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02 22:1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年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些语言学家告诉我们,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相互依存,又有着各自内部的发展规律而独立存在。民俗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习俗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所以,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钟敬文先生说的:“民俗文化是构成人类的、民族的文化史和文化学的一种重要因素。”[1]语言和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都是人类社会的原生态文化形态,每种语言中都积淀着本民族的大量民俗文化信息。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民俗现象,它是民族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格式化的语言行为,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现象”。民俗语言又叫“民间语言”或“语言民俗”,是指广大民众口头传承的、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套话。它既是一种民俗事象,又是其他民俗事象的载体。民俗语言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和自然感情的流露,我们应该珍视和继承。[2]
一、东北方言与东北民俗
每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记载和传播靠的都是各地有生命的、鲜活的地方语言,即方言。方言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文化,使其更为生动,并且更易于人们接受。索绪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3]而方言词则尤为突出。一般是先有民俗,然后产生负载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为方言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又都必须以其语言或方言为载体。独特的方言是固化、贮存、传播地域民俗的物质形式,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区别作用。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伦春、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使东北成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地区。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相互往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频繁接触、影响,形成了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格局。特别是由关内迁徙而来的汉族的语言在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频繁接触、影响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尤其能够反映东北广大劳动人民豪爽、质朴的个性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长期以来,东北各个少数民族杂居于一地区,经济、文化生活往来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诸多风俗习惯。其中有许多本来并不是汉族的,但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边界,成为当地共同的习俗文化。年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二、东北年俗中的方言词
东北人认为“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合家团圆,除旧迎新,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一系列“过年”的活动上。由此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与“过年”有关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记载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年俗习惯,也反映了东北人民单纯朴素的愿望。
(一)关于“吃”的年俗方言词
1.乱炖“过年”一定离不开“年夜饭”,东北人最爱吃的年菜之一就是“乱炖”。乱炖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这道菜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而且营养丰富。东北曾是蒙古、大金、大辽、满族的世居地,这些游牧民族过着马背上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口大铁锅驮在马背上,每到宿营,只好连荤带素扔到一个锅里烩,慢慢地形成了东北特色的乱炖。
2.蒸面灯年三十的晚上,东北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一到十二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人家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明年的收成好坏。
3.破五东北人喜爱饺子,不止在“年三十”要吃饺子,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称作“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象征驱灾避邪之意。东北城乡旧时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不唱戏,统统要等到初五才开始。
4.杀年猪与“杀猪菜”以前在东北的农村,养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而“杀猪菜”呢,就是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冻起来以备“过年”享用。所以人们就把用酸菜、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出来的菜叫做“杀猪菜”。
5.隔年饭与“金银饭”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在年前烧好一盆饭,用这盆饭一直供过年,叫做“隔年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即年年有余,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年年都能吃饱穿暖的愿望。这种“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饭”。这种饭有黄有白,象征“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意思,所以叫做“金银饭”。
三、关于“玩”的民俗方言词
(一)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是用羊、猪、鹿等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的一种玩具。玩嘎拉哈叫做抓嘎拉哈,“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弄起来,如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抓”。嘎拉哈四面凹凸不平,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嘎拉哈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累计标准,以此决定胜负。这种游戏花样HUIWENXUE繁多,乐趣无穷,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不光小孩子会在大炕上玩得不亦乐乎,闲下来的大人们也会一时兴起玩个几局。#p#分页标题#e#
(二)扇啪叽
啪叽是一种圆形的纸片,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流行的动画片人物。这种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通过“定岗锤”(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开始,其他人将啪叽放在地上,尽量扣得严实一些。先开始的人要铆足力气用自己手中的啪叽去扇别人扣在地上的,力求把别人的啪叽打翻,如果打翻过来,这个啪叽就归他了。如果没打翻,就要由其他人来扇。扇啪叽是最符合过年气氛的游戏了,小孩子们通常比大人先吃完饭,吃完之后就在一旁的地上扇啪叽。大人们喝酒划拳的声音和小孩子们扇啪叽的吆喝声音此起彼伏,把年三十的夜晚烘托得热热闹闹。
篇2
1911年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篇3
1911年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间,一直都有一个关于“年”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演变
起源: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最后用一个中国传统来结束我的征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篇4
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为人性自私。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其实,利己是对自己的善,利他是对他人和的善。
吾之所以善吾身,吾之所以善于人。正因为有对自己的善为参照,我们才知道如何兼善于人,因此利己之善与利他之善是相通的。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利己之善让我们懂得如何惠善他人。
所以利己也是善,利他也是善,都是人类的本能。人类也正因为兼有两种本能,才得以成为人类社会。在选择中,那些利他本能相对不足的群体都会遭到自然的淘汰,例如猫科动物之相对于狼科动物,灭绝速度就快得多。是猿而不是狼或虎得以从万物中脱颖而出进化为万物的灵长,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人类的祖先利他本能相对要多一点点。
因为利己是善,利他也是善,所以,儒家的核心理念就是对的——性本善。所以人要修之养之,象对一株树苗一样精心培雍,呵护它成长。
那么恶源于何处呢?
