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幻想范文
时间:2023-04-07 05:5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幻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学幻想之父是谁?他就是被称为领路人的海平里上将伯德将军。被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称为一生事业的总指导,被深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科尼和其它一些人,称之为启发自己思想的人。《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星期五》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先生。
凡尔纳先生每六个月出一本书,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8小时之久。我想,他工作时一定是废寝忘食的,他工作时一声不响,灵感自他的笔中流淌出来,有时有了灵感,一下子写到凌晨,他也不会感觉到劳累,有时就是碗打了,他也依然坐在那里,对他毫无影响可言。
文章结尾的几句名人对凡尔纳的评论,深刻表明了一个道理,人类需要幻想,有了幻想,人类便拥有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所以说,幻想是人类前进的灯塔,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而也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
凡尔纳就是这样,他是一切作品和预言都和幻想有关,他的幻想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使我们领悟到:科学幻想是人类社会前进的不竭力量与源泉。
篇2
1、科技与生活:科技是一种对人类有帮助的高超的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接触到:比如我们平常每天都在看的电视,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因为这里运用了科技,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发出信号,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画面呀。
2、航空航天:太空,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地方,一个让人似乎永远猜不透的神秘地方,就埋在我的心底——那颗神奇的种子里,我有一种感觉,太空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好亲切!我似乎感觉到了太空那种令人向往的气息,多么美好!多么自在!无限的宇宙。
3、人类科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形势必然会呼唤新的思路与对策,必然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作为教育者应时时关注: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学生究竟能依靠什么素质应对未来?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己任,努力培养兼有各种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科学幻想与人类未来;公共选修课;策略;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44-02
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崇高目标,而想象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本素质。教育如果只偏重知识的传授与记忆,忽视学生创新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就难以造就创新人才、培育创新社会,这将不利于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了响应与重视。在教学改革中,高等院校为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培养方案中通常设置了通识类公共选修课模块,在课程设置中给予了学生自由选择发展的机会。我校的“科学幻想与人类未来”公选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的。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与意义
科学幻想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通常作者以特定科学知识为背景,通过逻辑推理和超前幻想,融入绚丽的文学色彩,反映科学研究方向、科学精神、人类未来、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内容。科幻的主题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对部分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的思考,有的是对未来科技应用前景的向往或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冲突的忧患警示,具有科学性、虚幻性、超前性的特点。科幻作品中有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前沿内容,探讨科技与人性的关系,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又能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理性思考,开阔人的心胸,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一些特别优秀的科幻作品,有时还能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由于这些特点,科学幻想不仅仅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有些专业的科学团体也鼓励科学幻想的发展,如NASA组织科幻作家讨论会、Nature这样顶尖的专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科幻小说[1]。国内外一些高校也开始尝试开展科学幻想教育,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开设了名为“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The Human Mind,Our Modern World”的选修课,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开设了“科幻概论”选修课,主要围绕着科学幻想文学名家名作的导读分析展开课程。
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和讨论不同研究领域中精彩的科学幻想,促进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一)改变少数学生对科学幻想的片面认识
国内一些娱乐网站的编辑认识有误区,不理解什么是科学幻想,随意地将各种幻想类作品都归入科幻片频道。实际上科学幻想的最大特色是对科技发展方向及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的思考与探索。与魔幻(如《指环王》)、神话(如《大闹天宫》)、童话(如《哈利波特》)等幻想作品不同,科学幻想更注重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科学逻辑。社会上对科幻定义的不明,有时会误导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轻视科学幻想或者将算命、魔法等非科学的事物当作科学。
(二)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与技术开发的兴趣
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常常涉及一些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前沿的知识与内容,例如《侏罗纪公园》这部作品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了古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技术、生物进化、混沌理论等科学知识;《从地球到月球》形象化地展示了经典牛顿力学关于加速度等科学理论。在当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科幻作家有时预想某些科技领域的发展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吸引了青少年对某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兴趣。有些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就是在青少年时代受到科学幻想的影响而立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了其中诸如潜水艇(《海底两万里》)、航空母舰(《机器岛》)、太空飞船、平板电脑、太阳能汽车等想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幻想作品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科学幻想作品中的想象元素非常丰富。某些优秀的科幻作品在特定科学技术领域上能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例如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设想了将不同人体的器官组合在一起制造新的生命,其想象无形中启发了后世科学家对器官移植的研究热情;阿西莫夫等写作的太空题材科幻也吸引了NASA及各国军方设计部门的兴趣,对太空飞船的设计以及月球、火星等外太空探索计划都有裨益。这门通识类公选课希望通过讨论优秀的科幻作品、鼓励学生创作科幻小说或组织科幻小品表演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首先,本课程结合科学技术发展领域对各种科学幻想题材进行分类,每个领域下面涉及若干专题,在专题讨论中注意结合相关科幻题材进行科学普及和科幻创新点的分析,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的训练。本课程总共设置了七个内容模块。
