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匠范文

时间:2023-03-25 05:1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匠

篇1

一、培训对象

(一)年龄男18-60周岁,女18-50周岁,身体健康;

(二)具备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达到初级以上建筑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独立承担过两层(含两层)及以下房屋的建筑施工;

(四)具有两年以上施工经验,其间未发生过伤亡事故和质量事故;

(五)能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六)已取得资格证超过三年的农村建筑工匠,需要重新报名学习,考试合格后重新颁证;

(七)具有居民健康证或防疫健康信息码。

二、培训机构

我区2020年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由区住建局主办,市美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承办。

三、报名

(一)报名时间

2020年6月8日 上午8:30—11:00

(二)报名地点

地点:国际大酒店4楼(区大道201号)

联系人:

(三)报名流程

1.各镇(街道)落实一名具体负责人带队,协助学员报名。学员出示健康证(健康码),填写报名登记表,并提供报名所需资料:身份证复印件2张(正反面复印到一张A4纸上,正面在上,背面在下);近期免冠红底彩色2寸照片2张(报名现场可拍照);

2.缴纳培训费53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3次午餐费);

3.领取培训资料和防疫物资,在培训机构组织下就座,参加开班典礼。

(四)开班典礼

上午11点,区住建局、美景职校、各镇(街道)带队人员、全体学员参加开班典礼。

(五)食宿安排

1.用餐

培训期间学员午餐由市美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免费提供(工作餐标准),早晚餐自行解决。

用餐时间:12:00—13:00

用餐地点:培训教室内

2.住宿

培训期间学员住宿由学员自行解决。

四、培训

(一)培训时间:2020年6月8日——10日

(二)培训地点:国际大酒店4楼会议室

(三)培训内容

1.《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教材》;

2.《区农村建筑工匠政策法规汇编》;

3.《省新建农房抗震设防及施工要点介绍》;

4.《农村危房维修加固方法与技术措施》。

(四)培训管理

市美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的管理,负责落实酒精、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额温枪等防疫物质,负责每天监测体温、监督学员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各镇(街道)具体负责人(带队人员)负责协助培训机构培训期间学员的管理。

(五)注意事项

1、请各位学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准时参加培训,每堂课上课前需签到(不得代签),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2、培训期间原则上不请假,如有事确需请假,需书面向镇(街道)带队领导请假并经同意后方可离开会场;

3、上课期间尽量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上课时手机关至静音或调至振动;

4、培训期间注意自身人身及财产安全。上下课途中和课后安全自行负责。

五、考试

(一)考试时间

2020年6月10日下午 13:30—15:00(90分钟)。

(二)考试地点:国际大酒店4楼会议室

(三)考试方式

本次培训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要求各位学员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四)合格标准

本次培训考试试卷的总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其中,平时上课成绩占30分,理论考试成绩70分。

(五)其他

请各位学员自行准备签字笔,准时到场参加考试。

六、颁证

(一)领证时间:2020年6月18日至28日。

(二)领证地点:区住建局村镇股办公室(3-11)

(三)领证方式:各镇(街道)具体负责人统一领取。

(四)证书名称

篇2

?P键词: 工匠精神;校企合作;社会服务

Key words: craftsmanship;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social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08-02

0 引言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教育范畴,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德国、日本等国际制造业强国的宝贵经验。而科技部部长日前表示:“工匠精神”要从职业教育抓起。本文以高职建筑类专业为例,初步探讨怎样从职业教育中培养专业性的“工匠精神”人才。

1 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

1.1 工匠精神的内涵

春秋时期,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机关备制”的木马车,以及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作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身上所体现的,这种对所做事情和生产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就是最原始最真挚的的“工匠

精神”。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是对每个人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放松。另外,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都是工匠精神。

1.2 建筑行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

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存在的根本,而且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建立优质品牌、良好的口碑,能否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同行的认同,都取决于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专门下发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的文件,然而通过对工程质量和建筑市场的执法检查,依然发现了不少材料偷工减料;施工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违反强制性执行标准;转包、挂靠行为;缺乏施工许可证强行施工等工程质量问题和市场违法行为。

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了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人们从事一切制造、生产、服务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工匠精神。建筑行业中,经常出现的新楼刚交付,墙体就出现裂缝;建筑装饰产品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等现象,都严重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威胁到了业主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许能得到暂时的利益,但终究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也难免被淘汰的厄运。

而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人不能被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投机取巧”、 “急功近利”、 “浮躁不安”等不良现象所影响,不能把工作当作赚钱的途径。而是应该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

作为向企业输送第一生产力人才的主要途径的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

2 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培养探讨

2.1 日常教育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的基础

日常教育包括校园文化教育和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应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把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需求引入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中,从小事中培养学生对工作、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追求创新的精神。而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教育,除了明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把建筑行业,由于人为存在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原因而造成的建筑的安全隐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以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则更能从工匠精神的角度,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工作之后,迅速融合到企业文化中。

2.2 “双师徒制”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建筑类专业“工匠精神”的提升

“双师徒制”是有学校和企业共同与校内的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分别针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有针对的进行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质的提升,使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过硬的土建专业技能又能具备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使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

2.2.1 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

土建专业群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共赢点较多,双方应不断融合,相互提升。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的共同开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校企真正的融合发展,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校内通过聘请企业优秀的人才担任土建专业群的校外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岗位特色,尤其是针对专业实训课程,校外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商讨明确培养目标,再结合实际工程制定个性化实践教学方案、执行全过程的跟踪控制。这样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双师徒制”的特色教学模式的指导,学生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校企合作的另外一大特色即是顶岗实习。我校的土建专业目前有一部分同学在中铁航空港、东北军辉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教学问题的反馈,再加上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能工巧匠的对接,增强了学生顶岗就业的能力。同时通过实习学生的反馈,及时和企业老师的沟通,共同再次修订土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这样对学生的教学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第一课即是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不断地给学生灌输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高技能的职业能力,同时也具备了高素质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了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社会人。

2.2.2 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引入企业到校内共建生产性实训室,是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它能实现与企业环境、设备、项目的零距离对接,有利于增强学校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以我校为例,在近几年依托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和郑州铁路豫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共建了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中心;和?V联达有限公司共建了建筑业务模拟实训室。这些实训室与企业环境、设备、项目进行了零距离对接,体现了企业一线现场操作流程、操作工艺、操作技能。其中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中心建成后,每学期承担了周围外校材料检测的实训课程;建筑业务模拟实训室建成了承担了2014年的河南省工程造价技能培训项目和日常的对外培训项目。在对外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技能专长,为外校的学生和教师解决实习实训中的切实存在问题。同时,土建类的学生们也以志愿者的辅助身份积极参与到这些项目的对外服务中。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其自身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竞争力、自身素养和适应职业生涯的能力。

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专业,也必须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与能力。作为“双师”素质的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土建行业的课题研究和对土建类企业的技术服务。在课题研究和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把其中一些辅工作交给学生来做,提高他们专业研究的积极性和深入性。

