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范文

时间:2023-04-07 19:3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词欣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词欣赏

篇1

要避免焦躁,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欣赏自己。最可怕的不是别人不喜欢你,而是你不喜欢自己,觉得钱比别人挣得少,看到别人会紧张,想想身上有很多毛病;做的很多事是自己不愿意的,这也是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我们多读一点书,多读一点诗词,多少可以摆脱一些焦躁,自己也会喜欢起自己来。

古诗这个东西常常是这样,小时候读不太懂,但朗朗上口,读得兴高采烈,后来就疏远了,就觉得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对它了解得不深,没有把诗词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不是由作者一个人完成,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用一种他认为完美且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封存在诗词中。你去解读时,会把自己的人生情感和经验注入进去,把你的事件投放到他的诗歌意境中,产生了你对人生的感受和体会,它就变成了属于你的作品。

当然,你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你调动的知识背景有关。你能够调动的知识背景越丰富,你对诗词的理解越深厚。写诗追求一种情感的恰当表达,以及在这种表达中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所以读诗还需要对语言的敏感性。

我们如何教孩子读诗?我女儿是很小的孩子,有时我会把一首诗演成一个节目、一个过程,很开心。你读一首诗觉得开心吗?你能使孩子也对这首诗觉得很开心或很感动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女儿刚刚可以念句子时,我就让她读这首诗。诗中有非常深的感情,那种无法用言语说清、豪迈又悲伤的感情,那种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的惋惜和不愿意。面对死亡威胁时,人不愿意变得很萎靡,表现出一种豪迈,但豪迈的背后又隐藏着复杂的东西。这样复杂的东西,孩子今年读一遍,明年读一遍,从5岁开始读,到20 岁的时候,真懂了。

我们为什么还能够喜欢古代诗词呢?因为那是美好的东西,生活在一个更漂亮的空间里,对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感情,这都是很美好的事。这是我们生命中值得做的事。

篇2

南 轩 松

〔唐〕李 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

①绵幂:即绵密,枝叶稠密而又交相覆盖。

赏析:这首诗作者塑造了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借物抒怀,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全诗先从正面歌咏松树孤高、茂盛、临风而立的高大形象,这些描写暗自透露出以孤松比喻人格美:高洁、耿介、潇洒。接着诗人从侧面烘托松树的高大苍翠,最后将树的“理想”――凌云霄,与人的理想合而为一,表现出勇往直前、自我超越的精神气概。诗歌用比兴抒情,显得浑然天成,又不失壮逸之气。

赠 从 弟①

〔汉〕刘 桢

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④,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⑤,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⑥,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从弟:堂弟。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堂弟的。

②亭亭:高大耸立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惨凄:即凄惨,严酷凛冽的意思。

⑥罹:遭受。

赏析:作者以松为喻,有赞美和勉励的双重意思。经受严寒的松树依然挺立端正,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思想,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柏,坚守情操,在劲风中傲立不倒,其实这也是作者的自比,表示他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不对险恶环境屈服。

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①,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③,直待凌云始道高④。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苗。

②蓬蒿:蓬草,蒿草。泛指杂草。

③凌云木:指长高长大了的松树。

④待:等到。

赏析: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它借小松树成长过程中的境遇,讽喻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对于小松的未能为时人所识,表示了深深的惋惜。杜荀鹤出身寒微,科考不顺,怀才不遇。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诗句通俗平易,却很耐人寻味,从平常事物中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竹――

于潜僧绿筠轩①

〔宋〕苏 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②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③!

注释:

①于潜:旧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 筠(yún):竹子。

②此君:指竹子。相传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③扬州鹤:出自《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兼得升官、发财、成仙的一种奢望。“扬州鹤”由此代指人的奢望。本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苏轼认为这是一种奢望,不可能实现,因而拿来解嘲,意思是说又赏竹子又想吃肉,哪有这种美事?

