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范文

时间:2023-04-08 07:0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贫困大学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贫困大学生

篇1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 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 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

篇2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此次调查发现,来自非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一样贫困。有27.0%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西部地区,有73.0%的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篇3

一、家庭人口x人,家庭成员组成:家庭年收入约000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确属贫困家庭,大学生贫困证明范文。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篇4

一、救助对象

__*街道范围内户籍,当年被高校录取或在校学习的贫困

家庭大学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 低保户、低收入户、低保边缘户、残疾家庭的大学生。

2、 因家庭成员生重大病造成学生家境贫困的。

3、 天灾人祸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其他原因指:父

母为农民,靠打工做零活维持生活,一户供两个以上在校大学生完成学业经济困难;车祸逃逸等)。

4、当年已接受过救助的一般不再重复救助。

二、资助标准

1、 新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未列入市慈善总会救助的低保户、低收入户、低保边缘户、残疾家庭的大学生,一般给予6000元救助,其他困难家庭一般给予5000元救助。

2、 家庭困难的在校大学生,低保户、低收入户、低保边缘户、残疾家庭的大学生一般给予5000元的救助;其他家庭困难的在校大学生一般给予4000元的救助

三、救助对象的确定及时间安排

1、 6月份,街道慈善协会秘书处起草救助方案,方案寄到或

送到副会长以上人员单位并请做好推荐。

2、 6月底,召开各工作片民政救助员会议进行布置。

3、 7月份,由学生申请填写《大学生救助审批表》和提供能够证明困难的辅助材料(病历、医院证明、住院发票、学生证、残疾证、入学通知书等复印件),村(居)上报、工作片核准推荐救助对象。

4、 8月份,街道慈善协会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于8月20日前,街道慈善协会将救助款经财办.农商银行发放到贫困家庭户的账号上。

四、要求:

1、 申请救助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必须如实申报填写家庭成员及家庭经济状况(并附带辅助材料)。

篇5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适应能力 对策

1 概念

目前,关于贫困大学生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说法。本文所说的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在国家统招的高校学生群体中,学生家庭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供给学生最基本的教育费用,学生本人只有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学校资助或亲戚资助才能完成学业的学生群体。适应能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而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一种本领。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学习适应、心理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和社会适应等等。

2 贫困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2.1 适应能力不强,难以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却难以忍受贫困给他们身心健康所带来的伤害,导致他们较难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生活不适应现象。为了减少开支,为了利用课余时间找兼职,贫困大学生很少有多余时间去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了交清高昂的学费,他们不得不依靠勤工助学、亲戚和学校资助。

2.2 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上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承受着在参加勤工助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工作方面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压力是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如果不及时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贫困大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自卑、自闭、焦虑、无助,再加上贫困生在社会上倍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导致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出极其敏感甚至出现犯罪心理。

2.3 缺乏交往技巧,人际交往较困难

很多贫困大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不喜欢参加文娱活动。。再加上社交活动难免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大学生为了节约开支、避免出现尴尬,只能对这类活动消极退缩,最终导致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困难。

2.4 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有限,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大多数高校贫困毕业生这方面的能力有限,表现出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有限;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大学贫困毕业生不及时还贷,引发再就业危机。

3 提高我国贫困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缓解贫困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境经济贫困。只有逐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适当的调整资助政策、加强诚信方面的立法,才能保证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缓解贫困问题。

(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2)适当调整资助政策,拓宽资助范围;(3)加强诚信立法,督促学生诚信还款。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更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才。

(1)加强“三观”教育;培养自立、自强意识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寻求、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深入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加强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首先,加强贫困大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诚信还款意识教育,避免由于自己还款意识淡薄而引发的不诚信还款现象发生。再次,指导学生自觉将奖学金、特困补助和勤工俭学的机会留给最需要的贫困学生,不要因为自己的私利而耽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最后,学校应该逐步完善贫困大学生的筛选条件和标准,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及个人情况,及早过滤虚假信息,对于那些谎报家庭收入的学生应给予严厉地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者,可以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3)加强心理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贫困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般可以建立一整套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逐渐克服心理障碍。

3.3 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高校要在尽可能多的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作用,提高贫困大学各方面能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增加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基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3.4 发挥社会资助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

首先,让社会了解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社会媒体要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现状的报道,让社会了解高校贫困生的需要。借助媒体对高校贫困生的生活现状报道宣传,往往会感动很多人,他们会自觉加入到资助的行列。其次,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援助。各地方政府可针对本地的人才需求及生源情况,拿出部分经费设立特困生助学金。建立各有特色的互助关系,还可以根据自己生产的特点设立各种科研机构,吸引高校贫困生来助研、助教,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实习机会。再次,动员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校友以及成功人士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这种形式的资助方式不仅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还可以激励贫困大学生奋发向上,早日成才。

4 结语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数量剧增,这个庞大的群体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差,就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更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和谐因素。研究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找出提高他们适应能力的对策,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成才、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参考,更能维护社会和学校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朱志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29-31.

