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设置范文

时间:2023-04-04 20:3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课程设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课程设置

篇1

关键词: 小学课程 体育教学 原则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系统性学习体育的开始,也是养成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启蒙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机会,就是在孩子进行运动过程中,如跑步、转弯、扭曲、追逐、投掷、跳跃和平衡等体育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喜悦,忘记烦恼,并进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信心。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参与和他人的团队合作,在合作中明白团结与协作的重要作用。同时体育课应该让儿童全身心地放松。但现有的体育教育计划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尽管与早期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当前教学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小学体育课首先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满足他们所期待的喜悦的心情。

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及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来看,提高体育课课时在所有学科的课程比重无疑是必要而迫切的。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交流的机会,并在这种学习中增强学习的信心。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鼓励每个学生发展各自特长,促进其树立对体育的积极心态,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良好学习状态也将有利于促进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学习。举例来说,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在体育课教学中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如估算、测量和阅读简单的地图,也可以应用到他科目;从学习方式方法上来看,体育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和养成的吃苦精神、团结精神同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

小学体育教学应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各学校在具体执行时除需遵守一定的原则外,可根据自身实际,做到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这些需要时刻遵守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享受体育锻炼。表现在儿童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上,即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认为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是一种崇

高的享受,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体育学习对自身乃至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二、丰富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应该通过不断增加和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质量,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师应发挥课程教学的带动作用。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教学中的示范性的动作。这样做可以提高儿童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便于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良好的形象美。教师的示范教学可使得以前高不可探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学,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同样应该遵从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转变和提升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和生理的特征,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一开始时应通过游戏性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年龄和知识的积累逐渐提升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

五、营造适于学生学习的竞争性体育教学环境。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征,因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教学内容,如篮球、足球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同时要告诫学生学会尊重对手,同时促进其养成协同合作的精神。同时,竞争的压力也可制造一定的障碍,为学生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

六、提供一个相对平衡的接触和非接触式的活动。在个别儿童需要时,应考虑选择合适的活动。举例来说,让一些孩子选择非接触式活动,让他们享受这些活动,也可以专门为一些孩子修改活动规则,以适应他们的需要。

七、为每名孩子提供感受成就的机会。这是至关重要的是,孩子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感到满意,并有成就感,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参与体育活动。

八、提供的活动应该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女孩和男孩。体育活动最好让性别差异消失,甚至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修改活动的规则,尽量避免单一性别的体育活动,促进群体性活动的参与和教学。

以上八点小学体育教学中需遵守的原则是我们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所得,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并多次得到检验的重要原则,因而这些原则对我们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需说明的是,这八条原则不是绝对而固定不变的,因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坚持总的原则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丰富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将小学体育课程打造成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尽管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农民工子女还是很难入读城市公办院校,而入读门槛较低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成为众多农民工的最佳选择,这些学校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是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并不完善,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令人堪忧,根本无法与普通公办学校相提并论。

一、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上,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课程的设置和实际实施不匹配

课程实施过程与预先课程设置并不一致,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进行并不顺利。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民工子弟学校课表呈现的课程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施。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常是由班会课或者文化课充当。另外,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是自筹经费,由于经费紧张,租用活动场地狭小、教育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匮乏、师资力量整体薄弱、欠缺且流动性大。再加上农民工子女本身学习基础薄弱、农民工家长缺乏配合家校合作的意识等原因共同导致了课程实施过程存在诸多不顺。受影响较大的科目主要有英语、体育、音乐、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各门学科的课时分配不均:学科课程多,艺体课和综合性课程少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应当遵循“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原则。通过与公办学校的课程表对比后,发现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小学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1、从均衡性看,智、体、美育较好,德育需加强

1)小学低年级(1-3年级)智、体、美设置较为均衡性,高年级(4-6年级)设置不均衡

均衡性是指设置的各门课程比例适当,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从总体来看,小学阶段所谓“主副科”界限仍然明显,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实际实施中,学校在开课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学生发展,各门课程都开设,但目前状况是,低年级基本达到均衡,高年级仍然以语文、数学、外语为重。

2)品德课程课时量偏少,心理健康课程缺失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并没有设置心里健康教育课程。而农民工子女往往由于家庭等原因很难与城市很好地融合,入学后会因为各种原因引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有必要。同时,学校品德课程开设课时量偏低。

2、从综合性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艺体课程倾向依然显著

总体来看,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没有开设,此外,小学的地方和学校课程缺失。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课表显示的综合实践课程在实际课程实施过程中,仅有少量的信息技术教育,其它课堂时间主要由写字课或者上班主任的课来填充,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仅是一种形式。而地方和学校课程在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也由于种种原因基本没有开设而在公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课程内容丰富,课时量充足,而且还开展了第二课堂。此外,公办学校不但开设了地方课程,还有校本课程研究。

3、从选择性看,小学体育和艺术类课程种类单一

选择性是指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在民工子弟学校,小学体育课课程内容单一,一般为跑步、做操、篮球为主,而公办学校体育类课程除了一般的体育活动以外,还有攀登等课程。同样,音乐课,民工子弟学校主要为单一的唱歌,舞蹈、器乐等都没有。

二、对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经费分担责任,增加经费支持,督促和扶持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进一步规范化

为保障课程实施的环境得到改善,教学设施以及课程开展所必需的经费,建议明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承担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中的责任,将民办民工子弟学校逐步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并且对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以招收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给予校舍维修、设施设备补贴。此外,尽量免除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杂费、教科书费,并给予农民工子女基本生活补贴。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教学设备设施、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导。为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课程设置,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督促该类学校增加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量,增设心理健康课程,督促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发有农民工子女特色的校本课程。另外,在课程活动场地、课程实施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予以扶持和指导,促使学校课程设置向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迈进。

(二)教研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待遇,减少教师流行性。

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流动性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减少教师流失的机制,例如提高待遇,增加福利;从教师进修和培训方面提供个人提升空间,让这些临时从教、职业发展不稳定的教师能够从工作中看到自身价值和职业发展期待。同时,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也要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加宽松、更加人性化的条件,例如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和进步的平台,丰富教师的课内外生活;在思想上,让这些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树立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要呼吁各种社会力量帮助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丰富课程资源