赏析: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但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抒写自如,形象生动,情趣横生。全诗议论精辟,发人深省,将“无肉”与“无竹”作比较,认为“无竹令人俗”“俗士不可医”。作者借竹颂扬于潜僧的高雅风节,批判物欲俗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操。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

〔唐〕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③,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

①严郑公:即严武,曾受封郑国公,是杜甫的好友。

②箨(tuò):笋衣,竹笋的外衣。

③书帙:书册外包布套,泛指书籍。

赏析: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的同题之作,写出了新竹的娟秀可爱之态:竹的绿色浓郁,映照到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晃动的竹影带来的阴凉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娟娟净”“细细香”,最见新竹的清新风致。全诗清新雅致,观察细腻,值得品味。

〔唐〕郑 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

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①,

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

绕径莎微夏荫浓②。

无赖杏花多意绪③,

数枝穿翠好相容。

注释:

①萧骚:竹子被风吹拂所发出的声音。

②莎(suō):草名。

③无赖:无奈。

赏析:这首咏竹诗,作者不去着意刻画竹子本身的形象,而是别具匠心地将其置于清新秀丽的自然环境之中,以青山、绿水、苍松、杏花等色彩鲜明的形象来衬托竹的青翠挺拔,通过声音、环境与色彩对比的描绘,更加突出竹子的清新可爱。全诗文笔清新,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梅――

赠岭上梅

〔宋〕苏 轼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赏析:诗人以品格高洁的梅花自喻,既不和“百花”一起开,也不和“行人”一起来,冷静沉着,孤高雅洁。不在梅子未成熟时就匆忙去尝青梅煮酒,而是等黄梅熟透。全诗比喻贴切,表现出作者孤高而又沉着从容的超脱胸襟。

梅花绝句

〔宋〕陆 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①,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释:

①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赏析:赏梅是诗人陆游的酷爱,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咏梅诗词,往往借梅花的高风亮节写出诗人自己的真性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之情。前两句写梅花不畏严寒,纷繁似雪,遍开山中。后两句写梅花盛开,欣赏不尽。诗人设想希望自己化作千万个陆放翁,好尽情欣赏每一株梅花的美。从诗人别具一格的想象力可见作者的爱梅、惜梅之情,感情真切,自然动人。

梅 花

〔宋〕陈 亮

疏枝横玉瘦①,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②,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③,东君正主张④。

注释:

①疏枝:指梅花的枝条。

②变:指梅花由含苞到绽放。

③三弄:指乐曲名《梅花三弄》,其内容是歌咏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品格,因主调反复三次,故称“三弄”。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鉴赏 意境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古诗词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而言,诗歌鉴赏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反复诵读,品出诗味;体会意境,把握情感;品析语言,领悟旨趣。 

        一、反复颂读,品出诗味 

        读是理解诗歌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使静止的诗歌行动起来,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把诵读放在首位, 在课堂上,可通过单人读、双人读、分组读、角色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熟读成诵。诗歌与音乐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不妨把音乐引进来,给诗歌配一段音乐朗诵,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情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融视听于一体,增强学生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 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观的情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突出情感的变化,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内”。诗歌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反复诵读,读出诗味来。 

        二、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其“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的景物;其“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即将抽象的情思表现为具体的景观。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 

这样,在学生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因此,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而言,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藤枝是那么干枯,树干是那么苍老,停在枯枝上的乌鸦是那么昏暗,在这个萧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的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这怎能不勾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然而,寂寞荒凉的古道、寒冷透骨的西风、疲惫不堪且瘦弱无助的老马将把游子载向何方?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徐徐落下,这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归家时寂寞冷清,人生得意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如何不令人伤心断肠!”当我们在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了。

