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典礼范文

时间:2023-03-24 20: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奠基典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奠基典礼

篇1

奠基典礼仪式

很高兴在这盈盈初夏和各位宾朋会聚于此,共同享受龙湖镇的清新和风、共同见证国安城红红火火的奠基仪式!

国安地产是中国知名的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起步于北京、发展于北京、而不止于北京,先后在重庆、沈阳、石家庄、汕头、海口等地成立项目公司,曾经开发了百万平方米的北京国安城、沈阳国安东方商城、北京国安购物中心等几十个高端住*宅项目以及商业项目,成功铸就了国安地产的品牌。国安城是国安地产进军中原的第一力作,盛邀“星河湾”原班设计团队亲情打造的经典欧陆风情社区。

国安人,迈着坚实的步伐从北京来到了正在蓬勃发展中原大地,用慧眼选择了最宜居的上风之地——龙湖镇,用激情谱写着百万平米的欧陆国际小镇生活狂想曲!

在这里可以让我们用一片绿地的胸怀,装下整个蓝天;用一颗红枣的眼光,发现生活之美;用一汪湖水的心情,承载成功喜悦;用一扇窗户的声音,亲切交流自然,阐释人生的原生滋味……

今天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来到现场共同见证国安城萌生的美好时刻,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莅临国安城奠基典礼现场的嘉宾,他们是:……

感谢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来到现场!

还要感谢今天到场的河南各大媒体的朋友,以及xx建筑公司、xx监理公司的朋友,谢谢你们的到来!

我经常来到龙湖镇,知道这里有自然绿地、湖泊、大学城,还有很多郊游的好地方,一来到这里会让我有一种感慨——临湖,观波*澜不惊;听风,阅世事如烟。花间一壶酒,筷下三两著。真是意从境来、心无尘埃、不知天上人间。相信国安城会将这种美妙的感受赠送给我们的幸运的河南人……

下面有请国安城xx致欢迎辞,聆听他描绘国安城的美丽画卷。

10:33-10:35主持人串场

感谢xx给我们讲述了国安地产发展的壮丽史诗、介绍了国安城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了解到国安城不仅能体现龙湖的自然人文,更融合了欧陆国际小镇生活的理念,既可以做到大隐隐于市,又能小隐隐于野。

下面有请xx致贺辞,给国安城奠基典礼送上诚挚祝福!

10:39-10:41主持人串场

感谢xx给国安城的祝福,让国安城有了更多的力量,并且也让我们看到了龙湖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便利的宜居环境。

有了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还需要有祥瑞之气,今天我们请来了有名的舞狮团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让祥瑞之气布满四方*。在表演之前,还要请两位贵宾为狮子点睛,赋予其生命、灵性,与人融为一体、成为一头活灵活现的生灵,为国安城及所有的来宾带来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10:43-10:53醒狮点睛

今天为瑞狮点眼的贵宾是:xxx有请两位贵宾!

一点左眼:灵气满身;二点右眼:志在乾坤;三点额头:旭日临空,照亮生财之道;四点狮嘴:招财纳祥,无限财源滚滚自天来。

共同祝愿国泰民安、瑞狮呈祥、城祥龙腾……

10:53-10:55主持人串场

狮子点睛繁荣富贵,祥狮助阵威震四方。祥瑞之狮用欢快的狮舞开启了国安城奠基典礼最关键的时刻,奠基培土开始!鸣炮奏乐!

有请第一排嘉宾前往培土、第二排嘉宾一起前往同共见证这一时刻。

10:55-11:10奠基培土国安城,是龙湖人的期盼、人民的幸福,让龙湖的宁静洗净红尘的奢华、让枣树的年轮记载传世的族谱、让阳台的百灵找到久*违的伙伴、让孩子的风筝飞得比云彩更高……

2010年,国安城恭候各位嘉宾的品鉴!

篇2

本刊讯 (记者 甄云霞)4月8日,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奠基典礼在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隆重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在仪式上做重要讲话,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周文、顺义区区长王刚分别致辞。阎晓宏表示,新华联合物流中心要建设成国内一流、运营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企业,打造成为贯通出版产业链、面向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出版发行平台,要让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成为出版业跨地区、跨行业成功合作的典范。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顺义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江西出版集团代表共300余人出席。典礼仪式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王涛主持。

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坐落于顺义区北小营镇宏大二三产业基地,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总占地面积34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的图书物流中心的年发货设计能力为80亿码洋。物流中心建成后,将不仅能够满足中国出版集团下属各出版机构的图书仓储物流服务,还将面向行业内外提供第三方仓储物流服务。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和出版物物流市场的现状,以资本为纽带,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之路,共同筹备新华联合物流中心的建设,以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和产业链的拓展。该项目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财政部以及北京市和顺义区党委政府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引起了诸多国内外同业、上下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如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和江苏新华、山西新华等发行机构也纷纷表示了参与其中的愿望,希望进行从资本到业务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

以建设大型化、现代化的专业仓储中心为目标,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整合,实现作业的自动化和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物流中心将配备自动输送流水线、高速分拣机和先进的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入库、存储、分拣、出库、退货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物流中心投产后,将实现出版物年发货码洋80亿元,从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物流通中心。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现代化、专业化的优质仓储服务需求旺盛,以打造专业化仓储中心为目标的新华联合物流中心的建设可谓契合市场的律动脉搏。

第2期网站编辑与经营管理培训班在郑州举办

本刊讯 “发展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传播渠道网络化为主要特征,以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推进新闻出版业转型和升级”,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互联网出版与网站的经营管理水平,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第2期网站编辑与经营管理培训班。

4月9日,第2期网站编辑与经营管理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郑州中天迎宾馆举行。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何新年致欢迎辞,他首先介绍了河南省的新闻出版业情况,并说,随着报网一体化的发展,省内不少报刊已经进入全媒体新闻时代,传统媒体的技术性、互动性和服务性、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这对行业的管理、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这次培训能达到预期效果。

篇3

1.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1整流器时代

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1.2逆变器时代

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1.3变频器时代

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现代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

