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历史范文

时间:2023-03-27 14:5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武则天历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武则天历史

篇1

这时的武则天刚满12 岁。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12 岁左右的女孩儿,从心理发展上讲,早已度过了羡慕阶段。这时的她开始具备社会观念,逐渐认可自己的躯体和性别,懂得了乖巧的迎合。女孩的做作和收藏秘密就发生在这个年龄前后。早熟者已来月经,开始步人下一阶段―― 青春期的发展。然而,处于心理固置状态的女孩儿,往往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已在世间的地位与男孩不同,而来自周围的大多数暗示都在将这一区别转化为女性的卑劣感。有迹象表明,武则天在这一阶段是处于心理固置状态的女孩儿。她一直过着备受宠爱的小公主的生活,整日疯疯癫癫不知忧愁为何物,父母的纵容、乳母的迎合在她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自己是优越男孩的幻象。这一幻象的功绩是促使她增长了许多原本属于分外的知识,例如早早就阅读了《 毛诗》 、《 昭明文选》 等,但这一幻象也明显阻碍了她作为女孩的正常心理发展。她的女子气本来就少(指心理、气质而非形体),至12 岁才深切地意识到女孩的地位与男孩不同;又恰逢父亲病逝,家道中落,母女二人生计艰难,现实与心理交汇,她体验到的作为女性的柔弱、无助和卑下一定是非常真切的。这更使她倾向于做一个男人,做一个像父亲那样活得堂堂正正的男人。然而,严酷的现实摆在她的面前,她是一个女孩儿,一个确定无疑的女孩儿。她的心理发展虽然处于固置状态,可她的身体却先行了一步,小小年纪便显出了丰肤的线条,秀发如丝,容颜丰满稚嫩,前胸微微隆起,似乎有意在显示她婀娜的腰身。这哪里是一个尚未发育成熟的女孩儿,分明是天造的神女。无疑,身心的差距使她的内心充满了困扰。

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武则天在母亲的表妹杨妃帮助下,利用女身进人宫庭,“一朝选在君王侧”。

初见太宗,少女武则天的内心山更涌起波澜,尤如梦想和现实在一刹那间重合了,使人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她陷入惶惑之中。

唐太宗,不仅具有招贤纳谏的慧眼,对女色的鉴赏也属上乘。一位14 岁的少女发竟然如此成熟、秀美,使他禁不住啧啧赞叹:“美容止,美容止啊!”当天就封她为才人,属正五品。接着,太宗下旨召她侍寝。

唐太宗是第一个占有武则天处女之身的男人,也是第一个(兴许是唯一的一个)招致武则天热烈倾慕和衷心爱态的对象,这位统万民、御天下的一代明君,唤起了武则天青春的激情和灼热的青欲。一个女人是不是正在经历爱情,可以从她本身的魅力中强烈地感受到。她兴致勃勃,魅力无穷,表明她正享受着爱情,或自觉到别人对她的爱慕。武则天初人唐宫便奉旨侍寝,与她一直向往、崇拜的男人同床共枕,犹如干柴上落人了火星,顷刻间燃起大火,灼烫烤人。她柔意绵绵,千娇百媚,为了保存她的偶像,她的爱,使尽了浑身解数,太宗一度为之倾倒,称她为“媚娘”,夜夜召幸。和太宗在一起,武则天放荡不羁的个性以一种令人心醉的媚态自如地表现出来,展示了她和太宗爱情的积极意义。

有这样一则著名的小故事:

太宗有一雄健、暴躁的名骏,叫狮子骆,为西域蕃国所赠。太宗喜它剽厚,苦于它不驯。一日,太宗召了几位文武大臣去御厩,问大家:“如此良骏,徒闲厩中,诸卿谁能驾驭?”这时武媚娘走到太宗面前,躬身道:“臣妾可以驾驭。”太宗问她用什么州去。媚娘答道“只要陛下给臣妾三样东西――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匕首。先以鞭笞,不驯则施以铁锤,若再不驯,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媚娘话音刚落,太宗击掌而赞:“有胆识!有志气!”。

这则故事再恰当不过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唐太宗和武则天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的爱情是两个具有坚强个性的男女之间的互相欣赏。只可惜阴差阳错,历史给他们开了个到喉不到胃的玩笑。武则天像处于她这个年龄的大多数少不更事的女孩子一样,一旦库封富在手,就希望时光肠固,以便吏幸福和欢乐永存。陶醉之余,她似乎第一次对自已所属的性别表示庆幸。

篇2

关键词:油田 杀菌剂 效果试验 合理选择

随着油田污水量的越来越高,所使用的杀菌剂单价和浓度也越来越高。这样就加大了污水处理成本,另外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得到了逐渐的完善,所以给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要对油田的杀菌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试验,并对其试验效果选出合理的可行方案。

一、油田污水杀菌剂的效果试验

1.测定杀菌剂杀菌效果的方法

对某一油田进行采出污水杀菌剂试验,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注《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对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进行测试。

2.实验所需要的条件和结果

实验条件:温度为38.5℃,PH值是7.5,培养腐生菌的时间是一个星期,培养硫酸盐还原菌是两个星期。

其实验数据是:

当杀菌剂型号都是HDS-08时,硫酸盐还原菌是150毫升药量,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处理后只剩8个,其杀菌率是99%;腐生菌的药量是150毫升,原水中有7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腐生菌进行处理后剩下6个,其杀菌率是91%;

