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范文

时间:2023-04-09 07:3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择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择业

篇1

择业挫折的理解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择业挫折情境越严重,所引起的择业挫折反应也可能越强烈,但是,他们并不总是成正比,有时择业挫折反应会大于实际的择业挫折情境,有时即便没有择业挫折情境的发生,而仅仅由于择业挫折认知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二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类型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观念性的、社会性的。

大学生在择业时都有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如果择业挫折太大,太频繁,或者越过大学生的耐受能力且不能正确对待,则有可能会引起择业心理困惑或障碍。择业挫折属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它有利的方面,它会引导大学生对择业的认知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合理就业。

引起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般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分析把握。从客观因素上来讲,首先,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就业形势。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在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就业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随着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必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难免遇到曲折和艰辛,这时大学生难免出现择业挫折。其次,毕业生政策有着严肃性和权威性,分配政策的执行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步骤,如果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就业指导或政策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政策缺乏了解,我行我素,这难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再次,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不正之风还有一定的市场,往往出现好差学生分配上的“错位”现象,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信心动摇,导致价值观、择业观上出现了嬗变,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中的挫折问题。从主观因素上来讲,首先,一个人择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固然是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如果自身知识储备量少,能力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这种自身条件的限制和需求之间发生冲突,自然在择业中受挫。当然,在择业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择业技能和技巧运用不得当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其次,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业观念不更新,确定就业期望值偏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心理困惑,产生消极情绪。再次,择业动机冲突引起择业挫折。大学生择业时有时面临二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二个单位都是一心向往的单位,“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出现了难以取舍的冲突,即双趋冲突。有时又面临两个不大满意的用人单位,自己又无法回避,出现“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即双避冲突。其实,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心理冲突不尽然,还有更复杂的趋避冲突、双趋避冲突等等。

择业挫折反应

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无论挫折情境是由客观因素还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都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带来相应影响。择业受挫的生理变化是由择业挫折情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的作用下,受挫者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择业受挫后的情绪性反应更为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择业焦虑、择业冷漠、择业幻想、择业嫉妒、择业逃避等。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某种活动方式消除或减轻内心的不平衡,这种择业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具有的摆脱痛苦、减轻不安、平衡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即为心理防御机制。择业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积极的行为反应,可使大学生心理挫折得到一定缓冲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择业中的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积极战胜择业中的困难和障碍。

择业挫折应对

1.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的特点

(1)理性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储备较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维理性化色彩较浓,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大学生在应对择业挫折过程中往往有理性成分。

(2)多样性。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种,而具有多样性特征,应对方式方法以自我控制、认知超脱、补偿、转移、潜抑、奋进等较为多见,这正是大学生特殊群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3)封闭化。大学生在应对挫折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往往重于自身的力量而忽视社会的支持作用。

2.如何有效应对择业挫折

战胜择业挫折,社会、学校等外界环境是重要的。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学校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但要想真正战胜挫折,主要是依靠自己,这里重点谈一谈择业受挫的自我应对。

(1)正确认识择业挫折。大学生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这是正常的。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它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对择业挫折所持的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有的大学生怕就业,怕失败,对挫折不理解,认为不应该发生;有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过分片面化;有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夸大化,想象得非常可怕,无法挽回等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受挫后,要保持冷静、理智,树立自信心,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性质及严重程度,然后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可行性,最后付诸实施。

(2)积极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体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较轻,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减轻情绪上的痛苦,从而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提倡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升华、认同、补偿、幽默等。当然,不论何种方式都要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如何来准确把握,适时适度地运用。: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观 价值观 转变路径

[作者简介]冯成(1978- ),男,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093-02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权被赋予了更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境下,大学生就业步入了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人才资源利用轨道,许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日趋功利化、务实化。当前,大学生择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以往大大增强,不仅表现在对就业政策的关心和了解,还表现在择业时间的提前与择业前期的充分准备。然而,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择业自负心理、自我评价过高、自我认识不足、对就业形势分析不够等。与此同时,我国正经历着激烈的社会转型,由此引发的中西方文化大碰撞、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等,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文章拟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特点分析的视角,为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提供路径参考。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剖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剧烈的冲突与嬗变来自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社会变革反应敏感而且迅速。因此,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主流价值观继续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良好,自立、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冲击和社会利益阶层的分化等,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也正不断滋生发芽。据调查分析,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合性

改革开放以来,平均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收入分配结构已经不复存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分化促使多元利益结构逐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逐渐从务虚走向务实,越来越呈现出协调并举的价值选择趋势,力图多者兼顾,表现出明显的融合性。在价值观体系内涵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开始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寻求理想信念与金钱权利、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的适度平衡点。他们愿意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但同时也要求个人价值得到应有的保障,并认为只有这样人生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和发挥。

(二)趋利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一方面,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立意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发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大学生过多地受到市场经济领域中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导致金钱至上观念的滋生蔓延,更凸显了当前社会严重的道德滑坡。在许多大学生眼中,物质金钱是真实具体的,思想道德是虚假抽象的。他们普遍注重物质利益,急功近利,政治意识淡薄,崇尚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

(三)主体性

随着社会公众利益观念的进一步强化,人们放松了对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开始重视现实发展和自身利益。由此折射出的是,大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普遍增强,集体协作观念淡薄,缺乏服务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发展,主张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多元文化观念主导下,他们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提高,总担心社会不能满足个体所需,害怕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们不愿意从事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更愿意唱主角、成焦点,成才动机与国家社会发展明显脱节。

(四)矛盾性

我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分化格局已渐露雏形。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大学生经常会面临价值选择的困境,在需要进行价值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观念认同与实际选择的背离,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是功利性价值选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继承艰苦奋斗的传统,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在面临现实抉择时又望而却步;一方面接受的是主流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在看到社会消极现象时又感到不知所措,立场摇摆不定。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显现出“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透视

择业观是人们对择业的目的和意义、职业的评价和意向所持的根本观念和基本看法,是人们的择业倾向和行为在思想和观念中的反映。择业观的形成有两个直接的前提条件:需要和自我意识,它们直接决定和影响大学生择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主流积极向上,然而,随着大学生择业主体性的增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选择多元化,有功利主义倾向

