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放假范文

时间:2023-03-13 16: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十一放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在新浪、腾讯、人民网等网站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调查问卷共涉及6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等。全国假日办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反映公众意愿,使放假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国庆长假刚过,全国假日办即向社会征集意见,动作之迅疾、姿态之真诚,皆可圈可点,然而民意的反馈,或令假日办始料未及,因为吐槽几乎是网友最响亮的声音。诚然,调休混乱让假期质量打折扣,正常的工作生活被打破,难免牢骚满腹。原因在哪里?无论小长假,还是国庆长假,基本上是通过挪用双休日拼凑而成,一些网友不爽,自然有其道理。不爽就吐槽,吐槽也是民意的一种呈现。

不过,“羊羹虽美,众口难调”,无论怎么放假,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因此,就应该在众口难调的基础上,尽力寻求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达成基本共识。

194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直实行一周六天工作制,每周只能礼拜天休息。法定节假只有元旦和五一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国庆放假2天等这些全体公民假期。而现在,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达到115.3天。可以明显看出,国民的休假时间比以前多了不少。但毋庸讳言,现行的假日安排基本上是“挪用”双休日来“拼凑”出的假期,让所谓的假期多变得有些名不副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假日尚不算多,统计显示,各种假日相加,法国人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

谁来设计放假安排?这事由全国假日办来做,但他们并不是独断专行,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而是综合考虑民意以及专家意见等等。对于民间版的各种方案,全国假日办显然不可能全部接受。不过,目前有两种方案倒值得考虑,一个是主持人孟非的方案:元旦一天,国庆一天;清明七天,七夕七天,中秋七天,春节七天。理由一是夏天没有长假不合理。增设七夕长假,既是酷暑天的劳动保障,也方便父母带放暑假的孩子出游。这样,春夏秋冬四季四个长假,让民众充分享受季节更替的美好。二是既尊重传统文化,又体现以人为本。另一个是主持人白岩松的建议:坚决取消清明、端午、中秋借周末调成三天,该放一天就放一天;增加假日,不用调休;十一长假不仅要保留,五一也该恢复,一年中节假日应该从现在的11天增加至15天。这两个方案颇受网友支持。

对于不少网友来说,他们不是反对黄金周,而是反对由双休日拼凑而成的黄金周;他们的最大心愿是多放些假,多一点休息时间。曾有专家表示,破解黄金周拥堵,必须取消黄金周,取消小长假,推行带薪休假制度。问题是,两者并不矛盾,既有黄金周又能推行带薪休假,岂不更好?

这就牵涉到如何保证国民的休假权这个问题。统计显示,法国人的假期“全勤率”最高,89%的人会休完整个假期,阿根廷人以80%的比例紧随其后,匈牙利人排名第三,比例为78%。在法国每到夏季七八月份,甚至连政府、议会、司法机构等都大大压缩公务活动,因为工作人员大都去休假了。休假,是国民的权利,但“被休假”现象就瓦解了公民的休假权。据报道,在我国带薪休假仅落实了四五成,换言之多数人享受不到带薪休假。

此外,需要厘清一点,根据《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可知,休闲不是简单的休息或休假,也不是单纯的游玩,它包括,要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还包括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提升国民旅游休闲服务质量等等。如果有了休假时间,但休假质量无法保障,休闲的品质就大打折扣。

篇2

家访过程中必须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就以往教师家访中出现的问题谈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被家访的学生要有很深的了解,不至于在家访的过程中手足无措,使家长产生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太少,家访只是形式而已的想法。另外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谈什么,怎样谈,如何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

其次,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 ,一好百好,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再次,家访中的语气要亲切,不要语调生硬 。 家访中偶尔会遇到极个别素质较低的家长。他们娇惯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对老师蛮不讲理。教师去家访,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针尖对锋芒,发生口角,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谈话要言简意赅,话不投机就适时告辞。

篇3

投资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博弈

如果把住房界定为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的准公共产品,那必然是采用新加坡或德国模式。新加坡把“居者有其屋”作为基本国策,一户人家只能拥有一套政府补贴的住房,政府牺牲土地收益,房价基本上就是略高于建筑成本,还有中央公积金支持,大多数人只要工作几年就买得起房,新加坡高达90%左右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

德国除了保障房建设、租房补贴、金融支持方面做得较好,还对商品房房价采取严刑峻法的控制。房价不是由开发商说了算,而是由专业的房地产评估机构确定一个“合理价格”。同时,对房地产专业评估机构要求极为严格,如果评估价格不公正,评估师资格将被取消30年。开发商定价如果超出合理价格的20%以上,将被重罚;如果超合理估价格的50%以上,将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过去的30年,德国每年房价平均只上涨了2%,曾创造了10年房价不涨的传奇。

如果把住房界定为无限制的投资商品。那必然是采用香港模式。即土地供应采用招拍挂,价高者得,这样房价自然是随行就市。从我国住房的实践来看,基本上采用的是类似香港又胜似香港的模式。目前虽然有大量保障房的加速建设,但资金短缺、总量不足、购房缺乏金融支持,中短期内无法满足巨大的住房需求。

