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教诲范文
时间:2023-04-11 00:0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师的教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敬爱的老师啊,我感谢您!数年来,您总是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你好似一把熊熊的火焰,给我巨大的动力!在我最难受的时候,您站了出来,轻轻地抚慰我;
在我最悲伤的时候,您站了出来,如父母般地安慰我。当我正要放弃的那刻,是您站了出来,不断地鼓励我,让我的心灵充满自信,像有一股神灵的力量在驱使着我!
我敬爱的老师们,你们如同我的父母一样。似火光温暖人心,细细的语言滋润着我的心田。春风夏雨带不走我的思恋,记得在小时候,我是如此的淘气,给老师增添了不少麻烦。现在回忆起真是羞愧不已。而老师您总是耐心地陪伴我们,不惧我们的调皮。您总是像母亲一样用心灵呵护我们的成长。
老师,我谢谢你!在我这几年学海生涯中,有着不可用单单的语言所能描述的趣味。是您带着我们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为我们寻找光明的道路,一次次的亲生体验都让我难以忘怀。老师,您总是呕心沥血地为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这又是何苦呢?您艰苦卓绝,风雨无阻,就算患病也仍一如往日的给我们上课。真是让我感激不尽!
我最敬爱的老师啊!您如天空上神圣的太阳,关爱着我们的成长。您俨然一片大地,而我们却是正在奋力成长的幼苗,您的每一句话都滋养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您对我们的帮助虽不如阳光一样明亮,但如月光一般明洁。您的话语虽不如焰火照明人心,但似甘露一样滋润心田。
篇2
老师的教诲,影响我成长
在世界上,影响我们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对你的人生造成决定性的影响,使我们终身受益这种影响有可能是朋友的帮助,也有可能是名言的启迪,更有可能父母的呵护。而对于我来说却是老师的教诲。
吴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他个头不高,一米七几的个头,眼睛上总架着一副眼镜整个人显得很精神,可是别看他外表并不出众,论起知识来足以用学腹五车来形容,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他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上照顾我们尤其是在一次升旗仪式上,早上我的车出了毛病,修车耽误了很多的时间,等我到了学校时,连大气都没来得及喘一口的我,那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便从我的儿边响起,于是我立刻站直了身体。忽然,一阵无力感迅速侵蚀了我的身体,我心中暗叫不好,我知道我现在的状况一定是因为早上过度运动导致的无力感使我眼前不断地眩晕,吴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异样,扶我过去休息,还拿来了热水壶,让我喝点热水,并对我说道:“丁杨明,你先休息一会,如果还不行的话一会我带你去医务室看一看。”我连忙说:“不用的老师,我没太大的事情。”喝着老师送来的热水,那热水不仅温暖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回到班后老师那句:丁杨明你好点了吗?更让我感受到了师生间春风般的温暖。
正如同学生最重要的事是学习一样,老师最重要的职务就是教给学生知识,吴老师知道我们建华班的英语成绩很低,吴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成绩可为是费尽了心,他从各处找来练习题给我们做。让我们进行巩固提高。留的作业更是收上去仔细的修改,那时正是期末每天的作业量都是平常的两倍,那时侯每当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都会看见吴老师与那小山一样高的代批作业“奋战着”,一天再老师利用他的休息时间为我补习时,我在他低头的那一刹那看到了他头上的白发那是因给我们操心操的呀。这时,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吴老师,您就像那蜡烛,燃烧了自己,却为我们点起了指路的灯。
吴老师,您的教诲将永远指引着我的成长,您的辛劳为我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篇3
从我高中毕业到现在,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了。高中的4年光阴匆匆流过,如今我能记清楚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片段。4年里,我认识的老师少说也有五六十个,而今回忆时还能叫出名字的老师却不到10个,但也有几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其中的原因,也许是在我成长的蜕变期,他们教会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
K老师个子矮矮的、瘦瘦的,满头白发,总是一副很和蔼的样子。他教的学科是数学,除了正常上课之外,他还在我们学校的数学比赛(类似中国的“奥赛”)队担任教练,他是一个真正热爱数学的老师。
最初,K老师只是我高二数学课的任课老师,他发现我的数学很好,就天天邀请我去参加学校数学比赛队的训练。因为盛情难却,我去参加了一次,发现比赛队其实很适合我,于是我和K老师的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我们的数学科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初中时我参加了学校的数学专业班,所以高一时我上的必修数学已经是一般学生高四时学的内容了。此外,从高一到高三,我一直都在选修数学课,所以高四时学校开设的数学课我都已经学过了,但是我对数学的兴趣不减,于是就跟K老师商量,希望能学到更多的内容,后来他答应为我“开小灶”——单独为我讲授 “组合数学”的课程。因为只有我一个学生在上这门课,所以他经常会先给我讲解某个问题,然后让我自己琢磨、消化,他却到教务处去做别的事情。我们学校的任课老师都有自己上课的教室,但是很少有老师允许学生单独待在教室,所以当时K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很感动,感觉我们之间不像是师生,而像是两个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