恶产生于人利己本能与利他本能的失度。不能正确把握利己与利他的分寸,就是恶的根源,换言之,恶的根源就在于处理不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所以,而恶的本质源于失度,为了寻找这个度,儒家主张修身养性、并取中庸为法则。尽管在实践中,由于度并不是那么好把握,儒家在和上的滞后,更使儒者很难找到正确把握“度”的。中庸,是儒家寻找这个度的主要方法,在实践中效果不尽人意,“存天理、灭人欲”之说的出现,标志着儒家由于难以把握利己之善与利他之善之间的“度”,已经开始制造向内的“恶”——伤害自我本性,庄子便批判了这种“恶”,谓之为“残生损性”。
由于恶的本质不过源于利己本能与利他本能的失度,而找到这个度却需要智慧和技巧,因此,当儒家片面强调克己复礼、强调“仁”时,道家便出来批判,“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道家主张人要追求大智慧,真正的人性之善不能依赖于教条约束,而应该是智慧的果实,道德的本质不应该仅仅是“仁义”,而应该是对道的获“得”——“得”通“德”,故慧根不足者难有大善良。而一个民族道德水平离不开智慧水平的整体提高。
善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度,这种度既可以通过人类个体的心灵力量来寻找,也可以通过外在的力量来规束、制约,此之谓“制度”。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以外在的强制力量为依托,以法律、规定、纪律、楔约等形式来制约人类行为的度。类如抚养后代,赡养父母,都涉及到利己与利他的度,当个体不能靠自觉来履行对他人的责任时,就需要以外在的力量来帮他找回这个度。
因此,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恶是源于利己与利他的失度,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道都认为治本之法是通过心灵的修养或智慧来解决,而西方更强调以法律、楔约等外在力量来约束,最终目的都是要找到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合理的度,两者显然不可偏废。
那么儒家如何看待利己与利他两种善的比例问题呢?
篇5
我不能想象也不能赞成有所谓简单的“自由”或简单的“民主”。虽然,有些人或许会争辩说:民主可以表达为一套程序,它甚至可以是符合某种事前达成共识的正义原则的程序。但是,我们必须考虑任何一套程序在特定人群及其传统内实施时可能发生的成本。事实上,许多源自西方社会的行之有效的程序,在中国社会屡屡失效,因为政策制订者没有考虑到与本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制度费用。
所以,我们应当寻求的,不是完全照搬其他文化传统里被认为成功的观念,而是寻求这些观念的基本要素在我们自己文化传统里的表达――所谓“文化表达”。
就“民主”这一核心观念而言,它的第一项要素是“个人权利”,其次才是“程序”,最后,当然是与它不可分离的“自由”观念。
以“民主”观念的第一项要素为例,在中国社会,如何界定每一个人的权利?有效的界定必须是成本足够低廉从而可实施的。这样的权利界定只能是社会博弈过程本身。特别重要地,这一过程的出发点(所谓“Status Quo”,可译作“既得利益格局”)是深植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之内的。我们知道,政府应当做的,是鼓励和保护那些根据自己的权利意识自觉维护和争取个人权利的公民。可是我们不知道,政府应当界定怎样的个人权利――从立宪到经济、社会以致家庭内部各种情境之内的权利。
篇6
关键词:女性称谓;女神;女汉子;男权;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59-03
2015年春晚小品《喜乐街》中瞿颖与贾玲的一段关于“女神与女汉子”的诙谐比拼,在引爆笑点的同时,也使得这两个网络热词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部分网友认为,它们的出现与走红见证着如今女性角色的转变,形象地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力量;但也有不少网友指出,小品中关于“女汉子”形象的种种描绘带有歧视女性的嫌疑,是在以自嘲女性特征为噱头博取关注。
若将目光重新放回如今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会,我们会发现,在越来越多长相甜美、气质出众的女性被奉为“女神”的同时,也有数量庞大的女性开始发表自己的“女汉子”宣言。诚然,这些新兴女性称谓语的走俏已经成为了当下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年文化现象。
但在这个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的年代,这样的称谓时尚是否真如众多女性所期盼的那样正引领着她们由“他者”走向“自我”?亦或它们仍仅是大众虚捧下的由男权意识建构的符号?笔者认为,要对“女神”与“女汉子”背后的这种种深意进行挖掘,还是要从其形塑与发展的过程谈起。
一、“女神”、“女汉子”称谓起源
“女神”的原意为神话中的女性神,它诞生于西方神话故事,之后传入东方,但使用很少,反而是其同素逆序词“神女”更为常用。“女神”一词真正得到广泛使用或是因为郭沫若的同名新诗集。