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转型推动了社会利益分配制度的变革和利益结构的整合变迁,多元利益格局的出现也导致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层面更多关注实际效益和现时利益,大学生的焦点也更多地集中在对自我感性满足的强烈要求上。一份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的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27份,有效率达95.1%)显示,在“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中,78.4%的人认为是“经济收入”,58.3%的人认为是“权力和社会地位”,54.7%的人认为是“实现个人价值”, 53.5%的人认为是“工作舒适度”,32%的人认为是“职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当下大学生择业的考虑因素与选择渐趋多元,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更偏重经济价值取向,具有功利主义倾向。

(二)注重自身价值,社会价值观念淡化

择业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达着人们最高的社会需要和价值目标。择业观对“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是择业行为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分统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个人愿望,较少考虑社会需要,从而忽视了职业的社会价值。他们的择业标准主要以满足“自我需要”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作为首要因素,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

(三)就业期望过高,综合素质欠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才储备资源大大增加。大学毕业生资源的总量增长,使得其稀缺性逐步下降。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的高层次稀缺人才逐渐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大学生的个人优势已经逐渐消失。但是,许多大学生优越感仍十分明显,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将工作地点、经济收入、发展前途作为三项重要参考指标,导致就业期望居高不下。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许多大学生集中向往去大城市、党政机关、主要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单位,而对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和艰苦行业往往不屑一顾。与此同时,部分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就业期望过高就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转变大学生择业观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曲折复杂的长期过程,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因此,在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择业观教育为主要抓手,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增强择业观教育的实效性,拓展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空间与层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以知识报国的高尚情操,端正自强自立的主体意识,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注重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其次是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敬业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最后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增强挫折承受能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开始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应变能力、人际关系调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的考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关注远超于对大学生知识体系和水平的考察,重能力胜过重学历、重人品胜过重文凭、重素质胜过重知识的趋势已逐步显现。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更多集中在是否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是否党员、有何专长、实践动手能力如何等方面。因此,高校必须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体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深化、升华和内化,增长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三)深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高校有义务也有能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为转变大学生择业观提供体制保障。深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高等教育课程大纲,列入教学计划,并贯穿大学教育始终;其次,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职业,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理想,更新择业观念,帮助大学生发现和了解自身特点与专长,结合社会需要,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符的择业观念;最后,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学历高、业务强的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专家队伍,要不断补充熟悉市场、善于管理、精通业务,具备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的人员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使就业工作实现专业化、专家化。

[参考文献]

[1]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篇3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引起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般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分析把握。从客观因素上来讲,首先,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就业形势。随着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难免遇到曲折和艰辛,这时大学生难免出现择业挫折。其次,毕业生政策有着严肃性和权威性,分配政策的执行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步骤,如果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就业指导或政策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政策缺乏了解,我行我素,这难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再次,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不正之风还有一定的市场,往往出现好差学生分配上的“错位”现象,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信心动摇,导致价值观、择业观上出现了嬗变,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中的挫折问题。从主观因素上来讲,首先,一个人择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固然是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当然,在择业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择业技能和技巧运用不得当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其次,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业观念不更新,确定就业期望值偏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心理困惑,产生消极情绪。再次,择业动机冲突引起择业挫折。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心理冲突不尽然,还有更复杂的趋避冲突、双趋避冲突等等。

2.择业挫折应对

2.1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的特点

2.1.1理性化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储备较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维理性化色彩较浓,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大学生在应对择业挫折过程中往往有理性成分。

2.1.2多样性

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种,而具有多样性特征,应对方式方法以自我控制、认知超脱、补偿、转移、潜抑、奋进等较为多见,这正是大学生特殊群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2.1.3封闭化

大学生在应对挫折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往往重于自身的力量而忽视社会的支持作用。

2.2如何有效应对择业挫折

战胜择业挫折,社会、学校等外界环境是重要的。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学校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但要想真正战胜挫折,主要是依靠自己,这里重点谈一谈择业受挫的自我应对。

2.2.1正确认识择业挫折

大学生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这是正常的。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它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对择业挫折所持的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有的大学生怕就业,怕失败,对挫折不理解,认为不应该发生;有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过分片面化;有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夸大化,想象得非常可怕,无法挽回等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受挫后,要保持冷静、理智,树立自信心,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性质及严重程度,然后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可行性,最后付诸实施。

2.2.2积极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挫折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体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较轻,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减轻情绪上的痛苦,从而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提倡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升华、认同、补偿、幽默等。

2.2.3强化社会支持意识,克服封闭性应对

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多采用封闭式应对方式,而较少寻找社会支持,这可能与大学生自尊心较强有关,这可能与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具有不可公开性有关。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等等。在同样的就业挫折情景下,社会支持较多的大学生,受到的挫折伤害小,解决问题的策略多、速度快。社会支持是择业过程中有效增强挫折承受力的又一有力武器。当然,社会支持不是“拉关系”,搞“不正之风”,而是在择业受挫过程中的关怀、爱护、帮助、信任、安全和指导,不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而因此忽视甚至完全否定社会支持。

篇4

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更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择业抉择。改革大潮为大学生择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筛选更加严格,加上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时就开始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择业心理,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纷繁复杂。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普遍而永久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前进与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必然问题[1],因此关注大学生择业,找到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对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无疑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调查,一方面从中了解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探讨高校在大学生的择业教育方面应该进行哪些必要的改革,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择业指导工作。因此,本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已有的研究看,大学生在择业中产生心理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马忠祥从两个方面总结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一些观念对大学生择业观的误导:(1)社会各行业间的工作性质不同,各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经济报酬、福利待遇不同,形成社会对不同职业所形成的认识与评价。(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有偏见[2]。在国家政策方面罗小燕认为:(1)目前社会还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全国地区人才需求难以保证。(2)地区和行业保护政策不能保证毕业生择业的公平竞争。[3]在张道祥的调查中指出:经济待遇高不高,是否是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已成为不少大学生择业的唯一或最重要的标准[4]。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处于过渡时期,黄发友认为就业制度的转变,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5]由于长期受传统的“统分统配”思想的影响,学校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少,专门指导学生就业的机制还不完善,学校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最后,个人因素。这是大学生个体在择业过程中产生各种积极或消极作用的特有因素。刘圣陶和尹小萍认为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包括个人的综合因素、择业心理因素、求职方法等方面。[6]总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是复杂的,既受当今社会现实观念的影响,又受就业政策所制约;既受现实教育指导缺失的影响,又受自身发展条件的制约。文献中对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研究集中于毕业生,本文对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调查并不局限于毕业生,对二三年级的大学生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影响因素的学校维度上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分析其原因,并试图找到学校在开展择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择业就业。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是从S大学各院系中随机抽取两个系,然后从两个系的二、三、四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再在班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研究工具: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自编大学生择业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围绕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进行设计,包括六个维度: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知识能力方面、动机兴趣方面、职业信心方面。调查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因为每个维度中的各因素均为计数数据,故在数据分析时多采用描述统计对各因素进行描述,对于一些因被试特点不同可能存在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年级、性别的差异检验,以探讨不同特点被试的择业心理。

