传统工业。依靠丰富的能源和许多传统产业,唐山市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并走在了河北省各城市的最前列。但资源型城市大多是以生态换发展,唐山也不例外。
2007年唐山市GDP为277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人均GDP达到37765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于38位;2008年唐山市GDP为35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人均GDP达到48190元,在全国城市排名19位。唐山的经济增长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但这种高速增长,仍未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代价较大。每万元GDP的耗能高达2.735吨标准煤/万元(同期河北省平均水平1.843吨标准煤/万元,青岛市0.88吨标准煤/万元)。因此,唐山市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2、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随着唐山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唐山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一些资源特别是煤炭、铁矿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型城市一旦进入衰退期,将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并以乘数效应的方式,蔓延到城市的方方面面,造成负的“马太效应”。目前,唐山市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破坏程度在不断加剧,资源衰竭与浪费相当严重,唐山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城市的生态建设。只有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唐山环境与发展间潜在矛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必然对环境、资源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城市来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二、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唐山市将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思路,打造科学发展的新平台。围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打造科学发展新的增长点。着力打造唐山湾“四点一带”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平台,科技、文化、人才、金融“四大要素”支撑平台。
大力实施以“四大新城”为重点的生态城市建设工程。围绕“双核两带”的总体思路和空间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曹妃甸生态城、凤凰新城、南湖生态城、唐山空港城,努力把唐山这样一座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一座凤凰涅的生态城市。当前,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认真抓好“114421”工程的实施,即抓好一号工程(加大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力度),打好一个攻坚战(大力实施拆违拆迁攻坚行动),加快“四大城市功能区”建设步伐,抓好城市“四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抓好“两项改造工程”(实施市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程和市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抓好机场通航。
大力实施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程。要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内陆资源型经济向沿海开放型经济转变,由三次产业各自发展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转变,由单一产业支撑向多门类产业拉动转变,由总量扩张型向内涵驱动型转变,由资源粗放利用向循环经济转变,由产业节点向产业链条转变,由产业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唐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要按照培育七大主导产业链的要求,集中力量突出发展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要加快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步伐。
三、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立足点
唐山作为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其自然生态环境曾经受到严重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发掘不利因素中的积极方面,集中各方智慧,创造性地、前瞻性地利用、开发这些因素,将是实现“生态型工业园林城市”目标的重要步骤。震后新唐山的城市建设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价值,南湖塌陷区的改造建设就是很好的例子。
针对重点地段使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的工作非常重要,但也不能缺少系统的、整体的规划。综合的生态因素的量化分析,为城市“生态安全网络”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性制定依据,从而使唐山的生态建设更符合科学规律,做到有组织、有层次,各方面协调并进。
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在制定城市社会、经济各项发展目标的时候,要强调工业经济的生态转型,强调三态污染控制减量,为唐山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打好根基。
四、资源型城市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1、资源型生态城市构建的基本特点及注意事项
资源型城市一般具有如下几个共同点: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资源开采、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经济的发展大都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因此城市发展付出了资源锐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产业比重失调,第二产业(资源加工业)比重过大,第一、三产业比重过小;产业链较短,资源缺乏深加工。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城市生态建设步入环境保护的正常轨道。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唐山来说,在生态城市的构建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资源型城市应借助产业、行业和产品的技术创新带动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费的结构性转变,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并减少污染排放、减轻环境的负荷压力。
第二,资源型城市污染防治应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加强源头预防、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而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
第三,针对产业比重失调的情况,为防止资源枯竭,引起经济系统崩溃,资源型城市必须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增加第一、三产业比重,并达到三次产业的协调。
第四,资源型城市应尽可能降低资源开采,加大资源深加工行业的资金投入,拉长产业链,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增长。
2、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量多面广,根据资源型生态城市构建的基本特点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唐山市的实际情况,其建设的重点应是环境建设,主要应抓好以下环节。
首先对城市产业的选择引导,对能源、物质利用的结构优化和方式改造。唐山现有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渐地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由工业品制造中心转变为对区域进行流通、金融、科技、信息支持的经济中心,唐山城市产业系统应加快这种转变,并有计划地使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远离市区。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要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料技术,降低城市资源消费总量,从而达到从源头控制污染产出的目的。
其次是着力营建由生物和人工处理共同组成的环境净化系统。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多种功能,如净化空气、吸附浮尘、减弱噪音、吸收降解有毒物质等等。按环境卫生学的要求,城市绿地覆盖率应在30%以上,而要构成舒适的疗养环境和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绿化覆盖率就应达到50%。因此,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景观、美化住区环境的主要因素,而人工净化系统则是城市消除污染的最后手段,应抓住各单位处理达标排放和城市最终排放集中处理这两方面。环境净化系统是生态城市环境的核心环节,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措施。
最后是充分发挥社会对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支持、保障作用。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把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原则,对生态项目要同时安排或优先实施。政府要在生态城市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相关立法,强化环境保护执法,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净化系统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宣传和普及生态城市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把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变成居民的自觉行动。
五、唐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构架
一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规划设计城市,使城市结构合理,人口容量适当,城市功能协调,追求城市的“质”而不是“量”,对区域有持久的支持能力,与区域发展相适应。
二是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建立节约型运转机制,有效开发多种再生资源,保护节约水土资源,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共生性,提高能源利用率,使“三废”最大限度地实现少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三是建立具有远见卓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实现清洁生产,逐步建立生态工业园,建设发展现代化的“郊区农业”。
四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中心,逐步建设完善的社会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尤其要重视防灾、减灾设施体系的建设。城市生态要得到有效保护,环境污染要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自然与设计相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应用,使城市具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形成唐山市的个性景观,同时培育建设新的城市文化,大力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
六是建立完善的动态调控管理和决策系统,具有较高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和水平,建立良好的城市社会环境。
(注:本文系唐山市科技局2009指导计划项目“以科技创新促进唐山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9140208c。)
【参考文献】
[1] 赵勇:努力建设一座凤凰涅的生态城市[EB/OL].新华网,省略,2008-09-13.
[2] 沈瑾、栗德祥、姜永清:唐山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Z].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2004.
[3] 冯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对策[D].西北大学,2007.
