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25 16: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蜡烛燃烧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蜡烛燃烧实验

篇1

关键词:探究实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86-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2,它其中有一项是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珠和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烧杯距离火焰的高度不好掌握,烧杯太低则容易被熏黑且被烤热的烧杯容易烫伤手。(2)从收集水蒸气到凝结成水珠的时间较长,大概为1-2分钟。在这个过程中烧杯出现的小水珠在受热条件下又会被蒸发,实验现象不明显。(3)澄清石灰水用量较少,变浑浊的现象不突出。有时虽然出现白色固体,同学们也可能怀疑白色固体是水分蒸发后析出氢氧化钙固体,说服力不强。

综上不足,我将从三个方面改进这个实验:把观察水珠改为观察水雾,扩大实验观察面;加大澄清石灰水的用量并且把澄清石灰水盛在容器中;把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探究放到同一装置中进行。

二、实验部分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2.实验原理

(1)蜡烛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2)水蒸气遇冷形成水雾。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用品

400mL大烧杯(干燥)、大漏斗(干燥)、注射器(量程20mL)、蜡烛(长度2cm)、澄清石灰水、镊子、火柴。

4.实验装置(如图1)

5.实验步骤

(1)将蜡烛尾部的蜡微微烤熔,趁热将蜡烛固定在大烧杯底部。

(2)用镊子夹住燃烧的火柴将蜡烛点燃。

(3)用大漏斗罩住烧杯口,让蜡烛自然熄灭。

(4)观察实验装置,看烧杯和漏斗内壁是否出现水雾。

(5)从漏斗细长口上方用注射器注入15mL澄清石灰水,握稳整个实验装置并振荡烧杯。

(6)振荡结束之后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6. 实验结果

(1)实验现象

①烧杯和漏斗内壁均出现大片水雾。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7.实验说明

(1)实验使用的漏斗的大小应正好罩住烧杯口。如大漏斗配400mL大烧杯,当烧杯较小时应选用配套的小漏斗。

(2)实验使用的蜡烛的长度要适宜,不能太长。如400mL大烧杯配套使用2cm长的蜡烛,当烧杯较小时蜡烛长度也要减短。

三、小结

改进后的实验把探究蜡烛燃烧的两种产物整合到了一个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高并且缩短了实验所需时间。教师在做这堂课的演示实验时采用此种实验方式能帮助全班同学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改进后的装置不再烫手,学生可用小烧杯和小漏斗配套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2

首先准备蜡烛和火柴,以及一个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气味、状态,用火烤,观察蜡烛很快溶解,说明蜡烛的熔点低,用手指划,有痕迹,说明蜡烛的硬度小,取少量蜡烛放在水里,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没有融化,说明蜡烛不溶于水;

2、点燃时把一个小木条平稳放入火焰1到2秒,观察木条分层变黑,说明火焰分为3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观察到木条的中间不是很黑,越往外面越黑,说明外焰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是内焰,焰心温度最低上面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把水杯拿下马上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由上试验,可以知道并证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3、熄灭后马上点白烟,发现蜡烛复燃。说明蜡烛在燃烧时先由固体变成液态,再变成气体而燃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科学选择探究内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用品,蜡烛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是不太清楚的。这就要求我们动手探究一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到底是什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1: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的火焰正上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烧杯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从而科学地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实验2:把一个内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的火焰正上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烧杯内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从而科学地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2.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实验课题很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探究。在实验1中,基本上所有学生都看到干燥的烧杯内壁上附着小水珠。学生据此回答:蜡烛燃烧的生成物里有水。这个实验是教材里设计的实验,教师把它设置为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的实验结论。

在学生们进行探究实验2时,发现新问题出现了,当学生按照教师提示的方法进行实验时,把内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发现澄清石灰水有什么变化,自然也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时学生满脸的疑惑,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3.拟定科学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这时我给学生以鼓励:“同学们的猜测都十分有道理,那能不能针对你的假设,再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呢?”这时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教师让有相同猜测的学生自由形成实验小组,设计出验证自己猜测的实验方案。

(1)更换一个较大点的烧杯,多蘸些澄清石灰水再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2)在蜡烛火焰正上方放一个白色瓷盘,看瓷盘底部能不能出现炭黑。

(3)将蜡烛粘在小木板上点燃,用广口瓶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等蜡烛熄灭后翻转,向广口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并进行晃荡,观察现象。