第一个模块是科学幻想文艺基本理论。在本模块中,主要向学生普及科学幻想的文艺概念、基本理论、题材类型与发展历史。
第二个模块是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科学幻想。在本模块中,选取器官移植、克隆技术、基因与基因组、神经生物学与脑科学等题材的科学幻想开展讨论。这些专题都是现在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是社会和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
第三个模块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相关科学幻想,划分了人工智能研究、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专题,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人类与机器人可能的社会关系模式等问题。
第四内容模块是宇宙探索与科学时空观。主要题材是宇宙探索,结合科幻作品普及现代宇宙观、恒星寿命、太阳系环境,讨论人类宇宙探索活动、外星人搜寻计划的进展与意义。
第五内容模块是灾难应对与环境保护,科幻作家设想人类面对各种巨大灾难时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对科学幻想、怀疑精神与伪科学的专题讨论作为第六个教学模块。引用、伪科学的若干实例,引导大家讨论区分什么是科学幻想、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
第七个模块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在课内外鼓励学生进行科幻小说的创作、安排部分学生在课外组织科幻小品排练或DV拍摄,结课的时候安排学生表现他们创作出来的科幻作品。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分析
在第一个绪论模块中,主要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资料、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而在二、三、四、五模块教学中,根据每一模块的研究热点,划分为若干专题讲授和讨论。在专题教学中,我们首先普及各领域科幻题材所需了解的基本科学知识背景;然后结合一两部优秀影视作品或科幻小说的欣赏,分析其科学幻想的创新点;同时考虑到科学幻想毕竟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学形式,而不是科学发展愿景的蓝图或实验报告,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还严肃地指出部分作品中模糊的科学假设及与纯科学原则相背离的地方;最后总结本专题当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人类如何发展及应用这项科技成果,以及对社会产生可能影响的应对思路。第六个教学模块主要采用案例提出、组织课堂讨论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争论与思考。第七个模块则通过课堂说明、鼓励学生开展想象力锻炼实践,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创作活动,期末集中进行展示。
每个专题的教学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以丰富、精彩、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现。在专题讲解时,课前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科研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了人类在各方面的努力与攻关历程,在研究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几位科学家的情况,以及他们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PBL(问题导入方法)教学法也在许多专题教学中运用开展教学,先设置一些科学问题,然后通过对科幻作品分析,让大家细细体味其中的科学背景。课后从学生的反映看,学生们的科学兴趣大大高涨。学生评价说:“平时某些艰深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的演示与讨论,学得轻松而有趣。”
在关于科学的怀疑精神的课堂讨论中,我们引导大学生分辨一些伪科学书籍(例如《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生物学历史上最大的骗局》等)中非科学及反科学的成分,以科学证据反驳这些混淆视听、使人误入歧途的书籍。教育大学生应当以正确的眼光看待科学发展当中的争论,认识到伪科学的危害。
同时我们在课堂上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内外排演科幻小品,期末面向全体同学表演。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同学组织表演了立意深、题材新、表现生动的科幻小品,近年来的学生作品《生命的颜色》《第七日(记忆移植)》《教授的戒指》《广告时代》等从不同角度很好地表现了学生们潜藏的创造力和对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问题认真理性的思考。
托尔斯泰说过,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人类的创造性心理结构中,想象力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在现代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将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发掘“科学幻想与人类未来”公选课的作用,增强青年学子的科学精神,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是我们今后应当努力工作的方向。
篇4
备课、授课和评课(更确切地说是课后反思),这“三课”已成为教学工作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集合概念,它们明确界定了教学的工作范围。在这个相对闭合的教学工作流程中,如果哪个地方断开了或不顺畅,这个循环就不能正常运转,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
养成优秀的备课习惯。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备课不再只是教学步骤的体现,而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备课不是为了背课而是为了上好课。因此,在备课时既要想好大环节也要想好每一个细微的小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设计。要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帮助学生由“学会”为“会学”。
练就娴熟的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双边的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超然“案”外,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要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把课堂变成师生活动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让知识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重组,在合作与共享中增值,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完善课后的反思手段。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课后抓住教学中印象深、有启发、有现设的环节,进行反思、推敲、总结,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评价。在同伴的协助下,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用批判的眼光和建设性的思维重新审视教学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一些教学现象,明优缺,知得失,谋求改进提高。进而把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把反思的所想、所得记录下来,会是进行新一轮备课的重要资料,也是一个教师从那种简单的循环往复“磨道效应”中走出来,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溪县职业技术学校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篇5
一、引言