当杀菌剂型号都是HDS-09时,硫酸盐还原菌是150毫升药量,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处理后只剩28个,其杀菌率是97%;腐生菌的药量是150毫升,原水中有7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腐生菌进行处理后剩下10个,其杀菌率是84%;

当杀菌剂型号都是SI-99时,硫酸盐还原菌是150毫升药量,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处理后只剩28个,其杀菌率是97%;腐生菌的药量是150毫升,原水中有7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腐生菌进行处理后剩下14个,其杀菌率是80%;

当杀菌剂型号都是SJ-66时,硫酸盐还原菌是150毫升药量,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处理后只剩255个,其杀菌率是77%;腐生菌的药量是150毫升,原水中有7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腐生菌进行处理后剩下15个,其杀菌率是78%;

当杀菌剂型号都是AD52-168时,硫酸盐还原菌是150毫升药量,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处理后只剩28个,其杀菌率是97%;腐生菌的药量是150毫升,原水中有7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腐生菌进行处理后剩下7个,其杀菌率是90%;

当杀菌剂型号都是Qd707时,硫酸盐还原菌是150毫升药量,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处理后只剩140个,其杀菌率是88%;腐生菌的药量是150毫升,原水中有70个细菌数量,在加入腐生菌进行处理后剩下10个,其杀菌率是85%;

从上面的数据显示可以得出,在同样投入药量是150毫升时,具有最好的杀菌效果的是HDS-08和AD52-68,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能够同时消灭90%以上的细菌。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这两个杀菌剂其具备着结构不对称的分子,微生物的细胞壁并不能使其受到一定的阻挡,这时就可以通过细胞壁然后与细菌中包含的氨基酸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使其消灭细菌。

3.进行加药实验所需要的条件和结果

选择HDS-08和AD52-168这两种型号的杀菌剂,从100毫升进行加药实验,每次加50毫升的药量。

当杀菌剂型号是HDS-08时,硫酸盐还原菌药量是100毫升时,原水中有110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的细菌数量是6个,杀菌率是99.5%,腐生菌是100毫升时,原水有6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5个,杀菌率是91.7%;

硫酸盐还原菌药量是150毫升时,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的细菌数量是5个,杀菌率是99.8%,腐生菌是150毫升时,原水有7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3个,杀菌率是95%;

硫酸盐还原菌药量是200毫升时,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的细菌数量是0个,杀菌率是100%,腐生菌是100毫升时,原水有7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0个,杀菌率是100%;

当杀菌剂型号是AD52-168时,硫酸盐还原菌药量是100毫升时,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的细菌数量是35个,杀菌率是98%,腐生菌是100毫升时,原水有7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9个,杀菌率是91%;

硫酸盐还原菌药量是150毫升时,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的细菌数量是25个,杀菌率是99.5%,腐生菌是150毫升时,原水有7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5个,杀菌率是96.5%;

硫酸盐还原菌药量是200毫升时,原水中有120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的细菌数量是0个,杀菌率是100%,腐生菌是100毫升时,原水有70个细菌数量,处理后剩下0个,杀菌率是100%;

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当杀菌剂的含药量越高时,杀菌的效果也越好。然而,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人们节能环保的观念日益加强,同时又考虑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加药量是100毫升时,杀菌率已经在90%以上,而且污水在经过杀菌后,含菌量已经符合了油田注水的标准,因此在进行综合性考虑后,在选择性加药时,可以选择100毫升的药量比较合适。

二、油田采出污水杀菌剂的合理选择

通过对某油田的实验效果可以得出,在进行对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实验时,可以发现,在同样投入100毫升的加药量时,其中杀菌效果最好的是HDS-08和AD52-168,同时在进行杀菌后的污水含菌量也得到了油田注水后的标准,所以在此油田采出污水处理时,可以选择HDS-08和AD52-168为污水处理杀菌剂。

另外,在进行加药量的试验后,可以得出在加入100毫升的药量时,杀菌率就已经在90%以上了,在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可以选择100毫升的加药量最为合理。同时,节约水处理的费用上,可以采用冲击式加药,进行每3天投一次杀菌剂。并且,如果只是一直使用一种杀菌剂的话,会导致细菌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所以在进行污水细菌处理时,可以轮流使用这两种药剂,这样会得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篇3

关键词:用人 纳谏 求贤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将近半个世纪。对武则天的看法,历来褒贬不一,但她无疑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一、注重吏治

吏治对社会状况至关重要,武则天知道,对官吏光用法律的形式来约束是不行的,要使他们“称职”必须加强教育,使其懂得为臣之道。为此,她亲自撰写《臣轨》一书,从十个方面对臣下提出要求: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

显然,其中心思想是要求臣子成为德才兼备,忠君爱国的人物。由于此书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要求严而不苛,因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武周时期官员较为廉洁奉公。

二、亲理朝政

改唐为周时,武则天67岁。已近古稀之年的她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史载,“太后春秋虽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①“临御天下,忧劳兆庶。宵衣伫旦,望调东户之风;旰食忘眠,希缉南熏之化。”②为了使各项政令有益于民,武则天十分注意了解民情。早在参与朝政之前,她就认识到上下蒙蔽的坏处。称帝后除继续利用铜匦等手段外,还常常派遣使节至民间调查,有时会亲自过问民间之事。圣历元年(698),武则天曾问群臣:“比在外有何好事?”③久视元年(700),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陆元方因说:“人间细事,不足以烦圣听”,而被武则天免去了宰相职务。④