        三、品析语言,领悟旨趣 

篇4

1.城市大学独特的办学形式需要教学团队的建立。

城市大学主要是建立在原温州电大办学基础上的。电大是系统办学,分级管理的。它采用逐级传递式和分布式教学的教学组织模式,尽管以开放教育为主的学历教育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命题、统一的考试时间,但各级电大并没有行政上和财政上的必然联系,因此,电大的各类教师,包括教材主编、主持教师、责任教师和辅导教师等,一直是以一种松散的、类似教学团队的形式存在着。温州城市大学延续了这种办学形式,也就是说城市大学不是单独的集中在一个校园内进行教学(在市内就有四个校区和若干个社区学习苑构成)。它是通过市总校、县社区学院(分院)、中心镇或街道教学中心、社区或企业教学点(学习苑)等四级教育网络进行教学的。这种分布式的教学形式导致教师之间联系松散,教师各自为战、基层学校专业力量不足,人员短缺,信息闭塞,沟通不畅等问题。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特点,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而且也表现在教研活动、课题探讨和课程建设上。如老年教育“计算机基础操作”课程建设,申报该课程建设的就有12个团队,内容大同小异,团队人员相互交叉,明显缺少沟通、协调和合作。随着城市大学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特点,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近年来,县(市、区)级学院、教学中心,要求加强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支援和调剂的呼声越来越强。构建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汇聚全市教师资源,统一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学过程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队伍的现状要求建立教学团队。

根据2013年上半年全市在编在岗教师基本情况调研数据表明:全市近3年参加面授教学的有136名教师,而全市需要面授教学的学生(不包括远程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有15532人,师生比是1:114。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只能依靠外聘教师。如2013年秋学期,本校需要面授的开放教育学生有3534人,开出课程数317门,全日制脱产生432人,开出课程86门,校内专兼职教师55人,外聘教师80人,合计133人,教师人均授课3门,部分课程因无教师,只得作为自学课。市本级老年学员5715人,开出班级数97个,校内教师7人,外聘教师139人。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县级学院校内任课教师因无法支付课酬,依赖外聘教师会越来越严重。很显然,单纯靠一个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是明显不够的,但如果汇集全市系统教师资源,情况就有所不同。以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这门课程为例,教学计划暂定为三年,共6个学期,每学期15次,30个学时,任课教师至少需要有6个。市本级可以上课的中文教师有4人,能上老年教育课程的可能只有1、2个,但如果建立“诗词欣赏”课程教学团队,集全市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为一体,那么师资力量就不同了,据统计全市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8人,助教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再补充几位校外资深教师,形成合力,就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3.教育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建立教学团队。

温州城市大学是一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各类成人教育的新型的开放性大学。它不仅要承担各类教育的面授教学任务,还承担“全市终身教育学习网站和老年教育网络课堂”的开发、维护和运行,以及所有开出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多样而富有挑战性,学员学习方式的选择空间,将大大的改变和拓宽。对于一门课程或同一个知识点,不仅要求提供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还应提供手机资源、网络资源等,这样才可以为学员学习提供多种选择,因此仅凭个人的力量或依赖外聘教师,特别是那些仍然利用一块黑板、一根粉笔进行教学的教师,是难以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也不能满足学员学习的多种选择。因此只有组建一支特长各异、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形成有效的合力机制,引导和帮助外聘教师熟悉城大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才能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二、教学团队建设路径初探

本文主要以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诗词欣赏”课程教学团队是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课程的数名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老年学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教学团队将充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学科知识、教学经验、课件制作技能及角色协同工作,达到完成教材编写,实施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老年学员审美能力的共同目标。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组织,成员之间不仅要经常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而且需要自我学习与互相学习,以求超越自我,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教材编写能力和教学能力。自申报老年教育学习苑课程建设课题以来,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深入研究老年教育“诗词欣赏”课程的需求特征。

老年教育对温州城市大学大部分教师来讲,是一个新的教学领域,因此我们在组建“诗词欣赏”课程教学团队之前,对“诗词欣赏”班级的学员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55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为91%。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老年教育有如下特征:老年性;差异性;目的性明确;学习年限;学习内容安排;自主性。