篇4
众所周知,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当前,各科教师都在努力尝试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生本、效本、能本”的有效课堂,但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而言的精致课堂,还是从学生角度而言的自主学习,都无法改变既定的教材。教学似乎走到了“瓶颈”之处。课堂教学的这一局限性,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真正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背景,我们提出了通过专题教学,以项目引领来实现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这个课程理念,以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突破“瓶颈”,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本文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专题为例,通过与此专题
相关的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重构,来探究历史课程项目学习的策略与
方法。
一、纵向理路的深究
项目学习试图改变传统教育以教材为唯一学习对象的教与学的模式,试着让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根据教材断代的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并探究。项目学习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将给我们的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为了使其作用达到最大化,项目的开发就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贴近。为此,我们无论尝试着从哪个角度去选择项目,都需要努力从生本出发,切合项目的具体特征与内在理路,从而形成一个高效、有序、自然的生态循环。
教材虽为经典,但也只是片段,并且分布于不同的章节之中。所以,我们须将教材重新整合、拓展、重构,使其成为一个有厚度的项目。而历史本身就是一条螺旋上升的线,具有连续性与完整性,但目前我们的教材在体例的编排上却人为地将其割裂。以该专题中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为例,在课程教学时,我们可以将新航路开辟后作为大西洋岛国的英国逐渐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相关内容补充进去。此外,既然这是一个项目,那么就该将与其相关的纵向的历史深究下去,如: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政治因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并最早完成于英国创造了不可取代的条件,并让英国成为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既然我们的项目学习是为了实现、形成一个高效的生态的循环,那么在进行专题项目的学习时,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就变得不可或缺了。在同一专题中,将纵向两课或多课内的资源有效进行整合、重构,既节约了课时,也提高了效率,更体现了新课标中历史教学能效性的“效本”理念。
二、横向资源的延伸
一本教材,一则史实,学生往往会“过目即是瞬间,看过即成过往”,很难真正停驻于他们那颗驿动的心。倘若想要让他们流连此处,想必是更需要一片动人的风景。我们之所以将革命专题做成一个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让专题教学具有厚度、宽度和广度,从而走向内在的深度。这就需要课堂教学旁征博引、旁逸斜出,将经典的课内教材视为“敲门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我们可以将该项目进行延伸、拓展,联系中国史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在初二教学时,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何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是英国,而不是其他西方大国”,鉴于当时的初二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尚不具备接受能力,该问题确实一时无法与学生分析透彻。但对于初三学生,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将这一问题条理清晰地进行课堂资源的链接、迁移与整合。正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之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因此也就具有了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能力与需求。
又如同为进入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的资产阶级改革,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也与本专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与该项目专题相关的教材内的知识板块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呈现,但有一点,作为一个项目,在课堂教学时,务必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散、多迁移、多链接,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这也正好契合了新课标中的“能本”要求。
三、内在文本的重构
一颗颗四散的珍珠,用一根线串起来,方显得光彩夺目。当前,就某一个专题或主题的章节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是比较分散的,我们不妨先拉出一条线,然后围绕这条线,重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这条线就是一个项目的主题。
篇5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图书馆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设施资源……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图书馆学界提出文献资源、信息资源概念的时候,就有人开始使用图书馆资源一词,20世纪90年代后,图书馆界开始讨论图书馆资源的概念和构成,形成了多种观点。最近几年,图书馆资源一词使用频率颇高,但是大多数人仍将图书馆资源与文献资源混为一谈,对其具体含义和构成不甚明了。时至今日,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研究图书馆资源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拟在图书馆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图书馆资源的概念及构成作一辨析,并作出一个较为科学、全面、合理的解释。
1 图书馆资源的概念
图书馆资源的概念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是指为了资源利用而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它实质是一种动态信息资源体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是各类资源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认为讨论其概念应从分析其特性入手。
(1)可用性。图书馆资源是为图书馆存在并被利用的,因而其具有可用性,任何资源失去了可用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有序性。图书馆资源应是有序存在的资源,最显著的例子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如果是无序的,它将无法利用,稍具图书馆知识的人都能理解。那么图书馆人力资源是否具有有序性?本文认为也存在有序性,我们常说的人力资源整合即是对人力资源的整序,人力资源不进行整合,就无法发挥它的最大效益。同样,设施资源如果无序,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资源的有序特性决定了其作为资源存在的必要。
(3)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按一定方式构成的有机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要素与系统的不可分性。图书馆资源各构成要素组成了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其整体发挥的效益要大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1>2”效应。
(4)联系性。联系性是指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关系。图书馆资源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种关系决定了图书馆资源内部联系的特性。
(5)动态性。动态性是指一个系统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组成要素亦不断发展变化。图书馆资源的动态性决定了图书馆资源的不断发展变化,正如图书馆资源从诞生之日发展到今日,其内涵和外延正逐步扩大一样。
从上述的分析中,本文试对图书馆资源概念作如下定义:图书馆资源是指图书馆为了资源利用而组织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多种资源的动态有机整体。可以看出,这个定义综合了前文所提的两种观点,并修正了个别不准确的用词。第一种观点说图书馆资源是一种“信息集合”,不能准确包括图书馆各类资源,而第二种观点过于宽泛,不够精确。
2 图书馆资源的构成
图书馆资源的构成同样存在多种观点,一种观点从图书馆资源作为一种动态的信息资源体系的角度出发,认为有四个要素: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资源、信息人员:主要指图书馆员、信息设施:包括技术与设备;另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资源有四个内容:文献资源(主要包括馆藏文献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包括静态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动态的社会各类信息)、人才资源(包括图书馆员、读者资源)、设备资源(包括馆舍及其各类设备);第三种观点比较泛,认为有七个要素:文献信息资源(主要指馆藏文献资源)、人力资源(主要指图书馆员)、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建设资源、资金资源、读者资源;第四种观点认为有八个方面的资源:入藏的文献、图书馆专业人员、图书馆品牌、图书馆市场-读者和潜在的读者、图书馆馆舍、图书馆设备和用品、图书馆的政策和法规、图书馆的理论和方法。转贴于
从以上诸多观点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我国图书馆学界早期关于图书馆构成要素的争鸣的影子。关于“要素说”曾有杜定友先生的“三要素”、刘国钧先生的“四要素”、“五要素”、黄宗忠先生的“七要素”。实质上,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亦即图书馆资源的构成要素,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更丰富罢了。
本文认为图书馆资源的构成不外乎三个方面: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资源。这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看法,只是各人对此三要素的理解尚有偏差。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可以比较准确地囊括上述多种构成,即在三个大资源下再细分种属小资源,形成一个分类体系。上述多种要素从系统要素的相关效应来分析,已逻辑地包含在三大资源中,具体分析如下:
2.1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含义包括图书馆可供利用的所有信息,可分为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是指图书馆内所收藏的为用户提供信息需求服务的各类信息资源,它又包括印刷型与电子型;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存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中,并以联机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包括静态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动态的社会信息。近年有人将图书馆信息资源分为现实馆藏、虚拟馆藏,这也是对新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理论的发展。现实馆藏指本馆的文献资源,等同于上述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虚拟馆藏广义上等同于网络信息资源,狭义上则指各馆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类型、特点等具体情况并经过认真筛选与组织的网络信息资源。
2.2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含义包括图书馆各种人员及由人衍生出的管理方法,可分为图书馆员、读者资源,其中图书馆员资源又逻辑包括了图书馆理论和方法、图书馆政策和法规、技术资源,因为这些资源是图书馆员的智力结晶。狭义上的人力资源仅指图书馆员,近年来有关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大都从狭义的人力资源的定义上来论述的,很少把图书馆员以外的读者资源纳入到人力资源的研究范围中。实质上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将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如有些馆建立的专家顾问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生图书馆管理协会等都是对读者资源的开发。
2.3 设施资源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 资产 人力资源会计
一、企业资源的理论文献
(一)企业资源文献回顾 周其仁(1996)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缔结的特别契约。张维迎(1999)指出,特别契约成立的前提,在于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分别以其具有排他性产权的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进行缔约。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葛家澍、杜兴强(2001)认为,对一个企业市场价值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两个部分:财务资本和智力资本。而智力资本又可以由顾客资本、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因素构成。杨政等(2007)认为,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伍中信等(2006)、王仲兵(2005)则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契约履行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备契约组合。笔者认为,影响企业经营的资本构成包括金融资本(或称为财务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四部分。可将关系资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归人组织资本,另一部分归人人力资本,并倾向于将人力资本归人社会资本。在影响企业经营的资源构成上相应地分为金融资源(或称为财务资源、物质资源)、组织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社会资源和非人力性社会资源)三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将资源根据是否属于企业资产分为企业资产和非企业资产。
(二)企业资源的相关理论基础 根据“资源基础论”的观点,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特殊的资源体系,不同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不同,而且有资源往往不能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人力资源与企业资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抽象地讲人力资源是指人类具有的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具体地讲,是指人所具备的完成特定任务,如生产商品与服务所需的体力、智力、情商等能力的总称(伍中信、王跃武,2005)。而对于企业资产的概念,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则――基本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还规定,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资源才能确认为资产:符合资产的定义;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企业资源的资产属性李冬琴认为,人力资源的所有权不属于企业,组织资源的所有权属于企业,关系资源的所有权则部分属于企业(杨政等,2007)。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但缺乏对所有资源的产权属性界定。针对企业全部资源而言,本文认为,金融资源(或称为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组织资源可以归属于企业拥有或控制,社会资源则不属于企业拥有或控制。这表明社会资源不满足资产定义,从而不属于企业资产;金融资源(或称为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可以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它属于企业资产;组织资源满足资产定义,但不能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具有与企业的不可分性,并且一般情况下无法同时具备“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个条件,所以只有在企业合并时才能作为资产计人“商誉”项目予以反映;非人力性社会资源不属于企业资产已为公认,限于本文篇幅,下文着重分析人力资源社会性(即非企业资产性)。
二、人力资源是企业资产属性的质疑
(一)人力资源并非属于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源 其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人力资源形成渠道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从人力资源形成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以一定的天赋为基础,通过后天多种途径的投资而形成,如个人的寒窗苦读、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授业解惑、职业培训、研究与开发、边干边学、医疗保健等,其涉及多个投资主体,如个人、家庭、学校、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热心人等(伍中信、王跃武,2005)。这说明人力资源从形成之日起就具有自然性和广泛且复杂的社会性,其并非仅由企业形成。人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天然性和广泛性,另外还有复杂的社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这说明,企业可以成为人力资源形成的渠道,然而企业仅是人力资源形成的不计其数渠道之一,所以不应该以此为理由将人力资源完全视作企业资产。
(2)企业与劳动者形成的只是合作意向并非人力资源。如果从劳动者录用之日起就把人力资源完全视作企业资产将更加错误,因为劳动者录用对企业来讲是由劳动契约规定的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人力资源会计论者认为,人力资源是与企业招聘、培训和使用员工的费用相联系的,或者说是企业投资的结果,这显然有些夸大其词。招聘只是为了签定劳动契约,而契约本身并不能提高劳动能力,企业从来都是偏好雇佣那些对企业直接有用的雇员。除非所雇员工不能满足企业的特殊需求,企业很少对雇员进行培训投资。即便有这样的投资,也只是表明企业用人的特殊性,应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至于支付员工的工资,当然只能在费用中核算,如果将工资费用也计人人力资源的范畴,则难以区分资源与费用之间的关系。与此事项相类比的实际业务,如在签定产品销售协议时,不会确认营业收入实现,更不会认为购买单位立即成了本企业资产;在签定材料采购协议时,不会确认材料取得,更不会犯将供应单位确认为本企业资产的错误;签定租赁协议时,不会将承租物确认为承租方的资产。本企业与职工个人、供应单位、购买单位、出租方都是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和会计主体,合约的签定、职工的录用都只是表明双方的合作意向,只有在合约实际履行后才能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劳动者录用仅表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确立、合作意向的达成,不能成为将人力资源部分、甚至完全视作企业资产的充分条件。
(3)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而非人力资源。我国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表明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而非人力资源。劳动与人力资源(劳动力)是不同的概念,两者不可混同。劳动是人力资源效用的实际运用,人力资源只是一种潜在、有价值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并不是企业能够获得的,也不是企业最终想获得的,企业想获得的是劳动合同的标的物即劳动。但劳动却无法在签约时立即获得,而只是确立了一种劳动力雇佣关系,是获得了合作协议。这里并没有实际的交易发生,既没有劳动的获得,也没有工资支付。因此,在劳动者录用后,只要职工的劳动企业没有实际获得,企业就不应对该活劳动的消耗进行会计确认,更不能因为与劳动者签定了劳动合约,就认为其人力资源应该确认为本企业资产。
(4)人力资源对企业具有双重影响。人力资源是属于影响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因素,具有为企业创造所得的同时,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及其稀缺性,也成为劳动者与企业(雇佣者)谈判的筹码。若潜在的劳动能力越有价值,则劳动者就会要求越高的工资。否则,劳动者就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人力资源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的特征。即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的多少、人力资源的构成、以及人力资源的质量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任何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的使用都只能是一种交换。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总是要求较高的劳动报酬,这就是按劳分配,而且这种分配或者交换都是即时的。尤其对一般的雇佣劳动者来讲更是如此,如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以及月工资制等。当然我们所说的即时并不是毫无时差,但这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在这种即时的劳动与报酬的交换过程中,所能体现的本质关系只能是劳务提供和劳动雇佣的关系(邹先德,2000)。人力资源质量(主要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大小)和供求关系会影响雇佣双方讨价还价的优势或者劣势,人力资源状况对企业具有双重影响。这表明并非职工能力越强大越好,企业聘用劳动者也应讲究门当户对,否则,势必产生不和谐的雇佣关系,从而影响企业(雇佣者)和劳动者(受雇佣者)价值的充分发挥。
从上述人力资源形成看,企业只是形成人力资源的渠道之一;并且根本不是以形成人力资源为目的,而是为了获得其劳动,这也正是劳动合同的标的;除了获得劳动者的劳动以外,企业还可以获得的就是劳动者的合作意向了,企业不能也不想获得人力资源;况且,人力资源对企业具有双重影响,不一定总是属于正资源。因此,把人力资源确认为本企业资产是不恰当的。