多年来,不计后果的发展模式不断激化人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等基本知识,“环境地质学”成为很多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各高校纷纷压缩总体教学时间,“环境地质学”课程教学体系也经历着内容精简和课时压缩的变革。笔者就近年来担任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质学”课程授课教师的体会,对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教学管理部门和同行授课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二、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地质学》是从地质科学中衍生出来,用地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地系统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改善环境质量及减少环境灾害损失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学生的环境地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更多地关注本领域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理解和掌握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原理、形成、分布、预防和治理措施,掌握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自觉、主动地把本课程与环境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研究与管理意识。
三、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质学”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这两个教学环节及其开展形式都存在一些弊端,概括如下。
(一)课程开设学期靠前
本校的《环境地质学》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们无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背景知识,更无地质学基础背景知识,对于环境、环境问题、地质、环境地质和地质环境等基本概念没有任何认识。因此,课程初期需用6~8个学时讲授环境、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环境伦理、环境危机、资源有限性、可持续性、生态系统及平衡等环境科学领域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占用总学时的近四分之一,这势必导致后面的有关内容无法深入阐述。
(二)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
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该课程的众多教材发现,教材版本多,内容各有侧重。多数教材偏重于地质学专业背景。在讲解方法上是用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的理论讲解地震和火山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将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各章节的讲解中。这些内容很适合矿业院校的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认为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地就降低了学习兴趣,影响到了学习效果。环境专业学生学习《环境地质学》课程则应侧重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资源、调控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预防地质灾害及避免地球化学循环异常等,然而现有的教材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较少。
(三)实践环节教学模式亟待改进
目前,环境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备选形式:其一是就近组织学生考察湘江污染治理;其二是宝石考察与鉴别。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可供选择的典型实习场地十分有限。由于经费有限,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只能就近选择学校周边及长沙市内的实习场所,如组织学生参观湘江带的污染治理。这样的实习场地不够典型,且不太切合教学主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大。
2.宝石鉴赏实习效果欠佳。基于市面上珠宝店铺对受访人群的可接受程度及学生安全性考虑,实习过程采取小组调查形式,各小组自行选择商场珠宝专柜或古玩市场进行宝石调查及鉴赏,教师无法同时对多队进行跟进、指导和监督。因此,部分同学并未按要求外出调查完成实习过程,从而也就无法在实习过程中学到相关知识,这就失去了开展实习的初衷。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根据环境地质学课程自身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环境地质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四、“环境地质学”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环境地质学的教材大都侧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查阅大量学科相关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融会整合,在课堂上做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在讲述书本上固有的理论时,可以适当结合身边或近期热点案例,如在讲述地质灾害时,可结合舟曲泥石流、汶川大地震、深圳滑坡等进行详细介绍。对相关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打破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另外作为课堂教学而言,还要注意课堂艺术,教师要注重教态,语音的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来吸引学生,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
(二)明确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特色,重点介绍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资源、预防地质灾害及避免地球化学循环异常等。强调人地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使学生认识到地质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是相互制约的。培养广义性、有限性和稀缺性的资源意识,坚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持续利用原则,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科学的人口意识、合理的生产意识、适宜的消费意识和正确的文化意识同样非常重要。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危害人类的自然过程始终存在,要充分认识这些自然灾害,尽量避开或缩小它们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三)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
鉴于“环境地质学”的多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即对于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的课程,教师应该在导学前高度重视“选题”过程,适当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并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使学生的讨论形式和内容更加灵活多样,不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该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学生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五、“环境地质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根据环境地质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其最佳实习方式应该是组织学生去考察、参观典型的原始地形地貌,或者地质灾害后遗症及修复治理工程和防治措施等。据此,我们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一)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保障基本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为保障基本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应该增加野外实习经费以确保野外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整体效果。野外实习费用为周期性支出,该经费投入应该纳入常规性投入范畴,按照每生每年一定额度划拨,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问题。
(二)寻求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