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大臣意见后,再采用相应的政策,是武则天的一贯做法。为了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武则天除每日早朝以外,还特令宰相轮流宿值。她深知掌握实权的重要,因而总是紧握权柄,防止大权旁落。

三、贤才控中枢

(一)求贤

武则天特别注意人才的擢拔。早在即位前,她就多次颁发《求贤制》,大力搜罗人才。登基后,在这方面做得更加突出。

1.进一步发展科举制,注重通过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继九品中正制后的一种新的选官制度,起于隋而兴于唐。它包括制举和常举两种形式。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比较进步的选官制度。据粗略统计,唐高祖武德年间由科举入仕者仅32人,每年平均不到3人;所用宰相12人,出身科举者只有1人。太宗在位23年,由科举入仕者224人,每年平均不过10人;所用宰相29人,出身科举者不过3人。除此之外,考试制度不够健全,“不贡举”的情况时有发生。制举偶尔举行,常举也只有秀才、进士、明经。

高宗时,由于高宗和武则天的重视,科举制有了较大发展。在唐高宗在位的34年中,通过科举入仕者约630人;所用宰相47人,出身科举者11人。而且,科目也有所变化,“秀才”被取消,“进士”的地位有所上升。但是,制度仍不够完善,有时“不贡举”,有时科目少。这对于网罗人才是不利的。

针对这种情况,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后,采取有力措施,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番改革:

(1)使“常举”制度化,坚持每年开科取士。

(2)扩大制举。主要表现在:

①缩短制举间隔。以前数年一次,自此基本每年一次。

②扩大录取人数。以前每次只有1至2人,自此人数增多。

③增加制举科目。以前每次不过1至2科,自此增至7到8科。

(3)调整取士科目。重点发展进士科,降低明经科的地位。如分神都、京师两处举进士;增加明法科及第人数,垂拱四年至30人。⑤

(4)武则天令贡举人停习《道德经》,学习所撰《臣轨》一书,更新了考试内容。

(5)创立殿试。

这些改革无疑具有进步意义,这从发展进士科和扩大制举两项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不同,不以背经为要,而以写策为主,因而易于招揽关心时政、富有远见的人才。制科亦为搜罗才俊的重要途径之一,“宏材伟论非常人亦时出于其间,不为无得也”。⑥

通过这些改革,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张文成曾说过:“乾封以前,选人每年不过数千;垂拱以后,每岁常至五万”。⑦后来大名鼎鼎的张柬之、张说、裴耀卿等人,就是此时及第的。

2.要求臣下自荐并推荐人才。

对官员大力提倡自荐,此外,确有才能,愿意进仕者平时可以投匦自荐。鉴于许多名士不愿意自荐的情况,武则天特别强调推荐,把荐举人才作为官僚的一项任务。有时还特别要求某些大臣荐举有关人才。如圣历元年,令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

当然,武则天是要求推荐真贤的。范履冰因推举犯逆者而被杀。狄仁杰荐其子光嗣为地官员外郎,很称职,赢得了武则天的夸奖。⑧

由于通过各种渠道、命令、鼓励荐举人才,又不限门第高低、富贵贫贱,也不限种族、离京远近等,因而,选司空前忙碌。她敢于冲破以往狭窄的选官范围,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因而谋臣猛将和文苑俊杰涌现,这不仅是治理大周所需要的,而且也为后来开元盛世的出现准备了一个重要条件。

(二)赏善罚恶

武则天坚持对众多的官员进行筛选,对于从各地搜求来的人才,武则天皆予厚待,“量才授职”。⑨

天授二年(691)创立的试官制度,即让搜求来的人才担任一定职务而锻炼他们的政治才干,则又是一大胆创举。武则天在他们赴任时,往往赐袍训诫。史载,她的堂姐的儿子宗秦客兄弟居官贪浊,“奸脏事发”,武则天毫不留情,将他们“配流岭外”。⑩对于智能之士,武则天往往破格提拔。如殷仲容精通书法,知名当时,武则天爱其才,官至申州刺史。k

后来促成“开元盛世”的许多著名大臣,都经受过武则天的赏识和提拔。姚崇、宋、张说就是如此。

武则天选拔人才时没有成见,主要看其是否称职:

1.即使是敌人的后代,只要有真才实学,又能改变政治态度的,她都尽量擢为己用。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至宰相。高宗李治后期因不满武则天执政,便秘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上官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上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以为自己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却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

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名为《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作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和《彩书怨》同样的韵。婉儿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怀和用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武则天此举,表现了一种容人的大度,也反映了一种待人的风格。人是社会中最复杂、最具智慧的生灵,用人一定从心开始,赢得人心必赢得人才,这是以宽容而待人的谋略,也是用人的高超艺术。

契丹将领李楷固善用飞索,马上功夫超群,曾擒官军将领麻仁节、张玄遇等人。被俘后,武则天“惜其才不杀,用以为将”。l

2.尊重并注重保护谏臣。

如狄仁杰在汝南任职时,有人上表说狄仁杰的坏话,武则天不为所惑,更以狄仁杰为相。后来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武承嗣亦请诛之,武则天坚决不许。

