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范文
时间:2023-03-24 23:1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奶牛养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奶牛的品种
奶牛的品种较多,如荷兰牛、娟姗牛、瑞士褐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等,每个品种的奶牛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养殖户要根据养殖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我国一般养殖较多的是中国荷斯坦奶牛,又被称为中国黑白花奶牛,是我国黄牛与荷兰牛经过几十年杂交而培育成的品种,具有产奶量高、性能优良的特点。奶牛养殖切不可急功近利,在品种选择上要宁缺毋滥,只有选择优良的品种才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些养殖户用优良品种奶牛的与本地牛进行杂交,误认为随着杂交代数的递增,优良奶牛的基因就会增加。事实上,杂交后不能仅用数字加减来推算它的生产性能及遗传基因,中国荷斯坦奶牛也是经过几十年杂交培育才成功的。有的养殖户因为奶牛种源短缺,用西门塔尔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杂交后的奶牛进行养殖,短时间内这种杂交奶牛养殖还会有利可图,但长期下去则利益无法保证,这种私自杂交改良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另外,因奶牛的单价都很高,为防止养殖户因经验不足而上当受骗,应尽量邀请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其选购,从而保证购买到优良品种。
2 奶牛养殖技术要领
2.1 日粮配比要合理
日粮是奶牛营养需求的主要来源,一定要考虑好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有些养殖户认为只要精饲料越多奶牛营养就越高,其实不然,这样会导致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因此应保证奶牛粗饲料摄取不低于60%,并尽量注意粗纤维、钙、磷的供给量,保证日粮配比科学合理。
2.2 合理安排挤奶时间
奶牛泌乳期一般为10个月,在整个泌乳期并不是一直可以挤奶,要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挤奶时间。奶牛产后的前3d由于其体质比较虚弱,切不可将奶全部挤掉,且前3d要把奶挤出后弃掉,第4天之后就可以正常挤奶了。挤奶要在泌乳期内干乳期前进行,让奶牛有充足的时间补充营养与恢复体力。
2.3 干乳期要喂足饲料
奶牛经过泌乳期后进入干乳期,这时要保证饲料的营养供给,因为经过前期挤奶,奶牛体内营养流失较多,同时奶牛怀孕对营养的需要会更多,这就需要养殖户根据奶牛该时期所需营养元素及体重进行喂养,日采食量一般是体重的2.0%~2.5%,粗精料的比例以3∶1为宜。
2.4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牛场的环境卫生工作。奶牛对环境的敏感度很高,常见的疾病有炎、肢蹄病、口蹄疫、结核病、中暑、腐蹄病等,因此,养殖户应该根据发病原因,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2.5 保证奶牛有足够的活动场地
奶牛养殖过程中,切不可以实行栓养,导致奶牛因缺乏运动而体质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应为奶牛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能够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
3 奶牛高产技术要领
3.1 奶牛的按摩技巧
奶牛分娩后会出现较严重的水肿,此时应对进行热敷和按摩,并且每次要按摩和热敷各5~10min,这样能有效地缓解奶牛肿胀情况。另外,在平时挤奶的过程中对进行按摩也能起到提高奶产量的作用,其按摩方式是:挤奶之前对奶牛的表面进行按摩并轻按的各部,让膨胀,呈淡红色,当皮肤的温度升高、碰触感觉较硬时应立即挤奶,一般按摩时间为2min左右。
3.2 奶牛分娩后的保健养护
奶牛分娩后身体比较虚弱,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一般要给奶牛饲喂30~40℃的盐水麸皮汤(50kg水加食盐50g,麸皮1.0~1.5kg),且饲料的喂养要按照奶牛体质的恢复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3.3 饮水的技巧
篇2
关键词:奶牛;养殖;常规管理
近年来,大通县奶牛养殖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06年全县共饲养各类良杂奶牛3.20万头,其中生产奶牛1.96万头,日产鲜奶达1912t,年增加收入约3438.5万元,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农户在养殖奶牛过程中,对品种、疫病防治以及棚舍方面比较重视,舍得投入,但常常忽视一般日常管理,如:过早配种(1周岁左右)、掠夺式挤奶、饲料单一、长期拴养、忽视奶牛运动和调教以及平时不注意定期消毒、发病乱用药物等,给奶牛的生长发育和正常泌乳埋下了隐患。因此,要从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引导农户加以改进,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收益。
1日常饲养管理
(1)根据当地牛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牛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特别是冬春季奶牛体表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虫的侵害,奶牛吃了一个夏秋的青饲料,也容易使肠道感染各类寄生虫。因此,在冬初要对奶牛进行1次彻底的驱虫防病工作。平时对牛群勤观察,发现奶牛、子宫疾患要及时进行诊治。
(2)做到六净,即圈舍净、用具净、饲料净、饮水净、空气净、牛体净。对牛圈、牛舍勤清扫,定期用10%新鲜石灰水或者3%漂白粉等消毒杀菌;对饲草、用具等应勤放在阳光下曝晒;对工作服、医疗器具勤煮沸消毒。冬季奶牛食枯草较多,而枯草在收贮时易混入杂物,伤害奶牛的肠胃。因此,在饲喂前应仔细检查饲草,剔除杂物。还要特别注意奶牛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每日最好刷拭牛体1~2次,既能除去污物,保持体表清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又便于对奶牛的调教。方法为由前至后,由上到下。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经常放些干草使奶牛夜晚睡得舒适,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3)奶牛生长到18个月龄达到体成熟,方可进行初配;牛犊出生后,应及时哺乳初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4)长期拴养的奶牛,要坚持必要的运动,每天2次,可在舍外和舍内运动场进行,每次0.5~1h。要注意护蹄,运动场应平整,无砖头石子,保持蹄的清洁,每6个月定期修护蹄1次。
(5)奶牛日粮中的青饲料种类不得少于2种,精饲料成分不得少于3种。目前许多奶牛饲养户对精、粗饲料的调配达不到种类要求,满足不了奶牛生长发育和哺育犊牛、泌乳的需要,致使奶牛生长发育受阻,泌乳量减少。
(6)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饲喂3次为宜,少给勤添,饲喂顺序大多采用先精后粗,喂量要根据体重而定,要防止因饲料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道疾病。
2冬季饲养管理
(1)进入冬季的奶牛,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必定导致体能的消耗。用来补充其能量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在蛋白饲料不变的前提下,要增加玉米20%~50%。每天给高产奶牛供给的精料应达到6~8kg,给一般产奶奶牛供给精料量每天不少于3.2kg。
(2)冬季应给奶牛多喂青贮、微贮等一些饲料,从而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草类绿色饲料。实践表明,冬季饲喂青贮或微贮饲料的奶牛产量比不喂青贮或微贮饲料的奶牛多近1倍。可见如果冬季给奶牛饲喂足够的饲料可以增加其产奶量。
(3)由于冬季奶牛饲草料成分单一,每天在其饲料中必须配入5~15g的钙和磷。为防止奶牛盐中毒或由于食盐过多而带来其他不良病症,在给奶牛补盐时应尽量搅拌均匀,有条件的农户可购置盐砖和盐槽让奶牛自由舔食为宜。
(4)冬季给奶牛供水不足会直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引发其他功能紊乱。奶牛忌饮冰碴水,因为冰碴水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奶量。在给奶牛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0~30℃。另外,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应按顿供水。
(5)注意保温通风。许多饲养户冬季只有雪天才将牛赶进房舍内,平时都将奶牛散放在露天场内。在这种情况下,会随着气温的下降造成奶牛体能消耗,严重影响产奶量。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15℃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过夜,以防因冻伤或使体能消耗过多而影响其产奶量。冬季牛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0~25℃为宜,牛舍湿度不宜过高,其相对湿度不宜超过60%,否则会使奶牛受到水分过多的外界刺激,导致其产奶量下降,严重者会患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症。另外,许多饲养户用塑料大棚做成的简易牛舍往往忽略通风设施,这样易使奶牛患疥癣,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
参考文献
[1]毕永胜,马娟,李海芳.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2):283,269.