大胆地猜测,不同实验方案的拟定,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4.教会学生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一步探究自己小组的猜测。学生通过收集数据、观察现象,分析出现结果的原因,以验证自己的猜测。那么猜测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学生交流的结果主要有: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按照我们的进一步探究,还是没有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们的猜测也是错的,蜡烛火焰上方的瓷盘底部出现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我们成功了,通过我们的改进,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5.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清晰学生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既然你们的方案成功了,就再给大家展示一下,汇报小组的实验报告,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小组代表积极发言:我们先前探究的实验2现象不明显,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我们在探究时烧杯口是向下的,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大部分可能从烧杯中逸出,由于此时烧杯内部的二氧化碳很少,不足以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看不到明显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小组做了改进,为了让大家理解得更直观一点。我先把图例给大家展示到投影仪上,改进以后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1)将燃烧着的蜡烛用蜡油粘在一小块木板上,用内壁干燥的广口瓶将其扣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因为氧气缺乏将会熄灭。

(2)蜡烛熄灭后,放置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仔细观察干燥的广口瓶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说明蜡烛燃烧有H2O生成。

(3)再将此装置翻转过来,向广口瓶内注入20mL的澄清石灰水,轻轻晃荡,发现石灰水由澄清转变为混浊,证明蜡烛燃烧有CO2生成。

6.反思与评价

这一探究结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现象明显直观,成功率百分之百,使学生不再对此实验产生疑惑,效果极佳!

篇4

上课了,同学们疑惑地望着老师,小声嘀咕道:“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实验呢?”同学们纷纷猜测。“有可能是做降落伞吧?”“或者制作冰棍?”……

但我们都猜错了。只见老师神秘兮兮地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然后点燃蜡烛,让我们和她一起做实验。我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了蜡烛。当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燃烧的蜡烛时,我看见了火焰的外焰、里焰和内芯。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的火焰并没有挨着蜡烛,但蜡烛却在燃烧,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脑袋里再也不是“下课”这两个字,而是一根根燃烧的蜡烛。等实验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为什么火苗没有挨着蜡烛,而蜡烛却在燃烧呢?”老师说:“我们没有看见火苗挨着蜡烛,是因为蜡烛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分。火焰的热量较大,很快就将蜡烛变成了气体,而气体漂浮在固体和液体之上。所以,并不是火苗没有挨着蜡烛,其实它在燃烧蜡气,只不过我们用肉眼看不见而已。”

原来,小小的蜡烛也蕴藏着奇妙的奥秘!

篇5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基础实验;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与改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8–005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1]延续了实验稿课标对“科学探究”精神的倡导,但更清晰地突出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指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为此,明确规定了学生必做的8项基础实验,并强调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2]。在2012年沪教版新教材[3]中的8个基础实验见表1所示。

仔细研读教材上的8个基础实验[4]后发现:这8个基础实验大多以知识验证性或技能操作性为主, 而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属于仅有的探究性实验。

反复研读基础实验3的设计[5]后发现:实验中重要的“控制变量”的对比思想没有很好地提炼出来,有些实验用品不易获得或对比性不强,有些实验现象不易把握,实验内容分割上有欠妥之处,并且缺乏必要的安全提示。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新研究并设计了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见附录)。设计后的实验通过了苏州市区100多位初中化学老师的操作验证和研讨,获得了肯定与好评。

2 实验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重新设计的基础实验3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个实验目的(见附录):①目的2: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思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把握对比实验的要领——尽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进行对比实验;②目的3: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这样本文设计的基础实验3就形成5个实验目的。

为了保证整个实验思路清晰,突出实验的基础性和探究性,本文将实验分成侧重基础性的“实验过程”和侧重探究性的“问题讨论”部分(见附录)。在“实验过程”的对应栏目中明确指出“基本操作要点”、“基本观察要点”和“基本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把握操作要领、明确观察对象、挖掘现象本质,从而达成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再通过“问题讨论”确定“实验探究点”,达成实验目的2、3、4、5(目的4: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目的5: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为了确保实验的直观性、对比性、连续性,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用品”作了相应的调整;基于安全角度考虑,在“实验过程”前增加了“安全提醒”。

3 实验过程设计

实验过程是该实验的基础部分,其作用是达成实验目的1,并为实验探究部分做好铺垫。

3.1 实验内容的调整

紧密围绕实验目的1——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3个条件,且缺一不可。将原实验过程的4个实验内容调整为3个,一个实验内容分别对应一个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1)原实验内容1、2都是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物质具有可燃性。但将其与另2个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内容并列,层次不分明,设计思路不清晰,不利于学生提炼燃烧的条件。而去掉其中一个实验内容,虽不影响此燃烧条件的得出,但不利于增强现象的可重复性、排除偶然性。故此将原实验内容1、2合并为附录中实验内容1的两个小点。