建议公办学校通过与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便利,并与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共享公办学校的课程资源。此外,可以征集高校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实习教学和锻炼,开拓学生的视野,减轻老师的教学任务。高校青年志愿者和民工学校教师相比,他们更加与时俱进、接触新鲜事物多,不但可以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开发学校的活动类课程。例如,具备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可以利用他们在音、体、美、计算机等方面的专长,在学校开设艺术类综合活动课程。这不失为为民工子弟学校补充课程资源的良好途径。

(四)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要积极寻求自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主动主动开发特色课程,挖掘农民工子女的特殊才能,促其全面发展

从根本上说,农民工子女学校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意识。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校长和其他管理阶层人员应时刻保持强烈的自我提高意识,要以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为衡量标杆,向公办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质量看齐。例如,可以建立农民工子女学校之间、民工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学习、发展合作关系,相互参观、相互借鉴和交流办学经验,以提高民工子弟学校自身的学校组织和管理能力。农民工子女学校之间还可以进行良性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在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群体之间进行竞争、合作、提高,促使学校自身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完善各种教学软硬件设施。

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农民工子女的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开展与农民工子女特长相关的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专长。让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得到重新塑造,获得发展潜力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利用艺术类课程、体育课程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的机会发开挖掘农民工子女特长的课程,多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学科文化知识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得到全面、充足的发展。

(五)增强农民工子女父母配合学校课程实施的意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各有特点,只有三方面协调统一,才能共同完成教育的目标,培养好民工子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农民工子女学校学习出现障碍的重要因素,而许多农民工本身素质不高,缺乏配合学校的意识,对此,学校教师更应该时刻提醒建议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宣传和督导,让民工家长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辅助学校完成课程的预习、复习,让学生在家也能够有学习意识,减少这些子女的学习困难,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总之,本文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课程问题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民工子弟学校完善课程有所启发,但是民工子弟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目前是民工子女学校的薄弱环节,如何提炼出适合农民工子女的课程设置模式仍需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学技术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24-04

高职教育是区别于学科教育的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适应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本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11年,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228所,除高专类124所外,职业类院校1104所,其中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共100所。从学校数量上来看,高职院校与2011年普通本科院校(有1112所)相当。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尚属年轻,在课程设置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笔者认为,人文科学课程的开设在高职院校中是必要的,并拟以“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学科——科学技术史为例,就该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设做初步探讨。

科学技术史及其教育功能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涉及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所以,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而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意义的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1957年,我国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科学史为理学大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标志着科学史这一学科在我国正式被确立。

乔治·萨顿(George Alfred Leon Sarton,1884~1956)是使科学技术史成为一门现代的、独立的专业学科的奠基人,他认为科学史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C.P.Snow)指出: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对社会是一种损害和损失,他在《两种文化》中提出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对立的问题。他认为,作为西方整体文化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正在被分割成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当代教育中构成了一种封闭的态势:两种文化各自培养出单面化甚至片面化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限于各自的专业训练背景,只了解一种文化,而很难对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形成共识。如科学工作者只认公式、标准化和因果关系,而人文学者更在意一种诗意境界。由此导致他们对待同一问题的态度全然不同,甚至在情感方面也难以达成有效的沟通。真正的后果是,人文学者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的确切涵义,而科学家则对司马迁和莎士比亚一无所知,知识的片面造成了理解和信任的危机。知识分子内部的对立,是对人类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大威胁。

20世纪初,随着科学史的发展和人们对其作用的认可,科学史教育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开展。我国的科技史研究稍晚一些,科技史教育于20世纪末期才在高校有所普及,一批科学史博士点、硕士点及本科教学在一些大学相继出现,我国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科学史选修课和通识课,并举办了相关论坛或讲座。

科学史的功能有很多,而且各家的看法大同小异,笔者可略举几个被普遍公认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功能。

(一)科学技术史对科学教学自身可以提供帮助

科学史的雏形只是简单地对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的记述,这类文章多见于科学专著的序言中,对了解及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发展很有帮助,因而这种序言至今仍屡见不鲜。科学史的这类作用被人们广泛认同。

早在1922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Paul.Langevin,1872~1946)在一次演讲中就专门论述了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他发现,在教学中忽略课程历史的一面而仅注意到实用的一面,会使科学教学表现出一种“教条式畸形发展”的倾向。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即科学史教学方法——笔者注)才可以培养出继承科学事业的人们,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永恒运动和它的人道价值。这种需要对于将来创造新科学的人们是很明显的,对于教育家和对于各种事业的先导者们也是同样重要的,而对于广大群众,对于那些只能满足于在学校读书的那几年所获得的一点文化的人们则是更为重要的。”

科学史教学除了有助于对科学本身的理解外,还可以从中学到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这方面尤其体现在近代科学技术的教学中。例如,将天文学革命放到当时神学宗教的大环境中,就更能体现它的革命性。这样将科技的发展放入历史的框架中,既可以加深对科技革命的全方位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判断的头脑,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学习真正的科学精神。

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从多个角度理解一件事情显然要好于单向思维。对科学有立体丰富的认识不论从科学知识本身还是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益的。简言之,科学史就是要使科学变得丰满、真实、立体化,而不是孤立、片面地被人迷信追随,就像研究历史人物,要使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处于当时复杂社会大背景中的人,而不单单是有某一项成就的职业化的人。

(二)科学技术史对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科技的伟大作用,这样就难免出现一个极端:“科技宗教化”。一方面,认为科学技术是最伟大的,无所不能的,它可以解决人类任何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将社会问题机械地套用自然科学规律加以说明,这种现象类似于牛顿力学之后,近代物理学家之间形成了“把一切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的狂热”(恩格斯语),认为科学的万能性、技术的完美性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认为科学发展有其独立的规律性,不受社会、经济、文化、哲学等因素的影响,某一科学定律的出现、技术的发明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单一性。显然,这两种片面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通过对科学史的学习,人们会了解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更受社会各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加认识到某项技术的发明需要经历很多历史的与社会的选择,包括技术多样性、延续性和选择性的因素,例如军事、经济、文化、人的心理、兴趣等各种条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在相当阶段对西方的影响就远大于对中国的影响,原因在于我们的汉字符号比26个字母要多得多,另外中国人对文字的艺术性即书法美的鉴赏要比西方人更为热衷。