掌握地根和费根的地方政府和掌握银根和税根的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

地方政府财权小,财力弱,事权大,再加之GDP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必然造成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如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收入增长惊人,2010年达2.7万亿,年平均增速高达126%。如昆明市,2006年至2009年,公开拍卖的住宅用地,供应量年平均是8%的负增长,供应价格却是年平均25%的增长。再加上我国最近十年增速比GDP高出8倍的超级货币发行,利率和税收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提高的利息和增加的税收最终落到和转嫁到了购房者头上,间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最近正在准备试点的房产税,不少人对其抑制房价寄予厚望,但在目前美国次贷危机未消、欧债危机再起的国际背景下,在中国出口受阻、产业升级困难及现行的财政分配体制下,房地产还会充当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渴求依然巨大,供不应求还会是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

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博弈

由于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最近十年的超级货币发行,人们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由于体制约束,民间资本无法进入诸多领域和行业,使得投资渠道极为有限。这些年来,房地产创造了只涨不跌的神话,完全坚定了投资者的乐观预期和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价一边倒地由开发商说了算。再高的地价开发商也敢要,再高的利率也敢借,再怎么缺钱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融到钱。

已购房者和未购房者的博弈

篇4

激励上的不适宜

我们知道对于幼儿的激励更需要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良好行为。而奖状通常都是阶段性的一种奖励,往往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对于在这几个月中自己的表现,孩子们怎么能对应出自己得了“++之星”到底是自己哪些行为表现好呢?幼儿在领取奖状的当下是开心的,但却对奖励的内容完全懵懂。其次,幼儿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奖状上抽象表述的字眼往往较难理解,年龄越小的幼儿表现越明显。最后,让我们再回到奖励的本质意义上来思考,奖励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奖励来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激励幼儿的内在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幼儿的奖励,是一种外在奖励,它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控制行为和传递信息。这两个功能的相对强度决定了外在奖励对幼儿的内在动机的影响。如果控制行为的功能相对强烈,外在奖励就会削弱幼儿的内在动机,也会降低他们对于活动的兴趣。相反,如果传递信息的功能相对强烈,就会增强他们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对于活动的兴趣。所谓用外在奖励控制行为,简单地说,能够起到“如果这样做,你就能得到,如果不这样做,你就得不到”的效果。所谓奖励传递信息,即是教师要具体地提供幼儿行为受到奖励的成就信息,让幼儿注意到自己的能力证据。应尽量在奖励时用自然、多元和可信的方式,清楚地向幼儿传达有关他们的能力的信息。对应分析幼儿园发放奖状行为,一方面是想通过奖状鼓励幼儿再接再厉,一方面是对幼儿在某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个信息传递。这里既有控制行为也有信息传递,但我认为这个信息传递完全没有提供具体的行为或者能力证据,这种信息是抽象的、是极其苍白的。所以一张连幼儿对它的内容意义都不清楚的纸,显然难以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

评价上的不适宜

从奖状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了评价,评价的方面当然是孩子最为突出的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园往往会设置几种奖项,也就是几个评价的框架,如果全体都有奖状,教师便按照这种评价框架给每个幼儿套上去。显然,这样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具体性,更无个性化可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幼儿教育评价界定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可见,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评价,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来断定。从《纲要》中我们看到作为评价者首先要关注、发现幼儿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幼儿。其次,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取向,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应从目标、过程、主体等多元主体进行评价。

篇5

突然有一天,他决定放弃繁华的都市,放弃高薪的工作,回到荒芜寂静的农村……

城市让人窒息

带孩子逃回农村

“你心里还有没有儿子呀!成天就知道工作、加班……”当项庭毅完成工作赶到医院时,迎接他的却是妻子谢玄远的唠叨。项庭毅觉得自己拼命工作都是为了这个家,没想到妻子却没好脸色,他也恼火了:“我还不是为了多挣点儿钱呀!你怎么总是这么大怨气?”“钱钱钱,儿子身体这么差,你以为钱能让儿子好起来吗?”谢玄远是一肚子的委屈。夫妻俩都觉得自己有理,越吵越凶……项庭毅想不明白,原本温柔的妻子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样子。

今年31岁的项庭毅曾就职于日企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从事高端研发工作。2006年8月,他结识了温和漂亮的女同事谢玄远,两人协同工作,彼此鼓励,渐渐在彼此眼里看到了爱情。通过打拼,他们在杭州市余杭区买了一套两居室。2010年10月1日,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次年,他们迎来儿子小羽。为了给小羽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项庭毅拼命地挣钱,先跳槽到东芝,之后又去日本学习考察了半年。回国后,应聘到松下集团工作。项庭毅觉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唯有努力挣钱,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在项庭毅的努力下,他的年薪在逐步增加,可他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了,谢玄远只得独自承担起照顾小羽的责任。