2.1计算机高效率绿色电源

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促进了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八十年代,计算机全面采用了开关电源,率先完成计算机电源换代。接着开关电源技术相继进人了电子、电器设备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绿色电脑和绿色电源。绿色电脑泛指对环境无害的个人电脑和相关产品,绿色电源系指与绿色电脑相关的高效省电电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计划规定,桌上型个人电脑或相关的设备,在睡眠状态下的耗电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绿色电脑的要求,提高电源效率是降低电源消耗的根本途径。就目前效率为75%的200瓦开关电源而言,电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2.2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

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通信电源的发展。高频小型化的开关电源及其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供电系统的主流。在通信领域中,通常将整流器称为一次电源,而将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一次电源的作用是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变换成标称值为48V的直流电源。目前在程控交换机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己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高频开关电源(也称为开关型整流器SMR)通过MOSFET或IGBT的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围内,实现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几年,开关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断扩大,单机容量己从48V/12.5A、48V/20A扩大到48V/200A、48V/400A。

因通信设备中所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这样可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

2.3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

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电能(20~30)%。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同时还能起到有效地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

通信电源的二次电源DC/DC变换器已商品化,模块采用高频PWM技术,开关频率在500kHz左右,功率密度为5W~20W/in3。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电源模块实现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开关频率和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结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制生产了采用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技术的二次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4不间断电源(UPS)

不间断电源(UPS)是计算机、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交流市电输入经整流器变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部分能量经逆变器变成交流,经转换开关送到负载。为了在逆变器故障时仍能向负载提供能量,另一路备用电源通过电源转换开关来实现。

现代UPS普遍了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功率M0SFET、IGBT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电源的噪声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微处理器软硬件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UPS的智能化管理,进行远程维护和远程诊断。

目前在线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超小型UPS发展也很迅速,已经有0.5kVA、lkVA、2kVA、3kVA等多种规格的产品。

2.5变频器电源

变频器电源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占据的地位日趋重要,已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变频器电源主电路均采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工频电源通过整流器变成固定的直流电压,然后由大功率晶体管或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器,将直流电压逆变成电压、频率可变的交流输出,电源输出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用于驱动交流异步电动机实现无级调速。

国际上400kVA以下的变频器电源系列产品已经问世。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东芝公司最先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空调器中。至1997年,其占有率已达到日本家用空调的70%以上。变频空调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国内于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变频空调,96年引进生产线生产变频空调器,逐渐形成变频空调开发生产热点。预计到2000年左右将形成。变频空调除了变频电源外,还要求有适合于变频调速的压缩机电机。优化控制策略,精选功能组件,是空调变频电源研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6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

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机电源,代表了当今焊机电源的发展方向。由于IGBT大容量模块的商用化,这种电源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逆变焊机电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变换的方法。50Hz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变成直流,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20kHz的高频矩形波,经高频变压器耦合,整流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供电弧使用。

由于焊机电源的工作条件恶劣,频繁的处于短路、燃弧、开路交替变化之中,因此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采用微处理器做为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相关控制器,通过对多参数、多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达到预知系统各种工作状态的目的,进而提前对系统做出调整和处理,解决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可靠性。

国外逆变焊机已可做到额定焊接电流300A,负载持续率60%,全载电压60~75V,电流调节范围5~300A,重量29kg。

2.7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

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水质改良、医用X光机和CT机等大型设备。电压高达50~l59kV,电流达到0.5A以上,功率可达100kW。

自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采用逆变技术,将市电整流后逆变为3kHz左右的中频,然后升压。进入8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迅速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功率晶体管做主开关元件,将电源的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并将干式变压器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高频高压电源,取消了高压变压器油箱,使变压器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国内对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进行了研制,市电经整流变为直流,采用全桥零电流开关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为高频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高压。在电阻负载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达到55kV,电流达到15mA,工作频率为25.6kHz。

2.8电力有源滤波器

传统的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在投运时,将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引起谐波损耗和干扰,同时还出现装置网侧功率因数恶化的现象,即所谓“电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电容滤波时,网侧三次谐波含量可达(70~80)%,网侧功率因数仅有0.5~0.6。

电力有源滤波器是一种能够动态抑制谐波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克服传统LC滤波器的不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谐波抑制手段。滤波器由桥式开关功率变换器和具体控制电路构成。与传统开关电源的区别是:(l)不仅反馈输出电压,还反馈输入平均电流;(2)电流环基准信号为电压环误差信号与全波整流电压取样信号之乘积。

2.9分布式开关电源供电系统

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采用小功率模块和大规模控制集成电路作基本部件,利用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组成积木式、智能化的大功率供电电源,从而使强电与弱电紧密结合,降低大功率元器件、大功率装置(集中式)的研制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八十年代初期,对分布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变换器并联技术的研究上。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高频功率变换技术的迅述发展,各种变换器拓扑结构相继出现,结合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功率元器件技术,使中小功率装置的集成成为可能,从而迅速地推动了分布式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研究的展开。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方向已成为国际电力电子学界的研究热点,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分布供电方式具有节能、可靠、高效、经济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大型计算机、通信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系统逐渐采纳,也是超高速型集成电路的低电压电源(3.3V)的最为理想的供电方式。在大功率场合,如电镀、电解电源、电力机车牵引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电动机驱动电源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高频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电源系统中,开关电源技术均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大型电解电镀电源,传统的电路非常庞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顿开关电源技术,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极大提高电源利用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在电动汽车和变频传动中,更是离不开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电源改变用电频率,从而达到近于理想的负载匹配和驱动控制。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更是各种大功率开关电源(逆变焊机、通讯电源、高频加热电源、激光器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等)的核心技术。

3.1高频化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电气产品的变压器、电感和电容的体积重量与供电频率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当我们把频率从工频50Hz提高到20kHz,提高400倍的话,用电设备的体积重量大体下降至工频设计的5~l0%。无论是逆变式整流焊机,还是通讯电源用的开关式整流器,都是基于这一原理。同样,传统“整流行业”的电镀、电解、电加工、充电、浮充电、电力合闸用等各种直流电源也可以根据这一原理进行改造,成为“开关变换类电源”,其主要材料可以节约90%或更高,还可节电30%或更多。由于功率电子器件工作频率上限的逐步提高,促使许多原来采用电子管的传统高频设备固态化,带来显著节能、节水、节约材料的经济效益,更可体现技术含量的价值。