(三)虚心纳谏

在《臣轨》一书中,武则天就提出,臣子应“外扬君之善,内匡君之恶”。

改朝换代之初,武则天为稳固政权,继续重用酷吏,独断专行,似乎不能纳谏,但这是由当时的环境决定的。政权稳固后,武则天一方面打击酷吏,把他们一一杀掉;另一方面,健全谏官制度,越到后来越为突出。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有作为的皇帝,统治前期颇能纳谏,但到晚年却往往刚愎自用,如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m由此可见武则天的用人原则,她并不是有些人指责的喜欢溜须拍马臣子的皇帝。

四、相权能者掌

许多人说武则天时期是酷吏、外戚、男宠的天下,说武则天最重用的就是这些人。皇帝最重用臣子的表现应该是让其掌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现在就来看看这些酷吏、外戚、男宠的掌权情况。

(一)酷吏

从大量材料来看,酷吏并没有掌握朝廷要职。武则天时期最有名的酷吏是索元礼、周兴和来俊臣。索元礼官止游击将军(从五品上);周兴止尚书左丞(正四品上);来俊臣止殿中丞(从五品上),司仆少卿(从四品上)。酷吏中当上宰相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傅游艺,一个是吉顼。前者为相一年,后入狱自杀。后者为相不足一年,并且史家对于他是否应列为酷吏争论激烈,因为《新唐书》并没有把他列入《酷吏传》。

酷吏只不过是武则天打击政敌,建立和巩固武周政权的工具。事实上,酷吏也大都是按照武则天的旨意办事的。

但是,酷吏毕竟是残暴的,滥用刑法的官吏。当政局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趋于缓和后,武则天毫不犹豫,先后杀掉索元礼、周兴等人,为了消除酷吏造成的恐怖气氛,甚至下令禁止天下屠杀。所以,夸大酷吏的影响,说武周是酷吏的天下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这也反映出武则天应时用人的特点。

(二)外戚

武周时期的外戚,很少担任军国重任,至宰相者也只有武承嗣,武攸宁,武三思三人。《新唐书》和《旧唐书》中也多次记载了一些大臣在武则天面前批评外戚的过失,甚至作诗嘲弄的事,这从侧面反映出外戚并未专权,否则怎么会有这种事发生。

(三)男宠

武则天的男宠,前有薛怀义,沈南谬,后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人确实受到了武则天的宠爱,也正因为如此,武则天落了个“之君”的丑名。需要注意的是,薛怀义受宠时,武则天已有60余岁;二张入宫之时,武则天已年逾古稀。

笔者总结了一下武则天宠幸面首的主要原因:

1.这些人除了相貌英俊外,本身具有一定的才能,如薛怀义精明能干,沈南谬通晓医术,二张善歌舞音律。

2.保护自己,监视大臣,牵制外戚。

武则天对男宠比较信任,男宠对武则天也确实比较忠心,充当她的护卫并照顾她的生活。

虽然武则天对男宠比较信任,但并不让他们掌握朝廷大权。量才而用是武则天的用人风格。怀义诉于太后,太后曰:‘阿师当于北门出入,南牙宰相所往来,勿犯也’”n这件事说明,武则天是不许男宠染指相权的。

武则天对男宠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薛怀义被杀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说武周是男宠的天下也是站不住的。

五、结语

武则天励精图治,躬亲庶政,通过各种方式选拔有用之才,健全中枢机构,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因而,武周时期在政治上是很有起色的。虽然中央和地方曾出现过个别贪残之徒,但天下之大,这样得事情即使在贞观时期亦难避免。

笔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考察他的一生,他一生的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比他的前辈人和同时代的人对于祖国的富强和统一,对于民族的兴旺和发达,对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对于科技文化的革新和繁荣,是否做出贡献,做出了多大贡献。如果这样的标准可以成立的话,根据史料记载,毫无疑问,武则天是一位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个人简介:新疆兵团农二师乌鲁克监狱二监区民警;新疆大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资治通鉴》卷205

②《全唐文》卷96

③《旧唐书》卷186《郭霸传》

④《资治通鉴》卷206

⑤《登科记考》卷3

⑥《新唐书》卷44《选举志》

⑦《朝野佥载》卷1

⑧《资治通鉴》卷206

⑨《全唐文》卷95

⑩《旧唐书》卷92《宗楚客传》

k《旧唐书》卷58《殷峤传》

l《朝野佥载》卷6

m《资治通鉴》卷205

n《资治通鉴》卷203

参考文献:

[1]刘超,紫都.《中国皇帝全传》[M],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2]赵文润.《中国古代史新编》[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纪云华,杨纪国.《中国文化简史》[M],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篇4

说她是为百家讲坛而生的人,不免有溢美之意。但她能以这样的年龄而自成一家,却是偶然之中孕育着必然。

蒙曼出生在承德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家里生活条件一般,但藏书很多。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只要让她看见,拿起来就读,读起来忘了一切。《安徒生童话》、侦探小说、四大名著等都是她的至爱。在书的滋润下,蒙曼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父母对她嗜书如命亦喜亦忧,喜的是开卷有益,忧的是看太多课外书耽误学习,所以就得经常劝她要摆正关系,不能读书无度。蒙曼嘴上答应得挺好,可一拿起书来又把所有的事都抛在了脑后。没办法,在她上初中以后,父母就把书都装到一个大箱子里锁起来了。明着不行了,只能偷着看了。那时的蒙曼说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她经常逃课,但她逃课不干别的,就是猫在家里看书。趁父母不在家,瘦弱的蒙曼找来锤子,硬是把书箱的锁砸开了。由于箱子上压着重重的东西,她的力量只够把箱子掀起米,把一只手放进去,但看不到里面。于是,她就胡乱摸着哪本书就看哪本。就这样,蒙曼从《红楼梦》的最后一本读起,倒着读完了这部文学经典。那时,她还不到12岁。