小羽体质较弱,自半岁起就经常生病。有一次,小羽突然发高烧,谢玄远用了许多方法都无法让他退烧,只得抱着他赶往医院。经诊断,小羽的肺炎很严重,需要马上住院,看到儿子哭得撕心裂肺,谢玄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多么希望丈夫能赶过来。可是项庭毅正在加班,把手机调成了静音,任凭谢玄远怎么拨打,他也听不到,她几乎要急哭了。

让项庭毅夫妻俩没想到的是,那次肺炎之后,小羽三天两头去医院。谢玄远焦头烂额地照顾孩子,项庭毅则忙于加班,原本恩爱的两个人越来越觉得对方不可理喻。争执在小羽的频繁感冒、发烧中不断地升级,慢慢地演变成冷战,夫妻俩一连数日谁也不理谁。高压的生活让项庭毅学会了抽烟,每天都要抽两包,家里的乌烟瘴气让谢玄远更加排斥和疏远丈夫。不知不觉中,这个家越来越静默,甚至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

2013年秋日的一天,谢玄远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小羽突然发高烧,哭着要妈妈。夫妻俩急匆匆往幼儿园赶,路上却遭遇堵车,当他们赶到幼儿园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了,小羽哭得嗓子都哑了。这次,夫妻俩带孩子做了一个系统检查,医生说:“小羽是过敏体质,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和雾霾天气有关。不良的空气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虽然有的人症状不明显,但幼童的抵抗力不如成人,再加上小羽的特殊体质,感染的机会会更大。”

城市的拥挤、空气的污浊、夫妻的隔阂、儿子的哭闹……这一切,都跟项庭毅当初想象的美好生活不一样。他开始反思,自己努力拼搏不正是为了给妻儿一个好的生活?可现在儿子连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没有,夫妻间的感情更是濒临破裂,这座城市虽然繁华,却让他们一家人感到无比的压抑。项庭毅耳边响起医生的建议:“尽量多带孩子去郊外走走,那里空气好,雾霾少。”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那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湖水,那漫山遍野的花香和蓝天上的白云……在外打拼多年,已经多久没回家乡了?此刻,故乡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他。没有丝毫的犹豫,项庭毅用最快的速度请了年假,带着妻儿坐上了回家的车。

项庭毅的家乡在浙江省丽水市南部的云和湖畔,那里水色澄碧,山影明秀,被称之为“中国版马尔代夫”。当时正值秋天,映山红在山间恣意怒放,洁白的羊群在林中时隐时现,这宁静的美景让项庭毅感觉空气都充满了香甜的味道。沿着山间小路,一家人来到项庭毅小时候居住的老屋,因为很长时间没人打理,院墙四处长满了青苔,显得有些萧索,但小羽的热情非常高,瞅瞅这里,摸摸那里,在院子中的草丛里跑来跑去。项庭毅站在院子里向外望去,远处青山叠翠,湖水碧波荡漾,风吹过,熟透的柿子掉下来,小羽看到了拍手叫好,笑声传出很远……突然,有一种情愫在项庭毅心中涌动,让他仿佛从繁忙焦虑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变得无比踏实。

得知项庭毅回来了,几个亲戚带着自家种的菜来看望他们,大家围在一起,吃着喷香的晚饭,有说有笑,热乎极了。谢玄远说:“在城里,邻居都不怎么串门,充满了陌生感,还是老家好!”夜里,听着夜鸣虫的叫声,一家人轻松地进入梦乡。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小羽就在公鸡的啼叫声醒来,他兴奋地说:“原来这里的闹钟是鸡叫声!”夫妻俩都笑了,项庭毅发现自己睡得特别香甜,他很久没有体会一觉到天亮的愉悦了。

那一次,他们在老家住了十几天。清晨,3口人携手去山间呼吸新鲜的空气;傍晚,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夕阳下他们坐在一起吃农家菜。也许是山里的空气好,这些天小羽的呼吸道疾病没犯过,这让夫妻俩十分欣慰。在城市中长大的谢玄远第一次在乡下待了这么久,她动情地对丈夫说:“这里真好啊,如果我们能一直留在这里,一起牧羊耕种,过那种简单而幸福的日子,该多好啊!”

舍弃繁华,做个安静的牧羊人

梦想和现实总是差之千里。几天后,项庭毅接到公司的电话,得知有些急事需他处理,他不得不带着妻儿告别家乡。

回家路上,项庭毅心里挺失落,感觉所有的欢乐都拉上了帷幕,空气再次凝重起来。在高速路上,他们遭遇堵车,小羽开始哭闹,催促工作的电话也不断响起,项庭毅烦躁起来。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被快奏的生活绑架了,就像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鸟,缺少快乐,缺少自由,就连最重要的亲情也被割裂。他耳边又响起妻子的话:“如果能一直留在这么美的地方,该多好啊!”

