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范文

时间:2023-04-03 07:3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析化学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析化学试题

篇1

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甲烷的燃烧热是-965.6kJ·mol-1,其相应热化学方程式(

A:

C(g)+

4H(g)

=

CH4(g)

=

-965.6kJ·mol-1

B:

C(g)+

2H2(g)

=

CH4(g)

=

-965.6kJ·mol-1

C:

CH4(g)+

3/2O2(g)

=

CO(g)+2H2O(l)

=

-965.6kJ·mol-1

D:

CH4(g)+

2O2(g)

=

CO2(g)+2H2O(l)

=

-965.6kJ·mol-1

2.

对于基元反应:2NO

+

O2

=

2NO2,若将体系的压力由原来的100kPa增大到200kPa,则正反应的速率为

原来的

A:2倍

B:

4倍

C:

6倍

D:8倍

3.

Ca3(PO4)2的溶度积的表示式为:(

A:

B:

C:

D:

4.

对于下列电极反应,,如果增大溶液的pH,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5.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6.

满足下列哪组条件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A:

>0,>0,高温。

B:>0,

>0,低温。

C:

D:>0,

7.

下列何种物质不能起酸的作用

A:HSO4-

B:NH4+

C:H2O

D:CO32-

8.

下列各组溶液哪个不是缓冲溶液(

A:NaH2PO4

-

Na2HPO4

混合液。

B:0.2

mol·L-1NH4Cl与0.1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液。

C:0.1

mol·L-1NaOH与

0.1

mol·L-1HAc等体积混合液。

D:NH4Cl

-

NH3

·H2O混合液。

9.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能加快分子运动的速率,增加碰撞机会

B: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

C:能加快反应物的消耗

D: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10.

对于任意可逆反应,下列条件能改变平衡常数的是(

A:增加反应物浓度

B:增加生成物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改变反应温度

11.[Ni(en)2]2+离子中镍的配位数和氧化数分别是(

A:4,+2

B:2,+3

C:6,+2

D:2,+2

12.

若下列反应2A

+

2B

=

C

的速度方程式是,此反应的反应级数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

配制

FeCl3溶液,为防止水解,应加入(

)。

A:NaOH

B:NaCl

C:HCl

D:HNO3

14.

下列

值最大的是(

A:

B:

C:

D:

15.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C:砝码生锈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正确

16.

欲配制0.20

mol·L-1HCl溶液和0.20

mol·L-1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A:容量瓶

B:移液管

C:量筒

D: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17.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

则27.50%-27.30%=+0.2%,称为

A:绝对偏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误差

D:标准偏差

18.

某人在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移取标准液(ml)

20.00

20.000

20.00

20.00

滴定管终读数

47.30

24.08

23.5

24.10

滴定管初读数

23.20

0.00

0.2

0.05

V(NaOH)ml

24.10

24.08

23.3

24.05

19.

用计算器算得,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为(

A:12

B:12.0

C:12.00

D:12.004

20.

测定CaCO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用NaOH溶液

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A:直接滴定方式

B:返滴定方式

C:置换滴定方式

D:间接滴定方式

21.

用0.10

mol·L-1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H3·H2O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

A:甲基橙(=

3.4)

B:溴甲酚兰(

=

4.1)

C:甲基红(

=5.0)

D:酚酞(=

9.1)

22.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

A:

B:

C:

D:

23.

下列盐中,哪种不能用强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A:(的

=

4.2×10-7,

=

5.6×10-11)

B:Na2B4O7·10H2O(H3BO3的

=

5.8×10-10)

C:NaAc(HAc的=

1.8×10-5)

D:Na3PO4(H3PO4的=

7.5×10-3,=6.2×10-8,=

2.2×10-13)

24.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固体NaOH

B:固体Na2S2O3

C:固体硼砂

D:固体KMnO4

25.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越稳定

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越不稳定

D:酸效应系数的大小对配合物的稳定性无影响

二、计算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

计算浓度均为0.1

mol·L-1的NH3·H2O和NH4Cl混合液的pH(已知NH3·H2O的=

1.80×10-5),若

在一升该溶液中加入0.01mol

MgCl2(忽略体积变化),是否有沉淀生成?(Mg(OH)2的=1.2×10-11)

2.