3.2模块化

模块化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功率器件的模块化,其二是指电源单元的模块化。我们常见的器件模块,含有一单元、两单元、六单元直至七单元,包括开关器件和与之反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实质上都属于“标准”功率模块(SPM)。近年,有些公司把开关器件的驱动保护电路也装到功率模块中去,构成了“智能化”功率模块(IPM),不但缩小了整机的体积,更方便了整机的设计制造。实际上,由于频率的不断提高,致使引线寄生电感、寄生电容的影响愈加严重,对器件造成更大的电应力(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毛刺)。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些制造商开发了“用户专用”功率模块(ASPM),它把一台整机的几乎所有硬件都以芯片的形式安装到一个模块中,使元器件之间不再有传统的引线连接,这样的模块经过严格、合理的热、电、机械方面的设计,达到优化完美的境地。它类似于微电子中的用户专用集成电路(ASIC)。只要把控制软件写入该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芯片,再把整个模块固定在相应的散热器上,就构成一台新型的开关电源装置。由此可见,模块化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用方便,缩小整机体积,更重要的是取消传统连线,把寄生参数降到最小,从而把器件承受的电应力降至最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外,大功率的开关电源,由于器件容量的限制和增加冗余提高可靠性方面的考虑,一般采用多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并联工作,采用均流技术,所有模块共同分担负载电流,一旦其中某个模块失效,其它模块再平均分担负载电流。这样,不但提高了功率容量,在有限的器件容量的情况下满足了大电流输出的要求,而且通过增加相对整个系统来说功率很小的冗余电源模块,极大的提高系统可靠性,即使万一出现单模块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为修复提供充分的时间。

3.3数字化

在传统功率电子技术中,控制部分是按模拟信号来设计和工作的。在

六、七十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完全是建立在模拟电路基础上的。但是,现在数字式信号、数字电路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日趋完善成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点:便于计算机处理控制、避免模拟信号的畸变失真、减小杂散信号的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便于软件包调试和遥感遥测遥调,也便于自诊断、容错等技术的植入。所以,在

八、九十年代,对于各类电路和系统的设计来说,模拟技术还是有用的,特别是:诸如印制版的布图、电磁兼容(EMC)问题以及功率因数修正(PFC)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模拟技术的知识,但是对于智能化的开关电源,需要用计算机控制时,数字化技术就离不开了。

3.4绿色化

电源系统的绿色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显著节电,这意味着发电容量的节约,而发电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节电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这些电源不能(或少)对电网产生污染,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此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如IEC555、IEC917、IECl000等。事实上,许多功率电子节电设备,往往会变成对电网的污染源:向电网注入严重的高次谐波电流,使总功率因数下降,使电网电压耦合许多毛刺尖峰,甚至出现缺角和畸变。20世纪末,各种有源滤波器和有源补偿器的方案诞生,有了多种修正功率因数的方法。这些为2l世纪批量生产各种绿色开关电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篇4

1住宅小区电力配电的现状

由于一些旧的小区电线、电缆及设配电设施的老化,以及空调等用电设备增多,使得用电功率增大,有些是因为开发商或物业公司缺乏对电力配电设备设施的检查、维修和保养,使得很多小区频频出现停电现象。比如:2012年10月8日,惠州市惠阳区中天彩虹城4栋,一条电梯电缆起火,造成1座32层的高楼整栋停电7天,致使整栋小区居民无法回家生活;2015年3月14日晚11时,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中心花园小区,因小区配电设备故障,400余户居民停电4天;2015年5月2日晚11点多,惠州市“名流印象”小区因高压开关故障,突然停电,至次日下午17时小区才恢复供电。以上停电故障后,为什么要持续几天才能恢复供电?这里面存在一个管理上比较混乱的问题。一是有些物业公司不作为,没有做到对电力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设施进行巡查、维修和养护的责任,二是电力配电设备产权不清,谁来承担抢修费用,责任不明确,开发商与供电部门相互推诿,所以导致几天后才能恢复供电,可是苦了那些停电的居民。

2住宅小区机电设备设施的现状

2.1发电机的现状:

2.1.1部分发电机保养不到位,平时每个月两次的例行启动运行没有落实,在应急启动时,发电机不工作。

2.1.2发电机自启动装置失控,即在市停电或故障停电时,发电机应在7秒钟之内自启动供电,可是相当部分的小区特别是以前开发的一些旧小区,发电机连锁启动功能早就坏掉,只能用人工发电。

2.1.3有部分旧小区的发电机,因为设备老化、缺乏保养和未更换零配件等原因,发电机早已在那里睡大觉了,每次停电小区都只能是漆黑一遍。

2.2消防泵、消防风机及其设备设施的现状:

2.2.1部分小区消防泵及消防设施缺乏维护和保养,有些消防管道、消防闸阀、消防栓已经大部分面积生了铁锈,这种情况下消防系统又怎样能正常的工作呢?

2.2.2甚至有些旧的小区消防栓都已经被拆了,有的消防通道的消防栓箱只是一个空壳的了,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如果一当产生火灾,将会很被动,只能等待消防队员来援救。

2.2.3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地下室和消防通道的温感器、烟感器、消防报警按纽等都是消防控制主机的信号源,然而部分小区的烟感、温感等根本就无法工作。

2.2.4消防风机。消防风机是在紧急情况下,一方面向消防通道及避难层输送氧气,一方面向室外排烟、排出一氧化碳有毒气体等功能,以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为被困人员创造逃生的机会。然而目前部分小区的消防风机缺乏管理,没有做到定期试运行或更换损坏的零配件,我遇到过在日常检查时,消防风机就转不起来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当遇到有火灾危害时,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2.2.5发电机与消防连动。发电机是备用电源,一般情况下是停市电后发电机自启动投入运行。然而在目前的现状,有部分小区的发电机不能正常的自启动,每次停电后必须人工发电才能送电上去。这样是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建议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完善这种用手工发电的情况,不论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把发电机自启动功能完善或恢复起来,以便为消防应急时打下良好的基础。