篇3
关键词奶牛;养殖;常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24-01
近年来,随着乳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养殖奶牛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尤其是飞鹤乳业进驻我县以来,我县更是把奶牛产业的发展做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农户在养殖奶牛过程中,对品种、疫病防治以及棚舍方面比较重视,舍得投入,但常常忽视一般日常管理,如:过早配种(1周岁左右)、掠夺式挤奶、饲料单一、长期拴养、忽视奶牛运动和调教以及平时不注意定期消毒、发病乱用药物等,给奶牛的生长发育和正常泌乳埋下了隐患。因此,要从饲养管理的细节方面引导农户加以改进,以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收益。
1日常饲养管理
1)根据当地牛病的流行特点,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牛群进行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特别是冬春季奶牛体表易受疥螨和牛虱等寄生虫的侵害,奶牛吃了一个夏秋的青饲料,也容易使肠道感染各类寄生虫。因此,在冬初要对奶牛进行1次彻底的驱虫防病工作。平时对牛群勤观察,发现奶牛、子宫疾患要及时进行诊治。
2)做到六净,即圈舍净、用具净、饲料净、饮水净、空气净、牛体净。对牛圈、牛舍勤清扫,定期用10%新鲜石灰水或者3%漂白粉等消毒杀菌;对饲草、用具等应勤放在阳光下曝晒;对工作服、医疗器具勤煮沸消毒。冬季奶牛食枯草较多,而枯草在收贮时易混入杂物,伤害奶牛的肠胃。因此,在饲喂前应仔细检查饲草,剔除杂物。还要特别注意奶牛周围环境的卫生情况,每日最好刷拭牛体1-2次,既能除去污物,保持体表清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又便于对奶牛的调教。方法为由前至后,由上到下。在奶牛的睡床上要经常放些干草使奶牛夜晚睡得舒适,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3)奶牛生长到18个月龄达到体成熟,方可进行初配;牛犊出生后,应及时哺乳初乳,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4)长期拴养的奶牛,要坚持必要的运动,每天2次,可在舍外和舍内运动场进行,每次0.5-1h。要注意护蹄,运动场应平整,无砖头石子,保持蹄的清洁,每6个月定期修护蹄1次。
5)奶牛日粮中的青饲料种类不得少于2种,精饲料成分不得少于3种。目前许多奶牛饲养户对精、粗饲料的调配达不到种类要求,满足不了奶牛生长发育和哺育犊牛、泌乳的需要,致使奶牛生长发育受阻,泌乳量减少。
6)饲喂要定时定量,每天饲喂3次为宜,少给勤添,饲喂顺序大多采用先精后粗,喂量要根据体重而定,要防止因饲料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道疾病。
2冬季饲养管理
1)进入冬季的奶牛,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必定导致体能的消耗。用来补充其能量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在蛋白饲料不变的前提下,要增加玉米20%-50%。每天给高产奶牛供给的精料应达到6-8kg,给一般产奶奶牛供给精料量每天不少于3.2kg。
2)冬季应给奶牛多喂青贮、微贮等一些饲料,从而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草类绿色饲料。实践表明,冬季饲喂青贮或微贮饲料的奶牛产量比不喂青贮或微贮饲料的奶牛多近1倍。可见如果冬季给奶牛饲喂足够的饲料可以增加其产奶量。
3)由于冬季奶牛饲草料成分单一,每天在其饲料中必须配入5-15g的钙和磷。为防止奶牛盐中毒或由于食盐过多而带来其他不良病症,在给奶牛补盐时应尽量搅拌均匀,有条件的农户可购置盐砖和盐槽让奶牛自由舔食为宜。
4)冬季给奶牛供水不足会直接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引发其他功能紊乱。奶牛忌饮冰碴水,因为冰碴水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奶量。在给奶牛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0-30℃。另外,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应按顿供水。
5)注意保温通风。许多饲养户冬季只有雪天才将牛赶进房舍内,平时都将奶牛散放在露天场内。在这种情况下,会随着气温的下降造成奶牛体能消耗,严重影响产奶量。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15℃以下时,应将奶牛赶入圈舍过夜,以防因冻伤或使体能消耗过多而影响其产奶量。冬季牛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0-25℃为宜,牛舍湿度不宜过高,其相对湿度不宜超过60%,否则会使奶牛受到水分过多的外界刺激,导致其产奶量下降,严重者会患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病症。另外,许多饲养户用塑料大棚做成的简易牛舍往往忽略通风设施,这样易使奶牛患疥癣,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
参考文献
[1]毕永胜,马娟,李海芳.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2:283-269.