将铜丝插入浓度为

1

mol·L-1

CuSO4溶液,银丝插入浓度为

1

mol·L-1

的AgNO3溶液,组成原电池。

=

0.799V,

=

0.34V,=

4.8×1012

(1)用电池符号表示该原电池并计算其电池电动势。

(2)若加氨气于CuSO4溶液,使达平衡时氨的浓度为1

mol·L-1,计算的电池电动势(忽略加氨后溶液体

积变化)。

3.

用铬黑T作指示剂,于pH

=

10时,100.0

ml水用去0.01000

mol·L-1

EDTA

18.90

ml,同一水样100.0ml,

调pH为12时,以钙指示剂用同一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需12.62ml,计算每升水中含钙、

镁多少mg

篇2

一、转变教育实习观念,合理定位教育实习目标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的基础性建设和后勤保障等工作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学校规模相对稳定后,学校的工作重点又转向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本科理论教学,然而教育教学实习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中仍被忽视。从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到实习基地建设,从教学实习的管理到教学实习的指导师资,从学生教学实习的实施到教学实习结果的考核,均被“淡化”。加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思想的影响,教育教学实习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经之路。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高师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教育实习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高师教育实习不是高师教育的一个独立的环节,不应仅仅作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检验,而应是整个高师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时间上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教育实习与高师的教学活动、非教学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学校、教师、学生应树立高师教育实习整体化价值观和多元化功能观。它是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经过一个阶段后达到师范培养规格要求的教学过程的整化阶段,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经之路,是对高师产品质量的全面检查,因此它反映了培养合格师资的层次性和全程性。在2001年11月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工作研讨会”上,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强调指出:“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而它目前却是一个薄弱环节。”周远清同志的讲话,将实践教学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从教师专业成长来看,教育实习只是为“准教师”心理、气质、精神状态上向教师和成熟个体跨越的一个中介和过渡,不能仅着眼于培养一位好教师,更要着眼于未来教师的整体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是学校,每位教师与学生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实习观念,端正态度,如此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做出成绩。

二、调整教育实习时间,科学安排教育实习比重

目前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普遍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时间为6—8周,实习的方式相对集中,目的是想让学生们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了解中小学教学现况,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初步培养师范生独立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能力。然而8周的教育实习,实际上学生真正能够上讲台授课的时间至多只有一至两周。一方面,由于实习时间太短,学生往往刚熟悉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角色时,实习就要结束了,就只能讲几节课,不能深层次地理解教育实习的目的,忽视了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参与班级管理等全面的锻炼。另一方面,由于考研、招聘会时间的临近,有的实习生为了一心准备考研或参加招聘会,根本就没把教育实习当回事,只想着应付了事。建立一种“全程教育实习”的理念,即在绝对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的同时,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阶段和连续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方式。可以将教育实习分为两次进行,将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班主任实习、学校管理工作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可以如下操作为:在大学第2学期可以随机选择到师范院校周边的中学进行见习,在第4学期再进行第二次见习可以选择与上次不同的学校见习。如:第一次选择非重点中学,第二次要选择重点中学,每次见习的时间为1—2周。在第6学期可以进行第一次实习,实习时间可相对较短(4周左右),在第8学期进行大实习,实习时间至少应为10周。在教育见习中,学生根据见习安排,积极观察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学校的硬件设施、校园文化等。在实习中,学生要完全融入学校的生活中,体验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应该在实习期间进行教育调查研究活动,如果能将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操作效果就会更好。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学习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进行对照和融合,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笔者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化学学习理论,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学习

就高中阶段多数化学实验而言,在正式实验之前,我们就会相应了解其实验内容、目的、所用器具以及相关实验原理等内容,教师也会对我们的实验流程进行讲解和指导。部分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表现较为兴奋,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流程及技巧后,即开始动手实验,相应忽略了对于实验基础内容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导致实验连续性、完整性差,较难达到自身所期望的化学实验学习目标。就笔者自身的化学实验学习经历而言,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化学实验,均是由不同数量的基础知识组成的,只有真正掌握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实际理解实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在是实验过程中验证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化学实验是很严谨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于操作规范性、连续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我们完全掌握实验操作基础知识,才能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得到实验应有的效果。