回老家。这个念头在项庭毅脑海里一闪而过,却似乎像是魔咒一般,再也无法消失,一连几天都萦绕在心头。几天后,他终于忍不住向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到宁静的家乡。谢玄远愣住了,有些激动地说:“原来你心里还是有我和儿子的。我愿意和你回老家,先把儿子的身体养好再说。”项庭毅一直担心妻子无法放弃熟悉的生活,没想到她那么支持自己的决定。谢玄远说:“以前,我一直觉得你的心里只有钱,现在,你愿意为了儿子放弃高薪的工作,我还有什么不能舍弃的!”那一夜,夫妻俩商定,将来,他们买一群羊,一边牧羊一边种地。等时机成熟了,还可以发展山羊养殖的产业链。

2014年春节后,项庭毅向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领导一再挽留,同事们也纷纷劝他:“你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怎么又要回去?”“那里什么都没有,哪能跟大城市比,你别傻了!”项庭毅没有说话,他依f坚持自己的想法。

辞职后,项庭毅先买了些瓦片和木料回老家修缮,将房屋翻新,购进家具,平整了院子,又种了花花草草,收拾停当,这才把妻儿接了过来。每天,项庭毅都带着妻儿去菜地里种菜,凉爽的风轻抚在他们脸上,带来无尽的温柔。傍晚,鸟儿们纷纷归巢,谢玄远把菜端上饭桌,一家人吃起来。远处的火烧云映红了半边天,隐居的惬意在谢玄远的心里油然而生,她说:“上学时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直到今天才真切地感受到啊!”

闲适的日子一过就是几个月,小羽每天都和村里的孩子们嬉笑玩耍,沐浴着阳光,尽情奔跑,大自然成了他最好的游乐园,那曾经折磨他的呼吸道疾病也很久没有复发了。缓慢的生活,也让项庭毅和妻子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回归,两个人一起劳作,虽然累了点儿,但心情特别好。谢玄远晒黑了,也好久没买过新衣服,但她格外满意现在的生活,觉得和丈夫就像是回到了恋爱的时候,甜蜜而幸福。

5月的一天晚饭后,乡亲们照例来家里串门,有人对项庭毅说:“村子这几年可荒凉了,你们能回来真好!但是,你们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吗?”老乡的这句话说到了项庭毅心里,其实,这些天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家乡虽美,但这里的贫困留不住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小孩没人照顾,这让项庭毅觉得很心酸。在农村,难道就不能有富裕的生活吗?项庭毅决定实施他和妻子回乡之前的计划。

项庭毅赶赴嘉兴,买回了50只母羊,创办了玄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然而,没过几天,小羊接二连三地生病,项庭毅赶紧联系畜药厂家,买了很多药物,亲自给小羊喂食,给羊圈做清洁,同时还买来许多资料,学习如何预防羊群生病。那时,项庭毅需要经常去县城购买饲料和学习先进的饲养知识,所以他买了一辆小型运输车,可没过多久,一场暴雨导致湖水大涨,淹没了他的车。之后,他每次出门都需要先乘坐唯一的一趟船去附近的村子,然后再坐车去县城,路上要转几次车。

为了合作社,项庭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因前期调查不充分,合作社进展很不顺利,项庭毅带回家的120万元创业基金,不到一年就亏了40多万元。看着丈夫为了自己和孩子,将全部积蓄都投在农村,吃尽苦头还不停地走弯路,谢玄远很心疼,她每天都带着儿子陪他去巡视、放羊,午饭后,就坐在院子里陪丈夫聊天,她鼓励项庭毅:“别着急,咱亏这点儿钱就当是买经验了,凭你的聪明才智,肯定会成功的。”妻子的话让项庭毅感觉很温暖,他回想在城里时,自己的事业节节攀升,谢玄远却总是对他埋怨不停,而现在,她却如此善解人意。谢玄远笑着说:“以前,你只顾着挣钱,每天阴沉着一张脸,都不怎么理我,我能开心吗?现在,我终于明白你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小羽……”

说话间,小羽跑进院子,对项庭毅说:“爸爸,原来羊也和人一样,会笑的。”项庭毅不解,问道:“羊怎么会笑呢?”小羽拉着爸爸妈妈来到羊圈前,挥着小手对他说:“你们看,羊的胡子一抖一抖的,那是它在开心地笑呢!”听着儿子充满童趣的话,项庭毅很欣慰,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回到了家乡,小羽不仅身体好了,内心也充满了欢乐,羊群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还在无形中提高了他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拥有知心贤惠的妻子、聪明可爱的儿子,眼前的这点儿困难又算什么呢?想到这些,项庭毅顿时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谢玄远的温柔贤惠,让项庭毅攒足了力量,而谢玄远也理解了丈夫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他们突然发现,以前在杭州经常吵架,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乎对方了,而是嘈杂的生活让他们的心难以平静下来,难以深入地思考问题,更不能感受对方的心理。现在,平静的生活又让他们找回了彼此。

真正的幸福

是心的宁静和丰盈

经过不懈的努力,2015年,项庭毅的合作社终于开始稳定发展了,那一年,羊群几乎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客户群也从云和县城向周边的景宁县和龙泉市扩散,甚至辐射到200多公里外的金华市,许多酒店、饭庄都去项庭毅这里采购羊肉。这一年,项庭毅净赚了20多万元。