篇4
1、保温。奶牛生活的适宜温度一般在4℃-20℃,低于0℃,会影响产奶量。因此,在秋冬季节的夜晚,要把牛舍内的门窗关紧,以防穿堂风侵袭牛身。栏内用长35厘米左右的草铺垫,要勤换、勤晒,保持柔软温暖。如垫草太少,牛易受冻、滑倒,引起关节损伤及乳房感染发炎。
2、饲料。要保证青粗饲料的供应。原则,会使母牛早期丧失生殖力,产奶量下降。所以必须喂大量的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再加适量精料、食盐、矿物质饲料,饲料要鹇,不能喂结冰的青贮料和给奶牛馔用冰块的水,否则会消耗奶牛热能,招致肠胃疾病,使怀孕母牛流产。精饲料最好拌成温度在30℃-70℃间的热汤料为宜。
3、运动。白天将牛放出室外,至少有8小时露天活动。否则,会导致牛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运动之后,让奶牛安静休息。
4、刷身。为加快奶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力,应在喂完饲料后每天给牛刷身两次,这样还会使奶牛性格变得温顺驯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宁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思考
自2008年9月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曝光以来,行业公信度急转直下,公众对国内乳制品的消费信心下降,销量大幅减少。宁夏乳制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大部分企业产品积压,资金回笼困难,奶农奶款无法兑现,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针对以上状况,笔者重点调查了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奶牛养殖现状,对奶牛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对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宁夏奶牛养殖业的基本现状
(一)宁夏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1、奶牛养殖数量。1980年奶牛存栏不足2千头,奶产量4151吨;1990年1万多头,奶产量4.1万吨;2001年发展到8.93万头,奶产量27.6万吨。截至2008年11月,奶牛存栏数达到34.5万头,奶产量101万吨。从以上数据看出,无论是奶牛存栏数,还是奶产量都在快速增长。
2、奶牛饲养区域布局。目前宁夏奶牛饲养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吴忠市和石嘴山市的10多个县(市区)和3个农场。其中银川奶牛发展区、吴忠奶牛核心区的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均占金区90%以上,基本形成了“银吴平原奶牛带”。
3、奶牛良种繁育。在奶牛良种繁育方面,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奶牛冻精,通过冷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相继培育出了适合宁夏生态和资源特色的优良奶牛。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从国外引进优质荷斯坦奶牛1万多头。分别落户于科研单位、大型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园区供奶牛改良、繁育使用。
4、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在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经验管理的基础上,宁夏从2000年开始引进了牛群改良、全混日粮、规模饲养、分群管理模式。从以秸秆、稻草等为主的粗饲料逐步开始向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种植的方向发展。个别奶牛饲养核心区每年已安排种植一定规模的牧草,有的还建起了青贮饲料配送中心。
5、奶产业发展前景。2005年,宁夏城镇居民年鲜乳品消费量为24公斤/人,但占全区人口比例65%的乡镇农村乳品消费量人均只有2.77公斤,未来宁夏乳品市场的需求仍处于高增长阶段。宁夏引黄灌区处在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的奶牛养殖带(北纬30―48°),奶源优势明显,奶质优良,指标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玉米单产高,草业发展迅速,为奶牛养殖提供良好条件,清真品牌也为乳制品提供的一个高清洁度的形象。这些因素为宁夏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二)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奶牛养殖的基本情况
1、公司奶牛养殖的规模。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位于银川市近郊。前身是总后勤部贺兰山军马场,1976年移交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后更名为贺兰山农牧场,2007年11月改制为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2万亩,林地面积1.43万亩。天然草场15万余亩。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奶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公司现有7个奶牛分场,91户奶牛养殖户,奶牛存栏3996头,产奶牛1534头,日均奶产量34585公斤。新组建的贺兰山奶牛股份公司实行集约化养殖,成为职工投资理财的新渠道。2009年规划建设10000头高产奶牛养殖项目,已完成论证,目前正在项目申报审批。
2、公司奶牛养殖业的特点。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贺兰山农牧场种植优质紫花苜蓿2万亩,于2000年成立的宁夏贺兰山茂盛草业有限公司,是致力于优质紫花苜蓿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专业化经营公司,每年生产商品草2万吨,农牧业条件优越,非常适于畜牧业发展。
另外企业从自身发展战略考虑,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奶源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促农增收效果明显,公司奶牛养殖户人均收入的45%以上来自于奶牛养殖收入。养殖奶牛对畜牧业纯收入的贡献率平均达到38,3%。
二、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奶牛养殖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贺兰山农牧场奶牛饲养仍以散养为主。近年来,公司虽然发展了一批奶牛养殖园区,但由于组织化程度低,致使标准化饲养管理难以推行,牛奶质量难以控制。小规模分散饲养户大多管理粗放,标准化养殖配套技术跟不上,既不能充分发挥奶牛的泌乳潜力,也难以保证原料奶质量,增加了牛奶生产、收集、储运新技术推广和疾病防控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奶牛整体养殖水平的提高。
(二)奶牛奶产量整体水平不高
公司的奶牛主要为荷斯坦品种,虽然2007年成年母牛年均单产已达5969公斤,但是与奶业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一是牛群来源较杂,遗传改良进展差异很大。二是奶牛生产经营粗放,饲料结构不合理。致使奶产量和质量下降,奶牛因营养代谢病、繁殖疾病等过早淘汰,经济效益下降。三是由于许多低产牛、患病牛不能及时淘汰,造成牛群结构不合理,使整体生产能力降低。
(三)养殖户资金匮乏,养殖规模无法扩大
通过与个别养殖户座谈,笔者得知,很多养殖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据了解,大多个体奶牛养殖户起步都是运用手中闲散资金,或通过亲戚朋友筹借资金购买奶牛。政府资金扶持做不到位,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和自身利益考虑,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贷款数额小。利率偏高,贷款门槛高且手续繁琐,还款周期短而奶牛生产周期长等问题,抑制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真正依靠政府补贴和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饲养奶牛的农户不多。养殖规模不能扩大,是导致其他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销售渠道不畅
因为养殖规模小,公司日产奶量低于100公斤的养殖户有49户,占全场养殖户的53.8%,各收奶机构因成本问题不愿上门收购,鲜奶销售问题也就成了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同时企业在生产旺季相互争夺奶源,淡季压级压价,拖欠奶款,致使奶农利益无法保障。三鹿奶粉事件后,问题更加明显。公司现有奶牛3996头,日均产奶量34585公斤,事件发生前。奶农鲜奶送交企业有伊利、蒙牛,维维、夏进、全味。事件发生后。自2008年9月19日起,蒙牛和伊利以暂停生产为由停止收购鲜奶,随后夏进及维维、全味也因风险问题停止收购,致使养殖户出现倒奶、卖牛、宰牛现象。
