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2 13:4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学作品的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材而进行的文学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1]。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有很多种类,其中诗歌以其篇幅短小、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等优点深受幼儿喜爱。优秀的诗歌蕴含着多元化的审美价值――意境美、形象美、节奏美、语言美,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诗歌的意境美―在倾听中体验
诗歌的语言富有色彩、动感和表现力,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充满活力,饱含诗人丰富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创造出了一种情深意远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人说音乐是“美丽的画”“流动的诗”。选取与诗歌内容匹配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能使幼儿身临其境,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美。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引导幼儿在欣赏时想象诗歌在头脑中出现的画面,能使幼儿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二、诗歌的形象美―在欣赏中感受
诗歌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美的形象隐含在诗歌的语言中,需要通过理解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美的形象。诗歌形象是由作品本身和读者感悟共同创造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孩子提供多种艺术想象的空间,使诗歌中的形象在孩子的大脑中丰满、鲜活、细腻,达到形象美的再现。
1.用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觉的思维,而幼儿诗歌《摇篮》中的形象既抽象又形象。例如,“天空是摇篮,摇着星宝宝”,我在教学时画了生动形象的图片辅助教学,蓝蓝的天空中有一个摇篮,拟人化的星宝宝躺在摇篮中,白云在摇篮边飘着……形象生动的画面把诗歌美丽的意境展示给幼儿,将诗歌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其表达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类词汇,一类是消极词汇(不能正确运用的词汇),一类是积极词汇(能够正确运用的词汇)。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消极词汇时,教师要帮助其纠正、提炼。这样既可以了解幼儿的感受,又能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诗歌的节奏美―在朗读中展现
节奏是诗歌的原始要素,在创作中,它既有诗人的,又赋予读者的期待。这是因为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是诗人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生命。干巴巴、没有节奏(拖腔带调)、没有感情的朗读是没有感染力的,体现不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准确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传递给听众呢?
1.学习朗读艺术,展示诗歌的节奏美
展现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要让幼儿理解诗句、词语的特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速度。停顿可以更加清楚准确地表达思想,让听者理解朗读内容。重音是对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朗读时音量大些。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朗读诗歌《摇篮》时,引导幼儿在语音、语调、语气、眼神、表情上,突出妈妈对宝宝的爱,表演出妈妈轻轻摇摇篮的动作,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宝宝。在朗读时注重节奏,有助于提高幼儿感受诗歌语言美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进入作品,有效促进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2.变换朗读形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诵读
诗歌节奏通常表现在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中、读者的朗读中。朗读诗句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集体朗读是一种基本的朗读方式,但是一遍一遍没有变化的机械重复的朗读,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应变换朗读的形式,让幼儿对朗读活动始终保持积极性,充满激情地朗读。
一是师幼互动朗读。在幼儿基本掌握诗歌内容后,我就与幼儿用游戏的形式朗读,老师与幼儿用轮流读诗句的互动方式练习朗读,我读“蓝天是摇篮”,幼儿读“摇着星宝宝”;我读“白云轻轻飘”,幼儿读“星宝宝睡着了”。还可以师换诗句继续练习朗读。
二是幼幼互动朗读。幼儿掌握诗歌内容后,老师可以退出,让幼儿自主朗读。可以是男女互动朗读,男孩读上一句,女孩读下一句,男孩和女孩交换顺序朗读。
除了师幼、幼幼互动朗读外,动静结合的站立式朗读也非常吸引幼儿。轮到朗读的幼儿迅速站起来,读完后迅速坐下,另一组注意倾听,轮到自己朗读时,及时站起来衔接。这样有趣的合作、互动、坐立交替的朗读形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朗读,还能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诗歌的语言美―在相关活动中表现
在熟悉诗歌之后,应开展表演、绘画、仿编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诗歌,透彻理解诗歌的语言美,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身体语言辅助表现语言美
