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04-03 01:1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学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化素质课是众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受“重理轻文”、“重物质,轻精神”等思想的影响,文化素质课的教学普遍追求效率化、客观化和精确化,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却被遮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并不能落实到实处。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为例,探讨当下文化素质课堂上,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激活课堂,最终建构起互动教学的方法,以求能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的借鉴。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课程主要由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和文化素质课等构成,其中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美学概论》、《音乐欣赏》等。《美学概论》共16学时,在2008-2012年间每年约有1500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选修,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大型文化素质课。授课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课程存在着内容封闭、模式单一,抽象说教为主、学生参与较少等缺陷。针对这一课程多年来的“顽疾”,我们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美学理论“中国化”、“生活化”,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进行授课,选择合适的授课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
1.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生活化”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世界。”[1]这一世界本来是应当充满生机的,让人兴味盎然,然而国内美学界讲授美学时,却多以理论为主,缺少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可感性操作,在相关教材编纂上多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主。因此,当学生一听到“美学”,直觉地就认为该门课程是纯理论的、枯燥的,甚至是“可怕的”,课程还未进行已被“传说中”的理论压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起《美学概论》的可爱、可玩等就必须是授课者要考虑的内容。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将美学进行“中国化”操作;其二,走向美学的“生活化”。
先说美学理论的“中国化”。美学一直被视作“洋学问”,然而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审美意识早就有了。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很明显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这在中国,也是老早就有了,至少从老子就开始有了。”[2]比较来看,西方美学体系是显体系,而中国美学思想则更多是潜体系。在西方对美进行理性思考与审视时,中国美学则更多以感性方式呈现美的恍惚性,如老子提出和阐发的“道”、 “象”,孔子的 “和”,道家的“自然”,佛家的“色空”观等等,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造就了相异的审美形态。但问题在于,当今高校多是依照西方理论体系设计课程,很少考虑中国美学的这一现实,美学课堂尴尬地沦为西方理论的演绎场,成为最晦涩难懂、枯燥无趣的课程之一。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枯燥无聊,学生的厌学、不专心,文化素质教育却成为空话。因此,要改变这种尴尬境地,激活美学课堂,必然要以中国本土美学文化为基点,有意识地吸收西方美学理论精华。
次说美学理论的“生活化”。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美是生活”的概念。但至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该概念在美学教学上的意义。前几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口号喊得很响,却多局限于理论界的自说自话,很少向实际的教学、生活迈进。因循“美是生活”的提法,再来看《美学概论》的授课,美学并不复杂,它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从散文美到诗歌美、外表美到心灵美、从花鸟鱼虫到服饰化妆、校园景点到城市建设,这些都是美的存在方式,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观点等。而所谓的美学理论也并不复杂,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美的看法的集中概括。而当把美学理论“生活化” 后,我们将发现一种本真的生活将向我们敞开,而一种意义更是在这里诞生。这种美的心态和追求将成为我们应对生活残酷、异化等的利器,并如海德格尔所说,以 “诗”或“美”的方式,返归到我们人类的故乡,找到回家之路,找到“诗意的栖居地”。将美学理论“生活化”不仅会让学生感觉到美学的可亲,同时也会让他们在“无为而无不为”中感受到美学的无用之用,从而在不自觉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美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实现。
因此,在《美学概论》课程展开前,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种安排要契合于学生的心理、接受习惯,兴趣点,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美学概论》课程才能吸引学生,让只感觉到好玩、好学,并最终实现文化素质中的“美育”目的。
2.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互动课程内容
首先要纠正一个授课的误区。《美学》与《美学概论》不同,前者为专业课,后者为文化素质课,两者的授课对象、课时安排等有着明显差别。但是在当前西南科技大学的《美学概论》课程中,专业和文化素质区分的并不清楚,授课教师大多为专业老师,课程设置也多根据《美学》简化而来,没有体现出二者的区别。《美学概论》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心理学、园林规划、有机化学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忽略专业差异、一概而论的方法显然不能奏效,并且也无法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
立足于此,《美学概论》课程开始时应针对选课学生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美无处不在,关键的是有没有能够发现美、感悟美的眼睛和心灵。不同学科或专业蕴含着不同的美,因此,可以在互动环节设计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去感悟美、畅谈美,园林美、化学美、数字美、生态美等等,都是美的形态。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与美亲密接触,与美进行思想上、行动上的交流。在这样一种教师导演、师生参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通过与美对话,观察美、认识美就不再困难。同时将美学与不同专业背景结合起来,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加强了师生互动,让晦涩的理论不再难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3. 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互动形式
美学知识点较多,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甚至没有理论基础的理工背景学生来说,虽然不必要求他们对美学理论深究,但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针对每个部分的特点设计课堂互动的形式。如在讲崇高这个概念时,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抛出问题:崇高是什么概念?如此引发中西方对崇高定义不同的探讨。如此互动便可以使课堂内容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如在关于美的本质这一讲,可以采取结合生活和学习对美的本质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回归到美的本质的课题。如此通过学生自己的判断引出教师对于中西方关于美的本质论争的讲解,教学效果显然事半功倍。另外还可以将美学课程更紧密地结合诗歌、绘画、雕刻、园林、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课堂互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促进教学互动