(二)人力资源并非属于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人力资源产权构成。作为财产权利具体化的产权,在范围与内容上表现为一组权利束,权利束中最基本的内容则是占有、使用、处分与收益四项权能(郭道扬,2004),是人们(财产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伍中信、王跃武(2005)认为,产权是产权主体利用其拥有的财产(资源)的一组(束)权利,不仅包括原始的终极的所有权,还可分解成支配(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转让权)等权利,而且由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因而,企业人力资源的产权结构要比单纯的所有权界定复杂得多。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产权可以被定义为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本占有权、使用权(或支配权)、处置权(转让权)、收益权四项基本权能的总称,是人们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非企业所拥有控制的资源。
(2)人力资源产权分割的特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人力资源的占有权具有依附于人身载体的不可分性(自有性)。周其仁(1996)和张维迎(1999)先后详细论述了“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即财务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既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家庭、社区、其他共同体或国家,又可以不属于任何人或群体,但人的健康、体力、经验、生产知识、技能和其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地属于其载体,这个载体不但必须是人,而且必须是活生生的个人。虽然人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天然性和广泛且复杂的社会性,但除本人外其他投资主体都不能对人力资源声称所有权,因为人力资源与它的承载者在人身上是不可分离的。无论从人权或社会历史发展或其他任何角度看,人力资源的原始的、终极的所有权都是归属于其人身载体者,各种制度、技术条件改变的充其量是其派生权利的界定状态。即使是原始部落中的战俘或奴隶制下的奴隶,强制力量得到的也只是其人力资源的支配权、收益权等派生权利,战俘或奴隶仍可用消极怠工、逃亡、死亡等手段证明对其人力资源所有权的拥有,制度上或法律上对其所有权的裁决并不能消灭这种自然的、天赋的属性(伍中信、王跃武,2005;吴泷,2005)。 因此,人力资源的所有权界定是清晰的,只能归属于其人身承载者。
笔者认为,人力必须依附其人身载体才能存在,离开人体无法留存;即使产权的行使将受到某种限制,但这种限制也不能妨碍产权主体对各自财产所有权的拥有(杨瑞龙、周业安,1997),而财产包括人力资源。无论人们是否有权利用自己的人力去损害他人,即使这种行为是不能允许的,制造损害的人仍保持自己人力的占有权;当人力资源产权束的部分被限制或发生残缺时,由于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的特性,使之可以以迥然不同于非人力资源的方式来做出回应,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关闭”起来,以致于这种资源的经济价值顿时一落千丈,甚至犹如从来就不存在。更特别的是,这部分被限制和残缺的人力资源产权,根本无法被集中到其他主体的手里而作同样的开发利用;如果人力资源的占有权与其主体是可以分离的,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激励问题,企业与生产函数就没有什么区别,现代企业理论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人力必须依附人身才能存在,而《宪法》赋予“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定权利,这也从法律上确立了人力资源的占有权归属于劳动者。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占有权完全并始终属于劳动者,具有高度的自有性,因为人力资源占有权的自有性是天然的,这是决定性因素,何况还有《宪法》予以承认和保护。
(3)人力资源的处置权(转让权)具有劳动者的自有性。由于人力资源的占有权具有依附于人身载体的不可分性;《宪法》赋予“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定权利,所以,只有劳动者拥有对该资源的处置权。在劳动合同中,往往有“服从企业工作安排”之类的条款,因而在契约界定的范围内,企业是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如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规范的范围内安排职工参加单位工作、职业培训等,但这不是对该资源的处置权而是享有的部分支配权(使用权);企业解聘职工也不属于对该资源的处置权,因为其能力依然依附其身,其质量并未受解聘的影响,即便是开除也是如此,企业无法行使对人力资源的处置权,只是依法解除双方合作的约定。人力资源占有权的自有性势必导致人力资源处置权的自有性,而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具有有限转让性。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认为,企业的实质是团队生产,是“投入的一种联合与联合使用,它产出了一个比分别使用所得出的产出的总和更大的产出”,这是劳动者与企业合作的根本理由。人力资源收益权是对其拥有者最有实质意义、最受关注的产权权能,只要可以比独自使用自身人力获得更大的收益,劳动者就会愿意与企业合作,将自身人力使用权与企业分享;而企业分享人力使用权只是为获得利益的手段,企业也要分享合作带来的收益。
(4)人力资源具有特殊性。人力资源的使用也是与企业其他资源相作用、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其使用权也应由劳动者和企业共同拥有。周宾(2005)的分析说明,揭示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自有性、能动性、时效性、再生性、社会性和共享性等特征。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自主性、能动性等,这些特性导致其在处理任何事情时主观上都存在着积极或消极、作为或不作为的倾向与选择,进而导致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支配权的不完全性。具体而言,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支配权的弱势性;在劳动者一生的人力使用权
中,该企业拥有的其人力使用权绝对占少数,而不会占大部分,也势必导致其使用权主要由劳动者掌握。所以,人力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具有有限转让性,其使用权主要由劳动者掌握;其收益权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共享情况则由劳动质量、提供劳动的成本、人力的供求关系、讨价还价能力、政府对劳动者利益和企业利益分配的干预情况决定。
人力资源四项产权的分割特征表明,占有权和处置权(转让权)始终完全归劳动者所有,使用权(或支配权)主要由劳动者掌握,收益权由雇佣双方共享。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源的大部分所有权,即拥有人力资源的最终所有权。人力资源的产权可以被分割为由雇佣双方同时拥有,企业仅拥有人力资源的极少部分产权(共同使用权和共同收益权),所以人力资源就不能被企业用于交易、偿还债务、抵押、变现,在企业破产时,也不能作为破产财产来清偿债务。事实证明,人力资源不可能象资产那样被企业拥有或控制,因为人力资源具有不同于资产的一个本质特性: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劳动者是社会的一个主体。因此,人力资源除了具有资源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的社会性,劳动者的活动要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将劳动力从劳动者身上分离出来。因此,只要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力资源就永远属于劳动者而只能由劳动者自己来占有和处置,掌握其控制权,而企业不可能“拥有或控制”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和劳动者是两个平等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交易中企业最终得到的是人力资源拥有者提供的服务,而不是人力资源本身。企业可以行使“使用权”去指导或指挥劳动者进行劳动操作,但不能行使“拥有或控制”权来处置这些劳动力资源。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源的所有权,而企业不可能“拥有或控制”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所有者对其他投资主体在人力资源形成过程中的投资只能视为某种形式上的负债予以偿还,如对父母的赡养、对亲人朋友的帮助、对母校的感恩、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对银行贷款的偿还、对企业的效力、对社会尽义务等。这种产权界定是人力资源得以运用的基石。
(5)会计处理简略例证。企业和职工都是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和会计主体,无论从法律主体上讲还是从会计主体论,劳动者及其固有的人力资源都并非企业的法人财产。相关的会计业务确认方法也势必成为人力资源并非企业资产的有力举证,首先,如经营性租赁的会计核算。人力资源与经营性租赁取得的资产在性质上极其相似,经营性租人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的法人财产,因为相对于该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而言,企业拥有的只是较少的使用权,在其整个产权中所占份额更少,这远达不到作为资产确认标准的“拥有或控制”程度;租赁契约与劳务合同相似;劳动的获得与承租资产占用相似;租金与工资等人力支出的性质相似。经营性租赁的会计核算中纳入会计报表的只是其使用费,即租赁费,而不是承租资产。同样,企业对于通过劳动合同所获得的合同期内的劳动力资源,只能协商使用、共享收益,不能处置、占有,无法“拥有或控制”。从而不能确认为资产,只应该将其人力使用费纳入会计报表。其次,如前文述及的购销业务,如订有合同购买材料的业务。购货合同与劳务合同相似;材料和劳动相似是合同标的,因为劳动可以离开人体,如同材料可以离开供应单位;货款支出和工资等人力支出相似;人力资源及其载体不属于企业,如同供应单位不属于本企业一样合法、合情、合理。最后,如企业的非人力性社会资源。对于影响企业经营的非人力性社会资源,如良好的交通环境资源、和平安定的社会秩序、健全的法制环境、信息渠道资源等,企业都不会进行资产确认,而一般对支付的使用费进行核算,如养路费、各种税金等。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实际上也有其它社会资源一样的仅供企业使用、不属于企业资产的特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企业合并时,组织资源的价值和社会资源的超额价值才能合并列作商誉,因为对于商誉会计,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规定,只有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才进行会计反映。
(三)人力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人力资源其成本或者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1)人力资源的计量对象难以确定。人力资源指一个群体还是一个自然人,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等,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合作劳动具有1+1>2的效应;而同时也能产生合作劳动1+1<2的效应。由此可见,对人这种特殊资源的组合复杂得多,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可知组织氛围、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无一不是影响人力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这种合力不等于分力之和的复杂现象为准确计量人力资源又增加了难度,使得在计量中必须充分考虑对计量对象的选取合理与否的把握。
