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儿垂钓范文

时间:2023-03-19 04:3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小儿垂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诗小儿垂钓

篇1

小牛娃高兴地来到了河边一看,河水很深、很绿,上面还有美丽的荷花呢!

小牛娃侧着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边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个小脑袋。

小牛娃在鱼钓上装好鱼饵,把鱼钓向河里一甩,只见鱼钓“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鱼漂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漂。可是鱼漂一动不动。小牛娃把鱼钓提起来,又放了一些鱼饵,再甩出去。

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1分)

1.

(2分)多音字组词。

应yīng________

yìng________

2.

(8分)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蹒________跚(mán

pán)

水浒________(hǔ

xǔ)

画卷________(juǎn

juàn)

灾难________(nán

nàn)

鲜嫩________(lùn

nèn)

刚劲________(jìn

jìnɡ)

哈________达(hǎ

hā)

纤________夫(qiān

qiàn)

3.

(2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成语大比拼。

惊天________

小儿________

4.

(6分)把下面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背诵。

①________,歌声振林樾。

②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③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④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⑤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⑥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5.

(3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蓬头________

莓苔

侧坐

________

借问

路人

________

稚子

6.

(1分)根据课文《小儿垂钓》内容填空

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

7.

(5分)用下列词语“路人”造句

8.

(5分)照样子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写下来。

例子:衣服

弯曲

穿上

小柳树

弯曲的小柳树穿上了衣服。

①阿德

起床

早早

②爱

爷爷

唱京戏

拉二胡

9.

(2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按课文内容填空。

路人________遥招手,怕得________不应人。

10.

(5分)按要求写句子。

用“侧坐”写一句话。

11.

(5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解释词语“蓬头”的意思。

12.

(5分)看拼音,写词语

chēnɡ

chuán

xiǎo

tǐnɡ

pínɡ

yòu

zhì

m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说说小孩是怎么做着钓鱼呢?

14.

(3分)按要求填空。

“蓬”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能组成词语________。

15.

(5分)读课文《小儿垂钓》,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①蓬头

②稚子 学

③垂纶

16.

(3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蓬头________

稚子________

垂纶________

17.

(1分)默写诗句

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

18.

(5分)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

②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二、阅读理解题

(共4题;共21分)

19.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说说小孩在哪钓鱼呢?

20.

(5分)读古诗两首《小儿垂钓》,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呀?

21.

(5分)读课文古诗两首《小儿垂钓》,你知道文中哪句是写外貌的吗?

22.

(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7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阅读理解题

(共4题;共21分)

19-1、

20-1、

21-1、

篇3

古诗《小儿垂钓》是一首叙事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作品。“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人仅用二十多个字就叙述了小儿钓鱼时发生的一件事,刻画了一个顽皮而又做事认真的小孩的可爱形象。在学习、改写这首诗的过程中,我始终紧握想象这根线,牵引着学生在想象的天地中去看诗中的画面,去听诗中的声音,去想诗中人所想,去做诗中人所做……

一、想象是读好经典的关键

在“读经典学作文”的活动中,首先要做的是“读经典”。在这里,“读”不仅是诵读诗词中的文字,还应包括理解诗词的内容。古典诗词有它独有的古典韵味。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读出这种韵味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读出它的感情。古诗词的感情是建立在古诗词的内容这个基础之上的。我们要想读准古诗词的感情,就必须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而想象是打开古诗词理解之门的钥匙。

对于《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来说,我主要是指导学生读出这三种情感:一要读出小儿的可爱,二要读出小儿内心的焦急,三要读出诗人对小儿的喜爱。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小儿的可爱,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蓬头”就是指头发蓬乱的意思后。让学生展开了一次想象:小儿为什么会头发蓬乱?孩子们有的说是因为早起而忘了梳头,有的说是因为爬树而刮乱了头发,还有的说是在和小伙伴嬉戏时弄乱了头发。接着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们说出了“顽皮和可爱”之类的形容词。如果单光从字面上来理解,“蓬头稚子”就是指头发蓬乱的小孩。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怎能谈得上可爱呢?不要说可爱,甚至让人会生出厌恶的情绪。而诗人在此并不是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令人厌恶的孩子。如果没有想象,小学生们是体会不到诗中小儿的可爱的。但经过充分的想象后,一个顽皮又可爱的孩子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学生们对诗句的理解就在这想象中完成了。接下来的指导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不少孩子晃着脑袋、微笑着朗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的脑海里此时正浮现着一个可爱的“蓬头稚子”的形象。