(2)为了步骤紧凑、设计严谨,紧接着比较实验内容1所确定的两种固态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时间,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虽然都是可燃物,但不同的可燃物具有不同的着火点(也为后面的问题探究——可燃物点燃方式差异的原因分析埋下了伏笔),从而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二——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故此将相关的原实验内容4调整上来成为实验内容2。

(3)最后,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三——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基本延续了原实验内容3。只是为了防止蜡烛油粘在桌面上,增加后期的清洁整理工作,改“把蜡烛竖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为“粘在平整的玻璃片上”。并且为了加强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增加了一个步骤——待蜡烛熄灭后,再用此玻璃杯(必须甩掉杯中的二氧化碳,并擦干,保证玻璃杯中环境还原为初始状态)罩到处在空气中仍在燃烧的蜡烛上,观察现象。

3.2 实验用品的更改

原实验内容2所用的固体物质为棉花团和玻璃棒(或石棉绒),但棉花团、玻璃棒外形不相似,且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灼烧容易裂开;而石棉绒成本高,又不易买到。原实验内容4的可燃物为小木条和小煤块,但小木条和小煤块外形很不相似,且小煤块受热后没有明显的火焰出现,不易准确判断何时着火燃烧。

鉴于以上原因和调整后实验内容的需要,并使学生体会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及控制变量的思想。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重新确定了探究物质具有可燃性的对照物。

(1)实验装置

考虑到比较可燃物分别燃烧所需时间,不可控因素多,对比性不强。笔者决定用铜片作为载体,把可燃物放在上面,下用酒精灯加热两可燃物中部的铜片,通过观察可燃物着火燃烧的先后,直观地得出结论。

(2)固态可燃物的确定

实验初,考虑了棉花团、保鲜膜、乒乓球碎片、滤纸碎片、面粉、葡萄糖粉、蔗糖、碳粉等一系列固体可燃物。但发现棉花团、保鲜膜、滤纸碎片、碳粉在铜片上都不易着火燃烧,蔗糖、乒乓球碎片虽易着火燃烧,但蔗糖受热融化后更易流动且与面粉外形不相似,而乒乓球碎片燃烧后异味太大,令人不舒服。最终决定用既能保证实验效果,燃烧后气味又好闻的面粉和葡萄糖粉。从外形相似考虑,不可燃物采用了碳酸钙粉末。

(3)注意点

实验中发现:①铜片过厚、过宽会过多分散酒精灯火焰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使得可燃物的温度难以达到着火点、不易被点燃;铜片过窄,酒精灯火焰又可能会冒出铜片,直接烧及可燃物。②面粉、葡萄糖粉距离中部火焰太远,则所达温度太低,两者都不会着火燃烧,而是缓慢碳化;若靠得太近,由于葡萄糖粉受热后是先融化后燃烧,葡萄糖融化后会流动到与面粉混在一起,导致两者同时燃烧。

反复实验后确定用0.2 mm厚,3.5 cm宽的铜片,并在中部折叠出隔板(见附录)。为防实验中葡萄糖受热融化后流出铜片形成污染,葡萄糖粉用量一定要少或铜片应有向上的卷边。

面粉、葡萄糖粉应等距平铺在薄铜片隔板两侧且尽量靠近,并将酒精灯外焰对准铜片的中部隔板。若酒精灯火焰偏离中部而靠近面粉,会使得面粉先于葡萄糖被点燃,从而导致学生得出“面粉的着火点低于葡萄糖的着火点”这一错误结论。

4 实验探究点的确定

为了实验目的2、3、4、5的达成,本文精心设计了7个实验探究点(见附录)。

(1)探究点1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进一步系统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要领。

(2)探究点2的设计是在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思考得出:促进燃烧就是在燃烧的3个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加强其中某一条件,从而加深对燃烧的3个条件缺一不可的认识,

(3)探究点3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缺一即可。

(4)探究点4 讨论熄灭蜡烛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出“吹灭”和“罩灭”这两种,但第三种方法的得出:剪去一段蜡烛,有点超出常规。设置这么一个难点,一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三种灭火方法的理解,二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

(5)探究点5的设计是对促进燃烧的原理和灭火的原理的进一步甄别,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探究点6的设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也决定了它们的点燃方式。