三结果分析

1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年级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二、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在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方式和对学校择业指导的关心程度上都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值都为0.000,在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方式上,二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21人选择了职业生涯规划、14人选择了职业发展咨询;三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13人选择了素质拓展、16人选择了个性发展咨询;四年级的大学生中有19人选择了个性发展咨询,说明低年级的学生更关注学校对他们进行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而高年级的学生更希望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对学校择业指导的关心程度上,二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31人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要;三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23人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要;而四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29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的关心程度表示一般。在对理想职业的信心上,二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21人选择了较高;三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有16人选择了较高;四年级的40名大学生中只有7人选择了较高;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对理想职业的信心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

2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内部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生存问题,占了85.00%,只有2.5%的大学生选择了择业目的在于为他人服务,选择为祖国贡献的只有0.8%,有一半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职业的稳定性,其中70名女生中有59名女生选择了稳定性,经济效益是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因为大学生面临着恋爱、结婚、建立家庭这三项需要大量经济支出的人生大事,以及成家后养育子女的大笔经济开销,所有这些都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且目前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工资收入,因此,大学生择业时对经济收入考虑的较多,是可以理解的。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能力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大学生择业时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表1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年级差异性检验

表2影响大学生择业因素的内部差异性检验

四讨论

1学校在大学生择业就业教育上的改革

通过调查发现二、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方式和对学校择业指导的关心程度都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低年级学生更希望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所以对学校的择业指导比较关心,但四年级的学生普遍表示对学校择业指导的关心程度一般,甚至有少数学生认为可有可无,这可能与大四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择业就业指导有关,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指导主要表现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负责为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校园招聘、进行就业管理等工作,工作对象主要为毕业班学生,但事实上,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选择”,它往往伴随人们身心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

研究发现,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对就业准备影响最大,在同等条件下就业准备越好找到的工作就越好,[7]在职业选择与定向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8]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帕(DonaldE.Super)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各种职业行为的分析为依据,从年龄阶段分析发展的过程,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他认为,一个人进行职业生涯选择的历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因为无论从人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还是从社会活动的变化加速对之产生的影响来看,人的职业心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不可能一次完成。在20多年的跨国研究和规模研究的基础上,萨帕将人的职业发展分成5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又可细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

因此,学校要在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择业就业教育,增强择业就业教育的有效性。在一年级时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性、兴趣和专长,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以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在二年级要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职业市场,收集职业信息,以自我评估的结果为依据,从广泛的兴趣范畴中选出特定的职业领域。在三年级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自己期望的职业领域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一些相关的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并据此评估自己的职业选择。四年级应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与职业实践中所获得的职业信息相比较,从而列出自己可能将要从事的职业,并在指导下依此做出2年、5年甚至10年规划。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就职前的培训,指导学生学习个性化简历的制作,进行如何写求职信、如何参加面试等专题训练以及举办各种规模的校园招聘会等。

2大学生择业的积极心理

大多数文献都分析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但对于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体现出的积极心态的研究比较少,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也有积极的一面,如在对“如果你是今年的大学生,你就业优先考虑”这一题的调查中,接近一半的大四学生选择了只要有工作就行,体现了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积极心理,这是当代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空想趋于现实的心理反映,在“您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最重要的要求”这一题的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能力水平,可以看出随着人才市场运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用人单位选人标准日趋指向“能否胜任工作”的客观现实,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都持一种“凭实力说话”,靠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去找到理想、中意的用人单位的良性心理,这种心理相对以往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相信亲戚朋友是一个有力的支持,社会关系与背景至关重要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对“选择职业时当被拒绝时你的反应”这一题中,有超过90%的大学生能在择业失败中迅速调整自己,恢复信心,说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正视现实,敢于竞争,善于捕捉机遇。在对择业最需要培养的能力的调查中,大学生都能意识到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应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强.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指导教程[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马忠祥.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的分析与思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72-74.

[3]罗小燕.竞争机制下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和引导[J].广东工业学院学报,1999:62-76.

[4]张道祥.澄清择业的六个误区[J].中国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前景报告,2002:20.

[5]黄发友.影响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J].调查报告,2002:84-86.

[6]刘圣陶,尹小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因素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59-61.

[7]唐钧.适应竞争现实,做好就业准备,关于大学生职业设计的调查报告[J].当代青年研究。

篇5

【关键词】择业焦虑;农村大学生;影响因素

目前就业形式严峻,择业焦虑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择业焦虑现象表现的更为严重。文章旨在分析农村大学产生择业焦虑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合理的化解焦虑情绪,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择业焦虑的内涵

大学生择业焦虑是大学生在面临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状态性焦虑,具有明确的原因,焦虑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与择业的场面和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是相符合的,同时择业焦虑伴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神经功能的障碍,随着择业问题的凸显而逐步升高,随着该问题的解决,择业焦虑即会解除。

二、农村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

(一)相关制度和体制的束缚

一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富有成效就业制度,但还存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这些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仅增大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和不愿意回农村就业的愿望,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毕业生难以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资源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也不同。城市学生的父母一般要比农村学生的父母学历高、见识广、职业好,可以利用自己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在农村务农,眼界相对狭隘,占有的社会资源少,对自己孩子的择业,提供的帮助相对较小。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使农村的大学生的对社会产生不公平感,屡次的择业失败使农村大学生失去对社会公平的信任,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二)个人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心理素质差