教师对于《美学概论》互动教学的认识也应该在方式和内容上进行革新,一方面可以突破课堂时间的局限,不仅限于课堂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进行远程网上交流。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学课程视频;另一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表现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建立美学QQ群、讨论组或网站等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分享美学学习心得、向老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用多种渠道进行互动,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软件、通过师生课堂外的延续互动让难以理解的美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 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可以鼓励学生匿名在网上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发表对课程的看法,对学习难度的认识,不因问题的正确性、理解的深度、反应的时间等因素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保证讨论互动的开放性和有效性。
以西南科技大学《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可以看到该课程要想达到授课效果,就需要改变授课观念,在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应用方面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为条件。只有这采用互动的教育方法,这种文化素质教育课才能得到真正的激活。
篇2
关 键 词:美术理论 课程 教学 改革
美术理论,顾名思义,是对美术之理的思考与论述。广义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是研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和方法以及美术理论自身,是对美术学科规律的见解和探讨,是一个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美术理论课程通常指“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是普通高师美术教育(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以及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单一的技能教学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中普遍重“技”轻“文”,重“术”轻“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教学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美术理论课程被“边缘”化,专业技能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不能平衡发展,课时比例失衡,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这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倦怠情绪。
高师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师,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高尚情操、完善人格的教学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如何坚持“宽口径”地培养出“艺术型”通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如何正确处理美术理论教学和美术技法教学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美术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内容
美术理论从属艺术理论体系,课程的涵盖面广。粗略统计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画论”“现代美术史”“美术批评”等。高师美术专业不同于专业院校的专业理论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展开,应该考虑师范性特点,结合总课时的安排,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要求和实际出发,在遵循美术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大教育目标要求为标准,更加合理明确地开设美术理论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何体现课程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为主修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宜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按不同学期依次开设,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这样,让学生从中外美术史入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代表画家、作品等了解掌握去分析美术的内容及其特殊性个性,去研究美术的现象、原理、规律;去探讨、揭示“艺术美”的发生、存在、活动的规律。这样才能为学生进入艺术世界提供多种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提升学生整体的美术理论素质。
此外,高师美术教育还要认真选择配套教材和适宜的教学内容。由于普通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理论基础参差不齐、起点较低,因此,教材的选择很关键。目前出版的教材版本繁多,据统计不下十余种,就美术史而言就有:通史、简编、简史、史纲等。什么样的教材才适合呢?笔者认为,教材选择应关注教材的起点、广度,深度要求,除应具备一定权威性外,要能体现师范性和实用原则。教材内容的纲目、章节条理清晰、内容简洁,而且配有大量附图、参考资料和思考练习题。有了合适的教材,还要考虑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由于课时量有限,各门课程不宜全面铺开,应注意突出重、难点,讲授的重点要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相关,从而做到精炼、精简,对于部分内容有交插重复的,只要简要概述即可,非重点内容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学习和掌握最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深入浅出,有紧有弛,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可以把内容重点放在绘画、雕塑和书法以及各艺术时期的主要美术成就上,建筑和工艺美术的内容就不必全面接触,仅仅突出明清建筑、家具和陶瓷即可(因为它与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筑、工艺美术内容、风格、年代相近)。其实美术史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艺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出现,所以教学必须还要关注国内外美术研究的新动向,不断吸收新成果,搜集整理和补充新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前沿性。
二、重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美术理论课一般是大班课,多是一个班或两个班集中在大教室、多媒体教室。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精力放在“教”上,强调的多是教材的内容。由于教师要忙于完成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忽略学生艺术思维和感受力的培养,忽略学生“学”的感受。加之教学的容量过大,学生只能一味地接受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其结果造成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学习由不喜欢到厌恶,从而产生抵制心理和情绪。的确,美术理论课较之技能课而言更抽象,近玄虚,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具体的、直接可感的视觉形象来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比如适当融入一些实践环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实践环节可以是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博物馆、各类美术文化遗迹,也可以是观摩美术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这样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教学就能使学生更充分感受和理解古今美术造型形态特点,了解美术与生活、生产关系,了解美术审美的本质等诸多内容。这种“知识——实践——学术”的美术理论教学模式延伸了课堂理论教学,打通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社会活动、科学实验的通道,把学生带回知识的源头,使知识复归实践,从而促进学科的学术思考。
教学是由“教”和“学”的师生共同完成的。理论课中穿插适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搭建起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参观、考察和观摩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眼光去观察、判断、思考、体会和总结。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们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又使学生避免了学习上的盲从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去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产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从而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这样就会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将地方美术资源纳入课程教学体系
