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3-19 08:0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下面我将以“圆形接力”教学设计为案例,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活泼、求胜的心理特点以及场等因素,充分利用游戏与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讲解传接棒的简单技术和4*100米接力常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在该课中,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跑姿,发展快速奔跑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对当前感兴趣的时尚元素,如“航母style手势”“两人三足”等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及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一、 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是要求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制定出“教什么”和“”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的操作方案。
例如,“圆形接力跑”中的教材分析是《九年义务教育普通课程标准(1-6年级)》中3-4年级第三章“走、跑与游戏”中的教学内容。它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德育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和培养快速奔跑能力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齐心协力跑”游戏环节,主要是通过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发展身体灵敏、协调素质,发扬相互配合协作的精神,促进下肢力量的发展,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充分体现活动的即时与潜在的自身价值。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教,明确具体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例如,在“圆形接力跑”中的教学目标分别为:
1.在奔跑游戏中,改进跑的动作,培养跑的正确身体姿势。
2.发展灵敏、反映、协调、力量素质和位移速度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与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培养竞争意识,发挥顽强的拼搏精神,加强同伴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交往。
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教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呈现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解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想安排。
(一)“圆形接力跑”中的教学内容
1.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游戏场地,足球操场圆心位置并将隔离墩摆放好。集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背向阳光或风沙位置成四路纵队站立,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安排见习生,必须要检查服装、鞋带。这是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要环节。另外教师着运动装,教态自然、大方。在课的开始前教师应当宣布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示活动中注意安全的事项。
2.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进行准备活动(慢跑:2*200m)和专门性练习(徒手操),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
(二)详细讲解传接棒的动作方法
教师讲解并示范传接棒的动作方法,如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接棒人手中。
讲解结束后,学生持接力棒以纵队形式进行“体验式”原地练习。
(三)学习提高技能
学生成四路纵队在操场圆形位置站立,各队队尾的学生手持接力棒,听到哨声后,立即沿着圆周右侧方向跑出,跑一圈后将接力棒交给本队的第二名学生,然后站到本队队列前面,保持队形,依次完成比赛。
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在跑的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传接棒,在超过其他同学的时候严格按照从右侧超越。比赛中时刻保持本队队形的整齐,这也是最终判定胜负的关键。四队互相监督彼此队形。完成接力后以最先举棒判定胜负。
在第一局进行完毕后,教师针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讲解。然后继续进行游戏(可根据学生运动量进行调整)。
(四)发展身体素质
游戏,“航母style—齐心协力跑”。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合作,每组4-6人,成横队排列,双手搭在同伴的肩上相互连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走、跑练习。这能够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由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做团队“指挥官”以“航母style”手势指挥同组队员参与比赛。这样可以使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名冲到终点的组,可以以“航母style”的手势进行庆祝,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
安全注意事项:同伴之间要从走开始练习,步调做到一致。如果同伴不小心跌倒,要立即停止练习,保护同学避免摔倒。
四、师生总结、评价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在操场上做静止性的伸展、拉伸等放松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体疲劳,身心得到适当的放松和恢复。要求动作呼吸自然放松,使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在放松与恢复之后,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总之,体育教学设计是体现课堂标准精神的主要渠道,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立,《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徐世贵,《新课程这样听课评课》,天津教育出版社
3.杨文轩、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
4.《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2