回乡两年多来,认识项庭毅的人都说他变了,身体结实、精神饱满、充满活力。那些曾反对他回到乡下的同事和朋友都纷纷来探望他。看到项庭毅眉目间满是在都市里不曾有过的笑容和满足,他们都非常羡慕,而当他们呼吸着充满甜味的清新空气,吃着没有污染的食物,站在青山绿水间眺望云和湖,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他们突然理解了项庭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在上海某旅游高职院校任教的吴小芬是项庭毅的高中同学,她丈夫是云和县崇头镇的一名村干部。吴小芬也厌倦了城市的嘈杂和雾霾,想陪丈夫去乡下生活,但一直没敢跨出那一步。当她看到项庭毅一家的惬意生活,毅然辞去工作,来到丈夫的家乡,在梯田边建了一间民宿,缔造了一个在梯田里广泛传播、被当地有关部门拍成微电影的传奇故事。吴小芬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谢谢项庭毅,是他给了我勇气去实现梦想!”

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看到项庭毅在老家发展得那么好,也都回来向他取经,项庭毅号召大家和他一起做养殖,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需要他们,如果能在家乡致富,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看到越来越多的乡亲回归家乡,项庭毅更有信心了,2016年年初,他抓住当地政府土地整理项目的机会,继续注册资本,投入200多万元,在附近承包了176亩山地,扩大养殖规模。如今,项庭毅已经建起了3个近1000平方米的羊圈,他还养了几百只土鸡土鸭,并在荒田里种上了油茶树。曾经荒芜的小岛上,有了生命的活力和春天般的气息。

篇6

家贼难防是指家里人作贼难以防范,被用来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

用“家贼难防”造句,如:

1、 他家的银行存折丢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是他儿子偷的,真是家贼难防。

2、 严将军,真没想到我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最后竟然是你打开了城门向黄忠归降。

3、 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怪不得俗话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有童麟这个内奸在,整个官兵军营的官兵们都被搅拌在汤里的蒙汗药迷翻了。

4、 这些都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家贼难防”。

篇7

国庆节放假中的一件事  黑龙江大庆市 大庆市直机关一小四年一班 刘语亭

今天是七天长假的最后一天了,可是我的语文还没写完,我得快点写。先写的是听写,妈妈不在家,只好让爸爸帮我听写。这时有一个字我不会,只好空下了。这时,正好电话响了,是找他的,他只好去接电话,并把语文书放在床上。我想,这个字我不会,正好趁着爸爸接电话,看一下吧。可是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考试的时候别的题都做对了,只有一道题不会。这时一个同学告诉了他答案,他想,这个同学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写不写呢?这时,他想起了父母说的话:“诚实,诚实最重要!”想到这儿,我不禁想,是呀,诚实最重要!于是那个字我还是空着。等爸爸和那个人聊完了,我们赶紧继续听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指导教师:肖亚洁

记得很有意义。

篇8

她用她甜美的嗓音抹去时光的尘埃,让你在放空时,看见珍藏于年月里的那个人。在钢筋混凝土拼凑的城市里,或因繁杂的工作,或因不顺的情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些失意的时候,“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尚且连初夏都在放空自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足以叹息的栖息地呢.......

夏日还没有打招呼就这么悄悄地来到了,听着窗外的雨声,它不时叮叮咚咚地敲打在窗外的玻璃上,坐在玛雅海滩酒店悦享“世界美食”的尤卡坦欢乐餐厅,三四个软绵绵的沙发,一个小茶几,便构成了一个闲聊的小聚会场所,简单却不失优雅,时尚却不拘奢华,这大概就是玛雅最让人神往的地方吧!

不一会儿,一个头戴厨师高帽,身穿白色厨服的中年男子向我走来,步伐不疾不徐,飘逸中却又隐藏着一种稳健。他,就是玛雅海滩酒店新上任不久的西餐行政总厨龚鸿宾。

他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严肃,更没有很多厨师的那种沉闷,与玛雅酒店和尤卡坦欢乐餐厅给我留下的印象一样:亲切、随和,一种家的感觉,一个放空的自己。

西餐 要的是一种感觉

从1999年至今,龚师傅对西餐已经有长达17年的研究,他做过西亚菜、泰国菜、新加坡菜式的推广,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然而,用他的话来讲,“西餐讲究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愉悦感。它没有中餐菜系的复杂,但它特别强调主料突出、形色美味、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如果想要把西餐做到极致,学习中餐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提到愉悦感,他以三文鱼为例,若以中餐模式,则要讲究腌、煎、焖等各种复杂的程序,而且要符合常规的鱼制做法,但西餐不一样,不拘泥于传统,可以有更多新鲜的尝试;另一方面,西餐有别样的浪漫氛围,龚师傅也毫不隐晦:“我曾经也跟我老婆一起吃过烛光晚餐,其实西餐,创造的就是一种感觉。”刚说完,他便腼腆地笑了。

追求 不按正常套路出牌

曾经在多家五星级酒店做过厨子的龚师傅,如今来到了玛雅海滩酒店,给他留下的最大感触便是,在很多高端大型酒店,都有自己内部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这对于一个想要去实践自己独立想法的厨子而言可能会有些制约。“我不喜欢被束缚,也不愿意放逐低端,这种比较理想的平衡点就是我对自己的定位。”龚师傅非常中肯地说道。 咖啡厅