用肢体语言表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用合适的动作表达自己的体会,是幼儿表现作品的另一形式,比让幼儿“静观”“静听”更容易与作品达到情感沟通。在诗歌教学中,借助优美形象的身体动作进行教学,帮助幼儿理解、把握诗歌的精髓部分。老师可以创编一些与诗句相符的动作进行表演,将幼儿的思维、注意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借助动作表演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这些动作无须幼儿刻意模仿,孩子们在自然而然的氛围中有意无意地模仿、创造,内化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感受,使整个诗歌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全方位地感受美的过程。
2.绘画、仿编再现语言美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另一种语言,绘画作品反映了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他们通过各种图案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说绘画是成人认识孩子的一个窗口。引导幼儿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运用诗歌中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有力措施。同时,可引导幼儿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学习、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诗歌的经验,将生活经验仿照原有诗歌的句式仿编成诗句,进行创造。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发展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从幼儿仿编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幼儿对诗句的理解,了解到他们幼小心灵对美的理解。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需要用智慧的方法引领孩子步入文学的世界,让他们从小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感受文学带来的美,让幼儿喜欢文学,促进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卞之琳;新诗结构;格律化;相对主义;戏剧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181-03
一、当前卞之琳作品研究现状
卞之琳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也是散文作家,其作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不小的影响。国内学者对卞之琳作品的研究经历了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期,最终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蓬勃发展起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学界对卞之琳的研究从宏观探讨转向微观分析,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而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于卞之琳的诗歌创作、诗歌翻译和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其中诗歌创作的研究无疑是最重要的,也是成果最辉煌的。通过对卞之琳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诗结构的特点以及发展历程。
当代对卞之琳诗歌创作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张曼仪女士,其历时八年,与1989年出版的《卞之琳著译研究》可以算作是第一本对卞之琳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该书主要是评价卞之琳的创作和翻译,除了评论之外,还引用了丰富的史料,让后人看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除了评述之外,张曼仪针对国内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在流派归属上,张认为卞之琳是出于“新月”而入于现代,这种观点已经被诸多后世学者所接受。更可贵的是,对卞之琳的作品,张曼仪并不是一味赞美,而是有所赞赏,有所批评,对其局限性也有深刻的分析。因为采用了史论结合、比较研究的方式,这本著作的结论相当有说服力。其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卞之琳研究的专著有三本:陈丙莹:《卞之琳评传》(1998年,重庆出版社)、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200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2006年,文津出版社)。这三本专著并不局限在研究卞之琳诗歌创作,还涉及散文和小说等其他文体的研究,分别聚焦不同问题,在张曼仪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在卞之琳具体诗歌文本的研究方面,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其《断章》的研究和《无题》五首的研究。《断章》可以说是卞之琳全部作品中的代表作,而《无题》则是其为数不多的爱情诗,因此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卞之琳的早期诗歌是其诗歌创作的代表,以陈丙莹为代表的学者对其早期主知诗的研究较为深入,其作品《卞之琳评传》和论文《论卞之琳的主知诗》(《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均对卞之琳的主知诗的哲理内涵作了深入的解析。
当前学界除了研究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卞之琳的翻译工作和散文、小说创作也有一定的研究探索。卞之琳主要致力于翻译英国现代主义诗歌和莎士比亚剧作。研究卞之琳翻译较有影响的论文有:武汉大学朱宾忠教授的《卞之琳的翻译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四川外语学院李伟民教授的《百岁存劲节,十载慕高风——论卞之琳的莎学研究思想》(《四川戏剧》2001年第2期)、翻译家江枫的《以似致信,形神兼备——卞之琳译诗的理论与实践》(《诗探索》2001年1-2辑)等等。对于卞之琳小说创作的研究较有成果的学者有卞之琳的学生袁可嘉、北大教授钱理群等等,而对其仅存的长篇小说《山山水水》的研究,比较集中的论述则存在于张曼仪的《卞之琳译著研究》和刘祥安的《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之中。
二、卞之琳诗歌结构的突出特点