关键词 新课程 聋校体育教学 资源配置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基础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课程资源。体育是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增强体能,体育教学资源是开展体育教学的首要条件。对于我国的特殊学校,聋校体育教学在师资配备,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的完善,都是顺利进行体育课需要满足的重要条件,甚至对特殊学校的聋校体育课的开展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没有健全的体育教学资源,聋校体育教学根本没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聋校体育教学资源值得我们进行研究。
一、我国特殊学校中的聋校体育教学资源现状
(一)师资配备
通过对我国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特殊学校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在体育老师的配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特殊学校的聋校体育教师人数配备明显不足,并且经常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甚至有一些学校只是兼职教师,没有属于自己的聋校体育教师,完全达不到我国的配备标准;聋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低是在师资配备方面的另一个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对聋校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知,所以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进行新课程资源的挖掘和研发,致使聋校的体育教学比较死板,教学内容也非常单调,不利于培养聋校儿童上体育课的兴趣。
(二)聋校体育教学的场地和教学器材建设不完善
国家关于特殊学校聋校体育教学的场地和器材配备都做出相关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特殊学校聋校学生可以活动的范围都比较小,所以完全达不到我国教育部门要求的人均体育活动占地面积和人均器材使用的标准。因为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的数量也比较有限,所以对大部分特殊学校来说,所谓的体育场地就是空地,或者羽毛球场地,并且因为没有对这些场地进行合理的维护和管理,使体育场地遭到损坏,地面凹凸不平,使用寿命严重缩短。
二、聋校体育教学资源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对聋校儿童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还是会受到社会上一些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于像聋校儿童这一类的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还是存在弊端,对其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足。他们仅仅是把对聋校儿童的体育教学挂在口头上,却没有努力去付诸到实际行动中,由于意识不到体育教学的作用,导致聋校体育教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建设经费经常被学校的其他建设占用,造成聋校体育教学资金投入少,师资待遇低,甚至占用体育课教学时间。
(二)受到教育制度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重“精英教育”轻“大众教育”为主,所以在经济水平的限制下,我国把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学校,致使残疾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更不用说进行聋校儿童的体育教学经费投入。再加上我国出台的一些学生体质评价标准也给特殊学校聋校儿童的体育教学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使本来应该是以开放式的形式解放学生天性以达到锻炼目的的体育教学,变成了一种学校考什么体育就应该教什么的应试化模式。对于聋校儿童来说,由于身体缺陷,本来他们就在运动上存在障碍,对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理解存在不足,固定化的体育项目教学,会严重打击聋校儿童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形成心理阴影。
三、改善我国特殊学校聋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议
(一)改变人们的观念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落实,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其中包括了我国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新型理念,它能使特殊学校聋校儿童的体育教学获得史无前例的突破和创新,也能加大对聋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所以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形成特殊教育的新观念,使特殊教育学习里面的所有领导和老师都能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对聋校儿童的体育教育重视起来。
(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完善聋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应该培养优秀且专业的教师队伍,目前,聋校体育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急需一批技能过硬,专业能力过强,基本知识丰富,服务理念跟时代接轨的教师队伍,这需要学校不断的对聋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增强他们自身的能力,更好的为聋校儿童服务。
(三)实地取材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发展情况不一样,地势地貌也有区别,针对偏远地区,一些体育设备的运输和安装也比较费时费力,所以应该因地制宜,有效利用不同地区先天的地理条件,因陋就简,修旧利废或者就地取材,建设体育场地,主动改善教学条件,让聋校体育教学资源更优化。
(四)改变教学内容
我国一部分的特殊学校受到场地、体育设备的限制,没法进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就要灵活转变自己的思维,确立“一个目标,多种方法”的教学意识,让新课改中的体育教学标准来适应特殊学校的实际体育资源情况,让聋校儿童也能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四、总结
新课程标准下聋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完善,可以让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完善,同时也有助于聋校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体能素质。
参考文献:
[1] 田归林,周道平.新课程标准下聋校体育教学支持的定位与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2.06:75-77,80.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在锻炼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最终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一、转变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教育理念要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教学中心,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快乐,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对于体育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相应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并且能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例如,在体育课上学习仰卧起坐的基本要领时,有的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甚至于有损身体健康,这时老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在给学生讲解正确的动作要领时,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体育教学的场所虽然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主要是以户外场所教学为主,但教学中的主要关系仍然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兴趣爱好也各有不同,这时就需要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其树立体育运动的自信心。这样,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高效的体育锻炼。
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教材是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依据,但是仅根据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较为单一,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教学内容的丰富需要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结合当下学生更为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展开教学。例如,老师可以通过交流或者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有骑单车、打排球等,这时老师就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将这些内容融入进去,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
1.合作学习教学法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高效的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法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相应的小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这样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克服学生对一些体育项目的畏难心理,调动他们的运动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游戏教学法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选择不同的游戏,同时游戏的难度和强度都要适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游戏中达到更好的运动状态。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田径锻炼,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跑步,学生会感到枯燥,这时老师就可以在田径练习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进行追逐游戏来完成田径锻炼,这样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田径兴趣,提高他们的心肺功能。
五、全面客观评价,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全面客观的评价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所以要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老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要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还要注重对他们习惯、品质、态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教学观念 有效 课前准备 课堂管理
新版课标是课程改革以来力度最大、最全面、要求最高的一次教育改革。在新课改不断推广、深入之际,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困惑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大的方向,树立信心,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并推广。本文对新版课标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作一些探讨。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变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环节。俗话说:“有备无患”,课前没有充分准备,就想上好一节课,无异于无米之炊,因此,要重视并抓好课前准备。
课前,首先要认真编写教案,按照新版课标的要求,刻苦钻研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采用《大纲》、教材、学生三结合的备课法,编写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教法灵活的教案。其次,提前布置好上课的场地,准备好相关器材。做到教学环境整洁,场地、器材布局合理、安全。让学生感到好奇、新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自己做起,注意仪表,穿着整洁运动装上课,在学生中树立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便于做示范动作。最后,为了体现出体育教师的特点,要结合教材,课前认真思考教学中如何用简而精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动作要领,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基础素质等差异,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加强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课前对各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尽量使每一堂体育课活跃有序,教学任务就能顺利而成功地完成。
三、有效的课堂管理。