不仅社会的发展会影响科技的发展,同样科技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变革,人们利用科学的口号对社会进行变革的史例比比皆是。例如,利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阐述社会变革,用物理学史中打破“元素不可变、原子不可破”的事实为陈旧的社会体制提供思想来源等等。

总之,科学与社会是联系紧密的,学生应该对二者有正确的认识,而科学史的教学会对此有重要的帮助。

(三)科学技术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了解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就更要深入理解诸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问题。科学技术本身没有是非,关键要看人类怎样利用,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掌握了科学技术之后,如何利用它,这更是至关重要的。原子能既可为人类造福,亦可能成为毁灭人类的武器。科技发展带来的后果已经越来越明显,生态的破坏使得人类居住的环境恶劣、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质量下降、克隆技术的泛滥使用、病毒的变异等等现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所以,正确合理地利用科技造福人类,不仅是技术问题。加强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应该长期伴随学习与掌握科技的整个过程。就这一点而言,如何利用科技要比如何掌握科技对人类而言更为重要。

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有教育的一切共性。高职院校是进行职业教育的场所,而不是一般的“培训班”。“教育”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而“培训”是指培养与训练。教育与培训的核心都是一种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教育等于培训。培训是社会机构面向特定的受众,针对社会发展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受众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教育是教育机构面向广泛的受众,针对个性成长所特有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引导性的传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实现实与未来发展基础的措施,重点是培养受众满足个性需求的能力,强调人类文明的传递与转化。教育是长期的、关注系统理论和人类普遍价值的活动,而培训是短期的、关注具体技术和组织自身文化认同的活动。培训更多地发挥着改善和提高个体具体的技能、知识、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作用;而教育则更多地发挥传承和提升普适的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更强调的是对从业者长期的、全面的教育,不仅使之学会技能,还要使之具有文化素质。

然而,现在众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断章取义之嫌,曲解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涵义,忽略了该理念提出的背景,导致了“纯粹职业教育”的极端。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一段话: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这段话是针对办学思想而言的。不难看出,“以就业为导向”是针对传统的以升学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针对以前政府直接管理,“市场驱动”是针对原先的计划培养。整体理解这段话之后,便可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办学理念,而不是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更不是高职高专课程安排的准绳。

可见,高职教育应该是对学生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全方位的教育。高职院校不应办成“培训班”,应该有也必须有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作为一个地域性的高校甚至是当地的“最高学府”,除了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之外,引领当地先进文化也责无旁贷。教育是终身的,“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习的本领才是教育的本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此之外,让学生以科学的精神掌握科学技术、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并与社会相结合,是教育与培训的根本区别。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其实有些综合性大学也有类似情况)偏重于“技术”教育,喊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口号,删减人文科学课程。就业和服务固然重要,但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亦是教育的悲剧。学生学会了开锁技术就会乱开锁,就技术本身而言,开任何一把锁的技术可能没有太大区别,但打开未经允许的锁和打开允许打开的锁的后果显然大相径庭,这就不是技术的问题了。这当然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技术技能时,往往忽略了技术的两面性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简单地迷信技术。这是对科技缺乏全面了解的表现。

爱因斯坦曾于1931年2月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有过如下讲话:

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力度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厌倦地工作着,他们在劳动中毫无乐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唯恐失去他们一点点可怜的收入。……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些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提出关心人的本身要比懂得科学更为重要,这一点应为我们学习职业技术的学生认真体会。关心人自身、关心社会、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都是科学史探讨的问题,而目前的教育正存在这样的问题。科学史不仅关注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更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另外,科学史除有以上三点功能外,其科技普及功能也是被大家普遍认同的。由于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面更浅、更窄。文科生不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不了解纳米技术、克隆技术,理科生不懂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甚至搞不懂“唐宋元明清”的顺序。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如简单的天文历法、公元纪年法的原理和来源更是“听之任之”,不去管它。多数人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还是按阴历划分的,既不懂“年”和“月”的天文意义,更说不出“夏至”、“冬至”、“秋分”、“春分”的天文意义乃至时间。笔者就曾遇见一位高职专业教师搞不懂“为什么秦始皇要把自己的立国时间定在公元前一个不是特殊数字的年份”。这绝不是个案。

由此看来,在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之类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课程的困难与可操作性

随着科学史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以及人们对科学史及其功能的进一步认识,科学史教学已在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展开。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相继成立科学史系。之后,又有多所院校成立了科学史研究与教学机构,并在师资上做了必要的调整。在中学教材上,也适当地增加了相应学科的科学史内容。相对于综合性高校,高职院校各方面的资源要差一些,有的高职院校由职业中专升格而来,有的则是从无到有。之前,由于我国高职几乎忽略科学史的教学,所以无论从师资上还是从教材上或是观念上,都在科学史教学方面不能和综合性高校相比。

在课程设置方面,因为科学史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很少有学校将科学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在师资方面,由于教育体系、观念等原因,高职院校基本没有科学史专业教师;在教材方面,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专门为高职高专院校编写的科学史教材。但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首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基础,他们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比较系统的科学内容,可以接受科学史教学而不会存在太大的知识障碍。其次,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存在高中时期的升学压力,有条件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

在课程规划方面,尽管职业教育课程中要求有更多的实践课时,但以讲座、专题报告的形式做科学史教学还是很具有可操作性的。我们不可能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科学史有多深的理解和研究,实际在本科生中这也是很难实现的。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科学史教学不必追求系统化,只要讲授一些大众的科普知识和科学史上的典型人物和经典实例即可,一方面,可普及当前的科学前沿,另一方面,可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在师资方面,随着高校培养的科学史专业学生越来越多,虽然不能全部满足高职院校的需求,但可以通过培训、外聘、兼职等方式进行授课。由于科学史课程不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需要大量的固定课时,所以一座城市内的几所学校可以共享师资资源。这样既可节省人才资源,又有利于学校间的交流。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讲座,既可普及科学史知识,提升科学史教学水准,也可丰富校园生活。

在教材方面,现有的科学史教材大多是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编写的,有学科史如物理学史、数学史、技术史等,也有通史如中国科学技术史,但这些教材都不适合高职高专教学。笔者认为,专题形式的教材适合于高职教学,内容一是偏于技术,二是涉及普通常识即可。笔者曾于两年前与一位资深科学史家探讨编写高职教材问题,答曰“给我一年时间,就可以编一本满意的教材”。可见关键是导向问题,如果相关部门予以考虑,设置“课题”之类,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学史教材定能及时出炉。

由此看来,开设科学史课程主要在于人的观念和认识问题,而不是其他。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科学史课程是有益的、必要的、可行的。用人文科学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营养不良做补药是必需的;对于已掌握了技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用科学技术史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陈会丽.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1(3下):13-14.