卞之琳是以诗歌闻名于世的,因此目前对他诗歌创作的研究站全部研究数量的大部分,研究内容则主要集中在具体作品研究、早期诗歌研究、新诗诗艺及影响研究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卞之琳诗歌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新诗结构的鲜明特点和变化历程。卞之琳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格律化倾向、相对主义在诗歌中大量运用以及戏剧化倾向这三个突出的特点,以下将分三部分进行阐述。
卞之琳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中国新诗的结构特点首先是格律化。在新诗的发展史上,卞之琳是继承了新月派的艺术风格的。新月派之前的中国新诗,面目是颇为惨淡的。因为自从、郭沫若推广白话、主张自由开始,自由诗彻底地抛弃了中国诗歌的传统,写作方法上毫无限制,几乎并不能称作“诗”了,引起了诸多新诗倡导者的担忧,于是新月派应运而生。新月派对于诗歌形式方面的试验和摸索是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在新月派的主将闻一多那里,诗歌的格律化要求自述整齐与“音尺”整齐并重。而卞之琳则进一步发展了闻一多等前辈诗人对新诗格律的探索,提出将“顿”作为新诗格律的决定性因素,纠正了闻一多既要讲究字数的整齐又要讲究音尺的整齐,这样的纠正是符合现代汉的特点的。在实践中,卞之琳证明了这种修正的正确性,其诗歌创作以及翻译基本是遵从其顿数整齐的主张。例如他那首非常有名的《寂寞》,既遵从了顿数的整齐(每行三顿),也遵从了字数的整齐: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篇3
记者在展出现场看到,作品中既有书法家录写新诗,又有诗人自写新诗的墨迹。诗人牛汉、屠岸、邵燕祥、高洪波、寇宗鄂、林莽、邹静之等笔法从容不迫,皆有可观。刘大白、、郭沫若、卞之琳、余光中、食指、舒婷、顾城、于坚等诗人的诗作,也以书法形式呈现别有风采。其中篆、隶、楷、行、草种类齐全,横幅、立轴、中堂、扇面、圆光等形式多样。读新诗品古字,可获得双重审美享受。
一些诗人和诗评家对这样的做法表示赞赏。诗人牛汉称自己经常用毛笔写诗,因为用书法写新诗快乐很多,每写到激动处,写字的节奏明显加快。“这时你就会感到,字也是有感情、有灵性的。诗歌讲究韵律,富有音乐性,用书法表现起来会更美。”他举例说,沈尹默是“五四”参与者,是新诗初创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诗人,但他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家,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修养。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诗人屠岸说,其实“五四”中新诗的诞生,就是一种古与今的结合。过去只能用文言表达诗意,“五四”用汉字书写白话诗,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创造。他在谈到用一些古典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东西时举例说,京剧以前只表现古代生活,但梅兰芳的《邓霞姑》《一缕麻》创新出了时装戏,再后来有了现代京剧;用源于西方的芭蕾舞演《红色娘子军》也是成功的。屠岸进一步发挥道:“现在都是用普通话朗诵新诗,而古代的诗作常常是吟出来的。我的故乡常州有一种常州吟诵,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算是这一形式的代表性传人。去年首都师范大学召开洛夫诗歌研讨会时,洛夫用书法写自己的新诗,我也用常州吟诵表现其作品。我们都是对古今艺术结合的尝试。”
诗人寇宗鄂作诗之余,书画是他的最大爱好。他表达自己创作感受时说,其实诗书画是一体的,但诗应当成为魂,没有诗的统领,没有诗意,没有诗的品质,就只能算是匠人。做一个文人,首先要成为一个诗人。做书画时的感受,也对自己的诗歌写作有所助益。他笑称,中国新诗的历史不足百年,算是年轻的艺术,而书法已有几千年历史了,但二者联姻的“老少配”未必不会和谐。
篇4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
一 唐诗中女子体育概观
唐代女子体育出现繁荣景象,项目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先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体育史上也有:“惟有‘大唐三百年’,是
(3)杂技。唐朝时,宫廷中训练女伎,每逢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庆典宴会,她们往往应召表演。杂技的项目主要有马技、绳技、戴竿。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4.骑射游猎活动
唐代帝王后妃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欲望,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当时唐尚武之风大兴,故而骑射活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帝王出猎时,嫔妃宫女经常结伴而行,女子骑射游猎的很多。杜甫《哀江南》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这首诗突出描绘了宫女骑射的英姿。韩偓的《从猎》:“小镫狭鞭鞘,鞍轻伎细腰。”妃嫔宫女能够行弓射猎,纵马飞驰,她们的技艺已相当高超。另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宫中,端午日造粉团,角黍贮盘中,小弓射之,中则得食,都中盛行此事。”可见,唐代女子骑射游猎活动已成为一项充满竞赛性的娱乐体育活动了。
二 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
1.娱乐性
从以上唐诗中举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来看,唐代女子体育活动以各类游戏为主,虽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较历代王朝有所增加,但这些活动竞技性少,女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表演成分多,带有明显的娱乐性。
2.崇尚健壮的审美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更迭频繁,形成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共处的局面。唐王朝地域辽阔,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加之“唐代大有胡气”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礼法束缚减轻,唐王朝开始崇尚“健美”,宫廷妇女积极投身于显现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得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多突出其健美的身躯,如健舞、骑射、马球、蹴鞠等。
篇5
之所以被称作“猫王”,有些人说因为他唱歌时扭胯,像叫春的猫,这是对喵星人极大的不尊重,去动物园看看恋爱中的猴子,或者复习一遍赵忠祥老师《动物世界》里的公狮子,就可以知道它们都比猫动作幅度大,为什么不把这位摇滚巨星称作悟空或者辛巴呢?