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管理过程。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管理的好坏是一门艺术,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有些体育教师不注意这方面问题,在体育课中直接和学生发生语言和身体的正面冲突,直接影响师生和谐和体育课的进展。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受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给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管理困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讲课声音要宏亮,精讲精练,重点突出,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方法,使体育课能够按照教学内容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具体管理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首先,应从思想上管理。学生的思想管理直接体现在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和课堂精神面貌。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不能仅靠大声的呵斥,要做好学生思想上的管理,应制订系统的教育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制订出自己的学习目标。强调课堂纪律,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学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而且体育教师应经常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反馈学生信息,共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其次,时间上的管理。体育课基本上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开始部分首先是排队整队,检查服装,安排见习。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很浪费时间,怎样从一开始就进入上课状态,合理安排各环节,体现的是一个教师的管理水平。课中存在着大量的活动安排、纠正错误、中间休息等组织教法,实践中得出只要教师充分备好课、注重时间管理,那么,体育课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管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管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会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 高等院校; 体育舞蹈;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116-02
一、引言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始,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从无到有,经历了从交谊舞(大众体育舞蹈),到以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舞蹈)为主,大众体育舞蹈为辅的发展过程,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内容,有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以交谊舞为主,有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以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的部分内容为混合教学内容,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舞蹈课。随着新课程标准逐渐在我国高校的实施,高校体育课已由过去只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向注重新课标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考虑体育舞蹈教学实践的方向发展,这对高校体育舞蹈课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改革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1]。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舞蹈功能价值解读
(一)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体育舞蹈共有十种不同风格的舞种,这十种舞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脾性的大学生。发挥体育舞蹈音乐与韵律舞蹈的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为终身参与体育奠定基础。“兴趣是一个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和事物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结的一种心理倾向。”[2]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锻炼的兴趣爱好,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无法使学生形成自我锻炼的意识,就很难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充分发挥体育舞蹈音乐韵律的舞蹈作用。把学生喜欢的音乐和欢快的韵律舞蹈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美感,提高了学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审美力,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参与体育奠定了基础。
(二)体育舞蹈与运动技能
体育舞蹈分为摩登舞与拉丁舞两大类,共十种舞。其特点是舞种,音乐丰富,有阴柔、圆滑、流畅的华尔兹;有动挫有力,富阳刚之美的探戈;有缠绵、浪漫的伦巴;有欢快、活泼的恰恰等风格各异的舞蹈。其运动技能的形成关键在于舞蹈风格的掌握。
(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两方面。将体育舞蹈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不仅能增强学生下肢、踝关节的肌肉、韧带力量,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可使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得到良好锻炼,使心率下降、肺活量增大,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体育舞蹈的运动强度随着舞种的不同而不同,只要坚持半小时活动,其生理负荷不亚于打一场网球赛和中长跑。体育舞蹈起到了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
(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表现出求趣、求知、求动的心理活动,使昔日的传统体育活动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他以丰富的内涵以及运动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加上鲜明的节奏变化动作,满足了当今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要。体育舞蹈是男女对舞的运动形式。学生在舞蹈和音乐中改善心理、调节情绪、陶冶情操所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舞蹈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3]