美术理论的教材编著者基本立足于全局,比较宏观地序列、类此、阐述,其课程教学也习惯一统论。而基层教学的习惯往往不能脱离于教材的纲目、章节和内容的要求,对当地的美术资源、文化漠不关心。实际上,我国历史悠久,美术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地的美术除具有传统的传承而存在着共同的特性外,还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又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和地方特色。因此,作为地方普通高师院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如不关注重视地方的美术资源、不挖掘地方美术遗产,可以说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浪费和亵渎。在当前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中,课程的资源已作为一个被关注的热点。新试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提出,地域素材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地方普通高师培养的学生都将是当地中小学教师,因此,作为研究和阐述美术发展、美术特征、美术现象、艺术本质的美术理论课程都应该纳入地方美术教育资源,去发挥地方艺术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多样性的美术知识。
就美术的多样性而言,全国各地的地方性美术资源是十分丰富和各有特点的。从福建的地方美术资源看,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就具有典型的区域、地域性特色,其内容十分丰富。比如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泉州的石雕、木偶雕刻;闽西北的明清民居、客家土楼以及建安版画、四堡版雕等。由于福建三明是客家祖地,这样就遗存了大量的客家文化和美术资源。三明属闽西北区域,当地原居民的先祖自古以来虽从中原迁徙,带来了中原文化,但由于地理、交通的因素和影响,形成了相对封闭而富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形式,因此,三明及周边一带保留了大量的美术遗产和资源。如“十八寨古民居”“安贞堡”“尚书弟”“回窑古瓷窑遗址”。此外,还有考古新发现的“万寿岩”古人类遗址以及在尤溪、将乐附近新发掘的宋元古墓中的墓室壁画等。所有这些美术资源,从美术特征看,除了自身独具的艺术特点外,同时又具有文化的传承的延续性。它们既是宝贵的美术文化遗产,又是十分难得而又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因此,将地方美术资源纳入教学内容体系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这让学生了解到当地美术文化资源,为今后基础教育中普及和弘扬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奠定了基础,同时又补充了高师美术理论课程的内容。其二,这为美术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实践场所和现实资料。
四、要关注实践性和当代性,关注学科研究前沿的新成果
美术理论是美术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是研究与考察美术活动、美术现象,探求其规律的人文学科。美术理论课程如美术史、美术概论,都是探讨美术的发生意义、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以分析美术创作、欣赏、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同社会、生活关系的。美术理论是美术家长期艺术实践后的理论成果,同时又对美术实践产生一定影响,两者密不可分。正如著名美术理论家梁江所说:“理论和创作关系,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有机互动,缺一不可……”美术理论教学要特别关注、分析各历史时期美术家的创作实践活动,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各历史时期美术家总结的各种理论学说和观点。
美术理论还要特别关注当代美术创作,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形式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科技手段被应用到美术创作中,如对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材料艺术、装置艺术的借鉴和运用使美术创作形式更加丰富而多样;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公共艺术已成为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门类等。由于受到艺术观念、艺术思潮的影响,现代艺术已渗透到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传统的技能、技艺开始出现危机,人们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美术评价体系也从单一向多元转型,市场运作下的美术展览、美术批评非常活跃,这已成为官方美术活动的重要补充。当然还有考古新发现以及在各种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鲜为人知的美术作品等。新时代,美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方法也在不断拓展变化。作为担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去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了解美术的发展情况,把握美术理论研究的新动向,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教学需要。
美术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无论是美术史,还是美术概论、艺术美学,都不能局限于原编著者的视野范围和学术观点,及时补充、吸纳当代艺术思想、思维、观点。另外,补充新知识,要围绕不同的历史时期,要将美术放在时代的背景中,既要立足过去又要面向当代,让学生全面、全方位地了解、分析、认识美术,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审美观和文化意识。由于美术实践是多元的、多层面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故美术理论体系同样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美术理论的教学不应该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不能采取“本本主义”“按图索骥”地照本宣科。美术理论教学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结语
著名美术批评家、教育家陈传席先生说:“只有技能的学习,没有理论学科的学习,不能叫美术教育,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技能则不能。”艺术学科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质的课程,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由此可见,美术理论课程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改变美术理论课不被重视的状况,首先要从教学改革入手, 我们要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修正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改革作为思考、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3
在如今的美术教学中,其相应的教学目的就是要积极打造较好的技能基础与美术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相关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美术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其美术教学方式与相关教学内容都必须要符合实际的教学对策与认知习惯,要让学生们更愿意去接受。其实,学生们对书本上的知识并不一定十分感兴趣,而相应的美术教师可以依据相关美术需求去择取那些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在相关美术教学的方法中,可以打破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实际兴趣采用实用而又灵活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青铜器具鉴赏时,相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古代的青铜器具模型,在大量分析其图案与背景以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青铜器具的模型制作,这样能够让相关学生进行自我实践,从而学习到相应的知识。
二、美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比较传统的教学在通常情况下都以教师为主要中心,其通常习惯于采用个体的手工方式进行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教学资源,同时,相应的教学设计也备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比较传统的教学均以基础知识为主
进行书本上知识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在实际认知上的快速发展,但是,却不能够仅仅因为如此而直接忽略了其经验所带来的实际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就很难掌握与理解间接性经验。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并没有直接给予其经验上的重视。如果只是仅仅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一定会直接导致对理性的过度重视,从而轻于实践的做法,这就是对结果不够重视的重要弊端之一。
(二)以教师为主要主体