K老师很热情,也给予了我很大的信任,但是想得到他的称赞可不容易。记得有一天上课的时候,K老师讲到了某个理论问题,当天晚上回家,我用了整整一晚上的时间编了一个Java程序来模拟这个问题。第二天早上,我带着电脑,得意洋洋地在课堂上演示给他看,却被他轻描淡写的一句“好的,准备上课吧”打发回座位了。当时挺失落的,但以后我却因为想听他一句诚恳的表扬而越加努力。我想,我们都应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惊人的成绩。
上高中的时候与我关系最糟糕的老师是D老师。原因很简单——D老师的课是下午第一节,刚吃过午饭,又没有午休时间,更何况那时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只有6个小时,这已经超过了我的生理极限!因此我难免在D老师的课上犯困,每次在课堂上睡着都会被她叫醒,再狠狠地批评几句。我天性喜欢贫嘴,也比较叛逆,每当这时总会顶她两句,有一天我们还吵到了校长那里。
其实,D老师对我很好。她教的是文学,由于课程内容的主观性,她完全可以在给成绩的时候还我一拳,但她却并未“公报私仇”,吵架归吵架,期末考试时我居然还是班里的前三名。那时我只顾自己的感受,认为困了在课堂上睡觉是理所当然的,被老师批评了还觉得无比委屈,若干年之后我才明白当时D老师该是什么样的感觉,我天天在她上课的时候睡觉对她是多么的不尊敬。现在回想起来总有几分愧疚,而这份愧疚总会提醒我要尊重他人,在与别人闹别扭的时候要退一步考虑事情,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T老师是在我上高四那一年来到我们学校的,当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实习老师。第一学期他一直在我们的美国历史课上旁听,第二学期开始为我们上课,他教的第一门课是美国政治文化。T老师学识渊博,口才又好,讲课颇有意思,只是他的教学“实战”经验近乎为零,碰到调皮的学生时往往手足无措。后来他采取了一个“化敌为友”的策略,经常在课堂上跟我们开开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就好像是我们的大哥而不是老师。
然而,调皮的学生更肆无忌惮,别的学生对T老师的尊敬也减去了几分。有一天上课,我们在讨论一个政治问题,T老师想让某个学生上台发表一下意见。那个学生不肯,但T老师一直催促他,忽然他站起来走到T老师面前, “啪”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说:“我不想上台!”
那记耳光如同一声惊雷,课堂上登时鸦雀无声。所有人,包括T老师在内,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耳光弄得瞠目结舌,呆呆地不知如何是好。那个学生从容不迫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T老师这才很尴尬地喝了一声:“你在干吗?!”
篇4
我是来自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的一名支教老师,去年七月份,一接到上级文件,响应国家的号召,政府的要求“东西部教育组团试帮扶”专项工作,我便踏上了援黔之路,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剑河三中支教。自从接到我的帮扶任务后,我内心感到不安和忧虑,不安的是怕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完成“精准扶贫”如此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而忧虑的是,自己怎样做,才能更好帮助到自己的帮扶对象。援黔为什么,在黔干什么,离黔留什么,这是我们姚县长要求我们援黔挂职干部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还只是在扶贫工作的起点上,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工作的热情,我充分做好了起跑的准备,定将在扶贫工作的道路上昂首挺胸大步前行。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我愿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投入自己最大的经历,使得每一位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记得其中有一次,当我来到学生唐永欢家里,一进门他的爸爸一拐一瘸的向我走来,我心想:他的腿是怎么了?我印象中他不是这样的。这时他一声“王老师您怎么来了?”我才缓过神来说:“我到你家了解些具体情况”,通过跟家长交流,了解到唐永欢是贫困家庭学生,因为他爸爸的腿是因工伤致残。据唐永欢妈妈说当年他爸爸去工地上班,有一天下午从楼上摔下来,说人快不行了,就没有抢救,等到第二天,工地的人看见他还活着这才把他拉回家,赶紧送到医院,由于唐永欢的父母都没怎么上过学,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法律意识,不知道工伤治疗费用需要由所在的施工单位支付,同时为了赶紧救人于是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背上了债务,庆幸的是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同时不幸的落下了终身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现在父母俩只能靠务农和做点简单的零工供孩子上学,当听到他们生活的艰难,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自己的微薄之力又不能给予他们更大的帮助,只想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习,不能没有文化影响一生,重蹈其父母的覆辙。当时我暗下决心,我一定以我最大的能力努力帮助他们。