2.明确课程教学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篇5

而这样的“无声”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并没有走进诗词,文字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单调地排列在眼前。这样的“无声”助长了懒惰的气焰,在凝滞的空气中,他们安全地躲在自己的角落里,等老师告诉他们是清新秀丽,还是阴沉凄寒。这样的“无声”泯灭了本性中的诗情,在日复一日的做题训练里,对美的感受日益迟钝,心灵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班级男生偏多,女孩屈指可数?是因为诗词有太多感性的内容,不像数理化那样明确清晰?还是说是授课老师的问题,笔者没有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想这些原因可能都有,但我能掌控、改变的只有属于自己这边的状况。还是那三尺讲台,还是那些面庞,但笔者想改变这“无声”的课堂。

一、课前,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结合手头边的辅导用书了解作者的经历遭遇、文风特点。苏教版配套的《凤凰新学案》总会围绕课文、作者配上相应的练习,如《虞美人》后有散文《读李煜》,《蝶恋花》后有文言文《晏殊传》,《雨霖铃》后有散文《柳永简论》,《声声慢》后有散文《乱世中的美神》。预习时布置学生阅读,学生可提前了解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不幸”,与创作出不朽作品的“幸运”;可以认识具有文韬武略、慧眼识贤的晏殊;可以知晓柳永的狂傲不羁,由失意的考场走向勾栏瓦肆之市井的人生逆境;可以看到李清照不仅是独创一格的词人,还是追求民族气节和超俗人格的知识分子。这样的阅读,一方面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激发解读文本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知人论世,为解读文本做好准备。

二、课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课前,多数学生仅是浏览过这些诗词,很少主动深入去理解分析,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就不能期待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下面一片响应的热闹场景。但如果提问后留两三分钟让学生思考,学生会更专注于老师的提问,安静的环境也会促使他们静心思考。必须承认,这样的安静是必需的,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出老师认真研究后得到的结论。这样的安静与之前所说的“无声”不一样,这样的安静是对他们静心思考的保障,是对个体思想自由的尊重。

充分思考后,学生便有信心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他的回答是否正确,他已凭自己的力量走进文本,品味意境,体会情感。比如学习《雨霖铃》,先示范如何结合诗句体会词人的离愁别绪,然后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揣摩体会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认识。五分钟里,先是沉思,然后动笔,连平常最懒的孩子都在书上写写画画了。发言交流时,他们选择了自己深有感触的诗句评析其中的情感和手法,自然地发现了融情于景、虚写、点染等艺术手法;感受意境时,能抓住事物特点和修饰性词语去想象“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迷蒙辽远、“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冷凄凉。

三、课中,找到巧妙的文本切入点

这样的切入点不宜太难,否则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也难以开展下去。这个切入点应该能调动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是一个引子,为后面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做准备。

在学习《蝶恋花》时,笔者提问学生这首词是从谁的角度来抒写“离别苦”的,在班级里引发了争论,有说是晏殊的“离别苦”,也有说是女子的“离别苦”,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显得很积极,找到了“罗幕”“朱户”“彩笺”等凸显女性特征的居住环境和用物,证明了是女子形象,晏殊只是代他人作闺音。接着就分析女子的形象,认识这个内心孤寂落寞、思念远人的思妇;进而再抓住对比反衬等手法体会思妇内心的悲苦、思念之情。学习《雨霖铃》时,笔者提问学生词作是写和谁之间的离别,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很快,他们就抓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个动作、神态描写,判断出应是与情人的离别,为后面接着体会情人间深沉的离愁别绪做好准备。

文本的切入点要小而精,它可能是这首词的词眼,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里的“愁”,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可能是这首词里的某种手法,如《锦瑟》里“庄周梦蝶”“望帝杜鹃”“沧海遗珠”“良玉生烟”这些典故,切中肯綮。找到这样的切入点虽难,却很有价值,它让课堂浑然一体,深浅有致。