教师和学生、教和学都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基础关系,其主要包括相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和学之间的教学关系等。而在这种关系中,比较传统的教学中片面的教学只是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主要中心的师生关系与教学体系,这样使不利于相关学生进行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的思维创新。
(三)打破以教案为教学模式的教学
依据比较传统的教学来说,其主要是以教案为主要依据的教学模式,相应的课堂教学主要都是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教学的,每一节课都必须要积极完成相应的教学进度,而其相应的内容与进度都要实际安排在教案中。而从相关教师的角度来说,依照相关教案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立,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和引导相关学生的发展,其相关的教学任务也能够顺利完成。而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说,学生们是否得到进步,其教学效果体现的是否明显也就无从知道了。因此,采用以相关教案为主要教学的工具,相关教案只是片面反映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是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过程。
三、特定情景的体验教学
在新课改的体质改革下,相应的教师可以在相关美术教学中利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相应的美术教师可以依据相关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采用编制角色扮演与编故事的方法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美术教师可以为学生们编制一些情景模式的短剧,可以让学生们去扮演一位众所周知的画家,进一步表现出其画家从刚刚开始学艺到最后取得成功,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去体验自身的感情,从而学习相应的绘画技能。不仅如此,相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处在某一个场景中进行绘画,例如当外面下雨时,可以让学生们直接画出在雨中的所见所闻,当外面正在下雪时,可以让学生们积极画出雪中的一些美景。与此同时,相关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其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们在实际的情景中形成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最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关的情景教学体验主要是新课改针对相关教师的具体要求,其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但是,进行情感式的美术教师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这只是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的。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改革下,相关美术教师也要相应地探索其相应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感体验中对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相应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
四、课堂结构的改革
在比较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其相应对的教学结构主要是由相关学生的练习与教师教学以及相关知识的讲解所构成的,而在这些环节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相应的美术教师,学生们的很多活动都是在相关教师的实际安排下直接完成的。而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单纯的教而不知道教育学生怎么学,其已经不能够充分地满足实际课程的需求。所以,相关美术教师就要依据相应的教学特征,积极改变比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积极建立起以相关学生为中心的询问、欣赏以及讨论讲解等新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相关美术作品的欣赏也是整个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询问就是让学生形成问的习惯,此时也可以进行教师问;讲解是说美术教师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讨论就是说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对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而训练则是说要进行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性教学,这也是相关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会贯穿在整个教学的体制中。以进行学习的学生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整个美术教学中去,进一步加强其美术学习的意识,积极调动学生探究与体验美术的积极性,从而最后让学生自主地爱上美术学习。
五、美术对相关教学的水平提高
相关的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十分恰当地将美术术语与美术语言让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而美术术语与其相应的语言主要包括相关作品的形状、材质、色彩以及空间等多种,相关教师可以采用自己的想法对美术术语与语言进行解释和描述以及分析。美术语言的相关传授是整个美术知识的重要工具,而教师是否可以采用十分生动、形象和准确的语言将美术知识直接传达给相关学生则是衡量教师语言水平的主要标准。当美术教师给予教学时,必须要依据相应的情境进行不同语言的表达,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委婉蕴蓄;此外,教师情绪必须表达得恰当,尽量做到真情流露,避免矫情造作。例如:在与中国的花和人物相关的教学中,由于相关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相关教师相应的语言表达与情感流露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人物画像中,其主要表达的是相关人物的神情,而在相关的花鸟画中主要表达的则是花草的相关绘画技巧。比如:在朱耷的鹌鹑图中,相关画家主要以鹌鹑进行自喻,特意将鹌鹑的眼睛夸张化,使其眼珠又黑又亮,直接顶在眼眶的上角,利用白眼看人充分表现出其冷峻孤傲与昂首向天的气质。因此,相关美术教师要利用美术知识恰到好处地将感情与语言充分地流露与表达出来。一旦相关教师将语言的形象生动性以及丰富的情感直接表露出来,那么相关美术教学的丰富生动性以及相应的活力才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其语言必须充满诗意与激荡的情感,同时也要相应地蕴含一定的哲理,从而让相应的美术知识更加哲理化,更加情感化。
六、结语
篇4
一、图像:语言符号的感性辅助
多媒体是“用词语和画面来共同呈现材料”[2]的,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图像符号在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概论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灰暗死板,色彩和图案的运用使教材显得活泼有生机,具有时代气息。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面对的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张漆黑的黑板,还有播放课件的屏幕。课件不同于黑板,它是图像与语言文字等符号的有机组合。有些教师的课件做得单调无趣,这就没有达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在中文学科课程中,文学概论是属于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之一,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有了图像的插入,教学内容便显得活泼生动。所以,从事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教师,都喜欢将教学内容图像化。内容的图像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他们对文学概论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教学内容的图像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随心所欲,一定要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才行。因此,文学概论多媒体课件的图像选择,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注重课件本身的形式美。文学概论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课件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不能忽略课件自身的形式美。课件的封面设计、背景图案的选择等,都需要教师精心处理。教学课件上的图像,呈现的应该是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个性化的视觉美,而不是与课程无关。而且,这些图片的选择,不能喧宾夺主,掩盖或者妨碍学生对文学概论内容的接受。