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环境地质学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原始典型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宝石鉴赏等,由学生选题。或者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们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可以选择在老家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如地质博物馆、自然保护区、海洋侵蚀与堆积地貌等。合理安排实习时间,该教学实习周安排在理论课程结课后,距学期结束有两个多月时间,因此,实习时间可以灵活安排,除给定的实习周外,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点的情况,利用周末、假期等,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地质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质学”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都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知识性、专业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篇6
【关键词】环境科学;化学物相分析;应用
在环境科学中,化学物相分析又叫做化学形态分析,指的是利用化学物相分析的相关原理,通过选择性溶剂选择合理科学的溶解方法,从而分离样品及测量样品中各相的含量。在化学物相分析刚出现的时候,其主要应用在地质、冶金及选矿等学科中,但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了环境科学中,并且成为了环境监测部门最为重要的一种研究方式。目前,经过了大约70多年的发展,化学物相分析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效,并且与其他技术相互结合,使得分析与评价的效果更加准确与可靠。
1.土壤的分析与评价
植物所需养分几乎全部来自于土壤,其在生长期间摄取不同的元素作为养分,而其中有一些毒性元素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土壤中的元素形态不同,其生物效应与毒性也各不相同,比如Cu、Mn、Zn等,人们关心的是含量能否满足植物所需,而对Pb、Hg等毒性元素,则关心的是其影响植物的生长及其是否会进入食物链而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利用化学物相分析土壤中的元素的存在状态及移动转化规律,能够为土壤的监测及相关污染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土壤中常见的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形态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状态:1)以离子交换态附着于颗粒物的表面;2)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3)同无定型态的铁锰氧化物共沉淀;4)以沉淀物存在;5)被包裹而存在;6)和有机物形成络合物;7)在土壤矿物晶格中存在。由于这些形态在溶剂中有着不同的溶解性,因此利用化学物相分析便能将它们分离出来,并能进行相关的测定。
采用化学物相分析进行分离,包括了两种具体方法:一步提取法与分级提取法。一步提取法,其作用机理在于元素通过不同形态存在土壤组分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存在形式与溶解能力,采用不同的溶剂提取出来。目前已经使用的提取剂大概分为四类:1)水。用于提取水溶态的元素。2)酸提取剂。比如HCL、H3PO4等,模拟植物根系微酸环境来提取元素。3)主要组分为无机盐的提取剂,比如CaCl2与NH4Ac等,提取的元素一般为可交换态的金属元素。4)有机络合物类提取剂,比如DTPA与EDTA等。分级提取法则指的是利用选择性的浸提剂,对那些和土壤中固相结合的元素进行逐级提取。总的来说,分级提取法中提取剂使用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为从弱到强,比如先水后强酸。
这些年,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也比较普遍,比如有研究者将我国25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土壤进行了相关化学物相分析,这不仅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同时也为我国土壤改良做了很大的贡献。比如说吴昆明等人在研究中,利用化学物相分析提取土壤的腐殖酸(具体采用的是NaOH浸提腐殖酸),在取得了腐殖酸的同时,也能将与之结合在一起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
2.水体沉积物的分析与评价
这些年,全球工厂与生活废水排量逐渐增加,大量重金属元素被带入了水体(这里主要指的是江河、海洋、运河、天然及人工湖泊等)中,这对于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污染物往往会与底层及水生生物之间产生物理、化学反应等,一些会产生沉淀物质沉积在底层,从而长期污染水源;同时,一些沉积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释放作用,尤其是重金属元素,释放之后将会加剧水体的污染。因此,为了准确评价水体中重金属及相关物质的污染程度,若只采用一般的分析方法分析重金属元素含量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还应对沉积物的形态及分布进行研究与分析,而这就需要化学物相分析的介入。
对于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一般采用的是五步提取法或者三步提取法。我国从上个世纪开始,也加强了化学物相分析在水体沉积物分析中的应用。相关环保工作者与研究者在水体分析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对长江、太湖、西湖、湘江、黄河等主要水资源进行了考察与研究,其中杨宏伟等人就利用连续浸提技术对黄河中的污染元素进行了探析,分析了Cu、Fe、Mn等元素在不同沉积物中的分布及形态,并且比较了它们的聚集能力,从而给黄河治理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数据。又比如,有人用污泥厌氧消化中硫酸盐对Ni、Cu等金属化学形态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硫酸盐能促使污泥中的重金属转化为硫化态的结论,而硫化态比较稳定,对于污水厂处理污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环境质量评估,一般还将化学物相分析与生物暴露实验结合起来研究水体中的沉积物。
3.工业废弃物的分析与评价
现代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工业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越来越多,比如说矿山在开采之后往往会留下尾矿,冶炼厂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与废渣等。这些工业产生的“废物”往往是重金属最主要的“源泉”,并且某些“废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极高,产生的危害不言而喻。我们知道,重金属拥有不可降解性,因此其将长期存在并一直危害环境及人类。为了有效规避这些物质,就需要将其进行分离,这就有必要采用化学物相分析,从而为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我国煤矿开采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煤矸石,其在雨水或者地表水的溶解之下,其中一些有害元素就会进入水体与土壤中,从而污染水体与土壤,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为了解决这种现状,冯军会等人采用化学物相分析法,并结合了NP、AP、TEM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我国淮南某地煤矿产生的煤矸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有害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含量,从而为该地复垦发展提供了方向与对策。
4.结语
化学物相分析在土壤、水体沉积物及工业废弃物中的分析与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化学物相分析采用的是理论化的方式,其溶解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与自然界发生的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对于某些现象依然没有科学的解释;此外,就目前而言,化学物相分析在环境标准样品方面的研究依然比较滞后,在我国的投入几乎没有,因此还需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总之,工业化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全世界都应高度重视该问题,团结在一起,加大化学物相分析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为科学制定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宝贵,张志勇,杨林等.中国化学物相分析研究的新成就(下)[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1,01(3):8-15.DOI:10.3969/j.issn.2095-1035.2011.03.0002.
篇7
关键词 信息网络环境;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53-02
1 前言