四、课后,巧留作业,“素描”词

诗歌的学习需要学生的想象、品味。想象为心灵插上了自由飞翔的翅膀,有了这双翅膀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诗词世界,才能感受“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冷寂凄清,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杀空阔,感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朦胧哀伤。可是课堂时间有限,这样的想象往往囿于时间限制,难以在课上展现,所以课后让学生尝试以散文的笔调改写诗词,让学生对诗词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且把自由想象的内容形诸文字,课上再互相交流。比如学完李清照的《声声慢》后,让他们揣摩李清照的心境,将词作改写成短小的散文。有的学生尤其欣赏开头七组叠词,扩展得很细致:

清晨起来,天气凉薄,我披衣起来,慢慢走到窗前,蓦地好像听到了明诚在唤我。是他么?在哪里?我回头看向身后,却是空荡荡的一片,不在这里,又在哪里?我跌跌撞撞地走到外间,焦急地四处搜寻,所见却清冷得很,寂静的房子,灰暗的帷幕,凉薄的空气,哪里还有良人的影子!一阵凉意袭上心头,我这才明白,良人已逝,再见已是不可能,突然浑身乏力,想起那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岁月,想起那鸿雁传书的时光,想起那共同把玩金石书画的生活,为何一切美好就这样匆匆而逝!人生所剩下的竟只是这一片凄惨!

短短二百余字,把李清照历经丧夫亡国的凄惨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在把握好诗词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用自由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努力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描写出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形象,以散文化的形式体现诗词的意境韵味。它往往能落实并强化学生对诗歌的赏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字数上可以不必强求,但是一定要身心沉浸于诗词意境中,写出彰显自身个性的解读来。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互相交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在意在同伴眼里的形象,当众赏读他们的文字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能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回顾我的这些小小改变,真是五味杂陈,因为这个过程成败参半,比如“素描”诗词环节,有的学生很重视文字表达,写出来的文章文字华美,情思深厚;而有的学生宛如枯竭了的井,仅仅是把诗歌“翻译”了一遍,所以理念再好,落实时也会困难重重,好在一点一滴的累积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细微的变化,课堂也有了改变,诗词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字,学生鉴赏诗词意境时亦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来。

于笔者而言,收获的不仅是课堂上的“有声”,还有教学理念的转变:一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课堂的兴奋点,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主人的感觉;二是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多一点人文情怀,多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的王宁老师说:“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诗词本身极具审美价值,在赏读诗词的过程中多注重涵咏、赏悟、表达,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

守住课堂“阵地”,让“无声”与“有声”和谐交织!

参考文献:

篇6

描写母亲的经典古诗

1、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

2、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6、思母

宋·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7、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8、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9、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0、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篇7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篇8

尊敬  领导

尊敬的新闻媒体界朋友,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客户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参加“司空山高山茶”上市新闻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公司的成立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风光秀美如画,翠兰茶韵悠扬。**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厚重。自古名茶产寺庙,茶与禅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司空山高山茶就是生长在佛祖圣地——司空山周围800米以上的群山中,这里山花烂漫、云雾缭绕,加佛祖灵气之浸润,不仅赋予了司空山高山茶香味独特的兰香口感,更融入了佛祖无疆的大爱和无限的智慧。

   **公司秉承“**心做人、责任心做事”的企业理念,以服务地方三农,弘扬“茶禅”文化为己任,坚持“绿色产品系列化,销售模式多元化,服务管理专业化,客户满意最**”的企业宗旨,从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到茶叶生产技术、加工技术乃至产品包装都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真正实现了从“从土地到茶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让更多的消费者分享到**公司无污染,无公害,原生态的司空山高山茶。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会,就是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及效应,把司空山高山茶传播到四面八方,千家万户。