龚师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一直都倡导“一半一半”的厨艺做法,即一半中餐一半西餐。武汉的很多大型酒店,也许在做法中会更倾向于中餐,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低糖、低淀粉、低脂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厨师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也得把自己的观念逐渐倾向于健康饮食之类,比如在咖喱系列中加入水果就更有利于淀粉吸收。

在玛雅,酒店的boss可以给龚师傅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龚师傅想去做一个推广的策划活动,他的领班就会让他放手去做,而正是这一点深深地打动了龚师傅。结合湖北地方特色,龚师傅也在不断运筹着自己的最新作品,预计不久后将会与大家见面。“不按正常套路出牌,这就是我想要的风格。”龚师傅说。而龚师傅也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这句话。

玛雅 品尝家的味道

在没有与龚师傅交流之前,我印象中的玛雅酒店应该是有着浓郁的奢华光环,携带着厚重的古典气息的高端大型酒店,但在与他交流后,我发现,玛雅还有着我们都不熟知的一面:它的亲切感,带给我的是一种家的味道。

玛雅作为武汉的一家比较特别的海滩酒店,既可鸟瞰玛雅水上公园,远眺东湖风光,还可以享受尤卡坦欢乐餐厅带来的世界各地风情美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玛雅海滩酒店兼容并蓄的秉性。龚师傅说:“在经过之前很多酒店的经历后,我来到了玛雅,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与此相对的是我有了更强烈的自主性,我可以组织我们的团队小伙伴一起自由地工作、放松地活动,与这里的同事一起工作,我既可以释放自己,也可以展示自己,这种‘放空’的感觉给了我一种家的味道。”

厨师 学的不只是做菜

龚师傅一直都对高端的自助餐情有独钟,他在早年学习法式菜肴时就希望把菜式做得“多元化”,所以他会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口味,比如西餐中常见的腌肉、火腿、牛排、芝士、鸡肉、沙拉,很多人都喜欢吃,可以多准备些;但有一些食物也需要根据地域的不同有差别化地对待,比如北方人比较偏爱面食,那么在自助餐的选择上就可以推荐面条、包子、熬菜、煎饺;南方人比较偏爱甜食,那么在自助餐的选择上就可以推荐汤圆、凉菜、甜品。

而像世界美食也是如此,法国人会比较喜欢鹅肝、葡萄酒、奶酪;美国人爱好的是椒盐香h猪扒,根据档期来选择和调整,印度人喜欢咖喱饭,日本人喜欢寿司、泡菜,投其所好,在一定程度还有利于成本合理控制。

篇9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保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兴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人才开发项目和人才服务发展工程,大批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各位专家就是全省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杰出代表。你们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大胆创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创造出了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振兴和全省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无私奉献、求实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希望全省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以你们为榜样,为振兴*老工业基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抢占了发展的先机,谁就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谁就具有了发展的主动权。当前,我省正处在增强发展基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振兴步伐的关键阶段。振兴*,富民强省,根本要靠科学技术,而科技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此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抓住机遇,服务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振兴老工业基地以来,我省经济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进步。我们要继续保持发展的好势头,紧紧抓住机遇,奋力拼搏,立足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做到和谐发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争取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发展、实施全民创业、建设创新型*,将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大展身手提供新的机遇、创造更加广阔的天地。振兴*,关键在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优势特色产业,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加强自主创新,大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支撑产业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质降耗,节能减排,提速增效。希望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各方面人才发挥各自优势,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围绕我省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开展创新攻关,创新技术工艺,创制先进设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出新成果,多做新贡献。

二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各位专家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成绩卓著。希望大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最新科技发展方向,瞄准国际国内科技前沿,积极进取,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省具有较好的科教优势,万人拥有大学生和科技人员比重都在全国前列,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不少,但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我们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以企业开发为主体,以人才创业为载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鼓励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实施一批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以及人才服务项目,使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的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振兴*、加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三是完善自我,培养人才。成功没有止境,创新唯有进取。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希望大家发扬科学民主精神,坚持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开放包容、埋头苦干,争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发挥团队精神,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不仅要多出工作成果,而且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带新人,出能人。通过你们的创新实践,推动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的能力导向,为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和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10

山水画和旅行

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米芾说:“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大抵牛马人物,一摹便似,山水摹皆不成……”山水画不像人物或者动植物,只需临摹便可。山水画承载着传统文人画家对自然的理解,代表着画家对天人合一的感悟,山水世界折射出画家的内心世界。而画家的这些感悟与思想,绝对不能靠临摹得来。画家需要畅游山林间,悠游松壑下,行走天地间,沐浴云雾中,旅人之感悟和行者之情怀在胸中酝酿,而后才能在宣纸上泼墨勾勒出胸中的山水。

