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范文
时间:2023-03-18 13:0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片树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一分子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和成年人在一起,大家学习的是对方的冷漠、世故和虚伪;和孩子们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热情、诚实和纯真。话虽有些偏颇,但人生的旅程中,人们的确应经常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日渐风化了的心灵。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那种幼稚可笑的一举一动,那双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做“幼稚”而随手抛弃了吗?人每走一步都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也是最最珍贵的,是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赏析]
篇2
我喜欢花,而叶老师喜欢叶,是她姓叶的的缘故,还是……
有一天,我们去春游,我们摘了许多花,扎成了一个花环送给了叶老师,老师说:“你们还是送我一片叶吧!”于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送给了老师一片树叶。
星期五下午,叶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一片树叶标本,上面还写着一句名言:果实的事业是珍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的,垂着绿荫的。叶老师为什么喜欢叶呢?
叶老师说:“小时候,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她得了一场重病,她非常绝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她望着窗外的一棵树说:“如果树上最后一片叶子掉下的时候,我就要死了!”旁边的人都很同情她。这件事被一位年迈多病的老画家知道了。于是,老画家画了一片栩栩如生的绿叶,挂在树梢上,直到有一天老画家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那个小女孩却顽强地活了下来。所以,我非常喜欢树叶。”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叶老师要走了,我想送一朵花吧!不,还是送叶吧!我用叶做了一个标本,并写上了我祝福,送给了老师,老师开心极了。
叶老师走了,去哪了?去哪里教书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叶老师去另一个地方仍在做“叶”的事业。
篇3
我是长在榕树身上的一片叶子。早晨我能听百灵鸟站在树枝上歌唱,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就请百灵姐姐为我解愁,向我述说外面的情景。
露珠在我的身上滚来滚去陪我聊天、陪我玩耍。
慢慢我变黄了,百灵姐姐说我快要落到地上了,我很伤心,因为我再也见不到百灵姐姐、露珠它们了。啊,一阵风吹来我落下了只有百灵姐姐道别。
我死后才明白:原来一片树叶的命运就是这样。四年级:陈许诺
篇4
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眼前的这棵树在风中瑟瑟而动,枝上的树叶也迎着风儿的低声呼唤簌簌而落。凄凉的天色下,这树显得越发的孤独?无助。
院落里堆着一片片落叶,像一个个沉睡的精灵,也像一只只耳朵,俯身聆听大地最深处的声音。风与空气亲密地低语,时不时地掠过,撩拨起一片片落叶。那叶子突然间失去了归宿,惊慌、彷徨地打着旋儿,急切地想扑向大地。轻盈地舞动,成就着归心似箭般灵动的美。土地就是落叶的家,也许落叶想远走他乡,随处沦落。但一番漂泊之后,累了、倦了,没有力气再去看人世繁华。花红柳绿了,于是,落叶归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树叶终究是懂得感恩的,殊不知所有挣扎之后,树叶依旧回归土地,成为铺在平地上的落叶,渐渐地深入泥土让身躯腐烂,化作春泥,等待下一个花季的盛开。
唯那片树叶依旧依附在树上,风假装安静的吻过,却是有意的在欺凌这树叶。这是最后一片树叶了。它与风顽强的斗争着。它就是欧·亨利笔下那最后的常青藤叶,在秋风中摇曳着,他载着诗人那摇摇欲坠的希望。秋风依然安静的吹过,掩盖着一切的喧嚣,最后一片树叶奋力挣扎着。然而,季节的舞蹈,潜藏着某种不可改变的力量,最后一片树叶决绝的如枯叶蝶似的坠落。树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这叶子带着树最后的希望一起坠落了。树枯了。大地也归拢了怀抱,专心未来年蓄积养料。
篇5
一天,一只小鸟儿飞过这里,停在这片树叶上,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小舞台,鸟儿说道:“树叶,你真美啊,我真羡慕你。”接着,后尽情唱起动听的歌儿,把树叶给陶醉了。一首曲子结束了,小鸟儿又对树叶说道:“树叶哥哥,像你这样的人才,应该到外面去走一走,看看那浩瀚的大海,宽广的草原,繁华的城市……”树叶被这一切沉醉了,沉浸在鸟儿的话语中,好半天才清醒,于是,它立志下了决心,要去外面走一走。