第二,补充课件的文字内容或者教师的口头表述。比如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概论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所附的光盘中,在讲到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时候,就选择他的一张相片插入到课件上,让学生在了解他理论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他的感性认识。形象的图像符号与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相结合,更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第三,与教学内容相互印证。比如在举李白诗歌《静夜思》以说明诗歌的文体特征时,可以插入相关图片来辅助对诗歌的内容的阐释。这类图片的插入,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来理解教学内容,但图片的选择应该非常慎重,有的图片不能呈现李白《静夜思》的诗歌意境,就不能用,否则会误导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会受损害”[2]。
第四,以图像作为讲解的对象。比如在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把余华小说《活着》出版物的相关图像直接放在课件上,不出现任何文字。这时候,特别要注意,这类图像只是起到提示教学内容的作用,《活着》的具体内容,教师要进行口头表述,不能以图像代替作品的语言内容,要把学生注意力最终引向教师的口头讲解中。
第五,用图表概括理论知识内容。比如探讨文体的分类,教师可以把不同文体类别编辑成图表或知识结构图。这类图像符号,往往概括性强,且又层次清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上面也提到了,文学概论教学中使用的图像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抽象的图像和具象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抽象的图像,没有照片之类的具象图像那样形象,但又比语言文字形象。在教学中,具象图像和抽象图像的作用和感受力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图像符号的使用,是顺应学生的接受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他们的记忆与理解。但具象图像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较容易限制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拓展,正如拉什所说的“不去询问文化文本(即图像文本———引者注)表达了什么,而是询问它是什么”[3]。所以,具象图像使用时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文学概论教学最好多采用一些抽象的图像,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达到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
课件成为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图像符号是课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是文学理论教学不能回避的时代变化,我们恰恰要针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合新情况的教学改革。但特别要注意,图像符号并不能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而无限制地增加,更不能因单纯追求“视觉奇观”[4],而造成图像符号能指的膨胀。形式上看,过多的图像符号的使用像是绚丽多彩,实际的知识含量却很小,干扰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和师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影响到文学概论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学内容的图像化,只能限定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需求,但是它必须围绕文学概论教学目标。文学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些教学内容是不能够图像化的,有些教学内容是没有必要图像化的。图像符号只是文学概论教学一个重要感性辅助元素,它必须围绕教学对象———以语言为符号的文学才能有效展开。
二、影像:理论推演的适当点缀
除了图像符号之外,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还经常使用影像符号。由于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把影像引入到教学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欣赏到相关影视资料等。但是教务部门却非常质疑在课堂上放电影的合理性,对于文学概论教学来说,我们必须重视这种质疑。前文提到,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规律的,文学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是用语言创造审美观照对象。影像符号能否成为文学概论教学的对象?我们要看影像和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在文学概论课程使用影像符号,基本是将影像作为作品的例子来讲。很少有教师自己不讲课,拿另一个教师讲课的视频来代替。比如我们分析典型的特征时,会举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例子来分析,现在很多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电影视频来了解的。传统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教师必须用语言把《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复述一遍,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也是通过语言媒介获得的。相对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语言表述成分更多些,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述把一堂课的内容贯穿起来。诚然,影像也能把曹雪芹《红楼
梦》的基本故事用视觉方式表达出来,但是电影版的《红楼梦》和语言文字版的《红楼梦》是有差别的。电影版的《红楼梦》,严格地讲是另一件艺术品,它的作者不能再说是曹雪芹了,只能说原着是曹雪芹。这意味着电影版的《红楼梦》不是曹雪芹《红楼梦》的复制品,不能将两者划等号[5],应该将前者理解为是在后者基础上的创新。所以,一般我们不主张用影像完全代替语言符号来作为分析的例子。如果取代了,文学概论研究的就不是文学的基本规律,而是其他门类艺术的基本规律,这不符合文学概论教学大纲要求。 另外,在课堂上播放大量的影像资料,长期用影像资料代替语言文字,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影响到对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正如杨文虎指出:“坐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这代人长于视象思维而弱于文学思维,成为‘读图的一代’。阅读文学作品非常吃力,这也是他们越来越少光顾文学作品的内在原因。”[6]这里所说的“文学思维”,主要是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阅读者的这种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则审美观照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阅读者就不能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这肯定不利于文学概论抽象思辨能力的提高。因为思维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的,而又以视觉活动为主,人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整个感觉器官获取信息量的83%[7]。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但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视觉并不是长项,而语言符号却是苏珊?朗格所说的最典型推论性符号[8]。有些文学概论的内容,比如复调小说、形象思维、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问题,思辨性很强,必须依靠语言符号才能说清楚。当然,在文学概论课堂上并不是绝对不能播放影像材料,关键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播放频率上看,只能偶尔为之。同时,教师要精选影像作品作为分析的对象。
其次,要掌握好播放的时间,要适度。播放视频,目的是为了形象生动,增加视觉鉴赏的冲击力。但文学概论教学与文学鉴赏教学是不能划等号的[9],播放视频的时间不能长。虽然作品鉴赏也是文学概论研究的问题,也是文学概论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对于实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是有利的。但是二者之间无疑是有区别的,鉴赏课重在对具体作品的阐释评价,重在对具体作品的感知、体味、判断和分析,重在帮助学生掌握作品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概论课重在对理论命题的理解消化,重在把握理论知识结构,培养理论思维能力,重在对理论问题归纳、演绎和抽象思考。所以,不能因为消费社会带来的享乐主义,为了直观、趣味而一味追求影像符号的视觉。过分加大影像符号的量,是与文学概论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再次,在播放完视频之后,教师应该适当点评。通过比较播放的影像文本与原来的语言文本之间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语言文本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影像符号在文学概论教学的负面作用。如果把握了以上这三个方面,在文学概论教学中适当进行影响符号的“点缀”,不仅无碍,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美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其对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提高人才全面素质非常重要。那么,肩负着美育任务的小学美术课堂,又应如何改革创新,实现高效呢?