在经历了由神话中的女性神灵到兼具美貌、智慧、优雅等女神特质的现代女性的俗化与泛化过程之后,今天人们口中的“女神”多指那些外貌、气质、学识等综合素质很高的女性,她们往往拥有众多倾慕者,是其他女性效仿的对象,同时“女神”也会被一些男性用以称谓自己心仪的异性。而随着它的走红,“宅男女神”、“素颜女神”等特色各异的“女神”相继现于网络,受到热捧,就连一贯严肃的高校也纷纷打出“女神”牌,“清华女神”章泽天、“武大女神”黄灿灿等便应运而生。
“女汉子”的诞生过程则更为复杂。“汉子”原为古时北方民族对汉族男子的称呼,后引申为对男子的通称。“女汉子”一词中的两个语素本为语义矛盾,但在实际组合的过程中,“汉子”中标示男性性别的义素脱落,两者进而得以结合。“女汉子”主要指一些在行为、性格等方面带有男性色彩的女性。文献中最早的对这一称谓的使用来自《炎黄春秋》1992年第6期中卢弘的文章。从语境来看,文中的“女汉子”显然就是指行为向男性靠拢的女性,并突出了“汉子”背后所隐含的力量大,甚至凶狠、残暴、无理的一面。“女汉子”真正走红网络则主要源于2013年4月名模李艾发起的微博话题“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这里“女汉子”的意思显然与卢弘笔下的不太一样,虽然也是向男性靠拢的女性,但更多突出的却是女性所拥有的男性坚强、独立、果断、潇洒的一面。可见,“女汉子”一词在使用中的褒贬色彩往往会随其所实际包含的“汉子”的附加意义而有所不同。而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女汉子”大多还是会被用来指称那些不拘小节、个性豪爽、敢于担当、自立自强的女性,褒义色彩浓厚,如:“我觉得就应该为我们广大的一线女职工点个赞,因为勇敢,她们毅然放弃了养尊处优的机遇,选择一路驰骋,风餐露宿,因为坚强,她们选择孤身一人独当一面,用女汉子的形象抒写自己的人生” (《中华铁道网》)。
二、“女神”、“女汉子”称谓文化形成的缘由
“语言变化是社会因素、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和人的心理作用这三者水融的混合物。[1]”网络称谓语是语言中极其活跃的一部分,它们自然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笔者认为,正是以下多重因素的合力成就了“女神”与“女汉子”。
1.语言自身的因素
语言系统存在“表达空位现象”,“表达空位的存在往往会使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达不到说话人所期望的最佳表达效果。……在一定条件下,表达空位就会处于强烈的吸收、填补状态,随时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吸纳合适的语言形式加入。”[2]在“女神”与“女汉子”出现之前,其所属的女性称谓系统即存在这样的“表达空位”。随着“美女”的泛化,当人们开始思考应该怎样称呼那些资质极高或自己所无比中意的女性时,“女神”一词便得到复苏。同样,虽然与“女汉子”意义相似的“男人婆”很早就已经出现,但后者一般泛指那些缺乏女人味,穿衣打扮与行为举止都很男性化的女性,通常带有贬义;而当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外貌女性化,但拥有个性豪爽、自立自强等通常认为的男性特质的女性时,用“男人婆”称谓她们显然不够恰当,这一空缺的出现也就将“女汉子”带入了我们的视野之中。此外,语言表达上的求新求异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过程。
2.男女两性对美的追逐
从古至今,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逐从未停止。“女神”一词负载着美貌、智慧等昭示美好的含义,自然会因其“美”而备受追捧。于女性而言,“女神”与她们认同美、追逐美,并渴望拥有美的内心无疑是契合的,而被称为“女神”往往还意味着异性的关注、认可甚至追求,这无疑能予之以满足感,继而又进一步推动了她们寻求美的进程。于男性而言,称女性为“女神”在满足其寻美、审美心理的同时,往往还能成为其博得女性好感的有力武器。此外,这也是对其所谓“女神情结”的一种满足。在笔者看来,“女神情结”即男性在潜意识中对“女神”这一类近乎完美,却在某种程度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性的赞美、热爱,甚至于崇拜。这也就为这一称谓今天的走红提供了一定的心理依据:男性因其“女神情结”而更为频繁地将他们所认同的女性奉上神坛,众多“女神”的出现也恰好满足了他们内心潜在的对于女性的期待与渴望。
与此同时,在女性审美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还有越来越多独特的“美”正在被接纳与肯定。如今,女性可以因温柔婉约而美,可以因天真烂漫而美,也可以因个性张扬、坚韧睿智而美。社会对女性气质多元化的这种包容正使得“萌妹子”、“御姐”、“女汉子”们的美不断被发掘,自然也就带来了它们的陆续走红。