蒙曼不但文学作品读的多,对历史更是显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992年她被保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专攻隋唐史方向。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作为自己的专业,她更是沉浸于其中,有人认为历史研究枯燥,她却觉得历史就是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她的宿舍就是书的海洋,除了教学,她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读书搞学术研究上,她认为那是她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情,为此她乐此不疲。

对于蒙曼来说,在隋唐史中,武则天是个不能逾越的人物。她从10岁起就对武则天这个传奇人物很感兴趣,但真正有所认识还是在学了专业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蒙曼对这个1300年前的女皇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她广泛搜集她的史料,正史的,野史的。在她眼里,学术的权成性和严肃性是不容置疑的,她所有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而且能够引用正史的,绝不引用野史。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会对武天这个相当复杂、毁誉不一、极难评说的人物进行讲解时,她说:“我欣赏武则天,是因为她确实伟大,站在她面前,我不能无动于衷,所以愿意为这位女性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感情。”正是这份投入和执著,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感看到了武则天身上划时代的价值。也使蒙曼找到了解读这位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的独特视角。从此,她与武则天结了缘,本科毕业时教学实习试讲,她讲武则天,从北大博士毕业后找工作试讲,还是讲武则天,这次上《百家讲坛》更是给了她系统讲武则天的机会。

一个女人,又是这样年轻,讲述历史这样厚重的话题,并且又是武则天这样复杂的人物,人们不免担心她的驾驭能力,但随着她如讲故事般的娓娓道来,如剥洋葱般地层层剖析,人们渐忘掉了她的年龄,因为她的专业学识与个性都慢慢融入到了武则天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当有记者问她年龄与权威的问题时,她说,凡是人创造的东西,都是人可以把握和理解的。除此之外,没有对年龄的限制。年轻在阅历上总会有一些欠映,但是阅历可以用文化来弥扑。

蒙曼的自信源自不断的攀登,杜甫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历史的高度,自然有了一种大智慧,大眼光和大气魄。

篇5

公元690年,武则天(624年-705年)晚年体弱多病,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尤其冬季,不敢轻易地走出寝宫。太医为治疗她的病,什么贵重的药品都用过,但是不见多少疗效。

御膳房的康厨师跟随武则天多年,见她不思饮食,身体孱弱,便想方设法把饭菜做得既可口又有营养。他记得家乡的老人常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便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但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他惟恐对武则天的病不利,于是用鸭子取而代之。

鸭子炖好后,康厨师将其端给武则天品尝。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厨师要害她,便吩咐左右把他拘起来,要以谋杀罪论处。武则天念其以往没有过失,没有马上问斩,将其打进了大牢。

御膳房的李厨师与康厨师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厨师的不幸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天的病,才能还康厨师以清白,否则他难逃厄运。

一天,李厨师一边拔鸭毛.一边琢磨怎样用冬虫夏草炖鸭子,既使鸭子有营养又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他扒开鸭子的嘴,将20根冬虫夏草塞了进去,之后,将其放进锅里炖煮。这道菜就叫“虫草全鸭”。

武则天吃了以后,觉得鸭子炖的汤味道鲜美,此后每隔三两天便吃一次。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康复而高兴。一天,武则天心情愉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厨师端上了“虫草全鸭”,武则天说:“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菜。”监察御史尝了一勺,果然味道好极了!

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史如何处理康厨师谋杀一案,这时李厨师斗胆抢了几句话说:“康厨师的鸭汤里,那黑乎乎的东西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具有补肺益肾的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痰血、气喘、腰痛等。康厨师所以这样做,是为给皇上补身子……”

篇6

2、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一直协理李治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多年。自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继承皇位,但是只当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3、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三个儿子,在历史记载,李显一共当过两次皇帝。在公元705年,武则天重病垂危,最后将皇位归还给了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的这个决定让许多大臣感到很意外。

4、当年武则天病重无法亲临朝政,宰相张柬之、羽林大将军带兵将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张氏二两兄弟诛杀以后,武则天才将皇位传给唐中宗李显,同年十一月份,武则天驾崩,享年82岁。

篇7

任用宰相最多

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由此造成了唐朝的宰相数量总体上要超过其他朝代。譬如唐太宗在位23年,而宰相就任用了25位,不过这个数字比起武则天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武则天珍惜人才是出了名的,除了大兴科举之外,还鼓励地方各级官员推荐优秀人才。即便如此,她还怕漏掉人才,后来甚至鼓励人们自己推荐自己。人才多了,便要有地方安插他们,否则闲置起来就是浪费。最后导致她统治之下的帝国官僚机构膨胀,仅宰相一职前前后后就达到了73人。好在武则天勤于政务,善于治理国家,频繁任命宰相并没有引起帝国的混乱。历史上仅次于武则天的是崇祯皇帝,这位明朝末代当家人一生用人多疑,在位17年,前前后后更换了50个宰相。