从沈周的《江岸送别图》,到文徵明的《松壑飞泉图》,再到倪瓒的《幽涧寒松图》,我们大概可以说,传统画家没有旅行中的视觉记忆就没有传统山水画。

中国的历代传统艺术家都有旅行的习惯,事实上,每个文人都要面对的科举考试就是一场艰辛而漫长的旅行。但是民间兴起旅行的潮流是在明代开始的,明代中期,市道繁荣,经济昌盛,朱熹的禁欲主义思想日渐式微,享乐主义思潮兴起。文人士大夫纷纷走出书斋,成为旅行者。当然,明代没有超级市场,也没有奢侈品旗舰店,也没有那么多政治文化的符号景观,人们大多畅游山林中,游走江湖间。山林的景致引发了艺术家的遐思与灵感,江湖的风波激荡着文人的胸怀,眼前的荒野江湖化作笔下的山水。

文人士大夫作为时尚潮流和文化潮流的引领者,他们对旅行的热衷也在民间引起了一股出游的风潮,在他们的带领下,明代中晚期兴起了全国上下如痴如醉的旅行热潮。不仅商贾平民,就连旧时足不出户的女子也纷纷游逛庙会、泛舟江湖、踏足乡野名景。

因为旅游者太多,庙会和集市上的游客摩肩接踵,文人和画家们不屑于挤在人群中凑热闹,他们往往选择幽静的山林清泉,或者人迹阒寂的夜半作为出游的时机。更有不少文人画家备置了书画船,“满船书画同明月”,书画船好比一间可以漂移的书房,隔开了人潮与喧嚣。因此,我们在传统的山水画中从来都见不到游人如织的场景,在山水画中旅行的画家“目中无人”,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内心。

欧洲的艺术之旅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大师都是由乡下去到都市,但是严格意义上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从乡下小子,再到在大城市里扬名立万的历程,并不算是旅行,因为他们再也没有重返故土,他们算是移居者。

欧洲真正的旅行者大量出现是在17世纪末,当时欧洲的贵族子弟习惯于穿梭于各大欧陆城市之间旅行,旅行成为上层阶级的年轻人的“成年礼”的重要内容之一。到了18世纪,不仅是贵族子弟,整个欧洲的中上层阶级都成为旅行爱好者,旅行成为一种地位等级的象征。

当时没有旅行团,也没有高速公路,人们看到的也不是酒店安排好的场景和导游手册介绍的景色,每次出游对旅行者来说都是一次刺激的挑战和未知的历险。

培根在17世纪时说: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年长的人来说,旅行是经历的一部分。人们在古希腊、古罗马的遗址上探寻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中怀旧与寻根,在各地的古典建筑上磨砺审美的眼光。这时的旅行是欧洲中上层阶级重要的人文教育和美学教育。

当时的民族主义也尚未壮大,人们的国家意识和语言并没有被固化,巴黎和伦敦街头的乞丐都用几种语言乞讨。在许多旅行者心中,整个欧洲都是家乡。大量的旅行让学者、艺术家、士绅淑女在欧洲各地纵横穿梭,思想不停地流通,整个欧洲因为艺术之旅而生机勃勃。

战争中的旅行

有一种艺术家的“旅行”是被迫的出走,我们可以说是旅行,也可以是说流亡。

1940年,法国军队在德军进攻下溃败,第三帝国瓦解,大批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逃往美国。因为美国政府当时保持中立,艺术家们并不能以难民的身份进入美国,他们全部都是经过美国的各种协会组织邀请去访问、游学,也可以算是“旅行”。

去美国“旅行”以避开纳粹和维希政府的艺术家很多,1941年春天,已经有数以百计的欧洲艺术家在美国“旅行”,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为国际级的艺术大师,包括风格派大师蒙德里安、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和布勒东、包豪斯大师利奥尼・费宁格,还有著名的马塞尔・杜尚等人。

作为20世纪40年代的两大现代艺术潮流之一,当时很多超现实主义的法国艺术家都到了美国。在二战爆发之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就敏感地捕捉到了时代氛围的诡异与不安,他们在画布上营造了一个荒诞、恐怖的超现实世界,二战的爆发很快验证了他们的感觉。

这些法国和欧洲的艺术家在美国之旅中感受到了远离故土的悲凉,“旅行”途中的恐慌、迷失和痛苦也浇灌着他们的艺术,我们大概可以说,没有美国之旅,这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也就不会爆发出那么巨大的创作能量。作为超现实主义的灵魂人物的艺术评论家布勒东就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论证艺术家流亡之旅对心灵的损伤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二战期间,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师生,以及欧洲的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在美国的“旅行”,彻底改变了世界艺术的格局,曾经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由此衰败,美国自此兴起现代主义艺术。