了解情况后我立刻把真实情况反应给我们来支教的领导和老师,他们都对此高度重视,当即为唐永欢同学制定了“三扶”计划,并且坚持对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和兴趣培养,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帮助孩子。利用下课时间,活动时间我都会刻意的和唐永欢多聊多问,了解她的内心活动,使其不要因为生活困难而自卑,让她重新树立自信心。在学校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之后的唐永欢变得更加地开朗,对学习,班级的事情更加积极。每当看到她的变化,我内心总是无比的欣慰。一次次地走访,一次次地帮扶,我与唐永欢一家人有了更多的交流,他们总是在夸赞扶贫工作和党的政策好,一家人表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信心。他们生活虽然贫困,但在他们身上,我也学会了百折不挠。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何其之多,只要怀着一颗坚持的心,即使荆棘遍布,也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扶贫路上,我们要用爱心和实际行动替他们筑造一个温馨的天堂。让他们在悲观时不再绝望,在徘徊时不再迷惘。愿这颗感恩的心伴随着爱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篇5
暑假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已落下帷幕,回顾那些作为博航培训老师的日子,总有很多感悟在脑海荡漾开来。在这期间,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拥有快乐与回报,更为今后步入社会上了很好的一课。
这一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做一位老师的乐趣,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老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但是,正是为了实现这种价值,我也为之付出,努力了很多。
初为人师,总免不了几分紧张,于是备课更是不敢懈怠,实习第一天,当我带着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夹杂着几丝羞涩与忐忑走上讲台时,我知道这将是历练我的一个舞台。
上课比我想象中的要顺利,然而我知道问题是潜在的,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对中小学生而言,多少有点生疏和困难,要教好它,就得让他们产生兴趣,于是,我便采取了一些方法,课余时间帮学生起英文名,讲讲英语小故事等等,与此同时,自然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的代沟,学生围着你问这问那,也算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吧!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渐渐地活跃起来,然而另一个问题却出现了,学生们开始不守课堂纪律,小学班上的学生的确很好动,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开小差当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很想用“罚站”,“罚抄”等来“治”这些学生,可那样无疑加深师生的隔阂,而置之不理又导致我喊破嗓子都只有很少同学在认真听,于是,灵机一动,在每个小组之间展开纪律评比,结果学生们马上自觉起来了,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管理学生,有时候还真锝巧用方法。
篇6
“]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陈鹤琴老先生的这句话曾经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强烈的争论,有的人认为这是教师的理想状态要求,有的则认为这是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而我认为这种观点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值得商榷。因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取决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而且还与学生自身的资质和努力有关,因此,仅仅把学生的教育寄托在教师的身上是有失公允的,更不能视为之教师优劣的评判标准。
一、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的通用语,固然也有其不合理的方面,但是也以此说明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所担当的责任。一个人在幼年、少年时期,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想象一个充斥暴力、专制的家庭会培养出一个充满爱心且积极进取的孩子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家庭教育亦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的心理和品质教育很大程度上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直至终身。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健全、正确,孩子走偏的几率则会大打折扣。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教育几乎空白,这些孩子自身发展和心理教育都难以得到正常开展,唯一的希望就在学校,依靠老师的管教,但老师毕竟不是“救世主”,家庭温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直接动力。“严父慈母”式的启蒙教育是孩子一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二、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奠基石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更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观点就是说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但其前提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学校教育全面系统,广大教师敬业奉献,这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石。