篇9

原文: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 其三》朝代:清    作者:姚燮

斯文毓灵瑞,造物亦深至。

轩冕何荣辱,忍与争取弃。

所为先生悲,夙抱宏干济。

即此忠厚心,于世实相系。

奔走长安门,讵为贱贫计?安能投草茅,论舌听凋敝。

置酒临高台,天宇浩空气。

篇10

(开场)音乐起

模特持各款机型入场

主持人上场亮相开场

(开场白)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河北电视台主持人______,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下午与大家相聚。在此,我非常荣幸地宣布,奥克斯手机河北省经销商交流见面会,暨奥克斯海洋之星280手机新品上市会,现在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奥克斯手机总部、奥克斯手机石家庄销售中心,为百忙之中前来出席本次见面会的经销商朋友们和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欢迎大家!

奥克斯

奥克斯手机自上市以来,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们满怀节日的喜悦,迎来了奥克斯手机大家庭中的又一名新成员——奥克斯海洋之星280,正可谓双喜临门,同喜同贺!收获的季节,团圆的时刻,我们迎着节日的欢乐,一路高歌,共同唱响多媒体时代,收获奥克斯带来的成功和财富。

第一项:介绍来宾

下面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本次会的各位嘉宾:

首先介绍奥克斯手机全国销售总监:,欢迎您的到来!

奥克斯手机北区销售总监:

奥克斯手机石家庄销售中心总经理:

(经销商代表)……

欢迎他们的到来!

第二项:发言

大家都知道今年3月份奥克斯手机在通讯行业“核准制”下首批获得手机牌照,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进入通讯产品市场,目前产品品种已逐步丰富。奥克斯手机总部对奥克斯海洋之星280的面市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来自)那么首先欢迎奥克斯手机北区销售总监_______致欢迎词。

×××××××××××××××××××

感谢_________热情洋溢的致词。今天奥克斯手机全国销售总监_______也亲自来到我们见面会现场,接下来,有请奥克斯手机全国销售总监_______为在座的各位经销商朋友,介绍奥克斯近期销售政策及下半年市场运做思路,有请________。

×××××××××××××××××××

感谢,hy;________总监为我们带来的精彩介绍。

素有“价格杀手”的奥克斯自进军手机市场以来,连续出击,在行业内形成了很大的反响。奥克斯海洋之星在下半年手机销售旺季到来之时隆重上市,“高端产品、低价上市”为经销商带来了商机,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厂家对它给予厚望,同样我们对它也充满了期待。

好,倾听了这么多激情洋溢的发言,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欣赏一段精彩的宣传片:

×××××××××××××××××××

今天,奥克斯给大家带来不仅是几款手机,更有和在座的各位共创辉煌的信心,和为此而努力的决心。相信通过与各位的合作,奥克斯手机的销售一定会取得全面成功!

接下来,一首《我心永恒》献给大家

×××××××××××××××××××

感谢歌手为我们带来优美的歌曲,谢谢!今天在这里听这首歌曲,让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里的那颗价值连城的钻石——海洋之心。相信我们的海洋之星280在钻石光芒的映照下,一定会大放异彩!请欣赏魔术表演:

×××××××××××××××××××

太精彩了!期待已久的海洋之星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下面有请我们的技术人员为我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

在座的各位经销商朋友,通过这段时间和奥克斯手机的接触,相信也一定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下面就有请,我们今天的经销商代表(来自)代表经销商朋友讲话,大家欢迎!

××××××××××××××××××××

我想,__________的一番讲话,一定业道出了其他在座各位的心声,相信通过今天的接触,各位经销商朋友与奥克斯手机相互之间都有了一些了解,只要在今后大家通力合作,相信奥克斯手机以其卓越的品质、雄厚的实力,一定能在销售过程中取得不菲的战绩!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高贵、典雅的手机模特表演秀,大家欢迎!

第三项:精彩模特秀

××××××××××××

第四项:歌舞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