猫王在早期被称为Hillbilly Cat, hillbilly是指早期居住在美国东部山区的山里人。猫王出身贫寒,后来开卡车跑长途,是典型的hillbilly。cat有爵士乐手的意思,Hillbilly Cat 意即“乡下歌手”。“猫王”这词也是从港台进入内地的,译者把“土老猫”和“摇滚王”合二为一,翻得真是又创意又贴心又软糯。
在《阿甘正传》里,猫王和戴着护具的傻小子阿甘学会了扭胯,这个扭胯随即成为他自己的标志动作。往左一扭,把正襟危坐的卫道士们气得鞍鼻直鼻鹰钩鼻驼峰鼻朝天鼻波浪鼻都歪了;往右一扭,拱开了全美国不良少年的青春期安全阀。扭胯如今不算个事儿,咱们广场舞里的甩胯都比它更妖孽。扭胯过时了,猫王的另一项标志仍然还在―飞机头。
这种发型对头型、发质、脸型尤其是脑瓜门子的面积要求很高,中国脸能撑得住飞机头的不多。这样想想,真让人心碎,发胶、米汤、烙铁、烧火棍咱们都有,怎么就没发明飞机头?基于对中华文明极大的认同感和责任心,我们要好好捋一捋中国男人的发型史。
周润发,不仅人靓,名字也柔顺,曾出演某洗发水广告,所以我们选择发哥的若干扮相,以作图解――古代男的大都发髻顶在头上,以免低头插秧的时候把对面来的人吓跑。这是暮年的孔子(图1)在整理古籍,他发式散乱,连簪子也没用,看着让人灰心。
古代男子的发型变化主要在发饰上,无非就是簪子、网、帽子的花式而已。簪子的材质包括竹、木、瓷、骨、牙等等,黄金甲大王(图2)用的当然是金簪。
尽管史上男子发型以及各色顶戴都被赋予了政治色彩,但有清一代的发式大一统,是对“中华男子头发美学史”最粗暴的中断。1665年,清统治者施行的剃发易服政策使得“衣冠发式俱毁”。李慕白(图3)的发型稍微好看了点儿,不再是清早期的“金钱鼠尾式”。
去掉头发曾经是一种刑罚,这也是头发与政治生活、日常伦理最鲜明的联系。“髡”就是把受刑者剃成秃瓢儿,属于耻辱刑。海盗邵峰(图4)剃了光头,应该是一种自决于普通人的意思,他的职业正是与世界为敌。
1895年,会员开始剪掉辫子。在黄四郎(图5)生活的年代,男人经常把两鬓剃短,这种发型是“民国范儿”的一部分。这种发型也无限接近机头,和后者相比,它修饰而不矫饰,体现了20世纪中国的剃头师傅,尝试着用“中庸”来对抗“现代性”。
因为专心致志,所以不修边幅。陈汉生(图6)是游击队员,他用灰色军帽掩盖了发型。他满脑子都是革命事业,而非发乳发蜡。到了上世纪80年代,阿郎(图7)的大波浪头风靡海峡两岸。
篇6
关键词:教育;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173-0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之间因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各种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会因学习而不断增大。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差异还并不明显,但一旦上了小学,学习上乃至个性发展上的差异便出现了。到了初中阶段,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上的逐渐成熟伴随心理上的并不成熟,学生的个性差异越来越显现。逆反心理的产生使得管理和教育面临新的难题,学习科目的增加和难度的加深使得学生间学习成绩的差距拉大,这就产生了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是看眼前成绩还是看今后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面对的新课题。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践行十年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无论在改变教育理念,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要完全超脱片面追求升学率仍很困难,其症结还在于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仍然是以分数为主。尽管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在重视差异、尊重个性、多元评价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且证实这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班级管理中确实是有实效的,然而与升学挂勾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实在显得软弱无力。
笔者认为,教育既然是对人的生命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更应注重教育的过程和方法,不管终结评价的结果怎样,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毕竟是最重要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改变升学考试的制度,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与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一、鼓励为主,给学困生以信心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成功的渴望,都有得到同伴赞赏的希冀,不管他目前的状况多么不尽如人意。每个班上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他们是经常受到老师冷落,同学白眼的“学困生”,有的习惯于把自己隐藏在众人视线之外;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什么都无所谓;还有的故意哗众取宠,扰乱课堂秩序。面对这些学生,一味指责显然行不通,从小到大他们受到了太多的责骂与呵斥,早已练就了“百毒不侵,千言不进”的本领。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获得成就感。学生小O上课时态度不端正,经常开小差,不仅自己成绩不好,更影响周围同学的听课效率。笔者经常找他谈心,看到他坐得住了就及时夸他一句,看到他比昨天多做对一道题,就表扬一番他的努力。学生小C较贪玩,在家基本不做作业,凡是要动一番脑筋的题目一概不做,因此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下浮动。笔者对他给予更多关注,在课上提问他,在课间辅导他,对他的每一次进步予以肯定,不仅让他知道自己进步了,还强调他进步的原因就是他的努力和勤奋。学生小H基础不算太差,可每次作业总使人失望,究其原因是凡事只听一半,只懂了个大概。笔者对他以鼓励为主,肯定他的努力,希望他再进一步要求自己。
功夫在课外,对于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而言,不时的鼓励与表扬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课上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让他们树立自信,体验到老师的关注,学习的有趣,成功的快乐。
二、批评不可少,给学优生以更高目标
班级里也有一群领头的人物。他们成绩优秀,学习得心应手,从小学至今一直顺风顺水,成长在老师家长表扬不断的光环下。这些学优生并非没有缺点,只是他们的劣势和缺点被光环所掩盖,一旦受到挫折,内心的抗压能力反而微弱得让人担忧。对这些学优生,应该不时地警醒一下。学生小X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各门功课都优秀,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都让老师放心。然而,他偶尔的粗心却让他险些吃大亏。笔者抓住这一机会,帮他制定更高的目标,告诫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要时常给自己敲敲警钟,以求取得更大进步。学生小F自尊心强,又口无遮拦,他的文理科成绩很不平衡,是那种天资聪颖却又不太用功的人。数学物理理解能力很好,语文英语要背诵记忆就浑水摸鱼。笔者就经常在他走神时提醒他,有时让他起身读书,有时不经意经过他身旁,有时把他周围的同学一一提问,敲山震虎。学生小W文科很出色,就是数学偶尔落差太大,通过谈心和观察,发现她大大咧咧,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钻研精神,一旦遇上难题会知难而退。笔者特意让她做数学课代表,既让她有机会和老师多交流沟通,又给她加压,让她从内心深处重视数学,给大家做好榜样。