当前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时代的技术和方法都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也是一样,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充分结合当前信息时代的特点,促进教学面向世界以及面向未来。小学科学课程在教学时也应该引入信息化手段,通过互联网环境培养当前小学生的综合科学技术素养。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逐渐培养自身的创造力,这一点也可以依靠当前信息网络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从而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相对比较强,可以合理运用信息网络环境,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科学知识水平。
2 善于运用信息网络资源,促进教学简易化
当前信息网络环境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最为积极的促进影响,就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网络资源。信息网络环境下,教学的途径和方式非常丰富,如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技术基础,并且可以运用幻灯片、广播、教学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果优化[1]。科学课程是一门内容相对比较多的课程,当中有部分科学知识并不能够通过当场演示的教学方式进行展现。通过信息化多媒体技术,能够在小学生面前展现相关内容,从而形成比较直观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简易化,首先就要对电子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及运用。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尝试的内容并不少,不过这些实践探究的内容仅仅依靠小学生自己在课内以及课外有限的时间进行探索,显然是不够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对于科学课程中的抽象概念进行形象理解。
学生也要善于运用信息网络资源。小学生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主体,他们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师通过信息化的电子教学资源,可以更快地促进学生通过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了解,自行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提升教学方面的效率,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这种教学上的转化,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课程中的自主探究学习来实现。学生对于信息网络资源要善于运用,才能够更快地掌握寻找相关知识和资料的技巧。实际上教师最重要的并不是传授学生一些固定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学生逐渐掌握一些寻找知识、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才能够逐渐提升个人的综合水平。
3 运用信息网络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因为没有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教学资源,往往受到繁重教学任务的影响,没有办法充分尊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够相对更有效率,逐渐实现教学上的突破和发展。小学科学教学并不能够完全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逐渐推动小学生的综合发展[2]。当前小学信息网络资源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所以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充分根据小学生的各种发展状况,进而因材施教,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当前的信息网络教学资源,对小学生的个性教学提供教学方法上的支持,促进人才的综合培养,挖掘小学生潜在的个人能力。
在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让小学生自己通过信息网络资源,去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课程知识和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源进行加工,从而对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蕴含的规律进行探究,发现这一方面科学知识的独特性等。这样的一种方法,不仅是为了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自行探究和学习的综合水平,并且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学习的特点所在,最终掌握一种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在依靠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兴趣点,逐渐拓展个人的学习能力。小学科学知识教学并不能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采用一种学生自行探索和大胆寻找答案的教学,突出学生在小学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在教学方面具有比较强的优越性[3]。
而且,在信息网络条件之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也可以转变成为一种学生创造的过程。比如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课题,让学生围绕这个课题主动去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资料,进一步对资料进行加工以及信息上的交流等。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让学生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为信息的主动输出者,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创造输出相关的知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主要的教学技术,教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探索,避免在日常教学中完全处在于理论知识的宣教中,侧重于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也应该配合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学生的信息搜集和信息加工,最后在呈现方面也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等形式,将自己自主搜集和探索的内容整合成为相关的调查报告等,教师再对其成果采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展示。小学科学课程实际上是一门相对具有创造性的课程,而课程中有很多知识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多种渠道搜集并且加工有关资料,能够很快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科学探索的方式,从而让学生逐渐有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小学科学课程在传授基础地理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网络上搜索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地震?地震的危害有哪些?小学生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能够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的地壳变动所造成的,然而地震的有利和有害之处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搜索,然后逐渐分析出来。小学生通过多思考,加上信息网络环境的推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以引导为主,增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