诗中,小儿钓鱼时有一段小插曲:一位路人向小儿问路,小儿只是远远地招手,并没有回答问路人。诗中只用了“遥招手”写出了小儿回应的位置和动作,其实在这“遥招手”的背后隐藏的是小儿一颗焦急的心。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采用的是设身处地想象法。我对孩子们说:“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孩子们大多都在想:千万别吓跑了我的鱼!我又问:“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立刻说出了“焦急”、“心急如焚”等词语。如果没有想象,孩子们只看到了小儿招手的动作,而感受不到小儿焦急的内心。在指导朗读“路人借问遥招手”时,我让孩子们配上表情去朗读。只见他们一个个双眉微皱,面露焦急,有的还边皱眉边招着手,仿佛自己正是诗中的那位学垂纶的蓬头稚子。孩子们在想象中已完全沉浸到古诗的意境之中。

诗人胡令能为我们刻画这样一个顽皮可爱而又做事认真的小孩形象,足以说明诗人自己是多么喜爱这位“蓬头稚子”。因此,在朗读这首诗时,除了读出小儿的可爱和他“遥招手”时的焦急,整首诗都应透出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学完这首诗时,我再一次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对他们说:“如果你就是诗人胡令能,当你看到这幅画面时,你想说些什么?”孩子们有的说:“这个孩子做事真认真!”有的说:“这个孩子真可爱!”我又问:“那你喜欢他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然后,我指导孩子们带着对小儿的喜爱一起齐读古诗。他们读得相当不错,达到了应有的朗读效果。

至此,孩子们在想象的帮助下已经比较理想地完成了“读经典”。他们在想象中读懂了诗的内容,读出了诗的感情,也进入了诗的意境,基本达到了我们学经典的目的。

二、想象也是改写古典诗词的关键

在“读经典学作文”的活动中,我想:“读经典”应该是“学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读好经典,才能学好作文。学生在想象中“读经典”的同时,也为“学作文”做了很好的准备。只是,我认为“学作文”除了“读经典”中的一些想象,还应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还拿《小儿垂钓》这首诗来说,它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是让人无法限制得了的。

《小儿垂钓》是一首叙事诗。对于学生来说,改写叙事诗就是学习写记叙文。记叙文的四大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小儿垂钓》这首诗在这四大要素上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就拿时间来说,诗中没有具体交待时间的词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确定故事发生的时间。有个孩子根据“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诗想象故事应该发生在炎热的夏天。他认为侧身坐在莓苔上的小儿被青草遮掩了身子,这说明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只有在夏季植物才会生长得这么好。大家觉得很合理。另一个孩子则是通过观察书中的插图来想象故事是发生在夏季的。原来书上画着几棵高大茂密的树木,树下卧着一头大水牛,钓鱼的孩子光着脚坐在地上。大家觉得他的想法也很有理。至于是夏天的哪一天,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学生还有想象的余地。

地点这个要素在《小儿垂钓》这首诗中有比较明显地体现,孩子们可以从“侧坐莓苔草映身”这句诗中有所了解。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让孩子们对钓鱼者所处地方的环境进行了一番想象。有些孩子写到了远处的青山,有些孩子写到了茂密的树木、青青的小草,有些孩子写到了泛着微波的湖面……孩子们的这些想象为改写这首古诗增添了不少色彩。