[2]郑禹.大学生能力体系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0:45-79.

篇6

关键词: 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防治对策

一、引言

中央十六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中提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解决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产生是主观与客观因素、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与克服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心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师范类贫困大学生个体及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积极协调与配合,同时坚持物质帮助与精神塑造、自我调适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1-2]

二、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防治对策

(一)建立健全师范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有效地做好师范类贫困生焦虑心理的咨询与辅导。

师范院校需要专门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健全机构设置,也可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纳入心理咨询与辅导队伍中来。心理辅导专员应当深入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群体中,与他们交朋友,获得他们的信任。对于师范专业贫困生来说,从入校起就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结合走访、谈话、观察、侧面了解等方式,对师范类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现状、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全程追踪。

师范院校应定期对师范类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建立有效的焦虑防御机制,对焦虑症状明显的师范类贫困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强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在家庭成员、学校教师、同伴及互助小组的共同作用下获得情感上的依托和心理上的支持,有效缓解自身焦虑状况。师范院校应运用“七字方针”帮助他们及时、合理、有效地宣泄情绪,使焦虑情绪得以充分释放,在理智控制情绪的基础上获得奋斗的信心和勇气。师范院校要区分类型、类别(考试焦虑、就业焦虑等)和层次(低焦虑群体、中等焦虑群体、高焦虑群体)对师范类贫困生焦虑群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与治疗,教会他们掌握消除焦虑情绪的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水平。[3-4]

(二)帮助师范类贫困大学生重建理性认知,通过改变认知,消除或减少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情绪。[5]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根据直截思考的概念研制出一套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可用来改变我们的非理性思维,可以用于负面情绪的治疗,称之为“合理情绪疏导法”,即情绪困扰的ABC理论。运用这个理论来看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过度焦虑或焦虑症的形成,就会发现,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困扰往往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人对事件的不正确的认知或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

从事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及师范院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帮助有焦虑情绪障碍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认识到他们原有的关于“贫穷即可耻”、“贫穷的面貌难以改变”、“穷学生什么都不行”等对人、对事、对己的认知与观念都是错误的,结合他们自身的体验,使其清楚认识到认知偏差的不合理性和对个人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以平常心对待贫困,视贫困为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适当降低成就动机与自我期望,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积极调整认知,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合理思维代替不合理思维”,[6]逐步缓解或消除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情绪。

(三)优化“奖、助、贷、勤、补、免”等经济扶持体系,有效地帮助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解决实际经济困难。

1.严格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和审核工作,确保奖助金用在刀刃上。

当前很多院校仅凭一纸申报或缺乏公信力的贫困证明来界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随意性大、透明性低的特点。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些学生弄虚作假套取助学金,各项补助金难以真正落实到急切需要受助的贫困生身上。因此,对于贫困生的界定和补助工作不仅需要进一步核实学生所开具的乡镇民政部门以上的贫困证明,而且需要从事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等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情况,掌握最真实的信息,再加上班级评议小组的评议与公示,确保建档的师范类贫困生确实是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或难以支付教育费用的学生。在逐步建立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相对科学规范的“奖、助、贷、勤、补、免”评定和给予办法的基础上,确保各项奖助金都能用在刀刃上,使各项奖助金能够真正解决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2.拓宽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报酬,提升勤工助学的技术性含量。

首先,目前师范类院校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局限性大,数量有限,因此,学校可以考虑更多地与校外学校、企业、街道等联系,为广大师范类贫困大学生拓展更多校外勤工助学的机会。其次,当前勤工助学存在工作时间长、报酬普遍偏低的现象,适当提高勤工助学报酬很有必要。最后,师范类院校勤工助学岗位的基本设置为辅导员助理、秘书助理、校内机房管理岗、图书馆管理岗、实验室助学岗等,劳务型岗位偏多,科研型、技术型岗位较少,今后可以考虑将勤工助学更多地与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师范类贫困生成长成才服务。