对于班级里的学优生,不能一味无原则地表扬,适度的批评和鞭策能使他们不至于骄傲自满迷失自我。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作业,都要对他们提高要求,加大难度,多思多想多钻研,进一步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三、每日作业加批语,增进个性化交流
除了课堂上和学生互动交流外,每天批改作业时笔者还及时加注批语,让学生明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女生小J性格极度内向,沉默寡言,成绩很不理想,面对老师时相当紧张。笔者对她从不疾言厉色,在辅导时只指出她学得好的地方,鼓励她继续加油。在批改作业时,会把她没有掌握的重点内容写在每一题旁边,指出她学习上的不足,同时肯定她的努力,希望她再接再厉。学生小Z面对难题故意视而不见,有时作业马虎敷衍。笔者采取明贬实褒的战术,在批语时写道:“老师对你太失望了!像你这样水平的学生,不可能连这些题目都不会做的!”再通过当面晓之以理,指明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小Z后来的表现就让人欣慰了。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动态,笔者鼓励学生有问题就记下来问,并创造各种机会和他们交流谈心。还鼓励他们把学习上的疑问和生活上的困惑写在小纸条或日记上,通过书面交流进行沟通。
每个学生个性迥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就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直面学生的个性,采取切实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发展。
篇7
一、我区殡葬行业的现状
殡葬行业是由两上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构成,“殡”是指殡殓,它包括对遗体的运送、防腐、整容、化妆、换衣等一系列处置过程。基于此,我们首先对我区“火葬场”更名为“殡仪馆”,以还其与之服务对象相符的名称。“葬”就是遗体的最终处置形式,即安葬。它可分为土葬、水葬、天葬、火葬等多种形式,我区是全面推行火葬区。全区现有常住人口51.6万人,除去少数民族及山区非火葬人口。按6‰人口死亡率计应火化业务年总量是50×6‰均3000具左右。而现在火化情况是2003年约1100具,2004年是1441具,只占年业务量不到50%。全馆现有工作人员30人(含3名临时工),业务用车3辆,火化炉2座,日均火化量4具左右,人与设备的效能基本只能发挥50%,现已基本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型经营管理,保工资成为企业最艰巨的任务。我区现有经营性公墓2个,即汉中公墓和宏钹陵园。汉中公墓是民政局直属自收自支服务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3人,(含3名临时工)年安葬量在150座左右,不进行大的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下,基本能保工资发放,宏钹陵园是由个人全部投资经营的陵园,全员实行聘任制,民政局对其进行业务监督和政策指导。
二、我区殡葬事业单位的现有优势与不足
汉中殡仪馆建设于70年代初,全面分析其优势表现在,硬件上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全馆占地近30亩,绿化面积达70%,建设面积近2000m2,现有车辆6台,运用一定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殡仪服务,固定资产达千万,软件上,有丰富经验,通晓民情、民俗,掌握政策的管理者;有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专业技术员。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殡葬业受社会歧视,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积极进取之心不足,对事物的认识落后,不能理解和满足顾客日益发展的多种精神消费需求,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缺乏进取心。
汉中公墓建于1974年,是汉中市殡仪馆的配套设施,开始是公益性公墓,从1994年后,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省民政厅的指示,而转成经营性公墓。从白手起家开始,近年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全面改善,墓区全面绿化,现有车辆一台,累计安放墓位近3000余座,固定资产达600万元,具有位置优势离城区不到6公里。
由于从开始建设时,仅仅从距殡仪馆近,属公益性考虑,没有结合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一是面积小(只有40亩面积),二是地理环境差与传统的陵园“前有川、后有山”思想相悖,属先天不足。
三、几点意见与建议
从我区殡葬行业优势上考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殡葬行业逐步社会化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更要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充满人性化的殡仪服务体系
殡葬服务的处理对象是永远停止思维的人,但死者的人格尊严并不因死亡而自动消灭,它依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在全部服务过程中却是同逝者的亲友、同事等活生生的群体打交道,死亡现象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如何满足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我们应当思考并应努力去做的事情。殡葬服务消费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消费,丧主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丧葬用品的喜欢程度和爱好程度是对殡葬服务业的要求标准。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是殡葬服务业的努力方向。
(二)建立一支过硬的殡葬事业队伍。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成就一定的事业。殡葬事业同样如此,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形式和内容深入细致对行业人员进行转变观念教育,要彻底摒弃以前那种“增加利润靠提价,更新改造靠政府”的惰性思维,树立起“丧户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以优质服务赢得良好的信誉,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并且加大对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教育的投入,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岗多证,推动职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科学结构,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强、工作作风正、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殡葬职工队伍,通过提高殡葬行业的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殡葬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以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与时俱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阵地,加快发展。
(三)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运行机制