3.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男女两性自古就在角色定位上界限明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在生理上仍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这条界限已经逐渐模糊。越来越多的女性正走出家门,步入职场,然而果敢、主动、独立等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特质却仍是职场丛林法则中取胜的关键。于是,为寻求认同,女性就不得不尝试习得这部分特质,并下意识地隐藏起她们特有的娇柔与脆弱。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贤妻良母”们所一贯被要求承担的家庭重任却并未明显减轻。在寻求两者间平衡的过程中,面对种种被不断放大的压力,一个职场女性也唯有使自己变得更为独立、坚强。
此外,如今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也在无形中促成了女性的转变,多数女孩其实很早就被潜在地灌输了一系列男性特质。作为独子的女孩在家庭中正被赋予更多的责任,望女成凤的家长不再像以往一般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单单培养女孩的女性气质,转而更加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期她们能像男孩一样,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承担起赡养父母、维系家庭的重任;当这些女孩进入学校,去性别化的教育更是在无形中加剧了她们与男性同伴间的竞争,为赢得老师更多的赞赏,她们往往也只能设法改变自己。
总而言之,当家庭与社会对女性报以愈来愈高的期望与要求之时,男性特质作为获取主动的有力砝码必将使越来越多“女汉子”诞生。
4.社会“阴阳”力量的失衡
社会发展在带来女孩教育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使得男孩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以往。今天,父母长辈对独子愈加强烈的爱护甚至溺爱使得不少男孩从小便在温室中享受着重重呵护,那种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在他们身上似乎早已不如以往那般突出。而紧随这种阳刚之气衰弱而来的是,“整个社会都在寻找真正的男子汉,呼唤业已失落的阳刚之气。[3]”双性化的趋势正是在这样的呼唤声中逐渐显露的。“女汉子”等称谓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男性形象与两性角色定位的一种解构:力量、坚毅、果敢、独立等特质至此已经不再为男性所独有,女性也不再像莎翁笔下那样仅仅是脆弱的代名词,她们在保有传统的阴柔之美的同时,也部分地成为了社会中阳刚之气的承担者,而这无疑也可以看作是女性对其所渴求的阳刚之气的一种变相的满足。
5.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
“女神”与“女汉子”的走红与大众传媒的行为同样密不可分。正是它们的大肆渲染,造就了其不断走红的文化氛围。
如今,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报刊杂志中充斥着各类“女神”与“女汉子”的故事,越来越多“女神”开始自我标榜或被娱乐新闻塑造为“女汉子”,而在“女神”持续活跃银屏的同时,近年来热播的《爱情公寓》《抹布女也有春天》《辣妈正传》等影视剧也开始大打“女汉子”牌,“胡一菲”、“罗小葱”、“夏冰”等“女汉子”一跃成为主角,使其形象愈加深入人心。
网络新媒体则在为女性提供一个与男性同等的信息获取、意见表达的平台的同时,大大提升了这些新兴称谓语的传播效率。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往往会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争相追赶这些所谓的“时尚潮流”,而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诸如男性称自己中意的女性为“女神”,女性自封为“女汉子”的行为逐渐发展壮大成一股弥漫于青年之中的热潮也定将成为必然。
6.网络空间的调侃、戏谑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虚拟的网络空间早已成为个体宣泄情绪的最佳平台,调侃、戏谑的表达也随之成为了一种日渐常态化、合理化的释放方式。以“女神”与“女汉子”为代表的女性称谓时尚正是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通过调侃的方式消解压力的突出表现。“女神”以一种将部分女性神化的夸张方式消弭了这个词的内在神圣感,通过对自古以来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的俗化凸显了使用者得以制定成神的标准并在现实生活中接近神的优越地位。“女汉子”则是反讽的典型代表,于男性而言,将那些自立自强、事业有成的女性排除出传统女性的范畴,并赋予其带有男性色彩的称谓,无疑能消解其因自身高位被挑战而产生的不安;于女性而言,使用“女汉子”这类称谓则是在以一种自我调侃的方式缓和人际关系,也使得她们能够在面临社会所给予的种种无奈与彷徨时获得一丝平衡与慰藉。
三、“女神”、“女汉子”的社会性别意味
前文谈到,“女神”与“女汉子”的走红是社会变迁的时射,是女性地位提升,走向独立的表现。但“女神”、“女汉子”当道是否就真的意味着女性的崛起?