3.积极开辟补助途径,争取更多社会、企业与个人的资助。

师范院校应在充分使用现有补助金的基础上,利用社会实践等途径积极为师范类贫困大学生争取更多社会的资助,如吸引合作单位、社会名人、教育家、知名企业、资助机构等在校内建立“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资助基金”,更好地激励品学兼优、自立自强的师范类贫困大学生。

4.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辅导,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充分就业。

师范院校只有科学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辟更多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供师范生选择,从进校起面向师范生全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帮助师范生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前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分析、评估自己,确立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为师范生全面细致地做好各项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帮助他们摆脱就业焦虑的消极影响。

三、解决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焦虑情绪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经济扶持或精神鼓励。师范院校要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在对师范类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帮助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二)我们要充分尊重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在给予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的同时要注意结合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使用恰当的方法。如结合师范类贫困大学生的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不让他们觉得是“被施舍”,不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扶持的同时要把握“度”,不使他们养成过分依赖的心理;切忌将对贫困生的帮助视为学校的工作成绩,在贫困生问题和资助问题上大肆渲染;不要把贫困生缴费状况作为师范院校院系考核的标准;避免在公众场合将贫困生作为特殊弱势群体而孤立对待,等等。

(三)高校应将资助工作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引导师范类贫困生在获取帮助的同时懂得感恩,刻苦学习,立志报效学校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2]唐宏,刘善玖,李小波,钟文贵.大学生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3.

[3]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4]余启利.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5,7.

篇7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表现

现代生活中,贫困大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感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社会要求下,他们产生了其他大学生不曾有的压力和紧张,如能力弱、同学关系紧张,这些都能使他们感到烦躁、焦虑甚至心理失衡,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地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厘清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助于学校、家庭、社会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为正在成长、成熟的他们提供帮助。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心理问题。

一、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是通过相互交往、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联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情感联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其周围的人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和亲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人际关系和谐,则表明大学生心理相对健康;人际关系不和谐,则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以下状态。林崇德研究认为,大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其心理健康水平。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嫉妒。嫉妒是社会尊重的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

包括焦虑、忧惧、悲哀、失望、愤怒、敌意等不愉快情绪。通常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在一定情况下有点嫉妒心是正常的,但虚荣心自尊心过强的贫困大学生,则嫉妒心更强,则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二)自卑。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评价,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具有自卑心理的贫困大学生处于孤立状态,自信心和荣誉感等均受到抑制,当贫困大学生遭到周围人轻视时,自卑意识则会增强,甚至以嫉妒的方式表现出来。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是自尊心受到挫挫的结果。

(三)害羞。害羞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渴望交往而缺乏勇气的一种情绪状态

害羞的贫困大学生常常表现为胆小被动,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谨小慎微,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说话感到紧张,过份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等。

二、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男女之间的恋爱必须由“恋”来支撑“爱”,有“恋”才有“爱”。“恋”是与生俱来的依附本能,是发自人性的内在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大学4年或5年毕业时,谈过恋爱同学约占总人数的80%,在大学生群体中,对谈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占81.5%。贫困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随着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增强,有了性冲动和性需求,渴望爱情,但是贫困大学生的恋爱与成年人和中学生不同,成年人以缔结婚姻为目的,中学生是早恋,贫困大学生的恋爱介于两者之间,不仅有早恋的朦胧感,还有婚恋的责任感,所以,贫困大学生易产生恋爱心理问题,表现为失恋、单相思、恋爱中行为出轨、恋爱动机不纯正等。随着贫困大学生年龄的增长,身体成长的变化,处于性发育成熟阶段的贫困大学生对性充满了幻想,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性心理困扰,如性焦虑、性冲动、性等。

三、就业心理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择业就业逐步实现市场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具自主性和选择性,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

(一)期望值过高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和家庭未来的生活状况,择业时有自己理想的职业期望,因而在择业过程中易忽视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谋求职位,造成理想与现实脱节,从而丧失自信心。

(二)利己心过重

部分贫困大学生在职业的追求上主要考虑是否“有利个人的发展”,更看重自身利益,关注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缺乏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

(三)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人在群体中易出现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迫于所处群体的无形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由于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正处于逐渐完善的阶段,易受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忽视自身能力以及所学专业的特点,忽视市场对所学专业的需求,一味追求实惠,盲目涌向经济发达地区,追求所谓的热门地方、热门职业。