2.2.6消防控制柜与电梯迫降。消防控制柜的迫降按纽与电迫降开关连通,在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下,在消防控制柜上操作能迅速将电梯迫降到一楼或首层。这种功能是在遇到火灾等非常情况下,迅速将电梯停在一楼或首层,以便将电梯里的人员运送到一楼安全地带,同时也可避免各楼层的其他人员再次乘梯而遇到危险。然而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小区消防控制柜没有派上用场,甚至连消防监控中心的人员都撤走了。比如我所见过的一个叫金茂的什么小区,监控中心根本就没人在的。建议消防局、开发商及物业公司等对电梯迫降消防连动进行监管,监督、检查并落实小区的电梯迫降功能是否正常,落实在消防控制柜上操作迫降开关时,电梯是否能正常迫降到一楼或首层,只有靠消防管理单位、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各施其责,齐抓共管,才能将消防连动、电梯迫降等功能落实到位,才能为非常状态下紧急救援创造良好的条件。

2.3电梯的运行及维保的现状:

2.3.1部分电梯运行不稳定,运行噪音大,特别是一些老式的电梯,运行起来晃动很大,乘坐电梯会有些恐惧感。

2.3.2电梯保养不到位。每个月例行的2次保养,有些维保单位只是走一个表面的形式,走一个过场,而没有真正的尽到责任。比如对地坑的检查,对门锁、门刀的检查,以及对油杯的检查都是很缺乏的,比如我有检查发现保养过的电梯油杯里严重缺油,电梯却还是在正常的运行。油杯缺油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当轿厢与运行轨道干摩擦的时候会产生高,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一些故障。电梯层站门地坎里的杂物通常比较多,容易对电梯开、关门造成影响,因为这种原因导至电梯轿厢门不能正常的打开或关闭,所以电梯也就不能正常的运行,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

2.3.3五方通话对讲,确实有部分电梯五方通话对讲存问题,有些电梯在年检的时候把五方通话对讲功能恢复好,质检过关后就不理了,甚至有时电梯困人在里面,不能及时的呼叫监控中心,给被困人员造成极大恐慌,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3.4电梯维修和解救被困人员不及时。电梯固障或电梯困人时,维保公司维修或解救被困人员不及时,通常打电话给维保公司的维修人员,他们总会说在其它地方很忙,或者半小时以上不能赶到现场进行维修或解救被困人员,这样给小区居民日常乘梯出行带来不便。

篇5

一、电力继电保护主要故障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故障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作状况角度来看,设备故障问题主要体现在干扰、绝缘方面,即由于部分电力部门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设置过程中存在着抗干扰能力较为薄弱问题,从而在干扰器、无线设备等运作的干扰下呈现出故障现象,并就此威胁到自身性能的发挥。同时,在电力继电保护运作过程中静电、电源输出功率不足等问题的凸显,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电力部门供电效果。为此,当代电力部门在日常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第二,从电压互感器运行角度来看,亦存在着PT二次电压回路故障问题,而引发此故障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在电压互感器运行过程中,PT二次接地相、地网间将产生电压,而电压基于叠加的基础上将作用于保护装置中各相位置,最终引发相位、电压幅值变化问题,促就拒动或误动故障现象[1];

第三,由于部分电力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变电所-开关站-配电变压器的供电模式,从而在供电过程中极易引发越级跳闸问题,就此影响到供电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

二、继电保护故障维修特征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继电保护逐渐呈现出具有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等特点,因而在继电保护故障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在故障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故障维修特点。即:

第一,继电保护故障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设备、变压器、电路等领域的知识,因而要求电力部门在故障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优化技术人员电力技术应用性、专业性等层面的知识。例如,某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即参照1次/月的标准,安排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化的培训项目,引导其在培训过程中丰富自身实践经验,由此实现对继电保护故障问题的有效处理,达到最佳的故障问题处理状态;

第二,信息化,即电力企业在故障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数据参数较为复杂的特点,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对故障问题的有效处理,当代电力部门在实践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更为注重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全程运算功能的运用,实现对故障数据的整理,从而依据数据运算结果,全面掌控到继电保护装置凸显出的故障问题,对其展开有效处理。此外,继电保护故障维修信息化特征亦体现在,工作人员在故障问题查询过程中,致力于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生成系统,同时注重在系统模拟过程中发出对应信号,由此来精准定位故障问题位置信息,且将故障信息传送至通信终端,满足工作人员故障检测工作开展需求[2]。即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维修工作逐渐趋于信息化的状态发展,因而在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迎合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应着重强调对电工维修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三、电力继电保护中关键电工维修技术

(一)替代维修技术

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要求电力部门在故障维修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替代维修技术的应用,即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利用正常的插件或元件替代故障插件或元件,由此来查询故障点,即实时检测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原因、故障位置,由此达到高效率故障问题处理状态。同时,在替代维修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作业水平,电工应注重对备件替代品芯片、程序等进行核查,并在其外部施加电压,从而由此保障故障查询效率的高效性。此外,由于替代维修技术适用于元件或插件较多的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中,因而在电工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由此保障故障判断结果的精准性[3]。即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操控过程中强调对替代维修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打造良好的电能传输空间。

(二)拆除维修技术

拆除维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即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实践作业过程中应注重对并联二次回路进行分离处理,且基于二次回路相互脱离的基础上,依次放回,从而实时观察分支线路工作状况,同时有效定位故障位置。此外,由于在电力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互感器熔丝烧断等现象的凸显将诱发短路故障问题,为此,在拆除维修工序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分离电压互感器端子,且注重对各插件工作状况进行核查,由此来实现对故障问题的有效应对[4]。另外,在电压互感器二次熔断现象处理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故障处理效率,亦应注重采用分离初端子方法,同时在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设定假设条件,如,箍套装置熔丝断裂,以此来展开故障排查工作,达到最佳的故障问题处理状态。

(三)带负荷维修技术

篇6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压电力电缆是电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进一步的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压电力电缆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在高压电力电缆的设计中,由于其重要性,就必须加强高压电力电缆设计技术,从而完善电力系统,促进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一、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的选择

1、交流系统单芯电力电缆,当需要增强电缆抗外力时,应选用非磁性金属铠装层,不得选用未经非磁性有效处理的钢制铠装。

2、在潮湿、含化学腐蚀环境或易受水浸泡的电缆,其金属层、加强层和铠装上应有聚乙烯外护层,水中电缆的粗钢丝铠装应有挤塑外护层。

3、在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以及有低毒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可选用聚氯乙烯或乙丙橡胶等不含卤素的外护层。防火有低毒性要求时,不宜选用聚氯乙烯外护层。