《小儿垂钓》这首诗虽然只叙述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要想改写好这首诗,关键是要把诗中的“蓬头稚子”写活。我是从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这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在外貌这方面,诗中仅用了“蓬头”二字。我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结果有了“圆溜溜的大眼睛”、“红扑扑的小脸蛋”、“黑黝黝的皮肤”、“穿着一身粗布衣裳”、“光着一双小脚丫”……“蓬头稚子”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为了写好小儿钓鱼时的动作,我让学生边想象边表演。孩子们写出了这样的语句:只见他手握钓竿,眼睛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双手握着钓竿,目不转睛地盯着浮标……为了写好小儿“遥招手”的动作,我先让孩子们通过想象体会人物的心理,再配上表情进行表演,有的孩子写出了这样的语句:他皱着眉,远远地朝着问路人使劲摇着手……而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想象是改写这首古诗最精彩的地方。我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入手的。一是引导孩子们想象小儿侧身坐在草丛中钓鱼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孩子们想立刻进入到了诗中的情境之中。有的孩子说:“他也许在想: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的孩子说:“他也许在想:真希望今天能钓到一条大鱼。”有的孩子说:“他也许在想:今天我一定要钓一条大鱼,让小伙伴们都羡慕我。”孩子们的想象真是让人拍手叫好。二是引导孩子们想象小儿遥招手时的心理活动,这在前文中的“读好经典”中已有所论述,在此就不重复。如此想象,诗中的人物形象不仅是生动,而且变得丰满起来。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材

读写整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把阅读教学中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同时,在作文中形成的知识技能,也能促进阅读教学。因此,我觉得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在习作教学时也要将教材中的例子为我所用,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根植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从“阅读”中学“写作”,从“写作”中更好地凸显“阅读”的魅力,使学生读写并行,而文道自得其中。下面,我就《小儿垂钓》这首古诗如何进行空白点读写整合,将精炼的古诗丰满化,成为一幅幅孩子感兴趣的连环画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理解古诗

1.出示古字,左边是半年成熟的禾苗,右边是短尾巴鸟“隹”。整个字的意思是幼鸟出生不到半年,表示幼小。现在的楷书中,它就是(稚)。

2.出示“稚子”猜意思。诗题中有歌词和“稚子”的意思差不多(出示:小儿)。

3.出示“纶”的图片。把钓鱼用的丝线垂下是在干吗呢?也叫做(垂钓)。

4.齐读诗题。学生读一读这首诗,读准生字的字音,读准七言古诗的节奏。

5.学生先读读诗句,再联系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两个画面?

二、读写整合

画面一:小儿垂钓

1.(1)第一个画面是“小儿垂钓”,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蓬头稚子学垂纶)

(2)出示图片。指名说说这小孩的外貌、穿着。

(3)出示:老人蓄着一撮……还记得《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吗?作者只写了胡子、眼睛、头发就将爱因斯坦不拘生活小节的样子描绘了出来。可见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不一定要每个细节都刻画出来。

(4)还有谁能抓住这个稚子的特点介绍一下他的外貌、穿着。

(5)你觉得他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乡村小孩?(质朴、纯真、无忧无虑、天真可爱、无拘无束)

(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喜欢面面俱到,而教师列举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的外貌写作方法后,学生再介绍这质朴的乡村小儿时就学会抓住了特点,没有眼、耳、口、鼻等进行一一介绍。学生顿悟了描写任何事物都应抓住特点,还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了一个丰满的乡村小孩形象。)

2.(1)垂钓的环境如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环境)(出示:侧坐莓苔草映身)

(2)你从“草映身”这个词读出了什么?(夏天,草很茂盛;怕鱼儿见到人的倒影;不想被人发现、打扰;这是个鱼不受惊、人不曝晒的理想钓鱼处)

(3)你还看到野草以外的美景了吗?出示图片(柳树、野草、小河等)(出示:《三顾茅庐》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还记得《三顾茅庐》中这段秀丽的环境描写吗?其中,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巧妙地衬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那小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调皮)那你能说出柳树、野草、小河的调皮样子吗?