首先,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他们对自己的择业期望和当今的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差异,没有对自己的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毕业季来临之际,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迈向职场而农村大学生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势必会产生焦虑心理;其次,择业认知不到位。择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和择业相关的内容的了解、认识、分析和判断,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择业时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部分农村大学生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能够把专业知识学好,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殊不知,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同于以往;再次,心理素质较差。部分农村大学生生活条件一般,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比较单一,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比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对自己的了解不是很全面,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表现的自我,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长期存在的这些差距在面临实际择业时遇到竞争对手的时候就导致农村大学生表现出自卑、自责和焦虑不安的情绪。

(三)学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教学计划有待完善

就业指导就是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在各高校开展的情况参差不齐,很多学生也在被动的等待,不知道该如何择业、应聘,对于信息的掌握非常有限,从而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焦虑的产生。农村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尤为突出,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从个人到家庭成员对于就业信息的了解非常有限,择业途径单一,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如意,如果这种隐形的隐患不及时解决,就会加大这些悲观失望的情绪;学校的实习机制不健全,有些实习和同学们的专业不对口,有些实习不是在征求同学们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有些同学实习只是为了应付,并没有在实习过程中巩固自己的所学,更有些学校直接不组织实习,让同学们自主实习,很多农村大学生自己找不到实习单位,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四)农村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上讲,家庭结构、家庭的发展周期、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等,都会对孩子的人格结构和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农村孩子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父母的文化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会相比城市孩子的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上要略底,父母受教育水平要底,眼界要窄。因此农村孩子的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所起的作用有限。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农村大学生会产生焦虑、急躁情绪;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的推广,很多大学生需要穿梭于不同省市地区的大型招聘会,需要购买相关的衣服和交通票,这些费用无形之中加大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原本农村大学生上大学就给家庭增加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给家庭和父母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压力。因此,很多农村大学生只好选择就近的招聘会或参加校内的人才交流会,这样就会失去更多的就业和可供选择的机会,很难找到自己理想的就业单位。

三、化解农村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政府相关就业制度

首先,针对农村大学生建立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由于农村大学生从小在农村长大,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吃苦耐劳,对农村适应性强,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等优势,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予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大学生积极返乡创业,在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消除区域,行业壁垒,为农村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竞争机制;其次,政府要积极进行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壁垒,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再次,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经济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使农民受歧视的思想得以改变,增强农村大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软环境;同时国家应树立大学生艰苦创业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广大农村大学生以之为榜样,发愤图强,积极进取。

(二)完善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

首先,学校要认真进行就业指导的相关制度安排,对就业指导老师进行积极培训和持证上岗,针对农村大学生的特殊情况,要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内容和方式,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这样效果才会明显;其次,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专业,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接轨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实习,学校帮助他们联系合适的实习单位,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培养相关的技能;再次,应加强对农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规划。职业规划的进行是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同时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职业选择上更为客观、准确。

(三)大力提升农村大学生就业素质

首先,农村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行动改变未来。农村大学生要敢于破除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敢于直面现实。诚然,如果能够扎根大城市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享受更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如果能够在大城市扎根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是,会面临更大的更激烈的竞争压力。当代农村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开阔思路,不只仅局限于大城市,更要有投身于农村的勇气。当前就业形势压力大,农村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自身的能吃苦耐劳的优势,去农村具有天然的优势,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其次,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农村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出色的表现,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要活学活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不仅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技能的培养,使自己具有一技之长,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有专长又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再次,要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心理辅导是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自我理想与社会现实、希望与失望、目标与挫折发生冲突而导致的巨大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常常使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失衡,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并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和解决,会很有可能引起相关的心理疾病。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心理学上的相关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帮助农村大学生度过择业心理焦虑的难关,培养他们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调适能力,能够直面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解决。

(四)加大家庭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引导和支持力度

首先,加大家庭教育引导的力度。家庭要给予毕业生正能量,家庭要孩子的就业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鼓励子女积极就业。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农村大学生的择业者来说,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是他们继续奋斗的精神动力。同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充分掌握实际情况下,支持孩子自己的决定,不对孩子的选择进行过多的干涉,不能专制强权,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行业和就业目标,避免他们因无法正确地处理家庭和自我之间的分歧而产生消极避世的不良心态;其次,父母要在自己的能力承受之内尽可能的为子女提供财力支持,为子女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物质帮助;再次,家长要转变就业观念。毕业生家长要改变传统的以稳定为首要选择因素的择业标准,家长应该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进行全面和科学的了解之后,结合子女的实际情况,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判断。家长应在感受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思考,对自己的就业观念不断进行修正和提高,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 赵云龙,赵建新.论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J].社会心理科学,2010(2):774.

[2] 唐宏等.大学生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3):56.

[3] 李春香.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分析[J].开封大学学报,1999(2):70.

[4] 郑少萍,陈沙麦.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6.

[5] 张弛,刘鹏.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35.

[6] 陈啸等.大学毕业生就业成本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2):35.

[7]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3):l7.

篇6

作者简介:程玮,广东培正学院助理校长,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广州/510830)

*本文系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资助课题“基于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大学生生涯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ZY062)、2012-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基于心理能力发展的多维课程开发与教学策略”(课题批准号2012C053)的成果之一。