不容忽视的是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大班额的学校很难要求教师做到“爱生如子”,加之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在抓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何况学校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都在教师,教师的压力不难想象。很多农村学校都是寄宿制中学,班主任教师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每天工作时间10余小时,身心疲惫,在渴望自己得到“减负”的同时,还要兼顾全体学生,难度可想而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工作的概括,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座右铭,在繁杂的教育事业中,敢于清贫、勇于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红烛精神恰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三、社会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化学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发展也很重要。时下,许多不利的社会因素,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读书无用论等等现象充斥在学生的周围。由于自控力弱和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缺少家庭温暖和教育的他们在此背景下极易做出一些非常之举。将家长的嘱托和老师的教育抛于脑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更显苍白无力。可喜的是整治社会环境的行动已经开始,但愿某些悲剧不再重演。
篇7
【关键词】教师 教学 班级管理 智慧 对策
教师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作为一个有着5年教龄的班主任,我有较深的体会。今年我参加的赴香港3天的培训,让我见识了很多香港老师工作中的许多智慧。在香港的感受和体验很多,虽然他们一周有30节课,可每个人心态都十分平和,幸福感强;虽然他们都肩负了很多琐事,可每个人脸色都十分红润,心态年轻。经过了解观察,我发现原来香港老师的教育教学有着非凡的智慧,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更是大大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我就本次香港培训的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班级的文明秩序
来到黄楚标学校,这是一所中学。我们一行20多人参观学校教室,当时的学生们正在上课。我们不断地拍照,应该说有不少的噪音。但是里面的学生全部端坐在教室里听课,没有一个人东张西望。这一点让我们都很吃惊,这个年纪的孩子竟然这么大气,应该说和他们平时的修养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的神态也非常轻松,表情和蔼,丝毫没有我们那种板着脸上课的压抑感。这与他们习惯养成很有关系,老师自然轻松。
来到学校图书馆,也是同样的场景。我们这么多人走进里面,但孩子们也不为所动。仍然静静地看书,他们的素养再一次感染了我们。为了不打扰他们看书,我们也放慢了脚步,慢慢的做动作。想想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学校,那些孩子一定会被教室外的风吹草动吸引注意力,哪里还能静下心来。这里我们并没有发现管理图书的老师和维持纪律的老师。图书室里面的墙体装饰也是由学生完成的。没有老师管理,如何借阅图书呢,不怕学生弄坏吗。看来学生的素质养成已经非常到位。
再看看操场,偌大的地方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垃圾。在内地,一般都由老师组织早上或者放学后打扫校园卫生。但整个一天在校园也没有发现老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我们围着教学楼前前后后的看了又看,走廊里,教室里,花园里就是没有垃圾。甚至我们学校里常见的垃圾桶也很少见。他们的垃圾都丢到哪里了,卫生又是谁负责打扫的,为什么保持这么干净呢,这一直是我的疑问。不过时间太短,都没来得及相问。
再看看教学楼,事实上我们还是有些“失望”的,我们区的很多学校都修得大气漂亮。每个学校都有很大的操场和漂亮的跑道。但是香港的学校多少还是很朴素很小巧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整个教学楼在一上午的时间里多次上课下课,我们就是没有发现那些跑动的学生,大叫大嚷的孩子。甚至连上课和下课都不知道,这多少有些像我们周末的校园。这半天下来,我已经明白良好的素质养成是老师能够“偷懒”的关键。
二、在活动中看教育智慧
就在参观期间,英国来了一个访问乐队。他们说像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在香港学校是常见的。每个班级由一个老师带着有序地步入会场,那些几岁的小孩竟然没有一点躁动和调皮,会场内安静极了。坐下来后,小朋友们也是小声地交谈,轻声地交流,没有到处乱跑。老师们也坐在位置上,从头到尾都没有呵斥和费力的维持纪律。
黄楚标小学的校长是位名校的博士,学历很高。听说在香港要想当校长,一定是学历很高的。没想到这么高学历的校长也懂得小孩子的心理和应付小孩子的办法。一上台便用拍掌和俏皮的话把小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多么自然和谐。
三、最重要的是责任感和爱心
虽然学校像自动化机械一样良好运转着,但香港老师并不缺责任心和爱心。这几天我们时时刻刻都被香港同行们的敬业爱心感染着,感动着。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第一天上学哭红了脸,老师跪在地上安慰着她。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感到了温暖和关爱,那往后的日子她还会怕去学校吗。
体育课,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耍,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一节普普通通的体育课在我看来,不再是简单的活动锻炼身体。在那个不大的操场上,师生间和孩子间在进行着心与心的对话与交流。我想,这样的师生关系还会差吗?这样的同学关系还会紧张吗?