(四)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消极面,看不到自己的正性力量,忽视自身的潜能优势,缺乏自信,从而不敢大胆的参与就业竞争,过度自卑还会产生自我封闭、心理扭曲等心理现象。

四、情绪心理问题

情绪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情绪有助于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成长。贫困大学生的情绪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感体验复杂,对情绪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较弱等,这些均会对他们学习生活的产生负面影响。

(一)焦虑。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贫困大学生主观上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况的预料而产生的一种高度不安的状态,同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二)抑郁。抑郁是因为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常伴有痛苦、自责、自卑等情绪体验

贫困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从轻度情绪不佳甚至到悲观失望,自我评价低,有强烈的无助感和失败感;感觉疲惫不堪,在任务较轻的状态下,工作尚能勉强完成,较重时则完全失去完成的力量和信心;深感所处环境的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佳,联想迟缓;入睡困难或早醒;对一些原来喜爱的事情也没了兴趣,对生活提不起精神,严重者还会有自杀倾向。

上述总结的四大心理问题是部分贫困大学生现实存在的缺憾。这些缺憾既有主观使然,更受到一定客观因素制约。譬如时代变化导致自我中心,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带来的独立生活能力欠缺,学习压力大、家长期望高产生厌学情绪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是自我中心主义。凡事要以自我为中心,私心较重,喜欢公开批评他人,不利于人际交往;二是独立生活能力差。生活没规律,学习没计划,工作不能独挡一面,依赖性较大,不利于生涯发展;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应激水平低,在压力面前无所适从,耐挫折能力差,不利于生命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兵,蔡闽,衡艳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5(12):30-32.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工作坊效果研究》,课题编号:XJK012CXL001

篇8

一、摸清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与招生办、扶贫移民、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充分掌握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升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基本情况,为精准宣传、精准资助提供数据支撑。

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资助政策宣传

1.深入辖区内高中学校举办资助政策宣传讲座。每年高考之前,我市学生资助中心都会派出宣传工作组,前往辖区内高中学校组织高三学生举办资助政策宣传讲座。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的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申请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详细宣讲。

2.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我市学生资助中心组成宣传工作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向全体人民群众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同时现场为各位贫困家庭提供咨询服务,对于不清楚该申请那个项目,不清楚如何申请的学生及家长给予耐心指导。

篇9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03-05

一、问题、背景与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由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方面构成的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现在每年政府都要拨付大量专款用于资助各类贫困生,以江苏省来说,仅2009年各级财政就安排落实高校学生资助资金6.85亿元,资助27.2万名在校生,发放各类助学贷款5.15亿元,资助10.02万名大学生,各高校还通过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方式安排资金1.90亿元,资助21.99万名学生[1]。如此多的投入效益如何?这些经费是否都用在了有需求的贫困生身上?如何更好地为贫困生提供资助?

自高校出现贫困生问题以来,我国对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非常多,但对资助的效益问题,人们关注得并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致分两类,一是思辨性地或从理论上探讨资助效益的评估原则、评价体系等[2,3],二是关于效益或绩效的实证调查。而实证研究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各高校的资助机构的设立、师资队伍配备、资助制度、各类助学金额度、实际受助学生数等情况的调查[4,5];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资助效益的评价。如马静等从对资助形式的了解程度、评定条件的合理程度、评定程序的公平程度、资助到位的及时程度、解决经济困难程度以及对自身的激励程度,调查了陕西省部分高校贫困生对资助绩效的评价[6];高玉玲等从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资助对贫困生本人、家庭、社会等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资助效益[7];而赵炳起、李永宁则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从贫困生认定、资源筹措、资源配置、资源后期检查、宏观社会效应、微观社会评价几个方面,调查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态度[8]。