[2]郎之万.思想与行动[M].何理路,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13-124.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9.

[4]爱因斯坦.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M].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3卷).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47-350.

篇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广告的产业环境与30年前相比产生了质的飞跃,广告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产业的发展,为广告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手快”的人才,同时,也必须遵循学术兼修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兼及“后劲足”的特点。网络时代广告公司人才需求的变化

 

广告业的发展与媒介紧密依存,媒介技术的急遽发展给广告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快速适应新环境,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许多综合类广告公司在上个世纪末便展开了网络广告的业务,如北京电通、灵智大洋、好耶、奥美、精信等。进入到21世纪,一些专门进行网络互动行销的公司开始创建,如新意互动、瑞意恒动、悠意互通等等。新媒体的冲击,使广告公司的人才需求出现了变化与调整。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广告人最基本的创意表现力已经不仅仅限制在平靣广告、影视艺术领域,而必然延伸至数字化表现、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整合之上[1]。广告公司实力竞争的一方靣在于技术类人才的竞争,即其能否通过技术研发使网络广告更好的实现互动性与精准性。另一方靣则是策划创意类人才的竞争,在于其是否深谙网络媒体的传播之道、能否洞悉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实现良好的网络广告策划与创意。

 

截止到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超过5亿人,手机网民也飞速增长。新媒介迅速崛起,广告公司对相关人才的渴求进一步增大。如果将广告行业在媒介融合期遭遇的挑战比喻成一场战争的话,那么高校与广告公司就如同战场的后方与前方。广告公司处于前沿阵地,他们对于媒介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十分敏感。而高校处于“战线”后方,他们为广告公司输送人才,也为“战争”谋划布局。双方配合得当,有利于广告行业的顺利转型,也有利于高校提高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的人才。目前,行业对新型人才求贤若渴,因此,高校必须做到身处“象牙塔”而具有市场敏感性,人才培养满足行业需求,学术研究则能指导行业发展。

 

理工科院校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目前,我国开设广告学的院校类型较为多元,其中,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和师范院校开设广告学专业的数量位居前三甲。理工科大学主要是指以理工科学科设置为主及为主要特色的本科院校。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广告学专业分布在不同的院系,范围涵盖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法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其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依托理工科院校已有的人文社科类基础,突出广告学的学理性,将广告创意与策划,经营与管理能力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二是依托理工科院校已有的设计基础,强调人才培养中的艺术设计能力;三是依托理工科院校的自然科学优势,强化数字媒体作品的创作与实现能力。因此,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广告学的学科归口主要指向文史类、艺术设计类和新媒体类。另外,新媒体素养以及新媒体广告的制作能力已经受到了大多数高校的重视,关于这一类能力的培养已逐渐作为新的要求出现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之中。

 

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课程的合理设置,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广告学科实务性很强,这使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前沿课程能否与原有课程体系有机整合,二是专业培养是否达到“学术兼修”的目标。就目前理工科院校的现状来看,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一)前沿课程与原有课程体系的整合度

 

1.学界关于课程体系整合的研究现状

 

从课程结构体系来说,前沿知识代表着广告学发展的方向,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专业知识研究广告学发展规律,是广告学学科得以存在的前提,它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关于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学界多有讨论,2005年,云南财贸学院新闻传播系的老师提出了广告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理想化模式,将广告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市场板块”、“沟通板块”、“广告核心课程板块”和“文化素质板块模式借鉴了美国西北大学IMC系、密歇根州立大学广告系的课程结构。这四部分课程既独立承担不同培养目标又相互渗透,共同营造整合行销传播的概念。这个体系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不足之处在于,该体系没有表明广告学前沿的发展在这个四个部分如何实现有机整合。

 

重庆工商大学程宇宁教授提出了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模式该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工作室、业界专家讲座等方式沟通外界,应该说,该模式简洁客观的反映了对广告学课程体系“学术兼修”与创新发展的思考,既具稳定性,又具发展性。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定不足,它对于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前沿理论的具体授予方式并没有做出严谨的区分。

 

2.广告学课程体系的整合现状厦门大学陈培爱教授认为:“对于部分高校来说,由于师资和硬件资源的不足,以及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和空洞,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现实社会发展需要。靣对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等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校必须发展出新型的、具有开创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因科技发展带来的知识体系的变迁。目前,理工科院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调整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局部性”和“滞后性”仍然是困扰课程体系调整的两个大问题。“局部性”表现为对既有课程体系的局部调整或者称“微调”,按照行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一些适当的“添补”、“修改”,比如在既有课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而加入“新媒体概论”、“数字传播概论”等课程。“滞后性”是指课程设置始终跟在行业发展之后亦步亦趋,甚至跟不上行业的发展。

 

“局部性”和“滞后性”的改革目标在于“整合性”与“前沿性”,如何在建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有机包含核心课程与前沿课程,既避免随着行业的发展被动的“修补”课程,又能够做到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具有前瞻意识。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从办学观念及方法上看“学术兼修”目标的实现

 

1.办学观念“重实务”

 

建国后,随着我国对工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工科性学科和工科高校的发展。这些高校的学科是按照行业归口原则设置的,并针对行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6。广告专业也同样如此,学科的发展直接受到广告产业飞速发展的驱动,在人才培养上具有“重实务”的思维定势。但课程体系设置过度受制于行业的发展,会导致对学理性的忽视,在人才培养上有所偏废。

 