4 结束语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也应该运用好相关的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信息网络环境也正在不断变化,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及时分析当前信息网络发展状况,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广泛关注网络上的备课资源,并且鼓励学生通过信息网络等途径,更快掌握相关的知识,或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科学知识进行多层次思考,探索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来辅导教学,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许标.信息技术条件下关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探讨[J].才智,2011(34):86.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思想政治课 教学策略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心修课程。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真诚地打开心扉,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重认知轻情感、重知识轻品行、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模式;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科本位为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无疑,现代教育倡导的教学内容开放、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开放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教与学的矛盾。如果说重视教材内容的研究和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了“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那么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就主要解决了“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问题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给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而思想政治课则存在着许多抽象的概念、原理,理论性和思想性较强。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就必然会使课堂变成一潭死水,无法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人手。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善于把社会热点、焦点和重大时事与抽象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创设的教学情境生活化,富有时代气息,这样才会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以问题为引导、体验为中心”的情境设计,这是“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真正体现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不要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比如,在讲“多变的价格”这一课时,我们选择了油价的波动这一经济现象,而没有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油价的波动牵动中国经济的神经,选择这一现象作为情境,贴近生活,为学生所熟悉。以一个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的严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还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动力
教育心理学提倡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教书育人的最好办法是“民主和谐”,做学生的“大朋友、知心人”。民主和谐是新课程、新理念的突出要求,更是学生的心愿。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努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智慧力量。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可以看作是一个母系统,这个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又是一个个子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始终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就能从总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使教师和学生两个要素,在空间上保持一致性。而且这两个要素在空间上的一致性保持得越好,学生学习动力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显著。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将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人,而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或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的进步,满腔热情地培植他们的正当兴趣爱好和专长;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质疑问难、大胆创新,乐于展现与合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由此才能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和亲近,学生也才能进发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发挥语言的魅力,增强课堂的活力
语言是承载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情感沟通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和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师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思想政治课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缺乏趣昧性,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课堂必然如一潭死水,缺乏活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趣味性的语言有先声夺人之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种语言,例如广告语言、网络语言、流行语言及歌曲语言等。比如,在讲授“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内容时,先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接着发问:这首歌蕴含着什么哲理呢?至此学生听课的兴趣油然而生,顺利地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运用趣味、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听课热情高涨,课堂活力大大增强。
四、整合学科课程资源,提高课堂实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地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
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与语文、历史等其他学科联系异常紧密,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相关学科知识和时展新动向,吸收鲜活的素材,适时地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包括诸子百家、先秦散文在内的许多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闪烁着中国本土哲学的智慧。所以在讲解“量变与质变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苟子的《劝学》篇中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可以让学生体会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讲矛盾双方转化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孔子的《为学》篇中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等等。重温经典,借用中国本土语言表达,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哲学中原来不理解或不甚理解的哲学道理。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五环节;高中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43-1