二、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化学科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探究性和验证性。因此,在实际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实验探究目标和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仅满足于简单的化学实验流程操作学习,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就笔者而言,化学实验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丰富新奇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探究得出理想结果的喜悦。因此,笔者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习惯暂时忘记教师的指导和书本上的标准流程,从实验课题出发逆向思考“如果这个实验由我自主设计会如何操作”这一问题,然后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器具和试剂,以及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再与教师和书本上的标准实验进行对比,以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实验设计、提高个人能力。事实上,许多实验都有多种实验验证方法,我们实际操作的实验,多数是操作较为简单且安全的实验,按照老师和课本的指导,我们可以较好地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但这并不与探究式实验学习相冲突,笔者在二者的对比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满足,同时化学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实际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扩展学习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生活中许多现象均与化学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时,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化学实验内容,应积极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因素,以不断提高个人化学能力。受生活条件限制,我们可能无法进行过于复杂的实验操作,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练习,提高个人化学实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对于化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如“钠在水中的反应观察实验”实验操作简单且原料易获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钠作为活泼金属的种种特性,包括存储方式、与水的燃烧反应等,同时加强对于燃烧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再比如,酸碱性是高中化学实验经常涉及的一种观察性质,而对酸碱性的判定是使用pH试纸完成的。pH试纸是一种较容易获得的实验材料,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酸碱性检查,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于酸碱性强弱的直观认识。除上述生活实验操作之外,高中化学实验知识还可用于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包括化学方法去除生活污渍、化学防腐等,通过这样的化学生活实验应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化学实验学习经验,从化学实验基础学习、化学实验探索性学习以及化学实验生活化学习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方法,可以总结为基础知识、探索精神和生活实践三点内容,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这三点内容,才能不断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和实验学习技能,进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6(18).

[2]古书奇.自主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化工管理,2015(35).

[3]杨宏伟,侯千金.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

篇4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育精神

在大学阶段,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积极调动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升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有着很多不足之处,将课外教学融入其中,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基础知识。所以说,“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将提高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

一、“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应用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

1.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多学习一些大学体育基础知识,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在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结合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强化接受能力,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身体素质是重要的任务。因此,大学体育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为大学生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水平是指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课内、课外体育活动以及锻炼逐步培养和形成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追求。在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体育精神,并且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责任感、团结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提供了保障。3.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学阶段教学和中学阶段教学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大学教学阶段更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结合当下“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在活动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体育技术技能、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文化。同时,通过学校提供实践平台,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

二、“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1.成绩考评制度不完善。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来讲,课程成绩考核是对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情况的总结。在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过程中,对大学生课程成绩考核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来完成。课外和课内教学成绩在评定过程中存在着不同之处,课内教学成绩的评定以大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为标准,而课外的评定方式主要根据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次数以及活动过程中自主性的强弱来进行。目前,单一的课外评定方式对大学生体育成绩波动性影响很大,所以应当完善该项制度。2.课外活动时间利用不充分,缺乏引导。虽然很多大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对课外活动时间分配不合理,缺少正确的引导。比如说很多大学并没有对课间操、早操、竞赛等一系列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组织,所以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热情大幅度降低,本来时间就缺少的课外活动也没有高效利用,大学体育教师在对课外体育教学活动引导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并不能将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分配合理。3.场地设施并不能适应。“课内外一体化”模式预期效果的需求体育课对大学生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对于学生提高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大学在对体育课程场地设施构建过程中,并没有朝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向进行正确构建。所以,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正确安排各项体育场地及设施,并利用课内和课外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大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重点对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扩展意识以及自身能力。同时,学校要及时解决体育设施紧缺情况,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机会。新时代下大学体育教学应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能够充分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课内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教学活动,通过真正的实践和参与,让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实现身心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樊樱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许家成,牟瑛.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中的应用[J].青年时代,2015(22):139-140.