即位时年龄最大

在武则天之前,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刘备。这位汉昭烈帝前半生忙着四处打游击,好在老来有福,连收荆州、益州两个当时最大的州,最终在60岁时光荣登基,建立了蜀汉政权。武则天比他还辛苦,从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昭仪一直做到皇后、天后,然后是太后,到67岁时才如愿以偿。这一年是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从14岁起,她奋斗了53年。

陵墓规模最大

武则天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的繁荣时期,充裕的国力为她的陵墓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她的陵墓――乾陵动工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修建,才完成一期。乾陵几乎是照搬了首都长安城,包括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廓,内城有东边的青龙门、南边的朱雀门、西边的白虎门和北边的玄武门。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南北墙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达230万平方米。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是“周八十里”。这样的规模即使是唐太宗的昭陵也无法望其项背,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此外,在城内还建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和狄仁杰等六十多位重臣的祠堂,简直是另一座长安城。可惜的是,在“安史之乱”过程中,乾陵辉煌壮观的地面建筑受到了相当大的破坏。直到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才重新修葺一新。如此大的陵墓,其中的陪葬品也数量不菲,经过现代学者的勘测估计,其随葬珍宝总重量至少在五百吨左右。如果武则天的乾陵最终被打开,那么将是一次和秦始皇陵同等重要的考古盛事。

使用年号最多

篇8

一座大佛,昭示君权神授;一位女皇,借助卢舍那大佛,登上权利巅峰;她是武则天,女皇和大佛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让我们走入龙门石窟,去体味那盛世下的朝歌变迁。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曾在开元二十四年,借宿龙门招提房,欲醒之际,忽闻清晨之钟声,有感如禅家顿悟,写下此诗。

龙门位于洛阳南郊12公里,所谓龙门,旧称伊阙,从隋唐东都洛阳城的营建来看,皇宫的端门,和外郭城的定鼎门,正对着伊阙,而帝王又常自比为“龙”,因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龙门石窟兴起于北魏,伴随着北魏政权在洛阳的没落,龙门石窟逐渐黯然下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公元675年这一天,沉寂了150多年的龙门再次热闹起来,伴随着东方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大唐帝国的皇后武则天亲临龙门,主持卢舍那大佛落成剪彩。

这一刻,武则天的眼神肃然,同慈悲的卢舍那大佛一起接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

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0米,眼睛灵活而含蓄,嘴角微微上翘,给人一种庄严典雅、宁静肃穆之感。传说卢舍那大佛的面相正是以武则天为原型,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把自己的相貌与佛像融合,昭示君权神授,而一个皇后如何敢把自己的形象以这样宏大的规模雕刻在石壁上呢?

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37年,武则天能与佛教结缘,与她的生母杨氏的影响密不可分,杨氏立志要当一名佛教居士,最后虽未实现,但是母亲的佛性对武则天幼小的心灵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则天14岁的时候,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却不被唐太宗宠爱,有心计的武则天便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智,勾引迷住了太子李治。

唐朝自开国以来一直宣称道教的祖师李耳是自己的祖先,公元637年,唐太宗曾专门下达“道先佛后”的诏书,但这些并没有阻碍佛教的发展,佛教从隋唐时期在民间就十分流行,信徒广众,已经逐渐由外域宗教变为中国化宗教,以致唐太宗对于佛教也十分虔诚,曾派遣玄奘西行取经。

公元645年,玄奘取经归来,太宗在洛阳宫仪鸾殿设宴接见,武则天侍立在侧。其间,玄奘畅谈异域风情和佛法、佛性,使武则天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

公元649年,随着唐太宗的驾崩,当时被封为才人的武则天和其他妃嫔们一起落发感业寺,为先帝祈福。按照惯例,她们将在青灯古佛的陪伴下,耗尽余生。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年,她就被唐高宗李治接回皇宫,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一步一步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冥冥之中,武则天感觉这些都是由于佛祖的庇佑。

公元656年,已成为高宗皇后的武则天,又一次见到了玄奘,已经33岁的武则天,登上高高的城楼,观看玄奘迎接御制慈恩寺碑的场景,在她心中,佛教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此后,唐高宗李治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国家大事逐渐由皇后武则天决策处理,威势甚至超过了唐高宗,当时并称为“二圣”。

武则天要“君临天下”的念头很强,她想要插手政事,就通过各种方式在世人面前展现自己至高无上、君权天授的神秘色彩,她选择将自己的形象和佛的形象有意连在一起,推崇佛教,排挤道教。当国家重权都掌控在武则天手中的时候,卢舍那大佛以她的面容为原型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开凿卢舍那大佛,武则天捐出了自己一年的脂粉钱,虽然两万贯对于这项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过有了皇后作示范,王公贵族们自然趋之若鹜,资金的充裕让卢舍那大佛这样巨大的工程,仅用了3年零1个月就圆满竣工。

主佛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这座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卢舍那”的意思是指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伫立在大佛脚下,无论身处哪个角度,时时都感觉正在被她智慧的目光笼罩着。后来,武则天为自己起名“武瞾”,这个“瞾”字表示日月当空,是特意造出来的,她希望自己也能像卢舍那大佛一样,给普天下带来温暖和光明。道教随着武则天对佛教的大力推崇而黯然失色,好像所有的信仰都被卢舍那大佛的金色光辉所掩盖。