(五)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项以舞蹈、礼仪、社交融于一体的一项高雅的体育项目,随着人类社会演变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们已不能满足过去那种只注重运动技术填鸭式的体育教学,而体育舞蹈特有的男女对舞的运动形式在礼仪、社交上有了新的要求和变化。在体育教学中,男女舞者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在有礼、友善、高雅中交往,让大学生正确处理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和情感沟通,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体育舞蹈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领域。
三、体育舞蹈教学实践程序的尝试
新课标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要求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一是全面系统,二是要层次递进,现今由于交谊舞主要目的是以娱乐为主简单易行,又比较实用,很受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可作为体育舞蹈的辅助学习舞蹈,也可独立为一门教学课。又由于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舞种丰富,体育舞蹈课课时有限。因此可将现在交谊舞和体育舞蹈的部分内容为一体的体育舞蹈课,细分为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三门独立的教学课,这也是今后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发展趋势。
(一)交舞谊舞教学实践程序
交谊舞教学实践程序。如图1所示:由于布鲁斯音速缓慢舞步也慢,节奏鲜明,舞步简单,辅助动作很少,特别容易学会。所以,把布鲁斯作为学习交谊舞的开始部分,平四步舞是以中国的秧歌舞步为基础吸收了水兵舞和伦巴一些有特点的舞步组成,平四步舞是平均的四步舞,音乐节拍24或4/4,没有快慢之分,舞步自由舒展,协调平稳,速度适中,因此把平四步舞放在布鲁斯之后第二位学习。快四步舞音乐节拍44,每小节四拍,速度:每分钟48-50小节,舞步快速灵活,轻盈潇洒,朝气蓬勃,基本节奏是:慢、慢、快、快。慢占两拍,快占一拍,由于和布鲁斯、平四步舞的音乐属同一类型都是24或44的音乐,因此把快四步舞,放在布鲁斯,平四步舞之后学习。慢三步舞音乐是3/4拍,它的特征是身体的姿态要挺直,而且有上下的起伏。每小节共三拍,第一怕用脚后跟先着地,紧接着在第二拍、三拍慢慢立到半脚掌上。每一个循环是三步,是单数,起步要换腿。因此,把慢三步舞放在布鲁斯、平四步舞、快四步舞之后学习。快三步舞的音乐优雅动听,轻盈活泼,音乐速度为小快板,节奏是3/4拍,一般每小节的第一拍舞步要稍大一些。但就整个舞蹈风格来说还是要文雅、平稳、流畅,好似在溜冰场一样旋转速度快,动作不容易掌握。[4]因此,把快三步舞放在交谊舞教学程序的最后阶段来学习。
(二)摩登舞教学实践程序
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五种舞,摩登舞中五种舞的教学实践程序如图2所示:
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的音乐都是34拍音乐,只是音速快慢不同,风格特点不同。舞步都是三步一个小循环,第一步在34音乐中的重节拍上。华尔兹阴柔、圆滑、流畅,在舞步运用中有起伏、升降、摆荡的动作要求。如先学维也纳华尔兹,由于音速快,很难掌握其运步及风格特点,对于初学者相当困难。因此,应先学华尔兹,再学维也纳华尔兹较为科学合理。狐步舞曲为44拍,每分钟30小节左右,由于狐步舞的特点是舞步平稳,自在悠闲,动作流畅,行如流水加上音乐优雅、恬静、婉柔流利,使其舞蹈特性更加文雅,舞步变化多样,需要舞伴之间配合更加默契。因此,把狐步舞放在摩登舞教学程序的第三位来学习。探戈舞风格是动静交织,潇洒奔放,头部左顾右盼,快速转动,舞曲为24拍,每分钟30-34小节。跳探戈舞时要求膝关节松弛、微屈、重心下沉,脚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因此,把探戈舞放在摩登舞教学程序的第四位来学习。初学者在掌握了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狐步舞和探戈舞步以后才能学跳快步舞。否则,在快节奏中跳复杂的舞步会手忙脚乱,跟不上节奏或是动作变形。这样会使舞步之间的配合比较默契,体现出快步舞轻松活泼的特点[5]。
(三)拉丁舞教学实践程序
拉丁舞教学实践程序如图3所示:
体育舞蹈姿态的要求是以芭蕾舞姿态为标准的,也就是体育舞蹈的姿态都是芭蕾舞的姿态要求。因此,芭蕾舞的练习内容是体育舞蹈教学的第一步辅助舞蹈。
爵士舞是一种热情奔放、节奏强烈的现代舞蹈。对节奏感与协调性的提高有良好有练习效果,而这一点正符合拉丁舞对节奏与协调性要求极高的特点。因此,把学习爵士舞作为拉丁舞教教学前期第二步的辅助舞蹈。
伦巴舞在拉丁舞中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它的音乐缠绵,舞蹈风格柔媚而抒情,以表达情侣之间的爱情为主题,被称为位丁舞之魂。伦巴的音乐是4/4拍,音乐速度为每分钟27-31小节,是一种四拍走三步的舞蹈,学生较易掌握,因此把伦巴舞放在拉丁舞教学中的首位。
恰恰舞为4/4拍,速度为29-32小节/分钟,由5步构成,风格较欢快,所以把恰恰放在拉丁舞教学中的第二位。
桑巴起源于巴西,音乐2/4拍,速度为每分钟40-56小节,舞蹈风格欢快、热烈、兴奋。在一小节当中,舞步可以跳出二步(SS)、三步(SQQ)、四步(QQQQ)多种步型,所以把桑巴放在拉丁舞教学中的第三位。
牛仔舞起源于美国,音乐为4/4拍,速度为每分钟40-46小节,舞蹈风格欢快、热烈、诙谐、风趣。牛仔舞的基本形式为三步,关键要使膝和踝关节放松,然后快速弹动,体现升、降、升的感觉,所以比较难跳。因此,把牛仔舞放在拉丁舞教学中的第四位。
斗牛舞音乐为2/4拍,速度为每分钟60-62小节,一小节2拍。斗牛舞中的男士是表现斗牛场上的斗牛士,女士作为男士手中的牛蓬,因此,在舞蹈中都应始终保持一种英武、敏捷、自豪的姿态,用很多的原地步、基本动作和追步来过渡和连接,动作组合较难,并且身体呈反弓形,要求极高,姿态难掌握,因此把斗牛舞放在拉丁舞教学中的最后来学习[5]。
根据以上论析,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各成体系,又互相联系。因此,将现今的体育舞蹈课可分为交谊舞课、摩登舞课和拉丁舞课,是符合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四、结论
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舞蹈课,摩登舞和拉丁舞舞种丰富与教学时数限制的矛盾,体育舞蹈是新兴的时尚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师缺乏的矛盾,交谊舞是大学生容易学习又是实际需要的与交谊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育舞蹈的矛盾。因此,根据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的教学实践特点以及新课标下的体育舞蹈功能价值解读,通过改革高校体育舞蹈课,把现今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细分为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三门独立的教学课,才能解决这些教育教学矛盾,是今后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发展趋势。在新课程标准的方向指引下,体育舞蹈特征功能的发挥,以及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教育的提高,交谊舞、摩登舞和拉丁舞对塑造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阮宜杰.对我国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运动,2009(9):90-92.
[2] 段建华.愉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J].四川体育科学,2002(4):77-78.
[3] 曹保莉.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5.22(4):69-70.