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97-02

针对目前学校的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课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足,应从改善相关实验教学中着手,创造性地总结出一种新型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学习内容及特点进行改善。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观察力、实际操作、创新思维、实践理论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一、新教学模式下的机电一体化

1.改革机电一体化的教学实验内容。可引进一套关于机电一体化的操作系统,使机电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以此系统为载体,并利用传感器、PLC编程、电力设计、电机驱动、机械传动以及实行机构等科技,来从事机电一体化设计的系统活动实验。此系统中应包含10个单元。每一单元都有相对应的各自特点及作用,每个单元其主要负责的工作任务是将相关工件从原料库中取出,然后进行质量检测分析,直接对非金属部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不同且加工过的部件进行分拣入库。

2.新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首先,教学模式的综合性特点。具体包含机电一体化教材中关于传感器的问题、操控理论的问题以及机械传动问题的内容,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在观察力、实际操作、创新思维、实践理论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得到显著的提升。其次,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特点。主要在于电机、传感器的选取问题;巧妙的设计出电气系统;继电器以及相关导线的创新应用等。再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创新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动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知识应用实际能力以及独立学习问题等方面进行培养。最后,在新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认识。在面对实际困难的教学问题上,对于其中的某个人或者某个小组很难独自完成任务,这时需要学生组成更大的团队进行相互的配合,以此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策略初探。通过整合学术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结构上融为一体。通过整合学术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将原理性的学习内容和与之对应的实践性学习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分析,按照职业岗位职责的要求重新组合,形成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结构上融为一体。课程整合不是课程内容简单的加加减减,而是通过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归纳、整合,系统地形成新的课程,并引进一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以期达到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以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有用的、实用的知识,再由知识转化成能力必然对学生的就业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在对专业理论课程实行整合的过程中,决不能轻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应针对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在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减少理论课课时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打破“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教学内容。

二、关于机电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效果

1.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始,我们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空接线盒,对此学生们或许不知道如何连接接线端处。但在教师不断细心地引导之下,慢慢地使学生懂得传感器、信号输出等问题,从而学生逐渐能够对照图纸完成线路的连接,保证在试验中懂得机电一体化知识,并且以后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2.注重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认识传感器环节为例,起初学生面对传感器,或许会想到许多验证方法,如用手将光电传感器挡住,以此观察灯的变化;用手指拨动开关;将霍尔传感器与磁传感器调换位置进行实验。通过此手段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大大提升。

3.注重加强学生系统学习。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之后,我们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例如学生此前或许单独学习过电力、机械、控制理论、PLC等相关知识,现在可以在老师整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将各块知识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统一整体,以此了解各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达到学有所用,在大脑中形成一张有机组合的机电一体化知识网。

4.注重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单个人或者单个组织的力量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团结协作与团队意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在复杂实验当中开展更广、更大的合作平台,不要仅仅只局限在局部,要从整体着眼,从全局方向把握问题,进行各团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合作基础上,发挥集体的最大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经过实践证明,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充分依据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实验活动为主体,综合应用了相关机电一体化的学科知识,显著体现了电子、机械技术上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相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动脑创新精神起到了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大鹏.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

篇6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

中学阶段,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提中学阶段学阶段体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课堂与实际体育运动活动中需勤于结合,以不断探索灵活多变、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最优成效。

一、强化学生主体性认识,创新运用兴趣与互动模式

中学阶段体育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需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主人翁心态,教师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多模式化教学方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师需要通过联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进一步激发与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正是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关键与基础。教师需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亲切互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指导,以达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教师还需充分了解学生为主的特点,融入情感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共同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教师需使学生在多元化教学中不断进步与提高,学校应提供良好环境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如在进行跆拳道体育选修课程时,教师应重视课堂上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体育运动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多元化教学模式需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仅作引导式交流既可,如对其的运动操作等进行注意事项的示范等内容。此外,还需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锻炼,感受此种教学方式的优越之处。如今,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与学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丰富的多种模式引起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多元化的方式的体育课程真正化为自己的行动。多样化的课程促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这样才可进一步发展教育,体现教育的正确引导性,促进社会进步。让学生愿意去表达思想情感和愿意行动。推进与加大注重体育开放性教学的进程与力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确切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手段与方式转变教学方式,懂得在开放式教学的模式下开放思维,设定教学模式,不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效率。教师需正确得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多样化模式的体育教学课程充满积极性。