一、借助“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此种教学模式建立在“同课”的基础之上,并通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来达成教学目的。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及想象力得到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应在常规教学环节有意识地采取“同课异构”教学模式,进而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确保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得到更好的呈现,使学生更为高效地领会和接受美术知识。同时,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亦能够达到小学美术课堂教改的目的,使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契机。
二、采取课上启发式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美术教师应意识到,美术课程是一门充满了艺术魅力的课程,如若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讲解方式,将会让学生感到美术课堂同其他课程的授课方式区别不大,进而逐渐丧失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有鉴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应使学生通过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认识到艺术之美。小学美术教师应改变以往平铺直叙式的授课方式,在美术课堂上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即美术教师不直接向学生讲解和介绍相关美术知识,而是逐步引导学生自行发现美术知识,如此,学生不但能更为深刻地领悟所学的美术知识,亦能使学生自身的美术艺术素养获得宝贵的养成契机,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旨趣获得提升空间。小学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在想象力的驱使之下去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从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所在。
三、结合游戏激活美术课堂,创新美术教育
游戏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活动形式,参与性强,积极性高。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适当的游戏,能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为此,教师应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融入游戏环节,使其通过游戏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形成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如在《水墨游戏》课程教授中,小学生对于水墨画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水墨画教学,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堂,融入游戏成分。如设计一个游戏场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随着线条翩翩起舞,自由地跳跃,进而趁热打铁,播放《赛马曲》,让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听着音乐画墨线,一边感受到骏马驰骋草原的景象,一边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在游戏中绘画,体验着不同墨色之间的转变,同时,一幅幅水墨画跃然纸上。在游戏氛围的衬托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无垠的时光中自由遨游。游戏创新了美术课堂,激活了美术课堂,大大提升了美术教学效率,也提升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和美术学科的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多组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必会对美术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四、依托鼓励评价,让学生增强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篇6
一、技法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第七册《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课上突出“变”
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遇到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他想创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在以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就让他们随之任之,这样就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现在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进行改一改、变一变,这样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作,如在教美术教材第九册《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时可以把书中的范画进行修改,把大点改成小点,把色彩变一变,暖调变成冷调、冷调变成暖调等等。从而使学生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一副满意的作品,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工艺课上要“超越”
小学工艺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工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工艺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艺课甚至不喜欢上工艺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工艺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讲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工艺创作的源泉。除了“百宝箱”外,还要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术教材第九册《实物的联想》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百宝箱”开始制作,“百宝箱”中无奇不有,有的学生用半块吸铁石、两个铜板和一小段铁丝竟然做出一辆摩托车,过一会儿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会儿又变成蝴蝶;还有利用三角尺铅笔做成飞机再变成手枪等等,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四、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篇7
关键词:动漫美学;审美意识;卡通
中图分类号:J2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33-01
一个民族、一个文化形态在其存在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会有己所特有的审美形态。在目前地球已成为一个村落,各国、各地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已存在时间与空间的问题,经济、文化、民俗之间的融合已是事实。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作为审美活动能否独立生存是值得怀疑的,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尽管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也是静中有动,一种文化要想健康的生存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在与外世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才能结出果实成为宝贵的财富。在今天,以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与普及的时代,必会出现新的审美文化。而在时尚的引导下,像好莱坞的梦工场、某位知名演员的广告代表产品、微软集团,这些不同领域的巨头,大腕们取得支配人们生活习惯和价值标准的权利。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近三十年了,特别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社会方方面面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的说就是以一个封闭式的发展中大国向开放式的发展中大国转变,由开放前的单一横式向开放后多元化并存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长期被压抑的欲望和主张得到了空前的释放,自由的空间也比以前大的多,因此,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研究都表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审美文化的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以媒体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支配着各国的媒体,但是在形式和趣味以及在各国媒体在价值的追求体现出的趋向性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现象在传统的美学理论来看是对立的,并且让自己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还造成了审美文化对艺术实践评价标准的失衡和错乱。
首先,从当代审美文化趋向来看,主张个性张扬,强调自我价值的存在,多元并存是现代主义保持发展活动的前提。