摘 要:马斯洛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本研究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编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问卷,通过对10所不同类型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取样,经过SPSS统计分析大学生择业需要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择业心理 ;需求层次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强调人类所有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不是由性本能引起的。他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动机理论,也称作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即为人格动力理论,其将人类的需要依次从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种层次”[2]。他认为这些需要是有层次的,并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优势层次,以动力系统的方式开发潜能,组建行动,促进人格健康优化发展。一般而言,人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逐渐上升的过程,在满足高层次需要之前,必须先部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需要,以此类推”[3]。但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们关注的需要满足的重点显著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十分注重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或获得。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自己有力量、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自由的渴望。他尊需要是指被人承认我们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包括希望自己有名誉、威望、地位、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赏识。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的需要,“指促进个人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的需要,是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促使个体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人”[4]。从某种意义而言,自我实现需要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其追求经验的不断扩展、生命意义的丰富、生命价值的提升,进而构建健康和谐的人格。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需求调查与统计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广州、上海、武汉、咸宁、新乡等大中城市的10所不同类型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取样。样本包含不同学校类型(包括重点与非重点院校,重点院校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5所,非重点院校包括上海海洋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咸宁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5所)、不同的学历层次(本科与专科)、不同专业性质(文科包括文法类、经济类和艺术类;理科包括理工类和医学类)、不同生源地类型(城镇(包括城市和县镇)和农村),性别(男与女)、年级(高年级为毕业班年级,为专科的大三和本科的大四;中年级为专科的大二和本科的大二和大三;低年级为本科和专科的大一)。本次调查共计派发问卷1200份,其中有效问卷974份。在有效问卷中,男生452人,女生515人,缺失值为6;其中本科生共计 800人,专科生共计170 人,缺失值为4;大一学生275人,大二学生306人,大三学生219人,大四学生174人;文法类学生214 人, 经济类学生195人, 理工类学生442 人, 艺术类学生41人,医学类学生8人,其它70人,缺失值为4;来自城市的学生291人,县镇学生196 人,农村学生444 人,缺失值为43。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七层需要层次理论。自编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问卷过程中,首先对100名大学生预调查,让他们对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需求进行自由联想,填写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其次,收回问卷,对短语或句子进行归类和整理。最后由2名心理学教师和10名心理学专业学生共同讨论筛选测量条目,确定了24条短语或句子作为测验项目。正式测验时让被试对这些短语或句子进行5级评定。对正式测验题目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 α系数为0.968,问卷信度较高。

(三)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自编的择业需要层次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1。

表1 择业需要差异分析

(续表1) 注:**为.01水平上差异显著,*为.05水平上差异显著。

根据表1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在审美需要上的得分差异显著(F=4.207,p=0.041),非重点院校的得分(9.27)要高于重点院校的学生(8.86)。(2)在安全需要水平上,女生的得分(12.74)与男生得分(11.76)差异极其显著(F=5.314,p=0.005)。(3)在认知需要上,女生得分(12.63)与男生得分(11.81)差异显著(F=4.089,p=0.017)。(4)文科生(5.68)与理科生(6.03)在生理需要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F=7.741,p=0.006)。(5)城镇(11.93)与农村(12.68)的学生在安全需要上的得分差异显著(F=4.648,p=0.031),农村学生在择业安全需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6)不同年级的学生,低年级、中年级、毕业班择业的七种需要没有差异。(7)本专科学生在七种需要水平上不存在差异。(8)重点非重点、专科与本科、城镇与农村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男生与女生在择业中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差异。(9)重点与非重点、专科与本科、城镇与农村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男生与女生在择业中尊重需要没有差异。

三、择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基于择业需要差异分析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中对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没有差异。这印证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的现代人普遍注重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注重择业心理整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大学生择业与就业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适应、个性化和整合三个阶段。择业心理整合就是把个人表现出来的独特择业心理结构中为社会现实或群体所认可和支持的部分整合在现实或群体中。因此,面对择业心理需要满足与就业现实中出现的满足缺失或低水平满足问题引发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或失衡等择业心理问题,大学生关键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和职业认知,疏导不良的择业情绪,提高择业心理承受力,提升职业胜任力,优化择业心理结构,促进职业人格完善。

(一)构建发展的职业价值个人构念系统

职业认知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心理结构的基本力量,对职业期望有较强的决定效应。因此在认知层面帮助学生建立发展的职业价值个人构念系统是关键。个人构念是心理学家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构念是指觉知、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5]认知因素的核心是职业价值观,而这一层面的构念系统,决定个人解释和评价职业的独特方式,使个人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产生择业心理定势,引导未来职业生涯的选择性与预见性,并对择业决策和职业行为产生决定效应。

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成分,它与大学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及心理认知水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的生涯发展意义,强调将自我、社会与职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生涯发展观来代替过去的职业观。因此,职业选择也就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个职业的问题,而是应该将其放到职业发展这个大的背景下作长远考虑与规划的问题。[6]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认知系统,对职业的选择和衡量有多种要素的参与,但各要素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职业外显性物质价值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是贯穿一生的过程,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与增进也是永不间断的,职业的发展路线更不是单一或一成不变的,个体要根据主客观的现实情况动态的整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使职业期望变为现实。职业价值观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发展因素,包括符合兴趣爱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工作有挑战性、能发挥自身才能、工作自主性大、能提供培训机会、晋升机会多、专业对口、发展空间大、出国机会多等等,这些职业要素都与个人发展有关。第二,保健因素,包括工资高、福利好、保险全、职业稳定、工作环境舒适、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等等,这些职业要素与福利待遇和生活有关。第三,声望因素,包括单位知名度、单位规模和权力大、行政级别和社会地位高等,这些职业要素都与职业声望地位有关。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重点与非重点、专科与本科、城镇与农村、文科生与理科生、男生与女生在择业中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差异;农村学生在择业安全需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安全需要水平上,女生的得分与男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在生理需要上,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可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越来越重视发展性因素,而对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的重视程度则因人而异,差别较大。大学生应根据主客观的现实情况动态的整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总之,职业的选择和需要满足不是当前利益的选择或满足,而是个体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二元结构的职业能力的不断增值过程,即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性的态度型资产是职业能力基础,以问题解决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因此在多元、多变的现代社会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大学生要使职业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将职业与自我生涯的发展梯度结合起,以发展的战略眼界不断整合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胜任力,这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生活和职业尊严感,以达到自我实现。