篇3

①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施工简便、易于操作等特点,在环境适应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主要应用于因施工附近环境及设施影响而无法进行顺利施工的位置进行施工。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较小的影响范围,其加固效果也十分显著。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极小范围极限内对房屋建筑进行有效处理。③房屋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相比其他技术在防水防渗方面更具有优势,注浆技术主要是在混凝土缝内进行注浆作业,填充缝隙并确保其密实粘结。④混凝土注浆补强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及粘结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耐老化与无污染特点。在压力作用下选用注浆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将具有流动性的粘接剂加入到被加固体内,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粘结效果及封密性。当选用环氧材料压入到被加固体内时,还可以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增强其抗锈蚀能力,通常情况下,压入相应材料后,建筑粘结强度都会远远大于混凝土材料的拉、剪应力,并且能起到环境保护等作用。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俄大量应用,将对混凝土的固结性能进行最大限度地提升,并能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式

2.1高压喷射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就是通过钻机和高压水射流的方式,在裂痕内进行浆液喷射作业,对建筑物墙体变形情况进行有效改善,进而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进行大大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多种高压喷射方式,通常情况下分为单管、双管、三管以及多管高压喷射注浆,在淤泥、淤泥土质、碎石以及人工填土等工程中这种注浆技术应用的最多。在建筑工程注浆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详细检测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严格遵循检测结果对是否应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进行准确确定。当建筑工程地质中没有较多粗粒径块石或较多植物根茎,可以应用这种注浆技术。当地下水流较慢,有利于浆液迅速凝固时,应选用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2.2劈裂灌浆法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劈裂灌浆技术主要通过专业机械设备来达到水泥浆自由流动的目的,这种注浆技术可以将实体裂缝空隙进行充分填充,进而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进行最大程度地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劈裂灌浆技术具有较小的应用范围,通常情况下,这种注浆技术都在建筑结构内部应用,这种技术在内部质量控制中具有良好效果,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在施工过程中劈裂灌浆技术的应用,应对桩底压力、成孔垂直度及成孔深度加以重视,并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注浆方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降低对建筑工程附近设施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选用后注浆施工技术,也就是运用高压灌浆管,当注浆桩混凝土凝结到相应施工要求时,将注浆管提前预埋,通过高压灌浆泵对灌浆压力进行有效平衡,在桩底将按照水灰比提前配置好的浆液注入其中,并将桩底沉渣及时清理干净,选择这种注浆方式能够对桩的承载力进行有效提升,并利用压实与加固方式将桩柱的变形程度降到最低,进而实现最佳灌浆效果。

3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墙体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房屋墙体施工中注浆主要应用于易产生裂缝的墙体。如建筑工程墙体出现渗漏等情况,应在楼板与墙体结构间进行钻孔与管道预埋作业,随后在孔内注入浆液,所选用的注浆材料其粘结能力必须要高,这样才能对墙体的粘合能力与抗剪能力进行最大限度地增强,进而达到避免裂缝等问题出现在墙体的目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门窗位置也极易产生裂缝、渗漏等情况,为确保建筑工程墙体施工质量,必须在门窗周围进行钻孔作业,注浆技术应重点应用于门窗框底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注浆材料的选用十分重要,因为施工人员选用的浆液混合物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要求,结束注浆作业后,应将注浆桩管口及时封闭,并对浆液的干缩程度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渗漏情况的出现。在墙体渗漏状况中,首先对渗漏墙体的部位进行准确定位,随后在墙面上进行钻孔注浆作业,对墙体空心砖的密实度进行有效改善,进而对外墙的抗渗透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并实现墙体渗漏问题的有效控制。

3.2混凝土结构部位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等问题,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应用渗漏等问题的处理。严格遵循混凝土结构渗漏位置的具体情况,进行孔位设置,对孔与孔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将其间距控制在30cm-40cm的范围内,将其钻孔直径控制在0.8mm-1.2mm的范围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其孔深的多少要严格遵循建筑工程渗漏位置的具体状况进行确定。在建筑工程注浆施工中普遍存在浆液干缩情况,基于此,应将环氧胶在浆液干缩位置的两边进行涂抹,进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3.3室内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注浆技术在室内施工主要应用于厨房、地下室及卫生间等位置,这些房间普遍存在较高湿度,相比其他使用功能的房间,这些房间产生渗漏的机率更大。注浆技术在地下室渗漏施工处理中,施工人员必须对钻孔位置先进行清理,随后通常高压注浆及注浆填充作业,应修补渗漏部位,确保施工注浆位置都在一个平面内,防止注浆施工中填充不均匀情况的出现。特别是对钻孔位置及角度的确定要加以重视,切割缝和混凝土表面不能出现垂直状况,钻孔深度应控制在超过200mm的范围,将其间距在100mm-300mm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必须将孔底的杂物及时清理干净,防止裂缝出现在孔壁和孔口之间,进而对地下室渗漏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建筑;土木工程;裂缝;注浆;施工技术

1.土木建筑裂缝的产生

对于城市高层建筑而言,为了便于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成本,一般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可以同时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但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形成裂缝,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结构型裂缝、材料型裂缝以及人为型裂缝。结构型裂缝主要是由外部荷载引起,建筑承受的竖直压力或水平拉应力,如果超过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材料型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主要是混凝土在外部条件的影啊下,表面水分损失过快,产生较大变形,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导致裂缝的出现。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容易产生。混凝土的干缩主要受其结构的水灰比,水泥成分等有关。人为型裂缝是指因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不足,施工程序不规范,技术措施不到位所引起的裂缝,与建筑的施工队伍密切相关。

2.注桨技术的优点

(1)施工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体积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日操作简单,可以适应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

(2)注浆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对病害进行处理,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强度和密实度,达到粘结补强的效果;

(3)注浆材料一般采用加强材料,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自身粘结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4)施工影响范围小,加固效果显著。

3.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3.1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

一般来说,建筑土木工程注浆常用的材料有水泥、水泥-水玻璃浆液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等,总的来说,注浆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强度,较长的使用寿命,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填充性,具备良好的渗透性和亲润性,可以迅速渗入建筑缝隙中,从而提高注浆施工的效果。同时,注浆材料还必须无毒无污染,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选择适当的注浆方法

对于不同建筑和位置的施工,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注浆方法,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1)地下室施工

一般来说,土木建筑的主要病害是裂缝和渗漏,地下室部分则是结构裂缝的常见部位,如果地基工程的处理不够细致,也会产生渗漏现象。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地下室进行注浆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控制和施工措施。首先,要确定裂缝的具置,对裂缝进行钻孔并清理,之后进行高压注浆和二次补灌,对裂缝进行修补。其次,施工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检查,确认无漏补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钻孔深度进行控制,保持与混凝土板的厚度一致,要保持适当的角度,不能与混凝土的表面垂直。在对孔洞进行清理时,可以利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并在此基础上安装注浆管口,要确保结合的紧密性,不能存在缝隙,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在注浆时,可以将浆液导入灌浆机的贮料桶,将压力控制在1.4MPa-2.0MPa之间,要确保浆液沿裂缝流出,注浆要分别进行,不能多个孔洞同时施工,以免造成质量问题。注浆完成后,要对其施工效果进行观察,确定无渗漏点后,可以将注浆孔清除,对地下室进行还原。