荒野之旅与浪漫主义

1831年,法国人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要去美国原始森林中旅行,当时所有人都说他疯了。荒无人烟、渺无边际的落基山脉对于19世纪的新移民来说是阴森、邪恶和危险之地,在初到新大陆的移民者眼中,北美的荒野既不是什么千山鸟飞绝的壮丽景色,也没什么鸟鸣山更幽的浪漫情怀。新移民不是以旅行者,而是以掠夺者的姿态来到新大陆的。他们以一种仇视、恐惧、征服的复杂心态看待荒野森林。他们眼中的荒野就是阴森、荒凉、野兽出没的场所,他们心中的荒野意味着孤寂、混乱、邪恶的未知之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浪漫主义的兴起,美国的文学与艺术开始赞美荒野,荒野的阴森变成了神秘,荒凉变成了壮美。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荒野是精神的未开发之地,是恶魔肆虐而上帝未至之地,对荒野的欣赏意味着对上帝的背叛。20世纪开始,人们开始相信荒野也是出自上帝之手,欣赏荒野等于赞美上帝的造化。美国的本土画家开始描绘西部风景画和乡土风情画。美国的艺术家用粗粝的西部风景来对抗着欧洲旧大陆的精致而腐朽的古典文化。

不仅是北美的荒野,18世纪的阿尔卑斯山同样被视为阴森恐怖之地,在浪漫主义的熏陶下,逐渐被乌烟瘴气的城市中走出来的旅行者视为观光胜地。

20世纪,进入后工业文明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面对工业文明的污染、战争对人的毁灭,让困惑的西方人重新思考“现代文明”的意义,也让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重返荒野的思想。人们希望在荒野之旅中寻找到城市所没有的宁静与安逸,人们相信在荒野之旅中能找到被工业文明压抑的纯真和活力。欧美开始流行到荒野中旅行,徒步荒野成为一时潮流。

很难说是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改变了荒野的面貌,让荒野之旅成为艺术的重要主题。还是浪漫主义的艺术让越来越多的旅行者走向荒野。可以肯定的是,20世纪之后,“荒野之旅”的绘画、文学和电影层出不穷。

摄影艺术改变旅行

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改变了旅行的方式,也改变了旅行者的视觉习惯。我们从前看到的是相对静止的场景,当我们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快速流动的画面,当整个原野在窗前掠过,单一的场景也变成了全景式的浏览,旅行者的视觉习惯因此而改变。

对旅行者的视觉习惯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摄影艺术。有了摄影技术之后,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摄影师拍摄的风光照片,我们在没有亲临景点之前,已经通过无数的照片获得了二手的观感,我们懒得改变这种二手的观感,只想亲身一游以印证摄影师镜头的观感。

人们在旅行的时候刻意寻找那些我们之前在图片中看过无数次的景色,一张张图片构成了一次旅程,我们凭着照片证明自己到此一游。追随着摄影师的视角,“印证”心中的景色成为我们旅游的目的,我们不再追寻自己的独特感受。

人手一部的手机也在改变着旅行的方式。以前人们用眼睛看景色,现在用镜头来看,摄影成了人们旅行的理由,如果没有留影甚至算不上一次完满的旅行。在镜头中,人们把记忆固定,把景点私人化,同时也丧失了早期旅行的深度,匆匆留影之后就完成出行的任务。我们忘记旅行的意义,只要照片证明我们来过就行了。

旧时的中国人在山水中看见自我,旧时的欧洲人在历险中看清世界,今天的旅行者只希望看到镜头中留下最“理想”的画面。

大众游的民主与庸俗

在19世纪之前,除了上层阶级之外,别的阶层很少有旅行,除非是工作上的出差。19世纪初,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中产阶级也开始去感受自然风光,领略自然风情。19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变多,旅行不再是上层阶级的特权。人们相信旅行和假期可以暂时脱离工作,对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二战之后,旅游成为西方的公民权之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娱乐和休闲的权利。

新世纪之后,中国大陆的旅游热也一直持续升温。城市生活的忙碌工作、疏离的人际关系、孤独的都市感,促使我们到山野中寻找与自然的亲密感。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我们需要在名胜古迹中体味文化艺术,需要在符号化的经典景观中感受时代精神。

但是,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大众游都失去了早期旅行的意义。“大众游”意味着我们在同一时间,一起看到同样的风景,并且景色在我们心里引起同样的感想。

大众游与别的大众文化商品或者工业化生产的消费品一样,缺乏个性与深度,现代的大众旅游不再是一次身体的冒险,不再是独特的感受,只是一次按部就班的集体精神按摩。

当代游客越来越热衷于“标志性”的景点,旅游景点越来越集中,旅行者的感受越来越趋同。当我们挤在人潮中与千万人一起,用同一种视角欣赏景观,就会产生一种融入群体的亲密感,我们不再像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家一样“目中无人”,我们担心的是自己与众人不一样就会落伍。

“旅行专家”帮助城市塑造“标志性”的建筑或景点,标志性景点是大众游的目标,我们站在那些外表炫酷而毫无文化深度的景点下留影一张,仿佛就完成了旅行的任务。我们不再像18世纪的欧洲旅行者一样进行文化寻根。

现代资讯发达,我们在出行之前,已经在纸媒、电视、互联网上看了一百遍景点的照片和旅游指南,当我们身临其境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和真实感,也许我们应该像艺术家一样,尝试从自己的角度来感受一次旅行,而不是沉浸在别人的二手经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