篇8
关键词:主题选择;妙笔生花;投其所好;见缝插针;有心栽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人自然社会、水的综合利用等指定领域,也包括班队活动、科技周、读书节、艺术节等非指定领域。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因而在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为了快马加鞭达到这些个主旨,就死捏着活动主题的选择大权不放,殊不知这恰恰与课程目标背道而驰。让学生来选择他们想做的活动,说不定反而能收效甚益呢!可如果把活动选择的权力转交给学生呢?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获得了以下感想。
一、妙笔生花――极目处归帆点点
(1)阳光游戏ABC。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过程。现代的孩子由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自主合作能力、团体精神、健康体质等方面都较欠缺,如何在孩子的世界中寻找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友谊、锻炼体质,发展思维的主题内容呢?于是我决定来个妙笔生花,让孩子们课间10分钟、体育课、活动课中尽情地玩各自喜欢的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玩游戏与大人工作、日常生活、服务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可见游戏是儿童普遍热爱的,他们天天在游戏中生活成长。“阳光游戏ABC”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本着寓教于乐的精神,让孩子在校园游戏中提升能力。首先要让孩子们简单了解传统游戏与现代校园游戏的共同与差异,可以从采访父母玩过的游戏入手,然后筛选出这些游戏的利弊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兴趣,开展阳光游戏的改编活动,设计一些新游戏,编制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同时做一做改编后的游戏,说一说活动中体会心得、小组活动趣事等,读一读小组活动总结报告,看一看照片、录像。从而使儿童在课堂中回归到自己的选择,在体验游戏的精彩与快乐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参与的满足,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生活。
(2)我爱课余大天地。如果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那么课余生活就是这个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重视,家长更重视。因为它不光涉及到学生成绩的好坏,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有许多孩子没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沉迷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好时光,还危害了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寻求有益小学生成长的课余生活,使小学生过得既充实又丰富。
“我爱课余大天地”的活动从谈谈自己的课余生活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调查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然后让整理好的资料来说话,辩论哪些是有益的课余生活,哪些会有害。通过互动提问、答辩、分析、建议,各自设计出一份课余生活,同时还可以参考采纳家长意见,让自己的课余生活安排更趋科学合理。
二、投其所好――别有一番新天地
(1)你爱玩啥就做啥。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儿童几乎都是在玩耍中成长的,只有是好玩的,他们都爱。许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很爱玩卡。而我们很多的教师总是嫌这游戏脏,又兼有赌的性质,还容易引发同学间的战争,所以索性一律禁止。殊不知,这就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活动主题,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领开发,像大禹治水那样变堵为疏。
如孩子们很喜欢玩三国杀这种卡,这种卡,只要仔细观察,里面有很多适合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像历史人物、各种兵器等。看着孩子们对这些卡如此的热衷,“放眼兵器世界”的活动主题火热出炉。活动从孩子们“秀卡”开始,介绍某一件兵器,最终让大家在古代兵器里走了个来回。
(2)你的地盘你做主。孩子的心里有着比大人更丰富的世界,是我们这些教师所想不到想不通的。所以,我们只有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垫起成功的基石。
学期初,我们不妨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问卷调查表》,内容如下:①你想研究什么事物?②你想研究这些事物的哪些方面?③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问题?④你准备独立研究还是与他人合作?⑤你预计研究这一事物最大的困难是什么?⑥你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把所有表格进行归类整理,本学期的几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不是浮出水面了吗?
三、见缝插针――更上楼台高一层
(1)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因此,挖掘社区自然中的优质课程资源,成为了活动内容的首选。
春天来了,孩子们整天流连在春色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写春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唱春天”,美术教师则带领学生“画春天”,孩子们开心极了!于是我就势决定带领学生开展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迷人和万物的蓬勃的生命力。就这样,孩子们在“走近春天、抚摸春天、走进春天、享受春天”的四个旅程中,与植物有了亲密接触,增强了他们关爱生命的意识。
(2)趁“活”打入。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主题要与学校特色充分融合。因此,我们应利用学校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将自己的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在不断理解、关注社区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趁着学校开展“三八”感恩的东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又挥出了自己的重拳――综合各类课程资源。用语文课所学摘录或创作欣赏母爱的美文;利用音乐课上所学赛赛歌颂妈妈的歌曲;利用美术课上所教速写的方法,回家后捕捉妈妈劳动的场景进行速写等。
四、有心栽花――课堂就在生活中
(1)一“花”一生活。源于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原则之一。只有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的主题,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活中鲜花一样五彩缤纷的亮点,会让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像花儿一样丰富多彩。
如我们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就是“花的生活”。我们先从花茶进入,对花的名称、颜色、形态及食用功能做个调查。接着还搜集了花的成语、花的诗句、花卉传说,花语大全等。然后,还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展示自己最爱的花。最后,还设计哪些花种植或摆放在哪里更美观恰当。这样,就使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更甚一层了。
(2)一“米”一世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注重多样化实践性学习的实践性课程,是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局限,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关注身边的事,探究事物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获得对生活中的小事物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探究能力,从“米”一样的小事物中体悟到大道理。
如一次午餐,有个同学把一大坨的饭粒掉地上,别人说说他,他还一脸的满不在乎,说那饭不好吃,家里的好吃多了,是因为这米不好。于是我接了句:别看这米我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了,其实它的世界很丰富、很精彩的!孩子们马上嚷嚷着――我们研究!马上,“精彩米世界”的主题开始了。最后,经讨论决定,我们从生长、历史、文化三方面研究。通过小手摸摸、鼻子闻闻、眼睛看看来感受米;通过上网搜集信息来了解米的种类、种植区域等;通过读读记记来知晓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非洲人视米为黄金等;还可以动手创作珍惜粮食的诗画等。这样,能让孩子们深切体会米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这一轮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倡导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毫无疑问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所以,请老师们转交你活动选择的指挥权,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系统建构,充分发挥它的课程张力,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提升孩子综合能力的阶梯,让孩子都来爱上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管锡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胡燕华.渗透・体验・探究・传承 [J].教学月刊,2012(4).