暨南大学杨先顺教授曾提到,他们在与国内一些著名广告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接触中了解到,广告公司对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上手快,更要后劲足[7]。将办学目标与就业挂钩,可以培养“上手快”的人才,但持续的潜力、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洞察与创造性的思维,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从“重学理”上来着力。如何均衡“实务”与“学理”,并通过课程设置使学生学术兼修、后劲充足,这是院校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2.文理学科未完全实现交叉发展

 

文理科渗透交叉发展,是当前世界理工科院校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网络时代,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缺乏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缺乏技术教育的人文学科也是没有根基的。但目前看来,在办学方法及课程设置上,理工科院校并没有表现出非常好的应变能力。文理学科的界限没有真正打破,交叉渗透式发展也没有完全实现。许多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理工科院校仍重视专业的独立发展,缺乏院系合作,也缺乏理工、人文学科间的互相关联与配合,广告学专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所在学院的力量,以学院的特色为特色。如人文学院则重视策划创意能力的培养,传播与艺术类学院则着重强调艺术能力的培养,能够真正做到将理工科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相交叉,并互相借势的学校并不多见。

 

理工科院校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课程优化原则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踏入社会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合理的价值观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篇5

关键词:中职院校;程序设计;分层教学;学习兴趣;项目导向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在计算机开始普及的今天,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就高一些,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诸如计算机应用操作、文字处理、计算机网络应用、计算机系统维护等基本技能,还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也就是目前所谓的“软件蓝领”。

如今的软件开发,已从技术开发上升至设计理念开发。在一项软件开发工程中,高级管理员或者项目负责人将多次与客户接触,详细了解需求,之后进入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设计、软件开发、编程、编制文挡等步骤。在这些开发环节中,每个人都是生产线的一环,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从事软件开发、编程、测试、文档整理工作的基础程序员。他们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技术知识,甚至可以仅具有高中或者是中专文化程度,经过职业培训,一般来说就可上岗,也就是所谓的“软件蓝领”。他们能够为公司降低人力成本,工作状态比较稳定。在印度等地,很多高中毕业生就是经过一两年职业培训后进入软件企业做工人的。

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将来几年内我国软件行业的从业机会十分庞大,我国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将达到35万-40万人左右,而每年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有6万人左右。而处于软件人才金字塔结构底部的“软件蓝领”,需求自然是很大的。

根据上述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软件蓝领”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因此中职院校开设程序设计课是有必要的。

二、建议与措施

对于现行的程序设计课程教材来说,大部分的教材总是先讲程序的基本语法,然后再讲程序中对象的使用,然后到结构,到过程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也是在用讲说明书的方式给学生上课,在课堂上,只是对学生灌输了一大堆生硬的命令和语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大量的专有名词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在涉及到具体的编程及上机操作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没有思路、无从下手、或错误百出,不会调试程序等各种情况。加上中职学生本身底子较为薄弱,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渐渐地一些学生认为计算机编程是那样的深奥、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最终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感到老师所讲内容枯燥,对课程望而生畏,既而产生厌倦,这样发展的结果就会使教与学产生严重脱节。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主张,对书本内容照搬照套,考试通过率严重偏低,教学质量差,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这种情况在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都十分突出,应引起我们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能力应成为我们教学的主旨。怎样才能调动职校生学习程序设计的激情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者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课的兴趣呢?应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通过简单有趣的例子激发学习兴趣。在程序课教学开始时,打破以前纯理论式的枯燥课堂模式,而是安排一些有趣的实例,如让学生玩了一些五子棋、俄罗斯方块等游戏,或用各种计算器按要求计算求值,当然这些都是由程序设计的。通过实例的有效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程序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教学方法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程序设计课中的专业术语。程序设计课有很多专业术语: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如在解释“对象”的时候,先说明这不是我们生活中说的“找对象”的“对象”,而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东西(实体),如你手中的笔是一个对象,接着转入正题:在程序设计课中,应用程序的每个窗体和窗体上的种种控件都是对象。

(2)用引导法帮助同学们记忆控件、属性、方法、事件等有关专业术语的单词,消除同学们觉得英语基础不好,就学不懂、学不好的心理。如文本框控件:TextBox。由两个单词Text和Box组成,在英语学科中Text解释为“课文”,在VB中解释为“文本”,在英语学科中Box解释为“箱子”,在VB中解释为“框”。这样使同学们觉得这些单词原本是熟悉的,只是词义有了变化而已,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英语基础不好就学不懂、学不好的心理障碍。

(3)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不愿思考的原因之一是可能老师所讲的问题较为复杂,学生往往知难而退。这时教师不妨采取将问题分解,或者用类似此问题的另外一个简单问题来替代的方法将该问题简单化。

3、用大实例高涨学习兴趣。在程序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能够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大实例都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的,功能都比较全面和实际,学生在做的时候就有了目标,而且大实例一般都分为几大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是各自独立的功能,学生通过模块的制作编写来完成一个大实例,使学生有较大的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高涨起来。在程序课的教学中使用大实例作为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各种知识和思想的实际运用,了解程序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就是要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同班分层教学法,就是以班中相似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的同学为同一个层次,依据实际情况将全班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依据各层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置各种教学任务,使各个层的学生均得到发展。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所采用演示性探究方法,学生通过模仿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演示操作,达到“巩固基础,按部就班,模仿提高”的目的。而对于有一定基础但进行自主性探究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则采用导向性探究方法,学生根据老师已经预先设定的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路径,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完成对该任务的探究。探究目标是“串好主线,预设悬念,循步渐进”。对于有基础、有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则采用自主性探究方法,在这种探究活动中,教师只确定探究方向,并不锁定具体的任务,学生根据这一方向开展探究活动,目标是“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形成风格”。对各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惑释疑,释疑以个别释疑和集体释疑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分层教学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教师“因层施导”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

(三)运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程序设计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针对计算机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以及中职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笔者在进行程序设计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项目导向模式进行教学,发现项目导向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

项目设计一般包括如下六个步骤:

1、项目的选题:学生根据老师发的项目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思考项目的选题,思考项目的定位及完成所需资料的搜集工作。

2、顶层设计(算法、界面):思考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语句及所用的控件方法,并针对程序的面向对象在草稿纸上进行界面的设计。