4、除-15 ℃以下低温环境或药用化学液体浸泡场所,以及有低毒阻燃性要求的电缆挤塑外护层宜选用聚乙烯外,其他可选用聚氯乙烯外护层。

5、用在有水或化学液体浸泡场所的6~35 kV或35 kV以上交联聚乙烯电缆,应具有符合使用要求的金属塑料复合阻水层、金属套等径向防水构造。敷设于水下的中、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应具有纵向阻水构造。

6、电缆外护层选择。电缆的外护层主要有PE护层和PVC护层两种。PE护层的力学性能及电气性能要比PVC护层好,它具有施工方便的特点,然而没有阻燃性能,主要用于直埋以及穿管敷设。PVC护层具有阻燃性能,则适于明敷。为了电缆的维护与试验方便,外护层外要具备一层外电极。外电极能够随外护套一起挤出【1】。

二、电力电缆接地方式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 V,并应对地绝缘【2】。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在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1、护套两端接地

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XLPE单芯电缆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与电缆的长度和负荷电流成正比。当电缆线路短,传输功率小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也会非常小。护套的两端接地通路后,护层中的环流就会比较小,就会造成不明显的损耗,这样对于电缆的载流量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当电缆线路短,利用小时数低,而且传输容量大时,电缆线路能够采用护套两端接地的方式。

2、护套一端接地

若电缆线路能够达到500米或者以下的长度,电缆护套就能够采用一端直接接地(通常在终端头位置接地),另一端经保护器实现接地,如此一来,护套不会形成回路,对于护套上的环行电流就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从而提高电缆的输送量。为了确保人身安全,非直接接地一端护套中的感应电压不能够大于50 V,倘若电缆端头处的金属护套用玻璃纤维绝缘材料覆盖,电压就能够提高到100 V。护套一端接地的电缆线路,需要安装一条导体,该导体沿着电缆线路平行敷设,确保导体两端接地,也将这种导体称之为回流线。

3、护套中点接地

电缆线路采用一端接地感到太长时,可以采用护套中点接地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电缆线路的中间将金属护套接地,电缆两端均对地绝缘,并分别装设一组保护器。每一个电缆端头的护套电压可以允许50 V, 因此中点接地的电缆线路可以看做一端接地线路长度的两倍。

4、护套交叉互联

比较长的电缆线路(大于1 km及以上时)就能够采用护套交叉互联方式。这主要是把电缆线路分成若干段,再把每一段分成长度相等的小段,然后在每小段之间安装绝缘接头。三相之间采用同轴引线通过接线盒进线实现换位连接。绝缘接头处要安装一级保护器,每一大段的两端护套分别互联接地。

三、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

首先要了解敷设现场,主要包括隧道、直埋、沟道和水下等,其次还要了解敷设总长度、各转弯点位置、工井位置、上下坡度以及地下管线位置等因素。电缆线路总长度设置要首先检查线路是否有预留位置。为了确保电缆运行的可靠性,要尽可能的减少电缆接头。而高压电缆,也就是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就需要采用假接头形式来完成交叉互联,不仅不会破坏导体的连接性,还能够很好的提高电缆输电能力。电缆盘旋转的最佳位置在转弯处、接头处和上下坡起始点,若是66 kV及110 kV电缆的敷设就要将牵引机考虑在内。再者还要对各转弯处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进行严格测量。电缆中间接头处的防水处理必不可少,这对于防止XLPE电缆在局部高电场作用下发生树枝化老化而最终导致绝缘击穿非常重要。 XLPE电缆的接头低于原电缆护套,尤其是中低压电缆,由于没有金属护套,密封处如果进水,将会使得绝缘部分直接暴露在水中【3】。而高压电缆的接头即使具备了金属护套,但是金属护套的连接处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要慎重进行接头位置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防水工作,尤其是接头位置的防水,尽量在电缆沟道与直埋处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水,从而确保高压电力电缆敷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高压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布置与安装

1、电缆中间接头

电缆中间接头一般采用的是整体预制,它的接头可以分为两种:直通中间接头和绝缘中间接头,这两种接头的外壳都是玻璃钢,可防水。一般在电缆接头的地方都设置了专用的电缆接头工井。接头工井一般规格是20米或10米长,主要是方便电缆的蛇形敷设和伸缩安装。一般电缆接头首先是放在沙袋上固定,在完成施工作业之后再充沙填埋。

2、电缆终端的选择与连接

电缆终端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干式硅橡胶终端、瓷套式终端以及GIS终端。这三种终端方式运用的地方也不同,其中干式硅橡胶终端一般是用在架空线路与电缆相连接时电缆上铁塔,此时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固定好终端和电缆,通常采用的方式就是首先用绝缘子串将电缆终端拉直之后再将其固定在铁塔横担的中间。瓷套式终端一般是用在敞开式变电站进线构架的地方,而GIS电缆终端则是用在G IS变电站内。目前我国电缆T接头使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如果几回电缆线路需要T接时,那么就可以直接建一个T接房,然后用干式硅橡胶终端或导线将瓷套式终端进行T接。为了防止导线的动力使硅橡胶终端弯曲,损坏电缆终端和造成安全事故,在使用干式硅橡胶终端进行T接时,就需要采用硬连接方式。

3、避雷器的选型及安装

避雷器的选型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避雷器的选型相关规定来选择,在铁塔和高压单芯电缆相连接的地方一般都需要装设避雷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的选择、电力电缆接地方式、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以及高压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布置与安装等方面,对高压电力电缆的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电力电缆的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高压电力电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生,贾忠,杜永香. 高压电力线对通信线路影响的计算[J]. 宁夏电力,2005,S1:98-100.