(2)墙体施工

墙体部分的裂缝大多为人为裂缝,即施工不规范造成的裂缝,而由于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女儿墙裂缝和楼板裂缝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楼板变形膨胀较小,约为女儿墙的一半,使用普通的常规材料很难进行有效地处理,因此,在对女儿墙的裂缝和渗漏问题进行注浆处理时,要选择粘结力和抗剪度较强的材料。同时,墙体门窗部位也是渗漏和裂缝的多发部位,要在窗框的四周打孔,对窗框底部进行重点加固,注浆材料可以选择质量较好的水泥浆,浇筑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水泥的干缩变形进行控制。

(3)混凝土结构施工

建筑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主要指梁、柱等承重结构,这些结构的裂缝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处理,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混凝凝结构裂缝进行注浆施工时,要保证孔径在0.8mm--1.2mm之间,太小会造成施工不便,而太大则会影响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孔间距在300--400mm之间,孔深需要根据裂缝的实际位置进行确定施工时,为了保证浆液沿裂缝均匀分布,不会从缝口流出,可以在裂缝两侧约50mm处涂抹环氧胶。浆液的固化时间通常在12h左右,固化后,要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注浆材料切实进入裂缝之中,发挥出粘结的作用。

(4)厨卫间施工

厨房和卫生间是用水比较集中的部分,也是渗漏和裂缝的多发区域。现代建筑的厨卫间一般都设置有防水层,如果发生渗漏,通常是由于防水层失效造成的。注浆工程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环氧注浆的方式,切断渗水通道,从而避免水流沿裂缝扩散。在对厨卫间进行注浆施工时,可以在砖缝出进行开槽,使用环氧砂浆进行嵌槽施工,在嵌槽内埋设管道,诸如环氧浆,对裂缝进行填充。相对来说,这样的方法更加简单,施工完成后,可以使用水泥对孔位进行修复,不会影响厨卫间的整体效果,可以减少成本的支出,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注浆加固的效果。

4.注浆时应注意的事项

(1)隔水球塞必须按规定尺寸严格制作。每次设置隔水球塞时,必须试验一下是否能顺利通过导管。不合格的隔水球塞不得使用。

(2)灌注过程中拆卸下来的导管要及时冲清内壁,以防导管内壁残留的水泥砂浆凝结后,会妨碍隔水球塞顺利通过。

(3)储料斗中的混凝土储量必须保证充足。第一次灌注时需多少混凝土量,要认真计算,以免出现差错。灌注时要随时测量混凝土上升情况。拆卸导管前,要仔细测量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认真计算需拆卸多少节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严防导管拆卸过多,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4)每灌注一斗混凝土,要把导管提动一下,并按规定适时拆卸导管,以防导管埋入混凝土时间过长和埋入深度超过规定,造成埋管事故的发生。

(5)当导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用吊车的起重设备,吊起一节钢轨或其他重物在导管内上下冲击,把堵塞的混凝土冲开,或迅速提出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重新下隔水球塞灌注。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但是受到建筑材料和建筑自身重力作用的影响,建筑土木工程在许多地方都会出现裂缝,引发建筑的渗漏现象,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注浆技术以其自身的优点和特性,完美地对建筑的裂缝进行了加固和修复,其效果相当显著。建筑施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对注浆技术重视起来,切实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随着工程量的不断加大,各类施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从而带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文中对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后注浆技术;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底层的性质、施工受到承载力大小、桩基长度等许多因素都是灌注桩基后注浆技术施工之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有很多种施工方式,比如桩侧注浆、桩底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法等等。桩基后注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单桩的承载能力,还减少了桩基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问题,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后注浆施工技术介绍

2.1、技术原理

在进行桩身施工时需要将注浆管首先预埋好,然后固化的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到桩端的土层中,浆液在土层中通过渗透、置换、填充、压密、劈裂和固结等多种物理和化学的反应,与周边的土层发生力学上的改变,从而使桩端的阻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减少桩基的沉降及提高单桩的承载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2、注浆设备

在后注浆施工中,需要有压浆管进行注浆,此设备是整个工艺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

2.3、压浆管的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和后压浆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桩端后压浆的压浆管 2 根¢25 无缝钢管布置在钢筋笼的内侧,下端伸到桩底标高下端以上400mm处,设一道压浆环管与2根¢25无缝钢管连接。在上顶部每隔12米处设一道压浆环管,压浆环管一端与其中一根¢25无缝钢管连接,压浆环管另一端从自然地坪面另外接入 1根¢25无缝钢管连接,根据本工程桩长计算,压浆环管设置不少于 4组,¢25无缝钢管每颗桩不少于5根,顶端高出地面0.3m。

2.4、压浆管的制作

压浆管材料:压浆直管采用直径¢25无缝钢管,压浆环管采用直径¢20的优质塑料管。压浆直管连接采用焊接或丝口连接,上端口用丝堵密封,底口焊接三通,注浆环管绕钢筋笼一周后与三通连接,形成注浆管路系统。注浆环管上按间距4-6cm在管上、下和外侧设置出浆口,出浆口直径为5mm。出浆口设置完成后用胶带封口,压浆环管外包橡胶套,以保证钢筋笼运输和下设时不破坏压浆环管。压浆管与钢筋笼绑在一起,用堵丝将注浆管上口封住,防止异物堵塞压浆管。压浆直管所有接头应密封,防止由于出现连接质量原因导致注浆管堵塞。

3、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

在后注浆施工工艺中需要进行浆液的配比,在进行浆液配比的材料中需要使用到水泥,要保证与桩体混凝土中的水泥保持一致,同时加入特定的膨胀剂和减水剂。浆液在配制时水灰比的比值通常情况下是一定的,在进行搅拌时需要使用搅拌桶来进行,保证搅拌的均匀,同时在搅拌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来相互配合使用,要保证充足的搅拌时间,以确保浆液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如下:

3.1、开环:这个环节通常需要在桩灌注完成后的十二个小时之后进行,为了使压浆管保持疏通状态,需要用高压清水打开压浆管,同时还要保持压水五分钟,这个过程完成后再将压浆口进行封闭。

3.2、压浆:压浆工作在桩灌注完成后的十二小时之后开始。

3.3、分配注浆量:在进行压浆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主要以压浆量为主,同时对注浆压力有规定,不能超过 2MPa。

3.4、压浆压力控制:在进行压浆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包括开塞压力、压注稀浆压力、压注清水压力和压注稠浆时压力。开塞压力在这些压力中是非常大的,此压力可以有效的控制压浆孔的保护装置,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对开塞压力是不需要进行控制的,在压浆装置打开后,开塞压力自然就会降下来。但对于压注清水时的压力是需要进行控制的,因为一旦压力过大,则清水极容易渗透到桩周围的土层中,所以对压注清水的压力一般都会控制在1MPa 左右。