(五)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公司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
力量有断层现象。服务不及时、不到位,实用技术的推广进展缓慢。奶牛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低。与龙头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虽然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了鲜奶购销合同,但也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使奶农和加工企业间处于供求不稳定、缺乏诚信的尴尬局面。现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大部分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规范行业经济行为,协调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关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强。
(六)奶牛园区疫病防治和环境保护做不到位
大规模的疫病始终是奶牛业最大的潜在风险。目前公司奶牛养殖疫病预防的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而且缺乏严格防疫的机制。特别是饲料统一配送这一环节上可能会形成防疫的漏洞。地处西部干旱地区,牛尿易被土壤吸收,牛粪可集中进行沼气化处理,制作有机肥。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可行性分析和大额社会资本的注入。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实施奶牛“出户入园”
国内外奶业发达地区提高奶牛质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开展集约化经营。公司应以建设规范化养殖小区和规模牛场为重点,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实施“出户入园”机械化挤奶的补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挤奶、分户饲养”的原则,加大出户入园的工作力度,通过奶牛养殖园区的建设带动全公司奶牛效益的提高,稳定生产规模。
(二)搞好信用贷款服务,促进奶产业规模发展
为了解决发展奶牛养殖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一难题,公司应主动同金融机构协商并达成协议,为社员担保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大奶牛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为奶农提供周到及时的金融服务,增加对奶牛养殖户中长期优惠贷款和小额贷款,简化贷款手续,降低利率,延长贷款周期。养殖户也可以通过公司担保和养殖户相互间“三户联保”的形式,共向农行及信用社申请贷款,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解决奶农销售难问题
公司要深入奶牛养殖场(户)了解当前生产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当地政府统筹解决养殖企业和奶农的实际困难。做好产销衔接工作,协调区内外的加工企业,增加原料奶收购数量,努力减少奶农的损失,避免倒奶杀牛现象发生,必要时。可以实行生鲜乳集中定点收购。及时召开职工大会,统一农户的思想,制定奶产品销售办法及相关制度,解决奶农的销售难问题。
(四)完善各项服务
国外的经验表明,建立健全从配种到饲料、防疫治病到收奶技术、生产资料和产品流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稳定奶农分散养殖奶牛的必要条件。公司应组织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奶农的整体素质,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大技术服务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技能和奶农的养殖技术。完善服务网络。聘请专业兽医,负责全场奶牛的防疫和养殖圈棚的消毒工作,发现问题随时出诊,全天候为农户提供服务,这样既提高公司及时处置突发疫病疫情的应变能力。又有效地保护了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五)加强奶牛疾病防控,提高原奶的卫生质量
坚持发展生产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加强奶牛疾病的防控。严格实行定期检疫和重大传染病强制免疫,建立奶牛免疫档案。严格流通过程的检疫和监督,防止疫病的流行。要通过改进饲养方式、定期监测、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逐步降低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应根据周边土地的消纳能力和牛场粪污处理设施水平,确定养殖规模和整个地区的养殖布局。同时,奶牛养殖场应采用沼气技术处理粪便,或利用粪便加工制作复合有机肥,向健康养殖、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六)加快建立健全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组织
公司畜牧养殖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只依靠传统农业的思维和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合作组织就是一种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农民的合作发展理念。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也符合农民的迫切需要。建立奶牛养殖合作组织,积极为社员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协调、信息反馈和同社会对话的功能,不断提高养殖户自我组织和服务的功能。专业合作组织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以有效地带动区内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参与竞争,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进海,陈通明,宁夏蓝皮书2008~2009:宁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2、宁夏农业普查办公室,宁夏农业产业化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奶牛养殖饲料供应方法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正逐步增多,奶牛养殖成为有条件地区广大农民朋友增收的重要手段,奶牛养殖的发展是乳品企业和相关行业加快发展的根本基础。
1.农村奶牛饲料供应存在的问题
1.1 一些奶牛养殖户饲养供应方法存在着粗放和不科学的问题。目前,农村的奶牛饲养户饲喂的主要饲料有:粗饲料(稻草、玉米秸秆、麦秸和树叶等);精饲料(豆饼、麦麸和玉米面);维生素(维生素A、D和E)以及矿物质(钙粉)等几个方面。一些养殖户对饲料的供应方法没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管理,造成“有啥喂啥,想喂啥喂啥”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的饲料供应方法极易导致奶牛出现:营养不良,常常造成奶牛产奶瘫痪、不、屡配不孕、胎衣不下等疾病,产奶量下降,乳脂率降低,奶牛的利用年限缩短,死淘率升高等现象,最终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精饲料使用过多导致奶牛过度肥胖。一些养殖户固执地认为“奶牛肥胖产奶多”,在日常的饲喂过程中对精饲料的使用量不加控制,盲目加量,这造成奶牛过肥影响产奶量。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和消化特点我们不难得出:精饲料饲喂过多可导致奶牛反刍减弱、前胃弛缓和酸中毒等各种现象。特别是当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过多,同时粗饲料不足的情况下,还可引起奶牛脂肪代谢紊乱,发展成酮病酸中毒后,易导致奶牛死亡。
1.3 过度处理饲料,影响奶牛消化吸收。一些养殖户强调“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这一农谚,认为饲草铡的越短越好;一些养殖户对精饲料粉碎过细,容易造成“过料”的现象;粉碎过细也不利于消化吸收,造成“过料”;还有的养殖户将精饲料长时间浸泡于水中,想当然地认为:精饲料在水中软化后,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和吸收。殊不知,上述的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奶牛出现各种消化系统的疾病,草料过细过短不利于奶牛的反刍和消化;过细的精饲料在牛的消化系统中并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大部分以未消化的形态从粪便中排出;长期浸泡水中的饲料可以导致营养物质的破坏和有害细菌的繁殖,对奶牛的瘤胃消化环境破坏极大。