卢舍那大佛的左侧为弟子迦叶,像高10.3米,虽然形体已经严重残破,但这位老僧严谨持重、饱经风霜的神态依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弟子阿难身披袈裟侍立在大佛右侧,脸庞丰满,眉清目秀,文静温顺中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高之美。在迦叶、阿难像的外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尊菩萨像均高13.25米,头戴莲花宝冠,挂链状璎珞,体态丰腴,其端庄矜持的表情和含蓄高雅的神韵,犹如雍容华贵的唐代贵族妇女。

武则天感觉到权力带给她的威严和荣耀,象征着皇权的大唐玉玺就摆在她的面前,遗憾的是,自己却不能伸手去紧紧地握住它,她深知,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天下归心的理由。

她的目光再次落到佛像石窟之上。

继大卢舍那像龛之后,朝野僧俗为高宗、武后发愿造像的人越来越多,万佛洞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个。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负责这个洞窟营造的,是名叫姚神表和智运禅师的两位女性。公元680年11月,万佛洞正式完工。

主尊阿弥陀佛高约4米,头上有着优美的波状发髻,脸庞圆润,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在莲花宝座的束腰部位雕刻了4位托重力士,他们的肌肉突出、富于动态,与主佛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壁雕刻着54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这样的构思新颖奇特,体现了姚神表和智运禅师独特的创造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美。在窟顶碑刻题记的外侧是姿态妩媚的飞天,这些飞天手捧供果、凌空翱翔;在每侧墙壁下部各有6位伎乐人,手持空篌、法锣、羯鼓等乐器专心演奏。在南北两壁雕刻着15000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他们与飞天、伎乐人上下呼应,共同营造出西天极乐世界里万人成佛的诱人场景。

据说站立在阿弥陀佛身后两侧的这两位供养人,就是以姚神表和智运禅师为原型的石窟造像。

其实,这正是武则天通过这两位女性发出的一个信号:女子拥有的智慧与胆识丝毫不逊于男人,女人同样可以主宰世界!

高宗驾崩之后,武则天想当女皇,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男尊女卑,女人当皇帝没有先例,缺乏舆论支持。但天随人愿,恰好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有女身成佛的教义,武则天灵机一动,叫来心腹密授机宜。

公元688年6月的一个夜晚,有人在河南汜水里打捞起一块刻有《大云经》的石头,经文中称武则天为弥勒转世,当贵为天子。

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将取代释迦牟尼成为下一个宇宙大轮回的主宰,即未来佛。事实上,从唐高宗的中期开始,龙门石窟已经出现了众多弥勒像,而在北魏时多为男性的菩萨也变成了女性,她们丰腴健美,很多都是以当时的歌伎和宫廷艺人为模特雕刻的。

男女众生一切平等,菩萨未来必将成佛!

武则天苦心经营着佛教膜拜,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已昭然若揭!

公元690年,在6万人上表的请求下,武则天登上了皇位。千百年来只有男人坐过的龙椅,第一次,一个女人安详地坐在上面,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这一年,武则天66岁,她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政权。

武则天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她利用佛教的影响当上了皇帝,便要为佛教正名。武则天一上台,马上将“道先佛后”改为“僧道并重”,明令“自今以后,佛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用官方的行政命令把佛教的地位置于国家第一。

佛教迎来了春天,龙门石窟迎来了又一个开凿,为了巩固武周政权,感恩佛祖的眷顾,武则天对龙门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不仅西山的空隙都雕满了佛龛,而且龙门东山也开始大规模地开窟造像。洛阳,成了佛教的圣城!在龙门石窟日渐增多的同时,武则天为自己加封的封号也在逐步升温: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毫无顾忌地以“弥勒佛”自居,把个人崇拜推向了极致,一步步迈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女皇。

公元705年正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又把耗尽半生心血夺取的皇位归还给了李氏王朝,这个不同凡响的女性留给世间的最后一道命令,竟然是“除去皇帝的称号,称我为则天皇后”。或许是佛性开悟,或许是人到暮年,悲天悯人。武则天开始求索真正的平静和解脱,晚年的武则天,怀着求佛济世之心写道: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以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10个月后,武则天皇后病逝,与他早逝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只在墓前立下了一块近8米高的无字石碑,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篇9

一、武后怕猫

传说武则天施展手段取得皇后地位以后,原来的王皇后和萧妃被囚于冷宫中。这冷宫全给密封了起来,墙壁上只留有一个孔,用来传送饭食。高宗虽然废了王皇后,但对她仍然念念不忘,一次偷偷地跑去看望她们二人,王皇后对高宗说:“若是皇上还念旧情,使我们二人能重见天日,那就求皇上把这座院子取名为回院。”

谁知高宗皇帝的这次会见不但没有让王皇后、萧淑妃重见天。反令她们惹下杀身之祸。已经权柄在握的皇后武则天,怎能忍王、萧复出,危及自己的地位呢?因此,当武后知道高宗皇帝探望冷宫中的王皇后后,大为震怒。她瞒着皇帝传令将王、萧二人,杖责一百,并残酷地砍去手足,扔入酒瓮中,没几天王、萧二人就命赴黄泉。萧淑妃死前一直咒骂武则天,说道:“阿武妖狐,这样凶残地置我们于死地。愿以后我转世为猫,阿武转世为鼠,世世代代。咬断她的喉咙。”萧淑妃的诅咒,令有点心虚的武则天听得心惊肉跳。从此以后,她总是在梦中看见王、萧的鬼魂出来作祟。她们的形象就如死时那样恐怖。武则天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就劝高宗皇上:移居东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由此,武后一见到猫就担惊受怕,所以,她在洛阳期间,严禁宫中养猫,她害怕萧淑妃真的会托生为猫,找她报仇雪恨。