大树妈妈知道后,语重心长地教育对树叶说:“叶儿,你不能离开我们,你需要营养,需要兄妹,没有这些你会枯死的,如果你执意要离开,你的命运将是悲惨的,你要想清楚啊!”可树叶却不听树妈妈的忠告,仍梦想着那个鸟儿口中的世界。
当天夜晚,一阵风吹来没,树叶不停地摇晃,挣脱了树妈妈的怀抱,顺着树枝划落下来,一阵微风将它轻轻托起,随着天空盘旋几下,朝着它的理想乐园飘呀飘呀,终于看见了它梦寐以求的浩瀚的大海,清澈的小溪,宽广的大草原和繁荣的大城市,那儿有七彩的霓虹灯,让树叶看得眼花缭乱,喷花的飞泉中清澈的水线直射天空,溅起了晶莹的水珠,洒在了树叶身上,多么清凉,多么舒畅。这么优美的景象树叶从没见到过,它想:幸亏我没听树妈妈的话,我真是没白来,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看,这里的景色多美啊!
篇6
当小黄牛来浇水时,惊得目瞪口呆: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小黄牛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家。
第一天小兔子来了,一看小椿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小兔子想:会是谁把小椿树弄成这样的呢?小兔子又想自己摘树叶的事情,也有自己的一份错,所以我得向小黄牛认错,一会儿,小兔子就到了小黄牛的家,小兔子看见小黄牛伤心的样子,走过去对小黄牛说:“小黄牛,对不起,我不应该摘小椿树的叶子,我很对不起你,所以请你原谅我的这种行为,我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了。”小黄牛说:“没关系,明天我只好再栽下一棵小椿树了。”小兔说:“明天,我和你一起植树。”小黄牛说:“只要你不再摘树叶了,干什么都可以。”小兔说:“当然,我保证再也不摘树叶了。小黄牛和小兔,开心的笑了!
后来,小猴子、小熊、小山羊、小猪都到小椿树旁说......,又到小黄牛家认了错误。最后,他们都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种树,他们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篇7
因此,我们开展的学校教研活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课堂教学研讨为基点,充分利用导学案及“三步五环节”的模式教学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对老师的教研课也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一般性的展示,而是经过教研组的多次磨课改进下进行的展示。这不仅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也充分展示了教研组集体智慧的成果。我所听的《一片树叶》一课就是在这样的打磨下形成的。
教学流程是以“一片树叶”为中心,从字词的检查到读文的要求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教师以问题:小动物们喜欢小椿树吗?从课文的哪儿看出来的?为什么一片树叶也不剩了?引导学生读课文完成了教学目标。但听完这节课后总觉得不是那么顺畅,总是缺点什么。
细细回想一下,在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弃学生的思维于不顾,一直努力完成着既定的教学流程,课堂缺的是“生机”,是那种有感而为的思维火花。例如,教师问学生:从哪儿看出小动物们喜欢小椿树的?一个学生读了关于小猴的片段,但不完整。教师又问: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小熊也喜欢。于是准备读相关的语句,教师立即打断说:你没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能从哪儿看出小猴喜欢小椿树。又让学生继续找。找完了小猴的,找小熊的,找完小熊找小兔的,一环扣一环,出发点是好的,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但是整个过程却是磕磕绊绊,学生就是不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就是想说自己的发现,我们的老师就不顺着学生,就是要完成自己既定的方案,于是,出现了师生思维的两张皮。到最后老师想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心理上的爱变成了行动上的伤害,当让学生体会“我们该怎么办时”,学生谈不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说了,也不是很深刻。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当学生表述的和老师的要求不一致时,就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跟进,那么老师就要调整教学策略,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的中心任务,那么什么是思维能力呢?准确地说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它具有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思考能力,思考是教与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知识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有所创新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规律,充分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教师引导的问题要具体而有层次,而且要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要适时适事地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例如,观察的时候要依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找相关联的事物等等。