1.4 对干奶期奶牛补充饲料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些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干奶期的奶牛对精饲料的要求不高,只要少喂点精饲料可以,从而大幅度减对干奶期奶牛精饲料的饲喂量。这样的做法容易导致:临产期奶牛膘情差,产犊费时,甚至难产,所产犊牛体质弱,母牛产奶量降低。
1.5 饲喂条件差。一些养殖户饲喂条件非常简单,采用直接把饲草放在地上让奶牛吃,还有的只用筐或篓盛草,这些工具常常被奶牛顶翻,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饲草被牛践踏浪费,而且还会带来一些脏物及病菌,奶牛食后易引起胃肠疾病或传染病。
1.6 饮水和补盐工作不认真。一些养殖户对于水的供应部重视,饲喂奶牛不合格和不卫生的水,这容易导致奶牛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还有个别养殖户为了达到让奶牛多喝水、多产奶的目的,竟在饲料中添加3%~4%的食盐,殊不知这样做极易造成奶牛食盐中毒,即使没有中毒,也会增加奶牛肾脏的负担。超量喂盐后产奶量虽然略有提高,但相应的乳脂率下降和比重降低,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2.农村奶牛养殖饲料供应的改进方法
2.1 根据“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原则实现饲草饲料的多样化,注意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最好使用奶牛专用预混饲料,做到饲料配比保证满足奶牛生产需要。
2.2 养殖户应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阶段特点进行科学合理饲喂。一般干奶期应以禾本科干草为主,日喂青贮6~8kg,精料喂量应根据粗饲料的质量控制在2.5~3.5kg,以防奶牛过肥。产前2~3周逐步增加精料,每天增加0.5kg左右,达到7kg后维持到产犊。产后第一周不要立即加料,一周后按每天增加0.5~0.8kg精料的喂量,直至达到正常精料喂量(维持料2.5kg/头日,泌乳料每产3kg奶喂1公斤精料)。产后粗饲料以豆科牧草为主,产后两周内尽量少喂块根块茎、糟渣类和青贮饲料,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两周后可根据需要适量喂给,但青贮饲料的日喂量不得超过20kg,糟渣类不得超过10kg,块根块茎类不得超过6kg,干草可任意采食。泌乳后期即产犊5个月后多数奶牛泌乳量开始下降,应根据泌乳量的多少及时调整精料喂量。
2.3 注意对饲料的加工方式和方法。对于粗饲料,例如:玉米秸秆一般铡成2~3cm长,最好是做成青贮饲喂。对于精饲料,一般以直径1~2mm为宜。对于浸泡饲料,一般以1个小时为宜。
2.4 保证干奶期奶牛精饲料喂量的比重。干奶期精料喂量应占母牛体重的0.8%~0.9%,以保证奶牛保持正常体况。
2.5 改善养殖户饲喂条件。建议养牛户在舍外喂奶牛时,也应在栓牛处设置石槽、木槽或水泥槽,把草放在槽里让牛吃,把好病从口入关。同时在食槽胖,放入食盐或舔砖,供奶牛自由舔食,保证食盐的正常摄取。
参考文献:
[1] 万思敬, 宋颖. 奶牛养殖草料供应的基本技巧[J]. 吉林农业, 2007,03.
[2] 单玉和,韩学霞. 农区奶牛养殖小区防疫、消毒机制建立与示范[J]. 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 2005,07 [3] 万思敬. 奶牛养殖草料供应的基本技巧[J]. 江西饲料, 2007,01 .
[4] 布登付, 李伟, 刘照廉. 奶牛养殖的误区及改正措施[J]. 农民文摘, 2005,05.
篇7
而畜牧业作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与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发展生态畜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已成为公认的畜牧业发展客观要求和趋势。也是促进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青海各级政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发展畜牧业大力倾斜,实施了整村推进、集约化畜牧业养殖等诸多项目,己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养殖格局,促使了农村养殖业,特别是奶牛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市场肉、蛋、奶的供求,发展农村畜牧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畜健康、自然环境及畜牧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危害日渐显现出来,并已成为阻碍农村养牛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通过各种调控措施,减低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对粪便等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是每个从业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粪污通过科学地处理,可转化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实现资源多级利用和转化,争取做到清洁生产,这是作为低效益奶牛养殖业,通过走生态养殖建设之路而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养殖业垃圾污染的危害性
养殖业污染,主要来自畜禽粪尿和臭气的排放,以及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是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将未经处理的乱草料、畜禽养殖垃圾等污物随同粪尿排放到周围环境。使各种不易被分解的物质在土壤中存集,造成不同强度的土壤污染;随意倾倒水沟旁。这些未经处理的一部分氨气挥发到大气中构成污染,一部分被氧化成硝酸盐渗透人地下水,含磷污水流入河道、池塘、使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物造成水体、空气和土壤污染,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据统计〔1,2〕,一个万只鸡场年产粪便约360t。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约684,t一个千头猪场年产粪尿达2000~2500,t如采用水冲清理粪尿则年排污水约1万t左右。1999年全国的畜禽粪便总数达到18亿,t畜粪便COD的排放量约达7118万,t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之合。
2解决奶牛养殖业污染的基本措施
2.1积极推广奶牛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指把全部的资源利用起来,形成优化的、高功能、高效益的动态转化链。实行无污染生产,多层次利用。实现生态、经济两个良性循环,达到生态结构良好,环境优美,物尽其用的养殖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实现奶牛养殖全过程的绿色无污染,包括生态型养殖、畜产品加工及废弃物的防污处理等。从养殖环境、生产过程等环节上减少和防止应激及疫病,减少疾病和死亡等造成的污染机会;其次采取综合措施,建立起养殖区域内部良性循环机制,把污染解决在内部,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发挥主管部门、行业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政府约束和从业者自律的良性机制。
2.2改善奶牛养殖区域环境改善养殖区域环境,取决于工艺、场地和建筑规划、以及粪污处理、兽医防疫等。这些因素不仅对生产能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综合措施。合理的养殖生产工艺包括畜群构成、周转、饲养密度、清粪便、饮水和饲养管理方式等。工艺的确定除考虑技术和提高生产率外,还应从有利于防疫和保护环境出发,应遵循即保障牛群生产和健康,又尽量减少投资和消耗为原则。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舍内环境;二是不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三是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如温度、太阳辐射等),实行自然和人工调控有机结合。