(环境描写一向在习作教学中是被忽视的,而这首诗中环境描写和《三顾茅庐》中的景色描写相结合,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按顺序观察景物,而且学会了用景物来衬托人物性格特点的描写方法。请看学生的习作。

那男孩斜着身子坐在一块石头上。石头旁是一丛丛青翠欲滴的野草。在微风的吹拂中,那一株株野草摇曳着,多像一双双小手,调皮地挠着那小孩的脚丫,跟他闹着玩儿。身后的大柳树舒展着鹅黄色的嫩叶,仿佛一把绿伞为他遮挡毒辣的阳光。小河清澈见底,蓝宝石般的天空倒映其中。它哗啦啦地流着,仿佛在为小男孩鼓劲:“加油呀!”一阵风吹过,野草和柳枝伴舞,河水与风声齐奏。这真是一块钓鱼的好地方。)

(4)可小孩子为什么要侧坐?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调皮、随性)

(5)现在,你就是那调皮的稚子了,侧身坐在河边,赤着双脚悠闲地坐在茂盛的野草丛中,你会怎样学垂纶呢?(板书:动作)出示:《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齐读。有谁受到启示,能把稚子垂纶的动作说得更清楚。

(小儿动作描写与《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相整合。让学生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学会钓鱼的准确动作。从而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触摸词句的温度。在习作教学时,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范例,学以致用,才能算是真正运用了语文这个工具,由间接吸收到直接表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同时,能与先前的课文形成一个回环往复,前后照应,再让学生有提升的

空间。)

画面二:借问不应

1.谁来说说第二个画面?出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请你做一下“遥招手”的动作。(和“遥摇手”作比较)

3.当路人看到“遥招手”的动作来到小孩身旁时,小孩会怎样和路人低声耳语呢?(板书:语言)和同桌演一演第二个画面吧。

三、拓展延伸,丰满古诗

1.能读懂古诗的意思很了不起,如果你能把诗中的语言变成一幅幅画面才算真本事,你能展开想象,用文字把古诗的情境描述出来吗?

2.充满稚趣的儿童诗还有很多。学生回忆:《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所见》《村居》……

启迪:教师合理引导学生研究、化用(能动模仿)范文,可以不断从“原型”中获得启发,掌握写作技能和方法,积淀语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帮助。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话很好地诠释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根基,写作的素材很多来源于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阅读是收集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既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个体,又有紧密的关联性。因此,教师更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读写并行,而文道自得。“读写整合”就是为了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尽可能多地把语文学习从“掌

握一种交际工具”的目的转移到“丰富人的生命活动、情感活动和心灵活动”上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8.

[2]赵振民.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协同关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篇5

……

师:几遍朗读,同学们读出了诗的节奏和韵味,真不错!你们能联系题目和诗句,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吗?

生: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在学钓鱼。

生: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小孩坐在草丛里学钓鱼,一个过路人向他问路,他怕鱼惊跑了,没有回答他。

师:说得更具体了!围绕着小孩学钓鱼,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自己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生自读思考。)

想象“诗中画”

师:读着“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读着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孩子正在学钓鱼。

师:哦,头发蓬乱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原因让他的头发蓬乱着呢?

生:可能是他钓不着鱼儿,急得抓耳挠腮的,把头发都弄乱了。(生边说边做动作)

生:可能是“呼呼”的风儿把他的头发吹乱了。

生:可能是他早上没梳头,就急着出来钓鱼了。

生:也有可能是路边的树枝给刮的。

师:真会联想,被同学们这样一讲,老师眼前就好像活生生地出现了一个这样可爱的小男孩了。还有谁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从“侧坐莓苔”这个词中,仿佛看到那个小孩子就坐在河边的草地上。

生:从“草映身”这个词中,我仿佛看到了河岸上长着许多绿油油的野草,把小孩子的身体都遮住了。

生:读着第一句,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里的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

生:水里的鱼儿又大又肥。

生:读着听着,我觉得诗中的这个孩子很聪明,因为他找了一个幽美僻静、鱼儿肥美的地方学钓鱼。

师:一个钓鱼的好地方,一位聪明可爱的孩子,同学们真会读书!