篇9
语文试卷由常州一中和__中学共同命题,总体难度较大,成绩弱的学生不会,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会,这样的试卷区分度不高。这样的试卷对优秀学生来说并无优势,以至于他们学校高分人数很少,在语言运用题、文言文翻译、诗歌欣赏以及名句默写几大题上十分严重。学生答题不规范,十分严重。周主任认为,试卷难有难的好处,教学上既要关注难题又不能忽视基础,让学生有做难题的心理准备。
__中学用的资料主要是《核按钮》,这一点跟我们一样,除了《核按钮》外,他们每周有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选用和把关都是由钱校长一人负责,__中学比较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学生的写作将无话可说,阅读资料涉及的内容广泛,体裁不一,阅读同时也给予指导。
__中学高三从今年9月1日起(他们暑假为补课),开始复习,他们的语文并没有依照常规的按考点复习,而是从文言文阅读开始,一直到上次联考才复习结束,历时近4个月,其间顺带着将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有计划的复习一遍,至于他们是如何将教材顺带复习,周主任讲的并不清楚。联考结束后,他们开始复习诗歌欣赏,计划今年寒假前结束,一个多月时间,明年3月底4月初结束现代文阅读,同时结束第一轮复习,考点中的基础知识运用,他们打算在第二轮中再复习。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势必要求课堂高效,__中学对高效课堂的要求也很高,每节课抓重点环节,以学生为本,有比较具体的考评机制(如何考评,他们语焉不详),课前、课后都有要求(具体如何做,周主任闪烁其词)。
关于作文教学,周主任说,__中学比较侧重于记叙文的写作,作为优秀的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突显出来,写记叙文不失为得高分的捷径,现在高考中大多数的学生都写议论文,这类文章特别容易成为 “大路货”,中等学生,语文素养又不高的,可以做议论文训练,而优秀学生,或者是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一定让他们写记叙文,写自己的生活,这样的文章有个性,容易得高分。
从与周主任交流来看,__中学语文的高分不是凭空得来的,他们抓重点,什么是重点?是课堂的高效,是课前课后的精细,是对高考的细致研究。
1.在今后的复习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今年考试说明语文有5点变化,要把它研究透,多于外校、教研室联系,了解考试信息,确保在信息上不闭塞。
2.以后我们的复习要更加的精细,细化到每一天,每一节课,认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衔接工作,每周周练确保网上统一阅卷,研究数据,很好的使用数据,指导我们下一步复习。
3.不折不扣继续推进高效课堂,将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最主要阵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篇10
论文摘要:国外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在研究和探讨这一制度的建设。借鉴当前国外三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阵制度模式,通过对其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特征环境的分析,作为借鉴来建立我国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探讨农村养老实现方式,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函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养老资源供给的来源看,农村养老主要存在三种基本方式,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其中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是主要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家庭养老面临冲击,农民日益要求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型。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农村应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及模式,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通过对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及其制度环境的全面分析,寻求其制度建设及模式变迁特性,对于我国这一制度的建设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比较
从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发放方式以及各种保障的性质划分,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一)社会保险型
社会保险型养老制度属于当前世界上农村社会化养老的主流模式,在欧洲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盛行,以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为典型代表。其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农村人口开设独立的养老制度,另一种是直接将其城市制度向农村延伸,即属于国民年金型。该模式坚持“援助自助者”原则,强调养老的“个人责任”,普遍实行现收现付与积累制相结合的资金筹集与计发模式。养老保险待遇与个人收人、缴费年限相联系,即农民养老首先是个人的义务,然后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不过政府都给予了较大程度的补贴,如德国政府补贴占到总保险费的70 %,日本政府补贴占到总保险费的1 /3。韩国在吸收和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实行有限补贴,旨在引导农民参加保险,不过其补贴额度也占到了总保险费的2/3。在这些国家,农村劳动力通常被区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主。农业工人是指在农业企业中被雇佣的人员,政府常常强制他们参加工人养老保险或职员养老保险。农业主是指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地主及其家庭成员,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可以自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或国民年金(杨翠迎,2003)。
(二)福利保险型
福利保险型模式按实施范围的大小一般分全民型和特殊群体型两种,其中实行全民福利保险型模式的国家有英国、瑞典、加拿大等。该模式是“福利国家”借助于财经政策的调节作用,来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种养老保险模式贯彻“普遍性”原则,保障水平也较高。在养老金来源上,主要来自国家税收,保险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办法,没有积累,国家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特殊群体福利保险型模式主要盛行于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如斯里兰卡和南非等。由于其经济条件有限,难以实施全民型的社会养老制度,因此通过实行特殊群体养老金救助制度,确保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村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由于要受救助主体即政府财力的限制,仅能提供最低程度的保障。
(三)储蓄保险型
储蓄保险型也叫强制储蓄型模式。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亚非国家的农民实行这一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行结果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新加坡与智利。这种养老保险模式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保险基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按照工资收人的一定比例所缴的保险费、独立劳动者或自雇者按照个人收人的一定比例所缴的保险费,国家不进行投保资助,不负担保险费。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政府虽然不负担保险费,但政府承担了最低养老金和养老金投资最低回报率补贴(杨翠迎,2003)。