2.3建立先进的检疫监督机制一是完善法规,建立专门的动物安全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严格执法;二是规范过程,指定与国际接轨的经验、检疫方法、规范;三是完善设备,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四是实现企业国际化,实行认证制度,全面提高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五是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实现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2.4广辟饲料资源,从根本上减少和防止污染加大饲料资源开发力度改变传统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的种植制度,将饲料、饲草纳入农田种植中加大推广饲草代替饲料;重视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大氨基酸为主的新型高科技添加剂和单细胞蛋白等的开发与利用,减少蛋白质添加量;严把饲料生产和使用关,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
2.5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使用氨基酸平衡饲料要提高氮的利用率,就必须提高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性,消化率高的饲料原料可使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性更好,从而提高氮的消化率。日粮中氨基酸占总氮的比例在45%~55%之间,氮的利用率最高。试验证明〔1,3〕,蛋白质水平减低2个百分点可使氮的排泄量下降20%,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料,氮和氨气排出分别减少28%和43%,而挥发性脂肪酸则降低50%。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复合物相对于无机微量元素有更高的效价,同时考虑饲料原料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可减少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从而减少微量元素过量添加造成的污染。此外,添加EM制剂、天然佛石或利用生物制剂对饲料处理加工工艺的推广应用,都有利于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牛舍异味,减少粪便的污染。
2.6改善传统的饲养经营模式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粪尿污染环境,即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二是不利于卫生防疫,一家一户小规模饲养,隔离防疫不易到位,很易造成群病群死;三是经济效益低,形成不了规模化生产,经不住市场竞争的打击。建设奶牛养殖小区,人畜分开,实施统一供应饲草饲料,统一饲养管理,统一配种、统一防疫治病、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生产模式,正是改善了上述三个弊端,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之一。有利于粪污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有利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7粪污物的综合处理与利用牛舍及养牛环境中的粪尿应及时处理,以防发酵;使用干粪法,清理粪便,减少水的浪费和二次污染。粪便的利用途径多种多养,但目前前景最广阔的还是农民易于接受的用做农作物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即粪便的燃料化、肥料化。如大棚蔬菜与奶牛养殖小区结合,通过沼气池经微生物对粪便的厌氧发酵处理可获得沼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而且能杀死粪便中的病原菌,沼气可用来取暖、做饭、照明。其沿液残渣为良好的有机肥料可直接用于农田或用做种植蔬菜的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有益生物活动,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增加农作物抗旱、抗病能力,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污染等,及其对整个生态意义重大。对于无地可种的纯养殖户,一是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二是粪肥出售可带来副业收入。
篇8
但2004年以来,XXX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大幅攀升,2004年末和2005年头两个月,信用社的新增不良贷款达3000多万元,新增不良贷款中绝大部分的贷款用途为:奶牛养殖。因此,XXX镇奶牛养殖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大滑坡、奶牛养殖户的大面积亏损造成了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猛增,通过调查,形成养牛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饲料价格上涨,牛奶的销售价格低迷
从2004年3月,我县奶牛饲料的平均价格从0.6元左右/斤持续上涨,并上升到0.85元-0.90元/斤,涨幅高达42%,造成养牛业的饲养成本大幅度提高;作为养牛业一项主要经济来源的牛奶销售收入,几年来牛奶的价格一直维持在0.8元-0.9元/斤这一区间,与饲料价格上涨的趋势不成正比。而经过测算,只有当牛奶价格高于饲料价格0.25元/斤以上时,养牛户通过销售牛奶获得销售收入,再减去饲料、雇工费、水电费、兽药、消毒费和贷款利息等费用支出,才能够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就是说0.25元的牛奶和饲料的差价是奶牛养殖的保本价格。因此,2004年3月份以来饲料和牛奶的市场价格变化,直接造成养牛业的大面积亏损。
二、奶牛销售价格下滑
饲料价格的持续走高的市场形势,使养牛业陷入了困境,由此产生的负作用使奶牛的价格大幅度下滑:优质成年奶牛的价格从高峰期(2003年)的每头1.8万元到2万元,下降到目前的8000元到1万元,差价达1万元左右;小母牛犊的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头6000-8000元,下降到目前的500元左右;淘汰奶牛的价格从高峰期的每头3500元左右,下降到目前的1500元左右。目前已经出现了牛犊待卖但无人问津的现象。由此造成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成年奶牛价格下滑虽然目前对养牛户的经营不会产生直接的不利因素,也不是造成目前养牛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存栏的奶牛是信用社金额巨大的信贷资产之一,其价格的贬值,直接造成养牛户的资不抵债,使信用社的信贷资产形成了巨大的风险。同时其价格的走低与饲料价格的攀升的现实,直接形成牛犊和淘汰奶牛价格的下滑;
2、2004年以前,养牛户通过销售牛奶获得销售收入,已经基本可以与各项支出和相关费用相抵,部分自有资金比例高、养殖经验丰富的养牛户在这一环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利润。并且,养牛户流动资金充足,配方科学、质量良好、投量合理的饲料喂养,使得奶牛的产奶量多、奶质好,并且产犊率高。由于牛犊数量充裕,养牛户在保留一定数量牛犊继续喂养、扩大养殖规模以外,可以对剩余的牛犊进行销售,每头6000-8000元的销售收入也是实现利润的根本保障。同时,一部分年龄大、产奶低的淘汰奶牛也可以较高的价格进行变现。因此养殖业的行情曾经是"一片大好"。但是2004年3月以来,饲料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让养牛户入不敷出,而由此带动的牛犊和淘汰牛价格滑坡的负面市场效应,更让奶牛养殖业的经营雪上加霜,微薄的销售收入解决不了养牛户资金紧张的根本问题。
三、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出现恶性循环
由于上述原因,部分养牛户在销售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流动资金短缺,但仍必须投入资金,进行必要的饲料投量,因此只能四处借钱举债来养活奶牛。但由于短期内资金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难以改变,其流动资金日益减少,只能缩减资金投入,靠减少饲料的投入量或降低饲料的营养含量进行维持,而这又势必造成奶牛体质的下降、产奶量的降低,所以牛奶和牛犊销售收入的减少的结果又在所难免,奶牛业的生产和经营出现了恶性的循环。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养牛户已经私自变卖、转让奶牛来养活其它的奶牛,这种"以牛养牛"的现象,将给信用社的信贷资产造成直接的风险。
四、奶牛选购价格过高、奶牛质量参差不齐
2003年奶牛和牛奶市场待续升温,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大量农户选择从事奶牛养殖。同时,过热的市场造成了奶牛的价格膨胀,2003年7-12月份,成年奶牛的市场价格高达2万多元。由于部分农户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和必要的养殖经验,在其从事养殖的起步阶段,就出现了只重数量、不顾价格、不重质量的现象,盲目地购进大量的奶牛。据统计:2003年下半年,XXX镇农户以2万元左右的高价,新增存栏奶牛5000余头,人为地造成养殖成本过高。而且由于部分养牛户缺乏必要的选牛经验,部分奶牛品种不纯、体质差、产奶量低,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是奶牛。在饲养过程中,部分养牛户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养牛方法,病牛和死牛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奶牛市场刚刚趋于平稳的2004年初,其经营就已经出现了亏损,使信用社的贷款过早地出现了不良。勉强维持经营的养牛户也由于较高养殖成本和质量较差的奶牛等因素,在日常同样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目前的经营也已经陷入了困境,无法正常归还信用社的贷款。