(二)生成有效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要件,反映了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及适应的速度和能力,并调整个体对择业方向的定位。应激又称为紧张,是由紧张源引起的,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某种刺激和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较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和变化。[7]应对策略是个体努力对抗压力的一种手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着重问题的应对,即当事人估计压力情境以改变现存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另一种是着重于情绪的应对,即当事人尝试减轻焦虑而不是直接处理产生焦虑的情境。[8]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个体在遇到矛盾、冲突、困境时,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的心理调节方法和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9]。“个体面对挫折情境,一般会利用心理防御机制,但若极端应用和发展则会形成精神症或精神病状。”[10]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择业安全需要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在安全需要水平上,女生的得分与男生得分差异极其显著。这一结论可解释为:就普遍意义而言,就业市场本身压力增大,导致大学生择业的压力加大或紧张程度提高,这属于影响心理应激状态的外部因素。具体而言,在现实社会的就业市场中,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社会性性别歧视或职业性性别歧视的可能性较大,就业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就业压力较大。有研究表明:“择业中的性别歧视使女性正在成为中国就业压力最大的人群,其中女大学生和城市下岗女工这两个群体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11]此外,女性还面临就业中的性别隔离问题。国际劳工局曾指出:“全世界劳动者中约有一半都是在某一个性别主导的职业中工作,男性主导型职业在全国是女性主导型职业的七倍以上。另外,‘女性’职业与‘男性’职业相比往往是缺乏价值的,所提供的收入低、地位低和提升机会少。”[12]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其家庭的社会资本和经济基础、可利用的支持性社会资源比较匮乏,诱导其综合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他们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往往选择到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地区工作,而这些城市或地区生活成本和生活水平较高,潜在的生存压力也较大,因而在安定、有序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方面需要会更加强烈。因而大学生学会合理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可减缓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状态和消极反应水平,缓解消极反应诱导安全需要的低水平满足。

(三)形塑健康的职业人格

人格是大学生择业心理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其对职业决策和择业行为方式有决定性的作用,使行为方式具有个性化。“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是个体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价值评价的心理品质。”[13]健康性格是保障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决定大学生择业行为方式个性化的核心因素。拥有健康性格的大学生可以顺利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积极和理性的择业心态。在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往往是产生严重择业心理矛盾及导致择业挫折的根本原因。而择业挫折的主要诱导原因往往是由于择业心理需要未得到满足或满足水平低等内在因素引发的,而个体心理矛盾和主观需要满足感问题暴露了个体深层次的人格问题。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择业的七种需要没有差异,本专科学生在七种需要水平上不存在差异。这可解释为在大学整个过程中,个体职业需要的发展贯穿大学生生活始终,并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在认知需要上,女生得分与男生得分差异显著。这可解释为女大学生更注重或期望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并在知识的学习积累中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的核心基础是职业人格。健康职业人格的形塑是大学阶段提高个体职业发展深层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层质量是指个体人格发展中那些不外显,难以衡量而又对其长远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动力性因素,如人生观、耐挫力、思维方法、自我概念、成长中形成的潜意识等。这些是职业人格结构的核心元素,也是保障大学生择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人格健全和健康是相对的,是毕生发展的过程,完善人格的关键是个体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这就需要在正确的自我觉知的基础上,重新自我评估,全方位深刻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与职业定位的匹配性问题。在对自己有了充分认识后,理智、冷静地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找到自我的恰当定位,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的位置。”[14]在此基础上,个体就会对社会或职业怀有深厚的情感,并构成职业场中的主导性心境,对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反思性系统思考,并会为职业目标的实现不断强化学习、调控行为、整合人格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会获得种种知识技能,扩展能力,丰富思想,使“自我”效能感增强,而且历练了意志力,使职业人格更加成熟,这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性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3][4]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10,311,315.

[2]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374-375.

[5]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254.

[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3.

[7][1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616,14.

[8]张小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76.

[9][10]张明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46.

篇7

【关键词】就业;问题;引导

高校就像一座工厂,学生就像一件物品,这件物品如何精雕细琢,成为一件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需要高校这个大车间给予其培养提炼,随着每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从2001年开始,由 100多万陡增到今年的600多万,而艺术院校学生的培养也由十年前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可是我们发现,部分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很多的艺术专业学生仍然摆脱不了精英教育观念的束缚,认为学艺术的毕业以后就应该有更好的工作,就应该高人一等,实际上,大家都是刚出校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毕业生,你凭什么就应该比别人有更好的回报呢?当然要想在四年毕业后能够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需要诸多因素。根据近年来我所参与的《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和06年、09年随学院相关部门同志前往四川成都和广东地区的两次用人单位走访和毕业生调研以及工作四年来送走三届毕业生的一线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形成此文,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讨艺术院校大学生择业观念意识和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就业市场竞争中去。

1 艺术院校大学生择业意识观念的调查

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这是我院近年来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就业意识和状况的问卷调查:

1.1 你是否会围绕你的专业选择职业:

1.2 你选择考研、双学位的目的:

1.3 你的薪酬预期值(元/月)是:

1.4 你的就业意向地区:

此外,我曾走访有我院毕业生工作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深圳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等单位,进一步了解我院毕业生在这些单位的工作状况,听取他们工作中的点滴。同时,我力争在带每一届毕业生的时候了解一下他们对于就业的想法。由此,得出以下五点:

(1)强烈的专业认同感。由于艺术教育是高成本投入以及大部分学生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学校引导的盲目性,使得学生认为:我进入艺术院校学艺术专业出去就一定要做老本行。而从前面调查的第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一定会与会的比例占到了56.36%。这也使得怀着憧憬进入艺术院校读书的莘莘学子对于学校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真正进入学校后经过四年的学习走入社会就能很顺利的进入相应的领域里工作吗?我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四年后,进入对口行业的只占到班上25%左右,大部分人都转行从事了其他职业。

(2)研究生教育本来的意义正在失去。研究生本来是对于所学领域里的进一步深化研究而给予的一个学历认证。可是很多同学认为:找不着工作就考研,读了研究生就有更多机会找到好工作。而从艺术院校的专业特殊性和学生自己的本人意愿来看,前些年,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签到高校做老师,但是门槛就是考研。十年的时间,我院的研究生数量由几十人上升到现在的400多人,可是反观我院这两年来的研究生签约状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那种读研就可以进高校做老师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有的同学在读完研究生之后觉得:也许三年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学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比在学校读三年意义更大一些。