(2)人力资源的影响因素众多。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总括地分为投入法(成本法)和产出法(未来收益法)。不论是人力资源的形成成本的确定还是其收益的计量,都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如果采用成本法计量,因人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天然性和广泛且复杂的社会性,导致其成本计量困难重重。况且并不是所有面向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一定会等价地形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成本与其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能力很难以历史成本来计量和表现。人力资源的未来收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只是一种客观稳定的存在,导致人力资源价值难以采用收益法计量。人力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劳动的社会性、团队效应、不可预见性、人力资源的时效性、企业用人机制、分配激励制度、劳动态度、幸福标准等,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人力资源的价值不但和个人的性格、能力、学识、经验、健康状况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受所处的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影响,导致人力资源可产生的经济利益具有个体差异,但在会计计量中不可能都作个案处理,充其量只能划分不同等级、区分不同档次加以计量。其结果必然是将极不相同的人力资源个体视作大体上同质的个体对待,这显然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重要性、相关性要求。
(3)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目前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方法多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这些方法计量的结果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部分成本,并不是其价值,无法反映人力资源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另一类是以收益为基础的方法,主要包括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未来工资报酬资本法、人力资本加工成本法、内部竞价法、经济价值法、随机报酬价值法、商誉评价法、未来净资产折现法等。用这种方法来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主观性,很多参数都需要人为地去估计。如在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中,人力资源的未来服务年限、工资报酬、折现率都需要主观估计。不同的会计人员核算的结果很可能不同,也就是说会计信息不具有可验证性,这就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操纵空间,使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人是独立的、流动的,不能为一个单位所拥有或控制,人一旦流动,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也将随之离开了原来供职的组织,而这是组织无法单方面决定的;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不管是什么单位进行投资形成的,都不会为这个单位所独享,只能与人力资源的拥有者(人)甚至他所兼职的单位分享,将人力资源的总体价值(假如可
以计量出来的话)作为组织的资产,违背了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能力很难以历史成本计量和表现,而其未来收益又是更加不确定,因为人力资源所能带来的收益综合体现在组织的整体收益中,很难将之分离出来,所以不能通过人力资源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来简单地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如果人为强加计量,得出的结果不是低估就是高估人力资源的价值。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开发过程)中,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人的成长,人的能力会不断变化,这些价值变化也很难可靠计量。此外,《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这种比较自由的离职规定,使得预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计量程度大为降低。
(四)与人力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并非可能流入企业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可是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总的经济利益并非只属于该企业,而是属于劳动者本人以及众多的合作者。具体而言,在公平地按劳分配时,人力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劳动者与企业非人力资源的提供者分享,否则还要与其他劳动者分享。因此,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所有经济利益并非很可能流入企业。
篇7
关键词:企业;组织承诺;员工;管理;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组织承诺这一词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的美国,由一位社会学家提出来。后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研究,逐渐融入到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它可以说是企业和员工之间沟通情感的桥梁,也是促进员工和企业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组织承诺的重要性
(一)能够增强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如今社会竞争加剧,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内部开始整治。而人才因素在企业的外部竞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需要构建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如果企业自身所倡导的企业文化鲜明突出,能够感染和鼓动员工,其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员工的认同,那么这个企业的员工组织承诺便很高,员工在工作中也能够尽心尽力。如果企业再为员工提供丰厚的待遇和福利,就更加能留住一些高技能的重要员工,并且为企业的人才储备打好基础。因此,企业又需要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员工充满动力,带着积极的心态去投入工作,从而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减少人员的流动,促进企业更快的发展。企业对员工有没有进行情感交流,与员工的离职率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该大力的发展内部的文化,这有这样,才能让员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深入的了解员工的行为、工作情况及实际需求。并且为员工提供一系列的培训,既提高了员工的文化素质,又提高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感召力,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加企业的各项活动,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优化企业的环境。企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前的市场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为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人与人之间也有了隔阂。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企业也不得不加大了交易的成本,更严重的是社会的信任污染蔓延到了其他的行业和领域,造成了贪污、腐败、诈骗等现象。所以企业应该构建员工组织承诺,并且大力的宣传诚实守信的文化和美德,从而有效的制约不良现象,优化企业的环境。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组织承诺的构建
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又分为三个层面,从低到高依次是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情感层面。物质层面体现了员工与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物质需要,制度层面指的是员工与企业发生交易时的社会需求,情感层面主要体现了员工在于企业发展交易时的精神需求。做好了这些,才有利于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物质层面组织承诺的构建。在企业和员工关系中,物质利益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维系员工和企业之间最基本的一个纽带。那么该如何构建员工物质层组织承诺呢,第一应该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含的范围很大,及包括办公设施和场所,又包括企业的文化。它会对员工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没有心理压力,那么员工便会更加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物质层面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工资待遇,工资待遇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外部薪酬竞争性,具有吸引外部人才和预防企业内人才流失的作用。企业必须建立健康完善的薪酬制度,可以设置领先性薪酬策略,领先性薪酬策略指的是那些以高薪为代价的企业,它在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还有混合型薪酬策略,这种策略是企业根据自己内部不同的岗位类型和员工的类型来制定的薪酬决策,这种策略目前被大多数企业所采用。
(二)情感层面组织承诺的构建。大多数员工比较看重在企业中的公平感和安全感,他们比较关注自己在企业中的成长机会、发展培训及职业生涯讨论以及企业对他们的关心程度。一旦企业让他们产生了情感共鸣,就能够形成相应的情感承诺,从而最大化的固定和提成组织承诺的程度。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组织人际环境,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和员工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并在情感方面对企业有所依赖,帮助员工达成自己的目标。
(三)制度层面组织承诺的构建。企业的规章制度很重要,甚至关系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它能够调整和规范员工的各种行为,让员工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对员工形成正确的导向,以保证企业内部的稳定。企业首先应该建立的是激励制度,为员工们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或者分给他们股权,让他们进行分红等等,这些措施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和引进人才,并且激发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另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奖惩制度,让员工清楚只有努力了,企业才会按照一定的方式付报酬,如果不付出相应的努力,就会有来自企业的惩罚措施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规范承诺形成,员工会按照企业的团队努力标准来工作。
三、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员工组织承诺能够让员工对组织产生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员工的组织承诺对于制定政策和改进管理相当的重要,拥有高承诺员工的公司几年内对股东的总体回报远远大于员工承诺水平低的公司,由此可见员工组织承诺对于企业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彭宁.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组织承诺的构建[J].发展,2013(1):94-95.
[2]梁绮敏.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138-139.
[3]王小奕.中国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相关因素探讨[J].企业导报,2012(6):184-185.