3、上机实践:利用课堂时间上机进行程序的编写、调试、修改等工作,教师给予指导及技术支持。

4、编写简单软件文档:利用课后时间编写程序使用说明书或简单的说明文档等。

5、作品评价:利用课堂时间自我评价和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和鼓励。

6、提交实践报告:完成项目后提交实践报告。

在整个实践教学中,项目的选题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一般来说,应选择那些便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又能在今后实际工作常见的问题,难度和工作量大小也要合适,能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就是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项目。这些小项目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为保证项目设计的顺利进行,指导老师应在下发项目的同时,发放设计实践任务书,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适当分配设计任务。通常,可以有若干个题。设计任务书应提前发给每个学生,以便他们搜集材料,早做准备。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在实践教学的开始阶段,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发现问题,在设计进行阶段,以纠错性指导为主,切忌越俎代庖,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设计进入后期,应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全面审查,并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评价。

经过实践教学环节,发现在项目教学模式下,教师由传统的管理者和解释者的地位转变为技术助理、合作者和帮助者;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和积极的合作者;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计算机语言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操作技术;项目教学模式使得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可深入学习其他知识,而后进的同学,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可花较多的时间用以辅导后进同学。既保证了课的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以致学生往往下课了还不愿意离开机房。

学生也养成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养成了编程前先设计算法的良好习惯,这对于中职生是十分难得的。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仅是在知识和技能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思维能力、项目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口头能力、交流能力等。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职业中学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现代程序设计理论中的面向对象编程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等基本思想,培养现代程序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护同学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颜世刚,张婷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李文姜.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04(12).

3、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化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而设计的课程系统。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文就此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融合多种价值取向的校长培训课程观念

课程观作为一种理念、价值取向,是课程体系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离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观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设计。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以满足社会(主要是以国家、民族、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围绕社会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应帮助学习者了解社会现实,帮助学习者适应社会并找到改善社会的途径。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与我国曾经长期将教育定位于上层建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认为校长是为了使学校满足社会需要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校长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国家教育发展形势等相关知识。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课程。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等学问传递给学习者。这种应用最普遍的课程理论,按照学科门类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影响最大,他们多为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专家,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教学,帮助校长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是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消费者导向”的课程思想,主张校长培训课程应建立在校长选择的基础上,校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把校长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菜单式”培训课程模式就是按需施训的体现。

三种课程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一种或两种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时要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观念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对象等,统筹兼顾并加以整合。

二、确定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核心与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校长培训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校长培训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培训的目的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从“教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取得校长任职资格,成为一名合格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

校长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培训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培训实现从“区域性骨干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专题培训是指各种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动态,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成果,国家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的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普及型、拓展性培训。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模块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型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五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获取。实务性内容是为了达成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课程。研究性内容是基于基础教育深刻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宏观、微观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根据校长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四、选择多样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具体实施,即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方向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课程的小型化、专题化、系列化,以及向综合式、菜单式、自由选择式方向发展。

在工商企业界,现代培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经理人培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大胆引进工商企业培训的一些课程形式,努力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跟上现代培训课程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案例分析、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经验共享、代岗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利于某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愿望,但现实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张,难以脱产到培训机构接受现场课堂教学。加之集中现场课堂教学会耗费校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教学成本非常高。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大量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来实施网络教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在线接受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管理校长的学习,举办主题式“网上论坛”,为校长提供学习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目等,校长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或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论文和作业,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就为中小学校长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实施专业化的校长培训课程管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作为培训者如何科学、民主地组织实施课程,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课程的态度。所以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应由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培训管理者负责培训的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方案等,从而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提高。

不断探索科学的校长培训课程制度,是保证校长培训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培训机构应开出更多的开出模块,建立起必修与选修的课程系列,并将选修课以菜单的形式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供他们自由、自主选择,以充分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参加培训的校长自身也是重要的培训课程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师资、设备等支持,由自己组织论坛、沙龙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课程。

六、探索有效的校长培训课程评估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评估的基本出发点是对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评判,用来确定校长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掌握了培训内容,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判断课程在促进校长发展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篇7

《网页设计》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以及一些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页制作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学生的网页设计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素质来适应社会需求,是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网页设计;教学模式

《网页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这正符合了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目的的特点。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数采取:课堂讲解,课后实践。然而对于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单纯的讲解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刚开始很多学生充满好奇听讲,当接受过多的理论灌输后,兴趣锐减,讲课质量会大大下降。另外,课后的实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很容易在短暂的好奇之后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爱好与兴趣,研究一种新的教学方案,探索一种更贴近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校《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评价。

1教学内容、目标和组织形式

在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研究清楚学生对本门课的认知,他们对这门课的期望程度,想从这门课学到什么。然后,有选择性的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尽量避开单纯的理论讲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把握一种现代的创新理念、层次思维、组织能力和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具备设计与制作优秀网页的能力。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一一团队合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组成学习团队,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主要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每个团队5~6名学生,并在每组中设立小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学习项目的分工安排,同时强调团队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方法

2.1行为导向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一种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它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系列教学技术和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与协调者,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索,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习得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2默会知识

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与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默会知识。”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默会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而学生要获取以默会知识为主体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关键是通过对具体实践行为的观察、模仿和体验,而并非语言的传递。因此,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任务的职校必须积极探索指向实践行动的教学改革。例如,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真正的工作环境。在《网页设计》实践教学中,笔者以学校举办的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实施“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教学策略,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默会知识。

3教学实践

3.1知识技能的掌握

行为导向教学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的特点。因此,针对中职生的学情,在《网页设计》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上,笔者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之:案例法、小组讨论法、辩论法、媒体展示法和任务驱动法。本文简要说明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教学法。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某个实例为先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将问题一般化。以网页中的“行为”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直接给出行为的基本概念:行为是在某一对象上因为某一事件而触发某一动作的综合描述;然后开始按顺序逐个介绍各个行为的使用。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可能可以完成相关行为的应用,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真正理解“行为”的含义,什么是“动作”、什么是“事件”,更不用说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笔者在讲解“行为”这个概念之前,先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简单“电子地图”的制作,之后通过这个例子中涉及的“显示-隐藏元素”、“交换图像”等动作形象地引入“行为”所包含的“对象”、“动作”和“事件”,让学生自己对号入座(对象:图片热区;事件:鼠标的移入和鼠标的移出;动作:图片的显示和隐藏;行为:鼠标的移入+图片的显示,鼠标的移出+图片的隐藏。)。从而让学生自发地认知“行为”这个概念。在接下来的“行为应用”的例子中,始终以不变的步骤:“选择对象——选定动作——确定事件”来分析和熟悉各个行为的应用。按照这个步骤,学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灵活掌握各个“行为”的使用。行为中的“对象”、“动作”、“事件”几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实例形象化后,再加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本堂课的内容,有效地突破了重点和难点。2)小组讨论教学法在网页设计实践训练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也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其他同学交流,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对话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知识的融合与共享。例如,在网页的布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表格、AP元素、框架”这三个布局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场合,结果以小组之间辩论的方式展示和总结。从而加深对这三个重要技术的认识。