从实施的结果看,福利保险型模式重视公平,体现了“福利国家”给全体国民的福利待遇,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防止了老年贫困,其缺陷是轻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易于诱发人们个人责任感缺失等,保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上升,从而导致用于生产的财力减少,政府负担加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较为缺乏效率的养老保障方式;储蓄保险型养老制度模式实行个人完全积累的筹资模式,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比较小,对国家财政的压力小,支持并帮助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其缺陷就在于受保人之间,不存在收人再分配,这种家庭内部互济在其互济范围和数量上都十分有限,与社会保险型的共济互助差距很大,不能共担风险,而且储蓄基金额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难以保值与增值;社会保险型养老制度模式的优点在于其保险资金来源广泛,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目标。同时实行现收现付,增强了社会保险基金的互济性,其保障水平和保障程度普遍较高。通过政府补贴,真正使农民分享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该模式的正常运转是以个人和雇主有较强的缴费能力、政府则以坚实的财政后盾为担保,因而要求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作后盾。
二、国外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建立的制度环境
(一)社会经济水平与结构环境
世界各国或同一国家城乡之间在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方面的差异,虽然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是由各国或同一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所决定的。从国外经验看,各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目的是把它作为在农村面临着严峻的经济、社会间题的情况下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看,各国这一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是在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完成的。1941年,日本建立了城市工人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1958年则建立了农业工人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1971年,日本政府才将农业主纳人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范围,此时,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 519美元(杨翠迎,2003)。
在众多西方民族国家的工业化初期,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无不是以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和农业为代价的,这就使农业发展陷人了艰难境地。作为最早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国家,1957年,西德的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产值份额仅为5.7%,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13.7%(杨翠迎,2003)。很显然,其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由于农业经济的萧条使得农村社会矛盾丛生,在已成为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障碍的背景下,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依世界各国的经验,在工业剩余反哺农业的初期,一般所采取的措施都是进行农业价格保护,进行农业投资,之后,才是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杨翠迎、度国柱,1997)。因此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被这些国家看作是通过工业剩余反哺农业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间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社会人口结构与分布环境
国外各国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时人口结构面临的特点是:农业人口锐减、农村人口比重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0 1958年日本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3.7%,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37.1%,此时的日本已经为农业工人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到1971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下降到19.7%,此时,日本的农业主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得以产生。韩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产生历程和日本极为相似。1988年韩国将农业工人纳人到国民年金的保障范围之中。韩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失策是农业衰退,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未能及时保护农业,农业结构和规模未能予以调整,致使农业发展滞后而日趋衰退。根据韩国农林水产部的调查显示,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由1962年的43.3%下降到1992年的7.7%,农业劳动人口占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由1983年的29.7%下降到1992年的16%,农业人口趋于老龄化非常严重(1994年,5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占总农业人口的43.50io)(姚传德,2002)。这些数据表明,韩国农业地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的流失使其农业人口急剧减少并呈高龄化趋势,多数年轻人对农业不感兴趣,弃农离乡者众。’由此韩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将国民年金制度再一次扩大到农业主。人口老龄化压力是逼迫韩国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到农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践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当前,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农村社会化养老的研究和探索,并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工作。目前,涉及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形式主要有:“五保”供养制度、优待抚恤制度、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等。这些试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保富不保贫、覆盖面低、保障水平低、制度不稳等(林闽钢,200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一)综合化的模式选择
建立适合农民这个特殊群体现实要求和实际情形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发达国家实践的基本经验。通过对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三种制度模式的分析,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特征,应当实行综合化的模式选择。