以上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贫困生资助效益问题,但这些研究都是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反映资助效益的,或只是调查了各地资助的金额和受助学生数等,对“资助经费是否都用在了有需求的贫困生身上”这一效益的核心问题,笔者尚未看到相关研究。而事实上,对这类问题,即使在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人们也非常关注。如在美国,很多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项目实施以后,都有来自官方或民间的学者去做大量的调查或实证研究,以考察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政府再根据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意见做政策调整。以美国基础教育中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最重要资助项目“TitleⅠ项目”(旨在为低收入者聚居区的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财政资助)为例,自从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颁布实施该项目以来,对其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考察的论文与报告不计其数,如有学者对纽约州1992/1993学年TitleⅠ项目实施情况的调查后撰文“Who Receives Federal Title I Assistance?”文中指出至少208所贫困学校(学校的贫困学生比例超过22%)未接受该项目,而一些不太贫困的学校甚至少数最富裕的学校却能接受该项目,因而该项目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9]。目前在我国,教育经费尚不充足,在贫困生资助经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类资助效益问题理应成为我们日后更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这些方面做些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本文的调查资料来自笔者对江苏苏北和苏南两所学校的问卷调查,一所是师范性大学,一所是综合性大学,抽样方法是班级整群抽样,兼顾专业。由于贫困生的标准比较难确定,本文从月消费水平、与现在生活圈相比的相对经济条件、是否弱势人群三个维度来看,即把月消费水平在300元以下者、家庭经济收入在当前生活圈中处于比较差或很差者、属于某种特殊的弱势人群者(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本人在社会福利机构长大、家庭成员中有残障者或长期患病者等)视为相对贫困者。本次有效问卷总数350份,其中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下的54人,占15.4%;与现在生活圈相比,经济条件差及比较差的83人,占23.7%;属于某种弱势人群的80人,占22.9%。三类相对贫困者的比例与我们一般认同的20%左右的贫困生比例大致相当。

二、调查结果

1.贫困生对资助的需求状况

贫困大学生,即经济困难,无法依靠个人及家庭经济力量完成大学生活和学业的学生。贫困的经济状况影响了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们的身心都带来影响。对于问卷中的问题“经济上的压力给我的身心都带来很大影响”,三类贫困生都基本上认同,而且与其相对应的各类非贫困生态度差异显著,也就是说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感受到更大的经济压力,而非贫困生总体上并不认同存在经济压力影响身心的状况(见表1)。

那么贫困生对各种资助的需求状况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中设计了10类支持,让被调查者判断这些支持对他们学习的重要程度,“最重要”为1,“比较重要”为2,“一般重要”为3。从表2可以看出,“月消费300元以下”和“相对经济状况差及较差”两类贫困生对所有支持方式判断的均值,除了“绿色通道”和“精神关注外”,都是2分以下;“弱势人群”对“减免学费”、“奖学金”的判断也在2分以下,这表明他们都认定这些资助方式超过了“比较重要”。从对资助方式重要程度的排序来看,三类贫困生都把“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几种资助方式排在前面;另外,出乎意料的是,不管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把“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列为各类帮助之首,认为是最重要的支持。这可能反映了就业不景气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等问题的担忧,而且贫困生的这种担忧可能更甚于非贫困生。

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比较来看,贫困生对各种经济资助的需求程度都大于非贫困生。表2表明,对于各类经济资助,所有贫困生的赋分都小于非贫困生,对很多资助类型的判分如“减免学费”、“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贫困生都明显小于非贫困生。这就是说,贫困生对这类经济资助的需求或依赖都大于非贫困生;而在“提供学习辅导”、“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精神关注”等非经济资助上,贫困生在前两项赋分更低,显得更有需求,但差异并不显著;“精神关注”是唯一项非贫困生比贫困生更重视的支持,但两者差异也不显著。

2.贫困生接受资助情况

贫困生对经济资助明显有更大的需求,实际上他们的受助情况如何?奖学金、助学金都发给了哪些学生呢?

本调查列举了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校勤工助学岗、“绿色通道”7种资助,让被调查者选择在大学期间获得过的资助。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还是较高的,总体有69.1%的大学生接受过一种以上的资助,当然其中多数人(获得资助者中的约77.2%,约占全体学生的43.4%)获得的是一种资助;而且,贫困生受助情况明显多于非贫困生,如月消费300元以下的学生中有92.6%的人获得一种以上的资助,但月消费300元以上的学生中只有65.0%的人获得一种以上的资助。

但这并不表明没有问题,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生未获得任何资助,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下者中的7.4%、与周围生活圈子相比经济条件比较差及很差者中的10.8%、属于某种弱势人群者中的29.1%的人都没有接受过所列举的任何一种资助;而另一方面,非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比例却也不小,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上者、经济条件一般及其以上者、非弱势人群者获得一种及以上获得资助的比例分别是65.0%、63.0%、68.7%,获得两种及以上资助的比例分别是16.0%、11.4%、21.7%,甚至还有部分非贫困生获得4种以上的资助(见表3)。