篇8
【关键词】B/S结构;发射台;远程监控;监控管理
0.引言
广播电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宣传的重要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确保发射机正常工作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的重要环节。使用计算机实时监视发射机的工作状态,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把影响正常播出的因素降到最低点,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监测发射机的运行状态及参数,更重要的是提高发射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播出系统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的发射机自动监控系统大多还没有建设或开发远程监控系统,少量发射台开发了Client/Server(C/S)结构的监控系统。Browser/Server(B/S)结构是在C/S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S技术已经在监控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 目前已经基本可以实现C/S结构的所有功能。Internet及其应用技术蓬勃发展,基于Web的B/S结构最有可能成为网络计算这一时代的计算模型,所以将广播电视发射台远程实时监控技术和B/S模型相结合,必然能极大地提高发射台远程实时监控的水平,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广播电视发射台集成监控管理系统
广播电视发射台集成监控管理系统可分为三层:实时控制层、监控管理层、远程监管层。实时控制层负责对发射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监控管理层由工控机、监控软件、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组成。监控软件提供图形化的人机界面,摒弃传统的Windows菜单界面形式, 采用更简洁更易于操作的全图形化分区导航按钮操作界面。远程监管层通过以太网与监控管理层连接,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与数据库技术获取发射台现场数据。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已经完成的广播电视发射台集成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时控制层和监控管理层的基础上,增加远程监管层即远程监控子系统,使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加简便的可操作性,更高的可靠性,并为系统的后继开发设立接口环境。
2.基于B/S结构的发射台远程监控子系统
2.1系统的创新性
基于B/S结构的发射台远程监控子系统在具体实现上有两个创新点:
一个是本系统的整体逻辑构架采用了B/S结构的三层体系,三层B/S 结构相对于两层C/S结构有很多优点,包括(1)使用IP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更具通用性及易用性;(2)可构建在异构平台之上,包括网络异构、操作系统异构和数据库异构;(3)系统部署在服务器上,客户端只需借助浏览器即可运行监控程序,使系统部署、维护更简单;(4)客户端使用浏览器运行监控程序,可提供更强的可操作性以及界面的友好性。
另一个是在系统具体软件编码实现中,实时监测页面的动态刷新和远程报表打印采用了Ajax技术。Ajax技术使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量大大减少。这个反映到现实中,一是当页面的数据更新时, 可以不用更新整个页面, 只更新需要更新的部分即可( 即不需刷新整个页面);二是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访问的服务器只有那么有限的几台, 但是进行访问动作的客户端却是非常多的, 只需要将更新后的数据传入服务器,经过处理后,服务器只需返回结果,由客户端的解析引擎将结果转化成Web页并入原页面即可,不需刷新页面,利用了客户端强大的计算资源,减轻了服务器负担,使服务器能承载更多的连接访问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本系统中监控页面数据频繁刷新和远程报表打印的问题。
2.2系统结构设计与平台选择
广播电视发射台远程监控子系统是在广播电视发射台集成监控管理系统的实时控制层和监控管理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拥有两大功能,即监控功能和管理功能。为了实现这两大功能,将系统设计成五大模块,即实时监控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记录模块、修改密码模块,退出模块。B/S的三层体系结构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2.3数据库设计
本课题采用美国Microsoft公司的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因而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基于SQL数据库进行的。广播电视发射台集成监控管理系统的监控管理层已经为每个发射台配置了独立的数据库。因此在监测中心的SQLServer2000上建立五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对应发射台现场数据库中数据的同步镜像。
2.4 Web程序设计
Web程序设计主要包括表示层设计、业务逻辑层设计和数据访问层设计,以及其中一些关键技术的设计实现。
2.4.1表示层的实现
广播电视发射台远程监控子系统的显示界面是由一些Web窗体页面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显示的, 第二部分的Web窗体页面设计主要是针对远程监控子系统的管理与服务。监控界面显示中所要实现的是发射台的发射机的参数和状态信息的动态显示以及系统时间和故障报警功能的动态显示。本系统实时数据的显示采用了Dundas Gauge 的表盘显示技术。整个页面采用三帧框架结构,由bottom.aspx、left.aspx、workspace.aspx这三个页面构成。
2.4.2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本系统的业务逻辑层主要用于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对数据库查询显示的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发射台的发射机参数和状态信息的查询,一部分是对发射台值班人员以及值班日志的查询。
2.4.3数据访问层实现
在发射台远程监控子系统中所有访问数据库的逻辑都是由数据访问层的Web服务来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发射台远程监控子系统的数据访问逻辑独立出来, 实现的程序代码可以单独编写和调试。这种方式大大减轻了Web服务器的负担,而且方便了调试和开发,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开发效率和实际运行效率,使得逻辑层更加清晰,分工更加合理。
篇9
【关键词】 经济利益圆周;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形成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分离,而后者的资本与劳动同属一个主体。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周其仁才得以在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森和阿尔钦等人的企业性质理论及舒尔茨、罗森、巴泽尔等人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现代企业的本质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合约的“特别”之处在于人力资本的产权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只有激励得当,合约才能节约一般产品市场的交易费用,并使这种节约多于企业本身的组织成本。很明显,周其仁认为,企业资本的概念已经被一分为二:其一为人力资本,其二为非人力资本,即物质资本,也即传统的企业资本。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以后,人力资本理论便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力也是一种资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现代企业的广义资本结构,包括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构成状况。
实际上,魏杰、肖灼基等人都对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作出了特别交代,只不过周其仁更为深刻地指出了现代企业的本质在于市场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所达成的一个合约关系。但现在的问题是:从周其仁甚至更早的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那里,都只能得到一个关于企业本质的结果性描述,那么市场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出于何种动因、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最终得以形成一个合约体,而维系这一合约体的条件又该如何界定等等。笔者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展开。笔者要说明的是:既然企业是一个合约体,那就必须首先肯定当事双方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当然也就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只有当双方的利益关系开始相互交织时,才有可能产生缔结合约的动机。但是,合约的缔结不可能一劳永逸,合约主体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动决定了企业合约的动态性,而与这种动态合约相对应的,正是现代企业的广义资本结构。
二、经济利益圆周假说
为了能够说明市场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缔约的初始动因,这里首先给出一个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说相关的经济利益圆周假说。众所周知,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众多假说中,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所提到的“经济人假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它一般被表述为:经济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希望而且能够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完全理性假说”。但实际上,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通常是“满意化”原则取代“最优化”原则,即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说”。比较而言,有限理性假说更加符合经济现实,但总的来说又过于宽泛,不利于分析更为具体的经济问题。实际上,经济人的有限理性,不应该只是一个静态的理论前提,而更应该成为一种动态的分析工具。
(一)经济利益圆周假说
经济利益圆周假说,即“一定时期内,任何经济人的所有经济行为的最终结果,都会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有效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利益圆周”。圆周内包含着一组与其有效经济利益相关的经济变量,圆周外的经济变量与其有效经济利益无关;经济利益圆周范围的大小,表示一定条件下经济人理性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经济利益圆周范围的大小与经济人的经济行为能力强弱正相关;有效经济利益则指一定条件下经济人愿意而且可能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如图1所示:
图1(a)中,圆心p代表一个经济人,半径R表征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能力,也就是有效经济利益。由于所有经济行为都是以其有效经济利益为限度而展开的,所以行为的最终结果就会形成一个以P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周(P),这个圆周被称为经济人P的经济利益圆周。之所以是圆周而不是其他的几何形状,是因为圆周上各点的曲度相同,正好吻合了通行的经济最优化原则:
dX1/dY1=dX2/dY2
(二)单主体经济利益圆周的扩张
相对于图1(a)中的P来说,图1(b)中的P'表示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出现的扩张(R'>R)。而引起这种扩张的原因可能是:(1)经济社会的普遍发展;(2)个别经济人的经济行为能力增强,等。可以肯定,只要存在私有产权(以市场经济条件为典型代表),这种经济人的经济利益圆周就会普遍存在,并且构成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基础。
(三)多主体经济利益圆周的扩张与重叠