(3)消极的就业态度,悲观的就业心理。有些同学认为:我学艺术的卖张画或设计一个作品就可以赚不少钱,这些单位薪酬太低,上班没什么意思。这使得我们同学对于毕业后薪酬的预期值要比其他普通院校的高,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积极找工作的愿望。而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在学校附近开开培训班,整个画廊买卖画什么的或者在学校附近开一个微型设计公司接点业务,要么就是在学校附近做自由职业人。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就业了。

(4)较强的就业地域选择性和不稳定的工作性。经过调查,还有的同学认为:学设计就应该去一些大城市或者更发达的沿海地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本就没有想过小地方,具有强烈盲目的“人往高处走”的想法,这就造成:一是“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特别严重,二是毕业没两年换上十来八个单位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06年去成都调研时,就有用人单位反馈:流动性太大,使得用人单位觉得用这样的人不踏实。

(5)模糊的就业政策意识。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学院和国家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的清楚程度也不是很高,很了解的只占5.05%,这也使得我们的毕业生对于就业没有清晰的概念,大四了还懵懵懂懂,不知所措。就业指导体系没有综合性院校完备。例如:

1)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强,特别是艺术院校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可是通过平时与他们的沟通,他们对于自主创业的真正概念和意义还并不是很了解,可以说很薄弱,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我在学校附近办个十几人的美术培训班也是自主创业,为此,我所在教学单位曾与重庆大学人——大学生门户网,商界传媒合作,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态分析讲座,学生觉得他们听到的和自己原本想的是不一样的,很受启发。

2)很多同学就业意识淡薄,例如在个人简历问题上,不知道如何制作,对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甚至有些同学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计划体制下学校分配工作进行推荐联系起来。

3)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大四了,对于自己的专业出路是什么都还没有搞的完全清楚,更不要说对于自己的前途问题的设想了。

以上五点是根据近些年关于毕业生一系列的工作得出毕业生在择业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例如求职、考研与求职、自主创业等等。当然通过工作,使得我们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四年级毕业生的事情,它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大学四年的始终。

2 艺术院校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及相关的针对性政策

面对学生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我们艺术院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应对就业压力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

2.1 首先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应该使得他们有这样的认识:用平常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学校,不要认为自己出来就是艺术家,为四年以后的就业提前敲一个警钟。同时,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开设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使他们一入学就知道之际四年该如何渡过。

2.2 是否应该增加一些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相关课程可以作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的一部分?例如:心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演讲与礼仪等等,这样会使得他们认识到:其实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专业好就可以,包括人格魅力的塑造,与人的沟通这些都是步入社会后非常重要的软件。而从调研结果来看,多家用人单位表示:人品往往比能力更重要。艺术院校的学生在礼仪方面、人格的塑造方面比普通院校相对薄弱,更多学生更加认可的是个性的张扬,我行我素,其实,当他们毕业进入一个团队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会四面碰壁,工作无法开展,我想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受来影响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例如讲座、电影电视资料、团队心理辅导等来感染学生。这样,那些随意毁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三暮四的现象就会减少,我们培养的学生才是健全的优秀大学生。

2.3 有针对性地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在分析了每一类同学的就业想法之后,我分别从本年度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考研与求职、如何进行自主创业、离校前相关手续的办理等6个方面为2007届、2008届应届毕业生进行讲解,使得毕业生知道自己在大四应该做什么,消除他们盲目的想法,冷静的面对就业。

2.4 平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面对毕业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工作签哪里了其他一概不问,把学生的就业仅仅当作自己的一个工作任务,其实学生还有很多不清楚不了解的地方需要向你进行咨询,很多时候,也许你的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受益一辈子。

2.5 运用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他们的求职技能。这需要我们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课程、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势来激发他们,让他们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有意义的。

把一名满怀憧憬的热血青年迎进象牙塔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块玉雕地更加细致完美,我们不希望四年以后,当他们出炉的时候,是一个四不象而被社会打上不合格产品的烙印。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本来就比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薄弱,择业视野上,灵动性上,成熟与理智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引导。今年,教育部出台了20条新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内容大致涵盖四个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这些都是很好的促进我们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我相信: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本着教育、管理、服务、关爱的观念,通过有效引导,定能够使得他们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参考文献

[1] 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地;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01-02

一、引言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在大大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而高校毕业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就业的难易程度。为了掌握当前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情况,课题组对部分杭州高校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予以了实地调查,并对其择业地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对引导大学生就业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择业地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1.数据来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79份,回收率为97.67%,其中有效问卷为858份,有效率为95.33%。本次问卷发放主要针对在杭高校。

2.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情况。课题组将大学生择业地意愿分为六项,分别为中西部农村、中西部城镇、中西部城市、东南沿海农村、东南沿海城镇、东南沿海城市,每项选择比例分别为3.50%、8.74%、10.14%、5.94%、11.89%、59.79%。由此看出希望在中西部地区择业的大学生仅占22.38%,而在东南沿海地区择业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达77.62%,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比例接近60%,这一情况与现实基本相符。相对于中西部地区,大学生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择业的意愿更强,且两者差距较大。从农村、城镇及城市这三个层次来看,所占比例分别为9.44%、20.63%及69.93%,三者差距非常明显。