调查中我们知道,不管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把“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列为最重要的支持。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题目是“你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困难或忧虑是什么?”问卷设计有7种答案供选择,结果三类贫困生排在前三位的选择都是:就业前景不好、学习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似乎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已经超越了经济压力。事实上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资助政策,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直接的经济资助外,还有许多针对贫困生或其他弱势人群的各种帮助和干预计划,如学习辅导、信息咨询、帮助生活适应等,资助的目的已不仅仅是解决经济压力,还要帮助这些弱势人群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资助的理念已经更进一步。如“TRIO计划”(the TRIO Programs),就是一种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和残疾学生克服接受高等教育的阶级、社会和文化障碍,确保其获得平等的大学入学机会、顺利完成学业并更充分地参与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干预计划[11]。在我国,直接的经济资助普遍实施之后,我们也可借鉴国外的做法,由政府出资,以一些项目的方式来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咨询、学习辅导等,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3.建立多元的监督保证体系

建立多元的监督体系,以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如前文所述,即使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样关注经费投入的绩效问题。

具体来说,这种监督体系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负责资助项目的组织内部就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系统,负责监督各种资助项目的实施进展和目标达成情况。如我国负责大学生资助的组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中就可设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每年的奖助学金落实情况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建立数据库,并根据调查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第二,专家监督,鼓励专家学者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第三,社会监督,这里特别指接受学生的监督,资助项目实施后并不表明事情已经完成,相关老师还要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资助工作的看法和意见。第四,建立受助者的动态管理系统,了解受助者接受资助之后的状况,如资助多大程度地解决了问题,是否足够,或者是否恰当等等。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大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10年版),http://aid.ec.js.edu.cn/art/2010/6/18/art_4_803_1.html,2010-06-18.

[2]钟一彪.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及其评估原则[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3]马桂兰,张东升.贫困生资助体系指标与特征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4]姜旭萍,洪鹏,陈玲.大学生新资助政策落实状况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2).

[5]熊立新,张勖.2001―2008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

[6]马静,宋德安,王峰虎.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实证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6).

[7]高玉玲,吴成霞,杨小玉.高校贫困生资助效益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8]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9]Paul H. Carmichael(Winter,1997).Who Receives Federal Title I Assistance?Examination of Program Funding by School Poverty Rate in New York Stat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Vol.19,No.4: 354-359.

[10]【美】Neil Gilbert,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熹,周烨,刘红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1]http://www.trioprograms.org/abouttrio.html

Research on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Needy College Students

YU Xiu-la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篇10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心理资助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inion on Constructing & Integrating the System of Financing and Assisting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absence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as been solved on the whole, however, there also exist some trends that are worth atten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problems such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the ways of financial aid, the risk compensation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and the psychological instruction, so that they can get rid of poverty both financially and mentally.

Key words: university; impoverished student; financial aid; psychological aid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就此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笔者结合实践,对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意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由于措施具体、贯彻有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表现

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2007年6月,在北京“后义务教育财政问题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财政部有关官员向与会的中外学者透露:2007年末全国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将约达到2 700万人,中央与地方财政专项资助困难学生的预算为154亿元,其中仅国家助学金一项,中央财政就安排了95亿元。(注:资料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务处。)

从落实情况看,2007年江苏省属高校(含高职)共发放国家奖学金近1 800万元,有近2 200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17 000多万元,有近35 000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近39 000万元,共有19万多人获得资助。奖励、资助金额共计近58 000万元,受助人数近23万人,奖励、资助面约20%。

2008年,江苏省属高校(含高职)共发放国家奖学金1800多万元,有近2 300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近20 000万元,有近4万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42 000多万元,共有21多万人获得资助。奖励、资助金额共约64 000万元,受助人数25万多人。①

(二)高校专项资金通过有效监督得到保障

自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从来没有中断过。学校财务部门一直设有“助学金”科目,专门用于预算和核算资助学生的支出。“从学费收入中提取足额10%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一直被高校视为己任。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金安排与实际支出像玻璃一样透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变得更为实时、有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8卷 第4期

2008年 总第32期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三)社会资助逐年增加

每年经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高校特困生的资助日益增多。除“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项目”等全国性公益慈善机构外,许多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有关高校设立奖助学金,或直接对特困生个人进行定向资助。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的综合性大学接受社会捐助的资金则更多。