当市场中多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同时扩张时,就有可能出现一个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与另一个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重叠,重叠部分的经济含义有两重:一是表示存在双方的共同经济变量,二是表示存在双方的潜在共同利益。如图2所示:
图2中,P1和P2分别代表经济人P1和经济人P2的经济利益圆周,重叠部分(阴影部分)代表两者之间出现了同时与双方利益相关的共同经济变量,非重叠部分仍为各自的特有经济变量,而与共同经济变量相联系的则是双方潜在的共同利益。
三、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
接下来将在以上经济利益圆周假说的基础上,分析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形成机理。基本思路是:遵循市场中的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的分析框架。假设市场中存在着单纯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具体可分为股权资本所有者和债权资本所有者)和单纯人力资本所有者(具体可分为管理型人力资本所有者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所有者),并将两者抽象为两个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的经济行为均符合经济利益圆周假说。当两者的经济利益圆周重叠时,双方在共同利益部分的行动以及合约选择便构成了现代企业的广义资本结构。
(一)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经济利益圆周扩张并重叠:一个必要条件
首先将图2中的P1和P2分别定义为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显然,当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经济利益圆周各自扩张以至出现重叠时,重叠部分既代表双方的共同经济变量,也代表双方的潜在共同利益。之所以是“潜在”而不是“现实”,原因在于:根据经济人的自利原则,经济人总是倾向于“完全占有”进入自己利益范围的所有经济利益,于是P1和P2将会同时把这一部分潜在共同利益视为个人利益。那么问题的关键是,这一部分潜在利益最终会以怎样的结果变为现实?这实际上有赖于当事人双方对重叠部分行动协调机制的选择,即如何协调好双方的共同经济变量,而可供选择的最基本的协调方式不外乎两种:合作与非合作。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非合作行动模型:失败的利益联结过程
当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经济利益圆周出现重叠且双方在共同经济变量部分采取非合作行动时,将得到一个如图3所示的经济模型:
图3从左上方开始,按照箭头所指的顺序共由四部分组成。在图3第一部分,经济人P1与P2的经济利益圆周重叠,说明双方存在潜在的共同利益,用图3第二部分中的C(实线)表示双方的公共部分,由于P1、P2在公共部分采取非合作的方式,各自为获取共同利益而采取对立行动(用相反的两个箭头表示,这类似于物理学中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其合力为0),结果是两者在公共部分的潜在利益减少甚至消失(用图3第二部分中半径缩小后的虚线C表示)。这样,利益反馈的结果是两者所能获取的有效经济利益受损(用图3第三部分中两个向外的箭头表示),业已扩大的经济利益圆周出现萎缩,直到双方的重叠部分消失,即:
P1 ∩ P2 > P1' ∩ P2' = Φ
由于P1和P2的交集变为空集,也就是双方不再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所以不能实现合作的良性循环(图3第四部分),此前经济发展或个人努力所造成的经济进步出现倒退,经济重新回到低水平状态,即“双输”的结果。
(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合作行动模型:广义资本结构的形成
当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经济利益圆周出现重叠且双方在共同经济变量部分采取合作行动时,将得到一个如图4所示的经济模型:
图4从左上方开始,按照箭头所指的顺序共由四部分组成,此图被称为“良性合作原理”图。
首先,存在共同利益的人力资本P1与物质资本P2选择合作,并在公共部分形成经济合作体,即企业C(实线C),那么:
P1 ∩ P2 = C ≠ Φ
C代表了在一定契约条件的约束下所形成的企业,其内涵为与P1、P2的共同经济利益有关的企业经济行为。依据前述经济利益圆周假说,企业的所有经济行为的最终结果,也会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的有效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利益圆周。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也就意味着此前存在于P1和P2之间的潜在经济利益变为了现实经济利益。由于P1、P2在公共部分协调行动(用两个同向上的箭头表示),形成经济合力,根据“1+1>2”原理(即协作生产力原理),将产生合作收益,从而双方的共同利益部分将扩大,即企业的经济利益圆周范围扩大(用虚线C表示)。
其次,在企业的利益反馈过程中,平衡的利益反馈机制保证了新增的合作收益向两者平衡分配(用两个向左,向右的箭头表示),于是P1、P2的经济利益圆周范围也将扩大,进而形成两者更大的共同利益,即“双赢”的结果(用虚线P1、P2表示),那么:
P1 ∩ P2 < P1′∩ P2′
最后,在P1和P2各自的经济利益圆周获得扩张的同时,两者的重叠部分,即公共领域的范围也将扩大,从而形成了两者之间更大的潜在共同利益,而这种扩大了的潜在共同利益,又构成了两者之间下一轮更大规模合作的基础。重复上述过程,企业将进入有效率的良性循环,即:
P1 ∩ P2 < P1' ∩ P2' < P1' ' ∩ P2' '...
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参与企业的各资本产权主体对其共同经济变量有效协调的过程。必须指出的是,在企业这个合约体中,尽管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具有一定数量的共同经济变量,但同时也都存在各自属于自己的特有经济变量,如果说两者的共有经济变量对双方合作产生“向心力”的话,那么两者的特有经济变量则对合作产生“离心力”。
四、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动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企业的运行具有周期性,而企业运行的每一个周期,都对应着一次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进行的如图4所示的经济合作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图4中各变量的动态性,而与这种动态性相对应的,则是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动态性。具体地说,决定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动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资本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范围、谈判能力以及企业的利益反馈机制。
(一)经济利益圆周范围对广义资本结构的决定
现代企业的广义资本结构首先取决于企业资本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范围。资本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是指以资本产权主体为中心,以资本产权主体的有效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利益圆周。圆周内的经济行为都与资本产权主体的有效经济利益相关,圆周外的经济行为都与资本产权主体的有效经济利益无关,任何资本产权主体都只关注自己经济利益圆周范围内的经济事务。而经济利益圆周范围的大小则对应着资本产权主体经济实力的大小,对物质资本产权主体而言,所拥有的物质资本越多,经济利益圆周范围也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对人力资本而言,拥有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越大,其经济利益圆周范围越大,反之则相反。因此,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比例关系首先取决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各自经济利益圆周范围大小的对比关系。更进一步地考虑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各自的内部构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物质资本结构的比例关系取决于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各自经济利益圆周范围大小的对比关系;(2)人力资本结构的比例关系取决于管理型人力资本与技能型人力资本各自经济利益圆周范围大小的对比关系。
(二)谈判能力对广义资本结构的决定
资本产权主体的谈判能力是决定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资本产权主体的谈判能力,是指各类资本产权的所有者,在相互协商共同出资组成企业的过程中,各自依据其在生产经营中所处地位的预期判断,提出对企业未来利益的诉求意愿,当甲主体的诉求意愿强于乙主体,并被乙主体所接受时,就称甲主体的谈判能力强于乙主体。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资本(指物质资本)具有增值的“本性”,似乎一切物质资本只要一投入企业,就会象原子裂变一样不断的繁衍增殖。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即使是古典意义上的资本家,作为物质资本的产权主体,对企业剩余收益的获取(或者说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也是通过一定的谈判、定约过程来完成的。事实上,一个谈判水平拙劣的资本家,即使其拥有的初始资本再多,最终也有可能变得一无所有。人力资本谈判能力的高低就更加能够决定其在整个资本结构中的地位。因为人力资本普遍具有事前的不可估量性,这就决定了其生产地位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使得人力资本的谈判能力更加具有弹性。总的来说,管理型人力资本比技能型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更大,因此管理型人力资本谈判的弹性空间也就更大。
(三)利益反馈机制对广义资本结构的决定
合理和平衡的利益反馈机制是维系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所谓利益反馈,即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产权主体对企业收益的分割。由于企业的生产、交换以及分配是周期循环的,所以当一个循环结束时,如果参与企业的各资本主体间不能实现合理和平衡的利益反馈,其结果必然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进而造成在下一个循环中一方的经济利益圆周缩小而另一方的经济利益圆周扩大,但双方的重叠部分将缩小(一种极端情况是受损方的经济利益圆周缩小至零,所以无论另一方的经济利益圆周多大,双方都不可能存在重叠部分),从而减弱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经济基础,也就动摇了企业既有资本结构的稳定性。很显然,企业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情况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导致企业利益反馈结果的不断变化。因此,平衡的利益反馈机制是维系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但这并不代表利益反馈结果本身不具有动态性,恰好相反,正是这种利益反馈结果的动态性,保证了各方利益的动态均衡,相对于固定工资制度而言,动态的利益反馈结果无疑更加能够体现经济效率原则。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的形成过程,是由于经济人都会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有效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利益圆周,参与企业的产权主体对其共同经济变量的有效协调过程。决定现代企业广义资本结构动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资本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圆周范围、主体双方谈判能力以及利益反馈机制。圆周内包含着一组与其有效经济利益相关的经济变量,圆周外的经济变量与其有效经济利益无关。经济利益圆周范围的大小,表征一定条件下经济人理性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经济利益圆周范围的大小与经济人的经济行为能力强弱正相关。有效经济利益则指一定条件下经济人愿意而且可能获得的实际经济利益。将两者抽象为两个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其经济行为均符合经济利益圆周假说。当两者的经济利益圆周重叠时,双方在共同利益部分的行动以及合约选择便构成了现代企业的广义资本结构。
【参考文献】
[1]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55-56.