这里的场景、这样的生活体验是大部分孩子所熟悉或能凭借阅历想象的。教学中把握诗词,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凸显出更丰满、更立体的“诗中画”, 有了声音、有了色彩、有了情绪,于是也有了更丰满更立体的“童真童趣”体验。

感受“诗中画”

师:正当孩子专心致志地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呢?读读三四两句,说说你又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急匆匆的路人在大声地向小孩问路。

师:假如你就是画中的那位 “蓬头稚子”,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一位路人大声向你问路,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对路人做什么手势?

生1:这么大的声音会把鱼吓跑的,不能让他再喊了。(生着急快速地摇摇手)

生2:快走开,不知道我在河边钓鱼吗?把鱼都要吓跑了。(生朝外甩手)

生3:(摇摇手)这地方我也不知道啊!

生4:老师,是“遥招手”,不是摇手。(生边说边做动作)我觉得是孩子招手让远处的那位路人过来,然后轻声告诉路人方向。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画中的那位问路人,你希望遇到谁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生4的名字)那是用“遥招手”好,还是用“遥摇手”好?

生:我认为用“遥招手”比较合适,因为用摇手直接拒绝别人的提问不太礼貌。

生:我也觉得应该用“遥招手”,因为当时路人离小孩比较远,如果就这样大声告诉他,鱼儿会被吓跑的。如果是“遥摇手”的话,又不太礼貌。

生:用“遥招手”更确切些。“遥摇手“连用两个同音字,影响音律美;况且摇手,说明不知道或者不回答,直接给人留下一种“小儿”不好的印象,只顾自己,拒人千里;招手可以理解为“您过来,我再告诉你,我这儿有鱼要上钩,您得走轻点”,进一步体现了小儿的机灵、有礼,读来别有情趣。”

师:难怪读过此诗的人都如此喜爱这个孩子。

这里,我从“遥招手”这个小动作出发,通过想象、表演、讨论,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感悟诗中画意,从而更真切地体会到小儿的机灵可爱、待人有礼。

展现“诗中画”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这么机灵可爱的孩子,怎么读才能更逼真呢?

生:老师可以给我们配乐。(多媒体出现插图,配乐朗诵)

生:可以一边演一边读。(同学合作,边读边演)

师:这么有趣的画面,我们不光可以吟诵,可以演,还可以唱,可以画,可以编呢!你会在画上画些什么呢?你又会把它改编成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展现诗歌)

……

篇6

2008年春天,在信阳文化馆听了郑建荣老师在信阳文化馆的观摩课《送元二使安西》,本节课最精彩的是郑老师在课的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咏唱《送元二使安西》,郑老师先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和学生用低沉、哀婉的曲调声泪俱下地咏唱,再加上恰当的手势和表情语把王维送别元二时的难舍难分、悲伤、和惆怅表达得淋漓尽致。人们仿佛就在送别现场,仿佛都在和元二话别……所有与会人员的内心深处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无不为之动容。

几年来,我一直在尝试并探讨咏唱古诗,也尝试了一些方法。通过努力,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咏唱古诗,已经形成了咏唱古诗热潮,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探谈谈我所采用了一些方法,供同行们参考,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借用一些人们喜闻乐唱的歌曲曲谱咏唱古诗比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引导学生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曲谱咏唱,学生既找到了乐趣,又加深了的诗文内容的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一个孩子专心致志垂钓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登鹳雀楼》时,我引导学生用《我的中国心》的曲谱咏唱,《我的中国心》那高亢悠扬的旋律和诗词“白日依山尽……”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滔滔黄河岸边,正在登高远眺,宽阔的情怀油然而生……

2. 收听收看并学唱“古诗新唱”节目比如在教学《静夜思》和《咏鹅》时,我把学生带到电教室收听收看戴梓伊演唱的《静夜思》和《咏鹅》,歌曲学生跟着一起学唱,那优美的旋律和甜甜的歌唱,把学生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特别是教学《但愿人长久》时,邓丽君的甜美的歌喉,深情的演唱,拨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心理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泊船瓜洲》《题临安邸》时,我根据诗文的特点,让学生学唱童声演唱,那活泼明快的节奏,把诗人的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