篇7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电工;维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41-01

电力的继电保护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检测或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从而实现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这对于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和为人们供应充足的电力资源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电力继电保护工作来说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的将相关的设备进行改进,尽可能的提高活动的预见性,重视日常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时刻以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来进行每一次故障的处理。

一、电力继电保护故障检修的特点

1、复杂性

继电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它的维修技术也是比较复杂的。在近年来的电力工作中,人们对于继电保护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各种继电保护设备也开始趋向于现代化。因此,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于电力继电保护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视每一个环节的操作。

2、故障检修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

重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充分的发挥现有的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发挥出这些设备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相信在未来的电力继电系统的故障检修中,这些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3、技术性和专业性鲜明

继电保护工作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是比较好的,它不仅具备记忆功能,同时还能实现故障分量保护,这对于提高继电保护故障的安全系数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它的设备具有体积小,功能比较明确的特点,要求我们的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数据分析能力,时刻以谨慎的工作态度去进行适当的继电保护故障的排除和维修工作,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真正价值。

二、继电保护常见故障

1、互感器瞬间饱和

由于配电系统中的需要的供应电流一般都比较大,所以很容易出现线路短路或漏电故障等问题,这样是很容易形成电量很大的感应电流。这样的超大瞬时感应电流可能超出电流互感器所能承受范围的很多倍,在短路感应电流的作用下,使得电流互感器在瞬间完全处于饱和状态,从而迫使继电保护设备对于部分电流的灵敏度大大降低,继电保护就不能够对电力设备起到有效的保护,事故发现与处置所需的时间也就相应加长,假如情况更糟,整个配电系统都可能出现瘫痪。

2、数据误差

由于实测数据间存在的误差,在实际的继电保护中往往会造成继电保护设备与现实需求出现比较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对于设备的灵敏度,由于实测数据存在误差,使得继电保护的所需灵敏度达不到要求,丧失了速动性。

3、继电保护覆盖

虽然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但我国电力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所以在继电保护方面还不是很够完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于环网的电力供应做不到继电保护,所以依旧采用传统的负荷性断开关。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环网供电出现重大的电路故障时,往往直接导致大面积的停电发生。此外,用保险丝决定断开关,很大程度上是不能够满足大范围电力供应需求的。

4、设备校验漏洞

在实际的继电保护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校验设备漏检,漏洞从而降低对故障的校验能力,特别是对于严重电力故障问题的灵敏度达不到要求。此外,由于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特殊性,保护设备的部分漏洞问题将直接造成了继电保护丧失有效性,如果其发生在大型配电系统中,这些小的漏洞必然导致致命的问题,最终可能造重要变电设备严重损坏。

5、技术人员专业素养问题

各行各业都存在技术人员专业素质问题,其中也就包含电力人员,尤其是一部分继电保护人员全面的专业素养比较缺乏,所以在继电保护的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经验论”。除此之外,由于继电保护工作具有复杂性和枯燥的特点,所以技术人员逐渐习惯了松散的工作态度和随意变工的现象。从此不难看出,在电力建设改革的浪潮中,人们依然缺乏专业化的高素质电力技术人员。

三、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实现了网络化办公,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在电力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管理中,积极引入了计算机网络,实现了联网工作。通过网络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通过现状模拟完成电力继电保护工作,一旦电力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检修,快速确定问题发生的位置,提高继电保护工作的效率。

1、系统组成

(1)变电站端

一般情况下,原有的保护和录波装置是独立运行的,为了不对其造成影响,要在变电站端设置专门的子站系统,并且所有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硬件要单独组屏,以便对其进行控制。要确保管理屏能够与中心站端和现场设备连接起来,从而完成故障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

(2)中心站端

通讯主机和数据管理服务器是中心站的基础设备,通讯主机与变电站管理屏是相连接的,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通讯主机能够接收到所有与此相关的变电站所上传的信息,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处理的数据将存入管理服务器,由相关工作人员总结之后再。通过对标准化数据和资源的终端共享,实现了故障数据的共享。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管理服务器上所有原始数据来了解电力继电保护系统的最新情况,从而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2、系统功能

利用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可以及时收集故障信息并准确处理。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变电站管理机的自动性极强,不仅能自动完成变电站所连接的保护和录波装置的日常查询工作,而且还能自动完成动作报告和自检报告的搜集、处理工作。一旦变电站管理机经过分析后发现保护跳闸的报告,将会自动完成拨号,把该报告上传到中心站,并且能够在管理机上醒目地显示该信息。变电站管理机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实现了对本站所连接的保护和录波装置的自动管理,提高了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分析和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2)管理屏上都设置了GPS装置,通过此装置能够实现所有装置的时间同步。保持系统内所有装置的时间一致,能够消除因为时间不统一而造成的故障分析误差,从而提高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分析和处理的准确性。

(3)一旦系统发生故障,电力继电保护部门可以利用网络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并将作出的重大决策及时传播出去,不必赶到现场。这大大节省了故障处理的时间,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节省下的力量可以用于进一步完善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分析处理系统或其他相关工作。

小结:电力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供电状态的好坏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代的家用电器种类繁杂的情况下,加强电力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不断的提高电工的维修技术显得尤为的重要。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责任监督管理机制,以便于更好的提高电工在继电保护工作中的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从而实现电力系统健康有效的运转。

篇8

关键词:锂电池;充电管理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供电

A Li-ion Cell Charge Management IC Powered by Solar Cells

CHENG Li-li, ZHAO Jian-long, XIONG Yong, JI Hong, ZHANG Wei, ZHENG Yin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hanghai 200050,China)

Abstract:A chip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as developed. It can be used for charging Li-ion cells with power supply from solar cell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is chip includes: charging the Li-ion cells by constant-current or constant-voltage mode with solar cells’ supply; monitoring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of the Li-ion cells and the input/output voltages to guarantee charging the cells securely and efficiently;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charging states; chip temperature control circuits; automatic adjusting of charging current according to solar cell’s driving capability. This chip is a high density ASIC that only requires a small number of exernal components.