篇6
1.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存在问题之分析
基于引言我们得知。但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似乎没有严格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写明小学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共有四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目前小学教学普遍缺失的,“放羊式课堂”令学生感到“彻底解放”,随便玩玩聊聊天便成了体育课的主要内容,造成学生玩乐心重,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以“新”促学。
2.走进新课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模式之途径解析
(1)角色转变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转变教育理念是首当其冲。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提出了四点课程价值内容。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及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单纯的教师布置任务与游戏课堂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标准终身体育的理念才能走出副科体育的雾霾,建议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课前多做调研工作,了解学生锻炼喜好,才能构建出一个民主和谐,共同进步的体育课堂。(2)优化课堂精心设计是重要途径。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规范化的动作示范与生动形象的举例说明能够浅显易懂地将体育技巧传授给学生。比如在水平二(四年级)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训练课中,由于实心球对于某些学生有危险性且比较重,许多同学并不喜爱练习。我就利用废旧报纸,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出利用废报纸的不同玩法,有的学生折成纸飞机、有的学生则将报纸团成圆球向前抛掷、揽在胸前奔跑,我则独自示范实心球前抛的标准姿势,引得学生竞相模仿。乐趣与学习共存的目的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3)主动参与激发活力是关键。缺乏主动参与性是目前所有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所缺失的。不主动参与便不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参与学习过程便不会主动思考,不会思考便不会反思与创新。新课程标准理念二中提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在不断体验和进步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对于这点来说,按照学生喜好选择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意见,激发主体意识,以兴趣促学习。(4)互信互利增进交流是有力推动。不可否认,许多同学把体育当作副科。体育课在课程安排量上的确明显少于其他科目,这就导致体育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远不及其他老师。学生更愿意和熟悉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交流而常常忽略了体育老师。增进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课下找机会多与学生亲近交流,让孩子们认同体育老师,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体育老师“教导主任”的印象,增进互信与了解,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体育课堂。(5)完善评价多元测评是保障。新课程标准理念五指出,要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课
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与改善教学手段,目前使用的定量计分法令体育好的同学越来越轻视体育课也使得原本体育不好的同学逐渐厌烦体育课。因此,我们应强化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把平时训练表现、学习态度、合作情况也作为评价因素,综合考虑才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应试教育的背景埋没了体育教育的原意,“副科”“休息课”成为了小学体育的新特色,创新教学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增加师生互信,采用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
篇7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对体育又有了新的熟悉,对体育教学又有了新的思考。体育不是简单的技能教学,更不是健康知识的说教。而应该是在身体练习的基础上轻松地学、快乐地练、主动地思考。我们只有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通过学习重新认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老师的举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在看、听、讨论中,使过去的体育课非常的单一,课堂上教师就是全权代表,教什么,学什么,学生没有主动权,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很被动的。我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和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达到我们的追去的"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在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理念、新观念、新思路,特别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统的体育与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对比,从课程的内容、目标、设计到体育课实际中实施都是在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篇8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49-02
体育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阵地之一,体育课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在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因此在新课标的影响下,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实效与形式的结合,课堂教学上掘内涵、重创新。课堂评价要全面、新颖。体育教学其实是落实课改的主阵地之一,它在学生的成长岁月中,已成为一道最亮丽、最令人向往的风景线。
一、新课标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在2011年新修订的体育新课程标准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终身体育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的基础。
二、新课标在体育教学中的革新
近两年来,体育课也有教育新的理念,对于这理念老师众说纷纭,出现的分歧很多,针对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的体育课才算精彩?十几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告诉我,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应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注重实效与形式的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因此,我在上课时就采用游戏内容来贯穿整个课堂。创编出新奇的游戏方法,并增加难度来吸引他们,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参与群体活体活动的各种规则,并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例如:我在给学生上短跑课时,改变以往的先上“途中跑”,再上“蹲距式”起跑的老一套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起跑方法,并在练习中仔细观察、摸索、探究,看哪一种方法起跑最快。结果学生有蹲着的、有爬着的、有站着的……哨音一响,同学们迅速冲向终点,欢声、笑声、加油声、鼓舞声响成一片。改变了以往的一听跑就头疼的怪现象。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很投入地完成了练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掘内涵、重创新。新课程标准明确要“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这样,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没有拘束感。在初一的合作跑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组合(至少两人,多则不限),采用任何形式的慢跑,结果远远超出我的预想,方法各式各样,有多人的绑腿跑、有两人一组的手拉手侧向跑、有两人面对面的同向跑,千姿白态,学习效果也特别好。这样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密切配合的团队意识。
3.课堂评价要全面,要新颖。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必须促使学生主动地、活泼地进行体育练习。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要通过学生努力可以实现,先让学生看到希望,再提高要求,注意目标梯度。
首先,教师应当把握好评价时机和评价的角度。在体操练习中,有位学生在给同伴保护帮助的时候漫不经心,发生了学生摔倒受伤的事故。我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加强责任心的教育,体育课上,安全重于泰山,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教师就应当首先从安全的角度去考虑评价的问题。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应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如团结合作、不怕困难、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增强责任感等,这些教育随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只有技能学习而没有思想教育是不合格的体育课。
最后,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微笑,一朵小红花,掌声和鼓励等。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进步就好!”