现行的殡葬管理模式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支配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推行以火化为重点的殡葬改革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既不利于殡葬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转变殡葬行业的管理模式,建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已成为促进殡葬行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管理形式上,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殡葬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促使其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则,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殡葬单位的内部管理上,要以“热情、周到、准时、文明、礼貌、廉洁、高效”为准则,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殡葬服务,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切实做到人人有准则,处处有规范,从上到下实行指标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在工资待遇上,逐步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大锅饭”、干不干都一样等弊病。实行竞争上岗、考评上岗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相结合的工资结构及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2、在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上,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的加大,包括殡葬行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殡葬行业社会化成为总的发展趋势,政府已不可能象以往那样从财政拿出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和设备改造更新,而我区殡葬设施(殡仪馆、公墓)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丧属的服务要求,必须要有大的投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要增强自身能力和发展能力,要改变过去单一靠向上争取资金的做法,在发展资金来源上,即要争取上级支持,也可尝试采取银行贷款、单位职工集资的方法筹措资金,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加快其自身发展。
3、在殡葬服务价格上,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殡葬行业由过去的政府确定价改成政府按一定幅度定指导价,放开价格管制,特别是放开大部分服务项目的价格,有利于刺激竞争,为社会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合理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四)形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的经营理念
殡葬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者的信任度,最终决定着殡葬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因此,实行殡葬服务的优质化,努力提高殡葬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实行规范服务,形成情感氛围。严格按照各自岗位操作标准做好一系列服务工作,通过熟练、细致的操作展示殡葬事业单位的精神面貌;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硬件设施博取消费者的好感,并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同时,还要以殡葬事业单位为依托,搞好综合服务开发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为殡葬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赢得人们的信赖。二是实行安葬形式的多样性。要改变现行的单一安葬模式,同时开辟公墓、陵园、骨灰塔、草坪、艺术、植树安葬等多种安葬场所,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三是实行安葬场所的园林型。安葬场所的修建,应与周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建成集安葬、游览、生态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林式场所,既为死者提供一个环境优雅的安息之地,又为生者悼念先辈、寄托哀思提供一个清静之所。
篇8
积极参加周期性党会进行政治学习,提高觉悟和意识;学习教育及专业新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工作、质量工程、技能竞赛);
高质量完成学校安排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参加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
3.教师培训计划: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会;关注省培、国培消息,积极报名参加;
4.教科研工作计划:(含课题研究、论文、专利、教材);
公开2篇;
5.指导学生计划:(学生社团、实习实训、学生竞赛);
指导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会计技能大赛;
6.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计划(双百工程、社会兼职等);
工作时间之余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7.评上讲师职称获得中级会计师证书。
指导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会计技能大赛;
6.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计划(双百工程、社会兼职等);
篇9
【关键词】教师发展 教师角色 教学个性
新课程改革已逾十年,在东西方教育的不断碰撞、传统与现代教育的对峙和突围中,“新课程”亦步亦趋,探索前行。“改革”的焦点聚到了“教师发展”这一绕不过的话题上。因为在所有影响、制约课程与课堂改革的因素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第一位的,它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作用。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经济形态的变革,“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更是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全部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即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正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导致整个民族文化、民族心态及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而“教师发展”正是要在当前多种教育观念冲突、矛盾、互补和融合的复杂格局中寻求发展的方向,选择价值的取向。