二、天后好谄

武则天在朝庭中地位日渐巩固后,在宫中与高宗皇帝并称“二圣”,被高宗皇帝封为“天后”。也许是女人特有的天性使然,她特别爱听好听话。于是就有好事之徒想方设法讨好于她,以求私欲得逞。

有一次,襄州人胡延庆用朱砂调漆,在一只大乌龟的腹部写道:“天子万万年。”以此冒充天生神物进呈朝庭。有一个叫李昭德的大臣,指斥其伪,用刀将那几个字一刮而尽,并要求将骗子胡延庆交付司法机关治罪。武则天听了汇报后说:“‘天子万万年’这也不是什么坏心眼呀!”于是传令不予追究。

有一次,一个叫朱前疑的郎中上书武则天说:“臣前日在梦中见到陛下统治天下达八百年。”武则天看到很高兴,立刻传令授予他一个拾遗的官职。

有一年冬天,刑部监狱的死刑犯将被处死。这些死囚们设法在监狱的墙内外各造了几个巨人的脚印,长达五尺。到三更半夜,这群犯人同声大叫,监狱官前去查问,死囚们说:“刚才有圣人现身,身长三丈,面色金黄。这个圣人对我们说:“你们的死罪是被冤枉的。但是不必担忧,皇上圣明,马上就要大赦天下。”这件离奇的事马上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立即传令禁军持火把照亮地上,仔细观察,发现确有几个巨人的脚印。因此认为天意如此。于是就大赦天下,赦免了死囚们,并改元为“大足元年”。

三、赤心石

由于武则天好祥瑞,图吉利,因此天下百姓为求恩赏,就绞尽脑汁讨其所好。有一次,东都洛阳的一个百姓,在洛河滩上看到了一块石头。他不经意间将石头击成两半,发现这块石头的中心是红色的。于是他赶忙将这块石头献给武则天,并介绍说:“这块石头有忠于皇上的一颗红心。”武则天一听大为高兴。这时,大臣李昭德提醒武则天说:“这块石头有忠于皇上的一颗红心,难道其它石头都要造反吗?”武则天虽有所觉悟,但仍不怪罪献石的人。

四、智短汉

武则天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她临朝称制以后,就下令禁止人为屠杀动物。有一次,武则天派御史娄师德外出办事。娄师德在一家饭馆就餐,厨师上了一道肉菜。娄师德问:“天下禁止杀牲,怎么还会有肉?”厨师说:“豺狼咬死了羊,只好取肉享用。”娄师德说:“这个豺真懂事,见了我这样的大官就去咬羊,正好给我解馋。”

过了一会,厨师又上了一条鱼。娄师德又问鱼从何来。厨师又回答说:“鱼也是被豺狼咬死的。”娄师德听后大声训斥厨师说:“智短(弱智,愚笨)汉。豺狼不会潜水,自然不会咬死鱼。为什么不说是水獭呢?”

这件事后来被人反映到武则天那里,她一笑置之。

五、吉凶不预

武则天朝中拾遗张德家添了一个男孩,心中很高兴。为了表示庆贺,就偷偷地宰了一只羊来招待前来贺喜的同事。

张德的同事,职位稍低的杜肃受招待时,偷偷将一块肉藏到怀里。离开张家以后,他立即上表武则天检举揭发张德违犯屠宰的禁令,要求将他治罪。

第二天上朝,武则天见到张德,就问道:“听说你添了个男孩,很为你高兴。但是,你招待大家的羊肉是从何而来?”张德一听,知道被人告发。他赶紧叩头请罪。

不料武则天笑笑说道:“朕严禁屠宰杀牲,但有红白喜事的人家不在此禁,所以朕也不会怪罪你。只是劝你一句,从今以后再招待同事,也应见人下菜碟。”同时,将杜肃告发他的奏折让张德观看。

朝中大臣听了,都盛赞太后英明。杜肃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羞惭。

六、免打刘缅

武则天如意年间,朝廷颁布的禁屠禁令很严格。女皇武则天特命铁面无情的御史彭先觉负责巡察东都洛阳,监察违背禁令的人。

有一天,在东都定鼎门处,翻了一辆运草的车,正好暴露出藏在草中的两头被宰杀的羊。负责守卫定鼎门的守门官,赶紧这件事报告给彭御史。彭御史觉得问题严重,他调查后认为负责执法的合宫尉刘缅失职。因此,彭御史就上奏女皇说:“刘缅负责执法而没有发现这两只羊,应予以杖责。这两只羊没收,羊肉送到南衙供办公的大臣们食用。”刘缅也觉得自己失职,于是就穿了几条新裤子,等着去接受杖责。

篇10

人物简介: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死于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武则天称帝前一年,改名为“曌”。曌是“照”在则天文字中的写法,取“日月当空”之意。又作“瞾”,取“双目当空”之意。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