(7)为了不把知识教死,但又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把教材中出现的文字[6]作为提示列在探究点7之后,降低难度。通过该题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这次实验探究的是通常的燃烧条件,而广义的燃烧中的助燃物未必是氧气。

5 实验验证与研讨

2013年3月19日,在苏州市平江中学,苏州市区100多位初中化学教师对本文重新设计的基础实验3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教学研讨。

教师肯定了整个对比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做法,高度赞许了实验的设计严谨、准备充分。对笔者自制的铜片教具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觉得用简单的折叠法形成的中间隔板的构思很巧妙。

有的老师反复把面粉和葡萄糖粉分别放在中部隔板不同距离处多次实验,看现象达到预期的距离该控制在多少之内。还有老师对玻璃杯二次罩蜡烛的实验做了多次对比:甩动1、2次后罩;拿起后直接罩,观察第2支蜡烛熄灭情况,进而明白了实验设计中处理玻璃杯的用意。

还有老师提出为防酒精灯火焰飘忽影响实验效果,应在酒精灯上加防风罩。笔者认为这一点提得很好,必要时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

但也有老师提出:用一支蜡烛、一盒火柴、一盏酒精灯、一根玻璃棒就能解决燃烧的条件的探究。笔者认为这样不够直观、不够简单明了,现象的重复验证不够,需要学生有高度的抽象思维,会极大地增加学生从实验中得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且无法比较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高低。

附录:

基础学生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思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把握对比实验的要领——尽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进行对比实验;

3.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

4.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 ;

5.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实验用品

95%酒精、蒸馏水、面粉、葡萄糖粉、碳酸钙粉、小蜡烛(2支);

玻璃棒(1根)、试管(1支,用于插玻璃棒)、酒精灯(1盏)、药匙(1把)、燃烧匙(3把)、三脚架(1个)、火柴、铜片(1片)、玻璃杯(1个)、玻璃片(2片,用于固定小蜡烛)、滤纸(若干)等。

安全提醒

面粉、葡萄糖粉切勿取太多,以免加热时溢出燃烧匙或流出铜片,也避免可能产生的火焰太大;手拿燃烧匙时尽可能离燃烧匙中的物品远些,防止被火焰灼伤;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燃烧的火焰烧到身体部位;加热后的铜片很烫,不要立即用手去接触,待冷却后再用滤纸把铜片擦试干净。

实验过程

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

总结:结合你在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试着总结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问题讨论(实验探究点)

1.回顾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的过程,请思考:当我们对某一燃烧条件进行探究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才能保证实验的可靠性、结论的科学性?

2.细铁丝一般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纳米级铁粉还能在空气中自燃。请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试着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

3.请列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这些方法分别破坏了燃烧的什么条件?

试着总结:灭火的方法

4.你能想出多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能否把上述灭火的方法都用上?

5.在日常生活中若想使煤炉中的火更为旺盛,常用扇子去扇;但用扇子去扇蜡烛,却一扇就灭。请分析:同样的动作,为什么造成两种不同的后果?

6.火柴、蜡烛、木条 、煤,哪个比较容易被点燃?点燃它们的方式有什么差异,为什么?“点燃”在引发燃烧中起什么作用?

7. 为了更好地研究燃烧的条件,你觉得还可以进行什么实验?(提示:①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②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参考文献:

篇6

三年级有一堂科学课,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燃烧需要氧气的小实验,至今记忆犹新,仿佛就在眼前。

科学课上,熊老师准备了一个打火机,一个水杯和一根蜡烛。她非常神秘地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证明燃烧的奥秘。”我十分激动。

同学们也叽叽咕咕议论开了:“什么实验,好玩吗,做这个实验干什么?”

实验开始了,熊老师先用打火机点燃蜡烛,然后把水杯的杯底朝上,杯口朝下,把蜡烛给罩住,不一会儿,蜡烛的“生命”就垂危了,我们急忙大声地说:“快拿开,快拿开,蜡烛要灭了!”多亏熊老师把水杯迅速拿开了,蜡烛才“死里逃生”。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但熊老师又把蜡烛给罩住,这时我们无论怎样请求,熊老师也不拿开。最后,蜡烛终于熄灭了。同学们又开始议论了:“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道理,它能告诉我们什么?”还有一些同学大胆地说出了自已的观点,但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过了一会儿,熊老师才神秘地告诉我们答案。原来,燃烧需要氧气,如果没有氧气,它就不能燃烧。有些同学又纳闷起来,为什么水杯罩住后,蜡烛还能燃烧一会儿呢?哦,因为水杯罩住后,水杯里还剩下一些氧气。