三、结论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与真谛。我们体育老师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一项更深层次的脑力劳动,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引导着学生走进快乐的体育世界,让体育课因新课标、新教法而精彩。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一、指导思想:
按照《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坚持以“健康第一、育人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要点:
1、体育的教学工作。要求体育组的每一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新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2、抓好校运动队(田径队、三棋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做到定人、定时、定地进行训练,每天不少于1小时。为下学期参加市、街道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做好充分准备。团体成绩力争保持领先位置。
3、开展群体竞赛。本学期将进行班级间的各项体育比赛,如:全校性的广播体操比赛;田径单项赛;三棋比赛。
4、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要求做到爱护器材,器材摆放整齐,能及时回收器材,学期末做好体育室的器材清点、财产登记工作,做到学校财产不流失。
5、根据学校的要求,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6、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改善校园环境,落实卫生措施,强化卫生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重点抓好食品卫生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配合上级部门组织开展的预防腮腺炎、伤寒和副伤寒等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参加街道体育教研组长会议。
2.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3.市小学一、三年级体育备课活动。(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4.学校田径队开始训练。三棋兴趣小组开始活动。
5.下发校广播体操比赛的竞赛规程。
三月份:
1.街道优质课评比。
2.市小学体育教学展示活动。(周巷中心小学)
3.体育课安全教育。
4.市体育教学计划、论文、案例评比。(3月17日之前交教办)
5.搞好体育室的布置、器材的摆放等工作。
6.校广播体操比赛。(3月底)
四月份:
1.校体育教研活动。
五月份:
1.校田径单项赛。
2.市小学名牌学科研讨活动。(文棋小学)
六月份:
1.宁波市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展示。
2.校第四届三棋比赛。
3.期末考核。做好统计工作。
4.清点入库体育器材。
5.体育工作总结。
浒山街道白云小学体育教研组
2006年2月
篇10
一、正确理解《体育新课程标准》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即走上工作岗位,面临着生活与工作压力,所以要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原来的体育课加上原来的健康教育课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而是更加强调体育课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根本目的,扎扎实实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的活动,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使学生增强体能,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这一理念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培养体育兴趣,达到终身体育的意识。
这一理念说明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并有强烈的情绪倾向,是人认识活动动力来源),才能达到“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不可”的目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理念强调了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才能发挥,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这一理念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三、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机械地教学生,教给学生的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种思想;学生只是学习,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主动获取知识,在获取―学习―运用的基础上,学生学到的是中间一步。而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强调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如今新课程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了学生经验,更强调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让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及增强体质外,还十分重视本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例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四、更新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1.创建新型的体育课堂模式。
现代新型课堂应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教师的思想要开放,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适应21世纪发展的人才,有开放性的备课,开放性的教学,形成开放系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土壤。教学形式非模式化,使教学形成生活活泼的局面。
2.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只是提要求、下命令,强调学生勤学苦练,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课程要求由单向的知识传授向多向情感互动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是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良好的心态、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目光都会为学生营造有利、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再者,教师应掌握适当的时机和时间,扮演练习者。教师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材进行选择、开发、利用,真正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
3.教学方法要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