3.5、压浆的终止条件:在压浆即将完成时,进行终止时也要以压浆量为主,同时对压力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对压浆量进行压注的过程按照设计来完成,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问题,则要及时的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处理措施如下:

(1)压浆装置压力过大时,这时浆液则无法压浆,所以需要更

换其他的装置来完成没完成的工作。

当实际压浆量小于设计压浆量时,则会出现串浆和冒浆的情况发生,这时则无法继续进行压浆工作,需要停止工作,重新对压浆装置进行冲洗后一个小时后才可以再接着之前的压浆工作进行,直至作业完成。

(3)当实际压浆量与设计压浆量相等时,这时虽然可以继续压浆操作,但压力却较低,所以需要对浆液进行重新的配比,使其稠度增加,然后再继续压浆。

3.6、在进行使用稠浆注浆操作时,使浆液在桩端渗透扩散均匀,达到饱和状态,在压浆量达到设计值的时候,当压力稳定 15分钟,可停止注浆。

3.7、出浆孔在压浆管下设之前一定保持密封状态,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要防止会因为孔壁摩擦或者其他的原因损坏密封,导致出浆孔被堵死。

3.8、一些应对压浆操作中异常情况的措施:当孔壁附近有冒浆的情况出现时,则需要立即停止压浆工作,找出导致冒浆的原因;当一根管压浆时另一根管出现冒浆情况,则应立即关闭冒浆管;当压浆管的压力过小或是消失时,但压浆量还较大时则应立即停止压浆操作,需要把压浆管用清水清洗后 10 个小时左右再换成稠浆进行操作。

3.9、在后压浆施工完成的两天内,避免钻机钻孔作业出现在桩周围 8 米以内,防止浆液从附近的薄弱点冒出。

3.10、压浆的整个过程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压浆的数量、施工时间、压力和开始及结束时间、压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等都要记录清楚。

4、桩基后注浆施工关键技术

4.1、制作注浆管方面

注浆管有端部花管、中部直管和上部接头三部分组成,也正是这三部分的有机结合,使得撞击后注浆顺利实施。花管的出浆口一般为梅花状,孔径的大小根据现实的情况,一般在 6cm-7cm 之间。另外,需要用交代或者塑料膜包裹好花管段,防止管道渗透,保证施工质量。

4.2、安装注浆管

一般是将两根注浆管焊接在钢筋笼的内圈,加强稳定性。在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确保注浆管的密封效果。安装注浆管时,要使得花管端部与钢筋笼的地段保持水平。注浆管的顶部应该与地面保持 200mm-300mm 的距离,避免钻机挪动对注浆管造成损害。

4.3、压水试验

此过程要严格控制水压和压水量,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4.4、注浆施工过程

这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值、注浆水泥量和浆液配比等指标,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方式。一般来讲,压浆过程中,先是灌注稀浆,最后灌注稠浆,这样可以使浆液更快更紧密的融合。

4.5、在地下水地段施工时,由于水压的影响,水灰配比与地下水以上地段有所区别。要将注浆时间控制在 5-10min,保证注浆完成时注浆压力达到终压标准。

【结束语】

虽然桩基后注浆技术的实用效果非常好,是一项具有非常实用价值的施工技术,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这项技术还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还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还需要加大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邦瑜《软土地区超长桩基后注浆施工关键技术》《重庆建筑》 2012年2月

[2]李体兵《钻孔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2月

[3]陈镇《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探讨》《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6月

[4]高虎《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广东建材》2009年6月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注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在目前我们国家中,建筑病害是在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它对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损失。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和常见的病害就是出现裂缝漏水,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体使用功能的发挥。这种情况下,建筑公司纷纷采用注浆技术对这些病害进行处理。

一、注浆技术方法分析

1.喷射法

喷射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注浆方法,其最早开始的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末,其也称为“高射压注浆法”,这种技术方法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规范。其主要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软基处理、水利工程中的防渗、矿井防渗与加固、地铁工程、高层建筑工程等地大面开始应用,在这些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基坑的防水防渗能力。

2.静压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也称为劈裂注浆。其主要是用压力的作用将水泥砂浆或者泥浆注入到软土当中,这些注入的泥浆会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基应力中较小的应力面不断延伸,这样就会形成一些不规则的泥浆凝结体,在凝固之后会产生一定的挤压力,这样就起到了密实作用减小了土壤中原有的空隙,提高防渗防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地基施工质量。

3.复合法

复合法就是将喷射法和静压法根据一定应用顺序进行组合的一种注浆方法,这种复合法的应用方式主要为先采用高压旋喷方法形成柱体,之后再利用静压法提高旋喷实际效果,使浆液尽量扩散以避免注浆出现盲区。这种方法常用于桩基的加固作业中,能够充分发挥注浆方法的优势,提高注浆效果。

三、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工程基本概况

工程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东浦洼,工程总建筑面积是138931.5,该工程属于天津市武清区东浦洼还迁小区一期工程(中区乙),由天津武清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设计研究院进行建设和设计的。在该工程中大部分地方都用到注浆技术。我们就根据工程的基本情况对用到注浆技术的地方进行简要分析。

2、根据实际情况对注浆技术的应用简析

1、优化选择材料

注浆整体性能的保证除了需要先进的注浆技术方法之外,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注浆原材料的选择。而常见的施工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水泥。在注浆施工中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水泥,因为其是一种高质量的水稳定性材料,在凝结之后会形成稳定胶结体,例如常用的氯化钙、膨润土等浆液都是属于水泥性质的浆液。其二,水玻璃浆液。这是在进行水泥配浆过程中必须的一种掺人剂,这种掺人剂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浆液对工程的适用性,常用的掺人剂为氯化钙。其三,高分子有机材料。在注浆浆液中除了需要一定的硅酸盐以及其衍生物之外,还需要一定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比如纸浆废液、脉醛树脂等。

2、优化墙体施工

装修施工中结构层清理是关键工序,通常采用剔凿、磨刷、清扫等方法保证基层的质量。施工中内外墙均需要抹灰,需注意以下几点:绘制土建、安装的协调图。如卫生间、屋面等协调图,协调图绘好后进行审批、修改、分发工作,各专业据该图纸安排施工。做好总进度控制计划,水、电安装根据计划合理进行穿插作业,注意对成品和半成品进行保护。操作工艺为基层处理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护角抹底灰、中灰罩面清理。施工要点包括:用一面墙做基准先用方尺规方,在地面上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再按墙面基层的平整度在地面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100mm处吊垂线并弹出垂直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确定标准灰饼厚度。在灰饼间抹灰(水平方向)厚度、宽度与灰饼相同。上下水平冲筋应在同一垂直面内。阴阳角的水平冲筋应连起来并应互相垂直。待标筋有了一定强度后,洒水湿润墙面,然后在两筋之间用力抹上底灰,用木抹子压实搓毛。底灰要略低于标筋。底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砂浆,面层砂浆采用1:0.3:2.5水泥石灰膏砂浆,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抹第二道灰,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抹面的颜色均匀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在对室外抹灰时由于图纸要求厚度为10mm,所以施工中一次成活。先刷胶素灰一道,紧跟抹1:3水泥砂浆用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待表面无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轻刷一遍,以保证面层抹面的颜色均匀一致,避免和减少收缩裂缝。