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我们正在实践中的“高效课堂”,都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去引导、启发、点拨和提升。那么,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呢?我认为一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二是让学生自主评价。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能对事物做出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三是尊重学生思维。这里的“尊重学生思维”不是指对学生的“一概肯定”,而是尊重学生思维的流程,教师在其思维的过程中,做好点拨提升工作。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我们教学的路线图,教学流程是我们教师预定的教学路线,但我们不能被这路线图捆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思维来随时调整,这就是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教师往往缺的就是把握这种“生成资源”时机的机智和勇气。而且,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我认为:第一,精心预设,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有效生成要立足于文本的重点、难点进行生成;第三,教师为课堂智慧生成的“助产士”、引领者和创造者。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应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要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要做“麦田守望者”,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要做课堂智慧的创造者,机智地对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篇8
静静的立在枝头,
每天看着太阳红着脸儿从东方升起
给人类带来光明
傍晚
看着工作了一天的太阳从西边落下
却还是给人类带来了一段壮观的美景
赞叹:啊——多么伟大
天黑了,
看着月亮静静的站在天空中
为人引路,
静静的做着夜晚的小灯笼
黎明,
又带着群星悄然离去
赞叹:啊——多么伟大
一片树叶的一生就是——
有时静静的听着风儿美妙的歌声,
偶尔与在自己身上流淌的雨点嬉戏
看着从花苞变成果实的过程
最后落在地上,
化成泥土。让土地肥沃。
篇9
夏天到了,我正值年轻力壮。树妈妈庞大的身躯上住着我的许多兄弟姐妹。这时的树妈妈在我们的点缀下就像一把绿伞,村庄的人们都会来这儿避暑,瞧,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向我着走来了,他坐在一把摇椅上,来来回回的摇晃着,呼呼的扇着大蒲扇。我想:他一定很热吧。想着,我告诉树妈妈,她用力的摇了摇身子,尽力扇出风。老爷爷闭上眼睛,舒舒服服的睡着了。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出一缕缕炊烟,吃过晚饭,大家都坐在这聊着家常里短,惬意极了。
酷暑已过,秋天到了。我穿上了金黄色的衣服,我的身体越来越轻盈了,我已慢慢步入老年。终于,一阵风吹来,我如一只美丽的蝴蝶,慢慢的落到了地上。
我知道,我将要深深埋葬于地下,但我依然快乐,因为我的付出会让树妈妈更加茁壮,更加健康。
篇10
我是一片平凡的小树叶,我虽然没有狮子一样的速度,没有花儿的花香,没有鱼儿可以在水里生活的本领,没有鸟儿一样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的翅膀,但我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我在春天里嫩绿的身体,我看见了小草从土地里悄悄地探出头来,看见了美丽的花儿散发着香甜的花香,看见了蝴蝶在我面前飞过。
夏天,我的枝叶更茂盛了,我变成了遮阳伞为在田地里的农民遮太阳,让他们休息的时候不被太阳晒到。又可以让小朋友在我的下面玩捉迷藏,捉蟋蟀。
秋天,我变成金黄的叶子,秋风一吹,我像蝴蝶一样翩翩飞舞,我飘到了果园里,我看见了成熟的苹果都争着抢着让人们去摘呢;我又飘倒了天空,在天空上面我看见了南飞的大雁,我便和他们打招呼,大雁头也不回的答应了一声便飞走了;我又落到大地上,为大地盖上了金黄的地毯。冬天,白雪为我盖上了雪白的棉被,我将永远沉睡,等着腐烂掉为大树妈妈做养料。虽然我的一生很短,但是我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四年级:卢萧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