篇7

关键词:教学目标 策略调整

日常听课中,常发现一些老师课不知所云,所问问题学生茫然,课上得条理不清,。遇此现象,与其交流中,首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常遇尴尬,究其原因,在备课时,目标不明是关键,教学目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易忘掉”的现象多,教学目标的达成就无从谈起。这里,我们不妨首先分析一下当前在教学目标确定上的一些误区:

1.笔下有,心中无。撰写教案时,教师首先写下的是本课或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目标的来源大多是教学参考书或教案上设定好的,很少有针对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因此,目标仅仅只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对教学产生相应的导向作用。

2.目标虚,落实难。目标的确定大多笼统,往往是大而化之,每课雷同,缺少细致的梳理与选择。比如语文课的第一个目标老师们往往设定为“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究竟哪些是学生不认识的、易错的,难以理解的,目标中没有任何体现,教学中落实起来自然缺少针对性。

3.调整少,实效差。教学目标确定好了以后,往往很难看到在教学中进行调整的,目标贯穿了教学的始终,在教学反馈中是否实现了这些目标,教者往往早已忽略。

诚然,教学中的这些现象早已存在,但却容易被大家忽略,在课堂上,我们感觉教学非常清晰,往往就是“教学目标”清晰之故。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展开;课后讨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新审视教学目标,修订教学目标,其实质也就重构了课堂。让目标引领课堂,用精心成就高效。以《小儿垂钓》一诗为例,谈一谈笔者在教学目标设置与处理上的几点策略:

一、精细梳理内容,精心选择目标。就是指准确地把握学科目标、学段目标、教材目标、单元目标甚至环节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围绕三维目标做好整合,最终定位本课、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在《小儿垂钓》这首诗的教学中,至少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尤其注意“稚”和“侧”的书写。2.重点理解“莓苔”、“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几个词语。3.理解诗句意思,会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4.感受诗中儿童的天真可爱与浓浓的童趣。5.读出诗的节奏和情感,会背这首诗。6.练习将本首诗写成一个小故事。

这样一来,目标就变得清晰化,指向性更强,在这样的教学框架下设计教学环节,就变得有序、有效。

二、过程围绕目标,注重及时调整。有了精确的目标作为导向,教学环节的设计就很清晰了,可很多时候,设计时的所想,在教学时却与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生长点不吻合,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整。《小儿垂钓》一诗中,围绕目标3我开始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同学们,一首诗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故事,这首诗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读着读着,这故事就跳到你眼前了,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理解诗意,描绘诗境,让诗句的理解变得更有童趣,与以往生硬、直白的理解方式区分开来,可实际教学效果中,我发现,学生仍然用通常理解诗的方法,在释字、释词的基础上将句子意思梳理出来,缺少对人物细节的描绘,情节自然也无生动可言。细细一想,没有情境的创设,学生如何融入画面?于是此教学目标我又调整为:通过演一演诗中的故事情节,感受孩子的天真与专注。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师:故事中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哪儿?

预设一:侧坐莓苔草映身。谁来演一演这个小家伙钓鱼时的样子,先想想,他是怎么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心里会怎么想。谁来试试。

预设二: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一场景确实很有趣,老师也想来演一演,谁来演这个可爱的小孩。师生配合,师告诉学生可以把当时的想法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

孩子们一下子被我逗乐了,于是不由自主地接下去,这里的表演不是为了课堂的热闹,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动作、表情、语言,这些才是这首古诗情趣的外显,对简短的二十八字的丰富。

篇8

一、奇思妙想型

《古朗月行》一诗中儿童把月亮想象成“白玉盘”“瑶台镜”,想象月中的仙人长什么样,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是给谁吃的,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二、勤劳淳朴型

《四时田园杂兴》中的“童孙”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加上儿童擅长模仿的天性,于是就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辛弃疾《清贫乐 村居》里的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三、热情乐助型