3、优化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结构中进行注浆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内容,第一,孔位设置需要以病害部位为参照基础。孔之间的距离需要控制在400毫米以内,300毫米以上,而孔径需要控制在0.8-1.2毫米之间。如果病害为干缝面,孔的位置可以设置在裂缝两侧30-50毫米的位置,同时,在缝口处要进行封闭处理,最好的选择就是涂上环氧胶,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在注浆过程中浆液从缝口流出,影响注浆质量。如果裂缝为湿缝,就需要采用沿缝开槽的处理方式。第二,后期调整工作。孔或者槽处理好之后,需要根据事先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内容为埋管与封槽。同时,如果处理方案是在干缝中进行。低粘度环氧树脂。材料的注人,需要把固化的时间控制在14个小时以内,进行这一处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注浆浆液能够把裂缝充分填满,确保粘结强度。而如果是湿缝,所选用的材料就需要对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以确保粘结强度,实现补强,除病害的目的。

4、优化厨房、卫生间施工

厨房、卫生间是人们生活中用水较多的地方,所以渗漏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防水层失去效用。如果厨房贴有瓷砖还会由于发潮等原因有冒汗的现象。在运用注浆技术进行施工处理时,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环氧灌注切断渗水通道,控制水沿毛细孔扩大散。即在混凝土地板与砖墙的砖缝开一小槽,沿砖缝布孔,孔距在 200-300cm 为宜,采用环氧砂浆嵌槽,埋管注入环氧浆,重复注浆至充填饱满。

5、地下室施工

地下室是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一个部位,也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部位,注浆施工效果的好坏对于地下室的防水防渗漏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在施工中主要采用先钻孔再注浆的方式进行。施工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艺环节:查找裂缝钻孔清洗钻孔安装注浆嘴高压注浆二次补灌修补渗漏点清理注浆嘴清扫施工现场验收。而其中钻孔与注浆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施工环节。在钻孔的过程中,钻孔深度不小于 200mm,用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吹扫孔洞,去除孔中的灰尘和碎片;安装注浆嘴,深度为注浆孔长度的 75%,紧同注浆嘴,确保嘴与孔壁无缝隙。在注浆时,要将浆液倒入高压灌浆机贮料桶内后,开始向第一个注浆嘴注浆,压力由从低到高慢慢提升,最后控制在1.5~2.0MPa;裂缝中的水被挤出后流出浆液,当浆液沿着裂缝到达相邻孔后可停止注浆并移至下一注浆嘴;灌完一条裂缝的最后一个注浆嘴,再回到第一个注浆嘴,依次补灌浆液;观察 48 小时,检查止水效果,如有渗水点,打孔埋嘴,再次注浆直到无渗水为止;最后用水不漏封堵注浆孔洞,清扫垃圾。

结论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是具有很大应用价值的一种裂缝填补加固处理技术。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结构中,采用其他加固方式不能达到较好的强度或防渗防水性能,就可以使用合适的注浆材料,利用注浆技术来实施加固处理。

参考文献

[1]姚晖.谈在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9(5).

[2]靳少华,宁敏.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2).

篇7

【关键词】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矛盾日益凸显,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形式,这一建筑趋势既有助于建筑水平的提高,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难题,又相对增大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要求更高。在此背景下,除了要采用先进的施工装备外,在施工技术上也要加以革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我们对其加以研究。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概况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原理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通过采用浆液固定住桩体,从而使桩体与浆液相融合,增强桩基温度,强化桩基承载力[1]。在对桩体进行注浆后,对桩基周围的粘性及细沙土壤进行注浆,使其网状分布,可以提高土壤的硬实度及稳定性。如桩基土壤沙粒较粗,通过注浆,能使浆液和砂石填充磨合,缩小缝隙,增强桩基承载力。

(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发展概况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多是由于施工技术不完备所致,使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不高,安全隐患众多。通过相关的施工实践得知,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桩基沉渣及泥皮等问题的控制上较为有效,作为桩体施工及桩体加固技术的结合体,后注浆技术一方面能提高桩基承载力,并将桩基沉降控制在较为科学合理的深浅范围内,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分类、优势及不足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根据桩基类别的不同,可以分为极端注浆法和桩侧注浆法两种,极端注浆法指的是当桩基修建完毕后,将水泥浆液灌注到其一侧,待浆液与桩体充分融合,再对一侧桩基的承载力加以强化。桩侧注浆法是运用水泥浆液将桩基一侧进行灌注,等其凝固之后,再加强桩侧及桩端的承载力。桩侧注浆法弥补了传统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不足,是对其的补充发展。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固化桩基沉渣及泥皮,从桩基沉降量大幅减小,从而增强桩基承载力。第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极大缩减建筑工程造价,减少桩长及桩基直径,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工艺较为简易,且适用于不同地质状况的土层及岩层,应用普及性较高。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虽然具备以上优势,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桩基周围泥皮容易使桩基施工出现应力松弛问题。二,桩基两端沉渣对桩基持力层构成一定干扰。三,导致钻孔灌注桩在竖向承载力上出现离散现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时,要在充分利用其优越性的同时,注意其不足之处,并加以不断改善,使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

三、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研究

如前所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可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但在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其施工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对其加以具体分析研究。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工艺流程

1.安装注浆管

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注浆管材料的选取上,通常选择镀锌管或无缝焊管。注浆管在直径大小上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要及各类影响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将其确定在Φ26mm-Φ31mm之间。注浆管根据其结构可以将制作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为注浆管顶部的带丝扣接头制作、注浆管中部直管制作及注浆管底部花管制作。在对注浆管花管进行设计时,要采用梅花形状设计花管内侧壁部位,将花管孔径确定在5mm-8mm范围内。在注浆管底部花管制作中,要用塑料膜、胶带或橡胶模将其包扎完好,并用铁丝进行绕圈缠绕,使其得以牢固捆扎,以免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注浆管发生渗漏现象,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

2.压水试验

建筑工程施工中,在完成灌注桩浇筑施工工序后,间隔约一周左右的时间,施工人员需开展压水试验操作。进行压水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注水管路及其单向阀的通畅性,因此,在开展压水试验之前要将单向阀周围散落的混凝土、沉渣及泥浆等进行彻底清理[2]。压水试验操作人员要将压水试验中灌注桩管路产生的压力值及管路疏通情况加以及时准确地记录。

3.下放及安装注浆管

注浆管在进行实际安装操作时,在对相邻注浆管进行对接安装时要保障准确无误,在对注浆管进行焊接处理时要使焊缝保持在密封状态下,并使焊接接口连续饱满。在下放及安装注浆管时,要严格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在使注浆管安装处于密闭状态下,保持其连续性,提高注浆管安装环节的质量。

4.灌注桩后注浆工艺

作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步骤,灌注桩后注浆工艺直接影响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整体质量水平[3]。因此,要确保灌注桩后注浆工艺得以正确操作,在操作前,要对影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的各类因素,如注浆水泥用量、浆液水灰比、注浆压力值等,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流程环节,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消除影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的制约因素。