“教师发展”应该基于学生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从赫尔巴特的教育理念:张扬系统主义、要素主义、注重传授知识,过渡到了杜威的教育理念:张扬经验主义、活动主义、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宗旨。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无不体现出追求个性、重视创造性培养的思路,纷纷对教育个性化做出战略抉择。正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甚至可以说:“教师教育力量的源泉则在教师的个性。”“成为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奥林匹斯山石上的名言,应是每个教师发展的方向。于是,“呼唤有个性的教师”便成了一个迫切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命题。
一、解构传统角色
教育家徐特立曾说,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即所谓“传道、授业”;一种是“人师”,即教学生怎样做人的问题。圣贤之仁,可以百世为师;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最佳的为师者,当是想为人师而又堪为人师的人。
堪为人师者,不仅在于“学高”和“身正”的自我修为,更在于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发展得更好。新课程改革能否摆脱困境而顺利地进行,关键在于解决好教师在对新课程认识上、态度上、行动上、方法上、素质结构上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对“教师角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界定。
教师是因为他们懂“教育”而不是因为他们只有专业知识才被聘用的,那种以为精通某些知识并能传授给他人就可以做教师的观念已经过时。要转变教师只是解释、美化、传输固定知识与特定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传声筒”的职业角色,以及“百科全书”、“资料库”的职业作用。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育管理的“裁决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诊断者”和引领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表演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谋者;由原先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从“点菜者”转变为“菜单提供者”,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执行者”转变为“决策者”……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发展的合作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总之,教师要努力成为负有组织创造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学习使命的教育家和研究者。
“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园丁”等关于教师角色的传统描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日渐显示其不足或者不妥。“蜡烛”点亮了别人,但燃尽了自己,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之上,这与时下的教师发展观是对立的。新的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在使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是一种共同成长。“工程师”体现了教师技艺的高超,但人类的灵魂不可能是一个机器,让工程师任意修理,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改变。而且,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去塑造呢?“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这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园丁”意味着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和可预见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它的人为因素。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能如“园丁”般修枝、剪叶、间苗?为了满足感官的造型而任意拿捏吗?当然,任何的比喻都是有缺陷的,它只是针对某方面的意象,单抠字眼,有断章取义之嫌,是有失偏颇的。此文中也只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比喻做一解构,以澄清其本来的意义。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与确定,并不完全是教师个人的行为,从事教育管理、研究、评估的部门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应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不仅要为教师的角色变换、角色适应、角色调整作出舆论引导和专业支持,激励教师的外在价值,更要尊重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劳动过程中对生命本质的高级需要,帮助教师在角色重塑过程中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二、建构教师意义
“教师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 区别于以教书为职业追求的传统意义的教师,“个性化教师”是特殊时代下的特殊角色,是承担着特殊责任的现代意义上的教师。
教师的个性特色是指教师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的教育风格,是教师自身具有显著区别于他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以及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当代教师专业发展已经超越了认知主义(知识本位)、行为主义(能力本位)、传统人文主义(情感本位)、人本主义(人格本位)等多种范式,日益走向综合与融通,其核心思想就是与学生共同成长。从教育学意义上看,教师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不仅传递着一种文化,也在不断再生着一种文化。师生共同实践、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着这一文化,便成了教师工作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认为,“个性化教师”,是指富有使命感、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从这一观点出发,建构个性化教师的意义,主要应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原点”到“远点”的建构。黑格尔说,前进就是回溯到原始的、真正的东西。原点,即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具有生命力的最核心的要素。学生的原点亦即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生发展的起点。远点,即学生发展愿望的程度,它包含着发展的生成性与可能性。从学生“原点”到“远点”的建构,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的旧知识与经验相互作用、改造、充实,来建构新的理解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教师“辛勤浇灌”的被动接受,也不是“你发我收”的简单复制,更不是脱离原点的“揠苗助长”。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的自主参与,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从学生“原点”到“远点”的建构,就是要求教师不但要从外在方面“训练”人、“塑造”人、“培养”人,还要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提升”人,使得人的生活“有尊严”。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与生命共存。叶澜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面对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内涵的学生,教育只有回归到生命,才能展示出它的无穷魅力,也只有不停地在生命中对教育展开理解,才能实现理解教育,从而实现生命意义的回归。