1.男权话语体系的产物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女神”还是“女汉子”,都还是男权话语系统内的称谓符号。且不说是否有资格被称作“女神”完全由男性掌握,即使是“女汉子”这个如今被众多女性用于自称的词语,也是男性价值观的体现。不难发现,无论是旧时的“女先生”、“女丈夫”,还是如今的“女强人”、“女汉子”,凡是在生活与事业中表现强势的女性均被贴上了男性化的标签。这看似是对女性的肯定与褒扬,实际上却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肯定了男性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女性尚未真正脱离男权社会的评价标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话语权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男性却仍旧在主流话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诚如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克莉斯特娃曾指出的那样,女性若想进入为男性把持为男的话语体系,只有两种途径,其一就是借用他的口吻、承袭他的概念、站在他的立场,用他规定的符号系统所认可的方式发言,即作为男性的同性进入话语[4]。显然,在多年后的今天,“女汉子”等新兴称谓语仍是借助于承袭男性概念、赞颂男性气质才得以顺利得到认同,尤其是男性的认同,进而成为所谓“流行语”的,这也正说明,不断崛起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失语的状态之中。
同时,这些看似褒扬的称谓背后或许还带有一丝隐隐的不悦与讽刺。当长久以来由男性统治的领域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成功女性的身影,男性必然自感其权威受到挑战,于是,他们便开始利用手中掌控的话语权对女性进行人为地分类,部分女性因备受青睐而被奉上神坛,而那些在生活中自立自强,职场上风生水起的女性则因形成已久的刻板被归入了“女汉子”、“女强人”的行列,不再被视作典型的女性。或许,这种“贴标签”行为的初衷都只是为了让女性能够在话语的施压下依照男性的喜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维护男性的至尊地位。
2.男性至尊的心理预设
古老的创世神话中,上帝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女性因而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被人为规定为弱者,而使她们居于这种从属地位的并不在于生理,而是长久以来的社会性别制度及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正是“对男性先天优越这一偏见的普遍认同保障了男性的优越地位和女性的低下地位”[5]。
如今的社会,虽然男女平等早已成为普遍共识,但男性至尊的价值观念却并未完全消失。我们可以看到,“女汉子”这一提法本身就包含了“女性不如男性”的心理预设,其潜在含义就是女性本身并不具备男性所普遍拥有的体力、性格,乃至于智力,因而当她们具备了这些特质时,就不能仅仅用普通的“女性”一词进行称谓。换个角度看,“女汉子”在今天通常被用作褒义,甚至有许多女性正通过近乎炫耀地自称为“女汉子”标榜自我价值。但“娘娘腔”、“伪娘”等对带有女性特征的男性的称谓却更像是贬义词,也极少有男性会以此自称。可见,男性对于那些偏女性化的同性的认同度其实很低。女性身上男性特质的凸显令人欣喜,男性身上女性特质的增加却令人反感,这里显然暗含着对男性的推崇与对女性的贬低。
双性化理论认为,男女两性的人格特质是可以共存于一体的,而这也是最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将男性“女性化”与女性“男性化”看作是两性特质多元化的一种表征。在这一层面上,“女汉子”等称谓的出现看似反男权,实际却只是一种女性抛弃自身的气质与魅力,向男权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标准妥协的方式,其背后隐藏的,仍是两性间公平的偏差。
四、结 语
文章的最后,我们可以将视角重新转回春晚中那个备受争议的桥段,的确,这样的鲜明对比凸显了“女神”的骄傲与“女汉子”的深深无奈,但我们或许不应过于深究其中是否包含有对女性的嘲弄与歧视,毕竟小品真实地再现了当今一种颇为普遍的文化现象,段子能博人一笑已是成功。
但当脱离小品回到现实,我们也确实发现以“女神”与“女汉子”为代表的称谓时尚在体现女性角色转变的同时,背后却仍潜藏着男权的色彩。我们还应看到,“女汉子”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所面临的尴尬与困境也还没能得到妥善地解决。这一方面体现出女性正在逐渐挣脱依附,进入一些长久以来由男性把控的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女性要想真正突破男权社会所设定的桎梏仍困难重重。归根究底,“女神”与“女汉子”等自网络流行起来的称谓表达还是男权意识建构下的女性称谓系统中的一员,而社会对它们的包容看似是在提倡两性平等,实际却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巩固了男权对于女性的压迫。
在人类社会两性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矛盾与冲突从未消散,今天,针对女性的隐性歧视仍时有发生。笔者认为,真正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不仅仅是通过颂扬女性所拥有的男性特质而实现的,女性的价值终究应该在属于自己的话语系统之中得到肯定。而显然,这条真正告别偏见、实现平等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2]胡建刚.表达空位与“忽悠”流行[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3]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文化 核心理念 主人翁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2
近来,各地高校大学生宿舍纷争四起,轻至发生口角争吵,重至对室友投毒砍杀,由此折射出当今大学生在宿舍内部生活交往中存在极大的不足和缺陷。面对这一困境,宿舍文化的构建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融洽的宿舍同学关系、高尚的品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谐校园的创建,都离不开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支撑,尤其是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构建,更是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宿舍文化及内涵
1.1 大学生宿舍文化
宿舍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地方虽小,却是大学生思想最本真、最活跃、最外露的地方,是大学生言行举止表现最真实最不需修饰的场所,也是大学生人格魅力与气质磨练的重要舞台。可以说,大学生宿舍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打造宿舍文化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大学生在以宿舍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1]宿舍文化作为一种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高雅追求与休闲体验,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家庭文化的迁移、社会文化的浓缩、个性色彩的汇聚以及集体智慧的结晶。[2]
1.2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根据文化的内涵延伸来说,大学生宿舍文化也可相应地分为四个层次:宿舍物质文化、宿舍制度文化、宿舍行为文化、宿舍精神文化。
宿舍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宿舍内的硬件设施、房间设计和布局、卫生状况以及宿舍社区环境等。
宿舍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力保障。宿舍制度、宿舍管理条例、宿舍行为规范及标准、宿舍服务手册等都是宿舍制度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
宿舍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外显。主要体现在宿舍成员的言谈举止、学习生活、娱乐消遣、人际交往等行为方面。
宿舍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宿舍精神文化反映的是大学生的心态和意识,是个体从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信念、审美情趣、理想信仰等方面。
2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及作用
2.1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是在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础上凝聚出来的,主要是指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坚定的思想信念、陶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实现远大的理想信仰为目标的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精髓,是宿舍精神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支撑宿舍文化乃至校园文化的脊梁。这种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旨在将大学生的个性色彩与宿舍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实现完美结合,真正达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目的。