(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从2004年实行“政府招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并建立“贷款学生诚信系统”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多数地区和高校开展得比较顺利。在我校,凡提出申请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到工商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江苏省在2002年率先试行“农村信用社生源地贷款”。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文,将“生源地贷款”扩大到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等五省市试点。试行“生源地贷款”后,一方面减轻了高校向经办银行申请授信的压力、办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学生毕业后催还贷款的压力及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减轻并分摊了有关商业银行的工作压力和贷款风险。

(五)效果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统计口径不一,各方说法不一。虽然有人认为在西部地区可能高达50%,但各高校建档比例一般都控制在20%~30%。根据建档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以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基本可以得到解决;日常生活费开支通过国家奖、助学金至少有在校生总数20%的人得到或部分得到解决,再加上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或学费中提取的10%)和从社会各界获得的捐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应当全部能得到解决。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倾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后,贫困生的学费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解决,在学校的日常开支可通过“奖、勤、补、助”得到根本性解决。然而在实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准确认定有困难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根据江苏省规定,各高校都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从表象上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应当无懈可击,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漏洞。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其中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实际上,不少地方出具的证明水分很大,相反,一些家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农民却不一定能开出证明。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校不知底细,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免不出差错。

同时,虽然各校都将在校生的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的特殊因素等都纳入到认定依据,但由于办学规模普遍很大,学工人员工作量极大,但要做到准确无误很难。同学之间虽说相互了解,但要撕破脸皮揭发需要一定勇气。

(二)国家助学金的负面影响

设立国家助学金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数额很大,且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就可以申请,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而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说,可能被部分人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既没在学业上起到激励,也没在劳动上有所付出,更难说在心灵上有所感恩。

其次,家庭经济条件从最富有到最贫困之间应当是没有级次、没有台阶的直线,人为的分档定级会使因名额受限而未能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那部分学生心理失衡。

再次,与高校“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传统荣誉称号的奖励发生冲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一直是高校用以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过去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后,国家助学金最高额度为3 000元、最低额度为1 000元,远远高于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无形中冲淡了传统的各项评优,使不少学生产生“自身再努力,不如弄个证明,当贫困生实在”的想法。

此外,《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是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的各项评优奖励经费的来源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助学贷款出现的政策偏差

一是从2004年实行“政府招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以来,有的经办银行获得的风险补偿金并未按规定进入“坏账准备金”,而是作为当年利润上缴。当年出现的贷款逾期仍让高校另外承担。有的高校为了继续获取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不得已而接受银行这一要求。于是一年中得支付两笔风险补偿金,一笔上交教育主管部门,一笔直接支付给银行。

二是承办生源地贷款的某些邮政储蓄银行为了增加本单位的储蓄额,不是按规定将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打入学校提供的银行账号,而是以种种理由存入学生本人的邮政储蓄卡,让学生异地取现而获得额外的手续费。其结果一是增加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二是如果学生心理不成熟,可能将卡上的贷款取出自己零花而欠着学费不交。

(四)心理助学不容忽视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感受到,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面对贫困,其心态有以下几种形式:(1)积极进取型。 这类学生能够正视贫困,藐视贫困,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相反,他们能够视贫困为一种挑战而奋发努力,成为各方面的佼佼者,每年学校表彰的“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名单中不乏他们的代表。

(2)心态平和型。这类学生占贫困生的绝大多数,他们心态平和,自立、自强观念较强,能正确对待学校的各项资助措施,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但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挣取生活费。

(3)极端型。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长期承受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极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陷入了思想认识和心理上的误区。

自卑是高校贫困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最重要的心理特征。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悬殊较大;中学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相对落后,使他们视野狭窄,在信息量、知识面、业余爱好及特长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很大差距,自信心严重受挫。而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刺激,他们又具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态。他们特别渴望别人的尊重,想方设法改变贫困的现状,希望能出人头地,自尊心相对更强。

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存在很大差距。同学们聚餐,因囊中羞涩而避之一旁;参加社团活动,又苦于没有任何特长而退缩。久而久之,就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形成性格上敏感孤僻、沉默寡言等严重缺陷。