五、养牛户经营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东棘镇的大部分养牛户搞专业养殖,放弃了农业种植,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因此经营一旦出现亏损,在无法获得信用社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就无法正常经营,这也是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客观原因之一。
六、信用环境污染,信用观念有待加强
由于养牛业的大面积亏损,以及XXX信用社2004年全年基本停止发放养牛贷款的现实,部分养牛户失去了继续经营的信心,对还贷和结息有抵触情绪。一些养牛户持攀比、观望态度,以至一些原本信用意识良好的养殖户也不能主动归还信用社的贷款,加大了信用社信贷人员的工作量,致使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出现了"前清后增"。2002年以来,XXX镇作为XX市"信用工程"的试点,初步建立的信用环境受到污染,广大农户初步形成的信用意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七、信用社的贷款管理工作脱节
由于XXX信用社的贷款笔数多、XXX镇的地域较为分散、养牛户主动还贷的比例偏低、信用社信贷人员少、贷款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的原因,信用社的贷后检查工作跟不上,对到期贷款的催收工作不到位,使信用社的信贷工作只停留在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被动清收上,信贷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这也是信用社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县政府承诺的小额贷款贴息款没有及时到位
篇9
1发展现状
黄冈市地处鄂东大别山南麓,与豫、皖、赣三省毗邻,辖七县两市两区,有124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为7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70万人,国土面积1.74万km2,是一个农业(畜牧)大市。奶牛养殖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新亮点,正处于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快速增长发展阶段。据统计,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千头奶牛牧场26个,其中已投产16个,存栏奶牛总数达14 000多头,比2006年增长了数百倍。目前已有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湖南太子奶集团、北京汇源集团3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在黄冈落户,其中湖北黄冈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多元,是国内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投资最大的子公司之一。
2存在的问题
(1)奶牛头数增长迅速,但单产提高缓慢。我市奶牛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实现了养殖数量的大飞跃。但成年母牛平均单产一直在4 000kg左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且发展也不平衡,与奶牛养殖发达地区相比比较落后。
(2)缺乏强有力的育种工作长效机制,奶牛育种体系不健全。全市大部分养殖场(小区)尚未建立系统的奶牛养殖档案,未大面积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DHI),未建立全市奶牛核心群和良种选育体系,严重影响了牛群品质和奶牛单产的提高。
(3)粗饲料种类单一,质量较差。全市许多奶牛养殖场(小区)没有建立稳定的粗饲料生产供应基地,造成优质粗饲料缺乏,能用于喂养的粗饲料仅限于秸秆和麦秸,有的甚至还没有建立长期的玉米带穗青贮生产制度,常常是有啥喂啥,致使奶牛的基本营养需要从饲料中得不到满足,高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4)奶牛发病率高,养殖效益低。部分奶牛养殖场(小区)没有配备高素质奶牛养殖及兽医专业技术人才,规范化、标准化养牛意识淡薄,往往因为饲养管理不当,配种、接产、挤奶不规范,消毒不严,造成奶牛炎、肢蹄病等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医药费、配种费加大,奶牛空怀期延长,牛奶中细菌、体细胞含量增加,质量下降,养殖效益降低。
(5)缺乏原料奶收购第三方检测机制。目前我市尚未建立原料奶第三方检测机制,原料奶的质量和收购价格基本被乳品加工企业掌控,奶牛养殖场(小区)没有决定自己产品的话语权,造成牛奶的生产与加工产业链结合度十分脆弱,迫切需要建立第三方检测机制,以保证原料易的公平、公正。
3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尽快建立黄冈市奶牛良种登记制度,加快开展奶牛育种步伐。奶业发达地区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良种奶牛育种工作抓得很紧,一般在协会或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的指导下,实施良种登记,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通过推广良种公牛的冷冻和标准化饲养体系,大幅度提高奶牛单产,使得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不断提高。
(2)不断提升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实现饲养现代化。要在继承传统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精华的前提下,积极采用现代饲养管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实现奶牛饲养技术升级。其主要方法是推广优质、高产青贮,增加优质粗饲料的种植;改善奶牛牧场的设施环境;开展饲草料的分析化验,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无害化;积极培育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提升牛奶品质。
(3)长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专家指导,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效益。开展奶牛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和专家指导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注重实用,讲求实效。一是不定期的组织本地高产高效生产典型,进行开会交流,共享实用养殖技术经验,让奶牛养殖业主听得懂,学得会,见效快。二是要聘请省内外有经验的资深专家,对全市奶牛牧场(小区)逐场逐户进行面对面分类指导,把脉诊断,现场剖析,对症开方下药,为养殖场(小区)释疑解惑,提高生产效益。
篇10
关键词:奶牛养殖小区;黑龙江省;现状;对策
1 黑龙江省发展奶牛养殖小区的优越条件
1.1 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具有半干旱半湿润和寒暖适中的气候条件。全年平均气温4 ℃,温差达38~48 ℃,无霜期105~140 d,年平均降雨量500 mm,年蒸发量1 500 mm,年积温1 200 ℃。植被茂盛,水草丰美,与荷兰、丹麦、美国北部各州及日本北海道等奶牛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处在被称为“世界奶牛带”的同一个纬度范围内,适合发展奶牛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1.2 资源条件
1.2.1 种源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现有可繁育母奶牛65万头,奶牛繁育所需冻精由省家畜繁育指导站提供。该站现有种公牛80头,其中有荷斯坦公牛40头,年可提供冻精200万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省家畜胚胎移植中心,可饲养荷斯坦种母牛2 000头,年产奶牛胚胎2万枚,可为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提供充足的种源。