首先,负担沉重的农村人口压力特征。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农村人口达80 739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78%,而农业劳动力占到总劳动力比重为51.41 %,农村人口数量与农业劳动力规模的庞大,决定了我们无法照搬欧盟和日本等国的政府高补贴性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同时也不能直接采用英国和瑞典等贯彻“普遍性”原则的全民福利型模式或采用斯里兰卡和南非等通过实行特殊群体养老金救助制度,确保生活特别困难的农村二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特殊群体型模式来替代我国需要建立的农村全面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其次,农村土地保障的非现实性。我国的土地仅具有部分养老保障功能,由于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土地非农化趋势严重,人均耕地从1952年的0.188公顷下降到2003年的0.078公顷。而且由于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及近年来农业成本不断上升,当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效力完全释放之后,中国的农业便始终处于徘徊乃至回落状态。绝大多数以农业为主要收人来源的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77.5%)的人均纯收人实际上处于负增长(经庭如、华黎,2005)。加之土地收人在农户家庭收人中比重逐年下降,因而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实际承担的经济保障功能弱化。
此外,农村家庭养老保障面临挑战。家庭养老保障这种方式源于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社会且一直延续至今,有着广泛影响并曾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及家庭结构、传统文化、社会需求等都处在变革之中,家庭保障面临严重挑战,其功能渐趋弱化,难以继续胜任农村保障的主导地位(经庭如、华黎,2005)。所以决不能将农村居民的养老全部寄托于家庭成员。
因此,依据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及人口特特征,建立土地、家庭及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最佳选择,建立一种“政府扶持的储蓄积累型养老保险制度”综合型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循序渐进的覆盖方式
在选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上,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势在必行,即农村应该实行与城镇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模式。但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除在养老保障需求、基本原则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外,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还有许多方面难以实现城乡全面接轨。
有着“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贝弗里奇,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社会保险的“全面普遍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即要求社会保障要覆盖全体国民,但应根据不同的社会成员采用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制定不同的社会保险标准。我国目前正处在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农民分化的速度很快,这就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逐步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渐吸收不同农民进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全国而言,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应当有“进”有“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则逐步推行,首先建立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同时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何文炯、金皓等,2001) 。
此外,在保障水平和保障程度上,应有一个高低、强弱的多层次体系。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近些年国民经济有较快的增长,但是生产力水平仍然不高,加上农村人口众多,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程度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应“区别对待”。在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标准可以适当提高。而在欠发达地区,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标准不宜制定过高,而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制度的建立与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密不可分
农村人口萎缩以及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决定了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也是发达国家为我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经验。正如温克勒(winkler)在研究欧盟国家农民养老金的财政状况时说的:“没有一个社会保障机构能光依靠所缴费用来承担农民养老金的支出。它们都需要依赖政府补助和其他方式来补贴。”(度国柱、朱俊生,2004)。
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看,在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中,属于纯公共品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农村最低生括保障等。农村纯公共品的提供同其他纯公共品的提供一样应由政府免费供应。属于准公共品范围的主要是指农民养老保险等。但是由于农业本身具有基础性和效益的外溢性特征及农民对社会的贡献和现实收人水平制约等,政府也应该在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承担责任。但长期以来,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资金投人。国家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人“仅仅局限于每年200多亿元的扶贫开发基金和用于‘五保户’、最低生活补助和救灾救济的资金”(度国柱、朱俊生,2004)。为此,“必须强调国家公共财政在解决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上的支出比重,政府必须在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设计和财政投人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措施。首先,政府应稳定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减少相关政策之间的摩擦成本。其次,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人。最后,加强管理,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度国柱、朱俊生,2004)。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政府财力还相对不足,因而为了避免养老金人不敷出导致财政负担过重的窘况,要通过提高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缴费比例,逐渐提高个人在养老保障中的责任。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国情特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障中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