一些学生由于原来的基础差,进入大学后又要为解决生活问题而参加勤工助学,致使学习成绩不好,由此产生强烈的焦虑。

极个别学生在上大学前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而形成依赖心理,他们将“贫困”作为一种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更有甚者将自己的贫困归罪于社会不公,受到资助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三、应对问题的切实措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每年惠及数百万家庭的浩大工程。如何将党和国家的雨露甘霖一滴不漏地撒向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身上、渗进他们的心田,使之化作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思想动力?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下措施。

(一)从初中开始建立“家庭经济情况档案”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对高校来说是一项量大、繁难而又细致的工作。高校规模都在一万以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要想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真实考察其经济状况是不可能的。对刚入学的新生只能依据本人申请和地方政府出具的困难证明进行认定。如果本人申报和困难证明不实,国家助学金就可能旁落他人。来自边远山区的真正贫困生如果不能提供困难证明则有可能失去资助。对在校生来说,由于高校周边餐馆林立,学生食堂的消费并不能反映全貌;同学之间应当是最了解情况的,但碍于情面,一般也不会刻意举报。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认定偏差。结果是:如果真正的困难生得不到资助,心理就会失衡;如果被假困难生骗取,会引起更多的负面效应。因此地方证明是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为确保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应当从初一开始建立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档案。因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家庭住地距学校较近,班主任一般都会进行家访,对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了解比较清楚。进入大学后,有前面六年的档案证明,高校便能准确、快捷地掌握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确保国家助学金落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手中。

(二)改变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方式

笔者以为,1 000、2 000、3 000元分档,级差显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从最富有到特困,其实是一条没有折点、没有台阶的直线。级差太大,对经济条件相近而因名额所限未取得上一档资助的困难生有失公平,也会给其心理带来影响。所以最好是只规定标准范围,人数及级差由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自定。

变“无偿”资助为“有偿”资助。高额助学金的无偿性,获得者不一定全都感恩,未获得者可能心理失衡。如果将其转化为有偿的,即让受助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或勤工助学方式给予资助效果可能更好。这就要求高校大幅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将校园环境卫生和绿化养护纳入勤工助学岗位范畴)、提高单位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比如16~20元/小时)、控制每月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比如每月不超过20小时)。由于勤工助学毕竟要付出一部分劳动,家境不困难的学生大多不愿参与。

(三)相应提高学校各项评优的奖金额度

由于现在学校的财务预算纳入到政府的部门预算且全额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所以应允许学校从事业收入提取4%~6%(或学费收入提取10%),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学校的各项评优。其中“三好学生标兵”的奖励金额至少要高于国家助学金的最高档,“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金额至少应与国家助学金的平均数相当,才能平衡学生心理,激励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教育“产品”。

(四)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渠道真正打开没有几年,贷款的风险高峰尚未到来,一些经办银行便将政府和高校拨付的风险补偿金作为当年利润上交,某些银行甚至将当年逾期的贷款让高校另外补偿。其后果是当高风险到来时,那些受冲击较大的银行很可能不再参与投标,银校在这方面的合作中止。为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源远流长,最好是政府将风险补偿金划拨给高校,连同高校按规定提取的风险金一并设立专项基金、由高校管理。高校每年按实际风险额划拨给经办银行。

对于“生源地贷款”出现的新情况,国家可以政策明令邮政储蓄银行必须将学生的助学贷款全额汇入高校提供的银行账号,不得截留,不得上学生个人的储蓄卡,更不得收取学生异地取款手续费。一经举报查实,没收手续费并处以罚款。

(五)关注“心理助学”

困难生中的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但也有极少部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应在心理、知识、能力上给予帮助、教育与锻炼,进行全方位的资助。可以采取以下:

(1)建立辅导员、班主任、班干部三级体系,切实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亲近他们。使他们对身边的同学、老师建立信任感、亲切感,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困难说出来。再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2)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国家助学贷款签字仪式等各种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力和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力。

(3)自办助学报刊。为加强“心理助学”,大学生资助中心可以主办《助学指导报》,定期出版。借助报纸宣传一些古今中外和身边贫困生如何面对贫困、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借以激发学生在逆境中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信心。

(4)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摆脱自卑阴影。可以开设校园文明岗、校园食堂岗和报亭,特别是助学报亭,贫困生们在老师指导下,自己进货、管理、销售,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等多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在其中找回自信,调整心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加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真挚的友谊,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化解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找回自信与自尊。

参考文献

[1]刘昆,于敏.假贫困生现象暴露高校助学政策漏洞发人深省[N].光明日报,2007-11-20(5).

[2]万福绪.大学生思想与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