对不认识的人完全可以不管的,可儿童的好奇和乐助心促使他想知道眼前的人何处来,何处去,干什么。《回乡偶书》就描述了这样一群孩子。一个“笑”把儿童的好奇的内心、不礼貌的狡黠给很好地遮掩了起来。贾岛《寻隐者不遇》里面的童子很认真、礼貌地告诉寻者师父采药去了。到哪里采药呢?就在这座山上。具体哪个地方就不得而知了。童子不仅很好地回答了来访者的提问,而且很有禅意,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再如杜牧《清明》中的牧童对当地情况很熟悉,急他人之所急,迅速为“断魂人”指明了方向,让人眼前一亮,心情为之好转。

四、淘气可爱型

白居易的《池上》中,一个小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去采白莲,他自以为行动机密,不会被人发觉,谁知道小船驶来时,冲得水面的浮萍两边散开,水面波动,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痕迹,自然完全暴露了他的行踪!一个“偷”(瞒着别人、悄悄地)字,将儿童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表现得一览无余。这里的不解是作者眼中的不解,在孩子心里,他以为自己是懂得藏踪迹的,并且自得其乐。

五、机智聪慧型

《所见》中的放牛娃的歌声还在树林里回荡,可是他忽然停下了脚步,紧闭了嘴,两眼紧盯着树上。原来,他看到树上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怕歌声把它吓跑了。全诗紧紧抓住牧童在一瞬间的神态变化,仔细地刻画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孩子在放牛途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小儿垂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专心钓鱼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蓬头”小孩子坐在那儿学大人钓鱼,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跃然纸上。诗人用了“侧、映”来写小孩子的心机,小心翼翼地选了块少有人到,已长青苔的地方,侧身坐着,还用草挡住身体,怕鱼儿看见自己给吓跑了,可偏巧有过路人不认识路,远远地又是招手又是嚷嚷地问路。诗人用了“怕”“不应人”来写小孩子又急又恼的样子,寥寥数语,将小家伙皱眉鼓嘴、连连摆手、不让人说话、煞有介事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六、快乐自由型

春光明媚,丽日和风,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一放学回来就奔跑着放飞风筝――《村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使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轻快,仿佛也感受到了浩荡的春风,恬静而自然。《村晚》中描述的孩子骑马不规矩,而是故意随意横坐在牛背上。牛吃着草,自己吹着笛,吹笛也不正二八经地吹,则是“无腔信口”地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表现了牧童的无拘无束,淳朴无邪。

篇9

教学实录

师: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个看课文插图,一个试着叙说这首古诗讲述的故事。

生:激情满怀的练习。

生1:(举手)老师,课文插图是不是画错了?

师:你觉得哪儿画错了?

生1;这首诗的第一句说“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是说头发很乱。可课文插图上的小孩头发却很整齐,还扎成了两个小辫,这样画不是跟古诗内容不一样吗?

生2:老师,我觉得插图没错,小孩那么爱学习钓鱼,去之前肯定会打扮一下的。

师:看来咱们同学读书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思考。那就请大家一边看插图一边想古诗,思考诗人为什么会给小小钓鱼郎“蓬头稚子”的词句。谁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3:我觉得蓬乱着头发是表示这小孩太想学钓鱼了,早上起床,来不及梳头就跑到水塘边。我也有相似的经历,有时候为了想看心爱的节目,吃饭都狼吞虎咽的,就是为了挤时间多看会。

生4:我觉得小孩钓鱼前会梳洗打扮的。可是他太想学钓鱼了,一路奔跑,刚梳理的头发就是在奔跑中散开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要像大人一样钓鱼了,小男孩在菜园里挖掘蚯蚓,干得可带劲了,梳理过的头发随着他急切的动作蓬乱起来。

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谁能想到课文插图一不留神的疏忽,居然令学生浮想联翩,陶冶了性情。学生的一番言论看似信口拈来,不费心神,可如果不是“蓬头稚子”引发了生活中相似的经历,他们又怎能质疑有声,揣摩出“学”的别样滋味。这言简意赅的词语通过学生的想象幻化成一幅幅似曾相识的鲜活画面时,孩子沉浸其中,入情入境了,对古诗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自然也成了现实。

其实,打开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方法是多样的。浙江张文彩老师教学《渔歌子》时,就采用抓住“不须归”这个全词灵魂的办法,设计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主线:归乎?——不须归!——不愿归!!