二是从“应试”到“应世”的建构。我国传统教学的主要弊端是课程价值观的扭曲,主要表现为选拔与发展的尖锐对立。一个基本的教育命题是教学即发展,教学为了发展,教学促进发展,教师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但就是这个看来毫无争议的真命题,到了日常的课堂,到了具体施教的层面,往往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歪曲了。从“应试”到“应世”的建构,就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与束缚,正确厘清“评价”和“考试”的关系,从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入手,改进选拔性考试,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从“应试”到“应世”的建构,就应该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链接”,让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把学生看作“学生”,而非“容器”,看作“未来”,而非“奴役”,看作“公民”,而非“顺民”;从“应试”到“应世”的建构,就要求教师要摒弃自己内心的“功利”,使自己沉静、慈爱和智慧。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教师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教师要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让孩子们形成受益一生的行为准则,更要帮助他们“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让他们“自己长大”。
三、重构课堂审美
“教师是为课堂而生的”。教师鲜明的教学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通过课堂才能呈现并在课堂中得以检验。课堂教学的变革性实践,首先导致的是研究主题的转变——“以人为本”,这是从工具论到价值论的转换。由此带来了深刻的观念冲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审美的重构。
首先要建构课堂审美场域。课堂教学审美场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文本、教学环境诸要素相融相汇、有机统一的复合建构,也是诸要素和谐同构的动态生成过程。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儿童感觉不到在被教育。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就必须建构课堂的审美心理场。耶鲁大学儿童问题专家詹姆斯·库默认为:“你必须要为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他们不是多余的,而是有价值的,是被人接受的。只有在这种环境里,他们才会接受你。”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让所有的孩子在课堂里感到安全与悦纳,这是教师个性之美,也是课堂审美的基础。
其次要建立最佳的师生关系。这是课堂审美的根本。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师永远不能忘记他是一位教师以及他的使命就是教育”。建立最佳的师生关系,就要反对“文化资本”的霸权和隐性的“话语霸权”以及对学生成长的简单干预,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服从”、“依从”的地位,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同时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也要重视教师的作用,但教师作用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即通过自己的人格、教学风格树立起来的。教师的“首席”作用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引领、情感的带动和言行的表率上。
再次要重建适切的教学策略。个性化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实施中的审美要义是:境界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重在体现主体教育的思想;节奏美,教学中“该浓则浓,该淡则淡,能简不繁,当艳不让”;创生美,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是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人与知识的“相遇”并非二者的“面对面”,而是精神的“对话”,它不是被“给定的”,而是创生的;适切最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围绕学科教学的本质,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选择性、研究性、体验性和差异性。使课堂产生于教学目标的任务驱动,发展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产生的疑惑,结束于学生对更高更远的学习目标所产生的欲望,这是课堂审美的主体,也是个性化教师发展的一种高度。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个性化教师的生成发展与课堂教学改革[N].解放日报,2008.11.25
[2]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孟晓东.课改十年,我们在路上[J].江苏教育研究,2012.1c
篇10
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从教一年的音乐教师了,从事小学音乐一线教学工作一多年的时间里我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这一年来已有了一些成绩,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一帆风顺的。但我却感到自己的发展进入了"高原期",就象处于长跑中的"极限",以往的成绩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前进的步伐却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局限而慢慢减速。只有冲出"极限"、超越自我,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更灿烂的明天。怎样才能冲出这一"极限"呢?我认为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及在科研方面还没能更深层的进行探索。
二、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有关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