1.2.2 饲料资源充足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年产粮食300亿公斤以上,每年有150亿公斤的粮食可供转化增值,有300多亿公斤的农作物秸秆可以利用。全省拥有6 500万亩草原,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 500万亩,年产饲草80亿公斤。同时年产青贮饲料26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的甜菜丝、酒糟等,可以满足150万头奶牛生产对饲草饲料的需求。而且作物的秸秆和饲草的农药残留量很低,保证产出优质乳品。
1.2.3 科技力量较强 全省从事奶牛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接近7 500人,其中高级职称约400人,中级职称2 100人,初级职称5 000人左右,能够为我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提供保障。
1.2.4 政策保证 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畜牧业建成全省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制订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今年又提出加快发展,振兴奶业,推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出台青贮饲料地、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和资金投入等振兴奶业扶持政策。
2 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小区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的奶牛养殖水平较低,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从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中饲养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一过渡恰好解决了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养殖小区+农户+企业”的产业化格局,是从家养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奠基石,能够加快奶牛养殖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奶牛养殖小区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现状,如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原料奶的质量,提高奶农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带来明显的聚集效应,便于交流学习,改善饲养条件等
3 发展奶牛养殖小区的措施
3.1 开发销售渠道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乳品的认识将明显提高,喝奶习惯将得到改善,现在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和老牛人群中,他们也是今后乳业发展的稳定群体;农村的城镇化,将使我国今后5~10年巨大潜在的乳制品消费市场得到快速开发和扩大。
3.2 改革经营方式 我国奶牛饲养以小规模生产、分散的农户饲养为主,即使是奶业大省黑龙江,规模经营的比重也仅为35%左右。积极培育各类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进行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奶牛养殖小区的产业化建设步伐。3.3 提高奶牛产奶量 将提高奶牛单产纳入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中,统一管理,确定奶牛改良品种,不允许杂交乱配,并在配种和改良服务上给予相应优惠政策,激发奶农改良奶牛的积极性,使整体奶牛单产在2014年后基本达到7000 kg左右。在保证黑龙江省饲料资源消耗和奶牛饲养量增长不大情况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提高繁殖力 目前,黑龙江省奶牛的繁殖成活率在73%左右(受胎率90%产仔率90%、成活率87%),通过对技术员和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推广,加强技术服务,两年内可使奶牛的繁殖成活率提高到86%左右(受胎95%、产仔95%、成活95%),提高13%。全省现有可繁母牛51万头,全省现有可繁育母牛在二年内通过提高繁殖能力增加奶牛7.1万头,迅速壮大黑龙江省奶牛养殖小区基地。
3.5 进一步加强奶牛进口管理 奶牛进口总的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圈牛”和降低种牛质量标准的问题。为了规范种奶牛进口,确保进口奶牛的质量,申请种奶牛进口时,有出口国奶牛协会出具的标准种牛系谱或纯种荷斯坦奶牛检验证明,在种奶牛到国内检验隔主场前25天,凭进牛的全部系谱原件、奶牛登记号以及申请单位留存联,换取农业部动植物苗种进出口审批表,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将与澳大利亚奶协核实系谱和奶占登记号的真实性。
3.6 加强DHI测定、良种登记和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 DHI测定,良种登记和种公牛后裔测定是奶业发展的基础,在DHI测定的基础上,建立良种登记制度,开展公牛后裔测定。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是提高全国奶牛遗传素质的一项根本措施。目前,良种登记规程已制定,今年要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登记范围。同时要制定并完善中国荷斯坦种公牛后裔测定技术规程,包括:后测组织、后测技术方案、工作方案、数据采集、数据舆、数据处理、结果公布等内容。制定中国荷斯坦种公牛后裔测定管理办法,规范公牛后裔测定工作,使公牛站的种公牛都有后裔测定成绩。
3.7 大力发展乳品加工企业 奶业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开拓市场的主要力量是奶业加工龙头企业。在奶业优势产区培植一批大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龙头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立名牌,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利益机制实现产销和服务对接。龙头企业要与养殖场户签订购销合同,组织农户按标准和合同规定安排饲养,规避市场风险。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对奶牛业发展高度重视,对乳品加工企业给予重点资金投入,让“企业+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企业有能力培育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上与洋品牌抗争,打造黑龙江省品牌。
3.8 切实加强疫病防治 要加强疫病防治,做好疫监测,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今年要重点做好奶牛结核病和布病的普查、监测和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对奶牛常见病和某些传染病的控制,形成完善的疫情报告、疫病控扑灭体系。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对泌乳牛实施健康合格证管理。
4 结束语
近儿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种植业为前提的奶业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奶牛养殖是所有养殖业中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发展奶牛养殖业不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而且是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措施。世界各国对发展奶牛养殖业生产和引导乳品消费都给予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把鼓励消费牛奶和奶制品作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民族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奶业是全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的产业,发展奶牛养殖小区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希智,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中国乳业2011(05)
[2] 刘殿友,奶牛小区管理的几项建议 养殖技术顾问2012(03)
[3] 汪银锋,奶牛小区奶业操作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