Keywords: Li-ion Cell; Charge Management IC; Solar Cell Powered

1 简介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应用于宇宙开发,航空航天等领域。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无论从发展速度、技术成熟性,还是从应用领域来看,太阳能电池都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太阳能电池具有许多优点,比如: 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须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须架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太阳能电池作为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多年来其产量一直以每年10%到25%的增长率在增加,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军事以及民用消费品等。

但是太阳能电池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电源,其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和光线频谱等因素影响,输出电流很不稳定,所以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驱动用电装置,而需要将太阳能电池先存储在蓄电池中,然后通过蓄电池为用电装置供电。

本课题的芯片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为锂电池充电,下面详细介绍芯片的研发内容。

2 电路设计

2.1 太阳能电池的I-V特性

太阳能电池一般由p-n结组成,由于p-n结的特性类似于二极管的特性,我们一般以如图1中所示的电路作为太阳能电池特性的一个简化模型。

电流源IPH产生的电流和太阳能电池上接收到的光量度成正比。在实际太阳能电池应用中,并联电阻(RP)的泄漏电流很小,而RS则会产生连接损耗。在没有负载连接的时候,几乎所有产生的电流都流过二极管D,其正向电压决定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OC)。该电压会因各种类型太阳能电池的特性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对于大多数硅电池而言,这一电压都在0.5V到0.6V之间,这也是p-n结二极管的正常正向电压。

图2展示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由于串联电阻(RS)的原因,电压会稍有下降。然而,有时如果通过内部二极管的电流太小,会导致偏置不够,并且穿过它的电压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最后,如果所有电流都只流过负载而不流过二极管,输出电压就会变为零。这个电流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ISC和VOC都是定义太阳能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电流限制”型电源。它的输出电压会随着输出电流的增加而降低,并在负载电流达到短路电流时降为零。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一般不能用太阳能电池给用电系统直接供电,一般需要将太阳能电池的能量先存储在蓄电池中,然后通过电池为系统供电。这就要求充电电路能够适应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输出特性。

2.2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的线性恒流/恒压控制技术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要求是在电池电压低于4.2V时采用恒定电流模式充电,在电池 电压达到4.2V时采用恒定电压充电模式充电,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的充电电压不能超过4.25V,否则将导致过充电现象,轻则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的会导致电池报废或爆炸。所以要求充电芯片的恒压充电电压的典型值在4.2V,其最大误差不超过42毫伏。在我们的设计中,采用电流调制放大器和电压调制放大器分别对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进行调制,在电池电压低于4.2V时电流调制放大器主导充电回路;在电池电压达到4.2V时电压调制放大器主导充电回路,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中,

M1是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用作功率调整管,充电电流通过此功率调整管从输入电压VIN流到电池端BAT。

R1和R2构成反馈网络,对电池电压进行采样。

Iamp是电流调制放大器,其功能是将对充电电流进行采样而反馈回来的信号IFB与电流基准信号的误差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用来调整功率调整管的导通,以稳定充电电流。

Vamp是电压调制放大器,其功能是将反馈网络输出的信号与电压基准源的误差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用来调整功率调整管的导通,以达到调制充电电压的目的。

2.3 充电时芯片温度调制技术的研究

对于线性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由于功率管消耗功率,会使功率管的结温升高,过高的结温将使半导体器件工作不可靠,甚至烧毁半导体器件。线性充电管理芯片的结温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出:

TJ =TA+(VIN-VBAT)×ICH×θA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中,TJ是半导体芯片的结温,

TA是半导体芯片的环境温度,

VIN是输入电压,

VBAT是电池端电压,

ICH是充电电流,

θA是半导体芯片的热阻。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到,当半导体芯片的环境温度比较高,或者输入电压与电池端的电压差比较大,或者充电电流比较大的时候,半导体芯片的结温会有明显的上升。所以在没有对功率管消耗的功率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工程师设计充电器时必须根据最坏情况,即最高的芯片环境温度,最大的输入电压与电池端电压差和最低允许的芯片的结温,来设计充电电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但是这样的设计对于多数时间工作在通常条件下,而不是最坏条件下的充电器来说,肯定会造成充电电流过低或者系统成本上升,而且如果对最坏情况考虑不充分的话,也会导致充电器工作不可靠。

如果在芯片内部集成有热调制电路,其作用就是通过对功率管消耗的功率进行控制而达到控制芯片的结温的目的,当芯片结温上升到115℃时,内部的热调制电路开始工作,通过调制充电电流,使芯片的温度维持在115℃的恒温状态,这样,即使在最坏情况下,用户也不需担心芯片的温度过高。工程师只要根据通常情况进行设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考虑最坏情况。

2.4 充电器的状态控制的研究

在芯片工作时,根据输入电压、电池电压及电池温度等因素的具体情况,充电器共有下面几种工作状态:

(1) 涓流充电状态

当电池电压低于3V时,为了激活深度放电的电池和减小功耗,采用涓流充电模式,此时充电电流为所设置的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

(2) 恒流充电状态

当电池电压在3V和4.2V之间时,为了实现快速充电,采用恒流充电模式。

(3) 恒压充电状态

当电池电压达到4.2V时,进入恒压充电模式,此时充电电压不再上升,充电电流逐渐减小。

(4) 充电结束状态

在恒压充电阶段,当充电电流减小到恒流充电电流的十分之一的时候,将进入充电结束状态。在充电结束状态,功率调整管被关断,没有充电电流流向电池,保证了电池的安全。

(5) 电池温度异常状态

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的电解液一般在0℃到45℃之间具有最好的活性,在电池温度超出此范围时对电池充电会损害电池的寿命。在充电时需要监测电池的温度,在电池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时应该停止充电,以保护电池。所以设立电池温度异常状态。

(6) 睡眠状态

当输入电压低于电池电压时,为了避免电流倒灌现象,即电流从电池流向输入电压,需要关断功率调整管,为此设立睡眠状态。在睡眠状态,功率调整管和内部电路被关断,芯片的电流消耗极低。

2.5 充电电流检测技术的研究

在本课题的芯片中,我们采用有源跟踪电流镜技术,将充电电流精确映射到另一小电流回路中,在小电流回路中对充电电流进行调整和监测,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几百毫欧姆的电阻,具有精度高,成本低,功耗低和应用电路简单等优点。

2.6 充电电流自动调整技术研究

本课题的芯片内部集成有8位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能够根据输入电压源的电流输出能力自动调整充电电流,用户不需要考虑最坏情况,可根据输入电压源的最大电流输出能力设置充电电流,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输入电压源的电流输出能力,非常适合利用太阳能电池等输出电流有限的电压源供电的锂电池充电应用。

2.7 功能框图

将上述功能模块集成到一起,就得到了本课题的芯片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

3流片与测试结果

本课题的芯片采用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的0.5微米B iCMOS工艺制造,该工艺提供高性能的NPN型双极晶体管,可以保证充电器电路的精度。该工艺的低压器件的沟道长度最低为0.5微米,非常适合数字电路部分的高密度布局布线。