其次,这一审美趋向直接导致了审美格调的堕落,审美格调更多的具体是欲望化。在当今的社会里,在时尚与媒体中,仍然是体现男性主导的以维护男性为目的观念,在物质化欲望高涨的推动下,当代大众文化在西方跨国集团的操纵诱导下表现出世俗化、欲望化的审美特征,当代审美文化的完成方式是以一种享乐化、消费化的审美活动来强调个性与并存的观念。
20世纪90年代已经过去,从市场经济的确立到今天也不到十来年,然而审美观念的沧桑巨变却给人以恍若隔世之感。其变化程序之深,变化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90年代审美观念之变换首先体现在审美趋向的时尚化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实施的各项策略,衡量社会现象的基本价值标准无形的加注在市场经济的“硬道理”上,市场文化所特有的产品,包括审美关系在内的物质、精神的关系越来越密切。80年代以来的经济建设促进了社会文化的更新发展。改革开放使中国向世界畅开了大门,国外各个阶段先进的思潮一股脑涌入进来,推展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的范围,使传统的审美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空前的转换。
当代大众的审美意识不再是局限,而是转化并推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时,也意味着当代人审美意识世俗化过程的开始。由于审美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方式同时,艺术与大众之间往昔的那种传统界限如今已变得相当模糊。审美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休闲化。经济的发展,使审美活动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卡通形象作为经济发展的衍生物,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篇8
【关键词】意境;音乐美学;审美;意境理论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追求,同时,意境也被尊为中国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具体说来,意境乃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这种体验源自于主体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同作为生活中加工、提炼所得艺术形象(客体)交汇之后融为一体所构建形成的艺术境界,它不单单要求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以独特的形象来开启艺术想象,更重要的是指艺术作品给主体所带来的深刻的精神启示。
一、意境概念的起源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老庄。在《道德经》里,老子以“道”来说明美,并用“大音希声”来作为比喻说明,“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声”即听却听不着的声音,所谓“大音”则是最美妙的音乐。这里,老子明显是在借音来比喻“道”,来说明“‘道’是属于感觉范围而又超出于感觉的东西”。庄子则在提出了“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情感命题,并还较早的使用了虚化的“境”的概念,之后的意境论便是发端于此。
中国美学的意境论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确立于唐朝。盛唐诗人王昌龄最早提出“意境”这一范畴,不过他的意境只是指诗歌创作的三种境界之一:“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神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简单说来,意境是对客观景物和主体情感的超越,是客观景物与主体情趣的统一,一言以蔽之,即情景交融。自从意境论在唐代产生之后,通过宋元明时期的发展,探讨的角度愈来愈多样化,这就导致不同观点的涌现,最后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意境的美学意义也逐渐明确,理论体系也开始初现端倪。
二、艺术意境
作为艺术审美范畴的意境,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所谓意境的“实”,是指直接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最基本表象以及所采用的表现方法,是看得见的。所谓意境的“虚”,则指间接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现象,是虚化不可见的,需依靠欣赏者的审美眼光加以判断。这两者紧密联系,保持着一种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透过“实”来领悟其“虚”,再通过领悟了“虚”来更充分地理解“实”。在“虚”与“实”的相生之中,既可以让有限延伸出了无限,又可以让无限回到有限,这里所体现的乃是意境的产生过程。
第二,边缘交叉性的结构特征。这里所谓的边缘交叉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从艺术形态表现手法来看,不同的艺术形态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差异性,同一艺术形态中的意境往往综合了其他艺术形态的意境表现,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各种艺术形态在空间意识上相互交融,使意境多元化;从不同境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指的是意境同其他境界之间的交错和折射,艺术境界的美并不是单纯的,在艺术体现美的同时它也体现着“利”或者“爱”或者“权”或者“真”和“神”,它处于一种边缘的,交叉的位置,同时它又是独立的。
第三,“舒缓控制”的运动特征。这一方面是指创造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自身内在情感的起伏跌宕,也指艺术作品自身的运动形式,或浓或淡,或舒或缓,或静或动都为一定的内在节奏所控制,二者的运动是高度协调、韵律一致的,体现了意境的动态审美含义。与此同时,这里所表达呈现的东西对于接受者而言是相对矛盾的东西,这也正是接受者所要体会和解释的东西,但这里所呈现的东西并不是绝对的矛盾,而是一种内在的张力,通过矛盾之间的相互过渡,接受者面对艺术作品时产生了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便是艺术作品的韵味。
三、音乐美学中的意境
音乐艺术是一种非语义性的艺术,它是以“音响”的形式,通过“节奏、和声、旋律”等手段来构成艺术形象,这种特点决定了它更多的是通过感性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聆听者,更多的是从人的内心体验出发,激发学习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以美的意境影响人,以美的体验感动人,将技巧与情感体验糅合起来,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具体说来,这种情景之间的联想在音乐的抒情手法上称之为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这一写法比较含蓄婉转、曲折来回,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寄情于景和融情于景两种。寄情于景的典型代表作是谢耿先生所作的钢琴曲《霓裳羽衣曲》,在实际弹奏中采取密集的七连音和十一连音,手法快速连贯,一气呵成。通过将力量集中在指间,手指紧贴琴键来回跳动,使得音色呈现出珠圆玉润之感,表现出水面粼粼的波光中浮动着的音乐。钢琴曲《枫桥夜泊》则采取了融情于景的写法,通过用空五度音程模拟遥远、空旷的夜半钟声,并结合手指由里向外掠过琴键时所带有的若有若无般的音质结合朦胧虚无缥缈的音色表达出宁静、凄凉的月下情景。
由此可见,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不仅同样适用于音乐艺术,并且构成了音乐美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概念。音乐创作者不仅可以通过音乐手段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体现着艺术作品的个体性,他还可以将文化的象征融入到音乐的创作之中,使得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风味,表达出艺术作品的民族性。作为音乐欣赏者和学习者,可以借助意境这个独特概念从美学视角来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取得更深刻、更符合人性特点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体验。
参考文献:
[1]《老子》,中华书局2006年第1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
篇9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艺术概论这门课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内容多并且跨越性大,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它让学生获得先进艺术观、审美观、提高综合素养的同时能够掌握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艺术批评、艺术鉴赏等内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过去讲课时仅凭口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挂图、幻灯片、视频等资料辅助讲解但学生有时还不容易理解,教师更是觉得每一节课都很难讲,课前备课量也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课堂。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它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上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艺术概论课中的优势。