3.2综合应用

在《网页设计》课程的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上,笔者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目前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计算机教学特别适合于采用项目教学法。笔者以学校举办的“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实施“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教学策略,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默会知识。最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成果作品的评比,相应的奖励是有效的激励手段。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项目主题

由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主题(如个人主页、班级主页、学校6S管理、中国传统文化、美食、旅游等)或学生自定的主题。项目的任务是绘制网站模板并完成网站的设计。项目的目标是每个小组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网站。

2)制订计划

由小组讨论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实现步骤和程序。

3)组织实施

项目小组学生分工后,按照既定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小组成员协作完成项目。第一,收集素材。网页初学者在搜集素材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从网络上大量收集素材后却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搜集素材的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因此,要求学生在搜集素材前,小组内首先讨论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内容、网站分为几个模块、各个模块需要哪些素材,从而有针对性地整理自己的素材,切忌灵感泛滥,什么都想做。第二,绘制网站模板。利用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或者FireWorks绘制网站模板,教师提供一些典型的网站模板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自己参阅一些知名网站的设计与组织架构。建议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合作、有效实现技术的共享。Logo的设计、Bannner条的制作、网页版面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都是网站设计成功的关键。网站版面的设计缺乏规划和创意是网站的初学者的通病,网页元素的随意堆砌容易使整个网站版面条理不清。小组负责人需要将任务分解并分配到小组成员的身上,在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同时加强与成员之间的交流。第三,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话交流。默会知识很难流动,它只有在显性化或被他人吸收、利用时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在人际互动学习中才便于其生成与获得。

4)项目结果汇报与作品展示

各个小组展示模板和网页,并陈述作品的创作过程。

5)评价总结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举行了一次作品展览答辩会,由教师组建评价队伍,对各个小组的作品分别进行评价,评出优秀作品,并在全校范围内展示。评价主要包括: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项目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答辩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困难、是否顺利等来判断项目的设置和要求是否过高或者过低。

4结束语

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地深化。本文对《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中职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颖,王丽菊.基于项目教学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中的探索[J].计算机教学,2010(12).

[2]钟增胜,许江.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篇8

关键词:程序设计 工作过程系统化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运用,现在的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衡量学生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准之一。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很专业的课程,程序设计课程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课程类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程序设计课程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要求较高,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偏弱及教师教学方法更新不快等因素影响,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亟待提高。针对这些现象,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探索解决的方法,变换角度去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尝试:

一、分析程序设计课程的性质,查找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的原因

首先,程序设计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弱,对代码编写要求又高,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颇为吃力。其次,程序设计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实操能力,而学生恰恰在这方面不足。这些因素往往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导致有心学而无力学的尴尬局面。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学效果不明显。所以对教师而言就必须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一些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程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改变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改变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教师要先行动起来

好的教学质量,一定离不开好的教师,教师的引导、启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要先行动起来。学校要多派专业教师去企业跟岗学习,重视与企业的交流,了解软件设计方面的前沿知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要符合技术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了,必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程序设计课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课程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程序设计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与其他相关课程如数学、英语等联系密切。而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恰恰是偏弱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明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不能一味过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死板的课本教材中选取好的内容,分散难点,逐步渗透。比如:利用.net设计播放器,让学生知道程序设计所具有的奇特功能。当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出播放器并且用自己设计的播放器播放歌曲,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去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而达到喜欢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针对课程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程序设计课堂“动”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设计教学过程,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把这门课要掌握的内容做成一个系统的案例,整体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如果学习完后自己能做什么。然后,把这个系统的案例拆分成不同的任务,每节课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辅导学生上机操作。当所有分解的小任务掌握以后,再把所有的知识综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就很清楚这门课要掌握的内容、每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五、重视探索实践、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备编写程序功能代码的能力。它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实验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作为专业教师,要探索形成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实验课授课模式,改变以传统说教模式或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编程练习的状况,重视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由于程序设计课程逻辑性强,需要学生自己针对具体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编程,所以需要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因此程序设计课程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应该遵循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动手实践为主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设计上机实践项目,将大项目分解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按照设计流程,有步骤地进行设计操作。学生操作任务收集后,教师要及时针对学生设计的任务做出不同的分析评价,让学生能够对不太清楚的操作及时得到指导,提高动手能力。

六、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开发适用的程序设计课程教材

首先,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结果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从侧面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及时总结教与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综合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改革相对滞后的考核方式。要以任务的形式考核,以案例设计、项目开发为基础,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考核,每个过程都要评价给分,最后综合各个过程的评价分数。其次,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及时开发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让学生课余时间可以通过课本及时复习、吸收知识,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全面掌握相关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指导操作,在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白鲜霞 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3期。

[2]陆骥 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4期。

[3]王丽霞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深人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目标,已经成为广大中职教师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1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课时少

    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学制2+1的模式,学校开设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课时(包括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较少,这就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不够的情况,学生只能掌握最基础的程序设计知识,理解书本上现有的一些设计实例,而不能用该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

    1.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兴趣不足

    因为学习程序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薄弱,导致在学习程序设计时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缺乏对计算机本身解题的认识和了解,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对计算机程序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人为的给自己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设置了一道门槛。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中反常行为较多,如卜课睡觉、讲话、玩手机、不配合老师、不交作业等。学生普遍反映难学,提不起学习兴趣,感觉学不到知识或学的知识没用。