本课题的芯片采用散热增强型的8管脚SOP封装和8管脚的DFN封装两种形式。这两种封装对于表面贴装器件,具有占用PCB的面积小,厚度薄的特点,尤其是DFN封装,其外形只有3mm×3mm×0.85mm,而且散热能力极强,可以提供高达1安培的充电电流。

本课题产生两款芯片,这两个应用电路都能独立完成对锂电池充电过程的自动管理,并能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电流能力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其它功能包括电池温度监测功能和充电器状态指示`等。这两款电路只有封装形式和最大持续充电电流不同,其它完全相同,其典型应用电路图如图5所示。

在25℃温度下芯片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4小结

本课题成功地设计了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并应用于使用太阳能电池为锂电池充电的领域。该芯片基于0.5微米BiCMOS工艺,具有集成度高,应用电路简单等优点。它能根据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能力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并支持一般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功能,如恒流/恒压充电,电池温度的实时监测,充电状态自动控制功能等。

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成功地达到了设计指标。

参考文献

[1] 冯显争 李训铭,智能型太阳能充电电路设计,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增刊(II)2008年11月

[2] 牛黎明,锂电池在线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设计,电子技术应用,2002(4)

篇9

英文名称:Electric Power Standardization &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Information

主管单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4586

国内刊号:11-5716/TM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10

【关键词】 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问题;措施

一、引言

目前电力企业想要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有效管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主要因为当前电力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电力行业管理人员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必须要增强技术创新,以便解决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逐渐完善与健全电力系统自动化。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转变配电管理方式,优化电力系统的管理,进而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概述

1、电力自动化系统分析

为满足国内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需求,电力行业就应实现配电自动化,以便缓解当前电力系统供电紧张方面的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使用全新的技术来转变以往人为进行控制配电的方式及管理模式, 使用机器来进行自动化配电,该种配电方式对电量的消耗量非常低,可以满足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电量的需求。电力行业想要达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的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这属于比较基础的环节但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电网,使各地区、各城市间能互相传达与共享数据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对配电管理的干涉,应用高科技的技术减少电量的消耗,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因此,使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能提升供电的质量,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可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要。

2、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系统五部分,这对当前电力系统的使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包含配电SCADA的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恢复、配网应用软件的子系统DAS、配电AM/FM/GIS应用的子系统DMS等基本系统,SCADA的主站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主机与前置服务器构成,在使用时如果整个系统发生故障,前置的服务器就能自行运行,来代替主机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能够稳定、正常运行,使得电力系统得到有效的管理。通过应用自动化系统能够节省一大部分人力资源,进而降低电力系统的耗电量,达到节能的目标。因此,电力行业在发展时,需要将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的管理系统进行紧密的结合。

三、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现状

1、实用性与智能化程度较低

现阶段,我国使用的电力配电自动系统和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实用性及智能化这两个方面。具体是电力配电自动化还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现阶段,国内只有15% 的区域实现了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而国外部分国家的覆盖率有的超过75%,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1]因此,提高国内电力配电系统的实用性显得非常关键。此外,国内电力配电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较低,主要由于目前国内配电的自动化技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配单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加强对其的投入就显得非常关键。

2、配电、输电及变电设施建设的融合性低

电力系统内部的配电、输电及变电系统的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输电设施建设和变电设施的建设相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的融合性较低。引发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的电力企业在输电系统和变电系统基础建设的配电网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较少,长期以来,配电网系统就渐渐发展成国内电力企业发展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2]尽管当前我国在电力配电系统的建设上做出很重要的指导,对配电系统的质量建设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因此,配电系统的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以至于配电线路在连接时经常出现问题,导致其和输电及变电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有效的融合。

3、技术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才慢慢研究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其使用的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其与国外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相比较,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并且电力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对核心技术使用也不成熟,很多重要的机械设备都必须要从国外购买,尽管国外的机械设备较为先进,但还需和国内的配电设计配合使用,这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有很重要的影响,再加上国内的配电网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阻碍了当前电力配电网系统的发展。

四、推进电力配电自动化,加强配电管理的相关措施

1、加快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水平

电力企业想要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要不断创新技术,在原先的配电技术上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提升其技术水平,以便能为电力配电自动化提供较为便利的服务。同时,电力企业也要不断增强对电力系统的配电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配电管理技术,对整个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为达到配电自动化目标提供有效的保障。[3]

当前国内基本上实现了电网普及,想要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就必须要不断研发先进的管理技术,提升管理能力,即利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另外,电力企业也应培养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为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水平提供一个有效的发展方向,对配电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与控制,以便使人们的用电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2、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在建设电力配电自动化时,要合理的规划资金的使用及技术的研发,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平,以便满足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在电网基本覆盖国内各个领域的发展条件下,电力企业应实现较为先进的配电管理方式,进而保证电力的正常供应。[4]首先,电力单位应培养一个技术水平较高的研发团队,及时研发和更新技术;其次,技术人员要及时反馈配电技术的使用情况,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电力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的情况下研发配电技术。

3、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由于不同地区的电网与配电的情况都不相同,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选择使用性较广泛的设备进行管理,这样可以确保电力配电的机械设备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环境,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5]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更新与检查相关的配电设备,定期更换全新的配电设备,确保整个电力配电系统内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先进,进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此外,技术人员要及时更新、检测、完备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过程中使用的配电设备,这是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重要因素。及时更新与检查配电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的运行,推动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配电系统的实用性、智能化程度低、配电、输电及变电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性较低以及技术水平较低等。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应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增强对配电技术的创新,提升电力企业的行业水平,技术人员要及时完善、更新、检查及更换配电设备,增强电力配电设备的适用性,不断优化电力企业的电力配电系统,进而提升国内电力配电系统的用电效率,进一步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宝春.浅谈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4.15(8)200.

[2] 罗兴,周冬旭.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J].电力安全技术,2015.26(8)100.

[3] 臧先刚,吕青青.浅谈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J].电子制作,2013.14(22)45.

[4] 李伟波.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科技与企业,2013.13(21)230.

[5] 何卫斌.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管理效率措施[J].广东科技,2013.14(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