(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1.安装注浆管前,要将管内杂物加以清理,以免出现灌注堵塞现象,对注浆管及注浆头加以认真检查,在每个节段进行密封检测,并适时进行灌水试验,如出现渗水现象,及时排查原因,进行整改。注浆管花管端部要与钢筋笼保持齐平。

2.强化水泥浆的质量控制,严格对水泥质量进行把关,查看水泥有效期限,剔除质量不合格或已过使用期限的水泥产品。在初期投料时采取计量投料措施,并确保投料配比准确。注浆阶段,要进行连续作业,确保注浆过程不中断,如因特殊原因,需加以中断,则要制定相应措施方案,使注浆过程尽快得以恢复,最大限度保障注浆工艺的质量。注浆过程中,对注浆数量、注浆时间及注浆压力等各类信息数据,要设专人进行记录,以为后期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3.严格控制注浆量及注浆压力,分析两者间的关联,确定注浆结束时间。在以下条件下,可以终止注浆:一,压浆压力符合终压要求,并保持5-10分钟,终压压力为初压的倍数(2-3倍);二,如出现注浆管堵塞,采用另一根注浆管进行注浆,当其满足第一项要求时,即可终止注浆。

结语:

综上所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且基本的施工技术类型,可以使桩基沉降量得以降低,提高桩基承载力,节约建筑成本,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发展及应用空间也极为广阔。本文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概况入手,分析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的显著优势和不足点,并梳理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希望为相关建筑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重兵.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华民居,2014,(9):289.

篇8

【关键词】地基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质量措施

1、工程概况

某通信大楼基地工程位于某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63300m2。包括通信生产楼、客服办公楼、物流配送楼、通信指挥中心及中央场区地下车库,均采用框架结构。工程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应用复式注浆工艺,设计桩径800mm,共628根。工程±0.0绝对标高为77516m,场地地坪标高-2.0m,工程桩桩顶标高-8.6m,设计桩长33m。

2、复式注浆

2.1 后压浆注浆管、注浆阀、注浆器加工制作及固定

注浆管使用Φ25mm、Φ20mm(壁厚3mm)的国标无缝钢管制作,在现场加工区套丝机上两端套丝,套丝长度不小于30mm。注浆管加工长度2~6m,供不同长度的注浆管安装时选用。注浆管间连接使用管箍,接口处缠绕生料带并用管钳拧紧。桩底注浆阀使用长400mm的Φ25mm短钢管加工成花管,在台钻上按80mm间距对称打孔,呈梅花形布置,打孔数量不少于8个,孔径5mm。注浆阀端部套国标螺纹扣,加堵头封堵。注浆阀与注浆管采用套丝加相应直径管箍连接,注浆阀全长用橡胶皮包裹,用铁丝绑扎严密,外部用胶带缠绕紧密,防止注浆口在施工中堵塞。两根桩底注浆管对称摆放于钢筋笼外侧,保证上下垂直,并与钢筋笼绑扎固定后电焊点焊牢固,随钢筋笼一同下放,下放过程中注意不得碰撞。起吊钢筋笼时,及时将桩底注浆管与加工好的注浆阀连接,注浆阀伸出钢筋笼底长度与实测孔深及超打部分深度相符,确定为300mm。桩侧注浆器使用PVC管加工而成,管长环绕桩身一周,每隔500mm对称打孔,孔径5mm,注浆孔外包裹高压防水胶带和橡胶套,并用塑料胶带封闭孔眼。连接阀由三通和180mm长短管接头组成,注浆器安装下放时,PVC管两端与连接阀上的短管接头连接牢固。注浆器水平设置在标高-17m和-25m两处,在钢筋笼下放至标高位置时,及时将加工好的PVC管套穿在钢筋笼外侧,注浆孔位置预留一定长度凸出钢筋笼,以减少注浆对桩身混凝土影响,使用12号铅丝绑扎牢固。并通过连接阀与竖向桩侧注浆管底部连接,随钢筋笼一同下放。

2.2 注浆准备及水泥浆配制

注浆前安装好注浆泵、水泥浆搅拌机和储浆筒,将高压注浆管与注浆泵连接,并试喷清水确定注浆系统工作状态完好。水泥浆按水灰比0.15~0.17配制,并掺入水泥用量12%的UEA。水泥浆搅拌前,先在水泥浆搅拌机筒内做出加水位置标示,当清水加放至标示处时停止加水,开始倒入水泥,启动水泥浆搅拌机将水泥浆搅拌均匀后,由流浆口流入储浆筒,储浆筒口放置细筛网防止杂物流入储浆筒内。

2.3 通管开孔

通管开孔时注意压力由小逐步加大,直到清水打通。通管结束后,再将注浆管顶部用堵头拧紧。正式压浆前分3次进行通水试验,提前发现堵管问题及时解决。1)第1次通水试验在钢筋笼、注浆管下放完毕后进行,以确保下放钢筋笼过程中注浆管畅通。发现不通时,应提出钢筋笼,重新安放。2)第2次通水试验在混凝土灌注完毕后进行,确保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浆管畅通。3)第3次通水试验在正式压浆前进行,以确定注浆初压力,压力以保证疏通注浆管为准,确保注浆管不发生堵塞。

2.4 高压注浆

1)成桩7d后开始注浆,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20以上。2)压浆时将注浆泵的一端放入储浆筒,一端用专用高压注浆软管与桩端注浆管连接,开启注浆泵电源开始注浆。注浆中需严密监视注浆压力,保持一定的注浆流速,至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3)注浆开始后,水灰比由0.7逐渐降至0.5,注浆压力控制在3MPa内,防止初始注浆压力过大导致水泥浆液沿桩侧上冒。维持桩端注浆压力,注浆时间应控制在30~40min。桩侧注浆以水泥注入量控制为主、泵送终止压力控制为辅。若水泥浆从桩侧溢出,应调小水灰比,改间歇注浆至水泥量满足设计值。4)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桩体上抬3mm或个别压力大于4MPa或7min后注浆量仍未达到设计注浆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改为间歇注浆,或调低浆液水灰比: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孔。注浆间歇时间宜为30-60min。