现今的形势下,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宿舍文化建设一直得不到重视和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正是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的缺失,才导致了大学生在面对宿舍同学关系时的手足无措、冷漠薄情。要想将宿舍这个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优势,就必须认识到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作用和在校园文化打造中的重要意义。
2.2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作用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是在宿舍这一个第二课堂中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宿舍精神文化。它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个体在宿舍核心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准则,从而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有助于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形成。宿舍作为校园内最小的群体单位,让核心文化在其中生根发芽,时间的累积终会让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这颗大树参天。
3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的构建
大学生宿舍文化就是大学生自己创造的宿舍文化,其核心文化归结为一点即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化。所谓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化,就是大学在宿舍的管理、宿舍课堂的利用、宿舍核心文化的打造等方面切实将大学生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展现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
构建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低于第一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也才更有可能实现大学生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3.1 树立宿舍的家与社区的意识
宿舍,是大学生离开父母,在大学校园里的又一个家。在这个家里,他们可以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放松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交流思想、阐明观点,自由地发表评论。[3]在这个家里,他们有兄弟姐妹,他们要学会互相关爱、彼此包容。同时,在这个家里,作为宿舍管理员的楼长、辅导员、班主任、相关领导及部门,要倾注家长式的爱到各个宿舍,努力经营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由于宿舍的公寓式封闭管理模式,宿舍区域正逐渐自发地形成一个社区,因此也要具有社区意识。只有社区的整体发展了,作为社区组成部分的各个宿舍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只有将宿舍作为一个真心爱护的家和生活的社区,大学生才能从中找到归属感,才能体会到集体生活的温馨。
3.2 实现大学生的“三自”功能
“三自”,指的是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大学生宿舍的社区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发挥学生“三自”功能的有效手段。
首先,建立社区功能室。在宿舍区域内,筹建党团活动室、综合阅览室、互助学习室、休闲康体室、专业辅导室、心情驿站等功能室。
其次,调动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等优秀人才的先进性和进步性作用,带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章,带头积极学习、不断进取,带头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从而实现先进带动后进,达到全面进步的目的。优秀的军队不仅需要好的士兵,更需要好的将军的领导。
最后,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学生在大学里处于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有经验的过来人的指导。因此,高水平、专业性的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有助于形成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强大合力。这样大学生在发挥“三自”功能时才能得到更大的保障。
3.3 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仅是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中起着作用。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全可以引用到宿舍核心文化的建设中来。
宿舍核心文化的构建关键是建设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文化。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要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将民主与制度结合起来,坚持宿舍制度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原则、可竞争性原则和可奖惩性原则;[4]就要将高水平、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开进到宿舍社区,充分利用各种功能活动室,采用焦点解决的科学方法,针对性的解决各种棘手问题,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就要形成反馈机制,坚持从学生中来,尊重学生意见和人格,打造一个师生互动的良好环境和沟通渠道。
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还要与时俱进,掌握新形势和新环境下的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下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与困境,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鼓励人。
3.4 倡导大学生宿舍文明价值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是要实现大学生宿舍文化向大学生宿舍文明的转变。大学生宿舍文明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教育目标。[5]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大学生宿舍文明,努力践行文明理念,将宿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内省为一种经久不变的标志和承载大学精神的方舟,从而冲破新世纪大学生教育环境的桎梏,实现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主人翁化、大学校园的和谐和大学精神的传承。
大学生宿舍核心文化就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人性化。让大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大学的主人,让大学生在小小的宿舍就找到归属感从而展现主人翁精神实现自我管理、服务和教育。这才是大学生宿舍文化乃至文明的核心所在,才是大学精神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钮秀山,阴浩.新形势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26(4):85-87.
[2]许益锋,刘新秀.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创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5.
[3]罗兰.大学宿舍文化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11.
[4]孙云寿,沈广元.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4):49-51.