[3] 夏传文.中国上市公司广义资本结构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3).
[4]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0-21.
篇10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型城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过程必须要经历转型期,这样做不仅响应了国家战略的要求,也可以及时让自身的经济结构发生良好的变革。一座城市的空间结构,能够完整地体现出城市的综合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类型和层次,将城市所处地域的发展层次进行有机呈现。在对现有的城市空间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运用文化旅游的视角,让历史文化在城市之中得以延续,能够解决资源型城市在当前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所以需要人们进行深入探索。
一、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70年代,伴随着煤炭、钢铁等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诞生了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者在对此进行研究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但是所有学者都认同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也就是将开发自然经济的活动作为主导,发展过程高度依赖自然资源。总而言之,资源型城市以天然国土作为根基,以第二产业作为主导的城市类型。工业化贯穿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脉络,所有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会被自然条件所限制。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受到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呈现出与普通城市发展不同的矛盾,例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忽视建设相应基础设施等,成长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间断性。在对以往的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后,有学者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学习活动,将资源型城市结构的类型进行总结。本文以煤炭为依托的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发展作为例子,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集中分布、多中心分散、一城多镇[1]。
二、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出现的问题
(一)生态资源遭到破坏资源型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较低,因此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之中,经常出现居民区与厂矿混乱的情况,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区域没有明确划分,导致整个城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不完善,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资源型城市的布局通常为“城中有矿,矿中有城”,不仅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导致城市内部居民的健康受到不良影响,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只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各种废弃物的排放,也使得原本就受到环境破坏的城市“雪上加霜”,甚至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2]。
(二)空间结构杂乱无章在资源型城市处于转型的阶段,其空间结构通常呈现为多个中心,所有中心并不是集中分布在某个区域,而是“各自为政”,每个中心所控制的地域有着较大的范围,城市空间由于不同中心而变得散乱。虽然空间之内拥有明显的集约程度,但是,每个中心的土地利用过于紧凑,人员密集,导致城市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受到不宜建设的区域的影响,例如工厂污染区域、因采矿而塌陷的区域等,导致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空间的过程中出现阻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空间的发展并非无止境的,不宜建设的区域能够控制城市空间,避免出现过度扩张的现象,让现有的城市出现空间发展的跳跃情况,帮助城市构建多中心的、紧凑的空间,更适合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3]。
三、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调整
现有的产业结构,是城市资源能够达成产业间合理分配的有效途径。城市的产业结构能够间接体现出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在对产业资源进行分配时,需要注意到不同资源类型对城市空间选址提出的不同要求。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城市为例,在城市用地规划之中,服务用地和旅游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其他产业用地则比重较小。
(一)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发展空间的根本和必要的载体就是土地,如果没有土地,城市发展就失去了生产要素,土地资源也是支撑城市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所以在调整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的时候,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必然发生变化。任何产业的用地与其自身的产业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将会重新分配城市的土地资源,在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划分时,能够形成一一对应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且有效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城市空间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同时也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注入了活力,城市地域也得到扩充[5]。
(二)产业结构产业用地与其对应的产业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其呈现方式为不同产业有着不同的土地资源需求量,导致城市在分配土地资源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对于水平空间而言,产业调整表现为产业用地面积的扩大,为了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占用面积更大的土地资源,这种方式主要是传统第一二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获取发展空间的方式。如果产业结构转变为第三产业,例如先进的制造业、旅游、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方面,上述产业通常会对空间集聚效应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出现较高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因此可以使用垂直增加可用空间的方法。中央活动区(CAZ)、中央商务区(CBD)、游憩商业区(RBD)、中央旅游区(CTD)、中央娱乐区(CED)等各类新的产业空间,其空间形态的密度都比较高,例如我国的上海、重庆等城市。当城市处于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时,城市密度通常较低,但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之下,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的密度也会呈现出增加的趋势[6]。
四、以文化旅游视角探究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一)形成新的城市空间节点在城市空间进行不断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充,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中,文化旅游产业兴起,从而促使新的旅游空间节点形成。有形的文化旅游遗存保存自然延续,直接构成城市旅游节点,或者在旧城区的基础上,创建全新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对于无形的衍生的文化旅游遗存,可以解构和重新组装文化要素,创建新的城市旅游节点,或者在政策以及市场的驱动下,将更加富有创意的节点进行打造。
(二)凸显城市的空间轴线功能多个节点并存而且同时发展,是城市空间发展所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在不同的连接点之间,可以产生轴线沿线的相关旅游产业。城市的交通功能,通过城市的空间轴线体现出来,从而构成了文化旅游的轴线,在对城市空间轴线产生影响以及制约的过程中,文化旅游将不同的功能分区,在城市空间之中进行合理的划分[7]。
(三)促进城市空间得到全面发展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要素有很多,而且相互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文化旅游相关的元素之间并非孤立,而是有多样化的联系分布其中。当前的城市出现了变化更加深远的空间建设,使得空间轴线与旅游节点的联系逐渐增强,从而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区域。在对城市的文化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空间的旅游发展主题进行确定。文化旅游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不是单方面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来进行推动,从而对旅游节点、旅游轴线、旅游空间三者产生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城市空间是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文化与空间规划二者之间,能够进行传承与创新工作,从而使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8]。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