3、质量保证措施

1)压力、注浆速度、注浆量是3个最重要的控制参数。砾石层主要控制注浆量,在级配良好的砂土及黏土中,注浆压力是最主要的控制参数,注浆压力以0.5-2MPa为宜,不超过3MPa,注浆压力大于注浆深度处土层压力。稳定时间在5min,注浆速度30~40L/min。注浆开始时,泵压不要太高,要降低压力慢速进行,使压注的浆液有较充分的时间渗透到孔隙中,使注浆效果更为理想。2)先进行桩侧压浆,待水泥浆终凝后再进行桩端压浆,桩侧压浆对桩端压浆起封堵作用,避免出现较难补救的结果。应采用适宜的压浆速率,使挤出孔隙水所需压力与泥皮劈裂所需压力之间大致达到平衡。3)注浆管选用标准焊接管,保证接头质量。注浆软管有合格证并复检合格,防止注浆时发生注浆软管爆裂,危及安全。4)严格控制水泥浆液的配合比,浆液搅拌均匀,防止离析。搅拌好的水泥浆液立即注入,如有停滞,时间不得超过30min。5)后压浆管接长、下放过程与钢筋笼绑扎过程做到牢固可靠,不得有折断、弯曲现象。后压浆前露出地面部分的注浆管头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压断破坏。6)当观察到另一注浆管冒浆时应立即停泵,封堵此侧冒浆管,并记录下百分表的初读数,然后继续开泵灌浆。如桩周地面冒浆,应间歇2-3h后再次补注,使累计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如泵压超过设计值应停注0.5-1h,改注其他桩,回头再注此桩。注浆结束要立即打开注浆管连接接头,防止浆液凝结固化影响注浆质量。7)如浆液注不进且压力升高很快,有可能是发生堵管,堵管一般发生在高压胶管及泵内,处理后继续注浆,如果判别不是堵管,可稳压10min后结束注浆,也可采用连续反复开关泵的方法进行加压。8)在注浆过程中若发现注浆压力突然下降、流量突然增大,应立即停止注浆,检查是否冒浆、跑浆,当发生冒浆、跑浆时,应停止注浆,采用封堵、减小注浆压力、加大浆液浓度、间歇注浆等措施。9) 除正确把握钻孔压浆桩施工技术关键以外,要想确保该建筑项目建设成桩质量的稳定性,还应当针对钻孔压浆桩成桩质量予以系统的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裂缝,严重的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因此,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变形测量工作。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工作可以参照国家及建筑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但是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方法与有关行业规范标准规定的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建筑工程沉降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本文根据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相关的实际内容,结合国家及行业的规范标准,对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一、基准点和沉降测量点的布设

1、基准点的布设

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的有效期限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长的,沉降测量的期限有10年、20年,甚至更久,所以,基准点的长久稳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建筑工程为了适当的减小因水准测量路线过长,导致出现的测量误差,建筑工程沉降测量所用的基准点一般都是设置在距离工地比较近的建筑外墙上,并采用高程系统。在这样的一种设置上,如果时间过长,就会由于大规模的城区改造、建筑拆迁等情况,导致基准点被破坏。一旦基准点被破坏掉,测量工作就必须停止作业。所以,国家的有关规范并没有明确沉降测量所用的基准点就必须是国家水准点的规定,从上述情况来看,为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设置在距离工地比较近的基准点只能作为工作基点,并且要与距离城市较近的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从而得到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点在国家统一的高程系统中的高度值。综上所诉,就是为了能够保证即使工作基点和联测基点都被破坏,也能够用市内国家统一高程系统中的基点进行恢复,使测量工作始终保持正常状态。

2、沉降点的布设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规范,建筑工程沉降测量点的布设必须结合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和需要进行建筑的建筑物结构特点,以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来确定。

沉降点的布设应该从以下几个设置层面考虑:从建筑设计中的平面设置考虑,沉降测量点一般应该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沿外墙每10mD15m处或者是每隔2D3根立柱的柱基上。从建筑设计中的纵向设置考虑,沉降测量点一般应该布设在主体的±0.00以上0.5m左右的外墙上,这样进行测量比较方便。但是针对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这样的布设会经常遇到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测量工作不能进行。

二、沉降测量的实施

1、仪器测站的设置

我国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在设置仪器时,前后视距差对于一等不能超过0.5m,对于二等不能超过0.1m。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对一栋建筑物的各个沉降点进行测量时,在视线长度要求的范围内,往往一个测站上同时可以测量到多个沉降点,如果在一个测站上同时完成多个沉降点的测量,前后视距差必然会超限。

如果严格的按照前后视距差的要求进行测量,就必须在相邻的两个沉降点之间进行仪器测站的设置:一方面,测站设置越多,测量误差产生的机会也就越大,这样就会造成因过分的强调前后视距差相当,使测量精度价降低以及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在行业规范中限制前后视觉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因水准仪在i角而引起的水准读书误差,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沉降测量之前,水准仪的i角已经都进行了严格的校正,因此,前后视觉差即使相对较大,也不会因i角而产生水准尺读数出现明显的误差。

2、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监测方法也逐渐在沉降测量中得到应用,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在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监测方法。

(1)水准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是建筑物沉降测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水准仪确定基准点和沉降监测点,通过沉降监测点各周期的高程变化来分析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该方法适用性强、精度较高,能够适用于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是一种应用广泛、传统且可靠的测量方法。

(2)全自动测量法

随着测量仪器的不断改进,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优点于一体的全站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全自动跟踪测量仪的推广应用,为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的全自动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数字化摄影测量法

数字化摄影技术是一种利用被摄物体影响来重建物体空间位置和三维性状的技术,该技术目前在快速绘制大型建筑遗址、国防建设、地形图绘制、建筑工程学等方面均有应用,尤其适用于重要工程的变形和自动生产线监测、弹体运动轨迹、炮口冲击波等不可接触的物体测量中,在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中,由于其不需要接触即可获得多点的三维空间信息,且精度能够达到2-4μm,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数据的处理方法

按照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行业规范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测量线路的布置都布设成为闭合的线路,并在布设中计算出线路闭合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此外,如果在布设中计算出的线路闭合差不超限,那么还要将其反号后,按与侧段的长度成正比例的分配到线路中(对每一侧段的高差进行修正)。

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具有着特殊性,除了第一次测量外,往后的测量都是在进行着重复性的工作,由于每次都要重新测量一遍,因此,有效的避免了因测量次数的增多而导致的误差积累,而且从同一点测量,对高差值进行多次的比较,能够得知测量中是否存在大的错误,这样来看,将沉降测量线路布设成闭合线路的意义就不是很明显。另外,沉降点基本上都不会出现上升的现象(会出项上升的都是极个别的情况,暂且不提),即沉降点的高程值总是等于或者小于前一次的高程值,如果按照行业规范的要求,将沉降测量线路布设成闭合线路的状态,有可能扭曲沉降点的高程值,使得在沉降点还未下降,就出现沉降点上升的不合理现象。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沉降测量完全可以不采用闭合线路,数据处理也不需要进行闭合差分配。

三、测量周期的安排

建筑工程的沉降测量周期主要是依据沉降速率的大小而安排的,能够影响建筑工程沉降速率的主要因素就是荷载,荷载在建筑工程封顶前和封顶后有着不同的荷载量。

1、工程封顶前的周期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民用建筑可以每增高1D5层进行一次测量,由于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前的施工阶段,其荷载量增加的速度呈直线上升趋势,所以,沉降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建议有关规范标准明确规定每加高1层就要测量一次,这样能够及时的掌握沉降量与荷载的关系,并且能尽早的发现不合理的沉降,在沉降异常过程中及时的进行解决。