篇7

一、教学目标设计

《蜡烛的变化》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型。它的教学目标有三:①能从蜡烛的变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两种主要特点: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物理变化);另一类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②会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③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是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的难点在于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用的教具和学具:蜡烛、蜡块、酒精灯、蒸发皿、金属片、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干抹布、盐酸、白醋、生鸡蛋、可乐瓶、塑料管、白糖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1.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在指导学生开展三个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现象,区别物质的两类变化。

活动一:描述蜡烛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阐述蜡烛的特点(有点软、光滑、容易破裂)。教材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让学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来表述蜡烛这种材料的物理特点。从而揭示蜡烛的一切可能发生的物理变化,如受压时易变形,容易破裂等。

活动二:指导学生认识蜡烛从固体变为液体、又从液体还原成固体的形态变化(形变而质不变)。

活动三: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流离碳,表明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是本课教学重点之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教师应提供实验材料,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明确主要的操作步骤,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点明可以从“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中寻找证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化中的现象,从而做出推理、判断,为后面分析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做好铺垫。

2.有根据的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难度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证据。教材中提供了7个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寻找证据,教师有意将其分为四类: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证据,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变成馒头等。使学生知道,这类物质的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是借助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这些变化属于形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三是出示标本,如树叶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类则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现象,找出判断的证据,如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等。

3.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证据的意识。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能拓展和强化学生对两类变化的认识理解。教材中介绍了6个实验:即生鸡蛋放人白醋中(蛋壳变软,产生气泡)、将可乐瓶压扁(形变质不变)、在碱块中倒入少量白醋(产生气泡,逐渐变质)、用口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清水变浑浊,出现白色沉淀物)、将白糖加热融化(固体变液体)、将融化的白糖继续加热(颜色变黑,生成新物质)等。教师因势利导,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参与操作。通过上述动手活动,学生可以在观察实验和交流研讨中,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清楚、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保证学生思维有相互碰撞的机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认知水平也从中得到升华。

以上的教学过程,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了解科学现象,提高动手实验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板书设计

篇8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这无数的第一次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像一个个欢快的脚印,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最令我忘的,是第一次做实验。

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上,老师的告诉我们蜡烛在水里仍可燃烧。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激起了万丈波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常说“水火不容吗?蜡烛怎么可能在水里燃烧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好容易熬到了周末,准备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看老师的话是真是假。

我很快找来一根蜡烛和一个盆子,我把蜡烛固定在水盆底上,然后往盆子里倒入比蜡烛边缘稍微低一点儿的水,再把蜡烛点燃。一切准备好后,我便拉过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耐心地等待着。我盯着盆中蜡烛上一跳一跳的小火苗,心也不由得跟着七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实验是否成功呢?蜡烛是不是真的在水里燃烧?但现在能做也只有等待而已。我全神注地凝视着那微弱的烛光,直到眼睛看得酸痛了,也不原把视线转移开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等了好久,蜡烛还未烧到水面。我抬手揉揉涩痛的双眼,心里不停抱怨:为什么这么慢呀,快点快点!可蜡烛丝毫没有觉察到我此时的心急如焚。仍是优哉游哉地闪动着小小的火苗。我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于是就想做点儿什么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随手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正经地看起来。可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人还很“认真”地看报纸,但心却飞回了还在慢悠悠烧着的蜡烛那儿了。我很快又按捺不住自己了,扔开报纸又走身了水盆。

篇9

(1)点燃钱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和硬度;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并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还是大?

(2)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将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取一只干燥且干净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3)熄灭蜡烛

观察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以知道什么是烟和雾(烟是许多固体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雾是许多小液体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

将探究活动填入表中,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的理解。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方面进行判断。化学性质从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等方面进行判断。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形态、形状发生改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有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如点燃蜡烛(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总之,我们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 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物理性质);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性质)等。