二、擅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鼓励其加强运动技能锻炼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发展 实效性 策略分析

引言:

高中化学课堂的实效性非常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化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必将离不开新式的教学模式,高中化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还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实验才会更好的推动高中化学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化学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采用实效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化学反应原理,进而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1]。

1高中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化学是一门要求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要想学好化学,首先就应该不断的了解化学,从化学反应原理中探寻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化的化学教学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通常都占据着被动的地位,而教师则占据着主导的教学地位,实际上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该让学生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通过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进而更好的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2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教师应该以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然后引申一些课外的教学内容。实效性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性的学习习惯。因为在现代化的教学发展中。只有高效的教学形式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够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实验,让实验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可以寻找一些好的学习方式,然后通过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共同提升化学成绩[2]。

1.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将实效性的化学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只有教师运用正确的方式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力,让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渐的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2.1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提高教师备课的实效性

做好备课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推动化学教学进程,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准备充足,才能在课堂上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建立高效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化学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断定,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要内容,对于我国高中教育行业而言,人们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并且⑵湟入到实际化学课堂中,才会真正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3]。

2.2发挥化学实验功能,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化学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课程,由于化学实验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出化学的原理,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有关教师应该侧重对化学实验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和学习化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将实际的生活与化学课程紧密的联系起来。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书本中讲解的化学反应原理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不知道怎样才能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化学反应过程,如果教师将化学实验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让化学教学更好的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可见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增设情境教学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情境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教师都是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占据着被动的地位,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应该认识到以人为本教学体系的重要性,通过设置一些情境模式,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教学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融洽教学氛围,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探索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2.4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教学实效性

现代化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无论是任何的行业,都已经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了实际的发展当中,而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在与时俱进的年代中,我国教育行业也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了实际的教学发展当中,通过设置一些趣味性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更好的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高中化学教学实现创新式的发展[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如今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融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高中化学教师只有充分的认识到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将化学实验教学引入到实际的课堂当中,这些都是高中化学实效性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有不断的完善教学体系,追求高效的教学模式,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高中化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霞.高中化学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9).

[2]胡家某.渗透学科思想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5).

篇8

在两支容积相同的注射器内,分别吸入相同体积的NO2,当

达到平衡时,将一支注射器压缩,可见混合气体的红棕色先变深,然后又变浅,说明当加大压强时,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把达到新平衡的混合气与对比的注射器内的原混合气的红综色相比较,难于清晰看出前后两种平衡状态的颜色的深浅?同理,当拉开注射器时,混合气体颜色先变浅,又变深。仍是无法比较出前后两种平衡状态的颜色深浅?

此问题通过实验来解决,看起来可行,但实际在中学实验中不易做到。比如温度过低或压缩比例较小都会造成现象不明显。(25℃,压强至1/3以下,与原状态做对照现象较明显)。在高考处于3+综合的今天,有效的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化学知识做以阐述是不无裨益的。下面试以数学知识对此问题做以分析,供老师们参考和评议。

二.问题的讨论:

此题关键是比较平衡移动前后的浓度大小关系,在中

有关系故

设体积改变前平衡状态时[NO2]=Amol/L,化学平衡常数为K,则原平衡状态时[N2O4]=KA2mol/L,使注射器体积改变为原容积的n倍后,NO2浓度改变了Wmol/L,体积改变后平衡状态时NO2的浓度用[NO2]/表示。

改变容积后的初始浓度(mol/L)mAmKA2

改变容积后的平衡浓度(mol/L)mA-xmKA2+x/2

(其中m=1/n,压缩注射器时x=W,拉开时x=-W)

只要比较出压缩前[NO2]与压缩后平衡状态[NO2]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两种状态下的气体颜色关系。

其它条件不变时,

整理得:2Kx2-(4KmA+1)x+2KmA2(m-1)=0

解得:

(一)压缩注射器

此时n<1,则m>1,x=W

取x1时,[NO2]/=mA-W=mA-x1=

因K>0,A>0,m>1

故[NO2]/=

此不符合实际

取x2时,[NO2]/=mA–W=mA-x2=

讨论:

①若[NO2]/<[NO2],则

整理得:(16K2A2+8KA)(m–1)<0

m>1,此式不成立

②若[NO2]/>[NO2],则

整理得:(16K2A2+8KA)(m–1)>0

m>1,此式成立

结论:压缩注射器后,平衡状态混合气体颜色比压缩前还要深。

(二)拉开注射器

n>1时,则0<m<1,因此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故x=-W

取x1时,[NO2]/=mA+W=mA-x1=mA-(mA+)

=

不符合实际情况

取x2时,[NO2]/=mA+W=mA-x2=

讨论:

①若[NO2]/>[NO2],则:

整理得:(16K2A2+8KA)(m-1)>0

0<m<1,此式不成立

②若[NO2]/<[NO2],则:

整理得:(16K2A2+8KA)(m–1)<0

0<m<1,此式成立

结论:拉开注射器活塞时,所处平衡状态气体颜色比拉开前平衡状态气体颜色要浅。

篇9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烹饪理论的倾向性,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为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寻找突破口,笔者对学生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1.2%的学生喜欢实验,13.4%的学生表示不讨厌实验,只有5.4%的学生选择不喜欢;而上课可能注意听讲的学生只占到22.6%,这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已经失去吸引力。笔者在此就烹饪教学活动中的一例来说明烹饪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试验对象

烹饪教学创新的试验对象选择某市技师学院商贸分院09级烹饪一班,其中24人作为试验对象,另一部分作为对照。在试验阶段,上课时间参与教改试验的同学在烹饪实验室由笔者组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余下的同学由另外的老师在教室里继续按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上课。因为职业学校不存在统考和升学压力,对学生的考评教师自主性较强,所以试验时外界压力小,有较宽松的环境允许烹饪教学创新试验的实施。

二、试验时间及步骤

本次烹饪教学创新试验的时间为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至第六周,历时四周,每周十课时。这一阶段是《原料知识》课讲到禽类原料这一章,是以实验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试验较适合的内容。教改试验期间试验班《原料知识》、《加工技术》、《烹调技术》、《成本核算》等理论课暂停,但试验班和对照班总授课时数相同,只是授课方式上存在差别。

三、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放在第二周。将该班学生随机分配成两部分,基本上学生成绩分布相同,先由学生自愿分成八组,每组三人,教师再做适当调整(主要是考虑男女生搭配)。上课前向学生讲明本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教师在课前布置好实验室和实验用基本器具,准备一些有关烹饪的基本书籍资料(菜谱、杂志等),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四、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正式将学生带进实验室,将教学创新试验应用于常规教学,并在学生的自主实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等诸方面和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全面开展教学创新实践研究。试验用时四周。

本试验主要采取对照试验法和问卷法,同时要求学生写出学习心得,由学生对教改试验做出评价。学生成绩对照:学生的试验前成绩为前测成绩,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章节测试成绩为后测成绩。调查问卷:前测调查问卷是为了调查学生学习烹饪现状,为全面展开教学创新试验提供指导。后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试验班学生在实施教学创新试验之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再加上领导和烹饪实验员的帮助,我院烹饪教学创新试验顺利进行了四周,完成了“以家禽类原料为主料的菜肴实验单元”的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在学习烹饪理论的兴趣和学习态度方面

(1)学生学习烹饪理论的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教学创新试验,学生学习烹饪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对烹饪理论课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试验期间,完全消除了上课开小差、睡觉等现象,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对参加试验的24位同学的访谈,他们一致表示对学习烹饪理论有了兴趣和信心,而且在兴趣提高的同时,对烹饪理论的畏难情绪大幅下降。

(2)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试验,试验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都明显提高了。在试验过程中,碰到问题首先选择独立解决的超过三分之二,而不是基于求助于同学和老师,完成作业方面不再出现抄袭现象,他们己经自觉地把完成作业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2.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