2、工程封顶后的周期

建筑工程在主体封顶后直至工程结束,这个期间称为装修期,有关的规范标准对这以期间的测量周期没有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由于沉降总是滞后于加载,因此建筑工程封顶后的装修期间内,偶尔会出现比封顶前更大的沉降量,同时,在装修期间内,建筑工程也会因设备、墙体、地板等增加一定的荷载,对此,整个期间的测量周期应该根据前一个测量周期测算而得出的日平均沉降值来那排。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各种高层建筑便开始广泛修建。所以,沉降测量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还能够发挥技术信息反馈的效用,及时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细的建设资料。因此,为了能够发挥沉降测量施工技术价值,就需要能够合理进行施工程序,有效进行全面监控,以减少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篇10

(1)观测点。由沉降观测目的可知,观测点必须埋设在能够充分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的位置。根据实践经验,这种位置要求在建筑物周边选取的观测点要纵横对称、均匀分布,并且相邻两点的距离间隔在15到30米之间为宜。另外,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还要充分考虑到各施工阶段的具体要求,特别需要注意保护原观测点免遭墙柱饰面施工破坏,不然将导致观测中断前功尽弃。在图纸上,设计单位一般会特地标识观测点布置图。(2)观测精度要求。精度等级的确定以设计及建设单位要求及建筑物特性为依据。如无特殊要求,对一般高层建筑施工而言,为达到观测要求,可采取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该观测技术指标如下所示:①往返校差、复核或环线闭合差:h=Σa—Σb且不大于1/√n(n—测站数);或h=Σa—Σb且不大于1/√L(L—观测线路距离)。②前后视距不大于30米。③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0米。④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大于3.0米。⑤沉降观测点相对后视点的高差容差不大于1.0毫米。⑥水准仪精度不小于S2.(3)观测“五定”。具体指保持基准点、基点同观测点之间点位稳定;保持仪器设备稳定;保持观测人员稳定;保持环境条件稳定;保持程序方法及镜位路线固定。观测相关措施要尽量保持客观稳定,避免造成不定的观测误差,以便确保观测结果趋于统一,并保证每次复测结果同首测结果具有更为一致的可比性,使得对沉降量的观测更为真实。(4)观测成果整理计算要求。对于每次沉降观测得到的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地登记在册,遵照施工测量规范要求进行记录计算。观测成果的整理计算,要遵照依据正确、有序严谨、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等原则进行。

2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步骤及程序

(1)水准控制网的建立。按照工程布局特点及现场环境状况来制定施测方案。水准控制网则应根据建筑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及布网原则要求来建立。具体如下:①高层建筑周边一般须布置的水准点书目在三个以上,且彼此间距≤100米。②架设在场区所有地点的观测仪器都必须保证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后视水准点,水准点之间还要可以相互闭合检校。③水准点的设置区域。水准点不得在地面沉降区、地面震动区或工程开挖区内设置,要根据二等水准测量要求(≥1.5米)埋深水准点。水准控制网的建立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合理进行,并同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各水准点高程。(2)观测路线的设置。观测点位置须依据水准控制网,按照观测点埋设要求或者布局图来确定。然后要在控制点与观测点间建立常规性观测路线,并固定下来。仪器架设站点同转点处要设立起标记桩,以保证历次观测所沿路线相同。(3)实施观测。观测周期的确定按照建筑施测方案进行。由于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层数不定的地下结构,要从基础开始首次观测,且要等观测点充分稳固后方可进行。具体而言,观测点要埋设在建筑基础局边或沿建筑基础的纵横周线。沉降观测对首次观测的精度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这是因为首次获取的高程值是以后所有观测的比较基础。实施沉降观测时用到的水准仪要具有S2或S3精度级别,且要等同期两次观测后方可决定首次高程值。建筑物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均须相应上移一层直到+0.00。之后再确定永久观测点。为观测方便,永久观测点可设为+500毫米。之后每层施工都要有相应的复测,直到最后工程竣工。(4)处理观测结果。观测结果要认真做好整理记录。待检查无误之后方可作平差计算,得出各观测点高程值,进而确定沉降量。测量水准后,可根据基准点计算各观测点的高程(用C表示),其中首次观测高程用C0表示。则相邻观测期的沉降量Si=Ci-C(i-1),累计沉降量为C(n-1)-C0或ΣSi。(5)统计表的汇总。①统计表制作以计算得出的沉降量为依据,并须汇总。②观测点下沉曲线的绘制首先要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荷载值为纵坐标上半部、以各个观测周期的沉降量为纵坐标下半部来建立下沉曲线坐标。然后在坐标中绘出统计表中所有观测点在各观测周期算出的沉降量,并相应画上荷载值,将其平滑连接,即可得出同荷载值相应的沉降曲线。③由统计表与曲线图,可以对该建筑以后的沉降趋势做出大致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他们正确地指导工程施工。观测坐落在具有较大沉陷性的地基上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更具有重要意义。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建筑物倾斜度也可依据沉降曲线来计算,公式如下:Q=|Cm-Cn|/Lmn;(其中,Cm、Cn—m、n点的总沉降量;Lmn—m、n两点距离)同一地区具有类似结构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可借沉降观测成果而分析找出,借以指导建筑施工单位编写组织设计。这不但大大有利于正确指导建筑施工,还可积累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可供勘察设计单位用于对施工图纸设计的完善改进。(6)注意事项。主要如下:①观测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②每次观测最好采用同一套水平尺,避免因仪器更换而导致系统误差发生变动。③必须按照固定观测路线实施沉降观测。④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周边环境大致恒定。⑤读书要等成像较为清晰稳定后再进行。⑥对观测结果的检核计算须随观测过程同时进行,确保可以一气呵成地完成整个观测过程。⑦为避免因降水导致顺准点标高发生变动,在雨季之前及雨季之后后需要进行联测,对变动情况要及时排查。⑧沉降观测结果要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倘若该建筑每天的连续沉降量大于1毫米,必须马上停止施工,并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紧急商讨应急措施。

3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问题探讨

(1)如何合理确定沉降观测精度。因现行施工规范对沉降观测的强制要求并不明朗,在沉降观测精度的确定问题上,施工单位往往具有过大的选择随意性。可是观测精度情况直接关系观测工作的成败,倘若精度过高,则观测成本无谓增加;倘若精度过低,则难以确保结果准确。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首次沉降观测要使用精密仪器,比如铟合金水准尺或高级水准仪,±0.00之上的观测则可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法,观测仪器可采用具有S2或S3精度的水准仪。(2)如果绘制出的沉降曲线呈现出起伏状况,而非单边下行的平滑曲线,就要认真分析产生原因,并相应对曲线进行修正。(3)在进行首次观测后,倘若在第二次观测中出现沉降曲线突然回升,之后逐渐下降的情况,则是因首次观测仪器精度过低造成的。如果曲线回升超5mm则首次观测作废,不然可调整标高一致。(4)曲线自某点突然回升。原因在于观测点或水准点遭到触碰造成水准点标高变低,观测点变高。须取相邻观测点同期沉降量代替。(5)曲线自某点逐渐回升。原因在于水准点出现下沉,应该确定下沉值,使其同高级水准点相符合,进而得出下沉量。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