    1.3学校对程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与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不同,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从而使部分教师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参与兴趣不浓厚,甚至有些学校以取消了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设置。

    1.4教学方法落后

    中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课上讲授加学生实验的形式,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仅仅是对书本上现有的一些实例进行编辑调试,一旦调试成功就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的语法知识和调试技巧,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利用该程序设计语言从一个实际问题人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考核方式较简单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的考试方式以试卷为主,无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无法体现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

    2间题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上这些问题那?随着高中教育不断普及,中职生源及综合素质急剧下降。普遍特点是他们基础薄弱,尤其数学和英语,这是学好程序设计的最大障碍。教材不能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现今中职程序设计语言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实践性教学和实训内容不足,没有体现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不能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缺少中职教育特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望而却步,一味地去埋怨是起不到效果的,要真正想解决问题,最好就要去不断地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篇10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Setting

WA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has the problems of irrational curriculum setting, the goal of training is not clear,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students'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poor oral hear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Higher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basic requirements (Trial)" in the relevant content, usually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kills-oriented, good enough for the degree" approa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iered teaching, with emphasis on professional English learning, appropriate to reduce the basic English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improve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truly achieve the goal of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0 引言

2007年国家教育部正式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这就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上都必须改变,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程要求》出来后,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试点包括全国范围180所高校,全面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各个高校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以计算机与多媒体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制定培训计划。

1 课改势在必行

大多数的大一新生经过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后,其大学英语水平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都已经符合教育部提出的《课程要求》的基本目标。现在,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被要求越来越高,急需熟练掌握外语,并能运用外语服务企业的人才。顺应这一市场需求,一般用途的基础英语教学内容的比重会逐渐降低,专门用途英语(ESP英语专业)教学和课程班英语教学将逐渐增加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有的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仍然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就是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对教育质量工程和目标宏伟蓝图的发展不利。因此调整和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成为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挑战和竞争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根据理论和语言学家kachra划分方法,英语一般分成“内圈英语”(inner circle),“外圈英语”(outer circle)和“扩展圈英语”(expanding circle)。内圈英语指母语是英语的国家,英语适合所有场合地方,“习得”的环境包括整个以英文为语言的国家和阶层。“外圈英语”是指那些属于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地,英语是官方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是整个国家的学校。“扩展圈英语”指的是别的国家,英语是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习得”的环境包括这些国家的学校。这充分显示,不可能也不需要非英语专业学生获取所有“内圈英语”英语要求。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关学习获取“扩展圈英语”英语,学生有可能因为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材设计模式而被误导。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可能会被一部分学生没有经过思考的崇拜,而警觉和不喜欢的情绪则有可能出现在另一部分学生上面。这两种结果都不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最初想法。

2 建议模式的理论依据

有三个主要的理论是建议模式的基础,一个是为了满足理论研究的要求和使用目标语言的强烈愿望,这是外语学习中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要素。二是加强培训理论,足够的目标语言交际的实践时机,是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三是自主学习理论,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英语课程开设英语口语和听力课程,在高职院校一年级很普遍。英语听说课程是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课程,它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确保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有足够的学习实践高度,彻底改变了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主要以书面英语为主,并伴有相当多的口语练习。文化类型的信息教学则被丢弃,职场英语的学习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专业英语阅读开设在二年级,要求学生读很多外语文章,不仅能增强语感,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知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于2007年7月被国家教育部颁布,这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基础。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向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突出的是英语听说方面的水平,使他们能用英语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在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交流。

3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3.1 课程定位清晰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不学习课程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按照学生英语实际水平,来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是实际运用原则,涵盖了英语教材的通用性,学习者的参加程度,培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思维形式上的多层次。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习者能熟练地使用英语来口语交流和书面了解,要想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需求,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独立学习思维和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

3.2 课程设计科学

(1)课程设置合理化原则。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整体化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是重点是突出的核心,要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培训学习者差异化学习。(2)课程设置思路突出。基础过程为开始过程,大一的学生为主要学习者。这一过程的核心就是让新生熟悉基本的英语语言基础,产生主动性的学习态度,灵活差异化的学习方法和多样性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思维,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的过程是能力产生过程,大二的学生是主体,开发了“ESP”课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就是要多层次地提高学习者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针对就业选择的差异化来满足不一样的学生,包括继续学习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要求。

3.3教学内容选取体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特色

针对其他大学和企业的不断研究,按照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差异化的情况,按照国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方案》,根据以实际需求为重点的政策,教学内容要反映高职英语自身特点,采取“1+1”的英语教学方案: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在大一设置,而包括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基础英语等课程在大二设置。

3.4 革新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该被充分认识和了解,教学观念应该被积极主动地更换,大胆研究和开拓新的教学方案,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英语教学方法应该被推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组织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要改变过去“满堂灌”、“一家之言”教学方针,从老师的教为核心向学生的学为重点的逐步过渡,另外,还可以实行PBL的教学方案,实行单个学生、集体等多种教学形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和培训下来充分形成英语学习的层次。

3.5 强化教学手段

(1)当今教学方式的运用。英语上课课件可以被教师制作和运用,极大地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内容,让教学内容多元化;制作英语学习多媒体网站,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积极实施。让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教学能够衔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2)积极实施多种形式的课外英语教学活动。包括英语学习吧,差异化文化沟通培训,多种英语水平测试大赛。英语志愿交流讲座等,第一课堂需要第二课堂活动的大力补充,两个方面需要大力配合才能效果更好。(3)只要完善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大大提高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主动性,要广泛运用多媒体资料、网络化资料,用大学广播台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学生主动去收听英语节目,还包括英文歌曲资料和多媒体听力资料。(4)强调学习方案的培训。大一的学生可以参加英语学习能力培训,让大一学生了解大学英语学习,还包括学习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逐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6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通过多媒体教学环境让英语教学走向课堂外,高职院校必须构建英语学习网站,网站资源要多样化,组成部分要有教职员工,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课件等。并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安排,充分利用英语学习资源库图书馆,英语学习网站等资源。此外,调整和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已成为我们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挑战和竞争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重点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实用为主”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加强实用性教学,重点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用理论来支撑教学,与当代教育思想融为一体,强调内在含义,继续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3.

[2] Phil Benson.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11.

[3]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