篇8
As a conception of Pan Sculpture, it is with significative and methodology meanings. Its culture point embodies in its variety factors, such as tolerance and difference acceptance, as well as that of art spread. It satisfies the spiritual demand of different culture level when advancing the sculpture art language.
“泛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的概念乃理想来看,它具有当代社会意识以及方法论的意义。就语词的概念和内涵来说:“泛”(“宽泛”或“广泛”)是与“局限”或“限定”相对而言的。在人类的艺术历史和经验中可见,形成一个时代或区域的艺术形式、审美态度及其文化观念的“限定”与“宽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可能来自社会、政治、宗教及各种文化领域的作用。我以为,“泛雕塑”的提法及其概念的运用,首先得益于中国当代社会及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得益于雕塑界寻求艺术创作的繁荣、自由以及雕塑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多样性诉求的对应,以利于其自身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发展。概括地说,“泛雕塑”概念及其艺术实践的当代意义和文化支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泛雕塑”概念在雕塑的艺术语言及自我认同上(包括其造型的表现手法、叙事方式和形式类别)可以力争其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发展,如在雕塑作品的形式、题材、材料、创作方法、展示方式方面主张更为多样的并存和创造性的发掘;在艺术审美及精神诉求方面,主张宽容和接受差异;在雕塑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方面主张打破传统的概念,主张各种形式和资源的灵活运用,把“架上”雕塑和户外雕塑,叙事性雕塑与表现性雕塑,纯观赏性雕塑与可介入性雕塑,纪念性(或唯美性)雕塑与实验性及综合性雕塑(如现代装置、综合材料及景观雕塑等)的界限予以突破或综合。使得当代雕塑在平面艺术、影象及多媒体艺术发达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和特性,在推进雕塑艺术形式语言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不同社会文化层次的审美与精神需求。事实上,始于上世纪初以及60年代前后的西方现代雕塑历史中的现成品艺术、集成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综合材料艺术、观念艺术及地景艺术的形式和文化观念中,就已经为我们展现了“泛雕塑”的创作景象和现当代艺术精神。可以说,我们在西方艺术家杜尚、沃霍尔或奥登博格以及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等众多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观念的探索中,都可以领略到新艺术的多元价值及其艺术的创造意志。而在后现代语境下关注和理解“泛雕塑”的理念,则会有利于我们把传统概念的“学院”式的雕塑创作,政府扶持的专业创作机构的创作以及体制外的创作力量及成果加以发掘和出新,在多元并存、相互交流和激励中丰富本时代的雕塑形态与内在精神。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泛雕塑”的概念可以在艺术实践的方法论上丰富雕塑的时代内涵和社会精神。“泛雕塑”有利于使雕塑在创作理念、创作方法以及在介入社会和公共环境方面赢得更为广阔的资源和展示的空间。我们认为,“泛雕塑”的理念有利于发展艺术的不同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方向,使得雕塑艺术不是机械地复制已经被记录的雕塑史,而是能够更为自由地、主动地去创造属于当代的雕塑史。由于“泛雕塑”理念在艺术题材、表现形式、媒介材料、展示方式以及在艺术观念上提倡多样性、多元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雕塑介入各种开放的公共空间,反映社会多元文化的形貌,适应文化和生活环境特性的不同需求方面都有着显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主张公众参与和服务公众社会的当代公共艺术,在提倡艺术形式和社会互动方式的开放性和探索性方面――都为“泛雕塑”形态的存在与介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为“泛雕塑”在艺术的“边界”和艺术的社会意义等问题上采取了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姿态。应该说从公共环境的美学品质及公共精神的体现一直到城市家具及公共设施的艺术创造,或从艺术家个人经验的展现到社会群体及地区文化精神的表现方面,都需要开放的和多样性的艺术形式与实施方式的介入。
篇9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材 童话选材
在当今教育的改革进程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教材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适当的童话选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由此可见,适当的童话选材,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童话不仅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指南针”,同时还是其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指明灯”,因此,就需要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能够结合着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的引入童话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材存在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版本,然而,在童话作品相对集中的低年级教材中其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通过我们的相关调查和分析,对于小学教育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选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童话作品所占比重过低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相比较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童话作品的占有量比较少,同时,其童话质量及涉及的童话范围,也次于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这样,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还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及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
2.入选童话主题单一
入选的童话主题集中单一,不够丰富。在目前语文教育课本中的童话教育题材中,存在一种明显的道德训诫倾向,这样相对比较单一的童话题材故事不够丰富,进而造成了童话故事只是单一的说教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想象了,而且孩子的学习接触这些童话故事的时候也会产生反感,没有趣味性,导致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变差,最终影响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性和独立性。在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童话,仍然以道德训诫的作品为主。如《蚂蚁和蝈蝈》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告诫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3.童话选材中的超人体童话较少
通过对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的调查,我们研究发现教材里的童话几乎是清一色的拟人体童话,例如《北风和小鱼》等,超人体童话几乎没有。但超人体童话才是童话中幻想质感最强的一种类型,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这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用。
二、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材的相关途径
综上所述,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选材,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关系着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材编排中,相关编排人员应加强童话选材,使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大童话选材的比重
首先,在加大童话选材的过程中,应使其充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够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其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选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故事的情节及所有表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最后,在选材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其能够陶冶儿童情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适当加大儿童影视作品的分量
儿童影视不仅仅是闲暇时的文化消遣品,完全可以也应该引进语文教育,使其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读物。比如《纳里亚传奇》、《宝葫芦的秘密》等优秀童话。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的首度亮相,受到全世界小观众的追捧,相信当它走人语文课本后更能为语文学科增加应有的魅力。
3.结合着国外的童话故事
在选用童话教材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国外的童话故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其次,在选取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学习接受能力,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
三、童话故事题材选材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而言,对于小学语文课本的题材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全面考虑、综合思考,力求所选择的童话故事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在小学教育课程中对童话题材的选择应注意一下的一些事项:
1.把握和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层次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考虑,我们知道童话故事比较多,甚至是鱼龙混杂。有些童话题材故事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趣味性,但是他们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能读懂的就不能入选。
2.童话题材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想象力。好的童话题材故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内涵,与此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正面引导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多元;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客观因素
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价值观问题也是中学生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灌输社会要求的主导的价值观,因为主导的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其他价值观很少有自己的传播渠道,难以与主导的价值观相抗衡。并且它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它对于我们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这种教育方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教育能否有效的前提。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原来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外来的价值理念也随之以空前的规模涌人,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机会增多,电脑网络和各种媒体逐渐普及,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尤其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影响更大。同时由于青少年还未成年,思想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能很好地处理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尤其对城市中的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是最直接的。
一、青少年价值观存在问题的表现
(一)追求物质享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文化的流入,现在很多青少年追求名牌与个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最先受到潮流文化的影响,前卫消费急剧攀升,超前消费的苗头日渐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消解着他们的优良品质,销蚀着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极易走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化汲取”的误区,甚至诱发攀比、跟风、盲目从众、浮躁等不健康心理,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浮躁化消费心理。
(二)精神信仰危机
西方的商业性文化、功利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冲击着传统的民族国家观,淡化着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甚至对民族的前途命运失去信心,给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挑战。
(三)道德素质滑坡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导致了一些青少年强调自我,追求功利,拜金主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在心理上更倾向于个人主义。更有严重的主张唯利是图,为一己私利不惜毁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二、影响城市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只有自上而下的重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教师传授的信息已经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课堂的教育也不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价值观教育,它不同于智力教育,智力教育主要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致力于分清问题的真假。教师只要进行一定的理论“灌输”,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价值观教育,它是思想教育的核心范畴,它是要在事实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判断和选择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最重要的是熏陶式的教育。对于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体现青少年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能显现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知识普及作用,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例如一些文化名人像、文化讨论角的设立、宣传栏、板报的设计等等,使这些文化建设体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中进行正确选择。
(二)强化教师本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者,教师单纯的“灌输式”的说教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首先从态度上实现双方平等对话。师生之间不能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双方必须学会倾听对方的价值观。教学语言要尽可能地活泼幽默、提问和发言要尽可能地亲和宽容等,这样才会使青少年在兴趣激发、情感升华和心灵体悟中将必要价值观内容内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体系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时事,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引导教育,及时准确地更正他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与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青少年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时展要求的先进的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融合,帮助他们确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课程安排教育只有与课外生活情境教育相统一,课堂内的价值观知识才不是由一系列单调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枯燥符号世界,例如新加坡学校组织了譬如升降旗仪式、文体活动、尊老敬贤活动、植树活动、清洁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等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价值观教育与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要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价值观教育必须走进生活,因为现实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础。让价值观教育成为一种包含着对学生生活、生命、人性等的关爱、呵护和现实化的活动,重视内容的选择,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精神和生命。对于城市的青少年来说,更应该多开展乡村游走活动,多到农村体验生活。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榜样作用
由学校通过安排课程教学来完成价值观教育的责任也是容易产生实效的。但是如果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仍然靠学校孤军奋战,我们就不难发现,即使学生在学校准确理解了应该掌握的价值观内容,但倘若他回到家庭或进入社会后看到家长和他人坚守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而且还发现自己在学校所掌握的价值观内容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用不上,践行那些价值观时甚至还会受到家长和他人的讥讽或羞辱,这就容易使学生怀疑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性,时间一久,缺少了家庭的配合和支持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无法实行。家庭是青少年从小长大的地方,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形成有深远影响。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是最直接的榜样,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具有什么行为,首先应该自己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家长作为孩子价值观的引导者,应发挥榜样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文喆.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3]傅晓华,匡促联.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4]王苏敏.对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2).
[5]丁燕,巩克菊.多元文化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述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6]杨雪英,朱凌云.论文化的多元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J].中国高教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