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再经过教师一连串的扣问,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之门自然随之开启。开启了想象功能的大脑却已经领悟了西塞山前的如画美景,领悟了弥漫全诗的宁静与洒脱。

篇10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感 调动

一、激趣引导,产生读诗欲望

1.设置导语,铺垫情感

有些诗感情深沉,教师的导语如果能煽情一点,能更快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教师可这样讲述,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孟郊的人,要远离他年迈的母亲到远方去。深夜,他在母亲窗前徘徊,只见母亲坐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他缝制着衣裳,灯光照着布满皱纹的脸。孟郊想到就要离开母亲,心里难受。为了赞美母爱,他写下了一首诗――《游子吟》。孩子们心里有了感动,十分想读这首诗,一开始就同作者的感情合拍了。

2.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在教学中如果利用音乐、画面、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学生会逐步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如教学《敕勒歌》一课,如果光凭学生想象,怎么也不会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学前,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草原录像,再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草原。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有一首诗用最精炼的语言,表现了草原的美景。学生情绪调动起来后,来学这首诗也就水到渠成了。

3.抓住题眼,激励探究

诗题是全诗的诗魂。扣住它的题眼,用设问法引导质疑,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精神。如教学《咏柳》一诗,读诗题后,教师可提问:“咏”是什么意思?作者要通过《咏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发问,激发他们寻求答案的强烈欲望,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深入浅出,引感共鸣

1.运用演示,化言为形

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有些诗句解释了半天,不一定真正领会。如果利用插图、动作、体态语言等,学生的理解就变得很容易了。如《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如果利用插图,一手拿着猿猴的图片,一手拿着小纸船,做一个小动作――拿猿猴的图片在岸边原地律动(猿啼),拿纸船的手迅速“顺流而下”,这样学生对轻舟的快捷就有了形象的了解,也就更能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

2.独白添补,化情为声

在学古诗时,能适当用一点独白,学生对诗中的情感,会把握得更准。如在学习《游园不值》时,当学生读了“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后,教师可说:“真气人?”当学生读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教师可说:“好美啊!”这样学生对作者在“扣柴扉久不开”的扫兴之时,猛然见到了一支伸出墙外的红杏的欣喜之情,把握得就很准确了。

3.发挥想象,化虚为实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教师可利用古诗的空白艺术挖掘诗句间存在的联系,启迪想象,补其空白,再现诗的情境,培养想象能力。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待鱼惊不应人”一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蓬头稚子”听见路人询问因为怕“鱼惊”不能回答的面部表情。他的动作是怎么做的?这时学生脑海里一个“学垂钓”的“稚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仿佛身临其境,也想让问路人不要说话。

三、课外延伸,享受成功快乐

小学生学古诗,目的在于积累语言,要让学生不断尝试学习古诗的快乐,持续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习古诗成为学生的主动需求。

1.阅读拓展,触类旁通

教师可根据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心理特点,拓展阅读,触类旁通。如读相同思想感情的诗:学习了古诗《悯农》增读《无题》;学习了《回乡偶书》增读《渡汉江》。读相同写作内容的诗:如学习了《咏柳》,读《江畔独步寻花》等。这样,学生对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相同作者的不同诗篇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组织活动,玩中收益

教师如果把古诗教学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则在活跃学生身心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收益。平时可开展“古诗背诵擂台赛”,选择擂台“不倒翁”“古诗文背诵小能手”。搞搞古诗“接火车”游戏等,让孩子觉得会背古诗是件光荣的事。当我看到女孩子们快乐地跳着皮筋,嘴里吟着“床前明月光”时,心头涌起的满足是难以言说的。

3.适时再现,不断激励

课内课外,教育教学只要有时机,教师都可想着让学生由事物联想到古诗,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诗,享受学习古诗的乐趣。在识字教学中,接触到“红豆”一词,学生就会吟出“红豆生南国”的诗句,这样既复习了古诗,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有时可结合时令、佳节背相应的古诗,清明节背诵《清明》,重阳节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