一、艺术概论课的特点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大致按照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种结构构成的。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往往每一章节单独讲解时很少而是结合在具体的艺术形式(如建筑、书法、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影视等)中进行讲解。这样不但能够做到“精讲”而且知识的贯通性也强。所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求我们要多样化,来支持理论知识的讲解。我们都知道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课,往往学生对理论课最没兴趣,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需求,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如地表达,通过对艺术理论的理解,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粹的理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同学们的学习,同时随着各高校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开始出现了理论课教学与多媒体声像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相比过去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边讲边写要新颖并且有吸引力,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资源下理解和记忆,能让学生对艺术理论不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有利于教师引导式教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例如在艺术概论课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现世界各国的名画、著名建筑、名曲、优秀的电影作品等等,通过欣赏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会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还会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我们的学生毕业走上社会时也能做一个高雅的鉴赏者并且有自己的理论观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艺术概论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艺术概论课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艺术理论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通过声、画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的艺术作品,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也掌握了大量艺术理论信息。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书上的内容有更开阔性的欣赏与了解。
三、艺术概论课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论文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数学教师除了要语言精准、严谨、生动,板书作图要规范,体态语言要恰当贴切,还要掌握简单实用的课件制作技巧。并且这些外在基本功还要和教师内在基本功——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思想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的教育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课 课堂教学
在轰轰烈烈使用多媒体的当下,我们体验到多媒体所带来的容量大、效率高的便利的同时,不免也发出一些疑问。有些课件就是简单的“搬黑板”,比原来黑板的劣势还要更大的是“不留痕迹”,过目即忘。有些课件就是运动的“超级热闹”,不该“动”的时候“乱动”,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动画,还没来得及反应“呼”地又一下,画面还很大,严重干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思维,纯粹是一种无聊刺激,使原本注意力就不太集中的学生更加集中不到正题上。数学是动静结合的学科,有时需要灵动的思维,有时需要安静的思考。可能是制作技术水平受限,又想达到“动”的效果,于是就有一些课件插入了一些动态图片,小的尚可,有的大得冲淡了主题,反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这不是教师的错,更多时候,教师处于不知道或者不得已状态。
那么,到底该何时使用多媒体呢?笔者对此有以下看法:
一、用在动态变换处
“图形的变换”是新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要求是: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多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当属直观生动。数学书本的内容是静态的,所以要成为教师授课最有意义的补充当属化静为动,把平移、旋转、相似、轴对称等变换的动态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对动态的观察。找到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比较变换前后的图形,概括出变换的性质。“空间与图形”部分有很多平面展开图以及平面图形旋转成立体图形的内容,仅凭语言叙述和静态的模型,是难以让所有的学生都理解深刻的。此时,就可以运用各种软件,制作成动态课件帮助学生学习。
新教材提供了内容。多媒体提供了载体,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亲身经历着这些“变换”的知识对思维扩展带来的明显变化,促使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及基本图形变换性质的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图形的运动,不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获得对图形自身的进一步理解。
二、用在创设情境处
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本着“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思路展开每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经常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拿来一些实际问题,选取一系列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度量、猜想、验证、实践,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应用”这四个领域中的每一部分都会有创设情境的丰富素材,如一个实际问题的叙述与照片、多幅生活图片信息、生活现象的音像资料这样一些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内容作为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每节课的浸润。“学以致用”的思想不言而喻即可习得。同时,还能增强信息的精彩度和大容量,节约教师备课与讲课的时间和空间。
创设情境的时间一般很短,但是对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善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
三、用在学科融合处
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一个基本趋势和要求。华师版的全英文阅读材料逼着我们去学好英语;地理学科的海拔、比例尺、方位、坐标等直接用于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变化所体现出的运动的哲学观点:历史上的名人、名著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体育的循环赛计算场次,台球的运动路线预测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公式、图形体现出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对化学上的溶液配比进行数学计算:物理公式推导,重心和杠杆原理在数学推理中的运用;用圆、曲线描述磁力线;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等内容,无不反映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密切融合。对数学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本学科知识,而且在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现代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和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比较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自然与社会的辩证法以及方法论,自觉地应用于学科问题的学习和研究,
数学课改最大的改变就是突出“用数学”的思想意识。讲究“做出来的数学”,学生操作得到的知识技能不仅记得牢,而且体验深刻。这些学科融合的知识大多比较浅显,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恰如其分地嵌入到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比如在统计的学习中,借助电脑不仅加快了统计速度,而且使数据更加直观化。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示范教给学生,在Excel表格中插入函数,对一些数据(比如身高、体重、分数、跳绳次数)作处理。学生就能感觉出这三个特征数各自的特长。还有最直观的统计图,教师在上数学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几遍操作方法。找几个学生在多媒体上试一试。学生会非常感兴趣,而且对饼状图(扇形图)、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都跃跃欲试。再与信息课教师联系好,利用信息课让学生到机房操作相应内容,必要时请信息课教师再讲解辅导学生,学生还会用它分析自己和班里的一些数据。是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解决问题,
四、用在展示作品处
以生为本的课堂追求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并尽可能多地创造这种机会,留更多的“空白”让学生去填补。教师设计出的课堂不是一个完美的“圆”,而是一个不封闭的“半圆”,教师要做“智慧之泉”的发掘者,所以,在这样的设计框架下,一定会进发出许多学生的灵感和创意、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一些新颖的解题方法,怎样能够将它们迅捷而完整地呈现给课堂上的每一个成员呢?使用多媒体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
五、用在交流分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