(1)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实现了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传统教学认为,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的认识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出明显的“上课”特征,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期望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学生实际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因而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由探讨,激发学生持续地自我学习,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开发创造力。学生不只是在教室里静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在教师提供的机会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本教学创新试验的课堂教学正是这种素质教育的体现。

(2)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了课堂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提倡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自由。在本次试验过程中,教师不再站在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们中间,师生对话变为面对面的平等关系,打破了严格的师生界限,生生之间的谈话也不再被看成是破坏课堂纪律而被禁止,教师鼓励学生的讨论或争论,甚至会参与学生的讨论,老师成了学生的朋友和参谋。在结束试验之际,试验班的同学们非常留恋这段时光,不断地问老师什么时候再这样上课,体现出学生们对教学创新方法的迫切要求。

(3)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化为需要学习

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总是教师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这样在观念上把学生置于“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学”的被动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主观要求出发,我要学生怎么学,学生就该怎么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是消极适应教师的教,而丧失了主动积极地学。在教学创新 试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与点拨都是在学生解决问题中觉得迫切需要的时候,因此,他们总是听得特别专注,还能随时提出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是“吸收”而不是“接受”,学生对学习知识是主动需要,而不是被动接受,需要即产生动机,学习便成为主动的。

篇10

【摘 要】初中化学复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已学知识进行规范化的整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弥补之前的知识漏洞。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上好化学课,深度透析了如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化学复习;课堂实效性;策略分析

1.坚持以教材为核心,夯实基础

教材是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核心所在。事实上,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升学压力,这就导致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式的练题,使学生就只会生搬硬套的根据已有的套路来学习、解题,更有甚者,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思想模式,这就很容易让学生缺乏对基础性知识层面的认识。因此,在初中化学复习的课堂上,教师需要坚持围绕教材为核心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有效的掌握教材,并进行练习,是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必经之路,这样有利于夯实化学知识的基础。而梳理整个初中化学课堂,全方位的进行归纳总结,是整个初中化学复习课堂的流程。

2.引导学生从几道典型的例题中串出相关知识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仅仅是让学生重复做题,大量做题,这样的化学课堂缺乏实用性。有效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堂应当能够将教师与学生从传统的、繁杂的课堂上解脱出来,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从几道经典的例题中串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有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己从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效的提取出隐藏在题目后面的概念以及基础知识,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当然,例题是具体的范例,几道经典的例题不能包含所有的知识点,例题很难全面的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知识点遗漏的现象也大有存在。因此,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当结合一些更能具有代表性、典型的例题,减少偏题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相同的例题也不应该重复使用,教师应当减少例题重复出现的概率,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练习过多、泛滥的情况,最终导致教师和学生发生恶性循环的景象。

3.多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来讲,课堂时间对于其他科目来讲相对较少,而复习时间就显得更加稀少。因此,如何利用这较短的时间来做有效的复习练习就需要教师设计出相对来说比较高质量的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一题多变的题目不仅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点,而且能够通过变形题目实现了其他化学知识的复习目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拓展。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设计出来的题目会显得更有层次性。就目前看来,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帮助学生练习如何区分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在实际的初中化学课堂复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要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做到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情况当中去,则会达到加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的目的。因此,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了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将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材料讯息相结合所得出的具体问题,与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行比较,探索出能够解决那些显得相对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随着半导体在初中化学试卷中的高频率出现,初中学生在进行化学复习时也应当认识到化学应用在人类社会的重大性。与此同时,分析历年来化学试卷中高频率出现的试题,可以看出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试题都带有程度不同的情景运用,而类型却都显得都不尽相同。分析历年来的化学试卷,不难看出化学试卷都会涉及到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近年来的全球变暖、水污染、酸雨、赤潮等问题都是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相结合的实际应用性,这是历年来试卷命题的一大亮点。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上,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上好化学课对于开展初中化学复习课堂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初中化学复习课堂上,教师不应当继承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而是要能够改革创新,要能够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改革后的理念相结合,这样教师就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复习化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温卫峰.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3(08)

[2]李爱娇.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化学复习课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高爱玲,高秀玲.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关注点[J].山东教育.2014(07)

【作者简介】