3.影响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的因素分析。(1)模型的确立与变量的选取。Logistic模型适用于分析因变量为非连续变量的回归分析,本文研究的对象大学生择业地意愿为六项非连续性变量,因此选用Multinomial Logistic(多元逻辑)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比较适合。根据以往众多学者研究2-4]和课题组实地调研情况,文中初步选取了10个对大学生择业地点意愿选择具有影响的关键因素予以考查。这些因素分别为:性别、生源地域、生源类型、专业类型、工作离家乡距离、工资收入、单位福利、行业发展前景、城市户口、个人才干施展。(2)计量结果与因素分析。对数据的具体计量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最终影响因素计量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杭州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生源地域差异对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存在显著影响。对期望在“中西部农村、城镇及城市”择业意愿影响非常显著。这表明,中西部生源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回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西部生源毕业生在东南沿海地区择业时绝大多数得依靠自身力量,家人对其在东南沿海地区就业的帮助不是很多,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另外,相对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更熟悉中西部的环境,因此,回自己的生源地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2)择业地点与家乡距离的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择业地意愿。从表2可以看出,工作地点离家乡距离对“中西部农村和城镇”影响且非常显著。出现这一结果,表明选择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城镇地区择业的大学生,更倾向选择在离自己家乡近的地方择业,而对于选择“中西部城市”、“东南沿海农村及城镇”的这些大学生,距离家乡的远近程度对他们择业地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择这三个区域就业的学生比较重视择业地的经济环境和就业发展前景。(3)工资收入仅对“中西部城镇”影响且非常显著,而对其他意愿选择影响不大。这一结果说明,对选择在中西部城镇地区择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工资收入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于选择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学生而言,收入固然重要,但他们更加重视的是个人的长远发展环境。对于中西部农村,期望月薪高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会选择这一区域。(4)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还取决于生源地类型的差异。从1中看出,生源地类型对“东南沿海农村”地区有影响且非常显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生源类型为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相对农村的大学生更愿意在东南沿海农村地区就业。大学生之所以愿意选择在东南沿海农村而非中西部农村地区择业,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好,有的甚至超过了中西部城镇地区,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农村差距相对较小,正朝着城市、农村一体化的前景发展。(5)当地的行业发展前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择业地意愿。选择在“东南沿海农村”及“东南沿海城镇”择业的大学生对行业发展前景重视度非常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且多以民营经济为主,很多数企业都是新兴企业,发展前景都比较好,这为大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

四、结论

1.生源地域和生源类型的差异对大学生的择业地意愿选择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2.薪酬的期望对大学生择业地意愿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正在逐渐降低。

3.“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依然影响着大学生择业地的意愿选择。

4.大学生在择业地选择上还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绝大多数依然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择业,而非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谢勇,赵亚普,赵琳琳.大学毕业生西部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教育,2009,(4):7-10.

[2]钱瑶,胡君辰,吴小云.影响上海大学生择业意愿的环境因素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6(3):59-63.

[3]南开大学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课题组.金融危机下应届本科生的就业意愿与毕业规划――基于天津市14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2-76.

篇9

关键词:择业;竞争;调适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

(一)竞争意识与信心不足的矛盾

大学生择业的竞争就是基本素质和能力的竞争。通过大学学习,大多数毕业生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和职业愿望,希望通过平等竞争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这部分毕业生勇于参与市场竞争,乐于在博弈中彰显自身价值。但也有部分学生担心自身所学非热门专业,就业口径狭窄;还有些学生因学业成绩差强人意,忧心自身知识储备存在欠缺,不敢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局面。这些都造成了大学生既愿意在竞争中展示自我,又因竞争实力不足导致就业自信心下降的矛盾心理。

(二)寻求安定与冒险心理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多为企业,而企业的发展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巨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部分沿海出口导向型企业纷纷减员、转产甚至倒闭。这些不利因素,都使大学生在去企业工作时多了一份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这种风险意识中表现为部分学生希望到部队、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在寻求职业安稳性的同时,冒险心理依然涌动。既希望拥有稳定的工作,又能够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虽是一种冒险,但可以体验创业的艰辛和可能成功的乐趣。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这种矛盾的心理常常困扰高校大学生。

(三)教育的高投入与就业薪资低迷的矛盾

对于普通家庭,子女的教育经费支出占家庭经济支出首位。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每年的学费和住宿平均在5000-6000元,艺术类学生的学费在6000-8000元,加上生活开支等,一个家庭一年要有1万元的教育投入,这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多子女和贫困地区的家庭来说更是一笔可观的支出。教育成本的高投入会产生高回报的心理期望,毕业生普遍希望在高薪资的岗位、高薪资的地区工作。但中西部地区就业市场薪资低迷、沿海高薪地区竞争激烈的现实,使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和教育产出的低回报形成鲜明落差,这种矛盾给大学生就业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

(四)奋斗成才与功力主义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信息通畅,绝大部分进取心强,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愿望比较强烈,盼望能有机会多锻炼,为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理想、事业的追求上,他们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反对悲观、消极、颓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事业早日成功。

随着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面对种种社会变革,难以抵御物质利益的诱惑,导致功利主义盛行,主观对就业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找到高工资、高福利待遇的工作改变自身境遇,提高社会地位。在求职择业时,很多学生偏爱追求物质待遇高,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经济利益成为择业首要考虑因素,一味追求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五)渴望公平竞争与社会不正之风的矛盾

大学生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加上性格、兴趣、爱好,对于个人职业选择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盼望理想的择业环境、平等竞争的机会展示自我。但是,传统体制的弊病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请客送礼、走后门、递条子等社会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加之人才市场发育不健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择业。因此,价值观与现实的落差,成为引起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要客观评价自己,就要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求职意向、在就业中的实力情况,并做出客观、恰当地自我评估,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自我社会角色地位等。不仅要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更要用"我适合做什么工作"的眼光来全面审视自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职业选择意愿,才具有现实可能性,这样的自我期待才能达到与现实的契合。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拼搏意识,自觉自愿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勇于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三)做好择业心理准备

一是要培养主动的求职心理。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适应范围,注意收集各方面的用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修正职业意向和就业期望水平;二是要培养良性的竞争心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制度为大学生搭建了平等竞争的就业平台,只要勇于竞争,耐心选择,敢于决断,就一定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三是要培养终生择业的心理。择业是自己掌握命运的开始,职业的选择也是终生的,要有变换职业的能力,只要是"金子",就必定会有施展才干的地方。

(四)调整择业期望值

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关键因素。

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就业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不正之风还有可乘之机,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满意,用人单位自扩大以后,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这些都要求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认清社会需求,调整择业期望值,面对人才市场,勇于竞争,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应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五)提高抗挫折能力

参与竞争就难免遇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现实,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急躁情绪,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

[1]李福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霍平,杨景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1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择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2 择业焦虑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1.3 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2]。

1.4 择业嫉妒心理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1.5 盲目攀高心理 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1.6 消极依赖心理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3]。

2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2 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2.4 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 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4]。

3 对策

3.1 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具备一个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3.2 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 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3.3 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5]。

3.4 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6]。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3.5 心理调适方法

3.5.1 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5.2 适度宣泄法 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5.3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3.5.4 注意转移法 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5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59

[4]梁光霞.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