篇10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

1.矛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心。

考虑到燃烧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有悖常理的实验,以启发他们的思维。我拿起桌上的酒精灯,问学生:“同学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仪器?”学生一致说是酒精灯。我接着问:“我们通常用什么方式点着它?”学生说用火柴。我拿出一根玻璃棒,问学生:“玻璃棒能把它点着吗?”大家都摇头。我故作神秘:“看我来点。”我用玻璃棒先蘸了浓硫酸,再蘸磨细的高锰酸钾(藏在仪器盒后面,学生不知道),点酒精灯的灯芯,果然烧着了。学生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呼,满脸洋溢着兴奋的神情。我乘胜追击,取出一块手帕:“我手里有一块手帕,如果把它放在火焰上,会怎么样?”大家说会烧掉。我取出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让前排的小A同学闻,小A说是酒精,我问大家:“如果手帕蘸了酒精,放在酒精灯火焰上,会怎么样呢?”大家说会烧得更旺。为了增加神秘气氛,我说道:“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奇迹的时刻。”我用坩埚钳夹住蘸了“酒精”的手帕,点燃前特地让小B摸了一下,小B说感觉凉凉的。当我把手帕点着时,如学生所想,手帕燃起熊熊的大火。待火焰熄灭,我让小B感觉了一下手帕,他说手帕是温热的,但不是很烫。我继续卖关子:“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而刚刚两个实验都与我们的常识相悖,看来我们对燃烧并不了解,所以我们今天好好研究下燃烧到底是怎么样的反应。”

2、活动情景――共同参与,探求结论。

动静结合的课堂模式易于把学生带入课堂,所以我参考课本内容,再加以推敲提炼,设计了以下三个小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95%酒精、蒸馏水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观察两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摇 ?摇。

由此得出:物质燃烧本身必须具有?摇 ?摇性。

(2)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持续燃烧吗??摇 ?摇。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和?摇 ?摇接触。

(3)同时持小木条和秸秆,放在酒精灯外焰的同一高度,观察哪个比较容易被点燃??摇 ?摇。(第三个实验中用到的小木条和秸秆我反复斟酌了很久,二者形状相似,现象明显,秸秆的上部是空心的,我特地取了最下面的比较实心的部分。)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摇 ?摇。

通过这三个实验,学生相互合作、比较、归纳,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提炼出了实验的意图,更能清楚地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其中第三个实验我挖掘了书上的一句话:“点燃在引发燃烧中起了什么作用?”燃烧不一定要“点”,也有不点自燃的情况。如农村里堆放的秸秆经常要翻动一下,如果长时间放着不管,它自己可能会突然烧起来,这是因为缓慢氧化放出的热达到了着火点。我设计这一环节,一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挖掘书本,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让他们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

二、优化学习方法,强调实践出真知

1.演示实验――展示+探究,开拓思维。

学生切身感受到燃烧的条件后,我改进了一下红磷和白磷的燃烧实验,要求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我把白磷(从冷水中取出,留下悬念)和红磷分别装在试管里,试管套上气球,还有一块白磷放在热水中,在准备这些仪器的同时我解释说,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同时将白磷和红磷放入热水中,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起来,另外两处不燃烧。学生能很快反应过来,包括如何让不燃烧的两处燃烧也能找到方法。如何将水中白磷点着很有意思,跃跃欲试的小C想到给白磷通氧气,我充分肯定他的想法,也向他提出另一个难题,老师没带氧气,也没带高锰酸钾,怎么给白磷氧气呢?小C有些困惑,我提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空气中就有大量现成的氧气。小C恍然大悟,我把一根大试管交给小C,你能呈现给大家水火共存的奇妙景象吗?小C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将大使管罩在白磷上,大家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烧,又是一个与常理相悖的实验,发出激动的欢呼。

2.结合视频――阐述优缺点,取长补短。

我改进的实验也有一定缺点,就是试管中氧气少,白磷燃烧一会就熄灭了,再加上白烟的遮挡,坐在后排的同学看到的现象可能不是太明显,所以我通过播放实验视频,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指出了视频上的方法不够环保,使学生明白改进实验的意图。

3.首尾呼应――揭开谜底,深化理解。

到此为止,学生已经能理解并运用燃烧的条件了,我再把课堂回放到开始时的两个“小魔术”上。我把变“魔术”的道具从仪器盒后面取出,解释“魔法”的玄机:“其实这是根普通的玻璃棒,并没有魔力,老师在玻璃棒上做了点小动作,我先蘸了浓硫酸,再蘸了磨细的高锰酸钾粉末,这两种物质混合会放热”;我又取出烧不坏的手帕:“这也是块货真价实的手帕,老师在酒精上动了点手脚,刚刚蘸的并不是纯酒精,而是含量为50%的酒精溶液,如果是纯酒精,手帕会如大家所想的,会燃烧得更猛烈些,那么为什么50%的酒精溶液会有神奇的魔力呢?”在积极讨论和我的提示下,学生也能理清思路,燃烧的是酒精,热量被水蒸发吸收,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完好无损。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