笔者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五环节如何开展进行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有所启示。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指教师随着铃声进人教室,走向讲台开始课前的准备环节,并贯穿始终。作为五环节中的首要环节,组织教学具有安定学生情绪、督促学生准备、集中精神上课等作用,对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全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组织教学尤为重要。高中政治课不像语文课一样以情感文字吸引学生,也不像数学课一样以公式练习串联课堂,而是以逻辑分析为主,这样的课堂,学生一旦走神或者没有听懂,就容易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或者因为学生没有反应而中断,所以组织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用提问或测验的方式导人新课的环节。一般说来,高中政治课本在内容编排上前后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找准这种关系是复习提问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复习提问的主要目的是由旧课导入到新课,有以下几种方法:从总结旧课人手,导人新课;从检查提问旧课人手,导入新课;向学生提示问题,引导回忆旧课,导人新课。复习达到“温故”,提问则起到承上启下“知新”的效果。
高中政治课逻辑性、关联性强,如果上新课前能对上一节课进行复习,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说出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一举两得,可以达到以下效果:巩固学过的知识,点出本课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师生双方的互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脉络。
三、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教师在对复习提问做了讲评小结后,用简练的语言揭示新旧课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入新课(或其他方式亦可),板书课题后进行的讲练活动,实现传授新知识任务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讲解知识点才是重头戏,相比之下,导入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导入”加上“一个精彩的讲解”,这才是名师的境界。知识点注意详略和重难点,点的独立和之间的串联,讲解环节要根据知识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法最有施展和运用空间的环节。所以,笔者认为讲解环节最重要,讲解每个知识点,是最需要创意和素材的,想学生之所想,这才是最应重视的。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个理论性、知识性极强的学科,其中概念甚多,有些教师往往对此缺乏应有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不能全面理解概念的基本内容,这与高考中有关注重能力考查的要求相悖。
概念讲解。概念是思想政治课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培养能力、适应高考能力要求的前提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概念。概念讲解是否得当是关系到思想政治课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当然一个概念的讲解并不一定局限于某种方法,也可以用多种方法多管齐下,主要有四种方法:分层法、对比法、关系法、属和种差法。
板书。此外,现在的政治课堂,多媒体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备受师生欢迎,久而久之,“一支粉笔打天下”的传统板书教学渐渐退出政治课堂,尤其是青年教师,不太重视传统教具的使用。
其实,要组织好教学,笔者认为板书必不可少,板书能够最简洁而清晰地呈现各个知识点的实质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使学生走神,一看板书还能以最快的速度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
如果不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学生情感,或者过于关注学生的达成,将会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应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好的课堂总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
四、巩固新课
巩固新课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后,当堂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查、复习,达到强化知识的环节。由艾宾浩斯的经典遗忘曲线知道,在学习刚结束的一段时间内,知识遗忘的速度最快,之后遗忘继续发生,但是要缓慢得多。因此,当堂巩固新课十分必要,巩固的目的就是强化。
对于高中政治课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强化记忆、政治原理运用、现实问题解决甚至鼓励学生创造性运用。当堂练习测试是巩固新课的有效方法,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自己对练习已经烂熟于心,对所属知识点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练习效果进行正确评价,并指出问题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巩固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在巩固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还能教会大多数学生解题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效率更高。
五、布置作业
篇10
关键词 环境教育;环境意识;生物课堂
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师负有相当的责任。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1.把握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环境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结合动物学部分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结合“人体生理卫生”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在渗透课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不能过分展开,上成专业课。第三,老师应列出渗透教育提纲,做到备课上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
2.上好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三章“生物与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章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表演科学小品,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时,选8位同学上台,他们代表草、动物(包括兔、虫、蛙、鸟、羊、狼、鹰),要求每位同学用绳将与自己有食物关系的生物连接起来,呈现一个食物网,体现生态平衡的状态。然后一位同学代表“人”上台,抓走了鹰、狼,问问学生有什么变化?再把草拉走,结果又会如何?这种游戏的方法,很生动、形象,增强了趣味性,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了生态学的观点。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从大家身边的事例出发,适当补充介绍顺德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全市有26万辆摩托车,5万辆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这样以学生身边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
第三,重视数字的作用。在讲“人口与环境”时,列举:当今世界每日增加21.6万人,目前已接近60亿人。我国在1949年时有5.4亿人,建国40多年增加到12亿多,占世界人口的22%。在学习”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列举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的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不过1000头左右,朱不超过100只,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等等。而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我国约有30000多种植物,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我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多种。
二、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我们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主要有三类:
1.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顺德一日游和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